学以致用 用理论指导工作

2024-06-24

学以致用 用理论指导工作(精选12篇)

学以致用 用理论指导工作 篇1

学以致用

用理论指导工作

--读《文经贤圣》有感

这段时间内,借由国学大讲堂的契机,我对《文经贤圣》中的《关心群众生活 注意工作方法》、《实践论》、《矛盾论》和《反对自由主义》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在学习中发现,这四部分内容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对我的工作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关心群众生活 注意工作方法》给我们的工作方向上的指导,教育我们要在工作中始终不要背离群众这一中心,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工作中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时刻为群众着想,为他们排忧解难,才能加强与群众的血肉关系。只有践行这一点,才能发挥到工作的真正意义。

《矛盾论》着重论述了事物的矛盾法则,向我们阐释了形而上学论和唯物论的区别;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的特殊统一性和斗争性以及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矛盾论给予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我们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实践论》以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为基本线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本质特征和重要意义,坚持和发展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阐述以下四个基本问题:(1)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2)认识的辩证过程,即从实践认识的过程,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3)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4)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实践论告诉我们,找准了工作的方向,学习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目的,最终的目的目的是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指导方向,同时通过实践来验证其正确性。

《反对自由主义》直截了当地列举了自由主义主要的种种表现,毫不留情地指出了自由主义的思想根源,一针见血地揭露了自由主义对革命的集体组织的危害,旗帜鲜明地指明了反对自由主义的办法。反对自由主义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并认真制定了弥补这些不足的方法。反对自由主义指出了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指明了实践道路上可能出现的自由主义的陷阱,为我们的工作打好预防针。这次的学习,对我的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严格要求自己:

(1)要时刻关心所内员工,注意自己的工作方法。结合我们公司经营的两个原点:客户和员工,在工作中我会努力做到以员工心为心,回报员工、成就员工,通过对员工的培养,实现对社会不断培养有益的人才,达到孝对社会。

(2)对待问题要以矛盾的方法来看待。在工作中学会用矛盾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有助于接近客观、远离主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相来面目,善于捕捉矛盾,善于把握矛盾,善于剖析矛盾,善于利用矛盾,就一定能够推动实践创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不断推动工作向前发展。

(3)不说空话,只办实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再好的理论不运用到实践中就没有任何意义,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做到把理论具体到实践中,不同的工作情况下使用适用的方法,以达到工作目标为要求,不说大话、空话,多办实事,用实践本身说话。

(4)反对自由主义,一切以集体利益为重。我要立足于本职工作,摒弃自私自利的思想,识大体,顾大局,以组织利益和集体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时刻以学习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工作,约束自己的行为,争取早日改正自己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牟庆平

2012-4-27

学以致用 用理论指导工作 篇2

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主要承担为北京远郊区县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任务。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中, 我院用“戴明环”理论指导临床教学, 建立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管理系统, 保证了教学的高质量、管理的高水平。

1 计划阶段

由学院教学决策机构制定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发展规划和质量控制方针等重大事宜, 确定学院各级教学管理目标, 调动学院和社会资源为教学工作服务。这也是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核心工作, 是学院在自身发展规划下的质量战略决策, 目的是选择与自身资源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任务及完成任务的方法与途径。

2 执行阶段

构建三级管理模式, 分为一级执行机构、二级执行机构和三级执行机构。一级执行机构主要按照学院决策机构确定临床教学管理目标, 负责制定教学保障措施、培养方案、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 这主要是我院教务处的宏观管理。二级执行机构主要是贯彻执行学院教学质量政策, 在授权范围内制定有关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组织和实施学院日常教学管理、具体教学和教学质量管理活动, 这主要是我院的微观管理。三级执行机构是教学和附属医院具体做好师资队伍建设、设备管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堂教学 (含备课、课堂讲授、辅导答疑、作业等) 、实践教学 (含毕业论文、实验、技能训练、实习、课程设计等) 和考核工作。通过宏观、微观和具体的三级管理模式保证我院临床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检查阶段

建立健全临床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形成对教学质量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评价。

(1) 建立健全各种教学制度, 包括教学检查制度、课堂教学评教制度、听课制度、教学例会制度, 并通过召开座谈会收集和反馈信息。这些信息包括: (1) 开学初、期中、期末等关键阶段的教学检查, 采用定期安排与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对教学和附属医院的教学文件、教学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2) 听课制度, 是教学检查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检查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是各教学和附属医院自查, 对教研室任课教师进行全面听课检查;第二部分是老教师支教团和我院教师参加听课;第三部分是我院领导参加听课。 (3) 召开座谈会。每学期召开学生、教师等多种座谈会。多渠道了解教学动态、教学信息, 及时调控教学过程, 改善教学条件, 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 (4) 评教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也是教学对象及教学效果的体现者。通过各教学和附属医院教学管理部门向学生和教师发放“教学质量评价表”与“学风评价表”, 广泛收集影响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评价信息, 并对信息进行汇总、分析, 总结评价结果, 用以检测、指导、调控教学过程, 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端正学风的目的。

(2) 督导保障, 由学校聘请教学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的退休专家、教授组成老教师支教团, 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一方面教学质量起到监控作用, 另一方面对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出针对性意见。具体工作是经常深入课堂了解教师教学情况, 对青年教师进行具体培养, 对教学和附属医院的教学管理人员进行细心指导。

4 行动 (处置) 阶段

行动 (处置) 环节是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核心。通过评估、教学检查、教学督导等途径收集信息和评估意见, 为教学行动 (处置) 机构改进教学工作提供依据。相关职能部门在质量监控系统的支持下, 提出各种处理意见, 反馈到计划部门和执行机构, 供计划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和执行机构不断调整教学质量目标、教学质量标准和教学手段与方法。

几年来, 学院建立了临床教学管理的一整套规章制度, 如出科考核标准、实习大纲和手册等, 还组织了各种培训, 如师资、管理人员、规范出题考试及成绩统计分析培训等。由于用PDCA循环理论指导我院临床教学管理工作, 使得我院临床教学水平逐渐提高, 临床师资队伍不断壮大, 管理人员能力不断增强, 培养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毕业生就业率年年保持在95%以上。蒉

用先进的理论指导财政工作 篇3

1954年,邓小平同志在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时明确指出,“财政问题从来就是全局问题”;“财政工作一定要有财有政,切不可有财无政。要懂得数字中有政策,决定数字就是决定政策。数字中包含轻重缓急,哪个项目该办,哪个项目不该办,这是一个政治性的问题”;“照顾全局,从实际出发,这两个观点缺一不可。财政工作的全局观点是什么呢?财政部门是集中体现国家政策的一个部门,和其他工作一样,它必须服从总路线,保证党的总路线、总任务的实现。”改革开放后,我们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又指出,“尽可能地减少一切机关的非生产性支出,履行节约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税利,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深刻理解邓小平同志的财政理论,要求我们要善于从政治的高度来看待业务工作,要懂得财政是国家财政、公共财政,财政部门是为政府理财、为人民理财的,不应有狭隘的部门观念。深刻理解邓小平同志的财政理论,要求我们在经费支出方面要严格本着节约原则、提高效率原则,既要尊重预算的权威性,又要根据实际情况,特事特办。深刻理解邓小平同志的财政理论,要求我们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加强地方项目库建设,通过项目筛选、包装,积极向上争取转移支付资金支持;一方面要坚持自力更生,增强自己的“造血”功能,克服“等靠要”思想。

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初专门就财政税收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财税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主要手段”;“在财政支出安排上,一是吃饭,二是建设这个原则更要自觉地坚持民以食为天”;“我们的财政工作必须坚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勤俭节约,开源节流,有所为,有所不为”。

学以致用 用理论指导工作 篇4

时光飞逝,距研究生考试仅40多天。部分考生本阶段出现了思想摇摆不定、情绪厌烦忧虑等问题。建议考生可以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和运用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夺取最后胜利。

对于应届考生来讲,本阶段除了考研复习,还要面对诸多问题。如期末考试的临近,就业工作的开展,毕业论文的开题等等。尤其是就业工作的开展,学校大力宣传就业、各种就业单位来校招聘、身旁同学对应聘的准备和讨论,而且有些同学已经签约„„在这个环境的影响下,有些考生思想上出现了摇摆不定的情况,徘徊在考研和就业的选择之中,而机会往往就在徘徊中流失。思想政治理论中的思修部分提到: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的作用。一个人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以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业,创造奇迹。所以,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刘老师希望考生能够坚定考研信念,要放开眼界,不要计较短暂的得失,相信自己一定会实现理想!

考研复习的长期持续性,使考生出现厌烦、疲惫的心理。而且随着考试日期的临近,考生还出现忧虑、恐惧、敏感等不良情绪,心理压力倍增。部分考生每天都被不良情绪影响,有的考生因为一道题的错误而自责难过,有的考生因为身边人一句不经意的话而狂躁不安,也有些考生因为承受不住本阶段的心理压力而选择放弃。这个时候刘老师建议考生运用思想政治理论中的相关原理来激励自己。否定之否定规律提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考研需要我们坚持不懈,战胜困难,跨越障碍,克服消极因素,发扬积极因素,终能获得成功。对立统一规律告诉我们,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所以我们要创造条件,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相信最后会否极泰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研究生考试与高考不同,是达标性考试和选拔性考试的结合,不仅是总分择优录取,而且要求各科都要达到相应分数线。联系的观点告诉我们,整体是各个部分的有机结合,刘老师建议考生认识到各个科目之间的关系,不要把所有精力放在某个科目中,本阶段应该注重查缺补漏,各个科目均衡发展,坚持统筹兼顾,以使各科成绩都能够达到分数线的要求,避免因某一科目未达标而遗恨考场。矛盾的特殊性指出,事物的矛盾子啊不同发展过程和阶段各有特点。考生要认清本阶段各个科目的着重点,如政治理论复习要注重与时政的结合,尤其是与十八大的结合;英语的复习可以倾向于作文模板的训练上;专业课的复习可以多了解下目标院校专业的研究重点及未来导师的最新成果等。同时,考生在本阶段应该巩固已有学习成果,注重培养自己的答题感觉,梳理框架知识,练习答题技巧。

用文化军休思想指导工作 篇5

让军休干部拥有一个对高品质生活的守望和追求

紫竹院军休所档案馆支部

紫竹院军休所档案馆支部成立于2004年12月,目前共有退休干部28人。该支部军休干部都是从事档案专业技术工作30-40年的老同志,具有高级职称(师职)以上占80%。军事档案是我军从创建到发展壮大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保存我军各时期档案资料的基地,同时也是研究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国家军队建设服务的信息服务中心。档案工作人员的职责就是保管好这些宝贵的历史财富,并积极的研究、开发,提供军事档案信息资源为国家、军队建设和社会各界需求服务。长期以来,档案工作者,将一件件融汇了中国军人正气、中国军人情怀、中国军人智慧、中国军人丰功伟绩的档案信息整理并服务于社会,让人们感受一种坚定的信念,让中国革命体现的那种精神力量,一代一代传下去。如何让这些熟悉中国革命历史,长期受革命传统熏陶,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在档案战线的老同志退下来后,仍能保持革命情怀、军人使命和国家意识并能生活幸福,这是摆在我们军休基层党支部面前的一个新问题。几年来,我们结合实际做了一些工作。

一、坚定理想信念,永葆生命活力

从在职到离退休,对一名军人来讲,是一个重要的变化。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不工作,不担责,应该感到轻松,但是,对多数刚退下来的军休干部来讲,总会有些不适应和失落感。我们分析军休干部产生这种不适应和失落感,是人的一种正常反应,这是由于岗位和责任的变化,形成的思想上的暂时空白,而引起的。要找回这份失落,必须重视和加强军休人员的思想建设。我们支部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退休干部学习日,每周利用半天时间,组织传达学习上级文件,读报刊杂志,交流学习心得。大家通过学习,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久而久之,养成了学习的好习惯。学习使他们思想变得更加充实,学习使他们消除了失落感,坚定了理想信念,保持了革命的情怀、军人的使命和国家的意识。许多老同志经过学习,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坐标,有的被社会事业单位聘用,有的被原单位返聘,有的帮助子女带孩子、做家务,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发挥着光和热。刘义权同志就是我们支部里军休干部的优秀代表,他退休后被档案馆返聘,整理志愿军和二战时期中美联合作战的档案史料。工作过程中,他感到身体不适,经检查患直肠癌并已到晚期,为了完成档案整理任务,他对组织隐瞒了病情,直到晕倒在档案整理桌旁。刘义权同志忠于职守,为档案的收集、整理做了大量的工作,经过他亲手整理发掘的档案史料数十万份,为编写志愿军军史及中美军事外交,提供了宝贵的档案史料,做出了重大贡献。刘义权同志病重住院期间,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到301医院慰问看望。为了表彰刘义权同志的先进事迹,中央军委授予刘义权同志《全国英雄模范》的光荣称号。刘义权同志心系档案工作,牵挂着那些尚未整理完的档案,就在他去世的前几天,请求领导让他回来看看一起工作多年的战友,看一看他亲手整理的档案,摸一摸他用过的档案整理桌……刘义权同志的事迹,生动地展现了一位军休老干部高尚的爱国敬业精神,他不仅是全国、全军档案战线上的英雄和模范,同时也是我们军休干部的榜样和骄傲。

二、树立文化养老理念,提高军休人员的生活品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健康和高品质的生活更加关注。对于那些将青春和智慧献给国防建设事业,为国家和军队作出重要贡献的军休干部来说,如何让他们既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同时引导他们热爱生活、享受生活,让他们拥有一份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和守望,这正是我们党和国家关怀军休干部的出发点。几年来,我们党支部坚持文化养老理念,围绕“6个老有”,积极动员和组织军休干部,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和文化体育活动。每年有计划的安排参加所里组织的疗养活动,定期组织参加军休干部野外快步走,和球类游戏比赛等活动。2012年,我们分工一名支委,专门负责老干部的文化体育活动,成立了书画、摄影、钓鱼活动小组,动员大家积极参加紫竹院军休所老年合唱团组织的歌舞活动。在文化军休思想指导下,通过积极参与这些融合了文化元素的活动项目,使我们的老同志们展现了更多的活力与个性,提高了军休人员的生活品质。

三、增强服务意识,把工作做细做实

军休干部队伍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年龄大、身体状况不一,一些老同志患有血压偏高、心血管不正常等老年病症,另外由于子女工作忙,有的要帮子女接送孩子上学,做家务,体力上并不轻松,还有的子女不在身边,遇有急事无人照顾。针对这些具体情况,支委坚持与军休干部经常沟通,利用节假日和所里的同志一起走访一些年龄偏大,身体有病的老同志,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身体情况。档案馆军休干部居住比较集中,利用早晚遛弯,早市买菜见面时,互相问候打招呼沟通信息。2011年上半年,我们支部一位身体一向不错的同志,突发心肌梗塞,当时家中无人,在危急时刻他敲邻居墙壁,幸好邻居家有人听到,帮忙找车送往医院抢救,脱离危险。这件事对于我们触动很大,使我们认识到,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大家选我们为支委,是对我们的信任,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就是看我们是否能有效的帮助解决他们所关心的问题。虽然我们军休支部不属于职能机构,能量也有限,但是,热心为大家服务,在我们军休队伍中,宣传提倡互相帮助,这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于是,我们支部分工由一位支委分管军休干部的信息沟通和联络工作,目的是让大家和基层组织建立起密切的联系通道,使军休干部一旦遇到急事,能得到及时地帮助。另外,支部还配合军休所,利用学习日开展学雷锋活动,宣扬北京精神,引导大家关爱自己、关爱他人。久而久之,军休干部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互相帮助的风气越来越浓。如:张江川同志因病住院期间,由于药物选用问题需转院,但办理转院手续有难度,当我们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向所里反映,在军休所的帮助协调下,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再如:军休干部刘吉信同志的老伴因心脏病急性发作住院,许多老同志得知后,及时去医院看望,老刘的老伴病逝后,大家又上门给老刘以安慰和帮助。互相帮助、互相关爱,使大家更加体会到战友间的深情厚谊,也提高了大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人生境界。

几年来,我们为基层军休建设做了一些工作,但对照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海淀区军休工作会议提出:2012年海淀区军休工作,将围绕“五个强化”抓紧抓好。今后,我们要认真落实军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进一步脚踏实地的做好基层军休工作。

学以致用 用理论指导工作 篇6

湖北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 李佑才

2009年第8期 ——领导专稿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对人民政协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人民政协事业是党的全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人民政协60年的实践表明,正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人民政协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人民政协各级组织和各参加单位要按照中共中央和中共湖北省委的要求,紧密联系政协工作实际,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忠实信仰者、自觉实践者、积极推动者,为人民政协事业的不断发展贡献力量。

一、坚持理论学习,将科学发展观作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行动指南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必须始终遵循的行动指南。因此,我们要发扬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把深化学习、提高认识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学习,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一是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人民政协事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的事业的指导思想,人民政协事业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努力学深学透。要在把握好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人民政协事业的行动指南。无论是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基本职能,还是开展视察调研、专题协商、召开会议等各种活动,都要坚持科学发展不放松,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在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二是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开展政协工作的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既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思想,又是指导我们政协各项工作的方法论。比如发展首先必须发展经济、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发展必须做到统筹兼顾等观点,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在实际工作中自觉坚持和全面运用,不断提高人民政协的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三是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检验政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人民政协的各项工作是否富有成效,很重要的一条,要看我们的思想认识和实际工作是否坚持了科学发展观,我们的履职行为是否推进了科学发展。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干部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作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行动指南,推动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

二、坚持发展第一要义,围绕中心认真履行职能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其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人民政协工作作为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服从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贯穿于所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才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担当起应有的责任,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一是要围绕中心,为科学发展献计出力。省委、省政府从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高度出发,提出要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努力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切实推进洪仙新农村实验区建设,这些都是我省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政协组织就是要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开展视察调研,积极进行协商议政,通过服务中心来服务全局,通过服务全局来推动科学发展。二是要发挥优势,为科学发展建言献策。充分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和政协的整体功能,围绕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党和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向党委和政府提出高质量、可操作,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三是要加强监督,为科学发展保驾护航。要不断探索政协民主监督的有效方式,拓展民主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并加强与其他方面监督的结合,提高监督的水平,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当前重点是要在影响发展的一些重点问题,如“两型”社会建设,解决重大民生问题,切实改进机关作风等方面,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作用,为科学发展保驾护航。

三、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对政协工作来讲,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民主,求同存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实现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一是在政协工作的思路上,要体现以人为本。政协开展工作首先要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做到参政为民着想、议政为民谋利、监督为民维权、建言为民述情。要发挥政协位置超脱、联系广泛的优势,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人民的意愿,及时反映社情民意,协助党委和政府采取切实措施,尽力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为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献计献策。二是在政协工作的内容上,要体现以人为本。要牢固树立“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最大的政绩”的观点,更多关注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城乡困难群众住房、安全生产等重大民生问题,促进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三是在政协履行职能的形式和方法上,要体现以人为本。人民政协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渠道,是反映各参政党、各界别群众意见的重要阵地。要切实围绕民主和团结两大主题,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充分运用协商讨论等方法,进一步发挥各党派、各界别、各阶层代表人士的作用,全面准确地反映他们的愿望和要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科学发展添砖加瓦,献计出力。

四、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政协履职水平

用学习教育理论指导外语教学 篇7

一、从记忆规律出发组织教学

外语学习的最大特点是学生不断地在记忆与遗忘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学生的心理和思维活动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记忆规律的制约。牢记外语知识是外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外语应用能力也同样是以熟练的语言知识为前提的。因而, 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记忆就成为每位教师的任务。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 学生最大的心理障碍就是缺乏自信。“望而生畏”的念头随时都会产生。而自信, 又是影响记忆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认知派学习理论的倡导者、俄罗斯教育学家乌申斯指出:“要尽可能避免那些可能使学生对他的记忆失去信心的一切。因为这种缺乏信心甚至会在儿童身上引起真正的健忘。”在教学中我体会到, 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促进学生完成记忆, 才能让学生真正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和兴趣。主要的手段是:遵循记忆规律, 合理安排记忆时间。由于大脑皮层的兴奋时间不宜过长, 一次背诵时间一般只持续3分钟左右。而且利用注意力集中的心理活动规律, 尽量安排在上课后15分钟内和下课前10分钟进行背诵。课间休息10分钟后仍视为一堂新课的开始。这样把教学活动安排得有张有弛, 学生才不感到疲劳, 记忆效果才好。及时组织再认和重现的记忆活动。在识记、保持、再认、重现等记忆过程中, 再认和重现是至关重要的。学习外语离不开背诵, “背”就是尝试重现。再认和重现正确也就是没有遗忘。外语学习的过程同时又是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认知派学习理论的研究者、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结果表明:遗忘的过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熟记后遗忘很快就开始。外语知识通常都是在反复记忆若干次后才能牢固掌握。因而, 巧妙地利用遗忘后的强刺激进行再记忆, 应当作为外语教学手段之一, 并引起教师的重视。具体作法是:在每次上课前的准备时间中, 不主张学生予习新课, 而是大声朗读上次课所学的课文。每次上课坚持以抽查前次课文中熟记的内容开始。同时, 适当组织各种形式的小测验。这些做法都尽量少用时间为原则, 起到促进学生课外复习以巩固记忆的效果。

二、运用逻辑思维规律组织教学

学习理论认为有效的记忆是将新知识融于学习者业已掌握的旧知识体系中, 而不是简单的、新知识的存储。在外语教学中, 很好地运用逻辑思维规律组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由于传统式教学模式注重单纯传授单词、语法, 因而破坏了语言材料的逻辑联系, 也割断了学生新旧知识的有机联系, 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逻辑思维活动。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能用中国式的思维“编织”外语单词, 教学效果很差。在实践中我体会到, 掌握新知识的有效方法不是让学生反复地背诵新单词或新语法。而是要求学生连同它们在课文中的句子一起掌握。这种方法不破坏语言材料的整体意义, 符合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规律。学生头脑中不再是一个个零星的单词或语法, 而是一组组表达实际意义的语言材料。这十分有利于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注意借鉴新、旧知识融合的学习理论原理, 在让学生背诵的一个完整意义中, 通常只包含一个新单词或一个新语法现象。要求学生背诵的内容一定要以数量少、逻辑性强、所含新知识精为原则。同时, 根据学生外语程度的不同, 对背诵内容做必要的整理。如删减、补充、调整语序等, 以便于学生利用语言材料的逻辑意义迅速掌握内容。

三、从语言规律出发狠抓思维训练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 语言源于思维。这是外语学习中应遵守的语言的特殊规律。听、说、读、写、译的“五会”能力归根到底都要通过学习的外语思维才能实现。因此, 很有必要从语言规律出发狠抓学生的思维训练。长期以来, 传统式外语教学的一大弊端就是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外语思维能力的训练。课堂练习仍停留在“为了读而读”的机械性朗读阶段。因而会出现大声朗读一段文章后, 学生却仍不解其意的怪现象。究其原因, 就是由于学生的外语思维没有与朗读保持同步, 即外语思维滞后朗读所致。外语教学的最初阶段, 实质是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的、被动性的外语思维训练。例如, 请外籍教师对零起点班的学生直接教学, 就是由于在“听”的过程中, 学生无暇将外语转换为母语后加以理解, 从而强制学生直接地用外语思维接受信息。同样, “说”的练习的实质则是培养学生由被动性外语思维发展为主动性外语思维的一种训练过程。“读、写、译”的教学意义莫不如此。大学外语教学由于周授课时数少、课堂人数多等不利条件的制约, 不可能将大量时间用于听或说的训练中。但是, 它的一切教学活动也应当围绕着训练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而展开。

此外, 在外语教学的其他准备环节中, 都应从语言源于思维的特殊规律出发, 将外语思维的训练贯穿于备种教学手段中, 赋予传统式外语教学以新的内涵。

参考文献

[1]袁祖望.论高校教师的教育专业化[J].辽宁教育研究, 2006 (4) .

用理论指导美术习作之教学策略 篇8

一、指导观察美的方法

班杜拉认为,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观察获得的。延伸至美术教学,教师可以发现,人们对美的体验与作品的感知都源于由内而外的观察,可以说,观察是感知的第一步。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意无意地教授学生观察的学习能力,通过引导与活动,帮助学生擦亮眼睛,给他们发现美的双眼,让他们主动地感知美术作品的美,去寻找实际生活中的美。在观察能力的培养中,教师的有意引导是尤为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有着极强的模仿能力,只要教师加以强化,学生很容易养成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小学《美术》第三册《难忘夏天》时,笔者考虑到现在正值盛夏末,学生对夏天有亲身体验,而且低年级学生大多都喜欢夏天,因为在夏天他们可以尽情玩耍,由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尤其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做生活的细心人。在作品欣赏中,笔者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暑假经历,说说夏天的画面有什么特征,引导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图片上的风景,人物、动物在干些什么,表情如何,同时,引导他们感受画面上的色彩和构成,找一找画面上最显眼的色彩是什么。

二、指导鉴赏美的方法

小学生天真无邪,感情丰富,他们对色彩与形状有着敏锐的洞察力,美术课是渗透审美教育以培养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最佳时机。然而,在日常教学中,不少教师认为学生年纪尚小,缺乏经验,还不具备欣赏能力,因此,分析时面面俱到,生怕落下什么。其实小孩子有着独到的视角,在他们眼里世界更加开阔,色彩更加绚丽,表达更加丰富,只要教师细心地教会他们从何入手,引导他们如何感受,这些聪慧又好学的孩子们,很快就能踏上美术欣赏的体验之旅。由此,指导学生鉴赏美的方法是开展审美启蒙教学的关键,笔者觉得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创设学生熟悉的、情感丰富的教学情境。

教学小学《美术》第六册《我造的小房子》这一课时,笔者考虑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教会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房子,了解其特征、作用,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第二部分则是操作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剪、折等方法,设计并制作小房子。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往往会草草带过或直接略过欣赏教学,直接让学生们开展创作活动,导致美术教学缺失应有的“美感”。笔者在教学中,十分重视中外建筑图片的欣赏与交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后相关图片,选定题材,介绍本小组最感兴趣的建筑风格,如城市的高楼大厦、古老的院榭寺庙等,鼓励学生们在收集、加工、交流与介绍过程中,欣赏各种房子的美,为接下去的“造房子”寻求灵感。

三、指导创作美的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个体的自我发展,主张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成为学习的实践者。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学活动主要围绕学生们的动手实践展开,不少教师在布置绘图或美工任务时,强调学生们作品的规范齐整,导致教学重心由原本的实践创造向刻意模仿倾斜,压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局限了他们的想象空间。笔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们根据主题,发挥想象,在小组研讨的基础上,在实际生活的足迹里,放飞自己的思维,创造出独一无二的美。

教学小学《美术》第六册《风筝》时,在美术欣赏与话题讨论后,笔者创设了一个以“放风筝”为主题的创作活动。在这个活动中,笔者为学生们播放了一小段放风筝的动画视频。这段视频里,有蹦蹦跳跳的小孩子,有慈祥端坐的老伯伯等等。在视频欣赏过后,笔者示范了放风筝的几个动作,引导学生熟悉放风筝的姿态,在动作中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并启发他们在创造中感受人体的形态美、动态美。随后,引导学生们将放风筝的动作呈现于纸上,化作作品,并评选出“最佳创作奖”。

教学是一个精心打磨的过程。小学美术课程重点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审美情趣,通过美的引导与美的实践启发学生们留心生活,关注生活。当然,学习理论并非一成不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具体特点,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有所针对地选择相应的学习理论,并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精细加工,使其更加贴近学生们的发展需求,更加符合美术教学特点,为学生们的美术学习加油助威。◆(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先锋小学)

学以致用 用理论指导工作 篇9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我党近年来继“三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之后推出的又一重大主题教育,与各级各系统的党委党建工作密切相关。因此,从自身所肩负的重要职责出发,我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根据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我局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于今年3月正式拉开帷幕。目前,全市各级国税机关在当地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科学发展激活力、优质服务促和谐”的主题,结合“机关效能—作风建设年”活动和国税工作实际,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坚持精心组织,高位推进,坚持思想认识求高度,营造氛围求浓度,学习培训求深度,实践落实求力度,做到了规定动作不折不扣,自选动作有声有色,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动员有力。通过党组中心组学习、参加省委、市委视频会议、召开党组专题会议和市县两级视频会议,层层学习传达了省委和市委的有关要求,迅速统一了广大党员的思想认识。而后又通过分支部、党小组会议,给广大党员营造了一种如芒在背、如鞭在抽的强烈紧迫感,可谓是反应迅速、行动快捷。二是计划缜密。市局领导亲自参与制订《市局机关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学习调研阶段学习计划》和《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及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安排表》,党员干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5个专题、10个思考题及精读书目,被安排细化到每一天,落实到每个人,同时严格规定学习时间、学习笔记篇目数和字数,充分做到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确保了学习效果。三是氛围浓厚。通过拜读多位党员干部的学习心得体会,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已成为当下市局机关工作的重头戏,从党员领导干部到普通党员无不浸染其中,参与其中,营造了浓烈的学习活动氛围。

在以往党的历次主题教育中,机关党组织都肩负着组织筹划、教育引导、沟通协调、宣传报道等系列重要职责。因此,充分发挥好机关党组织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效果。基于对目前国税系统大多数机关党组织现状的了解,我个人认为,要从解决一个主要问题,把握四条基本规律入手,切实增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效性。

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机关党组织工作和国税中心工作时有脱节、党组织活动缺乏足够吸引力的问题。我想这也是困扰很多基层国税机关的问题。其突出表现有:重业务轻党建,党组织工作经常被行政行为所代替,与国税业务工作很难有效的融合起来,组织活动内容较为单调,形式较为单一,缺乏足够的创新力和吸引力。基于此,我认为,我们应该以此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不断拓展党建工作领域,实现党建工作与税收工作的良性互动。比如通过党员示范岗、党员服务站等形式在构建和谐征纳关系中寻求新平台;通过将党建工作与部门行政工作同规划,同布置,同落实等方式,在打造科学政务工作中寻求新平台;通过建立联心桥、党群联系日等方式在构建和谐党群关系中寻求新平台。当然这些形式仅是举例,也谈不上创新,其可行性尚值得进一步探讨,而不管怎样,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寻求拓展党建工作空间和领域的新方式新方法。只有党组织的凝聚力加强了、活力充分激发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才能得到可靠的组织保证。

四条基本规律:通过总结以往历次主题教育的经验,本人认为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应该要遵循和把握以下四条基本规律:

第一、领导带头是关键。上行下效是不变的古训。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重点,其模范带头作用是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成效的关键。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做到“五带头”。即带头深入学习、带头调查研究、带头解放思想、带头分析检查、带头整改落实。唯有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凝聚人心。

第二、群众参与是前提。贯彻群众路线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切实增强群众观念,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倾听群众的愿望呼声,增进同群众的感情,努力使学习实践活动成为群众满意的工程。

第三、创新载体是保证。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唯有创新载体,才能突出其实践特色。本人认为,这个载体应该是多方位的。可以是物质的,亦可以是精神的;可以是直接的,亦可以是间接的;可以是综合性的,亦可以是单项的。这就需要我们各级党务工作者开动脑筋,认认真真地从本职工作中寻求创新实践的源泉;从党员干部存在的不足之处中寻求创新实践的源泉;从广大群众的迫切需求中寻求创新实践的源泉,多出一些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精品实践工程,多创出一些具有浓郁国税特色、叫响国税品牌的“自选动作”,切实增强学习实践活动的创新力。

学以致用 用理论指导工作 篇10

【关键词】图式理论 指导 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84-02

在图式理论当中,阅读理解最终则是为图式填充新内容而令图式具体化的过程。图式的运用则是读者依照百科知识对文本内容采取设定、推论、检验、修改的过程。通过图式理论引导高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令课文结构化,将其重要内容分成不同阶段融入到学生大脑之中,如此不但能够有利于学生更加轻松的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有利于学生拓宽阅读思路,学会阅读技巧,具备阅读能力,提升阅读水准。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对一篇文章进行阅读理解是一个尤为繁琐的心智思维过程,阅读人在对不同文本进行阅读时,不但需通过人们常用的阅读形式,还要依照具体的文本内容采取特殊的阅读方式。可是许多英语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都过于注重阅读文章中的文本内容,让学生惯于在文章中逐字逐句进行翻译,降低了阅读效率,令阅读理解具有较大的阻碍,也令学生的阅读理解成绩无法提升,进一步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图式理论指导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形式图式

语言作为一个单位,语篇作为语境的产物,令语言在语境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形式图式的创建对学生了解不同文章结构的不同特征,深入了解语篇的逻辑结构、主题思想十分关键。在阅读教学中,老师需传授语篇的知识,对整篇文章进行梳理,重点讲解联系上下文、整篇文章构造的副词和连词,才可以让学生真正理解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才能将文章的思想更加连贯,以便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老师还可以通过文章的语篇方向对学生介绍各类文章的特点与结构,让学生通过标题、语篇标记以及关键句辨别文章的结构,比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写作特点与修辞方法,透过对修辞语言的了解,让学生掌握文章体裁结构,有利于学生把握不同体裁的结构特征,带领学生了解分析各类文章的体裁类别,令学生头脑中的形式图式不断完善。高考英语试题在阅读方面大多包含人物经历或事件描述方面的记叙文、介绍社会状态乃至现代高科技方面的说明文、给予各类信息的应用文、话题探讨方面的议论文,只要老师提高这几类文章体裁的阅读指导,当学生熟读文章以后,则可以对试卷里出现的这些题材的文章应对自如,而不会产生陌生之感,提高了学生在考试中的自信心,让学生在考试中可以发挥出较高的水准[1]。

2.语言图式

阅读并非被动接受型语言活动,其不止涵盖语法、词汇等方面,还具有非语言因素。阅读属于心理语言学的一种游戏,在这个心理语言中,读者依照语言符号进行猜测,对获取的内容进行分类、总结、评估,之后审查自己猜测的是否准确。读者依照自身的体会与所需,从思想方面与作者进行沟通,而对这一交流造成影响的通常为词汇障碍。假如学生在阅读中遇到词汇障碍就马上翻阅词典,不仅会拖延阅读的速度,还会中断信息与逻辑思维的连贯性,必定会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有所影响。比如词根log,与不同的前缀或后缀结合会成为不同单词,比如:eulogy、antilogy、dialogue、monologue、prologue......[2]。假如学生了解这些单词的前缀,通过分析,则能够知晓每个单词的真正意思。所以,在教学当中,老师应当加强词汇的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常用单词,有利于学生攻克单词的障碍。并且,还需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评估、分析、猜测词汇的方法。并且,适时向学生讲解一些关于英语的俗语、委婉语、俚语、俏皮语等方面,也能够有利于学生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可以融会贯通,较大提升阅读的效率。由此来看,在英语阅读教学里,让学生具备语言图式尤为关键。

3.内容图示

因为国家的不同,所以在文化背景方面、社会习俗、宗教信仰乃至生活习性方面都各有不同,假如在教学方面不注重文化差异,则会错误理解原文。高中英语阅读材料涵盖社会类、科普类、政治类、经济类、文化类、生活类等不同方面,从内容上包含了社会、生活、政治、经济、人物、文化、科技、史地、环保等不同方面热衷的话题,内容十分宽泛。这些文化知识较为不足,成为降低学生提升阅读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只要巩固和提升学生的语言知识及语言技能,还需提高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方面的了解,以便拓宽学生英语文化背景的知识。在教学当中,老师可以依照每一篇课文的不同,在讲解课文的同时进行背景知识的讲解。老师还可以通过新出版的英语杂志、报刊中选择阅读语篇,或英美文学经典的作品,或通过英美教材选择典型的语篇传授给学生,通过不断的累计,丰富学生的大脑,再进行阅读时则会激活相应的图式,提高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3]。

阅读理解并非仅仅作为一个简单解码的过程,而是通过读者已经具备的图式与信息进行相互作用。图式理论正确、明了的阐述了这个心理过程,对优化阅读模式及提升阅读效率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老师应当积极通过图式理论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关于阅读的技巧,把控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理解中与作者进行对话,以此提升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法科,王顺玲.图式理论在EFL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外语界.2010.(02):87-94.

[2]蒋国娟.运用图式理论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新模式[J].赤子.2014.(02):139.

[3]朱晓东,彭艳.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应用[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2.(02):80-84.

作者简介:

学以致用 用理论指导工作 篇11

用Flash技术建构网页, 同传统平面技术构图网页相比, 于除对页面中新颖的构图和独特的造型有所要求之外, 其将更侧重于构图中心的掌握。因为在Flash技术中, 动态的动画变化效果是创造良好视觉效果关键因素, 如果能在构图设计上恰如其分的安排好动画作用点, 正确使用好构图原理, 搭配好动画与声音的交互, 利用变化的文字和图形的空间组合, 表达出一个网页的和谐与美, 才会对网页引起的视觉效果有独到的特殊作用。

下面, 我们将通过对构图的定义与内涵的研究, 从而展开相关构图分析与讨论, 实在掌握利用构图原理指导Flash型网页的建构工作。

1 构图的定义与内涵

所谓构图, 是指艺术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 对自己要表现的形象, 进行组织安排, 形成形象的部分与整体之间、形象与空间之间的特定的结构形式。简言之, 构图是造型艺术的形式结构, 包含全部造型因素与手段的总和。

构图的概念其内涵丰富, 它至少包括:

1) 物质形象在空间位置的确定;

2) 物质形象在空间大小的确定;

3) 物质形象自身各部分之间, 主体形象与陪体形象之间的组合关系及分隔形式;

4) 物质形象与空间的组合关系及分隔形式;

5) 形象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和力感;

6) 运用的形式美法则和产生的美感。

无论从哪一个方面看, Flash型网页的构图, 都将实现用动画的效果来完善构图概念, 体现构图的各个方面的内涵。

2 用FALSH技术建构的网页相关构图分析理论

一个作品的构图, 直接显示了作品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的一致性, 反映了作者思想感情与艺术水准的直接体现, 也往往是艺术作品思想美和形式美之所在。为此, 构图能力在网页创作中, 尤其是在利用Flash技术建构的网页创作中, 必然占据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何通过构图分析研究以安排Flash作品中的动画效果来促成一个良好的网页作品的诞生, 我认为, 将是网页制作者学习与思考的重中之重。那, 如何通过构图学习来帮助FLASH型网页的制作呢?

2.1 确定页面构图结构的形式线和基本形状

在三维的物质空间里, 任何造型艺术作品, 从一个视点看, 都形成了一个自然的视觉画面。因此物质形象在空间位置和空间大小的确定, 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让人们很容易想到, 利用分割线的理念来完成一些构图形式。因为分割画面的主要长线, 如, 竖线、横线、斜线、折线、波线等, 在构图中起了主要任用, 并为此形成了画面中表现形象主体组合骨架的基本形状, 如, 垂直与水平、三角形、圆形、断环形、放射形、旋形、同心圆、十字形、栅栏形、楔形、“S”形等。这些几何形和线的组合, 能在人们心理方面产生一定的作用, 一般来说, 这种心理作用与人们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因此这些形式线和基本形成为构图的主要构成形式因素。我们来简单看一下构图的基本形式。

构图的基本形式是指造型要素间整体组织与排列的方式, 通过不同的排列纵使达到使画面具有某种特定的形式感。常见的有垂直与水平、方形与矩形、三角形、圆形、对角线、S型和框式构图等。

2.1.1 垂直与水平构图

画面上各种造型因素, 凡是以垂直和水平方向排列组合的形式均属垂直与水平构图。组成垂直与水平形式, 可以由物体密集的线型排列, 也可以由物体自身的线条特征来构成。可以单就垂直方向组成垂直构图, 或者单就水平方向组成水平构图。一条水平线, 平静、安宁, 波纹曲线振颤、流动, 而十字形线是静态的而旋涡状线则有强烈的动感, 因此, 垂直与水平构图形式, 往往具有稳定、安静、沉着和庄重等等的特征, 同时它又称为“静止构图”, “十字形”构图。

2.1.2 方形与矩形构图

画面上的物象形状呈方形和矩形的排列, 就称为方形和长形构图。它可以由一个物体呈方形和矩形状, 也可以是物象的整体呈方形和长形状。正方形有一种永恒的安定感, 如果将方形斜置便会使其失去安定性, 有危险的动感, 因此, 方形和矩形构图能够给人以突出、崇高、宁静的感觉。它常与垂直与水平构图结合在一起使用。

2.1.3 三角形构图

画面内的物像被组织、排列、分割成为底端大、顶端小的三角形状称为三角形构图。三角形构图根据具体形状以及空间位置的不同, 又可分为正置三角形和倒置三角形, 正置三角形如金字塔稳如泰山, 极容易表现出“稳定”、“稳重”、“具有重感”等内容、题材等, 如将其倒置, 即倒置三角形, 却又可以表现出其最不稳定的一面。

2.1.4 对角线构图

对角线构图又称斜线构图, 是由画面上物体按照对角线方向排列组合成的整体形式。一般是画面中的主体从一角向对角方向发展, 形成对角形式。这种构图形式极富有动感和戏剧性特征, 并能较好地表现物象之间的响应关系。

2.1.5 圆形构图体形式

圆形构图是指画面上的物体排列呈圆形状, 或其本身就是由圆形的物体的, 具有完满活泼又有团结的形式感。

2.1.6“S”形构图形式

“S”型线构图是各种构图基本形式中最具有个性的一种构图形式。因为S线本身包含了最单纯的多样统一变化的实质, 比如在我国古老的太极图则是这方面的典范。它是以S形线为骨干, 把圆分为对称而均衡的两部分, 其面积相等, 形状相同, 方向颠倒, 一白一黑, 其相反的图形中又各有一个白点和黑点, 在如此简练的造型中包含着如此丰富的对比统一因素。

当然, 无论是哪一种构图形式, 人们并不只是简单地套用它, 还有多种多样的构图形式, 在实际的画面组合中往往由一种在的趋势决定整体形式, 然后再进一步加进其它各种构图因素。由于基本形式和形式线与世界上各种自然现象或人工形态相似, 便其具有丰富的感情联想性。构图的形式线和基本形也是形象产生美感的主要因素, 因此, 正确找出形式线和基本线, 是实现构图分析的重要前提, 也是实现好一幅好作品的必要条件。

2.2 利用构图分析法来分析总体画面

页面, 往往是由横、竖两种形式的平面。自古以来, 人们在横竖两种画面型的比例上探索具有普遍美的形。结果产生了P型 (风景型) 、M型 (海景型) 、F型 (人物型) 三种画面型。M型是“黄金长方形”, F型是两个M型合并成的长方形, 而P型采用了“谐调之门”的比例。但无论如何, 都能这些构型中找出几何学的根据。

前面分析了构图的一些基本形式, 其能指导在用Flash技术建构网页中各个元素的适当安排, 实现了最优的构图意识。但一个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并不能只从单纯的基本形式的构成来判断与形成的。制作者们也不会简单套用一个构图基本形式来形成一个作品画面的。一个好的作品, 往往是由一个基本的画面型内整合多种构图基本形式。这就继续要求我们要对整个页面进行分析。在构图研究中, 有关P型、M型以及F型等等构图画面的正确使用, 是优秀作品的评价基准, 研究P型、M型以及F型等等构图画面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2.2.1 P型画面分割的构图分析

P型画面, 又称风景型画面。其构成图形的长宽比为1:1.414, 即当构图一边长为1个单位时, 另一边为1.414个。因此, P型画面构成了一个√2矩形式构图了。这时, 它的主要特点是无论将√2矩形对开、四开、八开……都可得到它的相似型。

2.2.2 M型画面分割的构图分析

M型画面, 也称海景型。其构图形式的长短边之比为1:1.618, 形成“黄金比矩形”, 构图学上用“φ”来表示。M型画面构图比例具有两个特点, 一是如果在长方形上取正方形, 剩余部分则是黄金矩形的相似形, 在相似形中再取正方形, 剩余部分仍是相似形……如此循环无限缩小;相反的如果在长形长边上向外作正方形, 所得矩形仍是黄金矩形的相似形, 无限增大。

2.2.3 F型画面分割的构图分析

F型画面, 又称人物型画面。在F型画面构图中, 有两个矩形是竖起来组成黄金矩形的联结, 长短之比为1:1.236, 极接近于正方形形状了。F型画面构图同样有自己的特色, 如当把F形对折后可形成黄金比的矩形, 四折之后则可形成F型的相似形, 以形成循环变化。

3 用构图理论指导FLASH技术建构网页

运用Flash技术建构各式各样的网页, 通过极有特色的页面构型结合Flash技术生动的动画效果来实现已成为极为有效的方式, 用构图理论指导Flash技术建构出自己特色的网页, 无论从页面内容, 还是从页面美观来考虑, 都有着无比优越的指导意义。

3.1 结合构图原则, 美化自己的页面

在页面设计结合FLASH动画制作的实践中, 我们通过对垂直与水平、三角形、圆形、等等的构图形式进行了研究, 了解了各种画面型的不同特点, 之后通过利用这些特点进行画面的空间分割, 分析好几个画面型的构图原理, 掌握好不同构图形式下的构图中心的位置、大小、强弱与视觉注意点在画面中的数量、位置、大小、距离、强弱的不同, 从构图学的角度理解构图形成的手法与技巧, 在各个画面型的构图中心巧妙的用Flash动画表现, 坚持不懈的将构图形式深入到Flash型网页设计中, 可使网页表现的更加富有美感, 使内容繁多的页面更加有条理, 做到主次分明, 使得网页制作有了成功的保障;从而也能更好的掌握画面结构的整体节奏, 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 使自己的作品通过展示, 让欣赏者领略到自己的思想内容与主页意图。

3.2 结合构图中心, 运用FLASH技术建构视觉中心的突出

如果从视觉心理来研究人们欣赏一个作品的过程, 不难发现, 众人大概有一个不约而同的欣赏顺序:首先, 通观全面, 对整个画面产生一个印象;其次, 为了更好的欣赏作品, 视线会迫不及待的停留在画面上的某一处;最后, 则是视线的移动, 逐渐读遍全面。这就是所谓的人类的视觉中心问题, 也就是和构图中心有着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当我们在页面组合时用上了各式各样的基本构图形式, 也在整体页面考虑上使用了正方形页面分割的构图形式, 或者F型、M型和P型页面分割的构图形式, 但这一切都还只是在美化我们的页面。我们应该在优化我们页面构图的同时, 分析得到页面的构图中心, 从而利用Flash个性化的动画表现方式, 在构图中心大展特色, 抓住浏览者的视觉中心, 实现网页的宣传效果。用构图中心的思想指引视觉中心, 使自己的页面得以与众不同。

3.3 结合主动创新, 灵活使用构图形式

主动是任何有意识创作的创新宗旨。学习构图原则, 并不是要求一定要用到某一个原则。运用Flash技术建构网页尤为如此。由于Flash技术表现出来的是以生动的动画效果来传达制作者的意图的, 动画的表达方式也成为Flash型网页的主要特色, 这样也有利于在页面设计中灵活的使用适合页面表达的构图型的形式。如如上笔者自己制作的网页中, 就同时使用了M型页面构图与F型页面构图。这样做, 有利于在不同的时候在灵活的构图中心以突出不同的视觉中心, 实现强调的效果。

但一个杰出的Flash型网页, 如果没有构图的思想与构图中心的思考, 无论有多少华贵的动画效果, 也会成为一盘散沙, 无法实现最佳艺术效果与传播效果的。基于Flash技术建构的网页, 虽然采用了Flash强大的的动画效果, 利用视觉效果及听觉效果的结合, 使页面所表达出的信息更加丰富, 但从总体画面来看, 与平面设计还是是类似的, 突出的只不过是最后利用这些构图画面中的构图中心来表现最佳动画效果而以。只有实实在在的在构图原则的指导下, 用审美的观点来建构FLASH网页, 才能真正的创造出好作品。

参考文献

[1]杨改学主编, 艺术基础美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日]松村祯夫.现代设计丛刊.哈尔滨市装潢公司.

[3]秦旭萍.谈封面设计中的构图原则.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4]李以泰.论构图中心.新美术.

学以致用 用理论指导工作 篇12

第一次教学简述

第一次, 我向专家展示了第一课时的教学。 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 了解游览顺序,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双龙洞内孔隙的特点。( 3) 领悟移步换景的游记特点, 体会并运用作者将见闻和感受结合, 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的表达方式。 教学分五步进行:

一、观赏图片,揭示课题。 让学生欣赏几个著名景点的画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并结合学过的诗文表达情意, 然后揭示课题。

二、反馈预习,整体感知。( 1) 说说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2) 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所画的作者游览过程示意图。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自读课文后, 学习生字新词,朗读体会双龙洞名称由来的句子。

四、精读课文,学习表达方式。 ( 1)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的见闻及感受。( 2) 感受孔隙特点。 ( 3) 深入文本,感悟作者描写孔隙窄小的写法。( 4) 读写互动,迁移运用。 出示海洋馆、吊桥等几幅图,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让学生仿照课文描写孔隙窄小的写法, 写出自己游历的感受。 交流、反馈。( 5) 梳理游记内容,发现构段特点。

五、设置悬念,问题结课。 作者又是如何描写双龙洞的其他几个景点的? 这些景点又给作者留下怎样的感受呢? 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专家指导意见

听完我的教学后, 江苏省特级教师、省“ 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黄艳梅校长认为, 我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能较好地把握教材, 注意文本的表达特色, 体现了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但对学情分析不够,忽略了学生的生长实际。 她提出了以下看法和改进意见。

一、呈现整体教学思想

叶圣陶先生的 《 记金华的双龙洞》 按照游踪变化描述了游金华双龙洞的见闻和感受, 是游记的经典范本, 被多种版本教材收录, 如人教版安排在四年级,苏教版安排在六年级。 同样一篇文章, 在不同的年级自然有不同的教法。

“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 教师教什么、 如何教以及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都要受到实际学情的制约。 教师要能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开发利用,要“ 用教材”,而不是“ 教教材”。 这则设计为 人教版四 年级下册《 记金华的双龙洞》 第一课时的教学, 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是什么? 教者应作一整体呈现。 从教学设计中我们看到了教者想力图表达一些思想, 但这些内容如果集中在第一课时教学, 则重点难点过于集中, 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讲会消化不良。 其实, 教者如果整体性地考虑第一、第二课时教学,就会发现两个课时的任务分配上有失偏颇。 因此, 对于一篇课文的教学,要有一个整体的教学思想,要呈现一个整体的教学安排,不能“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生长状态,整体教学要研究学生的生长状态,使之贴近学生的生命成长需要。

二、变序教学的适切问题

这篇课文记叙了“ 路上→外洞→孔隙→内洞” 的景观见闻,游览顺序清晰明了。 教者将描写“ 孔隙”一段放入第一课时教学,这涉及到变序教学。 为什么要变序呢? 一般而言,变序教学有利于防止“ 串讲式”课堂结构程式化, 有利于提纲挈领或突出重难点, 但变序教学同样受制于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 变序教学应考虑以下因素: 一是作者的思路。 文本叙述有一定的顺序,即写作思路。 二是学生的学路。 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如果要打乱顺序,学生学习的思路容易出现断层、不连贯。 三是教师的教路。 以学定教,要考虑哪一种方式更适切。 如果读者能顺 着作者的 思路读文本,就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 如果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作者的思路三者合一, 那学生就比较容易明白文章写了什么, 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在教学中我 们可以实 施变序教学,但要变得合理、变得科学, 才能构建高效课堂。 这篇课文是游记, 移步换景的特点非常鲜明。 选编该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 二是让学生通过感悟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 学习有条理叙述的表达方式。 如此一来, 变序教学在本课的运用就要谨慎。 我认为,顺序教学更有利于让学生清晰地感知游览顺序, 学习有条理地表述。

三、游记的迁移实践

“ 游记 ” 既要有“ 游 ”, 即要记述游踪的变化;还要有“ 记”, 即要记载游览中的见闻。 这篇文章重点在于对游览中所看到的景物及人的感受的描述。 教者认为,“ 过孔隙”一段以“ 段” 的形式集中体现出游记体“ 篇” 的特点,将游程、见闻和感受有机结合, 是中年级学生学写游记的优秀范本。 教者将写作迁移点放在“ 段”的具体描写上, 我觉得写作迁移点应放在游记“ 篇”的感知训练上。

游过哪里? 记了什么? 写游记大体要写明白这些。“ 游” 有顺序 , 如果顺序 安排得不妥,就会给人以繁杂凌乱的感觉。 一般根据作者游览顺序, 用移步换 景的手法 来记叙 。 “ 记 ” 要取舍 , 要把印象最深的、最有特色的地方作为重点来写, 其他次要的简略地写。 至于教学 生把重点 内容写具体、生动,是个长期任务,是需要持续练习的。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按一定的顺序写校园里的景物 ( 或是别处的景物等) 。 单元教学中若能用好《 记金华的双龙洞》 等这些游记的“ 例子”,引领学生感受清晰的叙述顺序和对重点景物、见闻的描写, 并内化为游记类写作结构, 学生定能顺利地完成本次习作任务。 教学的价值即在于此。

改进后的教学简案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读通课文 , 了解游览 顺序, 画出作者游览过程示意图, 初步领悟移步换景的游记特点。

2. 感悟了解路上景物 、 洞口、外洞的特点,学习比喻、对比等把事物描写具体生动的方法。

(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双龙洞内孔隙的特点。

2. 体会并运用作者将见闻和感受相结合, 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的表达方式。

3. 深刻领悟移步换景的游记特点,并学会运用这一写法。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简述:

一、 复习回顾, 引入重点段。 双龙洞有哪些景点? 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述的?( 学生上台画示意图,标出“ 洞口、 外洞、孔隙、内洞”。 )

二、感受“ 孔隙”特点,领悟表达方式。( 同第一次教学中的第四环节,略)

三、感受“ 内洞”特点,拓展描述。 了解内洞特点,感受内洞的“ 奇”:( 1) 指名朗读第六自然段, 其余学生边听边画出描写洞中双龙的句子。 ( 2) 讨论学习: 内洞的景象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除了课文写到的,你还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 组内交流评议后,试着给图配音, 描述洞内景象。 )

四、情境再现,内化表达。( 1) 观看游外洞 、内洞的录像视频。 ( 2) 当小导游,向游客介绍双龙洞。

五、回顾全文,总结写法。( 1) 两条线索并进。 (简易图示) ( 2) 作者移步换景,情随景变。

六、布置作业,内化写法。( 1) 背诵写孔隙段 。 ( 2) 学习本课写法, 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校园或别处景物。

教后反思

2011年版《 语文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 的语言文 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因此,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学生发现“ 言语的秘密”, 发现言语的独特形式, 并学会迁移运用文本典型的语言和语言表达形式,从“ 形式—内容—形式”走一个来回,明白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独具匠心。 教学一篇文章时, 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更应该引导学生内化文本的语言, 吸收文本的形式, 形成对文本的言语图式。

阅读教学不仅为写作提供表达形式、 写作技巧方面的范例, 而且在开阔视野、 积累知识、丰富语言、陶冶情操等方面对学生都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利用文本资源, 发挥文本的导写作用, 促进学生的言语生长。

《 记金华的双龙洞》 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在教学中如何凸显阅读教学的价值, 引导学生发现游记谋篇布局和言语的独特形式,并学会迁移运用, 让阅读教学指向学生的写作, 是我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

起初进行教学设计时,我考虑到课文“ 过孔隙”一段,是以“ 段”的形式集中体现出游记体“ 篇”的特点,将游程、见闻和感受有机结合, 是中年级学生学写游记的优秀范本。 因此,为了体现课标提出的第二学段应落实“ 段”的训练的要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旨在抓住游览顺序,通过感知整体,了解游记特点,然后重点讲“ 过孔隙”,梳理出本课的表达特色, 并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虽然布置了课前预习, 让学生画游览示意图, 但不少学生课堂上展示的图线索不明, 交流讨论时还得领着他们一步一步去读文。 等把文章读熟,厘清了文章的脉络后,再学“ 过孔隙”一段,时间已所剩无几,学写环节因此草草收场,流于形式。

分析个中原因, 正如专家所说, 在于我忽视了四年级学生的学情。 在苏教版教材中,这篇文章是放在六年级下册的, 同样的方法用在六年级的课堂上进展得很顺利, 但放在四年级课堂上却行不通。 四年级学生知识的储备和自学能力还不能适应这样的教学。 所以,课时任务确实要重新划分, 对重点段的教学放在第二课时更为合适,容易把教学目标落实到位。 而且专家所说的关于变序教学的适切问题,确实很有道理。 变序教学应 考虑作者 的写作思路、学生的学路和教师的教路。 在教学中, 我重点考虑的是教者的教路,为了体现段的训练、 体现创新,直奔重点段,忽视了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思路以及编者的意图。

经专家评点后, 我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将原先的教学作了调整,重新划分了课时任务, 选择另一个班重上了一遍。 我感觉这样划分课时, 教学目标落实到位,教学效果比较好。

第一课时,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通过检查的方式,引导学生读熟了课文, 概括出了课文大意。 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过程中, 学生学会了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了词义。 同时了解了游览顺序, 画出了作者游览过程示意图, 初步领悟到移步换景的游记特点。 通过顺序教学, 重点引导学生阅读感悟了第2至4自然段, 了解了路上景物、洞口、外洞的特点, 学习了排比、比喻、对比等把事物描写具体形象的方法。 各个环节落实到位,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为第二课时学习重点段, 领会游记的表达方式做好了铺垫。

第二课时, 在复习回顾的基础上,进入重点段“ 过孔隙” 一段的学习, 引导学生对重点句群进行品味, 指导学生学习运用作者将见闻和感受结合, 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的表达方式。 由于有了第一课时的教学铺垫,在本课时落实这一环节, 学生学以致用的时间、 空间都得到了保证,反馈、交流得也比较充分, 课堂练笔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 给了学生 充分的语 言实践机会, 使学生不但内化了课文的语言, 同时也内化了课文移步换景、 两条线索并进的写作特色, 使阅读教学真正指向了写作, 实现了阅读与表达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凸显了阅读教学的价值。

课堂上进行了段的训练, 课后又拓展延伸, 布置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写校园里的 ( 或别处的) 景物。 这样做,关注了单元整体, 既落实了第一单元的习作要求, 又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 充分发挥这篇游记的“ 例子”作用,使学生易于内化游记类文章的写作结构与表达方式, 能比较顺利地完成本单元的习作任务。 同时又实现了阅读教学的价值。

上一篇:文艺晚会讲话稿下一篇:追梦青春筑梦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