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体会--冯波

2024-07-05

学习体会--冯波(共3篇)

学习体会--冯波 篇1

学习体会

这次提出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特此制定的。

通过学习使我深深认识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我国今后十年的根本任务.那家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持色水平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竟争力显著增强。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工作,国家先后颁布了《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教育法制和制度建设日趋完善。但是在某些环节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众多意见、建议中,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显得比较突出,也道出了众多师生的心声:

一、教师素质评估体制有待强化,现代教师的职责已由单纯性的授业解惑上升为主导性的教书育人,教师本身的素质感染着学生未来的发展,所以教育部门和学校应积极探索出更具实效的素质评估体制,强化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出优秀的导向者。

二、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打破常规教育,达成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互动。教与学应该是沟通式的,不应该是单方式的灌输与操控。现在很多学校形成了一种“优秀”的怪象,就是:有上进心的老师把学生训练成考试机器,无上进心的老师会把学生训练成听话的机器。不要再出现“把家长找来”,“老师是怎么教书的”这类怪象,多些“新”的沟通,多些“新”的理解,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形式化的学生,而最终能培养出有核心自主化的活的人才,让学生将来出身社会能找准自己的定位。

三、学生自主支配时间的空间性急需改善。对于大学生来讲,自主支配的时间不是在空间上急需改善,而是在质量上急需改善。很多同学的自主时间都用来上网,打游戏,逛街,谈恋爱去了,当然这些活动不是完全不可行,而在于一个度的控制,在这方面老师应该多引导学生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四、充实教育资源,完善学校图书馆、自由微机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开拓性的全面人才,基础设施是必不可少的,积极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空间,这也是最有效的培养方式。把主要课程和课余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并鼓励学生走进图书室,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的畅游,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更好的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的价值。

同时,我们也看到教育要发展,关键还是在教师。只有教师自身业务素质提高了,教育才有希望,教育才能得到根本性的提高。教师不能满足于现状,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概念,始终走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说的小一点,为自己将来储备能量。而且随着孩子的减少,这种竞争会更加激烈,当然这种是好的,这样才能促教师的提高,进而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也是规划中所提到的中心任务,才能促教育的大发展。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员,学习贯彻纲要精神,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职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一句话,教师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作为教师学习之余应该认识到四个坚持的重要意义:即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今天,通过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学习,我的眼界又开阔了,更激发了我的斗志。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我的理想与奋斗目标是:让每一个孩子感到学校是其乐无穷的地方。学校该是乐园、是家园,是每一个学生幸福人生启航的港湾。教育应该是一种享受,学生应该在这里品尝到。

让每位教师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学校是一个大家庭,大家都是平等的一分子。缘于一个共同的目标而相聚在一起。相聚便是缘,珍惜这份情缘,为共同的理想目标而踏实工作和学习,让每位教师都有安全感、归属感、依恋感、幸福感。在这里,每位教师都能展现自身风采,又能吮吸到别人的长处,教着并快乐着。在这里,教学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作为一项事业的追求。做人生的启蒙者,道德的引领者,智慧的开启者,成长的呵护者已成为教师自觉地行动。在这里,教育不再是师道尊严,而是民主平等;不再是疲劳和沉重,而是一种轻松,一种愉快。教学更多的是一种诗情画意的引领。在这里,教师们都能达成共识;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种不好庄稼的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教师。

学习体会--冯波 篇2

一、案例与教案的内在界定

教学案例是“以叙事的形式来描述富有深刻道理的教育教学事件”。它包含具体的处置方式和特有的教学理念, 反映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和情感, 视课堂某一教学现象为研究样本, 通过观察、反思等反复地分析和研究, 以案例的形式来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

教案, 是教师依据学段水平目标的规定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包括单元教学计划) 中课时教学内容的安排, 并结合本校教学的实际情况, 依据教学进度和单元计划中的目标确定上课的具体内容, 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和选择组织教法的一种预设的教学方案。

二、案例与教案的时间、范畴

案例的记录是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个方面含有丰富信息和意义的一个事例。它叙述了一段教学情节发生过的事实, 提供人物、场合、过程、结果, 引发大家的思索。它呈现特定的问题情境, 探讨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并作一定的分析和反思, 从中体现出应有的教学思想或教育理论, 是写在教学事实后的结果性描述。

教案描述的范畴则是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以下简称《课标》) 和教师已有的经验, 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 写在教之前, 是对教学预期的假设。

虽然他们同样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 教案是有条理系统地记载整堂课的教学流程, 而案例则是从已经教过的环节中节选一个有特色的教学片段进行反思与思考, 研究其教育规律和教学技巧。在内容上看教案记载的面面俱到多而杂, 案例则记载的少而精。

三、案例与教案的表现形式

案例的表现形式就是向读者交待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即这个案例要说明的某个问题, 既可以是反映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实践, 也可以说明教师角色如何转变, 还可以是对教材重点、难点处理方法等。具有启发性的特征。因此, 不管是教学策略, 还是关于师生关系或学生行为都要能反映《课标》对教学的要求, 使读者更愿意接触到这样的案例, 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案的表现形式是利用图例 (组织) 结合文字或者表格向读者展示:预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场地器材、练习密度、运动量、课后小结等。每篇教案都有一个主教材, 其他的辅助教材都必须围绕主教材, 包括准备活动的热身和游戏的激趣。教案需要解决的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科学教、学生合理学的问题;通过撰写与实践相结合使教师的业务素养得到提升。

冯波 我们是中越友好的“信使” 篇3

崇左市位于广西的西南部,其中有宁明、龙州、大新、凭祥四个县(市)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533公里。如此绵长的边境线,也为崇左市大力发展中越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地缘优势。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与越南人民的友好往来,成为崇左市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

加强与越南青年友好交流

冯波便是与越南青年友好交流过程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出生于1984年的冯波,显得要比同龄人持重一些,这或许与他的生活经历、工作经历都有关系。冯波现在的职务是团崇左市委副书记,如此年轻,便任职团市委副书记,在整个南宁地区尚属首例。在此之前,他先后担任过大新县团县委书记,大新县堪圩乡乡长等职务。“他很年轻,但是基层经验丰富。”南宁市团委宣传部门的人如此介绍冯波。

“其实,没有必要过多地强调我的年龄。”被贴上类似于最年轻的团市委干部,最年轻的处级干部等等标签的冯波,现在已经对此很免疫:“我只是踏踏实实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现在,冯波正在努力学习越语,他每天总会抽出一个小时学习。“拼读都不成问题了,现在重点在攻克词汇量。”冯波清楚,崇左的地缘位置,与越南友人的接洽将会是崇左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他要做的,是做好一切准备,去迎接挑战。

他出生在大新县一个边远的小山村,父母都是老实地道的农民,家中还有一个妹妹,身为长子的他早早地承担起家庭重任——妹妹从上初中到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都由他来负担,“父母供我读完中师不容易,不忍心看到双亲再这么辛苦。”冯波说。也或许是这样的生活背景,无形中锻炼了他成熟的心智,在工作中,也往往会比同龄人显出几分沉稳。

初当公务员,他的工作是做乡计生工作的政策宣讲员,其实,就是入村入户做乡亲们的思想工作。看似琐碎的工作,其实是走进老百姓,了解老百姓的最好方式。基层工作的基础就这样一点点打牢。

后来,冯波担任团大新县委书记。也是在这个位置上,他找到了自己的舞台。至今在共青团系统内,有人介绍起冯波,也会说,当年,他组织的中越青年共植友谊蔗活动,很有影响力。再一起回顾下那个活动——

那是2009年春天,中国和越南两国年轻人济济一堂,在大新县雷平镇新立村上山屯村外的一块空地上举行了隆重的“中越边境青年甘蔗种植示范基地”的揭牌仪式。揭牌仪式结束后,两国青年人又一起劳作,有的挥锄,有的把铲;有的放蔗种,有的撒化肥,在一起劳作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更有纪念意义的是:与会代表签下了具有代表意义的《中国大新·越南下琅青年交流合作备忘录》,并相约以后每年轮流在双方境内举行2次主题为中越青年“甜蜜友谊·共谋发展”的交流活动,组织青年甘蔗种植代表、青年企业家进行相互交流与合作;增强两县青年禁毒宣传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县在其它各个领域上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组织体育项目的交流以及其他方面的社会活动……

这次共植甘蔗的比赛,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也极大地增强了大新县与越南青年的友好往来。作为组织者之一,冯波显然有更深层次的考虑:“组织活动的目的之一是进一步深化中越边境青年之间的友谊,为两国边境青年才俊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搭建广阔舞台,但也想就此机会促进边境地区蔗糖产业的发展,促进边境青年企业家间的贸易往来,从而推动边境贸易产业的发展。”冯波一直喜欢研读经济学书籍。社会发展经济先行的理念深植于他心中。果然,此次活动带来了经济效益:与越南的边境县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让邻国边境青年认识到了蔗糖业对边境青年增收的积极作用,从而带动边境地区蔗糖产业的发展。既创造了经济价值,又增加了中越边境的友好互助,可谓一举两得。

如上之类的指导思想,是冯波集齐所在的团县委工作的指导方针,“我们不想仅以搞活动为目的的搞活动,要看活动背后有什么意义,是否起到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这样活动的影响力才会更持久。”

人在做,天在看

在大新县团县委书记的位置上干劲正酣,一纸调令,让冯波去大新堪圩乡担任乡长。如此年轻的乡长,在堪圩乡也属头一遭。“有人不服怎么办?”,有人提出如此担忧。毕竟,之前在团里的工作,以主抓年轻人思想工作为主,“务虚”成分居多,而去堪圩做乡长,是要当一方父母官,以“务实”为主。群众不管你说得多好听,具体还是要看你的实际工作。“我们在工作中履行的是民主集中制,凡事要经过大家集体协商讨论,努力的方向是一致的,为得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冯波说:“所以,工作起来还是很顺利的。”

在堪圩乡做乡长期间,他一直坚持“农业兴乡,旅游旺乡”的理念,大力发展甘蔗产业,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大力推动乡村旅游业,并以此带动农民增收。如今,辖区的明仕田园风景区已成为中国人最想去的乡度假胜地。“人在做,天在看。”冯波说:“我始终相信,老百姓心中有杆秤,我希望有一天,在我离开一个工作岗位后后,走到街头,有很多乡亲过来和我聊聊家常,说说话。这说明,老百姓把你当作自己人。只有切实为老百姓带来好处的人,老百姓才会记得他。”这亦是他一贯的为仕之道。

今年,冯波被调往团崇左市委员会任副书记,从团大新县委书记到团崇左市副书记。冯波又一次回到了共青团工作,只是,视野又开阔了许多。身处位置不同,思考的问题也不同,但是一个重点没变,中越青年友好交流合作,一直在冯波心中。

“每年过年,我都会收到来自越南朋友的短信祝福。”短信是用越语发的,他能看懂,也能用越语回复。偶尔遇到不会拼写的,他就请教懂越语的老师。“广西是中国与东盟十国联系的桥头堡,崇左则是广西与越南联系的桥头堡。友好发展中越关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如何将中国人民热情,友好的情谊传递给越南青年。”冯波说:“看过《把信送给加西亚》吧,我们就是那传递中越友好的‘信使’。”

冯波常会遗憾自己年少时没能进入大学深造,或许就是这份焦虑,让他用更多的時间去汲取知识海洋中的养分。他常常诵读《论语》、《大学》、《中庸》等古书,在古人的智慧中洗涤生活的琐碎。在他案头,摆着厚厚一摞书,大部分是关于经济学的,他的在职研究生课程已经修习完毕,而这只是学习的开始。在他看来,东盟以及在此基础上举办的每年一次的东盟博览会对中国与十国都具有战略意义。而他亦喜欢用经济学眼光去看待问题:争端有之,但合作更有之。经济发展是当前国家发展之要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富足了,在此基础上的睦邻友好合作空间也会更广阔。“我们希望中国和越南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冯波说:“我们也会为此做出更多的努力。”

上一篇:刘奶奶喜欢看戏的作文下一篇:油建公司党委2004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