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学习体会(通用9篇)
德国学习体会 篇1
德国交流学习体会
2009年11月,经中德医学交流协会及卫生厅等的考核选拔,我有幸和来自全国的60位同志到德国参加了为期3月的中德医学交流合作项目,有幸来到现代西方医学的发祥地德国访问学习,见识西方发达国家的医疗技术,和德国同行交流,自感获益匪浅。
我和广东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的简主任被安排到施特拉尔松的汉萨医院,指导教授是该院血管、胸外及脏器外科的Birth教授。从法兰克福上车,经过近8个小时的疾驶,我们来到了位于德国东北角的施特拉尔松市,该市湖海相连、风景怡人,很久以来就是德国北部有名的疗养之地,更是进入德国第一大岛吕根岛的门户。它的市政厅等古建筑还列入了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全镇市人口不足六万。我半开玩笑的对简主任说,广州附近恐怕没有几个镇的人口不到六万人了吧。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我们的看法渐渐发生了改变。
医院及科室概况
我们所在的施特拉尔松汉萨医院有800张床位,是这个地区一个较大的医疗中心,外科包括血管、胸外及脏器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及妇科等,每年完成各类手术四千多台,其中我们所在的血管、胸外及脏器外科完成的手术超过1400多台。科室主任Birth教授因肝脏外科、腔镜外科等方面的成就在德国也颇有声誉。该科有编制床位40张,外科重症监护室20张床一大半经常为该科所使用,虽然医院分配的病区是25、28病区(他们称为Station),但我们经常发现手术单上的病人会出现33、9、10等区的病人,过道上也常出现加床。全科有医生14人,可以完成腹部及肺、食管、甲状腺及血管方面的各类手术,腹腔镜、胸腔镜及纵隔镜都有开展,其中腹腔镜肝脏切除、反流性食道炎腹腔镜手术治疗、肠道腹腔镜手术治疗等都做得不错,全科的各位高年资医生都可熟练完成,科室也开展了肝移植手术。复杂肝脏肿瘤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都做得非常漂亮。科室里经常收治的都是临近医院转过来的复杂病人。虽然是个小镇,但这家医院在德国还是小有名气的。
德国医疗优点
1.优化医疗资源分配,科学利用医疗资源:我们这次同来的60人大多在这种偏远的小镇,散布在德国全国各地,所在的医院规模并不大,科室也不像国内的医院齐全,但都有一些非常突出的科室能够和临近的医院形成优势互补。如我所在的医院没有病理科,相关的检查都送到20多公里外的格莱夫斯瓦尔德大学病理科,我们也看到不少罗斯托克大学医院的病人转到这儿治疗,医院内有一个直升机停机坪,可以随时运送各地的病人。病人的相关资料互通互用,可以直接在网络上查询打印,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检查。疑难病人也可以获得迅速及时的诊断治疗。另外,类似功能的高端医疗设备分散分布,如汉萨(Hanse Clinicum)医院拥有CT/MRI机,但没有Pet-CT,但我们就多次看到病人的Pet-CT片子出现在科室与影像科的联合读片会上。究其原因,这样避免了医疗资源的重复配臵,同时达到医疗设备使用最大化、人力资源的消耗最小化的目的。此外公立医院的工资等由国家发放,标准比较统一,因而很多医生乐于到这些小镇工作。科里就有些医生从200多公里外的柏林到这儿工作。当然,由于病人大多通过私人医生介绍,而私人医生则只把自己的病人介绍到高水平的医生、医院,这就有效地促进了各医院持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及服务水平,从而吸引更多的病人。
2.医疗工作科学、有序和规范,医师技术多系统、全面、扎实:德国人一向以做事认真著称,虽然只有短短的3个月,我们对此还是印象深刻。每天早上7:15在医院的研究图书馆进行血管、胸外及脏器外科的医生交班,所有的医生都到场,年轻的低年资医生还需要提早到病房了解相关病人的情况以便提交全科讨论,然后教授和高年资医生及相关手术医生到重症监护室查房,而低年资医生则在病房查房、处理医嘱等。下午2:45分在放射科由放射科的几位医生轮流主持血管、胸外及脏器外科的读片讨论会,包括第二天的手术病人资料、疑难病人的检查资料及近期手术过的病人的资料回放,通过医院的网络连接投放出来供大家讨论,确定治疗方案并由教授或教授指定的人签字执行。德国医生知识面很宽,并不单纯局限于某个方面,技术全面,很少医生仅会自己的有限手术。因而很多涉及多学科的手术都完成得很不错。血管、胸外及脏器外科的各位高年资医生虽然有所侧重,但其他手术也做得不错。而作为科室主任的Birth教授这些手术都做得非常漂亮,我们到后没几天,教授作了一个切除部分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交汇部直接成型的胰十二指肠手术,整个手术3个多小时,出血也很少。而病人的内窥镜检查、超声检查等都由科室医生自己完成。这不仅需要外科知识,还需要扎实的影像学知识和内窥镜的相关知识。同时这些检查对手术者准确快速的进行也很有帮助。
3.不同科室之间合作紧密:学习三个月,我感慨德国相关科室的紧密合作是建立在有利于病人的基础上的,对加快诊断速度、提高诊断准确率、优化治疗措施、缩短住院时间有积极的意义。每天下午2:45的读片讨论会是阅读本科室当天完成的所有患者的CT、X片等,由本科室和放射科医师共同分析和讨论,制定明确医疗措施,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倘若等报告发出再决定下一步诊治,就要延长两三天时间。若手术台上遇到什么问题,相关科室也迅速到场。我们曾见一梗阻性黄疸行PTCD穿刺引流出血急诊剖腹探查后术中臵PTCD引流,相关人员都迅速到场,很快完成了治疗项目。胃肠的不少手术尤其行腔镜手术时也常有内窥镜的相关医生携带器械进入手术室协助完成。众所周知,德国介入医学非常出色,我们最近就看了一台手术,患者3月前发现肝门区胆管癌,切除范围太大,患者无法承受,于是采用介入方法,行门静脉栓塞治疗,三个月后,患者左外叶代偿增生后行保留左外叶的余肝(右叶、左内叶及尾叶)切除,我们在慨叹教授技术高超之际,也由衷赞叹介入医生的精湛
技艺,大家通力合作,挽救了患者(32岁)年轻的生命,也创造了医学上的奇迹。
4.医患关系平等融洽,治疗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及时快速,无需考虑经济问题。德国是经济、科技等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社会医疗福利保障措施非常完善,病人不需要为经济考虑,医生也不需要去催缴费用。科里的医生告诉我们,全国所有人员每月收入的15%左右被用于缴纳各种保险等费用。全民都享有医疗等基本保险。还有些人还购买了商业保险。住院患者承担的费用非常有限,门诊也只需要承担很少的费用。卫生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1%。病人一般在私人医生处就诊,无法解决的,再往大的医院、医疗中心输送。Birth教授告诉我们,他们收治的病人90%经由私人医生介绍来,仅有少数病人通过门诊来。所以偌大的医院,并没有国内大型医院门口常见的车水马龙、人来人往。需要住院的病人联系好,到达后即可入院,相关科室有床位入住相关科室,若该科室没有床,医院其他科室有床就住到那儿而由相关医生安排治疗,所以我们常可以看到血管、胸外、脏器外科的手术病人来自9、10、33等病区。当然暂时没床的也可能暂时住过道,我们也经常看到过道上有加床。新接受病人的主管医师可随时与原诊治医师通过工作电话随时沟通,从不自以为是,敷衍了事,认真负责是工作基础,若病情复杂,技术设备受限制,低级医院也决不会硬撑着自己处理,根据病情需要及时转送病人至更合适的医院,保证病人获得最好的治疗。这些都有效地保障了患者获得平等高效就医的权利,也保证了医院床位的高效运转。检查完善的病人很快就可获得治疗。我们看到有些腹腔镜手术患者因已在院外检查完备,入院当天就接受了手术。医院还要及时给患者的私人医生联系,书面告知治疗情况,以便患者的私人医生以后更有针对性的为患者健康服务。
患者住院期间一般没有家属陪护,患者的饮食等由医院的护工负责,医院每天还为患者提供咖啡、牛奶和饮用水。而这些都包含在医疗费用之中,不像国内一人住院,全家忙乎,既浪费人力物力又不便规范化的管理服务。不管护士还是医生,对病人态度都非常友好,见了面都要向病人问好,自我介绍,离开要说再见,让人感觉很温馨,很有素质。如果患者需要,做任何检查,都有人护送过去,不需要特别打招呼。医院的过道很宽敞洁净,墙壁上常可见挂有一些好看的书画,病区还可见活动室、餐室等,也有书籍,绿色植物,到处有供病人及家属等候休息的皮质桌椅,让人感觉人文关怀真正到了位。住院患者一旦有事可通过呼叫器寻求医院工作人员的及时帮助。病区里散发着鲜花及咖啡的香味,给人的感觉不像是住院病房,倒和宾馆差不多。
我们见不到也没有听说患者无钱治病、因病致贫的现象,医生护士也不需要向患者催费等,患者上医院是接受国家提供的医疗保障服务,医生为患者服务是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二者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因而医患关系非常和谐,我们从未听说什么医疗纠纷。在科里我们先后见到了多个因穿刺而发生的出血等并发症,也有术后出血再手术的,患者都坦然面对,对医生的工作也非常理解。
5.医疗设备先进、完善,紧跟时代步伐。无论是手术室各种器械,还是辅助检查的设备,都是目前非常先进的。这里的器械,轻巧、灵便、锐利,弧度合理,手感极好;手术拉钩各式各样,一般开腹手术,两个人就够了,节约了人力;有需求就有产品,如臵放引流管的穿刺器、甲状腺手术用的神经探测器等不一而足。肝胆外科手术间备有彩色多普勒,需要检查等可以随时进行。手术床也是可移动手术床,接送病人无须反复搬动,手术室内有专门的麻醉准备间,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可以在准备间内做好手术前准备,可以很快接台手术。我们专门观察了一下,最快的两台手术间隔时间不足5分钟。其麻醉复苏时间也是极短,一般手术完成就拔出气管插管了。不知道是否与药物有关。刚接受手术的患者先在麻醉复苏室恢复,麻醉师认为平稳后再转往重症监护室或病房。医院的自动化程度很高,从而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手术间都有输液、输血的加温装臵,输入患者的液体一般都加热到41。C,手术床也有加温装臵,便于术中维护患者体温,减少对循环、体温等的影响,多方面确保患者安全。
德国之行的个人体会
德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医疗科技非常先进。此次德国之行确实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通过医疗交流也让德国同行增加了对中国的了解。我们感觉,德国人普遍对中国缺乏了解,他们对中国的认识还停留在很多年以前。由于曾经有部分德国人生活在社会主义的东德,可能两相比较,与西边差异较大,德国人普遍对社会主义充满憎恶,尤其来自东部的人如此,在他们心中中国应该和东德差不多。我们同来的有些医生也遇到了对中国相当不友好的医生。通过交流,我们尽可能让更多的德国人了解中国,更新他们的认识,也让他们从我们身上看到中国医生勤奋刻苦的良好作风和紧跟世界医学发展新动向、不断自我更新、创新的钻研精神。当很多德国医生了解到我们国内的医疗情况时,很多人都觉得中国的医疗水平超出了他们原来的认识。不少医生还和当地的医生建立了有效的联系。
德国学习体会 篇2
我走过去和这一家子聊天。男士告诉我,两个孩子都在上幼儿园,周末带他们出来玩。我问:“你们不利用周末时间带孩子参加学习班?”男士回答:“我们这里:幼儿学习班是被禁止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不允许教授专业知识,社会上也没有类似的培训班。”
原以为只有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后来才发现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来自科隆的桑德拉写道:“今年我儿子7岁,我向学校老师提出,能否额外教他一些东西,因为他5-6岁的时候就自己在家学会了基本的阅读、书写和简单的数学计算。老师表示反对,并说:‘您应该让您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保持同步。’一个星期后我再次去见老师,并出示了孩子高智商的证书,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但老师用一种奇怪的眼光看我,似乎我像来自外星的人一样。老师进而解释,孩子智力被过度开发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必须给孩子的大脑留下想象空间。过多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计算机的硬盘,长此下去,孩子的大脑就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了。”
德国教育学者认为,孩子在上小学前的“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因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应该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如果说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1.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2.孩子的动手能力;3.培养孩子的情商,特别是领导力。
向德国学习 篇3
成为中国最大的柴油发动机企业的潍柴动力新近脱离母公司中国重汽,通过间接控股陕西重汽意欲打造自己的重型汽车产业链。
与潍柴动力CEO谭旭光同获央视年度经济人物大奖的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则在更早的时候率领在工程机械行业异军突起的三一集团同时进入重机、客车,通讯等多个领域。
中国企业两大情结
潍柴与三一不过是中国企业“求大”、“求全”情结的两个最新案例。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的成长道路,呈现出两大典型特征;
一为大规模之道。代表者如TCL和格兰仕。依托本土市场优势和低成本优势,前者通过跨国并购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生产企业,但产业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却没有大的突破:后者采取代工模式迅速成就在微波炉市场的全球领先地位,却也使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战略困境。
二为大一统之道。严重缺乏产业结构配套分担概念与意识,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同样是中国企业一大窠臼。本属一家且依存甚密的潍柴动力与中国重汽分道扬销、各自进入对方领域意欲分别打造完整产业链的做法绝非孤例。
目前,相当一批中国企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与挑战,而困境的出现正是根源于“大规模之道”与“大一统之道”的思维惯性和行为定式。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进行全面的思维创新。走德国道路,向德国学习。
为何要学德国
第一,美国的最大特点在于企业诞生于强大的金融体系内,且所处行业多集中于科技含量较高、创新意识丰富的产业,美国的文化意识、产业环境、金融市场特别是在全球范围内强势的资源整合能力我们是学不了的。而日本企业多为实力庞大的企业集团,基本国情与拥有庞大国内市场、丰富本土资源和众多中小企业的中国截然不同,除去“优术”的层面,日本同样不适合我们学习。
第二,德国是真正的世界制造强国,拥有强大的现代工业制造体系和发达的产业集群体系,在高端精密制造领域具有全球无可匹敌的竞争力。而中国崛起必须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必须从根本上建立起强大的产业集群体系,必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以产业集群为内核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德国是中国走向制造强国之路、是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国企业决胜全球的真正榜样。
第三,德国拥有全球领先的“隐形冠军”优势,全球最多的“隐形冠军”是德国竞争力的根源所在。中小企业数量占德企总数的95%以上,产值占GDP的70%~90%,而中国中小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90%以上,产值却仅为GDP的1/3。中小企业培育全球竞争力惟有在高度专业化的基础上“做精做强”,而不是“贪大求全”,德国中小企业的成功道路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学习标杆。
向德国学什么
第一,坚守“隐形冠军”之道。学习德国需要从根本上放弃“大规模之道”与“大一统之道”的思维逻辑,充分认识全球市场一体化竞争和产业分工日趋细致的发展趋势,强化产业结构配套分担意识,聚焦产业链环节定位精耕细作,秉承做精而非做大的理念高标准做好自己分工,以高度的专注和毅力成就“隐形冠军”之道。
第二,精细管理+精密制造。“小的是美好的”并不完全,“小而精才是美好的”。“精”代表极致和不可替代性,“精细管理+精密制造”是德国“隐形冠军”的内在基因,是德国成就制造强国地位的坚实基础。中国企业只有练就“精细管理+精密制造”的基本功,只有将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做到极致和不可替代,才能真正走向制造强国之路。
中国工匠文化源远流长,问题在于如何将依赖于个人的“能工巧匠”模式转化为大规模、标准化、可复制的现代工业制造体系,这是一个需要政府、企业及社会各方付出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的社会系统工程,特别是德国世界一流的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德国职业学习心得 篇4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孙焕志
经过紧张的学习和参观,我对德国的教育体系,尤其是职业教育思想和理论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对德国职业教育理念和课堂组织方法有了切身体会。在德国学习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收获很大,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会了方法,这些对于我们搞好国内的职业教育,改进教学体系和课堂组织技巧都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我就在德国亲身体践和学习心得向各位领导做一个介绍。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
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中66%是这种形式。它主要特点是:行业是主导,企业是主体,职业学校是辅助,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密切结合,考核由行业协会负责,学生具备企业学徒和学校学生的双重身份。我国与德国职业教育运行环境存在很大差异,不是简简单单可以模仿的。在德国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已经决定了今后是否进入职业学校,对就业基本方向学生有充分思想准备,目的性比较明确。
在学习期间通过走访了职业学校与双元制企业,了解了当前德国职业教育的现状,也看到了我们职业教育中的差距,职业学校的设备是最好和最先进的,教室都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室。企业愿意参加双元制这种体制中,学校的大部分设备是企业给的。
感觉现在我们高职教育培养方向比较模糊,摸不准社会需求,整个教学过程处于被动局面,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严重脱节,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找不准就业方向。德国职业教育搞的好是因为学生定位准确—职业工人。学生学习不是专业是工种,同生工作紧密结合。工种分得特别详细,几乎包含大部分职业。参观亚琛市职业培训中心时,建筑方面工种:看到四个,地面(下水)、墙、棚架、房顶(瓦)。
我们当前的高职学生没有把自己定位在职业工人这个位置,造成学生学习的迷茫与困惑,而且我们的专业范围要比德国的工种范围大,往往对应几个工种,往往上岗后不能马上适应工作岗位。
德国的职业教育没有学费,学生自主寻找的学习机会,并且企业最愿意接受 员工也是双元制培训出来的员工,学徒工是有工资的,由企业付给。去拜尔公司(世界500强,阿司匹林)参观,例如学徒工在化学领域的工资:第一年739欧元/月,第二年818欧元/月,第三年899欧元/月,第四年开始969欧元/月。正式后平均2200欧元/月,其中化学工种2600欧元/月,这也是德国学生乐意从事职业教育的原因。我们学生都是通过高考来到高职院校,不一定自主过来的,也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因。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是:校企合作不受法律规定保护,学生实习难,实习质量没保证。也提醒我们高职教育学校一定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建立自己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把企业的师父请进来。我们现行高职“2+1”这种教学模式不够灵活,在校期间无法真证了解自已职业的基本要求,我们学校要求每学期学生一定要有行业企业的见习。
二、德国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在德国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目标是要想获得职业资格,职业工人必须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考核办法是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试的的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各占50%,理论的试题全德国是统一的,实践部分是由各行业协会组织的,有考试委员会(成员是企业代表达式)。学生只允许重复考两次,第三次没通过,证明你不具备该职业素质,需要改换工种,终生不能从事该职业,非常严格。(例如去年IT业有2142考生,通过率92.1%。)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把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文凭与就业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比较符合实际需要,基本不存在毕业后去适应工作的问题。
我们考核方式存在问题是考试方式单一,仍以笔试为主。考试内容重知识轻能力,难以正确评价一个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现在我们学校考试是学科考试,职业资格制度还不完善,能否借鉴德国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实现统一职业资格考试。才能更好衡量各学校的教育水平。
从学习内容上看:全德国职业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分为学校和企业两部分,大纲中规定了各工种学习领域。从德国金属切削机械师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上来看,有13个教学情境:
1、利用手动工具加工元件
2、利用机床加工元件
3、加工简易组件
4、技术系统维护
5、通过切削生产工艺加工元件
6、机床维护及检查
7、技术控制系统维护
8、利用机床编程进行加工
9、通过精加工工艺加工组件
10、生产过程最优化
11、计算机辅助生产的计划和安排
12、单段生产的准备及实施工作
13、多个订单生产过程的安排和监督。
整个课程都是围绕工作而设的。在接受培训过程中体会到德国职业教育除了注重专业技能力外,很注重对人的关键能力的培养,是指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适应不断变换和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所需要的一种综合职业能力。这种能力是不能通过考试来确定,而是要通过工作过程的训练来培养和提高。
三、职业教师的角色:陪伴作用。
在德国在进入职业学校之前教师要在企业工作一年,再经过考试才能是职业学校的老师,教师是国家公务员。在德国职业教育中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陪伴者,陪伴学生学,在幕后看学生如何做。老师知识并不一定知道特别多,主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溶入到学习中,不能用老师的角度来看。在学习中教师设置复杂任务,让学生来完成,并陪伴辅导学生完成任务。上课的内容是学生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强调学生不仅是知道,还要去做。规纳起来教师的主要作用是:
1、先设计出行动导向课程。
2、教师由台前退到幕后,把舞台让给学生,教师是陪伴。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对结果进行评价和引导
对我们从事高职教育的老师来说,学习德国的教育理念应该学习。首先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在课程中把自己放到组织、关注的角色。在学习过程中,不应该打断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码,允许学生在错误中自己学习,自己去找出正确的道路。职业领域发展特别快,要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变化,能适应新的工作,把课堂真证的还给学生。
三、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70年代提出,在德国90年代开始推广。行动导向教学法核心是打破常规,打破界限,没有科目的概念,项目任务涵盖很多学科知识,围绕任务完成。所谓行动导向,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实际的“做”,即“行动”来获得发展,强调“做”的过程中的思考及总结经验。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 3 体力劳动的统一。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一般采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模式,不强调知识的学科系统性,重视“案例”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的自我管理式学习。它以培养人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尊重学生的价值,张扬个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联系实际问题学习,能真正提高劳动者素质。行动导向教学的核心是关键能力的开发,促进学生的脑、心、手全方位被调动起来,真正从素质方面教育人手,把学生的学习转化为一种“游戏”形式。让学生愉快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愉快地、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这也是我们当前职业教育中欠缺的部分。行动导向教学的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学生互相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参加全部教学过程,学生参与积极性高、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愿望,老师的作用发生了变化——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过程的主要承担者变成一个咨询者或指导者。
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安排听一节职业教育课,但在给我们授课过程也能感受他的教育方法。在我们学习行动导向教学法时,通过建塔游戏:在游戏中就了解了解完整行动导向各个步骤,通过课堂也知道了行动导向教学中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明确了以下概念:学习领域包括若干教学单元,教学单元包括若干学习情境,每个情境包括若干个任务。我们在课堂中通过分组练习:对单元、情境、任务的设置和老师对我们完成情况点评,以及同学之间的评论,对这种教学方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也更加体会到了这种教学法的特点与优点。
这种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欠缺)。这种教学方法课前教师准备要细致周到,更适合小班授课,使每个学生获得充分的交流和展示机会。教师在组织分组讨论和学习成果展示时,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这样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技巧。而国内由于学生人数多,教学资源有限,教育成本考虑都采取大班上课,少则三四十人,多则一百多人,这样难以达到锻炼学生的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课程应选择以实践为中心的实践导向课程模式,要“会做”。培养目标从“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转向“重视职业综合技能和发展能力的培养”;在学习制度上,将从“学校是核心,全日制教学是主体”的制度转向“学校与企业合作,实施弹性学制;在教学内容上,将从“以校内课程为主,重视学科完整性”转向“以专业和技术领域核心能力培养为主,注重校内学 4习与工作经验的一致性”;在学习方法上,将从“教室、图书馆和实验室是主要学习场所,书本知识是主要学习内容”的学习方法转向“教室与实习场所一体化设计,注重工学结合,做学合一”的学习方法;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将从“单一的‘知识理论型’师资队伍建设”转向“强调‘双师型’资师队伍建设”上来,教师要掌握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德国旅游心得体会 篇5
阴沉的天,四月底的天。下午三点,同事告知我因为他人的资料有余,若是我能在第二天早上10点之前,把护照、使命证实、收入证实、工业证实,等等等等,一大堆资料筹备齐,去德国的名额就算我一个了那时我那叫一个激动啊,要知道就我这么没运气的人,素来插手各种抽奖就连个纪念奖都没中过啊!这回天上掉了个大馅饼,还砸我头上了能不兴奋嘛!
金石之盟地说一定没问题,那时我技痒。心想咱又不是没出去过,筹备个资料算什么啊。等一看需要准备的资料清单,就知晓为什么同事不去了全部是把人查个底儿掉,估计能赶上FBI请求了比居委会垂老爷了解的可清楚多了这不收费出国旅行还不得让你费点劲啊!得,再一想现在连免费的午餐都难找。老老实实弄去吧。来源于:上海旅游
人家看来是熟门熟路,先是跑银行。银行卡的交易记录很顺畅就打印出来了尔后开在职证明,硬着头皮找我总经理签字盖印,凌晨回家翻箱倒柜,把我那点家底全翻出来了一边翻一边庆幸,怎么就那么聪明啊,有远见,所有家底都在名下呢,得省多少事啊!
小学思想品德国培学习心得 篇6
朱美兰
这次我有幸参加了《2014年小学品德与生活置换脱产研修》的学习,在3个月多的时间里,听了许多专家们的精辟讲座,与专家,辅导老师和其他学校教师的经验交流等活动,在这次讲座中,专家的这些例子,让我懂得了在每一节课堂上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是多么的重要,还知道了对学生要无私的爱,每节课上热爱每一个学生据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品德课是培养孩子们良好习惯的最佳渠道,品德课是给孩子们联系生活的最有效的有效途径,是塑造孩子们良好人格的最佳阵地,我们要有效的抓住品德课,把孩子们的生活与学习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如何进行《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有了更进一步较深刻的认识,让我在思想观念上也有了一定的转变。这次培训让我开了眼界,给予我业务水平全方位的提升,对我以后开展工作给予了很好的指导,更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下面我就浅谈一下这次培训的一些收获。从理论上提升了自己对《小学品德与生活》这一课程的认识。
1、《小学品德与生活》这一课程的重要性。
听了专家的讲座后,我认识到了《小学品德与生活》这一门课程开设的重要性。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兴旺,靠的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每一个公民,他不仅就是知识的传承与发展,还有我们每个公民的道德素质,等这些方面事件折射出我们教师责任之重大。民族的希望在于孩子,我们要关注梅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而在我们偏远的大部分乡村学校,这门课 程根本没有得到重视,一个学期下来,可能有的班级只上一两节品德课,即使上了,也是十分钟的照本宣科,其他时间就是语文数学作业时间,这样的课程开设实在令人担忧。今后在教学过程中,我想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我身边的同事们认识到开设《小学品德与生活》这一课程的重要性。
2、提升教学水平,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小学品德教师》我们应该努力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回想过去自己的品德课教学,不是把品德课上成了美术课,就是把品德课上成了东拉西扯课,再或者就是放羊式的自由课。课堂教学没有实效性。通过这次培训,听了这么多专家的讲座,觉得自己的愧疚感油然而生,提升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是当务之急。这次的学习也给了我很好的指导作用。这次培训,让我了解到了一些关于教学设计要考虑的几个要素,如设计的意图,资源的开发等,如何去设计,还给我们提供了设计的几个策略,其中策略之三事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这一策略中讲到,学生、家长、教师、社会人士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校中的资源,儿童家庭和社区中的资源,自然界中的资源等都是本课程的资源我们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在优化课堂结构,还有活动设计与实施等应注意的问题及怎样去做,都给予了我们一定的指导。品德课不光要上,还要有课堂实效,孩子的成长需要“感动”,有效教育的支点是艺术创新最难的是打动人的心灵;学术创新最难的是启迪人的思想;教育创新最难的是改变人的一生。
德国学习体会 篇7
“学习领域”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改革中的一种新的课程方案。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 德国的职业教育以“双元制”为主, 通过企业培训与职业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模式, 为德国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工人。在“双元制”职教体系中, 企业培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而职业学校则处在从属或配合的地位。
随着社会进步和生产水平的提高, 职业教育的不足之处日益突出, 集中表现为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后, 不能马上满足企业实际生产的要求, 最显著的矛盾就是毕业生的非专业能力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扭转这一局面, 德国职业教育界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展了行动导向教学的探讨。1996年, 德国的一次州文化部长联席会议首次提出“要以学习领域为基本原则组织与职业相关的教学内容”。这个决议在1999年正式颁布, 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按照企业生产任务的需要组织教学, 要用职业行动体系代替专业学科体系, 要求职业教育的目标包含“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 因此, 确定了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经过几年试点, 从2003年起, 这一方案开始在德国广泛推广应用, 成为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模式, 同时对欧洲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德国“学习领域”课程的内涵及特征
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把“学习领域”定义为一个学习目标描述的主题学习单元。一个“学习领域”由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 (基准学时) 三部分构成。目标描述的任务是学生通过该“学习领域”的学习所应获得的结果, 用职业行动能力来表述;内容陈述具有细化课程教学内容的功能;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 (基准学时) 可灵活安排。
一般而言, 每个职业课程由10~20个学习领域构成, 其数量主要是根据该职业的工作任务和活动特点决定, 没有硬性的数量限制。组成课程的各学习领域之间没有内容和形式上的直接联系, 但在课程实施时要采取跨学习领域的组合方式, 根据职业定向的工作任务, 采取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 学生可以完成某一职业的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通过若干个相互关联的所有学习领域的学习, 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从业能力和资格。如巴登符腾堡州Horb商业与技术学院的制药工人培训计划, 学制为3年, 针对该工种制定了16个必修的学习领域和6个选修的学习领域, 这些学习领域分散在不同的学年, 有的在第一学年, 有的在第二、第三学年, 通过这些学习领域的学习, 可以掌握制药工人所需的职业能力, 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专业能力不仅指与职业直接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还能够在不同的新任务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即要求学生能够认清企业工作任务的目标, 在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的过程中, 应用所掌握的知识, 采用正确的工作手段、工作方式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判断。
社会能力是指在从事专业工作时的团队合作能力、解决冲突能力及沟通互动能力。学生只有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才能认清不同的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 才能理智、负责任地与人沟通。社会能力还涉及团队意识、忍耐力及责任感等。
方法能力是指在全新的、不熟悉的情况下和行动领域中, 学生能够灵活地、创造性地应用专业技能。对学生而言, 最重要的是能够认清工作任务的结构, 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判断, 并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 方法能力还包括效率及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等。
“学习领域”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 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即在发展专业能力的同时, 促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发展; (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满足企业岗位要求的同时, 学生还需获得职业生涯发展潜力; (3) 学习内容来源于某一职业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 (4) 学习过程具有工作过程的整体性, 学生在综合行动中思考和学习, 需完成从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策、实施、检查到评价反馈整个过程。
德国“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方法
“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基础是职业工作过程。其基本思路是:从与职业教育相关的职业行动体系中的全部职业“行动领域”导出相关的“学习领域”, 再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使之具体化。这一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可简述为“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 如图1所示。首先要确定“行动领域”。从某一工作的具体过程出发, 确定为完成这一工作所应采取的行动。该步骤比技术性工作领域的内涵要丰富得多, 并且涉及各种社会活动的实际工作领域。
其次要确定“学习领域”。“学习领域”是教学中的“行为活动领域”, 根据工作场景把内容相近、关系密切的一些行为活动放在一起, 组成一个学习领域, 使学生通过学习既能掌握工作本领、又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再次要确定“学习情境”。“学习情境”是在“学习领域”的基础上开发的, 是教学的具体安排。其中包括专业理论, 这些理论从实际出发, 为学生理清理论的来龙去脉、引导学生发现并重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情境”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 还要对学生提出问题,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 把知识组织起来, 构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下面以巴登符腾堡州Horb商业与技术学院生物制药工人为例, 说明“学习领域”的开发。首先, 教师要深入到企业, 与企业家分析生物制药职业的职业工作过程, 找出典型的工作任务, 即生物制药过程, 根据制药过程确定职业行动领域的数量和范围, 并对各个职业行动领域的功能和所需能力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 按照人的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 (由初学者到专家的成长规律) , 将生物制药过程序列化, 如要进行药品生产, 先要进行药品成分的分离纯化, 然后才是药品的生产。生物制药这个典型的工作任务由药物的分离纯化、药品的生产、制造、包装、储存及检测等几个具体的工作任务组成, 在每个具体的工作任务中, 都会涉及工作过程、工作要求、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劳动工具的使用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中蕴藏着制药工人所需的专业技术知识和隐性的工作过程知识, 以这些专业技术知识和隐性的工作过程知识为核心的工作任务就构成一个“学习领域”。其次, 对“学习领域”进行扩展和描述, 如药品的包装, 根据药品的剂型可分为固体、半固体和液体三个剂型, 可以将这个“学习领域”扩展为固体、半固体和液体药品的包装三个“学习领域”。在此基础上, 再将学习领域细化为学习情境。
德国“学习领域”课程的实施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 教师根据“学习领域”的教学要求, 提出典型的工作任务, 学生通过“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策、实施、检查及评估”六个步骤, 以学生独立进行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工作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学到本专业需要的各种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以及关于企业管理的相关内容, 培养并锻炼非专业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际沟通能力、主动自学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职业素质等) 。
“学习领域”倡导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角色扮演、分析文章划重点、“旋转木马”、小组拼图、关键词学习卡片、结构完善技术、“三明治教学”及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利用这些不同的方法, 可以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在“学习领域”的学习过程中,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过程, 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者。“学习领域”以行为活动为导向, 从具体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 但强调涉及更广泛的社会能力, 并着力于在活动中重新构建知识、形成能力, 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获得专业知识, 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知识或能力体系。最终学生既能适应岗位要求, 又能将这种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运用到整个职业生涯中。对于学生的答案, 也不存在正确与错误, 只存在好或更好, 只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答案有一种合理的解释即可。在“学习领域”的实施过程中, 允许学生犯错误,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 并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获得成功。
德国“学习领域”课程与我国传统学科体系课程的不同
课程编排体系不同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是一种行动体系课程内容的编排, 是从工作过程的每个环节和程序入手, 划分不同的行动领域, 重点放在行动上, 而不是抽象的理论描述。对具体的职业行为而言, “学习领域”编排的内容是完整的, 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技能性。我国传统学科体系的课程内容编排, 一般在第一学年学习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 第二学年学习专业核心课程, 第三学年或最后一个学期安排实习。学生学到的知识体系虽然是完整的, 然而对于将来所要进行的职业行为而言, 却是不完整的。这就导致许多职校毕业生到企业上岗后, 职业行为能力较差, 企业不得不重新对其进行上岗培训, 使职业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课程内容不同德国“学习领域”的主题内容是职业任务设置, 是按照工作过程展开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排序, 具有典型的“串行结构”特征, 因为典型的工作过程都是自然形成的行动序列。这样, 针对行动序列的每一个过程环节编排相关的课程内容, 工作过程无疑就成为课程内容重组的参照系统。学生可以紧密联系目标工作岗位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 从而能够全面、有效地掌握一门职业技能, 帮助他们完成进入职业岗位前的角色转换工作。我国传统学科体系的课程内容在选择上强调实际存在的知识, 即所谓陈述性知识, 主要解决涉及事实、概念的“是什么”问题以及涉及原理、规律“为什么”的问题。陈述性知识常以显性的客观知识———理论的面貌出现, 承载陈述性知识的客体往往是脱离个体而存在的文本。所以, 经典重在育人本身而无具体职业目标的教育, 即目标比较宽泛的普通教育课程, 其内容更多关注的是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理论性。所以, 学科体系的课程开发普遍遵循科学性原则。以此为基础, 课程内容是按照层级结构展开的, 呈现出一种“平行结构”的特征。由于过度强调和重视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强调基础的重要性, 导致实践性教学环节相当薄弱, 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 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无法快速适应具体工作的需要, 职业教育脱离了实际, 违背了原来的宗旨。
课程的传授方式不同对于“学习领域”而言, 学习是作为一种行动, 学生始终处于学习行动的主动地位, 不再是“受教”的个体, 更多的是学习的“行动主体”。教师不再总是“施教”的主体, 更多时候是学生学习行动的组织者、咨询者、协调者。师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在“学习领域”的学习过程中, 主要采取跨学科学习、项目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 使学生通过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价计划的行动, 学会对行动的自我调节。教学过程以获取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工作过程为参照系, 即通过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集成传授课程内容。我国建立在学科体系基础上的传统教学是一种直线单向式的传授方式, 教师是真理的代表, 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权威的中心地位, 学生则是被动的“受体”。教师可以用心地灌输知识, 学生只能认真地复制知识, 实践技能学习往往被视为对理论知识的一种验证, 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注重知识的传播而忽视能力的培养, 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课程实现的载体不同在德国的职业学校里, 教材是由职业教师、专业团队按照相应的专业领域教学大纲及企业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要求制定出来的, 这也是与我国职业教育最大的区别之处。德国实施“学习领域”教学的教师大部分备课时间用来准备学习材料, 将教科书和相关材料搜集制作成学生的学习材料, 其中主要包括与“学习领域”相关的理论知识讲解、课堂问卷、课程检测、学生工作页、专业操作技能的详细讲解、与专业相关的科技文献资料、各种专业技术图纸资料等。由教师摘录整理的学习材料是针对专业特点由专业教师团队与企业合作共同完成的学材资料, 学生可以人手一本, 在其中记录整个培养过程中学生学习与工作的情况。这些学材除了保障学生对专业的学习, 还具有一定的专业拓展性。我国职业教育的各个专业都有统编教材, 可以保证职业教育的统一标准和质量, 但忽略了地区的差异性, 是纯粹的学科体系。而在德国的“学习领域”中已经完全没有学科体系的存在了, 这是与我国职业教育的最大差别。
课程的考核方式不同在“学习领域”课程中, 其教学追求的不只是知识的积累, 更重要的是职业能力的提高。职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不仅靠教师的教, 更重要的是靠学生在职业实践中自主形成, 这就需要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职业情境, 通过以工作任务为依托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或模拟的工作世界中。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 解决问题的方案不是唯一的, 而是多样化的, 因此, 对于“学习领域”课程的评价标准不是“对”与“错”, 而是“好”与“更好”, 对学习成果的检测也是多样化的。而我国传统学科体系课程的评价标准是唯一的, 只有“对”或“错”两种可能, 且对课程的考核更注重结果的评价而不是过程的评价, 考核的重点是知识而不是能力。
摘要:“学习领域”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改革中的一种新的课程方案, 对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提出的背景、内涵、特征、开发及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将德国“学习领域”课程与我国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进行比较分析, 指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性, 可以为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双元制”,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2) :47-54.
[2]姜大源.论行动体系及其特征——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02, (12) .
[3]徐涵.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基本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 2008, (1) :69-77.
向德国学习系统领导力 篇8
那大约是20多年前的事情了。当时杨佩昌在北京一家德国公司做翻译,正碰上这个公司的北京新工厂竣工投入使用。刚开始工厂里只有几十个中国工人,管理者经常抱怨中国工人效率太低。
后来,这家德国公司从德国派来一个20多岁的德国技工。起初,谁也没有将这个孩子当回事。但他一来就投入工作,他问中国工人:知道为何你们工作效率不高吗?是因为你们没有将工作进行流程化。之后,他把各种设备和器械按照顺序重新排列,形成一个合理的工作流程。像电焊一类的设备原先都是放在地上,工人经常要蹲在地上工作,一天下来非常累,工作效率又不高。而这个德国小伙子用铁架子支起一个大平台,将设备摆放在上面,工人一下子就“站起来了”。
仅此两项就让工厂效率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但这个德国技工还不满意。他在车间里溜达,工人以为这家伙已经黔驴技穷。他走到一个焊工面前,看到这个焊工在焊接时总要重复几次,并且焊得极其难看。他让焊工停下来,自己拿起电焊枪,一遍成功,不需要再来第二遍。焊工、钳工……他一个一个示范,并且告诉他们每一个人还必须掌握流程上其他同事的手艺。
一个小伙子居然什么都会,所有人都对其敬佩有加。
系统地思考问题
多年后,杨佩昌去德国,发现当年德国男孩身上的素质和技能在每一个德国技工和领导者身上都能找到。他们做事讲究、严谨并专注,他们生产的产品闻名遐迩。但什么使德国人如此严谨?又怎样学习德国人的严谨呢?后来,杨佩昌在研究德国领导力期间,找到了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经济就开始高速增长。但一个叫霍恩的人颇具前瞻性地问道:有一天德国市场需求饱和后,德国企业怎么办?德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在德国政府的支持下,他提出了“以目标为导向的企业管理模式”。1956年,霍恩主导成立了德国领导力学院,以此来训练德国企业领导者。后来,皮诺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今天所谓的德国系统领导力模式。
我们知道德国领导力的特点是严谨、理性、系统和前瞻,但什么是系统领导力呢?德国把一个人看做一个系统,把一个组织、一个企业看做一个系统,更是把一个社会看为一个系统。这种领导力模式,试图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第一个层面,要解决的问题是个人系统,即系统地打造个人素质和技能;第二个层面,在完成了个人素质和技能的提升后,要让高层、中层和基层三者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能量流动循环;第三个层面,则是企业、客户和社会之间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通俗地讲,就是将一只狗放进一个屋子,然后让狗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位子。皮诺教给学员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怎样去控制事情的过程,在正确的时间作出正确的反应。这种方法对基层、高层的管理者都是相似的。只不过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应用这个方法需要更快、更直接。
那个德国技工的例子,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一个流程中的员工,都必须有相互的了解,然后又相互信任和合作。尤其信任,以比较低的交易费用保证了这种领导力模式的良好运转。
注重工序和流程
德国领导力模式除了在思想层面高屋建瓴,还非常重视工具理性。所以,在德国,一种新的思想出现,人们通常会想怎么构建一个模型,将其工具化和技术化。比如工厂如何提高效率?德国人会说,我们要梳理流程,每个流程都要做精细,一步步下来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与其说德国人做事严谨,还不如说德国人的思维严谨。德式卓越领导者在思考问题时,都具备相应的思维程序。如同电脑一样,当你在大脑中安装了相应的程序软件后,就会做事有根据,思考有条理。
比如,德国优秀企业的研发一般经过三个过程,也称做三个阶段。首先,一个称做梦想家的团队,在不受外界批评和市场需求影响下开展基础性的研究。他们只负责提供天马行空的创意。在梦想家团队完成了他们的研发后,就该批评家团队出场了。这些批评家会从用户和市场的角度,对梦想家的研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最后才是实践者团队,也就是面向市场的开发和技术转化团队。
关于德国人的严谨,杨佩昌总结出了一道程序,叫ETHOS。E指的是经济因素,比如德国人在投资之前会考虑,这个投资在经济上是否划算?是否能成功?T指的是技术因素,我是否包揽一项工程,我要看看我有什么样的技术作支撑,技术是否可行和成熟。H指的是人,与人打交道,他们通常会花比较多的时间去考察一个人。O是组织,比如一个秘书要给领导放一个牌子,怎么放呢?或者哪个领导从哪个地方走进来,谁先发言,关注到这么细小的组织工作,这就是德国人的细微之处。S是社会。社会因素往往是中国企业家最缺乏的,中国企业家只要事业上可行、经济上可行基本上就要干了。而德国人为什么能抵御住诱惑?就是S,德国人会去考虑当地的风俗习惯是什么,投资的法律环境怎么样,文化怎么样等。
今天的中国,虽然曾经历过多种曲折,但从总体上讲,经济已经快速发展了30年,大概可以称为“中国经济奇迹”。这个奇迹还能维持多久?李克强总理所说的“第二季”靠什么实现?如果想保持高速增长,中国企业还需要做些什么?这与当年的德国情况非常相似,当年德国人的理性思考和忧患意识值得中国借鉴。
责任编辑:焦 晶
思想品德国培学习辅导总结 篇9
我于2011年1月4-8日在武汉参加了全省辅导员培训,聆听了各位专家的指导,认真学习,做好笔记。回来后教育局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了国培学习专题会议,个每个辅导教师明确了工作,我就积极的投入到学前准备工作当中。
首先认真学习辅导员指导手册,深刻了解辅导员的职责及工作流程。提前学习了解课程内容,吃透教材,保证知识、思想的正确性;了解学员的年龄等情况,以便教学策略与方法的灵活运用,同时预测培训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准备好解决方法。
其次,提前与县管理老师进行了沟通,做好注册准备。为了提高学员老师对此次学习的重视,进修学校召开了全县学校动员培训会,要求各校教导主任参加,由我讲解了如何注册,平台各栏目如何操作以及学习任务,要求等。由于准备工作充分,因此在1月17日开始学习时,全班77名老师全部注册,并积极的投入到学习当中,为培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开门红。
在学习中有些老师在偏远的农村,家里没有电脑,还有一些年龄稍大的老师,如黒虎中学的曹俊南老师,关防中学的汪宗全老师,城北中学的柯尊金老师,城关镇中的汪子贵老师,观音中学的夏仕田老师,他们都已经是五十多岁了,可是他们都能够克服一切困难积极的学习,让我感动!我为此还专题发了简报,号召全县思想品德教师向他们学习!因此为了不打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我耐心的解答他们所遇到的问题,自己不清楚地就请教专家,再予以回答。在qq群里讲解,有些老师看不懂,我就直接打电话,一步步的教,直至学会为止。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我采取先教会每所学校的一名骨干教师,然后让他来负责本单位的老师,以减轻自己的一点压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多数老师步入了正轨,掌握了操作过程与学习任务,投入到了热火学习的学习中。
远程学习以自学为主,在线学习开放性很大,我及时了解平台动态,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制作班级简报,发布公告,在一定程度上干预老师们的学习进度,及时发布学习任务,监督学员学习情况,提醒老师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出现错误及时改正。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教师,我特地申请了一个QQ群,让所有的思想品德老师都加入进来,进行热烈的学习讨论。我每天利用一切时间留在平台,QQ在线,晚上基本上在11点左右,等到最后一名老师下线才休息。因为我知道我们这些农村老师特别珍惜此次培训,这样的机会太少。我希望所有老师都能学有收获,学以致用,知道辅导员老师和他们共同努力,因此他们也非常支持我的工作,出色的完成各项作业。我也及时批改作业,给出成绩和评语。这次学习涉及到各个学科,自己能力有限,所以我也积极上网查询,向学科老师请教,努力给予合理的评价,即使一句鼓励的话,也让辛苦的老师得到一点安慰。在评价老师们的学习日志,主题研讨,作业,论坛讨论时,我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因为我既是辅导员,又是学员,我在辅导的同时学习了各位老师的精华,我坚信所有老师和我一样都有自己的收获。
通过这次的网上学习,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没有按时完成的,打电话联系指导学习完成,年龄大的老师请年轻的老师,总之完成了教育局下达的的国培学习任务,做到了注册率、学习率、合格率百分百。
在全班老师的支持下,我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截止到3月21日,班级学习情况如下:
辅导员工作量统计:作
业
数:523
推
优
数:55
文
章
数:480
精
华
数:60
评
论
数:1201
班级简报数:11
学员数:77
合格数:77
优秀学员7人:潘常清 付平杨祖芝 邓安海 谢顺虎 闻以国 吴明录
【德国学习体会】推荐阅读:
德国留学高级文理中学的学习优势08-28
李小琴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学习心得10-11
留学德国体会08-29
德国考察心得体会11-06
赴德国签证入境和海关须知德国签证种类德国签证分为短期10-10
德国文化对德国企业的影响08-14
德国模式06-14
德国产品06-29
德国高职06-29
德国社会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