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德育应在比较中前进

2024-12-06

我国当代德育应在比较中前进

我国当代德育应在比较中前进 篇1

我国当代德育应在比较中前进

——与先秦儒家德育内容之比较

摘 要:本文在总结了目前儒家道德教育的研究成果的前提下,主要阐述了先秦儒家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再与当代德育内容相比较,找出先秦儒家道德教育内容方面的有益启示,希望可以提高我国道德教育的水平。从而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关键词:儒家;道德;内容

一 写作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近年来已为我国学术界所广泛关注。特别是作为我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成为学者研究的热门话题。目前儒家道德教育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朱义禄的《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邵龙宝、李晓菲的《儒家伦理与公民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马振铎的《儒家之光》,贺韧的《试论传统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张雪蓉的《试论儒家道德教育的继承与借鉴》。

目前儒家道德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没有一个完整的论述儒家道德教育的体系,大多是从单个代表人物分析其当代价值;没有从实际出发总结出适合现代道德教育的方法,把传统运用于当代。

尽管这些年来我们积极借鉴吸收国外先进道德教育理论,改革我们的德育工作,但是收效甚微。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道德教育落后的现状,还是应该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中国社会虽然正在走向现代化,但是中国社会仍然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儒学不但对于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道德教育仍有很多有益的启示。

本文旨在要通过对先秦儒家德育内容的研究,结合中国社会的特点,针对我国道德教育的不足,找出先秦儒家道德教育内容方面的有益启示,希望可以提高我国道德教育的水平。从而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 先秦儒家的德育内容

先秦儒家的思想主要形成于春秋末期的孔子,经历了战国初期的孟子,至战国末期的荀子,其思想一脉相承,也略有不同。但都是以培养“君子”为目标。“君子怀德”,君子是有德性的人。因此儒家十分重视德育的作用,把德育放在培养人的首要地位,主张“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则信,泛爱众,而亲仁,行 有余力,则以学文。”

在德育内容方面,孔子有“五达道” “三达德”之说,孟子有“四端”(之说。可概括为“仁,义,礼,知,信”。以“仁”为核心,亦即以“爱”为中心,形成了一个道德内容的同心圆,“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从亲往外推,从不忍到忍„„推到家族,社会,人类,世界,宇宙,即达到了‘人与天地事物为一体’的境界。”[1]

(一)仁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乃“本心之全德”[2],所谓“全德之名”指仁在儒家推崇的诸德目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高于诸德并能统摄、涵盖诸德,而诸德则分别是“仁”在不同方面的表现,都各自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了“仁”的[3]原则和精神。俞荣根先生也曾经提出仁“是从人从二”,也就可以这样认为:“仁”存在于两个人之间。推而广之,“仁”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再进一步说,是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

那何为“仁”呢?笔者以为可分为两层含义:

1,“仁者爱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4]不仅是爱自己,还要爱别人。首先要爱父母、爱妻子,然后爱他人,即“泛爱众”,进而爱自然万物,即“仁民而爱物”。这种爱父母胜于爱妻子,爱家人胜于爱他人的有先后之别的爱不同于墨家的“兼爱”,它是建立在血缘宗族关系上的,也因此得到广泛的认同。

(1)孝悌乃仁之本

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5]人生下来最先涉及的就是跟家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对父母的孝敬——“孝”和兄弟姐妹之间的敬爱——“悌”。“亲亲”是指在一定血缘关系范围内人们之间的相亲相爱。[6]人在一定血缘关系内的相亲相爱也不是外在造作,而是人本能的自然情感流露。这种基于血缘亲情的“爱”是自觉的,纯粹的。“亲亲”自然是“仁”最基础最根本的内容。正如孔子所提倡的“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7]如果连“亲亲”都做不到的话,更谈不上“泛爱”。只有做到亲人之间的“爱”才可能升华为对他人的“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忠恕乃仁之道

在家庭内部可以靠血缘关系维持“仁爱之心”,那如何在血缘关系之外继续保持这种“仁爱之心”,孔子认为应以“忠恕之道”来实现“仁爱”。故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8]“忠道”是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道”是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道”是让人将心比心,帮助他人,有益于 他人;“恕道”是让人将心比心,不强迫他人。总而言之,“忠恕之道”就是要求人们能视人如己,将心比心,宽恕他人的过错,体谅他人,而且要替他人着想,帮助他人。“忠恕之道”是对待他人的态度,告诉你应该怎样关心帮助他人。所以说,“忠恕”是实现“爱人”的方法和途径。

(3)“克己复礼为仁”

顾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9]这就是孔子以“礼”释“仁”的思想。

2,“仁者人也”

孟子把“仁爱”作为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爱人”和“人”这两种概念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爱人的人,才能算作真正的人;也只有真正的人,才会真正地去爱人。如果一个人只爱自己,不爱别人,这种人必然是损人利己,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人。孟子认为人与人之间有相亲的感情,也就是恻隐之心,不忍心伤害同类的心。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10]

(二)义

[11]“义”在先秦儒学的思想中也有不同的含义。孔子主张“行义以达其道”,“务民之义”[12],“上好义,则民莫敢不从”[13],“义”分别指应遵循的准则、适宜、正义。

孟子常常把“仁”“义”并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14]。“仁”是爱人之心,而“义”则是衡量“爱人”是否恰如其分的标准。他还主张在必要时还应该“舍生而取义”。

荀子常常把“礼”“义”并称,“遇君则修臣下之义,遇乡则修长幼之义,遇长则修子弟之义,遇友则修礼节辞让之义,遇贱而少者则修告导宽容之义。”[15]他还认为人之所以贵于物,是因为物无义而人有义,“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16]

(三)礼

儒家的礼的概念是模糊的,孔子言礼,多就具体问题而发,因此所涉及的礼的层次是不同的。小的指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而大的则指一切典章制度,还有高于一切典章制度的伦常。[17]孔子最先突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把“礼”从官府的垄断中解放出来,作为重要的内容推广到民间。

“为国以礼”是先秦儒家的主要观念。主要包含一下两层意思:

1、以礼治国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18]孟子继承 孔子的礼治思想,把“礼”看作关乎国家存亡的重大决策:“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19]

2、以礼齐人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20]格”他认为用“礼”来教化民众,就能使民众有羞耻心,而且行为规范,将“礼”作为教化、管理民众的主要内容和手段。荀子认为人的性恶会导致“偏险而不正”,要解决“性恶”导致的“偏险”问题,进而更好地管理民众并维持社会秩序要用“礼”来规范。“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21]

(四)智

“知者乐山,仁者乐水。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22]智也是儒家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知”是“三达德”之一,亦是“五常”之一。“仁、义、礼、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而要将他们联系起来则要依靠“知”。

“知”作为儒家道德规范主要是指明是非、善识人、识事实。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23]“人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可“君子不可以不修身„„不可以不知人。”[24]“知人”就是“辨识人之诚伪、见,“知”首先是一种明辨是非的能力,对是否符合仁义做正确的判断。善恶、智愚、贤不肖”[25]“知人”不仅要知他人,更可贵的是知己。正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

“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26]即识时务者为俊杰。

(五)信

首先,“信”是统治者的首要道德。“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27]君主不失信于民,人民才能信任他们,人民的信任乃政权稳固之根本。其次,“信”是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孟子把“朋友有信”列为“五伦”之一。“信”的基本要求是真诚相待、诚实不欺,讲究信誉,信守诺言。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中,必须言行一致,重然诺,守信用,这是取得他人尊重、理解,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础。

三 当代的德育内容

根据中共中央2001年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集体主义”,“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四 对先秦儒家和当代德育内容的比较、反思与借鉴

在五四运动时期,我国知识界的激进派为适应当时社会启蒙与革命需要,纷纷以《新青年》等期刊杂志为阵地,著文抨击儒学,对儒学文化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这一举动被称为“对儒学的歼灭仗”。[28]这种批判带有一定的情绪化,不是建立在客观、理性分析的基础上的,以致儒家文化的精华和糟粕被一同抛弃了。抛弃反映封建思想的“三纲五常”等陈腐封建国家政治伦理的基本原则,是应该的。但其中除了有反映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诉求的内容外,还有大量涉及人性、人道、反映人类主流价值的内容是不应该予以抛弃的。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遵循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中共十六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与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这说明,党和国家充分肯定了传统道德——特别是儒家优秀传统道德对今天社会主义新道德建设的积极意义。

(一)对先秦儒家道德规范终极关怀的比较和借鉴

在人类文明当中,有两个重要的文化形态,一个叫做宗教,一个叫做伦理。宗教告诉你,当你离开这个世界时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死,而是到达另外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佛教有一个极乐世界,基督教有一个天堂,道教到最后也得道成仙。每一个宗教都告诉你,有一个天堂,有一个永恒而美好的世界。但是,你想达到这个天堂是有条件的,你要有道德的支撑,要在现在的世界上做好事,才能够做到“虽死犹生”。

人生怎么才能够永恒?先秦儒家思想告诉我们:首先要立德立言立功,所谓“三立”、“三不朽”。“立德”,即要有美好的德行,有了好的德行以后就会精神不死。“立言”,就是把自己的思想通过著作流传下去。第三个是“立功”,建功立业。但问题在于,英雄人物有可能做到“三立”“三不朽”,普通老百姓怎么办?宗教之所以有那么大的魅力,是因为它回答了普通老百姓如何才能不死的问题:你只要相信佛,你就能不死;你只要相信基督,你就能不死。那么没有宗教信仰怎么办?还有伦理。先秦儒家的道德伦理可以告诉你遵守“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通过修身达到完美的人格成为圣人,进而做到“三立”“三不朽”。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文明突飞猛进,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安身立命之所,原因就是当代的道德教育没有解决人应该怎样“生”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从先秦儒家的道德规范那里借鉴其对普通百姓的终极关怀。

(二)对先秦儒家道德规范日常化生活化的比较和借鉴

先秦儒家重视维护人伦秩序,“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29]这种人伦道德规范了社会上不同角色的人应该怎样做才是符合这个角色。

例如,夫妻之间要有“共劳而食,合卺(jǐn)而酳(yìn)”[30]的平等和相敬如宾,用“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31]维护正常的婚姻秩序和社会规范;父子之间,父母对子女“既生畜之,或从而教诲之,谓之圣。圣也者,父德也。”[32],子女对父母不仅要有“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这样物质方面的赡养,更重要的是“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悦色;有悦色者,必有婉容。”[33]与父母相处的和颜悦色,“父母唯其疾之忧”[34]体谅父母为自己担忧的心情,“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35]时刻关心父母这些精神上的关怀;兄弟之间的“悌”,朋友之间的“信”等等。而当代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这些道德规范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随时随地规范人们的行为。奉献”相比之下就略显单薄。因此,现代的德育内容应该从日常生活中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规范每一类人的行为。

(三)对先秦儒家道德规范“义、利”观的反思和借鉴

儒家认为,“利”是指不应该得到可供生活和消费的物质,即指个人去刻意追求的东西,即不应当、不适宜的行为方式。主张重义而轻利。孔子认为对待义利的不同态度,就是识别君子与小人的根本依据,体现了君子与小人的不同人格。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36]他主张人应追求合乎道义的生活。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现在市场经济强烈的利益本位,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物质欲望,使得对利益的追求盲目、片面,人与人之间因为各种利益关系导致冷漠,欺骗等不道德行为。但是把传统儒家这种“义利观”放在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显然是不合适的。新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要求我们打破传统,建立新的“义利观”。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7]所以道德教育不能回避人们的经济利益,应该主张义利兼顾。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四)对先秦儒家道德规范集体本位的反思和借鉴

先秦儒家的德育思想注重社会价值轻视个人价值,把个人看作是集体的附属物。使得个人的独立人格、正当权益和个性自由受到整体利益的压制。

在建设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时要把个体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统一起来。个人本位的理念不会盲目抵制社会本位,因为在社会本位的价值倾向下培养出来的人有 较强的责任感、义务感和献身精神,但是它完全忽略了个体自身发展的特点。此外,也不能推崇绝对的个体本位,因为它强调个体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个人往往会轻视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所以在当代道德教育中力争将二者兼顾起来,使他们保持平衡。

参考文献

[1][美]杜维明.东亚价值与多元现代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4 [2]《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颜渊》注

[3]肖群忠.中国道德智慧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28 [4] [9] [27]《论语·颜渊》 [5]《论语·学而》

[6]王钧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M].广州:广州教育出版社,1998:130 [7] [8] [18] [35] [36]《论语·里仁》 [10]《孟子·公孙丑上》 [11]《论语·季氏》

[12] [22]《论语·雍也》 [13]《论语·子路》 [14]《孟子·梁惠王上》 [15]《荀子·非十二子》 [16]《荀子·王制》

[17]孙凤.《先秦儒家礼学及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19]《孟子·离娄上》 [20][34]《论语·为政》 [21]《荀子·性恶》 [23]《孟子·告子上》 [24]《中庸》

[25]陈立夫.《人理学研究》[M],台湾:台湾中华书局,1975:360 [26]《孟子·尽心上》

[28]萧公权.《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世界研究》[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112 [29]《大学》

[30][31]《礼记·昏义》 [32]《郭店楚简·六德》 [33]《礼记·祭义》

[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182

上一篇:2022年度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小结下一篇:改革开放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