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德育(通用10篇)
我国当代德育 篇1
摘要:近年来, 家庭教育在我国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 同时我国的家庭教育也走入一大误区, 即“重智轻德”, 过度关注孩子的知识学习, 而轻视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对孩子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是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社会下家教观念存在怎样的问题?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认识家庭德育面临的新问题?怎样让家庭德育更具有实效性?从而使良好的家庭德育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 继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关键词:问题,因素,对策
一、当前家教观念存在的问题
(一) 人才观倾斜
人才观倾斜是进入商品社会后所普遍发生的人的世界观危机最为明显的体现。人才观, 是指关于人才的本质及其发展成长规律的基本观点, 这里我们主要指家长在子女成才问题上的价值取向。当前社会受声频经济运作规律的制约, 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学习方向的选择上出现了偏差, 具体表现为什么东西“奇货可居”, 具有未来的“卖点”, 就对什么东西趋之若鹜, 此等选择的背后隐藏了多少不愿示人的商业动机。从整体情况来看, “崇尚”知识和技能性人才的家长数量与日俱增, 但这些家长中又有多少是真正出于对科学本身的热爱, 仅仅是出于因为某职业有发迹成为未来“卖点”的可能, 于是不断地激励子女在此领域拼一短长。持此观念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在理性思维方面有特异的发展, 而忽视了对道德情怀的培养。同时, 在这种人才观影响下, 往往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使孩子出现强烈的学习抵触, 甚至身心大受摧残。
(二) 儿童观与亲子观的偏颇
家长的儿童观和亲子观突出表现在家长对孩子所处地位及对孩子自身发展的态度上。当今社会, 正确的儿童观已经越来越被家长所接受, 正在形成普遍共识, 但仍然存在一些偏颇倾向。
二、当代家庭德育面临的问题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日益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西方文化冲击着我国几千年来的封闭心态和文化氛围, 文化和经济碰撞极大地丰富了家庭德育的内涵, 同时也使我国的家庭德育面临更多新问题。
(一) 社会道德取向发生的新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 我国市场经济逐步深化, 人们的思想分化也越来越表现出多形式。从整体上看, 人们的道德面貌从封闭到开放、单一到多元、依赖顺从到独立性转变。然而, 在整个社会转型过程中, 西方的各种伦理思想与我国的传统思想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传统道德的一些积极因素正在逐渐被淡忘, 各种不正常的道德现象显现出来, 比如,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这些道德问题很大程度影响着正处于道德社会化关键期的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同时, 家长一方面带着自身对得失、是非等基本道德观念的困惑面对子女教育, 往往权威性大大减弱;另一方面, 对德育内容真理性心存疑虑, 也难免将相互矛盾的思想皮革灌输于子女。
(二) 道德社会化环境的新变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多媒体作为教育者进入广大家庭。少年儿童不断地从电视, 收音机, 网络中获取信息和知识, 同时多媒体也向他们传播着社会价值观。再者, 多媒体还是孩子社会学习中的无形指导教师, 多媒体的广泛介入, 削弱了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性,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亲子关系疏远。
(三) 家长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观念及方法对家庭德育的
影响
首先, 家长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三大作用:认同作用、示范作用、导向作用。家长思想道德的品质直接决定家庭德育的方向, 但目前家长们对自身在家庭德育中的重要位置以及提高自身道德素质等问题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其次, 家长的教育观念 (人才观、亲子观、儿童观、教子观等) 在家庭教育中, 直接制约和指导着整个培养计划的方向以及家长的教育行为, 也是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的决定。再次, 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是影响家庭德育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状况与教育调查”资料进行因子分析, 把家庭教育分为六类:溺爱型、否定型、民主型、过分保护型、放任型、干涉型。此等教育方式中, 民主型是最理想的教育方式, 其他类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最后, 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促使孩子从小打好成才的基础, 不良的家庭环境则有相反的效果。不管是居住条件、家庭经济状况等客观因素, 还是家庭成员的品德情操、行为习惯等, 都会对孩子产生无形的影响。
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一)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权利
良好的亲子关系应该是民主型的, 亲子之间相亲相爱、民主平等的关系。在我国家庭教育意识中, 蕴含的意识比较多, 家长专制武断的意识比较强烈。因此, 家长们应该从人性出发, 把孩子作为一个跟成人具有相同人格尊严的人来看待, 帮助孩子成长成熟, 实现他们的作为一个人的价值。无论教师还是父母都没有特权凌驾于孩子头上去“管制”孩子。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 情感世界也逐渐丰富, 自我意识和自尊意识不断增强, 在这时期, 父母了解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尊重孩子,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二) 孩子应孝敬父母
孝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文明, 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石, 是中华民族影响最为持久、最为深渊的传统道德之一, 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形成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首属群体”,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构成孩子最初的社会经验和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初概念与感情。从家庭开始, 教育他们孝敬父母, 建设新型的良好亲子关系, 对培养他们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具有基础性工程的意义。
(三) 培养孩子学会自立
“自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社会人才的基本素质;也是当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薄弱环节。一般来说, 我国孩子的独立性较差, 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强, 这反映了我国传统家庭代际关系的特点和传统家庭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至今, 许多家庭衡量好孩子的首要标准仍是强调孩子听家长的话, 而不是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与能力。
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家庭德育更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在家庭德育中, 我们提倡独立自主, 摒弃相互依赖, 保障人的平等、自由与人权, 反对权力崇拜与权威崇拜, 强调信守诺言, 尊重个人, 强调为信念而生存, 为理想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冯林, 《中国家长批判》[M],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1
[2].孙云晓, 《教育的秘诀是真爱》[M], 新华出版社, 2002
[3].孟育群, 《中小学生亲子关系与家庭德育研究》[M], 教育科学出版社
[4].罗晓云, 《成都铁中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5].高德胜, 《生活德育论》[M], 人民出版社, 2005
[6].缪建东, 《家庭教育社会学》[M],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我国当代德育 篇2
宫振胜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山东 青岛266071)
摘要:在经过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之后,美国学校的课堂德育模式已经进化到了比较成熟的第三阶段,该模式基本包括四部分:说教、体验、探究、践行引导。以简练说教开题明义;以人际互动体验诱发、强化道德心理势能;以探究活动澄清是非观念;以践行引导促进行为改进。其中,以人际互动体验诱发、强化道德心理势能是最核心、最关键的机制。
关键词:道德心理势能;课堂德育模式;道德动力因素
美国学校的道德教育通常称为品格教育,特点是教导学生于个人、社会都有益的普世价值,如关爱、公平、诚信、尊重、责任等,教育方式主要有三种:社会活动(主要是社会服务);校园文化;课堂教育。课堂教育又包括两部分:专门的道德教育和在其他课程中附带进行道德教育。本文所要探讨的是课堂上进行的专门的道德教育的模式。由于美国的教育管理权大部分归属于各州、市、学校,联邦政府很少对教育进行干预,并且各州只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定了具体的标准,道德教育由学校自主决定,再加上美国人的创新热情和鼓励创新的体制,课堂上采用的德育方式丰富多样,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本文所说的模式仅指一个时期较流行的模式。美国学校的课堂德育模式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19世纪中期以前是说教模式的黄金时期,以后由于多种宗教涌入美国,宗教之间的冲突引起道德教育混乱,说教模式受到挑战,特别是达尔文、弗洛伊德思想的传入和二战之后出现的政治问题使道德说教失去了市场,彻底抛弃说教的价值澄清模式和认知发展模式兴盛起来,但这两种模式流行的时间都很短暂,因为人们很快认识到它们对个体道德也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甚至有人认为它们毁灭了人的道德情感。现在,美国学校的课堂德育模式已经进化到了比较成熟的第三阶段(还没有统一的名称),通过分析品格关注联合会(Character Counts!Coalition)推荐并被广泛认可的样本系列教案,可以发现这种模式基本包括四部分:说教、体验、探究、践行引导。以简练的说教开题明义;以人际互动体验诱发、强化道德心理势能;以探究活动澄清是非观念;以践行引导促进行为改进。其中最核心、最关键的机制是以人际互动体验诱发、强化道德心理势能。
一、说教
在道德教育研究领域,说教几乎是一个贬义词,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品格教育委员会委托耶鲁大学的哈茨霍恩和梅主持了一项针对儿童品格发展的大型综合研究,该研究的结论之一是:儿童掌握的道德知识、美德概念以及学校德育(说教式德育)水平与儿童的行为并无相关性。[1] P51在美国教育界有深远影响的杜威也认为:“道德教育作为一门学科不能用来直接教授,教师不能讲授道德,因为这样做只能被认为是在教授‘关于道德的东西’”。[2]P89至今杜威的思想还在广为流传,继续被作为经典引用,但在实践中,美国的教育工作者既吸取了价值澄清教育法的彻底抛弃说教的经验教训,把说教又请回了课堂,同时,也吸取了更早的说教模式的经验教训,避免过分的说教。在新模式中的说教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在使用说教法时极其节制。在一节(45分钟)课中,一般说教的单词数是几百个,时间是几分钟,并且说教一般分散安排在开始、结尾和体验、探 究过程中,每一段都很简练。开始和结尾时的说教词有时多些,但一般也只有一百多个单词,如在品格关注联合会推荐的教案中,“责任”教育设计的开场说教词是这样的:“品格是即使在没人看的时候你做什么。有好品格的人做好事,他们做的一件事情是负责任,负责任的人尽自己的职责,不把别人的功劳揽到自己头上,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们有自控力,谨慎选择自己的言行,在说或做之前慎重考虑,他们努力工作,追求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得最好。”“公平”教育设计的结尾说教词是:“你们做到了!你们为这些家庭发现了一些公平。就像我们希望被公平对待,我们需要对其他人显示公平,我们可以通过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做到这一点。倾听别人的意见,理解别人的感情,考虑所有的情况,同样情况适用同样规则。”
第二,往往以人的趋利避害本性为基础,从利己路径走近道德。如在进行“尊重”的教育时,说教词是这样设计的:“每一个人都希望被尊重,这意味着他们希望被作为个体接纳,被礼貌对待,有一些隐私被尊重,被根据品行进行评判,但后来人们对尊重不是很重视,我们不总是待人如同我们希望被对待的。”再如,在进行“诚信”教育时,教师有一段说教词是:“想一下你和你的妈妈,当她知道她不跟你在一起时你也会做好事情,她将允许你自己做更多的事。”这实际上是用利己的算计劝导学生做一个讲道德的人,令人们想起了美国政治哲学大师罗尔斯的名言:公平是利己算计的结果。
第三,在简短的说教中,内容主要是“是什么”,“为什么”则很少提及,原因是人们发现理性、思辨或说理对道德改进没有明显效果,道德说教的主要意义在于向人们展示可能的道德选择,但在增进人们作出道德选择的动力方面显得乏力,正像休谟指出的:道德与理性没有多大关系。况且,在道德道理领域还有层层疑云没有廓清。
二、体验
人际互动体验一般是美国课堂道德教育的主体部分,往往要占用一多半的时间,它的作用一是为探究做铺垫,二是诱发、强化道德心理势能。后者更重要,是道德教育产生实效的关键。“势能”原本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指物体因地球引力和处于一定高度而具备的能量。心理势能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人们对某种事物、状态的向往、追求的心理强度。人的心理势能可以分为很多领域,道德心理势能表现为人们向往、追求公平、诚信、关爱、尊重、责任等道德行为、目标或境界的情感强度。道德心理势能主要受四个因素的影响:趋利避害的心理趋向;
[3]P12人的感通性、属群性; 对外在权威(如上帝、圣人)的敬仰;人际互动体验。趋利避害的心理趋向是不可改变的既定事实;人的感通性、属群性有先天(基因)的成分,也受后天人际互动体验的影响;而对外在权威的敬仰已是昨日黄花,“现代世界在精神文化方面的一个核心症状是传统上那种统一的、绝对的、统摄性的价值信仰、精神权威的倾覆崩解。”[4]P76所以,靠外在权威支撑道德心理势能的黄金时代不存在了,价值观再也不能靠派发、指示来构建了;人际互动体验是可以用来诱发、强化道德心理势能的有效资源,因为人们相信自己的实际体验,体验这个内在权威已经取代了上帝、圣人这些外在权威,成为一个人价值观的支柱。并且,人际互动体验是一个可以施加人为影响的变量,道德教育工作者可以有所作为。总之,在当代,人际互动体验是诱发、强化道德心理势能的关键所在。美国当代课堂道德教育的主旋律就是充分挖掘、促成、凸现、升华有利于增进学生德性的人际互动体验。
美国课堂上经常采取的体验方法是戏剧表演、做游戏,例如,在进行“公平” 教育时,选取一个发生在家庭中的故事编成剧本,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在学生发现、指出不公正之处并提出改进方案后,再按照新方案表演。在进行“关爱”教育时,教师组织了这样一个游戏:当教师放音乐磁带时,让学生在教室里随便走动,当教师突然停止磁带并喊出一个数字时,学生停下,迅速以该数字的人数为一组,相互抓着手,不让额外的人进来,直到音乐再响起,如此反复几轮。一般每一轮都有极个别的学生没有能够加入到任何一组,被淘汰到一边,独自品尝被排斥的感觉。戏剧表演和做游戏既可使参与者直接得到体验,又可唤起参与者在以往的实际生活中的相关体验,例如关于不公平的人际关系的戏剧表演会使学生想起生活中受到的不公平的对待。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还经常使用语言诱导法唤醒学生以往的亲身体验,如: 如果你妈妈要求你捡起玩具,她能够相信你会去做吗?你遇到挫折,你妈妈是如何做的?
美国课堂上的体验包括正面体验和负面体验,正面体验是让学生体验道德行为加诸自己时的心理感受,如在进行“关爱”教育时,考虑到关爱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帮助他人看到自己的长处,教师组织了“看长处”的活动: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先想一想本组中每一个人的长处,然后从离自己最近的人开始,看着他或她的眼睛,摸着他(她)的手臂和肩膀,告诉他(她)自己观察到的长处。负面体验是让学生体验不道德行为加诸自己时的心理感受,如被欺骗时的体验,受到不公正对待时的体验,被孤立、冷落时的体验。实际生活中发生的负面体验有可能导致不道德情感的增长,所以,美国道德教育工作者在编写教案时很注意体验材料的选取和思维方向的引导。
三、探究
通常在体验的基础上教师要组织学生探究,如在进行“诚信”教育时用一系列的发问推动学生思考:如果你告诉妈妈你吃掉了绿豆糕,但妈妈发现你喂了狗,这将会怎样?她对你的信任将会更多,还是更少?如果你妈妈问你是否看到了她的汽车电话,你说“没有”,然后她发现你在用它玩“抢救911”游戏,这将会怎样?这将建立还是毁掉她对你的信任?在进行“关爱”教育时,教师问学生:被淘汰的感觉如何?对你被对待的方式感觉如何?在真正的生活中,我们学校有人曾经这样对待过他人吗?请举几个例子。学生探究的方式包括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发言交流等。
探究教育的难点在于学生要有探究的能力和动力,为了让学生能够探究,愿意探究,教师很注意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选择探究的具体内容,如在对小学生进行“公平”教育时,特意选择了家庭公平作为探究对象,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从童年向少年过渡的时期,对家庭的依赖还比较大,但独立意识渐强,孩子开始“不听话”,厌烦“父母决定——孩子服从”的关系,追求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家庭关系。也就是说,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一方面主要的人际关系还是家庭关系,有关家庭公平的阅历多、感受深,能够对家庭公平问题进行探究;另一方面特别关注家庭公平,有强烈的追求家庭公平的愿望,即有探究家庭公平的动力。
在探究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对很微妙的关系,即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控制的关系,也可以说是学生的自主建构和教师的价值引导的关系。在美国过去的教育中存在两种极端的做法:一个极端以美国的价值澄清学派为代表,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反对教师的方向性引导,反对价值渗透、灌输;[5] P330另一个极端是古典的宗教式的灌输,被教育者是完全被动的。前者放弃了道德共识,后者随着教育者的神圣形象或教育者代表的神圣权威的消失而失效。经过长久的实 验、磨合,美国教育工作者在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控制这对矛盾之间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如在进行“公平”教育时,一方面让学生自己探索,另一方面教师在一开始讲解什么是公平,在末尾总结公平的内涵,在中间组织改进家庭公平的活动,这样就保证了整个课程紧扣主题,朝着预定的目标发展。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教师不加控制,让学生完全自由探讨,学生可能撇开家庭关系谈国际关系,探究的结论可能是世界上不存在公正。
探究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探究教学法的主要代表人物布鲁纳认为,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6] P145除此之外,对于思想道德类的教育而言,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自己探究得出的结论更容易成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列宁在给斯维尔德洛夫大学的学生讲演时,就曾指出:“只有学会独立地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你们才能认为自己的信念已经十分坚定,才能在任何人面前,在任何时
[7]P60候,很好地坚持这种信念。”所以,被誉为“德国教师的教师”的阿道尔夫·第斯多惠指出:“一个不称职的教师强迫学生接受真知,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学生主动寻求真知。”[8] P1
4四,践行引导
道德教育只有最终进入实践层面才能实现自己的意义,也只有进入实践层面才能内化、巩固、升华说教、体验、探究教育的成果,夸美纽斯甚至认为“德行是由经常做正当的事情学来的”。[9]P167实践教育主要体现在课外的社会实践服务上,但在课堂中,美国的德育教师就注意引导学生的践行。课堂上的践行引导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践行发问,如在进行“诚信”教育时,教师向学生发问:为了让你妈妈相信你,你打算做些什么好事?你可以做出哪一些事情来让你妈妈信任你?第二,践行规划,如在进行“关爱”教育时,教师要求每一个小组列出本组的行动方案,如为无家可归者或饥饿者搜集物品;帮助孤独者、残疾者、悲伤者、操劳过度者;帮助孩子们;帮助老人、单亲父母、沮丧的失业者。第三,践行要求,如在进行“责任”教育时,教师要求:在家里做练习,最主要的是,在任何地方都实际地负起责任来。第四,践行模拟练习,如在进行“尊重”教育时,教师组织“尊重911”活动:在学生中成立“尊重911”小组,讨论、演示抢救一个没有被礼貌对待的人,一个因为有个性而不被接纳的人,一个因一般的孩子不喜欢而遭忽视的人。
这些课堂上的践行引导得到了三个道德动力因素的支持,一个是前面提及的道德心理势能,另一个是美国高等学校录取制度(道德行为记录是很多高校的录取依据之一),还有一个是家长奖惩,即家长按照道德教师的要求,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奖惩。为了得到家长的支持,校方采取了很多措施,如一些学校建立了CC!父母学校(学习品格教育课程)、开展了CC!妈妈活动(妈妈们定期到学校教室与学生们一起参加品格六支柱教育活动)。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把知识形式分为三类:以真理为目标的理论科学,包括自然科学、数学、形而上学;以明智行为为目标的实践科学,包括伦理学、政治学;以生产某物为目标的创制科学,包括艺术、文学和一般物质财富的创作。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三门学问的教育方法是大不相同的,实践科学主要是通过个体体验生成的,是默会知识。美国当代学校课堂德育模式把亚里士多德的设想变成了有效的实践。
最近几年,我国正在自上而下地推动大中小学的思想道德(政治)教育改革,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如教育部发布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 出:本课程的构建要以初中生逐渐扩大的生活为基础,以生活主题模块来整合学习内容。还提出了本课程的原则: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这些主张与美国学校正在进行的上述实践有很多一致之处,因此,美国当代学校课堂德育模式对我们如何落实教育部的要求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增俊.美国小学德育课程模式历史转型及启示[J].教育研究,2003,(12).[2]Jensen, L.&.Knight, R.Moral Education: Historical perspectives[M].New York:Lanham,1981.[3]宫振胜.思想道德教育与人的感通性、属群性[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6,(4).[4]王小章.从韦伯的“价值中立”到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J].哲学研究,2008,(6).[5]路易斯•拉思斯/谭松贤译.价值与教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6]Bruner,J.S.The Process of Education[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0.[7]列宁.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8]第斯多惠/袁一安译.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夸美纽斯/傅任敏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Contemporary Classeroom Model Of Moral Education In American schools
GONG Zhen-sheng(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Teacher College of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71, Shandong)
Abstract: After a process of negation of negation, the model Of moral education in classeroom in American schools has evolved into a more mature stage of the third.The model includes four basic components: preaching, experience, explore and practice guide.Clearing the meaning by Concise preaching;evoking moral psychological potential by personal interaction;clarifing the concept of right and wrong by exploring;improving behavior by practice guide.The most important mechanism is evoking moral psychological potential by personal interaction.Key words: moral psychological potential;classroom model of moral education;moral power factor
作者简介:宫振胜(1963——),男,山东即墨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哲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道德教育。
当代青少年德育探微 篇3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发现:科学技术发展了,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富裕了,但是年轻一代的道德却下降了,下降到成为严重的问题。联合国的会议认为,占世界第一位的挑战不是新技术革命,不是经济的发展,而是德育问题。
联系到我们目前德育的状况,也不是那么尽如人意。校外,我们不难见到一些男孩子边叼着香烟边哼唱:“何不游戏人间,管它虚度多少岁月……”之类的通俗歌曲;马路的一隅阴影里,我们也不难见到,十五六岁模样背着书包的一对男女中学生,耳鬓厮磨如胶似漆的难分难舍状;当然我们更不难见到与人稍有争执便满口污言秽语的学生;被老师说几句竟敢吹胡子瞪眼,闪着那种满含仇恨而又不敢大肆发泄的眼光……因此,笔者认为:在学生中间进行道德教育已是刻不容缓。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准呢?
一、净化美化校园环境,营造育人氛围
首先,严格禁止校园内吃零食的不良行为,引导学生形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并使校园始终保持良好的清洁状态。再者,在教学楼上悬挂中外名人的画像和校训,在所有教室统一张贴《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小学生守则》及必要的宣传标语,定期出好教室内的黑板报,统一提出美化教室的要求;而后又在教学楼上布置各种标语,在校园内设置宣传橱窗;使全校学生统一购制了校服,每逢节日和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学生们穿上统一的服装,戴上校徽和队牌,形成一种统一的和谐美满校园,这样可以使学习的光荣感、自豪感在学生的心中油然而生。每天上课前,全班朗读班级誓言,学生早中晚默念或高声朗读誓言,积极正面的语言,逐步进入学生的潜意识中,坚持一个月初步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注重礼仪教育的实效性、示范性
一些学校遵循“小一点”、“近一点”、“实一点”的教育原则,开展读、讲、考、赛、评等一系列活动。读,即读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三字经》、《礼仪常规》、《礼仪知识ABC》等书;讲,即讲学习文明礼仪后的心得体会;考,即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知识的考试;赛,即组织有关文明礼仪的知识竞赛;评,即对学生的仪容穿戴、文明礼仪、卫生习惯、遵纪守法等行为规范天天进行评比,建立学生个人文明量化评定制度。这就使得文明礼仪教育做到了以点带面。
三、礼仪教育与落实师德规范相结合
坚持开展“树、创、献”活动,用以规范教師文明礼仪。可以采用播放“弘扬高尚师德,树我教师形象”的现场观摩会,教师介绍讲师德、扬正气、默默奉献的感人事迹,学生代表做“良师慈母暖我心”演讲,学生家长热情赞颂教师的高尚师德。可以这么说,我们的教师在学生面前,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接待家长时,能注意礼仪规范,给人和风细雨春天般的感觉。
四、加强学生人格教育
在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一切活动中,让学生做到自尊、自重、自勉、自信、自强、自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积极向上,有益于他人。这是学生圆满人格的体现。
圆满人格应是思想、品德、情感的完美统一体现,也就是对真、善、美的渴望追求。所以作为人格教育主渠道的学校,有责任开展多方面的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圆满人格,决不只限于笼统的提出思想教育,而应该在提高学生人格素质的基础上,去谈思想进步,政治信仰,爱国主义等等。而人格素质的基本构成应是适应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风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社会的人,在具体的活动中如爱校、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的具体活动过程中,学会做人。同时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人格上的闪光点,去鼓励和鞭策实践者竞相学习。
我国当代德育 篇4
一、国外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
1、强调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道德启示
国外思想道德教育强调学生在整个受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自身的感知和认识来获得道德启示,在其中,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充当辅助的角色。20世纪以来,强调学生独立性与主体性成为了国外教育思想的主流,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杜威强调教育要培养儿童的独立工作能力,以便他们独立地去获得知识,于是他主张让儿童进行“主动作业”,应该明确“主动作业”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结构主义教育思潮创始人皮亚杰认为,儿童是认识的主体,是具有主体性的人,要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就应当为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引导儿童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让他们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知能力。在美国教育界,形成了一种普遍的认识:让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家长只是提供一些必要的建议。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美国父母给与孩子充分的自由,并不会告诉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是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在美国的教育观念中,更倾向于将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美国父母提倡孩子拥有独立的思维,从小培养平等意识,从而形成坚定、责任、独立等品格特征。
2、重视家庭的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教育
国外道德教育不仅注重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同样强调父母的参与作用,这是国外道德教育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在美国,学生家长、学校老师联手成立了一个非正式组织PTA(ParentTeacher Associalion),PTA作为美国家长和老师的联谊会,它在美国教育界有着很重要的作用。PTA成员主要为美国家长和老师,他们在会议上会就美国当前的教育体制、教育材料和教育基金等等进行探讨,通过这种方式美国的家长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育事业中,他们能在对孩子的教育选择上有充分的表达。日本作为东方教育文化的代表,也特别强调家庭教育,所有的日本家庭都渴望将自己的下一代培养成为有学识、有能力、有教养的人。日本的家庭教育主要是由母亲负责,她们在各自的社区或学校中会自发形成“母亲交流会”,在与其他母亲的交流中,探讨教育孩子的各种方法,以此来提高对孩子的教育能力。对于道德教育,国外的父母同样重视言传身教,以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孩子的道德观形成,在这种积极的氛围中,学生能自觉形成敬重、宽容、关怀等社会道德感。
3、积极开展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形成品格特征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感觉训练在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作用,强调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材和环境,让学生实现其学习技能的训练和发展。美国教育家杜威则反对19世纪传统教育中的“呆读死记”,杜威认为,旧的学校只让儿童“从书本中学习”,教育脱离现实的社会生活,用旧的教学内容和向儿童“硬灌”知识的方法都不符合“工业时代”的需要,因而他指出,旧的教育必须改革,要培养儿童的独立工作能力,以便他们独立地去获得知识。在他看来,通过各种各样的作业,不仅可以使儿童从实际操作中学习到木工、金工、纺织、烹饪现实生活中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而且可以改变校内与校外相隔离的弊病,进而逐步实现学校与生活的统一。在美国的中小学课程中,实践课程占了重要部分,并且实践能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占到很大比例。因此在美国,学生对实践课程很重视,不会敷衍了事,这些培养对于学生成年后会产生很大影响。新加坡教育部规定中小学必须选择参加课外活动,并且将活动分数计入成绩册。国外学校的老师经常会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等,通过看、听、说的方式来学知识,使得学生能更快地接受。
4、主张“学校即社会”的开放式教育,使道德教育的各个环节紧密联系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明确指出:学校里面教授与训育的最大目的,是要养成学生的品性。校内学习要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学校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任务与步骤是:首先,要形成儿童“内心的意识”,而形成这种“内心的意识”主要是通过各科教学进行的;其次,要使儿童明确自己的行为标准,这种标准就是要儿童能适应社会生活;第三,要检验儿童行为的社会效果,杜威甚至认为,学校的道德价值只能用社会利益为标准来检验。现代国外教育的普遍认识“开放式教育”即来源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的主张。在英国,老师认为学校道德教育应该针对现实社会问题,客观地分析和审视学生所关心的一切道德问题。日本整个社会对教育都投入了极大热情,特别是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在一些涉及学校道德教育的问题上进行连续报道,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让整个社会的眼光都聚焦在学校教育问题上。美国中小学的教育也与社会紧紧联系,老师向学生教授社会准则和社会规范。通过“学校即社会”的开放式教育,使学生在道德教育中养成高尚的品德和社会礼仪规范。在西方的教育体系中,非常强调个人的社会礼仪教育,在英国,父母注重对孩子用餐礼仪的教育;美国父母更注重对孩子社会公德的教育,如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女士优先等等;日本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被要求学会正确地鞠躬。这种从小耳濡目染的社会礼仪教育,使孩子在成年以后能形成正确的社会礼仪观念,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因此在国外教育观念中,对孩子社会礼仪的道德教育必不可少。
5、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及时弥补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教育缺失
国外学校的心理辅导体系相对健全和专业化,在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健全人格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学校机构设置,心理辅导机构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欧美各国中小学均设置了“心理辅导中心”,大学则普遍设置“学生服务中心”。而在对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又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情况提供专门化的服务。美国学校都会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工作者来配合心理咨询治疗,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并且保证学生隐私,因此在学生中很受欢迎。在日本,学校心理辅导机构设置率也达到了80%。国外父母在孩子还小时就会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形成适当的危机意识,以便面对现实社会的各种问题。在日本,更是会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孩子坚毅的品格和社会生存能力。
二、国外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与国外日趋成熟的教育体制相比,我国的思想道德教育还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国外的思想教育方法也在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吸取国外优秀的道德教育方法来促进我国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改革,具有必要的现实意义。
1、增强学生独立性,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
在我国当前教育现状中,由于传统文化影响,父母、社会、学校对孩子的教育通常表现为“你教我学”的方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全按照教育者的意识来进行,学生缺乏独立性,依赖心理严重。要摆脱这种依赖性,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迫式、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式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更会让学生失去独立人格。我国过去的教育方式在对培育学生学习主动性上有很大的限制作用。我国中小学主要采取的教育方式是“老师授课,学生学习”,是一种由上到下的一对一的教育方式。在这种方式中,老师的任务是教,学生的任务是学,二者没有很好的连接起来,学生长期在此种学习方式中容易厌倦,最后失去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性缺乏以致课堂氛围刻板、沉闷,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比较僵化。基于以上局限,我国学校教育改革中要突出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2、调动三方力量,改变学校单一教育的格局
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力量构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这三方面缺一不可,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形成一个严密的教育空间,为学生的道德发展提供协调一致、持续有效的环境。我国的道德教育形式往往忽略家庭的作用,特别是父亲角色的作用,大部分家庭由于经济原因,父亲常年忙于工作,与孩子的交流很少,使得父亲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少,这对形成孩子健全人格非常不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没有连接起来,学校与家长的交流太少使得校内生活与校外生活相隔离。学校与家长的交流应该更加深入,定期进行意见交换,让学生的家庭教育影响和学校教育影响相互渗透、互相增长。在我国,社会对学生群体德育关怀也很有限,社会教育的影响还未能发挥出来,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力量缺乏整合,甚至会使得学生在家庭和学校受到的教育在社会环境的影响相抵消。在日常生活中,作为教育者,家长应该谨言慎行,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对孩子施加影响,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学校教育要切实与家庭及社会结合起来,加深与家长的沟通,同时争得社会对德育的支持。当三方力量有效整合,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才能充分发挥能量。
3、开设实践课程,探索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
现在我国大部分中小学虽然都设置了社会实践课程,但是可以看到,在社会实践课程的开展上,老师和学生都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很多中小学的实践课程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学校和家长还是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实践课程的开展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这不仅是对我国教育资源的浪费,也会影响我国德育的质量。学校在这方面应该从上到下,从家长到学生,都要积极转变观念,不能固守“分数至上”的陈旧观念,通过与国外教育方式的比较,可以真切认识到实践精神的重要作用。在课外活动的开展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带学生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校教育除了传授科学知识,帮助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还要积极探索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教会学生怎样认识真实的社会,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世界。
4、向开放式教育迈进,让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接轨
现实的人是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所谓人是现实的存在,是指人的活动是以一定的客观现实为前提,不能脱离客观现实社会。在我国,校内生活与校外生活联系得不紧密,使得学生处于高高的象牙塔,缺乏现实生活能力,提倡开放式教育,是要将社会基本生活准则以及道德规范融人到学校德育中,让学生尽早接触世界,这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重大作用。在具体操作上,学校教育在面对一些教育难点时,不能回避问题,而是要积极面对。调查显示,当今我国青少年性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吸收了很多国外性观念,但是相对的我国学校性教育却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当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大于学校教育量,那学校的教育就会滞后。
5、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完善学校心理辅导体系
现实社会面临很多问题,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学生的心理发展也会发生很大变化,我国学校德育应该深刻认识到心理辅导的重要作用,通过健全心里辅导机构和心理辅导体制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在对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培养方面,可以大胆地借鉴国外教育经验,比如日本的挫折教育,日本的挫折教育从学生幼年时期已开展,旨在通过各种考验测试来提升学生的抗压力。我们在借鉴国外的教育理念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在合理的情况下增加学生的心理抗压建设。当前我国学校的心理辅导还处于初步阶段,在一些操作过程上还缺乏专业性,心理辅导的理论、手段、方法都还不是很成熟,需要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加快发展。
尽管我国学校德育工作与国外思想教育方法存在差异和距离,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认识的提高,我国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已经越来越与国外教育观念接轨,我国教育工作者在总结国外优秀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方法,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摘要:在西方,思想道德教育称为“品格教育”,西方思想道德教育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类似,都是通过对行为的引导来帮助学生形成成熟的道德观。随着中外教育界的融会贯通,越来越多的国外先进教育理论被我国教育界吸收运用,借鉴国外思想道德教育优秀成果对改进和完善我国学校德育工作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品格教育,道德观,实践,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1]腾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二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2]刘新科.国外教育发展史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曹孚.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4]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我国当代德育 篇5
论文关键词:儒家伦理思想;德育教育
儒家伦理思想内容十分丰富,结合当代高校德育的现状,我们选择了儒家的人格思想、礼节原则、男女之间的规范、道德修养论、道德教育论等方面的内容与当代高校德育相结合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一、儒家的人格思想与当代大学生的人生态度
(一)济世安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孔子的学生子路曾请求孔子谈谈自己的志向。孔子回答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曾皙谈到自己的志向时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日:“吾与点也!”(《论语·先进》)
孔子不仅关心每个生命从少到老的幸福,也希望全社会的人们都能过上一种安泰祥和的生活,这种生活不含有丝毫的逼迫与紧张,纯粹是享受当下的生活,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孔子之所以喟然长叹,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生活还未达到这种状态,颇有需要漫漫求索的味道。
(二)一心向道的不屈不挠精神
儒家不仅关心当下生活着的人,更关注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道。对道的不懈追求和向往是儒家人格思想的又一重要特征。
孔子曾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孔子还说过:“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孟子也说过:“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道是儒家安身立命的根本,为此可以禽去富贵,甘于贫贱,不惧威武。甚至“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由此可见,道是儒家君子全部生命意义之所在,真正宣扬了人的价值的可贵。
(三)自强不息、勇猛精进的斗志
《周易·乾·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毫不懈怠,不断前行,是儒家又一宝贵的人格思想。孔子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不厌,诲不倦,正是孔子难得的品质。在孔子的学生颜回身上也反映了这一品格。孔子赞叹他说:“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荀子在这方面也有很多论述,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这些思想都反映了儒家的19强不息、勇猛精进的斗志。而凡人之所以难有所为,关键就是易厌、易倦,然后就松懈不前。他们的这一思想在今天对我们有非常大的启迪。
(四)从容不迫、达观坦荡的胸禁
孔子学生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同答说:“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孔子之所以没顺着子贡的问话而答,是因为如果是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说明还很把自己的贫和富太当回事,时刻不忘自己或贫或富的状态,这样心中就有所驻,不是通明一片。所以更高的境界应是贫而乐,富而好礼,这样才是真正的自在而从容。这样的从容、达观在孔子的生活中时时有所体现。如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即是如此。在这方面,孔子的学生子路做得更让人佩服。孔子这样赞叹他说:“衣敝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子路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够认可自己的生存境遇,没有虚荣心,这样他才能穿着破旧的绵絮袍,坦坦荡荡地与穿着狐裘的人同立一起,却丝毫没有自卑的羞耻感。
我国当代德育 篇6
体谅关心德育教育理论是指以英国著名学校道德教育家麦克菲尔和美国著名女教育家诺丁斯为代表的注重强调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的一个理论派别。该学派的特征是以哲学、心理学的人本主义为基本原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从实际调研了解学生心理世界入手,主张与学生建立一种类似于伙伴式的新型人际关系,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主张以博大的爱、真诚的心和母爱式的关怀开展道德教育,同时又要求教师要淡化职业意识,学校、家庭、社会应相互配合衔接,协同开展道德教育。该学派认为道德行为养成先于道德知识的掌握,强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体谅关心学派直言不讳地引用人本主义思想为自己理论做依据。在人本主义理论思想的指导下,大规模地开展学生调查,了解学生对他们周围成人,主要是对教师和家长的看法,并把学生的看法作为道德教育理论的重要依据。道德教育应让学生体验到他们处在被关心之中,而不是被监督、被教育、被帮助,这样才能产生真正的教育效果。
二、目前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德育工作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加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的传统伦理道德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不少人拜倒在金钱和利益脚下,随之而来的伦理紊乱、道德滑坡、诚信缺失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扭曲现象,这些现象自然会折射在我国高等教育当中;加之我国高等教育德育工作方法简单,忽略思想道德教育的规律,忽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德育内容脱离大学生的生活世界,甚至完全排斥德育的现实取向,把实然与应然、理想与现实割裂开来,德育内容未能与学生产生应有的“共鸣”,更难以内化为学生的行动。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员,其道德教育除了具有高等教育共同面临的一些问题之外,还会遇到一些特殊的问题和困难。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因为是新建,其校园文化所积淀的历史文化底蕴有限,环境育人的功能相对较弱;因其地处一方,其文化氛围与省会城市或大都市相差甚远。加之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迅速,多数学校在校生规模均超过万人,而教学管理与建设未能同步跟进,教学质量似有滑坡的嫌疑,道德教育的效果更是难以保证。下文将具体分析我国新建本科院校道德教育工作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招生生源的“二本性”决定了德育工作的特殊性。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每年多数以二本招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二本学生多数是被人们忽视的对象,社会和家长所赞誉的是高考中的佼佼者,惋惜的是高考中的失利者。事实上,二本学生之所以考取二本,多数不是因为智力问题,他们表面妄自菲薄,内心却有很强的自尊心,这种矛盾心理使他们一时难以找到自我,开始新的大学生活后一时也难以找到归属感,这给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德育工作带来难度。
2.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德育的形式难以满足内容的需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形式上完成了升本,但是内涵升本往往需要较长的时期,其教育教学活动多带有专科的痕迹,特别是道德教育的形式多数以知识灌输和强硬说教为主,对于90后的大学生,这样的德育形式显然已经落伍。他们追新猎奇,留恋网络,通过网络认识着社会,世界百态一览无余。今日的大学生早已不是昨日校园围墙下的花朵,他们从社会获取的信息量一点都不少于教师,这要求高校道德教育不断创新形式,更新内容,注重心理疏导,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德育工作所具有的复杂性和脆弱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地处一方,其办学经费先天紧张,学校会把有限的经费主要投入到教学设备购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校园文化建设长期投入不足,环境育人的功能相对微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多数处在地级市,它是地方的最高学府,是一方先进文化的策源地,又是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引擎”。甚至围绕学校周边会兴起一批批小商小贩,人员流动频繁,成分复杂,一些社会陋习随处可见,甚至有的不堪入目,这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麻烦。学生在学校形成的思想品格和行为习惯足以被校园周边的“乱象”轻而易举地毁灭掉,校园德育成果显得不堪一击,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出现了5+2≤0的现象。星期一到星期五学校五天的道德教育,而星期六、星期日被社会上不道德现象影响,学校德育工作出现归零或产生了负效应,这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考验。
三、体谅关心德育教育理论对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德育工作的启发
1.西方的体谅关心德育理论强调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从了解学生心理世界入手,给学生以母亲般的关怀,以情感人,以情育人,这正是地方二本院校搞好学生德育工作的关键所在。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二本学生而言,道德教育的重点在于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满足其心理诉求。这些学生之所以当年考取二本院校,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智力方面逊色于一本院校的学生,这些学生学习基础扎实,可塑性强,他们所缺乏的就是被人理解和受人重视。这些学生考取地方本科院校,很少受到周围人的认可和赞誉,许多学生是带着纠结的心情背井离乡求学。当他们开始新的大学生活时,若这种心理纠结得不到及时疏导,四年大学生活很难找到归属感,中学时的阳光锐气将荡然无存。相反,如果新建本科院校从事德育工作者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理解的学生心理需求,并能以伙伴的角色谅解学生过失,这样将塑学生昔日的自信心,恢复学生本有的阳光和活力。
信息时代网络的普及向高校德育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如果高校德育工作者不能想方设法深入学生实际,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和呼声,学生很可能被智能手机、网络游戏所吸引。正如时下在网络中被多次转载的一则漫画所揭示的寓意:“一百年前,西方人向中国输送的鸦片,击垮了无数国人的意志;一百年后,欧美人发明的智能手机紧紧地吸引着无数中国人,抹杀了多少中国有志青年的梦想。”网络传言不足为真,但是它向我们传达了一个简单道理:在高校,如果我们不采用有效方式占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阵地,那么这块阵地一定会被其他人或其他方式所占领。
2.西方的体谅关心德育理论主张学校、家庭、社会应相互配合衔接,协同开展道德教育,这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德育效果的重要途径。道德教育从来都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道德教育的“行”重于“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开展道德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应加强学校德育课程、辅导员队伍等建设,另一方面应注重校园周边社会风气的净化,并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必要时能与家长及时联系沟通,了解学生过去、现在的表现,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德育工作体系。诚然,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校外社会风气的净化与校内思想道德教育体制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所能实现,但是以此确立今后德育工作的方向是必要的。学校应教导学生尽可能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社会和家庭尽可能使其“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道德教育体系,以提升德育工作的效果。
3.西方的体谅关心德育理论辅以生动感人的素材,如《生命线》《起跑线》《学校中的关心面临挑战》等教材被一版再版,其中的故事或素材很有启发性,而我国高校的德育内容与形式备显严肃、陈旧,亟待创新。我国高校德育课程主要由“两课”来承担。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般是多个自然班合班上课,即一个教师一次面对一百多到二百学生进行大班授课。以榆林学院为例:2013年9月全校共有本、专科学生12351人,专兼职辅导员59人,辅导员与学生比例为1∶209;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共有3358名学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生共被分成23个授课班,平均每班学生146人。
学生与辅导员比例悬殊,授课班级人数庞大,加之德育课程仍采用传统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法,最终的效果必定不尽人意。我国高校的德育内容和形式亟待改革,德育课程教材需要精心设计,增强德育教材的针对性和连贯性,做到理论性与情境性相结合,使学生从感性和理性的双重维度受到感染和影响;与此同时,德育的授课方式、考核方式的改革亦需同步跟进。道德教育的宗旨在于学生的良好品质的养成,不在于道德知识背记的多少。
另外,西方体谅关心德育理论的创始人、英国著名学校道德教育家麦克菲尔和美国著名女教育家诺丁斯都从自己的角度去实践,这一点也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麦克菲尔和他的同事通过问卷的形式先后调查走访了近百所学校,接触了各种家庭背景、各种类型的男女学生逾千人,保证了调研结果的客观性。诺丁斯亲自收养被遗弃的孤儿,践行母爱式的关怀,将研究理论与现实生活融合为一体而获得成功。在当前,高校道德教育很需要这种“实践”精神,德育工作者更应该注重提升自身素养,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参考文献
[1]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269-291.
[2]张琳.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问题及改进思路[J].宁夏大学学报,2008(6):173.
[3]李涛,陶晓瑛.当前高校德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1):35.
我国当代德育 篇7
当下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负面现象, 当中的一些现象给当下高校学生的道德品质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比如诚信问题,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 求职履历造假等问题时有发生。在大部分的家庭教育中, 家长只注重子女的在考试中的得分, 却没有太注重其个体道德品质的培养, 甚至有些家长都没有教会子女们一些最基本的礼仪, 追究其主要原因, 则是因为他们自身没有给孩子起到榜样作用。为了提升高校德育水平, 可以借鉴孔子德育思想, 吸纳当中对高校德育有用部分, 并且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 合理地利用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创造性地对其进行运用实践。
二、对于德育的定义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 遵循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 采用言传身教等手段, 在受教育者主动积极参与的互动中, 通过内外共同发挥作用, 发展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道德和法制等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广义的“德育”是涵盖政治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在内的一个概念, 而狭义的德育则仅是指道德教育。
三、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容及其对高校德育工作的作用
孔子创造的众多理论构建了丰富的德育思想体系, 并对后世德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仁爱”
在德育思想体系中, 孔子提倡“仁”, 在政治教育上, 他主张“仁政”;在思想教育上, 孔子主张“仁心”;在道德品质修养上, 孔子要求学生做“仁人”。他以“仁”为最高德目标, 又派生出“孝”、“忠”、“亲”、“信”、“敬”、“正”等。所以, 在当代高校德育中更应该教育学生懂得“仁爱”、“礼义”、“孝顺”、“忠恕”、“诚信”、“明智”等等。孔子十分关注学生的品格道德的修养, 也认为个体自身对于人的品格的塑造及其重要, 这也正是小人和君子的区别。因此, 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应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让他们积极的成为一个具有仁爱精神的君子。
(二) “礼义”
在孔子的道德教育中, “礼”是一个人修身养性的准则, 同样也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处之道, 而“仁爱”思想, 则是实际生活中的最基本思想道德。孔子主张以“礼”为社会道德标准, 也是个人行为处事的最基本的品质, 提倡在社会交往之中, 要学会以礼相待, 运用“礼”去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然而, 在现代高校对于“礼”的遵循情况却没有那么理想, 首先是师生关系, 比如一部分学生在路上碰到老师不会主动问候, 反而是装没有看见, 这与孔子说的看见尊敬的人应先让其先行, 并怀有崇敬之情的愿望背道而驰。其次是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好像也没有那么和谐, 同学们经常以寝室为单位搞“小集体”, 有时在一个寝室里还有几个“派别”, 并不是每个学生之间的关系都是和睦相处的, 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闹得不开心。也由于之后大家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 导致一直僵着, 所以渐渐地同学关系也没有那么融洽。
(三) “忠恕”
孔子曰:“夫子之道, 忠恕而己矣!”何为“忠恕”?它是仁爱之道的主要体现。“忠恕”主要以“忠”为思想核心, 是指做人一定要忠于职守, 学会忠于国家、忠于事业、忠于家人、忠于朋友, 我认为还要忠于自己, 即忠于自己内心最真实、最纯真的想法在人际交往方面也要体现忠诚原则。孔子认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他要求弟子在为人处事方面, 要本着“与人忠”的原则。就当下师生关系的相处之道来看, 同样也要时刻遵守忠和诚的道德原则, 并且学生应该以“忠”的严谨态度时刻提醒自己。比如, 上课老师由于口误或者不小心说错了可以指出来, 而不是在课下说这老师一点也不行, 或是不配当一个老师。老师不是神, 也同样有权利会犯错, 但只要纠正就好。任何人都可能犯错误, 假如能够及时纠正所犯的错误, 应该算是秉承了忠诚原则。“忠恕”的理想境界应该是达到一种宽以待人, 以己量人, 推己及人, 实现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存的局面。
(四) “诚信”
“诚”的含义与孔子思想体系当中的“知”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核心思想内涵主要是指精确的、自我实现的预言的意思。“信”就是不失言于人, 不欺人、守诺言, 全心全意地践行一个人的诺言, 绝对不食言。“诚信”的思想贯穿在孔子德育思想体系和其修身的整个过程, 并积极践行这种道德品行, 他的一些思想都是把“信”看作是建立人际信任关系的最基本, 也是最根本的因素。“诚信”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 如果一个人连诚信都没有了, 没有人会相信你, 你对于社会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就像牧羊的男孩, 几次撒谎以后遇到真正困难就不再会得到帮助。当代大学生也存在很多不诚信的现象, 我认为应加强对于德育教育的力度, 可能很难完全杜绝, 但是应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生的概率, 应使大学生懂得失去诚信的可怕性。
四、孔子的德育方法及其对高校德育工作的作用
孔子在数十年的道德教育实践中, 终于得出了一套十分有效的德育方法, 这些方法都是基于这套全面的、系统的、完善的, 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体系。
(一) 学思结合
学思结合, 即为学习与思考要同步进行。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只知道读书却不会深入思考的人, 就会惘然、无所收获, 只知道一味地思考却不懂得学习新知识, 便不能得到知识的增长, 这也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学习和思考要相辅相成, 不能只偏重一方。只思考不学习, 思考就没有了源泉, 只学习不思考, 便不能将学到的知识很好地消化吸收及实践应用。所以当我们在学专业课的过程中, 应积极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即使问题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 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并对知识进行巩固。
(二) 慎言力行
慎言是指说话要小心谨慎, 力行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个体在学习了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之后必须付诸于行动, 身体力行, 并将其转化为道德行为。子曰:“古者言之不出, 耻躬之不逮也。”意思是君子的言语不轻易说出口, 就是怕自身的行动赶不上。从中得出, 孔子高度重视君子的慎言和力行两个道德内容。所以, 我们应该鼓励大学生多学习理论知识, 并且好好利用学到的知识来指导实践, 最主要的是去做, 很多人害怕做错了, 不敢去尝试, 害怕失败, 这样永远不会成功, 只有勇于迈出第一步的人才有资格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 身教示范
身教示范是指教育者要率先示范、以身作则, 起到榜样作用, 从而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者的影响。子曰:“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另不从。”这说明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当然, 这不是说言教一点作用也没有, 而是指仅有言教而没有身教, 言教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甚至起到副作用。而教师可以通过身教, 以身示范, 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而且这些作用可大可小。孔子的德育思想以言传身教为重点, 尤其重视老师对学生起到的表率作用, 带来的积极影响, 并且他强调德育者必须先约束自己, 才能约束德育对象。
(四)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指受教育者应注意受教育者在各方面存在的差异, 仔细观察这些差异, 并以此制定符合个体发展的德育方法, 我国德育史上第一位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孔子, 他认为要先掌握学生的性格、志趣、才能等实际情况。有次子路和冉有请教孔子关于“闻斯行诸”的问题, 孔子对子路说道:“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诸?”孔子则鼓励冉有道:“闻斯行诸。”孔子的学生公西华对孔子的两种截然相反的答案感到困惑不解, 孔子向其解释道:“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从中可以看出他对于有个性差异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德育方法。
大学生的性格已经形成很难改变, 并且他们有一定的主观性, 对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见解, 因此, 在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注重方法, 考虑到他们的性格特点, 往往会事半功倍。例如, 现在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比较普遍, 教师对其教育也要得法, 一味的说网络带来的负面作用不一定有效, 如果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考虑到他的性格特征, 心理特征, 就可以做出比较合理的方法, 比如用他感兴趣的事情吸引他, 鼓励他去做, 多出去看看会学到更多。
五、结论
高校教育应坚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 在高校的整个教育过程中贯穿道德教育, 集合社会各方面的财力, 人力及物力发挥育人的功效, 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灌输, 最好做到德育工作无处不在, 无时不在。除了理论知识方面的教育, 也应该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把道德教育付诸实践。无论高校方面, 还是社会和家庭方面, 都应关注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情况, 应建立一种家庭德育、社会环境与学校德育的联合模式, 使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化。一直以来, 我们一直强调实行注重学生的德育, 不能把德育看成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一体化、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没有道德品质的提升, 就说明一个人的发展是不健全、不完善的, 最终将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因此, 我们应深入研究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 取其精华, 结合当下社会的德育工作, 致力于整个社会的更好的和谐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改善, 但是精神层面还存在缺陷, 出现了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一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已经蔓延至大学生的生活中了, 部分大学生的德育思想也渐渐被侵蚀。为了抑制这些精神层面的问题, 本文结合孔子的的德育思想如“仁爱”、“礼义”、“忠恕”、“诚信”和运用孔子的德育方法, 如内省修己、学思结合、慎言力行、身教示范、因材施教等方法来更好的进行当代高校的德育工作。
关键词:德育,大学生,孔子的德育思想
参考文献
[1]胡雪峰, 兰利.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4 (5) :376-378.
[2]史磊.传统与创新:孔子德育思想的现代意义与精神蕴涵[J].理论学刊, 2006 (9) :102-104.
[3]姚迎春.论孔子的德育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6) :20-21.
[4]张武华.浅析孔子德育思想的现代价值[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0 (6) :235-236.
[5]张忠华, 赵明星.对传统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德育与心理, 2011 (2) :67-68.
[6]史磊.孔子德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7]杨月颖.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及运用[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探析当代青少年德育实践路径 篇8
关键词:青少年,德育实践,品德
青少年德育实践是检验青少年德育认识的根本标准, 同时对提高青少年的政治素养、思想品德以及心理品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 要培养青少年德育素养, 必须要青少年落实到实践中来, 从实践中提升自身素养, 实现从知到行、从外化到内化的一个过程性转化, 这就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及青少年自身共同为此努力。
一青少年德育实践的现实状况
1. 青少年在德育实践中主体性缺失
主体和客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 把主体论移入道德领域, 进而引入德育范畴, 旨在表明:在人的道德活动中, 作为道德实践者, 如果无法行使主体的权利, 用自己的意志支配道德行为, 那么作为其个人的道德性便是虚幻, 在根本上是不存在的。所以, 我们在反思青少年作为德育实践的主体时, 如果青少年不能很好地支配自身道德行为, 那么青少年也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性。从青少年上学开始, 我们就对其提出了不切合实际情况的教育目标, 这种目标是“空化”的, 即德育目标泛化, 无层次性。并且, 在德育过程中没有结合青少年自身的实际状况, 让青少年被动地在实践活动中接受道德教育, 使青少年俨然成为了道德盛纳的容器, 并不能从外化的德育活动中得到自身主动的内化, 青少年德育的实效性就无法得到保障。
2. 忽视青少年在德育实践中的主体性
“藐视”学生品德构建的主体性, 就是对人类社会道德赖以进步的内在动力的忽视。因为主体性是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 青少年应该自行选择履行的道德规范。青少年作为德育实践的主体, 如果丧失了主体性, 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不道德的。而现实中, 我们在制定德育实践的目标以及德育内容的选择时, 并没有把青少年看成一个真正的生命体, 忽略了青少年自身的切实需求与意志, 虽然表面上看和传统德育有所不同, 但实质上并无差异。青少年并没有在德育实践中体验到真正的愉悦, 精神上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满足, 他们无法在德育实践中发挥自身主观性。实际上, 青少年并不是被动等待接受填充道德的“收纳袋”, 而是充满热情不断满足自身需求的“动力泵”。
3. 师德的缺失引发的师生关系恶化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是学生效仿的对象。所以, 教师的形象和作为都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今不乏有些报道教师对学生有不良行为导致学生身心受到很大伤害, 从中可以看出师德的缺失现象对青少年成长造成了很大影响, 这样也会引发师生关系越来越恶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敢拿脑袋担保: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教师, 不愿与教师开诚布公, 那么, 谈论任何教育都终归是可笑的, 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如果师生关系恶化就说明师生之间缺少了平等的对话, 这种情况下的教育也就不是道德的教育, 更无从谈起对青少年的德育培养。
二青少年德育实践的路径
1. 协力发挥社会、家庭、学校在德育实践中的作用
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基地负责人、校长、教师和家长等对德育实践活动的认识不同, 直接影响到教育合力的形成。在政府方面, 政府要为德育实践制定宏观政策, 也要考虑到青少年的身心特点, 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要有实际的调研并对青少年德育实践提供建设性建议, 还要有充分的资金支持。在学校方面, 学校要响应政府的政策根据自身条件建设德育实践的活动基地, 明确德育实践活动的安全责任。在家庭方面, 家长也要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德育实践活动, 并及时沟通交流, 了解青少年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所得到的感悟。明确社会、学校、家庭各自在德育实践中所扮演的角色, 共同承担在德育实践中的责任。
2. 创新德育方法, 营造德育的生活氛围
现代德育方法的构建, 应否定传统德育中强制的、规范的因素, 考虑教育者、受教育者双向活动的方法, 有利于自主人格的培养, 重视独立思维、创造性、自由、自觉特征的发展。现代德育方法的创新要从根本上认清思想道德的方法论基础, 去除传统德育方法的弊端, 采用双向反馈式的德育方法, 充分利用道德资源。同时, 良好的德育环境和德育氛围对青少年德育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有利于德育实践的有效开展。要改革创新具有氛围型的生活德育模式, 青少年会在这种良好的德育生活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德育的熏陶, 有利于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 提高师德,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德体现了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 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果师德修养不能为教师正确处理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关系的实践活动带来效益, 就有可能被人指责为是一种虚伪的说教, 而成为教师们的口头装饰, 或被教师自身抛弃。如果一个教师能够正确处理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并且在这个圈子里能够有很好的口碑, 则这个教师就具有了很高的师德。所以, 提高师德有利于青少年自身德育素养的提高, 同时也有利于青少年德育实践的开展。
和谐师生关系是德育工作者发挥德育影响的基本途径, 要想实现青少年德育实践的有效性就必须在德育实践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对话型师生关系才是真正符合人性的师生关系, 才能真正促进德育乃至整个教育的高效化。在德育过程中, 师生和谐的对话能够将教师具有的良好师德与青少年学生的品德知识相结合, 是德育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和谐师生关系对青少年德育实践起到了桥梁作用, 在青少年德育实践中具有更好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4. 以德立身, 培养青少年在德育实践中的主体性
真正有道德的人, 不是那些被动服从的人, 而是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具有主体的内在追求、具有自觉的道德评价和选择能力的人。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高峰时期, 要想让青少年自觉主动地履行道德义务遵守道德规范, 首先要做的就是积极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所以, 我们对青少进行道德教育时就要使他们学会自主选择, 提高他们在德育实践中主动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积极培养青少年在德育实践活动中的创造性思维, 要特别重视对青少年的道德人格的训练和培养, 在面对德育问题方面的困惑时主动寻求解决的办法, 与他人积极交流, 在德育实践中做出正确的德育评价, 在德育实践中让青少年充分享有足够的自主权。
5. 生命观教育要贯穿于青少年德育实践中
生命与道德是相互依存的, 生命本身就具有深层含义的道德教育价值。道德规范并不是客观精神的体现, 道德无论就其起源还是发展的动力而言, 都来自于生命, 这就促使人们从生命的源头找寻道德的意义, 实现道德向人的生命的回归。所以, 在青少年德育实践中要贯穿生命观的道德教育, 以生命为依托, 顺着青少年生命的轨迹发展, 唤起青少年对自己、他人、动物生命的珍惜之情和关爱, 从而产生自身生命存在的认同感。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 对青少年德育实践制定的主要目标和功能定位都要放在发展青少年的个体生命上, 珍爱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 引导青少年发现人生的重要意义。
6. 强化感恩教育在青少年德育实践中的作用
“恩情是联结人与人之间的一条纽带, 更是联结大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 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 进而支撑起一个社会。”我们对青少年开展德育实践中要强化感恩教育的作用, 使青少年有目的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道德教育的人文关怀。要把感恩教育纳入德育实践的轨道, 在德育实践中弘扬知恩回报的美德, 让青少年从身边小事做起, 帮助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感知父母的辛苦, 在实践中体验施恩的意义。感恩教育能够维系基本的人际道德关系, 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 感恩教育是一种回归生活的德育实践, 是以灵魂唤醒灵魂的人性教育, 以德报德的品性教育。强化感恩教育在青少年德育实践中的作用, 能够使青少年在德育实践中触动其内心灵魂, 让青少年以主动接受的形式提高道德认知, 丰富道德情感。
参考文献
[1]鲁洁.德育现代化实践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
[2]冯文全.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3]〔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1
[4]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0
[5]林创家.利益理性及其师德建设价值[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131~133
[6]寇彧.青少年主体性道德教育与创造性培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 :35~40
[7]章文丽.中学德育的新领域:生命道德教育[J].教书育人, 2005 (16) :51~54
当代儿童德育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 篇9
(一)家庭教育方面
广义而言,家庭教育属学前教育。课程改革逐步发展,但当前学前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农村儿童教育,当今是知识经济爆炸时代,年轻的父母忙于工作,忙于追求自己的理想,无暇照顾孩子,将年幼的孩子丢给老人、保姆照顾,或者早早地将孩子送进幼儿园,造成严重的问题。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隔代老人的思维方式与培养模式与时代发展存在很大偏差,而且儿童阶段形成的观念对今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加上一些老人的宠爱与溺爱对儿童良好行为习惯与性格养成造成不利影响,对儿童未来发展造成阻碍。
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纷纷将自己的孩子过早地送进幼儿园。但是纵观我国幼儿园教育发展,发现现在的幼儿园不以做游戏、讲故事为主,而是出现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儿童被迫接受许多不在他们认知范围内的知识文化教育,而不是对他们品德习惯养成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这种做法势必对孩子身体发育与心灵成长造成恶劣影响。现在不少学生出现厌学、逃学现象,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与幼年时代身心没有得到良好发展有密切关系。农村留守儿童更是缺少关爱,内心情感的缺失难以弥补,他们的身心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如果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得不到父母及时的帮助与引导,在情感上得不到父母的呵护与关爱,那么对他们成长发育造成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二)学校教育方面
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虽然课程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仍然是对人的价值重视不够,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学校教育仍然高度重视分数,素质教育成了空洞的口号,人才培养方式单一,智育放在首位,德育重视不够,道德教育方式不合理,只重视形式,没有将道德情感深入学生内心,更不用说道德实践了。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是考试机器和知识的储存者,需要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单一的心灵缺失、情感麻木的知识型人才。我国教育改革面临诸多挑战,学生被沉重的课业负担压迫,创新能力得不到发展,自身价值得不到彰显[1]。
(三)社会教育方面
我国是人口大国,要将沉重的人口数量转变为新世纪要求的高标准人口质量仍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过程中的“教育产业化”、“教育市场化”发展、演变,暴露出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对我国教育改革造成冲击。比如,在教育产业化过程中,市场化作为唯一的手段,大规模扩招并伴随收费标准提高是现实中出现的现象,甚至表现出胡乱收费的情况,无形中破坏教育的公平性和公益性原则。不同种类的民办教育机构层出不穷和招生人数的急剧膨胀,导致教育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教育产品的商品化、学校的企业化引发了不良影响,昂贵的教育费用使读书求学蒙上了赤裸裸的功利主义阴影[2]。
(四)学生自身教育方面
受信息时代的影响,电子产品等现代媒介迅速蔓延,一些学生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难免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袭,身心发展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学生辨别信息的能力有限,抵挡诱惑的能力不强,加上心智不成熟,难以应对形形色色的社会大潮中的场景,在没有家长、老师的科学合理引导之下,出现问题。
二、解决儿童德育问题的策略分析
(一)提升家教意识
家庭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家长扮演关键角色。由于家庭教育缺失,儿童在道德教育方面出现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扭转这种局面需要提升家长各方面素质,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儿童的观念,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教育儿童。重视家庭教育是当今社会家长睿智的选择。
家长需要通过不断学习,阅读书籍,聆听专家的建议,并在与孩子沟通交流中逐渐了解他们的特点与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对孩子进行合理化引导。通过亲子活动,增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信任。现在大量学生出现厌学、逃学现象,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与幼年时代身心没有得到良好发展有密切关系。如果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得到父母及时的帮助与引导,在情感上得到父母的呵护与关爱,那么会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
(二)运用德育新方式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对学生产生莫大影响。道德教育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学科有着明确的学习任务与具体要求,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不能仅仅采用宣讲的方法,而应在现实中找到实际问题或者设计一些道德两难问题以此激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好奇和思考,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力和判断力。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对学生进行道德训练,使道德观念深入他们内心。拓宽道德教育方式的多样化有利于道德教育更好地扎根于学生心中,并在实践中得以彰显。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发展要求,学校有必要贯彻落实德育新理念,将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充分运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重视道德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学校应适当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将新奇的想法付诸实践,允许他们犯错误,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儿童德育问题的解决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运用德育新方式,相信会取得显著成效。
(三)优化道德环境
我国是人口大国,要将沉重的人口数量转变为新世纪要求的高标准人口质量仍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优化道德环境,提高人口素质显得十分紧迫。社会大环境需要全体公民共同维护,为儿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儿童的身心愉悦,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下受到濡染。全社会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风尚,儿童幼小的心灵得到滋养,为未来成为社会栋梁之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优化道德环境,为儿童免于受到污浊之气的负面影响,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这项任务光荣又艰巨。新课改强调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不断贯彻落实有助于人们道德境界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影响着成长中的儿童[3]。
(四)增强识别信息能力
受社会某些负面影响,不同程度地妨碍了学生群体的发展。加之一些学生自身意志力薄弱,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依赖性强,这种性格的形成是学生自身的不幸。因而,增强儿童辨别信息的能力尤为重要。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家校合作,为孩子成长保驾护航,引导孩子免遭不良信息的入侵,树立健全人格,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成为身心美且善的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摘要:受社会大环境不良影响,当代儿童发展面临一些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儿童自身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提升家长的家教意识,教师运用德育新方式教育学生,社会要优化道德环境,学生自身要增强识别信息能力,这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将有助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儿童,德育问题,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陈慧宁.谈谈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和对策[J].龙岩学院学报,2006(8).
[2]蔡斌.诚信教育须从娃娃抓起[J].教育科学,2014(9).
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探析 篇10
德育, 即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教育, 德育教育对保证个体培养的正确方向, 促进个人全面发展起主导的决定性作用。当代高校大学生作为一批高素质人才, 他们不仅要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 而且更应具备良好、全面的道德品质。因此, 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德育教育是大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一般来说, 一个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形成过程, 通常都是在外界环境、物质生活与思想教育的长期共同影响下, 再通过其自身的心理和思想运动来实现。道德品质一般包含对道德的认识、道德的情感、道德的意志和道德的行为四个基本方面, 以上四个方面长期的相互联系外加促进, 构成道德品质的全部。其中, 直接表现在外部的就是道德的行为。在道德品质形成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层次都与德育教育密切相关。一个人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 特别是高尚的道德行为, 与他所受的德育教育分不开。一个人的大学生活阶段是培养其道德品质的最重要环节, 无论在理论、实践还是在情感、心理上都非常容易接受正面的教育, 同时也是思想和行为定位的重要时段, 这一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和文化熏染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心理取向。高尚的道德是通过长期不断的德育教育才会最终形成我们都能看见的道德习惯, 这样的道德习惯经过正确的疏导, 在时间的历练下才会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再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根据这样的道德原理, 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道德习惯的养成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 也是接受教育的重要时期。所以说, 对大学生加强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对大学生加强德育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所谓和谐社会, 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全面协调, 并在全社会范围内达到和谐融洽的社会状态。近年来, 中共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 其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一个社会各方面都和谐、融洽、和平、民主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 更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地方, 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各大高校是培养一个人道德品质最重要的地方, 因为其培养出来的学生直接流向社会, 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品质状况。如果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甚至养成了不好的道德心理和道德习惯, 就会成为社会的“危险品”, 可能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面貌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另一方面, 由于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一些国家的实际情况, 我国独生子女增多, 整体上又趋于老龄化, 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在百般呵护甚至溺爱中长大, 结果造成很多大学生纪律约束力差、强调自由、时间观念弱、以自我和个人意志为中心、不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不够勤俭节约、社会责任感差、劳动观念淡薄等。另外, 由于近年来我国社会的逐步开放, 全球文化的高度共融, 我们所接受到的文化教育越来越呈现多元化, 多种信息充斥于当代大学生中间, 影响着处于道德品质形成阶段的大学生。这种情况下,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集散地和构建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排头兵和生力军, 并且有着比其他地方都要浓厚、深重的文化底蕴、思想根基等等, 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 是支持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三、德育教育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
对大学生加强德育教育, 并且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已经不仅仅是党和国家的战略要求, 同时也是培育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更重要的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当代大学生都成长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大变革时期, 他们思想活动和心理状态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非常明显, 同时在学习、生活、成长等方面都面临着很多矛盾和困惑, 在这样的状态下, 心理素质和道德取向都面临着诸多困惑和迷惘。近年来, 就在高校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急剧递增的情况下, 仍然有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而许多企业又在抱怨找不到他们想要的人才。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除了市场的供求关系以及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性质、学历层次和综合能力不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外, 更重要的还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用人单位需要的一致, 这样就造成了当代大学生毕业之后就业困难。很多大学生错误地认为就业不顺利仅仅是知识掌握、个人能力、面试技巧的问题, 其实造成这种局面还有一个原因是思想道德素质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而这些有时对就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培养, 道德品质发展没有跟上其成长独立的进程, 在毕业求职的过程中也仅仅注重知识和专业以及外在包装, 忽视了自身内在素质的共同提高。所以说, 学校和德育教育工作者必须在适当的时间给予大学生及时、正确的德育引导, 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在知识经济时代, 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发展, 德育教育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在德育教育过程中, 采取何种教育方法是影响德育效果的重要因素。西方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大学生的德育教育, 并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累了较丰富的德育教育工作经验, 形成了一些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规律的有效做法, 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 重视学科课程的引领作用。
德育是指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学科课程的引领作用, 通过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规定, 任何专业的本科学生, 必须首先学好文化基础课, 到大学三年级才开始学习专业课, 其中基础课已包括西方思想史、美国现代史、政治学、哲学、经济学等课程。这类课程理论性都很强, 以西方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开展教学。另外, 西方发达国家大学还通过应用伦理学、道德性课程教育。例如, 在20世纪七十年代后期, 美国大学中各类应用伦理课程就超过1, 000种, 供各个专业的学生选修, 英国的大学也很重视道德教育, 大学的首要使命是进行绅士教育, 职业训练在其大学使命中居于次要地位。各种课程都是围绕绅士教育展开, 不仅要使学生获得良好学习成绩, 而且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二)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会政治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在社会政治活动方面, 学生关注的问题主要是反对战争, 保护自然环境, 反对种族歧视, 倡导男女平, 等等。学生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培养自尊的社会意识和责任心, 促进个人的社会政治思想观念以及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同时, 西方大学认为适当的社会服务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减少傲慢自负的心理, 发展利他主义和自尊自重的观念。
(三) 积极开展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活动。
德育工作不能“空对空”, 心理咨询是一种有指导性的德育教育, 在西方有悠久的历史。美国约有一半的大学生接受过心理咨询, 德国约有60%的大学生接受过类似的服务。心理咨询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和自主能力, 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 促进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的成熟, 健全人格。心理咨询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导、学业指导、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 使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从总体上说, 西方大学的心理咨询指导工作颇有成效。
(四) 重视校园文化。
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潜在课堂, 在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方面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西方大学特别强调校园文化和环境建设, 在校园的设计布局和景观建设中渗透校园精神, 通过校园文化环境这种“无声语言”起到潜在的教育作用。例如, 牛津大学以其导师制、学院制、学生俱乐部等构成了独特的校园传统, 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富有独立思考精神与人格全面发展的学者和科学家。再如, 美国大学中的各类学生组织机构活跃。康奈尔大学有600个俱乐部。学会式协会供学生相互联络发展共同兴趣, 才能有业余爱好。又如, 进入21世纪, 法国发动了新千年计划, 这个计划为大学增加了450亿法郎投入, 其中1/4的经费用于大学生生活环境改善, 包括建设公寓、维修校舍, 建设文体设施、自习室和图书馆等。
四、通过大众传媒对大学生进行德育
参考文献
[1]石云龙.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J].中国地质教育, 2009.3.
[2]张文军.王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德育教育的启示与借鉴[J].湖北社会科学, 2009.11.
【我国当代德育】推荐阅读:
我国当代德育应在比较中前进12-06
发展我国当代文学06-09
当代我国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控制缕析论文12-11
当代大学生是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同行05-30
论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我国国防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07-02
当代青年德育现状11-10
当代中职学生德育教育10-06
3论文美国当代课堂德育模式07-02
当代中学生的德育教育11-20
我国学校德育研究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