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病人的护理试题(精选8篇)
冠心病病人的护理试题 篇1
一例冠心病病人的个案护理
引言:疾病的相关知识
一、定义
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二、致病原因
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认为本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和性别(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家族史(父兄在55岁以前,母亲/姐妹在65岁前死于心脏病),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高血压,尿糖病,吸烟,超重,肥胖,痛风,不运动,等。
三、发病机制
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管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如果动脉壁上的斑块形成溃疡或破裂,就会形成血栓,使整个血管血流完全中断,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冠心病的少见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痉挛(血管可以没有粥样硬化),产生变异性心绞痛,如果痉挛超过30分钟,也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1]
四、临床表现
好发群体
1.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
2.父兄在55岁以前,母亲/姐妹在65岁前死于心脏病;
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的和伴有高血压、尿糖病、吸烟、超重、肥胖、痛风、不运动等情况的人群。
五、疾病症状
临床分为隐匿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型(缺血性心肌病)、猝死型五个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心绞痛型,最严重的是心肌梗死和猝死两种类型。
心绞痛是一组由于急性暂时性心肌缺血、缺氧所起的症候群:
(1)胸部压迫窒息感、闷胀感、剧烈的烧灼样疼痛,一般疼痛持续1-5分钟,偶有长达15分钟,可自行缓解;
(2)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前内侧直至小指与无名指;
(3)疼痛在心脏负担加重(例如体力活动增加、过度的精神刺激和受寒)时出现,在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数分钟后即可消失;
(4)疼痛发作时,可伴有(也可不伴有)虚脱、出汗、呼吸短促、忧虑、心悸、恶心或头晕症状。
一般资料
1、病例介绍
1.1主诉:患者廖江生,男,62岁
因“活动后胸闷2年余,再发加重半年”入院。
1.2现病史:患者于2年前反复出现活动后胸闷,持续20分钟左右,经休息后可缓解。无胸痛,心慌,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下肢浮肿,无晕厥,无咳嗽咳痰。曾去中南医院及协和医院就诊,冠脉造影提示:多支病变,于2010年8月在武汉协和医院行冠脉搭桥手术,术后坚持服用药物,症状明显好转。于半年前反复出现胸部紧缩感,于活动无关,无胸痛,无呼吸困难。3月前出现间断下肢浮肿,以下午浮肿明显。为进一步诊治,今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冠心病”收入院。
自发病以来,神清,精神可,饮食睡眠好,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有高血压10年,糖尿病13年,痛风20年,高脂血症多年,慢性肾功能不全10年。
过敏史:对青霉素,磺胺,头孢类抗生素过敏。外伤史:无,手术史:2010年8月行冠脉搭桥术。
1.3专科情况(体检)
查体;T;36.5℃ P:62次/分 R:18次/分 BP:135/85mmHg,神智清,查体合作,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率62次/分,心律齐,心音正常无杂音,肺部呼吸音清,两肺未闻及罗音,腹部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无包块,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1.4初步诊断: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搭桥术后,心功能2级
诊断依据:1.因“活动后胸闷2年余,再发加重半年”入院。
2.查体: BP:135/85mmHg,心率62次/分,心律齐,心音正常无杂音,肺部呼吸音清,两肺未闻及罗音,双下肢无水肿。
3.辅助检查:武汉中南医院冠脉CT:右支桥远端重度狭窄(约80%)。
2.护理诊断,目标,计划,实施及评价。2.1 2012年10月9日 患者入院第一天
首次病程记录:患者于两年前反复出现活动后胸闷,持续20分钟左右,经休息后可缓解。无胸痛,心慌,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下肢浮肿,无晕厥,无咳嗽咳痰。冠脉造影提示:多支病变,于2010年8月在我院行冠脉搭桥手术,术后坚持服用药物,症状明显好转,现反复出现胸部紧缩感,于活动无关,无胸痛,无呼吸困难。为进一步诊治,需完善相关检查。
(1)焦虑:于病情反复发作久治不愈有关。
近期目标:运用有效的方法应对症状,减轻心理压力。
远期目标:患者心情舒畅,愉快的接受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计划:鼓励安慰病人,告知焦虑情绪对冠心病病程的影响。实施:①跟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告知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对疾病的治愈有很大帮助。②鼓励患者多于周围人交流,跟护士说出心中的不愉快,努力寻找解决方法,积极配合医生及护士的治疗。
③介绍相关疾病的病人与其认识,互相交流感情,讲解疾病好转的相关病例。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评价:患者焦虑情绪得以缓解,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2)知识缺乏: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不很了解有关。
近期目标: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能配合治疗。远期目标: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完全了解,能积极配合治疗。
计划:及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更多。实施:①提供有关冠心病的相关资料,对病人进行全面有效的指导。
②主动为病人讲解疾病的一些相关知识及有关不良表现,让患者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病情,积极配合治疗。
③指导患者休息和活动,饮食原则为低盐、低脂、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评价: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
2.2 2012年10月10日 患者入院第二天
陈学林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患者主诉烦躁心慌。既往史:有高血压10年,糖尿病13年,痛风20年,高脂血症多年,慢性肾功能不全10年。初步诊断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搭桥术后,心功能2级。鉴别诊断:与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相鉴别。目前诊断计划;1.完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2.给予降压降糖,抗血小板聚集,营养心肌,调脂,改善循环支持对症治疗。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及时处理。
(1)知识缺乏:缺乏控制心绞痛诱发因素及预防性用药知识。
近期目标: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有所了解。
远期目标:患者了解日常生活的一些注意事项并能积极配合治疗。计划:从休息活动饮食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
实施:①指导患者保持适当的体力劳动,以不引起心绞痛为度。但应避免竞赛活动和屏气用力活动并防止精神过度紧张和长时间工作。
②告知患者饮食原则为低盐、低脂、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控制 总热量的摄入,主食粗细搭配,一日三餐要有规律,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限酒,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评价:患者对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有所了解。
(2)潜在并发症:心率失常
近期目标:24小时心电监护,患者心律平稳。远期目标:患者在住院期间无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计划: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
实施:①急性期必须对患者进行严密的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心率和心律的变化。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状况。
②如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及时通知医生,准备急救药物及急救设备,如除颤器,起搏器等。
评价:患者住院期间心电图观察,窦性心律,律齐,无心率失常发生。
2.3 2012年10月11日 患者入院第三天
张秀娥主治医师查房记录:今日查房患者诉胸部有紧缩感,长时间行走后双下肢酸软,无力,有排便困难。查体:BP 120/86mmHg,双肺呼吸音清,为闻及罗音,心律齐无杂音双下肢无水肿。检查结果示:大便常规+OB:隐血(+),肌酐142.9umol/L,尿酸514.0umol/L,其他各项指标正常。给予别嘌呤醇降尿酸,其他治疗占不变,继续观察患者病情。
(1)疼痛:胸痛 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
近期目标:患者胸痛逐渐缓解。
远期目标:患者精神状况佳,胸痛得以缓解。计划:给予相应的止疼药物,保证饮食和休息。
实施:①嘱患者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疼痛缓解后可适当活动,以不疲劳为限。
② 遵医嘱给予患者止痛药物,密切观察血压脉搏的变化。如含服硝酸甘油片或消心痛,必要时适当给予镇静剂。
③ 给予吸氧,一般采取用鼻导管或双腔氧气管法,根据血氧饱和
度监测调整氧流量。
评价:患者胸痛主诉疼痛减轻或消失,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2)活动无耐力:与心脏功能减退,氧的供养失调有关。
近期目标:患者24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生活需求的到满足。远期目标:逐渐调高患者的机体耐力,生活自理能力基本恢复。
计划:指导活动,给予氧气吸入。
实施:①24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满足生活需要,减轻心脏负担。病情稳定后逐渐增加活动量,提高活动耐力,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②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严格限制探视,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③持续吸氧2-4 L/min,增加心肌供氧。
评价:患者自理能力基本恢复。
(3)有便秘的危险:与进食少,活动少,不习惯的生活方式有关。近期目标:保证病人进食与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远期目标:预防病人便秘的发生,保持大便通畅。
计划:教会病人预防便秘的方法。
实施:①指导病人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鼓励患者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或服用蜂蜜水,以保持大便的通畅。
②鼓励患者可以适当在病房走廊上活动,精神状态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家人的陪同下在公园走走,有利于心情舒畅。
③每日行腹部环形按摩,促进排便。
评价:病人保持排便通畅,不发生便秘。
2.4 2012年10月15日 患者入院第七天
陈学林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患者未诉胸部紧缩感。查体BP 114/70mm 双肺呼吸音清,为闻及罗音,HR 66bpm,律齐,无杂音,双下肢无水肿。继续观察患者病情,其他治疗不变。
2.5 2012年10月18日 患者今日出院
出院指导
1.运动指导 指导其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适当有规则的运动,根据运动中的
反应,掌握运动强度,避免剧烈运动。
2.生活指导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防止过饱。戒烟限酒,保持理想体重。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服,防止感冒受凉。
3.避免危险因素 积极治疗梗死后心绞痛,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控制危险因素。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激动,避免寒冷,保持大便通畅,防止排便用力。
4.用药指导 坚持按医嘱服药,注意药物副作用,定期复查。
3.健康教育
(1)坚持长期服药,不突然停药,定期就诊复查;(2)生活要有规律,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情绪波。
(3)合理膳食,低盐低脂饮食,限制食盐,每日五克以下,少吃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内脏等,多吃鱼、蔬菜、水果,豆类及其制品。糖类食品应适当控制,不多饮浓茶及咖啡等,果,饮食不宜过饱,提倡少食多餐;保持排便通畅,防止便秘。
(4)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等。(5)肥胖者要逐步减轻体重。
(6)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与冠心病有关的疾病。(7)不吸烟,不酗酒。
(8)常备缓解心绞痛的药物,如硝酸甘油片,以便应急服用。若持续疼痛或服药不能缓解,应立即送医院急诊。
4.体会 在护理冠心病的病人时要时刻注意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尤其是心律等变化和药物作用的不良影响。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为病人提供干净舒适的治疗环境,避免刺激等对于病人的影响,满足其生活所需,向患者讲解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的消极恐慌情绪,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取得病人的信任,让其能够准确清楚的表达内心的感受,得到及时的指导。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防止病情恶化是相当重要的。心梗患者死亡率高,在做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更要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
5.参考文献
[1] 祝惠民.内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42-151.[2] 杨省利,惠昭岚,等.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与效果评价[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6(2):208-210.[3] 陈灏珠.内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206-216.[4] 蔡雄鑫.护理心理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251-264.[5] 赵孝英,何多芬,等.冠心病患者介入诊疗术后24h两种体位的对比[J].中华医学杂志,2003,18(3):183-194.[6] 张华,崔里峪.PTCA术对冠心病患者症状及心功能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09,24(17):80-84.
冠心病病人的护理试题 篇2
1 临床资料
2004年1月—2007年6月我科收治了96例男性冠心病病人, 年龄68岁~85岁, 平均75.6岁;其中心绞痛39例,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3例, 心律失常54例。
2 心理分析
2.1 焦虑心理
老年人的适应能力差, 患病后住进陌生的医院, 住院后饮食起居、休息睡眠等日常生活难以适应, 病人性格变的脆弱, 心情不定, 情绪低落。由于病人正常的生活和活动受疾病限制, 需要他人照顾, 对自己的价值感到怀疑, 认为成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从而产生悲观、失望、自卑心理。
2.2 恐惧心理
老年人由于年老多病, 加之对疾病严重程度及疾病性质不了解, 容易自我扩大疾病的严重性和受死亡的威胁, 从而产生恐惧心理。
2.3 敏感心理
随着病情的发展, 病人过度注重自感变化, 对治疗方案及医护人员的言行和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过度敏感, 过喜、过悲、过虑、过怒等均可导致情绪波动及病情变化。
2.4 固执心理
老年人平时性格固执, 病后更是坚持己见, 漫长的病程导致他们易发怒, 埋怨家人照顾不周, 对医生护士不满意, 喜欢别人恭敬服从, 希望得到子女的关怀, 也希望得到别人的注意、同情、陪伴。
3 心理护理
3.1 了解老年病人的心理状态, 给予理解尊重
了解病人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尊重他们, 不要改变老年病人长期形成的习惯和嗜好[1]。护士以端庄娴淑的仪表, 过硬的操作技术, 热情和蔼的态度, 高度负责的职业责任心, 关心体贴病人, 认真倾听病人的诉说, 细心分析其意图, 满足病人心理上和生理上需求, 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从而使其在心理上得到宽慰, 感情上得到满足。
3.2 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稳定病人的情绪
在临床上经常发现有些老年病人因精神紧张, 情绪激动或心情异常而导致疾病的发作。应告诫老年病人不良情绪是冠心病发作的危险因素。护士要指导他们掌握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 以宣泄、平息、转移等手段来调节心理平衡, 控制疾病发生的因素, 解除病人的心理障碍。
3.3 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冠心病知识宣教
绝大多数病人及家属不懂医学知识, 更不了解冠心病的有关知识, 通过宣教使他们对此病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应给病人以家庭支持[2], 家属要关心体贴病人, 给病人易消化、高纤维、优质蛋白的清淡食物, 少食多餐, 避免食用高热量、高胆固醇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防止便秘, 消除不良因素的刺激。
3.4 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环境
老年病人身体虚弱, 抵抗力差, 室内空气要新鲜, 温度湿度要适宜, 卧床病人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协助做一些适当的肢体活动, 对长期卧床的病人, 定时翻身, 按摩受压部位,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尽量为病人创造一个整洁、安静、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孟喜.住院老干部抑郁状态相关因素调查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 2003, 18 (8) :633.
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的护理 篇3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29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43-01
心血管疾病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冠心病的发病率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占4%-7%,而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1]。冠心病患者介入是冠状动脉动脉内注入造影剂,是心脏的表浅的动脉呈影的方法,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最为可靠的方法和主要手段之一。笔者现将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病人的护理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7例进行分析讨论,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在60-88岁,平均年龄在(65.29±1.02)岁。其中冠心病介入技术包括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的患者有23例;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15例;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3例,PTCA+支架置入术(STENT)的患者有16例。
1.2 方法 此组患者均经过有效的术前准备给予冠心病介入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密切的病情观察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心理 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详细的讲解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目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的相关基本知识,使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要注意些什么。讲解患者患有此类疾病采取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愈后的效果等,讲解介入手术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疗效好、恢复快的手术特点,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极低,手术成功率高。告知患者愈后可以正常工作,不影响日常当中的各项基本生活,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信任以减轻心理负担。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患者术后即可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但避免过饱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加速造影剂的排泄;加强生活护理,协助日常生活的各种需要;24小时候指导患者逐渐增加活动量,起床、下蹲时动作缓慢,不要用力过猛,术后一周避免抬重物,防止穿刺部位再出血。
2.2.2 病情观察及监护 持续心电监护可以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并预防和早期发现并发症,术后患者应进入ICU观察24h.监测患者的神志、体温、心率、血压;进行心电图监测和记录,严密观察有无频发房早、室早、室速、室颤、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出现异常告知医生处理。注意观察足背动脉的波动情况以及肢体的颜色、温度和感觉,了解其血运情况。
2.3 伤口护理 患者安返病房后,制动卧床休息,经桡动脉穿刺需卧床制动6-8h,进行穿刺点压迫止血,随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以及血肿等,观察患者穿刺侧肢体末端皮肤温度,有无感觉障碍以及血液循环情况。仔细观察血管方向有无包块发生,对于出现血肿的要观察血肿是否出现扩散,可在血肿局部用硫酸镁湿敷或者马铃薯切面后覆盖消肿。
2.4 并发症的护理
2.4.1 出血及血肿 一般见于术后4小时拔除动脉鞘管,按压时间不够导致出血,一般按压穿刺点15到20分钟。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沙袋压迫六小时,右下肢限制活动24小时,可防止出血。如病情严重,一般拔管后一小时根据凝血时间决定使用肝素抗凝治疗[2]。并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穿刺点渗血、牙龈出血、血尿、便血等,指导患者不要用硬尖物剔牙,挖鼻孔或耳道。指导患者咳嗽、排便时按压穿刺点,预防血肿出现。发现血肿时,可进行硫酸镁湿敷或理疗以缓解症状[3]。
2.4.2 心律失常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原因一方面是手术的应激反应,机体自身产生激素使心律加快、血压升高、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供血量明显减少,导致心肌供氧不足,最终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律失常。另一方面是因为手术过程中神经丛的损伤,迷走神经改变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4]。因此在患者手术后要充分准备抢救心律失常的药物及抢救设备如:除颤仪、气管插管包、药品抢救车等,出现心律失常遵医嘱迅速准确的给药,以抢救患者的生命为主要任务。
3 结 果
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达到100%,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有6例,包括出血及血肿的患者3例,低血压患者2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应1例,经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均痊愈出院。
4 讨 论
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手术治疗在临床上以及广泛开展,此手术作为一个有创的治疗措施,无论是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均可以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护理人员要提高警惕,严密观察患者的状态,不能因一时疏忽而引起并发症对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护理人员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娴熟的操作技能,要熟知心电图的变化及相关体征,尽早发现病情,及时报告医生采取预防和有效的救治工作。熟练掌握围手术期的各项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苏兴华.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療手术后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2,3(8):718.
[2] 王瑛.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前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0,10(3):371.
[3] 刘洋兵.冠状动脉造影术后不同卧床时间的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33(9):552.
冠心病病人的护理试题 篇4
一、填空题1、412、高热3、944、1005、正
二、选择题
1-5AC C C C6-10B E AD E11-15 DD A D B
16-20C A E D E
三、简答题
简述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1、危重病人抢救工作应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和复杂情况决定组织抢救:
(1)危重病人抢救一般由科内值班医师和当班护士负责,处理有困难报告上级医师,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和护士长组织抢救;
(2)遇有突发群体性严重患者时,应立即报告医务科,由院组织相关科室共同抢救。
2、科室护士应做好抢救准备工作。遇有危重病人应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并及时给予必要的处理。
3、安排合适的人选在及时恰当的时间向家属履行口头告知义务,告知义务,告知其患者险状况,抢救措施
4、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要严肃认真、积极主动,听从指挥,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密切协作。抢 救 工 作 中 遇有 诊 断、治疗、技术 操 作 等 方 面 的 困难 时,应及时请示上级 医 师;上 级 医 师 要 随叫到迅速参加抢救工作。
5、一切抢救工作要作好记录,内容包括病情变化情况、抢救时间及措施、参加抢救的务人员姓名及专业技术职称等。记录抢救时间具体到分钟。
6、口头医嘱要准确、清楚执行前护士要复述一篇。抢救结束及时记录于病历,补开医 嘱和处方,补签病危通知书和知情告知书。
7、各种急救药物的安瓶、输液空瓶、输血空袋等用完后暂行保存,以便统计和查对。、一 切急 救 用品实行“ 四固定” 制度,各类仪器保证性能良好。科室抢救物品不外借,用 后归放原处,清理补充。
冠心病病人的护理试题 篇5
科室: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1分)
1、科主任、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每周查房多少次()
A、-次 1-2次
B、2-3次
C、1-3次
D、3-4次
2、主治医师查房制度规定()
A、每日2次 B、每周至少5次 C、每日1次 D、每周5-6次
3、住院
医
师
查
房
制
度
规
定
()
A、每日至少1次B、每日至少2次C、每日3次D、每日至少3次
4、疑难危急病例或特殊病例,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并安排()查房。A、科主任B、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C、主治医师D、住院医师
5、节假日必须有()职称医生坚持查房。
A、科主任B、主任医师C、主治医师以上D、副主任医师以上
6、根据手术分级制度规定,()手术均应开展手术术前讨论并书写术前讨论记录。
A、一级手术以上B、二级手术以上C、三级手术以上D、四级手术
7、择期手术应在术前()天由各病区经治医师填写手术通知单并送交手术
室
统一
安
排
手
术。
A、≥0.5天B、≥1天C、≥1.5天D、≥2天
8、凡死亡病例,一般应在病人死亡后()组织病例讨论,特殊病例应 及时组
织讨论。A、3天内B、5天内C、一周内D、十天内
9、入院()能确定诊断或治疗有难度的病人,由副主任医师组织疑难病例周讨
论,周提
出
诊
疗
意
见
。周 A、2B、3C、一月D、110、新入院或病情突变的危重病人,填写病危通知单()A、一份B一式两份C一式三份D一式四份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首诊负责是指第一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对所接诊病人,特别是对急、危重病人的()()()()()等工
作
负
责
到
底。
2、主治医师查房,应有本病房()、()或()、()、()参加。
3、如遇危重病人需抢救时,首诊医师()并及时通知()()主持抢救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和拒绝抢救。
4、主治医师决定病人的()()()等问题。
5、主任医师查房,应有()、()、()、()、()、()和有关人员参加;节假日必须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医生坚持
查
房。
6、科主任查房可()、()及(),发现缺陷,改正错误,指导实践,不断提高医疗水平。
7、术前讨论对将要进行的()、()、()进行讨论
8、术前谈话和签署()依照()要求进行。
9、死亡病例讨论由()主持,()和()参加,必要时,()
派
人
参
加。
10、死病例讨论应该明白()()()()()五个问题。
11、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应由()或()和()组织,重大抢救应由()或()组织。
12、抢救工作中遇有()()()等方面的困难时,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或医院领导,迅速予以解决。
13、危重病人抢救结果,应电话报告()和()。
三、问
答
题
(每题
分)
1、什么是首诊医师负责制度?
2、主治医师及住院医师查房应包括哪些要点?
3、简述疑难
4、简述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病例讨论制度。
一、选择题
1、A
2、C
3、A
4、B
5、D
6、B
7、B
8、C
9、A
10、C
二、填空题
1、检查、诊断、治疗、转科、转院
2、本病房总住院医师、住院医师或进修医师、实习医生、责任护士
3、首先抢救、上级医师、科主任(急诊科主任)
4、出院、转科、转院
5、主治医师、总住院医师、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实习医师、护士长
6、抽查医嘱、病历及护理质量
7、二级以上手术、有严重并发症的手术、疑难手术
8、《手术同意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9、科主任、医护、有关人员、医务科
10、死亡原因、诊断是否正确、治疗护理是否恰当及时、从中汲取哪些经验教训、今后的努力方向
11、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护士长、科主任、院领导
12、诊断、治疗、技术操作
13、医务科、科主任
三、简答题
1、首诊负责是指第一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对所接诊病人,特别是对急、危重病人的检查、诊断、治疗、转科和转院等工作负责到底。
2、主治医师:(1)每日查房一次,应有本病房总住院医师、住院医师或进修医师、实习医生、责任护士参加。(2)对所主管病人分组进行系统查房,确定诊断、治疗方案以及手术方式和进一步检查措施,了解病情变化并进行疗效评定。(3)对危重病人应随时进行巡视检查和重点查房,如有总住院医师、住院医师邀请应随喊随到,提出有效和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必要时进行晚查房。(4)对新入院病人必须进行新病人讨论,对诊断不明或治疗效果不好的病例,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查明原因。(5)疑难危急病例或特殊病例,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并安排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6)对常见病、多发病和其他典型病例进行每周一次的教学查房,结合实际,系统讲解,不断提高下级医师的业务水平。(7)系统检查病历和各项医疗记录,详细了解诊疗进度和医嘱执行情况,严密观察治疗效果等,及时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8)检查总住院医师、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医嘱,避免和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签发会诊单、特殊检查申请单、特殊药品处方,检查病历首页并签字。(9)决定病人的出院、转科、转院等问题。(10)注意倾听医护人员和病人对医疗、护理、生活饮食以及医院管理等各方面的意见,协助护士长搞好病房管理。住院医师:(1)对所管的病人每日至少查房一次,一般要求上、下午下班前各巡视一次和晚查房一次,危重病人和新入院病人及手术病人重点查房并增加巡视次数,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2)对危急、疑难的新入院病例和特殊病例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3)及时修改实习医师书写的病历和各种医疗记录,审查和签发实习医师处方和化验检查单,及时落实会诊意见并分析各项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4)向实习医师讲授诊断要点、体检方法、治疗原则、手术步骤、疗效判定及医疗操作要点。(5)检查当日医嘱执行情况、病人饮食及生活情况,并主动征求病人对医疗、护理和管理方面的意见。(6)做好上级医师查房的各项准备工作,介绍病情或报告病例。
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凡遇到疑难病例,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疑难病例讨论,通知有关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分析,争取尽早明确诊断,并提出治疗方案。
1、入院二周仍未能确定诊断或治疗有难度的病人,由副主任医师组织疑难病例讨论,提出诊疗意见。
2、对诊断有争议或治疗确有难度的病人可提交医务科组织会诊或全院病例讨论,以确定诊疗措施。
发热病人的护理 篇6
发热是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机体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观察要点】
1、监测体温变化
体温超过38.5。C,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30~60分钟后复测体温。
2、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了解血常规、血容比、血清电解质等变化。在病人大量出汗、食欲不佳及呕吐时,应密切观察有无脱水现象。
3、观察末梢循环情况
高热而四肢末梢厥冷、发绀等提示病情加重。
4、并发症观察
注意有无抽搐、休克等情况的发生。【护理要点】
1、安置病人卧床休息,有谵妄、意识障碍时应加床档,注意安全。
2、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
3、遵医嘱正确应用抗生素,保证按时、足量、现用现配。
4、提供高维生素、高热量、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
5、每日酌情口腔护理2~3次或进食前后漱口。
6、注意皮肤清洁卫生,穿棉质内衣,保持干燥。
7、注意病人心理变化、及时疏导,保持病人心情愉快,处于接受治疗护理最佳状态。
【指导要点】
1、指导病人食用易消化、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的饮食,多饮水。
2、指导病人穿着宽松、棉质、透气的衣服,以利于排汗。
3、指导病人了解发热的处理方法。
4、告诉病人忌自行滥用退热药及消炎药。
休克病人的护理
休克是机体受到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血液灌流不足所引起的以微循环障碍、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为特征的病理性症候群,是严重的全身性应激反应。
【观察要点】
1、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状态,是否有兴奋、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反应迟钝、昏迷等表现。
2、密切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心率、血压、瞳孔、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有无呼吸浅快、脉搏细速、心率增快、脉压减小<20mmHg、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或较前下降20~30mmHg、氧饱和度下降等表现。
3、密切观察病人皮肤温度、色泽,有无出汗、苍白、皮肤湿冷、花斑、紫绀等表现。
4、观察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肺毛楔压(PCWP)的变化。
5、严密观察每小时尿量,是否尿量<30ml/h,同时注意尿比重的变化。
6、注意观察电解质、血常规、血气、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等检查结果的变化,以了解病人其他重要脏器的功能。
7、密切观察用药治疗后的效果及是否存在药物的不良反应。观察病人的情绪状态。【护理要点】
1、应当对病人进行心电、呼吸、血压等监护,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对外周血压测不到的病人,要及时行有创血压监测,以及时了解血压情况。必要时,配合医生行漂浮导管检查,监测血液动力学变化。
2、配合医生尽可能行深静脉穿刺术,便于抢救用药的同时也能随时监测中心静脉压。
3、采用开放面罩或麻醉机给予较高流量的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以改善组织器官的缺氧、缺血及细胞代谢障碍。当呼吸衰竭发生时,应立即准备性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4、随时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留置导尿,严密测量每小时尿量,准确记录出入量,注意电解质情况,做好护理记录。
5、若无条件做深静脉穿刺,应格外注意大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对病人血管的影响,避免皮肤坏死。
6、保证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房安静。
7、为病人保暖,避免受凉。
8、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按时翻身,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9、遵医嘱正确给予药物治疗,输液速度要按医嘱执行,避免病人出现肺水肿。
10、对实施机械辅助治疗的,按相关护理常规护理。
11、做好各种管道的管理、口腔护理及无菌技术操作,预防各种感染。
12、做好生活护理,早起营养评估,早期营养支持。
13、做好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疏导。【指导要点】
1、进行心理指导,使病人克服对疾病的恐惧感。
2、指导病人及家属对诱发休克出现的疾病进行预防。
3、指导病人按时服药,定期随诊。
手术前病人的护理
手术前病人护理是指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到被送至手术台期间的护理。【手术类型】
1、急症手术
病情危急,需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必要准备后迅速实施手术治疗的,如外伤性肝、脾破裂等。
2、限期手术
手术时间选择有一定时限,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好术前准备,如各种恶性肿瘤的切除手术。
3、择期手术
充分的术前准备后进行的手术治疗,如一般的良性肿瘤切除术。【护理要点】
1、护理评估
(1)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家族史、既往史、遗传史及生育史等。(2)现病史及伴随的其他系统疾病。(3)药物应用情况及过敏史。
(4)病人的营养状态、手术耐受性。(5)病人对手术的了解程度及心理状况。
2、协助病人做好术前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包括血型)、尿常规、便常规、出凝血功能、血液生化(包括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血糖检查等)、肺功能、心电图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
3、术前准备
(1)呼吸道准备:根据病人的手术部位,进行深呼吸和有效排痰的锻炼,如胸部手术者训练腹式呼吸;腹部手术者训练胸式呼吸。深呼吸有效排痰法:先轻咳数次,再深呼吸后用力咳嗽。有吸烟嗜好者,术前2周戒烟。
(2)为肠道准备:肠道手术者,入院后开始少渣饮食。择期手术者于术前12小时起禁食,4小时起禁水。除急诊手术者严禁灌肠外,择期手术者应根据手术部位、范围及麻醉方式给予不同的肠道准备。
(3)皮肤准备:充分清洁手术术野皮肤和剃除毛发。皮肤准备时间越接近开始时间越好,一般不超过24小时。术前1日,协助病人剪指(趾)甲、沐浴、洗发及更换清洁衣裤。
(4)术前晚保证病人充足休息。睡眠欠佳者,应遵医嘱应用镇静药。
(5)其他准备:药物过敏试验;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指导病人练习床上排大小便等。
4、术日晨准备
(1)认真检查、确定各项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
(2)若发现病人有不明原因的体温升高,或女性病人月经来潮等情况,及时通知医生。(3)入手术室前。协助病人排尽尿液。(4)胃肠道及上腹部手术者应放置胃管。
(5)嘱病人拭去指甲油、口红等化妆品;取下活动的义齿、发夹、眼镜、手表、首饰和其他贵重物品。
(6)遵医嘱给予术前药物。
(7)备好手术需要的病历、X线片及药品等,随同病人带入手术室。(8)与手术室接诊人员仔细核对病人、手术部位及名称等,做好交接。
5、手术后用物准备
根据不同部位手术要求,铺好麻醉床,准备术后用物,如吸氧装置、吸引器、胃肠减压器、引流袋及监护仪等。
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手术后病人的护理是指病人自手术完毕回到病室直至出院阶段的护理。【护理要点】
1、护理评估
(1)手术类型和麻醉方式,术中出血、输血和补液等情况。(2)生命体征、切口状况、引流管/引流物等情况。
2、一般护理
(1)与麻醉师和手术室护士做好床边交接工作。
(2)根据麻醉方式、手术类型,正确安置病人的卧位。全身麻醉尚未清醒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椎管内麻醉者,取平卧位6~8小时;局部麻醉者,可视手术和病人需求安置体位。
(3)正确连接各引流装置,保证静脉输液通畅,注意保暖。
3、根据手术大小和病情情况,定时监测生命体征。
4、切口护理
观察切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辅料脱落及局部红、肿、热、痛或波动感等典型体征。若敷料有渗血、渗液或污染,应及时更换。
5、疼痛护理(1)正确评估疼痛的性质、部位、时间和程度,一般术后24小时内疼痛最为剧烈。2~3天后逐渐缓解。若疼痛呈持续性或减轻后再次加剧,应警惕切口感染的可能。
(2)有效减轻或缓解病人疼痛。如妥善固定引流,防止牵拉痛;翻身、深呼吸或咳嗽时,按压切口部位,减轻震动性疼痛;指导病人听音乐等分散注意力;遵医嘱及时应用止痛药等。
6、发热护理
手术后病人的体温尚高一般不超过38C。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应用解热镇痛药,并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协助病人及时更换潮湿衣裤等。
7、饮食护理
视手术和病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术后恢复饮食时间。
(1)非消化道手术:局部麻醉后,根据病人需求进食;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腔麻醉后小时,病人清醒,无明显恶心、呕吐等不适时可开始进食。
(2)消化道手术:手术后48~72小时禁食,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胃管拔除后,开始进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和普食。
8、活动
术后非制动病人应早期下床活动;活动应根据病情轻重和病人的耐受程度循序渐进,一般术后1~2天,开始床上活动,术后3~4天离床活动。
9、引流管道护理
根据不同的需要,术中可在切口、体腔和空腔内脏器官内放置各种类型的引流物。
(1)留置多根引流管者,应区分引流管的引流部位和作用,做好标记并妥善固定。位置不可过低或过高,避免引流管移位、脱出,防止逆行感染。如胸腔引流管的位置不能高于插管入口处的平面;脑室引流管有脑脊液引流时,常抬高引流管位置,切勿过高或过低,以免出现引流不畅或引流过度而致低颅压、抽搐和继发出血等。
(2)定时挤压引流管,检查管道有无堵塞或扭曲,保持引流畅通。换药时,协助医生将暴露在体外的管道妥善固定,以防滑入体腔或脱出。若引流不畅,应及时通知医生,查明原因,协助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3)每天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质变化。及时倾倒引流袋内的液体,以免因引流袋过重掉落导致引流管脱出。对意识不清醒的病人,必要时采取约束措施,防止意外拔管。
(4)保持引流系统密闭无菌,长期置管的病人,定期更换引流袋或负压吸引器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胃管除外)。
(5)对于负压引流管,应观察并调整压力,保证引流治疗效果,如乳腺引流负压吸引管。
(6)观察引流管处伤口情况,观察周围皮肤有无发红、疼痛、肿胀及渗血渗液等情况,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保持局部清洁,渗液多时,应及时更换敷料。
(7)熟悉不同引流管的拔管指征,做好健康教育。一般切口胶片引流在术后1~2日拔除,烟卷引流在术后4~7日拔除。
(8)指导病人取合适体位,病人翻身、活动时,应避免牵拉过度而致引流管脱出。【健康指导】
1、指导病人合理摄入含有足够能量、蛋白质和丰富维生素的均衡饮食。
2、劳逸结合,适量活动。一般术后6周内不宜做重体力工作。
3、术后继续药物治疗者,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
4、切口局部拆线后,用无菌纱布覆盖1~2天。若为开放性伤口出院者,应遵医嘱定期更换敷料。
5、病人出院后若出现切口引流物有异味、切口红肿等不适应及时就诊。
6、一般手术病人于术后1~3个月门诊随访一次,肿瘤病人应于术后2~4周到门诊随访。
妇科疾病手术病人的护理
(一)术前护理 【观察要点】
1、心理状况
病人对手术的认识程度、紧张程度。
2、生命体征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面色、腹痛情况、有无阴道出血。【护理要点】
1、加强护患沟通
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
2、做好围手术期的准备
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注意事项、提供病人所需的健康指导。
3、术前3日开始阴道准备及肠道准备;术前1日开始皮肤准备、配血;术前30分钟遵医嘱留置尿管。
4、阅读病历,检查病人术前化验是否完善,如果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
5、术前遵医嘱备好手术用药、用物。
6、术前备好麻醉床。【指导要点】
1、保证充足睡眠。
2、术日晨嘱病人取下义齿,保管好贵重物品。
3、嘱病人术前做好个人卫生、淋浴、剪指甲。
(二)术后护理 【观察要点】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2、观察伤口有无渗血;阴道有无出血、量及性质;引流量、形状及颜色;尿管是否通畅、尿液量、形状及颜色。
3、保持静脉通路通畅;观察输液速度。
4、观察伤口疼痛情况。
5、术后一日观察病人腹胀情况,有无排气。【护理要点】
1、监测生命体征,阴道出血及腹部切口有无渗血,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体位
根据麻醉情况采取相应卧位;全麻病人清醒前,应采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硬膜外麻醉病人去枕平卧6小时后置枕,呕吐时头偏向一侧。同时防止病人坠床。
3、固定引流管及尿管。
4、伤口疼痛遵医嘱及时给予止痛剂。
5、加强生活护理。
6、保持外阴及尿管的清洁,定时更换引流袋并记录引流量。【指导要点】
1、病人返回病房后根据麻醉性质告知注意事项,包括卧位、饮食、休养方式、个人卫生。
2、排气前避免进食糖、产生食品;少量多餐、半流食可促进肠蠕动,排气后可进普食。
3、鼓励病人勤翻身,早下地活动,防止术后并发症。
4、术后指导病人及早开始下肢活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若出现下肢水肿、酸、胀、麻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及早采取措施。
5、遵医嘱拔除尿管后鼓励多饮水,及时排尿,避免尿潴留。
6、全麻术后病人指导有效咳嗽,必要时行雾化吸入。
7、做好出院宣教,告之术后复查时间、地点,指导出院服药。
子宫肌瘤病人的护理
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临床表现】
子宫肌瘤病人多无明显症状。
1、月经改变
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加,不规则阴道流血等。
2、腹部包块。
3、白带增多。
4、腹痛、腰酸、下腹坠胀。
5、压迫症状
压迫膀胱出现尿频、排尿障碍、尿潴留,压迫直肠可致排便不畅。
6、不孕,占25%~40%。
7、继发贫血。【辅助检查】
1、超声检查
2、宫腔镜检查
3、腹腔镜检查
4、子宫输卵管造影 【治疗要点】
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随访观察、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护理要点】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注意体温变化;观察腹痛情况;观察切口辅料有无渗出;非手术病人注意观察阴道流血的时间、量、色和形状并记录。
2、给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持充足的睡眠。
3、向病人及家属宣讲子宫肌瘤的有关知识,以消除顾虑。增强信心,配合治疗。
4、坚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铁的饮食。
5、止痛,评估病人切口疼痛情况,分散病人对疼痛的注意力,术后次日可取半卧位,束腹带,遵医嘱给止痛剂。
6、如有腹胀,鼓励病人勤翻身,早下床活动,术后24小时可离床活动。遵医嘱用生理盐水低位灌肠或热敷下腹部,必要时新斯的明0.5mg肌肉注射或肛管排气。
7、保持外阴清洁干燥,2次/日擦洗会阴,勤换内裤。【健康指导】
1、向病人宣教术后1~3个月内禁止性生活,不做重体力劳动。
2、定期门诊复查,;了解术后康复情况。
3、保守治疗的病人,向病人介绍出院所带药物名称、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卵巢肿瘤病人的护理
为妇科常见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临床表现】
早期无明显症状与体征,易被忽视。
1、腹部包块。
2、压迫症状 尿频、便秘、气急、心悸等。
3、恶性肿瘤晚期时可表现消瘦、严重贫血等恶病质征象。【辅助检查】
1、细胞学检查
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找癌细胞,可确定临床分期,选择治疗方法。
2、B型超声检查。
3、肿瘤标志物
测AFP、CA125、HCG、性激素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4、腹腔镜检查
可直接看到肿块大体情况,并对整个盆、腹腔进行观察。
5、放射学检查。【治疗要点】
1、良性卵巢肿瘤的治疗原则是手术切除。
2、恶性卵巢肿瘤以手术为主,辅助化疗或放射。【护理要点】
1、严密监测病人手术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病人的意识、面色、末梢循环及切口情况,观察阴道有无出血及感染情况,如有盆腔引流管的病人,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及引流物的量、颜色、性状。
2、给病人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持充足的睡眠。
3、术后出现腹痛、腹胀,详见子宫肌瘤术后护理。
4、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鼓励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5、巨大卵巢肿瘤切除术后,腹部置沙带压迫,防止腹压骤降引起严重后果。
6、直到卧床病人进行床上肢体活动,协助病人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
7、向病人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介绍成功的病例,解答病人对手术的疑虑,堆放化疗的病人告知可能出现的全身及局部的反应,消除其恐惧感。【健康指导】
1、向病人宣教术后活动的重要性,逐日增加活动量。
冠心病病人的护理试题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0月—2014年3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冠心病病人, 其中男69例, 女31例;年龄40岁~81岁 (61.5岁±15.8岁) ;均意识清楚, 能自主填写量表和回答护士提出的相关问题。
1.2 研究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量表评价冠心病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PSQI由19个自我评定问题和5个睡眠同伴评定的问题组成。仅将19个自我评定问题计分。以PSQI>7分为我国成人睡眠质量障碍的参考值, PSQI总分≤7分认为睡眠质量较好, 总分>7分睡眠质量较差, 总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2]。通过座谈访问法了解影响冠心病病人睡眠质量的常见因素。
2 结果
2.1 病人的睡眠情况
冠心病住院病人通常在2 1:3 0~2 2:00入睡, 入睡时间需3 0min~6 0min, 06:00~06:30起床, 卧床时间7h~8h, 夜间因内外因素觉醒2次~3次, 失眠时间3h~4h。
2.2 病人的睡眠质量指数
住院冠心病病人PSQI总分为9.27分±3.85分, PSQI≤7分有34例, PSQI>7分有6 6例。6 6%的病人存在睡眠障碍问题。见表1。
例 (%)
2.3 冠心病病人睡眠障碍的常见影响因素
采用访谈法从病人的主诉中归纳总结影响冠心病病人睡眠质量的常见因素主要有病理生理因素、治疗护理因素、周围环境、心理因素、药物因素等。
3 影响冠心病病人睡眠质量的因素
3.1 病理因素
冠心病病人由于一过性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发作性胸骨后疼痛, 引发心绞痛, 因疼痛入睡困难。病情严重的病人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 从而诱发心肌梗死引起心悸, 心前区不适和疼痛, 加重睡眠障碍。另外, 冠心病病人夜间迷走神经兴奋, 冠状动脉收缩心肌缺血缺氧, 夜间常因胸闷憋气而惊醒, 被迫坐起。
3.2 生理因素
冠心病病人多为老年人, 老年人睡眠结构表现为浅睡眠比例增多, 深睡眠比例减少, 易惊醒;部分会出现主要睡眠时相提前, 容易早醒;睡眠-觉醒各阶段转变的耐受力较差[3]。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机体内在的变化和脑细胞的老化, 睡眠时间减少, 睡眠深度变浅, 入睡较难, 而且醒得早[4]。
3.3 治疗护理因素
部分病人由于病情需要, 需持续静脉输液, 不能随意改变体位, 戴面罩进行吸氧的病人会感到面部不舒适, 这些都影响病人的睡眠。频繁的治疗和护理操作经常影响病人的休息, 使其睡后易醒及醒后难以入睡, 最终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3.4 环境因素
首次入院的病人对此表现尤为明显。同病房病人痛苦的呻吟、咳嗽、鼾声、走动, 病房陌生的环境, 特殊的气氛, 夜间病房及走廊里的灯光, 不适宜的温度、湿度, 各种仪器发出的声响, 各种监护仪的导联线限制自由翻身等都会影响病人的睡眠质量。
3.5 心理因素
冠心病病人心绞痛急性发作时, 会因胸骨后压榨性疼痛、胸闷、心悸而焦虑不安, 甚至感到无助和惶恐, 这些会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而导致失眠。介入治疗的病人思想负担较重, 一方面因担心手术是否成功而导致不良的心理反应和应激;另一方面担心家庭无法承受昂贵的医疗费用, 整日忧心忡忡, 从而导致失眠。病人对病情预后的担心、家庭角色社会地位的变更及经济压力等都会导致病人入睡困难引起睡眠障碍。长期住院的病人整日待在病床上, 与家人长期分离, 缺少信息的交流, 感到孤独、寂寞, 心理受到压抑。而长期失眠又会加重病人的心理压力, 导致恶性循环。
3.6 药物因素
部分病人因长期失眠经常服用安定等镇静催眠类药物, 久而久之对药物形成依赖, 随着时间的推移用药剂量也随之加大, 致使终日头晕、脑胀, 甚或昼夜颠倒, 打破正常的睡眠规律。
4 护理对策
4.1 疼痛的护理
护士应遵医嘱及时给予病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同时给予病人氧气吸入, 增加心肌氧供, 减轻缺血和疼痛, 嘱病人卧床休息。疼痛剧烈的病人可遵医嘱给予吗啡或哌替啶止痛, 随时观察病人有无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现病人有胸闷、憋气的症状时, 立即协助坐起, 给予床旁小桌让其扶桌休息, 给予氧气吸入, 改善呼吸困难。
4.2 加强生活护理, 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1) 值班护士应加强夜间巡视, 做好夜间护理, 满足病人的需要。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为病人变换体位, 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被褥,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保持床单位平整干净, 无异味。嘱病人睡前不宜多饮水, 以免夜尿增多中断睡眠, 对睡眠产生不利影响。睡前不喝浓茶、咖啡, 避免精神过度兴奋, 难以入睡。睡前半小时喝热牛奶, 用热水泡脚均有利于睡眠。 (2) 保持病区整洁安静, 室内空气清新流通, 调整病室的温度和湿度。夜间睡眠要开地灯, 避免强光照射。护士应避免在有效的睡眠时间内实施影响病人睡眠的医疗护理操作, 以免干扰睡眠周期的自然过程, 尽量集中操作, 必须进行的医疗和护理操作应穿插于病人的自然觉醒期进行。进行各项操作时都要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
4.3加强心理支持
(1) 加强巡视的次数, 关心安慰病人, 多与病人沟通, 稳定病人情绪, 减轻心理负担。良好的心理护理常常可以起到药物难以达到的作用, 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能力, 帮助其建立不畏老、不怕病的自我健康意识[5]。病人刚入院时护士应主动热情的接待病人, 为其介绍病房的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同病房的病友, 以便其尽快熟悉环境, 消除陌生感, 使其心理上接受周围的环境, 在心理上主动适应和调节以维护心理平衡, 保持乐观的心态。 (2) 做好病人家属的工作, 争取家庭、社会的支持, 解除其后顾之忧, 使病人安心养病, 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工作。认真细致地观察病人的心理反应, 针对性地采取心理护理措施, 取得病人的信赖后, 再给予暗示性语言, 以消除大脑皮层病理兴奋灶, 促进抑制过程扩散而进入睡眠[6]。教会病人自我放松的技巧, 如深呼吸、听轻音乐、冥想等;鼓励病人坚持锻炼进行有益身心的活动。
4.4 适当应用镇静催眠类药物, 辅助睡眠
对于习惯性失眠或者入睡困难的冠心病病人可以遵医嘱适当地给予苯二氮艹卓类催眠药物。医护人员需要熟练地掌握药物的服用剂量、服药间隔、不良反应等, 指导病人正确用药, 以提高药物的有效性和病人服药的依从性。服用催眠类药物后, 护士应认真观察其疗效, 如病人是否入睡, 中途有无觉醒, 次日觉醒的时间[7], 并注意病人的安全, 防止摔伤等意外的发生。
综上所述, 睡眠质量下降或失眠是冠心病病人常见的睡眠障碍, 直接影响病人心脏功能的恢复, 影响病人的情绪和食欲, 加重病情[8,9]。本文通过对冠心病病人睡眠质量的研究, 深入了解了睡眠对冠心病病人的重大意义。医护人员应根据病人发生睡眠障碍的不同原因及症状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区别的护理, 做到辨证施护, 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创建使其安静入眠的环境和心理状态, 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 使病人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 使其得到有效的护理。
参考文献
[1]尤黎明, 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149.
[2]Smyth C.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J].Med Surg Nursing, 2003, 12 (14) :261-262.
[3]张青.老年失眠病人护理的状况与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07, 45 (20) :151-152.
[4]何桂芳.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 5 (10上) :18-19.
[5]侯立虹.老年住院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4, 4 (6) :1680.
[6]陈斌, 王玉莲, 黄雪梅, 等.ICU病人精神障碍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10 (19) :53-54.
[7]刘熔雪, 江小燕, 何莲瑛.心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分析与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 (22) :37.
[8]史宇颖, 丁蕾, 耿桂灵.冠心病病人院外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 2014, 28 (5A) :1554-1556.
冠心病病人的护理试题 篇8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护理冠心病患者改善其便秘的发生。方法:将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患者除按常规护理外,结合中医辨证施护。包括饮食干预、行为干预及心理干预等,比较两组患者便秘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便秘发生率较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便秘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关键词】冠心病;便秘;中西医结合
冠心病患者由于病程长,自身运动能力减弱,发生功能性便秘的几率加大。而一旦发生便秘,因排便用力,导致心率加快,心脏负担急剧加重,易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使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1]。为了改善冠心病人的便秘状况,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2013年4月至2013年7月在我科收治的冠心病人中,选取其中依从性良好,以往有便秘史的,排除胃肠道有器质性病变者,共60人,男性38人,女性22人,年龄在58~77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人,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即给予对症治疗和一般护理,而负责干预组的护士须了解每一位的饮食习惯、排便习惯、体质状况、性格特征、病史记录,以及服药、运动等,再针对每一位患者的不同情况,结合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1、2、1 情志护理 排便是通过神经反射来完成的,焦虑、恐惧和悲观失望等因素均可造成便秘。对便秘患者应及早采取干预措施,患者入院后即以热情亲切的态度与之接触,主动介绍疾病的治疗过程和发生便秘的危害性,让患者在心理上得以重视。保持良好的心态及愉悅的心情,可减轻因精神紧张、惧焦虑引起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助于便秘的改善和恢复。
1、2、2 饮食调理,膳食纤维的合理搭配,对治疗便秘有非常好的效果。患者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定时定量,营养饮食搭配合理。多食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和谷物,如芹菜、韭菜、菠菜、香蕉、苹果及杂粮等。忌食油炸、熏烤、辛辣、海鲜等发物,忌暴饮暴食、吸烟、饮酒等。每天饮水量为1000~1500ml。中医饮食调护:对脾虚气弱、脾肾阳虚者,可每晨以温开水冲服蜂蜜一杯;对肠道实热、肠道气滞者,可每晨饮冷开水一杯;肾虚者可食核桃仁粥;血虚者可食黑芝麻何首乌粥;阴虚可食生地粥;气虚者可食郁李仁粥。
1、2、3 训练定时排便习惯 鼓励患者要养成定时起居的习惯,不要轻易改变生活规律。不管有无便意,每天都要定时排便,排便前先以温开水外敷肛门,排便时要注意力集中,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2]。长期卧床的患者,应训练进行床上大小便,起初不适应者可将床头摇高15~30°。对床上排便的患者要注意保护隐私,必要时用屏风遮挡。
1、2、4 运动指导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相应的运动方案。有下床活动能力者,可以在专人指导下做操,散步,慢跑,但要注意适量原则,切忌过量,以免加重心肌缺血。卧床者可在责任护士或家人的协助下做一些主动或被动运动。指导患者适当做如下的健身运动。①按摩腹部:平卧放松,因中医讲以逆时针方向为补,顺时针方向为泻,故可自病人右下腹沿结肠走向,用示、中、无名指从右至左环形的顺序进行腹部按摩,再按压中脘、左天枢、关元三穴,以促进肠蠕动。②收腹鼓腹运动:平卧时深吸气将腹部鼓起,呼气时缩腹,反复做10min左右;③提肛运动:平卧或坐位时进行收缩肛门运动,即正常排便时的一收一放动作,以锻炼提肛肌的收缩力。
1、2、5 中医特色护理 ①耳穴埋豆:选穴有脾、打场、三焦、肺、肾等,用中药王不流行籽,胶布剪成等正方形贴附于最敏感的耳穴上,每日按压一次,每次一分钟 ②艾灸:选大肠俞、肾俞、肝俞、三焦俞、脾俞、肺俞,每穴温和灸5~10min,每日一次[3]。③推拿按摩:首先温暖腹部,再用点穴压手、脚处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合谷、支沟等。
1、2、6 药物护理 对于经过上述护理干预后效果仍不明显,可以适当给予药物干预。如三黄片、芦荟胶囊、乳果糖等口服,或甘油栓、开塞露等外用。
2 效果评价
两组患者在各自入院一周后经过不同的治疗和护理,给予评估,对照组发生便秘9人,干预组发生便秘2人,出院后再次评估,对照组发生便秘12人,干预组发生便秘4人。护理干预组的便秘发生率明显下降,与常规护理组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4]。依中医理论,胸阳衰弱,心气不足,浊阴瘀血干犯清阳之府,痹阻心脉,不通则痛。冠心病患者往往发病突然,在之后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卧床休息和限制活动,使胃肠蠕动减慢,加上排便环境和习惯的改变,容易发生便秘。因其本虚标实,以虚为本的病理基础,决定其发生便秘多以虚性便秘为主,以脾气虚,脾胃运化失常为主要原因。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经饮食、行为、心理等多方面干预,大大降低了便秘的发生率,减轻了病症,减少了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经中医健脾补气养血,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标本兼治,在较长时间内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平 冠心病便秘患者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探讨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年3月第22卷第3期 第19页
[2] 韦洁 老年患者便秘护理新进展 现代医药卫生,2012年7月第28卷第13期.
[3] 王彩霞、杨雨竹、徐银丽 冠心病便秘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 当代护士,2010年11月中旬刊第51页
【冠心病病人的护理试题】推荐阅读:
冠心病病人的中医护理07-10
冠心病病人的家庭护理05-22
一例冠心病病人的个案护理06-10
冠心病病人心理护理08-10
冠心病病人05-18
冠心病人的膳食原则10-11
冠心病搭桥病人健康教育11-28
冠心病的心理护理08-04
冠心病患者的护理10-12
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方法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