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作业读书心得

2024-10-14

家长作业读书心得(通用12篇)

家长作业读书心得 篇1

读书心得

人到而立之年,仍不忘时时读书。回想从学生开始,勤奋努力读书,学习课内外知识,考出好的成绩,最终学业有成,到毕业就工,工作顺顺利利,得心应手,成绩突出。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自己拥有的扎实丰富的知识,而这些知识的取得都是自己通过读书学习获得来的。通过不断的读书学习,考取专业职称,更新知识水平,拓宽知识层面,使自己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思想的宝库,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是开启智慧的钥匙,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要时时读书,刻刻读书,不断从读书中提取养分,来营养自己,来武装自己,增强自己的力量,使自己的一生精彩万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和知识面,积累自己的知识库;多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使自己才思敏捷,笔下生花;多读书,可以增长见识,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多读书,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我们的情操;多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使自己达到“无师自通”的学习境界。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我们读书,要细心读,认真读,耐心读。对于好的书籍,好的句子,好的段落,好的知识,要反复读,来回读,熟读于心。这样,这些知识的意思,我们自然而然的就明白了。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读书百遍,其意自见”的意思。

“学习贵有恒”。我们读书要持之以恒,活到老,学到老,不需要三更起五更眠,但不要一日曝十日寒。俗话说的好,“开卷有益”,我们要时时刻刻不忘读书,读书不在量的多少,即使每天读一点书,只要用心读,也可以积少成多,积沙成塔。

我们读书,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有针对性的读,要有选择性的读,要有重点性的读;我们读书,要做好笔记,做好总结,做好联想,做好思考,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不要因喜好而偏读;我们读书,要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精益求精;我们读书,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对读书中不懂的知识要多问多请教;我们读书,要读好书,读有益的书,不读庸俗的、不健康的书箱。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不要等到自己需要知识时,才觉得知识的宝贵,才知道读书的重要,才明白读书的好处。更不要等到了自己老了才知道,“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多多读书,学业有成,直至事业成功,不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任何遗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籍是一种财富,我们一生要利用好这种财富,博览群书,从中提取精髓,为我们走好自己精彩的一生保驾护航。

王进宝 2013年12月28日

家长作业读书心得 篇2

我输入这八个字百度了一下, 共显示七万多条相关信息。细读这些信息, 有赞同的声音: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加强家校联系, 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更有负面报道:学生作业家长没签字罚抄十遍、学生作业无家长签字被罚抽耳光……透过“学生作业, 家长签字”的现象, 我想教师的这一高招, 在有理有据的背后, 不免有操作简单、粗糙、偏激的地方。而正是操作方式的问题, 就有了三年级学生小龙左眼被刺伤的恶性事件。而老师的操作方式的简单粗糙甚至偏激, 应该是基于功利目的的考虑、基于省事和推卸责任的考虑。这样说似乎有一棍子打倒一片的嫌疑, 但现实不是危言耸听。家长素质的参差不齐, 面对社会压力不堪重负的家长变得更粗暴易怒;教师素质的良莠不齐, 有些教师采取这种做法, 是在甩大袖子。这些都必须让我们向“学生作业家长签字”道别。

那么, 该怎样解决教师和学生在作业上的矛盾呢?分层次布置作业应该说是很好的方法, 但并不尽如人意。对此, 笔者结合从教十几年的经验, 谈谈布置作业的一点技巧。

一、多留思考性作业, 增强作业的趣味性。

简单的重复性的作业可以在学校完成。比如描红、抄写词语、背诵课文等, 尽量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完成。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个别辅导来落实。而多留些思考性的作业, 比如读读名著结合具体的故事谈谈你对人物的认识, 看看历史故事谈谈你对历史事件的思考, 观察观察大自然探究探究大自然的奥秘……这样的作业, 既让学生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拓宽了知识面, 又激发了学生乐于学习的兴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改变作业形式, 增进作业的趣味性。

简单的抄写背诵是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语感的有效方法, 虽然可以尽量在学校完成, 但仍然有让学生在课后积累的必要。对此, 我的一个有益的尝试是变抄写背诵为出试卷:把抄写词语变成看拼音写词语;把背诵课文变成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并且附上答案。这样做, 学生有考查别人的积极性, 在不知不觉中也是抄了一遍啊。当然, 还应辅之以其他鼓励促动的措施。我在一份资料上看到, 有的老师甚至让学生出作业给老师做。我想这样一来, 学生的积极性必然会空前高涨。

三、调动多种感官, 丰富作业的趣味性。

当前我们的教学方法存在“三多三少”现象 (教师注入多、学生吸收少;死记硬背多、独立思考少;课外作业多、文体活动少) , 同时这“三多三少”也表现在教师布置的作业中, 因此我们要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 在耳鼻手口心并用中掌握知识的规律, 运用规律去解决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只要他们掌握运用规律的方法, 就不会在陌生的问题前面束手无策了。比如让学生去做一件事再写到日记里。这样学生充分感受了事情的经过, 写日记就不会无病呻吟、空洞无物了。

当然, 为了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的合力, 我们可以通过让家长走进教室, 让教师走进家庭来实现。

家长作业读书心得 篇3

女儿上小学了,班主任是一位40多岁的老师。她工作勤勉,还没有开学就来家访了,说是希望家校配合,共同培养好孩子的学习习惯。当时我满心欢喜,认为孩子碰到这么负责的老师是我的造化,将来的教育就很省心了。

然而,事情却并非我想的那样。孩子一上学,我就变得忙碌起来:接送事小,最麻烦的是孩子每天的家庭作业我都必须参与!

拼音注解检查签字、口算题检查签字、试卷检查签字、听写背书等,这些都是家长的“作业”。少则半小时,多则两个小时,且半点也马虎不得。记得有一次,我加班回家晚了,竟忘记检查作业签字。结果第二天班主任老师就打电话给我,批评我对孩子不负责任。我忙小学生似的赔礼道歉,保证以后认真完成任务。

孩子上二年级后,课业负担越来越重,每天需要我协助完成的“作业”就更多了。特别是考试前夕,练习卷层出不穷,满大张的拼音看得我眼花缭乱。有一次因时间仓促,我检查得不仔细,有两个错误的拼音没更正,结果又被老师发现了。她在作业后面写下许多“语重心长”的话,直看得我这个当家长的无地自容。

先生对此颇有不满,想跟老师沟通一下,让我别“陪读”得这么辛苦,却被我制止住了。我想,孩子是自己的,只要她好,就算再苦再累我也得坚持配合老师。

家庭作业也“拼爹”

有一次,老师布置孩子回家后到小区里找5种不同的花,第二天带去学校交流,而且还要写出花的名字。做完其他作业已经很晚了,我只好让孩子先睡觉,自个儿打着手电筒到小区里找花。花找回来了,可我和先生都不认识,于是还得再上网查资料,一直折腾到半夜,才把这项作业完成。

大凡遇到这类作业,家长还不能应付了事,因为第二天老师要评比。尽管大家都知道这种作业几乎都是“拼爹”或“拼妈”的结果,可谁不希望看到自己孩子获奖后欢喜得意的神情?

女儿几次失望后,我不得不对这种作业上心了。后来,语文老师布置制作一份手抄报,我便决定从排版到内容到书写都尽量做到最好,好让小家伙在同学面前露露脸。

然而,当我看到人家提前上交的手抄报时,才知道什么叫“山外有山”了。——是的,那个家长的手抄报办成了排版精美的彩色打印报纸,完全就是专业水准的制作!

不行,这次无论如何不能让孩子输!我暗暗下了重做的决心。

回到家里,我把这项光荣的任务交给先生,先生不赞成家长代办的做法,可到底经不起我和女儿的软磨硬泡。先生大学读的是平面设计专业,排版自然是最棒的。他制作出富有童趣的文字图画,打印了让女儿带回学校。

果然,那一次女儿的手抄报获得一等奖。这件事让孩子高兴了好几天,让我觉得一切的付出都值了。

作业的真正目的

三年级后,我发现这个“家长老师”越来越难当了。由于长时间没接触小学教材,一些课后题又很灵活,有时想破脑袋我也找不到解题方法。为了完成作业,我只能不断学习,重新当上学生。

老师们为了提高自己这科的成绩,作业越来越多。为了让孩子早点休息,有时遇到重复作业,我干脆就直接代劳了。

原本以为,只要自己勤于“帮教”,就能看到孩子的进步。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我发现女儿的学习习惯竟越来越差:做题速度慢,几乎每道题都要先问了我才敢下笔……当然,随之而来的,就是成绩越来越差。

我跟先生大发牢骚,先生说:我早就提醒你了,这样教育孩子是不对的!总帮她签名检查作业,这会让她产生依赖感,而且还会让她越来越不自信。其实做家长的只需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就行了。

我不以为然,说:不检查?那万一做错了怎么办?

先生说:错了就错了呗!作业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反映孩子的真实情况,有利于老师有的放矢地教学吗?如果交上去的都是家长过滤过的全优作业,老师还怎么教!

跟老师说“不”

我终于接受了先生的观点,但如何跟老师说“不”,这可是个大难题。先生建议我先跟老师沟通,说我们的目的无非也是为了孩子。当我跟老师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果然被认同了。老师答应我可以试行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

回家后,我郑重地告诉孩子:你长大了,应该独自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我再也不给你的作业检查签字了!

为了让孩子改正拖拉的毛病,我跟她约定好,如果在我规定时间做完作业,就给她贴上一个小星星,积满5颗小星星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实现她一个愿望。

孩子的积极性一提高,作业速度自然快了。尽管她时不时还会患老毛病,但我鼓励为主,适当提醒,总算让她逐渐学会了管理学习时间。

接下来便是作业质量问题。我依然采取奖励制度,要求她做完后自己检查,如果第二天老师给了全优,就得两颗星。如果只有一点小错误,就得一颗星。我还把她的优秀作业收集起来,创建一个集子,让她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将自己从“家长作业”里解放出来后,我惊奇地发现,女儿学习越来越自觉,做题越来越细心,成绩也正稳步上升呢!

读书心得家长 篇4

目前儿子在上幼儿园,但看看上小学的侄儿,我仍然深感极度恐惧。因为现在大多数家庭的孩子只有一个孩子,难管,难教不言而喻。为此我尽量多的去找一些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书籍阅读,希望能对我这个小家庭有所帮助。当然大多数教育类的书籍都能给我带来一些收获,但对我心灵的冲击远没有最近看的一本书来的强烈。

这本书叫《一个孩子的战争》,是武汉作家徐世立撰写。徐世立先生不是教育家,他写的不是教育专著,他只是将家长与孩子的成长过程记录下来,讲述家长的期待反复于天堂地狱之间的历程,讲述家长成熟的代价不亚于一场战争,而且这场战争除了同败或共赢,没有第三个结果。

在书中,徐先生有一句话我深以为然。他说:孩子吃的苦头是在代父母受过。徐先生想通过本书与儿子和解,达到真正的父子同心的境界。的确,一个孩子的家庭,家长本身是不成熟的,家庭结构是有先天缺陷的,需要家长思考的问题会更多,需要家长付出的代价会更大,但是并不是说思考得更多就是干预得更多,更多的代价就是更大的回报。其中尺度的把握,分寸的拿捏,实在需要家长们好好研究和琢磨,因为不一样的家庭,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孩子,这个度真不一样。

徐先生认为孩子4岁前交由岳父岳母带大是错误的源头,老人恣意宠爱,父母之爱缺失,熔铸了一个心理失衡、性格复杂的稚子。这一点我也认同,我儿子从出生一直是由我和他妈妈带,虽然有些日子几近崩溃,但儿子心理健康、性格开朗就已经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当然孩子也会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认为那只是人性使然,只要善加引导,必不成大患。

书中有一章的题目是:堕落从电脑开始,我相信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对这个题目感兴趣,我也不例外。徐先生开始不同意购买,孩子他妈妥协了,理由是电脑需要善加利用,不会用不行,沉迷游戏更不行,所以要在眼皮底下监控,结果监控失败。那么可能有很多家长要说,咱家的孩子怎么就监控住了呢?要知道咱们家的孩子才4岁多,徐先生给儿子买电脑的时候,他儿子已经14岁了。我理解,徐先生在源头上沦陷,造成后期步步被动,婴幼儿期性格习惯培养缺失,小学期间严格要求、重点培养、压迫式管束教育,终于在中学叛逆期败在电脑上,实在比较合乎常理。在这里我并没有幸灾乐祸之意,我以为,家长不能将错误归咎于孩子,作为成年人的家长应该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就先教育好自己,并掌握尽可能多的教育常识,不要让自己的无知在孩子身上报应,那是不负责任的做法,最终家长也要付出代价。虽然徐先生很后悔没有将孩子留在自己身边抚养,但是就算徐先生将孩子留在身边,如果没有学会做父亲,结果仍然好不到哪里去。既然为人父为人母就必须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父母教育是任何社会教育无法取代,无法弥补的教育。写到这里我再一次表示压力比山大,但再大也要扛起,因为父爱如山,孩子需要父亲撑起一片开阔的天地,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试想,如果徐先生没有将孩子送给老人抚养;如果徐先生能给孩子更多的父爱;如果徐先生能尽早提供电脑给孩子使用,并善加引导;如果徐先生能陪孩子玩一玩游戏。也许后面本不该发生的事情就真的不会发生。然而,历史是不能假设的,生活也没有那么多如果,所以无论孩子多大,也许还在妈妈肚子里,家长们都要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因为孩子们再大的错误,说到底第一责任人和第一受害人还是父母。稚子无错,先反省自己吧!

家长读书心得体会 篇5

张可欣家长

女儿上小学了,热爱读书是一件受益终生的事情,这一点我和所有的家长一样的十分明白。与女儿一起参加读书,一直以来都是我想做的事情,只是作为妈妈,白天工作晚上要做家务,实在抽不出太多时间来陪孩子一起读书。这让我十分惭愧!

学校里,老师一直提醒孩子们回家多读书,平时经常布置课外读书的作业。孩子进入一年级下学期,学校里举办了乐读乐写活动,也号召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这次读书活动的举办提醒了我,必须要下决心陪孩子读书了。陪孩子一起读书,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女儿喜欢看书,更喜欢让爸爸、妈妈陪着一起阅读的感觉。她曾经说:“我觉得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这样感觉更有意思。”呵呵!你瞧瞧孩子,她其实从内心是非常期待家长一起读书的哦。

这次读书节的活动中,我们一起阅读了《安徒生童话选》、《百科丛书注音版》等,这些读本都是特别适合孩子们的思维与年龄需要,很多小故事都非常有深意和喻意,从中还得出了不少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对培养孩子思想、道德品质、交际技巧都大有益处,当然,孩子也从中受益多多,很多好习惯的养成就来源于对书中主人公的认识和肯定呢。

每次等看完一本后,我们会在一起讨论和回味书中的故事情节。女儿会告诉我在书中他认为感兴趣的故事,而我和他爸则帮他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同时我们还启发孩子对书中的人物进行比较,寻找书中每个人物身上优秀及具有‘闪光点’的地方。

孩子的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和核心,全面提升阅读力对于一个孩子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活动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光,从中体会到了幸福和满足。希望我以后每天都能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更好的引导她探索知识世界的奥妙!学校每年开展读书节活动的做法真是太好了,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越办越好。

读《草房子》有感

王方宁家长

当女儿捧着《草房子》忘我的看书时,时而大笑时而忧愁,那种神情让我不禁想弄清这本书为什么这样吸引她的原因时,女儿却笑着告诉我:“爸爸,我们学校现在正开展亲子共读一本书呢,我觉得这本书写得太好了,你一定也要看一遍啊,并要写一篇读后感。”原来这样啊,不仅要看,而且还有任务,我赶紧说:“好啊,那让我先看吧,看你看书时那入迷的样子。”我抢过书就读了起来。

果然,翻开书,童年的故事一下子就让我的思绪也回到了七十年代乡下的学堂。书中主人翁桑桑和秃鹤简直是我们那个时代的最好例子吧,调皮捣蛋,坏事样样做却只是瞎胡闹的个性写得淋漓尽致。秃鹤为了自己的光头而用尽一切办法弥补,却因此招来桑桑和同学们的取笑和捉弄,也因此拉近了同学间的感情。回想过去,我也这样捉弄过自己班里的同学,而与桑桑相比,我自叹不如他的机灵,他把秃鹤的帽子让别的同学拿走,用空书包塞进胸部,骗秃鹤去追他,等到秃鹤追到他时,同学阿恕却早已把帽子挂到了升国旗的旗杆上,结果换来老师和家长的严厉处罚。看到情真处,我也忍俊不禁的大笑起来,和当时的我们多么想象啊。在学校里,时有拉帮结伙,这帮人欺负那帮人,而多以男孩为多。书中板仓小学的刘一水等坏同学,欺负小姑娘纸月,结果纸月转学到油麻地小学上课,每天步行三里路,真的很不容易。而刘一水等还不放过她,在纸月上学的路上阻拦她,使她上学经常迟到。这激起了桑桑的好奇,决定弄清原因,于是提前到纸月上学的路上去看究竟,果真看到了刘一水等三人对纸月的骚扰,出于义愤挺身而出,虽然被刘一水他们打的鼻孔流血,也终于使学校和政府作出对刘一水等坏人的严重警告,使纸月顺利的上学,正义得以伸张。

家长读书心得体会 篇6

一: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身教重于言传,家长们空闲时读点书,而不是看电视、闲聊天、甚至打扑克,整个家庭有了安静的读书环境,有了良好的读书氛围,自然孩子也有样学样,做完作业,适当玩耍后也有了读书的兴趣,渐渐也就养成喜欢读书的习惯。

二:进行正确的引导:现在的孩子,知识的接触面广,但是他们小小的年纪很难分辨出语言表述的好坏,很多怪话,脏话他们一下就记住了;很多人物形象他们很难分辨出好坏。因此在这个对一切充满好奇,兴奋和求知欲很浓而又对事物缺乏必要的理解和判断的年龄,家长首先要帮孩子选择适宜他们的书籍,适当抽出时间同孩子一起阅读,分享读书的乐趣,同时也助于帮助他们辨析是非好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孩子读书,家长要有选择地帮孩子选择对他们来说由易到难的书籍,小时候识字量小,自己看书连猜带蒙,慢慢识字量多了,生僻的字渐渐少了,但仍要准备一本新华字典,对于不好猜的字,让他自己查字典,明白什么意思。渐渐增加他们的识字量。有时孩子偷懒,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总是问家长,这时可以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从而培养孩子自己对知识的探索和追求,得到收获知识的乐趣。

兔子坡家长读书心得 篇7

书中的兔子坡本来是一个风景秀丽、生机勃勃的地方,但后来由于人们都搬走了,没有人耕耘管理,这里就变成了荒园:菜园里空荡荡的,连一根杂草也没有;粮仓里空落落的,连一粒发霉了的谷粒也没有......这里没有了鲜花,没有了绿草,没有了新鲜的食物,没有了欢快的笑声......哎,真不知道这里的小动物们是怎样过的。

忽然有一天,整个兔子坡沸腾了起来——新的一家人就要来了!兔子老爹想测试一下他们是坏人还是好人,于是就在新来的一家人行驶的车前装作晕倒了。新来的一家人不但没有碾伤老爹,并且还把老爹放进草丛,并在路边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请爱护动物。老爹很高兴,也放心了。

过了几天,小兔子乔奇在玩的时候不小心受伤了,正巧被新来的人家看见了,新的一家人把小乔奇带回了家精心调养。其他的小动物们都以为小乔奇被新来的人家抢走了,并且伤害了乔奇。于是小动物们开始报复,肆意踩踏新来的人家的菜园......新的人家又种了一遍地,并且在菜成熟的时候,把伤好了的乔奇带出来,还把菜都割了一些,请小动物们吃个饱。小动物们被感动了,从此和这家人和睦相处。

作者把书里的小动物们描写得栩栩如生:有活泼可爱的小乔奇、杞人忧天的老妈、咬文嚼字的老爹、固执不已的波奇......每当阅读这本书时,我好像亲眼看见了他们。

小动物们开始时误解了新来的人家的做法,后来终于真相大白,这是我想起了一句谚语: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如果小动物们别太早对新来的人家下结论,多观察一段时间,就不会造成对他人的误解了。所以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的事情,千万不要急于下结论,一定要多做调查研究,用事实说话,避免出现冤假错案。

家长读书心得体会精选 篇8

假期来了,让我能有充分的时间陪同孩子读书,感受非常好!

儿子喜欢看书,更喜欢让爸爸、妈妈陪着一起阅读的感觉。他曾经说:我觉得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这样感觉更有意思。呵呵!你瞧瞧孩子,他其实从内心是非常期待家长一起读书的哦。

每次等看完一本后,我们会在一起讨论和回味书中的故事情节。儿子会告诉我在书中他认为感兴趣的故事,而我和他爸则帮他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同时我们还启发孩子对书中的人物进行比较,寻找书中每个人物身上优秀及具有闪光点的地方。

孩子的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和核心,全面提升阅读力对于一个孩子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假期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光,从中体会到了幸福和满足。希望我以后每天都能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

家长读书心得体会6

我喜欢读书,我的儿子也喜欢读书。可是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书才对孩子的发展、身心健康有益,一直是我的困惑。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电视、网络对孩子的诱惑,在经济利益驱使下的儿童读物,虽然孩子很有兴趣也喜欢读,可我觉着很多东西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并不太好,甚至是有害的。而对孩子真正有教育意义的书,孩子却又不喜欢。

学校开展新教育亲子共读活动非常有意义,让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调动孩子和家长阅读好书的积极性。为孩子的寒假过得更加愉快和充实,学校专门召开家长会议强调亲子共读的意义和重要性,提供读书建议,并推荐相关年级的阅读书目,使我们做家长的也有的放矢。

于是,我和孩子共同到书店选书,大体按照学校推荐的书目,再尽量由孩子作主选书,这也极大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儿子挑选《三毛流浪记》、《吹牛大王历险记》、《千家诗》、《奇妙的数王国》等几本他喜欢的书。儿子买到喜欢的书便是爱不释手。

与孩子一起共读不仅是分享快乐,同时也要分享困惑。孩子不懂的地方我会谈谈自己的理解,或和孩子一起查资料,家长和孩子都在阅读中增长知识,训练思维能力。如今,我们的亲子共读是从被动读书慢慢转变为主动读书,亲子共读正在成为我们一家人的良好习惯,以后我们会不断改进方式方法,进一步激发孩子读书、思考的习惯,使孩子与书为友,与书为伴,在读书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家长读书心得及收获有感 篇9

冷战期间我做了深刻的反思,也积极寻求了班主任林老师的帮助,林老师说太过严厉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的逆反心更强,并给我推荐了《正面管教》,书中提到的“和善而坚定”的教育方式让我耳目一新。受书中观念的启发,我及时调整了教育方法,以朋友的身份与他沟通,充分尊重他,细心感知他的感受,他的抵触心理和反抗心理也慢慢消失,之前一直暗藏在我心里的那股心力交瘁般的吃力感也烟消云散了。在林老师的帮助下,他也意识到自己耍小性子、发脾气的性格弱点,在此,我要真诚的谢谢这位好老师,谢谢她对每位学生的细心与耐心。

我呢,其实是一名“伪家长”,受姐姐的委托照顾她的两个小孩,同时扮演着爸爸妈妈的角色,幸运的是在老师的帮助与培育下,小外甥成长进步了不少。从一开始整天看电视、玩游戏、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没有耐心、不懂礼貌、各科平均成绩一直游走在七十分左右,到现在懂礼貌、爱学习,能安安静静地阅读、四门课程达到了九十分以上,这些可喜的进步得益于老师的培养,也得益于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的转变。

在这里,我结合这一年半以来小外甥成长的经历和《正面管教》中给我的一些启发,和大家分享“正确的教育方式是孩子成长的奠基石”的浅见。

一、以和善之力温暖心灵

很多家长一直存在一个误区,觉得孩子是自己生的、自己养的,自己怎么打骂都没有关系,所以当孩子出现不当行为的时候,经常以大吼大叫的态度去斥责他们。殊不知,久而久之孩子也模仿你对待他的态度,渐渐地开始对身边的人,甚至对你大吼大叫,等他心理怨气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报复或防抗的心态。因为,他们潜意识里觉得,既然家长都可以用这样的态度对待我,那么我也可以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在你的斥责声中,孩子是难以感受到爱与温暖,同样他对别人说出来的话也会没有温度,他根本就不知道充满爱的语言需要以怎么样的语气表达出来,所以在跟孩子对话的过程中,采取和善的态度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帮家长们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家庭矛盾,而且能让孩子少一些急躁,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怨气,多一些温暖,性格逐渐变得温润而有力量。

二、以参与之力培养责任心

责任心是人性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品质,可以通过让孩子参与一些大大小小事情的管理,来增强他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感。既然规则是由自己参与制定的,那么首先他就得学会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负责,也会间接地帮助孩子减少犯错误的几率。如果能让孩子能参与家务劳动,帮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会大大增强他自己对这个家庭的责任心。

现在的小孩子,从小就是在蜜罐子里面长大的,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觉得家长及时满足他们的需求是理所应当的。养成了一些诸如浪费食物、不爱惜物品等不好的习惯,甚至觉得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丢掉是很正常的事情,爸爸妈妈还会满足他们。得之轻易,会使孩子缺失感恩之心。

为了增加小外甥的责任心,我一有时间就安排他参与到爸爸妈妈平时的工作中,让他为父母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渐渐地他也体会到父母为了供他上学的艰辛,懂得了想为这个家庭尽一点自己的力量,不再像以前那样看到什么就想买什么,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浪费食物和物品。

三、以鼓励之力建立自信

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确实,孩子们需要我们的鼓励,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家长如果能够抓住时机,及时鼓励孩子,会让他们更加积极勇敢地去表达自己,从而建立自信。外甥进入学校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积极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上讲台也非常羞于表达,我问了之后,得到最多的回答是不敢,害怕自己表现不好。他可能觉得我成绩也不好,参加其他的活动也可能会做不好。好在我及时对他进行鼓励与引导,告诉他多参加一些活动,并不是一定要你获得一些名次与奖项,只要你尽力了,总会有所收获。在我的多次鼓励下,他才勇敢地踏出了那一步,现在比以前勇敢自信了许多。

此外,被鼓励长大的孩子会对别人更加宽容,在看待某件事情首先不会看到事情不好的一面,也不会总是找身边人的缺点,这也是我看完这本书之后才意识到的。之前我对外甥的管教总是批评多于鼓励,也是我自己太急切地想帮助他改掉这些毛病,以至于我自己眼里看到的全是他的缺点,也导致他也觉得自己身上缺点很多,看身边的人和事也是总先看到不好的地方。比如每次吃完东西之后,总说“我并没有觉得这个东西有多好吃,”这让身边的人听到了很难受。每次我也会跟他指出来,教导他凡事都要往好的方面看,但是一直收效甚微,看了《正面管理》之后才发现原来他的这个毛病的根源是出在我这里。在我转变方式之后,他的这个缺点也改善了不少。

四、以启发之力激发主观能动性

教育的成功是能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学习,提升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帮他们形成独立的自我。不管是学习、解决问题、做决定,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多多启发他们,让被动变为主动。记得去年他刚进入华小那会,各科成绩都非常不理想,对学习也非常排斥,我想,直接跟他补习各门课程,效果不但会不理想,也会加深他对学习的排斥,因为我也听很多妈妈谈过,每个月给孩子花几千块钱报各种补习班,但是效果还是很不理想,孩子依然很排斥学习。

我想的办法是培养他对阅读的兴趣,让他在阅读当中受到启发,从而爱上学习。阅读名人传记,可以让他通过了解名人的成长经历,学习他们优良的品格以及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阅读历史书籍,可以让他能更好的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程;阅读儿童文学,可以让他感受文字传递出来的爱与温暖;阅读各类科普读物,可以让他了解世界万物的生长规律,并激发他的好奇心。在这一年多当中,我陆陆续续地让他读了近一百多本书,不仅让他获得了课堂外的一些知识,也使他渐渐地爱上了阅读、爱上了学习,各科成绩也慢慢上去了,现在自己还主动提出要我帮他补习英语,这也是我这一年多来,最欣慰的一件事情。

思修作业 读书心得 篇10

假期时在奶奶家翻到了当年爷爷买的老版的《红楼梦》(还是竖版的),翻开看到书中还有爷爷当年看书时留下的笔记,心中对这部具有传奇色彩的经典名著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开始依照着爷爷的笔记读了下去,渐渐地被故事吸引。读完一遍之后觉得人物特别多,关系也十分复杂,想真正对这部著作有所了解读一遍两遍是远远不够的。下面我就对林黛玉、凤姐和刘姥姥这几个形象比较鲜明的人物作些自己的分析。

黛玉:每个人的一生都各不相同,这段人生中有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其中有太多太多的事是我们没办法预料的,然而,面对不同的遭遇,不同人有着不同的态度。举例来说,林黛玉的人生观应该是比较灰暗的,因为她寄宿在外婆家,本来是一位千金小姐,可她总喜欢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看低自己,猜疑别人,她那爱妒的性格常常对别人说话不留余地。黛玉遇到伤心事,也总喜欢用眼泪去麻醉自己,用多疑的心眼去猜疑别人,喜欢盯着自己的“伤口”,而不是去寻求解决的方法。有一次,她去找宝玉,因为丫头正在吵架而没有给她开门而猜疑宝玉是否不把她放在眼里,自此常常独自落泪,悲叹自己。林黛玉就是那种逆来顺受的人,抱怨自己,多愁善感,可她的命运终结又是如何 而宝玉为了黛玉的死而四大皆空,对人生悲观失望,采取出家当和尚的解决方法。也许,在当时,这是唯一乐观地解决办法吧,我们无从考证。刚开始时,对林妹妹的哭哭啼啼和抽咽感到不可理喻,多少也算个大家闺秀,何必为了一丁点的小事而伤心流泪呢 真是太小家子气了,与宝钗相比更是没了大家闺秀应有的风度和气质。见到她,总让人觉得压抑和沉闷。难道这就是她所谓的“抑郁美”吗?

渐渐地读下去,我被她出色的才华而感到吃惊。她满腹的才华,吟诗作对无人能及;她的身世和她顽强的性子,更有她的天真,纯洁。

她的身世令人同情,虽说也出生在官府之家,但自幼体弱多病,出不了门,小小的年纪竟在药中泡大,寄人篱下的生活使他不得不小心翼翼得处事,这使得本来就虚弱多病的身子更加虚弱,也许是“独生女”,父母对这个“掌上明珠”爱之又爱。家庭的规矩,礼仪比那些大家闺秀们差了些,但这更显示出她与众不同的性格,显示出她的无所顾忌和她的处处谨慎。

黛玉的文学素养,吟诗作文和聪慧是无人能及的,但是面对宝玉的玩世不恭,不知上进,她非但没有责怪的意思,反而大加袒护。其实,她是不喜欢礼教束缚的家庭,对宝玉的玩世不恭大加赞赏,这应该是宝玉和黛玉爱情的进一步发展,宝玉他们彼此终于觅的一知音。在所有人都劝宝玉努力学习,考取功名时,黛玉却显示出对功名的唾弃。在她柔弱的外表里面,却带着对旧封建的科举功名的鄙视和唾弃。

凤姐:王熙凤这个给人印象最深的人物来说,她“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目光四射,手腕灵活,日理万机,指挥若定。宁国府秦可卿的丧事,特意邀请她去主持操办,她一去就看出宁国府的五大弊端,并提出一整套治理整顿措施。王熙凤威重令行,旁若无人,形成“脂粉须眉齐却步,更无一个是能人”的局面。这位王夫人的侄女争强好胜、追慕虚荣,具有很强的权势欲。贾府这位年轻俊俏,素有“凤辣子”之称的女当家伶牙俐齿,处处讨贾母、王夫人的欢喜,曲意奉承,插科打浑,无所不至。总之,王熙凤是一个集

漂亮、聪明、能干、贪婪、狠毒于一身的复杂形象。常言说得好:“养女随姑”。想来王夫人年轻时八成也是个柳眉凤眼的绝色佳人,只怕有过之而无不及。凤姐不但继承了她的美貌俗气,也继承了她的野心偏执和狠毒。曹公全书只写凤姐狠辣,没有对王夫人有明显的贬义形容,只有暗示。我认为最明显的一处就是林黛玉进贾府时对王夫人住处的描写,其中包括金钱蟒背,金钱蟒引枕,金钱蟒褥子,连用了三个金钱蟒,作者写人物住处多有对人物本身性格命运的暗示。“居如其人”“心如蛇蝎”正是作者想表现的。王熙凤的聪明不假,确实是聪明的,但是他是残忍的聪明,是虽然八面玲珑但是人人又恨又怕的聪明。可恶的聪明。

1年级家长陪孩子读书心得 篇11

读书的益处人所共知,让孩子从小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这是每个家长和老师的良好愿望。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亲子阅读的方法,都应当是别人的。无论是专家的建议还是其他家长的经验,是纸上得来的。这些成功的建议和经验,应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适合自己孩子特点的方式方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我觉得,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当然,在教育孩子的其他方面也一样),“纸上得来”是充分条件,“躬行”则是必要条件。

进入二年级以后,我们和孩子一起阅读了《小猪唏哩呼噜》(全套八本)、《长袜子皮皮》、《木偶奇遇记》、《安徒生童话》、《电话里的童话》等书。在阅读的过程中,采用过不同的方法。比如,孩子和妈妈每人一段;孩子读完讲给爸爸妈妈听;孩子自己阅读并画出精彩的词语。不同的方法起到的效果不同,每人一段的方法,确实能够直到督促孩子读书的作用,但也容易使孩子形成“读书是爸爸妈妈的事”这么一种想法;读完讲给家长听这种方法,很有可能导致孩子阅读不细致;画词语这种方法,可能会使孩子过度关注好词好句,而忽视了阅读的内容。所以,我们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一般是交替使用这几种方法。

“书读三遍,其意自见”,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一本书多读几遍是很有必要的,这个道理,早在一年级的时候,班主任郭老师就讲过了。我们在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时候,没有很好地把握这一点,给孩子讲得过多,让孩子自己领会的太少。这方面,是需要改进的,今后我们准备有计划地让孩子把原来读过的书再读两遍。在读其他书的时候,尽量引导孩子三遍读书的习惯。

在孩子三岁的时候,孩子的姥姥就坚持陪孩子一起看动画片,原因是老人觉得不了解孩子看的内容,就没办法和孩子交流。我们现在也是这样,不仅仅是辅导孩子写作业,还定期地阅读孩子的课本,经常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学过的东西。我们觉得,这也应该算是亲子阅读的一部分吧?

孩子喜欢听故事,没有认字的时候,除了我们读故事给他听之外,主要的就是我们搜集整理的一些讲故事的MP3,在电脑中整整存了15G的空间。在这些故事中,孩子最爱听的就是《长袜子皮皮》、《美育儿童音乐故事》、《艾丽丝梦游仙境》和《迪士尼小百科》。睡觉前听一会儿,玩的时候听一会儿。既扩大了孩子的知识面,也增强了孩子的普通话表达能力。和孩子一起听故事,这也算是亲子阅读中的一部分吧?

家庭教育家长读书心得体会 篇12

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中提到“两三岁的小孩子就喜欢听好话,喜欢旁人称赞他”。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通过表扬、奖励能使他们明白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巩固和发扬,是比说教更有效的一种辅助手段。在运用表扬和奖励时,要注意适时和适度;要正确处理好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关系;以精神奖励为主,两者适当结合。对不同性格的孩子,运用奖励的方式也应不同。如对胆子小、能力差的幼儿,只要有点滴进步就应大大地肯定与表扬,使其提高自信心;对有自满情绪或能力较强的幼儿,运用表扬、奖励的方法要有节制。因此,要想运用好表扬、奖励的教育方法,使其发挥积极的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态度真诚

对孩子进行表扬,要真诚,不能为了表扬而表扬,只有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发自内心的表扬才会产生感情的共鸣。那些言不由衷的表扬,不仅不会产生激励的作用,还会使孩子反感和厌恶。

(二)切合实际,恰如其分

要根据孩子的实际表现行为,进行实事求是的表扬、奖励,这对孩子也是一种激励和评价,更有效地促进其良好行为的发展。评价时要掌握好分寸,如果表扬言过其实,就会使孩子产生“表扬得来全不费工夫”的错觉,直至不把表扬当回事;或者成天等着别人的表扬和奖励。家长一旦忽略了孩子的“存在”时,孩子就会非常伤感,怅然若失。

(三)及时表扬,不宜拖久

当孩子有了较大的进步或好的行为表现时,家长应给予及时的鼓励、表扬,不要过了好久才想起来,时过境迁,孩子的进步没有得到及时肯定,表扬的效果必定减弱。因为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情绪不稳定、波动大,及时的表扬、鼓励能对他们好的行为给予及时的强化。

(四)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物质奖励对孩子来说是可行的,但是最好以精神奖励为主,以激励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获得更大的进步,如可带孩子去动植物园、去游乐场、去旅行、看电影或小小庆祝一下,都是比较好的方法。另外,在给予孩子物质奖励时,应注意这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应伴随说服教育,说明为什么奖励、哪些方面做得很好、今后应该怎么做,使孩子在得到物质奖励的同时也能将之化为精神上的动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表扬、奖励孩子,应该不拘一格,应因时因事而异,以充分显示出表扬的真正魅力。在表扬、奖励过程中,要指出孩子的不足之处和努力方向,使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缺点,在家长对其进步给予肯定奖励和评价时,让孩子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二、惩罚与批评的艺术

惩罚是在孩子有了过错,虽屡经暗示、提醒,甚至警告都无效果的情况下,配合使用的一种辅助教育方法。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它不同于体罚。陈鹤琴先生说:“体罚是最野蛮的手段,丧失小孩子的人格,也是丧失做父母的人格。”惩罚通常是在讲清原因以后,宣布取消一次机会或是消减某些权利,如停止一次游戏,少听一次故事,取消一次外出游玩、做客、观看电影的计划,限制活动的范围;也可以表示生气、不予理睬和拒绝亲昵等,形式多种多样,程度轻重不一。惩罚的目的主要是造成一种严肃、压抑的环境气氛,使孩子经受一次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明白自己不良行为的严重性,从而能自觉地抑制不良行为的动机,以后不再有意干坏事。

对于孩子偶尔犯的小错,家长可以不必太放在心上。如果孩子没有礼貌,可以慢慢地教导他。孩子的哪些行为才需要给予惩罚呢?一是危险性的行为,像玩火、玩刀枪、在马路上玩耍,等等;二是一些侵犯他人的行为,如和别人打架、拿别人的东西,等等。在运用惩罚手段时,需注意几个方面:第一,不要事先说一些惩罚的话来警告孩子,但是事后却没有得到落实,这也不是好的教导方法;第二,不要孩子每做错一件事就惩罚他一次;第三,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惩罚要适时,最好不要在饭前饭后或睡前给予惩罚,惩罚的时间也不能过长;第四,不要用嘲笑辱骂的方式来惩罚孩子,等等。总之,惩罚是一种消极的辅助教育手段,必须慎而用之,非到万不得已时不要随便使用。

三、多给孩子一分尊重

孩子幼小可爱、稚拙天真,家长常常对之逗引取乐或倾注过分的爱,而容易忽视怎样给孩子多一分理解和尊重。

家长对孩子有抚养、教育的责任,所以家长总是认为孩子必须听从家长的教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对家长要唯命是从,作为家长应注意改变观念,用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孩子正处于发展阶段,他们提出的要求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对于孩子合理的要求,家长应该尽量给予满足,即使一时不能满足也要及时地说清楚道理;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则要一概拒绝,并说明理由。对孩子的要求不管是合理还是不合理,一并拒绝,甚至训斥、打骂的做法,只会使孩子对家长惧怕、反感,进而疏离,不利于亲子间的沟通,更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家长应尊重孩子,理解并接受孩子的合理要求,平等地对待孩子,了解孩子的内心。

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学会尊重孩子的人格,把孩子看做一个独立的、与家长平等的人,不可视其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家长要学会理解孩子,要能放下架子,倾听孩子的意见,设身处地地从孩子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也就是要将心比心,才能达到与孩子心灵的沟通与共鸣。家长要体谅孩子,与他们共快乐,为他们排忧解愁,这样才能获得孩子的尊重。家长更要尊重孩子的权利,当然尊重并不等于一味地迁就或放任自流。实际上,家长有针对性地实事求是地批评指导也是尊重孩子的一种表现。爱孩子是所有家长的共性,但爱要理智,是以尊重和理解为前提的。家长尊重孩子还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掌握科学教养孩子的规律和方法,改变错误的态度和方法,做到教养结合、爱严结合、言传身教结合及家长在教育孩子上的协调一致。

上一篇:2023年学校师德师风工作计划下一篇:品词析句悟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