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下研究生校园生活的构建

2024-12-28

校园文化下研究生校园生活的构建(共11篇)

校园文化下研究生校园生活的构建 篇1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教师和学生在从事学术、教育和交往等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它渗透在大学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校园文化形成于大学校园生活的基础之上,根植于大学的校园生活之中。校园文化作为大学校园长期形成的深层文化积淀和精神文化氛围,是由具有特定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师生员工来实现的,同时,校园文化反过来又通过启迪、灌输、熏陶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情感,从而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它起着培养、教育、塑造人的作用。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具有强大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的教育资源,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着深远的影响。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研究生作为高等院校中受教育层次最高、综合素质最高的学生群体在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构建健康、向上的现代大学生活是建设优秀校园文化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活是广大师生在校园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范式、联动模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宏观样态,通俗地说,就是校风校貌、校园文明。”【1】研究生作为大学校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支重要的主力军,他们思想趋于成熟、主流健康向上,具有强烈的`科学意识、民主意识和开放意识。但是,这个群体的思想仍具可塑性,集体主义观念和人文精神相对缺乏,认识和对待事物的观点与方法不够全面,思想素养、学术道德仍需提高。针对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现代的研究生校园生活。

一、以学术科研活动为依托,构建研究生的校园学术生活

以研究生学术科研活动为依托,构建研究生的校园学术生活,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高等院校考虑到研究生实现自我学术价值的强烈愿望,积极搭建高层次、多样化、多学科的学术活动平台,培育和营造平等、自由、开放、活跃且高品质的学术文化氛围,以此来提升研究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定期开展学术讲座、学术论坛、学术沙龙、学术成果大赛等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为研究生提供交流思想、施展才华、锻炼各方面能力的舞台,激发研究生的求知欲和研究灵感,增强研究生学术与精神上的归属感;鼓励和资助研究生参加在国内外举行的国际性和全国性学术会议,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学院研究生会按照各自学科的特点定期组织“诸子百家”学术论坛、子衿学术沙龙、北辰考古学术沙龙、海纳沙龙等系列学术讲座及沙龙,邀请知名教授、学者与研究生一起交流、探讨学术问题;创办了研究生学刊《博硕文苑》,通过此刊物为研究生展示科研成果搭建良好的平台,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敦促研究生务实学风,激发研究生的学术热情,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营造深厚的学术氛围、开展丰富的学术文化活动已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以建立健全有效的载体为手段,营造和谐的研究生校园政治生活

构建研究生校园政治生活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主要包括举办形势政策论坛、主题教育和微信平台的建设等。吉林大学文学院充分利用多学科的优势,发挥各家之长,增强研究生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热情以及自我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全方位地看待社会现状,多角度地思考社会问题,关注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并且能够及时深入地了解党所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通过介绍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路线而开展的时事政治论坛,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正确引导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和价值观念;培养研究生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看问题的自觉意识。围绕各种社会思潮和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的常规性和非常规性的主题教育,不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研究生,增强研究生的参与认同度,从而引导研究生的思想交流和理论学习。“微信”是时下研究生群体中最为流行的社交网络软件,具有极大的便利性和广泛性。自文学院“文传天下”公共微信平台创建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平台日常的管理由文学院研究生团委宣传部和办公室共同维护,通过研究生会及学院老师们的支持,保证了信息的及时准确,拓宽了同学们接收信息的渠道。通过“文传天下”微信平台的建设,不仅方便了校园信息的传递,而且也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平台,在微信中老师与学生之间可以加深交流,交融思想,共享资源,这样提高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提升了教育效果。

三、以提升自我、服务社会为宗旨,深入开展研究生的社会实践生活

社会实践活动是研究生大学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构建形式多样的研究生社会实践生活,有助于促使研究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吉林大学研究生院每年都在有计划地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如持续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组织学生选题、申报、立项、教师指导,形成调研报告,最后总结评比。通过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开展,增强了广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让研究生们走出校园,接触社会,积极参与社会调研、科技支农、农村支教扶贫、文化下乡、医疗服务等活动,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专业优势,把自己所学应用于实践,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同时服务于社会。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学校为了强化研究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成立“研究生创新中心”,中心自成立以来,组织开展了“研究生人文与科学素养提升计划”系列学术讲座、“研究生创新研究计划”项目、“研究生创新创业素质拓展计”、“研究生赴国内外参加学术交流活动资助计划”等一系列有益于研究生进行创新研究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学术创新氛围,激发了研究生的创新热情,促进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为了更好地把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学校适时开展“研究生创业训练营”、“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等活动,给予参与项目的同学于资金支持。通过这类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提升了研究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了研究生创业素质,营造了校园创业氛围。

四、以校园文体娱乐活动为载体,丰富研究生的校园文体生活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群体的学业压力不重,学习时间相对较自由,学校应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适时组织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以此来提升研究生的艺术素养和身体素质。吉林大学文学院为了丰富研究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给予研究生展示自我的平台,每年都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如举办迎新晚会、研究生迎新年文艺晚会、雪韵中华文艺晚会,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艺的舞台,并通过参与晚会的组织等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一年一度开展的“中国传统文化节”是由研究生和留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让研究生和留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研究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每年举办的“研究生阳光体育活动”中的各种比赛,不仅丰富了研究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而且也提升了身体素质、磨练了意志品质。定期与兄弟院系开展的联谊活动,不仅给广大研究生的学习、工作之余带来了欢乐,同时也让大家加强了交流,增进了同学感情。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广大师生在学习生活中积累形成的。而研究生作为高等院校中的重要学生群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为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需要构建完善的、优秀的研究生校园生活,以实现优质的研究生校园生活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互补共进。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我们应当塑造怎样的现代大学生活【J】.中国高等教育,(19).

校园文化下研究生校园生活的构建 篇2

关键词:和谐校园,生命教育,研究

大学校园被称为“象牙塔”, 本应是社会的一方净土, 却在构建和谐校园的主旋律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有不少大学生仿徨、消沉、无奈, 感到“活得没意思”, 生命意识淡薄现象日益严重, 不断通过寻求自杀、杀人和极端暴力的方式来寻求解脱或发泄。因此, 大学应积极开展生命教育, 加强对大学生生命的关爱也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当务之急。

1 生命教育的基本涵义

生命教育是国内外备受瞩目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 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在《生命教育》一书提出了生命教育思想。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指通过正确教育引导, 让在校大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其生死, 加以认识生命的重要性与健康生活的真正意义, 建立起积极的生命价值观, 有效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

2 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活动的主体, 加强对其进行生命教育, 即让学生与自身生命和谐、与周围生命和谐、与自然万物和谐, 不仅对构建和谐校园环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也是有效促进社会和谐、家庭和谐幸福的重要措施和必然选择。

当前, 在积极创建和谐社会, 和谐校园的环境下, 通过积极的教育与引导, 大部分学生有着良好的生命态度。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下, 仍有小部分学生抗挫能力较差, 对待生命较消极, 对自己、他人和社会存在偏差, 从而导致和谐校园内自杀、他杀、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如1994年清华女生“铊”中毒案, 1997年北京大学“铊”投毒案, 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 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校园投毒案, 2013年发生的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 2014年广东中山大学一名硕士研究生因无法承受家庭、学习和工作上的压力而在宿舍内走上了不归路, 2016年南京大学一学生因学习压力大而选择跳楼自杀。以上这些典型的校园安全事件对和谐校园环境造成极端的不良影响。当然, 大学生漠视生命的案例远不止这些, 在这些简单的数字后面, 却埋葬着一个个年轻、鲜活的生命和教育的缺位。

3 大学生命教育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生命教育是有关于生命的教育, 其宗旨是通过教育, 使人能够珍惜生命、爱惜生命和尊重生命。在高校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亦不例外, 也是对大学生的情感、生存价值和意义的一种教育方式, 它贯穿于学校生命教育的全过程之中, 融合在高校的整个教学体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因此, 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误解和生命意识的淡漠主要也应该从高校的教育入手, 同时结合社会背景和家庭环境, 分析出现上述表现的深刻原因。

3.1 社会的多重变化致使生命教育的异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 各项社会关系的日益多样化,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加强。这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多样发展, 同时也给大学生生命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第一, 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造成了大学生失去了青春的痕迹。信息社会化和文化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青年大学生的视野, 扩大了社交接触面, 方便了信息的获取。然而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却越来越以综合化、感性化的形态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之中, 使得大学生们越来越惯于形象思维, 放弃了追问生命本质的抽象逻辑思维和理性的深度发展。这一现象反映大学生在对待人生发展和生命价值上越来越儿童化;而另外一方面, 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更多地了解接触社会, 因此, 大学生在人生生命发展需求上是早熟的。这样的生命价值儿童化和生命需求成人化的矛盾就造成大学生越来越感到他们在现实中是越来越不真实, 使其生命与现实自我分离。

第二, 社会崇尚工具理性遮蔽了高校的生命教育的人文意蕴。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创造条件,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西方著名思想家马克思·韦伯认为人类思想观念的转变将会经历一个由“价值理性”到“工具理性”的发展阶段。“工具理性”容易把人置于“边缘”状态, 弃人的生活目的、意义、人文精神和终极价值而不理, 让人游离于自身的生命价值体系之外, 从而轻视自己生命、淡漠他人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冲击下, 大学教育也难以避免其影响, 人文教育所崇尚的尊重生命存在和生命发展规律便遭到了扼杀, 从而导致人文教育在现实面前变得更加苍白无力。大学生们时常也会感慨社会现在越来越变得现实、浮躁和压抑, 在“追求理想信念的过程中, 对工具理性的认同高于价值理性的认同”, 他们对待生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消沉、麻木和畸形的意向。

第三, 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大学生对生命的焦虑和人性的迷失。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丰富的物质生活不仅没有带来健康的精神生活, 反而使人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幸福漩涡中不能自拔。在这样的趋势下, 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同时, 社会的高度发展的一大特点就是未确定性, 在这样的社会张力影响下, 个人的人生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发展风险随之提高, 反映在大学生身上, 表现为他们对社会生活充满了紧张、不安甚至惧怕, 对自己的生命发展充满了困惑、不解和焦虑。当今在大学生中最流行的一个词就是“郁闷”:“情感郁闷、学习枯燥郁闷、就业严峻郁闷、生活单调郁闷, 心中不舒服郁闷”;常感叹“不在郁闷中沉默, 就在郁闷中爆发”等消极语句。这其实就是大学生目前生命发展状态胶着和迷茫的最真实写照。

3.2 大学教育理念的异化影响了生命教育功能

高校作为思想教育、人格教育的主阵地, 对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培养和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 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 长时期以来高校在进行大学生生命教育方式和引导上存在一定的不足, 影响了大学生生命意识的健康成长。

第一, 受传统重智轻德教育模式的影响。哲学家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 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而现实中的现代教育, 由于受传统的知性、技术性的培养理念偏离了生命的成长, 造成了学生生命的异化。虽然现代教育相对于传统教育在各个层次上都有所提高, 但注重学生的技能和知性的培养, 忽略学生的生命意识、生命情感和生命价值培育的传统应试教育阴影仍然在当代大学教育模式中挣扎, 从而导致大学教育便偏离了它的“自由之思想, 独立之精神”的人文意蕴, 趋附到现实社会的世故乖张之中。现实中, 高校通过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去迎合社会人才需求的积极做法, 忽略了教育过程中“人”的活动和“人”的感受, 使得教育脱离了生命的本原, 把人却制造成标准化的教育商品。这让学生感觉被工具化和抽象化了, 成为了受训练的“工具人"和“技术人", 成为了真正的无生命的教育“客体"。

第二, 对生命教育意识淡薄, 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的本质应该是让受教育者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 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但是, 由于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 现代教育则偏重对成绩的青睐, 这种教育理念一直影响到大学阶段。高校对生命教育的意识也比较淡薄, 一般是发生学生自杀、伤人等生命伤害事件后, 才采取应急措施处理, 或者是只针对某一类高发人群进行建档备案, 宣传教育, 并没有针对全体学生进行专业化、科学化、体系化的生命教育。

第三, 缺少专业师资队伍, 育人效果不明显。生命教育课程的有效开展必须拥有一支专业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作为支撑, 来有效地进行传道授业解难。但现实情况表明, 高校在开展生命教育的过程中主要依托思想政治辅导员和心理咨询老师进行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真正能够把握问题, 化解矛盾, 及时采取预防性干预的专业教师群体却较为匮乏, 从而导致非专业老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容易居于形式, 很难在深层次方面的问题上把握其本质, 达到真正的教育引导效果。

3.3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家庭是人生旅途的第一站, 是人生的第一课堂, 是每个人赖以生存和生活的一个重要空间。每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及心理状态的变化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和培养方式的潜移默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 大部分家长的子女教育观还不够成熟, 难以对子女特定年龄阶段的性格和心理特点进行正确把脉, 并及时给予正确的教育引导。

第一, 望子成才的期望值过高, 教育差强人意。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说:现在的少年儿童是独生子女, 家长望子成才的心情可以理解, 但有了这种心情, 如果没有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和正确的教育观念, 就很可能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由于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 生理和心理还未完全发育成熟, 他们感情丰富, 易冲动, 自控能力差, 缺乏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 许多家长在教育引导上却不顾子女成长规律和实际承受能力, 抱着“望子成才”的心态, 忽略孩子非智力因素的感情教育、生活态度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抗挫折能力教育和人文关怀教育等, 为追求有些过高的理想愿望无端的给孩子施压, 增加孩子心理负担, 从而为子女的身心健康或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埋下了隐患。

第二, 教育观念陈旧、缺乏正确引导。大学生除了在校学习外, 其余时间基本上都是在家中, 而家庭教育是否科学, 家庭关系是否融洽、对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和行为习惯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 在进行教育过程中, 家长必将承担着父母与教育者的双重角色。但就现状来看, 大多数家长只强调了作为父母的角色, 忽视了作为教育者的角色, 缺乏作为教育者的目的性、科学性、针对性和有序性。比如有的家长实行棍棒教育, 信奉“黄金棍下出人才”的古老信条;金钱刺激, 认为只要有钱就能搞定自己孩子的一切;理论化教育, 用空洞的大道理教训孩子, 而自己不以身作则, 说做不一。因此, 父母的陈旧或粗暴简单的教育方法对大学生的生活态度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导致部分孩子缺乏生命责任感、自私任性、傲慢无礼、贪图享受, 冷酷暴躁, 缺乏同情心, 从而为酿成悲剧奠定了基础。

4 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

近年来, 大学校园出现多种冲突或悲剧事件看似纯粹个人的行为其实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原因, 面对这一棘手问题, 只靠高校的单脚前行, 必将难以解决。因此, 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与社会、家庭合力开展生命教育研究。

4.1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注重高校人文精神的延伸

教育的真谛与要义在于使人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全人”, 加以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对于肩负着重要使命的高校来说, 不仅要加强知识技能的传授, 还应注重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首先, 高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注重人文精神的发展, 改变以往偏重技轻情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高校在对个体生命的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 更多的关注学生多样化发展, 注重人文关怀, 积极引导学生对生命有更深层次的感悟。其次, 在转变教育理念的同时高校还应积极完善教学管理体制, 将生命关怀的精神渗透到学校教学管理活动的各个层面, 使管理制度更能体现“人性化”的柔性管理特性, 体现对人的基本尊重和关怀, 有效促使人性得以合理张扬, 从而推动生命的健康成长"。

4.2 完善课程设置, 优化教师队伍

课程设置在高校教育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而大学生生命教育实践, 要以相应的实施课程作为载体, 并从当前大学生渴望得到生命教育和当前高校生命教育不能满足他们需求之间的矛盾出发, 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 开展一系列的渗透课程和单一课程, 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

教师是教育的重要实施者, 是推动教育良性发展的灵魂人物, 专业的师资队伍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而目前, 高校教师中的师资力量还是比较缺乏的, 甚至是没有的。高校应当广泛引进国内外的优秀专业教师进行讲座或教授课程。也可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的优势和特点对教师进行培训,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和育人能力, 提升教师的生命情怀,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 并且使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发展的身心特点及心理规律, 能够对大学生开展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生命教育课程。

4.3 丰富社会实践活动, 增强生命力

生命教育的实施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和课后的心理抚慰上, 还需要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 通过学生自身的生活感知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从而更好地掌握生命知识, 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作为生命教育的主阵地, 高校应更加主动地给学生提供社会性经验和社会性学习, 让他们更多的去参与社会活动, 在实践中意识到生活的不易和生命的价值, 从而培养其抗挫能力、责任心和生命精神动力。

4.4 重视家庭、社会力量, 形成生命教育合力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各尽其责和联动协作, 将生命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心育、体育等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达到“三位一体"的最优方案。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 学校应是生命教育的主导者, 不仅要开设生命教育课, 还要把生命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各学科中去, 显性教育与隐性生命教育相结合;家长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参与者, 应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正确引导大学生珍爱生命, 学会尊重与关怀他人, 学会感恩生命, 并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社会也肩负着相应的职责, 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氛围,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平台与措施, 从而为培养身心健康、技能过硬、知识全面的青年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克里夫·贝克珠.优化学校教育:种价值的观点[M].戚万学, 等, 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59.

[2]鲁洁.一本用生命打开的教育学[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7) .

[3]李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代性审视[J].思想教育研究, 2008 (5) :25.

[4]熊新华, 刘衍永.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与和谐校园构建[J].南华大学学报, 2009 (08) .

[5]万力.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中山大学, 2010.

[6]王建林, 党刘栓.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l (11) .

校园文化下研究生校园生活的构建 篇3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的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情况,构建校园生态圈就是在新形势下提出的高职院校办学新理念。生态圈是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与社会、家庭紧密对接的新型高校生态圈是当代高校优化发展的可行对策。就校园生态圈的基本特征、构建校园生态圈的要求和探索建立家长参与校园生态圈构建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家长观察员;家长联络制度;家校合作制度

生态文化是指人们在与自然环境相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自然环境的科学认知,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校园是一个独立性较强的生态系统,校园内存在的各生态要素,如校园环境、师生等人类群体,均是这个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对于生态校园的研究,多立足于校园内部各生态要素的统筹,但对家长这一对校园生态要素有重要影响的要素研究甚少。而从家长对校园生态圈的影响能力来看,其理应成为我们塑造校园生态圈所考虑的必要因素。

一、高职院校校园生态圈形成的内涵

生态圈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内,生物与其所处环境及生物与生物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环节形成的自然群体。而高职院校的校园生态圈则可定义为,由教师、学生、家长、环境、社会等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系统发展性

生态教育是在当前生态破坏严重、可持续发展呼声日渐强烈的背景下产生的,其最终目的在于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教育的系统发展性要求学校在发展中必须以教师为脊梁、以学生为主体、以环境建设为后盾,同时融入家长的意愿和社会的需求,忽视任何一个要素都有碍于推进发展。学校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造就、塑造人,而成为人才培养的输出高地,在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摒弃功利化、短视化的办学行为,在全新的系统性发展观的生态教育理念下,兼顾学校发展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明确的定位确立学校的发展方向。

2.有序开放性

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的高度发展构成开放性社会的基本特性,封闭性的学校很难在开放性的社会中生存。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成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且坐拥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是由以前的行业中专升格或几个中职院校合并升格,或中专中职院校并入高专院校等不同方式建设而成的,在学校的分布、专业设置等方面难免重叠,特色与优势都不明显,不仅存在高职院校办学的竞争性,更存在相同专业设置所带来的学生就业的竞争性,因而在一段时间出现了高职院校在招生问题上的无序状态。所以,高职院校的有序开放需要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以及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实践与就业岗位的开放对接,这将成为高职院校走内涵发展道路的关键所在。

3.独立联系性

学校内的各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对应专业建设,教师与学生体现在教与学的方法手段上的独立与联系性。对应学生的就业与发展,当学生进入学校之后,就从独立的要素变成联系的要素;学校环境建设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创造条件,市场与社会需求为人才培养提出相应的条件并让学校与之相对接,而家长的愿望则是在付出经济上的投入之后使孩子能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在这一点上三个要素所要实现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校园生态圈的形成都是围绕学生来展开,其独立与联系性以学生为纽带,学生是否健康成长与发展,是校园能否形成生态圈的核心。

4.合作共生性

高职院校必须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强化教学、学习与实训的融合。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赖于高职院校的办学实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企业(公司)、及事业单位成为学校的利益共同体,达到深度融合的程度,以此形成以合作为基础、以资源相互利用为途径、以发展为目的的良好局面,最终实现合作共生、和谐发展、多方共赢。

二、构建高校校园生态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

1.以校园生态圈为依托完善职业教育體系

在职业教育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前,高职院校应该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实践者、创新者和应用者。其次,校园生态圈的基本特征也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从建设校园生态圈着手,探索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机制,为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2.高职院校校园生态圈的构建策略

(1)借鉴国际先进教育思想

高校生态文化这一概念,早在20世纪末率先由欧洲先进教育思想家提出。其根本目的在于消除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学为主线、以专业培养为目的的传统高等教育给受教育者乃至社会家庭带来的不积极因素,创建和谐、融合、互通的有机教育生态链条,深入开展学生主体教研改革。在20世纪90年代末先后掀起了No Walls Campus(校园无围墙),I Wanna Talk and Act(我是校园的主角)等运动,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2)大力倡导和谐校园理念

构建和谐校园是新时期高等院校的重要战略目标,也是高校进一步提升优化的基石。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十几年高速扩张时期,亟需解决高速发展带来的种种不合理问题,因此倡导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教学论,进而辐射家庭乃至社会,构建新型高校生态圈是当代高校优化发展的可行对策,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素质具有积极意义。

(3)坚持以学生为本

高职院校要在“构建两个体系、实现三个转变”上花大力气,努力创建适合学生成长发展的教育模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即创新建立理论与实践两个体系,实现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由一堂好课向一门好课的转变、由“知识+训练”向教学一体化的转变,从而建立全新的师生关系和教师的角色定位,推动人和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三、家长参与校园生态圈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我们不时听到很多朋友抱怨自己的孩子步入大学之后一个月才给家打两三次电话,每次电话的主题无外乎手头紧以及各种抱怨;也有不少父母从子女进入大学一刻起就时刻关注子女的一言一行,监视着学校的一举一动。而作为校方,对于家长的态度通常是沟通无力,敬而远之。

但是,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不应仅限于围墙里的高墙教育,而应是多元的教育要素融入的生态教育。高校的学生工作应突破传统方式的局限,既要面向学生,又要面向家长,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之中。

1.建立家长观察员制度,使家长能够参与到学校教学科研中

这一制度是南京医科大学的首创,家长观察员制度就是学校邀请学生家长代表以评估专家的身份进入学校参与一定层次的学校管理。首先听取学校基本情况介绍和征求观察活动安排意见,然后家长代表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校舍设施、日常运行秩序以及学生的各种活动进行实地察访,最后向学校相关领导做出意见反馈,由学校进行整改。这一制度的建立,充分尊重了学生家长的权益,巧妙地引导家长从关注自己子女转变到关注学校的全局,从而产生了良好的家校互动管理效果。因此,处理好家长过度参与的最好办法在于疏,而不是各种形式的堵。

2.改革家长联络制度

目前,有许多高校都积极主动建立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制度,为克服地域等因素的限制,許多学校还寻求了多样化的联系方式,使学生家长能够快捷、全面地了解子女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学生家长本身就是一项值得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其既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协助者,而在目前高校育人重视综合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背景下,学生家长的帮助、参与又构成了一系列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开展的有力支柱。这种方式充分利用了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的作用,让学生家长充分介入,在学生管理上实现了从传统的“两极单线结构”向“三元立体结构”的转变,既满足了家长的参与热情,又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透明度。

3.利用互联网构建家校合作体系

家长教育是我国中小学普遍采用而在高校非常罕见的方式,中小学校通过开设“家长学校”,向家长介绍有效的教育经验,提高家长参与学生培养的能力,构建家校合作育人体系。

作为高职院校,可以在借助网络的基础上,突破地域限制,将先进技术应用到远程家长学校建设。微信聊天、QQ、泡论坛刷贴吧等等时尚主义,促使高校管理者改变传统的高校与家长之间冷漠尴尬的联系手段。通过开设家长论坛BBS,设立学校官方微信账号,让父母远程无缝参与到孩子大学阶段学生成长教育和高校人文生态教育中来,从而变盲目参与、不闻不问为科学教育、互动共享,化家校矛盾为支持联动。

笔者认为,在当今终身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大学同中小学一样,只是人生求学的高级阶段,而不是走向成熟的最后台阶,作为高校有责任搭建渠道和平台帮助父母获得更多信息,与时俱进地开展自我学习、提高个人素养,最终达到家庭个体环境与校园生态圈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蒋德喜.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文教资料,2007.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高校”五位一体“生态文化建设研究”,编号MKS1344。主持人:付义赣,本论文是该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校园文化下研究生校园生活的构建 篇4

和谐,代表着“人和”,同学之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取;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交流,互相聆听,都让我们的学习生活变得活跃而精彩。这也是编造海中今日辉煌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严谨踏实,团结互助的氛围中,校园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这不能不说是“和谐”的功劳。

然而,在生活,我们仍然可以听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例如说脏话,对同学出言不逊,甚至偷窃、斗殴、勒索财物,对待老师无礼,与宿舍管理员发生冲突,等等。这些不愉快的,甚至是粗暴无理的现象,极大地破坏了校园的和谐。

曾几何时,纯洁校园是我们歌颂的圣地,如今却常常被各种不文明、不道德,甚至不合法的行为弄得乌烟瘴气。难道我们就对此束手无策吗?不。作为海中的一分子,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为维护它的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我们学会感恩与报答,懂得尊重和理解。“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容人。”那么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就会变得充实而融洽。只有培养良好的习惯,塑造正直的人格,以和谐友善作为行为准则,时刻牢记校纪校规,法律法规,发扬严谨守纪的思想,我们才能更好地融入,校园,融入集体,而校园也将更平静美好,更加井然有序。

圣贤孔子向往天人合一的境界,而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我们,更应当追求与人和谐,与社会和谐,与自然和谐,与高速发展的世界相和谐。这是我们的理想,这是我们的信念。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相互关心,相互尊重,愉快地学习、幸福的生活,将刺耳的噪音化为充盈着和谐的乐曲。我们将在校园里,沐浴着和谐的阳光成长,肩负起建设祖国的伟大使命。

校园文化下研究生校园生活的构建 篇5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和谐校园》。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这草长莺飞的时节,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也迎来了我校学雷锋活动主题教育月。一九六三年三月五日,毛泽东主席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四十七年来,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一种特殊的民族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提起雷锋,很多同学都非常熟悉。我们从书里和电视剧里都曾经知道过他的故事。这名普通的中国士兵,在他短短的二十二年的人生岁月中,为他人、为社会做了无数的好事,为人们送去了无数的温暖和安慰:例如帮车上的列车员拖地、打扫候车室,为丢失车票的妇女买票,给家庭困难的战友家中寄钱等等。雷锋精神的核心就是奉献爱心,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其中的一分子,只有大家都来奉献爱心,我们的大家庭才会充满友爱,充满温暖。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雷锋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在此,我代表学校团委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

一、学习雷锋“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粮,努力创建节约型校园。自觉抵御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同学间不进行物质条件的攀比,用高雅、健康的文化生活充实自我、陶冶情操。

二、学习雷锋“助人为乐、勇于奉献”的精神

要团结同学,友爱互助,热情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同学,将学习雷锋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来。学会感恩,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为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学习雷锋“严于律己”的精神

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维护课堂秩序、积极营造校园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自觉做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主动拣拾废弃的垃圾并投入垃圾箱;不乱采花草和践踏绿化带;自觉抵制在学校的墙面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等不文明行为,爱护公共财物,自觉维护校园环境,树立“校园是我家”的主人翁意识。

四、学习雷锋渴求知识、发奋学习的“钉子”精神

珍惜时间,勤于钻研。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保证课堂40分钟的效率;课后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复习,提高课后的学习效率;自觉培养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面对学习中的种种困难,要不畏艰险,迎难而上,诚信接受每一次的学习检验。

校园文化下研究生校园生活的构建 篇6

一种组织文化是由成员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逐渐凝聚成的共同价值观念、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的外在表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和轨道交通运输行业文化同为一种文化,两者之间有很多共性元素,这些共性使其对接具有可行性。无论是校园文化还是轨道交通运输行业文化,都对成员的行为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都能约束成员的行为,凝聚成员的共识,增强成员内部的团结性。文化具有兼容并蓄性,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会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都会与外部文化产生碰撞,都会在碰撞中吸收外部文化的优质元素,并与自身文化中的某些共性元素相互交融,从而产生一些新的文化元素。

校园文化下研究生校园生活的构建 篇7

2009年初,由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两部委共同发文全面推广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活动旨在以足球运动为载体,鼓励青少年走出课堂、走进操场积极参与到各项足球活动当中,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和体能、培养拼搏意识和团队精神,夯实足球后备人才基础,切实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作为首阶段开展的小学、初中、高中各项校园足球相关活动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第四阶段的大学校园足球活动即将全面展开。高校是先进文化的发源地,亦应成为足球文化的引领者。本研究旨在以高校校园足球文化为切入点,探讨在校园足球活动的大背景下,如何构建全面、和谐、健康向上的高校校园足球文化,以促进校园足球活动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校园足球活动的发展背景

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教育部开展了一项足球系统工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该活动于2009年6月14日正式启动,活动初期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初中层面,经过多年的推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活动覆盖区域包含中国大陆境内所有省区市,开展校园足球联赛的中小学和高校已达5000多所,校园注册人数已达20万,经常在校园踢球、注册比赛的学生进300多万人,年均比赛约10万余场。目前升级版的校园足球活动计划也已制定完成,据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介绍,教育部计划到2017年在全国扶持建设2万所左右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200个高校高水平足球队,足球人口达到2000万人,并形成区域特色,拟建成30个左右校园足球试点区县,全面展开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联赛。由此可见,09年推出的校园足球活动至此已形成相当规模。

三、校园足球文化的内涵

1、校园足球文化概念的界定

时任中国足协副主席的薛立曾在多个场合表示:“在校园中开展足球运动,重点是要建立一种足球文化氛围,让孩子们每天都有体育运动,让足球深入他们的生活。”由此可见校园足球的重心是放在了文化层面而不是竞技层面。那么什么是文化?什么是足球文化?什么是校园足球文化?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对于文化的界定历来都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在文化学里面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大家都认可的定义。《辞海》中是这么定义“文化”一词的:“广义来讲,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来讲,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笔者认为可以将文化简单的理解为人的有意识活动、行为或者结果。足球文化从概念上来讲属于体育文化的一部分,是体育概念文化中的一个属概念,可以理解为足球文化丰富了体育文化,同时受制于体育文化的发展。从广义来讲,它是以足球比赛为载体,由球队、球迷、媒体、赞助商、相关足球产业、行政管理系统等构成的一个足球文化链。狭义来讲,它是人们对足球的认知及价值判断。校园足球文化由足球文化与校园体育文化两种文化交汇而成,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独特特性的文化系统,泛指校园内一切与足球有关的活动。依据定义文化普遍采用的“四分法”,参考卢元镇对体育文化的界定“体育文化是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结合校园足球的特点,将校园足球文化定义为:校园足球文化是与校园足球相关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

2、校园足球文化的功能

(1)校园足球文化能够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

大学体育教育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其目的是以运动和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的机体进行科学培育,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心理潜能的过程中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努力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健康思想。校园足球文化是学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念的重要场所。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影响力广泛,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通过校园足球文化教育能够使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了解和认识体育对个人以及社会的积极作用。校园足球文化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自觉性,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和价值观,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2)校园足球文化能够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是大学人才培养的关键,人们在自己日常生产劳动当中产生的新颖的、独特的思想及成果便是创新。足球更是一项处处蕴含着创造的运动,所有的技战术既有场下单独练习时的规范和标准,又有实战当中个人所展示出的不同风格,没有固定的模式及套路。每个人、每支球队都可以根据自己对足球的理解来诠释不同的技战术风格。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需要参与者根据场上的实时情况,通过观察、预判、分析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正确的选择。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参与者用自己的智慧创造性的去应对场上出现的一切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创新能力。

(3)校园足球文化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足球运动当中蕴含着丰富的素质教育内容,它能有效缓解工作学习压力,通过良性的竞争环境培养健康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承受力,在激烈的比赛当中培养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足球作为一项集体运动,即可有效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解决当今封闭式家庭造成的学生缺少有效沟通的问题,又能在增加交流的同时有效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帮助参与者正确理解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四、构建高校校园足球文化的措施与途径

1、加强对校园足球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认识

高校校园足球文化建设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除了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更重要的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文化素质的培养。高校主管领导要正确认识和理解校园足球文化内涵,理解足球运动不简单是一个体育项目,不简单的是足球基本技术的练习和身体素质的强化,而是可以体现人的综合素质的运动,它是以智力为灵魂的一种运动,某些时候更是一种信仰。要理解校园虽然不是培养体育精英的地方,但却是积淀和传播足球文化的地点,校园足球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是对素质教育的重要的补充。

2、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加强足球课程建设

足球课程的科学性、健身性、娱乐性,对于扩大足球受众、增加足球人数、培养球迷群体、活跃校园足球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中开设的足球必修和选修课是校园足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足球课程比例,大力开发足球校本课程建设,进一步深化足球教育教学改革。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丰富教学形式提倡师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借助现代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充分利用电视实况转播、现场观球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足球文化教育。

3、加强学生足球社团建设

学生社团是在学校团委领导下的一种群众性组织,是高校中最为活跃的学生集体性组织。它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将志趣相投的学生组织到一起,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来展示自己。因切实加强学生足球社团以及足球裁判社团的建设,努力提高学生参与足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组织师生足球友谊比赛增进师生感情;每逢重大比赛期间组织“足球沙龙”让学生欣赏高水平足球比赛的同时进行切磋、讨论;组织裁判社团成员积极参与校级、系级比赛执法,提高实践能力;通过其他各种形式的活动来扩大辐射面,增加在校足球人口。

4、加强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建设

校园文化下研究生校园生活的构建 篇8

关键词:以人为本;德育文化;文化构建

德育,简单的理解即以德育人,德是方法,是手段,是途径;人才是目的,是归宿。德育文化的构建必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这是我们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得出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结论。

一、德育文化构建要打好学生未来发展的统一的品德基础

人类道德和国家法律具有统一性,因此中学德育也应具有统一性。同时中学德育应注重基础:打好学生做人的基础,帮助学生了解和实践基本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和待人礼仪;打好学生将来形成高尚人品的基础;打好学生将来成为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品德特征的基础。学校开展了多种丰富多彩的人格养成教育,如尊师教育、感恩教育、勤俭节约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礼仪教育等,通过国旗下讲话、征文、主题班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对学生基础人格的培养。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先成人、后成才的原则,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学生的仪容仪表、日常着装、言行举止都要符合高中学生的标准,漫步在校园里,你将会随处看到整齐的着装,得体的举止;每一位毕业生都会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全面人才。

二、德育文化构建必须面向全体,坚持分层分类

所有学生都是“才”,学校要面向学生全体,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自信心,注意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个性发展”是学校“人才观”的又一教育定位。这里的“学生个性发展”是为了一个共同的“全面发展”目标去进取、去奋斗的。离开这一点,学生个性发展就无法走向坦途,也就违背了教育的总方向。如果说知识的教学需要面向全体因而需要分层的话,那么德育也需要面向全体因而需要分层:(1)从品德的基础性发展起步,激励学生逐步提高品德发展目标;(2)根据学生各自的品德发展水平,引导学生制订合适的品德发展阶段性目标;(3)根据学生各自应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在品德发展上突出重点问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我们充分考虑到不同年级、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活动。

三、德育文化构建应面向未来,坚持与时俱进

时代在变迁,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也在重组过程之中,传统美德被不断赋予时代精神,我们培养的人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贯彻以人为本就要引导教师辩证分析“听话”与“挑刺”“从众”与“独立”“一致”与“求异”“谦虚”与“自信”等关系,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创新人才的品德特征。在德育文化的构建过程中,我们非常注意德育工作的时代性,对于社会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问题、观念、争论不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而是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去面对、去思考。对于一些在学生中存在争论的话题,通过组织辩论会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在班主任及其他教师的培训中,注重灌输新思想新观念,让广大教师学会如何去面对并教育好学生。

四、德育文化构建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学校认为,不仅要在知识的教学中,而且要在德育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甚至内心的冲突,在各种正面事实的影响下,体验并将国家的要求和社会进步的要求逐步转化为自身的自觉的需求,也就是促进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由“要我为”提升为“我要为”。我校的德育活动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性。每周的国旗下講话的主题都由学生自己拟定,学生或谈理想,或谈学习,或谈时政。学校的各种社团从筹备到成立到日常活动全部都由学生自己组织、策划。学校的大型文艺演出,校内的各项体育比赛也都由学生来组织。学校的日常值周管理由校学生会的学生成员带领值周班级的学生共同完成,真正实现了学生自我管理,调动了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五、德育文化构建需要氛围的震撼与细微入心的统一

精心构建“德育场”,营造氛围,以德育人细无声。我们认为:德育需要轰轰烈烈甚至催人泪下的氛围,这样可以震撼学生的心灵;德育也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方法和耐心,这样可以渗透学生的心灵。二者是统一的。因此,学校既要组织各种大型活动,又要通过各种方式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平淡中领悟、感动、接受和实践。学校每个学期都要举行大量的校园活动,如科技艺术节、校运动会、开学典礼等,通过学校的精心策划和组织,每次活动的成功举办都给广大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活动中不仅锻炼了身心,而且陶冶了情操;学校同样也注重细节教育,通过一系列雅行教育,创造良好的教室环境、走廊环境、寝室环境、图书馆环境等潜移默化地净化学生的心灵;每周一的早会,每次主题班会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德育战场。我校开展全校性的规范化教室评选活动。设置富有创意的班标、教室内窗明几净、物品有序、励志条幅与艺术板报各具特色。以高一十六班、高二一班为代表的规范化教室真正起到寓教于美、乐之中,达到悦心、怡情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王建还.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J].价值工程,2011.

校园文化下研究生校园生活的构建 篇9

企业是处于一定的地域中发展的,因此地域文化对企业的影响比较大,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并存。对于企业来说,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及凝聚力,进而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以及核心竞争力。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为了保证企业文化构建的科学性,就需要在充分认识地域文化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

一、地域文化对企业文化构建产生的影响

(一)地域资源的影响

地域资源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自然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地域中,差异性是非常大的,主要表现在民族风貌、器物文化、生产资料、劳动工具等方面,这就使得不同的地域中具备不同的文化特色,这些文化特色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第二,人文风俗因素。对于一个地域来说,人文风俗是比较突出的地域特色,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人文风俗会对其产生长期性的影响,根据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会因为产品中蕴含的地域人文风俗特色而购买,因此,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时,应该将人文因素结合进去。

(二)地域文化的影响

在我国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尽管做出了转型,但是依然受到比较严重的传统文化的影响,突出的表现是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不敢大胆的进行创新,墨守成规,这使得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苏州的国有电力公司,尽管已经实现了体制改革,但是电力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未针对电力产品进行有效地创新,导致电气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基于此,苏州国有电力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地域文化进行创新,以创新型的企业文化来引导企业的发展。

二、地域文化影响下企业文化构建的策略

(一)利用地理差异

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文化价值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基于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品牌文化的建设。实质上,品牌文化与企业的经营理念是相同的,通过品牌建设,凸显出企业的文化精神,通过宣传等手段,让消费者产生认同的情感,并形成品牌忠诚度。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广告宣传是重要的塑造品牌文化的手段,在进行广告宣传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地理差异,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让消费者在形成情感共鸣的基础上购买企业的产品。

(二)整合优势因素

在地域文化系统中,包含着员工的`行为意识,受到地域文化风俗的影响,员工的行为习惯及思想意识都会带有地域色彩,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通过外化作用,将员工的行为意识变为企业的凝聚力,进而将地域文化蕴含在企业文化中。在企业的管理中,员工管理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员工管理,保证员工的行为具备规范性,进而形成良好的企业工作环境,不过,管理制度能够规范员工的行为,却无法引导员工的意识,这时就需要充分地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鉴于员工的行为习惯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因此,企业文化的构建要将优势因素进行整合,充分的发挥企业文化的指引作用,实现员工意识的规范,提升企业的价值。

(三)汲取地域精华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注重企业文化的构建,以便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不过,企业文化的构建并不是去迎合,而是要在结合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继承和创新。企业文化中融合地域文化之后,企业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将会更强,通过地域资源优势的利用,准确的找准企业的市场定位,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苏州是传统文化历史古城,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比较大,非常讲究礼教,电力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充分的结合苏州的文化历史,突出儒家文化思想,形成完善的企业文化,促进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

(四)规避负面影响

在不同的地域中,经济、政治、环境的发展各不相同,由此也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因此,地域文化不对等的现象比较严重。在地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企业的经营会对区域内的资源、人力等实现科学配置,进而充分的发挥组合的功能,实现企业和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不过,很多人会对某个地域存在偏见,突出表现就是如果某企业产品来源于该区域,就会直接拒绝购买,对于这种现象,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通过恰当的创新,扭转偏见,将地域文化的负面影响转化为积极影响,促进企业长久的发展。

三、结论

校园文化下研究生校园生活的构建 篇10

关键词:校园无线网;教学;构建

随着我国高校校园建设的逐渐加快,有线网络已经普遍存在于高校内,为高校的正常运行发挥出重大作用,在高校校园内,师生往往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传统有线网络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迫切需要在任何地方都能连接到网络,无线网络能够满足这个需求,笔者主要论述无线网络的构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1 无线网络的优缺点

所谓无线网络是指利用无限信道来传输介质所构成的一种网络,能够实现无线设备的网络数据传输系统,目前主要包括LMDS、WLAN以及CDMA技术等,具有移动性强、投资回报快、可靠性高及便于教学的优点。

无线网络最大的优点便是移动性,人们可以在任意空间连接网络,摆脱了线缆的束缚,一般能够达到50Km覆盖,拓宽了网络的传输范围。无线局域网可以以独立于有线网络的形式存在,适合上千用户使用的基础网络,允许较大范围内漫游,在正常情况下,安装无线网络要比常规的`有线网络便宜,不会受到施工等因素影响,便于移动和布置,有线网络线路由于结构容易生锈等容易产生线路失效的问题,无线网络没有这些缺陷。校园无线网络能够实现整个校园内的无线上网服务,方便教学。

无线网络的主要传输手段是无线电波,在实际运用中通常采取的是扩频技术,利用红外线介质传输容易受到日光以及环境照明的影响,传输性能差,一般并不采用,射频介质要求严格,设备较为复杂,传输速率低,微波介质容易受到外界电磁干扰的影响。在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发面也存在很大的隐患,一般可以通过加强访问权限控制、定期进行网络站点审查以及注意其他重要网络隔离等避免。

★ 生态工业理论在啤酒工业中的应用研究

★ 工业工程专业实习方式浅析论文

★ 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

★ 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

校园文化下研究生校园生活的构建 篇11

关键词:和谐校园;思想政治工作;挫折教育

一、构建和谐校园呼唤挫折教育

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大会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古往今来,许多思想家和政治家都把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理想的追求和美好的模式。在西方,毕达哥拉斯最早提出和谐的概念:“美德乃是一种和谐。”在中国古代,《周易》中最早出现“太和”观念,奠定了中国“和”的文化精神。西周太史史伯指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这一思想被孔子提升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而“和谐校园”作为一种新的教育价值取向,是随着“和谐社会”的提出而出现的新的教育理念。高校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是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确保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当代大学生是最活跃、最有朝气的社会群体,他们身心的和谐,他们群体之间的和谐,既直接关系到大学校园的局部和谐,又关系到我国社会的整体和谐。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如何构建和谐的心理环境是重中之重。新时期的大学生作为未来竞争的主群体,无论是在校学习还是就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各种挫折,产生种种不良的心理,如果对此熟视无睹,任其存在和发展,不仅会损害身心健康,甚至会产生不良的社会行为动机。因此,构建和谐的心理环境、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是大学生可持续竞争的保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

著名教育家封敏教授说:“只有推行挫折教育,才能防患于未然。”我们不仅要使大学生形成合理的科学文化知识结构,更要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学会如何适应环境,形成和练就在困难和挫折中求生存的能力,成为生活的强者。

因此,构建和谐校园视野下的大学生“挫折教育”呼之欲出。

二、挫折教育及其意义

1.什么是挫折教育。在社会心理学上,挫折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而产生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失望、痛苦、沮丧、不安等。挫折可使意志薄弱者消极、妥协,却也可使意志坚强者接受教训,在逆境中奋起。

挫折教育是指针对将来意外的心理伤害培养积极的防御机能和迅速恢复的能力;也指个体在遭受挫折打击后,能够适应、抗御和对付挫折的一种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能承受挫折的打击,保持自身心理平衡与个性完整,是适应能力强和心理健康的明显标志。当今社会具有快节奏、多风险、多竞争、多变革等特点,因此社会成员必须适应这一特点,具备良好的抗挫折能力。

2.高校开展挫折教育的意义。近年来,高校恶性暴力事件及自残、自杀事件层出不穷,种种事件均显示出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差的现状令人担忧,给教育界敲响了警钟。

开展挫折教育,矫正学生的不健康心理,调节心理平衡,使学生产生新的情绪体验,以增强其耐挫能力,使其以乐观、豁达的情绪状态来面对困难和挑战,并提高其社会适应和心理承受能力。良好的挫折教育有助于学生扔掉“拐棍”,独立发展;有利于调整学生的强势认知,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长期的成功使大学生形成“我永远是强者”的思维定式,不肯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因此也就不难理解某些大学毕业生眼高手低就业难,甚至毕业后成为“啃老族”的现象。挫折教育是我国高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大学生社会生存和竞争能力的客观要求。

三、大学生挫折感的具体表现

1.学习挫折。学习挫折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面临的最主要的挫折,大一新生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同学最后所学专业与入校前所期望的专业不同,因此产生心理落差,进而出现厌学心理;也有的同学不适应大学阶段自学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内容,感到无所适从。

2.人际交往挫折。面对大学这个新的环境和新的集体,很多同学感到不适应,甚至产生迷茫感。由于大学生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域和家庭,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容易发生冲突,往往表现为闷闷不乐、消沉冷漠、无所寄托、受人冷落的挫折心理。

3.恋爱挫折。大学生正处在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对恋爱的需求和渴望非常强烈,但往往由于在恋爱观、道德观、人生观和自制力等方面缺乏锻炼,经验不足,容易遭受恋爱挫折,尤其是面对失恋时,极易产生悲伤、绝望、烦躁等消极的情绪。据调查,在大学生自杀现象中,80%的轻生者都是由于恋爱受挫。

4.家庭挫折。部分家境贫困或者家庭出现重大变故的大学生思想负担沉重,以致情绪低落、心理灰暗、意志消沉、自卑自贱,自认为“低人一等”。为了守护自己的尊严,部分家庭有困难的大学生与人交往时总抱有一种戒备心理,唯恐别人看不起自己,对学习、集体活动没有兴趣而自我封闭,有的甚至性格怪异,或者心理特别脆弱和敏感,一点点刺激和挫折就会使他们烦躁不安、精神崩溃甚至走向极端。

5.就业挫折。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强化,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那种天之骄子的从容与优越被严峻的就业现实带来的焦虑和压力所取代。部分学生对就业形势缺乏正确的认识,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评价,目标期望值较高,结果在选择工作时“高不成,低不就”。也有部分用人单位择优用人的就业机制不健全,“凭关系”等不合理现象使大学生感到前途渺茫,心中充斥着对就业的强烈渴望和对未来就业竞争的担忧与无奈。

四、高校挫折教育的具体途径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挫折是在所难免的,人的成长离不开挫折,人人都会遇到挫折。人活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不顺利的事情,总有一些目标实现不了,作为大学生也不可避免会碰到挫折,小至被同学嘲笑、班干部落选,大至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天灾人祸等。其次,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到挫折的双重性,挫折同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一样,也具有矛盾的两面性。一方面,挫折使人产生心理上的痛苦,情绪失衡,行为失控,甚至会引起种种疾病以至悲观厌世;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如挫折可以帮助人们总结经验教训,促使人们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人变得更加聪明、坚强,成熟得更快。

2.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提高对挫折的容忍力。人的意志总是和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联系在一起的,意志坚强的人抗挫折能力比较高。坚强的意志反映在意志的四个品质中,即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要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在挫折面前,能明确自己的目标,不轻易改变计划和决定,善于抑制消极情绪。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挫折容忍力,教会他们进行挫折的自我调适;通过给学生设置一定的生存障碍,让他们体会到生存的艰难,激发他们克服面临的困难的潜能,从而达到挫折教育的目的。

3.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学校应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及时地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并提出恰当的建议和目标;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潜能,树立学生的信心,合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防止学生由于自尊心受到伤害而转向不自尊和不自信;通过引导,让学生懂得自尊并不等于虚荣,真正的自尊是建立在自我的严格要求和良好的表现的基础上的,使他们进入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

上一篇:财务部工作总结公司下一篇:公司年会领导讲话环节开场视频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