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语言教育论文

2024-05-24

全语言教育论文(精选8篇)

全语言教育论文 篇1

关于教育的名言1

1、“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

2、“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美国教育家爱默生

3、“教育者,养成人性之事业也。”——蔡元培

4、“比宇宙更辽阔的是什么?是想象力。”——爱因斯坦

5、“教育就是要使人成其为人,其根本在于个人而不在于社会。”——鲁迪格尔

6、“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是一种方式,但是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孙云晓《一个故事一堂课》(中山大学出版社)

7、“为了追求„完美‟,公开课便越来越成了各种„模式‟或生搬硬套或惟妙惟肖的翻版。”——李镇西《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

8、“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9、“以爱心聚在一起的十个人能够完成一万个分散的人做不到的事情。”——Thomas Carlyle

10、“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瑞士教育家皮亚士

11、“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12、“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13、“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前主席埃德加·富尔《学会生存》、美国人类资源研究所心理学家赫伯特?格乔伊、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涅·托夫勒

14、“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好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不仅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陶行知

15、“读书不做记号等于不读书。”——法国思想家布韦

16、“思维由惊奇和问题开始。”——亚里士多德

17、“将所学回报社会才是真正成功。”——美国洛杉矶市长安东尼奥·维拉戈沙

18、“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杨文

19、“拥有一颗好奇心最重要。”——“DNA之父”、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生物学家詹姆斯?沃森

20、如果没有情感的沟通,智慧的交流是无法达成的。——皮亚杰

21、“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爱孩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22、“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献给他们。”——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23、“如果老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只像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课本,但既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列夫?托尔斯泰

24、学生在学习上大致可分为四种:“生而好学为上,熏染而学次之,督促而学以次之,最下者虽督促不学。然而生而好学与督促不学的人究竟是少数,大多数得到相当熏染、督促就学习。”——陶行知

25、“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我们应该学会对别人表现宽容。”——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

26、“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明代薛宣

27、“一到了图书馆,就像牛进了菜园,拼命地吃!”(1918年毛泽东任北大图书馆助理员,管理阅览室15种中外报纸)

28、“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陶行知

29、“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王充《论衡·谢短》 30、“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

31、“如果我们不向历史学习,我们就将被迫重演历史。”——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涅·托夫勒

32、“历史学的目的是为了人类的自知。”——英国著名学者柯林武德

33、“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一旦这头睡狮醒来,整个世界将在她的脚下发抖。”——法国拿破仑

34、“人应该象明亮的火焰一样生活,放出最大的光芒,最终火焰会熄灭,但是那也比卑微的小火苗强。”——叶利钦

35、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36、古希腊哲学家帕拉图有这样的断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37、我国古代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8、著名心理学家盖兹说:“没有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努力”。

39、美国第威夫人:“时时要让孩子知道,我们爱他们,大家喜欢他们,是因为他们的品德,与他们的成绩单没有任何关系。”

40、美国教育界流行一句话:“I HEAR,I FORGET。I SEE,I KNOW。I DO,I UNDERSTAND!”(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我做了,我懂了!)

41、教育需要理想,需要信念;教育需要民主,需要人文;教育需要智慧,需要思考;教育需要审视,需要评价。

42、中国古代谚语:“授之以鱼,足解一日之饥;授之以渔,足食终身之鱼。”

43、“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

44、著名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种下行动就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就会收获品格,种下品格就会收获命运。”

45、著名画家张大千说:“人生在世,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地有选择地读书。”

46、魏书生说:“人的能力强是工作逼出来的,铁肩膀是担子压出来的。”

47、墨子:“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48、魏书生说:“你热爱生命,是为了向它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才称得上是真爱。而只有爱到自我牺牲的程度,才能够在事业上做出成绩。”(乐于奉献)

49、“德能正其身,才能称其职,笔能成其文,言能明其志。”(对教师的要求)50、德国哲学家尼采:“一个志向高远的人,不仅要超越他的行为和判断,甚至要超越公正本身。”

51、明朝冯梦龙:“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

52、“推动社会前进的不是金钱,不是地位,而是大脑。”

53、“要散布阳光在别人心中,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54、中国谚语:“鸟翼上系上了黄金,这鸟就永远不能在天空飞翔。”

55、陶行知:“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

56、“竹焚不变节,玉碎不改白。”

57、清朝学者金兰生:“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爱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58、“如果一个人的头上缺少了一盏指路明灯——理想,那他的生活将会醉生梦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59、当代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学习效果=50%的学习策略+40%的努力程度+10%的智商

60、明朝黄宗羲:“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61、“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62、“水无压力不喷,人无压力不强。”“能力是逼出来的,办法是想出来的。” 63、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64、陶行知:“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65、“人生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人赏识的渴望。”——詹姆斯

66、拿破仑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强大的力量,即刀枪和思想。从长远来看,刀枪总是被思想战胜的。”

67、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中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68、“卓越的激励是找到能力和忠诚的可靠途径。” 69、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

70、“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少的差异,但这种很少的差异却往往造成了巨大的差别!很少的差异就是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拿破仑·希尔博士《人人都能成功》

71、“优秀就是优秀的习惯。”——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72、“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德育)

73、“体育之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寓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毛泽东《体育之研究》

74、“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当你被失败拥抱的时候,成功也可能在亲吻你。”

75、“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江泽民 76、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77、“美国人从不满足,美国人需要变化,在美国永远不变的是变化。”

78、“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袁隆平自题小诗

79、猪圈岂生千里马,花盆难养万年松。

80、以人格引领人格,以心灵赢得心灵,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李镇西

81、“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还是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英国萧伯纳

82、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意思是没有别人不如自己的,也就是说别人都有值得学习的长处。

83、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84、20世纪70年代中期斯腾浩斯提出:“教师即研究者。”(teacher as reseacher)85、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读书格言)86、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弥尔顿(读书格言)87、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读书格言)88、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读书格言)

89、没有书籍,就不能打赢思想之战,正如没有舰就不能打赢海战一样——罗斯福(读书格言)

90、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鲁宾斯坦(读书格言)91、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西塞罗(读书格言)

92、有创见的书籍传布在黑暗的时代里,犹如一些太阳光照耀在荒凉的沙漠上,为的是化黑暗为光明。这些书是人类精神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人们凭借它们的原则,向种种新的发现迈进。书本是将圣贤豪杰的心照射到我们心里的忠实的镜子。——吉本(读书格言)

93、“如果把错误关在门外,真理也将关在门外”,印度文学泰斗泰戈尔如是说。94、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民主像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

95、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96、罗曼·罗兰:“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97、“为教育献了青春献黄昏,献了黄昏献终身”——北京市十一学校英语教师甘兰佑名言

98、“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吕叔湘 99、“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中国学者林崇德)100、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室是教学的实验室。

101、“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102、俄国列夫·托尔斯泰:“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 103、“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104、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说:一个不知道历史的人,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105、西汉学者扬雄:“满而后渐,正是水的本质。”“满”指足够的知识与道德积累,“渐”是渐进的意思。

106、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同样的教育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

107、我国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 108、罗曼·罗兰:“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里,总得自己心中先有。” 109、罗森塔尔提出:“教师的期望乃学生智商增高的决定因素。”

110、美国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111、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112、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113、吕叔湘说:“成功的教师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上,还有一把总钥匙,他的名字叫做„活‟。” 114、鲁迅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115、“教育需要理想,需要信念;教育需要民主,需要人文;教育需要智慧,需要思考;教育需要审视,需要评价。”

116、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117、美国马文·皮尔斯(美国总统乔治·布什之岳父、芭芭拉·布什之父)说:“(父母)能给孩子的只有三样东西:第一样是给他们尽可能好的教育;第二样是树立一个好榜样;第三样是给他们世界上所有的爱。”

118、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

119、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和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

120、马克思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 121、叶圣陶说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工业是标准的流水线,所需要的是流水生产线上的一名技术熟练的操作工。农业所应对的都是鲜活的生命体,说 教育是农业,也就因为教育所应对的也是鲜活的生命,而且是天地间生命体的最高级别。对生命的尊重,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尊重,这是我们教育价值观多样化时代的 要求和特点。122、美国“伍德·威尔逊全国涟漪基金会”在2001年美国“高中学生年会”上提出响亮的口号:“放远我们的目光,绝不让一个高中生掉队。”

123、英国教育与就业部国务大臣大卫·布伦基特2000年在《建基于成功》著名演说中指出:“改变撒切尔主义者的学校优胜劣汰倾向,主张让每一所学校成功;改变在教育中精英化的趋向,主张让每一位儿童成功。”

124、皮亚杰指出:“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学习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 125、孔子曾对子贡说:“也许是一个恕字能让人一生受用。” 126、苏霍姆林斯基说:“自我教育从自我认识开始。”

127、叶圣陶说:“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待坐听老师之讲说。”

128、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行为给学生带来真实感,激励着儿童在他的心灵留下愉快、振奋、精力充沛的情感时,知识才会转变为信念。”

129、“潜能要靠伟大的梦想催生,梦想要靠欣赏的语言激活。”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语言不仅要求专业性、精确性,更要具有平等性、民主性、赏识性、激励性。130、“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温家宝总理说:“国家兴衰在于教育,教育好坏在于教师。”

131、苏格拉底说:“未经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

132、当代教育家于漪为师格言:“在任何条件下,顺境,逆境,外物引诱,都要坚持立身,讲究德行。”

133、当代教育家于漪为师格言:“探索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不仅要知其然,且要知其所以然。”

134、当代教育家于漪为师格言:“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

135、当代教育家于漪为师格言:“读书犹如登高山看世界,上层楼阅人生,叩心扉观性灵,读书之乐乐无穷。” 136、波兰作家显克微支说:“如果每个孩子都觉得有一只„温柔的手‟在引导他前进,而不是用脚去踢他的胸脯……那么,教育就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137、“每个人都有自己隐形的翅膀,能够飞翔,只要努力就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138、狄尔泰:“人只能通过历史而不是通过反省认识自己。” 139、亚里斯多德:“求知是人的本性。”

140、“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

141、古时有位作家曾经把读书人分为四类:“海绵,不分好坏全吸收;镜子,接受快,放出来也快;布袋,只留住了香料的渣滓,精华全部流失;筛子,只保留精华。”教师要学会做“筛子”。

142、美国生物学家及教育家乔登:“真正卓越的人生,少不了正直的生活。” 143、爱默生曾说:“大声喧哗反而难以入耳。” 144、“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145、法国女作家斯塔尔夫人:“良知的声音极其微弱,很容易被淹没,可是却又清晰得令人无法遁逃。”

146、哥德早有明训:“以一个人的现有表现期许之,他不会有所长进。以潜能与应有的成就期许之,他就会不负众望。”

147、宗教领袖马偕曾说:“在寂静的精神世界里,每天都进行着生命最大的战争。” 148、伟大的成就往往源自微不足道的小事。每念及此,我总认为世上没有小事。——美国前众议员暨广告业者巴登

149、美国布什总统就职演说:“我以圣徒之所望自勉:对关键性事务——整合。对重大的事务——求变。对所有的事务——宽大。”

150、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及物理学家巴斯卡:“心灵世界自有真理,非理智所能企及。”

151、美国著名诗人马克姆:“金科玉律已深植我们脑海,现在则是奉行不渝的时刻。” 152、“为一个人完全奉献自己,胜过为拯救全世界而拼命。”——前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 153、友谊不可缺少信任,信任不可缺少诚信。——英国字典编纂家约翰生 154、著名企业家潘尼:“高效率的秘诀就是授权(放手)。”

155、“勤奋、运气或灵活的手腕固然重要,却非关键,唯有掌握重点才是成功的不二法门。”——葛雷《成功的共通性》

156、身外之物和内在力量相比,便显得微不足道。——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何姆斯 157、IBM创办人华特生曾说:“成功就在失败的另一端。”

158、圣雄甘地(Gandhi):“若非拱手让人,任何人无法剥夺我们的自尊。” 159、小罗斯福总统夫人曾说:“除非你同意,任何人都不能伤害你。”

160、美国文学家及哲学家梭罗:“最令人鼓舞的事实,莫过于人类确实能主动努力以提升生命。”

161、著名教育家曼恩曾说:“习惯就仿佛一条缆绳,我们每日为它缠上一股新索,不要多久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162、亚里斯多德(Aristotle):“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

163、诗人艾略特:“我们必不可停止探索,而一切探索的尽头,就是重回起点,并首次对起点有真正的了解。”

164、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重大问题发生时,依我们当时的思想水准往往无法解决。”

165、梭罗曾说:“如果我们时时忙着展现自己的知识,将何从忆起成长所需的无知?” 166、俗谚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 167、江泽民总书记在2002年9月8日,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出了殷切希望,他说:希望我们的教师“志存高远、爱国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并希望我们的教师“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

168、当代作家刘烨说过:现在需要的是扎扎实实为中国做事的人。

16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有专篇议论教师的成长,它从“关注的不同”入手,叙述教师成长的五个阶段:①“非关注”阶段;②“虚拟关注”阶段;③“生存关注”阶段——初任教师的阶段;④“任务关注”阶段;⑤“自我更新关注”阶段。170、“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礼记·学记》 17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172、孙中山《提倡女子教育》:“惟必有学识,方可担任教育。”

173、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174、美国教育家布鲁巴赫等人认为反思性教育教学实践可分为三类:一是“对实践的反思”;二是“实践中反思”;三是“为实践反思”。

175、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一位极不起眼的教师出身的中尉纳森·黑尔的临终遗言:“我唯一的遗憾是我只能为我的民族牺牲一生。”

176、法国人阿尔贝特·史怀泽创立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被爱因斯坦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177、古希腊阿波罗神殿的石柱上赫然刻着“认识你自己”!

178、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179、巴尔扎克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

180、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181、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82、浙江乐清白象中学的黄玉琴老师提出一种“教育无为法”,即“放手”。183、19世纪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全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我们的艺术,根源都在希腊。”黑格尔说过,一提到希腊就有一种家园的感觉。184、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185、古人云:“善思则得,善诱则通,诱思交融,百炼成钢。”

186、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杰罗姆·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 187、任鹏杰老师(《中史参》主编)常说:“努力比能力重要。” 188、“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 189、加里宁曾把教师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190、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曾经断言:“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和可以培养他们的特殊世界,我可以保证随机选出任何一个……都可以把他们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 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小偷。”(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264页)

191、丹麦中小学几乎没有考试。一个学生在进入大学前,一般只经历三次考试,小学毕业、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考试,除此之外,国家明确规定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学校进行任何书面考试。理由:一个人在进入成人社会前,发展的潜能是多样性的,纸笔书面考试只能说明一个细小的方面,因此对学生用成绩进行高低评价,对很多学生来说是极不公平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10期第7页朱正标《今天,你发展了吗?——关于历史新课程发展性评价的反思》

192、哲学家云:“人生有两大可悲:一是追求的目标达不到,二是追求的目标达到了。”

193、“想改变世界,很难;要改变自己,则较为容易。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可以改变我的课堂。课堂改变了,眼中的世界自然也就改变了。”——深圳市红岭中学历史高级教师吴磊

194、古罗马贺拉斯指责学校过于注重实际,缺少突飞猛进。

195、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万物中最博大的艺术——处世的艺术,是通过生活而不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196、古罗马塞内加:“我们受教育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学习。”

197、“教师:及时改正错误——人无完人,即使是最好的老师也会犯错误。能干的老师和不称职的老师的区别,就是前者知道如何及时改正错误。犯了错误的时 候,他们勇于承认并且会尽一切可能去改正,然后继续做该做的事。而不称职的老师,总是千方百计地掩饰错误,结果往往是越抹越黑,也因此失去了学生的尊敬。/当你说了不该说的话,或者无心伤害了一个孩子的感情,或者讲错了什么内容的时候一定要立即道歉,并及时改正错误。承认错误,然后就不用再去想它了。这样 做,你不但可以赢得同事、学生的尊敬,而且还可以教给学生这样一个道理:错误,如果处理得当,反倒会成为学习和成长的良机。”——摘自美国安奈特·L·布 鲁肖著,方雅婕译,《给教师的101条建议》,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5月第一版,第60页

198、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各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199、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强调:“在现实生活中所由的人不可能也不应该都变成一模一样”,“通过每个人不同的表现便会产生千差万别。” 200、古人云:“欲寿,惟其乐;欲乐,莫过于善。”

201、法国大作家雨果:“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优于伟大的人。” 202、达·芬奇:“真理只有一个,他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学之中。”

203、“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如同名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叔本华 204、没有做不好的事,只有不负责的人!——桂绍海、周学锋著《责任重于泰山》(自序P1)

205、认识了课堂,才算真正理解了教育;改变了课堂,才算真正落实了新课程。——华东师大郑金洲教授

206、“没有一本新书能够逃脱我们的视野,我做校长时总是定期组织学生读新书、学理论。”——苏霍姆林斯基

207、郑金洲认为:“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208、英国科学家贝尔纳说:“一般来说,提出课题比解决课题更困难……所以评价和选择课题,便成了研究战略的起点。”

209、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巴丁博士说:“决定一个研究能否取得成效,很重要的一点说是看它所选择的科研课题。”

210、要想学生成为站直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南京师大附中知名特级教师吴非

211、天空中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泰戈尔

212、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乎,不为则易者亦难乎。——彭端淑

213、顾泠源认为,所谓教育案例是指包含着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等现象。

214、据美国心理学家巴斯研究,“在半个世纪前,人们从大学毕业后,大约有70%的所学知识一直可以在退休前运用;而在当今时代,这个数字缩减为2%。这意味着,当今的大学生在毕业后从事某项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有98%需要从社会这个大课堂中来获得。”

215、学习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学习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

216、中国不缺想做官的教师,缺的是爱读书的教师;中国不缺搞应试的教师,缺的是有思想的教师。

217、当代作家刘烨说过:现在需要的是扎扎实实为中国做事的人。

218、责任是每个企业的文化根源,企业要想成就百年基业,责任必须贯穿始终。——桂绍海、周学锋著《责任重于泰山》(自序P2)

219、缺乏责任感的民族,是走向没落的民族;缺乏责任意识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缺乏责任心的人,是任何事情都不能做好的人。——桂绍海、周学锋著《责任重于泰山》(自序P2)

220、一位社会学家说:“在生活中,往往自己扬起一把土,却抱怨土迷了自己的眼睛。”

221、“弱者坐待时机,强者制造时机。”——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居里夫人 22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223、“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年轻一代。”——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 224、“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唐朝著名诗人李白

225、清华附小副校长、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一个教师能走多远,她的学生就能走多远。”

226、“如果每一个孩子都学会了赏识自己,都找到了自己是一个好学生的感觉,都有了自信和创造的尊严,那么,不仅教师的任何担心和唠叨都是多余的,而且他们将获得终身享用不尽的真正财富。”——窦桂梅日记

227、爱默生曾说:“一心向着自己梦想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

228、梦想是成功的前提,成功是梦想的归宿;梦想是成功的地基,成功是梦想的大厦。229、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和足够长的杠杆,我就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230、一位诗人说过:“一个人如果没有了梦想,便如断了翅膀的鸟儿,再也不能飞翔。”

231、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如果你满足于十分之一,往往只能达到十分之一。” 23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233、20世纪伟大的印度哲人、智者基多·克里希纳穆提《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我们为什么要受教育”——“教育的真正意义,难道不是培养你的智慧,借着它找出所有问题的答案?智慧是一种无限的包容力,允许你自由地思想;没有恐惧,没有公式,然后你才能发现什么是真实的、正确的事物。”“生命真是美极 了,它不是我们制造出来的某些丑恶。唯独当你对所有的事物重新审视之后,你才能欣赏到它的丰富、深度及可爱,包括宗教、传统和现今败坏的社会。然后,以人 本的立场来探究什么是真理(不是去模仿而是去探究),这才是教育。”

234、海尔总裁张瑞敏说:“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

235、只有担负起责任,才知道责任的艰巨;只有担负起责任,才能听清生命呼吸的声音;只有担负起责任,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桂绍海、周学锋著《责任重于泰山》P36 236、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人不相信学生,认为学生将一事无成,在学校不会有所作为,那么,他不仅会使学生们痛苦,而且自己也会终身都感到苦恼。”

237、马克斯·范梅南:“教育从根本上讲既不是一门科学,也不是一门技术。不幸的是,有些人确实学了所有教学技术却仍然是一个拙劣的教师。”

238、当一个人发现无论他如何努力,无论他干什么,都以失败而告终时,他最终会放弃一切努力,并陷入绝望的心境中。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习得性无助”。239、作为老师,时刻要谨记:“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240、托尔斯泰说:为孩子们服务,我感到很幸福。

241、古人云:“不妄没于势利,不诱惑于事态,心有长城,能挡狂澜万丈。” 242、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有句名言:“管理就是决策。”

243、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是调动员工责任心的典范,它提出一个口号:“员工是合伙人。”

244、比利时著名教育家哈维尔·罗杰斯教授认为,“发展学生的能力是课程的核心。”他提出:“必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调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应对各种各样 的复杂情境。同样,必须放在各种复杂情境下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所得。”罗杰斯教授认为,“整合教学法是发展学生能力的有效方式。”他提出,“对能力的评估要 恰当、有效、可靠。”罗杰斯教授认为,“教育研究要源自实践,课改要重视评价。” 245、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哲学家詹姆士

246、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说过:“教师最大的悲哀是培养出具有双重人格的人。” 247、美国著名教育家、结构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杰罗姆?布鲁纳说:“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教学与其说是使学生理解掌握学科的基本事实和技巧,不如说是教授和学习结构。”

248、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要让学校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绝开来”。

249、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250、教育家吕型伟先生:“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

251、马克思说过:“一个哲学家和一个搬运工之间的差别,远远小于家犬与猎犬之间的区别。”

252、美国成功学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拿破仑·希尔反复强调自信的重要,“自信就是生命和力量,自信是创业之本,信心就是奇迹。”

253、汉朝陆贾说:“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提高自身修养)254、明代洪应明告诫我们:“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奴用事矣,几何不魍魉猖狂?”

255、毛泽东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写一对联:“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256、《老子·辩德》中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57、古人云:“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58、魏书生:“机遇和差的比,干劲和足的比,待遇和低的比,生活和过去比,道德和高尚的比。”

259、乐观的人把困难当作帮助自己前进的机会,悲观的人总是在机会上先看到困难。260、“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古人对教师的要求,它要求为师者有远大的志向,高尚的品德,宽宏的仁爱,非凡的技艺。

261、“房子再小也要藏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时间再紧也要读书。” 262、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校长刘彭芝说:“一所学校绝对不能藏龙卧虎,是龙就让它腾,是虎就让它跃。”

263、教师的不断成长需要先进的理念来引导,需要广阔的舞台来展示,需要公正的机制来保障。理念决定方向,舞台强调历练,机制着眼落实。——攸县教育局长谭小宁《触摸教育》P33-34 264、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说过: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因为它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是其中最大的之一。”

265、“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66、“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余文森(著名课程改革专家)

267、美国斯莱文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

268、美国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

269、美国嘎斯基认为,从本质上讲,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在一些由2—6人组成的异质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在每个小组中,学生们通常从事于各种需要合作和互助的学习活动。

270、中国王红宇指出,所谓合作学习,就是指课堂教学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根据一定的合作性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从而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促成学生认知、情感的教学策略体系。

271、中国王坦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指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272、台湾林生傅认为,合作教学乃一种创新的教学设计,目的在使学习活动成为共同的活动,其成败关系团体的荣辱。

273、我国著名合作学习研究学者王坦曾总结:合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等为理论基础,理论以开发和利用课 堂中人的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全员互动合作作为基本动力,以班级授课为前导结构,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 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以短时、高效、低耗、愉快为基本 品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统一。

274、美国斯莱文提出构成合作学习的三因素理论:即合作学习由小组目标、个体责任、成功的平等机会三个因素组成。

275、加拿大库埃豪提出构成合作学习的四因素理论:即合作学习由小组形成与管理、任务设计、社会因素、探索性谈话四个因素组成。

276、美国约翰逊兄弟提出构成合作学习的五因素理论:即合作学习由积极互赖、面对面的促进性活动、个体责任、人际和小组技能、小组自评五个因素组成。

277、“当一个好的东西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能否正确地认识它、理解它、是决定它在我们手中是否有存在价值的关键所在。”——戴志强《解读合作学习》 278、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279、北大在任时间最长的校长蒋梦麟先生当年曾说过:“教育如果不能启发一个人的理想、希望和意志,淡淡强调学生的兴趣,那是舍本逐末的办法。”

280、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教育的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281、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的试验表明,人的学习活动不仅仅靠大脑皮层结构,而且是在情感和潜意识的共同参与下进行的,是潜意识与显意识交替的心理活动。当潜意识和显意识处于和谐的相互作用的状态下时,学习效果就会成倍提高。282、克里希纳穆提语:“对一个真正的教育家而言,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 283、英国哲学家怀特梅指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要使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知识僵化,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

284、山东昌乐二中提出:“课堂宁要„乱‟,不要„死‟,„乱‟是暂时的,„活‟是必然的。” 285、聂幼犁教授认为:“初中历史应当是基于唯物史观(渔)的,以通史为线索(背景和时序),以时代特征为„精气神‟,以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人物、事件的故事为„点‟(鱼)的生动、具体、正确(或深入浅出)的历史课程。” 286、荷兰历史学家盖尔说:“历史是一场无休止的辩论。”

287、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的底座镌刻有一句话:“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 288、西方之贤徒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289、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最可贵的一个品质是人格。

290、华东师大许纪霖教授曾说:“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 291、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瞿林东教授认为,“历史意识就是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对自身历史的记忆和描述,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智慧,进而把它用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念和要求。”

292、《北京日报》2003年2月9日一篇题为《小发明家并不是尖子生》的文章: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的一项调查统计显示,那些有科技创新成果而被保送、为 国外知名大学录取、同企业签订专利合同的百余名同学,并不是学习成绩最拔尖的学生。但这些学生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学以致用,实践能力强,勇于在实践中探 索创新。293、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清晰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学科。”

294、“21世纪的史学,将不再是为少数知识精英所垄断的知识和财富,而将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可以利用的一种精神资源。”

295、古人云:“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而小进,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 296、俗话说:“赠人黄金,不如教人点金术。”

297、美国教育家古莱德说:“学生各不相同,其不同的程度超过了我们至今所能认识到的,学生是很难把握的,他们不会同样地成长起来。”

298、卢梭在《爱弥尔》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29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前主席富尔在《学会生存》中把人分为“分裂的人、具体的人、未完成的人、完人”等不同层次。

300、美国心理学家伯特·梅宾总结出这样的公式:交流一项信息的总效果=7%词语+38%声音+55%面部表情。

301、罗曼·罗兰说:“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多少倍的语言。” 302、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对于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欢乐、惊奇、疑惑、受窘和其它内心活动最细致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303、美国奥弗史垂特教授说:“喜欢产生喜欢。如果我们对我们的听众有兴趣,听众也会对我们产生兴趣,如果我们不喜欢台下的听众,他们不管在外表或内心,也会对我们表示厌恶。……经常的我们甚至尚未开口说话,听众就已评定我们的好或坏了。” 304、《左传·昭公四年》说过:“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305、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于20世纪提出了“对话哲学”概念,他认为真正的对话是“从一个开放心灵到另一个开放心灵之话语”。

306、伽达默尔说:“真正的对话是一种理解,真正的理解必然是一种对话,理解是对话的第一要义。”

307、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科学教育不仅是让学生记忆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也是一种过程和方法。”他主张教学应该遵循以下步骤:设置疑难情境、确定问题、提出设想、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实施。

308、著名教育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东西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发现。

309、生物学家施瓦布在他多年研究基础上提出探究式教学方法,他认为科学知识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探究方式的更新,它也会不断的修正。

310、爱因斯坦说过:“真正的可贵是直觉。”

311、外国不少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把学习习惯称之为“人的第二天性”。

312、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形象地说:“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在自己的神经系统中存放的一注不断增长的资本,一个人自己一生都将从那里得到利息。”

313、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

314、陶行知先生说过:“今日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公民。”

315、邓小平同志的政策顾问李慎之先生在1997年11月2日《改革》杂志的座谈会上说过:“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的最大差距。”

316、被誉为“拉丁美洲的杜威”的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指出,教育和教学应该是对话式的,是一种对话性、创造性的活动。

317、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一般地说来,教育学是最辨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科学”。

318、英国政府颁布的白皮书《教学质量》中,明确地将“适宜的人格品质”列为合格教师的首要标准。

319、前苏联教育家马可夫曾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320、鲁迅说过,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个诚字。

321、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谆谆教导,“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322、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以便能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

323、美国教育家斯塔费尔比姆说:“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324、苏格拉底曾说:“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325、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价他的校长。”

326、“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327、全世界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族,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

328、“变革中最主要的是校长。校长如果不从思想上变革,学校教育就无法真正变革。”“校长及州一级官员对于一个国家的教育变革居于最关键的地位。”——加拿大变革理论研究专家迈克·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

329、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330、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类的感情,就没有人类对真理的探求。”

331、法国教育史学家凯姆佩尔认为:“从家庭开始出现那天起,从父亲和母亲开始热爱孩子的那天开始,教育就存在了。” 332、泰戈尔说:“爱是理解的别名。”

333、曹雨平2006年9月6日在《光明日报》撰文论述了“和谐教育”的思想渊源,并对“和谐教育”的涵义做出了解释。他认为,“我们所说的和谐教育有 着具体的内涵和外延。其外延是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表现为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其内涵是以和谐个性为目的的和谐育人,表现为创新教育和思政教育。” 334、刘复兴2006年12月9日在《中国教育报》撰文认为:“和谐教育就是公平的教育,就是均衡发展的教育。”

335、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以各个人的自由发展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336、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参考文献 王坦.合作学习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18.337、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本质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成人力资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周 济 338、“只有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课程改革的目标才能实现。”——朱慕菊 339、中国现代四位教育大师: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强调学科之间各有其学理依据,应取长补短、相互争鸣,以求共生共长。

▲胡 适:实用主义教育之经验论。胡适主张,学生要离开死书本、死知识,在鲜活的社会生活中,去探索人生之道,社会之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精神。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杜威主张: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教师——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学生——读书活、活读书、读活书。(旧教育: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340、世界上最可怕的两个词,一个叫认真,一个叫执着。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

341、莫辜负了你一片聪明美质,你须抖擞精神,留个芳名在青史。342、不学习,再年轻也已经衰老;学习,再年老也会永葆青春。

343、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一本新书能够逃脱我们的视野,我做校长时总是定期组织学生读新书、学理论。”

344、启东中学原校长唐玉英说:“拿启东中学的教师个顶个地比名学校的名教师,肯定不如,但是合在一起形成现在这样一支队伍,就可能许多学校都赶不上。” 345、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346、人生则遇忧患横逆之时当以忍待其静,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以退让守其雌。(清·曾国藩)

34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

348、梁启超说:“我生平最受用的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349、老子曰:“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

350、毛泽东主席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351、全国劳模李素丽说:“认真做事可以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可以把事情做好。” 352、梁实秋:“谁说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我们处处看见他们在作现在这个世界的主人翁。”

353、法国伏尔泰说,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354、俄国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355、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从公元1500年以来西方各国发展的历史看,有四条是促进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重要的因素:自由市场经济、法治、宪政、思想自由与学术独立。

356、美利坚共和国开国总统华盛顿有句话值得肯许,开始是人创造了制度,后来是制度创造了人。

357、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最大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358、西方哲学家缪勒说:“一点不知,一无所知。”

359、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360、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361、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362、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可以背诵14.7万字的三字经。据《先正读书诀》记载:“林亭(顾炎武)十三经尽皆背诵。每年用3个月温故,余月用以知新。” 363、我国当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 364、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2.365、以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为标准,可以将学习分为观察性学习、模仿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三大层次。——聂幼犁、於以传.中学历史课程研究性学习理论与目标纲要[J].历史教学,2003,(4).366、研究性学习的宗旨是“以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367、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主动地不断地探索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掌握信息本身并不是学习的目的,学习应该超过所给的信息。

368、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载《人民日报》1998年11月25日

369、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一文中明确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点滴的创造固不如整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

370、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积极的思考活动,是学生进行独立的过程,是研究性学习的活动。其核心是思考,是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的高度综合。

371、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

372、宋代唯物主义思想家张载曰:“须是自求,已能寻见义理,则自有旨趣。自得之,则居之安矣。”——《经学理窟·义理》

373、清代颜元在《总论诸儒讲学》一文中说:“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又说:“使为学为教,用力于讲读者一二,加功于习行在八九,则生民幸甚,吾道幸甚!” 374、明代王守仁:“大抵童子之性,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扰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375、孔子《论语·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76、孔子《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77、孔子《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者来之不如今也?” 378、孔子《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 379、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380、罗曼·罗兰说过:“没有伟大的品德,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没有伟大的艺术和伟大的行动者”。

381、叶澜说过:“一个老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教师写三年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

382、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教师的自由时间是根,它滋养着教育艺术的枝和叶。” 383、广东中山市东升镇党委书记欧万洪有句经典名言:“教育好,出人才;教育不好,出问题。”

384、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爱因斯坦

385、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苏霍姆林斯基

386、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 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 上课就越轻松。——苏霍姆林斯基

387、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训的保存者,……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乌申斯基 388、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马卡连柯 389、“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390、“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391、“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 392、“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 393、“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394、“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

39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马卡连柯 396、“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 ——爱因斯坦

397、“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爱因斯坦

398、“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 ——爱因斯坦

39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400、身教重于言传。——王夫之

401、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

402、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陶行知

403、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李贽 404、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405、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乌申斯基

406、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乌申斯基

407、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408、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车尔尼雪夫斯基 409、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陶行知

410、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陶行知

411、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赞科夫

412、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苏霍姆林斯基

413、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苏霍姆林斯基

414、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达尔文

415、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陶行知

416、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陶行知

417、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

418、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叶圣陶

419、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叶圣陶

420、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苏霍姆林斯基

421、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苏霍姆林斯基

422、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423、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卢梭

424、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波莉亚

425、没有情感, 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 只能培养出伪君子。——苏霍姆林斯基

426、一味地挖苦、贬低,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反对父母,反对学校,或者反对整个世界。——布鲁诺

427、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布鲁姆

42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29、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优点的地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3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431、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陶行知

432、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他们就会以既在学校内也在学校外都完全拒绝学习而告终。——林格伦

433、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马卡连柯

434、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马卡连柯

435、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

436、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样一个信念在我们的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

437、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苏霍姆林斯基

438、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439、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苏霍姆林斯基

440、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41、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苏霍姆林斯基 442、要使孩子们从小就懂得和领会到:他的每一步、每一个行动都会在他身边的人——同志、父母、教师和“陌生者”的精神生活引起反响。只有当他不给别人带来灾难,不欺负和扰乱别人时,才能成为一个生活得平静而又幸福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443、抽打自己的鞭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在漫长的人生道路的每一步上,都要经常鞭策自警,万不可以为有过一两次抽打就可以沿途平安了。“自新应似长江水,日夜奔流无歇时。”——魏书生

444、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辽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445、儿童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无时不刻和处处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导之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林格伦

446、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苏霍姆林斯基

447、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苏霍姆林斯基

448、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苏霍姆林斯基

449、为了在教学上取得预想的结果,单是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是不够的, 还必须在他身上树立起掌握知识的志向, 即创造学习的诱因。——赞科夫

450、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张载

451、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斯宾塞 452、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斯宾塞

453、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陶行知

454、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455、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魏书生

456、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江泽民

457、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陶行知

458、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陶行知 459、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

460、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陶行知 461、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

462、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

463、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杨振宁

464、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狄德罗 465、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陶行知 466、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狄德罗

467、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英国作家萨克雷

468、如用几句话来表达家庭教育学的全部精华,那就是要使我们的孩子成为坚定的人,能严格要求自己。我在这里似乎有点夸张地说:若请他参加婚礼,即使那里所有的人都喝成醉鬼,他母亲相信自己的孩子会清醒地回家。——苏霍姆林斯基

469、一生的生活是否幸福、平安、吉祥,则要看他的处世为人是否道德无亏,能否作社会的表率。因此,修身的教育,也成为他的学校工作的主要部分。——裴斯泰洛齐 470、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独。——徐特立

471、如果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那么,在同样的程度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的无法偿清的债务了。——乌申斯基

472、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洛克

473、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培根

474、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 475、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476、精神空虚,思想枯竭,志趣低下,愚昧无知等,绝不会焕发和孕育出真正的爱。——苏霍姆林斯基

477、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苏霍姆林斯基 478、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卢梭

479、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苏霍姆林斯基

480、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巴特尔 481、教育植根于爱。——鲁迅

482、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爱因斯坦 483、错误在所难免,宽恕就是神圣。——波普 484、良好的个性胜于卓越的才智。485、婴儿的情绪,是认识世界的反映。486、天赋如同自然花木,要用来修剪。

487、对孩子来说,生活就是一所学校,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研究、探索的对象。488、幼儿的学习是全方位,并不局限于读写算和各种技艺。489、教育上操之过急和缓慢滞后,都会摧残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490、任何行业中,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是对它产生兴趣,幼儿学习更是如此。491、教育必须从心理上探索儿童的兴趣和习惯开始。492、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进行自我教育。

493、父母是天然的教师,他们对儿童,特别是幼儿的影响最大。494、激发幼儿的求知和学习的欲望,远比教会有限的知识有意义得多。

495、父母要逐渐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并由此树立孩子的信心。496、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变成一种游戏的。497、一个人的成功=1%IQ(智商)+99%EQ(情商)。

498、母爱是人世间最神圣的感情,应为这种感情最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499、孩子在幼儿其间,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需要父母加以挖掘和引导。500、只要教师和家长协调一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501、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所以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和独立的意识。502、在达到理智的年龄之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503、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感悟和学习的过程。504、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505、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506、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举止的最早启蒙老师。

507、李·艾科卡说:“国家的竞争力不是始于工厂或工程实验室,而是始于教室。” 508、“当一个人离开学校若干年后,忘却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那么剩下的就是教育。”

509、克罗齐直言:“历史就是思想。”

510、《学会生存》一书说:“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是激励思考。”

511、教育家赞可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512、《论语·述而》:“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513、孙中山先生在《五权宪法》中直截了当地说:“现在欧美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古最好的制度。”

514、吉林省抚松县九中校长李桂梅认为,校长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要管理好一所学校,必须讲究三个维度的管理艺术:即人格魅力管理(最重要的两点是敬业 精神和亲和力)、制度约束管理、文化内涵管理。其办学理念是:以事业凝聚人,为学生发展铺路;以创新吸引人,为学生一生奠基。——《中国教育报》2008 年10月23日第12版“教育教学改革中校长三个维度的管理艺术”

515、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而教师则要退后,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人民教育》2008年第21期

516、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这样表述其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517、“教学最大的资源是孩子本身。”“任何时候,都要坚定地相信学生,依靠学生。”

518、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不见自我”。

519、经过十年的教学改革,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上,教师角色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从主演走向了导演,课堂由独演走向了合演,由现成走入了生成,教师有时也变成了学生。520、全国优秀教师、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数学教师王金战认为,要想让孩子更有竞争力,在小学阶段,第一是习惯养成,第二是思维开发,第三是前程设计。到了 中学,就是要培养一种健全的人格、张扬的个性、与人为善的交往能力和明确的责任意识。王金战著有《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中国英才家庭造》等专著。

521、“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辩。”

522、跳蚤的跳跃高度可以达到它身体的400倍左右,堪称动物界的跳高冠军。然而,把杯子底朝上地扣在跳蚤上,一段时间后,即使没有杯子的阻挡,屡屡碰壁后的跳蚤再也跳不高了。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自我设限”。

523、现代人由三种依赖症:电脑依赖症、电视依赖症、手机依赖症。

524、我们常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这里“不能穷教育”,是说在教育问题上要舍得投资;“不能富孩子”,是要让孩子处在一个适度清贫的学习环境之下。

525、马斯洛认为:“社会上所有的人都由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尊重的需要和欲望。”

526、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 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89页

527、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的一首诗:“甲午风云/这是一页沉重的历史,/记载着一个悲壮的故事,/铁甲与热血铸造着民族铮骨,/大海和长夜激荡着忠魂浩气。/历史不会忘记海战风云,/中华民族将记住1894……”

528、北京教育学院赵恒烈教授把中学历史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划分成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把你所想的东西能如实表达出来,能完整地表达思想;第二境界是声 情并茂,使语言、表情、动作配合起来,表达得活灵活现,使之传神而动听;第三境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力,通过教师的讲述,如同带领学生到达历史现场,入 其境,见其人,闻其声。

529、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校长雷丽霞为教师设计了一个很简洁的成长路径:“干得好、写得好、讲得好。”她认为,教师首先要高效工作,要“干得好”;更 进一步要总结反思,要“写得好”;最终要交流提升,要“讲得好”。“只有讲,才能促进想”,“光干得好不行,还要写得好、讲得好”,“光好好干不行,干好 了才行”。干、写、讲,由实践到理论,循环往复,不断提升。在讲中反思,在讲中总结,在讲中提升。“要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要在研究的状态下努力地工作。向课堂要质量,向管理要质量,向科研要质量。”雷丽霞这样要求自己,这样激励自己的团队。530、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

531、“教师职业的价值,正是体现在一个个学生心灵的升华上,教师的教育像涓涓的流水,滋润每个人的心田,从而产生了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8:27.532、“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533、苏格拉底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534、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真正的教育在于使儿童的自然本性得到发展。”

535、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

536、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

537、“只要生活有诗意,幸福和快乐就会与你相伴。”——全国模范教师、郴州桂东县“一品”教师曾庆祥的人生格言

538、“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

539、“善意的谎言”在特定情况下使用一次也未尝不可,但是,倘若将这种方法作为一种工具性方法经常使用的话,很有可能会出现负面效应。

540、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陈玉琨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学校领导的课程开发与教学指导能力才是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在英文中,校长被称为Headteacher”,其意就是领头的教师。

541、杜郎口中学对老师有这样的认识:差的老师上课会叙述,一般的老师上课会讲解,良好的老师会提问,优秀老师重在启发,杰出的老师让课堂开放。

542、著名学者胡适曾说过:“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唯他独尊。”

543、“爱学生,爱每一位学生;相信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

544、“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

545、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546、黎锦熙先生说过:“背诵是一种最野蛮的手段,也是一个文明的办法。”

547、著名台湾教育心理学家张春兴教授说:“对能力一词的概念可以得到如下两点认识:其一,能力分为实际能力与潜在能力两类,前者称为成就,后者称为性 向(即能力倾向)。其二,性向又分普通性向与特殊性向两类,前者称为普通能力,后者又称为特殊能力。普通性向或普通能力也就是平时所指的智力。”

548、著名法国作家福楼拜有句名言:“阅读是为了活着”。

549、加拿大学者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在其《阅读史》中写道:“我们每个人都阅读自身及周边的世界,俾以稍得了解自身与所处。我们阅读以求了解或是开窍,我们不得不阅读。阅读,几乎就同呼吸一样,是我们的基本功能。” 550、亚里士多德名句:“所有人在本性上都愿求知”。

551、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蕾指出:“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552、北京五中老校长吴昌顺有句名言:“集我16年中学校长工作的经验教训于一条:抓教师队伍才是抓住了主要矛盾,抓教育科研才是抓住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553、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就是教人变,教人变好就是好教育,教人变坏就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

554、国家总督学顾问、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认为,教育的本源是为人的发展服务。

555、麦克尔·富兰:“课程改革不是一张蓝图,而是一个不尽的旅途。” 556、“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蔡元培

557、北京汇文中学第一任校长高凤山认为,“健全的头脑只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高凤山任汇文中学校长26年1926-1952年)558、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

559、有人将教研员的能力要求综合概括为四句话:“拿起粉笔能上课,坐在台前能讲座,下到学校能指导,提起笔来能写作。”

560、著名物理学家卢鹤绂(fú)认为,“为教不在言多”。这里是指教师语言要清晰凝炼。教师上课说话,一是要把话说明白,把意思表达清楚;二是语言要精炼,一语中的,不拖泥带水,不婆婆妈妈;三是通俗易懂,不故作高深。561、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第一要素,就在于是否关切学生的“现在”人生。现在历史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恐怕恰恰在于“现在”意识淡漠,“现在”关切缺乏。——《中史参》主编任鹏杰

562、康德说:“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563、布鲁纳等著名教育家反复指出,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学会与整个世界和谐相处。

564、白璧德:“人重要的不在于他所用于世界的力量,而在于他用于自己的力量。” 565、教育大家、史学大师梁启超认为,历史教育使培养现代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566、历史教育的本质应该主要是承载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的基础性科目。

567、“为师三境界”:一是职业境界,把教书当作谋生手段。只求课堂有序,学生听话。这种人知识有余,才情不足。二是专业境界,术业有专攻,教学有方 法。享受教书的乐趣,体现学术的价值。三是事业境界,把教书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事业去追求,但讲奉献,不求回报,与学生同忧乐。教书追求的高下自明。是为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568、陶行知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应当使我们教师的终生追求。569、林则徐有这样一副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570、历史是人类精神的故乡。人的精神世界有三大支柱:科学、艺术、人文。科学追求真,给人以理性;艺术追求美,给人以激情;人文追求善,给人以悟性。科学强调客观规律,艺术注重主观情感,人文则既有深刻的理性思考,又有深厚的情感魅力。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能没有科学,也不能没有艺术,更不能没有人 文。571、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572、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信息时代的人们应该具备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四项基本本领。”其中学会认知即学会学习位于首位。573、欧阳修有言:“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574、京剧大师王瑶卿曾经用一字点评四大名旦,即梅兰芳的“样”,程砚秋的“唱”,尚小云的“棒”,荀慧生的“浪”。575、北京史专家阎崇年先生总结自己治学治教经验,提出历史学科教育功能“五说”:正说历史——中正真实,学科特征;细说历史——有血有肉,丰富多彩; 慎说历史——言之有据,可亲可信;通说历史——讲清来龙去脉,吸取经验教训,增长历史智慧;新说历史——新视角、新资料、新分析、新论述,引导学生探究,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576、印度诗人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臻于完美”。577、1962年,北京四中提出了“北京四中十大教学原则”,即循序渐进、举一反

三、深入浅出、直观形象、文以载道、温故知新、循循善诱、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578、作为一名教师,其知识应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学科专业知识,二是一般文化修养知识,三是教育科学理论知识。三种知识,要固好本(学科专业知识),拓好面(一般文化修养知识),把好道(教育科学理论知识)。

全语言教育论文 篇2

一、幼儿早期阅读是整体性的语言学习

早期阅读应是一个持续的、整体性的语言学习过程, 如幼儿开始时断断续续地读, 似懂非懂地看, 当掌握一定数量文字后就开始图文并茂地阅读, 在阅读中, 幼儿语言迅速得到发展, 已经不满足于只认字, 而是逐步将认识的字变为自己的手写体, 即开始学习写字。最终, 为幼儿的早期阅读带来了更大的效益。早期阅读也不是孤立地识字、写字的教育, 它还包括幼儿对语音、语词的掌握, 语义、语法的学习以及语句结构的组织与表达的了解等各类语言的学习。这些都应被纳入幼儿早期阅读的语言学习范畴。1996年6月1日, 教育部开始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这个学前教育的指导性文件, 其中涉及识字教育有两条, 即“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及“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 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 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也由此证明, 早期阅读不是只注重幼儿某一方面的学习, 应是根据幼儿的语言发展规律, 适时地进行全面的早期阅读教育。

其实, 对于幼儿来说, 一切与阅读有关的行为, 都应算作阅读, 因为幼儿早期阅读不同于成人阅读, 早期阅读的概念很宽泛。心理学家认为, 当儿童在成长中, 在开始接触文字, 用视觉去识别、理解文字时, 就涉及阅读过程的心理机制。他们先是表现出对各种图书的兴趣, 在翻弄与观看图书的过程中感知画面, 并自言自语“阅读”图书内容, 而后随着语言发展水平的提高, 幼儿开始有了对文字的求知欲望, 便逐渐由阅图水平过渡到图文同步阅读的水平。于是我们便可以解读出, 幼儿早期阅读作为语言学习的一种, 应当被视为一种整体性的学习过程。

二、幼儿早期阅读是开放式的语言学习

全语言提倡者认为, 幼儿是通过与他人互动的方式学习和使用语言的, 主动理解是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幼儿在语言发展过程中, 是扮演主动的角色, 教师是和儿童构造愉快学习过程的共同体。

首先, 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是没有“错误”可言的, 有的只是他们的“尝试”和“创新”。只有尝试了, 才会获得正确的表达方式, 尝试是创新的前奏和必由之路。教师一定要容忍幼儿在早期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充分肯定和鼓励幼儿早期阅读过程中的创新精神。如, 教师应该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解读图片内容, 并对幼儿解读的内容给予一定的肯定, 以支持幼儿的尝试和创新。

其次, 在指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教育中, 注意与幼儿进行心灵的沟通,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采取适宜的教学态度, 正确运用奖励与批评。同时, 还应根据每一年龄阶段幼儿的共性和个性的需要, 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 指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如根据同一年龄阶段幼儿共性需求, 采取提高幼儿阅读教学效率的集体化阅读教学;根据个别幼儿不同的兴趣、学习形态及阅读能力, 开设个别化阅读教学;充分地引进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这一形式进行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 让幼儿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程度在电脑中进行操作练习。

另外, 有效的语言学习不是“正确的”或者是“标准的”, 而是连接个人生活经验和社会的学习。因此, 教师应当将阅读融入幼儿的生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 常常会感到有沟通的需要, 并在沟通的过程中主动构建了语言知识。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可以自然地参与幼儿的阅读, 与幼儿在共同的生活、游戏、学习情景中, 尝试自然阅读欣赏的乐趣, 理解阅读内容的含义, 鼓励幼儿去理解文字所表达的寓意, 营造幼儿大胆尝试阅读的氛围。

三、幼儿早期阅读是整合的语言学习

全语言的研究者吸取了维果茨基的观点, 认为任何符号的系统学习都是相通的, 建议将不同的符号系统交叉运用到儿童的学习过程中来。因而, 幼儿早期阅读的教育也不应当孤立进行, 它应当渗透到各种类型、各个领域的学习活动中去。其一, 幼儿早期阅读与区域活动的整合。创设安静、温馨和舒适的区域环境, 有计划地投放区域材料, 在益智区、美工区、表演区、运动区、建构区等各区域活动中自然融合阅读要素, 有机渗透阅读的内容或要求, 充分挖掘和利用各区域活动的阅读价值, 凸显阅读的教育意义, 促进幼儿在自由探索、自主操作、主动学习的区域活动过程中增加阅读的机会和经验, 提高阅读的能力。其二, 早期阅读与创造性游戏的整合。游戏活动是在轻松的氛围、有趣的形式、愉快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体验和学习的重要教育活动。在游戏中包含着很多阅读的内容和要求, 通过阅读有利于游戏的深入开展和创造性水平的提升。同时, 在借助阅读促进游戏开展的过程中, 也锻炼着幼儿的阅读能力和创造能力。

除此之外, 早期阅读还可以与其他各学科领域整合, 开展以阅读为主的综合活动。如, 在教师的指导下, 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阅读经验和绘画技能, 将自己所理解的故事、古诗、诗歌等内容配上相应的画面, 既巩固和加深了幼儿对阅读材料的认识和理解, 又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开展听音乐编故事活动, 幼儿通过欣赏和理解不同旋律的音乐的基础上, 猜测和讲述音乐中所表达的故事内容。同时, 还可以将其配上画面, 加入音乐, 组成多元的音乐图画书, 从真正意义上达到了将不同的符号系统交叉运用到幼儿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来。

四、幼儿早期阅读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语言学习

早期阅读对人的成长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幼儿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和陶冶情操的有效方法。使幼儿学习不仅体现在语言上的进步, 在思想、意识、社会交往等其他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对孩子的一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1. 早期阅读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大量的图文并茂、色彩斑斓的图画书出现在儿童书架上, 孩子接触到的形象越丰富, 他的想象力就越让人惊叹, 这就是图书的力量。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早期阅读教育, 在生活中, 我们也不难发现, 很多在学龄阶段表现出色的孩子, 都或多或少地进行过早期阅读。幼儿在读书时会调动大脑的各部分机能, 思考书中故事的含义, 听故事时, 想象随着故事的进程而展开。一幕幕的表象如同电影似的在头脑中活跃起来。

2. 早期阅读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儿童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的, 儿童掌握语言发展的过程就是掌握思维发展的过程、思维的发展, 促进语言构思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而幼儿在接受早期阅读教育时, 教师指导幼儿从各个角度去认识事物, 去描述事物, 鼓励他们去构想不同的答案, 语言、内容也就新颖、奇特, 表达生动, 促使幼儿的思维活动呈现多向性、独特性、变通性, 提高了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幼儿在参与阅读的过程中, 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如, 幼儿对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结果等五要素有了较深的理解, 并能将几幅打乱的图片, 按照自己所能理解的逻辑规律来排序和组合, 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体现了幼儿思维发展的变通性和创造性。

3. 早期阅读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对幼儿来说, 语言不仅是学习对象, 更是学习与生活的工具, 在语言教育中, 我们不能单纯地追求幼儿对语言、语句、语法的掌握, 而是要让幼儿能够用语言去表达自己对图书内容的理解以及阅读内容带给自己的想法、感受。在早期阅读活动中, 幼儿得到一种特别的机会———通过一幅幅具体形象的图片来理解和学习新词, 为幼儿语言表达积累了大量的词汇量。如, 阅读《小动物去郊游》这个故事:一天, 天气非常晴朗, 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唱歌, 小动物们高高兴兴地去郊游……幼儿通过画面, 就能迅速掌握新词晴朗、高高兴兴、郊游的大意。这显然要比单独学新词更容易记住。

此外, 在一些优秀的早期阅读教材中, 许多文字都很优美。如散文诗《云彩和风儿》:天上的云彩真有趣, 天上的风儿真能干。哎呀呀, 云彩变成小白船, 竖起桅杆, 扬起风帆。通过对这些诗句的理解和记忆, 为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语言的使用增添了色彩。俯下身, 也许就能听到几个孩子正用童话、诗歌或散文里某句语词在交流。

总之, 幼儿的早期阅读会对其人生成长进步产生重要的影响, 是幼儿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重要途径。幼儿早期阅读不是孤立的, 而是让幼儿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 在真实背景下有意识地、愉快地接受早期阅读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林泳海.幼儿教育心理学.商务印书馆, 2006.

[2]王雪丹.全语言教育理念下的幼儿早期阅读.学前教育研究, 2009 (6) .

[3]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严晓燕.早期阅读的整合教育.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1.

全语言教育论文 篇3

全语言教学是近年来语言教育界的一种理论思潮。该理论强调语言教学要以儿童为中心,主张学习的历程要回到真实的世界中,通过孩子在生活中运用语言的机会——问问题、聆听对方回答、对回答作出回应等,从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全方位地学习语言。语言不再被肢解成语音、语法和词汇,语言技能也不再被分解为听、说、读、写。由全语言之父肯•古德曼教授著,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幼儿教育哲学博士李连珠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语言的“全”,全在哪里?》对全语言的本质、理论基础、重要观点以及未来的发展等作了详尽的诠释,使全语言精神得以发扬光大。

在笔者看来,与其他著作相比,该书有如下的特点。一是全面。全书分九章,依次为“全语言”“语言”“语言学习”“学校”“全语言的‘全’”“发展读写能力”“语言学习的补救方法”“全语言现况”“全语言教师”,基本涵盖了全语言的方方面面,荟萃了古德曼教授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可以帮助幼儿园教师对全语言发展的基本进程有较为系统的了解。二是实用。该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全语言的理论和学校教学、儿童生活、课程联系在一起,避免了理论和实践“两张皮”。此外,该书还列举了大量实例,如全语言教学环境的设置情况、做一名全语言教师的要求和必备技能等,对幼儿园语言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是通俗。该书语言形象生动,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可以说完全是以一线教师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用最直观、简洁的形式表达和展示复杂、丰富的内涵,有助于教师们理解及应用全语言理论。

《全语言的“全”,全在哪里?》是古德曼先生多年来对教学实践和研究求真务实的结晶,是一本值得早期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早期语言教育工作者一读的好书。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们相信一种优秀的语言教育理念和文化对我们是有感染力并可使我们从中获益的。

整全教育汇报材料 篇4

整全教育“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通过劳动和节约的习惯的培养”开展以来,深受老师和学生们欢迎。一是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业生活,学生在活动的开展中,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得到培养;二是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并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三是培养学生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养成惜物爱物,不乱扔垃圾等良好习惯;四是了解、学习本民族、本地方的社区传统文化,特别是社区节约的传统美德,得到发扬。

现将,学校开展整全教育的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对整全教育的理解

培养人格健全的学生不只是技术和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因此道德品质的培养是整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对我校学生学习情况、教育教学和日常行为的观察,发现本校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家长的溺爱,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差,不热爱劳动;

2、学生不知道珍惜家长的劳动成果,所以导致了食物的浪费,以及水电的浪费;

3、对本民族本地方的传统文化无知;

4、学校方面平时教师只是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一味的抓教学质量,而忽略了对孩子节约的习惯的培养以及生活方式的引导。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我们学校的整全教育项目并在这一背景下开始了。

因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继承中华民族良好的道德品质,仅仅靠老师在课堂教育教学中的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是不够的。因此,学校作为育人的重地,就必须整合一切教育资源,利用学生身边的一些有关节约的小故事,身边的一些人和事,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必将影响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要比老师在课堂教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学生更易形成。我们的整全教育活动这是在这样的理念下来开展的。

二、学校开展的活动

学校整全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根据大文完小整全教育项目活动方案的具体日程来开展。主要开展了一下活动:

1、充分利用学校勤工俭学基地“生态茶园”让学生体验种茶、采茶、制茶、卖茶劳动过程的艰辛,品茶、评茶的乐趣,以及在茶园观察、体验、记录、画画的乐趣。

2、开展节约粮食、水、电的活动,并减少垃圾。

3、放映节约的专题片,触动学生心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4、在村庄收集老人节约的经历和故事,并组织给老人献爱心的活动。

三、经验和教训

活动一充分利用学校勤工俭学基地“生态茶园”让学生体验种茶、采茶、制茶、卖茶劳动过程的艰辛,品茶、评茶的乐趣,以及在茶园观察、体验、记录、画画的乐趣。

因为我校原来就有一块10亩左右的茶地,所以我校借着整全教育项目的这个难得的机遇,把茶地变为学生的学习实践基地。我校就从组织学生铲茶地,挖茶地、给茶施肥、修剪茶树开始,到采茶的时间进行采茶(三至六年级共同完成)—>制茶(分年级制茶:一般是男生炒茶,女生揉茶)—>卖茶(年级班委完成)—>品茶(多在学校组织开展的重大节日或活动中举行)。让学生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从而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并且更加尊重劳动人民。另外在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后,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体验到的也就是所想所思记录下来,以作文、感想、画画的形式交给语文老师,然后挑选出较好有创意的作品收集保存装订。

活动二是节约粮食、水、电的活动。活动三是放映节约专题片。我们就将这两个活动结合起来开展。比如播放有关节约粮食、水资源、电能以及垃圾处理不当给人们带来危害的专题片。让学生观看,一个月安排两次左右。然后对照自己的行为在班会上谈一谈,写一写,写好后交给老师有选择性的保存。如:学生看到的水龙头流出的最后一滴不是水而是血,让学生懂得如果不节约用水,最后流出的是自己的血,也就是危及到了自己的生命。而节约粮食主要体现在学生食堂用餐方面,我校是在每张饭桌上放一个盆,选出一个桌长负责管好,把不吃或者吃不完的菜放到盆里,饭后由食堂管理人员处理。饭能吃多少打多少,避免浪费。另外就是在相应的地方粘贴关于节约粮食、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图标。学校是人群密集、学生的认识都不一样,我校就让值勤班级学生当环保小卫士检查校园各处的垃圾,并拒绝学生、家长带零食进校园,也不让抽烟人士在校园里抽烟。让学生懂得讲卫生,不乱扔垃圾,保护校园环境乃至社会生活环境给我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带来的好处。

活动四是在村庄收集老人节约的经历和故事,并组织给老人献爱心的活动。此活动走读生和住校生一起完成,利用每个周末的时间,让1-6年级的学生,按照同一村子组成1到2个小组,回到自己的村子,去听老人讲故事,并帮助老人做家务,关爱老人,把故事整理出来,回到学校之后,结合课程进行演讲,同时,把有关道德的故事在校会上演讲,或者专门举行有关道德的演讲比赛。之后学校可以把讲稿收集,归类编写成校本课程。还可以利用一些比较大的假期,如五一劳动节、中秋节、国庆节、春节,或者寒暑假,开展听故事,关爱老人的活动,开学之后举行班级的演讲比赛,并选出有关道德的优秀作品在全校进行演讲比赛。

学生所收集传说举例:故事一:拉祜族尝新米的故事:(在学校里我就给普老师讲过,我这里就不在从复了)故事二白石岩的传说:传说很早以前白石岩有座庙,村里哪家有红白喜事都可以到庙里借碗用,但是要祭祀,祭祀后,到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取碗。用完后把碗用水洗一次在用酒洗一次,确保洗干净,然后再还回去。后来听说有一家人没有把碗洗干净就还回去,得罪了庙神,从此再也没有给村里人借过碗。学校整全项目活动的小故事收集中,我们正是利用这样的小故事,让学生明白一些做人的原则。培养学生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整全教育小项目开展后,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学校整全项目的开展并不是孤立的开展,它是与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此,整全教育的开展不但没有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有了提高。

总之,整全教育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并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培养学生珍惜家长的劳动成果,养成惜物爱物,不乱扔垃圾等良好习惯;了解、学习本民族、本地方的社区传统文化,特别是社区节约的传统美德。更让我们高兴的是这样还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虽然我们学校的整全教育项目已经结束,但是“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通过劳动和节约的习惯的培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将长期的坚持。

全语言教育论文 篇5

“三全教育”与 “四种教育现象”

本报首席评论员

杨有仓

新世纪学校 “三全教育”理论与模式,经过一年多的探究与实践,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高效、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9月30日,河南省多元课程理论专家组对这一高效课堂模式给予高度评价,期望作为豫派教育的代表为河南增光添彩!

历经十五年的稳健发展,新世纪学校教学质量连续十余年在新密市名列前茅,2010年以来又连续三次在全市教育质量抽测中夺得第一名,初步实现了学校确立的家长首选学校、社会首肯学校、行业首推学校发展目标。探寻如此喜人局面的形成,则得益于“三全教育”理论的强大动力和有力的支撑。

在近年来公办教育资源大量配置的情况下,民办教育面临着新一轮的危机和挑战,新世纪人在学习着、反思着、探究着、创新着。2010年初,校长郑冠坤提出“迅速开展优质教育抢位,建立自己独具特色文化体系”的新思想得到了学校高层的高度关注和认同,以校长郑冠坤为组长的课改攻关小组旋即宣告成立。在谈到前期课题立项时,郑校长深有感触地谈到,从80年代中期至今,中国教育呈现出魏书生模式、洋思模式、东庐模式、杜郎口模式四大独特现象,魏书生的经验是把自己自学成才的密码传给了他的学生,是真正自主学习的先河者;洋思经验是把目标教学与问题把关结合做到了极致,推出了著名的课堂“四清”原则;东庐的高效是陈康金校长为老师教案的开发找到了师生“零距离”沟通的路线图,把一直是秘密的老师教案公开了;杜郎口的高效密码是彻底颠覆了课堂的传统形式,实现师生换位,把学生变成了老师,学案也实现了从洋思、东庐到杜郎口的逐步升级,这四种现象成为中国长兴不衰的高效课堂模式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教坛最引人注目、最先进的四大教育现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有人说他知识渊博,善于谋道;有人说他博采众长,敢于亮剑,郑冠坤——这个曾与程红兵、李镇西、崔其升同台论道的课改“达人”,从新世纪学校实际出发,大胆地借鉴四个经典模式,提出了 “在和谐的生态环境中育有生命自信的人” 的教育新理念,推出了以“全课程解读,全流程规范,全体验教学”为主要内容的“三全教育”理论与模式。“三全教育”理论通过理论篇、课程篇、课堂篇、资源篇、平台篇五个部分去诠释、去建构新世纪学校教育文化,去描绘师生成长的路线图,成为当今素质教育与课堂结合完整体。

“三段四环”体验教学法是“三全教育”的核心部件。“三段”就是课前准备阶段、课后完善阶段,课堂交流阶段;“四环”就是知识清障、内容梳理、课标解疑、巩固迁移;“体验”就是以教室白板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全员参与,动脑、动口、动手为基本学习形态。“三段四环”的核心就是四个字:一是梳理,二是体验。素质教育强调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每一个方面,面向全体学生,做不到这一点都是零。只有给每个学生机会和平台,才能说做到面向每一个学生。“三段四环”体验教学法吸纳了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思想,吸收了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技术,吸收了杜郎口中学的“师生换位,人人展示”的精华,既是当今优秀教育理论成果集大成者,更是当今高效课堂理论的精华。

在谈到“三全”时,郑校长兴奋地说,全解读追求教材解码,是三全理论实践的基础和根基;全规范追求有效途径,是落实三全理论的方式方法和有力保障;全体验追求效果突破,努力为学生创造全员体验的机会和平台,三者相铺相成,互为依存,形成全新的教育理论,全新的教育模式,这既是原生的,更是独特的。11月12日“三全教育”成果在全省民办教育年会上推广,新世纪学校被与会专家赞誉为河南课堂改革的一匹“黑马”。

自考体育教育学答案(全) 篇6

1、启发诱导法:这是由老师提出任务,启发学生自主探求完成任务的具体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渐达到教师要求,最后由教师提供正确答案的方法。

2、程序教学法:是指对所学教材具有严格的顺序性,以便为学生最大限度的掌握教材内容,体现最佳化的控制手段。

3、体能:即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及其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的能力以及身体素质发展水平。

4、身体素质: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各器官系统表现出来的各种机能能力,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

5、体育教育教学过程:是教学的实施过程,是由教师的“知”转化为学生的“知”,由“知”转化为“能”,转化为一定信念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6、健康型原则:健康型原则是贯彻体育教育目的任务的最基本的教学原则,一切教学内容和方法措施,都必须坚持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增进健康、提高体能,养成正确良好的身体姿态和卫生习惯。

7、身心和谐发展原则:就是指体能的发展要与思维、记忆、想象等智力因素以及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的活动协调发展。

8、狭义的体育教学发概念: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为了有效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所采用的一系列手段和方法。

9、讲授法:是教师以学生所能接受的简明语言,系统的讲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体育基础理论教材

10、谈话法: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进行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亦称问答法。

11、演示法:是教师把模型、图标、实物等直观的教具或幻灯投影、录像加以演示,引导学生从观察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12、直观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借助视觉、听觉、动觉等感觉器官感知动作的教学方法。

13、动作示范: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教师以具体动作为实例,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的动作要领与方法,以建立动作的正确表象。

14、完整法:就是从动作的开始到结束,部分部分和段落,完整的进行教学。

15、分解法:是把完整的动作合理的分成几个部分,按部分逐次的进行,最后达到全部掌握

16、预防和纠正错误法:是指教师针对学生练习中产生动作错误的原因,选择最有效的手段,及时的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的一种方法

17、课的结构:是指构成一节课的几个部分和各部分的内容安排顺序,组织教法以及时间分配等。

18、特殊体育教育概念——是指残疾学生和超常学生的体育教育。

19、体育教育评价——是指以体育教育为对象,对效用给予价值上的判断。

20、体育课评价——就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的教学原则,运用各种评价技术与手段,对一堂课或一系列的体育课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以不断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21、抽样调查——是从被调查的总体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来进行调查。并以样本特征值推算总体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

二、简答题:

1、体育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一、体育教育趋向终身化。

二、体育教育功能、目标扩大化

三、体育教学方法多样化,四、体育教育评价的定量化

2、体育教育的特征?

(一)、体育教育的群众性;

(二)、体育教育的基础性;

(三)、体育教育的健身性;

(四)、体育教育的教育性;

(五)、体育教育的阶段性;

(六)、体育教育的滞后性。

3、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

答: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良好思想品质,使其成为具有现代化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我国现行规定的课程教材文件包括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教学手段。

4、确定体育教学内容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2)、符合生理特征的原则;(3)、符合心理特征的原则;(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5)、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体现中国特色的原则。(6)、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7)、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相结合的原则。

5、初中生体育活动的心理特点?

(1)、间接动机日益发展;(2)、兴趣广泛,不断分化;(3)、感知、记忆过程的智力化与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4)、情感丰富、强烈而鲜明,意志有明显发展。

6、高中生体育活动的心里特点?

(1)、学习动机更加高尚、深刻而稳定(2)、兴趣更加深刻、稳定并具有更大的选择性(3)、抽象逻辑思维进入新阶段(4)、爱美特点逐渐突出(5)、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开始进行职业选择。

7、体育教育中德育的基本途径?

(1)、严格课堂教学,坚持教书育人;(2)、加强课外体育活动教育性(3)、严格训练、整体育人

8、体育教育中德育方法?

(1)、教育要求法(2)、陶冶教育法(3)、说服教育法(4)、实际锻炼法(5)、榜样法(6)、奖惩法

9、健康教育同体育教育的主要区别在于:(1)健康教育侧重于知识掌握和理性培养以及转变态度,转变行为;而体育教育侧重于运用身体练习手段,通过反复锻炼,积极的增强体质和培养优良品格。(2)健康教育侧重于卫生保健,疾病防治;体育教育侧重于积极的身体锻炼,增强体能,健康教育的内容比体育教育广泛得多,其形式也更多样。

10、体育教育在发展学生个体方面的独特作用和意义?

(1)、体育是人的独立行为活动(2)、在体育教育活动中,学生有较广泛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3)、体育活动是陪伴青少年终身的一项活动

(4)、体育活动项目丰富多彩、种类繁多,可供青少年选择。

11、运动学习的阶段划分?

(1)、认知(2)、尝试(3)、发展原理(4)、反复练习(5)、熟练。

12、运动技能学习指导要求?

(1)、使学生明了学习目的,练好学习前准备;(2)、教材应配合学生成熟水平,学习顺序要合理安排;(3)、学习者应明了自身进步,学习情景是大多数学生满足;(4)、通过语言与视听觉手段相结合进行运动技能学习指导;(5)、错误应在学习初期加以消除,(6)、区别对待,因人而异。

13、对学生发展体能的指导要求?

(1)要掌握身体素质迁移规律(2)合理安排课内各种体能联系的顺序(3)发展体能必须科学的安排负荷量(4)务必抓住发展体能的最佳期(5)发展体能既要全面,又要突破薄弱环节(6)发展体能要讲究联系的趣味性(7)发展体能和掌握运动技能要有机结合

14、体育教学过程基本规律?

1.教学过程是一种社会活动,具有社会制约性(2)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统一

3.5.体育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活动过程(4)体育教学教养性、发展性、教育性的统一

体育教学的学生身心发展制约性

15、贯彻健康型原则的注意事项:(1)教学中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身体各部位、各器官、各系统的机能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2)必须根据教材的任务要求,结合学生性别、年龄、运动基础的实际,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体现区别对待,随时注意安全保护,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3)室外的体育教学应注意在身体练习中充分运用自然力阳光、空气、水的锻炼。提高学生对炎热或寒冷的适应能力与抗御能力,不断提高健康水平。

(4)要贯彻体育教学同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精神,注意在教学中结合身体锻炼实际,讲授卫生保健知识,培养正确的健康观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16、贯彻身体和谐发展原则注意事项:(1)要注意加强对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教育,讲解动作要领与方法要注重原理的阐述,并能同横向的文化课知识相联系;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创、自我评价和监督的能力;

(2)体育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是整个身心参与的,身体活动与感知、注意、情感、意志以及动机等心理活动不仅交织在一起,而且只强调遵循人体生理活动机能活动变化规律,而不注意心理活动变化规律。(3)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兴趣,体育学习不可没有兴趣,要注意引导学生及时的由直接兴趣转化成间接的持久的兴趣。

(4)在体育教学中还要重视学生在操练动作时审美感受,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娱悦身心,提高审美情趣。

17、贯彻适量性原则应注意的事项:(1)人体在锻炼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是相对的、变化的,不能运用一个模式的量来锻炼,而一般应在渐进的基础上有节奏的进行。(2)要注意量力而行,因人而异。

(3)要注意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间的相互影响。

(4)体育课的生理和心理负荷量,要因教学任务、教材性质以及课的类型不同,对运动负荷的要求也不同。

18、贯彻发展与运动技术教育相统一的原则应注意的事项:(1)学生运动技术学习过程与学生体能发展过程的规律和特点是不同的,在教学中不能用运动技术教材,代替体育教学大纲中的发展身体素质教材(2)发展学生体能与运动技术教育具有统一性,但这种统一是有条件的,教学中二者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相互矛盾;

(3)处理好学习掌握运动技术和发展体能的关系,还要注意在教学中“精讲多练”,教学中要精讲,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教学思想以及方法要领,便于学生正确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方法,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用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和锻炼活动。

19、制约体育教学方法的因素:

(1)体育教学方法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依据(2)体育教学方法要受到教学目的、任务的制约(3)教学方法受到教学内容要素与结构的制约(4)体育教学方法受到体育教学原则的制约(5)体育教学方法受教学对象的心理与生理条件制约(6)受社会的物质 生产条件的制约 20、运用完整法的方法:

1.在教简单的、容易掌握的动作时,教师在讲解示范后,就可让学生完整的学习整个动作(2)在教复杂和较难的动作时,在学习完整动作过程中应突出重点

(3)简化动作的要求(4)广泛采用各种辅助性或诱导性练习

21、发展体能教学法? 1.固定负荷法(2)变化负荷练习法(3)综合练习法(4)游戏法与比赛法

(5)巡回锻炼法(6)运动处方法

22、教学方法运用与优化的原则:

1.教法与学法协调统一的原则(2)综合运用看、听、想、练的直观性原则

(3)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4)系统性、整体性、与优化高效相结合原则(5)多样化原则(6)教书育人原则

23、教学手段现代化的作用? 1.3.有助于学生建立完整、正确的动作概念(2)有利于突出动作技术的重点和关键

有利于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24、在新授课教学时应注意:

(1)使学生对新教材形成正确而完整的概念,教师应正确运用讲解与示范及演示直观教具等教法措施(2)使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的基本要领,抓住重点,克服难点,注意纠正普遍性错误(3)教训二中要精讲多练,创造条件,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练习时间和适宜的重复次数

25、确定体育课结构的依据?

1.3.机体工作能力在一节课上变化的规律(2)课的类型和教材内容

课的组织形式(4)学生的人数和场地器材

26、全校体育课外活动计划的内容有:(1)任务;(2)早操、课间操的组织实施;(3)班级体育活动的项目、场地、器材的轮流方式和分配方法;(4)全校群众性的竞赛安排;(5)宣传教育工作;(6)干部培养训练工作;(7)经费预算等。

27、体育教育评价的范围与具体内容?

1.学校体育教育的领导工作(2)教师队伍

3、体育教学工作

4、学生的体质与体能状况

5、学生体育锻炼达标率状况

6、课外与校外体育活动与比赛情况

7、场地与器材情况

8、信息资料及科研能力状况

28、体育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

1.目的性原则

2、一致性原则

3、全面性原则

4、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5、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6、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29、体育课评价的一般性原则?

1.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原则

2、领导和群众评价相结合原则

3、经常与定期评价相结合原则4单项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原则 30、体育教师的作用?

1.是体育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和创造者

2、是现代化建设者的精心培育者

3、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忠诚体现者

4、是培育社会未来的建设者

31、体育教师能力构成?

1.是运动技术教学额能力

2、讲授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的能力

3、指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

4、科学选材、系统训练和组织竞赛的能力5教育科研能力

32、体育教师职责?

1.2.3.4.上好体育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搞好课外体育活动

做好体育教学的后勤工作

加强体育宣传,培养体育骨干。

三、其他题型:

1、体育教育学是研究整个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及科学方法。

2、各种身体联系的传授和学习,从(直接的生产劳动)中脱离出来,独立的存在了,人类社会的一个专门的活动领域——(身体教育),于是体育教育就萌发产生了。

3、古希腊的教育体系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斯巴达教育;二是雅典教育。

4、(苏格拉底)是第一个作为公众教师的雅典人。

5、(柏拉图)在(法律篇)中写道。教育有两件事:一件事教育,是为身体的;另一件是音乐,是求心灵美善的。

6、亚里士多德指出:青少年时期要学4门课程(1)阅读、书写;(2)体育锻炼(3)音乐(4)绘画。在体育锻炼方面主张“实践必须先于理论,身体的训练须在智力训练之前。

7、古希腊的体育教育的三个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8、裴斯泰洛奇也是卢梭思想的忠实信徒,其主要功绩在于首次提出(体育手段的多样化)以达到使青少年身体全面发展的思想。

9、(保罗朗格朗)的一个提案,第一次使“终身教育”成为国际会议的议题。

10体育教育本质是指体育教育自身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体育教育学首先研究的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体育教育科学化、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11、体育教育是以(学生身体活动)为根本特征

12、体育教育结构三要素:施教者及其活动;受教者及其活动;体育教育的中介物和媒体。这些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体育教育过程的结构。

13、体育教育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体育教育工作所期望达到的要求、结果和标准。

14、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既有统一性,又有一定的区别性。作为体育教育目标应具有的特征:(1)指向性;(2)社会性;(3)可行性;(4)层次性;(5)可测性。

15、多项选择:制定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原则、、、、、1、方向性原则;

2、综合性原则;

3、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原则;4现实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16、多项选择: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结构体系的特征、、、、1.目标结构的整体性

2、目标结构的有序性3目标结构的可测性

17、体育教育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结构包括目标、指标、计划三个有机联系的组成部分。

18、我国现行规定的课程教材文件包括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教学手段。

19、体育教学包括的内容和因素很多,但主要的应包括四个基本要素:老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大纲也称学科的《课程标准》,它是根据教学计划中的有关规定制定的。教学大纲是由说明、教材纲要、体育课成绩考核项目标准三部分构成。

20、两种不同的学生观:(1)、英国近代教育家洛克的白板说;(2)、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儿童中心论。

21、白板说完全忽视了作为教育对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素质上的差异。儿童中心论完全否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白板说和中心论都是片面的,二者应有机的结合起来。

22、在不受训练因素影响的自然发展情况下,速度、灵敏、柔韧等素质发展较早,其次是力量和一般耐力,发展最晚的是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

23、选择题:体育教育中德育内容?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2)、爱国主义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4)、民主法制和组织纪律教育(5)、劳动教育(6)、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4、体育教育中德育的基本途径?

1、严格课堂教学,坚持教书育人

2、加强课外体育活动教育性

3、严格训练、整体育人

25、体育教育中德育方法?

(1)、教育要求法(2)、陶冶教育法(3)、说服教育法(4)、实际锻炼法(5)、榜样法(6)、奖惩法

26、健康教育在我国长期称为“卫生教育”

27、健康教育的主要意义是教育人们实行躯体上的自我保健,情绪上的自我调节,生活方式上的自我控制,人际关系上的自我调整

具体讲 可将健康教育分为知识、态度、行为三方面教育。

28、青少年健康教育主要途径:

(1)、在体育知识理论课和健康教育课上进行;(2)、通过室外体育实践课进行健康教育;

(3)、结合疾病防治工作和爱国卫生运动进行健康教育;(4)、利用青少年中的卫生骨干、卫生知识分子进行健康教育;(5)、充分利用社会上的传播媒体对青少年进行健康教育。

29、体育美的特性和内容形式:

特性:(1)、形象性(2)、感染性(3)、自然美和社会美的综合性(4)、相对性和绝对性 内容形式:(1)、人体美(2)、运动美(3)、意志品质美(4)、建筑设备服饰美

30、一般在体育教育中个性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总和。

31、个性的特征有:(1)、整体性(2)、独特性(3)、多面性(4)、动力性

32、(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产生的基础。

33、填空:学导式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学、自练的一种方法。

34、体育学习过程具有复杂性和流动性特征。

35、运动技术带有客观标准,当他被一个人熟悉和掌握,就称为运动技能。

36、运动技能按完成的环境条件可分为闭锁性技能和开放性技能。

37、选择:发展体能学习过程

1.3.产生锻炼动机阶段

2、选择掌握运用体育手段与方法阶段

具有适宜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条件的经常锻炼阶段(4)合理回复,采取卫生保健措施,形成人体新陈代谢同化作用的优势,促进体能发展阶段。

38、体育教学特点:

1.3.教学活动方式以体力实践为主

2、教学的组织工作比较复杂

学生心理与心理活动的综合复杂性

4、身体锻炼同卫生保健相结合

39、选择题:理论知识教学法

一 讲授法

2、谈话法

3、演示法

4、讲练法

40、运动技术技能教学法:(1)讲解法(2)直观法(3)完整与分解法(4)预防与纠正错误法(5)同结构技术教学法

41、分解法有:(1)纳粹分段法(2)递进分段法(3)直进分段法(4)逆进分段法

42、运用分解法的注意事项:(1)划分动作各部分时,应考虑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使部分的划分不改变动作的结构(2)使学生明确所划分的部分在完整动作中的位置(3)要与完整法结合运用

43、根据运动负荷价值阀原理,一般在锻炼过程中可控制在120---160次/分为宜

44、运动处方的要素有: 1.运动项目

2、运动时间

3、运动次数

45、体育课类型? 1.引导课

2、新授课

3、复习课

4、考核课

46、体育课教学的基本环节? 1.2.体育课的设计与准备

2、体育课的组织与施教

3、体育课的检查与总结

47、体育课的运动符合? 1.生理负荷的量和强度

2、休息的量和恢复强度

3、心理负荷的量和恢复强度

48、选择题:体育课的卫生与安全教育工作 1.做好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

2、培养学生正确姿势

3、遵循渐进锻炼原则

4、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教育工作5体育场地及器材要经常检查和维护

6、注意气候与卫生条件

49、课外体育教育的意义? 1.3.分发展个性

50、体育课外教育的特点?

1、组织形式的灵活性

2、活动内容的多样性

3、参加活动的群众性

4、运动项目的趣味性

51、体育课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有利于学生增强体质、发展身体

2、防止和消除大脑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体育教育的进一步延伸,有利于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4、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各种需求,充 1.2.以班为单位的体育课外活动(早操、课间操、课程表规定的体育活动)

自由组织的体育课外活动(个人或与同伴自发组织的体育活动、家庭体育活动、社会体育活动)

52、体育教育评价方法? 1.4.相对评价法

2、绝对评价法

3、个体内差异的评价方法

数量化的方法5非数量化方法

53、调查的类型:如果以调查对象的范围做标准,可分为社会调查和科学考察。其中,社会调查又可以根据调查对象的数量将其分为普遍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和民意测验等类型。

54、调查的全过程一般分为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

55、实验的基本要素有实验者、实验仪器和实验对象。

56、体育教师职业素养的高低,取决于其思想品质、知识结构、能力构成和心理品质

四、论述题:

体育课是设计与准备,应先做好:

1、一学,首先要认真钻研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只有熟悉与理解教材,才能更好的运用。

2、二查,就是要调查与了解学生的体质状况、思想动态与组织纪律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计划,3、三想,在动笔之前反复思考上好一节课进行的设计与构思对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都要细心推敲,预测与估计可能出现或发生的问题,教师准备采取那些相应的对策与措施,选择补救方案并合理妥善的处理

4、四练、教师对自己所设计的蓝图做实地演练,掌握各项练习的时间、次数、强度、密度及组织队形和变换方式,5、五请,年轻的教师要请有经验的老教师给与指导虚心求教,实行传、帮、带,不段修改、补充和完善课堂教学的计划。

1课程:是由课程目标.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几部分组成

2体育课程:既包括体育教学内容也包括师生影响.师生关系,校园体育文化,以及校外体育资源等 3五个领域是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体育教学由8个基本因素 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5体育教学目标:是人们为达到体育教学的某个目的在行动过程中设立的各个阶段预期成果以及最后的预计成果6认识认识分为概念认识.感觉认识.身体运动认识7多元智能理论: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着的一组智力.主要包括:语言-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流-交往智力等7种智力8体育教学过程:是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计划?实施的,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接受各种体育道德和行为教育的教学程序。这个程序具有学段、学年、学期、单元、课时等不同的时间概念9体育教学规律: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和必然显现的,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有着密切联系的现象及其有规律的变化五大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的规律、体育知识学习与运动认识的规律、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10体育教学原则:有三层含义a体育教学原则是众多体育教学要求中的那些最基本的内容b这些要求是最具有体育教学特征的那些性质c实施体育教学时首先必须遵循这些要求.如果不能遵循这些原则中的任何一条就不能成为好的体育教学,甚至不能成为体育教学。体育教学原则共7项: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原则.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原则、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集体教育原则.因材施教原则一级安全运动和安全教育原则

16体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理论:至体育教师通过对教学系统的分析和综合,有目的的选择和实施优化教学方案,在规定的时间内和现有的条件下获得优质的教学效果17体育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条件,对某个过程(如学段、学年、学期、单元和学时)的教学所进行的各方面的最优化研究工作和计划工作包括:对学生学习需要和发展需要的分析、对学习内容的分析、对学生的分析、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媒体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设计的评价 18单元教学计划:也称单项体育教学计划,是根据

学期教学计划对各个单元的设计,把某个教学内容按照某种教学模式体例安排各个课次的教学文件19教学的制定步骤:确定学时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针对各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安排各项内容教学时间和各个练习的次数、设计课的生理负荷和练习密度、计划本课所需的场地器材和用具、课后小结20体育课程教学:是指在法定的一节课中,针对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由教师和学生在规定的教学地点进行的体育的教授和学习活动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至体育教师为了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对体育教学环境、人际关系、教学纪律以及教学反馈等方面进行的设计与控制工作21体育教学模式:是在某种体育教学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体育教学的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和实施上6个基本属性;理论性、稳定性、直观性、整体优化型、对应性和评价性22体育课堂常规有哪些:如上课是体育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改穿运动服和运动鞋;课开始时师生之间的相互问好,课结束时师生间相互道别等

23体育课堂教学的结构:从教学时间的进度看,包括:课的开始部分、课的基本部分、课的结束部分三个阶段;从教学内容进程来看,上述三个阶段也可以理解成教学导入、教学展开、教学总结三个阶段24体育新授课的教学特点:在新授课中,教学任务以学习新技术为主,教学的组织应以讲解和示范为主。讲解可以有;(1)引导性讲解(2)叙述性讲解(3)说明性讲解(4)对比性讲解等。在新授课中的练习时学习性的,要求比较精确,而量上的要求也是服从学习的需要,不是越多越好,练习种类主要有;(1)尝试性(体验性)练习(2)模仿性练习(3)对比性练习。复习课的特点:教学内容以熟练技能为主,教学的组织应以练习和素质锻炼为主。在复习课中的讲解是针对性的、画龙点睛性的,讲解量不能很大。25体育教学技能: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完成某种体育教学任务所采用的一系列的行为方式

26、运动技能学习的导入方式:直接导入、新闻导入、设疑导入、比赛或游戏导入

27、运动示范的示范面:正面示范、背面、侧面、镜面

28、体育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地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策略、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30、教师的主导性:

1、贯彻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2、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材加工

3、选用与学生学习需要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4、进行体育学习的评价

5、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体育教学环境

5、“导航”学生的体育学习方式

29体育学习中“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的关系:“教师的主导性”可以理解为教师的指导性.应该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质量和强度”而“学生的主体性”应该是指“学生朝向自己的学习目标清晰度和学习过程中前进动力的强弱”,在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性越强,学生的主体性就越强,相反,教师的指导性越差,学生的主体性就越差,教师的主导性主要在于:明确教学目标,然后要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学习步骤等进行深入地了解.并根据目标和学习动机的关系来编织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这样可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是师生融洽地、互相配合地去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学生学得越好,学生的主体性越强,越说明老师了解学生,越说明教师对教材理解得透彻,越说明教师选择的教法得当,那么也就越说明教师的主导性很强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是浑然一体的关系.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31、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措施:1教师要教授的目标转化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2教师和学生共同拥有体育教材3教师将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的学习过程

4、教师创设民主的教学情境

5、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的“成功”与“失败:”体育教学研究中的测量: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以及社会测量、心里测量等“快乐体育园地”:以快乐体育为指导思想,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条件,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各种空间,包括一些边角地带等合理安装和设置各种各样的体育器材和设施。

体育教学评价: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原则,对体育的“教”与“学”的过程及其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和量评工作。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的方法手段:方法—表扬、批评、抑制、激励 手段—口头指示、手势、眼神、技能小测验、简短评语教师同行评价的方法手段:方法—互评、互议、学习同行的有点、指出同行的不足 手段—日常教学观摩、教学评议、教学课评优活动、教学研究活动、说课活动、教学总结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自我评价”—— 方法:自省、自评、自我反馈、自我暗示 手段:目标的回顾、学习卡片、成绩前后对比、行为的检点 “相互评价”—— 方法:互评、互议、学习同伴的优点、支出同伴的不足 手段:观察、记录卡片、课堂讨论教学法:是教师群体归纳和总结出来的有规律可循的教学技法,是教师的某种教学技术。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依据:

1、要依据体育课的目的和任务来选择教学方法

2、要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法

3、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法

4、要依据教师本身的条件和特点来选择教学法体育课堂教学:是指在法定的一节课中,针对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由教师和学生

全媒体时代的广告教育变革 篇7

关键词:全媒体,通识教育,专业分轨,学分制,弹性学制

一、全媒体时代的广告业

全媒体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对中国广告业也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世界跨国公司的大量涌入, 带来了全新的观念和运作方式, 同时也对我们的广告传播理论、创新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web2.0到web3.0, 从三网融合到物联网高速发展, 媒介生态呈现“人人皆是传播者”的新格局, 网络视频等互动传媒提供了让消费者续写创意、体验并参与广告行动的可能, 由此新的消费体验心理、媒介演变规律及新媒体广告技术等都成了崭新的研究课题。

再看我们面临的新媒体下长大的学生, 他们从小熟悉电视、电脑、手机、网络;购物“团购”、交友“人人”;习惯随时上网“搜”求答案, 获得的信息既丰富又迅捷……这都要求教师不能再守着几年前的PPT吃老本了, 其思维方式重在整合与创新, 并组织学生有效地交流, 学生希望获得方法去创意和提升自己;广告教学要打破二元对立的单向灌输模式, 在全媒体下形势下尊重学生个性并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二、“知”“行”两难的广告学科模式

全媒体时代媒介内容和传播手段的多元化催生了受众需求和媒介产业经营的多元化, 这种全面、多元的特性亟须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进行广告整合传播;同时产业细分、受众的碎片化又需要掌握多种媒介技术的广告创意与制作专才, 这对仅仅只有四年学制的广告本科教育不能不说是一种悖论。

“通才”与“专才”的人才培养模式 (即“知”或“行”) 一直是广告教育争论的焦点, 有学者认为中国广告教育可分“工匠型”和“学院型”。前者侧重广告技能后者侧重理论知识。毋庸置疑, 广告作为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需要复合型人才;而如果广告教育注重多学科的融汇, 以通识教育为核心来培养学生, 则无法界定自己的专业主义。因此走专业主义或通识教育路线似乎成了两难。

三、“知”“行”结合的教学理念

广告学者陈刚认为, 广告学教育应坚持通才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 理论研究和操作训练相结合。面对媒体整合大趋势这个观点值得信奉, 但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两点:

其一, 很多通识教育只开设一些美学、哲学、文学、社会学等概论式课程, 并分散在各学期中与实践类课程交错, 学生只蜻蜓点水般稍做涉猎, 与专业学习呈油水分离状况, 不少同学感到什么也没学到, 反而时间被理论和实操两种模式所割裂。

其二, 实践教育不再是笼统的一项任务。我们今天立足的媒体不仅是平面和视频、音频, 甚至也不仅是数字的, 而是融合的。随着媒体整合和市场细分, 实践教育应包括广告学下的各门类:市场营销、项目执行、公关策划、创意设计、平面、影视制作、电子商务等等, 如果一一去实践显然力不从心;而对文理统招的学生来讲也非人人适用, 这就提出了实践教育的矛盾焦点:媒体大融合下实践项目的细分——学生多样而个性。

首先是学生的个体差异, 其性格、兴趣特长都各有不同, 如有些欲做市场的学生化了大量精力仍难以完成视频的拍摄和编辑;有些理科同学生对网页编程很有天分, 而让他创作文案却百般无奈。其次, 实践教学还往往会滞后于实践本身, 技术的日新月异、市场的瞬息万变使你还没毕业就发现自己已落伍了, 因此进行媒体融合策略力的培养, 才能从宏观上把握新媒体或市场的发展趋势与驾驭规律。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欲将学生培养成既有理论又有媒体整合下的实际操作技能, 还懂创意设计、视觉表现、营销策划、市场调研等无所不能的广告超级人才, 对任何一所四年制本科高校, 都是不太可能的。

四、开放及共享使“行知有效”融合

在全媒体形势下如何培养出高素质 (而不是超级) 广告人才呢?我想无论是侧重“通才”与“专才”, 高校在制定培养计划时都应将多样化、差异性的“学生”考虑在先, 不仅是关注院校的特色和资源, 还应是“学生能否选择合适自己的模式”。这就要求允许学生有专业方向的选择和职业规划的自主性, 要做到这一点, 需要有配套的选课制、学分制、弹性学制等教学管理模式作保障。

1. 通识教育先行

广告学集社会学、经济学、传播学、新闻学、美学、市场学、统计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融发展, 因此它需要宽口径的通识教育打底。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 它打通学科界限,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广告学科在人才素质培养中宜加大相关学科的知识比重, 尤其是社会学方面的知识, 使学生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注重社会效益, 这是第一层次的素质通识教育。

同时基于广告学科丰富的门类特性, 我又提出第二层次的“学科通识教育”, 亦即在本科一二年级教授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广告业全景式的流程及广告规范等最基本知识和广告业必要的沟通技巧。具体包括广告学概论、公共关系、广告史、心理学、文案写作、创意设计原理、媒介管理、广告效果、品牌推广、广告法、整合营销传播等。

2. 分层定位

从大三开始, 针对不同的职业规划对学生进行“学术”和“职业”的分层定位, 前者毕业后继续读研或考博, 然后从事教学或研究工作;后者则直接就业。据此教学安排会有所侧重:前者注重理论研究, 毕业时提交研究论文并答辩;而后者注重实践, 毕业时可提交自己的项目成果, 不一定要学术论文。

3. 重要的独立活动期

传统课程设置用同一模式向社会输送整齐划一的人才, 因学生个性的多样和广告交叉学科的庞杂, 致使广告教育难免错位, 如没兴趣的课程学得很辛苦, 而有意深入的方向又苦于没有路径和时间;另外更普遍的尴尬是:相当多的学生经过高考激战进入高校, 按部就班上了几学期课后, 反而越来越迷惘起来, 他们不知自己的优势, 也不知追求的方向, 这在心理学上叫“青春期同一性形成的滞后”, 这里纵然有应试教育的遗患, 但高校僵化的课程体系难以激发学生的潜能, 也是因素之一。

因此, 安排大二暑期实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经过两年的基础理论学习, 对广告的模块方向、自身特长、择业意向都有所考量, “逼迫”为大三的专业分轨作准备。实习期可弹性掌握, 如有难得的创业项目或海外交流机会, 可申请休学一个学期或一年, 这虽在管理层面会有一定的繁复, 但站在学生立场是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经过这一段实践, 学生对自我、对学科都会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一方面明确了今后的职业方向, 另一方面也认识到自己的短板, 再回到校园就能有的放矢地学习, 真正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所以说这是学生思考和认识自我的重要沉淀期。

4. 专业教育的分轨制

全媒体大环境下来审视广阔而细分的市场需要, 迫使我们对广告人才培养加以分轨教育。借鉴先进有效的美国模式, 国内广告专业亦可分为广告营销和管理、广告策划和设计两大模块。学生通过前期学习和实习思考确立专业方向, 并选择进一步深入的课程。有时还可以跨学科、跨学院地选课:如“计算机动画设计制作”可以去软件学院听讲;管理类的课程去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你会收获颇丰;而若对广告营销很有兴趣, 不妨去经贸学院选听“宏观经济学”等课程。所有选课达到规定学分, 视为合格准予毕业。同时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时间管理, 在大一时就选修大三的专业课程, 以腾出更集中的时间去实习, 或提前毕业。

5. 学分制、选修制和弹性学制的保障

要保障广告学生切实有效地分层、分轨、选课的顺利实施, 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配套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学生以培养方案为指南, 在导师的指导下, 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课程进度, 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 当达到学分要求且思品鉴定合格后即可毕业。这种延长学制或提前毕业在传统的教学管理中是难以实现的。当然由此也会牵一动百地带来教学计划、课程、学籍、成绩、考试、教材和收费制度等多方面管理上的重大变革, 但为了学生是值得去做的。

学分制教学管理克服了以往课程设置僵化单一和修业年限制约等简单不合理的地方, 更体现了“个性化培养”的人本教学理念和素质教育理念, 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更紧密结合发展之必然。

参考文献

[1]杨明刚.创新型广告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广告.2007, (10) :138-140

[2]戎青, 郑丽勇.广告教育的焦虑:2010广告前沿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现代传播.2010, (10) :142

[3]陈刚.提升广告教育效果的两大关键环节[J].广告人.2005 (9) :115

[4]舒咏平.新媒体广告趋势下的广告教育革新[J].广告大观 (理论版) .2008, (4)

林砺儒与“全人格”教育 篇8

林砺儒(1889~1977年),原名林绳直,广东信宜人。出生于传统知识分子家庭,父早卒,母患癫痫,由祖母养大。

1911年,林砺儒中学毕业,因成绩优异而被公派留学日本;1918年3月,回国获聘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师大前身)教授,讲授伦理学和教育课程。1922年,林砺儒开始兼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的主任(即校长)。经过几年的努力,将这所学校建成了国内创新型的一流中学。

“六三三”学制

林砺儒一生都在从事教育改革的实验。清末民初,教育体制十分混乱,具体学制各省互异。林砺儒任北师大附属中学主任时,适逢教育部公布中小学实行“六三三”学制,即把小学定为六年,初中、高中各三年。

因为之前没有人这样做过,所以就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少有学校敢于尝试推行。林砺儒通过研究发现,这样的学制相比于旧式的学制有其明显的优势,此时初中和高中的时间达到了六年,这段时间恰好是学生人格形成的最关键时期。这段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既然如此,林砺儒毫不犹豫地最先将新学制在北师大附中推行开了。

这样的教育实验,林砺儒绝非一时的脑热才引进的,实际上他对任何教育实验都抱有十分谨慎的态度。他认为,进行教育试验,事前必须(1)于学理上有精深的研究、讨论;(2)于实际情况有周到的考虑,务求适宜;(3)经过虚心静气的会议协商;(4)准备充足的应用工具;(5)实验动机应是纯粹为儿童求实益,绝不是替学校博虚荣,更不是为教员个人出风头。他说:“苟未有十分把握,凭一时的联想,或趋时髦而轻于尝试,便是妄动。”“若为教员自己出风头,弋虚誉,而敢于妄试,则简直是不道德的行为。”

为了适应新学制,他组织教员制订规章制度和教学计划,编写教材,从而使师大附中在全国中学教育占据领先地位。

“全人格”教育

在林砺儒长达六十年的教育生涯中,他形成了自己系统的教育思想,既包括平民教育思想、中等教育思想、师范教育思想、职业教育思想等,而这其中最具光辉的无疑是中等教育思想的核心——“全人格”教育。

林砺儒提出“全人格”教育的时间很早,1922年,在其就任附中教育主任的就职演说中他就讲到:“中学教育是全人格教育,其基本任务是文化教育,是人们需要的普通文化修养的最高水平。”

“教育要陶冶健全有用的公民,可以参与政治,可以肆力生产,可以效命疆场,可以从事职业,可以研究学术。”这是林砺儒对“全人格”教育最贴切的概括。

林砺儒说:“一个完整的人格,必包含有动物的、人类的、公民的、职业的四种资格。”他所说的这些资格,实际上完整地体现了人在教育发展中所應有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只有具备这些特征,人才能健康自由的发展。林砺儒重视基础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把人格培养作为教育的目的而非手段。在林砺儒的教育理念中,中学教育不是为某种职业做准备的教育,而是为学生的一生培养“全人格”。

1923年至1929年问的六年是钱学森在北师范大附中就读的时间,这六年被钱学森称为“一辈子忘不了的六年”。而此间,钱学森成为林砺儒“全人格”教育思想的直接受益者。“全人格”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人才并非只有钱学森一人,当时与钱学森同期或相近的学子还有哲学家张岱年、经济学家于光远以及其他十几位院士。

全人格教育是林砺儒针对以前教育的不足而提出的,并在北师大附中得到了成功的实践,作为附中的校长,他主要从教学改革、课程改革以及评价机制改革等方面做了巨大努力。

教学改革

在教学改革方面,林砺儒主张改变以往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而应当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为此,林砺儒带领学校全体教师自编教材,充分调动了教师的主动性。为了使自编的教材更好地适应学生,行动之初,林砺儒就制定了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由简而难,由浅而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

据统计,1922至1931年间,附中教师出版的教材达29种之多,其中著名的有林砺儒编撰的《伦理学要领》,程延熙、傅种孙编撰的《初中混合数学》等,这些教材不但使附中的学生受益匪浅,而且多数还流传到其他学校,并广受好评。

在教学的方式上,注意师生的互动和答疑。在教学的讨论中,“提出意思不明了处,令学生讲解,提出原文简单处,令学生补充;提出与别篇不同之处,令学生比较,提出思想上应订正处,令学生批评。多予优等生以发表意见之机会,注意劣等生之理解及疑难,教者分别与以充分订正及解释。”

著名声学家马大猷回忆当时自己在附中求学的经历道:“学校课程很多,课外活动也不少,但学生并不感觉负担过重。”钱学森对当时的教学方式的好处更是体会犹深:“我附中毕业后,到上海交大学习,第一年觉得大学功课没有什么,因为我在中学都学过了。上海交大四年,实际就学了两年,考上公费留学美国,是靠附中打下的底子。”

课程改革

在课程改革方面,北师大附中当时采用学科制教学,并将所有的学科细分为必修、专修和选修三种类型,这样既保证了基本教学任务的完成,又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业需求,给学生创造最大的自由发展空间。

比如化学工艺课是一门选修课,内容包括制作蜡烛、鞋油、雪花膏等,每两个学生分为一组,由任课老师讲原理,实验室老师指导实验技术。

此外,教师们还经常带学生走出校园,去接触真实的社会。生理卫生课,老师带学生去医学院的解剖室上解剖课,解剖大夫用真人尸体给学生们讲,这是什么血管,那是什么神经。学生还被带到资本家开办的土窑,去体验煤矿工人的生活。这些经历往往使学生们终生难忘。

nlc202309011254

对于分科制的做法和意图,林砺儒做了深刻的分析:“人类在天赋的较长儿童期内,应尽量受完全教育,这是人格的根本特权。就教育全历程看来,先谋全人的陶冶,后顺个性的分化,方算是正规。故为发挥人格特权计,为增进社会文化计,首先应先普通而后职业。中等教育,其职分应在完成全人的陶冶,以厚其个性发挥之根基。”

评价机制改革

林砺儒非常注意平时成绩和实验的考查,注重一个学生发展的过程,尽量把学生最优秀的一面体现出来,考试不需要学生临时突击和题海战术。因为在平时的学习中,林砺儒重点考察的不是知识记忆,而是理解能力和实验、实践和创新能力。

钱学森回忆师大附中时说:“当时这所学校的教学特点是考试制度,或说学生对考试形成的风气:学生临考试是不做准备的,从不因为明天要考试而加班背诵课本。大家都重在理解而不在记忆。”

林砺儒还十分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制定了人性化的体育成绩考查方法,具体的标准主要有:“身体方面注重考察其体格、体质与体力,精神方面注重考察其诚意、勇气及规律协同,技能方面注重考查其姿势与能力。”

对学业的评价上,实行学分制。无论必修、专修还是选修,一律以学分作为考核学业完成情况的标准。必修科目占学分总量的三分之二,高级中学的学生以修满150学分为毕业。

在平时的考试中,能得80分的就是好学生,60、70分也不错。没人刻意去追求满分。“但这80分是真正学来的扎扎实实的知识。什么时候考试,都能考出这样的成绩。”

“最有恒心的教育家”

林砺儒是一位具有极强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家,因其全力支持学校师生参加社会进步活动,而成国民党当局无法容忍的眼中钉。1928年,北京师范大学并入北平大学,改称第一师范学院,林砺儒任临时院务委员会主席。到1931年,国民党教育部借故整顿第一师范学院,停止招生一年,并解除了林砺儒的职务,派来了新校长。林被迫南下广州,任中山大学教授兼教务长,继而兼任广州师范学校校长。

1933年林礪儒参与创办勷勤大学,学校成立,他任教务长兼教育学院院长。1941年,林砺儒再次被国民党当局免去改组的教育学院即文理学院院长职务。消息传开,全校震怒,师生迅速自发组成“挽林委员会”,学生们还集体创作了《挽林战歌》:

风已来了,雨也来了!

我们学校在风雨中飘摇,

……

挺起我们的胸膛,

放大我们的眼光,

我们坚决挽留林院长!

……

为挽留林砺儒,尽管有多名学生被捕,但他们仍坚持斗争了长达两个月之久。这可看作林砺儒一生教育的缩影:一方面受到学生的极力拥戴,另一方面,出于公心却不为当局所容。

林砺儒为教育奋斗了60年,将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教育事业,其思想和教学实践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无论做教学工作还是做管理工作,他始终没有离开教育的第一线,被誉为“服务最有恒心的教育家”。

编辑唐亮

上一篇:重阳节的诗句——《重阳日再到共城百源故居》下一篇:减员增效作风增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