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社会实践报告

2024-10-07

舞蹈社会实践报告(共8篇)

舞蹈社会实践报告 篇1

舞蹈社会实践报告1000字

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是舞蹈而舞蹈作为艺术的一个品种,要对其进入深入的全面的考察,必须首先弄清楚舞蹈的艺术共性。那舞蹈专业的大学生实践报告要怎么写好呢?

大一刚结束,老师就给我们布置了一份社会实践报告的作业,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大学生自我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式,因此对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来说,能够在暑假期间进行充分的实践活动,是我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提高自我能力的重要机会。其实,我本身就一直有这样一个想法,想利用暑假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找一份暑期工,希望早一点体现自身的价值,和锻炼自己的能力,如我所愿的是,我很幸运的找到了暑期舞蹈培训老师这个职业。我的工作很简单,就上午一个半小时的课,可是,除了上课把知识教给她们外,其实最重要的是培养她们学习的兴趣,得根据她们不同的自身条件,制定一份适合她们的教学程序,让她们对我上的课感兴趣,就是我最重要的目标,当然,也必须规定在一定的时候里学会多少东西。

代课的地方离家里有点远,在湖北,所以就得在这边吃住,第一天来到这个城市的的时候心其实有点凉,因为城市很小,条件一般,不过,转念想想暑假本来就是来锻炼的也就觉得没什么了。人生地不熟的来在这里,其实有时候压力挺大的,我的工作量不大,就每天上午一节课,的时间都是比较自由的,因为舞种不一样,其他的老师一天都有两节课,有时候周天还要补课,还有一些吃住条件方面的问题,不是很好,大家对于老板都非常的有意见,本来说好是包吃包住,来了以后需要自己买各种日用品,床上用品,还有早餐也不包,刚开始早餐都是吃的面,最后都改成吃包子了,好心酸,再加上天气很炎热,上一节课都要喝掉两瓶水,本来都是买的一块钱一瓶的冰水,最后都自己买了水杯烧的热水喝的,本来是来挣钱的,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花去了很多,饭菜里面都是些清淡的菜,一点油水都没有,有时候在街上看到自己喜欢吃的烧烤阿,面包零食啥的,都舍不得买,加上工作的压力和老板给的压力有时候就感觉好委屈,觉得自己在很认真的去教,老板却还各种不满意,觉得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否任,心情很不好,但是很快,我对待教学工作的态度就变的越来越积极了、我想起自己当时最根本的那个想法——锻炼。我对自己说,就算现在的情况比想象的艰苦,我也不能忘记当时自己来这里的根本原因阿,我觉得做好自己是最重要的,不管别人怎么想你,对的就去听,听了就去改正,不对的`,就不要去在意。不能因为别人而影响了自己的心情。暑期上班差不多有50天的时间,短短的50天却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1,处理人际关系

宿舍除了我还有几位教练,人都很好,因为我是里面年纪最小的,所以对我,也特别的照顾,但是,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也不是事事顺心的,这也让我学会了怎样更好的与人相处,所谓集体生活,就是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以集体着想,不能一己私利,这样才能和睦相处,以前总听说社会是多么的残酷多么的现实,朋友只不过是互相利用罢了,但是在这里,我懂得的却是,只有你为别人多考虑一点,别人也会多为你考虑,或许还是有很多很黑暗很现实很残酷的事情,但是,我庆幸我没有遇到,而且,在以后的道路中,我还是会以我的方式与人相处,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不能同流而污。

2,要学会主动交涉

平时工作除了教好学生跳舞以外,以家长沟通其实是最重要的一项,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没有工作的机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别人对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3,要学会自强自立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招”难!“意思就是说:在家里的时候,有自己的父母照顾,关心,呵护!那肯定就是日子过的无忧无虑,但是,只要你去到外面工作的时候,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挫折都是靠自己一个人去解决,在一个多月里,让我学会了自强自立!凡是都要靠自己!现在,就算父母不在我的身边,我都能够自己独立。

4,专业的重要性

在上课的过程中,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因为都是平时上课学习的东西,在平时上课的时候就已经完全掌握了,所以对于教学还是非常轻松的,所以,专业知识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

很快,一个暑假就这样过去了,我的这个暑期实践也结束了。不是很忙,也不是很累,一切对我来说,是那样的平淡而又充实。有人说,人生就是一个自我实践的过程。实践在己、在人、在天,而自我能够把握的部分便只能是自己,所以多经历一些就是好的。拥有了那些经历之后,你才会了解到他人的心境和思想,你才会拥有更多的感悟。

这是一次经历社会实践。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虽然生活艰苦,但是我毅然踏上了社会实践的道路、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能,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在现今社会,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帮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所以,社会实践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这是我的第一次实践,但是这绝对不是最后一次,只要有机会,就算是再辛苦,我依然会再去。

舞蹈社会实践报告 篇2

舞蹈是表演艺术, 是人体内在的爱与外在的美、神韵的再现, 也是内外统一的协奏曲, 随着舞蹈艺术实践的不断发展, 为什么舞蹈课要与舞蹈艺术实践相结合?舞蹈课在舞蹈艺术实践中又有怎样的重要性?

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活动, 而舞蹈课就是为舞蹈艺术实践而服务的。“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这句话说明了舞蹈课与舞蹈艺术实践是相辅相承的。

1. 为什么舞蹈课要与舞蹈艺术实践相结合?

舞蹈教学主要是传授舞蹈的表演素材, 因此舞蹈院校一般都将教学与舞台实践作为自己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人们把舞蹈排练与演出看作是“组装车间”, 舞蹈教育应尽早、尽多安排演出, 采取各种方式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 让学生把课堂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用实践促进教学的再提高。舞蹈课是学生积累知识、为舞蹈艺术实践积累经验的重要过程。舞蹈课不仅仅要培养他们的肢体动作, 还要培养他们的审美修养、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智力素质和体能素质。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因此, 舞蹈课与舞蹈实践相结合, 来促进舞蹈知识的掌握和升华。

2. 舞蹈课在舞蹈艺术实践中的重要性。

(1) 舞蹈教育可以提高教育者的艺术鉴赏力和参与力。

舞蹈教育是知识性教育, 素养性教育, 是提高审美能力, 提高艺术鉴赏力, 提高舞蹈欣赏水平。通过舞蹈教育, 使新的一代人能成为起码的舞蹈欣赏者, 成为鉴赏家和批评家。能否实现这一目的, 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提高新一代的艺术素养有很重要的意义。舞蹈教育要使受教育者懂得舞蹈艺术的特性, 了解舞蹈艺术所具有的时间的、空间的和力的特征, 要能使用自己的视觉与听觉器官, 增强对人体动态的感应能力和敏感性。为此, 尽可能使受教育者参与舞蹈活动, 增强自己的舞蹈感知能力。

(2) 舞蹈教育可以为社会培养舞蹈专门人才。

舞蹈专门人才, 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种专业人才, 他们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艺术教育中, 舞蹈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系统。

(3) 舞蹈教育对审美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家中,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已成为共识。从王国维的“美育即情育”到蔡元培的“美育是情感的性质, ”现代美育家们更注重美育情感教育作用的现实效果, 它能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渗透人们的心田, 感染人们的思想, 陶冶人们的情操。当舞蹈作为美育手段时, 应充分发挥这一功能, 从情入手, 以情带形, 以形显情, 要致力于通过美的舞蹈形式手段, 激发人的情绪和情感交流, 达到振奋情绪, 净化心灵的目的。因此, 舞蹈课在舞蹈艺术实践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舞蹈课与舞蹈实践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艺术的提高都离不开实践, 由此可见, 舞蹈课必须与舞蹈艺术实践挂钩。离开了实践, 任何艺术和技巧都等于纸上谈兵。注重实践就是强调锻炼, 这种艺术锻炼和实践, 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有着重要的作用。舞蹈课所学的知识要通过实践这个平台得到检验和提高。“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舞蹈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其实就是如此, 它们是相辅相承, 是不能割舍的血脉。

三、以舞蹈实践来促进舞蹈知识的学习, 以舞蹈学习来促进艺术实践的质量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 唯物辩证法早已把理论与实践的应有关系分析得淋漓透彻, 但要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统一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因此, 实践应为理论提供基础和依据, 理论反过来再指导实践达至“二次飞跃。”舞蹈的艺术实践可以使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知识得以应用和展示, 不仅能演, 而且也能编。让学生共同体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使学生的创造能力、表演能力、模仿能力得以发挥。舞蹈课只是艺术知识的吸取, 而舞蹈的艺术实践则是舞蹈教学活动的延伸和提高。

四、谈谈舞蹈课与舞蹈实践相结合的自身体会

刚学舞蹈时, 我对“舞蹈”的理解是很肤浅的。虽然以前也接触过舞蹈, 但认为“蹦蹦跳跳”就是舞蹈的全部。学校开设了芭蕾舞舞集训课。这也是我在舞蹈方面成长的第一步, 那时我根本不知道舞蹈需要基本功, 不知道舞蹈需要表现力、眼神……更多的是不知道该怎么去表现舞蹈的内涵, 身体比较僵硬, 动作不到位, 表情也很不自然。在台上也只是勉强能把舞蹈动作做出来。针对这些不足的地方, 在芭蕾集训课上, 从基本的站立姿势开始, 通过芭蕾集训我发现自己能舒展的做舞蹈动作, 走路时能保持亭亭玉立的姿态, 基本功也有了渐长, 对舞蹈的学习更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对舞蹈的理解与感受, 使我有了很大进步和提高。经过多次在台上的实践觉得自己有了很大的进步, 因此舞蹈课对舞蹈实践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把课上学到的知识, 展现给大家, 再通过表演去寻找欠缺的知识, 再通过课堂去掌握。这是进步很大、提高很快的方法。这些都要归功于舞蹈艺术课的教育和实践。舞蹈艺术是无限的, 而舞蹈课是有限的, 时间长了, 所学的知识是不够用的, 那么就要不断的再去学习、去运用。相反, 没有实践, 学再多的知识也不会有更好的升华。

摘要:为了使学生得到综合、全面的发展, 本文从舞蹈课对舞蹈艺术实践的重要性、舞蹈艺术实践对舞蹈课的指导性中分析了它们之间相辅相承的关系, 并结合自身体会阐述了舞蹈课与舞蹈艺术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关键词:舞蹈课,舞蹈实践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中国戏剧出版社.

[2]魏传义主编, 《艺术教育学》, 重庆出版社, 1990年版.

[3]参考北京舞蹈学院资料.《中国舞蹈教学》.

[4]于平.《舞蹈形态学》.

[5]赵丽敏.中国古典舞神韵在教学训练中的价值.锦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9.

达悟族舞蹈生态调查报告 篇3

关键词:达悟族舞蹈;生态;文化发展

1 达悟族舞蹈生态背景

兰屿岛位于台东外海,这里的达悟族人口约4000人。自古以来过着自给自足的渔牧生活,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由此,形成了独有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又借以形成独一无二的舞蹈风格与韵味,其舞蹈形式传达出海洋生态环境下所产生的文化内涵。各民族舞蹈艺术的来源有着相同的共性,都与各民族的生活环境、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服装特色等息息相关。这些又由于不同的生态环境而产生出各民族的差异性,即个性。随着时间的变迁,各民族各自撰写着属于自己的历史,绽放出绚丽多彩且独特的民族舞蹈魅力之花。达悟族舞蹈已是如此,它的舞蹈形成与族人的宗教信仰、祭典等相互交织在一起。

1.1 情系海洋——达悟族的宗教信仰

达悟族属于典型的岛屿民族,海洋是达悟族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宗教信仰除了与整个社会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与海洋捕鱼生产方式也紧密相连,而达悟族舞蹈所表达的内容与海洋的生态环境交织在一起。

天神即“天人”之意,在达悟族人心中具有崇高的地位,达悟族将天地各分为三界,而天神就居住在天的最高境界,是维持达悟族律法之神,是维护正义的象征。达悟族人认为作恶多端的人会得到天神的惩罚。由此,每年的十月或十一月一日是达悟族人祭神拜祖的日子,感恩上天赐予生命、平安、丰收,并期望明年的风调雨顺与丰收,同时祭典已故的亲人等。

1.2 彰显海洋文化——达悟族之祭礼与庆典

达悟族人的主要生活来源依靠的是海洋,由此达悟族人的宗教祭礼与海洋密不可分。民族舞蹈的语言形成,包括动作、音乐、表现形式等,从而传达出的舞蹈的情意与意境,与祭典与庆典的仪式分不开。

(1)海洋祭。达悟族人生活在四面环海的特殊生态环境,孕育出以“海祭”为主的祭典,主要分为“鱼祭”“船祭”“小米祭”,其庆祝方式都以歌舞形式为主。达悟族人的年度大事要数捕捞飞鱼了,达悟族人认为,飞鱼是天神珍贵的恩赐。因此,达悟族人围绕鱼类生态及捕鱼习性制定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规则,并对食用飞鱼的方式有严谨的流程和规范,不得逾越。这些都显现出达悟族人对飞鱼的敬重。

(2)达悟族新船下水礼。达悟族的宗教祭典活动,大多以“怕鬼”“驱魔”为中心。“新舟下水礼”便是他们驱除妖魔和禁忌最多的一种仪式。他们的信仰中认为:“一艘幸运的船,可以带领他们捕获鱼虾,否则,出海会早遇到大风浪,不幸翻覆葬身海底。”因此,在祭典中,族人们口中碎碎念念,摆出凶相,唱唱跳跳,面部扭曲,情形十分吓人,其意思是:我们人多势众,要与魔鬼打斗,比比谁最凶,使魔鬼不敢附着在他们的新船上。至今新船下水时,族人们依旧会举行下水礼。

1.3 达悟族服饰

达悟族的服饰色彩主要由白色、黑色和藏青色相间的条纹构成。由于兰屿岛属于热带,天气酷热,男子服装的款式多以无袖、无领、短背心和丁字裤为主。其中,最具传统特色的服饰即男子的丁字裤,属于兰屿达悟族人最具特色的文化之一。其目的是在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方便劳作以便适应生活。盛装时,颜色多以白色为主,展现出达悟族人黝黑的肤色,与大自然、天地相结合彰显民族的坚强意志。除此之外,达悟族男子的鱼皮盔甲是他们在祭典、驱魔、辟邪时的传统穿着。

达悟族女子的服装不像男子那般复杂,款式是纵向的黑色或蓝色的条纹,以及白色条纹相间的四片布并排缝制而成的上衣,短裙由一片至三片的棉布缝制而成。达悟族女子长发,传说女子不留长发,在下海时会被鱼吃掉。女子饰品有耳环、项链、胸饰、手饰、脚饰等。

他们的民族服饰非常有讲究,不可以随便穿。由于生态环境的不同,民族服饰的款式差异性较大。例如,生活在森林茂密的傣族妇女喜欢穿色彩缤纷的紧身裙,展现婀娜多姿的东方女性曲线之美。由此可见,服饰也可以展现出民族一致性的审美倾向。在表演舞蹈的过程中,服饰更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体现的是对一个民族的尊重,更彰显了其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如果身穿维族服装来表演藏族舞蹈就非常可笑。为了避免雷同的错误,了解一个民族的服饰,对表演其民族舞蹈十分有必要。

2 达悟族舞蹈特色

音乐与舞蹈向来是朋友。早期,达悟族传统的舞蹈表演中,“男歌女舞”是达悟族传统的习俗。男性的舞蹈比较单一,只有小米丰收节打小米的动作,其他舞蹈都是女子的专利。到了台湾光复后,达悟族男子的勇士舞、精神舞才相应地发展起来,它们象征了男子的英勇和捕鱼等行为。达悟族舞蹈分为巫术舞和娱乐舞两种。巫术舞是在四个门的主屋落成仪式时才会举行。屋主须具有祖父以上的身份,同时要拥有很多财产,如猪、羊、田等。仪式进行时,主人站在地板上或者坐在秋千上,不停地踩踏地板直到天亮。娱乐性舞蹈使十几个妇女在海滩上手拉手围成圈,边唱边跳,舞蹈动作一般为甩发、手脚交叉、跳圆圈、双脚上下交换跳等。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舞蹈都充满了活力,象征团结,表达了达悟族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达悟族舞蹈最具特色的要数女子的甩发舞,女子成群地聚集在空地或沙滩上,身着传统服饰,队形不拘,散发,手相互交叉拉紧,脚下不动,上身前弯至秀发碰到地面。随后,开始歌唱,脚下前进,头发随之前后舞动,幅度越来越大,屈膝弯腰来辅助甩发的力度。甩发舞是力与美的结合,飘扬的发丝象征着大海的波浪,悠扬的歌声如同大海的浪涛声,甩发舞的动作元素取自波涛汹涌的大海,与最了解海洋的达悟族人以及他们的生态环境融为一体。上升到美学的视角去审视它,其符合“美就是自然”的美学理论。

3 达悟族舞蹈文化的发展现状

达悟族的舞蹈文化仍旧保存着质朴与纯真,其发展除了依靠本民族代代相传,便是依靠相关的舞蹈艺人或专家进行田野记录,并用舞台的方式展现出达悟族的舞蹈文化。随着它与外来文化日益频繁的交流以及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冲击,达悟族面临着人才资源短缺,青年人口外流的尴尬局面,舞蹈的生态化呈现出逐渐流失的状态。民族文化的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宝贵的文化财产。为避免民族文化在保存上的断層,从社会学的发展角度来分析,应积极构建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意识形态,在不失本土特色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艺术性、价值性、创新性“三位一体”的舞蹈艺术,使舞蹈艺术与生态文化协调发展,相互促进。这是保存与发展民族文化生命力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达西乌拉弯·毕马,田哲益.最了解海洋的民族——达悟族[M].台湾原住民文化产业发展协会,2007:43-51,57-64.

体育舞蹈开题报告 篇4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 名 称:体育舞蹈的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的分析院(系):体育学院专 业 班 级:体教10902学 生 姓 名:宋 星 宇指 导 教 师:辅 导 教 师:开题报告日期:2012年 5 月 1 日

体育舞蹈的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的分析

学生:宋星宇体育学院

指导教师:长江大学体育学院

一、题目来源

舞蹈训练实践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体育舞蹈是融体育与舞蹈一体的体育项目,它之所以能风靡世界,有其独特的功能,除了教育性、锻炼性、竞技性、自娱性之外,还可以将这几种特点组合,从而显示出体育舞蹈的多功能性。它使人们享受到生活的乐趣,感受到人生的价值。如今,体育舞蹈已经成为当代娱乐的方式之一,它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还能增强人们的体制,由于其不断地更新与发展,展现了强烈的时代信息,得到了迅速的普及与推广,受到各阶层人士的欢迎。体育舞蹈在运动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上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同时体育舞蹈还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情感价值,并且体育舞蹈的各个价值正好迎合了当代体育发展的脚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体育舞蹈的热爱,从而更好的促进体育舞蹈向前发展。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

[1] 杨庆国,殷恒婵.大学体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2] 李春文.体育舞蹈教程[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3] 吴谋,张海丽.体育舞蹈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4]刘光红.体育舞蹈读本[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2.[5]宋文利,李建国,思维.浅谈体育舞蹈的作用[M].1999,35(8).[6]张瑞林.体育舞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7]王珂,王家彬.体育舞蹈与流行交际舞[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4.[8]黄邓军.体育舞蹈的特点及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功能[M].赤峰学院学报,2009,10,10.[9]刘青戈.中西方舞蹈史[M].北京舞蹈学院出版社,1998.[10]杨仲华,温立伟.舞蹈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1]王国宾.舞蹈教育战略与发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12]资华筠,刘青戈.舞蹈美育原理与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13]于平.中国舞蹈思想教程[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四、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体育舞蹈传入我国以来,由于其不断地更新与发展,展现了强烈的时代信息,得到了迅速的普及与推广,受到各阶层人士的欢迎。体育舞蹈的价值与作用,就在于给人以真善美的教育,不断陶冶情操,吸收美的真谛,提高民族的精神文明水平。舞蹈表演必须在真实的基础上,才能为人所喜爱,亲切感人。体育舞蹈仍然继承交际舞交性的特点,它是人际交往,感情交流,沟通心灵的工具,而人际关系的特点是它具有感情基础。对于舞蹈家来说,它始终是毕生追求的目的。所以,体育舞蹈之功能,就在于真,善,美的教育,它可以教育人们去追求崇高的思想境界,医治人们心灵上的创伤,提高民族的精神素质。

体育舞蹈是国际流行的,它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艺术的发展以及体育运动的兼收并蓄,由交际舞派生出来的一项新兴运动。在引入我国20多年的时间里得到蓬勃发展,在结束的2008年奥运会上也列为表演项目。目前,国际体育舞蹈联合会正在积极争取将体育舞蹈项目列入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马克思主义美学观认为,美既不是人的主观精神意识的产物,也不是纯自然进化的结果,美是人类社会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产物。从摆脱自然生产开始,人类社会就朝着物质生产实践和精神生产实践两个方向发展,并具有审美属性。在今天,现代体育运动许多项目对美的要求愈来愈高,如艺术体操、健美操、花样游泳、花样滑冰、武术等等。而体育舞蹈是美中的佼佼者,她为人们创造大量的审美客体,其运动过程,还是创造美的过程。通过体育舞蹈的训练,可使人体外型更加匀称和谐,体态更加刚健、优美,动作刚柔相济。这既能满足自我实现美的愿望,也能成为他人的审美客体。另外,体育舞蹈中的团体舞更是美不胜收,群体的配合位置,队形的变化,伴以相应的音乐,构成一幅幅刚健、优美、丰富多彩的动态画面,给别人以欣赏的同时,把自己看到的形体美、姿态美、动作美、服饰美和听到的音乐美结合起来,在情感上进行调整疏理和谐,自我欣赏,得到美的享受。一个人审美能力除了与社会条件、经济地位、文化素质有关外,还受着自我身体条件的限制。经常参加体育舞蹈运动,人们改变着自我的形体、姿态等身体条件,并在体育舞蹈优美的音乐和优美动作的影响下,不断地进行着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审美活动,提高审美能力。

体育舞蹈也称“国际标准舞”,共10个舞种,其中摩登舞(标准舞)包括: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快步舞、狐步舞、探戈;拉丁舞包括:恰恰、桑巴、伦巴、斗牛舞、牛仔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作为世界人口大国的中国,体育消费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体育舞蹈自1987年进入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普及与推广,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成为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部分。体育舞蹈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不长,但发展势头很快。当前,中国拥有最大的体育舞蹈市场和消费群体,全国以此为健身手段和职业的人数已有几千万,这其中的经济利益也吸引了许多管理部门和经营者。因此,应努力培养并不断开发体育舞蹈市场,充分发掘其经济价值和市场效益,有效促进体育舞蹈的发展。

青少年由于在学校学习时间紧,一般选择在周末和假期进行学习,学习时间也不会太长。而成年人由于工作时间忙,更多的会选择在晚上和周末学习,学习时间也不是固定的。老年人则更多的在早晨和晚饭后锻炼。美国体育学者古里克指出:跳舞能消除过剩的脂肪,代以健壮的肌肉组织,使软化迟钝和缺乏活力的肌肉重新变得充满活力和具有弹性,经常参加体育舞蹈锻炼可以使肌肉结实线条流畅,韧带的弹性增加,身形挺拔,对培养优美的姿态,匀称和谐的形体和润泽的肌肤是十分有益的。所以,体育舞蹈中的礼仪性审美倾向于体态端庄,对舞者的外观形象美、风度气质美,表现和欣赏美的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体育舞蹈在表现过程中始终以塑造人体美、姿态美、精神美为主要内容,在塑造健美体形和 良好身姿的同时,也有助于消费者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体育舞蹈教师是体育舞蹈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和管理者,对提高体育舞蹈的技术水平,推动体育舞蹈的普及与提高起着主导作用。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要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除了加强规定动作、套路学习外,还应加强男女反串、舞蹈编排、理论知识、科研能力的培养,还应加强教师的经验交流以及国内外信息的传播。

五、主要研究内容

本研究是属于文献类研究,在总结前人对体育舞蹈研究的基础上,对体育舞蹈的开展现状和体育舞蹈发展对策的分析,进行深一步了解和探析。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体育舞蹈的开展现状

2、体育舞蹈发展对策的分析

3、体育舞蹈在社会中的作用

六、完成毕业论文所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办法

1、到图书馆、中国期刊网上查资料

2、市场调查

3、经费投入

七、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首先,确定论文题目,然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研究动态;随后,找辅导老师了解情况,并综合整理。提交文献综述。再次,提交开题报告,最后提交初稿并修订。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半年,2012年12月开题,研究进度分别为查找文献资料,阅读与理解文献资料,收集数据整理,撰写开题报告,最后总结四个阶段。

2012年11月23日——2012年12月7日查找资料,确定论文题目。

2012年12月8日——2012年12月30日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准备开题答辩。

2013年1月8日——2013年4月10日完成论文初稿。

舞蹈教学实习报告 篇5

舞蹈专业实习报告【1】

一、实习目的:通过实习加强良好的舞蹈素质、基本理论知识、舞蹈技能及一定的编创能力,适应艺术实践以及企事业单位艺术工作,并成为能够胜任和投身于舞蹈事业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实习时间:20XX年xx月xx日-2010年xx月xx日

三、实习地点:xx舞蹈培训中心

四、实习单位简介:xx舞蹈培训中心是由全国体育舞蹈联合会国家级教师国家级裁判及职业组优秀拉丁舞选手等多名资深老师共同创办,从创办至今培养出一大批 优秀学生,曾多次组队代表省市参加国内外重大比赛,学员马灵超、张雨霞等在世界拉丁舞锦标赛上获得前三名.在国内比赛中获得无数的金奖、银奖.杨凯伦、韩 佳辰荣获新加坡国 际比赛胡姬花金奖.郑登科、吕妍入选国家体育舞蹈青年队.一大批优秀学员被各专业院校录取

五、实习内容:

1、熟悉实习单位业务或其他事务的基础工作为主,了解实习单位的具体工作要求和内容。

2、参与具体工作,实习单位有演出任务时,必须积极参与,最好能作一次全过程的跟踪学习。

3、独立或协助实习单位业务工作。

4、舞蹈教育探索与研究:掌握最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演出及相关实习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要求创新、改革、丰富教学内容,使舞蹈教学更科学合理、生动有趣。

六、实习经过和体会收获:

大学是个小社会,我们在大学里就等于步入了半个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那害怕风吹雨晒的花朵了,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的磨砺,让我们深深的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舞蹈教学实习报告【2】

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舞蹈学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毕业实习能够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舞蹈学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

刚进入实习单位的时候我有些担心,在大学学习舞蹈学专业知识与实习岗位所需的知识有些脱节,但在经历了几天的适应过程之后,我慢慢调整观念,正确认识了实习单位和个人的岗位以及发展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现实,改变和调整看问题的角度,锐意进取,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促使我们成为舞蹈学专业公认的人才。我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舞蹈学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舞蹈学专业的学生,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三个月的毕业实习。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经过了大学四年舞蹈学专业的理论进修,使我们舞蹈学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了根本掌握。我们即将离开大学校园,作为大学毕业生,心中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做好自己专业发展、如何更好的去完成以后工作中每一个任务。本次实习的目的及任务要求:

1.1实习目的①为了将自己所学舞蹈学专业知识运用在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舞蹈学的专业实习,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并且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舞蹈学专业岗位实习,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自身对社会的适应性,将自己融合到社会中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缩短我们从

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工作人员之间的观念与业务距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③通过实习,了解舞蹈学专业岗位工作流程,从而确立自己在最擅长的工作岗位。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通过实习过程,获得更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扩宽知识面,增加社会阅历。接触更多的人,在实践中锻炼胆量,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其他社交能力。培养更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好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1.2实习任务要求

①在舞蹈学岗位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毕业实习专业指导老师的安排,做好实习笔记,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发现问题

②在实习过程,有严格的时间观念,不迟到不早退,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积极主动完成实习单位分配的任务,与单位同事和谐相处;

③每天都认真总结当天的实习工作所遇到的问题和收获体会,做好工作反思,并按照学校毕业实习要求及时撰写毕业实习日记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2.1实习单位简介

此段替换成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企业单位 浙江XXXX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是一家专注于XX产品和XXX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的高科技企业,总部及研发基地设立于****科技创业园,并在全国各地设有分支机构。公司技术和研发实力雄厚,是国家863项目的参与者,并被政府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浙江XXXX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才为本、诚信立业的经营原则,荟萃业界精英,将国外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方法及企业经验与国内企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竞争力,实现企业快速、稳定地发展。

公司人才结构合理,拥有多名博士作为主要的技术骨干,具有硕士、学士高中级技术职称的员工达800多人。为了开发出真正适合企业需求的XXXX产品,企业特聘请舞蹈学专业专家(中科院院士)作为咨询顾问,紧密跟踪舞蹈学行业发展特点,不断优化。

2.2实习岗位简介(概况)

A.参与舞蹈学岗位的日常工作,参与组织制定单位舞蹈学岗位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

(包括经费使用计划,仪器设备申购计划等),并协助同事组织实施和检查执行情况。

B.协助主管领导科学管理,贯彻、实施有关规章制度。确定自己在舞蹈学专业岗位的工作

职责与任务,定期进修和业务相关的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C.在工作过程,跟同事一起通过与客户的洽谈,现场勘察,尽可能多地了解客户从事的职

业、喜好、业主要求的使用功能和追求的风格等。努力提高客户建立良好关系能力,给客户量身打造设计方案。

三、实习内容(过程)

3.1举行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岗位上岗培训。

我很荣幸进入浙江XXXX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开展毕业实习。为了更好地适应从学生到一个具备完善职业技能的工作人员,实习单位主管领导首先给我们分发舞蹈学专业岗位从业相关知识材料进行一些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并安排专门的老同事对岗位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专项培训。

3.2适应舞蹈学专业岗位工作。

为期两个多月的毕业实习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校园与职场、学习与工作、学生与员工之间存在着思想观念、做人处事等各方面的巨大差异。从象牙塔走向社会,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人的观点、行为方式、心理等方面都要做适当的调整和适应。我在舞蹈学专业岗位慢慢的熟悉工作环境和工作同事后,逐渐进入工作状态,每天按照分配的任务按时按量的完成。在逐渐适应岗位工作的过程中,我理解了工作的艰辛与独立自主生活的不易。在工作和同事相处过程中,即使是一件很平常的琐碎小事也不能有丝毫的大意,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细节决定成败。

3.3学习岗位所需的知识。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活到老,学到老”的深刻内涵。在舞蹈学专业岗位上实习,要不断学习与自己业务相关的知识。在课堂上,老师传授给我们舞蹈学专业的理论知识,教给我们专业技能。但是,这些都来自课本,源于前人的研究总结。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授的有太多是抽象的东西,没有经过实践,不易理解把握。有句名言“大学老师给予我们的仅是一棵鱼竿,如何钓到鱼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的确,在知识经济迅猛腾飞的今天,在终身教育时代已经来临的时代,一个人要想在走出象牙塔、跨入社会后有所作为,那么现在就得学会求知,自觉主动去求知,敢于去探索钻研,特别是需要与时俱进的舞蹈学专业。因循守旧,得过且过,不思进取,胸无大志,注定要在转眼间被时代淘汰。反之,与时俱进,自主探索,自觉学习,不断创新,才是成功必由之路。为了能够融入到职场、融入到社会,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多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敢于去艰苦的地方磨炼自己,挑战自己,造就自己。

在实习过程,实习单位安排的了技术指导杜老师,杜老师傅是个和蔼亲切的人,他先带领我们熟悉工作环境和舞蹈学专业岗位的相关业务,之后他亲切的和我们交谈关于本部门的工作性质,目前的主要工作任务、本部门的主要工作同事以及我们的未来的工作安排,同时带领我们认识本部门的工作人员,并让我们虚心地向这些辛勤地在舞蹈学专业工作岗位上的前辈学习,在遇到不懂得问题后要积极请教前辈。

四、实习心得体会

4.1人生角色的转变

舞蹈专业就业调查报告 篇6

一、中国舞蹈教育格局下的舞蹈专业现状

中国舞蹈教育目前的格局似乎是两类:一类是以北京舞蹈学院为龙头的专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面向的是某些专业院团或机构;另一类是其他普通综合性高校的舞蹈系,这些院系强调的是复合性人才的培养,培养目标是普通中小学或者幼儿园师资等舞蹈普及型人才。表面上看,这两种培养人才的方向似乎满

足了不同层面的社会需求,形成了一套互补的系统,各有侧重。然而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和艺考热的社会大环境的营造,实际上这两种人才的出路俨然失衡。高校扩招外加艺考热,艺术院校或艺术专业正处于大发展时期,每年的学生量都在增长,使原本相对薄弱的师资队伍显得捉襟见肘,专业舞蹈院校的毕业生除了就业于部分专业的院团和机构,更多地把就业方向投向了高校教师或舞蹈教育行业,炙手可热,供不应求。而另一面,由于专业水准上参差不齐,高不成低不就,既胜任不了专业院团机构和高校的标准,又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行业人才饱和的现状而走投无路。

二、舞蹈大学生毕业后去向, 按照行业性划分, 主要有以下几种: 1进入某艺术演出团体。该类学生通常身体素质和专业素质都很好, 外在形象较好, 日后随着年纪的增加和经验的积累, 可以从事相关编导或教学工作。毕业生大部分都在从事该类工作。2进入事业单位从事舞蹈教育工作或群众性艺术工作。该类学生通常为舞蹈学专业学生, 此行业对学生的文化素质要求相对较高, 但是对于学生的外在形象要求相应的比较低一些。然而学生选择教育行业, 必须要有教师资格证,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从事教师的难度。除此以外, 如各级群众艺术馆等也是舞蹈大学生就业的途径之一。

3考研或通过其他途径继续深造。由于就业面广度的限制, 部分家庭条件较好的舞蹈专业大学生毕业后会选择考研或通过其他途径继续深造, 这方面主要对学生的文化素质要求较高, 且由于我国现在对考取硕士学位的要求较为严格,4成为临时的舞蹈演员或舞蹈教师, 专业固定而职业不固定。舞蹈专业学生在娱乐场所临时或经由简单协议的演出, 俗称 跑场!;经由简单协议在相对不是很正规的教学团体任教的, 俗称 带班!。这些地方通常没有完善的劳动保障体系, 而且作为一种暂时性的存在, 90% 以上都没有可发展空间。

据统计,在找不到合适工作的情况下,普通综合高校舞蹈毕业生中33%选择考研、博,16%选择出国深造,27%选择从事其它行业,其余则选择自主创业或是其它。毕业的意向主要集中在找到合适工作和继续读书深造两个方面。以上只是一个假设的调查,实际的形势甚至更

为严峻。第一,就业面窄,选择少。除去专业院团机构和高校,历数社会上需要舞蹈人才的单位超不过三类:中专类艺校、群众文化艺术单位、艺术

类高中。而众所周知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中专类院校大多改制或者重组升级,需要舞蹈专业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而群众文化艺术单位每个地区最多也就只有群艺馆和少年宫。至于艺术类高中更是屈指可数。其次,毕业生多,竞争激烈,行业人才饱和。1999年国家开始施行扩招政策,近10 年来,全国2000 多所高校中有700多所建立了艺术专业和院系,包括综合类、师范类和理工科院校。翻倍出现的毕业生加大了就业这枚炸弹的重量等级。第三,自主创业难度又较大。缺少经验和政策支持,成功者为数很少,学生需

要在摸索中艰苦开拓,同时也急切需要社会和政府的政策协助,这却是需要加以时日才能实现的。

三、舞蹈类高校学生所期望的就业选择

根据调查,普通高校中的舞蹈专业学生与专业院校的学生在所选择的职业方向上存在一些差别,针对不同类型院校的学生,各校会根据自己的办学标准来实施具体方案,不论是在课程 设置、师资队伍建设还是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上都会有其针对性,而这种针对性也是不同学生最初选择该校的原因之一,并导致其毕业后的择业方向与院校的培养目标之间存在差异。普通高校舞蹈学生(简称“普通高校学生”)和舞蹈专业院校学生(简称“专业院校学生”)在“专业院校老师”“中小学老师”“专业演员”3个选项上差异最明显,对于专业院校的学生 来说,选择“专业舞蹈院校老师”“专业演员”是继“高校老师”之后第二选择方向,对比普通高校的学生超出15%的人选择“中小学老师”(遵循普通高校〈含师范类〉的人才培养目标,这类院校的舞蹈教育主要是培养基础教学人才),专业院校的学生在历经至少8-10 年系统的专业培养后,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很难从已形成的高精尖意识形态中脱离出来,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放弃选择同自己长期以来已适应的培养模式相关的工作。另一方面,由于近年高校的扩招政策同就业岗位的缩减所造成的就业紧张问题,造成在普通高校和专业院校不同背景下培养的人才却竞争同一岗位的局面,明显表现在两者对于高校教师岗位的竞争。国家专业团体和专业院校教师岗位的减少,使得大批从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走向了普通高校,他们将多年专业院校的教学方式、意识常不假思索地传授或重述给即将走上舞蹈普及教育岗位的群体,而面向广大普通高校舞蹈学生的岗位同样有限,加上四年来被培养的专业院校教育意识却又无法真正拥有扎实的基本功,这种情况造成了择业错位。简言之,人才培养的趋同化始终是高等舞蹈教育事业的硬伤,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舞蹈高校学生首选的就业地点和所期望的薪值

针对择选率较高的区域,毕业生首选的原因有:50%认为“有较大的发展机会”;20%认为“生活条件好”;20%认为“薪水高”;10%认为“有良好的人才政策”。

根据调查显示,“北京、上海”“中部地区”“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是即将毕业的舞蹈专业

舞蹈社会实践报告 篇7

风格是指“事物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风格性教学是指以“风格性”作为民族民间舞教学的基本切入点,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舞蹈中蕴含的民族文化、时代背景, 分析其所希望表达的情感和信息, 最终达到让学生从本质上熟知民族民间舞是精髓和内涵。那么, 风格性舞蹈教学具有哪些优势呢?

首先, 对民族文化的深入研究, 可以使学生在熟悉文化底蕴的依托下, 更加准确的把握民族民间舞蹈的特征。例如, 蒙古族生活在辽阔的草原地带, 以游牧为生, 蒙古族舞蹈就具有豪迈、矫健的特点, 所以其舞蹈动作大方而粗犷, 表现了蒙古族人不拘小节的豪爽性格。如果学生能将这一重要因素理解渗透, 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就会达到事半功倍、举一反三之效。

其次, 对时代背景的了解, 有助于学生在明晰故事发展脉络的前提下, 更主观能动的体会出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如:大型舞台剧《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作为和亲西藏、为汉藏关系做出杰出贡献的一位伟大女性, 舞蹈中不但要表现文成公主的温柔善良, 还要体现她心怀大爱、对天下苍生悲悯怜惜的情感。此外, 还要考虑到文成公主来自大唐, 在藏族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中还应该带有一些汉族的特点, 才能更好的符合人物刻画。

最后, 风格性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在更快速的理解舞蹈内涵的基础上掌握即兴的创造、表演的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舞者, 单纯的复制前人留下来的舞蹈动作已经不能满足舞蹈发展的需要, 风格性教学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知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方面打下了良好基础。在此基础上, 学生才能更主观能动的去演绎、创新民族民间舞这一民族文化, 使之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源远流长。

二、“风格性”教学方式研究

民族民间舞的培养、传承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风格性教学对教学环境、教师素质、学生的领悟能力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一) 重视人文历史民族文化的学习。学生的内涵与素质是能否表达出舞蹈情感的关键基础。只有对相关知识全面掌握、内心情感丰富的学生才能跳出灵动、美好的舞蹈。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人文历史、民族文化等的学习, 感受民族审美意识,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提高自身素质, 为舞蹈之路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 合理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力是人类创新和发展的源泉。同样, 对于民族民间舞的发展和传播, 想象和创造也必不可缺。传统教学模式习惯于单纯传播方式, 即教师遵照课本或自身经验对学生进行教授, 却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风格性教学中, 则要求教师不仅要“言传身教”, 还要“积极引导”, 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使学生在课堂中不止是单纯的“接受”, 也要自主的“思考”, 这样教学的成效才能事半功倍。

(三) 课堂与实践结合注重实践提升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基础。课堂中能够学习的东西再多, 毕竟也是有限的。风格性教学不仅注重课堂中对学生的各种培养和传授, 也注重学生在实践中的锻炼提升作用。例如, 有的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正规比赛活动, 或者经常组织举办本校的舞蹈比赛, 使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表现、运用, 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

三、“风格性”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在教学中, 教师的素质很大程度决定着教学的方式和效果。而在民族民间舞的风格性教学中, 对教师的要求和规范尤其严格。

(一) 教师要具备各方面综合素质。作为民族民间舞的教师, 在风格性教学中, 不但要具备专业的舞蹈理论知识和基本的舞蹈表演素养, 还要具备人文、历史、民族文化等各方面的修养, 才能更好的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民族民间舞中涉及的文化、背景等知识, 使学生准确的把握民族民间舞的特色和风格, 掌握民族民间舞蹈的本质特征。例如, 可以在日常授课时结合该舞蹈讲解舞蹈动作的创作缘由或当时的社会背景, 让学生更全面立体的理解舞蹈的内涵。

(二) 要具备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民族民间舞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合格的舞蹈演员, 并将这一文化发扬传播下去, 如果教师没有丰富的舞台经验, 面对学生只能教授书本知识和自己闭门研究的所得, 不但不能达到好的授课效果, 反而可能使课堂氛围枯燥无味, 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风格性教学中, 结合背景知识使学生理解舞蹈内涵是很重要的一个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实际表演中的一些特例进行讲解传授, 激发学生的感知和想象能力, 从而达到风格性教学的最佳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 风格性教学是高校民族民间舞教学模式发展中逐渐演变摸索出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在舞蹈基础理论、动作的基础学习上, 通过对时代背景、民族文化等的学习了解, 使学生对舞蹈精髓和内涵理解更具体, 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这要求民族民间舞教师在各方面提高自身水平和修养, 只有教师具备了渊博和学识和专业的素质, 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能力学生, 这也是我国民族民间舞风格性教学的基本需要。

参考文献

[1]裴亚建.论舞蹈教学中民间舞蹈的“风格性”[D].山东师范大学, 2008.

对舞蹈实践教学的探讨 篇8

关键词: 舞蹈 动作 教学

舞蹈教育学既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也是舞蹈学的一个门类,是教育学和舞蹈学的相互交叉和有机结合。舞蹈教学过程既具有普通教学的共性,又有其鲜明的特性。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形式,它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社会功能。当人们的情感达到极至,用语言与其它表达方式都无法尽情宣泄情绪情感时,舞蹈就是最好的抒情表意之举了。舞蹈来源于生活,舞蹈动作的形成也就离不开对日常生活事物的模仿、模拟,人体自然形态动作的发展变化,人体内在动作潜能的深入挖掘和高度发挥。因此,如何使学生学会舞蹈动作,是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问题。

1.了解舞蹈动作的形成

首先对自然景物的动态形象进行提炼、加工而形成的舞蹈动作,是通过采用模拟和象征的方法,借动物、植物或其他景物的动态来表现人的一定的情感、思想或性格特征。例如在民族民间舞中蒙古族舞中模仿飞奔的骏马、在天空中翱翔的鹰的飞翔动作,都是用来表现蒙古族人民豪迈、粗犷的性格;而云南傣族的孔雀舞,则是通过对孔雀的细心观察、模拟而产生的舞蹈动作,则集中表现了傣族人民对吉祥、和平、幸福生活的审美追求等。其次,人体的自然形态动作的发展变化形成的舞蹈动作,当然不是所有的人体自然形态动作都可以发展成为舞蹈动作,而是那些经过合规律性、目的性而成的动作才能发展为舞蹈动作。第三,人体内在动作潜能的深入挖掘和高度发挥,形成的舞蹈动作,指的是人体动作各方面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而产生的高技能的舞蹈技巧动作。例如展示重心平衡能力的多圈单腿旋转;发挥跳跃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各种空中大跳和空中翻滚;发挥身体柔软能力的“后下腰”、“涮腰”等;还有展示各种能力的高难度技巧,如“绞柱变身接抢脸”、“串翻身接跳斜探海翻身”、“旋子360度”等等。第四,从人体动作规律发展出的舞蹈动作,指的是匈牙利人拉班在“人体动律学”中将人体在空间中上下、前后、左右三个面所组成的球体空间的十二个点,形成“人体动律的十二方位”和由空间、时间、重量、流畅度,所构成的“运动四大要素”,以及从中引伸出来的“动作八大元素”,即砍、压、冲、扭、滑动、闪动、点打、漂浮。各种不同的组织和变化会产生具有不同“力效”的各种动作。

2.明确舞蹈教学的要求

首先,舞蹈动作必须具备规范性和技巧性。芭蕾舞的基本功中,对手、脚、跳、转有很严格的规范。各民族民间舞蹈动作都有各自的特定要求。艺术舞蹈动作还注重技巧性,舞蹈演员要具备跳跃、旋转、翻腾、柔软、控制等高难度的技巧能力。但是,在舞蹈作品中表演高难度的技巧动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一种手段。其次,舞蹈动作必须有内涵。舞蹈作为艺术,不是基本动作的堆砌,也不是单纯技巧的展示,而是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一定的内容。舞蹈是以动作作为艺术语言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舞蹈语汇。第三,舞蹈动作要讲究形式美。舞蹈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它的美是从可视的形态中体现出来的,其中也包括服装、布景等,但主要的因素是形体动作。舞蹈动作是具有内涵的,美的形体动作中透射出美的精神气质以及人性、人情美的某些方面。所以,舞蹈动作的美是在内与外、神与形二者统一之中体现出来的。第四,舞蹈动作要注重风格。理解动作的风格特点对于舞蹈欣赏来说是很重要的,只有深入理解了一种舞蹈的动作的风格,才能深入体会到它的韵味。芭蕾舞的动作显得“开、绷、直、立”,中国古典舞的动作基本保持“圆”的状态;在民族民间舞中如傣族舞蹈,整个身体在运动中总是呈现着“三道弯”等等。每种舞蹈动作都有独特的要求,如果不掌握风格要领,动作是做不到家的。

3. 继承、借鉴和创新舞蹈教学的思路

首先要继承我国民族舞蹈文化遗产。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造就了我国各民族的古典和民间的舞蹈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虽然至今尚未能统计出有多少种舞蹈,有多少个舞蹈动作,但是其极为丰富多彩是有目共睹的。只要下决心深入地、踏实地向我国民族民间传统舞蹈学习,掌握丰富的舞蹈动作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其次,学习、借鉴世界舞蹈文化。芭蕾舞和现代舞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专属于某一个国家,而成了国际性的舞蹈艺术。它们丰富、多样的舞蹈语汇对于进行舞蹈创作有很大的帮助。各国的民族民间舞蹈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学习空间。所以,要把握一切可能得到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条件,不断地丰富和充实自己。第三,在继承、借鉴中不断创新。在舞蹈创作中,主要是根据所反映的生活和所表现的人物的情感、思想的需要去创作新的舞蹈动作。从舞蹈艺术的发展来看,最重要的是从生活中进行新的创造,而这种新的创造不是脱离过去传统的白手起家和凭空创造,而是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所进行的革新、发展和创造。舞蹈教学是全方位的,技术技巧性非常重要,舞蹈动作的教学与舞蹈专业的其他课程的教学密切相关。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总结、创新。

4. 舞蹈教学的注意事项

4.1重视实践性

在普通课程教学中,学生获得的知识主要来自书本知识,而舞蹈教学中,学生获得的知识主要来自自身的实践。可以说,学生的舞蹈知识,特别是舞蹈技能,不通过学生的实际操练,并且是长期的、不间断的操练,是无法获得的。有其它学科的教师看完舞蹈课后会问:“为什么老师只告诉学生怎样做,不讲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正是舞蹈教学与普通教学最大的区别所在。

比如,芭蕾舞蹈中脚的五种位置,几百年前就由法国人博尚规范下来,并经过人们反复实践肯定。学生没必要再次去重新总结和规范,但是,这一规范了的、成形的经验,仍需要经过学生的反复实践才能掌握。只有熟练地掌握了这五种脚位的做法,并运用自如,学生才能在各种动作中,站有站相,步伐不乱,姿态准确,富有芭蕾美的风韵,才能进一步地完成高难技巧。

4.2加强形象直观教学

首先,教师示范的形象要有直观性。由于舞蹈艺术是一种人体的有韵律的运动,人的语言不可能做出全面的解释,往往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所以“口传身授教学法”一直是古今中外舞蹈教学沿用的教学方法。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教育专业赵铁春同学说:“学生学习最主要的是捕捉动感、动态、动作的整体形态。那么,当我们学生基本把握上述肌肉记忆时,我们就应在课堂上把教师作为镜子来对照我们所把握的肌肉记忆是否正确。我们知道舞蹈训练是重复性的训练,不可能一个动作一次就学会,那么在下一次课上教师再一次做同一动作时,你就应把教师作为镜子去使肌肉记忆准确、迅速的朝着统一的,完整的心灵记忆上过渡,重复的对照,整体的把握。”他的这种认识在学生中普遍存在。当大家肯定模仿是舞蹈学习的一种最普遍的学习方法时,主要的就是指对教师的模仿。在授课中,语言只能是辅助性的,主要手段是靠形象本身,而这个形象主要是由教师来示范,所以要求舞蹈老师不仅动作要做得准确生动优美,而且要富于表现力,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心中树立起直观印象来,当然,舞蹈教学的直观性,还可以通过别人的示范或录像,这都是现代舞蹈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但是,任课教师始终与学生为伴,她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最直接、最经常,她可以随时地示范并纠正学生,因此,教师的示范是最重要的。

其次,教师语言的要求形象直观性。在舞蹈教学中,特别是在基训这一部分,练习时比较枯燥,在这一阶段,基本功训练常常出现平台现象,学生容易急躁、紧张,教师若不能给予很好的引导,学生极易产生逆反心理。比如把杆训练中的“耗腰”基本动作为:单手扶把,双脚小八字步立半脚尖,动力手芭蕾手型于芭蕾三位,下胸腰时,单手落于芭蕾五位。动作要求:下紧上松(下肢控制收紧,上身动作有控制的放松),眼睛、头部随动力手的移动而移动,时间为八拍或十六拍。长时间的练习,学生往往是肌肉紧张,表现出抬肩、憋气、手型僵硬,此时教师若大声斥责或用书面语言笼统地说出存在的问题,学生因为生理、心理的紧张,压根就意识不到老师是在说自己,倘若此时教师用“挑扁担”、“沉水底”、“枯树枝”轻松形象的语言提醒,学生立马会注意自己是否抬肩、憋气、手型僵硬了。在形容难看动作时,避免挖苦性的语言,并且针对学生个性的不同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语言,以防损伤学生的自尊心。

4.3注重情感教学

首先,舞蹈动作本身应包含着情感。舞蹈艺术,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它也是一种情感活动。各种舞蹈,无不表现人的某种情感。在教学中,常常要求学生“要充满音乐”,“要有感觉”,“要注意呼吸”,“带着情感去完成每一个动作”等等,这都是一种情感启示。只不过是一种广义的、抽象的情感。如表现“凋谢”这一词,动作依次为:先“提气”,在头顶上方做一个“小五花”,然后“沉气”,左手、左臂保持原位,头、右腕顺着左臂———胸部———右胯落下,到位时,左腕、右腕同时压腿,双膝半蹲,情感由充满着希望流动到悲切。若不带着情感做这些动作,就很难用舞蹈语汇体现出“凋谢”这一词。再如“顺风旗”,可以引导学生做出无限延伸的感觉,让动作在不知不觉中充满生命,好似鲜活的一样。

其次,师生间始终处在情感交流中或是融洽合作的顺向情感交流,或是严厉要求形成的逆向情感刺激,都说明这种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活动。教与学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本身就是靠情感交流来维系的。

5.小结

舞蹈教学过程是一种双向交流活动,在课堂中把学生作为“容器”进行“填鸭式”单向灌输,学生没有产生共鸣和激发兴趣的基础,糊里糊涂地死记硬背和机械式地训练,很容易导致学生厌学和混学,教师应熟练掌握舞蹈教学过程的特点,把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和培养自我驾驭身体的能力作为训练的中心环节,把自身假设在一个训练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位置上,惟有这样,教师和学生才能共同活跃在一种愉快的,充满创造力的气氛中,课堂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

[2] 王天云.无声的言语,有形的解读[J].舞蹈,2007(9):50-51.

[3] 李丽宏.舞蹈表演教学初探[J].舞蹈,2007(9):38-40.

[4] 张春河.新的教学理念———师生共舞[J].舞蹈,2006(12):50-51.

上一篇:大学英语三级历年真题下一篇:新疆师范大学少数民族民考民学生汉语与英语学习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