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展历程

2024-10-02

上海发展历程(精选8篇)

上海发展历程 篇1

上海燃气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作者: 来源:天然气(煤层气)与管道网 浏览次数:

上海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是我国最早使用燃气的城市之一,1865年,上海建成第一家煤气厂,于当年11月1日开始供气,从此开始了上海的燃气史。悠悠百年,历尽沧桑,走过140多年历程的上海燃气如今已成为上海重要的能源基础产业集团。截止2007年末,上海燃气集团拥有总资产值138亿元人民币,净资产78亿元人民币,年销售收入94亿元人民币,燃气用户511万户,地下管网1600km。员工近万名;天然气、人工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的年供应量分别为28亿m3、20亿m3和15万t。

一、发展概述

自1843年,上海开埠后,外国商人纷纷来上海投资建厂。城市逐渐发展,经济日趋兴隆。早在1861年,居住在上海租界的一些英国商人就倡议在上海生产和供应煤气,并于1862年正式发起筹建大英自来火房,选址苏州河南岸泥城浜以西(今西藏路桥西南侧)建造煤气厂及相关设施,建设工程历时1年6个月,在1865年9月建成,当年11月1日正式向用户供应煤气,主要用于照明,外滩、南京路一带开始启用煤气路灯取代煤油灯,从此标志了上海现代城市燃气乃至城市公用事业的开端。

煤气的应用在当时社会和市民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经营情况也逐步好转,并在1867年起盈利。与此同时,上海的煤气发展从其一开始就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既有煤气同行业之间的角逐,也有煤气与电力两种不同产业、不同的技术手段之间的较量。英商自来火房在同行竞争中淘汰了法商自来火行。从1882年上海出现电灯照明之后,煤气又与电力之间展开了竞争,直到上世纪20年代,电取代了绝大多数煤气照明,煤气的供应领域从光源转为热源,从而获得了发展。从上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杨树浦煤气厂和吴淞煤气厂先后建成投产,到1949年上海解放,全市年总供气量为2983万m,管线总长414km,家庭用户1.74万户,民用煤气普及率仅为2.1%。在煤气正式供应上海到新中国成立前的84年中,上海城市煤气的发展速度十分缓慢。

上海解放后不久,市人民政府公用局即派军事联络员进驻英商上海煤气公司。1952年11月,市人民政府正式征用,更名为上海市煤气公司。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上海的煤气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先后对杨树浦煤气厂、吴淞煤气厂进行多次改建、扩建,1958年又兴建了吴泾炼焦制气厂(上海焦化总厂前身),在1972年起对液化石油气实行全市统一管理经营,1984年开始兴建浦东煤气厂。以1989年与1949年相比,煤气销售量增长了近40倍,煤气居民用户数增长了75倍,国家累计投资12.3亿元,上海的城市煤气无论是制气设备、技术工艺,还是业务经营、人才培养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也为日后上海煤气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31990年4月,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用3至5年的时间,解决上海煤气供不应求的突出矛盾,实现全市基本煤气化。期间,浦东煤气厂二期工程竣工,吴淞煤气厂扩建完工,上海焦化总厂“三联供”上马,以及石洞口煤气厂建成,使全市的煤气供应能力在1994年底达到日供818万m3,液化石油气经过“三点一线”建设达到年供10万t,从而基本保证了煤气大发展对气源供应的要求。与此同时,公司在民用气发展方面迅速加快步伐,在5年时间内发展了110多万户家庭用户,实现了上海城市基本煤气化。在此基础上,公司又在“九·五”期间提出了全气化目标,并在上世纪末实现了城市全气化。上海煤气公司也被国家建委等部门评定为全国最大的煤气生产、供应特大型企业。

大发展也带来了上海煤气的大变化,煤气在供应规模、供应能力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与之相适应的配套工程、储备设施相继建成投营,煤气生产、储备、燃气具开发等一大批科技成果荣获全国、市级奖,并涌现出了一批劳模、先进。对外交流也不断扩大,并成立了上海林内等多家合资企业。

1992年上海市煤气公司天然气公司(筹)成立,开始筹划实施东海天然气下游工程的建设。经过近6年的努力,来自东海平湖的天然气从1999年4月正式开始向上海供气,浦东作为上海改革开放的东方明珠,在比浦西地区迟用煤气123年后,一跃成为上海最早使用天然气的城区。2004年1月,举世瞩目的西气东输工程正式向上海供气,上海燃气从此进入了天然气发展的新时代。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进程中,上海燃气行业也实施了三轮重大改革。1997年6月,上海燃气实施了以“产销分离”为重点的第一轮行业改革,撤销上海煤气公司。分别成立上海煤气制气(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煤气销售(集团)有限公司。

2000年9月,实施了以“裂变重组”为特点的第二轮行业重大改革,撤销上海煤气制气(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煤气销售(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上海燃气市南、市北、浦东销售有限公司等九家独立核算企业,归口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管理。上海煤气第一、第二管线工程公司和燃气设计院整建制划入城建集团。

2003年12月,上海燃气行业实施了第三轮改革,成立上海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归并吴淞、浦东和石洞口3家制气公司,浦东、市北和大众燃气3家销售公司,以及天然气管网公司和液化石油气经营公司等企业,燃气集团归口申能(集团)有限公司管理。燃气行业深化改革后,初步实现了从事业化运行机制向具有公益性特征的企业化经营机制的转变,企业管理逐步规范,服务形象明显提升,燃气行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近二十年发展回顾

近二十年来,上海燃气以发展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不断满足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在加快气源建设、扩大供应能力、实现城市全气化、确保重点工程配套、调整气源结构、拓展燃气应用新领域、不断提高对外服务水平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不凡业绩。

提前实现全气化。1987年末上海管道煤气用户为99.7万户,城市民用燃气普及率不到50%。1990年4月,上海市政府决定,在5年内采取国家、企业、个人集资方式,增加气源326万m3/d,发展110万用户,相当于用5年时间去完成上海燃气问世以来125年中煤气用户发展总数(1990年末管道煤气用户114.7万户)。至1995年实际发展用户141万户,净增121万户,民用燃气普及率越过80%,基本实现城市燃气化。

“九·五”期间,城市燃气普及率继续快速上升,继静安区1995年实现民用燃气全气化后,每年有3个区实现全气化,1999年8月10日,全市城区实现燃气全气化,平均气化率达到98%,提前一年零五个月实现市政府提出的任务。同时,根据加快郊县集中城区化地区建设的要求,1996年6月,市煤气公司与松江县人民政府联手,组建上海松江管道煤气公司,并于当年年底通气点火。同年8月,奉贤燃气公司成立,1997年底通气点火。郊县“小煤气”得到改造,提高了供气质量。1999年底,上海七区的城镇实现全气化,用户普及率达95%以上。

天然气快速发展。东海平湖天然气进入上海,掀开了上海燃气史上新的一页。被列为国家“九,五”期间重点工程的东海天然气早期开采供应上海城市燃气工程,1995年9月国家计委报经国务院同意正式批准。整个工程分上、下游两部分。上游工程包括海上钻采、海底输送和天然气处理等,下游工程为输配、服务和管理。下游工程建设于1996年3月正式启动,工程投资14.8亿元,主体工程于1998年8月底建成,11月底完成调试等生成准备。1999年4月8日东海天然气下游投运气,经过五天四夜奋战,4月12日实现为上海通用汽车公司供气;4月28日起,居民用户开始用上天然气;同年7月,天然气顺利进入浦西。至2000年9月底,浦东地区实现管道燃气天然气化。

“西气东输”天然气供应上海,上海燃气开始进入天然气发展时期。2004年1月1日,上海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天然气销售协议》,开始接收“西气东输”天然气,并与浦东地区东海天然气高压输配管道连通,形成“东西互补、南北贯通、两环相连”,总长约500多km的上海天然气主干管网系统。2007年6月末,上海天然气用户数开始超越人工煤气用户,天然气全面成为上海燃气第一“大户”。

燃气应用拓展新领域。在实现城区全气化后,燃气行业对销售发展方向作了战略性调整,积极拓展燃气发展新领域。改造燃气锅炉,推广燃气空调和分布式供能,建设液化气加气站,发展天然气发电、化工和大工业用户,为改善城市环境,优化城市能源结构作出了贡献。至2005年底,上海燃气配合本市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共改造燃煤锅炉2000多台,为实现内环线以内“无燃煤化”,全市3×108m2“基本无燃煤区”提供了有力保障。至2007年末,共推广燃气空调686台,发展分布式供能系统12台,总装机量7112kw。天然气发电、化工和工业年用气总量超过15亿m3。

科技进步加快步伐。通过历年科技投入,建立和完善了“上海燃气生产调度管理系统”、“调度中心应急处置系统”、“燃气热线信息管理系统”、“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业务工程管理系统”、“燃气表具管理系统”、“管网远程监测监控(SCADA)系统”、“管网地理信息(GIS)系统”、“GPS车辆定位系统”和“煤气生产控制(DCS)系统”等一系列计算机管理系统,信息化应用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运用“燃气管道不停气快速抢修、接管技术”、“非开挖排管工艺”等,解决了生产运行和建设施工中的难题;“低压机电一体化燃烧器”和“调幅烧嘴”的开发,促进了燃气空调、燃气锅炉的大力推广和发展;“天然气改制工艺”研究,为天然气平衡利用和人工煤气清洁生产提供了技术保证;高压管道施工、管网控制、计量管理、天然气转换、人工煤气和天然气同步运行等各方面的技术运用和管理日趋成熟。

行业形象明显提升。随着用户数快速增长,燃气服务网络同步扩大,从1987年管道气6个服务窗口、液化石油气18个供应站,分别扩展到目前管道气30多个服务窗口、液化石油气20多个供应站;居民管道气新装业务原来全市只有一个窗口办理,目前实现跨区所有窗口办理。同时,燃气企业坚持把市民反映的热点列为服务工作的重点,将用户的需求转为服务工作的要求。通过建立和完善服务规范,实行公开办事制度,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措施,开展创建“新风窗口”、评选“服务明星”等活动,服务质量得到持续提高。1995年11月,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委员会宣布:市煤气公司在全市各行业中率先达标;2003年,燃气行业首次被评为市文明行业;2004年11月1日,全市统一的962777燃气热线正式向社会开通;2007年燃气行业连续第三次被评为市文明行业。2007年11月,燃气集团的“燃气销售服务”项目荣获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满意服务”称号。

三、未来展望

目前,上海燃气正在推进新一轮发展。“十一五”是上海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的关键时期,上海燃气集团以服务本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为出发点,继续贯彻市政府有关深化燃气行业改革的文件精神,全力服务于全市能源战略和能源安全,围绕“发展与管理”两大主题,实现“安全供气、科学管理、优化服务、良性发展”四大目标。

平衡燃气供应,培育梯度市场。努力争取天然气增量,积极做好进口液化天然气和川气入沪的配套建设,构建天然气多气源格局。力争到2010年,天然气、人工煤气和液化气的供应规模分别达到60亿m3、18亿m3和20万t。进一步强化需求侧管理,加强市场细分和市场营销,培育梯度市场,积极做好世博园区等建设配套项目,加快推进燃气发展。

构建多气源供应一张网,健全应急储备保障体系。加快天然气主次干网及相关设施的建设,形成本市多气源供应一张网,并努力探索与周边省市形成互通互补;加快五号沟LNG扩建项目等安全储备和应急设施建设。将本市天然气基本用户的安全储备保障能力提高到15天。

确保安全生产,提高安全受控度。健全燃气管网安全运行监控、事故应急处置、社企安全用气协作三大网络。以“平安建设”专项整治为契机,提高管网安全巡查白检率,占压管总量每年净减20%以上;确保居民用户两年一次安检覆盖率和重要安全隐患处置率达到100%,家庭用户万户死亡率小于0.08。

提高服务质量,做优服务品牌。确立上海燃气服务水平在本市公共服务行业中领先的目标,确保服务规范率达到90%以上,保持文明行业称号,实现行风评议争创第一的目标。

加快科技进步,抓好节能降耗减排。健全集团系统技术管理和科技创新体系,完善科研培训中心的功能建设。通过优化生产,技术改造挖潜,将制气转换效率提高到78%以上,燃气配送损失率降至5%以下。

深化企业改革,推进科学管理。巩固和拓展集团统筹管理平台,进一步整合优化各类资源。改进完善集团的管理模式和事权划分,以及“一张网”的管理架构和销售服务的市场化模式等工作的研究和探索,深入稳步推进改革,科学调整生产关系,稳妥实施资本运作,积极推行集约化管理,不断增强集团核心竞争力。

上海燃气的发展史,也是无数“燃气人”不断追求、无私奉献的奋斗史。140多年的发展历程孕育出蓝焰闪耀,薪继火传的燃气精神,生生不息的内在因子将传承“燃气人”永不止步的进取精神。我们坚信,上海燃气的发展将不断开创新局面,谱写新篇章,再创新辉煌!

沪2015年人工煤气基本转换为天然气

2008年05月18日08:50 新闻晨报

到2015年,上海天然气用气量将达到120亿立方米左右,人工煤气用户基本完成向天然气的转换。记者昨天从上海市政科技周“专家论坛”上获悉,届时申城天然气的储备能力可以满足基本用户15天的用气量。

天然气储备拟从3天增至15天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副局长王以中在论坛报告中透露,“十一五”期末,上海天然气用户将增至360万户,人工煤气用户将减少至155万户,液化气用户维持在260万户左右。燃气用户总数达到775万户。2010年,上海天然气供应量基本满足全市各类用户需求,同时储备能力也将提高,争取天然气储备能力可以满足基本用户15天的用气量(目前为3天)。

王以中透露,2015年上海天然气用气量将达到120亿立方米左右,人工煤气用户基本完成向天然气的转换。2020年,上海天然气用量将达到150亿至180亿立方米,城市管道燃气实现天然气化。应急储备量也将从2010年的15天上升到2020年的30天。

专家建议燃气储罐处布设地震观测站

在昨天的论坛上,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专家赵鸣等指出,在各类自燃灾害中,强烈地震是对燃气系统威胁最大的灾害。这种威胁,不仅体现在燃气系统会在强烈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而且会在强烈地震后引发火灾、爆炸等一系列严重的次生灾害,给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值得警惕的是,城市地下管道工程运行时间长,抗震设防标准不高,为此建立燃气系统地震紧急处置系统已经十分迫切。

赵鸣透露,上海地区的燃气系统的抗震能力是比较低的。为此建议,在燃气厂站如城市门站、燃气储罐等处合理布设地震(强震动)观测站,一旦发生异常,即向决策中心传送监测信息,由数据处理中心对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作出是否切断的指令。

上海发展历程 篇2

一、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要点概述

教育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推动着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的全面创新和深刻变革[1]。经过分析2004—2013年10个1号档及主要的33份政策文献,总结出上海市关于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规划纲要的颁布,呈现了上海市近十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重点,即: “十五”规划纲要对教育信息化的重点任务为,2001—2005年努力形成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体系,基本建成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教育设施,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校校通”工程[2]。“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2006—2010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重点是通过市级财政转移支付,继续增加远郊和薄弱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3],普及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2010—2020年在上海教育城域网新一轮建设中,升级改造“校校通”,初步形成“跨区认证”机制和“电子学籍卡”应用机制[4]。因此结合沪教委基〔2010〕1号文件具体提出的发展目标及任务,可总结出上海市近十年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工作重点是: 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到信息化数字资源的建设; 从学科信息技术的应用到人才培养; 从师资培训到财政投入,从而达到全面建设和完善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目标。

二、教育信息化政策具体措施回顾

1. 普及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

在过去的十年里,上海市各个学校在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早期报告反映的观点是,在学校里普及硬件及软件设施是广泛而有效地使用教育技术的第一步,因此2004—2007年行动计划就指出完善对中小学教学装备的配置到提高农村中小学校的生机配置比例以及优化教育信息化设施环境[5]。而在2013年,上海市已建成百兆互联的“校校通”主干网,其中部分区县级“校校通”已实现光纤高速互联。与此同时,建立上海教育数据中心,实现各类业务数据的整合管理和共享交换,为上海教育提供决策分析和支持。

通过整理《上海教育年鉴》发现,上海市在中学教育阶段自2004年投入网络及外部设备金额共2.7亿元,至2011年已达4. 4亿元, 增长额为16566. 67万元,由此可知,在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基础设施需求的投入是不同的。《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04年市政府教育实事项目的实施意见》中将“改善355所郊区初中、小学教学设施,均衡城乡义务教育水平”列入2004年市政府实事工程项目之一。2011年,又加大向偏远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的倾斜力度,继续农村400所中小学信息化环境设施建设,并投入2.8亿元。

2. 完善教育信息化数字资源

在数字化教育资源方面, “2004—2007年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行动计划”把推进信息资源建设应用作为重点目标。上海市教育资源库项目是市教委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实施的重大举措。覆盖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等数字化学习资源,通过互联 网、卫星、IPTV /数字电视等通道为本市、长三角及四川、云南、新疆等中西部地区提供服务。据2013年统计,上海市的教育资源库已有15T容量资源,注册人数达到210万,访问数量超过4.02亿人次,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教育资源库。

3. 提升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

在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一是2004年配合二期课改,建设了一批服务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资源库和特色网站,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二是“十二五”教育信息化专项规划中指出,建设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一批创新实验室,推进教材数字化和教育资源云平台试验,探索学与教模式的转变。完善农村实验学校和城市示范学校项目,推进农村中小学校信息化应用的绩效评估。三是沪教委基〔2010〕1号文件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建设一批网上课程,重点推进专题教育网络化。在部分学校探索利用“电纸书”开展教学。四是沪教委基〔2013〕1号文件继续探索“课程超市”服务的新模式,实现优质资源的可交换、可再生。

综上所述,关于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包括教学方面的课程与信息化的结合,由开发教学软件逐步转向开发数字化教材、专题教育网络课程的建设、电子白板和虚拟实验室的广泛应用,还囊括了中小学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的教育信息化的运用,即由2004—2007年工作计划中的建设数字化管理系统到沪教委基〔2010〕1号文件中完善管理信息化标准,从而切实推动信息技术面向学校整体发展的深入应用。

4. 注重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

教师教育信息化即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一般包括两种类型的培训: 基本的功能性信息、通信技术技能、教学技能和对课堂中的信息通信技术的理解。

在“十五”期间,教师培训主要以配合教育改革为主。在“十一五”期间,农村师资队伍发展和师资资源共享成为上海市教育重点。同时,建立了9个中心城区与9个郊区县的教育对口合作交流制度[6]。在“十二五”期间,市教委整合信息资源,将远程教育集团的教师教育网、各区县教师进修院校的培训网和双名工程基地网整合,形成了互联、互通、互用。建立了学分银行,学分互通互认机制。全市80% 的教师完成教育部教育信息技术能力中级培训。

5. 确保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

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生均教育公用经费为教育信息化基本建设提供基础保障,而信息化专项的投入则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上海义务教育经费的筹措实行市政府统筹规划、宏观调控,区县政府为主统筹、乡镇政府积极参与的分级管理体制。本文通过《上海教育统计年鉴》整理并计算了上海市2004—2011年初中生均教育公用经费,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上海市总体生均教育公用经费呈上升趋势。上海市区和郊区的生均公用经费增长比例大致相同,但市区与郊区教育经费投入差异性很大。基于此,2006年及之后的沪教委文件中都提出要以农村地区的财政支付转移为主,意在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沪教委基〔2010〕1号文件又提出市级设立“上海市教育公共平台建设专项资金”,切实保障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并加大向偏远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的倾斜力度,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推进基础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7]。

三、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特点及启示

通过对上海市教育信息化政策分析了解到,每个年度教育信息化政策重点是总规划的延伸和细化,因此分析及总结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特点对其他薄弱地区发展教育信息化具有相同背景下的导向和借鉴意义。

1. 实施重点: 政策内容的一贯性

上海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基于国家总体政策的要求之下,既符合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体现出地方政策和措施的特色,从时间维度而言经历了起步、发展到深入[8],即从普及教育信息,建立“校校通”到如今实现全市中小学全面覆盖网络以及“三通两平台”的建立; 从空间维度经历了从重点建设到普遍推广。与此同时,从市中心延伸到郊区及农村形成了一条教育信息化共享带,从而使得更多的师生从中受益。

2. 实施对象: 政策发展的倾斜性

由于政策实施主体需求不同,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实施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从实施对象来看,上海市教育信息化政策实现了从城区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到郊区、农村学校教师培训; 从实体培训到网上教师培训; 从教师技术掌握到信息素养提升的目标。与此同时,也基本实现了从省内教师教学资源的共享到全国教师教学资源使用的认可。

3. 实施评价: 政策发展的客观性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并不是政策过程的终结,在其基础上制定一定的规范评价,才是一项完整又具体的政策过程[9]。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在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在摸索探究中逐步实现从关注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的构建到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的具体化,从而使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更趋于科学和客观。

在我国教育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教育信息化为数字化环境中生存的个人提供了一种可获得的、可信任的服务支持,促进了个体和地区发展最大限度的需求和满足。上海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迅速且有效的,也为其他薄弱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学习的平台。然而,基于以上取得的成果也发现,如何真正做到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如何避免网络教育资源的重复浪费,如何建立教育信息化的立法制度,如何促进教育信息化评价人员的专业化等,上海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摘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通过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有效执行,使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上海市“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以及2004—2013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要点及相关政策为对象,分析上海市在此阶段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的重点及变化趋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港的发展历程 篇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把发挥港口优势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障,不断调整和创新港口布局、完善港口功能,实现上海港的飞跃式发展。同时,上海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力地支持了上海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支援了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实现港口发展与上海城市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新中国;上海港;历史发展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F552;K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4)03-0022-04

港为城用,城以港兴,没有港口就没有上海这座城市。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央的支持下,上海把发挥港口优势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障,不断调整和创新港口布局、完善港口功能,实现上海港的飞跃式发展。同时,上海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力地支持了上海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支援了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实现港口发展与上海城市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1949—1978:在恢复中发展

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心,是长江入海的咽喉,上海港的经济腹地几乎囊括全国20-30%的地区。这种“襟海带江”的地理优势,使得解放前的上海已是中国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口岸。但在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也使得上海港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制约因素。

短期制约因素:战争环境对上海港发展的持续影响。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从大陆败退台湾时,对上海港口设施和港内船舶实行了全面破坏,凡能开航的轮船几乎全被劫走,不能劫走的被凿沉,整个水上运输处于瘫痪状态。据统计,1949年5月底,上海港共有公营船舶189579.08吨,私营船舶58219.46吨,分别只占1949年初的42.7%和11.5%[1]。上海解放不到一周,败退台湾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即对上海口岸实行武装封锁,企图以此阻止上海内外交通,断绝粮煤及工业原料的供给。同年6月起,其还对上海市区进行空袭轰炸,目标不仅是电厂、车站、桥梁等重要设施,也包括码头和船舶。这些因素对上海港发展的影响是极为明显的,1949年1月至5月上海港的进出口货值占全国的61.72%,而6月至12月仅为15.39%[2]。

长期制约因素:对外贸易环境的改变使得上海港的发展空间受到严重挤压。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施的经济封锁,我国积极调整对外贸易的重点,把苏联和东欧国家作为主要贸易对象。1950至1952年,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33.5%上升为81.3%,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比重则从66.5%下降至18.7%[3],这一趋势在“一五”时期更为明显。同时,充分发挥香港、澳门的特殊地位,以其为基地,与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展转口贸易。

我国外贸重点的转移,带动了内陆贸易和以港澳地区为基地的转口贸易的发展,但对上海而言,作为我国航运中心和外贸中心的地位则有所削弱,1946年上海的进出口货值曾占全国的80.25%,但1950年仅占全国的19.47%,1951年为10.01%,1952年进一步降至9.94%,1953年虽有所回升,也仅为10.3% [4]。

上海港作为我国物资流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不仅对上海自身的发展影响巨大,更关系着全国的发展。面对这两方面的制约因素,上海着力解决恢复并充分发挥上海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这个关键问题。

一是在港口发展的定位上,把为国内生产服务作为上海港发展的主要目标。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委即提出,要把为国内生产、为全国人民服务作为今后上海一切企业生产的方针与发展的方向,“我们建设新上海的方针,就是要把过去帝国主义买办官僚剥削压榨中国人民的旧上海,变成为国内生产与为中国人民服务的新上海”[5],这也决定了上海港发展必须立足于为全国经济建设服务,致力于实现从一个以外贸为主的港口向一个内外贸并重的港口转型。

1955年11月5日,毛泽东在视察上海港时说,上海是我国的第一大港,又是一个国际港口,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港口,一定要把它管好[6],要求上海港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不仅要推动上海自身的发展,更要支持全国的发展,发挥沟通国内外的作用。

二是在港口发展的举措上,充分利用现有设施,不断提升港口运输现代化水平。“一五”时期,由于资金投入有限,上海港把发展重心放在充分利用港口现有条件,通过开展生产改革、改善工作条件、添置各类设备,提高港口装卸的机械化程度。从1954年起,对港口各装卸作业区道路进行修建,港区内和港区间基本连成一片,浮码头改建成钢筋混凝土固定码头,推动上海港的运输效率提高110.9%,港口装卸效率提高184.3%[7]。1958年至1960年,上海港基本建设形成第一次高潮,投资额达7020万元,为“一五”计划时期的3倍,新建一批泊位和水陆联运码头。1973年起,根据周恩来关于“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指示,上海港掀起第二次建设高潮,三年中共新建、改建22个泊位(其中万吨级泊位9个),为全国同期最多。

三是在港口发展的管理上,建立统一机构作为组织保障。1949年10月,以接管的上海航政局为基础,在华东区财政经济委员会运输部领导下,成立“华东区航务管理局”(1950年5月起改称为“上海区航务管理局”)。1950年10月撤销“上海区航务管理局”,成立“上海区港务管理局”,为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的直属机构。它的建立,结束了旧上海港的分散混乱状态,统一了港口的行政管理和生产业务。

虽然这一时期国际形势和国内政策对上海港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但在中央的支持下,上海市委、市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上海港的货物吞吐能力不断提升。“一五”时期港口生产平均年增长21.2%,1955年完成吞吐量1476.4万吨,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1936年的1400万吨[8];1957年更是达到2248.8万吨,超额完成“一五”计划规定的吞吐量指标。上海港的发展不仅成为上海自身发展的有力支撑,而且成为支援全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

1978—1994:在转型中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处于改革开放“后卫”位置的上海,面临着历史遗留的老问题与体制转轨中出现的新矛盾叠加交织的困难和考验,开始重新思考自身的发展方向,先后制定《上海经济发展战略汇报提纲》、《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提出上海的发展要走改造振兴的新路子。其中,如何发挥上海港的独特优势,成为推动上海城市转型、实现上海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方面,明确提出了“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之一,是重要的国际港口”,强调要“充分利用在历史上形成的工业生产、科技文化、金融贸易等技术基础和良好港口条件”。1985年2月,国务院批转《上海经济发展战略汇报提纲》,确立了上海城市发展的基本思路:到20世纪末“努力建设成为开放型的、多功能的、产业结构合理的、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技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心城市”,发挥对内和对外两个扇面的作用,引进和采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开拓新型工业,发展第三产业,作为上海发展的战略选择。《汇报提纲》特别强调,上海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广泛的国际联系。上海应当发挥这些优势,依托经济区,服务全中国,面对太平洋,通向全世界,勇当全国四化建设的开路先锋。次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规划方案》并未停留在城市布局、市政公用设施等一般意义的城市发展内容上,而是对上海的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作出全面规定,指出:“上海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和重要的经济、科技、贸易、金融、信息、文化中心。同时,将建设成为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之一。”

另一方面,结合上海推动改革开放的新要求,以及国际航运业发展的新趋势,推动上海港空间布局和运输方式的重大转型。进入新时期,上海港作为重要的物资运输通道,对上海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起到了保障作用。如1984年时全市所需的91%的煤炭、82%的石油、55%的钢材、28%的矿建材料、69%的木材和75%的粮食都是经由港口进入上海的[9]。尤其是随着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外贸吞吐量在港口总吞吐量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976年时,上海港外贸吞吐量在总吞吐量中所占比重为16.2%,1979年上升为20.6%,1980年进一步上升至21.1%[10]。对外贸易的发展、货物吞吐量的上升与上海港硬件设施相对滞后、航道条件局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货物压港、难以及时运出的现象要求对上海港的进一步发展作出深入的思考和规划。

积极适应对外开放的要求,推动港口空间布局从以黄浦江内老港区为主向长江口新港区为主的转型。从1979年起,上海港掀起了一次以建设集装箱码头和老港区改造、外移为重点的港口建设高潮。先后在黄浦江关港地区和长江口南岸的宝山地区、外高桥地区新建了关港、宝山、罗泾、外高桥一期、外高桥二期等新港区,使上海的港区范围从以黄浦江为主扩展至长江口。

积极适应国际航运业的发展趋势,上海港逐步向现代化的集装箱运输方式转型。早在20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就已开始采用集装箱运输的方式,到七八十年代,集装箱运输装卸速度快、质量好、船期短的优越性越来越被人们所承认,以集装箱运输为主导的海上运输发展迅速。20世纪80年代,上海港对部分码头泊位进行改造,兴建一批现代化集装箱码头。1983年,在第十装卸区建成上海港第一个现代化集装箱码头。同时,上海积极开辟集装箱航线,建设通达环太平洋地区的干直线网络,吸引著名的外国航运公司在沪设立机构。至1992年,以上海港为枢纽,形成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17条,主要有上海至香港、日本、韩国、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波斯湾、地中海北岸、西欧、美国和俄罗斯海参崴等国家和地区的集装箱运输航线。上海港在全国集装箱运输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1992年全年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3.1万TEU,占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26.4%[11]。这标志着上海港在港口现代化进程中取得重要进展。

这一时期,上海港在探索港口主要功能、生产结构、生产布局等诸多方面转型过程中,实现了港口发展的新飞跃,1984年上海港完成吞吐量10066万吨,首次跨入亿吨大港的行列[12]。

1995至今:在创新中发展

自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对外经济交流规模不断扩大,1993年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达到127.18亿元;作为上海腹地的长三角地区和长江流域也是经济发展迅速,对外贸易呈现迅猛增长之势,这都要求上海港加强港口建设扩展货物交流的平台。不仅如此,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一个龙头、三个中心”战略决策,上海实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积极调整第二产业,稳定提高第一产业。其中,以上海港为基础的航运业的发展既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也是支撑金融、贸易、信息等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建成高效的交通设施,才能使人才、物资、资金和信息的交流畅通无阻。为此,1996年1月,国务院正式启动以上海深水港为主体,浙江、江苏的江海港口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2001年5月,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至2020年)》,明确要“把上海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四个中心”发展定位的提出,是对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目标的深化和发展,既强调了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在建设“四个中心”体系中的支撑保障作用,只有同步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才能为国内外市场的沟通连接、为贸易所需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吸纳吞吐“通道”,从而为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也突出了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在建设“四个中心”体系中的优先发展地位。

与建设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不同,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受到的政策限制较少,更容易发挥上海的主动性。2009年4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明确要充分发挥上海具有先进的港口基础设施、高效的航运服务体系、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广泛参与全球竞争的周边经济腹地等有利条件,积极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运枢纽港、现代化港口集疏运体系、现代航运服务体系。2012年上海市第十次党代会也强调,要进一步推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加快建设,航运机构、航运市场和航运产业快速发展,航运产品和服务创新试点加快启动,国际航运枢纽港地位日益凸显。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目标的提出和发展,是对上海港发展从宏观到微观、从思路到实践的全面创新。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

一是创新港口布局,从河口港向海港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港的空间布局基本延续依托现有地理条件和港口资源、以黄浦江为主的发展思路,港口主要分布于黄浦江两岸和长江口。但随着国际集装箱船向大型化方向发展,长江口航道水深仅为7米,乘潮方能进出吃水9米的船,而作为远洋干线主要船型的第五、第六代集装箱船无法满载进出。

为此,上海虽然对长江口航道开展疏浚和整治,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航道水深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制约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这一瓶颈问题,在1992年市第六次党代会上,上海市委就把深水港建设列为上海新一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大工程之首,并组织专家先后对北上(罗泾)、东进(外高桥)、南下(金山嘴)等建港方案进行论证。从1996年起,上海在交通部等国家主管部委的指导下,历经四年,分200多个专题,开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区建设方案、港址论证和建设前期工作的研究。2001年3月,国家正式批复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立项。2002年6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区一期工程开工建设,至2006年8月竣工验收。洋山港二期工程从2005年6月正式开工,至2006年底建成开港、投入运营。继洋山深水港一、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后,三期工程于2008年投入运行。洋山港的建设,开创了远离大陆依托海岛建港和陆岛联动营运、港城同步发展的新模式,也标志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主体上海港基本完成由河口港向海港的转变。

通过创新港口布局,上海的港口吞吐能力大幅提升。在洋山港区运量增长的拉动下,2005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4.43亿吨,跃居全球第一大货运港。到2010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新加坡港,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上海港的货物年吞吐量也已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

二是创新产业内涵,从货物装卸向提供服务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对航运业的认识主要是对货物进行装卸,航运业发展的重心也集中于增加港口的货物吞吐能力上。但随着国际航运服务业的发展,必须把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紧密结合起来,逐步实现港口功能层次由低端向高端发展,更加注重软实力建设,完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提高航运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加快航运要素集聚。1996年11月,由交通部和上海市共同组建的上海航运交易所正式运转。交易所发挥“规范航运市场交易行为、调节航运市场价格、沟通航运市场信息”三项基本功能,在加快培育和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航运市场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已基本确立了中国航运政策研究中心和国际航运信息发布中心的地位。波罗的海航运公会上海办事处等一批航运协会、航运人才培训机构、海事法律仲裁机构等功能性机构在上海集聚。同时,上海还积极吸引班轮公司、国际船舶代理公司和国际货运公司来沪开设分支机构或办事机构。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中外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等先后落户上海,马士基、东方海外、韩进、铁行等世界前20大班轮公司都把上海港作为基本港之一,世界上最大的8个船级社都在上海开设了代表处。

改善口岸环境建设。上海率先启动提高口岸通关效率的“大通关”工程,2001年开始在空运提货时间、快件递送时间、电子报关系统、风险管理制度、一站式服务、电子商务网络、电子商务立法等七个方面开展试点,并于2002年底提前实现“大通关”目标。2003年在国家海关总署的支持下,正式启动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区港联动”试点。上海口岸通关效率明显提高,已形成港口、航运、海关、国检、边防、外经贸、海事等部门密切合作的口岸运作格局;在航交所内设立“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集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报关企业、货代船代企业于一体,实施“一门式”服务,提高通关效率;探索实行“无纸通关”、“提前报检、提前报关、实货放行”等通关模式。上海设立的国内第一个保税港区——洋山保税港区,是目前国内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特殊监管区域,有效提升了上海口岸城市的服务功能。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方面硬件、软件综合配套、协调发展。虽然目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成就显著,但与世界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如何改变目前存在的重自然条件瓶颈束缚的突破,轻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遵循;重泊位和航道的拓深、拓展,轻内陆集装箱疏运网络的延伸和完善;重码头货物吞吐量的增加,轻相关附加值的增值等认识不足,进一步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集疏运体系、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服务层级、强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辐射,仍需要不断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8][9][10][12]上海港史(现代部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5. 80-81.221. 187. 214.

[2][4]上海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通志(第四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2914. 2914

[3]吴承明,董志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716.

[5]中共上海市委会对于粉碎敌人封锁和建设新上海的方针[A].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市党代会、人代会文件选编[C].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7.

[6]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毛泽东在上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183.

[7]上海市统计局编:胜利十年——上海市经济和文化建设成就的统计资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78.

[11]上海港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港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252.

发展历程 篇4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从制度上推动了中国期货市场的产生, 而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发展促进了中国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农产品尤其是原料性大宗农产品, 由于其生产和现货市场特性,使得农产品期货在中国与在其他期货市场发育较成熟的国家一样, 成为最早产生的期货品种, 并且到目前为止, 农产品期货仍是中国期货市场上最重要的品种。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1 初创阶段(1990~1993 年)1990 年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以及1991年3月在该批发市场签订了第一份小麦远期交易合同等都在为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育奠定基础, 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育的可能性;1992 年下半年起适应期货市场发展要求的期货经纪公司开始成立;1993 年4 月中国颁布了第一个有关期货市场方面的法规———《期货经纪公司登记管理暂行办法》。截止到1993 年底, 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期货交易所达40 余家, 上市交易的农产品期货品种也不断增加, 在国家工商局登记的期货经纪公司达144 家[1]。总的来看, 这一阶段为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奠定基础的同时, 不断产生的各种问题使得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趋势明显。

1.2 清理整顿阶段(1994~1996年)这段时间里, 中国农产品期货交易快速增长,1995 年中国期货市场总成交量达63612 万手, 总成交额达10 万亿元, 其中农产品期货成交额占到一半左右。但是, 由于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盲目发展和不规范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1993年11 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坚决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 并开始对期货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工作。即使这样, 由于在这段时间里农产品期货交易主要集中在一些小品种上, 尤其是绿豆、咖啡、红小豆等不具备较好的期货市场发育所需要的现货市场条件的品种交易活跃, 使得农产品期货交易中垄断和恶性炒作事件不断发生, 甚至威胁到中国期货市场的继续生存与发展[2]。

1.3 调整阶段(1997~2000年)经过前一阶段的整顿,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开始进入相对平稳的试点发展时期。1997 和1998 年政府加大了对期货市场的调整, 进一步压缩期货交易所、期货经纪公司以及期货交易品种;1999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并相继实施了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相关管理办法等, 从而加强了对期货市场的法制监管, 使之逐渐向规范化发展。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整, 中国期货市场的法规体系和制度框架已基本构建, 从而使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规范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在整个调整时期, 中国期货市场交易量持续下降, 农产品期货交易也在不断萎缩, 2000 年中国期货市场成交额不到1995 年的1/ 5, 农产品期货仍占中国期货市场成交额的绝大多数, 尤其从2000 年起中国农产品期货交易已经开始趋于向原料性大宗农产品集中(图1和表2)。

1.4 规范发展阶段(2001年以来)2001 年3 月,“十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 为中国期货市场多年的规范整顿划上了句号;2002 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不仅为期货市场进一步发展扫除了理论认识方面的障碍, 也预示着中国期货市场发展新阶段的到来。从2001 年开始,期货市场逐步趋于活跃, 出现恢复性增长, 并于2003 年超过之前的最高水平, 全年成交金额达到10.84 万亿元, 其中农产品期货占77.1%;2004 年农产品期货成交额稍有下降, 但近几年一直稳步上升,尤其是期货市场发育或功能发挥所需具备的现货市场条件比较好的原料性大宗农产品期货的交易越来越活跃(图1 和表3)。2007 年3 月起, 国务院和证监会陆续颁布了有关期货交易、期货交易所以及期货公司等的相关条例和办法, 为中国期货市场的进一步稳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一、中国建立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初衷——回避现货交易风险

农产品作为日常生活食品的来源和工业原料,其流通状况涉及到农民利益、国民生活和工业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无不重视农产品的流通环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商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实行了以市场调节为主,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和流通。但同时也出现了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和农产品买难卖难的问题,使得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受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失时机地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引入期货市场机制,通过期货市场特有的价格发现和回避风险功能,使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转移,从而起到缓解农产品价格波动、稳定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作用。

一、农产品期货市场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首先,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成为农民种地卖粮的好指导。农产品的生产周期比较长,价格波动也非常剧烈,生产者承担着巨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随着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大力扶持和农业保险的逐步实施,对农民来说,他们面对的最大风险不再是自然风险,而是价格风险。

其次,成为企业改善经营和保值避险有效工具。对于很多现货企业来说,期货市场的主要作用是套期保值。还有的现货企业,将期货市场作为调整经营策略和方向的指示器,在长期参与期货市场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利用期货市场价格信息进行经营的有效策略。

同时,期货市场价格信息反映市场预期,可以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科学的参考信号,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并且期货市场价格信息传导效率高,对现货市场影响大,国家宏观调控信息通过期货价格信息传递,能够减少信息传导的时滞,提高政策实施的效率,增强调控效果。

中国从1988 年起开始研究期货市场。与美国等其它国家不同的是, 国外的期货市场是自然生成的, 是根据生产经营者的需要“自下而上”自发产生的, 中国的期货市场是由各级地方政府或政府主管部门“自上而下”自觉建立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 价格体制、外贸体制及对商品交易的管理体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 “三角债”、违约现象屡禁不止。期货市场可以有效回避或减少这些风险, 这成为中国当时建立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重要原因。

1990 年6 月, 中国第一家以期货交易为目标的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建立。1993 年5 月该市场正式推出了小麦、大豆、绿豆等5 个期货交易品种。上海粮油交易所于1993 年6 月开始小麦、大豆、菜籽油等农产品的期货交易。除此之外, 海南中商交易所推出了天然橡胶、原糖期货交易。苏州商品交易所、北京商品交易所、天津联合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等交易所也陆续推出了其它农产品品种的标准化合约。农产品期货交易的品种、数量在全国逐步扩大

3.1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建立 3.1.1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产生的背景

我国期货市场的产生起因于80年代的改革开放。经济转轨要求国家更多地依靠经济手段,依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调节经济。80年代的改革是沿着价格改革和企业改革这两条主线展开的。价格改革最早从农产品开始,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国家实心价格双轨制,除计划订购外,可以议价购销,市场调节范围不断扩大。随之,出现了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农业生产大升大降,买卖问题此消彼长,政府用于农产品补贴的财政负担日益加重等一系列问题。这其中,现货价格失真并且市场本身缺乏保值机制,一旦价格波动,政府必须出面,甚至承担全部价格风险。能不能建立一种机制,既可以提供指导未来生产经营活动的价格信号,又可以防范价格变动造成的危险呢? 80年代后期,一批学者提出了建立农产品期货市场的设想。1988年初,国务院作出重要指示,决定研究期货交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体改委、商业部等部门开始组织力量进行期货市场研究,并成立了期货研究小组,系统地研究了国外期货市场的现状和历史,组织人员到国外期货市场进行考察研究,积累了大量有关期货市场的知识。

3.1.2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准备后,我国的期货市场开始进入了具体运作阶段。1990年12月,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国务院批准,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作为我国第一个商品期货市场正式开业。到1993年,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偏差,尤其是部门和地方利益驱动,在缺乏统一管理的情况下,各地各部门纷纷创办各种各样的期货交易所。到1993年下半年,全国各类期货交易多达50余家,期货经纪机构近千家,中国期货市场建设一哄而起,盲目发展。期货市场一度陷入了一种无序状态,如交易所过多、分布不平衡、品种重复设置、设计不合理、地下非法交易泛滥、盲目开展境外交易、大户联手操作、欺诈投资者等,多次造成期货市场风险,直接影响其市场功能的发挥。

在经过了长达7年的清理整顿之后,期货业的规范程度大大提高了,期货业的规范形象已初步树立起来。无论内部条件,还是外部环境,我国期货市场都已经具备了发展期货投资基金的基本条件。

①清理整顿任务基本完成,期市规范程度大大提高。从期货市场自身条件来看,经过清理整顿,期市规范化程度显著提高,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有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法规体系。国务院颁布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及证监会出台的四个管理办法已正式施行,为期货市场的长期规范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二是监管体系和市场结构逐步完整。我国期货市场的监管体制发生重大改变,初步建立了中国证监会垂直管理体系,监管思路符合市场规律,监管能力显著提高。期货交易所从14家撤并到3家,经纪公司从原来的300家压缩到170余家,期货经纪公司充实了资本金,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经培训和考核获得了从业资格,交易所和期货经纪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规范运作的自觉性显著提高。三是经过几次升级和改造,期货市场的交易和信息系统更加成熟,其容量、速度、安全等主要指标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四是投资者操作R趋理性。经过十年磨练,投资者对期货市场的功能特征、运行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操作手段日趋成熟和理性,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总之,经过几年实践,期货市场己建成一套严密的交易、结算与风险控制制度,特别是经过一系列风险事件的洗礼,期货市场风险监控技术与能力得到大幅提高,目前己能有效遏制期货市场较大风险事件的发生。现有的市场基础和条件,非常有利于推出期货投资基金。

②实践造就了一批专业的期货管理与投资者队伍。目前,我国专业期货经纪公司有170余家,期货经纪公司的最低注册资金由原来的一千万元提高到三千万元,大大增强了经济实力,一些大型期货经纪公司脱颖而出。另一方面,期货经纪公司不得从事自营业务的规定,使经纪公司的风险大大降低,自有资金显得比较充足,这就为发起成立期货投资基金创造了条件。同时,期货经纪公司不从事自营业务,也可以避免关联交易的发生,打消投资者的顾虑,这从制度上保障了期货投资基金的公正性。此外,通过培训和长期实践,期货市场从业人员的素质得到提高,造就了一支既懂期货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期货管理人员、经纪人与投资者队伍,为期货投资基金的试点成功奠定了人才基础。

③期货市场达到一定的规模。在经过长期的低迷之后,目前我国期货市场恢复性增长势头良好。2003年中国期货市场在国内外大环境趋好的背景下,大连、上海和郑州国内三大期货市场全面活跃,交易规模已创历史最好水平。据统计,2003年,全年交易额累计达10.84万亿元,一举刷新了1995年创下的10.12万亿元的历史新纪录。这说明,我国期货市场经过几年规范整顿,正逐渐迎来新一轮发展空间,已经进入规范发展新阶段。权威部门预测,我国期货市场未来发展的环境继续看好,理由如下:第一,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带来了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进而引起包括生产资料、农产品等一系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增加了生产、经营者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回避价格风险的需求;第二,中国经济增长的增量,成为国际市场供求变化的主要变数,在铜、铝、大豆等主要期货品种上,中国期货价格对国际期货市场价格的影响不断增大,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第三,党的十六大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决定》中明确指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确定了期货市场的重要地位,为期货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有理由相信,我国期货市场容量将继续扩大,交易规模将更加扩大。

李宁发展历程 篇5

1990年~1992年创立阶段

被世人誉为”体操王子“的李宁,退役后在健力宝创始人李经纬(图中)的支持下,以1990年投资赞助亚运会中国代表团为契机,设立李宁公司,开创了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经营的先河。

1993年~1995年高速发展阶段

李宁公司本着“取之体育,用于体育”的精神,通过体育赞助迅速在全国传播推广,广泛建立起以自己的连锁专卖店营销体系,成长为中国体育用品第一品牌。

1996年~1998年经营调整阶段

1996年初,公司开始对资源进行整合,成立北京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公司销售收入在十亿门槛上停滞不前。1997年,为提高公司抵御风险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公司开始经营调整,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理顺产权结构。二是产品开发。三是销售网络。

1999年~2004年二次创业阶段

公司建立起先进的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及规范的品牌识别系统,并将“品牌国际化”纳入了战略议程,公司启动了向国际化迈进的第二次发展阶段。但2003年,李宁在中国保持了9年的领先位置被耐克和阿迪达斯超越。2003年,李宁公司营业额达到约12.76亿元人民币。

2004年~2007年重上快车道

2004年,李宁引进私募股权投资并在香港成功上市。公司大量引进职业经理人,销售收入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但惜败于阿迪,未能成为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以安踏为代表的晋江鞋业开始对公司形成新的威胁。2005年1月,李宁公司与NBA签约,成为NBA官方市场合作伙伴。

农信发展历程 篇6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经过紧张的筹建工作,今天,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在长春成立,同时举行了第一届社员大会。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信用社是我省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走过了50多年曲折而辉煌的奋斗历程,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村、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这次改革试点,旨在促其在支农兴农中化解风险、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省联社是由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白山市、延边州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全省51个县级联社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自愿认购省联社发行的股份组成,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具有独立企业法人地位的地方性金融机构。经省政府授权,省联社承担对辖内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省政府副秘书长高继泰当选为省联社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第一届社员大会通过了《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筹建工作报告》,并审议通过了《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章程》(草案)。(实习记者李洋)

上海豫园保护修缮历程及评述 篇7

1. 明清时期豫园的兴建

豫园, 原是明代上海人潘允端 (字仲履, 号充庵) 的花园。嘉靖三十八年 (1559年) , 潘允端赴京会试失利, 回来后在宅西菜地上着手建园。万历五年 (1577年) , 潘从四川布政使任内解职回乡后决意大兴土木, 将园地面积扩大了三分之一, 并取“豫悦老亲”的意思, 命园林之名为豫园[1]。庭院由明代造园名家张南阳精心设计和叠山, 建成后园景秀丽、幽雅, 被誉为“奇秀甲于江南”的名园[2]。

万历二十九年潘允端去世后, 潘氏家道衰落, 此后园林日渐荒芜, 明末清初曾几度易主, 园中亭台倾圮参半。康熙四十八年 (1709年) , 县中乡绅出资购豫园东邻一块不大的土地, 为城隍庙建造灵苑。乾隆二十五年 (1760年) , 当地乡绅又集资购得豫园的土地, 并大体上依照原来的布局重建, 至乾隆四十九年 (1783年) 完工后交城隍庙管理, 成为城隍庙的第二个庙园。两园仅一墙之隔, 为示区别将先建的灵苑称为东园, 又名内园;而将重修的花园谓之西园, 又名外园, 人们仍习惯称为豫园[3] (图1) 。

2.1949年之前的损毁状况

鸦片战争和镇压太平军之战, 致豫园一再遭到严重破坏。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十一日 (1842年6月19日) , 英军屯兵豫园, 司令部设于湖心亭, 园中建筑及城隍庙驻满英兵。此后历经20年的战乱, 豫园到处残墙断壁, 三穗堂、萃秀堂、得月楼、香雪堂、飞丹阁等大部分景点不存。

乾隆、嘉庆年间, 园中部分建筑改由同业公所管理, 一些商业行会陆续集资重建、改建或维修豫园中的一些建筑, 作为同业间祀神、议事、宴会、游赏之处。在镇压太平军及小刀会起义中毁损的建筑, 至光绪元年 (1875年) 大部分已被各行业公所重建或修复, 豫园中的行业公所增加到21个。众多公所的活动又促使园内茶楼酒馆兴起, 商贩云集, 豫园遂由园林、公所向庙市、商场演变。

1937年, “八一三”抗战中, 香雪堂被日寇焚毁, 仅存堂前玉玲珑一石。园内其他建筑及古树虽幸存, 但长期无人维护, 部分假山倒坍, 景色面目全非。至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 豫园内古建筑大多破败不堪, 部分建筑改作民房或营业场所, 如凝辉阁改为松月楼素菜馆, 绿波廊改为乐圃阆茶楼 (今复名绿波廊) [4]。

3. 文革时期的破坏情况

“文化大革命”期间, 豫园曾闭园近两年, 建筑上的细部装饰被当作“四旧”而遭破坏, 部分砖刻头像、花饰等被砸毁, 园名也一度改作“红园”。1970年, 园中建于明代的环龙桥被拆除, 周围的曲池被改为防空洞, 荷花池底原泥底被改成水泥板底, 古园林的格局又一次遭受破坏[3]。文革后期, 豫园新华书店前人防施工, 曾发现明代豫园西北部水池驳岸遗址, 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时期竟未能得到保护。

二、1949年之后豫园的历次修缮

1.1950年代豫园的修复

1952年点春堂东侧假山洞局部坍塌, 曾有不少人士提出拆除, 但当时的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和上海市文化局获悉后即刻予以制止, 暂以竹架支撑处理。1956年市文化局经过调研后, 拟订了《修复豫园规划》, 规划经批准后由文化局主持豫园修复工作。

1956年开始, 历经三年多时间, 与豫园园景交混在一起的学校、商铺、民宅被陆续迁出, 30余亩园景得以恢复, 西园和东园 (内园) 合并, 但湖心亭、九曲桥、荷花池等未能被划入园内。豫园大门原在安仁街上, 面朝东向潘氏宅第。因荷花池等未能与豫园园林成为一个整体, 只能在三穗堂前仿造清代大门, 门额上新刻明代书画家王樨登所书“豫园”两字作为标识。

这期间, 建筑学家陈植先生从上海市规划建筑管理局副局长岗位上调任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院长, 亲自领导豫园修复设计工作, 抽调副总建筑师蔡章和建筑师乔舒骐、郭俊纶等人组成设计班子, 用3年多的时间按清代形式和结构以及建筑特征设计绘制修复图纸。当时列入豫园修复的有三穗堂、仰山堂、游廊、挹秀亭、大假山、望江亭、萃秀堂、鱼乐榭、老紫藤、方亭、复廊、两宜轩等23个项目。[5]

2.20世纪80年代豫园的修缮情况

经过1956年的第一次大修后, 1959年, 市人民委员会将豫园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3月, 国务院公布豫园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 大假山前的螺丝洞及万花楼前的花墙出险情, 全部拆除后按原样修复, 并把与古园风貌不协调的水泥路面改建为砖、石路面, 扩建了东园门, 调整了花木布局, 共计完成较大的整修项目23项, 零星项目过百项。1986年3月, 原南市区人民政府投资600余万元整修豫园[6]。整修工程参照清乾隆年间的布局, 力求重现这座江南古典园林昔日特色。内园整修工程由同济大学陈从周先生及弟子张建华、蔡达峰等人指导施工。一、二期工程主要是豫园东部景区的整修, 包括玉玲珑、玉华堂、会景楼、九狮轩等一带景区。这个区域破坏严重, 工程量较大, 包括拆除防空洞, 重建青石环龙桥, 扩大水面, 修建积玉假山、浣云假山、玉玲珑照壁和百米积玉水廊, 工程于1987年竣工。第三期工程是修复内园的古戏台。古戏台原建于闸北钱业会馆, 1974年移建入园内。因当时这座古建筑被居民和单位占用, 修复时动迁居民13户、企业2家。修缮工程历时1年零8个月, 于1988年8月竣工。1989年, 三穗堂、仰山堂部分梁柱被白蚁蛀空, 又投入50万元调换梁柱。[7]

3.90年代豫园旅游商城改造

融庙、园、市于一体, 本是豫园自乾隆中叶以来一贯的特色[8]。1991年~1994年, 对豫园荷花池西南的建筑进行改建、扩建, 形成了现在的豫园旅游商城的基本格局。其时, 新建仿古商业建筑群, 在组群内部空间布局中, 采取商业街和休闲广场相结合的形式, 力图营造传统街市氛围。豫园旅游商城通过1994年的大规模改扩建, 商业设施从1.8万m2增至10万m2, 形成了体量巨大的仿古建筑群。此外, 在东起人民路, 西到河南路的方浜中路路段上, 还修建了一条全长815 m的上海老街, 形成集购物、餐饮、文化娱乐、游园、宗教等功能于一体的豫园旅游区 (图2) 。[9]

因旅游发展和市场需求, 豫园周边地区确需改建、扩建, 但将大量历史建筑拆除兴建仿古街区的做法, 对文物古迹周边环境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豫园旅游商城作为古典园林的外围建筑群, 应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目前豫园旅游商城中传统小吃、工艺品等业态依然占较大比重, 只是在元宵、中秋等节假日的灯会活动能够营造出较为浓郁的传统氛围。此外, 一些洋品牌店色彩艳丽的店招、广告, 与豫园的历史风貌也是格格不入。

三、豫园历次保护修缮的评述

1. 抢救修复的重要意义

20世纪50年代的修复主要针对豫园内由于战争等历史原因被破坏的建筑, 80年代的修复主要针对园林布局、花木环境, 90年代豫园旅游商城的建设主要是针对豫园周边地区的改造、开发。虽然50年代的城隍庙香火颇盛, 但很少有人知道庙宇背后的假山大池、亭台楼阁等诸多美景。况且那时“破四旧”的想法已经出现, 有机构曾提出拆除豫园的设想。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做出保护修缮豫园的决定实属不易。这次修复整理了豫园内的大量建筑, 恢复了大部分园林的风貌。

20世纪80年代的修复弥补了上一次修复时因资金不足遗留的问题, 并恢复了文革时期被破坏的景点。经过陈从周先生主持整修的豫园, 布局合理, 典雅精巧, 植物配置得当, 堪称恢复江南古典园林的成功之作, 被后人誉为“名园接笔”。1987年, 陈从周先生《重建豫园东部记》写到:“上海豫园昔擅水石之胜, 百余年来, 东部增改会馆市肆, 景物之亡久矣”。豫园主事“欲复其旧观, 而愿始遂”, 在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督导下, “余欣然应命, 退而细考潘氏园记与今日之实况, 于是叠山理水, 疏池浚流, 引廊改桥, 栽花种竹, 以空灵高洁之致为归”[4]。

2. 格局调整对遗产真实性的影响

如前所述, 1956年的修复, 将湖心亭、九曲桥、荷花池等景点划到园外, 虽然使豫园内少了“疏”的空间, 但由于园内已有大假山、九狮轩、会景楼、玉华堂等几处开阔水面, 空间疏密得当, 因而将荷花池这一区域与园林分开对豫园空间的疏密布置并未造成太大影响。豫园修复时, 将这片区域分出去, 使湖心亭和九曲桥成为豫园—城隍庙地区人流的汇集点。但遗憾的是这在一定程度上消磨了历史记忆, 现在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湖心亭、荷花池、绿波廊原本是豫园园林的组成部分 (图3) 。

而且, 豫园大门从原东面安仁街迁至园西南, 这样的改变对豫园的空间动线组织产生了一定影响。正如陈从周先生所说“园有静观、动观之分”, 在造园之初应首要考虑, 所谓“立意在先, 文循意出”[10]。园林中原来设计安排的观赏线路, 正如文章的起承转合有其不应颠倒的本性一样, 如改变顺序则游人观赏的感受将大打折扣。历史上, 豫园原本从安仁街进入, 此处原来是东园和西园的分界, 经过环龙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照壁, 通过照壁可窥见玉玲珑一角, 绕过照壁则是豁然开朗的玉华堂一带开阔的水面, 沿这一线路的游览过程相当精彩。而现在通过荷花池边新造的仿清式大门进入三穗堂、仰山堂再进入大假山, 需要经过较长的游览序列才能到达整个园区中心的玉玲珑, 虽说有欲扬先抑之感, 但整个游览顺序被颠倒后未能凸显园中的重点景观 (图4) 。

3. 豫园旅游商城建设的问题

园林造园手法讲究与外围环境的协调, 借园外之景来丰富园内景观是造园常用的手法。若不对园林外部的建设加以限制, 会对园林的景观造成破坏。如从古典园林眺望所见满眼皆是现代的高楼大厦, 那绝对是大煞风景之事。豫园旅游商城的建设虽未对园林的借景造成重大破坏, 但在不同程度上还是对历史园林产生了负面影响。

豫园在城市的道路上没有对外界的开口, 它的两个入口均在豫园旅游商城的内部, 这意味着豫园成为了这片大商场的一部分。游览豫园似乎成为了人们吃完小笼包、梨膏糖后的一个余兴活动, 似乎极少有人专程为了品味园林的意境而进入豫园。由于观赏豫园需要门票, 使人们更少进入这座古典园林。而且, 豫园旅游商城沿用了“豫园”的名字, 随着商城的迅速发展和对其认知度的提升, 人们似乎渐渐淡忘“豫园”是个江南园林的名字, 也渐渐忘却了这繁华背后的宁静景色。

豫园商业城的建设类为追求商业价值而破坏了这里真实的历史环境, 人们去老城厢已体味不到传统的生活, 能感受到的只是购物的氛围。而大量的仿古建筑虽说部分街巷尺度控制得尚可, 但毕竟是新建的钢筋水泥的大楼, 福佑路上沿街建筑的体量和细部也经不起推敲, 更有一些建筑与豫园古建筑的风格不相吻合而成为景区的败笔。而且, 从豫园内部眺望, 视野之中还是有一些高大的仿古建筑出现, 同样对豫园的历史景观造成了负面影响 (图5) 。

四、结语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ICOMOS) 关于历史园林保护的《佛罗伦萨宪章》 (The Florence Charter) 第10条要求:在对历史园林或其中任何一部分进行的维护、保护、修复和重建工作中, 必须同时处理其所有的构成特征, 把各种处理孤立开来将会损坏其整体性。在对豫园的两次修复中, 应该说都比较好地处理了这一关系。今天的豫园依然较好地体现了传统江南园林的空间布局与意境, 树木的种植、建筑的形态及总体布局相得益彰。中国园林与外国园林相比, 在处理整体性这一点上更加复杂, 因而对园林的保护不仅仅局限于园林本身, 也要处理好园外的景观, 20世纪90年代豫园旅游商城的建设在某些程度上对园林周边景观有所破坏。2005年制定的《上海市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将豫园纳入核心保护范围, 同时规定在核心保护范围内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的建筑高度不得高于12 m, 这对豫园周边地区的景观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6) 。[11]

《佛罗伦萨宪章》强调对历史园林进行任何干预都必须注意遗产的真实性。从这一点来看, 豫园的保护在细节上还有所欠缺。如今豫园的空间布局与历史上的豫园已经有了较大的差别, 入口位置的改变、荷花池的划出等都使整体格局发生改变, 违背了整体上的原真性保护的原则。除空间格局的完整性外, 园林建筑修复的原真性也十分重要。中国历史园林中的建筑通常是木结构, 对于木结构建筑的保护, 《保护历史木结构的原则》 (Principles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Historic Timber Structures, 1999) 提出:修复和更换原则上应尽可能地保存还存在的材料。……在进行复原时, 用于更换的新构件的加工, 须采用最初建造时使用的工具或机械, 并须用相同的工艺技术和构造方法。在这点上, 虽然大部分建筑较好地保护了原木结构, 但部分建筑采用了混凝土等现代材料与技术。

众所周知, 上海是自1943年开埠后快速发展形成的近代大都市, 但上海并非只有开埠以后的历史。目前, 对外滩等优秀近现代建筑的保护相对比较重视, 对龙华寺、城隍庙、豫园等古代文物古迹和开埠前的历史风貌的保护被忽略。实际上, 老城厢作为上海城市的发祥地, 城隍庙、豫园同样都是珍贵遗产, 如今上海郊区还留存有秋霞圃、古漪园、曲水园等古典园林。今后有待继续保护好豫园及其他古典园林, 从而完整地保护上海的城市遗产, 不再让人们误解上海只有开埠以后的近现代历史。■

参考文献

[1]陈从周.上海的豫园与内园.文物, 1957 (6)

[2]沈福煦.上海园林钩沉 (四) .园林, 2002 (10)

[3]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编.上海名园志.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 2007

[4]《上海园林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园林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0

[5]朱宇晖.上海传统园林研究.上海:同济大学, 2003

[6]上海市南市区志编纂委员会编.南市区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7

[7]杨嘉祐.古园重光五十年——修复豫园的一段回忆.上海文博论丛, 2006 (4)

[8]孙哲.豫园——城隍庙老城厢节场空间研究.上海:同济大学, 2005

[9]张晓春.关于历史的主题公园都市历史空间的文脉窘境:以上海城隍庙、豫园地段为例.时代建筑, 2007 (1)

[10]陈从周.说园.同济大学学报 (建筑版) , 1978 (2)

九峰茗茶发展历程 篇8

5月

九峰公司正式成立

7月

九峰茗茶连锁店福州三店(鼓屏分店、东水分店、双福分店)同时开业

2005年

5月

创办茶业界第一份由企业创办的刊物《海峡茶叶通讯》,并由著名茶学家,茶界泰斗张天福题字,出版以来深受行业读者的欢迎。

6月

名店街分店开业。

2006年

4月

福州东街旗舰店开业

9月

福州双福分店搬迁到五里亭,五里亭分店开张。

12月

宁德店开业

2007年

11月

九峰茗茶入选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藏迷》巡演指定礼品茶

12月

九峰安溪桃舟生态茶园荣获海峡两岸十佳最美生态茶园

2008年

1月

1. “峰行天下”招商拓展战略在全国打响。

2.九峰公司与海峡都市报于九峰茗茶东街旗舰店联合成功主办“海都壶友会”,特邀高级工艺美术师王小龙、高丽君等莅临现场与广大紫砂壶爱好者互动交流,得到各界强烈关注和好评。

2月-5月

九峰连锁店陆续进驻安徽、浙江、广东、河南、山东、山西、黑龙江各地分店陆续开业,不断向全国拓展市场。

6月

九峰公司启用新CI体系,进一步提升了九峰品牌的影响力。

7月

1. 九峰公司总部正式迁入九峰大楼,中国茶界泰斗张天福教授,福建政协副主席李祖可先生亲临现场为九峰大楼剪彩。

2.在万科·金域榕郡示范区接待中心,九峰公司与万科地产联合主办“漫步时光·紫砂茗香”紫砂壶鉴赏活动,活动特邀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尔康教授、研究员高级工艺美术师倪顺生等莅临现场。全国各主流媒体广泛详细地报道了此次活动。

9月

九峰茗茶荣获“福建省著名商标”。

10月

1.九峰公司总经理叶济德做客东南卫视《闽商闯四海》栏目,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2.九峰公司作为福州市5家企业之一参加在武夷山举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

12月

1.九峰公司总经理叶济德接受全国发行量最大的财经杂志《商界》专访。

2.九峰在东南快报举办的“茗门盛典”颁奖仪式暨“百家茶企品牌高峰论坛”上荣获“福建乌龙茶十大品牌”。

2009年

1月

1.8日,九峰荣获“福建消费者最喜爱的茶叶品牌”。

2.15日,随着九峰河南西峡分店签约,“峰行天下”聚焦战略在河南地区成果丰硕。

3.22日,九峰公司荣获福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4月27日

由九峰茗茶提供支持的福建省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会成立。

9月26日

由福建省青年商会主办、九峰茗茶、正祥地产联合承办的“青商问茶”大型紫砂活动隆重举行。

10月

在第五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九峰茗茶荣获“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称号。

11月

第三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宁德举行,九峰特装展位、九峰茶艺表演队隆重亮相。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卢展工莅临九峰展位,给予高度评价。

2010年

2月

1.全国政策咨询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九峰茗茶当选此次会议指定用茶。

2. 九峰茗茶亮相武夷山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受到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关注。

4月

九峰茗茶荣获“2009年中国特许经营连锁百强”企业,茶行业只有三家企业获此殊荣。

5月

九峰茗茶亮相第三届世界闽商大会,成为大会礼品用茶,并深受与会闽商的赞许。

6月

九峰茗茶东水店重装开业,标志着九峰茗茶新一代装修体系正式启用。

7月

首届两岸竞争力论坛在福建福州召开,九峰茗茶当选本次论坛的指定用茶单位。

8月

“东南快报十周年精品纪念茶”品牌榜正是公布,九峰茗茶傍上有名。

12月

集生产、加工、展示、接待为一体的现代化会所——九峰茗茶茶文化体验会所正式落成。

2011年

3月

九峰茗茶品牌广告荣登中央电视台、东南卫视等媒体,品牌影响力再次提升。

5月

在京举办的“第13届中国特许加盟大会”上,九峰茗茶凭借不俗的市场表现,再度荣膺“中国特许经营连锁百强企业”称号。

7月

1.3-4日,“九年执着·峰行天下”九峰茗茶九周年庆典举行。大会盛况空前,成为中国茶行业2011年度最给力的企业年度峰会。

2.九峰茗茶推出别具一格的“九峰茉莉红”产品,引起茶界的高度重视。

9月

九峰茗茶携手工商银行福州鼓楼支行,举办“茗香紫韵”大型紫砂壶名家精品展。为期7天的活动中展出了268把从清朝到当代名家精制的旷世名壶,震惊茶业界及紫砂界。

9月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成立,九峰茗茶荣膺“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单位”。

2012年

5月

1.在2012第六届山东国际茶文化博览会暨紫砂工艺(山东)展览会上,九峰茗茶携其明星产品——创新茶89度九峰茉莉红闪耀亮相,成为本届展会最受欢迎的参展企业之一。

2.九峰茗茶随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代表团对美国进行友好访问,本企业创新茶89度九峰茉莉红1号也随团走进了美国常春藤哈佛耶鲁布朗等名校。

6月

九峰茗茶北方区域运营中心在京正式成立,地址位于北京市北三环马甸南路二号院福建驻京办八闽宾馆3F,总面积500多平米。

7月

1. 九峰茗茶黑龙江齐齐哈尔泰来分店签约。

2. 九峰茗茶进驻广东湛江。

3. 九峰茗茶董事长叶济德当选为福建青年商会新一届副会长,叶济德先生本人同时还当选为茶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上一篇:勇于开始,学会创新下一篇:我最敬佩的人小学生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