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发展历程

2024-07-06

信息的发展历程(共11篇)

信息的发展历程 篇1

1 信息的基本意义

信息在当代中的解释是传播的某种主观信号以及意识的具现化。从本质上看, 信息就是传达人的主观意见或是表达事物的客观事实, 信息的发展中, 最核心的部分是信息的传递, 信息的传递中有着最早的肢体语言传递的信息, 这种最原始的信息传递方式仍然在许多的动物活动中存在, 就像大猩猩通过捶打胸脯来传达自己的强大或是自己的战意。信息传递的基本意义就是让对方明白自己所要表达的意义。

2 信息传递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性

同样的信息传递的速度问题在信息传递的不断发展中成为了一直都要考虑的问题, 事物的重要性决定了信息传递的速率必须达到人们的需求。烽火戏诸侯的悲哀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不负责的王君, 更多的是有着高效信息传递背后应该考虑的另一个问题, 信息传递的正确信息, 结合时代的发展, 历史的变迁来看, 我们着一个字输掉的战争, 更有一段信息输掉的商机, 信息的时效性与正确性是当代最首要考虑的两个信息传递的信息的基本意义决定了没有良好传递的信息是不具有价值的, 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 信息的传递方式在不断的变化也, 从动物与植物的世界来看, 动物通过肢体来传递信息, 植物通过自身的颜色, 气味自己外形来进行信息的传递是最常见的信息传递方式。就动植物的信息传递而言, 人类在信息传递上的需求比动植物单纯的为了自身生长进行信息传递要大的多。在形式上也显得更加的丰富。人类发展进化的过程中, 通过肢体动作来传递信息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 此后,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行, 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生活上更高层次的需要。信息慢慢的被一些符号刻画, 并在相互之间进行流通与传播。东汉时期纸张的出现令信息的传递更加的便捷, 同时, 历史的发展中, 领土的出现, 相互间的经济与文化交流加大了区域间的信息传递需求, 书信随之出现, 飞鸽传书是常见的信息传递方式, 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 电话, 电台, 雷达随之出现, 信息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 抗日战争的艰难就是因为当时信息的缺乏, 进一步的看信息发展, 物理学家为信息的传递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或许第一台的计算机是用于数学计算, 但在之后的发展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信息高速传递, 准确传递的重要方式, 当今是信息时代, 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让08年的汶川地震能够最快的得到支援, 相较之下, 记得那年的唐山大地震信息的闭塞让更多的生命止于尘埃。今天高速传递的信息给人们的生命, 生活带来更多的保障。也为更多的人解决了问题。网络能够快速的给予你想要的信息, 节省了更多的时间, 电商的快速发展也为更多人节省在生活必需品自己精神材料上的花费, 信息是不衰的话题, 同样信息传递也是不断发展的话题。

3 信息载体的发展历程与其意义

同样的植物的颜色来表达自己的果实成熟与否。动物同样也通过自身的色彩表达自身是否带有毒等信息。人类发展进步的过程中, 为了将更多的生存经验传于后世, 出现了最早的甲骨文, 刻画与贝壳自己骨类之上来进行信息的传递, 与信息的传递是同时发展的, 信息的载体出现了竹简, 毛皮到书信的发展, 在不同的信息发展历程中, 与相互的历史背景与人们生活需求有着重要的联系。竹简与毛皮是更加便利的信息载体。同样的在造纸技术的出现之后, 纸张记录信息更为广泛的被人们应用。从时代背景来看, 信息的载体变化不仅是信息传递技术的进步, 更多的是一个时代珍贵的经济物质水平的提升, 同时也是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标志。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 信息的载体更加的多样化, 但是当今最常见的信息载体大多是围绕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展开的, 是计算机技术在微型电子区域的一种延伸, 或者说微型的电子产品本身就是计算机技术信息的传递中, 保证信息的正确传递就主要保证信息的质量, 在当今的学术用语中就是需要一个载体来确保信息传递的正确性。同样的从最原始的动植物生存所需要的信息传递开始, 信息的载体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中是不断变化的, 最开始的信息载体是动物自身的肢体动作, 同样的植物在信息的有效传递时载体是香味或是自身的颜色, 花朵通过香味来传递信息, 同时相应的虫类接收这种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回应的附属品。信息的载体从无到有, 从大到小, 现在的信息记载技术有着巨大的发展小小的硬盘就能存储数以万计的书籍。同时,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中, 信息记载的主流不断的趋向与计算机信息记载。在这样的社会需求与信息发展形式下, 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信息的发展在历史的发展进步中, 一直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今天的信息有着很大的进步, 但是时代激烈的竞争形式要求在信息的发展上必须不断的进行创造和革新, 信息的存储早已变得更加的轻巧与便捷, 传递也不断的向数字化发展。未来的信息发展趋势必将是在这两方面上的延续。

4 结束语

信息在不断的发展, 现今的信息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在发展信息技术的同时应该思考更多市场的需求以及在计算机技术上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迎亚.试论计算机信息的发展[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 2013, (5) .

[2]王蕾.浅谈如何加强时代信息的学习[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28:147.

信息的发展历程 篇2

全球化和梯队化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电子信息技术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随着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梯队化趋势也在出现,不同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差异越来越大,分工越来越明显,高水平的技术基本上出现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主要接受低技术产品或即将过时的产品,因此,梯队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差异越来越大。

4.2国际化、网络化

在今天的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中,电子信息技术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依靠高端人才,所以这种挑战更多体现在对于高科技人才的需求方面。这些年来,因为国外的跨国集团拥有着一般企业无与伦比的优势,可以为高科技人才提供更好的待遇,基本垄断了这一电子信息化行业的高端人才,一些尖端科技都由他们研制开发出来。电子信息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影响也越来越大,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4.3技术产品规模化与个性化

技术产品遵循效率规模,只有具备一定规模才能在市场上建立起优势,在任何领域的行业都遵循这一规律,电子信息技术行业也不例外。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之中由于跨国公司的优势非常明显,产品质量有了质的飞跃,出现了产品创新的趋势,也越来越注重电子信息技术产品的更新和个性化的发展。因此,实现了电子信息技术产品规模化与个性化的有机结合,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5结语

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已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这些领域的发展。因此可知,电子信息技术已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手段,能够通过电子信息技术更好将企业产品的价值展现出来。笔者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定义、发展以及特点展开论述,并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希望为以后电子信息技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杜佳.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及应用分析[J].信息通信,(8):138.

[2]龚成.论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势[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8):197-198.

[3]方静.试论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势[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1):167.

电影科技的发展历程 篇3

照相技术与感光胶片的发明,对电影的产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1878年,英国著名摄影师慕布里奇为了证明马奔跑时是四蹄腾空的猜想,先后动用了12架照相机同时拍摄。当这些连续拍摄的照片在幻灯上放映时,竟然在银幕上出现了一匹飞驰的奔马。在慕布里奇试验的启发下,法国人玛莱终于在1887年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连续摄影机,并用感光纸带拍摄出了许多活动照片。1889年,美国人伊斯曼发明并生产出了35毫米的赛璐珞胶片,后被认定为世界电影胶片的统一标准而通行至今。

1894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经过艰苦的试验,制造出了一台既能摄影、又能放映和冲洗的机器。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他们向社会首次公映了《火车到站》等12部影片,一下子轰动了整个巴黎,这一天便被定为电影的诞生日。

电影诞生之初,仅仅靠动作和字幕来默默地讲述故事,因而获得了“伟大的哑巴”的美誉。为了让“哑巴”开口讲话,人们曾作过多种尝试,如在幕后让人或留声机配音、配乐等,但始终难以做到与画面同步。直到1929年《纽约之光》的出现,才标志着第一部纯粹的有声片的诞生。有声电影最初是采用蜡盘录音,后改进为磁带录音,随之又出现了立体声。60年代以后,又出现了激光与数码录音技术。它带来的高保真立体声的音响效果,能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电影有了声音后,观众对色彩的渴望也很快变成了现实。经过多年的反复试验,英国特艺色公司终于在1933年研制成功了彩色电影摄制系统,用一架摄像机分别装入红、绿、黄三色胶片进行同步拍摄。尽管使用十分不便,但美国导演马摩里安还是用它在1935年拍摄了第一部彩色影片《浮华世家》。不久,德国人研制并生产出了在一条胶片上涂有三色感光乳剂和录音磁粉的声像“二合一”彩色胶片,从而使电影真正成为了五彩缤纷、声色并茂的“第一艺术”。

电脑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全面介入,无疑是电影科技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早在1979年,由好莱坞著名导演卢卡斯执导的科幻片《星球大战》,第一次采用计算机模拟宇宙飞船的运动轨迹,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轰动。更令人称奇的是,电脑还具有复制演员的能力。它通过激光扫描仪记录下演员的面部数据,并把这些数据转化成立体坐标,再与面部颜色和肌理等资料合在一起,即可复制出栩栩如生的电脑演员。在《泰坦尼克号》中,电脑创造了数以千计的三维旅客模型,并赋予这些数字人物以真实的形态和具体动作.几乎让观众真假难辨。

信息的发展历程 篇4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自愿披露阶段

《会计法》第一次从法律高度要求各单位都应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提出职权分离、相互制约、财产清查、内部审计等方面的要求。但《会计法》毕竟不是专门针对内部控制的法律,它既没提出内部控制概念,也无法指导内部控制实务。

作为《会计法》的配套法规,财政部2001年6月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其他一系列具体规范,将内部控制定位于内部会计控制,兼顾与会计相关的控制。其第四条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结合部门或系统的内部会计控制规定,建立适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第五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第二十八条规定,“单位可以聘请中介机构或相关专业人员对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进行评价,接受委托的中介机构或相关专业人员应当对委托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中的重大缺陷提出书面报告。”该规范有利于企业落实执行,但偏向于会计控制,还需进一步与迅速发展的现代公司治理和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与实践相配套。

二、特殊行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要求

由于金融业属于风险较大的行业,对整个资本市场的影响巨大,证监会对上市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尤为关注,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其要求高于一般性上市公司。2000年1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7号—商业银行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和《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8号—证券公司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要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在年度报告中应对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做出说明,同时还应委托所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风险管理系统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并出具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应随年度报告一并报送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

2001年12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1年修订稿),其中第四十二条规定,在年度报告正文中,监事会应对“公司决策程序是否合法,是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公司董事、经理执行公司职务时有无违反法律、法规、公司章程或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发表独立意见。该规则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对其内部控制信息进行披露,但披露内容较为简单,仅是一笔带过。李明辉、何海和马夕奎对我国2001年1147家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进行了研究,发现除了4家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因中国证监会的特殊披露要求披露其内部控制信息较为详尽外,其他880家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上市公司中,大多数公司的信息披露流于形式,且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动机不强。

2007年证监会再次对其进行修订,于12月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7年修订),其中第三十九条要求监事会对“公司决策程序是否合法,是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有无违反法律、法规、公司章程或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发表独立意见,与2001年修订版相同。同时,其中公司治理结构部分第三十条规定,公司应该说明生产经营控制、财务管理控制、信息披露控制等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情况,包括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的工作计划及其实施情况、内部控制检查监督部门的设置情况、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有关工作的安排、与财务核算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情况。同时鼓励央企控股的、金融类及其它有条件的上市公司披露董事会出具的、经审计机构核实评价的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这部分与2001年修订稿相比较,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内部控制信息的强制性披露阶段

(一)《内控指引》的要求

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萨班斯法案》关于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性披露的要求对我国产生了较深的影响。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于6月5日和9月28日发布了《上交所内控指引》和《深交所内控指引》(统称《内控指引》),并分别于2006年7月1日和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

《上交所内控指引》第三十一条规定“董事会应根据内部控制检查监督工作报告及相关信息,评价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形成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公司董事会应在审议年度财务报告等事项的同时,对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形成决议。公司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的,可由审计委员会编制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草案并报董事会审议。”其第三十二条规定,“公司董事会应在年度报告披露的同时,披露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并披露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核实评价意见。”第三十三条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应参照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对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进行核实评价。”总结上述规定,即《上交所内控指引》要求上市公司董事会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并由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进行核实评价,出具评价报告,在年度报告披露的同时,披露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并披露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核实评价意见。

《深交所内控指引》第六十二条规定,“公司董事会应依据公司内部审计报告,对公司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审议评估,形成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公司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应对此报告发表意见。”第六十三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在对公司进行年度审计时,应参照有关主管部门的规定,就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情况出具评价意见。”第六十六条要求“公司应于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四个月内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注册会计师评价意见报送本所,与公司年度报告同时对外披露。”即《深交所内控指引》要求上市公司董事会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由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发表意见,并由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进行核实评价意见,在年度报告披露的同时,披露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并披露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核实评价意见。

纵观两个《内控指引》,可知指引均要求上市公司董事会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发表的核实评价意见,但具体要求还有所不同,《深交所内控指引》还要求公司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发表意见,而《上交所内控指引》则没有要求。且两个指引都没有要求上司公司董事会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和注册会计师审核意见在哪披露,这给上市公司带来了选择披露位置的随意性。由于《内控指引》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和注册会计师审核意见,因此两个指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信息进入强制性披露阶段,也称《内控指引》为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性披露规则。

(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实施

然而内部控制相关规定比较分散,权威性不足,为了加强我国内部控制的建设,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于2006年7月15日发起成立了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研究制定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并于2007年3月2日草拟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征求意见稿),最终于2008年6月28日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该规范于2009年7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要求执行该规范的上市公司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中介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实施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包括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该指引要求执行内控体系的企业必须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且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

为了保证内部控制的稳步实施,财政部等五部门规定该指引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执行,2012年1月1日起在上交所、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执行,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该指引与2008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共同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已基本建成。

然而,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已基本建成,它的效果将如何呢?2010年7月,德勤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一项调查,发布了“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调查报告”。该报告指出:“中国上市公司在内控体系建设方面有了积极的发展,但仍存在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缺少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系统等问题。”也就是说,尽管大部分管理者们已经明了内部控制对于确保企业财务报表的可靠性、有效控制企业内部各类风险等方面的重要性,但很多企业对如何建立、评估和改进公司内部控制仍然感到无所适从。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仍然需要经历一段艰辛的历程。

参考文献

[1]陈若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历史演进和研究展望[J].会计之友,2010(11)

[2]财政部等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S].2010

[3]财政部等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S].2010

[4]杨有红,汪薇.2006年沪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J].会计研究,2008(3)

香港僵尸电影的发展历程 篇5

谈起香港僵尸电影,人们会立马想到林正英塑造的道长形象和身穿清朝官服、青面獠牙的吸血僵尸。这种认知正是来自20世纪80年代香港僵尸电影兴盛时期所拍摄出的僵尸片。可见,这时期的作品在整个香港僵尸电影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此之前,香港僵尸片经历了长达44年的漫长发展期,不仅数量少,而且在情节内容、人物形象等方面对西方同类型电影的模仿较为明显。在长期的准备发展后则是极盛而衰,20世纪80年代后,香港的僵尸片因多重原因走向衰落,虽然近几年偶有香港僵尸电影问世,大多影响甚小。纵观整个香港僵尸电影的发展,可以将其分为三个时期:80年代前的萌芽和发展时期,80年代的鼎盛时期,90年代初至今的没落时期。

一、漫长的岁月——香港僵尸电影的萌芽和发展期

20世纪30年代—70年代,这个时期不仅是香港僵尸电影萌芽和发展时期,也是香港鬼怪类型电影的发展期。巧合的是,香港第一部鬼怪电影《午夜僵尸》就是一部僵尸题材的电影,由香港南粤影片公司在1936年出品。影片所塑造的僵尸形象来源于西方吸血鬼“德古拉”。因为当时以西方吸血鬼为形象的恐怖电影在全球热映,这影响了香港第一部鬼怪片的取材。可以说,《午夜僵尸》就是依据同时期西方恐怖片的模式进行创作的。“30年代的香港至少有三部僵尸电影上映”。上世纪40年代,香港沦陷,国家民族陷于危难时刻,受社会形势所迫,香港电影一度停拍。从下图可看出,虽然40年代后半期已经陆续开始拍摄电影,但是这一时期没有一部僵尸片。直到1957年僵尸电影才重新回到银幕。60年代,香港受到内地影响,开展了两次规模盛大的思想清洁运动,抵制封建迷信思想。破除迷信、提倡科学的思想直接印证在电影数量上。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香港拍摄的鬼怪片仅有20部,只占此时期香港电影总量的1%,其中僵尸电影更是屈指可数。“1936年开始到1980年的44年间,只有七部电影以僵尸作为题材。”[1]可以说这一阶段的香港僵尸电影发展速度非常的缓慢。

出品年 电影名 导演 制作公司1936午夜僵尸 杨工良 南粤影片公司1939鬼屋僵尸 梁伟民 香港大明星影业公司1939三千年地底僵尸 香港山川公司1957湘西赶尸记 王天林 香港港新华影业公司1958尸变 朱石麟洪演 香港凤凰影业公司1959僵尸复仇 周诗禄 香港邵氏制片厂1962吸血妇 李铁

僵尸片作为一种与社会主流意识相悖的非现实主义题材影片,受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排斥和压制。在硝烟四起的年代,这类直面死亡、增加恐惧感的电影并不合适整个香港社会的氛围。“总的来说,80年代前的‘僵尸片’较为理性,对‘僵尸’题材均以反迷信作为创作方针。”[1]而且从技术上来说,早期的僵尸片无论是拍摄器材还是后期制作技术都不成熟,这无疑是僵尸片发展速度缓慢的基本原因。因此在这一时期僵尸片的创作并未成为流行文化,而是陷入一种缓慢的发展状态的困顿之中。

二、大放异彩、独具特色——香港僵尸电影的鼎盛期

上世纪80年代,是香港僵尸电影的鼎盛时期。主要从香港僵尸电影的票房和拍摄数量两方面体现。1980年的《鬼打鬼》中僵尸形象只占据电影中一段小小篇幅,虽然引起了观众的注意,但是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力。真正抓住观众视线并打开僵尸片市场的是1985年拍摄的《僵尸先生》,该片横扫香港金像奖各大奖项,同年排名第七的高票房。高额的商业利润,让各大制作公司争相创作此类题材的电影。根据资料显示,1985年-1989年,这短短四年间香港就出品了12部僵尸电影,远高于80年代前所拍摄的数量。

香港僵尸电影虽然在30、40年代已初见端倪,但这一类型一直未能得到充分发展,直到70年代末期,这一情形才大有改观。僵尸片在香港的兴盛,与香港电影界的新浪潮运动密不可分。新浪潮运动掀起了香港影坛的整体革新浪潮,形成了多元化的创作格局。这样的一个背景下,香港僵尸片不再呆板的模仿西方同类型电影,将中国传统的赶尸文化融入其中,独具特色,风靡整个亚洲,《僵尸先生》还作为香港电影代表之一在美国的香港电影周进行放映,僵尸片成为继功夫片之后另一种影响广泛的重要类型片,使得香港鬼怪片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充满了生机。“新浪潮运动影响了一批青年导演,他们深受国外先进电影理论的影响,追求‘个性’,敢于通过刻意构造的画面来转达自己的主观意识,将新观念和新技巧融入电影,给香港电影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冲劲。”[2]

这一时期,各类型电影之间融合的进程加快,类型片的样式格局重建。传统的类型电影,剧情相似、人物雷同、模板叙事,给观众一种相近的体验。但是,此时期香港电影类型的界限已经开始日渐模糊。如僵尸电影的鬼怪情节中寓含着社会正统思想,武功打斗中添加喜剧元素,很难说它是纯粹的某一类型电影。“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模糊的混杂,使香港电影既有保障票房的观赏性,又不乏可评说的艺术性和思辨性。”[3]由此,香港僵尸片在80年代一经上映,即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收益,迅速地成为市场的宠儿,变成一种流行的大众文化样式。僵尸片在香港风行十数年,直到90年代初期才呈现衰落之势。

三、香港僵尸电影没落期

古人语:物极必反、盛极必衰。90年代的香港僵尸片开始逐渐走向没落。《非洲和尚》、《新僵尸先生》以及完全效仿西方吸血鬼电影的《一屋哨牙鬼》、《僵尸医生》等,都接连票房败北。虽然僵尸片势微,僵尸却在荧屏上找到了市场。为了吸引喜新厌旧的观众,僵尸题材的电视剧逐渐西化并换上了现代生活的包装,《我和僵尸有个约会》正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该剧基本上参照西方吸血僵尸的传说而设计人物,时代背景也换成了现代香港,剧情中加入了许多探讨人与人之间复杂感情的细腻描写,结果大受欢迎。可是此类电影题材却难回大银幕。1993年以后,港台武侠片的热潮风起云涌,之后,香港僵尸电影也都未引起太大反响。2001年的《赶尸先生》和《僵尸大时代》倒值得一提。《赶尸先生》完全取材自湘西赶尸的传说,集巫术、茅山、下蛊等民俗怪谈于一身,连男女角色的服饰都取自湘西少数民族;《僵尸大时代》保留了本土僵尸片的清末背景和师徒逗趣、深宅斗法、尸变、师徒合力斗僵尸等情节,并在表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方面有一定突破。尽管《僵尸大时代》在人性的塑造有所加强,但是观众已经对这类仅以僵尸为噱头,情节相似和叙事松散的僵尸电影厌倦了,所以未造成任何影响。观众的审美需求已经改变,不再是简单的追求视觉上的刺激,还要求能够触动人心的作品。这正式是导致香港僵尸片走向衰落的决定性因素。

结语

作为一种重要的类型影片,香港僵尸电影在大半个世纪中经历了萌芽、发展、鼎盛、衰落的过程。它的诞生和发展,反映出人们对于超自然现象的审美心理需求,同时又蕴涵着深刻的文化渊源。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习俗中丰富多彩的鬼怪与灵异故事,西方类型影片的模式套路及其娱乐精神,都从不同方面深刻影响着香港僵尸片这一电影类型的发展。在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多重影响下,香港僵尸片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影片,特有的创作模式与风格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1]翁志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香港僵尸电影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4).

信息的发展历程 篇6

一、国内财务软件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随着国内的计算机技术学应用、会计工作、会计数据处理及电算化实现, 财务软件的发展从20世纪的70年代末开始起步, 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 从1988年之前、1988年至9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至今就经历了:萌芽准备 (单项型核算) 、核算型会计软件 (核算型) 、ERP系统起步 (管理型) 三个阶段。从2005年10月起, ERP软件制造商发布了金蝶Bos软件是基于ERP的平台, 为企业提供更强大功能的管理结构平台, 并且根据各种不同企业的需要, 进行了软件功能的不同组合。我国财务软件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比较晚, 但是也逐渐的发展起来, 并发挥了愈来愈重的作用。尤其重要的是, 此软件与同类产品相比, 更有利于操作。同时它的推出标志着我国ERP软件的研发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信息产业化, 软件产业化的规模迅速扩大发展。目前, 财务软件已达到200多个, 软件用户率为90%以上, 财务软件总的用户数超过了100万。与此同时, 软件企业的内部管理也将逐步的走上了正轨。财务软件从商品化、通用化转向了专业化、产业化及社会化。

二、我国财务软件的发展方向

首先由核算型发展到管理型、决策支持型。决策支持型的财务软件发展侧重于为用户提供经营的决策信息。它以各种形式的经济预测、数学模型为主要基础, 根据企业的数据库、模型库及决策判断、选择推理等有关知识库, 及时提供预测、决策信息, 有利于用户对方案与模型进行分析与比较, 正确做出决策。一般设有:预算管理、本量利分析、投资分析、强大报表和综合查询等子系统。其次是由单机的运行向网络化的发展。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单机运行的不足日益显著, 很难满足会计信息的及时、有效处理的需求, 而网络技术能使企业各项系统做到综合利用, 使企业信息在整个网络范围内使用与整合。为了更好的满足网络化的需求, 未来财务软件应该具备:远程数据的传递处理、远程查询、远程报表报送、远程集中管理、远程审计稽核和网上理财等服务。再次是人工智能在会计领域中的使用。在将来财务软件中, 会计系统将会把专家系统引入决策过程当中, 按照逻辑判断形式将在解决会计问题时所用的知识、经验等存入到计算机内, 因此, 可将达到专家水平应用, 为会计人员的决策做一个辅助工具。

三、财务软件在网络发展的优势与局限

为了更好的适应网络的发展和新管理等时代的需求, 国内的会计理论、会计实务以及会计软件的开发商都做出了强烈的反应, 相应的提出了“网络财务”的新概念, 一部分会计软件开发商也开始研究与推出网络财务软件的应用。网络财务指的是建立于网络技术基础上, 能在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整合使用, 以财务管理为核心, 业务管理为协同, 都具备有传统的财务软件, 支持远程联网处理、动态会计核算以及在线财务管理等的基本功能。所以网络财务在财务软件的发展历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与传统财务软件比较, 既具有它的优势, 也有它的局限性。

(一) 网络财务的优势

2. 在支持财务和业务的处理与会计核算方式中

在网络时代, 企业对财务和业务协同性的要求较高, 网络财务软件可从根本上促进财务和业务相协同, 实现企业财务和业务部门、企业和供应链间的协同。在财务和业务的协同进行中, 网络财务会使会计核算从事后成为实时, 财务管理将会从静态走向动态, 大大丰富了会计信息的内容, 并提高了使用价值。企业财务主管基于网络财务软件提供的动态会计信息, 及时做出反应, 使财务数据有更好的决策意义。

3.在支持网上的理财服务与提供网络化的财会工作中

网络财务将衍生出一种信息服务, 我们把它称为网上理财服务, 它具备的一项重要功能是以专营网站的方式, 在网上为用户提供了专业性财务服务, 不要求用户一定购买其软件, 直接可从网上获取授权及账号, 为小型企业或其它不愿意购买财务软件的会计主体提供了数字化服务。同时, 网络财务改变了财务管理时间与空间的范围, 财务数据从传统纸质页面、电算化初期磁盘等数据发展到电子单、网页数据、电子货币等, 将提高企业管理的水平与运作效率, 增强竞争能力。所以支持在线办公、移动办公等网络化的方式在财会工作上是必须的。

1. 在支持远程与管理服务中

在Internet/Intranet网络环境下, 在建设企业会计信息的系统中利用网络财务, 既实现了企业事务远程的联网处理, 比如远程报账、远程报表、远程查询、远程审计等系统, 又可在在线管理和集中管理的模式中, 消除物理性距离与时间性差的概念, 加强了对下属财务机构的监控, 高效又快速地收集了业务数据, 有效降低了整合企业财务资源的投资与运行成本, 提高企业的效率, 促使企业科学化和业务智能化的发展, 并可保持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一致性。

(二) 网络财务的局限

1.缺乏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的指导

财务软件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像核算型财务软件, 处理规范, 流程单一等倾向基本上都是传统财务软件的一种形式。而财务软件作为企业信息系统的一个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也不是一个纯技术系统, 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 计算机技术的手段是其灵魂。就在这一点上, 网络财务不能跳出一个传统的财务软件管理的框架, 从企业信息系统角度来重新考虑财务软件。

2. 缺乏科学性的管理和决策支持的内容

从纵向方面来看, 企业的信息系统可以分为管理信息 (MIS) 、数据处理 (DPS) 、决策支持 (DSS) 三个层次系统。传统财务软件系统主要是以模拟手工业服务为流程, 在核算结果上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分析, 属于DPS的层次。而新管理时代企业财务不仅要提供核算型的财务信息, 更要求提供更丰富的战略性的财务信息及高水准的财务部门服务。这就需要财务软件要做到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决策型的转变, DPS的层次向MIS、DSS的层次发展。近年来一部分软件公司也相继推出“管理型”、“决策支持型”的财务软件, 但它们只是在核算型软件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财务的比率计算、存货进销存的管理、领导查询的模块等等, 与真正管理型、决策支持型相距甚远。而网络财务还基本上停留在核算型财务管理系统中。

3. 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调控的功能、可靠的数据及传输安全保障性

信息的发展历程 篇7

我国银行信息化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20世纪90年代对于柜面业务初步实现信息化处理,20世纪90年代末至2005年,主要进行和完成全行性的数据大集中工程,信息化在原来信息技术基础薄弱、管理机制不健全和有效投入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显著成绩。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应用于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各银行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借鉴国内外现代银行经验,从银行实际出发,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业务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十年来银行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历程如图1所示。

一、信息技术基础平台建设

以建立和完善总行“三大中心”即数据中心、软件研发中心、灾备中心为重点,以进一步完善网络系统为依托,逐步完善信息技术基础平台,为业务的经营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服务,提升银行信息系统集约化运行水平。

十来来随着银行发展战略要求改变“一行千面”的服务模式,建立统一的服务渠道,提供统一的客户体验。需求催动建立一种粗粒度、松耦合面向服务的统一IT架构,主要包括满足现有业务需求、对银行有战略价值、有影响的公共应用、交易构件及数据结构,同时包括满足将来业务需求的新的公共服务或系统功能,实现银行数据整合、业务处理和渠道访问的无缝集成。

二、经营决策支持平台建设

以经营决策支持平台建设为目标,关注银行数据结构一致性研究,制定统一的信息资源目录,建立数据共享和交换平台,加强数据资源共享和统一管理,更好地采用多维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数据的深层分析与综合利用。然后以数据结构、业务流程为基础,建立统一的应用服务渠道,明确各个相对独立的应用系统的共性部分,对于共性部分尽可能进行功能抽取,建立公共构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个系统的部署及实现方法。

以开发和优化银行“三大系统”即综合业务系统、信贷管理系统和以数据仓库为基础的综合报表系统为重点,以扩展和细化数据维度与粒度为关键,逐步建设以风险防范为中心的经营管理平台和以经营战略分析为中心的决策支持平台。

三、信息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结合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分层次、分步骤地制定银行信息系统的有关标准,形成较为完整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全面提升银行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水平。银行信息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是作为银行总体经营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描述如何有效、经济、规范、连续地推进银行信息化建设,是对银行信息化建设从战略目标、总体策略、实施步骤、关键技术、相关规范、信息化阶段划分及费用投入等方面做出的总体谋划,强化规划指导作用,整体协调推进科技和业务的深度融合。

十年来银行业以IT建设现状为基础,按照业务发展要求,建立信息技术标准体系,设计、实现和完善银行IT架构,规范IT管理,不断进行银行信息化发展,推动银行科技发展由分散模式向集约模式的转变。

四、信息科技风险防范体系建设

信息科技风险防范是一个内涵深、外延广的多维度定义。信息科技风险防范的事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常常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因素之间互为表里,交织在一起互相纠结。影响安全的各类风险之间往往相互关联,只有进行多层次、多视角的探析,才能进行全方位覆盖。银行业务极端重要性要求信息化系统必须安全、稳定、高效运行,要求银行通过合理的架构设计和技术手段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十年来,银行专注信息科技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加强数据中心、各级行机房和网络系统的安全建设,建立和完善各种信息科技风险应急处置和风险防范机制,构建完备的信息科技风险保障体系,有效防范、控制和化解信息系统风险,满足银行业务发展的安全要求,有效提升信息科技风险防范水平。

五、信息技术组织管理体系建设

信息的发展历程 篇8

一、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要点概述

教育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推动着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的全面创新和深刻变革[1]。经过分析2004—2013年10个1号档及主要的33份政策文献,总结出上海市关于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规划纲要的颁布,呈现了上海市近十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重点,即: “十五”规划纲要对教育信息化的重点任务为,2001—2005年努力形成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体系,基本建成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教育设施,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校校通”工程[2]。“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2006—2010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重点是通过市级财政转移支付,继续增加远郊和薄弱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3],普及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2010—2020年在上海教育城域网新一轮建设中,升级改造“校校通”,初步形成“跨区认证”机制和“电子学籍卡”应用机制[4]。因此结合沪教委基〔2010〕1号文件具体提出的发展目标及任务,可总结出上海市近十年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工作重点是: 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到信息化数字资源的建设; 从学科信息技术的应用到人才培养; 从师资培训到财政投入,从而达到全面建设和完善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目标。

二、教育信息化政策具体措施回顾

1. 普及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

在过去的十年里,上海市各个学校在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早期报告反映的观点是,在学校里普及硬件及软件设施是广泛而有效地使用教育技术的第一步,因此2004—2007年行动计划就指出完善对中小学教学装备的配置到提高农村中小学校的生机配置比例以及优化教育信息化设施环境[5]。而在2013年,上海市已建成百兆互联的“校校通”主干网,其中部分区县级“校校通”已实现光纤高速互联。与此同时,建立上海教育数据中心,实现各类业务数据的整合管理和共享交换,为上海教育提供决策分析和支持。

通过整理《上海教育年鉴》发现,上海市在中学教育阶段自2004年投入网络及外部设备金额共2.7亿元,至2011年已达4. 4亿元, 增长额为16566. 67万元,由此可知,在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基础设施需求的投入是不同的。《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04年市政府教育实事项目的实施意见》中将“改善355所郊区初中、小学教学设施,均衡城乡义务教育水平”列入2004年市政府实事工程项目之一。2011年,又加大向偏远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的倾斜力度,继续农村400所中小学信息化环境设施建设,并投入2.8亿元。

2. 完善教育信息化数字资源

在数字化教育资源方面, “2004—2007年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行动计划”把推进信息资源建设应用作为重点目标。上海市教育资源库项目是市教委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实施的重大举措。覆盖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等数字化学习资源,通过互联 网、卫星、IPTV /数字电视等通道为本市、长三角及四川、云南、新疆等中西部地区提供服务。据2013年统计,上海市的教育资源库已有15T容量资源,注册人数达到210万,访问数量超过4.02亿人次,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教育资源库。

3. 提升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

在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一是2004年配合二期课改,建设了一批服务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资源库和特色网站,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二是“十二五”教育信息化专项规划中指出,建设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一批创新实验室,推进教材数字化和教育资源云平台试验,探索学与教模式的转变。完善农村实验学校和城市示范学校项目,推进农村中小学校信息化应用的绩效评估。三是沪教委基〔2010〕1号文件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建设一批网上课程,重点推进专题教育网络化。在部分学校探索利用“电纸书”开展教学。四是沪教委基〔2013〕1号文件继续探索“课程超市”服务的新模式,实现优质资源的可交换、可再生。

综上所述,关于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包括教学方面的课程与信息化的结合,由开发教学软件逐步转向开发数字化教材、专题教育网络课程的建设、电子白板和虚拟实验室的广泛应用,还囊括了中小学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的教育信息化的运用,即由2004—2007年工作计划中的建设数字化管理系统到沪教委基〔2010〕1号文件中完善管理信息化标准,从而切实推动信息技术面向学校整体发展的深入应用。

4. 注重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

教师教育信息化即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一般包括两种类型的培训: 基本的功能性信息、通信技术技能、教学技能和对课堂中的信息通信技术的理解。

在“十五”期间,教师培训主要以配合教育改革为主。在“十一五”期间,农村师资队伍发展和师资资源共享成为上海市教育重点。同时,建立了9个中心城区与9个郊区县的教育对口合作交流制度[6]。在“十二五”期间,市教委整合信息资源,将远程教育集团的教师教育网、各区县教师进修院校的培训网和双名工程基地网整合,形成了互联、互通、互用。建立了学分银行,学分互通互认机制。全市80% 的教师完成教育部教育信息技术能力中级培训。

5. 确保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

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生均教育公用经费为教育信息化基本建设提供基础保障,而信息化专项的投入则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上海义务教育经费的筹措实行市政府统筹规划、宏观调控,区县政府为主统筹、乡镇政府积极参与的分级管理体制。本文通过《上海教育统计年鉴》整理并计算了上海市2004—2011年初中生均教育公用经费,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上海市总体生均教育公用经费呈上升趋势。上海市区和郊区的生均公用经费增长比例大致相同,但市区与郊区教育经费投入差异性很大。基于此,2006年及之后的沪教委文件中都提出要以农村地区的财政支付转移为主,意在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沪教委基〔2010〕1号文件又提出市级设立“上海市教育公共平台建设专项资金”,切实保障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并加大向偏远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的倾斜力度,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推进基础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7]。

三、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特点及启示

通过对上海市教育信息化政策分析了解到,每个年度教育信息化政策重点是总规划的延伸和细化,因此分析及总结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特点对其他薄弱地区发展教育信息化具有相同背景下的导向和借鉴意义。

1. 实施重点: 政策内容的一贯性

上海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基于国家总体政策的要求之下,既符合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体现出地方政策和措施的特色,从时间维度而言经历了起步、发展到深入[8],即从普及教育信息,建立“校校通”到如今实现全市中小学全面覆盖网络以及“三通两平台”的建立; 从空间维度经历了从重点建设到普遍推广。与此同时,从市中心延伸到郊区及农村形成了一条教育信息化共享带,从而使得更多的师生从中受益。

2. 实施对象: 政策发展的倾斜性

由于政策实施主体需求不同,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实施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从实施对象来看,上海市教育信息化政策实现了从城区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到郊区、农村学校教师培训; 从实体培训到网上教师培训; 从教师技术掌握到信息素养提升的目标。与此同时,也基本实现了从省内教师教学资源的共享到全国教师教学资源使用的认可。

3. 实施评价: 政策发展的客观性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并不是政策过程的终结,在其基础上制定一定的规范评价,才是一项完整又具体的政策过程[9]。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在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在摸索探究中逐步实现从关注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的构建到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的具体化,从而使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更趋于科学和客观。

在我国教育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教育信息化为数字化环境中生存的个人提供了一种可获得的、可信任的服务支持,促进了个体和地区发展最大限度的需求和满足。上海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迅速且有效的,也为其他薄弱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学习的平台。然而,基于以上取得的成果也发现,如何真正做到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如何避免网络教育资源的重复浪费,如何建立教育信息化的立法制度,如何促进教育信息化评价人员的专业化等,上海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摘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通过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有效执行,使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上海市“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以及2004—2013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要点及相关政策为对象,分析上海市在此阶段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的重点及变化趋势。

一个信息技术教研员的成长历程 篇9

三年后被调入昆明市中心城区教研室, 着手进行区小学计算机课程实验的准备工作。我深入学校进行调查研究:调查计算机设备、师资等第一手材料;填写了《小学、幼儿园计算机装备及使用情况统计表》;撰写了小学校园内计算机使用情况调查报告;组织教师培训;自己编写小学计算机教材, 并拟定开课方案。区小学于1994年9月正式开设了计算机课。在教学研究工作中, 我与年轻的教师一同备课、听课、评课, 组织教师同上一堂课。我骑着自行车在各学校间奔走, 与教师们在探索开设计算机课程的路上跋涉着, 艰辛但充实。

初次主持的《对小学生进行计算机教育的实验研究》课题, 通过六年的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获昆明市2001年科技进步三等奖, 获五华区2001年科技进步二等奖;组建计算机兴趣小组, 培养计算机爱好者, 指导的学生在省级、全国小学生计算机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在教学研究工作中, 积极与同行交流, 不断总结提高, 所撰写的论文《小学计算机教育的现状与思考》、《浅谈小学LOGO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谈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在全国、省级论文评选中获奖, 在省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从WPS软件教学所想到的》等10多篇文章。在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中, 我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 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极强的责任心去做每一件事, 得到了学校和教师的信任和尊敬。

我于2002年调入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担任全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究工作。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后, 全国各地信息技术教育方兴未艾, 云南省也在大力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建设我省信息技术教材的同时, 我思考着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素质的办法。

●新教材培训为年轻教师成长搭建学习平台

每年我们在组织中小学信息技术新教材培训时都会开展形式丰富的教学研究活动。几年来先后邀请了多位国内知名专家, 如吕品老师、苗逢春博士、李艺教授等亲临培训现场, 在传递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同时, 做教师的专业引领;同时挑选本省优秀教师在培训中做专题研究课, 研讨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观摩课、专家点评、交流研讨、互动参与的形式, 极大地调动了信息技术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从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需求出发, 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 在技术培训中渗透教学设计指导和教学建议, 在授课教师的带领下, 参培教师一同体验到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取得的教学效果, 每位参培教师在活动结束前都按要求完成了“参与式教学设计任务表”, 并积极参与“教学设计典型案例互动分析”环节, 教师普遍反映收获颇丰。六年来, 参培教师达3500人, 培训收效甚好。

●促进教师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 形成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团队

自2003年以来, 我们组织了三届省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优质课展评, 展示了16个州市的142节优质课;三届省级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评审活动, 1080份参赛论文和教学案例参评, 我从中编辑整理了三本优秀论文、教学案例集, 并下发到全省信息技术教师手中, 指导广大的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工作。活动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充满活力的信息技术骨干教师, 我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给他们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省内的教学研讨活动让教师们分享教学及管理的经验;教学评价专项研讨活动让这支骨干教师团队成为当地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带头人。让我最为感动的是:参加2008年全国义务教育优质课展评活动之前, 骨干教师团队和我共同为4节参赛课备课、听课、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环节, 使得这4节参评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节一等奖, 1节二等奖。

●关注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的成长, 培养优秀的教师

我所在学校是个乡级中心校, 相对条件要好点。校长很有魄力, 这学期引入了10兆的光纤。

与乡里其它校比, 我感到很满足。我每次下乡到下面的小学, 要走四、五个小时的山路, 最远的要走到天黑, 要带干粮和手电。那里的孩子除了电视机就没见过其他的电器。我至今都忘不了第一节上机课:学生觉得计算机太“神圣”了, 不敢动。在我的一再鼓励、“威胁”下, 终于有两个男生动了, 右手绷得僵硬, 明显的抖动, 呼吸急促……最后, 一阵抽泣声更让我热泪直流:原来是不小心把机子关了。他们认为是自己把它弄坏了!为什么我的眼里含有泪水?因为我深爱着这些孩子!

冬天早上上课, 看到小孩子赤脚穿着拖鞋, 而外面的气温最多就4、5度的样子, 我心里那个难受真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每个周末有的小孩回家都是走山路, 20公里不在话下, 可谓是翻山越岭。遇到下大雨的情况就更加糟糕了, 有时候礼拜天晚上要到很晚才能赶回学校;现在学校的学生住宿也非常紧张, 有的2个小孩睡一张床, 我觉得相比从小在城里长大的我来说, 这里的一切都叫我觉得心里特别不是滋味!真的不希望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的差距越拉越大。想想我以前在城里读书的生活和现在山区孩子的生活, 不能比较, 不仅是时间和空间上的差距, 更是教育区域性上的差距!

不来这里当教师很多东西是无法想象的。或许有的人一辈子都不能体验这样的感受。我只能快乐并积极努力帮助, 我能帮助的孩子们!

——一个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的感言。

云南省是一个边疆省份, 农村中小学学校约占全省中小学总数的70%以上。农村学校布点分散, 教育资源短缺, 教师职后培训成本高, 导致了城乡教学质量的落差。因此搭建以网络教研为主体的培训平台势在必行。2008年, 借助云南省特岗教师培训的平台, 我做了积极的尝试, 在培训平台上发布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课例和点评、优秀教学论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难点解析, 就教学疑难问题提供教师交流研讨的平台, 要求参加学习的教师完成一篇教学论文的撰写, 一份教学案例的设计, 有近200名教师参加了网络教研活动。我想通过远程交流平台, 使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 骨干教师团队与农村教师之间以网络教研方式, 均衡发展, 促进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每年我都要下到州市农村中小学去听课、调研。我能感受到基层学校的孩子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喜爱, 信息技术教师面对简陋的上机条件的艰辛与无奈。面对信息技术课在中小学的尴尬境地, 我积极鼓励教师调整思路上好课, 并积极与学校管理层沟通解决实际困难。我常与信息技术教师交流这样的想法, 要守好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主阵地, 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 让学生在你的课堂上有收获。你的课堂在学生心目占有足够的位置, 你才能在学校里有足够的位置, 你才能在学校中有“话语权”。不要仅仅只做学校中的“教辅人员”, 要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中做主力军。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旧市一所农村小学的一名青年男教师。我是通过一次竞赛活动认识他的。他参加工作时间不长, 但课设计得很新颖, 上课时很有激情。从那次认识他后, 每次省级的教材培训, 我都安排他去磨练磨练, 上节公开课或进行专题交流。慢慢地, 他变得很干练, 进步也很大。去年我推荐他去参加全国的课赛, 他用完美的表现豪无争议地获得了一等奖。课后他与我交流:那40分钟课堂是很美妙的, 我没有任何的紧张, 只有兴奋。比赛回来后他成为了个旧市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骨干教师。我向很多信息技术教师介绍他的成长经历:不论身处何地, 只要用心耕耘你的课堂, 会有收获的。

管风琴的发展历程 篇10

标准的管风琴包括几个主要部分:音管、键盘、音栓和风箱等。音管建在风箱的上面,风箱中安装栓塞并与琴键相连接。演奏者靠操作琴键,将风箱中的气输送到音管中,然后产生乐音。

管风琴的音管包括金属制音管和木制音管。每一个音管只能发出单一音高的音。按照发音原理的不同,音管分为Flue音管(发音原理像竖笛)和Reed音管(发音原理像单簧管)。音管被分为不同的组,每一组包括一定数量的音管,按高低顺序的不同依次排列,并垂直地建在风箱的上面。音管的尺寸越小音越高,音管的尺寸越大音越低。同一组音管的尺寸不同,音高不同,但音色相同。通常一个管风琴包括好多个音管组,这些音管组被分配在不同的音管区,每一个音管区都拥有自己独立的键盘。音管的形状被设计得各种各样,这是为了音色和音量的需要,如有的音管可以模仿小提琴的音色,有的音管可以模仿小号的音色,等等。音管的数量依管风琴的大小而定,最小的管风琴包括十二到二十四个音管,最大的管风琴在美国的亚特兰大城市礼堂(Atlantic City Auditorium),包括三万三千个音管。一个标准的教堂管风琴至少包括几千个音管。平常你是看不到所有音管的,只能看到管风琴上方主体结构中的一些音管,但是这些音管有时是不发音的,它们仅起到装饰的作用。绝大多数音管都建在管风琴主体结构背面的音管屋内。

管风琴的键盘数量根据管风琴的大小而定。最小的管风琴包括一排琴键,最大的管风琴包括七排琴键和一个脚踏板键盘。通常一排琴键包括六十一个音(五个八度),脚踏板键盘包括三十或三十二个音(两个半八度)。

音栓是圆形的突钮,可以推进推出。它的主要作用是关闭或阻塞气流进入通向音管的通道,并控制音管的音色。据历史记载,音栓最早在1450年左右使用。通常一个音栓控制一组音管。如果一个管风琴包括两排琴键和一个脚踏板键盘,音管数多在一千五百个到二千个之间,它需要二十五个左右的音栓。一般来说,管风琴的键盘数越多,音管的数量也越多,要求的音栓数量也越多。在大型管风琴中音栓的数量多达几百个。

风箱是管风琴中另一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年代的不同和管风琴设计学派的不同,风箱的形状各异,但其功能都是一样的,即将风箱中的气输送到音管中去,像上面所说的音管建在风箱的上面,风箱中安装栓塞并与琴键相连接。风箱中的空气通过键盘的操作输送到音管,然后音管发出乐音。

潘神萧(Pan Pipes)

潘神箫是一种芦杆制的吹奏乐器,或叫排箫。该乐器与古希腊“潘神”(一种长有人身、羊足,头上有角的畜牧神)联系在一起。它由不同长度的芦杆编成一排,每一个芦杆上都有一个控制气流量的简单装置,用嘴吹奏。潘神箫被认为是管风琴的祖先。

水压管风琴(Hydraulic Organ)

公元前250年克特西比奥斯(Ctesibius)发明和建造了第一台水压管风琴。它以阿基米德原理将水抽到一个大罐子中;在抽水的过程中排出水汽,然后将这些水汽通入一排由不同长度组成的音管中(芦杆制)并发出乐音。每个音管都由一个键或杆子来控制,这些键或杆子的作用不仅能使音管发出有固定音高的乐音,同时还控制演奏中所需要的水汽量。这种管风琴的声音比较混浊,不清晰,音响效果不佳。水压管风琴在公元三世纪还在使用,它是古罗马帝国时期最流行的乐器之一。

空气压缩管风琴(Pneumatic Organ)

公元395年第一个空气压缩管风琴建成,这之后水压(水动力)机械装置逐渐被以空气压缩原理的风箱所取代。这种管风琴体积较小,通常由多个儿童站在风箱的压缩板上用人力压缩风箱中的空气,然后凭借传出的气流吹奏这些不同长度的音管。演奏者在演奏的同时还要控制音管中空气的供给量。

中世纪教堂管风琴(Medieval Cathedral Organ)

中世纪一般指从公元五世纪到公元十五世纪。随着古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到公元395年)的衰落,管风琴在中世纪的早期并不流行,一度传到中东地区,直到公元九世纪管风琴才又回到欧洲的音乐文化生活中。中世纪时期有三种不同形式的管风琴,即中世纪教堂管风琴、固定管风琴和便携式管风琴。

中世纪教堂管风琴主要是利用空气压缩原理来演奏的。在它的发展早期,琴键只有一排,音域也非常窄,只能弹奏简单的旋律。到了十二世纪,法国出现了两排键管风琴。在十三和十四世纪,教堂管风琴的设计有了较大的发展,并特别流行建造大的管风琴。最具代表性的中世纪教堂管风琴是建于1361年的德国哈伯斯塔特(Halberstadt)教堂管风琴,它的体积非常庞大,包括二十个风箱,演奏时需要十个壮汉同时用力将风抽到这些风箱中。其音管的尺寸高达二十九英尺,直径十四英尺。由于音管尺寸大,所以它使用脚踏板琴键,因为这样比较容易控制空气的供应量。这种管风琴的结构也非常复杂,包括三排琴键和一个脚踏板键盘,其音域达三个八度。

中世纪教堂管风琴的音管已开始使用金属材料。音栓还没有被使用,直到1450年管风琴才逐渐开始使用音栓。

固定管风琴(Positive Organ)

这类管风琴最早出现在十世纪,它当初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一些小型教堂的需要。它的体积一般都比较小,通常只包括一排琴键,一组或几组音管。演奏时或者要求演奏者自己控制空气,或者专门安排一个人控制空气。它的最大特点是琴键非常宽,有时演奏者必须用整个手去弹奏一个音(标准尺寸的琴键在十三到十四世纪才被发明)。尽管被叫作固定管风琴,但它仍然是可以移动和改变位置的。

便携式管风琴(Portative Organ)

这种管风琴非常小,可用一个带子挂在脖子上。它最早出现在十二世纪的英国,并且在接下去的三个世纪都非常流行。它的操作原理非常简单,右手弹奏,左手操作风箱。便携式管风琴一般有一组到二组音管,音域小于两个八度。这种管风琴的不足之处在于它的空气储存量有限,左手必须不停地工作才能保持声音的连续。便携式管风琴主要使用在教堂的宗教仪式中、贵族的私人礼拜仪式中或在表演圣经故事的奇迹剧中担任伴奏的角色。

自动弹奏管风琴(Mechanical Organ)

自动弹奏管风琴发明于十六世纪。顾名思义,这种管风琴的设计目的是自动弹奏,而不需要人来演奏。它的设计机械化,演奏机械化。和普通的管风琴一样,自动弹奏管风琴包括管风琴最基本的几个部分,如音管、键盘和风箱等,但增加了一个自动弹奏装置,它能储存一定数量的音乐。自动弹奏管风琴的尺寸各种各样,有的体积很大,有的很小。手摇管风琴(Barrel Organ)是一种小型的自动弹奏管风琴,它被放在木架上,木架下面有轮子,人们可以把它推到街上去演奏。在巴洛克和古典主义时期,一些重要的作曲家均为自动弹奏管风琴创作过作品,如C.P.E.巴赫和莫扎特等,其中比较著名的作品有莫扎特的《F大调行板》(K.616)等。

巴洛克管风琴(Baroque Organ)

巴洛克时期被认为是管风琴设计建造的黄金时期,其特点包括使用多排琴键及独立的脚踏板键盘,使用更多的音栓来调控音色和音量,同时音栓增加了调控模仿各种乐器的功能。管风琴的各部分(音管、键盘、音箱等)之间的协调更加敏捷,演奏者能精确地控制琴键和音管。不同的国家开始发展不同风格的管风琴,最著名的巴洛克管风琴学派包括荷兰学派和北德学派。在荷兰,标准的管风琴包括两排键和一个独立的脚踏板键盘,多个音管区,管风琴的每个角落都有漂亮的装饰。不像以前音管总是被遮挡在管风琴主体背面的音管屋内,不被人们看见,现在这些音管曝露在外,让人一目了然,起到装饰的作用。脚踏板键盘在北德变得越来越流行。巴洛克时期著名的管风琴设计大师包括施内特格(Arp Schnitger)和希尔伯曼(Gattfried Silbermann)等等。

浪漫主义管风琴(Romantic Organ)

在十九世纪,管风琴音管和音区的数量都比巴洛克时期有所增加。管风琴的设计更趋交响化,音色的变化更丰富多彩,并能演奏渐强和渐弱等效果。由于管风琴设计的交响化,声音宏亮,演奏者必须用更大的力量去按琴键,把更多的空气输送到音管中去。如何能使演奏者不需费太大的力气去按琴键,就让音管的发声更加宏亮?法国管风琴设计大师卡瓦列-库尔(Aristide Cavaille-Coll)发明了一种叫“Barker Lever”的杠杆,能使演奏者轻松触键,并把更多的空气输送到音管中去。

在浪漫主义时期,管风琴开始在音乐厅建造。著名的管风琴设计师包括沃克(Eberhard Friedrich Walcker)和维利斯(Henry Willis)等。

家用管风琴(Home Organ)

家用管风琴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家庭使用的需要,一般体积都很小,通常放在家庭的会客厅中。从家用管风琴的最早出现到现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传统的旧式家用管风琴一直到二十世纪初期还在使用,它使用空气压缩原理,两只脚要不停地踩在踏板上操作风箱,得到演奏中所需要的空气,其原理有点像风琴。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家用管风琴应运而生,它的设计完全电子化,非常适合家庭使用。放在家里,它既是一件优美的乐器,又是一种十分独特的家庭装饰。不论是旧式的家用管风琴还是现代的电子家用管风琴,它们的音量和色彩都是有限的。

现代教堂管风琴(Contemporary Church Organ)

1912年,第一台现代教堂管风琴诞生,它的发展主要在美国。现代教堂管风琴有效地结合了巴洛克时期的宫廷室内乐和浪漫主义时期交响化的特点,使用了大量的现代电子技术来替代传统的管风琴工作原理,并在保持传统管风琴音色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这种管风琴代表了当今西方教堂管风琴的现状。

剧院管风琴(Theatre Organ)

黄金货币的发展历程 篇11

一、皇权垄断时期的黄金货币

据史料记载, 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时代已经在使用黄金, 黄金被认为是神的恩赐, 宗教供奉的神灵广泛采用黄金来修葺, 法老的饰物甚至死后的棺材用黄金装饰, 珍惜的黄金被当做皇权和财富的象征, 一般平民难以拥有。

公元前564年, 小亚细亚西部的一个富庶小国—吕底亚国 (位于今土耳其西部) 铸造了世界上第一枚金币, 金币开始用于当地商业活动交易中, 黄金从此开始被作为货币走向大众化, 不再是君王的特权。公元306年, 为维持军队的统治, 刚刚即位的君士坦丁大帝铸造重量及纯度非常稳定可靠的拜占庭金币 (包括苏勒德斯币和半西斯币) , 这种金币持续发行了700多年, 是历史上发行期最长的金币, 之后没有哪一个王国的货币可以与之相比, 被后世谓为“中世纪的美元”。黄金史学家格林称:“古埃及和古罗马的文明是由黄金培植起来的。”

以金属作为货币的欧洲长期受制于“钱荒”, 这种情况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得以改善。地理大发现之后, 欧洲殖民者为了掠夺金银, 对美洲、非洲的当地土著居民进行了疯狂的奴役和残杀, 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血腥的一页。仅葡萄牙在16世纪就从非洲掠夺黄金276吨, 西班牙在1545至1560年间平均每年运回5500千克黄金, 一度控制了世界金银开采量的83%, 黄金、白银的大量流入为欧洲资本主义的提供了原始积累, 成就了欧洲的黄金之梦。

中国古代将黄金作为货币使用最早应在夏代, 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虞夏之币, 金为三品, 或黄 (黄金) 或白或赤。”, 证明黄金的货币职能已在当时发挥作用。春秋战国时期, 《管子·国蓄》中也有记载“黄金刀币, 民之通施也”, 当时楚国盛产黄金, 曾铸造金版 (郢爰) 及金饼铸币。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规定黄金为上币, 汉朝沿袭秦代货币制度, 大宗交易中使用黄金, 小额零星买卖使用铜为币材的五铢钱, 黄金履行着赏赐、储藏财富及价值尺度的职能。魏晋南北朝时期, 战乱频繁, 币制混乱, 盛行实物货币, 黄金淡出流通领域, 流通范围缩小, 黄金制的钱币在梁朝开始出现, 但多用于典礼而不是货币使用。唐宋时期黄金的金融货币属性不及白银, 贵重的黄金被视为财富宝藏, 用于赏赐、馈赠、贿赂等。元朝流通纸币, 黄金货币作用逐渐消失, 进一步退出流通领域, 明朝中后期至清朝, 实行“银钱兼用”的货币体系, 黄金的货币地位被取消, 主要起到储藏作用。

二、金本位时期的黄金货币

虽然人类很早就已经用黄金进行商品交易, 但正式确立以黄金作为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制度, 是近200年的事情。

19世纪以后, 俄国、美国、澳大利亚及南非等国发现了丰富的金矿资源, 黄金生产能力迅速发展。全球在19世纪后半叶的黄金产量超过了过去五千年的总和。因黄金产量的提升, 人类增加黄金需求有了现实的物质基础, 黄金被更广泛的应用, 黄金从皇权走向社会, 货币体系进入到金本位时期。

英国于1717年实行金本位制度, 时任皇家铸币局局长的科学家牛顿规定只有黄金才是法定货币, 每盎司成色为90%的黄金的价格为3英镑17先令10又1/2便士, 英镑建立与黄金的平价, 金本位制度的雏形开始形成。

1816年, 英国国会通过《金本位法案》, 黄金第一次正式以法律形式被确立为本位货币, 英镑成为英国的标准货币单位, 每英镑含7.32238克纯金。之后, 德国、丹麦、瑞典、挪威、美国、法国、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效仿建立金本位制。全世界共有59个国家实行过金本位制, 中国一直没有实行过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是黄金的货币属性表现的高峰, 黄金作为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 成为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媒介。金本位制具体有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三种形态。

金币本位制是以黄金为货币单位铸造金币, 作为本币, 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 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黄金可以自由出入国境, 国家与国家之间使用黄金进行商品交易, 黄金不但是一国国内货币, 也充当国际货币, 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一战期间, 各参战国费开支猛烈增加, 纷纷停止金币铸造及金币与纸币之间的兑换, 禁止黄金自由买卖和进出口, 这些措施破坏了金币本位制存在的基础, 导致了金币本位制的崩溃。1922年在意大利的热那亚召开世界货币会议, 会上达成协议, 决定采用“节约黄金”的原则, 实行金砖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砖本位制下, 各国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仍然规定含金量, 但不再铸造金币和实行金币流通, 人们持有的银行发行的纸币累计达到一定数额以上可以按规定的含金量与黄金进行兑换, 来以此压制市场对黄金的需求, 节约流通中的黄金。各国的中央银行保持一定数量的黄金储备, 维持黄金与货币之间的联系, 严控黄金的输出、输入, 禁止私人买卖黄金。

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 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将外汇和黄金存放在其所依附的大国, 货币同其货币保持固定比价, 国内不能流通金币, 只能流通有法定含金量的纸币, 纸币只能兑换外汇在国内不能直接兑换黄金。

金砖本位制及金汇兑本位制实质是被削弱了的金本位制, 反映了黄金紧缺和纸币发行泛滥之间的冲突。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迫使各国放弃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加强贸易管制, 禁止黄金自由买卖和进出口, 公开的黄金市场难以存在, 伦敦黄金市场关闭直到1954年, 至此金本位制退出了历史舞台。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的黄金货币

1944年, 美国邀请44个同盟国的代表出席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市举行的国际金融会议, 签定了“布雷顿森林协议”, 通过政府间的合作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质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 美国承担以官价 (一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 兑换黄金的义务, 其他各国的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同黄金发生联系, 美元在其中处于中心地位, 起着世界货币的作用, 黄金在货币流通、国际储备方面的作用被大大限制。

20世纪60年代美国财政赤字增加, 国际收支恶化, 美元贬值, 人们纷纷抛售美元抢购黄金, 爆发美元危机。到1971年, 美国政府的黄金储备减少60%以上, 8月, 美国政府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 暂时停止按官价兑换黄金, 金价进入自由浮动的时期, 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解体。

四、黄金的非货币化进程

1976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召开会议, 通过“牙买加协议”, 两年后通过对该协议的修改方案, 实行黄金非货币化, 废除黄金官价, 黄金不再是货币平价的标准, 承认浮动汇率合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其六分之一的储备黄金出售, 建立帮助低收入国家的优惠贷款基金, 创建推广特别提款权代替黄金用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成员国之间的结算支付, 黄金失去了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

黄金非货币化后, 作为世界流通货币的职能降低了, 但黄金依然保持着一定的金融属性, 仍然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保值的手段和投资的工具, 成为一种近似货币。

黄金是珠宝首饰及某些工业品的重要原材料, 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在信用货币时代, 纸币贬值、通货膨胀不断发生, 黄金因蕴藏量和开采量有限, 价值比较稳定, 市场价格有上升趋势, 是一种保值性能较高的优良资产。社会公众持有黄金, 可以防范纸币贬值所带来的风险, 各国央行持有黄金, 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快速将黄金转换为所需要的外汇, 进行国际支付。

以伦敦、苏黎世、纽约等地为代表的黄金市场分布在不同的时区, 形成了一个全球24小时连续营业的全球黄金市场。这个市场规模巨大, 结构完整, 据世界黄金协会统计数据, 2011年全球黄金市场的需求量是4067吨, 折合美元2055亿美元, 交易活跃, 使黄金成为变现能力最强的一种资产。

虽然采用金本位制可以有效控制通货膨胀, 由于黄金数量的增长不能适应人类社会经济增长的需要, 黄金作为货币也不能满足政府调节经济的需要, 所以试图恢复金本位制是不可能的, 黄金仍将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商品, 充当国家或个人的储备资产, 是人们在通货膨胀和货币危机情况下一种可靠的保值手段和避险工具。

摘要:黄金曾经长期被赋予一定的社会属性, 执行货币职能, 作为交易媒介及财富计量的标准。1976年以后虽然黄金已非货币化, 但仍是通货膨胀和货币危机情况下较可靠的保值手段和避险工具。

关键词:黄金,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非货币化

参考文献

[1]姚遂.中国金融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1]姚遂.中国金融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

[2]彭信威.中国货币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5年[2]彭信威.中国货币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5年

[3]查尔斯.金德尔伯格.西欧金融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0年[3]查尔斯.金德尔伯格.西欧金融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0年

[4]李翀.论黄金货币地位的演变与前景[J].中山大学学报, 2013 (1) [4]李翀.论黄金货币地位的演变与前景[J].中山大学学报, 2013 (1)

上一篇:文学性下一篇:最优化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