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期末论(共8篇)
西方哲学期末论 篇1
西方哲学期末论文
题目:浅析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
班级:10级经济5班 学号:2010484218 姓名:李娜 周三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哲学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格拉底的思想是值得研究的。国内外学者对苏格拉底的研究注重史料的甄别,或感兴趣于现身哲学事业的壮举。作为一名学习西方哲学的学生,我只能通过前人的资料加上自己浅薄的知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苏格拉底的主要哲学思想以及它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一)以逻辑理性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
苏格拉底的大半生以谈话为职业,他与不同的人进行过数不清场次的对话,每次对话的主题各不相同,而且每次对话都没有形成什么明确的结论,他似乎也不关心最后的结论,只是一路不停地追问下去。在所有的对话中,苏格拉底从未理屈词穷过,也从未回避过实质性的问题,倒是他的那些谈话的对手,常被追问得到了不耐烦、甚至发怒的程度,对他的态度极不礼貌,甚至就此结仇,比如后来控告他的主谋安尼托,就是被他追问得恼羞成怒后怀恨在心的。苏格拉底之所以能在对话中始终处于发问者的地位,就是因为他始终坚持了一个原则:任何事情、任何概念都必须合乎逻辑。他的逻辑体现在坚持任何一个概念都必须能涵盖属于这个概念的所有事物的共性,也就是说概念的内涵应与其标示事物的属性一致。换言之,各个可归于这个概念名下的事物都应有相同的属性,如果有所悖离,要么该事物不能归属于这个概念,要么该概念就不能准确概括这类事物,其结果都是这个概念就无法成立。不幸的是,几乎所有的概念在与其标示的具体事物对应时,都可能会遇上这样的麻烦,都会被推理到不能成立的窘境。这种尴尬的处境让绝大多数人头痛,懒得再追究下去,但却激起了苏格拉底的好奇与敬畏,他甚至将这种情况归结为神的启示,他说有个“神灵”,在告诉他去不断追问真知,这个“神灵”其实就是逻辑与现实的悖论,这种悖论似乎总有可解决的答案,但又总在接近答案时出现新的问题。这种悖论引起了他的一种惊奇感,觉得总有什么东西在引领他去追问下去,在泛神论的时代,他似乎也想不出什么别的解释,只是真切地感受到这种神秘力量的牵引,只能把这种力量当作“神灵”的旨意。他的追问固然引起了一小部分人的共鸣,并且和他一起追问下去;但更多地是激起了厌烦和恐惧,尤其是当他把这种令人厌烦和恐惧的力量称之为“神灵”的时候,就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恐慌,这是把他送上法庭的原因之一。起诉他的罪状有一条就是不信城邦的旧神,引入了“新神”,这个“新神”就是他所说的“神灵”,其实就是无所不在的逻辑力量。从一般大众通常赋予神的祈福禳灾的功能来看,苏格拉底的“神灵”的确是种“新神”,尽管他没以此来否定城邦信仰的旧神阿波罗,也没有要求别人相信这个“神灵”,但在城邦里的大多数人看来,他所说的那个“神灵”大家都不知道,不知道会给大家带来什么结果,所以,产生了恐惧,在这种角度上看,对他的起诉也算不上冤枉。
现实的生活就是处在一定的逻辑性中的!记得看过曾仕强的《曾仕强剖析三国演义》,这本书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三国,他把三国里“看不见的手”比作“水镜王国”,从阴秩序的角度分析三国的势力变化。这就是从逻辑的角度分析问题。作为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他的著作中无不体现着苏格拉底的“以逻辑性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
(二)遵守法律和坚守岗位职责
遵守法律和坚守岗位职责是两件事,之所以将它们放在一起提出来,是因为它们都是在经过死亡和磨难这种极限考验后,证明是苏格拉底身上一种稳定不变的品质。
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申辩时,知道自己怎样做才能免于处罚,但他明确地拒绝那样做,因为那有违他为自己设定的岗位职责。他认为,自己的岗位是神灵给的,那就终身研究哲学,考察自己并考察别人。他会像在战场上坚守战斗岗位的士兵那样,坚守自己的哲学家岗位。他甚至将其上升到真理的高度,“真理就是那样:一个人的职位在哪里,不管这是自己选定的,还是上级指派的,他都应该坚守在那里,面对着危险,不考虑死亡,也放弃其他顾虑,绝不让荣誉受到损害。”面对陪审团,他不无挑衅地说:“如果你们放我回去,但提出一个条件就是不再钻研、不再搞哲学,如果查出你还在干,就一定要处死你,如果你们在上述条件下让我走,我就会跟你们说:“雅典公民们,我敬爱你们,但是我服从神灵胜过服从你们,只要我还有口气,还能动弹,我绝不会放弃哲学,绝不停止对你们的劝告、停止给我遇到的你们中的任何人指出真理„„,把我释放也好,不放也好,无论如何,我是不会改变我的行径的:我行我素,虽百死而不悔。”苏格拉底的这种态度反映出的是一种坚定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关于尊重法律,他也表现出固执的认真。在法庭申辩时,他就拒绝以哀求获得法庭的同情,从而为自己免罪。他认为法律是严肃的、讲道理的事情,如果法官因同情而改变判断,那是对法律的破坏。
他不仅拒绝以情枉法,更拒绝因死避法。当他被判处死刑后,他富裕的朋友克里托买通了狱卒,劝他越狱逃跑,遭到他的严词拒绝。而且,就此发表了一篇关于守法根据的原理的演说。这篇对话内容如此丰富,逻辑如此完整,以致于任何转述或裁剪均可能伤害其精神。所以,我又不惜篇幅,将其全文摘引于本章之后,引用的仍是王太庆先生的译本。
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阶段,这种尊重法律的意识对一个公民行为的制约、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的中国,上至国家干部下到平民百姓,从惩治官员的腐败、滥用职权到唤起每个公民的法律意识、道德滑坡,这些都离不开法律的制约!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如果大家都能像苏格拉底一样尊重法律、坚持法律、传播法律,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悲剧!一个个政府高官的“前腐后继”也许不会那么猖狂,小悦悦事件也不会那么令人无奈!
(三)教育思想——助产论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但是他并没有创办自己的学校,他施教的主要场所有:广场、庙宇、街头、商店、作坊、体育馆等等。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的施教对象,不管是谁,只要向他请教,他都热情施教。这种思想对当代教育以及现在我国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启示!当时的其他教师——智者,都是收取学费的,他们以当教师为赚钱的手段,而苏格拉底教人是不收学费的,他是为城邦的利益而教人,因此他的一生都很清贫!这对当代的教育工作者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作用!当代的教育政策,比如九年义务教育,虽然见面了学费,但是其他的各种杂费加起来,对于一些农村家庭,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另外,他认为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认为无论是天资比较聪明的还是比较愚钝的人,如果他们下决心要得到值得称道的成就,都必须勤学苦练才行!这和我国的一些传统思想异曲同工!可见,他教育的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自己长期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法”,因为他的母亲是个产婆,他借此来比喻他的教学方法。“产婆法”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它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个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理论。他所倡导的问答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现在,问答法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四)伦理学说
苏格拉底建立了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我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标和至善的美德。他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认为伦理道德要由理智来决定,这种理性主义思想,在以后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中,起了积极作用!
类似于“知识就是力量”,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和当代这个信息社会、知识性社会是符合的!知识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知识经济的兴起对人才的需求更大!“T字型”人才,专业人才,这些哪个不需要知识的支撑?一个不重视教育和知识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国家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都体现着这位先哲的进步思想!让后人对知识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五)坚信构成经验世界的万物另有原因,即“相”理论:
这是苏格拉底逻辑理性的副产品,他坚信因果律无处不在,于是用因果律解释一切。在他看来,无论是抽象的概念还是具体的实物,均有其成为其的原因,例如正义,它不是一些没有关联的具体事件,也不是一种抽象的共性,而是某种类似灵魂或精神的东西,通过各种具体的事件或现象反应出来;再比如某种物质,如树,其之所以为树,是因为某种先于它又使其成为它的东西存在,这种决定一概念成其为概念,或一物成其为一物的东西,就是真正的存在。关于这个东西,有学者译成“原因”,有学者译成“相”、“型”,还有学者译成“理念”、“存在”、“是”等,无论哪种译法,都无法全面表达出这个概念的多义性。因为在理解一种实物时,它更像是一种原因性的最基本的实在单位,这些基本单位通过某种结构,组成最后的这个实物,如铁原子按某种结构便组成了铁。而在理解一种概念时,它又像一种“原型”或共同的属性。现在比较多的人接受了“相”的译法,所以,称之为苏格拉底(更多情况下是柏拉图)的“相论”。苏格拉底真正确信的只是一种逻辑,即任何经验事物必有看不见的其背后的原因,至于这原因是种实体构成要素,还是共同属性或其它的什么东西,他似乎还没有清楚明确的判断。所以,按照他的思路出发,面临不同的问题时,把这种原因分别译成“相”、“型”、“理念”、“深层实在”等都有道理。
在苏格拉底的思想体系中,“相论”或“深层实在论”似乎只是个不证自明的出发点,是思考一切问题的公理,也没有多少人就这个问题与他争论过什么。但这一理论在后世激起的反响却非同小可,它深刻地影响到了后人对世界的看法。对这一前提的不同定义,不仅使哲学与科学出现分离,而且又产生了不同的哲学和科学流派。
一个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在欧洲文化史上,苏格拉底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多年来,他被认为是反民主的、维护反动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哲学家,但近年来已经有人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但是无论是其生前还是其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是他的“伦理哲学”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是哲学“从天上回到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功过自有后人评,对于这位伟人的思想,我们更应该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糙粕”,让哲学向着更正确的方向前进!
西方哲学期末论 篇2
虽然语文界内专家学者们在其学术研究中都会接触到一些特定的概念术语并对之进行思考从而形成某种认识理解, 有的从心理学角度, 有的从语言学角度, 有的从文化学角度, 有的从发生学角度, 还有的从哲学角度, 等等。但正因如此, 一个特定的概念术语往往会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理解阐释, 这也就给非理论研究者, 主要是一线语文教师形成某种错乱。针对某一概念术语, 脑海中不能形成一个详细的、明确的认识, 以致在教学中出现误用、错用甚至误教、错教的现象。尤其是关乎语文课程目的或价值的概念术语, 对之若没有清醒的认识, 将直接影响教师的行为选择和教学方向。就如一线教师若对“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性质”、“语文教学内容”等概念术语没有个正确明了的认识, 往往会出现把《看云识天气》《死海不死》上成地理课, 把《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上成生物课, 把《景泰蓝的制作》上成手工指导课, 把《巍巍中山陵》上成导游培训课, 等等, 类似案例还有很多。
从逻辑学角度来说, 每一种思想体系都是在理论与实践的汇流中运生和演进的, 而且往往是先有理论后有实践, 然后再在实践过程中去重新审视和丰富理论。若从一开始, 理论就是错乱繁复的, 那么自然也就不可能很好地指导实践, 而且之后对理论的修改审定也必然是更加的错乱。显然, 目前语文教育术语研究的尴尬窘境既拖累了语文教育理论的完善, 也不利于语文教学实践的开展。
“术语是一门学科体系是否完整规范的重要标志, 术语的精确程度、使用情况, 能清楚地反映这门学科所处的发展阶段。”[1]并且英国学者赫斯特认为, 任何一种充分发展的学科都应该具有如下两个特征:其一, 具有在性质上属于学科特有的某些中心概念;其二, 具有蕴含逻辑结构的有关概念关系网。可见术语及其体系研究对一门学科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从百余年语文教育研究整体来看, 语文教育并没有形成一套专有的、完整而又规范的学科术语体系 (“专有”主要指该术语是独属于语文教育的, “完整”主要指术语内容要尽量的全面, “规范”则是指结构尽量要合乎逻辑) 。即使有前辈们做过此类工作 (如朱绍禹主编《语文教育辞典》 (1991) 、张鸿苓主编《简明语文教育辞典》 (1992) ) , 但这些编著距今已久, 期间随着语文教育的发展演进以及思想理念的更新, 又增添了许多新的概念术语, 这些概念术语定是以上编著所不会涉及的 (如“语文素养”) 。虽然界内有很多学者已对语文教育内相关核心概念术语做了阐释, 但大多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 而且往往是基于自己的理论话语来进行表述的, 没有从一个科学规范的角度或者说是一个逻辑化的标准去界说。我们说理论指导实践, 如若我们对相关概念术语在理论认识层面就是模糊不清、语焉不详的, 那么何以保证一线语文教师对其会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就如有人说的那样, 一个“比喻”从小学教到高中,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是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但又因母语教育的独特性和民族性, 也就决定了语文教育术语研究这项工作不能期于他人, 只能由我国语文界的专家学者们来承担。鉴于此我们有理由去号召语文界从整体去重新构建一套较为完善的、与时俱进的、符合逻辑规范并能够被大部分人所共识的学科术语体系, 这不仅具有丰富语文教育理论的意义, 方便语文教育研究者以后进行有效的学术交流与对话,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语文教育研究中那些各持己端、难以达成一致甚至悬置起来的问题, 其更能给一线语文教师最直观的专业指导, 而且也利于一些教学问题的解决和相应实践的改善。
但因语文教育体系之大、内容之丰、术语之多, 所以对其内部术语进行梳理及研究往往无从下手, 找不到方向。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合理规范的、能大致将这些概念术语囊括其中的分析框架, 这不仅有利于研究者确认自己研究的术语所处的层次或位置, 而且这样也方便更好地去梳理和界说这些概念术语。
有学者指出任何一种教育研究至少要有三个层次:“本体论———哲学基础层次, 实践论———教育原则层次, 工具论———教学方法层次。”[2]其中, 教育研究的“哲学基础层次”类似于一套理论的逻辑起点, 它是从“形而上”的角度去探索该种教育的本质或本体的, 寻求认识的是此种教育的特有目的或价值。“教育原则层次”涉及的是教育实施者在进入实践前需要识得与遵循的基本原则理念和条约规范, 是一种“以实践为目的的亚理论形态”。“教学方法层次”涉及的是教育者在具体的教育实施中或者说为了更好地贯彻前面的教育原则而所需掌握的一系列“手段、程序和组织形式等”[3]。不难看出“教育原则层次”是一个中心枢纽, 上承理论下启实践。其既要体现哲学基础原理, 又要反映教学要求与规律, 服务于教学实践。此种论述显然是在追求一个恰当的逻辑序列, 努力地在将教育研究各部分要素、环节有序地涵概到这个层次框架中。但将“实践论”与“教育原则”、“工具论”与“教学方法”对应起来以及从“本体论———实践论———工具论”的顺序演进, 总觉不太妥恰, 至少从字面意义上如若不详加解释的话挺让人费解。笼统的说, 无论是“哲学基础”还是“原则”亦或是“方法”, 三者都属于“认识论”范畴。当然, “本体论”不同于一般的“认识”, 较于其它种“认识”, 其具有“逻辑先在性”, 它是一切教育研究的理论源泉。
溯厘西方哲学发展史, 其大致经历了古代本体论哲学到近代认识论哲学再到实践论哲学的转型。“本体论哲学”主要是研究“包括人在内的世界万物的本源和本质规律”, 也就是探索“世界是什么”的问题。那么对于语文教育来说, 其“本体论研究”探讨的自然是“语文是什么”或者“什么是语文”的问题。到了近代, “独立的认识论研究”逐渐从“本体论哲学研究”中抽离出来并成为了欧洲哲学的主要形态。“认识论始于反思, 是对于已有的哲学知识的反思性考察”, 其主要是研究“认识的可能性和通过认识所获得的知识的可靠性的问题。”[4]具体到语文教育研究, 也就是关于语文课程、语文教学等理论与实践的客观性和可靠性的问题。然而无论是“本体论”还是“认识论”, 其都是一种“知性思维”, 而这种思维形式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就成为了有待解决的问题。对此,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 (费尔巴哈主张回归感性世界的哲学, 但“对对象、现实和感性, 只是从客体和直观的方面去理解, 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 当做实践去理解, 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5]) 和黑格尔的“辩证思维”的启发下提出了“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现实性”[6]的论断, 形成了“实践的感性活动”的思维方式, 也就是关于“实践论”的思维方式, 其主要是研究“人们有意识的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的问题。“本体论”和“认识论”说到底都是一种思维形式, 而任何一种思维形式都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最终都将内在于人类历史性的实践活动之中。“语文教育研究”作为语文界人士有意识地认识与改善语文教育现实问题的实践性活动, 自然也不例外。何况“语文课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门关于“听说读写思”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总之, 基于实践的唯物主义立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将本体论、认识论以及实践论有机地统一起来。
“本体论是认识论的基础, 认识论在本体论的基础上展开, 并为本体论服务。”[7]而“实践论”又是在一定的“认识论”基础上展开的, 并为“本体论和认识论”服务。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实践论”, 而后又从“实践论”到“认识论”到“本体论”, 再从“认识论”到“本体论”再到“实践论’, 这不仅是一个循环反复、螺旋上升的认识过程, 而且还是一个科学的、富有逻辑的理论研究框架程式。
基于上面的论述, 以语文教育整体为研究对象来看, 笔者认为其内部术语大致可以分划至上文的三个框架层面中。第一个层面, 即语文教育的本体论层面, 主要探讨的是语文教育的“本体存在”及其“质的规定性”, 它是语文教育术语研究的逻辑起点。主要解决的是“语文是什么”或者“什么是语文”的问题, 如“语文”、“语文课程”、“语文教学”、“语文学习”、“语文课程性质”这类概念术语。第二个层面, 即是语文教育的认识论层面, 它涉及的主要是反映语文教学理念、要求、规范、原则等方面的概念术语。这类概念术语是教育实施者 (主要是一线教师) 在进入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前必需要弄清楚和搞明白的。并且这类术语往往对语文教育的实施有着指导性和规范性的作用。主要反映的是“为什么要这样”或“应该怎么样”的问题。如“语文课程目标”、“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语文教学内容”、“语文知识”等概念术语。并且这类术语往往代表的是语文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知识主题, 其内部还可细分出众多具体的概念术语。第三个层面, 即是语文教育的实践论层面, 现实中它更多地体现为具体的语文教育教学活动, 涉及到的或者说可以涵概于这一层面的主要是围绕着“听说读写思”组织起来的相关概念术语。主要反映的是“师生实然或应然状态下正在做”的问题, 如“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概念术语。此处需要说明的是, 以上各层面所举术语皆是较为笼统的上位概念术语, 其下还包涵众多的“子目录”, 如“朗读”“诵读”“复读”“默读”“品读”等皆可囊括在“阅读”中, “仿写”“缩写”“扩写”“改写”等皆可囊括在“写作”中。并且语文教育的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论三个层面并非彼此孤立, 而是紧密联系、交融互汇的。从语文教育的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实践论, 这不仅是一个完整有序的、螺旋上升的理性思维过程, 更是一个合宜的语文教育术语研究分析框架。并且每一层面中相关概念术语的梳理与厘定, 无疑将有助于推进语文教育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完善, 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或预设语文教育的发展体势与未来走向。
尽管我国把术语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是比较迟的, 而且发展过程相对有些缓慢, 但我国却有着悠久的术语规范意识, 如先秦诸子对关于“名实”的论述:儒家的“名不正则言不顺”、“名定而实辨”;墨家的“取实予名”;名家的“正形名”等。况且“语文”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学科 (笼统的说古代教育就是一门“大语文”教育) 之一, 不仅是过去, 即使是现在乃至将来, 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对华夏民族的思维锻炼、习性养成以及以后生活、工作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所以进行语文教育术语及其体系研究既是历史性召唤, 也是现代性诉求。
参考文献
[1]陈炳哲.《毛传》、《郑笺》训诂术语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5:1.
[2][3]李海林.椭圆形——语文教育研究形态描述[J].语文学习, 1992 (4) .
[4]夏甄陶.关于认识的认识论研究[J].哲学动态, 1992 (2) .
[5][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8/55.
西方哲学期末论 篇3
关键词:西方哲学;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B9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080-02
理性主义在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重要地位,从哲学最早期的发源时期古希腊哲学到哲学思想繁盛的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理性主义的位置不断被推进,其理论也逐步被完善。直至19世纪下半叶,理性主义仍居于西方哲学的主导地位。在此之后兴起了非理性主义,冲击了理性主义的位置。非理性主义不是无源之水,其理论主要是针对理性主义的观点进行批判、反驳,非理性主义在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等哲学家那里得到了发扬。20世纪60年代末,后现代主义者再次掀起了批判传统理性主义的热潮。后现代主义不单是对非理性主义的继承,而且它对理性主义的批判加倍深入。就此而言,后现代主义是非理性主义理论继续发展与延伸。由理性主义处于哲学殿堂中高居不下的地位发展到非理性主义的出现冲击理性主义的地位,再到后现代主义猛烈批判理性主义的演进过程看,其内在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性和逻辑性。而且,三者在本体论、认识论等方面的理解阐释也必然存在着差异性。故而,根究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对西方哲学研究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西方哲学的研究者和学习者而言也是一项要务。
一、理性主义
作为一种思想观念,理性概念在西方哲学发展进程中可以追溯至古希腊时期。在那个哲学之源的最初阶段,理性主义便有了全面发展,成为西方哲学理性思想取之不尽的源泉。其间逻各斯和努斯两大概念的提出,是理性思想的彰显,为理性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基础的思考方向;苏格拉底对善的追问,对灵魂的思考是以理性为根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人的灵魂包括理性、勇气和欲望三个部分,灵魂特有的和基本的东西正是理性。柏拉图把理性放置于最高的位置,认为灵魂是永恒不朽的。他作为这一时期理性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为后来理性主义的发展开辟了路径;亚里士多德则延续柏拉图对理性地重视,把理性主义和他的哲学思想融合贯穿在一起。他提出人为政治服务,为其政治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简而言之,在古希腊哲学时期,理性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存在的基础和本质。
后来发展到中世纪时期,虽然神学于当时备受重视,哲学是为神学服务的,而且托马斯阿奎那甚至提出哲学是神学的婢女。然而理性主义在这一时期并无断裂,其理论思想仍居于统治位置。这是因为,要想使大家承认上帝存在,也需要采用证明和推断的理性主义方法。即使在宗教神学反对哲学的中世纪时期,各理论中依旧充盈了理性主义,神学和理性是不能分而立之的。至18世纪,众多哲学家主张用理性对待一切,这一时期也被后来的哲学家们称为近代哲学开始的转折点,更进一步确立了理性主义的权威。笛卡尔强调理性在哲学思考和人类生活中的位置,更进一步地提升了理性主义的地位。他用“我思”证明“我存在”,对整个哲学和认识的发展影响重大;培根认为在自然界中求取生存的人类只有通过自己的理性才能产生正确的认识;而斯宾诺莎尝试调和理性和非理性这两个对立因素,但最终并没有成功。
到了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繁荣体现了理性主义发展的鼎盛,期间的多半哲学家们都持有理性是所有存在的根本的看法。哲学家康德同样承认理性地重要性,对于甄求完美理论的他在理性主义中发现了其中内在的局限性,不过并没有影响他对理性地重视且由此树立哲学普遍原则。黑格尔极度赞同理性主义,又提出“理性本身恰好在于把对立面作为观念性的环节包含于自身之内。因此一切理性的东西同时又可称之为神秘的,但这只是说,它是超出知性之上的,而绝不是说,它是完全不能为思维接受和把握的。”[1]直至今日,理性主义作为西方人文的传统概念,作为西方社会的传统思想,并没有因新的思想潮流而泯灭。
二、非理性主义
卢卡奇说:“19和20世纪反动哲学的决定性主流”[2],可见理性主义所处的首要地位直到19世纪才被冲击,非理性主义一反往常的附属位置,成为哲学家思想理论的主要成分。叔本华认为:“生存意志是一切生物最深层的核心”[3],主张从意志出发认识世界和自我,他是非理性主义的第一人;柏格森提出人的生命意志只能依靠直觉延绵下去;尼采则指明并不存在绝对真理,在叔本华的对理性主义批驳的基础上,致使真正的非理性主义转折的开始;萨特否认历史的规律性,在他的存在主义中极端的认为人已经丧失了主体性,并追求绝对的自由。总之,19世纪下半叶非理性主义成为西方哲学的发展主流。
在20世纪60年代末的西方社会,科学领域的新探索对哲学家曾建树的世界图景致以破坏,政治领域的新观念对思想家曾提倡的理论框架致以瓦解,使得西方社会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家们对于理性的态度最为激进。可以说,非理性主义正是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出现形成的。以德里达、福柯和罗蒂等人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者面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社会,针对理性主义的主张,传达一种不确定的哲学态度。非理性主义否认本体的确定性,其中的哲学理论都是对传统哲学思想的瓦解与解构。他们主张的哲学思想是多元化的、模糊不清的,他们对理性的认识进行翻天覆地的改变,致使这种认识方式从形而上学的领域扩展至社会生活和政治领域。德里达较为著名的论断即“本文之外,别无它物”,就是说除了本文的语言和文字之外,是不存在隐含的真理,不用追求事物表面背后的本真;福柯直接宣称“人类已经死亡”,认为人在知识与社会的发张过程中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罗蒂试图摧毁传统哲学至高无上的地位,解构传统哲学如镜子反映存在物的思维理论,宣扬哲学和其他学科的平等地位。
非理性主义的出现虽然动摇了理性主义的主导位置,但是西方理性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文化的传统,并没有因为非理性主义的出现而终结。在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矛盾中,两者都在寻找一条为自身找到归宿的路径,而后现代主义在对理性主义的彻底瓦解过程中确是飘忽不定的,不停地对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进行解构。
三、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对比
(一)本体论
在传统哲学的理论思想中,理性是一切存在的根本。人可以利用自己的理性解释自然世界,探求一切的本质寻找真理。本体论方面,理性主义者认为宇宙万物的存在、成长过程都有规律可循。人的理性能掌握事物的发展变化及其内在缘由,因此能准确认知世界。固然理性主义哲学家们都承认事物存在内在规律,但是对于其具体理论解释却各持己见:柏拉图用理念论解释存在,认为是理念构建了现存世界;笛卡尔在普遍规律的背后寻找出一个存在者——也就是上帝,并用这个全知、全善、全能的存在解释一切,作为一切的根基;黑格尔追求历史规律性,用辩证法肯定了精神自我的规律性,主体通过理性指导一切实践活动。
情感、情绪、激情、意志、欲望等非理性因素,在非理性主义理论中作为源于人的生理本性的因素存在。非理性因素更像是人的动物性本能的延伸,一种无序的、随意的、零散的不可控因素对人的影响,让主体本能地追求享乐,做出非理性的行为。意志作为世界存在的来源,一切的事物都显得充满活力,生生不息的。而后现代主义则是把意志等非理性因素推向极致,延续着非理性主义之路走得更深更远。
(二)认识论
传统哲学主张用理性的方式认识世界,例如概念、推理和判断等,在他们的观念中真理不会因任何外在的因素而改变。而非理性主义则是通过人的直觉、本能、体验去直观世界,把主体的感受、情绪、想法作为世界的本质来认识,把人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过程看作是非理性因子的活动,强调直观感受。后现代主义在非理性主义的基础上更深一步地否认现实存在物,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所有的事物都没有被认识的必要,甚至是历史也是断裂的发展,彻底的否定消解理性主义。
传统理性主义认为一切表象背后还有真理的存在,坚信人们有了理性就可以认识世界,对真理的存在深信不疑。认为人是一切的行为的最终目的,追求人的幸福、权利等。非理性主义强调通过人的观察来认识世界,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视角就会看到不同的真理,就像是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后现代主义认为一切都处在流动变化之中,否认事物背后真理的存在,对待现实只能是游戏的态度,而且没有必要制定规则的游戏。
(三)历史观
传统理性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像一条不停前进的线路,既有方向又有路径。理性主义者对历史的发展持有乐观的态度,科学技术属于人类促进历史进步的一种手段。当然,除了利用科技手段之外,还有一种至关重要的手段——理性。正是通过人的理性力量的运用,自然界才能得到应有的改善,从而进一步推进社会发展的步伐。
然而,非理性主义的历史观却不再延续理性主义者的乐观态度,他们否定历史的规律性与前进性,甚至否认人类的存在。对待科学技术、理性和人类社会三者的态度,非理性主义者则和理性主义者恰恰相反。在非理性主义者看来,理性并不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手段,只有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后现代主义那里,社会历史的发展被看成是断裂的、凌乱的、无规律的过程。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后现代主义者只是割断联系,他们自称要持存的全部就是断片”[4]福柯的历史观理论是最能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中心思想,他认为要做历史分析,其中不可缺少的就是对不连续性的探究。
总之,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作为一对矛盾式的存在,研究者们必须正确把握两者内在的辩证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要求的那样,只有正确认识矛盾双方,才能在矛盾中稳步前进。当然,研究之外的实际生活中,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只坚持理性会让人的生活乏味、枯燥、死板,只坚持非理性的方式会使人的生活充满不确定性、无规范无秩序。因此,充分明晰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在哲学研究或现实生活中发挥二者的积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84.
〔2〕卢卡奇.理性的毁灭[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9.
〔3〕叔本华.悲喜人生[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97.
高二政治期末哲学试题 篇4
政治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丁欢欢 审题人:梅银莉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24题,每题2分,共48分)
1.古罗马文豪西塞罗说:“哲学是人生的导师,至善的良友,罪恶的劲敌。”哲学的使命在于对四方上下的探索和对往古来今的追寻。这表明()①学哲学的目的就是探究世界的奥妙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③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④哲学有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郭沫若有一段名言:“诗人与哲学家的共通点是在同以宇宙全体为对象,以透视万事万物的核心为天职。只是诗人的利器是纯粹的直观,哲学家的利器更多一些精密的推理。”某班同学对此观点展开讨论,主要形成以下几点认识,其中正确的是()①诗歌与哲学都是为了揭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抽象规律 ②诗人纯粹直观的作品表现为哲学家精密的推理
③诗人纯粹直观的作品有利于促进哲学家产生更精密的推理 ④纯粹直观的诗歌作品能反映诗人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并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正确回答的是()①人类的一切认识都不能超过感性知觉所提供的范围 ②中共中央领导人在十九届三中全会前分赴多地密集调研 ③我国多地出台楼市调控新政促使楼市理性回归
④2018年1月31日,亚洲等地出现月全食。对此天文现象,科学家之前作出了准确预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习近平说:“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哲学社会科学对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它()①具有直接现实性,能把主观的观念变成客观的现实 ②通过批判旧制度和旧思想,促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 ③能准确预见社会发展的细节和方向,获得群众的理解支持 ④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总书记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这样做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①在科学基础上坚持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③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7.由中科院承担研制和生产的空间科学卫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于2017年10月完成整星组装,于年底发射升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是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中首批确定的5颗科学卫星之一。将执行为期3年的科学探测任务。这进一步佐证()①人的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②意识的形成是对物质世界的适应过程 ③人的意识能突破规律的制约改造世界④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8.2018年4月16日,共青团中央发布微博为2018高考生加油,配文“‘奔跑吧,骄傲的少年,送给高考少年们!只要全力以赴就无所谓失败”,并配以王俊凯、张—山等“高能少年”共同演唱的歌曲《骄傲的少年》祝福所有考生。在视频中,少年们面对镜头洋溢着十足的青春气息。团中央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
①人的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②正确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起积极调控作用 ③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④良好的主观因素是人们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指出,2018年是全面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共十九大描绘了我国发展今后30多年的美好蓝图。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这是因为()①实践是按照主观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②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③实践是处在主客观交汇点上的直接现实活动 ④实践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10.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某地在实践中对二者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认识过程进一步证实了()①原有的真理能在实践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②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③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1.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由三位美国科学家分享,以表彰他们在研究生物昼夜节律分子机制方面的杰出贡献。三位科学家通过精密的实验得出:熬夜会打破人体内精妙的时钟,疾病匍匐而来;熬夜将造成大脑开始吞噬自己;调节节律的关键基因失效后,会促使肿瘤发生。本届诺尔贝医学奖最接地气的忠告就是:不要熬夜!该实验佐证了()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直接现实性②世界是可知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科学实验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根本目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12.2017年12月16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正式发布(见下图)。两者都以中国汉字“冬”字为设计创意核心,通过汉字和书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体现出以运动员为中心和冬季运动拼搏疾驰的形象。这一设计理念()
①佐证了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②启示我们要坚持批判精神,敢于否定一切
③说明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④表明了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唐代韩愈读书用的是“提要钩玄”法。他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篆言者必钩其玄。”读一本书,要善于把握各部分的内在逻辑,从而提出纲要,钩出精义。这体现了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
①着眼于事物的每一个要素 ②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③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用分析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跨海大桥,连接香港大屿山、澳门半岛和广东省珠海市,2018年2月6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验收会议认为工程质量可靠,同意交付使用。大桥把珠江口两岸连接起来,将会使香港的经济能量辐射到整个珠西区域,珠江西岸的发展必将加快,从而激活并带动珠、澳经济的增长。这表明人们可以()
①坚持全面的观点,综合把握主流和支流 ②消除已有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③通过整体布局带动局部的发展 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造福于人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下列选项与右边漫画蕴含的哲理相符的是()A.把握适度原则
B.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C.重视量的积累
D.抓住机遇赢得主动
16.2018年1月25日,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即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经历一次失败就是
排除了一条错误的道路。失败后更多的是调整心态,分析失败原因,寻找解决途径。坚持不懈地把它攻克,是这个项目成功的主要原因”。这反映出()
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③科研要注重量的积累以促成质的飞跃 ④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了新的联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劳伦斯·萨默斯表示,美中两国的合作远大于分歧,打贸易战无法实现共赢。“美中两国合作非常重要,这远比保持分歧更加重要。美中合作能够为全世界打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贸易战就不可能共赢。”该观点强调()①自在事物的联系是推动中美贸易良性发展的重要条件 ②用矛盾的同一性取代斗争性才能避免中美发生贸易战 ③中美矛盾的斗争性寓干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④正确把握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才能实现中美的合作共赢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18.下图漫画《那些被破坏的缺口,可能正是希望的出口》蕴含的哲理是()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②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相互贯通 ③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善于通过矛盾的特殊性把握矛盾的普遍性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
①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统率着整体 ②坚持系统优化方法才能提升整体功能 ③认识事物要善于抓住本质、分析主流 ④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20.精准扶贫必须“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近年来,某地通过“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能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精准识贫,对建档立卡的低保户、贫困户进行再摸排,做到底数清,采取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真扶贫”必先“识真贫”的做法表明()
①获得正确认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立足点 ②实践是获得对事物正确认识的唯一途径 ③精准把握实际状况才能减少实践的盲目性 ④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与“和谐号”相比,“复兴号”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安全保障技术,全新低阻力流线型头型设计更加节能,车厢实现了WiFi全覆盖,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我国的高铁从最早的“洋基因”“混血”“以我为主”,到现在的由内而外都是“纯中国”制造。我国高铁的发展印证了()①新事物总是以旧事物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在批判性思维推动下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 ③坚持在辩证的否定中推动事物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保留旧事物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 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
22.2018 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将改革进行到底。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①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 ②是基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③是基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④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宪法宣誓制度是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2018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宣誓制度进行修订,新的誓词:“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意在告诫国家工作人员()①正视社会基本矛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③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 ④应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更好地保障人民的权益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24.被誉为“中国天眼之父”的南仁东,是驰骋于国际天文界的科学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毅然舍弃高薪回国。当时南仁东在国内一年的工资,只等于国外一天的工资。南仁东立志要建造一个中国的大型射电望远镜,为此他奉献了一生的智慧和心血。南仁东的事迹告诉我们,实现人生价值需要()
①价值观对人生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②实现人生价值,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③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④要努力抓住机遇,全力实现个人价值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2分)
25.(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流经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等省,全长约1 000千米的淮河,本是一条通畅的河流,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溃决夺淮,使淮河丧失了入海口,这条河流也就变得泛滥成灾,非涝即旱,被称为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
60年前,我国开始治理淮河。如今淮河已形成较为完整有效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流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环境改善、生态良好。
根据我国治理淮河的经验,请运用唯物论知识分析怎样才能做到人水和谐共处?(12分)
26.(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的迸发与技术基础设施的完善,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立体多维、接地气、有人气的中国“新四大发明”(“新四大发明”是由“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参与评选产生,是指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新四大发明”是中国“智造”的结晶,犹如一张张名片,让中国重新找到了全球发展中的坐标,也让世界重新定位了经济版图中的崭新中国。随着中国步入新的时代,一场商业格局的变革也随之而来,各地以全新的面貌灵活机动地应对高速发展的新时代。
材料二:十八岁意味着青春和自立,意味着责任和使命。某校以“我们是‘00后’”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认识自我】
对于“00后”的评价,大家莫衷一是:有人认为,“00后”是“温室长大的一代”“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一代不如一代;有人认为,“00后”是“有爱心的一代”“有担当的一代”“可敬的一代”,一代牛过一代;还有人认为,对“00后”的认识不能标签化……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我们要正确审视自己。
【青春誓言】
在学校举行的成人仪式上,18岁的同学们欢聚一堂,在老师、家长、知名校友和各级领导的祝福下,向青春致礼,立下神圣誓言:“我已长大成人,永远做祖国忠诚的儿女,从今天开始,我以诚心对他人,以孝心对父母,以热心对社会,以忠心对国家!提高修养,增长才干。天地为鉴,国旗为证,十八而志,青春万岁!”。铮铮誓言蕴含了我们青年学子对崇高理想的追求,更是我们“00后”学子的行动指南!
(1)结合材料一,运用创新的作用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应对高速发展的新时代。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应怎样正确认识自我。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2月27日,大型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举行首映式。该片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顺应时代的呼声,深入到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将祖国的发展和成就呈现于银幕上。从圆梦工程到创新科技、从绿色中国到共享小康,电影在呈现影像的同时,也将成就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
人民生活的兴旺离不开国家的繁荣富强,国家每一项重大成就的取得都凝聚了全国人民的磅礴力量。影片后半部分从“小家”的角度切入,讲述平凡百姓的生活变迁.从基层扶贫工作人觅的生活状况,到筑起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的塞罕坝林场三代人。再到细致做好入户工作的健康管理员和保家卫国的威武之师,生动记录了我国在扶贫、生态文明建设、医疗保障、国家安全体制等各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征程上的伟大奋斗。一幅幸福民生的壮美画卷正在铺开。
观看完首映的观众表示,《厉害了,我的国》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令人充分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1)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评价这部记录影片。(12分)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查题 篇5
哲学的本义主要是指哲学的原义和哲学的研究领域。
1、哲学的原义:哲学一词的英文是philosophy,philosophy由 philia 和 sophia 两个词合成,前者的意思是爱,后者的意思是智慧,哲学便是 “爱智慧”。
2、哲学的研究领域: 哲学研究的基本领域:
(1)形而上学,它的问题是什么是存在?它主要讨论有关实在和万物的最终本性。(2)认识论它,的主要问题是我们是怎样知道的。(3)价值论,它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是善,什么是正当,什么是美?
(2)哲学研究的相关领域:伦理学、社会政治学、美学、逻辑学、宗教哲学,另外还有科学技术哲学、法哲学、经济哲学、历史哲学、文化哲学等
二、你怎样向一位外星来客解释你是谁?你是什么?(300字左右)
地球上存在这各种各样的生物,动物是其中的一种,人类是动物中的高级动物,我是人类中的普通一员。人是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的三位 一体。首先,人具有自身所有特有的自然属性,人类祖先在进化过程中逐渐获得了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体质形态、大脑结构等积极方面的特征,同时又凭借这种特有的肉体组织不断适应劳动。其次,人具有社会属性。人在生存交往的活动中,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日益复杂化的社会关系系统,从而也铸造了自己的社会属性,而这一人的社会属性的形成,直接铸造了人类的内在本质。其三,人在认识活动中获得思维属性,集中表现为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总之,人最本质的属性是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则是在人的社会属性中被规范和说明的。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有人说,人的生命就像牛或昆虫的生命一样没有什么意义。我们吃饭、睡觉、活过一段时间、生殖,别的动物也是如此。生命没有任何最终的目的,你会怎样来回答他?人的生活拥有哪些在牛和昆虫哪里无法找到的目的?(600字以上)
人是高级动物,是动物中的一种,必然也具有自然属性,所以人也有一部分生命活动与牛或昆虫等普通动物一样,但是这些活动只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一小部分。人是万物之灵长,人还具有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人生目的和意义远不止这些。首先,人具有亲情、友情、师生情、爱情等等许多感情,这些感情让我们有了快乐、归属感和幸福感,我们不仅要努力的去维系这些感情,更要努力奋斗去让他们获得快乐和幸福。其次,每个人在人世间的存在都是一次没有返程票的旅行,我们要勇敢执着的向前,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去获得成功。第三,人不仅是群体性动物,更是社会性动物,每个人都不是独立生存和生活的,作为一个社会人,人要学会去帮助他人,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贡献自己的力量,使之更加的团结和伟大,永葆生机。第四,人作为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主宰,是目前所知的唯一的高级动物,应该起到支配的作用,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和生活环境,与其他生物和谐相处。第五,人应该追求心灵的满足,寻求生活的意义,寻求人生的目的和真谛。综合起来说,人应当追求三大财富:心灵财富、精神财富、物质财富,人首先要追求心灵财富,其次是精神财富,最后是物质财富。三大财富缺一不可,缺了任何一项财富,人生无法完美。人生应当同时跋涉攀登两个最高境界,一个是最大限度地追求人生的开心、快乐、自由、幸福;另一个是升华生命品质,完善完美化生命的反物质结构,争取将生命延续到千年界、万年界、极乐界仙岛群岛洲等高层生命空间。四、一个好人(一个不去作恶,只做分内之事的人)必定是快乐吗?一个恶人——至少是最后——必定会受苦吗?如果不会,为什么每个人还要力图做一个好人?(600字以上)好人不一定快乐,好人也会受苦;坏人不一定受苦,坏人也会有快乐。好人快乐和受苦与华人快乐和受苦是有本质区别的。在解决此问题之前,有必要先弄清楚什么是好人和什么是坏人。首先,好人必具有善之性,即仁爱、善良和同情心等。仁爱最少功利色彩,最给人以无私的帮助,哲学家莫罗阿如此论述仁爱:仁爱是对于自己的一种自由和幸福的许愿,它把天然的同情衍为永远不变的和恰,超出情欲、利害、竞争和偶然之上,二战时法西斯主义对犹太人的迫害,抗战时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等历史证明,没有仁爱,人类将是不幸的;善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西方文化从古希腊到德国古典哲学的理性主义哲学传统中,善良的德行也被哲学家们所看重,培根在论人生中,把善良定义为一种“利人的品德”,并认为这是人类一切精神和品德中最伟大的一种,是属于神的品格;每一个自我都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才现实存在,因此在这个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中,同情心是我们与他人拥有了一个温馨的沟通渠道,人类社会的生活实践反复地向我们证明,人性中的同情心的力量是神奇的。其次,坏人必具有恶之性,即纵欲、妒忌和冲动等。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我们都承认欲望是人生一种起始自然的存在,但纵欲则违背了人性中的道德和理性,使人的尊严在纵欲的动物式的追逐中迷失和沦丧,人也就变成了非人;妒忌时常隐藏在许多人的人性之中,妒忌是人性因自私自利而产生的,培根认为“妒忌把凶险和灾难投射到它的目光所注目的地方”,妒忌带给我们双重痛苦:既有对别人成功的敌视和诋毁,又有对自身无能的怨艾和叹息;冲动是源于人的自私利己天性中的一种品性,日本哲学家三木清曾这样指出过:“怒火最能搅乱正确的判断”,冲动中的愤怒和暴躁不仅使我们杀害别人,无法体验友爱的温馨和欣慰,而且这实际上也是自我伤害。最后,我们得出,做一个好人,拥有良好的德性和德行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个好人,也许会经历很多磨难,但是在精神上和心灵上却是无比的快乐和满足的;一个人也会拥有更美好的前途和人生。
五、如果一个人犯了重罪,但他这么做完全是由他所受的教育,接受的不良影响或吸毒所决定所导致的,那么谁应对此负责?是他吗?是社会吗?他的同伴?毒贩?每一个人?抑或只是命该如此?(500字以上)
《哲学与人生》职高政治期末试卷 篇6
班级
姓名
得分
D.规律是不可能被创造的
9.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是()。A.、能够改变环境
B、有心理活动
选择题(分)
1.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新事物,这是因为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A、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B、强大和完善的 C、吸取了旧事物的精华
C、有新的名称和旗号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 D、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3.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运用()。
A、比较分析法
B、分析综合法
C、矛盾分析法
D、类比法
4、人生发展需要不断通过()和学习提高能力。
A、实践
B、实验
C、工作
D、体验
5.以爱因斯坦的观点看来:支配着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是()。A.物质
B.意识
C.社会
D.精神 6.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
A.物质是运动的B.运动是绝对的
C.运动是相对的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7.30年里,陈景润、张海迪、杨利伟、中国女排、姚明
一个个响亮的名字,照亮了无数颗年轻的心,让他们感受到了信念和力量,使他们渴望成长和超越。这给青年学生的启示是()。
①以偶像作为榜样,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为社会做出贡献 ②以偶像作为榜样,把偶像的理想作为自己的理想
③以偶像激励自己,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不断奋发进取 ④以偶像激励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在()。A.规律是永恒的B.规律是不可抗拒的C.规律是可以认识利用的
C、具有自觉能动性
D.、能反映外部事物
10.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A.本质的必然联系
B.现象与偶然的关系
C.直接的关系
D.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11.下列成语和日常用语,蕴涵客观规律性和自觉能动性辩证关系的有()。①、拔苗助长
②、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③、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④、心想事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是说()。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运动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13.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害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
A 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直到变害为利。
B 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C 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D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14.达尔文说:“大自然一有机会就说谎的。”例如一根直的木棍,一半插入水中,看上去就像是弯曲的。这说明()。
A、本质离不开现象
B、现象离不开本质
C、假象否定了事物的本质
C、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15“痛苦也是一笔丰厚的财富。”这句话表明人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应是()A.害怕以后生活中再有挫折
B.流露出对挫折忧伤的情感 C.面对挫折做生活的强者
D.打算碰到挫折绕道而行
16、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 以吾心之是非定是非 C 以是否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定是非 D 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17、历史上有孟母三迁的故事,现实生活中人们学习、工作都想找个好学校、好单位。这是因为()
A.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的B.人的活动受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 C.环境的好坏是个人成长的关键因素D.人是社会人
18、有的人看到社会生活中一些假、恶、丑和不合理的现象,就对社会主义理想发生动摇、怀疑。这种认识()A.不懂得理想源于现实
B.不懂得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C.不懂的理想的实现要靠艰苦奋斗
D.不懂得理想与现实的区别,把二者等同起来
19、企业界有句话: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大到国家,小到企业,发展的关键是敢于和善于创新,有无创新能力,是否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国力的关键因素。这说明()
A.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B.拥有了经济实力就有了竞争的主动权 C.任何国家都在行使科技创新的职能
D.能否创新是判断一个社会制度先进与落后的唯一标准
20、寓言“守株待兔”中的农夫等不到第二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从哲学上看,农夫的错误主要在于()(1)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2)把事物的个别现象当成了普遍规律(3)把事物之间的偶然联系当成了必然的联系。(4)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A(1)(2)B(3)(4)C(2)(3)D(1)(4)
21、“饮长江水”是北方历代人的梦想经过几十年的科学研究及综合国力提高,200212月27日南水北调正式开工,南水北调从设想到开工说明了()A理想愿与社会意识是人生奋斗的目标。B任何理想都可以转化为现实。
C理想只有通过奋斗才能转化为现实。
D崇高的理想是我国各名族团结奋斗的精神。
2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表明()A.必须善于发挥人的能动性
B.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C.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 D.人的能动性作用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23、“一万个后来在,不如一个开拓者。”这句话的意义在于,要()A.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C.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D.重视量的积累
24、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农村扶贫开发、城市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社会公益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重点服务项目,说明这些青年志愿者()①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②尽己所能,不计报酬 ③帮助他人,服务社会④推动了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5、“揠苗助长”之所以错误在于()A.夸大了客观实际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 B.忽视了人的自觉能动性、创造性
C.夸大了自觉能动性,忽视了客观规律性
D.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二、评析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10分)1.新事物就是后来出现的事物()
2.人生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物质贡献。()3.矛盾就是对立和斗争。()
4.真理可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因此真理是主观的。()5.职业理想就是理想的职业,选择职业要符合个人实际。()6.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7.任何事物都可以孤立存在()
8.通过学习人生哲学,可以从中吸取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9.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是不能统一的。()10.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孤立的,静止的。()
三、材料题(共20分)
1、东汉时期的大医学家张仲景,有一次给两个病人看病,他们都是在路上被大雨淋了,头疼,咳嗽,鼻子不通气。张仲景给他的病人同时开了一帖麻黄药。第二天早上,一个人吃了药,出了一身汗,病已好了一大半,二另一个病人虽然也出了一身汉,病却反而加重了,这是为什么?
(1)为什么同样是感冒,用同样的药方治病,其结果却不一样呢?(5分)(2)在我们的学习中,怎样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5分)
2、“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句话所包含的哲学道理以及对我们生活的指导意义是什么?(1分)
四、实践题(共20分)
1、童杰从走进公司的第一天起,就牢牢的记着老师的一句话:“每天多做一点点,便是成功的开始;每天改进一点点,便是卓越的开始。”他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晚上都要问自己三个问题;(1)今天我做了什么?(2)今天我改进了吗?(3)明天还有什么可改进的?
十几年以后,他成了公司研发部首席工程师,当别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轻松一笑说:“每天平均20分钟的冷静反思,胜过一堆豪言壮语。请把你的感悟写在下面:(10分)
2、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他们:“你们在干生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砌墙吗?”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边干活还哼着小曲,他满面笑容开心的说:“我们在建设一座新的城市。”十年后,第一个人仍然在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二个人的老板。
论哲学批判的向度 篇7
亚里士多德说, 哲学起源于“惊异”。哲学对什么“惊异”?无非是对“问题”产生“惊异”, 因此, 哲学起源于“惊异”这句话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哲学起源于“问题”。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中指出:“古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 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 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 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 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 以及宇宙之创生, 作出说明。”[1]亚里士多德说:“欲作研究而不先提出疑难, 正像要想旅行而不知向何处去的人一样。”[2]狄德罗也说:“惊奇是一个伟大现象的第一个效果:这是要哲学来消除它的。”[3]黑格尔指出:“一般来说, 哲学应当从困惑开始, 困惑是与哲学俱来的。”[4]问题既是时代的声音, 也是哲学的生命线。没有问题就没有哲学, 哲学的历史就是问题的历史, 哲学是在思考问题中诞生的, 问题是哲学史的主旋律。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问题是由泰勒斯提出来的, 这就是万物从何而来又复归于何处的所谓“本原”问题。“水是万物的始基”这一问题看似朴素但却是西方哲学第一个真正的哲学命题。近代哲学家因为思考人类知识的来源问题而展开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之争, 康德通过批判, 提出“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这一哲学命题创造性地解答了人类知识的来源问题, 但同时康德又给后人留下了“未来的形而上学何以可能”的问题。哲学家总是在解答前人问题的同时又给后人留下新的哲学问题。哲学永远在思考、追问、解答问题的“途中”或“路上”。问题是哲学永恒的主题。哲学因为问题而展开批判。当代科学哲学家波普指出:“理论对科学知识增长所能做出的最永恒的贡献就在于提出新问题。问题导致我们科学知识的发展。科学开始并终结于问题。问题不断地增进科学的深度及其丰富性。”[5]马克思指出:“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 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 而是问题。每个问题只要已成为现实的问题, 就能得到答案。问题是时代的格言, 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6]马克思的深刻洞察力的一个表现, 是“在前人认为已有答案的地方, 他却认为只是问题所在。”[7]哲学问题往往是哲学难题, 而哲学难题实质上是人类难题。哲学家把解答哲学难题或人类难题视作自己的神圣使命, 所有的哲学概念、哲学方法、哲学运思、哲学体系都是为解答哲学难题或人类难题而创设的。在康德看来不能解决哲学难题这是“哲学的耻辱”。哲学直面的问题, 大致可归为两类问题即“哲学中的问题”和“问题中的哲学”。所谓“哲学中的问题”是指形而上的哲学问题, 如本体论、认识论、生存论、价值观等;所谓“问题中的哲学”是指现实中隐藏的哲学问题, 这是属于形而下的问题。形而下的问题需要以哲学的方式去反思、提升和超越它。从根本上说, 一切真正“哲学中的问题”都来自于“问题中的哲学”。“问题中的哲学”是因, “哲学中的问题”是果。只研究“哲学中的问题”而轻视“问题中的哲学”所创建的哲学体系只能成为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 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升现时代中重大哲学问题的哲学家才能真正提出有生命力的哲学理论。
二、怀疑:哲学批判的内驱力
哲学源于问题, 发现问题首先需要怀疑。亚里士多德讲:“凡愿解惑的人宜先好好地怀疑;由怀疑而发为思考, 这引向问题解答。人们若不见有‘结’, 也无从进而解脱那‘结’。”[8]黑格尔说:“在怀疑论的面前, 人们是怀着很大的敬意的。”[9]他指出, 怀疑是一种“具有极高修养的辩证意识。”[10]“怀疑论, 一切确定东西的辩证法, 是哲学史的一个必然的环节。”[11]马克思称赞怀疑论者是“哲学家中的学者。”[12]恩格斯认为, 怀疑论在“哲学的发展上是起到过重要作用的。”[13]古希腊皮浪提出“不作任何决定, 悬搁判断。”[14]首倡“悬搁判断”的怀疑论, 在他看来:“每一个相等的命题都有一个相等的命题和它对立, 我们相信人只要停止判断, 就会得到这个结论。”[15]高尔吉亚在他的著作《论非存在或论自然》中提出的三个著名怀疑论命题:“第一, 无物存在;第二, 如果有某物存在, 人也无法认识它;第三, 即便可以认识它, 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16]从根本上否定了自然哲学的宇宙观和真理的存在, 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格拉底说, 未经审慎的生活是不值得一过的生活。当人们都热衷于应用亚里士多德《工具论》中的演绎方法时, 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培根在其《新工具》中对传统的演绎逻辑提出质疑, 推崇归纳逻辑和归纳方法;当主流的知识观都强调知识是普遍的、客观的、必然的、确定的, 绝对不可错之时, 笛卡尔提出“怀疑一切”的方法论原则和“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命题, 首先对主张绝对不可错论的主流知识观提出质疑;但在康德、海德格尔、萨特看来, 笛卡尔的“我”、“思”、“在”三个理论支点也是不自明的、未经证明的, 同样必须对其进行怀疑和扬弃;休谟既是英国经验论的继承者, 也是英国经验论的终结者, 休谟以“不可知”的怀疑方式切断了经验论这条通达知识的道路;正是休谟把康德从“独断主义的迷梦”中惊醒, 康德从此才开始质疑“理性”的能力, 并由此开创了一条批判哲学的道路, 引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哲学革命”;现代、后现代西方哲学更是显现出哲学的怀疑威力, 以叔本华、尼采、柏格森、克尔凯郭尔等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对与柏拉图_笛卡儿—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传统进行了彻底的怀疑和颠覆, 导致了现代人本主义哲学的产生;而“拒斥形而上学”、“哲学的死亡”和“哲学的终结”等这股强大的怀疑思潮, 用不确定性取代确定性, 反对绝对性、整体性、共性, 反对基础主义, 追求差异性、多元性、破碎性, 促进了后现代哲学的诞生。由此可见, 以其说“怀疑”是人类智慧的“怪胎”, 不如说怀疑是人类正常而独特的哲学思维方式。在维特根斯坦看来:“一旦新的思维方式被建立起来, 许多旧的问题就会消失。确实, 这些问题会变得难以理解。因为, 这些问题与我们表达我们自己的方式一同发展。如果我们自己选择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这些旧的问题就会与旧的外衣一同被遗弃。”[17]哲学的历史, 没有“怀疑”是不可想象的。“怀疑”永远是哲学批判的内驱力, 哲学因为有了“怀疑”才变得蓬勃生机, “怀疑”为哲学产生与演变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怀疑是哲学创造的助产婆。怀疑在不断挑战人类心智的同时, 也在不断地拔高人类智力水平的高度。
三、理论批判和现实批判:哲学批判的向度
如果说哲学因为问题而怀疑, 那么同样哲学也因为怀疑而批判。如罗素所说:“哲学的根本特征———是批判, 它批判性地考察运用于科学和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原则;它寻找任何可能存在于这些原则中的自相矛盾之处, 它只有在批判研究的结果表明没有出现拒绝它们的理由时, 才接受它们。”[18]“怀疑论把那个传统本身具有的理性批判精神应用于自身。”[19]由于哲学问题包括“哲学中的问题”和“问题中的哲学”两个方面, 因而哲学批判便有了理论批判和现实批判两个向度。哲学的理论批判就是通过对哲学理论的前提进行怀疑与反思, 逻辑论证, 澄清概念, 发现理论困境, 让“不明的前提”变成“自明的前提”, 让被遮蔽的“逻辑基础”“敞亮”开来, 从而为彻底的哲学理论奠定坚实的逻辑基础。现实批判就是以哲学的方式去发现现实矛盾, 捕捉、批判、化解、引领现实问题, 为实现人类幸福生活设计理想蓝图。哲学的现实批判与理论批判相互依赖, 辩证统一。纯粹的理论批判和纯粹的现实批判都是不可能的。离开现实批判的理论批判是空洞的, 离开理论批判的现实批判是盲目的。现实批判是理论批判的源头活水, 理论批判永远是现实批判的清醒剂和指南针。真正的哲学批判从来都不是概念或理论的纯粹思辨, 哲学批判的棱角总是伸向时代的根本性问题。真正的哲学产生于危机的时代, 哪里有时代的危机, 哪里就有哲学。哲学总是在危机中寻找希望, 如生活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苏格拉底面对希腊各城邦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 他针砭时弊, 自喻为神圣的雅典牛虻;近代在经济上落后于英国、政治上落后于法国的德国尽管没有首先实现资产阶级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 但却率先完成了哲学革命。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是近代德国时代危机的产物;马克思哲学当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直接继承者, 但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使命是要解答现实中最为迫切的问题, 这就是要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用“武器的批判”代替“批判的武器”, 实际地改变和推翻奴役人、压迫人的现实状况, 使无产阶级和人类获得真正的解放和自由等现实问题。作为继承马克思哲学批判精神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直接将其理论定位于“社会批判理论”上;而被认为最为难懂的后现代哲学看似零乱杂多, 但其主旨是通过反思和批判现代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领域隐藏的深刻危机, 为人获得自由和幸福提出建设性的方案。总之, 哲学批判应在理论批判和现实批判之间、形上批判与形下批判之间、“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之间构建必要的张力, 既要“上得去”又要“下得来”, 既要“进得去”又要“出得来”。
摘要:哲学源于问题, 问题是哲学永恒的主题, 哲学因为问题而展开批判, 发现问题首先需要怀疑。哲学批判应在理论批判和现实批判之间、形上批判与形下批判之间、“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之间构建必要的张力, 既要“上得去”又要“下得来”, 既要“进得去”又要“出得来”。
论帽子哲学 篇8
“是的,”他听完我讲的几句什么话之后回答说,“脑瓜子的模样儿和个头儿人跟人可不一样啦!您就说您这脑瓜子,只能算是俺们常说的不起眼儿的一路。俺是说,”他无疑因看到一丝失望的神色在我的不起眼儿的脸上掠过,赶忙补充说,“俺是说,这不能算是俺们常说的那种不寻常的头路货。可也有些脑瓜子——喏,你瞧瞧那边的那个。戴这帽子的那位先生长着个脑瓜子可真是滑稽得要命,又窄又长,到处是大鼓包——他那个脑瓜子就不寻常。要论个儿,一个跟一个差别可大啦。俺常年要做不少律师的买卖,他们的那些大脑瓜儿真叫惊人,真能把您给吓一大跟头。俺猜想这是他们要想的事情太多,慢慢把脑瓜子给撑大了。喏,那边的那顶帽子是——先生的(他说了一位著名律师的名字),他那脑瓜子就大得惊人——七号半——那就是他的帽号儿,他们有好多人戴的帽子都超过了七号。
“俺总觉得,”他又接着说,“一个人脑瓜子为什么有大有小离不开他是个干什么的。跟您说吧,俺从前在一个海港码头上混过,伺候过好些个船长。他们的脑瓜子也不寻常,俺想这是因为他们老想着海潮、风暴、冰山什么什么的操心操的……”
我举着我那颗不起眼儿的脑袋从店铺里走出来,想到那帽子店老板显然觉得自己貌不惊人,心里总老大不舒服。在他看来,我的帽号才只有678,因此也就只能是个无足轻重的人物。我真想对他去讲,并不是所有的大脑袋,里面都一定装着珍珠宝贝。当然,倒也不假,许多伟大人物都长着大脑袋。俾斯麦的帽号是714,格拉德斯通的帽号和他一样,坎贝尔·班纳曼的也差不多。可是,另一方面,拜伦的脑袋就不大,而且脑髓也很小。但歌德不是说过,拜伦是自莎士比亚以来欧洲所曾产生的一位思想最精细的人物吗?在一般情况下,他这话我并不同意,不过我既然也长着一颗小不点儿的脑瓜子,在这个问题上,我准备完全同意歌德的这番议论。霍姆斯曾经指出,脑髓的大小并无关系,重要的是它的“脑回”(我想,这么说来,霍姆斯自己准也长着个小脑袋)。现在,我真愿意去告诉那位帽店老板,尽管我的头比较小,可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我脑子的脑回还是顶呱呱的。
我当时没有那么办,我现在所以会想起这件事,主要因为它让人感到,我们所有的人都是通过自己的特殊的锁孔观察人世。这里的这个人是通过每个人所戴帽子的大小来评判所有的人。他尊重琼斯因为他戴712号的帽子;他看不起史密斯,因为他的帽号才不过634。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全都抱有这种偏狭的职业观点。裁缝见人先打量你的衣服的剪裁技术和光鲜程度,并以此来对人进行评判。在他眼里你不过是个衣服架子,你的价值完全与你所穿衣服的价值成正比。鞋匠看看你的鞋,就可以通过鞋的质量和新旧程度来估量你的智力的高低,你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如何。如果你的鞋破旧不堪,那不管你的帽子多么光洁,也不能改变他对你的看法。帽子根本无法进入他的视野。他的评论标准中无此一条。
牙医也完全是如此。他通过牙齿来评判所有的人。他只要朝你嘴里看上一眼,便对你的性格特征、生活习惯、健康状况、社会地位以及你的智力特点等等都有了一套不可改移的看法。他碰一下你的牙神经,你哆嗦一下。“啊,”他于是在心中暗自琢磨,“这人酒喝得太多,而且还大量抽烟、喝茶、喝咖啡。”他看到你牙齿不齐。“可怜人,”他说,“这人小时所受的教养多么糟糕!”他注意到你对自己的牙齿毫不关心。“这家伙太吊儿郎当,”他说,“把钱全胡花了,我敢说他平时准连家都不顾。”等到他给你看完牙,他感到光凭他从你的牙齿收集到的资料就完全足够给你写出一本传记。而且我敢断言,那书写出来肯定和大多数人的传记都同样真实——当然也同样虚假。
同样的,生意买卖人则通过他的账房的锁孔来观察人世。整个世界对他来说不过是一个“大集市”,他全然凭你的橱窗玻璃的大小来评定你的身份。金融家也全是一样,罗思柴尔德家族(编者注:德国犹太人M.A.罗思柴尔德曾创办一连串国际银行,在19世纪后期完全控制了欧洲的金融)的一个成员,听说他的一个朋友去世后就留下了一百万镑,止不住惊叹道:“天哪,天哪!我原以为他很有钱哩。”因为他仅只积蓄下一百万镑以备不时之需,他的一生便完全是个失败。关于这一点萨克雷在《名利场》中讲得再透彻不过了:
“你瞧,”老奥斯本对乔治说,“品德、勤奋、明智的判断等等能顶什么用。你瞧我和我的银行存款。再看看你那可怜的祖父塞德利和他的潦倒的一生。可是当年,在整整二十年前他可比我强多了——我得说比我要强两万镑。”
我感到我也有一套通过自己的职业观察人世的方法,我总喜欢,不是看别人干了些什么,而是看他运用文学的技巧如何来评定他的高低。我知道,一位画家来到我家的时候,他总通过墙上挂的字画来“评判我”,一如家具商总根据椅子的式样和地毯的质量来对我进行“评定”,美食家则从桌上的酒和菜来对我进行判断一样。你要是请他喝香槟,他会对你百般尊敬;可如果你让他喝的只是普通白酒,那你在他眼里便只能是个平庸之辈。
总而言之,在生活中,我们各自都戴着由我们自己的爱好、自己的职业和自己的偏见组成的有色眼镜,全都使用我们自己的皮尺来丈量我们的邻人的高低,应用我们自己的独特算术来计算他们的身价。我们全都主观地看待一切,从不客观;我们只看见我们所能看见的东西,而明摆在眼前的东西并不一定都能看见。对于那个五光十色的玩艺儿——真正的现实,我们的猜测竟会十之八九失误,这不是太奇怪了吗?
(黄雨石 译)
题解
加德纳是英国著名记者、散文家。他这篇诙谐幽默的文章,从一位帽店老板对帽子和头的关系问题的评论谈起,引申出一个很重要的结论:每个人都是带着主观的偏见看待一切。这既是一个很严重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很重大的哲学问题:我们是否可以摒除主观偏见,从而达到对事物真理的认识?
从现实生活中和哲学史上来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谓事物的客观存在本身就已包含了人对它的主观偏见在内。一块石头的色彩使它成为装饰品,而它的坚硬则使它成为武器。人不可能在用一块石头打击敌人或者驱赶一只狂吠的狗时,还顾得上说:“哦!好美丽的一块石头。”因此,真正的偏见并不是说我们只能从一个方面来看问题,而是我们以看到的这一个方面来理解和解释整个世界,这样荒谬便产生了。帽匠看到的只是不同的帽子,牙医看到的只是各样的牙齿病人,生意人看到的只是有钱人和没钱人,而一位艺术家就只会讥讽那些没文化、没品位的人。
可悲的是,这似乎已成为一种习惯,我们总喜欢用自己的偏见去对人、事乃至整个世界评头论足。虽然不过是一些无聊的闲谈,但这聒噪之声却能淹没整个世界。“俺想……”“俺猜想……”这样没有根据的话毫无意义。即使根据专业经验可以做出一些符合真实情况的判断,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就此对人对事盖棺定论。“真正的现实”“五光十色”,缤纷多姿,而一个真正对人类的偏见和固陋有所觉悟的人,尽管摆脱不了自己的“特殊锁孔”,却会用一种更为博大的心胸来面对、包容世界,这才是积极而于人于己有益的态度。
(胡明峰)
【西方哲学期末论】推荐阅读:
西方哲学智慧期末07-12
论哲学是哲学的哲学观真相--从西方近代哲学与科学的关系说起05-15
西方教育哲学10-20
西方传统哲学06-27
西方近代哲学07-06
西方现代哲学11-12
现代西方哲学05-20
现代西方哲学论文05-22
现代西方哲学生存分析06-09
现代西方哲学的转向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