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发展建议书

2024-11-20

合作发展建议书(精选9篇)

合作发展建议书 篇1

甲方: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

为适应_________经济快发展、大发展形势需要,加大人才工作服务_________和人才强垦战略的工作力度,按照市场主导、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最大限度地发挥_________人才中心,_________人才中心和农(牧)场三个层次人才机构的工作优势,经甲乙双方友好、平等协商,就_________双方共同关注的人才服务项目达成如下框架协议:

一、合作机制

(一)建立人才中心主任联席会制度,甲方负责组织每年不少于2次的_________人才理论与实务研讨会,乙方负责区域内的人才工作者参与会议,以共同推进双方合作及_________人才工作深入发展。

(二)建立高效率的工作机制,甲乙双方重点在人事代理、人才交流、人才培训、劳务输出等人才业务方面进行沟通合作,及时交流工作进展情况,定期交流工作经验。具体的合作方式可以是建立信息沟通机制,乙方按照甲方要求负责区域内的各项人才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总及上传工作。甲方负责人才信息的汇总、分类及向上级有关部门报送,向社会发布工作。

二、合作领域

(一)职业经理资质评价项目

甲方负责项目的申请并与授权方签订合作协议,负责整体宣传、师资选聘、教材征订、资格审查、培训地点的选定、培训时间的确定、证书颁发及协调解决部分培训费用,合同期限内举办培训班不少于两期。

乙方负责配合甲方进行组织宣传、生源落实、资格初审、材料上报,落实每期不少于_________人的培训计划。

利益分配:100%完成计划,甲方向乙方支付服务费_________元/人;90%完成计划,甲方向乙方支付服务费_________元/人;80%完成计划,甲方向乙方支付服务费_________元/人。

(二)市场营销职业人员资格培训认证项目

甲方负责项目的申请并与授权方签订合作协议,负责整体宣传、师资选聘、教材征订、资格审查、以及培训时间、地点的确定、证书颁发及协调解决部分培训费用,合同期限内举办培训班不少于一期。

乙方负责配合甲方进行组织宣传、生源落实、资格初审、材料上报,落实每期不少于_________人的培训计划。

利益分配:100%完成计划,甲方向乙方支付服务费_________元/人;90%完成计划,甲方向乙方支付服务费_________元/人;80%完成计划,甲方向乙方支付服务费_________元/人。

(三)物流管理人员资格培训认证项目

甲方负责项目的申请并与授权方签订合作协议,负责整体宣传、师资选聘、教材征订、资格审查、以及培训时间、地点的确定、证书颁发及协调解决部分培训费用,合同期限内举办培训班不少于一期。

乙方负责配合甲方进行组织宣传、生源落实、资格初审、材料上报,落实每期不少于_________人的培训计划。

利益分配:100%完成计划,甲方向乙方支付服务费_________元/人;90%完成计划,甲方向乙方支付服务费_________元/人;80%完成计划,甲方向乙方支付服务费_________元/人。

(四)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

甲乙双方共同参与_________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在_________的指导下,甲方负责围绕_________奶牛等_________个培训项目进行培训项目的计划争取、项目选定、师资选聘、教材编印组织培训、考试及相关材料上报等工作。年内落实培训计划不少于_________人。

乙方负责落实不少于_________名培训计划。其中_________项目_________人,_________项目_________人,_________项目_________人。负责协调落实企业培训赞助费不少于_________元,协助甲方做好生员组织报名、相关材料上报、培训班的学员管理等工作,负责在区域内进行农业劳动力转移再就业培训教材的征订工作。

利益分配:100%完成计划,甲方向乙方支付服务费为_________;90%完成计划甲方向乙方支付服务费为_________;80%完成计划甲方向乙方支付服务费为_________,教材征订的返点比例为10%。

(五)贫困农场青年职工培训项目

在总局扶贫办的指导下甲方负责培训项目的调研论证立项、师资选聘、教材编印、培训的组织实施、材料汇总上报及证书发放等工作。

乙方负责落实不少于_________名培训计划,协助甲方做好学员推荐报名、材料填报、并按甲方要求组织学员按时到指定地点参加培训。

利益分配:100%完成计划,甲方向乙方支付服务费为_________;90%完成计划甲方向乙方支付服务费为_________;80%完成计划甲方向乙方支付服务费为_________。

(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项目

甲乙双方可围绕_________经济大发展、快发展及专业技术人员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广泛需求,共同组织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项目的调研、立项,并确定培训项目,在区域内共同组织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项目。

甲方负责项目的整体策划,师资选聘、教材选择、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及《继续教育证书》的颁发等方面工作。

乙方负责协调甲方开展培训的项目的调研、论证及立项,组织区域内生源组织,并协助甲方做好材料上报、培训经费的落实及培训班具体组织实施等方面工作。

利益分配:甲方向乙方支付服务费为利润总额的_________%。

(七)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岗位考核培训项目

甲方负责培训的组织、资格审查、师资选聘、教材的征订及具体培训的组织实施,并协调省人才中心办理培训合格人员审批及《岗位证书》颁发工作。

乙方负责区域内符合条件人员的组织报名、资格审查、材料上报,按甲方要求组织人员到甲方指定地点参加培训。

利益分配:甲方负责向乙方支付培训管理费高级_________元/人;中级_________元/人;初级_________元/人。

(八)劳务输出合作

甲方负责输入地的需求信息收集整理、渠道建立、委托招工协议的鉴订、广告宣传、输出人员资格审查体检、培训及输出人员劳动争议的协调等方面工作。

乙方负责配合甲方进行适度宣传,并在区域内开展富裕劳动力调查摸底、人员登记、组织报名、资格审查及协助甲方做好输出前的体检、培训、《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学员登记卡》等材料的上传工作。

利益分配:甲方按收取中介服务费的20%分配给乙方作为劳务费。

(九)其他培训项目

甲、乙双方可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发培训项目,在项目调研、项目论证、教材筹备、师资选择、组织宣传、生源组织等方面寻求培训合作,合作项目可以续签补充协议并执行。

(十)人才引进

甲方年内负责举办2场综合性人才交流活动,提供交流场所,负责交流活动的广告宣传、信息的整理发布、活动地点选择及其他组织协调工作。

乙方负责收集区域范围内的人才需求信息并组织不少于_________家用人单位参会。

(十一)网站广告招商

甲方以_________网站作为服务平台,为_________内外的企、事业单位提供形象宣传、视频播放、游标、弹出窗口、标志图片、文字链结等广告服务,并负责广告业务广告制作、技术支持、信息维护等工作。

乙方负责区域范围内广告征集工作,合作期内征集广告不少于_________条,乙方征集广告的价格在甲方规定标准价格基础上可向下浮动20%。

利益分配:以甲方最终播发的广告费为准,甲乙双方按8:2比例分成。

(十二)电子商务

甲方提供企业综合电子商务平台,并负责企业形象、产品、经济信息发布及相关的网络技术支持等工作。

乙方负责区域范围内电子商务广告征集工作,合作期内征集企业商务广告不少于_________条,乙方征集广告的价格在甲方规定标准价格基础上可向下浮动20%。

利益分配:以甲方最终播发的广告费为准,甲乙双方按8:2比例分成。

(十三)建立信息发布制度

乙方负责区域范围内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和人才求职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总工作,并于每月5日前通过电子信箱(_________)、传真、信函等方式上传至甲方。甲方负责信息的整理、汇总、上报和通过_________网等媒体面向社会发布工作。

(十四)人事代理合作

甲乙双方共享人事代理资源、共同开展以人事档案为核心的人事代理服务。共同寻求双赢和多赢的人事代理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具体合作内容及方式以甲乙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为准。

三、本协议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未尽事宜,可续签协议,续签协议与本协议同等有效。

甲方(盖章):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合作发展建议书 篇2

1. 政府扶持力度不高。

启东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刚刚起步, 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水平还是人才供应都存在较大的需求, 但是各级政府由于财政紧张, 在合作色的帮扶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充分, 尤其是资金帮扶、技术帮扶、设施帮扶和人才帮扶帮忙, 明显出现了力不从心的问题, 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朝着高层次发展。

2. 发展水平较低。

启东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层次不高, 还表现为品牌效应弱、产品附加值低。品牌的价值不可小觑, 不仅能够促进单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还能够带动启东市农业产业的发展, 但是启东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品牌建设、产品附加值提升方面一直存在“短板”。从启东市的实际情况来看, 合作社的商标建设刚刚起步, 拥有自有注册商标的合作社不足10家, 绝大部分农民合作社没有属于自己的商标和品牌。

3. 融资渠道不够通畅。

资金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启东市农业合作社最严重的问题, 有92%的农民合作社存在不同程度的融资问题。原因在于:入社的大都为零散的农户、他们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 资金积累不到位;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态又导致其不具备资金的吸引力。因此, 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的资本不足以扩大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 无法强势的引进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 也无法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或者升级换代。

4. 组织管理制度不够规范。

尽管启东市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了社员大会制度、理事会以及监事会, 但是大都形同虚设, 无法发挥应有的监督管理作用;民主监管、财务公开机制不健全, 也导致无法吸引更多的农户参与进来。组织管理制度不规范还表现为, 部分启东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际上还是“老板一言堂”。

5. 人才匮乏。

当前, 启东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 大部分入社的农户文化素质不高, 没读过大学, 甚至中小学学历的农化占到了80%以上, 懂农业管理、擅长农业生产、熟谙销售之道的专业技术人才极度匮乏, 阻碍了启东市农民合作社朝着更高的方向发展。统计显示, 启东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 个体农户占到了91.3%。他们年龄大、文化素质低, 没有掌握现代化的农业技术, 经营管理水平较低, 是阻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一大因素。

二、启东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 加强政府扶持。

要想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启东市的各级政府要在《合作社法》的框架中, 强化对合作社的扶持, 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要强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信息、农技、税收方面的支持。启东市的财税部门要落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税收帮扶政策;金融部门则要做好银企对接工作, 为启东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正确更多的信贷支持;农业部门、教育部门、会计部门则要为本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人才供应和培训;质量监管、工商部门则要做好农资市场的监管, 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质量过关的农业生产资料。

2. 不断提升经营水平。

启东市要始终坚持发展现代农业, 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积极发展现有农业龙头企业的规模, 不断发挥启东现有的农业优势, 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龙头企业壮大的结合。启东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要体现特色产业, 实现品牌经营。要尊重启东市本地的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注重特色产品的种植营销, 优化农产品结构, 强化农产品生产经营中品牌意识的培养, 打造启东农民合作社的市场带动作用、效益引领作用, 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需要启东市加速土地流转, 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启东市应当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 实现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模式, 在确保现有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前提下, 鼓励、引导当地农户通过股份合作、转让、出租、互换等方式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流转, 大力推动土地股份合作模式。

构建流通网络, 打造产供销一体化平台

一是, 强化启东市的农产品市场建设, 加速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 建成启东市、各乡镇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层次分明、规模适度及运行合理的农产品市场网络。二是, 建设农产品直销门店, 在启东市周边的上海、南通等大中型城市, 按照统一布局、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标识的原则, 打造富有启东特色的农产品直销门店。三是, 建设农产品直供基地, 引导启东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周边地区的高等院校、大型企业、超市签订农产品供货合同, 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供应, 拓宽农民合作社的销售渠道。

3. 开拓融资渠道。

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的融资条件。启东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要通过完善自身建设, 来提升融资条件, 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筹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节, 拓宽融资途径, 提高合作社的融资能力和融资水平。要注重融资制度建设, 发挥启东市的农业发展优势及合作社的制度优势。启东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在《合作社法》和合作社章程的约束下, 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的先进做法, 开拓内部融资途径, 完善盈余分配制度, 夯实资金基础, 为实施多元化的融资活动提供保障。

4. 完善运行机制。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管理, 需要借助法律工具来平衡社员之间的利益关系, 确保社员农户经济利益的实现和维护。因此, 在启东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的当下, 要想实现农民合作社的规划建设, 必须健全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 避免因利益分配问题损害合作社的声誉, 影响农户参与农民合作社的热情和积极性。

5.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对校企合作深度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篇3

关键词:校企合作 问题 思考 建議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院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工学结合,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并对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进行探索。

一、对我院校企合作的思考

1.学校教学资源的不足与社会、行业岗位需求的不相适应。教育部发文要求“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不断提高,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更高,目标更明确。

2.浅层次的合作方式与现实追求的不相适应。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和合作方式,开展校企合作。”但在现实的环境里,大多数学校都是与几个企业签订了实习合同,推荐部分学生到几个企业就业或者是到实习基地里顶岗实习等等浅层次的校企合作。

3.单一固定的专业建设与多元化的发展不相适应。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由于我院由三所中职和一所电大合并而来,一些专业由于开设时间较长而缺乏实时的动态调整,导致专业建设和培养的目标已经不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和行业企业的岗位技术需求。随着城市的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使第三产业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而且预示着消费水平的快速提升,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城镇建设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二、对我院校企合作的建议

1.进一步增强学院自身实力为城市的经济建设发展服务。为了更好地适应区域性经济建设的发展要求,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院必须调整发展战略,强化自身“素质”。首先,以专业建设为突破口,强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对岗位的适应性,做到“因岗施教、因材施教”;其次,积极调整专业设置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满足区域经济的人力资源需求。

2.优化整合现有专业实训和实习的资源,促进学院实训基地规模化发展的内在需求。学院必须对现有专业进行系统性的调整和优化,并在现有基础上上一个层次,形成适应学院在实训和实习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的专业与专业群结构。确保教育过程始终围绕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职业素质的总目标进行,将企业文化、技术力量、场地设备等融合、吸纳与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带动专业的现代化建设,提高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专业建设与企业的发展同步化。

3.推进校企合作的外延与“双师型”教师内涵建设同步进行,提升学院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需求。学院当前面临着资源整合和规模拓展的基本现状,但同时也必须强化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学院校企合作的外延建设与发展。对此必须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核心抓手就是要推进校企合作的外延建设和“双师型”教师内涵建设同步发展,实现校企合作与“双师型”教师发展的同步推进。

合作发展建议书 篇4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历来受到重视,作为一名基层农机工作者,笔者认为建立新型农机合作社对我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调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机合作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前景

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方式,使很多大型农业机械空负荷运转率高,导致了大型机械的使用成本上升,农民负担加重,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分散经营的承包方式不仅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不利于农业生产的结构调整,而且农民难以依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种植模式,抵御市场风险。

农机合作社是农民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在明确土地所有权、稳定家庭承包经营权、放活土地使用权的基础上,以农业机械入股、实行集约化经营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农机合作社按照现代化制度的要求,形成的一种新型农机管理机制,以实现节约成本,提高大型农业机械的利用效率,发挥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农机合作社依照现代企业和管理办法和模式,实行规模化经营,可充分发挥大型农业机械、新型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二、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

1、有利于土地的合理流转,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长期在外打工或无力经营土地的农户,可以将土地直接转让给农机合作社经营,增加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土地经营收入。农民也可以在不改变土地收益和权属的前提下,将农业机械以入股的方式集中于农机合作社统一经营,获得收益。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统筹安排农业生产,可大大提高农机具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民利益的“双赢”。

2、有利于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范围广泛,农业机械化的作用能够得到真正发挥,特别是通过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能够彻底打破多年来束缚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特别玉米机械化收获存在的“瓶颈”问题,可以有效实现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别处,还可以遏制农田扬沙,防止耕地土壤水蚀和风蚀,提高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3、有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装备结构优化,机具性能先进,有利于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深松整地、机械化精量播种等新技术的推广,加快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步伐。据统计,依靠新型农机技术,水稻平均亩产可增加15%到20%,提高工效30倍至50倍,每亩节约生产成本20元以上,每亩地增加收入100元以上。别处,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还可以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或输出就业,有效增加农民的非土地经营收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4、有利于农机规模化经营。乡镇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不仅很好的解决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机利用方式带来的浪费,还解决了单机作业不能满足大农业规模化生产的问题,以及农机户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难以购臵先进、高效的新型农机具的问题。

三、关于农机合作社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装备结构。农机专业合作社组建工作在我县刚刚起步,政府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国家财政补贴力度和增加补贴机具类型,激发农民建设和加入农机合作社的积极性。只有提高了农民对合作社的认识,从中得到实惠,合作社才能得到农民拥护,才能使合作社建立在牢固基础之上。

2、强化部门协调,提供便捷服务。为切实抓好农机合作社的组建工作,各级政府就精心组织、协调好各有关部门,努力创造有利条件,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政策认真落实机具补贴资金,做好农机专业合作社机具配套、选型指导工作。同时,为了使农机专业合作社组建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规范化开展,农机部门应当对农机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操作机手加大培训力度,促其规范操作,安全生产。

3、加强督促检查、确保运行质量。为搞好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机部门应当深入到乡镇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进行有效的督导,发挥应农机合作社应有的作用;积极联系各农机具生产厂家,开展农机具作业期间的技术指导和售后服务。只有做好了人员培训、农机维修、信息网络和农产品销售等一系列农机化服务工作,才能确保农机专业合作社沿着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方向发展。

4、制度建设是保证。建立健全农机合作社制度,对其加强政策引导和规范管理,使加入农机合作社的农民有章可循,依规办事,用制度、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农机合作社才会具有生命力,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农机合作社作为新型的农机服务组织,为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找到了切入点,为农机规模化经营服务和推进农机化进程选准了突破口。笔者认为组建乡镇农机专业合作社,对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机合作社在我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合作发展建议书 篇5

李妍

2012-04-12 10:05:13来源:《中国财政》 2011年第18期

改革开放后,包括各种形式的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在内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数量规模不断扩大,覆盖面日益拓展,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逐渐成为农民参与市场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计15万余个,成员总数达到3870余万户,其中农民成员3480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3.8%,带动非成员农户5512万户。综合有关数据,每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平均吸纳农户250多个,加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年均增收20%左右,增幅比普通农户高出一倍。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具备了一定的发展规模,适应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促进了农村新的生产力的形成。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还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问题。

(一)覆盖面偏窄,合作紧密性不强,功能及作用有限。我国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数量仍相对较少、整体覆盖面窄、规模不大、入社农户比例依然较低。此外,不同地区合作社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在一些重点产业和优势区域发展不足。一是大部分合作组织起步晚,起点低,商业规模小。目前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相对于农业产业规模来说,数量依然较少,且大多由专业大户或技术能手发起,也有一些由地方农技推广部门和村委会发起设立的,总体来讲经营农业商务的实力有限,经营起点低,很难发挥出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商业经营的规模效益。二是带动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目前各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多以松散型为主,尚处于初级阶段,重盈利、轻服务,重分配、轻积累,在发展产业经营、带动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等方面的能力十分有限。在合作内容上也局限于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属于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合作社及新一代投资型合作社还比较少。此外,合作社的发展运作主要依靠企业、经营大户,依赖政府支持较多,能够独立拥有加工销售企业、开展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开展有组织的批量采购活动、创建自身品牌且产品在市场上占有率高、有市场影响度的较少。三是合作组织机构较为简单,合作水平较低。多数合作经济组织基本属于孤立的基层组织,区域性的合作联盟较为少见。四是对农民利益的保护不够。

(二)规范性发展不足。目前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只是把农民“组织起来”,合作起点较低、组织任务定位不明确、合作事业还不发达,合作经济组织还缺乏强有力的生存、发展和服务能力。

(三)内部治理不健全,制度创新任重道远。现阶段我国相当多的合作经济组织的组建和发展在制度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合作基础比较薄弱,产权不清,内部治理结构残缺不全,管理运作也不够规范。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市场化、专业化不断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日益成为农民参与市场,获得专业化、系统化生产经营服务的依靠。因此,我国应切实解决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农村合作经济健康发展。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尽管是自助自治的经济组

织,但依然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世界各国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都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扶持。如德国对合作社的管理费用,第一年补贴60%,第二年补贴40%,第三年补贴20%。日本农协农产品加工项目的厂房、设备所需投资,50%由政府提供。意大利国有能源部门向合作社提供的农业用油价格比城市低50%,农业用电价比非农电价低1/3。我国应积极运用财政手段,引导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具体来讲包括产业政策倾斜、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多个方面。一是要为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必要的启动资金。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财政资金作为贷款贴息或低息贷款,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承担落实某项政策具体任务的,要给予相应的物质(如技术设备等)支持或资金支持。二是积极落实财政补贴补助政策。可通过直接补贴的形式低价供应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资料,以引导其健康发展。同时,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的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予以补助,对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生产国家与社会急需的重要农产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先予以扶持。在合作组织购买大型设备、兴办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加工企业时,应给予补助或贷款贴息的优惠。三是金融支持。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遇到的资金困难,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应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金融服务,积极安排专项贷款,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更多的信贷支持。四是税收优惠。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事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保、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家禽、牲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防治所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可按规定减免企业所得税;农民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的盈余返还,为农民销售自产农产品所得的,免征个人所得税;对农副产品收购合同、农牧业保险合同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本社成员签

订的农业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购销合同,免征印花税;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土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用于临时性生产用房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可申请困难性减免;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产品,视同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向本社成员销售的农膜、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农机等,免征增值税。今后我国应继续实施并逐步扩大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员的自助性生产经营活动及合作社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的相应税收优惠政策。

(二)加快制定和完善政策法规。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并在合作经济组织登记注册、业务指导等方面,做好相关服务、指导、协调工作。此外,应加强执法,切实保障合作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有关合作经济组织的立法、执法滞后,已使得其正常的经营活动和合法权益长期得不到保障,导致农民在销售产品、签定合同、解决贷款等方面困难重重。因此,我国应加大执法力度,切实保障合作经济组织和成员的合法权益和资产,任何部门、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侵占、挪用、平调合作组织的资产。

合作发展建议书 篇6

发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建议

作者:任兴洲

来源:《农业知识·乡村季风》2012年第12期

一、促进各类合作社的规范化发展

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法律地位,鼓励和扶持合作联社的发展壮大。完善合作社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制度,加大理事会、监事会权力的行使。建立健全入社审批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风险保障制度等。规范和完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形式。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委托生产、订单农业、入股分红、盈余返还等方式,与合作社建立自愿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

二、改进对合作社的金融服务

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的监管方式,鼓励金融机构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需求特点,切实改进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加大信贷投入。重点要在担保方式、授信额度、贷款利率等方面,体现便捷、灵活的特点,开发适合专业合作社特点的信贷产品。与此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成立同类专业合作社的资金互助社,引导合作社之间开展金融联合与合作。

三、加强合作社专业人才的培养

通过开展专家授课、示范指导、技术交流,提高合作社员的科技文化素质。鼓励农技人员到合作社任职,加强合作社带头人、发起人的教育与培养。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实训基地作用,组织开展合作社各类人才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四、强化对合作社的项目支持力度

在农产品优势主产区,项目实施重点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主导产业,开发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农产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农业标准化、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等各类农业财政专项基本建设项目优先委托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

五、加大对合作社的税费减免

合作发展建议书 篇7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1.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总体发展呈现加速态势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乡村、农户的范围不断扩大。据统计, 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经超过22万家, 农户成员6521万户, 占全国农户总数的20.8%。

2. 大户领办合作社已成为合作社的主要形式

在现已登记注册的合作社中, 大户领办的合作社往往成为主要形式。从合作组织的发起人来看, 有家族牵头, 有种植、养殖或营销专业大户牵头, 也有几个人合伙发起的。还应指出, 合作社中大户领办和企业领办在界限上很难划清, 许多所说的龙头企业往往就是当地大户自己牵头搞起的小公司或合伙企业。

3. 企业利用合作社作为中介来与农民交易

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十四条规定, 涉农企业也可以成为合作社的团体会员。《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 不少龙头企业, 特别是一些大型龙头企业要求加入或领办合作社的积极性高涨, 有些合作社本来就是公司领办的, 致使很多合作社成为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中介。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存在问题

合作社的功能越多, 享有的政策优惠越多, 各个利益相关方就越有积极性来建立、利用和发展合作社这个平台。但同时, 合作社在发展中又暴露出种种不规范的问题。

1. 成员登记制度不完善

由于合作社登记注册时需要提供每个成员的身份证复印件、全体出资成员签名、盖章的出资清单, 因而在登记注册的合作社中形成了大量的隐形社员, 全国平均每个合作社登记的成员仅13人。登记注册的相当一部分合作社是由公司领办或大户领办, 绝大多数合作社没有建立起成员账户制度。

2. 创办合作社目的不纯

国家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带动农民致富、农业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中, 部分人为了套取国家贷款、税收优惠等相关利益, 并没有真正的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3. 对合作社认识不到位

一些领导和部门对发展合作社认识滞后, 对其发展形势和作用认识不足, 领导重视、政策扶持、部门指导也不够, 合作社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4. 合作社的社员素质不高

从合作社的人员构成来看, 社员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 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市场观念不强, 合作社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服务的能力弱, 导致管理粗放。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建议

1. 强化规范化建设

加强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经纪人的规范化指导工作, 鼓励大学生特别是大学生村官到合作社任职;规范内部运作和管理制度。完善并严格执行内部运作和管理制度, 是专业合作社凝聚力和竞争力之所在, 也是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专业合作社要按照章程建立并严格执行议事、经营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收益分配、公开、奖惩等制度;探索专业合作社新形式。

2. 把握好准入门槛

充分发挥其市场主体准入, 简化登记手续,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合作社社员, 取消一切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前置审批,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办照开通绿色通道。同时, 对“空壳社”等不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进行严格查处。

3. 加强合作社宣传教育与培训

培训、信息服务是国际合作社联盟上确定的重要原则。当前, 针对合作社人才缺乏的状况, 要加强合作社教育与培训工作。一是针对不同对象, 确定不同的合作社教育与培训内容。二是运用不同方法进行合作社教育与培训。

4. 健全部门机制

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 依法行政, 相互配合, 齐抓共管, 根据各自特点和技术装备优势, 加强技术、资金、物资等项的扶持力度, 共同搭建全社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服务平台, 积极引导和扶持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向组织制度规范化、服务领域扩大化、自身发展规模化、生产经营产业化发展。

5. 开展帮扶工作

合作发展建议书 篇8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机专业合作社;现状;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4-0083-02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逐渐成为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的主要手段,对于农机化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近年来,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农机部门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将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着力扶植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使其达到建设规范化、作用切实化、效益显著化、发展协调化,全面提升了当地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1 大洼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经过几年的发展,大洼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等方面得到快速提高,实现了农机及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加强了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获得多方好评。一是达到农户满意。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用机难”的问题,使无力购买农机的农民也能享受到先进大型农机的效益,抢时省力、节本增收。二是达到社员满意。政府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大力扶持,将购机补贴政策优先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更新合作社农机装备的品种和类型,提高其技术水平和机具利用率,帮助其拓展作业服务范围,使合作社社员的经济收入增加。三是达到企业满意。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农机生产企业和农机户搭建起农业机械化技术与信息交流平台,对机手进行正确操作、维护与保养机具技术的培训,使机械故障得到及时排除,机具运行可靠性提高,降低了农机生产企业的维修与服务投入;同时,可将农户的实际需求反映给农机生产企业,使企业有针对性地完善机具性能、提高作业效果,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四是达到政府满意。农机部门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典型,大力宣传、贯彻落实政府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各项法规、政策;农机专业合作社将农户对农业机械化的愿望和要求及时反映给农机部门,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发展农机化,为政府分忧。

2 大洼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主体结构单一,规模小,服务领域不宽。大洼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多由农机大户组成,缺少管理、技术、信息及后勤保障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合作社规模一般为十几户、二十几户,且多为机械折资入股,规模实力较小,服务功能不强。合作社的主要服务内容是粮食生产机械化作业,且多为单一的机收服务,机耕、机插等环节的服务明显不足,在农产品加工、养殖业、设施农业方面的业务更为缺乏。

2) 管理不规范,运作机制有待完善。大洼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多数内部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水平不高,运作不规范。农机合作社的带头人多是村干部、农机大户及村能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带领农户共同致富,但缺乏组织管理、统筹协调方面的能力。许多农机合作社在章程制定、股金设置、工商登记、民主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尚需完善。有些合作社制定了管理制度,但实际贯彻执行力度不够。

3) 扶持政策落实不力。相关法律法规已有明确规定,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工商登记、税收减免、金融信贷、用地安排、用电用油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但在实际过程中,有些政策难以执行到位。

4)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厂库棚建设用地紧缺,大型、高性能的农机具无处存放。缺少区域性的农机维修中心等服务组织。

3 大洼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措施

为充分发挥好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机化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大洼县农机部门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1) 加强组织领导,实施政策扶持。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作为当前农村工作重点,设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专门领导小组,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扶持与服务。领导小组成员要深入实际,做好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情况,进行正确引导,解决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同时,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制定扶持政策。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向农机专业合作社适当倾斜,对合作社进行优先补贴;对达到一定条件的农机专业合作社,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补贴;在信贷、税收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帮助合作社解决实际困难;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参与各种农业生产、建设项目,提高其技术水平与层次;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跨区作业,大力推行农用机械订单作业模式,帮助农机专业合作社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壮大,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2) 营造舆论氛围,做好服务工作。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树立典型、总结推广经验,宣传、普及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基本知识、优势及取得的实际成效,使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好处与政策家喻户晓,营造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环境。同时,要做好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工作。在农机新技术培训指导、机械挂牌、机械年检、机械维修等方面,优先照顾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强合作社人才培养,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对合作社成员进行业务指导,并将一些技术过关、素质过硬的机手、维修人员及管理人员引荐给农机合作社,提高农机合作社的整体水平。

3) 制定发展规划,实行规范管理。对于已经建成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不能建立起来之后就放手不管,要认真组织、开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建设工作,努力打造“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企业化、作业规模化、生产科技化”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研究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划与推进措施,制定合作社在各个发展时期内的规范化管理标准规程等,并负责监督落实,以确保合作社规范运作。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全、完善章程制度,规范民主管理程序,建立盈余分配制度及积累机制,以确保合作社依法经营、规范运作。要加强工作联系与指导,采取划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深入各农机专业合作社了解实际情况,就合作社的生产、管理等工作做好指导。

4) 培植先进典型,发挥带动作用。及时总结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经验,培育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效益良好、特色鲜明的典型示范合作社,推广先进做法,以点带面,推动全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全面发展。利用农机专业合作社专业化、规范化、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的优势,将农机专业合作社逐步打造成为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的主力军,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农业各领域的示范带动作用。

4 结语

大洼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来的建设与发展,为当地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全方位的农机服务。今后,要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科学引导、规范管理来全面提高农机合作社的技术水平与社会化服务能力,实现多元化发展,把合作社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 赵新子,苑志坚,刘鹏,等.吉林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建议[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11):155-156.

[2] 李建芳.科学引领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J].当代农机,2014(1):62-63.

[3] 李云祥.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1(6):33-34.

[4] 杨春艳.论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意义[J].农业与技术,2013(12):43.

[5] 周小燕.我国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J].农机质量与监督,2013(12):8-10.

[6] 董德胜.阜新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分析[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3(1):82-84.

Abstract: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operatives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operatives of Dawa County in recent years, points out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is area, and puts forward measures to step up this development.

合作发展建议书 篇9

将乐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成效及建议

一、将乐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概况 目前我县农村有各类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42个,其中:种植业占80%,流通、加工等占5%,畜牧业占10%,服务业5%。入社社员有4426户,带动农户10600户,建立生产基地93450亩。

目前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初具规模。全县42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基本围绕当地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或特色产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如将乐县恒盛笋竹专业合社,将乐县小杨笋竹产销专业合作社、将乐县南口隆顺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等,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形式多元化。从层级上看,县乡村绝大多数是由农村能人或专业大户牵头建立的专业协会和合作社。三是种类多。全县42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涵盖着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科技服务等多个领域,主要有六种类型:①全程服务型。其特点是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对组织成员进行技术、资金、物资、销售等多方位多形式的服务。如将乐县玉华惠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将乐县蛟湖淮山专业合作社等。②技术服务型。其特点是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技术推广和服务,在社员中组织技术指导、典型示范、经验交流。③市场带动型。其特点是通过订单农业建立基地,如将乐县黄潭金溪金银花专业合作社目前带动农户600多户。④实体经营型。其特点是经济合作组织通过集资入股和自我积累,以股份形式对内为组织成员开展无偿或低偿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如将乐县深山来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将乐县森鑫原林业专业合作社等。⑤“专业合作社+企业+农户”型。其特点是依托农产品加工企业组建专业合作社,如将乐县新农键食用菌专业合作社。⑥“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基地+农户”联社型。其特点是合作联社由数个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组成,通过专业合作社联系农户和基地,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如将乐县恒盛笋竹专业合作社等。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做法

1.高度重视,营造氛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将乐县各级相关部门认真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宣传周活动,通过广播、张贴标语、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鼓励引导农民兴办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2.政策支持、资金帮扶。将乐县人民政府出台了[2009]53号《关于成立将乐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等有关文件,明确了将乐县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制定了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并加大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扶持;强调要集中财力加大对特色板块经济基地建设、深加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要求涉农金融机构要努力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如:恒盛笋竹专业合作社在政府的支持,推动了竹业合作社的建设。2008年将乐县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开展“双十”“一百”活动,将乐县恒盛笋竹专业合作社既是“双十”中的十个合作社之一。将乐县恒盛笋竹专业合作社以福建竹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在漠源乡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于2008年4月17日正式成立。发起人7个,现已发展到合作社漠源总社和黄谭、水南、高唐3个分社,社员注册资金1000万元。

3.因地制宜,鼓励发展。目前,将乐县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之间的差异性较明显,农民组织起来的愿望也有强有弱,这就决定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合作方式、合作内容、合作程度等方面的多样性。因此我们始终坚持引导不领导、支持不包办、服务不干预的原则,因地制宜,紧紧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从市场的需求出发,从农民的要求出发,只要符合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原则和机制,我们都给予积极扶持和引导。在组建方式上可以是农民自办、联办,可以是农民与国家经济技术部门、事业单位联办,也可以是农民与企业、公司联办。在服务内容上可以是单项,也可以是多项,只要能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能帮助农民办实事,能让农民得实惠,都积极引导支持其发展。

4.规范试点,以点带面。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有规范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够持续发展。农业部组织开展全国试点工作以来,将乐县以搞好试点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运行机制,增强内部活力和发展后劲。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加快了区域化布局和主导产业的形成。如:将乐县茂信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中心的千亩种植基地,发展蔬菜(黄瓜、生姜)1200多亩,加工生姜600多吨,产值达1000多万元;今年新发展金银花种植面积达650亩。通过合作社这一平台,大大推动了我县主导产业的发展,种植面积每年都在扩大。特别是上级财政扶持的盛潭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通过示范社建设,使合作社基本达到了“五有”,会员发展到116名,入股金额116万元,会员返利达40.6万元。

2.沟通农户与市场的联系,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如:光明乡永吉柑吉种植专业合作社到目前发展到51户,果园面积 2000 亩,年产各类水果 1333多吨,产值400万元,定期技术培训、高嫁接换种、喷灌等。外销水果占总产的80%以上。

3.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了管理水平。将乐县华宇养殖专业合作社,实践中与社员形成“五统二分一扶持”的生产经营模式,即统一供应鸡苗、统一提供饲料、统一销售产品、统一防疫、统一技术指导;分户饲养、分户核算;对农户所需资金以鸡苗、药品、饲料等实物予以扶持。合作社辐射带动农户1000多户,成为全县较大的养鸡合作社。

4.保护农民利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购销,提供新品种、新技术等服务,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和市场交易费用,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相比与普通农户,合作社具有了更大的生产规模和更加稳定的销售渠道,增强了农户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形成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如将乐县金元宝养猪专业合作社,从2007成立至今,入社社员125户,现养母猪600头,每年可提供菜猪6000头,形成产、供、销猪一条龙服务,每户年可增收2万多元。

四、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1.发展资金短缺,制约着合作社做大做强。由于将乐县大部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于发展初期,经济基础薄弱,共同积累少,得到项目扶持的合作社只是极少数,因此多数合作社可用资金主要来自社员出资。但不少合作社当初为了不影响农户入社的积极性,出资金额定得都比较低,有些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了一些费用。而且由于合作社的资产普遍无法评估抵押,难以得到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贷款难,融资难,严重影响着合作社的业务做强做大。

2.缺乏高素质人才,合作社运行水平低。目前,将乐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90%以上是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其知识结构、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影响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3.内部管理不规范,合作社凝聚力不强。从调研情况看,虽然将乐县大部分合作社都制定了章程,设立了理事会、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等必要机构,但有些还流于形式,很少组织活动;有的合作社“只搭台、不唱戏”,没有任何经济业务和服务内容,存在等、靠、要思想;有些合作社,没有严格执行“一人一票、按交易量返还”等合作社的基本原则,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意识差,无论是民主管理,还是财务管理,都存在着明显差距,阻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

4.指导服务体系不健全。承担着政府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职能的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在县乡的配置相当弱,由于乡镇机构改革,将乐县大部分乡镇农经管理职能弱化,出现指导服务断层,成为影响指导工作开展的瓶颈。

五、加快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几点建议

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在数量上不断增加,规范化管理的程度不断提高,但与全市先进县相比仍然存在着规模小、发展慢、抗风险能力弱,以及重数量、轻质量,重组建、轻运营,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等问题。在工作措施上,提出以下建议。

1.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提高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重要性的认识。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户充分了解专业合作社的作用、运作机制及其较传统生产活动的优势所在,逐步改变农户的传统观念,调动农户加入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宣传中央、省、市扶持合作社发展的优惠政策、典型合作社的经验,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对新型合作的理念和依法办社的意识,增强广大干部依法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广泛开展面向以理事长为主的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以会计为主的理财能手,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种养能人,以经管干部为主的各级基层业务辅导员的培训,建立健全培训网络体系,为合作社的发展培养造就出一批实用人才。

2.进一步做好示范社建设,提高合作社的发展水平。

选择一批产业特色优势明显、经营规模大、质量安全优,不同产业和类型的合作社进行重点培育,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带动更多的合作社步入规范发展的良性轨道,实现全县整体推进。各乡(镇)根据当地优势产业或特色产品,每年要培育2个以上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每年择优培育3个以上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通过培育扶持,力争用3-5年的时间,在全县逐步建成一批具有区域及产业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体系。

针对合作社建设普遍存在着重发展轻监管问题。要加强农经部门的建设,赋予其相应的管理职能,提供相应的工作经费,真正做到工作有人抓,问题有人管;在财务管理上,指导合作社规范建账、加强核算,适时组织开展合作社财务审计和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在民主管理上,要大力推动社务公开、财务公开和民主决策,完善监督约束机制,防止把合作社办成纯营利性企业或少数人受益的经济实体;在经营管理上,要大力开展“三化”建设,即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品牌化,指导、协助合作社制定科学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创建一批叫得响、市场潜力大的农产品品牌。通过强化管理服务,做到合作社发展数量与质量并重。

3.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提高合作社的发展能力。

通过示范引导和工作推动,促进全县信息化建设上新台阶。一是分期分批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人员,培育一批信息技术骨干队伍,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成员接受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二是构建公共服务信息和网络营销平台,为合作社提供政策咨询、搜集和发布农资、农产品的价格信息、市场供求信息,以及为合作社之间的交流架桥铺路;三是积极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各种农产品展销会、洽谈会、产品发布会和知名品牌评选活动,为合作社宣传品牌、开拓市场创造条件。

4.进一步建立健全政策扶持机制,增强合作社发展后劲。

上一篇:新课程标准下一篇:考研英语 高分翻译从四步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