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党合作发展新历程

2024-05-14

多党合作发展新历程(共8篇)

多党合作发展新历程 篇1

多党合作发展新历程

2018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月6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座谈并共迎新春。2017年12月21日,随着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闭幕,中国八个民主党派五年一次的集中换届圆满落下帷幕。习近平代表中共中央,向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新当选的领导班子成员表示热烈祝贺,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统一战线广大成员致以诚挚问候和新春祝福。习主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多党合作要有新气象,思想共识要有新提高,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参政党要有新面貌,引导广大成员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使新时代多党合作展现出勃勃生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会上,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等民主党派代表先后发言,分别介绍了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在中共中央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顺利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圆满完成换届工作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无党派人士代表郭雷也作了发言。他们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政治交接,加强自身建设,围绕中共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发挥特色优势,积极履职尽责,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后,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他表示,再过几天,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了。我们在这里同各位新老朋友欢聚一堂,畅叙友情,共迎新春,感到十分高兴。

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习近平强调,2017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多党合作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维护中共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凝心聚力、服务大局上取得了重大成就。2018年是全面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我们要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际行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继续沿着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奋勇前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适合我国国情,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和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习近平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多党合作更好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希望大家把履职思路和重点统一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部署上来,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履职尽责的切入点,围绕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提出真知灼见,为中共中央决策提出参考。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民主监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贡献。要引导广大成员正确认识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协助做好矛盾化解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因此,在新的奋斗的一年,各民主党派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

多党合作发展新历程 篇2

一、发展历程

中国开展产学研合作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阶段 (1985年-1995年) :1982年, 中共中央与国务院根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形势, 要求科技行业和经济行业发挥社会主义相互合作的优越性, 整合力量, 选择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与产业发展有密切关系的项目, 以突破技术难关, 以提高经济发展与产业技术的水准, 增强国际的竞争力。1984年, 中共中央提出“科学技术要为国民经济服务”激励高等院校将科技成果转化成实际的生产力。1992年, 由国务院生产办 (国家经贸委前身) 、国家教育部、中国科学院3家发起推出“产学研联合工程”, 并组建临时办公机构, 即“产学研工程”办公室, 行使其产学研联合的功能, 这标志着产学研正式由民间进入官方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高度, 产学研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995年-2005年) :1995年5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出台《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该决定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并强调“继续推动产、学、研三结合, 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科技力量以多种形式进入企业或企业集团, 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 以及合作建立中试基地、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等, 加快先进技术在企业中的推广应用。”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第一次提出产学研合作, 标志着产学研合作正式纳入了科教兴国战略。199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 指出“要加强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联合协作。根据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 建立双边、多边技术协作机制, 通过相互兼职、培训等形式, 加强不同单位科技人员的交流。企业研究开发经费要有一定比例用于产学研合作。”

第三个阶段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 产学研合作进入了又好又快发展阶段 (2005年-至今) 。2005年,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明确指出, 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是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2006年1月,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 “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这标志着产学研合作已经上升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高度, 纳入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二十多年来, 我国产学研合作取得长足进展。在各级政府的引导下, 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积极运作、实施, 通过专家咨询、技术转让、共建技术中心、共同研究开发、共办高科技实体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 逐步形成了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科技与教育体制的改革, 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二、发展对策

目前, 我国产学研结合仍然不够紧密, 还存在一些体制和机制上的制约。我们要从贯彻中央提出的自主创新战略, 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出发, 强化产学研机制建设, 实行产学研结合的综合运作。

首先, 要转变观念, 提高对产学研结合重要意义的认识

产学研结合作为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 是教育、科技、经济价值选择的必然结果。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几个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协作, 而应该跳出传统静态的思维定势, 从教育、科技、经济的互动规律去理解, 把它看作是理论与实践的升华和观念的创新。

其次, 要进一步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

加强高校科技人才队伍整合以及引导工科院校和科研院所增强科研市场化意识。高校人才济济, 应引导与加强高校科技人才队伍的整合, 要培养一批掌握国际先进科学技术、了解学科发展趋势、创新能力强的老、中、青相结合的科技团体, 承担国家大型科技项目。改进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工作思路和方式, 研究和探索建立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积极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服务、产学研多种形式结合的新机制。

第三, 要强化企业在产学研结合中的主导作用

牢牢抓住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这个核心, 把产学研结合的基点放在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上, 放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求上, 运用市场机制和手段, 引导社会创新要素聚集到产业持续创新链上。

第四, 建立并完善产学研结合的促进和保障机制

构建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体系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要通过政策引导, 使企业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 并向技术创新的主体过渡, 使企业发展中技术创新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并逐渐承担起高层次创新人才培育责任;使高校、科研机构由教学科研两个中心任务向科研、育人、产业三个职能发展, 既要积极推广科技成果, 又要自我承担成果的产业化实施, 使教师、学生、科研人员与企业技术、产品发展相结合。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创办从事技术创新的技术工程中心。政府对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工程中心或为共用技术平台承担行业、相关领域的创新与技术攻关中心提供资金支持, 改革转化科技成果相关人员的利益分配机制, 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激发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活力认真完善、贯彻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中, 根据实际制订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措施。

摘要: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不仅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 而且也是中国政府、产业界、科技界以及其他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回顾和分析中国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历程, 对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产学研合作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产学研,历程,对策

参考文献

[1]谢科范, 陈云, 董芹芹.我国产学研结合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 2008 (1) .

[2]袁淑兰, 吕依娜, 杨帆, 敬静.创新产学研结合模式的经验与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 2008.

[3]王静.产学研深度结合背后的国家意志[J].科学时报, 2008.

[4]万钢.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J].中国科技产业, 2007.

[5]李志强, 李凌.国内产学研结合发展的新趋势[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5.

多党合作发展新历程 篇3

农民合作社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政社分离的改革,确立了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家庭经营的缺陷逐渐显露出来,集中表现为传统小农生产与现代大市场经营的矛盾,即“小农户与大市场”矛盾。为了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农户选择联合起来发展合作社,合作社的发展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我们主要研究改革开放后(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始发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成长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深化和加速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2007年)、发展转型阶段(2007年—至今)。

——始发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阶段特征: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全面推行;人民公社的解体,统购统销制度取消;以计划经济体制和集体经济制度为基础的农村科研推广体系、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等出现了与分散的农村家庭生产经营单位脱节的现象;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联合体等专业合作组织应运而生。

——成长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阶段特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出现了范围扩大、业务拓展、功能增强的发展势头;1994年初,国务院明确农业部作为指导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行政主管部门,农业部完成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章程》的起草工作;农业产业化经营趋势,“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 逐步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模式。

——深化和加速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2007年)。阶段特征:《农业法》(2003年)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农业法》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强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当坚持为社员服务的宗旨,按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依法在其章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

——发展转型阶段(2007年—至今)。阶段特征:2006年10月31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并于200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规范了合作社的发展;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民合作”这一崭新的概念,并指出:“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农民合作,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等发展实践探索。

农民合作社发展趋势判断

——从生产导向性向全要素合作拓展。早期农民合作社主要采取“生产导向性”经营活动,随着农民合作社经营业务的发展和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其经营活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此相适应,农民合作社对所有权边界和经营边界进行了相应调整和变革,新的合作社模式纷纷出现,比如,欧洲的“比例合作社”和“再造的合作社”,北美的“新一代合作社”等。

近年来,我国也涌现出大量多种类型的合作社,如土地股份合作社、社区股份合作社、资金互助合作社、农机合作社、消费合作社等。显然,这些合作社并非人们逐渐熟悉的以农产品经营为主要业务、以市场竞争为基本导向的农民合作社,而更多的是强调各种要素的共享与互助。

“全要素合作”,即劳动力、技术、信息、土地、资金、企业家才能等要素均可进入合作社,由此形成生产合作、供销合作、消费合作、技术合作、土地合作、信用合作互相交融、多元综合的合作趋势。

——从专业化倾向向双轨制合作演变。国际农业合作社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国情、制度及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欧美农场型农业以专业合作社为代表,东亚小农经济则以综合合作社为主流。

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思路,理论界的讨论大体上分两种:一是综合性合作社,这种类似于日本的综合农协;二是专业合作的思路。根据我国合作社发展的实际情况,农业综合合作社和专业合作社双轨制,是我国合作社未来发展演进的必然趋势。综合合作与专业合作的双轨机制,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合作社联合体系,理应成为我国农民合作社事业发展的方向。即:一方面,要与地方政府密切联系,把当地的农业政策作为该合作社的政策一个重要环节,来加以定位、落实和推进;另一方面,在事业上要与农民合作社紧密联系,担负起作为开展区域建设的社区性合作社的作用。

——从户间抱团向社际一体经营演进。农民合作社在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市场谈判地位等方面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与其他市场主体,如大公司相比,普通农户之间“抱团”的合作社的竞争力量仍然有限,并面临经营规模小、服务层次低、规范化程度不高、带动能力不强,市场竞争能力弱、经营效益低等问题。

合作社社际联合实现“一体”经营是合作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过合作社与合作社之间的合作,成立合作社联合社,不仅可以通过横向一体化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最大限度地降低合作社的交易成本、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市场谈判地位、改善社员服务,而且可以促进纵向一体化经营,加强资源要素整合,延长产业链条,拓宽合作社发展空间。

近年来,各地不断涌现出建立合作社联合社的积极探索,既有基层合作社自发联合形成的自下而上的开放式或封闭式联合,也有由较强政府意愿推动的自上而下的联合。可见,合作社从原来的普通农户之间的“抱团”经营逐渐向合作社与合作社之间的社际联合“一体”经营发展,是未来合作社发展的重要趋势。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演变历程 篇4

1、农村合作医疗的产生:1959年之前

关于农村合作医疗的最早产生时期许多学者都做过研究,有许多各不相同的结论。不过,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而正式提出合作医疗是在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时期。当时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农业生产合作社大力举办卫生保健站,农业生产合作社从公益金中拿出15%——20%,每个农民每年再交少量保健费,形成合作医疗基金,农民可以凭此免费就医。这种方法很快得到了一些农业生产大队的响应,当时的农村合作医疗是“合医合防不合药”的医疗制度,卫生部以其“无病早放、有病早治、省工省钱、方便可靠”的优点肯定了农村医疗制度,并逐步在全国各地进行推广。

2、农村合作医疗的大发展:1960年——1980年

1959年的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之后,农村合作医疗迅速壮大,到1960年,全国农业生产大队中,建立合作医疗的已达40%。到1978年,我国有“赤脚医生”4777469人,卫生员1666107人,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而在同年的五届人大,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把合作医疗列了进去。1979年12月15日,卫生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医药总局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下发通知,发布《农村合作医疗章程(试行草案)》,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参照执行,对合作医疗制度进行了规范。

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到1980年,全国农村约有90%的行政村(生产大队)试行了合作医疗。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农村合作医疗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有了如此迅速的发展并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呢?我们小组组员在查阅相关资料后,认为合作医疗的大发展,来自以下几个原因:1)集体经济保证了农村合作医疗的经济来源;2)运行成本低;3)医疗需求基本一致。

3、农村合作医疗的衰退:1981年——1992年

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合作医疗制度及整个农村医疗保障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集体经济在多数农村已经名存实亡,合作医疗逐渐衰落。1985年,全国实行合作医疗的行政村由过去的90%猛减至5%。1989年,继续坚持合作医疗的行政村仅占全国的4.8%。

为什么在我国曾经辉煌一时的农村合作制度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走向了低谷呢?我们小组组员在查阅了资料并经过了多次讨论之后,得出了以下结论:1)集体经济的瓦解;2)对合作医疗的错误认识;3)医务人员的减少和流失;4)农村各级卫生机构的市场化

4、农村合作医疗的恢复:1993年——2002年

1993年,中共中央做出要“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决定。1994年,全国7个省147个县开展了“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及跟踪研究工作。之后的几年中,中央再次颁布多项决定来支持农村合作医疗的恢复。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努力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与发展。据1998年“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统计,到1997年底,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了一定得恢复,全国农村居民中得到某种程度医疗保障的人口只有12.56%,其中合作医疗的比重从80年代末的5%提高到了9.6%,而在1997年——所谓的医疗制度的高潮时期,合作医疗的覆盖率也仅占全国行政村的17%。在1997年之后,农村收入增长缓慢,依靠“自愿”参加的合作医疗又陷于停顿甚至有所下降的低迷阶段。

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2003年至今

多党合作发展新历程 篇5

——对藁城市绿生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调查

河北省村镇经济发展促进会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广大农民群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按照自愿、民主原则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于2007年7月1日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是我国首部专门规范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它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主体地位,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进行了适当的规范,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主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今年7月份,我们对藁城市绿生蔬菜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调查,发现该合作社通过实行“四统一分”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积极发挥合作经济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有效破解了一家一户农民经营规模小、产品难以实现标准化和大批量生产的难题,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了合作社与社员双双受益。合作社以其独特的生命力,发挥着其组织化和统筹资源配置的作用,正在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力量。

一、基本情况

藁城市绿生蔬菜专业合作社于2007年8月15日在藁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由原藁城市绿色农产品开发协会过渡而来。合作社有固定办公场地200多平方米,电视、电脑、音像、电话、图书、办公设施齐全。现有社员118户,辐射藁城、赵县7个村,蔬菜种植面积6000余亩,年销售硬果番茄400多万斤,黄瓜600多万斤,各类叶菜80多万斤,年销售额200万元,年盈余22万元,为提高社员收入和促进藁城市及周边地区蔬菜业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合作社运行机制。

藁城市落生村是蔬菜种植专业村,农民靠错季蔬菜种植,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前几年,由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规模小,信息不灵,产品质量低,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产品卖难,增产不增收的现象经常发生。俺琢磨菜农只有抱起团儿来,才能抵御市场风险。2002年,落生村农民李存良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组建了藁城市绿色农产品开发协会,吸收会员200多户。协会根据季节、农时和病虫害发生情况,编发《农民之友》科技小报,免费提供给会员,手把手地教给农户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并四处联系销路。由于质量好、销路畅,蔬菜种植面积从刚开始的不足百亩,发展到1000多亩,产品销到北京、石家庄、太原等大城市,农民亩收益8000元以上。

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于当年7月1日施行,8月15日,李存良第一个在藁城市工商局注册了藁城市绿生蔬菜专业合作社。

1、有规范的章程。合作社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制度和财务制度,民主议事和民主监督制度。设立了社员帐户,印制了社员与合作社交易记录卡。生产经营方式实行四统一分,即:统一供应种苗、统一供应生产资料、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收购销售产品,分户管理的生产经营模式。收益分配按年终结算各项提取完成后,按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的比例和出资额进行分配。通过一年多时间的运作,现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模式,发挥了合作经济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2、有完善的产前、产中、前后服务体系。

(1)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针对基地蔬菜生产存在新品种应用普及速度慢,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问题,合作社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努力提高蔬菜生产档次和水平。近年来,合作社积极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知名种子公司建立联系,引进名优蔬菜新品种20多个,从中筛选出津园3号黄瓜、荷兰百利番茄、荷兰星火65菠菜等6个新品种进行了推广,面积达6000余亩。同时针对本地普遍存在温室面积小,结构落后,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棚室保温效果差、抗风性能低,造成投入逐年增大,单位面积效益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此外,本地蔬菜上市时间集中,从而市场价格较低的问题,合作社去年组织社员到河北沧州、河南扶沟等地参观,引进“多膜覆盖”和“节水灌溉”综合配套技术,使每亩大棚提高效益4000多元。

(2)强化培训,努力提高菜农科技素质,为推进蔬菜业标准化生产夯实基础。合作社每半月根据农时、季节、农民需要出一期科技小报《农民之友》,截止目前共出刊118期,25000多份,合作社快易通服务站每晚播放技术光盘、2台电脑全天开机,供社员查询资料,技术书籍随时借阅。每年举办培训班10期以上,重点对蔬菜基地菜农、种植大户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共计培训30余场次,总受训人数4100余人次,培训效果良好,深受广大社员欢迎。

(3)为促进蔬菜业持续健康发展,合作社在信息、物资供应、销售等方面为社员提供可靠保障。一是搞好信息服务。广泛收集全国各地蔬菜市场价格和各类信息,并及时提供给合作社社员,二是物资供应服务。几年来,合作社免费发放改良土壤肥料25吨,提供平价农膜10吨,提供平价优良种苗40万株,提供周转资金23万元。三是搞好销售服务。合作社先后引来香港、东皖、寿光、山西、北京等地客商。在组织产品外销过程中,我们以高于市场价格5%对社员的硬果番茄进行回收,这样使合作社本身在营销过程中获了利,又使社员在生产销售中受了益,菜农种菜更放心,合作社印制了自己的包装箱,统一包装,并注册了德桦商标,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四是搞好蔬菜产业化经营。重点开发了出口番茄——百利,并实行产业化经营,即从种苗供应开始,统一育苗,统一管理,统一品牌外销。几年来,合作社创品牌、拓宽销售渠道,注册了德桦商标,设计印刷了自己的蔬菜包装箱,产品销往山西、北京、广州等地,优质的蔬菜、精美的包装、良好的信誉,使其的蔬菜产品供不应求,合作社和社员双双受益。(4)加强检测。合作社在蔬菜收购市场建立了蔬菜无公害检测站,分定期和不定期对各类蔬菜进行抽样检验,并作详细记录存档。对超标蔬菜就地销毁,严把质量关,让市民吃上放心菜。

(二)取得的成效。

合作社的产品主要是黄瓜、硬果西红柿及各类叶菜。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合作社成立以来,主动与省农科院土肥研究所专家联系,邀请专家到现场讲课,培训指导。同时与河北省农科院土肥研究所合作成立了生物菌肥研究室,将土壤改良的科研机构搬到了农民自家门前,土壤改良更有针对性。合作社先后引进有机肥改良土壤、控释肥使用、秸杆反应堆技术、功能肥使用技术、生物菌肥使用、多膜覆盖、节水灌溉、雄蜂授粉、黄板使用等技术进行了大面积推广,既提高了蔬菜产量又提高了蔬菜的品质,并实现了产品的优质优价,为农民增收致富奠定了基础。

为了调动合作社社员积极性,合作社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提高社员经济效益。2004年引进出口番茄以来,今年发到了600亩,平均产量1万多斤,平均价格0.7元以上,社员每亩直接增收2000多元。为解决菜农销售困难,合作社投资15万元建立了蔬菜市场。为帮助有临时经济困难的社员,合作社自筹资金23万元,帮助其购进种苗、大棚膜,解决了燃眉之急,温暖了广大社员的心。良好的运营机制使社员心向一处使,实现了合作社与社员双赢,现合作社发展社员118个,涉及本镇落生、贯庄、耿家庄、南古庄、赵县等地,农民增收600多万元。

(三)示范意义。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农民专业合作社顺应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承应了农民的热切期盼。我省迅速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表明,农民在不改变家庭承包 经营 责任制的基础上,以资金、劳力、技术等开展合作,有效地解决了农户办不了,村委办不好,基层政府包不了的问题,这也正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的源泉之一。

1、合作社推动了主导产业的形成与状大,为现代农业奠定了产业基础。合作社是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农民的联合会,它发展越壮大,带动主导产业发展就越明显,促进“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形成的作用就越突出。

2、合作社促进了农民适用新技术推广,为现代农业提供了技术支撑。为了促进自身发展,合作社针对性地为农户提供资金和技术服务,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好地解决了技术推广不经济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有效地促进了科技与生产者的结合。

3、合作社推进了生产方式的优化,为现代农业提供了内部动力。在千家万户小规模生产条件下,农业生产环节多、监控难,农产品质量难以保证。通过合作社的特殊管理机制,把标准化知识和质量控制技术的推广普及到农户,有效地提升了产品质量。

4、合作社提高了农民素质,为现代农业提供了动力保证。合作社通过社员共同制定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强化了集体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农民自觉遵纪守法。合作社围绕章程,建立了规范的内部运作制度;开展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不仅创出了民主管理事务模式,还培育出了一大批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经营水平的农村实用人才。

5、合作社示范了农村基层民主,为现代农业提供了制度保证。合作社是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具有民主、独立的价值观念,实行一人一票、限制资本报酬、注重合作教育等原则,体现了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为推进基层民主政治提供了“示范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施行一年多来,我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已如燎原之火。截至目前,全省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总数已超过6100个,其中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专业合作社已达3400多个。但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还存在认识不到位,发展不平衡;作用发挥不够,管理运行不规范,服务活动没有开展起来,对当地农民的吸引力、覆盖率较低;职能定位不明确,政策环境不宽松问题,政策支持少等问题。

1、发展不平衡。近来来,尽管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一定发展,但仍有个别乡镇领导干部和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心存疑虑,认识不到合作社的优势作用,致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平衡。乡镇领导重视,农民认识高的乡镇发展较快,而乡镇领导不重视的乡镇发展较慢。

2、合作社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虽然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热情较高,但由于文化层次、管理水平较低,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带领全体成员发展上规模、上效益的合作社能力还显欠缺。

3、规模小,带动作用不明显。主要表现为相当一部分专业合作社仍处于“底、小、散”的状态。特别是季节性经销组织较多,跨区域、多行业联合组建的具有较大规模和带动力的组织相对较少。多数局限于生产和流通领域,技术推广型、农副产品加工型和综合服务型组织较少。

4、经营资金普遍缺乏。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没有资金积累,另外没有抵押资产,不能满足金融部门贷款条件,因此资金不足是当前影响合作社发展最大的问题。

三、几点建议

——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实践证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衔接的中介,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杠杆。2007年7月中央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村专业合作社管理条例》,来规范约束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我们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典型引路,多方参与,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经济合作组织。支持和引导农民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事实说话,靠典型示范带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一批种植、养殖、加工等不同类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重点扶持,规范运作,培养一批有说服力、有号召力的典型,通过典型示范和引导,带动面上工作的平衡开展。

——加强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要把培训合作组织带头人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加大投入力度,配备良好的师资,创造更好的条件,做好合作组织带头人的培训工作。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定期开展培训班,加大对入社农户的科技知识培训力度,力争建立起一支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同时又熟悉市场的人才队伍。

多党合作发展新历程 篇6

何以见得?以农村卫生为例,足可说明这一点。

一是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我们将自然联系到中央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就会认识到其所指是:第一、以往简单地强调工业化、城市化,导致城乡差别加大和社会失衡;第二、以往比较注重农业生产,而农村社会文化和农民福利事业的投入相对不足。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给农民在看病问题上带来太多的实惠。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就这仅有的2%的医疗资源,其80%都集中在城市。从1998年到2003年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48%,但医疗卫生支出年均增长11.48%,后者的增长竟然是前者的近五倍。据有关媒体报道,至今中国农村有一半的农民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在广东那样的经济发达地区,也有40.08%的群众有病未就诊,23.35%的群众应住院而不能住院。另外,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很窄,不足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在广大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处于“空白地带”。疾病,像一把利剑挂在农民兄弟的头上,“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中国农村比较普遍的现象。“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将进一步加剧,要使这一转型能够平稳推进,整个社会需要构建严密而可靠的安全网。因此,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问题本身,解决农民的看病难,不仅仅是尊重农民起码的生存权的问题,更是建设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如何解决农民的看病难?回顾历史,我们曾经解决过这一问题,而且是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1993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投资与健康》指出:“直到最近,(中国)一直是低收入国家的一个重要的例外……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医疗保险几乎覆盖了所有城市人口和85%的农村人口,这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举世无双的成就。”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人口还占全国人口80%,但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6岁提高到了68岁。专家们承认,这种健康业绩的基础,是在“将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资源配置大格局中,辅之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网络、遍布每个农村社区的土生土长的“赤脚医生”队伍和合作医疗制度的“三大法宝”。因此,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发展农村合作医疗,是新时期建设新农村题中应有之意,是非常必要的。

二是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是基于两个判断:第一,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二元结构特征还非常明显,要达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难点都在农村;第二,我国现在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最直接的成果是国力大大增强。以前财政所占GDP的比重很低,而现在占到了将近20。去年财政收入已经达到26000多亿人民币,一年免掉农民农业税几百亿,今后我们的财政收入还会继续增长。中国经济的发展已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阶段。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政府有能力承担责任,推进公共财政的政策,将更多的财力用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的公共品的投入,应该如农村的基础设施一样,主要由公共财政来承担,以加强对农村的教育、卫生等建设等。农民即使生活在农村,也有一个比较好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利于他们安居乐业,就有利于社会稳定。因此,把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发展合作医疗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完全可能的。

三是新农村建设的提出,集中体现了两个重要思想:一是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二是强调注重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

多党合作发展新历程 篇7

一、达州市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成效

达州的新农村建设具有特殊的艰巨性和紧迫性。从发展现状看, 达州是典型的农业大市, 现辖通川区、达县、大竹县、宣汉县、开江县、渠县, 代管万源市, 共102个镇, 209个乡, 2850个行政村, 总人口650万,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从地理区位看, 达州属西部丘陵山区, 地处川渝鄂陕4省市的结合部, 距重庆、成都、西安、武汉相距220、420、460、850公里。从历史基础看, 达州为欠发达的落后地区, 历史包袱沉重, 全市7个县市区中国家级贫困县就占两个, 在全省10年 (2001-2010年) 扶贫规划确定的10000个省级重点贫困村中, 达州就有551个。

达州的新农村建设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酝酿阶段, 从2004年底到2005年底。达州从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起步, 结合农村基层党组织“三级联创”, 以“六个一、三配套” (每户建一片经济园、一口蓄水池、一眼卫生井、一个沼气池、一条进出硬化路、一个硬化院坝;生态环境配套、路渠电配套、庭院经济文化配套) 和“六有、两提高” (村党支部或村委会有一个活动阵地、卫生站、幼儿园、广播电视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农民夜校;农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农村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为主要着力点, 大力推进“三村建设”, 为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找到了有效载体, 为新农村建设找到了总抓手, 探索出了一条丘陵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

第二阶段, 试点阶段, 从2005年底到2006年底。达州实行了市级领导联系和市级部门帮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2”制度;提出了“1733”示范工程的建设任务;召开全市新农村建设推进会;制订“1733”示范建设村的总体规划和各种单项规划;经过一年的探索, 实现了良好开局。全市共启动建设示范县1个、示范镇7个、示范村233个, 共投入建设资金5.6亿元, 建成户办工程5.2万户;解决了43660名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帮助45680名农村低收入人口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第三阶段, 区域化整体推进阶段, 从2006年底到2008年10月。在工作思路上, 以示范点为依托, 连点成片、以线串珠, 实现由点到面的整体联动;在战略取向上, 紧扣“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达州”这一时代主题, 以新农村建设为统揽,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着力点, 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在工作部署上, 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建设空间布局上, 实行整村成片整体推进, 山水田林路气电园房综合整治, 然后由村到乡及县, 最终形成全市整体推进格局;在建设内容上, 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并举。

第四阶段, 全面纵深推进阶段, 从2008年10月以后。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 做出了关于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决定, 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达州的新农村建设也从此迈上了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

达州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央先教办、中央组织部先后向全国推介, 《求实》杂志、《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先后报道, 《瞭望新闻周刊》列为科学发展观十大方略之一, 国家开发银行以此探索全国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 省委把达州“三村建设”写入十号文件。

二、区域化整体推进:达州市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模式和推进线路

达州首先根据大部分农村整体发展滞后性特征, 突出建设内容上的整体性;同时根据地理环境的多样性特征, 突出空间布局的整体性;并且根据建设资金紧缺和建设任务艰巨的现状, 突出资金筹措的整体性。经过多年努力, 达州走出了一条整体统筹、区域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成功路子。

科学规划先行, 把全市2850个行政村分为城镇郊区村, 丘陵平坝村、山区边远村3种类型分别进行规划。

选准切入点, 把发动群众、调动群众积极性置于首位。

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核心位置, 狠抓龙头企业和骨干项目的培育和壮大,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 架起基地与市场的桥梁。

先试点示范后逐步推广, 第一阶段重点从农民最关心、最容易见效的“六个一、三配套”“六有两提高”抓起;第二阶段重点抓好“1733”示范工程;第三阶段逐步分区域整体推进。城镇郊区村、丘陵平坝村、山区边远村, 分类指导, 分步建设, 区域化整体与推进;第四阶段重点在于巩固、完善、提高。

重点抓好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综合统筹规划水、电、路、房、厕、圈、沼气池等建设;抓好农村道路村村通工程;整治病险水库, 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推广沼气池建设, 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整治村庄集镇环境, 逐步亮化、美化、绿化;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 帮助农村通电视、通电话、通互联网。

开发体制机制创新的强大动力。从户籍制度改革抓起, 探索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的可行办法;探索城乡统筹, 把村庄集镇规划建设设计统一管理起来, 纳入职责和服务范畴。

加强领导, 提供组织保障, 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纳入县域经济目标考核内容, 作为检验县乡党政主要领导政绩和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三、念好“三字经”:达州市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经验

达州走出了一条欠发达的丘陵山区建设新农村的新路子, 其基本经验在于念好“三字经”, 抓好“六个三”。

(一) 城镇郊区型、浅丘平坝型、深丘山区型3种区域类型分类指导

把全市7个县市区2850个行政村区分城镇郊区型、浅丘平坝型、深丘山区型3种建设类型, 分别进行规划部署。城镇郊区村:主要采取城乡一体化的方式, 重点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 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丘陵平坝村:主要采取产业带动的方式, 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劳务开发为龙头, 建设一村一品的骨干支柱产业;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 配套建设公益设施, 美化人居环境。深丘山区村:主要采取移民开发方式, 结合扶贫开发, 实施移民搬迁, 加强基础设施的人居环境建设, 通过产业开发, 将山区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二) 科学规划、试点示范、区域化整体推进三步走发展路径分步行走

达州认真总结、吸取各地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教训, 确立了经过科学规划、试点示范、再进行区域化整体推进的三步走建设路径。制定并实施了《达州市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 (2006-2020) 》, 以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构建和谐农村为主题, 以科学规划、分类指导、试点示范、梯次推进为原则, 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总要求, 以把达州建成川东北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目标, 确立了达州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

(三) 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帮扶三大建设力量一齐调动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启动各种建设力量, 达州采取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帮扶三大建设力量同时调动的办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至目前, 全市已启动建设省、市、县级示范村392个, 占全市行政村的13.9%, 新农村建设示范片14个,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7个, 全市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22.52亿元, 建成各类水利工程79763处 (其中:大中小型水库393座) , 总蓄、引、提水能力达7.8亿方, 有效灌面达232.9万亩, 占总耕地面积57%,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6万公里, 227个乡镇通油 (水泥) 路, 占乡镇总数的73%, 村道17619公里, 2211个村通公路, 占行政村总数的78%。

(四) “班子队伍带村、人才科技兴村、民主法治管村”三道保险闸门一并打开

通过实施党政一把手工程, 确立新农村建设目标责任制, 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通过“公推直选”建好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对5600多名农村支书、村长进行轮训, 提高其领导素质和执政能力。这三大措施为新农村建设打好了组织基础;“人才科技兴村”,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保障。“民主法制管村”, 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社会保障。

(五) 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构建和谐农村三大主题同时突出

“三农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症结所在, 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构建和谐农村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金钥匙,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三大主题。达州新农村建设中始终扭住这三大主题不放, 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了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历史性跨越, 达州按照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要求推行了四大措施: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逐步扩大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不断强化农业产业化品牌培育;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力度。

全市现有各类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60家, 优质粮油基地100万亩, 蔬菜基地110万亩, 苎麻基地54万亩, 油橄榄基地6万亩, 水果基地40万亩, 中药材基地18万亩, 茶叶基地25万亩。拥有四川省名牌、四川省著名商标8个。

达州为培育新型农民,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后备军的科学文化素质;广泛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 用现代科技武装农民的头脑;加大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 提高他们掌握实用技术的本领。5年来已对5600余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分批进行了集中培训, 组织了近500人赴外地参观学习, 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420余期, 培训3.5万余人。达州还通过开展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通畅、环境治理八大民生工程建设, 不断提高了农村和谐水平。

(六) 农村金融、土地流转、结构调整三大瓶颈逐个破解

达州作为欠发达的内陆贫困的丘陵山区, 新农村建设面临更多的困难、障碍和挑战, 但最根本的还是投融资难、土地等生产要素流动难、结构调整难三大难点, 这也是制约达州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三大瓶颈。

为破解三大瓶颈达州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大力推进现代农业进程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达州充分利用全市优势的特色农产品资源, 重点发展了优质粮油、畜禽、苎麻、薯类、油橄榄、中药材、蔬菜花卉茶果、富硒农产品八大精深加工产业, 进而形成了八大产业带, 结构调整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采用公司+农民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的经营形式, 通过龙头企业带动, 通过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办法, 通过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取得了引导农村生产要素流动的宝贵经验;逐步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在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不断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引导农民自主投入的基础上, 鼓励政策性银行及金融机构增加支农信贷, 拓展金融服务功能, 提高小额信贷和农户联保贷款的授信额度, 为破解农村融资难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四、达州市新农村建设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 农业基础地位仍很脆弱, 农业“大而不强”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农业基础设施仍很薄弱, 基本上还停留在“靠天吃饭”的水平;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带动力不强;优质农产品还没有充分显现足够的规模优势和市场品牌优势, 市场竞争力还很弱;农业抗自然灾害等抗风险能力还很弱, 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动植物疫病防控等问题还很突出;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专业化社会化规范化服务水平还很低。

(二) 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生产要素流失严重

大量有知识有文化身体健康的青壮年外出务工, 留下61 (少年儿童) 38 (妇女) 99 (老人) 部队经营现代农业, 导致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极为缺乏和大量土地抛荒;由于不具有提供贷款所需的能力和条件, 加之农业的高风险、低收益, 造成农贷困难, 城市资金难以向农村流动, 大量的农村资金反而流入城市;外出的农民工都是现在农村的“骨干”和“高级”人才, 每年各级教育培养的各类人才又极难留在农村, 导致人才技术奇缺;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 土地被征用但又没有得到足够的补偿, 更加剧了农村就业、养老、致富的难度。

(三) 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太低

农民基本处在分散生产、各自为政的状态, 新农村建设中虽然诞生了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但这些组织规模小、容纳能力带动能力弱。

(四) 农民产业支撑能力弱、收入水平低, 普遍缺乏致富手段和致富门路

达州围绕特色农业资源已经发展了八大产业, 但产业规模小、整体实力弱、科技含量低、辐射带动面窄, 绝大部分农民还主要是靠种养业糊口、靠外出打工挣钱, 其收入水平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更严重的是其收入水平增长缓慢。

(五) 农村社会改革步伐迟缓, 乡村治理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些地方对各种支农惠农资金、政策执行发生偏差, 公共事业发展缓慢, 公共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社会保障覆盖面窄、等级低、手续繁琐, 村民自治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 领导班子的产生还程度不同地受到长官意志和家族势力的影响和制约, 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还很薄弱。

(六) 新农村建设中还存在若干盲区和误区

将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新村建设。一些地方违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 热衷搞大拆大建和移民搬迁, 把有限的资金几乎全部用于盖高楼、该厕所、粉墙壁、砌栏杆, 追求整齐划一、气派好看。

追求轰动效应, 把新农村建设当作新一轮政绩工程。一些地方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 企图“速战速决”, 追求“一步到位”, 把新农村建设搞成了“大会战”和“大摊派”, 只在交通沿线花力气, 没有在整体推进上下功夫。

长官意志作祟, 忽视科学规划和农民的主体作用。一些地方不顾当地实际情况, 追求千篇一律、千村一面, 不顾农民意愿强制推行“领导说了算”, 缺少科学规划, 即使有规划也没有约束力。

五、达州市新农村建设纵深推进的政策建议

全面把握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 坚定不移地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

确立城乡一体化建设理念, 提高城乡统筹的水平和能力,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重点抓好4项工作:统筹空间布局, 推进城乡一体化规划;统筹资源配置, 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统筹城镇化要求,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公共服务, 推进城乡文明一体化进步。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着力提高家庭经营的集约化水平。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统一经营和家庭承包分散经营的统一, 所以今后一个时期, 着力发展统一经营。在统一经营中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 积极引导农户联合与合作, 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抓紧抓好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着力提高家庭经营的集约化水平。要紧紧抓住两个重点:即逐步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和最大限度提高土地产出率。

持之以恒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抓好产业培育, 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推进创造条件。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水利建设, 切实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加强农村道路建设, 根本解决农村人口出行难问题;着力推进农村公益设施建设, 切实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实施以沼气建设为重点的农村清洁能源建设, 带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培育中, 继续贯彻新农村建设中坚持山水田林路电气园房统筹谋划、综合整治、整体推进的战略思想, 继续坚持一村一村地建、一片一片地联、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地育的推进策略;切实加快以区域化、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机械化、订单化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基地建设步伐;立足优势农业资源的开发、加工、转化,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进而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积极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和积聚, 推动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加速人才积聚。促进土地流转。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符合不改变土地所有性质和不改变土地用途要求的大前提下, 鼓励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多种形式进行土地流转探索, 保留承包权, 转让使用权。提供金融支持。积极支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 以有效解决农村资金积聚的问题。确保科技武装。要千方百计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强有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和农村实用科技成果的宣传、推广和普及, 切实加快与有关高校进行实用技术研究和人才开发步伐。

摘要:四川省达州市以“三村建设”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是具有超前性和创新性的重大实践, 创建了丘陵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模式。文章对达州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成效作了历史性的回顾, 阐释其成功的实践模式和推进线路在于区域化整体推进, 总结其主要的实践经验在于念好“三字经”, 抓好“六个三”, 剖析其当前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提出新农村建设纵深推进的对策建议。

多党合作发展新历程 篇8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以来,完善终生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满足人们更广泛的学习需求和全面实现受教育的权利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趋势。同时也在推动着继续教育正在由教育体系的边缘走向中心,并担当起为社会培养各类急需人才的重要任务。这些变化既是对继续教育工作的成就肯定,同时也为继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课题。为此,有必要认真回顾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历程,总结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经验,研究高校继续教育面临的新挑战,以推动高校继续教育健康发展。

一、高校继续教育的发端

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综合大学,北京大学举办继续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早在1918年,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校长就首开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继续教育的历史先河,开办了“校役夜校”和“平民夜校”,为在北京大学工作的工友及社会贫民百姓提供了进入大学的学习机会,同时蔡元培先生还倡导举办了“新闻学研究班”,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就是新闻学研究班的结业学生。在蔡元培先生的启迪和支持下,以邓中夏等为核心的北大进步学生还组建了“平民学校”和“平民教育讲演团”等教育团体,以“增进平民知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为宗旨,开展了大量的继续教育工作,积极推动了北京大学服务于民众、服务于社会的继续教育工作……这些,都为北京大学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传统的形成和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实践基础,2006年,北京大学为弘扬蔡元培老校长“劳工神圣”的真谛与精神,秉承“传承平等理念、成就平民梦想”的办学宗旨,重新开办了“北大平民学校”,目前这一继续教育项目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北京大学师生的大力支持,已逐步成为北京大学务工人员心中的知识圣殿和精神家园。

二、建国以来北京大学继续教育事业发展

建国后,在50年代初期,北京大学开办的中国人民银行系统的干部研修班、防化兵部化学专业进修班和少数民族干部东方语文研修班等,为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培养了一批急需的高级管理人才和科技发展骨干。50年代中期,中央关于“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又一次激发了人们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热情。与此相适应,北京大学经教育部批准,于1956年开办了函授教育,到1966年“文革”开始时止,气象学和图书馆学专业函授共向社会输送了1700多名函授毕(结)业生。同时还以接受进修、培训等方式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急需的管理干部和科技人才。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因“文革”而停滞的继续教育工作得到了恢复,伴随国家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大学也积极推进了继续教育的改革,使继续教育出现了“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层次不断向上提高,管理不断加强,教学方式手段不断创新,质量不断提高”的新局面,同时也使其稳步的迈入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的发展轨道。1980年北京大学恢复了函授教育,1981年开办了干部专修科,1984年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为高校教师进修开办了助教进修班,1986年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开始接受国内访问学者并举办骨干教师进修班。学校对继续教育的发展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将其改革发展的目标、措施列入了学校“七五”事业发展规划。为了加强继续教育的管理,北京大学适时制定了学校开办成人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的管理办法,学籍管理规定、接受进修教师的管理办法和函授站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规定,稳定了办学秩序,促进了继续教育迈上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轨道。这些规章制度和加强管理的措施都是开创性的,得到了教育部主管部门的肯定并向其他高校推广,从而也为全国的继续教育规范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1992北京大学进一步明确了继续教育在学校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本科生打基础,研究生上水平,继续教育添活力”,三者协调发展,功能各有侧重的教育发展结构模式。同时“为学校教育改革作先导”的客观要求也推动了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在1996年全国函授、夜大学教育评估中也获得了“双优秀”的好成绩。1998年后,学校投入了资金建设了集卫星直播、计算机网络传输系统相结合的教育信息传播平台,适时开展了现代化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同时还大力调整了继续教育的层次、科类和形式结构,改革了原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修订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完善了各项管理工作程序,发展了高层次的大学后继续教育,推动了继续教育沿着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轨道向前迈进。这一时期继续教育设有昌平、圆明园两个校区,在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建有函授站28个,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30个。在校学习的函授、夜大学、成人脱产班、现代远程教育学历继续教育学生30000多少人。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各类研修班、培训班等非学历继续教育每年培训40000多人次。这些毕、结业生经过北大培养后,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绝大多数人成为行业系统、单位的骨干,许多人还成为本系统、单位高级的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或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还有许多人因成绩显著或在科技工作中创出新成果而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并受到有关部门的奖励和表彰。继续教育毕、结业生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的经济、社会价值和新成果,进一步彰显了北京大学继续教育质量和水平,也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1999年,在北京大学第十一次党代会以及“985”规划中,学校将继续教育的发展列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规划之中,并明确了北京大学进入21世纪继续教育新的指导思想是“控制规模,调整结构,提升层次,提高质量,重点发展高层次的大学后继续教育,积极、稳步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努力为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相称的继续教育新体制奠定必要的基础”。根据该指导思想,北京大学将继续教育的战略定位为: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高效益,并且要有学科综合与渗透的特点,要有国际化的特点;必须要创名牌,有特色,绝不能流于一般。在确立指导思想和战略定位的基础上,北京大学又将继续教育的发展目标具体确定为:发挥北京大学名校、名师、名课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依托北京大学的学科综合优势以及与国际知名大学广泛联系的优势,广泛吸纳社会资源,积极发展高层次继续教育,努力把北京大学的继续教育办成高校师资和高级公务人员、高级商务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的重要培训基地,创建具有北京大学特色的继续教育品牌。正是有了这样具体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2000年以来,学校继续教育才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基本实现了由学历继续教育向非学历继续教育的重点转移,继续教育的辐射范围与影响力持续提升,其显著标志是,主动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发展需求,面向社会、行业、企业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学科领域涵盖了经济、金融、法律、教育、医学、管理、哲学、艺术、语言和自然科学理论、技术、工程等众多学科方面;依托中组部确定的“首批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和教育部确定的“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打造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选学、教育部机关和直属单位干部选学等领导干部继续教育项目,同时主动服务地方发展,为地方基层干部提供了大量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继续教育服务;积极探索企业继续教育思路与模式,服务企业改革和发展,面向企业中、高层领导干部,在领导力、战略思维、职业素养、综合能力等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2013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后,学校依托软件工程、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数学精算、地质矿物、教育技术等领域的学科优势,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实用型、复合型高端技术人才。据统计,近五年来,全校有近40个办学单位举办各类非学历继续教育,每年申报立项非学历继续教育项目都在1200个左右,年均培训学员在60000余人,辐射全国所有省区,并已经逐步形成了十多个具有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力的精品项目。其中,“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领导干部选学工作”项目和“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项目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成为特色继续教育品牌项目,集中体现了北京大学继续教育改革创新和“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高校继续教育特色,稳步拓展了高校继续教育服务社会的宽阔渠道。在“十三五规划”中,北京大学对学校未来继续教育发展提出了更明确要求,即“坚持走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继续教育发展之路。充分挖掘、整合北大学科、师资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建设以高端非学历继续教育为主的继续教育体系,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均衡发展。积极适应国家人才战略总体规划,打造协同平台,培育品牌优势,完善质量体系,打造核心竞争力,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推动继续教育朝着有利于扩大北京大学的社会影响、有利于促进学科建设、有利于支持学校整体发展的方向健康发展,争创建成具有北京大学特色的世界一流的继续教育体系”。

三、高校继续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回顾北京大学继续教育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学校对继续教育工作是始终给与高度重视的。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学校制订“七五”事业发展规划开始的历次发展规划,以及“211工程”“985”规划和近期的“北京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十三五规划”等都把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列入其中。特别是在“985”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学校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长远目标的高度出发,统揽全局,高瞻远瞩,客观地分析了学校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对继续教育作出了符合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规划,有效地指导了学校继续教育在新世纪的科学发展。

但是,当我们回顾继续教育发展历程,展望继续教育的未来发展时,我们也不难看到,随着时代的进步、形势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不断变化,高校继续教育将面临许多新的新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主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而且在各高校中具有普遍性。

(一)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尚未成为师生员工的共识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没有把继续教育当作学校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重视,只是把它看成是创收的手段,成为单位的“钱袋子”。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关于改革、发展继续教育指导思想的贯彻执行,也加剧了继续教育在学校事业中的边缘化倾向,与国家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对继续教育的要求极不相称。

(二)高校继续教育的投入有待加强,教育质量、水平有待提高

制约其发展的最大因素是教学场地和生活、住宿条件及信息化教学手段。如何盘活校内外、国内外可利用的资源,增强高校继续教育的活力,加强硬件方面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和环境,使继续教育与其他教育事业形成水乳交融,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仍是高校继续教育管理方面面临的新课题。

(三)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

坚持统一归口管理原则,理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建立一个管得住、放得开、运转灵活、应变能力强的体制、体系,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大力发展高层次的继续教育,仍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四)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研发适应需求的课程体系和资源建设能力不足

一般来说,高等教育结构不是随意确定的,它要受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例如社会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等。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继续教育结构体系主要受社会需求变化的影响较大。经济结构尤其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继续教育结构及其改革发展方向的调整。同时,继续教育也给予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巨大影响,并促进着经济结构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因此,主动分析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校继续教育提出的新需求和施加的各种影响,推动继续教育的改革和科学发展,有利于继续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有利于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不同规格、不同层次的复合型和技能型急需人才。

总之,这些问题,有的是形势、情况变化后提出的新挑战,有的是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也有一些是尚未解决好的老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和社会变化的新情况,必须树立改革的观念和创新的精神,主动抓住机遇,以解决好这些问题,促进高校继续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要从日益增长的社会和个体的教育需求出发,通过深化高校继续教育体制改革,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探索和培育继续教育新的增长点,不断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并通过办学手段和方式的创新来优化教育结构,调整学科布局、改革和完善专业及课程设置,开发和利用教育要素的潜在优势,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实现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办学效益的目的,构建成可持续、科学发展的高校继续教育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学敏.教育经济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志远,朱建文.成人教育经济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3]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4]秦宝庭.教育与经济增长[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上一篇:依法治县工作要点下一篇: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