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校合作问题新探

2024-05-09

小学家校合作问题新探(精选4篇)

小学家校合作问题新探 篇1

一、家校合作的概念

“家校合作”源自于国外, 目前尚未有一个固定的概念。家校合作的英文表达方式为“home-school cooperation”, 另外还有“homeschool communication” (家校交流) , “parentteacher collaboration” (家长-教师配合) “parent involvement” (家长参与) 等表达方式。我国的教育研究者认为, 家校合作是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 家庭和学校两种力量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协调的教育互动活动。

二、小学家校合作的意义

教育家苏活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 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 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家庭和学校之间加强合作, 家校双方形成合力对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有重大意义。

(一) 家校合作对小学生发展的意义

1. 家校合作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小学又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 让小学生养成正确的做人、做事和学习习惯对将来的发展起到基础性作用。培养良好的习惯是一项长期的、连续的、持久的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 认为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 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 而且要志同道合, 抱着一致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使小学生在成长关键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使他们终身受益。

2. 家校合作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

现代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 社会价值体系也在发生着变化, 如享乐主义、金钱至上、读书无用等思想充斥在社会中, 这必定会影响到小学生, 再加上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小学生的道德培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冲击, 使小学生集体感淡化, 注重个性张扬;对文字的兴趣及识别能力下降;语言成人化;知识掌握不够系统;注意力不集中, 健忘;暴力增多;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网络交往, 甚至造成小学生人际关系淡化等。新旧价值观的冲突使许多家长无所适从。所以, 建立和谐一致、沟通互动的家校合作关系, 面对学生的思想波动和不良道德品质, 可以形成合力, 共同加强对小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 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发展, 形成正确、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3. 家校合作有利于帮助小学生的学业进步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学校和家庭因素。教师对班里每个学生的授课内容是基本相同的, 但班里学生的成绩总有不尽如人意的, 隐藏在这背后更多的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差别, 而这又跟家庭的教养方式, 父母的榜样作用息息相关。通过家校合作, 教师可以更多地了解班里每名学生的家庭背景, 对家长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家校联手培养小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 以达到提高学业成绩, 促进学习发展的目的。

(二) 对家长发展的意义

1. 有利于小学生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以往的家校合作中,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度地依赖于学校, 觉得将孩子送入学校, 教育任务便完全推给学校。至于教育, 那是教师的事。学校有责任转变家长的教育误区, 针对孩子的特点和实际问题, 教给家长一些科学的、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另外还需要让家长正确了解孩子的爱好、性格以及能力, 既不能过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又不能“包办代替”“放任不管”。学校要努力吸引家长参与学校的工作, 在教育理念与方法上对家长进行专业和有效的信息指引, 从而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素养, 改善家庭教育的实施效果。

2. 有利于亲子关系的融洽

很多家长由于面临着生活、工作等多方面的压力, 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更是用很少的时间来陪伴孩子, 与孩子进行知心的交流。家校合作能调节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 例如举行一些亲子活动, 使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注, 使父母了解孩子对自己的需要, 缓解紧张的亲子关系, 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3. 有利于家长参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兰根布伦纳 (MR.Langenbrunner) 和索斯伯格 (K.R.Thornburg) 把参与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家长角色分为三类:即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 作为学校教育自愿参与者及作为学校教育决策参与者。”家长在参与学校教育中的角色更多地体现在支持者和学习者, 很多参与学校活动的也并非“自愿”, 更不要说成为学校教育决策参与者了。学校应促进家长或家长在家长委员会的牵头下, 提出改善学校教育的要求, 传授社会上的经验, 使家长感受参与学校管理的“存在感”, 家长在家校合作交流过程中将师生之爱与亲子之爱融为一体, 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和谐统一。

(三) 对学校发展的意义

1. 有利于小学教师因材施教

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 拥有不同的家庭背景, 如家庭结构, 父母是否离异;家庭教养方式, 是民主型、专制型还是放任型;家长的职业和文化程度;家长的品行、社会声望;家庭意外事件, 如下岗、火灾、生病等诸多因素。小学教师仅仅依据学生的性格、爱好、能力开展教育工作往往太过片面。教师及时与家长沟通, 增加对学生的认识, 深入了解, 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管理, 实施个性化教育, 有助于因材施教。

2. 有利于家庭与小学的资源整合, 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来自不同家庭, 家长的职业、兴趣、知识、阅历、方法及技能各不相同, 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家校合作活动, 调动家长拥有的各种资源, 来弥补学校资源的不足。例如, 请从事律师行业的家长给学生讲一讲基本的法律常识, 特别是关于青少年的法律知识;请医生家长给学生讲一讲怎样预防疾病;请农村的家长给大家介绍各种农作物及生长规律等。学校应充分调动家长方面的各种资源, 与学校形成合力, 资源共享, 提高教学质量, 开阔小学生的视野。

3. 有利于家长参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提高办学的开放性与透明性

现代学校教育除了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与政策办学外, 还要不断听取家长及社会的要求。首先, 学校可成立家长委员会等组织, 使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来, 这样更方便家长与家长代表之间的沟通, 减少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其次, 家长可以更好地对学校教育教学以及管理方面提出建议, 使小学避免办学的封闭性与单一性, 可以从多方听取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意见, 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 增强工作的透明度。

三、改善小学家校合作的基本策略

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 小学教育仅仅依靠学校的单一力量是很难完成的, 需要多方的力量, 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为了提高家校合作的有效性, 这要求我们从观念转变、制度规范化、师资培训、提高层次、创新合作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 同时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三方共同努力。

(一) 建立平等观念, 明确家校双方的职责

平等是合作的基础, 家校之间应建立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 教师与家长同是教育者, 只有通过加强联系和交流, 达到互相了解、理解, 才能建立合作关系, 最终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应放下高姿态, 主动邀请家长、接纳家长, 以合作伙伴的姿态, 敞开校门, 畅通家校合作渠道, 提高合作层次, 以达到双赢效果。另外, 家长既是家庭教育的主体, 又是家校合作的主体, 家长应主动地承担起教育学生的责任。家庭教育积极配合学校教育, 二者目标达成一致, 双方明确自身在家校合作中的重要性及责任, 以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二) 家校合作制度规范化, 为小学家校合作提供法律保障

要完善和建立家校合作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 就需要把家长纳入到小学管理体系中。我国目前的相关法律法规只是对家校合作进行宏观性指导, 缺乏具体指导, 对合作过程中家庭与学校的责任没有明确指导, 导致合作流于形式。因此, 使家校合作制度规范化, 是家校合作切实实施的根本保障。

(三) 加强师资培训, 提高小学教师合作能力

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沟通能力以及指导能力直接影响和制约家校合作的效果。尤其是一些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 他们在这方面均有所欠缺, 因此, 开展家校合作方面的培训十分重要。学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和学生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可请相关专家或经验丰富的教师来给其他教师进行讲座和培训, 例如, 教师要树立合作意识, 服务于家长;与家长的沟通技巧的渗透, 提高家校合作的能力等。

(四) 提高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层次, 丰富小学家校合作内容

英国北爱尔兰大学教授摩根 (Morgan) 等人按家长参与的层次将家校合作分成三类:1.低层次的合作: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学生作品展示、参观学校等;2.高层次的合作内容:经常性的家庭访问、家长参与课堂和课外活动等;3.更高水平的合作:家长从组织层面参与学校工作和管理, 合作方式有家长委员会等。

家长是学校重要的教育资源, 不同的职业和文化背景的家长, 能够为学校带来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 并且提供各种支持与服务。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使家长参与家校合作, 由被动走向主动, 提高家长的参与层次。

(五) 采取家校合作新方式, 保障小学家校合作实效

随着家校合作沟通的渠道越来越广泛, 家校合作的方式也日渐多样起来。例如, 亲子交流会、开发家长课程、发放家长手册、建立家庭互助组、利用网络平台、开办家长俱乐部、实行家长督学等。保障和提升这些家校合作方式, 增强家校合作的互动性与实效性是家校合作的努力方向, 二者只有携手合作, 积极配合, 才能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坤霞.家校合作教育研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9.

[2]王维平.家校合作方略:孩子成长宝典[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7.

[3]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4]罗伟娟.关于家校沟通内容和形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6.

[5]刘翠兰.影响家校合作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 2006.

小学家校合作问题新探 篇2

尊敬的各位校领导,老师,家长们!

大家好!我是一年级8班xx的妈妈,感谢校方给我这次发言的机会。

我们的孩子刚刚步入小学,对去学习这方面正是我们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的时候,也是家长和孩子发生矛盾最多的时候,家长们都开始幻想自己的孩子长大会是怎样怎样的大人物或者是高材生。所以就会把他们的期望全部注入到让孩子怎么按照家长想的路去发展,让孩子必须考试得到满分,让孩子必须学会哪几种兴趣爱好长大后会怎样。但是家长们你们有想过孩子的感受吗?他们愿意吗?他们想怎么来过他们的上学时光还有假期吗?不要说孩子还小他们不懂,我们的孩子8岁了,他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了,偶尔会出现错误家长只要做好引导就可以了。

我们家长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有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爱上学习而不是让孩子们感到他们是在为父母学习。有时家长会因为学习跟孩子发生矛盾这是不可避免的,双方都不退让的话就会让孩子出现厌学甚至逃避上学。我家孩子今年一年级,刚入学的时候我希望她能最快的学好能成为班里最出色的孩子。我就每天给她布置很多任务,孩子就抱怨‚为什么我要写这么多,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我很努力的在完成就想能玩一会但是总是做不完‛我就给她说‚你只要按照我给你说的把这些全部完美的完成,你才能不会变成社会最底层的人。‛孩子很委屈、很生气的反过来问我‚你为什么总是让我做,你就是在那里玩手机闲坐着,你怎么不做呢?‛我就说‚这是你应该做的,我监督你就是了。‛后来我在一个

听书软件上听到‚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家长的镜子,你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学。有一次孩子在同小伙伴玩的时候就会把我说过是话再拿来教训她的伙伴。我忽然意识不能这样做,我就想了一个办法‘和她一起写日记’互相监督。我也是想把孩子每天写作业时发生的事记录下来,这样她做我也在做,偶尔回过头我们两个一起看的时候会发现原来我们两个人居然会这样做。我也会每天闲的时候会听一些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文章来改变自己对孩子教育方式,我听到有一段话‚你在教训孩子的时候如果说一些消极的比喻或者消极的话,你就是在给孩子做心里暗示,孩子会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所以我改变了教孩子的方法,每天在人前或在家里给孩子和自己做心里暗示‚我家孩子爱学习!‛这样孩子就会去表现的爱学习,慢慢的让她成为习惯。

还有就是家庭的教育,父母在孩子面前的表现决定于孩子对生活的态度,父母和睦孩子就更有安全感,互敬互爱的家庭氛围会让孩子有一种内心自发的安全感从而然孩子会更加开朗自信。孩子浑身上下散发着正能量磁场,走进社会也会更快的适应更受欢迎。相反如果一个家庭的父母总是硝烟不断这样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让孩子处于焦虑自我怀疑的情绪中没有自信,会对以后的人际交往产生障碍,当他们进入新的环境时会有很多的顾虑,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从而很难适应和融入。如果父母是好的榜样孩子就会对生活和学习充满向往,会有很乐观的生活态度。

用博客构建小学家校合作模式初探 篇3

关键词:家校合作;博客;教育叙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4-0040-04

一、引言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提出: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

1.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1)有利于促进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目的达成一致。家校合作,通过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可以帮助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目的最大限度地协调与统一。

(2)家校合作有利于形成教育内容的互补。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内容侧重点不一样,家校合作可以使双方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互补,保证青少年儿童既能接受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又能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实现社会化的和谐发展。

(3)家校合作有利于保证教育方法的科学化。家校之间通过密切合作、相互学习,能保证教育方法、教育措施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大大提高教育效率,并取得理想的教育成果。

(4)家校合作有利于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能紧密合作,互相配合,避免社会环境中一些不健康、不利于青少年走向社会化的东西乘虚而入,影响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2.家校合作对小学更为重要

小学阶段一般是6岁到12岁左右的儿童,在发展心理学中称为儿童期。小学阶段是儿童成长最易受影响的时期,在自身素质、知识修养和思想品德方面的学习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一阶段是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思维能力的训练、学习兴趣的培养都需要学校与家长的密切配合。

对于家长来说,这一阶段的家长比较年轻,受教育程度、文化层次较高,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有一定的育子经验,对学生更为关注,更有利于开展家校合作活动。

二、家校合作的内涵和特征

家校:即对学生最具影响力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家庭本身具有教育未成年人的职能,而家庭中的成员(通常是未成年人)成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对象,构成了家庭与学校的联系的客体。

家校联系:是指学校和家庭在教育青少年方面交流经验、互通情况,协调一致。

家校合作:是一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的双向循环活动,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学生是该活动围绕的中心。

虽然家校联系和家校合作都是双向的活动,但“联系”是指互相之间取得联通关系,不一定有共同目的,也无需联合在一起操作。而“合作”强调人们为最大限度地获得彼此利益,最低限度地控制共同的花费而共同活动,“合作”的双方或几方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

家校合作包括家长参与和教师参与两个方面,本文主要对家长的参与进行研究。与家长参与相关的词语还有“家长参与决策”、“家长—配合教师”、“教育介入”等。

家长参与:家长在家庭、学校、与社区中为支持子女的教育而做的事。家长参与教育可分为家长参与家庭教育和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两种类型。

家长参与家庭教育:指家长与子女之间就学校及学习问题的交流和互动,包括家长对子女学习和健康成长进行直接的资源投资。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指家长参与教师和其他教职人员之间的交流互动,家长支持并加入到学校教师的行列,帮助儿童在品德、学业、社交、能力等方面取得进步。

家校合作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家校交流、家长教育、家长参与。

主要概念之间的关系如图1:

三、传统家校合作的实现形式及其不足

1.传统的家校合作形式

家长会:家长会是各个学校采用最广泛的一种密切学校和家庭之间联系的方式。家长会在各个学校已经制度化,在每个学期的开学之初和学期期末都会召开家长会。

家长学校:举办系列讲座,讲授家庭教育知识,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

家校联系手册(时事通讯):是教师和家长交流学生发展情况的一种手段,也是系统记载学生成长过程的一种形式。 家校联系册的内容包括:学生每周课内的知识要点,学生阅读课外书的记录、完成作业的情况,也包括对学生学习态度、兴趣、方法、习惯、效果等方面的评价。评价方式不但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家长的评价和学生自己的反思等内容,是及时、全面记录学生成长与进步过程的有效方式。

学校—家庭日志:是一种运用于特殊需要儿童的最常用的双向书面交流形式。它由教师对孩子学校生活的定期评价组成,由孩子带回家,然后由父母写下对教师评语的意见,以及孩子每天在家里的表现。

叙述性汇报:向父母描述孩子在学校生活的另一种方式,优秀的叙述汇报只描述一个孩子,它不可以和其他孩子的叙述性评语互换或者替代。汇报应该详细而且具体,使孩子在班级中的表现活生生地展现给家长。

2.目前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在宏观上存在着一些组织制度上的问题:组织松散,管理不足;正式机构欠缺,监督检查不力;阶段性强,连续性差。在学校和家长的认识上也存在一定的误区,例如:挑剔居多,合作不多。另外在具体的实践层面和沟通渠道上也存在不足,如:随意性强,计划性差;渠道单一,时间仓促;内容狭窄,深度欠缺;单向为主,缺乏互动。

(1)渠道单一,时间仓促:国内学者叶一舵将家校合作联系途径归纳为三种:常规性的联系,保证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内外的表现;研究性的联系,确定对问题较早的发现与预防;探究性的联系,加强家校合作的科学性与专业性。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沟通方式应当是多渠道、全方位的,不能仅仅满足于一种或是哪几种形式。应该根据学生、家庭、学校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和开展相应可行的选择途径与交流渠道。

针对这种合作渠道单一、时间仓促的问题虽然部分学校尝试使用主题讲座、家长学校、亲子互动、建设网站等多种方式进行改善,但因地域、经费、设施、人力资源等条件的限制这些方式很难得到普及。因此,合作渠道单一、沟通时间的拮据已经成为制约家校合作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

(2)内容狭窄,深度欠缺:时至今日大多数人对家校合作内容的认识还仅停留在传统的层面上,家校合作所涉及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小到学生良好生活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各门课业的学习与掌握情况,大到学校培养计划的制定、教师个人业绩的评定,甚至国家教育政策的出台等等,所有与学生成长、教育相关的各个领域都应包含其中。

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与学校间的合作往往带有很强的功利性、短视性,总是只关注学生的学业。其中涉及成绩提高、课业辅导、家庭监督、资料购买等,对学生的品德、修养、审美、心理层面考虑甚少,至于对教育方式和方法的交流也只能是对症下药,很少做专题性、系统性的探讨。

(3)单向为主,互动缺乏:教师和家长能否正确的对自身进行角色定位,是关系家校合作成败的重要因素。这点由“家校合作”一词将家长或是家庭放在首位,就可看出它意在突出家长在合作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合作和干预。因而,教师和家长之间应当是平等协作的伙伴关系。这种平等不只是抽象上的地位平等,更表现在合作的内容与方式、沟通的渠道与途径以及语言的选择使用等各个方面。家校合作的过程也应是家长与教师相互交流、配合支持的过程。也就是说家校相互间双向的交流和各自观点的自由表述是进行平等合作的前提。

现实的家校合作中,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通常是单向的,双向合作的机会极少。且家长群体较教师群体对此感觉更加敏感。这是由于在一些学校的家校合作实践过程中主动权常常掌握在教师手中,通报学生情况、灌输各种教育信息和知识几乎成了活动的全部,家长成了当然的“接收器”极少有机会向学校传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有时即使家长向学校反映了情况或提供了建议,也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这种情况常使家长在合作中陷入被动,缺少表达和参与的机会,教师则无法得到更多的有效信息和合作效果反馈,以致双方互动较少,从而降低了家校合作应有的功效。

面对这些问题,特别是沟通渠道和操作层面的问题,将家校合作的方式与途径扩展到网络上,无疑是一种新的探索与尝试,也将为探索出理想的家校合作模式提供许多便利条件;一方面,网络具有实时性和匿名性的优势,因此利用网络,教师、学生、家长之间可以无话不谈。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学生家庭需要个性化、针对性更强的家校教育,许多家长表示已经不再满足于原有的“听从者”的地位,希望能更多的参与到家校教育活动中,成为家校教育资源的一部分。

四、基于网络的家校合作模式

1.“叙事体验”与博客

弥补网站的不足:传统小学校园网虽然内容丰富,但由于容量与功能限制,大多只能单向发布信息,协作互动与交流性较差,而博客兼具BBS与普通网站二者的优势,更加注重共享和交流,实时交互性更强。因此在传统校园网上增添博客板块是非常必要的,其功能是传统校园网无法替代的。

博客给家校合作叙事体验带来新发展:教师和家长共同撰写教育叙事,并结合博客发表交流,是家校合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切入点。

博客使老师和家长都有一个私人空间,家长可以将自己育儿过程中的所见、所思、所想记录下来;教师可以将自己教育过程中的教案、教后感、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教学论问记录在自己的博客中。无形中就等于为自己建立了一份电子档案。同时博客可以作为教师和家长之间交流的工具,通过博客,教师、家长可以了解对方每天在做什么、思考什么、研究什么,并且可以和他们进行交流,这种相互交流可以形成一个拥有共同主题的网上社区,共享思想。其最终收获就是增长了自己的专业教育知识,使自己的教育水平得到提高。

2.利用博客构建家校合作平台的可行性及优势

博客使用方便简单,易于在广大教师、家长和学生中推广和使用。

博客兼有个人网站和BBS的优点,既能呈现家教资源,又可作为家长教师和学生交流、互动的平台,从而解决家校合作中单向性的问题。

基于博客的教育叙事,为家长提供了主动参与家校合作的平台,从而改变家长在家校合作中的被动地位,获得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

利用博客构建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学习共同体,可以方便实现教师和家长集体知识的建构,成员之间互相的交流与评论,在他人基础上的知识建构,并能记录共同体成长的历程,从而推动家校合作有效性的提高。

3.基于博客的家校合作模式(如图2)

基于以上几方面的考虑,笔者提出以博客为中介平台的家校合作模式,在该模式中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学生之间借助博客开展广泛的互动交流;教师借助博客引导学生学习,并接受其反馈,因材施教;家长借助博客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与其交流,消除代沟。基于此模式,笔者产生了用博客构建家校合作平台的设想,旨在通过先进的信息化平台的使用,促进学校教育的实施者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交往、信息反馈,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间相互协调,形成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最佳辅助环境。力求借助博客这一广大资源建立一种多元的、开放的家校教育新模式。

五、结束语

基于博客的家校合作模式是现代信息社会下产生的新形式,它具有很多传统家校合作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形式的创新一方面顺应时代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满足更多家长的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家校合作是对传统形式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只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才能适应和满足更多家长的需要。

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家校合作方式的现代化也不例外。家校合作的目的不仅是幼儿发展情况的交流,而且是家校共同教育行为的探讨,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家校合作交流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丰富了教师与家长之间交流的方式,优化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中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Mary Lou Fuller,Glenn Olsen,谭军华等译.家庭与学校的联系——如何成功地与家长合作[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3]任凯,白燕.教育生态学[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4]刘欣宝.家校合作创新新模式与国内外经验借鉴[M].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6.

[5]方兴东,王俊秀.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6]刘小溪.家校互动支持平台在家校合作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7,2.

[7]王一清.家校通——通家校网络与通信共建的社会教育平台[J].现代远程教育, 2005,4.

[8]李晔,邹霞.家长培训:家校合作新起点——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学生家长培训的模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2.

[9]吴孝俊.博客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和影响[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4,6.

[10]潘克明.托起明天的太阳——关于“家校通”的应用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7,2.

[11]陈世珠.把信息技术引入——“家校通”课题研究初见成效[J].中国电化教育,2007,2.

[12]朱静.心桥——家校沟通的几点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7,2.

小学家校合作教育模式探讨 篇4

一、整合家长资源

一般来说, 家长资源库是从家长志愿者队伍中来的。小学家长志愿者队伍庞大, 因为小学生的成长过程家长较为关注, 学校的许多活动家长迫切需要了解, 因此家长志愿参与学生活动率较高。整合研究工作就是在家长志愿者中开展走访、调查等活动, 了解采集、挖掘开发、整合梳理有效育人资源, 然后分类架构家长资源库。在此基础上, 学校成立学校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 制定家委会工作的规章制度, 选举产生家委会主任, 分年级分学段成立家委会的分部。

学校支持和配合家委会主任的工作, 对于家委会提出的建议和意见, 进行认真讨论并采取应对措施。班主任会定期联系家委会主任, 询问家委会工作开展情况和对班级活动的建议, 保证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监督, 最大程度地争取家长对孩子教育问题的支持和配合。家长学校在学校的组织下定期进行各类家长培训。具体的方式是以家长参与学校活动为主。活动形式分为三种:“形式上的参与”“人际的参与”和“管理式的参与”。随着时代的变迁, 学校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 因为家长和学校的角度不同, 家长可以看到学校看不到的地方, 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二、开发家长课程

1. 家长资源在学校课程建设中的优势。 一是家长的职业优势, 利用家长的职业优势来配合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能产生倍增效应。二是家长的个性优势, 把家长不同的个性优势资源整合到课堂教学中, 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 学校在办学中应重视家委会和家长学校这个资源, 一是支持家委会和家长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是借助于这个平台, 在挖掘整合家长资源的基础上, 定位那些文化层次较高, 或是具有职业特色以及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的家长, 激发他们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情, 把家长里面的优秀分子请进来, 尝试“打开校门”办学, 把家长的知识信息带入课堂, 给孩子们更多的启迪, 更多的借鉴与选择, 为突破课程建设提供新视角。

2. 家长课程的方式与意义。开发家长课程就是将家校的合作和互动内容纳入到学校课程中, 让家长参与开发课程, 逐步形成一系列合理、生动的家校合作课程。这个课程是以“家校联手, 学校搭台, 家长唱戏”为主要形式的开放的、动态的新课程。同时又是一种“家长主导、学生主体、学校主办”的新型教育模式, 是学校和家长联合打造的有利于学生发展,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课程。在此课程中, 家长可以将自己的研究专题或独到领域, 以适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既为家长深入课堂、深入学校教育提供了机会, 又为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辟了又一片天地。

因为家长是流动的, 所以课程的内容也是不断变化、更新的。活动可以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 纳入课程表, 让家长主讲, 每次两节课。因为家长职业、特长不同, 因此家长授课内容涵盖丰富, 活动主题鲜明, 适合相应小学年段学生认知水平且形式多样, 使不同层面的孩子和家长受益。还可跨年级邀请家长、专家来校巡讲上课, 各年级班级之间实现资源共享。此外, 还可扩大家长的内涵和外延, 积极邀请社会知名人士进入校园, 例如儿童作家、艺术家以及励志人物等。还应不断拓新“家校大舞台”形式, 努力让学生走出课堂, 走出学校, 从听取讲座转向动手实践, 开展适合学生身心特点, 促进学生成长, 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受益的课外活动。在“请家长进来”的同时, 还可在家长学校这个阵地为家长量身打造指导家庭教育的平台, 把教育教学专家请到学校培训家长, 为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上一篇:高中化学中的生本教育下一篇:检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