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经验(精选11篇)
公文写作经验 篇1
公文写作经验:作文就是做人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言为心声”,说明文章是一个人性格、修养和才情的自然流露,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思想、性情和人品。对于机关公文写作者来说,作文就是写公文材料,但要把公文材料写好,离不开修学、修身、修为、修行、修心。可以说,作文就是做人。
作文首在修学。学然后知不足,学得好才能写得好。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写道:“我们一定要强化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主动来一场学习的革命,切实把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觉,让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兴趣、一种习惯、一种精神需要、一种生活方式”。作为一名公文写作者,只有首先把功夫下在平时,把心思花在日常,善于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勤学善思、坚持不懈,才能实现厚积薄发、游刃有余,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作文本在修身。明代清官海瑞说,“文章由道德发出,事功从学问做来。”文章与写作者的道德修养密切相关。写作者的道德品质好、思想境界高,写出来的文章就有思想、有情怀,就能给人以启迪和思考。作为一名公文写作者,只有坚持以立德修身为本,陶冶身心、涵养德性,做到“吾日
三省吾身”,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才能真正写出有思想、有深度、思想和文采兼备的好公文。
作文根在修为。一篇文章,往往能呈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综合素质和价值追求。只有牢固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才会对客观事物产生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公文写作者的一言一行,写出的一字一句,蕴含的是个人修为和做人根本。如果没有做到知行合一,一个人即便公文写作水平再高,也难免走上“嘴上说一套、笔下写一套、脚下走一套”的人生歧路。
作文重在修行。人的一生都在修行,写文章也是一种修行。“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就充分说明了修行的重要性。行胜于言,提升公文写作能力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需要我们“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在工作中不断地增学识、长见识,熟悉工作、掌握实情、忠于实践,才能写出理论联系实际、有指导意义的好公文。
作文贵在修心。修心即正心明志,不为物欲所蔽,修炼心志、修养心性,不断净化、纯洁自己的心灵。文章写于纸,而刻于心。公文写作者只有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沉心静气、精益求精,做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才能有效克服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浮躁心理,心静如水地写出高质量的好公文。
公文写作经验 篇2
系统运行突然变慢, 用户阅读、批阅公文等待时间超长, 公文日常流转过程中数据出错现象明显增多, 服务器重启后, 现象依然存在。登录服务器, 使用管理工具中的性能工具监测服务器的CPU、内存、磁盘读写情况, 发现在上班时间, 磁盘读写总是在100%, 说明磁盘读写成为系统瓶颈。执行服务器Hp Array Configuration Utility程序, 发现控制器状态告警, 报告电池fails, 阵列加速器失效, Cache缓存被暂时禁止。服务器阵列卡电池一般寿命仅4-5年, 如果未及时更换将有可能导致数据读写出现异常, 更换阵列卡电池后, 磁盘读写占比明显下降, 公文流转系统运行速度得到明显提高。这说明公文流转系统运行速度与服务器读写占比有很大关联, 如果将其移植到光纤存储上, 预计系统运行效率还将有极大的改善。
二、文件无法批量批阅
系统升级后, 公文传阅中部分文件无法批量批阅, 点击批量批阅程序能够正常执行, 但显示结果为空。
针对此现象, 判断是否内部传阅发文库在执行程序过程中出了问题, 可用Domino Designer打开内部传阅发文库 (wgedptrev.nsf) 的设计, 在表单结点下找到批量批阅表单frmmultiview, 通过查看设计可知用户选择日期, 点击确定按钮后, 实际执行代理ag Multi View, 打开共享代码结点下的代理ag Multi View, 单步调试可以确定程序执行到第114、115行Else Goto process Error后出错, 将这两行注释后, 程序执行恢复正常。分析原因是程序遇到没有找到链接文档的错误后, 未执行其后语句Resume Next Doc而异常退出。
三、文件接紧急程序排序需求
用户希望系统首页中待办及在办工作能按照紧急程度进行排序, 紧急程度高的文件靠前排列。
Domino中文档是用视图进行显示的, 而视图由列元素组成, 列元素默认有排序这一选项, 据此可以打开办公事务库 (woastart.nsf) 的设计, 找到视图结点中的待办及在办视图Main In Box, Main In Box800, Main On Box, Main On Box800, 为每个视图增加一列标题并按紧急程度排序。列值显示选择为公式, 输入以下公式:@If (@Trim (KPriority) ="特提";"4";@Trim (KPriority) ="特急";"3";@Trim (KPriority) ="加急";"2";@Trim (KPriority) ="平急";"1";"0") 。域值KPriority表示紧急程度, 可在发文管理库 (wgesnddoc.nsf) 的发文稿纸表单frm Disp Doc Com File中查到其对应的含义。以上公式表示将文件按对应的紧急程度分别设值为4, 3, 2, 1, 0, 将该列的列属性中的排序TAB选项设置为降序。
四、发文底稿附件数据库修复失败
使用金电公司提供的修复发文底稿附件数据库, 按照修复发文库中附件的方法修复内部传阅发文库的附件时操作失败, 修复不成功。
为分析原因, 打开修复发文底稿附件数据库的设计, 单步执行修改调试, 发现按照发文库中查找文件UNID的方法输入的UNID, 在内部传阅库中无法找到相应的文档。由此推断, 发文转移到内部传阅发文库时其UNID作了更改, 为此选择内部传阅发文库相应文档, 点击鼠标右键, 选择要素TAB项中的标识符, 将该值的最后一串数值作为文件的UNID, 输入至修复发文底稿附件数据库执行程序中, 附件替换成功。
五、修改内部传阅错误填写的需求
用户提出新需求, 修改内部传阅错误填写的意见, 如将“发”更改为“已阅”。
代码执行过程如下:根据数据库名称及文件UNID搜索到对应文档, 获取文档的域TAss Comment Name的值, 判断该值是否包含用户名简称, 如存在则查找域TAss Comment中值包含用户名的批阅意见, 用更改的批阅意见进行替换。
六、校核公文按钮未出现
公文流转过程中, 发文文印环节校核公文按钮未出现, 文印员无法校核公文。分析原因可能是正文排版环节未标志正文已排版, 为此手动更改标志, 编写代理, 打开发文管理数据库wgesnddoc.nsf的设计, 创建菜单代理, 目标为“所有选定文档”, 操作为“简单操作”, 操作方式“修改域”, 修改方式为“替换”, 域为TIs Arranged, 新值为True, 执行代理, 重新打开文档, 按钮出现。
七、无法显示正文排版按钮
公文流转过程中, 正文排版环节无法显示正文排版按钮。
打开发文管理数据库设计, 点击共享代码结点下的发文专用子表单sfrmword, 找到正文排版按钮, 点击其左边计算的值文本, 出现以下代码:@If (Archive Flag="1";"NONE";!@Contains (THide Con;"正文排版") |TIs Arranged="True"|@Is Not Member (@User Name;Author) |!TSend Style="1"|str Flag Archiv="1";"None";"") 。将该段代码保存到一个文件中, 其后将上述代码修改为空 (“”) 。再打开处理文件, 正文排版按钮出现, 处理完毕后, 将文件中保存的代码恢复到设计中。此方法具有通用性, 发文流转过程中由于传输意外导致按钮没有出现时, 都可用此方法解决。
八、查询文档未返回预期结果
客户端中支传阅查询统计中, 查询文档未返回预期结果, 结果为空。这一问题是相应文档数据库 (当前库或历史库) 未创建索引或索引不全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点击数据库右键, 选择属性, 选全文索引TAB项, 点击删除索引, 然后点击创建索引, 为文档数据库重建索引, 问题解决。
九、业务软件报表无法生成
业务部门反映, 系统升级使用公文流转系统后, 业务软件报表无法生成。
经检查, 业务软件报表的生成调用了Excel的宏进行计算, 而公文流转系统升级后, XLS文件默认调用WPS软件进行处理, 由于WPS软件对宏计算支持不足, 导致无法正常生成报表, 需要打断XLS文档与WPS软件不进行关联, 操作方法如下:运行WPS配置工具, 点击“高级”按钮, 在文件关联TAB项中, 将Microsoft Excel文档选项前勾选去掉, 系统运行正常。
十、发文无法登记文号
发文无法登记文号, 报错误发生在61行, 原因:Type mismatch。此现象源于发文管理库的发文总号丢失, 解决方法:lotus domin打开发文管理库, 点击左边“导航发文总号”, 进入编辑状态, 输入和保存一个新的发文总号, 系统恢复正常。
十一、屏蔽发文需求
法律事务处提出需求, 将原来的流程行级发文行政处罚发文对所有用户屏蔽, 但不作删除。解决此问题只须将行政处罚发文流程的入口对所有用户屏蔽, 具体操作:打开系统管理库 (wgemanage.nsf) , 点击左边“导航功能管理”, 进入“行级发文”→“行政处罚发文拟稿”, 基本信息中应用角色:原值为空, 将其设置为“无”。
十二、县支行收文管理库中的文件不导入需求
办公室电子档案系统管理人员提出, 在将公文流转系统文件导入电子档案系统时, 县支行的收文管理库中的文件不作导入 (对电子档案系统而言其存在的文件为大量重复文件) 。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县支行的收文管理库流程结束时, 不将文档移动到归档库中。设置方法如下:打开“发系统管理库”, 点击左边“导航功能管理”, 进入“区县支行收文管理”→“区县支行收文登记”, 进入数据库信息TAB标签, 将选项“在结束流程前是否必须归档”设置为“无”。
十三、网页流程监控问题
经验报道的选题与写作 篇3
教育经验报道的选题确立
“题好文一半。”经验报道的选题要着重从重要性、科学性、指导性、前瞻性等四个维度去评判。
重要性。衡量区域内某项工作是否重要,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考虑:第一,该项工作是否对上级部署的中心工作的落实与创新;第二,该项工作是否列入本区域年度或某时期内的重点工作。领导高度关注、群众普遍关心,是优质经验报道选题的共同特点。比如,区域内的教育精准扶贫、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等重点工作,就是采写经验报道需要优先考虑的选题。
科学性。一项重点工作无论开展的阵势多么浩大、时间多么长久,如果它本身与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背道而驰,那么它就是一道伪命题,据此采写的“经验报道”也是站不住脚的。例如,某县在全县中小学统一开展“自主互助展示反馈”新课改模式,就不具备科学性。原因很简单:城乡中小学的师资、生源差异很大,且不同学科、不同年段之间的教学也存在差异,在此背景下教育行政部门全面推广新课改,用同一种课改模式来指导教学工作,显然不符合教育客观规律。
指导性。经验报道的意义在于“典型引路”,指导性决定其生命力。指导性主要看两点:一看基层教育工作者和上层决策者的“需求点”,二看区域内教育工作的“爆破点”。记者和通讯员要对当前教育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门儿清”,对制约教育发展的共性难题心中有数,平时带着问题到基层寻求个性答案。共性难题就是“需求点”,个性答案就是“爆破点”。
比如,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要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举办公办幼儿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但实际情况是,不少县(市)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归宿”并不理想,原因有二:一是开发商不愿意把幼儿园交付给政府;二是政府接管的积极性不高。对此,笔者采写并刊发了《福建泉州丰泽新建小区配套园姓“公”》,旨在用“丰泽经验”来指导其他地方做好新建小区配套园工作。
前瞻性。前瞻性是对教育工作走向、发展趋势的一种预判。经验报道若具备前瞻性,提前把准教育发展的脉络方向,揭示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则报道的生命力会更加持久。反之,走向不清、趋势不明,采写的报道不分轻重主次,则难免会误导读者。举个例子,2008年,福建省福安市一位通讯员投来一篇小稿,大意是:该市进一步设立农村“特岗学校”和“特岗教师”,对农村“特岗教师”实行多项特殊待遇。对此,笔者预测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工作的难点在农村学校,核心在于吸引、留住优秀教师在农村学校任教。而设立农村“特岗学校”和“特岗教师”,不失为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有效且易于推行的办法。于是,笔者深入该市农村学校采访,在《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位置刊发了《福安特岗政策让农村校都有好老师》的长篇经验报道,引来了新华社、福建电视台、福建日报等数十家媒体的跟进报道。
教育经验报道的主题提炼
相比于采访,经验报道的写作比较困难,因为事实和材料大家早已司空见惯,要从平淡无奇中妙笔生花,着实是一件费脑筋的事儿,这就需要提炼出好主题、制作出好标题。
依据事实制作主题。一些新闻事实本身就是重要或重大新闻,记者和通讯员只需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重点采访“有什么经验做法”“为何这个地方能出这个经验”,然后依据事实本身就可以迅速制作出主题。比如,笔者曾先后在《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位置刊发《福建71万农村寄宿生吃上营养餐》《福建49万民工子女免试就近入读公办校》等经验报道,就属于这种类型。
围绕题材提炼主题。记者和通讯员采访区域教育工作,可能会遇到两种“极端”的现象:一类是工作特色和亮点比较清楚,采写经验报道时按图索骥即可;另一类是所做工作大众化似乎没有亮点可言,需要记者去寻找和判断新闻点。前者的采访题材显性,围绕题材展开采访、提炼主题就行了。比如,福建漳州市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一校一特色、一生一特长,一个也不能少”的特色教育活动,笔者围绕“为何开展”“怎么开展”“开展成效”“社会评价如何”等问题展开采访,顺利收集到素材并轻松提炼出《漳州小学生人人有特长》的主题,用作该消息的主标题,引题《因校制宜凝练办学特色区分层次挖掘特有资源》则介绍具体做法。
对比材料升华主题。新闻既贵在真实,又贵在“新鲜”“有用”,这就需要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判断。当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淹没在冗长呆板的总结材料中时,记者和通讯员应边浏览材料边思考:哪些做法与其他地方不一样?解决了什么共性难题?或者,直接把这个问题“抛”给对方,寻求答案。通过与其他地方对比“找不同”的方式,新闻不难浮出水面。举个例子,2013年,笔者到福建将乐县采访调研,县教育局领导表示他们的营养餐工作做得不错,还提供了一份近万字的汇报材料。笔者深知福建不少地方营养餐落实比较到位,就问:“你们比别人好在哪里?”对方答:“从制度上确保每一分钱都吃到学生肚子里。”笔者眼睛一亮,迅速展开采访并获得了“按数采购、如数分发、全部上桌”的“将乐经验”,然后运用对比法提炼出《福建将乐营养餐尽数入锅》的主题。
教育经验报道的写作技巧
采访搜集到的一个个素材好比一颗颗珍珠,有机地串起来方为一篇成功的报道。近年来,笔者提出运用数学思维来指导经验报道写作,因为,“经验”要立得住脚、能令人信服,必须给出足够的“证据”予以“论证”,且“论证”过程是严谨的、充分的。
采写经验报道好比求解一道数学证明题。顾名思义,经验报道就是要告诉读者某个地方在某项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这个经验要被读者接受、认可,记者和通讯员就得证明这个经验有创新之处、有可推广的价值。因此,笔者提出“采写经验报道好比求解一道数学证明题”,其中,证明题的“题目”是新闻的标题,“论据”是构成新闻的全部内容,“论证”的方法就是要合理运用新闻的语言和手法。
写作化整为零做“填空题”。一些通讯员对采写工作通讯有畏难心理,普遍感到篇幅太长不好把握。其实,我们可以化繁为简,找出一些可以操作的“流程”。笔者的主张是:写作化整为零做“填空题”,即以标题统领内容,以内容呼应标题。具体做法是:采访结束后,先根据采访题材和素材提炼报道主标题,然后拟定构成这则工作通讯的三四个小标题,再把采访到的内容像做填空题一样往各个部分填充,最后对初稿作些梳理和润色。这种写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先搭框架再补内容”。就具体操作而言,主标题是整篇报道的“眼睛”,小标题是各个部分的“核心”,素材内容按一一对应的原则为各个部分的小标题“负责”,且要有意无意地呼应主标题。
写作要做到点、面、线结合。经验报道不是“材料集合”,切忌堆积一段段材料,而阐述经验又必须使用一些枯燥的素材,这对矛盾咋解?笔者的做法是:写作要做到点、面、线结合。“点”,主要指小故事、小细节、人物动作和感受等细节材料;“面”主要指非情感类的、呈现工作内容的材料;“线”指有机连接“点”“面”的内在逻辑。一般来说,经验报道的段落之间应该是“点”“面”的反复交替,从点到面实质上也是由个体到一般,从面到点则是由一般到个体;“点”“面”的反复交替靠“线”来维系,这是因为段落之间不能有割裂之感,而要承上启下、自然衔接,且要符合叙事的逻辑。这样,报道才易于出彩。
(作者系中国教育报刊社福建记者站主任记者)
SIC写作经验 篇4
引子:先说一个故事。国内的一位老师,把一篇文章投到《植物学报》。这是一个SCI search的期刊,不是SCI源期刊。影响因子低于1。但是被拒了。于是修改之后,这位老师把文章投到了植物学领域最著名的the Plant Cell,影响因子在10左右。居然被接收了。也就是说,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并不比国外同行差。本人觉得,差的只是国人的英语写作水平。以下是个人的一点经验。
第一部分:SCI文章的写作 对于没有写过英文的人来说,第一篇文章有些困难。关键还是在于要阅读大量的英文文献。在文章的写作上,最好不要自己造句子。说实在的,大多数中国学者的英文都不好,自己造句子,很可能是中式英语,老外看不懂。所以,写文章,要学会借鉴。也就多看英文文章,看到相关的句型,要做好笔记。要学会使用老外们用过的句型,拿来以后作些修改。我一般都在写作前阅读大量的文章,一边阅读,一边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分别copy到自己文章的各个部分,然后在写作时进行取舍。
1.Introduction部分,很多可能都是文献。要介绍自己研究的内容的一些相关知识。让大家知道你所研究领域现在的一些进展,以及自己研究的“新鲜”内容。
2.Materials and Methods比较好写,看看文献,应该有相同的内容可以参考,把这些内容找来进行一些修改就可以了。
3.Results部分有些困难。这一部分是要自己造句较多的部分。但是也要尽量借用英语是母语的人所用的句型。个人研究的内容可能很多,要突出指出自己的研究重点。在这一部分,最好不要出现讨论方面的内容。
4.个人觉得最难写的部分是Discussion部分。要把自己的研究与他人的研究结合起来,哪些与他人的研究相似,哪些不一样。从自己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或推论。要从研究结果可以引申一些相关的内容,不要完全局限于自己的研究领域,放宽一些。
5.我一般是在写完这些部分以后,再写Abstract,最后再定标题。一个简洁醒目的标题,事半功倍。请记住:写文章一定要突出自己研究相对较新的内容。这是一些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所很看重的。另外,最不推荐的是把文章写成中文,然后翻译成英文。因为这样真的是彻头彻尾的中式英语了。
第二部分:SCI文章的投稿 写好文章后,就要开始投稿了。
1.选择期刊。大家可以在论坛上下载到相关的SCI影响因子及相关期刊的名称。同时大家在阅读相关文献时也应该知道一些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期刊。找到一个适合自己文章的刊物很重要。个人推荐:先投一个影响因子较高的刊物,如果能被送审,得到一些修改意见,即使被拒,然后修改后再投一个影响因子较低的期刊,希望更大一些。切记:勿一稿多投。比如说植物学领域,大家都知道有以下的期刊:Plant cell, Plant Physiology, Plant Journal, Plant science, NEW PHYTOL, J EXP BOT.比如说蛋白领域,有Molecular and Cellular Proteome, 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Proteomics, Electrophoresis等。
2.国外的期刊基本都实现了网上投稿。登录该期刊,找到投稿需知,也就是“Instructions for
Authors”,仔细阅读。
3.根据“Instructions for Authors”,修改自己文章的格式。这是一个比较繁琐的事情。一定要仔细修改格式(语法、词汇方面的错误应该在写作时给解决)。比如说: 文章一般是要求按以下顺序:标题、作者、通讯方式、Abstract, Key Words, Introduc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Acknowledgements, References, Figure Legends, Tables, Figures。同时要求是2倍行距,图片的像素要求(300dpi),标好每个页面的行号......不同的期刊,对于参考文献的安排方式不同。有的按出现顺序排列,有的要求按字母顺序排列,有的要求列出所有的作者,有的要求列出4-5个作者,然后加et al.;要求根据期刊而定。在投稿前,还要检查文章中一些不太“重要”的部分。比如,有的et al.是正体,有的是斜体。有的离心机转速是rpm,有的是g。有的是mL,有的是ml等等。SCI文章来说,3分以下都是差不多,跟国内比,也高不了多少,因此大家只要稍有自信,加上写作比较熟练的话,烂文章也能搞个SCI,但是3分以上的文章就别想了,没有真水平,不要混。10分以上的,那是高水平的,国内能投这方面的文章的院所,不超过10个。
有关写作,个人认为还是广泛阅读!但一定要看英文的,而且不能翻译,就这样看,看多了自然就明白了。写作地道与否,这还要看英语水平,以及阅读量的多少。其实许多文章都有固定句型的,部分句子不会写,可以直接拿人家的句子,语法来套,其实也不失为一种方法。因此平时注意将一些优秀的表达的句子,收集起来,多读几遍,评味一下,自己写的时候自然有感觉了。一般来说,大部分文章都是按普通的写法,如多用复合句,写得要严谨,定义要清晰,表达的词一定要精确,如show, indicate,suggest等词都有细微差别,需要体会的。另外,句子要变化。语法方面,基本原则是引用别人的都用过去时,abstract, discussion部分也用过去时为宜,文章正文用现在时,当然也可以用过去时,用过去时,表明尊重编辑和读者的意思,不过一般大牛写文章则用现在时,体现自信。投稿,有讲究,不同杂志有不同的风格,我举一些例子吧:
JBC,要求数据详尽,方法变化多,论点要小,但做得要深入,若有一两种新方法作为亮点更好,但不强调创新。
PNAS:idea第一,文章第二,方法也不必过多,但方法最好有些新意,但结论一定是全新的!做的不必过深入。
Science:idea第一。但Science文章确实牛,简洁!idea绝对是创新无比,而且数据极有说服力(数据量并不大),与PNAS相比,创新方面更强,另外,数据论证更严密。
Cell:创新必需的。而且任何一个结论,至少要从三个不同角度证实它,否则免谈。另外强调深,精,许多Cell文章不是这个领域的都看不懂。
JCI:医学方面经常投的杂志。与Lancet与新英格兰比,差一个档次,但是也是一流的杂志了,14分,它强调基础研究与临床结合。不象前两本杂志,若是基础研究,水平就得类似Cell那样,或是临床方面,就得是大规模研究,或极度创新的或突破性进展,否则免谈。但JCI简单了,如果用基础研究的方法论述临床某一个常见的问题,基本就可以搞定。但是如果仅仅做临床,那是难发表的,不过JAMA倒可以考虑,但那是有门户之见,不是一般人能投成功的。另外,投稿时,有许多杂志稿源不够(主要是发表量大,而且SCI分数不高,2-4分之间),他们审稿特松,如brain research, BBRC,brain,pain等,这类杂志审稿松得要命,因为稿源严重不足!基本只要写作没有太多的问题,投去很快能接收,而且发表极快,但是文章水平就不好说了。另外,做科学,有几种说法,有idea 的大牛人,那是发表CNS文章的。如果没有呢,那就做做模仿或gap junction的工作,也可以混日子,模仿和gap junction工作,也能发表6分以下的文章还是行的。但是一定要跟上时代,老是找最新的东西模仿,不过这样基本难以形成自身实验室的特色了,也不会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体系。
作为学生来说,尤其在国内的话,想投SCI,有一些小窍门:找个新蛋白或新基因做做。一般来说,选择一组新基因和新蛋白。我个人建议方法学一定要成熟简单,不要创新。如用western blot或定量PCR也就够了!许多人在方法学上面浪费太多时间,而实验室条件又不够,最终折腾死了。选用成熟的方法,但是一定要选新目标,容易出好文章内容要做精,不要做多。围绕一点做就行了,国内许多学校贪多求全,文章呢,只能发表国内的了,做不深入。在统计方面下些工夫,好的统计能使文章增色不少。不过生物类文章统计不是太重要了。但生物类文章做几幅漂亮的图,还是需要的,如免疫组化的图,confocal的图,荧光染色的图等。选择合适的杂志。有些人喜欢投十分专业,对口的杂志,这时候往往中不了,因为文章水平不高,难中。相反,选择那些不太对口的杂志,编辑对这个领域不是很懂,而且这样的文章对这个杂志来说,还是“新”文章,反而容易中。
学习写作经验总结 篇5
(一)常“补钙”,莫让思想存软肋。在入门阶段,由于理论基础稍显薄弱经常遇到不敢下定论,总结意义不到位的现象。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理论水平要求不断提升,在一定时期内,专业知识的相对匮乏和写作经验的局限,这也成了写作小组成员共同的软肋。针对上述情况,小组积极探索,开出“补钙”的“药方”。一是针对常写新闻,练改结合,不断总结提升。写作小组除了针对国防生选拔培养的常见事例进行宣传报道外,还利用中队组织学习“七一”讲话、学习新修改《兵役法》等各时机点,或者搜寻写作素材,达到一周一练,针对本周写作出现的问题详细讲解,鼓励组员细心推敲,大胆论述,在基本方法上打牢基础,并在每周例会由值班员讲评本周新闻写作情况。此外,在军报摘抄中,要求组员对构思和文采俱佳的文章后附上心得体会,在总结提练中带动自主思考,提升思想水平和理论素养。二是不断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我们长期关注新闻动态,不断将新指针、新动态利用QQ群和博客张贴形式传达给组员,加强督促和引导,让笔杆子硬起来。上学期,将新闻界“走转改”等重大活动的理念与组内思想工作相结合,向组员写作时灌输“身在基层就要说基层的话,用基层官兵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报道身边的人和事”的理念,锻炼提升能力、改进作风文风,使学习紧跟新闻界的脚步。
(二)紧“上弦”,莫让懒堕钻空当。写作小组旨在培养基层政工工作的基本技能和素养,在写作上不仅要求崇高追求与必得决心,还要在生活中要留心,常写常想。写作小组针对因为拖沓造成与学习训练挤时间的现象,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一是提高组员的积极性,摆正对新闻写作的认识问题。招新工作完成后,针对大一新成员,进行了一次思想教育,对新成员进行一次认识深化,在平时注重鼓励,对其进步给予肯定,使成员正确认识学习过程遇到抵触心理和瓶颈现象。二是规定任务完成时限,解决时间的安排问题。针对在学习中出现的拖沓现象和松垮心态,消除给成员合理安排学习、训练、生活造成的不必要影响,在布置任务的时候,规定任务完成时限,当天任务当天完成,并记入评奖环节,使学习任务完成有了效率。
简历写作的经验 篇6
许多人觉得在学校担任的社会工作不值一提,即使有所提及也是一带而过。其实校内社会工作细节放入“社会经验”中,会填补工作经验少的缺陷。例如,你在做学生会干事等社会工作时组织过什么活动,联系过什么事,参与过什么都可以一一罗列。如果只做过一件事,那就尽量具体多写,如完成了什么事,领导过多少人,起到什么作用。这样一来,起码就有了3行。如果做了更多的事,一件一行就可以了。行文简洁是简历写作的首要原则。
(1)实习年月的标注
要如实写实习的起止年月。因为在现实中很少有人在一家公司长时间实习,一来自己的时间不允许,二来公司也不一定总有实习的需求。如果刻意在简历中用大跨度的方式表示时间,很容易引起招聘经理的警觉。如果你在面试中不能自圆其说,就会被认为不够诚实。
其实作为招聘经理,对公司的人事制度了如指掌,公司的实习学生可能有好多就是通过熟人介绍来的,因此实习的时间都不会太长。如果你如实写出实习的起止年月,会被认为你实实在在地在某家公司有过正规的工作经验,时间长短并不是问题,有工作总比没有好。
(2)一定要有实习的工作经验
招聘公司通常并不指望学生在暑期工作期间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成就,但一定要有工作经验。如果实在没有,就算在父母的单位待过几天,也不妨写上,这样也算是有过工作经验,显得你多少接触过社会,对某些行业有所了解,做了些实际工作。但你一定要能说上几句才能写在简历上。否则将来面试时,你恐怕会被招聘经理问得张口结舌,显得很尴尬。对此,你不妨去父母单位当义工,有百利而无一害。
暑期工作最好写成“实习”,因为实习通常被理解为某一段时间里的全职工作,表明你曾经在正规的工作环境中受到集中训练和文化熏陶。而“兼职”则不同,兼职像是打零工,每星期去几天。写简历的目的是为了找工作,一个多多少少有些工作经验的人要比没有工作经验的更有优势。目前越来越流行暑期工作,甚至连寒假也流行起来,这非常值得鼓励。
公文写作经验 篇7
一、让操作活动经验在“经历”中形成
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是过程教学,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要给出充分的时间与空间,结合具体内容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经历过程”。“儿童的智慧在自己的指尖上”。学生在动手操作体验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促进思维的发展,而思维的发展又会指导儿童的双手更灵巧地活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心灵手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实验、计算、推理、想象。其中,教师上《体积与容积》一课,组织很多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1.“比划土豆”———学生在“比划”中唤醒已有的生活经验,形成自己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孩子的天性就是好“玩”,“玩”数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学习主体处于愉悦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下,主动自觉地去“做”。教师利用“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设计成学生的体验学习活动,把数学知识教活,使课堂变得更有生命力,更有活力。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活动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
2.“实践操作”———学生在“动”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教学《体积与容积》一课时,教师在初步建立体积的概念之后,设计了多种实验材料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活动,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工具: 透明隔板、方块、水、石子等材料,通过小组自主探究,思考不同实验方法,揭示容积的概念,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理解体积与容积的对比中的联结作用。接着在个性对比,如内外体积大小不同和内部物质的要求的对比中凸显容积的本质特征。在这样开放的探索空间中,教学过程呈现出双向的交流、动态的建构,其中还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学生在一系列有效的活动中不仅掌握了新知,同时领会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让思维活动经验在“辩证”中积累
1.“合作探究”———学生在“思”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这要求教师要加强开放式问题的教学,提倡探究式学习,强化合情推理的训练,让学生通过观察、联想、实验、类比、归纳、猜想得出结论,将教法改革与学法指导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自由想象、自由发挥、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思考,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在教学“体积与容积”一课时,教师在初步建立体积的概念之后,设计了“同样书本的等积变形”“书本与字典比较策略”“土豆的等积变形”等活动,通过全班探究交流,注重数学思考经验的培养,让学生学会思考、经历思考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他们获得这样一个数学活动经验: 在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时,可以通过转化,把陌生的转化为熟悉的,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运用以往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去了解、认识新知识,探索、解决新问题。教师设计了各种体积大小的比较活动来强化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渗透等积变形、等积转化的数学思想,在不断创设认知冲突中,学生思考热情被激发,思考与操作的经验得到有效的积累。
2.“解决问题”———学生在“用”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现实生活中采撷教学实例,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用数学”的意识,培养“用数学”的能力,体验“用数学”的乐趣,建立“用数学”的意识,在“用”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例如,教学《一天的时间》中,教师设计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为例,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主动将这些时刻互相为转化两种记时法,通过互化应用和比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自然掌握转化的方法,感悟24时计时法简洁方便等好处,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交流活动体会,从而使学生主动、自觉地用数学的眼光审视、看待周围的世界,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高自己的应用意识。促使学生能够主动联系生活实际,在实际背景中应用数学,能够主动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数学活动经验产生于数学活动,具有明显的实践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多种感官感受身边的事物,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历辩证思考的过程,积累相应的思维活动经验,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使学生“数学化”“辩证地”观察、思考、处理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地形成数学学习经验。
摘要:数学活动经验产生于数学活动,具有明显的实践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多种感官感受身边的事物,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历辩证思考的过程,积累相应的思维活动经验,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经验与反思 篇8
一、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
新课标中对写作技能和试题设计方面有以下的说明。测试要点:内容清楚连贯,结构完整,逻辑性强,主题突出,用词及文体恰当。测试方式:短文写作(日记、小故事等),实用性写作(卡片、信件、说明、留言、填写表格等),图文信息转换(图表描述、信息解读、写配图说明),写电子邮件等。写作评价标准:对学生的作文主要从写作要点、语言使用效果、结构和连贯性、格式以及与目标读者的交流五方面进行评价。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实质上是一种控制性写作,学生应以写作要点为核心,不可以随意发挥想象,添加内容,但又绝不能单纯地翻译要点。学生要在半小时内写出一篇文理通顺,语言准确流畅、地道的英语短文。教师只有了解新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并运用到平时写作训练教学中,才能有效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二、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 教师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教师忽视“写”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训练,仍把主要精力放在语言知识的讲解上,写作方面仅停留在批改试卷和作业中的作文,批改的重点在单词拼写和语法运用是否准确等,对语篇的整体布局、语言的简洁连贯及选词造句尽可能高级等的写作指导不足。因此,学生普遍缺乏英文写作兴趣,写作能力不高。很多教师从高三才开始注重写作训练,这样起步太晚。教师应从高一开始就在指导学生英语写作上下工夫。
(二)学生面对的问题
1.对英语单词的记忆准确熟练程度不够,书面表达中常出现单词拼写错误,导致文章总是三档文,15分以下。
2.学生对高级词汇或句式的学习和使用是“脱节”的,在限时写作的条件下,头脑中只能提取出最简单常用的词汇或自创一些“汉式英语”,文章无亮点,很难突破20分。
3. 学生将写作要点逐句翻译,不知如何通过连词的使用使文章通顺连贯。
三、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鼓励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必须对教学大纲规定的词汇掌握精准,这需要教师的督促和学生的识记。我个人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考查学生词汇的掌握情况,每单元进行至少一次基础知识测验,测验题型有单词英汉互译、短语英汉互译和典型例句汉译英。虽然批改试卷需占用很多时间,但能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词汇基础,我认为辛苦是值得的。这种方式使学生受益匪浅,至少不会在考试中因基础词汇的拼写错误而导致文章失分很多。
此外,教师可鼓励学生多读一些语言地道的英文文章,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进行思考的习惯,教师还可要求学生背诵一些范文,特别是近几年高考中各种题材的优秀范文。学生积累的素材多了,就能在自己的脑子中形成一定的写作框架,做到心中有数,增强写作信心。
(二)重视模拟写作
学生如果仅仅背了大量文章、佳句,不亲自动手写还是不行。为了突破在限时写作中,学生无法运用高级词汇和句式的障碍,学生应多接受模拟写作训练。这样能培养学生瞬间接受信息、快速理解信息、迅速表达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考场应试能力与技巧。此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高级词汇和句式的讲授要注重“讲练结合”,给学生机会去练习使用,并要求学生在作业中尽量使用,学生熟悉、会用,才敢用。
此外,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写作中使用连接词的技巧,可以按类别归纳,给学生一些模板,指导学生如何将零散的要点连接成连贯的文章。
(三)注重行文规范
一篇优秀的高考作文既要内容好,更要书面形式好。在日常写作训练中一定要要求学生书写规范,文面美观。根据一些经历高考阅卷教师的经验总结可知,工整美观的书写会给阅卷者留下很好的印象,从而会增加印象分。
以上是我经过教学实践在写作教学方面的一点体会,实践的成果体现在喜欢写作的学生人数明显增加,学生的写作能力逐渐提高。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多动脑筋,注意学生平时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加强写作技巧指导,肯定能使学生厚积薄发,写出行文通顺、规范流畅的佳作来。
参考文献
马广惠.影响二语写作的语言因素研究[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
经验材料写作指导[模版] 篇9
典型经验材料根据实际情况,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汇报式,特为上级领导来当地视察检查工作时而准备,兼顾书面语和口语。交流式,特为参加上级党委、政府举办全局工作会议(例如,经济工作会议)或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举办的系统会议(例如,全省移民后扶政策落实工作会议)而准备,一般以口语为主。约稿式,特为向上一级党报党刊或业务报刊创办的专栏投送稿件而准备,一般以书面语为主。
一、典型经验材料的结构
一般来说,典型经验材料的结构应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一)标题。通常是把典型经验高度集中地概括出来。既包含正文中各部分典型经验的内容,又不是这些内容的简单重复,可以说是典型经验的主题。
(二)开头。一般是展示典型经验的背景和突出的成果(成效)。背景包括典型的自然情况、历史变革和社会背景,既要写出典型经验出现的环境(自然、人文环境),又不能冗长啰嗦。成果(成效)要概括写出最为突出之处,并尽可能与背景相映衬。有时,也可将成果(成效)放在材料的最后一部分来写。
(三)主体。对典型经验的具体展开,是典型经验材料的核心部分。写这部分内容,一般是从总体上把典型经验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一级观点)都要紧紧围绕标题,服务于标题,说明标题;各部分之间要有内在联系,但不能互相重复,互相包含,要相对独立地处在一个统一体内(全文一般有三或四个部分,以不超过五个部分为宜)。一般来说,这部分内容的表述,应既有思想,又有具体做法,既有面上的综合,又有点上的说明,还应有一些必要的数据。
二、典型经验材料的写作要求
总的来说,典型材料要做到吸引人、感动人,可学、可信。起到教育人、鼓舞人、推动工作落实、赢得支持认可的作用。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事实要真。“真实”是典型经验材料的生命,要求人物要真、事迹要真、做法要真、数据要真。一是不准道听途说。不能偏听偏信,将未经核实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写入材料。二是不准张冠李戴。就是做到“丁是丁,卯是卯”,既不能将发生在“张三”身上的事迹换到“李四”身上,又不能将“甲地政府(部门、企业)”发生的事换成“乙地政府(部门、企业)发生的事”。三是不准人为拔高。就是要“量体裁衣”,不能为追求轰动、示范效应,人为找闪光点、摄亮点。
(二)语言要精。总结典型经验,主要是通过实实在在的事实说话。这就要求在语言文字的表述上,一定要善于选择那些实在、贴切的词语。一是要多写短话。尽量用简短的语言,用短句表达最丰富的意思。凡是能用较少的话把事情说清楚的,就不要把话拉长。二是要多写管用的话。尽可能不选用做修饰成分或言过其实的形容词,不要讲空话、套话,硬拉架子做文章。三是多写朴实的话。多用耳熟能详的语言,多用群众的语言,多用生动的语言,让听众(读者)有一种亲切感,身临其境。
(三)结合要好。典型经验材料一定要富有时代气息、生活气息,给人以沁人心脾的感觉。一是要领会上情。就是要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构思立意、选材布局,例如,党的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改善民生、宏观调控等等成为一个时期的热门话题,一定要领会精神实质,融会贯通。二是要了解外情。在起草文稿时,一定要超前了解该领域或该行业国内外、省内外的发展水平、工作动态,既不能“照搬照抄”,又不能“孤陋寡闻”,一定要善于推陈出新,但不存斧凿之痕。三是要把握实情。就是对本地区(部门、企业)所要总结的典型,其事迹、数据、做法一定要做到烂熟于心、胸有成竹。
(四)角度要巧。古人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起草典型材料一定要匠心独运,独辟蹊径。一是要找准切入点。就是精心选择领导关心、群众关注的事情作为切入点,特别是要把事关全局、事关群众根本利益而又矛盾难处置、工作难推动,却又在一个地区一枝独秀、独占鳌头的工作亮点、特色做法挖深挖透。二是要激活兴奋点。就是要通过新颖的观点、鲜活的语言、个性化的做法,让大家茅塞顿开,为大家释疑解惑。三是要能可圈可点。让读者(听众)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思考,其经验做法有指导性、可操作性,能记得住、用得上。
三、典型经验材料的写法
(一)素材收集上要走好三条路子。一是要带着课题调研。起草典型材料前,要尽可能深入所要推介的部门、企业、人物、工作现场,全面、准确、真实地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要带着主题思考。对所要推介典型的“主题”要深思熟虑,深刻分析“灵魂在哪里?”“典型在何处?”一定要有一个“主心骨”,有一条贯穿全文、脉络清晰的主线。三是要带着问题请教。对一些有疑点的事例、拿不准的数据、专业化的术语,一定要认真来一次回头看,虚心请教,逐一核准。
(二)整体构思上要体现三方面作用。在叙述典型的先进事迹和经验时,要注意处理先进典型和其他群众、集体的关系,体现各方作用、协调各方关系,实现和谐共进。一是要体现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反映具有政府行为的某一全局或单项工作,一定要体现党委政府在其中“把方针、方向”的主导核心作用,这条政治原则不能变。二是要体现部门(企业)的主力军作用。政府的工作归根到底要靠部门去推动去落实,因此,一定要体现相关部门在其中“抓协调、抓落实”的主力军作用,这条主心骨不能散。三是要体现人民群众(社会各界)的主体作用。牢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把总结典型的过程变为“体现民意、集中民智”的过程,体现人民群众(社会各界)在其中“探索、支持、落实”的主体作用,这一唯物史观不能变。
(三)选材布局上要包含三块内容。起草典型经验,在选材布局上一定要“点与面”、“历史与现实”、“集体与个人”相结合。一是背景。用概述语言体现典型所处历史的、自然的、社会的背景,让领导(读者)体会典型的现实之处。二是做法。一般应包含体制、机制、制度的优化;人、财、物的保障;领导、部门、社会的支持;并辅之以当地创造性的工作、特色化的做法,让领导(读者)体会典型的独特之处。三是成效。总结典型所产生的经济效应、生态效应、社会效应,特别是要总结在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矛盾交织下所取得的成绩、所产生的效应,让领导(读者)体会到典型的宝贵之处。
(四)观点提炼上要唱好三步曲。整个典型材料要有点睛之笔,动人之处。一是粗略勾勒定调。是否体现工作中的“难、准、好、快、特”,要有一个基调,它决定整个典型材料写作的脉络走向。例如,“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汝城县又快又好地落实移民后扶政策”,又如,“立足提质增效倾力培优培强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这些标题为全文定下了鲜明的基调。二是反复斟酌定性。就是指典型材料的一、二级观点一定要集思广益、反复推敲,尽可能对仗整齐、贴近实际、表述准确,既不能“哗众取宠”,又不能“滥竽充数”。三是精益求精定型。对表述的语言、选取的事迹、论述的层次一定要反复类比、筛选,做到优中选优,好中求好,追求完美。
(作者:湖南省汝城县三星镇人民政府镇长)
附:例文
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又好又快地落实移民后扶政策(标题)
(开头)汝城县位于湘、粤、赣三省交界处,是一个“老、少、边、穷、库”的山区县,是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财政困难县和国家中西部大开发重点县,也是一个水利水电大县,水库移民工作任务繁重,全县现有15座大中型水库的移民9747户20485人,涉及我县23个乡镇207个村685个村民小组。(背景)
XX年11月,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我县积极稳妥地贯彻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面对我县大中型水库数量多、涉及面广、老水库建库时间长、遗留问题多、情况复杂等实际情况(背景),我们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摸清群众思想动态的基础上,在时机成熟的时候,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又好又快地落实了这项工作。至2011年5月5日,全面完成了我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人口核定登记和扶持方式的确定工作,5月14日,已将第一批后扶直补资金全部发放到移民手中,对实行项目扶持资金已落实到了具体项目,并完成了两个规划编制的前期准备工作。我县的大中型水库后扶政策落实工作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准”,即政策把握准、人口核定准;二是“快”,即政策宣传发动快、扶持资金发放快;三是“稳”,即库区稳、社会大局稳。我县的主要做法是:(成效)
一、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有力。(主体一)
一是主要领导认识高。(具体内容略,下同)二是工作队员素质高。三是部门配合热情高。四是工作责任要求高。
二、周密部署,规范运作有序。(主体二)
一是科学决策定好调。二是稳妥实施迈好步。三是攻坚克难扫好障。
三、多管齐下,政策宣传有方。(主体三)
一是创新宣传载体。二是讲究宣传方法。三是注重宣传效果。
四、以人为本,维护稳定有效。(主体四)
浅谈写作教学经验 篇10
浅谈写作教学经验
写作教学直接体现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从关注生活,积累素材,寄语,修改等方面谈自己的几点经验.
作 者:张淑贞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阿县第三中学,山东聊城,252213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12) 分类号:G420 关键词:写作教学 关注生活 积累
如何将操作经验内化为数学经验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操作经验;数学经验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1-0053-02
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习得,特别是抽象数学概念的建构,总是按照“动作认知(操作水平)——图形认知(表象水平)——符号认知(分析水平)”循序渐进地发展的。然而,有的教师只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获取感性的经验,而忽略了让学生亲身经历把操作经验内化为数学经验的过程,导致数学抽象思维活动因缺少数学表象经验的支撑而出现断层,降低了操作的实效。如何将具体的操作经验内化为抽象的数学经验呢?
一、活动组织:变“一”为“几”,夯实感性经验基础
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是以数学表象为基础的,而数学表象又源于直接的感性经验。感性经验的获取往往离不开操作活动的支撑。教学实践表明,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感知,使其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为此,教师要跳出“一例一动”的框框,变“一”为“几”,组织多样化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积累鲜活的感性经验。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操作活动:(1)找一找:找出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2)摆一摆:用小棒摆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感受方位、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3)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折、量、比,看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各有什么特点,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4)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的地方?(5)围一围:先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样子,再把想到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在钉子板上围出来。(6)拼一拼:用两副同样的三角尺分别拼成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7)剪一剪: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再剪下来。(8)画一画:在方格纸(每个小方格边长1厘米)上各画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度。
上述案例中,学生人人动手,个个动脑,仔细观察,思维活跃。通过多层次、不同形式的操作活动以及活动中的观察、思考、交流等,学生不仅获得了丰富的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感性经验,而且培养了主动探索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节奏:变“快”为“慢”,强化表象经验积累
数学表象在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中,具有中介、桥梁的作用。操作经验的内化离不开清晰的数学表象,操作活动的节奏影响着学生数学表象形成的清晰度。为此,教师要把握好操作活动的节奏,变“快”为“慢”,特别要关注学生对介于具体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的数学表象的充分感知,强化表象经验积累。
例如,教学“8和9的加减法”时,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借助“珠子”进行操作:第一堆摆2颗珠子,第二堆摆6颗珠子,再把两堆合并在一起;然后从8颗中移走2颗……如此不断变换形式,放慢操作速度,实现人人参与摆珠子,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交流中初步体会到不同的摆法表示不同的含义,采用不同的方法:合并在一起,珠子多了,用加法;移走一部分,珠子少了,用减法。其次,通过多媒体用“○”来把摆珠子的“合并”“移走”的过程动态演示出来:
要求学生边看图示边思考,然后说出摆的过程及其涵义,让学生再次体验到“加减法”意义的不同。图(1)用加法计算,因为“?”表示“总数”;图(2)用减法计算,因为“?”表示“部分数”。然后呈示图(3),这时学生立即产生疑问,为什么“?”的位置不同却用减法计算。此时,教师再次放慢探索的步伐,多角度引导学生对图(2)、图(3)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在比较中深刻领悟到:两者都是求“部分数”,所以都用减法。但因为所表示的是不同的部分,所以“?”号的位置也就不同,因而所列的算式也就不同。最后,让学生根据图示列出算式进行解答。
上述案例中,教师放慢步子,通过多种形式的强化活动,借助珠子、图形等中介,实现了“操作—图示—算式”的有机结合,沟通了具体的实物与抽象的符号之间的内在联系,丰富了学生的表象经验,强化了表象经验积累。
三、数学思考:变“明”为“隐”,突出数学表象链接
操作不只在于积累数学表象,更在于抽象、提升。数学表象只有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概括性,才能沟通直观经验与抽象经验的联系。为此,教师在强化表象时,不能仅停留于具体直观思维,就事论事,而要适度抽象,适时反思,帮助学生建立起具有一般性、概括性的数学表象,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内化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思考力。
例如,教学“有余数除法”例2(有23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1)摆一摆:让学生用小圆片代替花盆动手摆一摆。学生独立摆完圆片后,教师指名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操作,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可以将23盆花分成4份,还多3盆。从图示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剩下的3盆是平均分后余下的数,称为余数。这是图示与余数意义的第一次结合,很好地呈现了余数概念的形成过程,而旁边出现的“余数”一词概括了3盆的实质——余下的数。(2)画一画:让学生用“△”表示花盆,把刚才摆的过程在练习本上画出来,边画△边说出摆的过程。教师相机用算式表示摆的过程(板书如右),
再让学生结合摆圆片或画△
的情况说出板书中23、5、4、3
所表示的意思,特别是3表示
的意思,使学生深刻理解余数
的含义——平均分后剩下的数。由摆圆片到抽象出算式,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数与形的一一对应关系,经历了符号化的过程,进一步将概念的表征与实质联系起来。(3)想一想:如果再增加1盆花,可以怎么摆?增加2盆呢?先让学生凭借刚才的操作经验进行想象,如果想象有困难时再动手摆一摆或画一画。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讨论、交流,让学生在思辨中统一认知:当“余数”和除数相等时,商可以再增加1,而余数没有了。这样就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了余数的本质特征,认识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上述案例中,操作活动从圆片过渡到图形再到抽象出算式,思维由动作化到表象化再到抽象化。渐进抽象的操作载体使数学思考不再局限于某个特定实物,而是变“明”为“隐”,并引发学生结合具体事例进行个性化诠释,多角度寻求与数学意义相一致的数学模型,进而突出了数学表象与思维过程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