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田乡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精选9篇)
长田乡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1
乡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全面总结近两年来我乡“重基层建设”所取得的成绩,认真查找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从3月12日至30日,赴11个村,84个村民小组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同志走村入户,共召开座谈会85个,参加座谈会人员达600余人,走访农户80多家,个别访谈200余人,向村两委会成员、村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两个层面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40份。现就我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成效
两年来,全乡农村党组织紧扣县委提出的“四县建设”的工作主题,结合城市化推进和全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实际,抓基层、强基础、凝合力、聚人心。不断拓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渠道,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工作的水平,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对536份问卷调查的分析情况看,我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他们长期奋斗在农村第一线,任劳任怨,克服困难,扎实工作,为江干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是全区农村全乡的中坚力量。同时,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与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还不平衡,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部分村干部精神状态不佳,开拓创新意识不强,工作积极性下降。主要表现为,部分经济状况较好的村班子存在“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认为现在经济上去了,可以歇歇脚、松口气了,也可以向组织和村民交帐了;有的过分地强调地方偏僻等客观原因,认为“上级不帮助,本村经济永远翻不了身”;有的认为“上级要求太高,说说容易,做做难”;有的认为现在当村干部“形势不好”,担子重、困难多、报酬少,有卸担子的想法;有的面对无人才、无项目、无资金情况一筹莫展,无所作为。
究其原因,从主观上看,一是村干部不注意学习理论,政治方向不够坚定,宗旨观念不够牢固。不注意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对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把握不准,对本村的优势和特点不假思索,机遇意识淡薄,不认识机遇、也抓不牢机遇。二是部分村干部视野不宽。思路不清,信息不灵,办法不多,难寻发展的突破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责任心不强。有的村干部认为“当干部不如外出做工挣钱多,自己是凭良心工作”。有的村干部认为“自己只有做的份,定方向、管大局都是上面的事,只要按照上面指示办就行了,创新越多,失误越多,犯不着”。问卷调查中反映,有34%的村民代表认为现在的村干部责任心不强;四是少数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决策水平低。工作分不出轻重,矛盾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稍有问题就手忙脚乱,整天忧心重重,缺乏主动独立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办法。五是对农村的有关政策学习不深,理解不透,甚至误解、误导。从客观上看,当前农村的一些政策滞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农村新情况新问题又层出不穷,群众对干部的期望高,工作压力大,村干部的待遇相对偏低及退休后的后顾之忧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二)部分村干部作风不实,联系群众不够,甚至严重脱离群众。问卷调查
显示,有10%的群众认为“干部架子大”,影响干群矛盾;有近30%的群众认为村干部“不关心群众”,有40%的村民代表认为乡、村干部平时联系群众少。即使有联系,也是与亲戚朋友联系,与一般村民联系少,少数干部甚至是从来不联系。少数村干部办公机关化现象严重,不是主动找群众了解情况,而是坐在办公室等群众上门;不是主动想办法接触群众,而是习惯于等上级组织安排;不是主动帮助群众排扰解难,而是能推则推,推不了就拖,拖不了就躲,甚至怕见群众。不是经常性、有目的地走村入户,而是想去就去,或非去不可才去。有的村干部上级会议精神和工作任务,应传达的也不讨论、不消化、不传达、不贯彻,乡干部也不督查纠正;有的村干部工作浮夸,报喜不报忧,夸夸其谈,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对矛盾和问题很少考虑和研究。有的村班子对老百姓的意见和要求,拖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办。
村干部作风不实的原因:一是主仆关系颠倒。认为“当干部没有架子,群众就爬到头上来,也当不好干部”,以致以权压人、以声压人、以势压人;二是不愿联系群众。认为自己本来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不走村不入户就知道问题所在;三是少数干部“不敢”沉下身去联系。有的怕解决不了群众的实际问题要挨骂、听牢骚;有的怕遇到“刁民”蛮不讲理,到时脱不开身;有的因自己平时工作、生活有“尾巴”,身不正言不顺,怕见群众。四是少数干部“不会”联系群众。认为“向群众问寒问暖是虚假的客套,多此一举,农村干部直来直去,不想接触就不接触”。有的感到与群众交流,言不由衷,谈不拢,话不投机半句多;有的“官小派头大”,车越买越高档,车来车往,还以为这也是“投资环境”,而对群众避而远之;有的事先没有准备,不带问题去联系,目的性不明确,只能蜻蜒点水,结果是人虽然沉下去了,但却看不到真情,听不到真话,没有真正起到联系群众、沟通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作用。少数干部的这些作为,结果是干群矛盾越积越多,干群关系越来越紧张,以致群体性事件发生。
(三)少数村班子成员要求不严,形象不佳。从40份村民代表调查问卷显示,有47.69%的村民代表认为目前产生干群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干部形象不佳”。究其原因,一是少数干部党性观念不强。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丢掉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丢失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没有充分认识到,干部的形象代表着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因而不能清清白白干事,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工作。二是廉洁自律意识不强。有的村干部认为自己没有功劳有苦劳,报酬不多,吃点用点没什么;有的认为干部也是人,是人就有潇洒的权力,再说小错误,小问题上不了纲和线,不惜以人格的代价违纪。
三、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调查中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尽管有客观上的一些原因,但从主观上看,与我们在基层工作中抓落实不够,抓教育不够,抓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不够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此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建议:
第一,要加强村干部教育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要十分注重结合各个时期的形势和任务的特点,对农村基层干部开展有的放矢的教育。在教育培训的方法上,应继续抓好区、乡分级培训,县委组织每年1次的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培训班不能少于一周;各乡对村两委会班子成员的培训每年不能少于4次,并要经常组织一些讲座,增进他们工作和学习上的交流,开展对新时期农村工作的探讨;村两委会每个月也应有一定的时间组织学习或自学。在教育培训的内容上,要紧紧抓住村级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学习教
育活动的契机,狠抓农村基层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作风、能力教育,强化他们的市场经济意识、发展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要加强岗位职责、村务工作要点的教育培训,让他们了解哪些必须做、必须办;哪些可以做、可以办;哪些不能做、不能办。要加强职位道德和人格品位教育,真正发扬实事求是、严于律己、勤奋检朴、乐于奉献的精神,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要加强领导艺术、领导方法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做到既能敢于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又能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民主与法制的培训教育,增强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自觉性。要继续采取村干部上挂,选送到高校深造等办法,把干部教育培训搞活。同时,要切实抓好已订制度的严格督查,努力使培训教育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第二,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作风是各级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根本保证,它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要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组织村干部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提高加强作风建设的自觉性。要着力于领导带头,发挥“一把手”的示范作用,着眼于人民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要着心于解决实际问题,努力为民办实事,解决民难,理顺民气,团结民众,凝聚民心。并通过制度建设有的放矢地解决少数农村基层干部的作风问题。
第三,要抓好三支队伍建设,解决农村工作断层问题
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坚持发展新党员标准,把好入口关。要选好对象,做好考察。在党员的发展上可以试行公示制。二是要教育管理好现有党员。各村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每月必须保证一次,乡党委要定期检查;党员民主评议要抓实、抓深,每次民主评议后,支部要作总的分析评价,党员个人要写出谈心得体会的书面材料,乡党委要在此基础上提出整改措施。三是要给党员交任务、压担子。为党员充分发挥党员的表率作用提供舞台。四是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制度。让党员在各自的联系范围内了解情况,收集民意,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化解不稳定因素。村党支部要将党员联系群众的情况记录在备案,定期通报。充分抓好村民代表、村民组长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的作用。村民表和村民组长生活、工作在广大村民当中,对村民的所思、所想、所望了解最多,充分发动好他们作用,就能在基层取得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要让他们真正担当起村民组长和村民代表的职责。两委会研究决策问题时,可以吸收他们参加,以提高议事水平。
第四,要充分运用各种载体,切实加强村民教育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劳动者,也离不开精神动力的巨大支持。在城市化进程推进和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今天,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刻不容缓。
一是采取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要求各村每年召开一次村民大会,向村民进行面对面的教育。同时,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十个一”的活动。二是运用传统教育办法与现代音像设备相结合。既要充分利用墙报、黑板、有线广播等宣传工具,又要采取观看录象,进行知识讲座、宣传周活动、法律咨询、编印宣传资料、组织参观等方法,使宣传教育长年不断。三是采取思想教育与组织活动相结合。向村民着重进行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教育,引导村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进行民主与法制的教育,引导村民增强民主法制意识,自觉维护村民自治章程;进行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教育,引导村民学科技、学文化,自觉改变陈规陋习和落后愚昧的风俗。同时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受到启迪、陶冶情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四是采取精神鼓励
与物质利益相结合。要通过评比本村先进,宣传村民先进思想和行为,形成先进光荣的氛围,把群众公认的先进人物选进村级班子。同时,也要关心村民的实际利益,办好实事,使村民得实惠。
长田乡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2
1 江北乡养殖合作经济组织社的发展现状
养殖合作经济组织社是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户为获取更大效益、所需服务和保护自身利益, 在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 从事资金、技术、购买、生产、服务等方面的联合与合作, 以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协会组织。吉林市龙潭区江北乡养殖合作经济组织社就是本地区比较典型的协会组织, 现成立于2003年, 最早的形式是为了解决江北乡畜牧业产业规模小、经营分散、进入市场的组织程度低等问题。随着农民增收、畜牧业规模兴起壮大和地区经济不断发展。2009年, 江北乡养殖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成为以畜牧业生产、畜产品深加工、牧业技术服务、牧业资金信贷等产经销加培训服务为一体的合作组织, 并以规模养殖小区建设、龙头企业生产、经纪人联系、地方政府等多种渠道为突破口, 积极打造特色优势畜牧业品牌。该组织下设5个专业协会, 即奶牛协会、养鸡协会、养鹿协会、肉牛协会和养猪协会, 涉及鲜奶储配、鹿产品深加工、肉牛养殖、仔猪、肉鸡销售等10大产业的几十个品种。现全乡10个村, 130多个养殖大户加入了合作经济组织, 拥有会员200多人, 已成为去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协会组织。
2 江北乡养殖合作经济组织社的特点和优势
近年, 江北乡养殖合作经济组织社以把握国家政策和惠民措施这一主线, 采取多种特点引导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2.1 专业性较强
江北乡养殖合作经济组织以专业化生产为基础, 以某一类产品或特色产业为载体, 将从事生产、运输、销售等某一环节中的农民组织起来, 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联合体。
2.2 以政府渠道为优势服务农户
江北乡养殖合作经济组织与地方有关部门建立依托, 最大程度发挥合作经济组织职能。通过政府渠道, 协同有关部门, 有针对性地提供产、供、销过程中的服务, 组织会员在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进行合作, 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
2.3 以增设协会优势扩大经济发展
江北乡养殖合作经济组织推动了农民的集体行动, 整合了原有的养殖专业协会服务资源, 并以特色产业为基础, 增设了新的协会, 为有效发展建立了广阔的平台。
2.4 推行订单牧业发展制度
江北乡养殖合作经济组织为保障农户的长远利益, 找准市场, 积极通过与大型企业洽谈、政府联系等渠道, 签订畜产品订单, 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 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除上述特点外, 江北乡养殖合作经济组织社在运行中还表现出与一般经济组织不同的特点:一是在合作方式上, 实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 坚持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不影响自主经营的权利, 不变更家庭财产关系;二是在组织管理上, 实行自愿结合、民主办社, 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 对内以服务为宗旨, 对外以获得最大利润为目标;三是在利益分配上, 让利与社员, 实行按股分红和按产品投售量享受二次分利的利益分配办法。
3 江北乡养殖合作经济组织在畜牧业发展中的作用
江北乡养殖合作经济组织社作为市场、农民、政府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降低了经营风险程度, 调整了产业结构, 加快产业化进程, 从根本上实现畜牧产品与市场的对接, 在增加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3.1 强化引导提升产业调控功能
江北乡养殖合作经济组织社立足当前, 谋求长远, 科学制定全乡畜牧业发展规划, 提出了以发展牧业园区为重点。目前, 全乡已经建成牧业园区2个, 其中八家子牧业园区占地15万m2, 入驻养殖户12户, 棋盘牧业园区占地9万m2, 入驻养殖户7户。此外, 还有三个牧业园区按照总体规划正在建设当中。牧业园区的建立, 提高了全乡畜牧业的组织化程度以及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从而调动了农户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 加快了畜牧业的发展和调整步伐。全乡畜牧业占全乡生产总值的比例, 从养殖合作经济组织成立之初的不到10%, 上升并稳定到45%。
3.2 强化服务提升技术指导功能
江北乡养殖合作经济组织社以畜牧兽医部门为依托, 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 先后成立了三个技术服务中心。一是培训指导中心, 负责组织专家服务团和技术人员, 每年春季对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 解决养殖户缺少技术和技术不精的问题。二是品种改良中心, 负责畜禽新品的改良研究、引导和配种工作, 引导扩大养殖户走科学繁育之路。三是畜禽防疫中心, 该组织筹集资金7万多元, 购置了化验、检验设备, 使防疫中心在硬件设施上达到本地区同行业一流水平。并为养殖小区和经营户提供防疫支持和技术保障, 同时协同有关部门做好动物疫病监测和防疫体系建设工作, 设立业务防疫服务员, 建立健全乡、村两级防控体系, 增设24 h疫情监控电话, 一旦发现疫情, 可以有效协同地方有关部门及时处理疫情突发事件, 每年为全乡养殖户挽回经济损失20万元左右, 使全乡动物免疫率达到100%。
3.3 强化市场与培育龙头企业相结合发展合作经济
江北乡养殖合作经济组织社在大力发展畜牧业的过程中, 依托本地奶牛养殖散户多, 渠道少, 销售规模和市场风险大的情况, 积极与长春广泽乳业集团联系, 成立鲜奶储备站, 推行“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以一头奶牛年收盈7 000元为例, 一户养殖5头, 年收入就在42 000元, 对于农民是个不小的收入。不仅提供了场地, 解决了奶农保存鲜奶的问题, 而且极大的方便了奶农的销路问题, 也为以后建立示范区, 保证地区经济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江北乡养殖合作经济组织社为降低养殖户的养殖成本, 从厂家购置饲料, 通过与品牌规模饲料生产企业联系, 签订订购合同, 比市场价格每吨便宜300元购置饲料, 使农户最大程度得到实惠。同时, 江北乡养殖合作经济组织社还与兽药生产品牌企业联系, 从厂家直接购置低于市场价的兽药, 来降低养殖户的防疫成本, 提供防疫技术、信息宣传等方面的服务, 保证养殖户的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3.4 注重畜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
去年在养鹿业发展势头好的情况下, 根据市场的供求, 江北乡养殖合作经济组织制定了全乡养鹿业发展规划。在保护好农民利益的同时及时对全乡产业进行结构调整, 协同政府部门给予政策倾斜, 通过养殖合作经济组织向金融部门的担保, 并由村委会、合作经济组织社、养殖大户等多方牵头, 经过努力, 全乡现发展养鹿46户, 每户年经济收入在上万元。
3.5 强化组织程度成为连结农户与市场的纽带和桥梁
江北乡养殖合作经济组织以主导产业为基础, 把从事同一产业的农民组织起来, 改变了以前那种销售市场混乱、销售价格低、销不出去等现象, 使农民在发展规模经营方面走上了专业化、商品化、产业化、集约化、社会化之路。在江北乡养殖合作经济组织社的带动下, 2008年, 全乡农业总产值达到7 129万元, 其中畜牧业产值达到3 422万元, 占总产值的48%;全乡畜牧业纯收入1 700多万元, 养殖农户人均增收2.6万多元。全乡建设百头鹿场2个, 百头牛场4个, 千头猪场5个, 万只鸡场5个。在全乡的畜牧业发展过程中, 江北乡养殖合作经济组织社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得到全面加强, 会员的创富带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强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 对策及建议
4.1 加强职能部门服务优势优化组织快速发展
地方政府应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养殖合作经济组织对组织畜牧业、富裕农民、发展农村的重要作用。注重对乡土能人和协会带头人的培养, 及时将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吸纳到党组织中来, 鼓励干好事业、干成事业, 切实把养殖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好。同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 扶持养殖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制定优惠政策, 保证政策的全面落实, 并从财政、税收、信贷等多方面给予扶持, 在项目立项、技术培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也要给予重点支持和优先安排, 金融部门要积极向养殖经济合作组织提供信贷支持, 使其发展尽快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4.2 加强经纪人在组织中的作用广开门路多元化发展
农村经纪人是畜产品流通的重要联络员, 是养殖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的可靠保证。首先, 养殖合作经济组织要建立经纪人网络渠道, 使经纪人成为养殖合作经济组织的会员和沟通外界的纽带, 把养殖合作经济组织变成市场价格供求的调节器, 做到畜产品供大于求时, 不恶性压价, 最大限度保护农民利益;在供不应求时主动协调各方利益, 确保当地畜产品可以争取到更大、更稳定的市场。同时利用养殖合作经济组织的平台, 引导经纪人逐步由个体营销走上联合、合作之路, 帮助更多的农民解决畜产品销售中存在的各种难题。
4.3 加强组织制度化和证章化管理规范经营稳步推进
养殖合作经济组织从建章立制入手, 加强农村养殖合作经济组织管理, 促进规范发展。一是建立契约机制。约束机制和协会的自律公约, 规范行业经营行为, 提高行业信用度。二是建立利益分配机制, 确保风险共担, 利益均沾, 共荣共损。三是建立监督约束机制, 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 实行民主科学管理, 维护会员利益, 确保入社会员的主体地位, 确保养殖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发展。
4.4 加强地区组织间培训与交流提高协会组织管理水平
长田乡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3
【关键词】基层党建 ; 启示 ; 经验
【中图分类号】D26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273-01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乡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一是“两室”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成绩。全乡共筹措“两室”建设资金80余万元,新建“两室”2个,改建、扩建“两室”2个,使全乡4个村具备了“两室”,还修建了村民活动广场。二是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规范化管理工作趋向日臻完善。4个村的农村干部靠规范化管理,逐步纳入了“选、育、管”相结合、“绩、奖、惩”相统一的管理轨道,实现了由“后备→现任→离任”寓一体的农村干部管理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村干部带领广大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全乡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村党支部书记的年龄结构趋向年轻化,大大增强了村级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四是乡村干部的工作作风明显转变。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十八大报告等学习活动以及思想作风纪律大整顿,乡村干部一改过去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做到了能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四是农村党员队伍进一步得到状大。全乡35岁以下农民党员共23人,2014年发展新党员3名,其中有多名致富能手和种养殖大户中的优秀分子加入了党组织,大大改善了党员队伍结构,为党组织增添了新生力量。
二、经验启示
几年来,乡党委深入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结合包拉温都乡基层党组织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取得了一定成效。从中摸索和积累了一些在抓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成功的作法:
1.抓好农村党支部书记的选配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核心。
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在农村,农村党组织建设是基层工作的主要载体,而支部书记的工作更是重要的核心工作。为此,包拉温都乡在基层组织建设实际工作中对村支书和两委班子的人员配备和挑选上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是积极选派一批乡直单位的年轻干部到后进村任村支书,和乡(镇)包村干部一起开展工作。包拉温都乡在组建村班子时,采取“扶上马、送一程”的办法,包乡干部和乡(镇)主要负责同志经常到后进村帮扶和指导乡直部门的年轻挂职村支部书记的工作。既让他们放手开展各项工作,同时又为他们在工作中解忧消愁,成为真正能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领路人。近年来,全乡共抽调乡干部60人(次),整顿后进基层党组织4个,先后建成优秀农村党支部1个,占农村党支部的25%;近年来,全乡共计培养和使用大学生6名,分别充实到全乡的4个村。为大学生适应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能和发挥一技之长的大平台。乡党委近年来对素质低、能力差、工作不适应、多数党员和村民不拥护的村支部书记和班子成员,乡党委先对其进行思想工作,对仍没有改变的,自己又深感确实无法胜任的及时进行调整。使一些年富力强、有事业心、有能力的人走上领导岗位。
2.选贤任能抓班子,是造就一支坚强有力干部队伍的保障。
培养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工作作风过硬的乡村党员干部是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的基础,也是关键所在。近年来,包拉温都乡通过抓乡村干部的“选”、“育”、“带”等配强了班子,提高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一是坚持“四看”:即看水平不看文凭,看能力不看学历,看主流不计支流,看实绩不死套资历,并注重能者上、庸者下的激励竞争机制的广泛实施,有效地增长了乡镇干部队伍的活力。近年来,共培养72名致富能手成为群众的当家人,选用复退军人2人,选用回乡青年、大中专毕业生20余人,几年来共组织各类培训120人(次),有10名干部参加了省、市、乡委举办的干部培训班,先后組织8余名乡村干部到外地学习和短期培训,通过学历教育,目前全乡100%的乡镇干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村干部中具有大专学历的3人,中专学历的5人,高中学历的3人。三是转变作风带人,强化干部作风建设,继承和发扬以往形成的良好作风,在乡村干部中广泛开展结对帮扶、民情访谈、暖民心工程、关爱工程等活动,极大地转变了乡村干部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3.坚持抓党建与抓发展相结合,全面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全乡基层党组织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和大局,把党建工作目标和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明确加强党的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有力地促进了包拉温都乡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障和推动了中心任务的完成,把党建工作做到了实处。
4.扎实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近年来包拉温都乡把提高基层党员素质作为一项硬性任务,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为平台,从教育培训入手,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通过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政策的教育,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自觉性。通过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和法律知识等理论知识的教育,提高了广大基层党员的素质,不断增强他们“带头富、带领富”的本领。
5.建立和完善了各项制度,保证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有章可循。
乡党委坚持以健全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制度为根本,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建立健全了党建工作目标治理制度、党员教育治理制度、党组织生活制度、村务和政务公开、民主治理制度等一系列基层党建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党的民主集中制,促进了党的生活正常化,规范化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行为,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
长田乡卫生院防疫工作总结 篇4
一年以来,我卫生院按照惠水县卫生局、惠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要求,在长田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完成一年来的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面实行了院长负责制,由专人专抓专管,制定了防疫人员岗位职责,建立了防疫人员工作和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二、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 “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及时、准确地处理了突发疫情。
三、不定时地组织了防疫人员、医务人员(包括乡村医生),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了业务培训学习,提高了卫生队伍的整体防病治病能力。
四、认真完成了防疫资料的收集、归档,及时、准确完成了各类报表。
五、在传染病管管方面,健全了传染病防治组织、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了全民防病意识,规范了卫生院门诊日志及腹泻门诊病历书写,及时、准确上报疫情,按时完成了疫情登记,及时做好了疫区、疫点的处理,内我乡未发生传染病流行及暴发流行。
六、在计划免疫方面,各种计免工作制度健全,规范使用了预防接种卡、证,项目填写完整、准确,当年出生人口建卡、建证率达到100%,完善了流动儿童管理,“四苗” 全程及单苗接种率达到上级要求,乙肝疫苗首针接种于24小时内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达到100%。内规范开展了预防接种门诊,严格了生物制品管理,广泛宣传了传染病防治知识,全民整体防病意识得到提高,相关传染病发病率为0。
七、在全面掌握了我乡食品、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学校卫生的基本情况和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的基础上,杜绝了“五病”人员上岗,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做好了卫生监督执法,配合搞好了辖区卫生许可证的年审及办证工作,全面完成了饮食店、茶水店、理发店、旅馆的卫生消毒管理及卫生院的消毒监测。
八、认真做好了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
九、全面掌握了辖区内职业病危害单位的基本情况,督促用人单位完善了防护设施,协助县职防机构做好了职业病健康监护,健全了健康档案。
十、及时完成了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临时任务。
长田乡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5
为实现女职工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发挥女职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强我乡工会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建设,增强女职工组织活力,根据县总工会《关于开展工会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建设调研的通知》(山工发[2011]16号)文件精神,陈户乡工会采取多种方式对女工组织规范化建设情况认真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陈户乡现有15个行政村,建立村级妇女代表委员会15个,有妇代会主任15人,高中文化程度3人,中专文化程度的1名,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1人,平均年龄40周岁。乡机关现有干部78人,其中副科级以上干部13人,一般干部65人。乡干部中男职工55人,占70.5%;女职工23人,占29.5%,其中30岁以下18人,占78%。近年来,陈户乡工会认真贯彻落实全总提出的“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大力推进工会女职工组织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进展。截至2011年6月,共建立女职工委员会2个,发展女会员275人。我乡女职工委员会主任由乡妇联主席担任,委员由乡计生站和所属机关单位水管所、医院、信用社、学校等几个部门的人员组成,在不符合组建女职工委员会的部门,分别设立了1名女职工领导,做到了女职工工作事事有人管,充分调动了女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加强建设,提升工作水平
女工委班子是女工工作的核心力量,在工作中,陈户乡工会重点抓好女工班子建设,努力从各方面提高和优化各级女工班子的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工作:
(一)强化培训,提升素质
提高人的素质是全社会一个永恒的课题,形势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给女工干部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升女工干部的整体素质,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一是定期举办女工干部培训班。针对当前女工工作的重点,组织她们学习《工会法》、《劳动法》、《合同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企业工会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全面提高女工干部的理论政策法律水平。二是乡工会以提升妇女职工业务工作能力为目的,将女干部培训纳入干部培训计划之中,采取多种方式对女工干部进行培训,积极开展女职工读书自学成才活动,引导女职工学习掌握计算机、网络等现代科技基础知识及本行业新技术知识。同时,组织职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抓好对女职工的形势政策教育和法制教育,教育引导女职工正确表达利益诉求,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开展活动,扩大影响
有为才有位。多年来,陈户乡工会坚持围绕女职工的新期盼和上级新要求,创设女工工作的载体,使其内容、形式既能广泛联系女职工,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又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满足企业女职工工作的现实需要。
1、巩固建设“职工之家”活动成果。发挥工会小组的作用,分小组开展创建职工小家和争创先进活动,在“三八”节,表彰了5名“好婆婆”、5名“好媳妇”、6户“和谐家庭”、3名“优秀妇代会主任”、3名致富女能人,促进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2、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创建文明农村,开展农村精神大讨论,加强机关干部道德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协助行政搞好规范化服务型机关建设,提升陈户的形象。
3、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利用科学发展观的契机,普遍开展谈心活动,工会干部和小组长密切与职工的联系,了解职工的思想、生活和工作,配合行政和党委,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4、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机关的活力。一是组织干部职工参加陈户乡2010年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元旦文艺晚会,丰富了干部的文化生活,也给干部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二是开展庆祝“五.一”劳动节活动;三是组织女职工在“三八”节开展座谈会;五是组织动员各女工委员会参加我乡于六月份举办的工艺品、书法、绘画大赛;六是为隆重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组织开展了经典红歌传唱大赛。
5、关心职工生活,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一是及时慰问看望生病住院的职工;二是发挥女职工委员会作用,搞好女职工工作,关心女职工的身心健康,凡适合妇女工作的岗位,尽量安排女职工工作,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做到了严格按照条例执行。
(三)加强源头参与,切实维护权益
一是积极参与女职工就业和再就业、生育、健康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并提出意见和主张,从源头构筑女职工权益保护的法律屏障;针对新形势下女职工劳动保护出现的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并提出建议。二是推进签订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女职工维权机制进一步健全。近年来,女职工委员会把推动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作为维权重点,采取专题交流,专项培训,提供内容范本,编印参考材料,进行现场指导宣传等措施,有效地推动工作开展,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切实得到加强。
在总结女职工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女职工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各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相对薄弱;女职工工作发展不平衡;制度、规章建设不够完善;女职工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领导干部对女职工工作重视不够;个别女工干部文化程度较底,责任心不强,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认真研究和解决。
三、几点建议
为了适应新形势对女工工作的新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从多方面入手,加大女工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将工会在职工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一)依法治会,提升能力,加强自身建设
一是加强作风建设,确保阶段目标工作任务如期实现。二是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将《工会法》纳入全乡“五五”普法规划,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加强对全乡工会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我乡工会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强化工会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三
是进一步建立完善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和长效机制。有力促进机关内部管理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是要不断推进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加强与政府联席会议、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建设,加强沟通协调,积极表达职工意愿和工会主张。二是以《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贯彻实施的有利时机,广泛开展学习培训、法律宣讲活动。三是要不断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以提高职代会运行质量为基础,完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制度。四是要为职工大力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积极参与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促进就业为目标,完善健全工会就业咨询、创业指导、技能培训、职业介绍一条龙服务机制。
(三)深化职工素质工程,促进职工队伍全面发展 一是要以基层、一线为重点,以学习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加强职工的宣传教育和思想引导。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二是要不断深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举办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促进职工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三是要深入开展“抓典型、树正气”活动。加大对劳模的宣传、关心、支持和帮助的力度,充分发挥劳模典型的榜样标兵效力,营造全社会学习劳模、尊重劳模、爱护劳模的良好氛围。四是要加强职工文化生活建设。精心筹备,广泛开展“三八”、“五四” 及“七一”等职工文化体育健身系列活动。五是广泛地在女职工中特别是困难(单亲困难)女职工
中积极推行服务对象 “零距离接触”的工作方法。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以深厚的感情关心她们、帮助她们,反映她们的疾苦和呼声,真正使工会组织成为广大女职工的好朋友和“主心骨”。
乡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篇6
汇
报
材
料
喀拉也木勒乡近几年来,以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以完善工作机制为总抓手,以争先创优为目标,以“抓好经济促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原则,在加速经济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各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现将喀拉也木勒乡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额敏县喀拉也木勒乡位于天山北坡塔额盆地东北端,县城以东60余公里处,北邻兵团农九师一六五团、一六八团,西连玉什哈拉苏乡,东南端分别与海航山和吾尔喀夏尔山相接,辖区总面积132.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720米,90%以上土地为山地,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融合发展的偏远山区乡。全乡辖16个行政村、2个牧业队及乡政府驻地共19个居住单位,均是由农牧民自由居住形成的自然村,由于点多线长,座落分散,难于管理,其中8个是自治区级的贫困村。全乡总人口7442人,其中哈萨克族6080个,占总人口的85%,是一个由哈、汉、回、维四个民族构成的,以哈萨克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乡。
喀拉也木勒乡有基层党支部22个,其中农村党支部17个,机关党支部2个,事业单位党支部2个,学校党支部1个;全乡党员256名,其中女性党员45名,35岁以下党员70名,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党员139名,少数民族党员200名。2010年发展新党员14名,35岁以下11名,大专学历4名,女党员2名,少数民族党员9名。
二、具体工作开展情况
(一)科学谋划,努力加强乡党委自身建设
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乡党委的主要工作,一把手是关键。本人作为“第一责任人”,我自觉履行岗位职责,时时处处体现集体领导,努力促进班子团结。在工作上,我坚持与班子成员认真沟通研究各项工作,并且在新班子成员充实后,通过观察、谈心,根据个人能力、特长,集体讨论对班子成员进行了重新分工,做到了科学授权、分工协作;在决策上,我坚持会前沟通,集体表决;在工作作风上,组织制定了新的机关管理制度;通过规范制度,以制度管人,乡党委体现了“团结紧张创新务实”的新气象。
在具体工作中,我坚持按照乡党委“五个好”的标准,坚持把基层党建工作列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在抓班子、带队伍上,突出强化工作导向。工作中严格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工作总揽不包揽,并采取理论中心组学习的形式,不断提升领导班子的理论修养和整体水平,形成了领导班子“合心、合拍、合力”的良好氛围,确保了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强化服务,注重关键问题的有效解决
一是以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为突破口,扎实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2010年我们把铁另直拉一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推进村,在零起步的基础上,高标准实施村庄美化、亮化工程,全年县乡村累计投入资金40余万元,整理树沟2公里,硬化道路1公里,开挖、铺设路边渠2公里,砌砖墙2公里,拆除危房10座,拆除断壁残垣3公里,修桥15座,粉刷墙壁0.5公里,清理垃圾500方。
二是以保障民生为重点,认真做好灾后自救工作。面对去冬 今春的雪灾,群众房屋大面积受损,我们为了保障受灾群众有饭吃、有屋住。通过“保安全、保需求、保稳定”的措施,积极帮助群众调运生活物资,争取申报项目扶持,全年实施灾后重建146栋,实现了受灾群众的安心入住县。与此同时,我们还坚持整体规划的原则,积极安置甘肃移民15户,并且落实了地块,保证了适龄儿童的全部入学。
(三)精心部署,扎实做好组织建设重点工作
一是以“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为重点工作,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确定乡村两级信息员78人,各类积极分子172人,建立乡村联动的长效机制,形成群策群力、齐抓共管、共建和谐的良好局面。同时选派34名机关干部、大学生村官组成的工作队深入村队开展工作,要求工作队成员、村队主要领导亲自带班,做好值班日志记录、安排专人做好每日报平安工作,亲自安排落实值班巡查,确保本乡安全稳定无事故,保证乡主要领导和值班电话24小时保持畅通,目前,全乡社会政治局面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二是实施“12345”双语培训工作机制(明确“1个目标”、力求“2个促进”、搞好“3个结合”、坚持“4个学习”、做到“5个保障”),以“双语”夜读班的基础上,为机关办公室安装了“双语”学习小喇叭,通过音频导读,加强了基层干部学习“双语”学习力度,同时把“双语”水平作为干部考核、选拔任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评优选先、确定后备干部的重要条件。目前,全乡10名科级干部、23名一般干部取得了“双语”等级证。
三是牢牢把握落实创先争优这一活动主线,扎实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县委召开动员会后,乡党委迅速组织召开班子成员会议,研究制定了各项工作方案,确定了工作措施,结合我乡实际,积极开展工作,并且实施了“红七月”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我们结合政策扶持,两年来,为6个村新建了文化室,为8个村新实施了水暖改造,为17个村安装了地面广播电视接收设备,为601户贫困群众发放了广播电视接收设备。
四是以解决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为重点,强力做好日常工作。结合上级加大对村级文化阵地建设项目补助机遇,新建了喀拉也木勒一村、塔斯别依提村村级办公用房,目前已投入使用。严把入口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解决好后继乏人的问题,一方面发展农村优秀青年人才加入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新发展党员14名;一方面开阔选人用人视野,解决村队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全年培养村队后备干部168名。深入落实《村级重大事务两议三审四公开工作机制》,解决村级事务36件,涉及资金455.07万元,其中包括集体经营耕地发包、村文化室建设、灾后重建及人口迁户等事项,不仅规范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而且提升了党群干群关系。
五是扎实开展集中整顿基层党组织工作。我们坚持精干力量上一线的原则,在全面“摸排查”的基础上,针对各村队党支部的不同情况,进行逐一分析,深入查找原因,找对问题症结,根据不同情况下派工作组,确定包村单位,深入整改。选派11名公安干警、专武干部到村任职,成立了治安联防分队,实施了“十户联防”制度,做到了组织帮扶、群众参与的社会维稳体系,经过一个多月的整顿,5个村的村党支部领导核心地位明显增强,4 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村队的面貌有了改观,整顿工作也深受干部群众的欢迎。
六是严格程序,精心组织,党委换届选举圆满完成。首先扎实做好代表选举工作,我们在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程序,做好代表候选人的提名、推荐、考察、确定,不仅实现了党员参与酝酿100%,参与选举100%,而且实现了当选代表同党委意图的100%统一。其次精心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本乡党委委员由9人组成,纪委委员由5人组成,喀拉也木勒乡出席中国共产党额敏县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由9人组成,均按照差额比例不少于21%的要求实行了差额选举,经乡第九次党员代表大会无记名投票,实现了参会代表100%,当选结果100%。
七是提前做好人大、政府及村委会换届筹备工作。我们结合第七届人代会选区划分情况,及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村民基本信息台帐,预划分了选区,对选民进行了摸底预登记工作。同时,对工作组成员进行了专题业务培训,特别是新选举法修改部分的相关规定,相关法定时间等,使他们熟悉掌握政策法规和操作规程,提高组织指导水平,做到每个阶段心中有数。经上报批复成立了换届选举委员会。同时,总结党委换届工作的经验,对各村群众思想动态进行了排查摸底,全面掌握了村情民意。
(四)统筹部署,全力推进社会健康发展
我们结合乡村实际,坚持走“以农牧并举为基础,以扶贫开发为后劲,以非农经济为补充”的特色发展道路,强化措施,整体推进,各项工作得到了有序推进。一是畜牧业发展良好。畜牧业主导产业的基础地位确立,饲养量根据草场承载力稳定在11万头只,牲畜品种改良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初步确立了也木勒白羊品牌,建立了4500只也木勒白羊核心种群。一批养殖专 业户已初具规模,畜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二是种植业结构趋于合理。在稳定粮食作物面积的基础上,大力实施高新节水灌溉技术,全乡完成1.16万亩,有力地促进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实现了粮食种植结构的优化。其中铁另直拉二村自压滴灌是全县最大的自压系统。三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在不断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的同时,为保障农牧民住房安全,全乡完成抗震安居建设263栋,灾后重建房146栋,扎实有效的推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实施了玛勒塔阿尕什村、阿克霍依玛村、克什克尼托别村、布拉克托别村及铁另直拉一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善观;坚持以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和民生为重点,申报了六大队防病改水项目、玛勒塔阿尕什村节水灌溉项目及万亩低产田改造项目。四是文教卫生工作健康发展。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深化教育内部改革,以新课改为契机,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学校管理,努力推进全乡教育事业的发展。全乡小学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100%,教育工作健康发展。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以上;积极开展爱国卫生工作,强化乡医疗服务收费价格管理,深化医疗服务价格秩序,使广大群众受益,农牧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初步得到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集中力量抓好农牧业生产。依托优势资源抓好科技推广力度,打造无公害农牧产品品牌,提高农牧民生产效益;突出区域特色,培育和壮大区域特色产业,如草原乌骨鸡养殖业、旅游开发业等。二是以“创先争优”为抓手,着重抓好党组织、党员队伍建设。重点抓好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建设、广大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作风建设。三是继续强化制度建设。深入扎实地推进“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坚持不懈地推行“两议三审 四公开”工作机制,千方百计壮大集体经济,突出抓好基层干部“双语”学习培训的力度,不断提升乡村两级党组织、广大党员服务农业农村工作的能力。
长田乡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7
1 吉林市基层农机技术推广机构队伍现状
吉林市现有县级农机技术推广站9个, 乡级农机技术推广站70个 (其中66个为独立站、4个为综合站) , 有44个乡级农机推广站属县农业主管部门管理, 有7个乡级农机推广站属乡镇政府管理, 有19个乡级农机推广站属县乡双重管理, 其均属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县级农机推广站人员编制为87人, 现在岗人员82人, 41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 占在岗人员的50%;高级职称有15人, 占在岗人数的18.3%;中级职称为24人, 占在岗人数的29.3%;35岁以下的有12人, 35~50岁的有42人, 50岁以上的有27人。乡级农机推广站编制为372人, 在岗人员为389人, 平均每个站为4~5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19人, 占在岗人员的30.6%;专业技术人员272人, 占在岗人员的70%;高级职称有5人, 占在岗人数的1.3%;中级职称为113人, 占在岗人数的29%;年龄35岁以下的有44人, 占在岗人数的11.3%。乡镇农机推广站有6个独立站的办公室属于自有固定资产, 共有专用电话机12部, 计算机20台, 打印机、复印机14台, 电视机2台。其他的办公设备及试验、示范推广设备几乎没有。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农机推广人员专业素质偏低。一是人员结构不合理。具有大、中专及以上文凭的只有160人, 助理工程师以上只占在岗人数的27%, 高级工程师占4.2%, 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31.8%。二是知识陈旧、老化, 后备力量不足。调查显示, 2003年以来, 大多数站点几乎都没有新进过农业院校的毕业生;更令人担忧的是, 近3年参加过各种讲座及进修的人员比重不大。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已经难以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形势的要求。
(2) 管理体制不顺, 职责不清。一是农机技术推广机构设置不合理。目前乡镇农机推广机构的管理, 既有县管, 又有乡管, 还有县乡双重管理, 管理体制上不统一。有的乡镇农机推广站人事管理权归县农业局管理, 但财物归当地乡镇政府管理, 管理体制杂乱, 导致管理权限不明确。另外, 农机人员工资由乡镇发放, 人才相互流动受阻, 造成人才资源的闲置。二是村级机制不健全。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推广应用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农民接受起来困难。若通过推广技术人员的指导和推广示范田的示范作用, 就能很快得到推广。可是村级无固定的推广员和示范样板田, 影响了农机推广工作, 阻碍了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进程。
(3) 农机推广专项经费缺乏, 制约了推广工作的开展。目前, 地方政府没有农机化专项资金, 对农机推广工作不够重视, 投入不足。农机推广机构的经费在保证人员工资之外, 几乎就没有别的投入。据调查, 我国有的地区每年都有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 促进了当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而吉林市各县乡农机推广站一直没有得到这方面的专项经费, 导致他们没有能力去开展对保护性耕作技术、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等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及各种新型农机具现场演示会的召开, 严重制约了吉林市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及应用。
(4) 农机推广机构办公设施差, 推广手段落后。大多数乡镇农机推广站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 没有适当的培训设备以及网络办公自动化所需的计算机等办公设备, 尤其缺乏在实际工作中用于测试农机技术数据的仪器设备, 只能按经验估算。另外用于农机作业、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现场会的摄像设备非常少, 不能及时准确地把适时情况宣传报道出去, 严重影响了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宣传、推广的力度。
(5) 县乡农机推广站的试验示范基地与形势发展不适应。多年来政府很少对县乡农机推广机构进行投入, 基础设施非常薄弱, 虽然农业技术推广法已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 保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获得必要的试验基地和生产资料, 进行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但是吉林市各级农机推广机构没有建立自己的试验基地和相应的设备, 导致很多农机新技术、新机具不能进行试验、示范, 严重制约了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
(6) 农机推广宣传培训工作开展不够普遍。农机推广宣传培训工作是农机推广工作有效运行的有力保障。吉林市各县乡农机推广机构, 在事业单位改革后, 新人做推广工作的现象比较普遍, 推广基础知识掌握的少;还有一部分科技人员知识结构陈旧, 缺乏现代高新理论知识和新技术的实际操作经验。有的县乡农机推广站由于缺乏培训宣传经费, 科技推广人员没有机会参加省、市农机推广部门举办的农机科技创新、技术交流等高级别专业培训班、研讨会及新技术、新机具现场演示会, 有的县乡农机推广站缺少经费订购农机推广方面的报纸、刊物以及用于信息宣传推广的新技术资料。导致大部分科技推广人员得不到专业技术培训, 不能站在科技推广的前沿引领吉林市的农机化事业向高层次发展。
3 对策与建议
(1)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加强农机推广机构队伍建设, 农机树形象, 关键在推广。随着中央、省、市、县对“三农”工作越来越重视, 农机推广部门要把自身推广机构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争取得到政府的支持, 充分发挥农机推广部门职能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应将农机推广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增加投入, 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办农机化事业。要巩固加强乡镇农机推广阵地建设, 保持乡镇农机服务推广机构队伍稳定, 合理解决他们的报酬, 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增强责任感, 推动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同时, 积极探索村级在不增加干部人数的前提下, 设立农机信息员, 逐步形成县、乡镇、村农机服务网络。
(2) 完善农机推广体系组织建设。国家成立的农机技术推广机构将只承担社会公益性职能, 其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也将由国家财政保证。县、乡两级农机技术推广机构将全部单独设立, 不再是与农机监理、畜牧、种植业等其他行业合在一起的综合站, 基层农机技术推广机构将得到加强。在一个省内形成一个健全的、充满活力的“四级一户” (四级:省、市、县、乡4级农机推广机构, 一户:农机科技示范户) 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在优化农机推广体系组织结构中, 特别要整合区域内乡镇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的资源, 通过裁、并等方式优化乡镇农机推广机构的资源配置, 科学合理地设置基层推广机构, 优化农机推广队伍, 做到职责清晰、工作明确, 使直接面对基层的农机推广机构更具活力。
(3) 争取项目和资金, 促进农机推广事业的发展。在“十一五”期间, 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政策, 增加了资金的投放力度, 绝大部分是通过项目来投入的。因此, 吉林市各县农机推广站要抓住这一机遇,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做好调研、论证和项目的申报工作。一方面为当地农机化发展注入资金, 提高了农机装备水平;另一方面, 可以利用项目的投入加快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实现办公、宣传、培训和推广条件的改善及推广服务能力的提高。同时, 既发挥了农机推广机构的优势, 也能体现农机推广技术人员的价值。
(4) 抓好农机技术培训, 提高农机推广人员素质。农机化技术培训对提高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及农民用户的素质非常重要, 要科学的、长期的把农机技术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吉林市农机推广中心每年都要根据省市农机工作会议的要求, 结合各县乡农机化发展的实际情况, 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地做出培训计划, 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农机大户、种植大户、农机具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系统地讲解。在重点地区以县为单位利用农闲时间, 对基层农机推广人员进行短期或专题培训, 同时鼓励支持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参加省市农机主管部门举办的农机科技创新、技术交流等高级别专业培训班、研讨会及新技术、新机具现场演示会等活动, 从而加快农机技术推广进程。
(5) 加强农机推广试验示范基地建设, 推动农机化事业的发展。要想把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与实施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 就要建立示范点、示范区, 不断总结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以点带面向周边辐射, 同时要建立协调机制, 国家、省市农机推广机构与其他农机组织要协调一致, 形成合力, 进一步抓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
长田乡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8
县委组织部督查组:
我乡共有33个基层党组织,其中党委1个,党总支部1个,党支部31个,党员1356名。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建设富裕、文明、幸福、和谐的三流为目标,结合村级区划调整、村级“两委换届”,抓班子、带队伍、夯基础、求发展,狠抓落实,按照“书记抓、抓书记”的思路,突出抓好一个规范(村级规范化管理)、三支队伍(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农村党员队伍、机关干部队伍)、一项活动(创先争优活动)、一个保障(投入保障),形成了抓关键、促规范、强素质、夯基础的党建工作体系,全面提升了基层组织建设水平,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落实“一个规范”,构建村级工作规范化制度体系
着重从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入手,落实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措施,构建务实管用、操作性强、完善规范的村级组织规范化制度体系。
(一)建立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减轻农民负担、集体资产承包等方面。通过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农村事务更加公开、规范、透明。
(二)建立科学决策规范化制度。一是制定了《关于加强村级规范化管理的有关规定》,村级财务事务实行“三民主一公开”(民主决策、1
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务公开制度),确保决策事项民主、规范、透明。二是实行村委会印章委托乡监管制度。委托乡农经站监管各村公章,杜绝了管理不规范问题。三是实行集体资产处置审批制度。按照明确产权关系、分类登记造册,确保集体资产处置公开透明。
(三)建立作风建设规范化制度。一是实行村级行政“零”招待制度,规定村级行政事务一律不安排招待,乡机关干部下村出发,一律回乡食堂或责任区就餐;二是实行重大事项汇报制度,对涉及党务政务的重大事项,明确要求必须及时上报,强化对村级工作的指导。三是实行“经常化”监督制度,成立了农村干部作风督查组,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检查,检查结果纳入年度考核,对出现问题不整改的实行“一票否决”。
二、抓住“三支队伍”,强化基层工作干部队伍基础
针对党员队伍实际,统筹抓好三支队伍,有针对性的制定工作措施,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一)抓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
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水平。
一是建立健全选拔任用机制。严格选人标准,坚持“双高双强”的标准选配村党支部书记。
二是建立教育培训机制。强化经常性培训,实行“听、学、看、做”的“链式”培训。加强培训载体建设,鼓励开展农村党支部书记领办
2创办致富项目和科技示范活动。实行学分制管理,建立培训台帐,健全教育培训信息库和“补课”等制度,确保教育培训质量。
三是完善目标管理机制。实行“双向承诺” 制度,村党支部书记的任期目标要分别向乡党委、本村党员群众公开承诺,接受监督。实行“双向述评”制度,村党支部书记分别向乡党委和本村党员、村民代表述职,并作为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双向约谈”制度,实行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定期谈心交心制度,强化“双向约谈”结果的跟踪和监督。
四是完善监督考评机制。加强民主议事监督和社会监督,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和任期、离任审计,保证村党支部书记始终处于有效监督之下。加强勤政廉政的监督,实行“述职述廉”评议制度,增强村党支部书记廉政意识。完善考核考评机制。
(二)抓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一是深入实施“双育工程”。以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育为主题,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对党员、积极分子进行不少于40学时的学习培训。全年发展党员51名,预备党员转正24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0名。二是狠抓流动党员管理。我乡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建立杭州-霍邱流动人口“协会+支部”,为全县在杭州所有育龄妇女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三是关注老干部工作。我乡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重阳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发放节日慰问金并进行了组织外出考察参观、入户走访等活动。注重老干部的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为每位退休干部订了《开心老年》、《皖西日报》等报刊。每月20日老干部
3学习日,乡主要负责人均亲自到会,对本乡的发展规划适时向老干部征求意见,通报本乡经济状况等,全面足额按规定落实了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
(三)抓机关干部队伍建设
以党员服务中心带为民服务中心,提高为民服务水平。2011年,根据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需要,按照“深掘党建资源、构建服务载体、全方位发挥功能”的思路,强化咨询、指导、协调、救助、培训等服务制度,把机关干部全面、开放性的推向为民服务的平台,为农民提供“一站式大厅”服务,有效地提高了为民服务水平。
三、开展“一项活动”,提升全乡党建工作水平
紧扣“创新发展思路,争当跨越先锋”活动主题,将创先争优与推进全乡经济发展相结合,与推进重点工作相结合,与学习先进典型相结合,认真开展党员承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点评日”活动。以基层党组织创“五个好”,共产党员争“五模范”为总目标,结合全乡工作思路,从根本上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搭建平台,根据邱组
[2011]11号文件精神,2011年起,在全乡基层党组织全面推行“创先争优点评日”制度,“创先争优点评日”每季度开展1次,统一安排在首月15日,每次活动时间一般为1天。通过点评,确保承诺、评诺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实践中建功立业。在完成规定任务外,积极创新党建品牌。
四、落实“一个保障”,夯实基层组织建设物质基础。加大对基层组织建设的财力物力投入,有力地保障了基层组织建设需要。
(一)全面落实村干部报酬。针对农业税取消、农村干部待遇难以保障、影响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实际,我乡逐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村干部和各项保险待遇足额落实到位。通过切实保障待遇,稳定了农村干部队伍,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二)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针对我乡两室建设薄弱环节,我们采取“上级跑一点、乡里帮一点、村里筹一点”的办法,多方筹措资金。今年我乡在上级帮扶下,长岗村村部280㎡即将建成投入使用,香店村村部250㎡的建设已破土动工,明年3月即可竣工。其余村部建设也已纳入分年度实施计划。乡党委为各村都统一制作了党建、计生、综治等上墙制度;将10个村作为远程教育站点,全部配备投影仪、电视机、VCD等电教设备,全乡阵地建设得到加强。
(三)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围绕优化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加强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投入。调整结构,推进产业发展。关注民生,群众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长田乡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9
根据中共XX县委组织部X委组[2012]x号关于《开展基层党组织现状大调查实施“三分类三升级”活动方案》的通知要求,为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下一步制定分类定级阶段打好基础,乡党委成员分别对我乡五个村、一个社区、一个机关支部、2个中小学支部、一个“两新”组织,就基层党组织分类大行动“宣传动员、调查摸底”第一阶段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建工作机构
按照XX县委关于做好基层党组分类提升大行动第一阶段的工作要求,我乡10个支部分别在3月15日前组建起了工作机构,其中组长由各支部书记担任,各支部委员为副组长,各支部优秀党员及党小组长为成员。
二、召开动员大会
按照要求,乡党委于3月14日召开了各支部委员动员会,五个村、一个社区等10个支部分别于3月20日前召开了基层党组织分类大提升行动动员大会,各村参会人员认真学习了井委组发[2012]15号通知,和乡党委书记动员讲话,通过召开动员会强化了党员干部对分类大提升行动意识,使其认识到自身工作对党的事业的重要性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深入调查摸底
在各村召开动员大会后,向参会人员发放了调查问卷表,参会人员当场填选了调查问卷表的相关问题及内容,并积极讨论了问卷表中的相关问题,根据问卷表反馈情况看,我乡党员总数为322名,其中女党员名,本科以上党员名,初中以下名,60岁以上党员名,党员平均年龄为岁。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各村在基层党组织大提升行动第一阶段的工作基本落实,但还是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宣传力度不够。各村宣传手段比较单一,仅限于召开会议,没有做到“三维化”宣传,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对外宣传办法和相应的激励机制,各村的公开栏、黑板报没有开设“基层党组织三分类三提升行动”专栏。
2、党员结构老龄化、文化水平偏低。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几乎每个村三份之二的党员年龄偏大且文化水平偏低,由于年迈体衰、理论水平、文化素质过低、丧失劳动和工作能力,无力在建设党组织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3、个别党支部组织生活不健全,组织制度得不到很好落实。调查发现个别党支部存在活动次数少,“三会一课”未按时活动,间隔周期长的实际情况,还有部分党支部班子不团结,尤其个别村两委班子严重不协调,各唱各的调,使党在农村制定的方针、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损害了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在群众中的形象。
4、一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法简单,缺乏实效性。有的村支部开展组织活动仅县域传达上级文件和中央精神,读书读报不能把开展活动与本村的改革与发挥有机结合起来深入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缺乏针对性、目的性,学习深度不够;有的党支部组织活动变成了业务工作会,失去了应有的政治性、思想性和严肃,对党员的思想动态过问较少,思想教育方法很少采用。
五、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1、组织我乡工作人员到各支部指导对基层党组织“三分类三提升”行动的宣传工作,其中包括公开栏的文字宣传,确保分类提升活动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2、切实制定出各支部各阶段党员发展规划,逐步优化农村党员结构,弥补缺陷,努力充实农村青年党员队伍,把四十岁以下的农村青年作为发展党员的重点,通过建立档案、实践锻炼、重点培养等措施,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从而夯实农村党员后备队伍的基础。
3、加强横向纵向联系,加强同级班子走向,班子内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同时加强上下级班子之间,领导班子与基层群众之间的联系。
4、以开展活动为载体,全面抓好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通过开展活动确保农村基层党组建设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
【长田乡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乡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自查情况的报告10-02
乡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汇报专题10-13
半坡乡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09-14
###乡基层党的建设工作汇报07-26
乡2006年上半年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汇报09-01
乡基层党组织建设年相关工作开展情况12-01
五龙乡基层蹲点调研求实效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