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学复习指导

2024-06-17

城市管理学复习指导(共8篇)

城市管理学复习指导 篇1

2013城市管理学复习指导(考试)

题型三种:选择、简答、论述。

考试方式:机考,闭卷。

一、简答题

1、简述我国城市政府职能具有哪些特征?

答:(1)广泛性。从邻里关系、社区卫生、居民福利、商业网点、公共设施到整个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事务,都要纳入政府的管辖范围,从而使城市政府职能比其他地方政府职能更加广泛多样。

(2)服务性。在城市,市民的衣、食、住、行等,样样都离不开政府所提供的支持及援助,离不开政府或公营机构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服务职能体现了城市政府的本质,服务是城市政府的天职。

(3)规范性。城市政府管理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就是法制化和科学化,而法制化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城市政府的职能范围、权责关系和政府职能实现方式纳入法制的轨道,保证各种城市事务间的相互协调和整合,调整和发展各项政府职能,从而确保城市政府职能的规范性和稳定性。

(4)自主性。在现代社会,城市是国家或区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中心,在国家行政体制中发挥着独到的作用,其职能的实现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城市社会自成一体,城市社会关系和城市事务也有其特殊性,无论从时间上、经济上,还是从效果上看,城市事务中的环境、能源、规划、建设、住宅、交通、福利、卫生、治安、消费等都自成体系,具有较大的独立性,适合由城市政府自主地实施管理。

(5)多样性。现代城市政府职能范围广、跨度大,城市公共事务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加之行政环境的剧烈变动和行政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至政府在管理这些公共事务、实现其各项职能时,不得不采用多种手段、途径和方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保证城市政府的各项职能和管理决策得到顺利实施。

2、我国市民参政的内容是什么?

答:(1)市民的政治参与主要包括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政治权利和自由权利,履行公民和市民的政治义务,参与和支持城市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重大决策,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提出各种要求和建议,维护市民的合法权益,监督城市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政治行为,实现市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促进市政管理的法制化、民主化和公开化进程。

(2)市民的行政参与主要包括参与城市政府的行政决策,阻止或促成某项政策的行为,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违法失职和渎职行为,行使监督政府及其公务员的权利;参与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活动,维护城市公共设施和公共财产的安全,改善城市公共服务;促进行政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3)市民的社会参与主要包括参与城市社区、基层居民自治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从事社区服务、拥军优属、残疾人援助和义工活动,参与城市教育、文化、体育、科技、医疗卫生、福利保障等方面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

3、新公共管理对城市管理具有哪些启示?

答:(1)培育多元主体共治。政府可以将一部分职能授权给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私营部门或个人,与之建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在制定、执行公共政策时加强公众参与,实现城市管理过程中的以人为本理念。

(2)对城市政府职能重新定位。城市政府在职能上要实现从“划桨人”到“掌舵人”的转变,从万能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转变。

(3)管理手段上注重引入私营部门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可以利用私营部门采用的战略管理、绩效管理、目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法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好的管理和服务。

4、现代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囚徒困境现象有哪些?

答:(1)城市公共产品供给不足。(2)城市公共组织效率缺失。(3)城市、区域之间竞争恶化。

5、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答:(1)城市存量土地供应失控。(2)协议出让,政府让利。(3)生地出让,效益粗放。(4)“有地没人用,有人没地用”。

6、如何对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答:(1)使基础设施建设从事业型转向企业型;(2)使基础设施从福利型转为营利型;(3)使城市基础设施由保险型转为竞争型;(4)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人治型转为法治型;(5)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应当科学化。

7、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1)效益原则。即应全面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2)市场调节与计划控制相结合。规划很大程度上应建立在市场基础之上、由市场引导,规划结果是适应这种引导的结果。同时,土地利用涉及各方面利益,除经济目标外,还必须考虑社会和环境生态效益与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须由国家立法、政府方针、政策来控制完成。

(3)动态原则。土地利用规划应随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旧有的规划在一定时间内有指导作用,但从长远看可能会成为有效利用土地的障碍。

(4)协调原则。土地利用规划涉及许多复杂部门,牵动方方面面的利益,必须由多个部门共同参与才能保证顺利完成并有效贯彻实施。

8、我国城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制定和实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2)不断改革和完善城市经济管理体制。

(3)不断调整和优化城市经济结构。(4)有效控制城市生产力发展规模。(5)加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间接管理和服务。(6)规划、建设和管理好市政公用设施。(7)注重全市就业情况。

9、城市财政管理的职能有哪些?

答:城市财政管理除了具有地方财政的优化资源配置、收入合理分配和稳定经济发展等作用外,还有如下的具体1

职能:(1)筹集资金,;

(2)合理安排支出;(3)综合平衡调节;(4)财政监督和调节。

10、城市财政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答:(1)预算管理;(2)税收管理;(3)城市维护与建设资金的管理;(4)预算外资金管理。

11、城市人口管理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1)树立人口意识,贯彻基本国策。(2)正确选择城市人口增长途径。(3)做好人口普查和人口预测工作。

(4)加强城市流动人口管理。(5)制定城市人口发展战略和规划。

12、城市社区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答:(1)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社区环境卫生管理。(3)社区卫生保健。(4)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13、国外社区管理的典型模式有哪些?

答:(1)自治型社区管理模式。自治型模式是社区主导、居民主动参与、由下而上实施的社区管理模式。(2)政府主导型社区管理模式。政府主导型模式是政府主导、居民响应参与、自上而下推行的社区治理模式。(3)混合型社区管理模式。混合型模式是政府-居民处于双重主导地位、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两种实施方式并行的社区治理模式。

14、试述在处理社区自治组织和城市政府各级相关机构的关系时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在处理社区自治组织和城市政府各级相关机构的关系中,要注意遵循以下的原则:(1)面向社区,重心下移的原则。(2)事权下移,责、权、利配套的原则。(3)以人为本,资源整合的原则。(4)有利于扩大民主,依法自治的原则。

15、试述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2)综合利用、化害为利。(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4)“三同时”原则。(5)依靠群众、大家动手。(6)污染者负担原则。(7)除了上述原则以外,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还应始终坚持一个总的原则,即可持续发展原则。

16、环境污染末端治理的局限是什么?

答:(1)传统末端治理是问题发生后的被动做法,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避免污染发生;

(2)末端治理随着污染物减少而成本越来越高,它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

(3)由末端治理而形成的环保市场产生虚假的和恶性的经济效益;

(4)末端治理趋向于加强而不是减弱已有的技术体系,从而牺牲了真正的技术革新;

(5)末端治理使得企业满足于遵守环境法规而不是去投资开发污染少的生产方式;

(6)末端治理没有提供全面的看法,而是造成环境与发展以及环境治理内部各领域间的隔阂;

(7)末端治理阻碍发展中国家直接进入更为现代化的经济方式,加大了在环境治理方面对发达国家的依赖。

17、循环经济3R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答:(1)减量化原则,就是要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因此又叫减物质化。

(2)再利用原则,就是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地使用人们所购买的东西。

(3)资源化原则,就是尽可能多的再生利用或资源化。

18、试述引导城中村城市化的对策是什么?

答;(1)从发展决策入手,进一步集中城市决策权。(2)从城中村内在要求入手,启发、鼓励其自身进步。(3)从体制入手,改革土地、人口与城市管理体制。(4)从经济入手,将城中村纳入城市经济体系。(5)从文化入手,针砭城中村弊端,弘扬城乡融合与现代文明。(6)从法律入手,严肃处理城中村所滋生的违法现象。(7)从组织人事入手,培养高素质的村镇领导人。(8)借鉴其他城市处理城乡矛盾的经验。

19、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益处有哪些?

答:(1)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壁垒消除,加快要素自由流通,有利于降低运行成本,也有利于资源在更大地域空间的有效配置;

(2)市场一体化会带来市场规模的扩大,使各城市有更大的可能获得规模经济,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率;

(3)一体化意味着城市内部竞争激化,迫使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开发利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这样又反过来会提升区域竞争力;

(4)各城市在一体化的信息平台上更有利于研发和生产的结合,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机会增多,创新的成功率提高,产生分割状态下所不能得到的效果;

(5)各城市以综合的力量,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来加强和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关系,更有利于融入国际市场;(6)一体化使各城市对区域培养出归属感,进而凝成一种合力,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

(7)一体化的区域把全球市场化为区域市场,有效地降低了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寻成本,从而提升本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

(8)协调发展能使区域在经济与社会、环境之间取得平衡,维持地区的持续竞争力和魅力。

20、试述当前我国区域协调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答:(1)产业的分工与合作。(2)环境的治理与自然生态、人文资源保护。(3)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和共享。(4)共同的行为规则和标准的制定。(5)区域整体形象塑造与创新网络构建。

21、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中的决策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制订突发事件处理预案,构建预案储备库;(2)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程度、潜在范围和影响进行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调整细化对事件的判断;(3)对事件的处理作出敏捷的、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的决策;(4)根据决策执行调整或重新制订决策以及总结突发事件运作绩效等内容。

22、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如何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答:普遍来看,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主要从四个方面执行:(1)宣传教育。(2)准备预案。根据既有的和潜在的事件设立多重备选预案,缩短反应时间。(3)构建预警机制,推行公示措施。(4)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使官、产、学、民、媒之间的信息传递通畅。

23、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如何做到快速反应?

答:坚持快速反应,就必须把握“快、准、齐、实”四个要点。

“快”就是信息完整,准确和快捷,在此基础上,迅速召集突发事件处理队伍进行快速反应,赶赴现场处理。“准”就是接到报告后,特别是到达现场后,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和事态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准确判断,拟定强有力的针对性措施。

“齐”就是对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要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方案、统一发布信息。

“实”就是调查处理方案确定之后,分工负责,狠抓落实,并且进行督促检查,督办到位。

24、城市自然灾害应对的原则是什么?

答:(1)建立科学的决策指挥体系和过硬的反应队伍。(2)建立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包括预警和信息发布平台。

(3)提供城市空间规划建设保障,提供必要的应急避难场所并减少灾害损失。(4)进行宣传教育,使市民在自然灾害面前临危不乱减少损失。

五、论述题

1、试述现代城市管理具有哪些特征?

答:现代城市管理的特征主要有:

(1)协调管理目标的前瞻性与持续性。城市发展战略是对城市发展方向与模式的预想,是城市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统一。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制定是前瞻性与持续性的有机结合。城市管理最终要贯彻城市的发展战略,因此城市管理也应当具有前瞻性与持续性。

(2)注重城市管理主体的多元性与参与性。城市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的正常运作需要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城市各项活动的参与者对于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运行规则的建立以及对于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达成共识。城市管理的多元性强调了管理主体不仅包括政府,还包括非政府组织、企业、市民等,多元主体共治才有可能将复杂化、多样化的现代城市内外部关系理顺。然而,众多治理主体也需要协调,充当协调角色的主要是城市政府,其他各非政治性主体起到参与治理以及监督、评价、回应的作用。

(3)注重管理决策的合法性与科学性。正确的决策依赖于科学的思维方式与预测方法,良好的治理也要依靠信息的大量获取。数字城市、电子政务的运用已经逐步地使城市政府功能强化,并且加速了城市政府管理的民主化。

(4)培养管理方式的系统化与市场化。城市作为一个“人群运动”的综合社区,其诸系统要素错综复杂。因此,现代城市需要被当作一个系统来进行管理,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并实现优化。对现代城市的大量信息,只有经过系统分析归纳,才能使管理有序化,决策科学化。城市管理的市场化就是在城市管理的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这一方面是因为政府自身是一个“经济人”,要追求自身利益的优化;另一方面政府对变化的反应可能不够敏捷。因此,现代城市管理具有市场化导向,许多事情政府已经交给营利性部门。

2、试述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的潜在重点是什么?

答:(1)全面导入绿色GDP、人文GDP的目标绩效观。所谓“绿色GDP”,就是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人文GDP”就是为了保障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而投入财富的增长指标,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我们追求的发展,应该是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应将“经济GDP”、“人文GDP”和“绿色GDP”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多层面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健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基础之一。

(2)建敏捷城市,提高城市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捷。反应能力当今世界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城市要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抓住有利的信息,结合自身条件,做出相应的对策,才能赢得发展机会。也就是要创建“敏捷城市”,其中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信息敏捷、人员敏捷、制度敏捷。

(3)全面导入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以可循环资源为来源,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举,把人类生产活动纳入到自然循环过程中,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使生态负增长转变为生态正增长,实现人类与生态的良性循环。循环经济起源于工业经济,其核心是工业物质的循环。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因此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能源和原料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减少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4)重视突发事件管理。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同时,需要制定一个有效的,能够帮助快速沟通、快速做出影响评估和控制的危机管理计划,并使之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一般来说,危机管理在管理层次上高于日常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层次。危机管理计划不是独立的,它必须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也必须与国家、地区和部门的危机管理体系相适应。

3、试述我国城市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答:(1)城市用地数量增长过快。我们通常用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来衡量城市用地的相对数量。近些年来,我国城市用地迅速扩张的现状也是不容忽视的。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数量的增长已经超过城市用地负载的城市经济要素的增长,尤其是在规模较小的城市,用地扩张过快的现象十分突出,而小城市的土地收益又远远低于大城市,这种状况客观上反映了我国城市成长方式的不均衡和不经济。

(2)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在城市空间过度扩张的同时,由于没有足够经济内容的充实和支撑,使得城市成长方式不经济的问题表现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低下。土地利用效率的低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土地的经济产出率较低,另一方面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3)城市新区开发的倾向严重。自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逐步推行以来,国内一些城市有一种大规模、成体系、与旧城不连续的新区开发的倾向,这种城市新区开发一般都以一些特定城市职能的外迁为主导力量,并吸引其他的城市功能随迁,达到城市空间的大规模、跳跃式成长。这种新区开发中最多的要算20世纪90年代风行全国的开发区热,这些开发区最初往往打着高新技术的招牌,但最终很多没有相关条件支撑的高新区的土地被开发成了住宅区甚至长时间撂荒闲置。

(4)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在我国城市成长的过程中,城市空间结构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状况,某种程度上,这些不合理的现象还在继续产生。城市成长中的空间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土地利用总体结构的失衡和空间利用方式违背地租规律。

4、试述我国城市污染治理的主要瓶颈。

答:我国城市污染治理的主要瓶颈是:

(1)思想观念的转变相对滞后。在错误的发展观指导下,人类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的开发,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水平低,不考虑环境容量的承载能力任意排放污染物。其结果是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直至今日,仍有不少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出于经济发展考虑,采取牺牲环境的做法,只为追求投资增长,而吸收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进城落户。

(2)污染治理机制尚不健全。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私人成本远低于社会成本,厂商和消费者具有向外排污的内在冲动,因而在单纯的市场条件下公共环境极易出现无人照管的“公地悲剧”。政府可以通过向企业和居民征收排污费和环卫费,用以治理污染;或是由政府出面协调,将污染的外部性予以内部化。但在现实中,仅靠政府来治理污染显然是不够的,将公共环境交由企业或个人处理还有诸多问题,排污费的收取标准和使用机制还不完备,环卫公司政企分开的市场化改革推进困难,尤其是一些纯粹公益性的污染治理项目仍需依赖并不充足的公共财政。

(3)技术水平不高和经费不足仍是污染治理的强硬约束。比如,中国现有垃圾处理技术仍十分低下。处理垃圾不仅是技术上的问题,令管理者更为头痛的是,环卫经费严重不足。

(4)污染治理的公众参与度不高。科技发展在污染治理方面固然重要,但并不能够“包治百病”。治污之重不在于“治”,而在于“防”。“治”是治标,“防”才是治本。这个“防”靠的正是城市公众(企业、居民)自觉自愿地维护公共环境,采用新技术减少污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但我们看到的是,诸多陈规陋习和不良的生活习惯仍然影响着城市的公共环境。

5、试述我国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

答:(1)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和“平均化”。有人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要完全消灭城乡差别,最终达到城乡的绝对融合。这种观点实质上就是将城乡一体化引向了“城乡一样化”,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因为城市和乡村这两种社区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其特定的自然、社会、经济、历史等条件,只要这些方面存在着差别,城乡差别就不可能消失。同时,城乡一体化并不会导致城乡的“低层次平衡发展”和“平均主义”,它不是降低城市的地位,而是将乡村的地位加以适当提高,使其在市场体制下处于与城市同等的竞争地位。城乡一体化强调城乡间各要素的融合、贯通,但并不排斥差别,相反,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将差别转化为各自的特色,这将有利于形成城乡系统的高层次协调发展。

(2)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两大系统发展的一种社会、经济、生态过程,同时又是这一过程的战略目标。在分析城乡关系问题上,有学者认为,城市化的滞后是中国城乡经济难以协调发展的症结所在,并由此导出了通过重新发动城市化来解决城乡发展问题。还有一些学者主张靠农村工业化来解决城乡问题。事实上,农村的发展,不能单靠城市化的辐射,也不能盲目推行农村工业化,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两头启动,依靠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加以推进,这就是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所在。

(3)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市场是城乡经济联系的纽带,也是缩小城乡差距、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的有利渠道。城乡经济要素的流动,是二元结构转换、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这就需要打破原有的各种体制束缚,以市场体制为契机,在原有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的基础上,构建城乡统一市场。这将是一个市场类型齐全、功能完备的市场体系,它既包括产品市场,又包括要素市场。通过统一的市场体系使农村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剩余劳动力转化为生产要素,并得到优化组合,从而为实现城乡全面贯通、走向一体奠定坚实的基础。

(4)城乡一体化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即“以人为本”。从人本主义角度讲,人们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其自身各方面需要服务的,城乡发展从本质上来说是人与自然在协调基础上的自我发展。因此,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为人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和发展的环境,同时要有利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广大农村人口的素质,使其享受现代城市文明,从而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

三、选择题

1.具体分析,现代城市的涵义主要区别于农村地区的(ACD)。A人口数量C产业构成D行政管辖

2、(C)社会大分工,是人类社会中城市形成的直接原因。C 第三次

3、总体来看,古代城市的主要以(AB)为主。A政治功能B军事功能

4、(A)是最早面临“城市病”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探索市政管理理论的国家,同时,也是首创多种城市市政体制的国家。A 美国

5、市政经济具有(ABCDE)的基本特征。

A社会性B长期性C不可分性D政府性E公共性

6.在我国城市中,城市政治权力系统包括(ABCD)。A.市法院B.中共市委 C.市检察院D.市政府

7、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主要有地方(ABCD)。A 任免权B 监督权C决定权D立法权

8、根据《行政许可法》这部法律的规定,除(ABD),其他国家机关包括各个部门一律不能设定行政许可。A国务院B省一级人民政府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9、根据我国现行法规和相关制度,构成我国市民概念的基本条件为(ABD)。

A从事非农业生产劳动B居住在市区内D具有本市户口

10、在我国城市中,(D)渠道是一种方兴未艾的市民利益表达渠道。D集团参与

11.市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包括(ABCD)。A.市行政管理体制B.市公共事务管理体制C.市政府构成体制D.市建制体制

12、我国目前的建制市包括(ABCD)。A副省级市B 县级市C地级市D直辖市

13.中共市委对城市国家政权机关,包括(ABCD)起着领导作用,处于领导地位。A市人民政府B市人民法院C市人民检察院D市人大

14、下列的市政职能中,(AD)属于传统职能。A 消防 D治安管理

15、市级政府的经济调控(ABCDE)的特征。A双向性B间接性C综合性D有限性E超前性

11.城市发展战略通常由(ABCDE)组成。

A.战略措施B战略反馈C重点战略D.战略远景E.战略依据

12.城市发展战略依据,主要通过(ABCD)获取。

A优劣权威分析方法B竞争—合作分析方法

C政经社技分析方法D历史分析方法

13、世界银行组织认为,可持续城市是指一个(ABCD)的城市。

A 有竞争力B 治理和管理良好C适于居住D银行信赖的14、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理论支撑包括(ABCD)。

A 范围经济 B可持续发展理论 C规模经济D集聚经济

15、城市营销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

A产品B城市营销主体C目标市场需求D目标市场

16、(B)行政合理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不仅应事实清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范围内做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符合立法目的。B行政合理原则

17、我国土地储备的运行模式包括(ABCD)。A上海模式B杭州模式C南通模式D武汉模式。

18、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是(ABCD)。

A地方公共物品性与效益的外部性B运行的协调性与系统性C经营管理的垄断性与多样性D建设的同步性与超前性

19、现代城市成长管理在(A)萌生。

A美国

20、根据国际经验,当城市化水平达到(B)以后,城市化将步入高速发展的阶段,直至达到70%以后才逐渐减速至平稳发展,我国正处在这样一个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区间之中。B 30%

21、城市经济的一般功能是指城市总体的共同性功能,主要是以(CD)为主导,为国民经济服务.C第三产业D第二产业

22、经济性规制主要针对(BD)。

B 信息不对称问题D自然垄断问题23、21世纪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城市化水平要达到(D)左右。D60%

24、城市财政管理的内容包括(ABCD)

A预算管理B城市维护与建设资金的管理C 税收管理D预算外资金管理

25、在公共选择理论出现之前,对政府行为的假设有(ABC)。

A慈善模式B民主模式C巨物模式

26、一般情况下,把城市人口划分为(ABCD)。

A中小学年龄 B老龄C劳动年龄D托幼年龄

27.依据一座城市的人口年龄比例将城市划分为(ABD)。

A稳定型B衰退型 D增长型

22.(D)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的比例小,幼年人口比例大。D.增长型

23、从地域特征和管理角度考察,城市社区主要有(ABC)。

A自然社区B功能社区C法定社区

24、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组成包括(ABCD)。

A 社区成员B 社团性组织C 企事业组织D行政性组织

25、城市环境具有(ABCD)的特征。

A脆弱性B 开放性C人为性D复合性

26、目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包括(ABCD)。

A水污染B固体废弃物污染C 视觉污染D大气污染

27、城市环境保护的手段中(AC)是日常管理的必要条件。

A 行政手段 C经济手段

28、城市环境管理治理方面的制度包括(ABCD)。

A排污权交易制度B谁污染谁治理制度C奖励与惩罚制度D排污治理制度

29、一个理想的循环经济系统通常主要包括的行为者是(ABCD)。

A.处理者B.消费者C.废物处理者 D.资源开采者

30、(A)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A 英国

31、(C)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C工业化

32、各国城市化进程的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处于(B)左右,发展速度很快.B30%~70%

33、城中村产生的原因主要有(ABCD)。

A.投资主体回避农村居民点以减少建设成本B.交通轴的效益衰变规律和灰色区的形成 C.农民对被动快速城市化的回避

D.村镇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控制土地

34、(ABC)是未来区域中心城市行政区划改革的方向。

A撤市(县)设区B撤村设街C人口农转非

35、(A)大都市政府,成立于19世纪末,是最早建立的大都市政府,开创了大都市政府的先例。

A伦敦

36、发达国家区域协调机构的特点是(ABCD)。

A形式多种多样,且在不断调整B在组织上更多采用合作、自愿参与和弹性的方式

C“政府”与“非政府”两类协调机构逐步融合D受政党更替的影响大

37、从问题的相互关系不同,区域协调问题可以分为(AD)。

A纵向协调 D横向协调

38、总体而言,区域协调机构的组织方式与运行机制可以分成(ABD)。

A 弱调控模式B多元调控D强调控模式

39、(ABCD)实行强调控模式。

A.法国B.荷兰C.日本 D.希腊

40、对于突发事件而言,其涉及的内在结构体系并非单纯的线性逻辑抑或平面关联,而是一个包含(ABCD)的构架体系。

A.保障系统 B.执行系统 C.信息系统 D.决策系统

41、(C)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支撑。

C保障系统

42、(C)是突发事件管理最为重要的功能要求,是重中之重,也是各个国家突发事件处理中最为关注的焦点。

C预防

69、坚持快速反应,就必须把握(ABCD)。

A齐B实C准D 快

70、突发事件处理的一般程序包括(ABCD)。

A预警系统的建立B危机应对C危机判断D 确认危机来源

城市管理学复习指导 篇2

目前, 虽然大部分城市都已编制了整体规划, 但到了城市规划管理的层面就暴露出许多问题, 主要是规划落不到实处。城市规划给规划控制和规划管理提供的依据主要是轮廓性的, 需要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在各个特定城市分析的基础上作出决定, 而中小城市的经济基础, 工业化相对比较弱, 地区差异比较大, 在缺乏专家调研、论证的情况下, 仅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来决断, 这种详规的编制显然科学性不足, 结果造成“纵向比较有所提高, 横向比较相差无几”, 所以中小城市, 特别是大城市辐射圈外的中小城市, 由于详规脱离实际, 导致短期规划的实施收不到预想的效果。而短期规划的实施失败, 其结果不是因此“一蹶不振”, 就是“推倒重来”。

根据目前各地实际情况, 控制性详规对开发活动不具有直接的法定约束作用, 开发的膨胀已经超过了规划的约束力。就现状而言, 这种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找一种能准确体现总体规划作用的管理措施, 已成为各城市规划和发展的头等大事, 暂且称此措施为“规划指导”, 它根据需要被制定, 并随时间的发展不断对这进行补充或修改, 既受总体规划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与控制, 又有具体明确的要求可以用于指导实施。

基于服务理念的规划建议

笔者认为, 这种“规划指导”是国家关于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政策性文件, 它不属于国家制定的“规划法”, 所以它不具有法定的约束力, 但仍是地方政府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和实施开发控制中应尊重的依据之一。

“规划指导”应该是一种基于服务理念的规划建议。它既是国家对地方提出的工作要求, 同时它又是国家基于“服务”的理念为地方政府合理、有效施行具体开发管理而提供的规划建议。它可以针对不同的规划问题, 在相应的“规划指导”中阐述有关影响因素和开发要点, 比如为我国江南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小城镇的保护和再开发提供建议。假定某个小城镇“规划要点”已经论述了小镇所面临的压力 (比如人口增加, 经济衰退, 就业集中, 交通拥堵和不适当的开发建设等) , “规划指导”就可以提供小城镇规划的总体方法 (确定功能定位, 古镇风貌保护和旧居利益) 以及开发要点 (城镇拓展, 重塑城镇中心, 改善交通条件, 提高景观质量等) , 这些建议对小城镇规划和开发建设的具体实务而言, 将起到行动指南的作用。

避免和控制规划不良现象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和城市开发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 诸如城市广场、步行街、滨水景观带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城、新城等规划建设一度成为许多城市中的热点项目。而对这些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新课题, 由于指导思想有偏差, 再因为某些领导层缺乏基本概念, 加上地方城市规划工作者经验不足, 导致一些城市的广场大而不当, 有的县级城市道路路宽竟达148米, 完全脱离了实际需求。一些企业为搞“花园式工厂”, 竟出现“绿化面积一大片, 单层厂房一小块”的不合理现象, 最终对土地造成极大的浪费。由此可见, 要避免和控制我国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现象, 不仅在技术层面上要加强法制建设和技术规范的执行, 而且还需要出台针对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的具体政策, 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指导”。

这个“规划指导”不是笔者的发明, 而是在英国早就有的“规划指引”的基础上, 提出在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一种新措施。规划指导要有针对性, 要有可操作性, 在涉及到总体规划里的重要节点, 还应具有不得随意更改的确定性。

笔者认为在借鉴“规划指引”的同时, 虽说就整体而言, 它缺乏法定的约束力, 但在中国, 由于国情上的差异, 特别是东西部城市间差异较大, 属于政策性上的要求、内容应给予一定的法律效力, 成为规划管理中必须遵守的规定。比如:规划中属于民生保障、社会公共产品等重要的节点, 应当提到法规层面, 不准随意改动。再如我国城市规划在以往都不太重视交通规划, 认为, 今后城市规划应该把城市的交通规划, 尤其是公共交通规划 (包括轨道交通) , 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做好有机对接。

对均衡人口密度, 发展卫星城, 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有十分重大的实际意义。它既是国家对地方政府的一种指导和建议, 又是在地方政府规划主管部门牵头下, 由下一级政府规划设计部门的专业人员参加, 并由地方政府派人参与, 来拟制规划建议的实践。这才有可能为准确、完整体现总体规划作用提供了政策的保障和技术的支持。

至于由谁来规定, 这项工作应主要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省级人民政府及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来制定和颁布, 由各级城市的规划部门和设计单位, 规划师和设计师等专业人员参与制定为宜。当然在制定的过程中, 应该符合调研、立项、编制、评估、听证、修改、审批、颁布等规范性文件制定的基本程序。

要搞好城市规划和建设, 最根本的是要树立科学发展观, 政府主管部门应当通过一系列指导性的规划政策, 对地方的规划实践加以规范, 尤其是对开发建设中经常出现的“热点”工程加以指导。这样才有可能使我国城市规划管理水平登上一个新台阶。

城市管理学复习指导 篇3

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的扩大,导致大面积的植被被破坏,相应的采用是不透水的地面来代替,同时也会是了在建设过程中对雨洪的有效管理,导致国内很多城市发生洪涝灾害,同时因雨水径流到城市的排水系统中,导致城市水环境受到污染。依靠传统的城市排水设施已经很难满足强降雨造成的排水需求,从而引发洪涝灾害。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治理我国城市水问题,国家提出了海绵城市的理念。

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的理念是,城市应该能够像海绵一样,在应对天气变化或强降雨的灾害中,具有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的功能。海绵城市是以源头分散和慢排缓释为基本理念,优先使用场地的源头设施对雨水进行渗透吸收。海绵城市的理念能够有效的指导解决我国城市雨洪管理问题。

然而,目前我国实现海绵城市的设想仍然面临很多的问题,比如城市建设的设施、城市格局的规划、生态技术的使用、人们健康生活所需环保绿色理念的普及等等。欧美等国家早已经对绿色环保基础设施有了一定的研究,并在城市的污染、雨洪管理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成效。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建设问题更多更严重,落后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理念、基础设施损坏、城市之间降雨量差异较大、城市排水基础设施配置不合理,等等。因此,要想能够对城市的雨洪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实际操作方面起来困难比较大。与灰色基础设施相比,绿色基础设施更加适用于雨洪管理发展的要求,并容易成为海绵城市中的重要措施。

我国实现海绵城市的现状

我国的灰色基础设施不仅占用比例大,而且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如路面的破损、交通的堵塞、豆腐渣工程等,造成了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此外,现在大量的现有城市管道系统都面临着老化损坏的问题,如何对在利用这些管道系统的基础上,改进已有的灰色基础设施,这些问题急切的需要解决。

海绵城市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相当成熟了。其中,德国的雨洪管理设施是雨水利用中的典范,由于德国本身土地面积比较少,对于雨水的处理设施多种多样,其相应的法规政策也比较完善,从而使得生态设施的实现变成可能。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差距太大,主要原因是我国地域比较广阔,降雨量分布不均匀,不同地区的土壤特征也不相同,植物种类分布也不相同,这就导致了我国在雨洪管理上可以直接采用的技术比较少,同时也会有相应的差异。

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三个大问题:如何进行管控,管控时间,以及管控城市径流污染的管理者的选定。政府也没有对此作出强硬的规定,同时我国人民的生态环保理念普及程度也不够。同时城市环境建设与商业之间的利益冲突,使得海绵城市的建设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同时还要解决低影响开发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如何运用的重要问题。

基于海绵城市理论下绿色基础设施指导城市雨洪管理

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雨水排放管道系统出现老化,已经无法再承受城市强降雨的排水量,其主要原因是管道设施设计以及施工前期规划的不合理,同时城市的快速扩展导致增加了排水管道的承载力。因此,可以结合绿色基础设施的相关设计,对城市管道中比较薄弱的地方进行逐一排查,将绿色基础设施应用到管道系统中,来减轻管道系统目前的压力。

由于道路具有分流、吸收雨水等作用,需要通过完善与提升道路的自净能力,来减少路面雨水污染对地下土壤带来的影响,同时减少雨水污染对城市环境带来的伤害。可以在城市中的主干道或是小区内的道路,设计雨水花园,根据道路质地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种植。

由于我国人口密度比较大,因此城市建筑也比较密集。同时根据我国南方和北方之间降水量的差异,有区别的选择雨水花园设计,对雨水进行滞留,通过净化后可重复利用。

由于我国雨水受雾霾影响,降落的雨水中含有各种病菌,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比较先进的雨水处理理念和技术,同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解决因为雨水径流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将雨水进行分类收集后,逐层的净化处理,降低因为雨水造成污染带来的影响。

绿色基础设施能够实现城市水利用的循环,例如在河道岸可以模拟自然的生太绿化系统,从而可以成为城市洪水的滞留区,同时还可以为生物提供栖居地。道路及居住房周边建设雨水花园可以减少水体造成的污染,实现对雨水的生态循环利用。

通过绿色基础设施尽量的改善我国目前已有的灰色基础设施,使得雨洪管理系统实现规模化,从而达到在控制雨水和利用雨水等方面,实现雨洪管理的效率最大。

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海绵城市理论下绿色基础设施指导城市雨洪管理的效益是显著的,极大程度减缓了城市排水系统因为雨水径流带来的压力,有效改善了城市地下水的水质污染问题,实现了节约能耗减少排放量的目的,同时还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复习纲要 篇4

1.基本概念

城市规划管理行政领导 行政沟通行政决策行政效能自由裁量权行政救济行政复议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城市规划管理控制城市规划管理引导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城市规划区城市建成区一书两证建设项目选址管理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城市规划行政监督检查 红线、蓝线、紫线、黄线及黄线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中的所有概念

其他法律规范中的重要概念:建设用地基本农田风景名胜区货物流通中心

需求管理城市工程管线综合城市用地竖向规划高压线走廊 2.知识要点

1)图示我国行政机关结构 2)行政领导的作用与职能

3)各类行政领导方式的特点及适应范畴

4)行政领导的作用与类型 5)现代行政决策的程序与体制 6)现代行政决策的发展趋势 7)行政执行的步骤与环节 8)提高行政效能的途径和方法

9)《城乡规划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10)行政法治的原则

11)自由裁量权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意义

12)

充分发挥行政行为效力的条件 13)

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 14)

理解城市规划管理的特征

15)

理解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法行政原则 16)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主要职权

17)城市规划管理的目标

18)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内容

19)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职能 20)城市规划决策优化的主要内容 21)城市规划控制的过程 22)城市规划协调的必要性 23)城市引导的必要性及类型

24)城市规划管理主要有哪几类?各自的特点、形式与局限是什

么?

25)制定城乡规划的原则 26)制定城市规划的依据

27)各类城乡规划的规划及审批主体

28)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29)近期建设规划编制的意义与重点内容 30)各类城乡规划编制的内容与成果形式 31)简述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程序 32)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程序

33)依据《城乡规划法》与《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谈谈对公众参

与城市规划的理解

34)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依据 35)建设项目选址管理审核的内容 36)建设用地性质的变更程序 37)拟定规划设计条件的主要内容 38)比较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与土地管理 39)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审核的内容

40)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审核的前提条件、内容与程序 41)建设工程规划监督检查的阶段及内容 42)竣工验收的内容

43)违法建设的主要类型即主要处罚措施、处罚程序 44)《城乡规划法》颁布的意义及对主要修订内容的理解 45)简述我国城市规划法制建设的历程

46)试论《物权法》的颁布对城市规划管理的影响 47)谈谈对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理解 48)论述城市规划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 49)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解 50)如何实现健康城镇化

51)谈谈城市规划如何应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52)简述近期建设规划对于落实总体规划的意义

53)谈谈对城市规划编制中应“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理解

城市管理学复习指导 篇5

1:大客流定义:大客流是指车站在某一时段集中到达的,客流量超过车站正常客运设施或客运组织措所能承担的客流量时的客流。

2:一级大客流:一级大客流的判定标准:各车站根据本站的正常乘客数量进行比较,站台聚集人数达到或大于站台有效区域的80%,并且持续时间大于实际行车间隔时间。这种情况给乘客及轨道运营安全造成影响,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

3:二级大客流:二级大客流的判定标准:各车站根据本站的正常乘客数量进行比较,站台聚集人数达到站台有效区域的70%,并有持续不断上升的趋势。这种情况下,乘客的正常出行和轨道交通所提供的服务水平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车站比较拥挤,乘客感觉比较压抑但尚未对乘客及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造成影响。4: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是指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列车上或其他设备设施内突然发生的危及人身安全的事件,如自然灾害地震,人为因素爆炸,设备故障火灾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在车站内或列车上的客流均称为突发事件客流。各车站应根据本站具体情况建立切实可行的突发事件客流组织预案,合理安排各岗位和地点的具体工作,迅速疏散客流,避免意外发生,扩大和蔓延。

5:三品:易燃易爆,危险品

6:票务差错和票务违章:票务差错是指与票务有关的岗位在日常票务运作(包括管理,设备操作作业)过程中因工作疏忽而造成轻微损失或影响的违章行为。票务违章则是指与票务有关的各岗位因工作疏忽而造成较大损失的违规行为或是损失轻微但违规人员带有恶意企图行为。

7:四不放过:即违章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8:TVM:(自动售票机)自动售票机属于自动售票设备,一般安装在地铁车站的非付费区内,用于乘客自动购买单程票。自动售票机接受纸币或硬币,并能自动出票和找零。该设备能存储交易数据,工作状态记录和运营的参数,通过网络和车站计算机,实时上传工作状态和交易数据,接受车站计算机的控制命令并相应执行。

9:TCM:(自动验票机)自动验票机是车站自动售票系统中的自动查询设备,安装在地铁车站的非付费区,为乘客提供车票自动查验服务,可查询车票的有效性(包括密钥的合法性,车票锁闭标志,票种合法性,有效期等),对有效地车票还可查询车票类型,剩余金额或剩余次数(仅对计次票),车票使用有效期以及历史交易信息。自动验票机主要由乘客显示单元,车票读写模板,主控单元,机壳等组成。

10:环控系统:环控系统简称BAS。地铁环境影响乘客和操作人员的舒适性,这些影响因素包括:湿度,温度,空气流动,噪声,灰尘,气味等。因此,要满足人体舒适度而对地铁环境进行控制

11:AW2:客车定员载荷按6人/m^2

12:岛式站台:上下行线分布在站台两侧。站台面积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乘客换乘方便。

13:导向标识系统:是指引导乘客安全,便捷地进站,购票,乘车,出站和换乘等行为而连贯设置城轨站外,站内和列车上的一系列标识的总称,包括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客流疏散所设的紧急疏散标识。

14:票卡管理:票卡是旅客乘坐轨道交通的有效凭证,是自动售检票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信息载体和交互媒介。票卡管理是指从票卡采购,循环使用以及回收,报废等整个过程进行的管理。一个完整的票务管理过程包括票卡采购,票卡初始化,票卡发放,票卡销售,检票,票卡回收,结算,票卡报废及整个的运营分析等过程

15:乘车时限: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安全,快速,便捷和准时的交通工具,为避免乘客在列车或车站付费区内长时间逗留,造成不必要的拥塞,轨道运营单位往往会对乘客购票入闸至检票出闸的时间进行限制,这就是乘车时限。

16:风俗:风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长期积淀而成的相对统一的风尚,习俗,是一种大家共同遵守的,习以为常的,处之泰然的生活方式,习惯和民俗。

18:AFC:车站AFC系统终端设备主要由售票检票终端设备,应用管理系统,辅助设备以及与其运作相关的运营工器具与票务备品等构成。

城市管理学复习指导 篇6

皖人口发〔2011〕13号

各市人口计生委:

现将《安徽省人口计生委关于加强和创新城市社会管理、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贯彻落实。

二〇一一年七月四日

安徽省人口计生委关于加强和创新城市社会管理 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战略决策,进一步巩固全省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创新工程”建设成果,促进新形势下城市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现就加强和创新城市社会管理、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水平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强和创新城市社会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推动城市健康发展、促进城市居民安居乐业为核心,以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提高计划生育综合服务水平为重点,转变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基层基础,提高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管理水平,促进城市人口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系统推进”的总体思路,以服务至上、兼顾管理为原则,发挥信息化优势,搭建城市服务管理新平台,努力保障和维护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城市居民平等享受计划生育、家庭发展、权益维护等方面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提高城市居民的创造活力和幸福指数,探索和建立适应城市现代化发展规律、适应我省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要求的服务管理新格局。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全省城市范围内重点推进三项工程建设。

(一)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创新”工程。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创新”工程是以建立网格管理责任机制为核心,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为目标,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充分整合各类现代社会管理资源,实现城市人口基础信息的全域全员管理和个体信息的定位管理,确保城市实有人口基础信息的完整、准确,促进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模式和公共服务方式的转变,在宏观上为政府统筹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在微观上为基层服务管理提供便利,从而破解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难题,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

(二)“新居民计划”促进工程。“新居民计划”促进工程坚持以人为本,以消除差别待遇,保障生活在城市的全体流动人口平等获得计划生育及其他社会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为立足点,落实流动人口“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逐步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以改善流动人口民生、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为目标,突破城乡分割和区域封闭的二元 1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障碍,发挥城市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资源优势,提高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服务水平,在为流动人口提供与城市户籍人口同等的宣传倡导、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奖励优待等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城市生活的全方位服务,为流动人口尽快融入城市生活,实现在城市的安居乐业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家庭发展能力建设”促进工程。家庭发展能力的建设和提高,关系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落实,关系着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家庭发展能力建设,应根据城市居民家庭发展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需求,以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为依托,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功能、拓展服务,有针对性地为城市家庭提供生育关怀、子女成才、生活改善、风险抵御、权益保障、文明进步等家庭能力发展方面的服务和援助,促进居民家庭生产、生活、生育能力的全面提高。实施“家庭发展能力建设”促进工程,应从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入手,营造促进家庭能力发展的氛围,进而带动城市中所有家庭发展能力的增强、幸福指数的提升,促进家庭的幸福美满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三、主要举措

(一)建立网格责任制和综合信息员队伍,注重基层工作责任的落实。

建立网格管理责任机制,按照“划片包干、责任到人、跟踪服务、精细管理”的原则,在社区以下实行网格责任制,将社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管理区域,设立网格责任人,明确工作责任,推行网格管理绩效考核,逐步建立起责任明确、监管有力的工作新机制。建立社区综合信息员队伍,选聘一批文化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热心社区服务的人员担任信息员,承担以人口基础信息为主、包括各项社会事务基础信息的采集、反馈工作,同时,协助基层党委、政府开展政策法规宣传、了解社情民意、调解邻里纠纷等,成为社区群众的贴心人。社区综合信息员队伍应以专职信息员为主体,社区工作者、楼院长、社区志愿者为补充,保证队伍的相对稳定,强调队伍与社区群众的紧密联系,确保服务管理基础信息的及时、完整、准确,确保基层工作责任的全面落实。

(二)建立人口社会事务信息系统,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统筹协调。

人口社会事务信息系统以全员人口信息为基础,以计划生育信息为核心,兼顾各项社会事务信息,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依托具备电子地图(GIS)和人员定位功能的人口全息数据库,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及以人口信息为基础的社会事务信息进行收集、传递、存储、整理和维护,实现人口和社会事务决策、管理的智能化。按照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求,以人口社会事务信息系统为平台,整合各类、各部门的社会信息资源,为基层党委、政府统筹和落实各项服务管理奠定坚实基础,促进人口信息资源的共享,形成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工作格局。

(三)建立城市生活e(驿)站,注重公共服务模式的构建。

打造网络形态的“城市生活e站”,引导居民通过网络获取知识、了解信息、享受服务,转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活品质。网络形态的“城市生活e站”将以创建“城市生活e站”网为重点,提供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生育中所需要的各类资讯,突出与人口和计划生育相关的卫生保健、生殖健康、婚育知识、社区信息等内容,搭建公共服务网络平台,提供网上的人口计生政策咨询、证件申请办理、信息交流等服务。

在人口较为密集、特别是流动人口相对聚集的城市社区,建立融生活服务、信息服务、娱乐服务为一体的实体“城市生活e(驿)站”,通过家庭生活指导室、电子阅览室、社区小课堂、早教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多样化功能设置,打造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实体平台,传播城市生活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式,促进沟通交流,提升幸福指数。

城市生活e(驿)站要通过文化氛围的营造和价值模式的推广,使社区居民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新型的生活方式,促进城市居民家庭发展能力建设和新居民的社会融合,逐步形成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品牌效应。

(四)鼓励创新,注重群众多样性需求的满足。

各地在实施三项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将“创新”理念贯彻始终,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根据本地实际,通过需求调查、运用项目管理等方式了解群众多样性需求,推陈出新,创出品牌,体现特色,营造全省城市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的生动局面。

四、工作要求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各地要在工作推进中,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从转变工作思路入手,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在着眼于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人口素质的提高,注重人口结构的优化,注重家庭发展能力的建设,注重居民幸福指数的提升,加快角色转变,从满足群众多样性、个性化需求出发,创新服务机制,确保城市居民获得满意的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

(二)加强领导,全力保障。

各地要把开展社会管理创新、提高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水平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强化部门联动,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各地要按照本指导意见的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意见,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三)扎实工作,务求实效。

城市管理学复习指导 篇7

1 城市主题文化概述

1.1 定义

何为城市主题文化,中国国际城市主题文化设计院院长付宝华在《文化、城市文化与城市主题文化辨析》一文中提到,城市主题文化就是根据城市特质资源形成的特质文化来构建城市主题空间形态,并围绕这一主题空间形态来发展城市、建设城市的一种文化策略[1]。

1.2 意义

有助于城市形成独一无二的形象和品牌及核心竞争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催生了城市高速发展的时代,城市建设的节奏也大幅加大,相当一部分城市规划进入了“流水线”式的生产线上,形成了快餐式的城市建设,城市特质逐步消失。构建城市主题文化能够催生城市个性化的文化形象和品牌概念。

城市主题文化会使一个城市卓尔不群、魅力独特。构建城市主题文化的目的,就是用独具特色的文化形象打造城市的品牌,营造自身特有的魅力,以其文化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1]。

1.3 实践

水城威尼斯、音乐之都维也纳、时装之都巴黎……提到这些城市我们就会无形中盖上这些独一无二的称谓,这就是城市主题文化的影响力。这些城市在经历了数百年的洗礼后,无形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城市主题文化,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城市品牌。

纵观我国的各大小都市,有这种品牌的城市确实少之又少,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很多,但没有对这些文化进行梳理使其形成系统。比如上海的石库门、北京的琉璃瓦、香港的中环、台北的101……这些为人们所熟知的建筑意象,确是这些城市的人文象征,也成为这些城市在推广自身城市形象中的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但是,总体来说,这些均还处在探索阶段,提出的主题文化还是太庞杂,不够精炼确切。

2 城市主题文化与城市设计

城市主题文化规划的前身是城市战略发展规划,但城市战略发展在这几年的探索中已被证明对城市特色的形成影响甚小。目前国内的学者们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城市主题文化规划理论,只能通过把城市主题文化这一理念逐步贯彻到城市各规划中,以城市主题文化来指导城市的规划和建设。

城市设计即运用城市的实质构成元素,对建筑物之间的组合关系及建筑物以外的空间环境进行多尺度的分类组织,以此规范出能鼓励城市参与活动的环境形态与设施准则[2]。它是居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一种状态,是连接宏观和微观的一架桥梁。

3 从宏观上确定城市主题文化

在城市设计开始阶段,需对城市的总体发展方向进行把握,如城市性质、规模、核心功能等。这就需要通过城市“整体创意”的规划理念来确定城市主题文化。“整体创意”就是把城市各种要素、各个系统、各种形态在空间布局上统一在城市主题文化坐标上,从而实现了城市“整体创意”“整体创造”“整体秩序”的规划理念[3]。

要确定城市的主题文化,首先需对城市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等基本背景深入了解,融入到这个城市的日常生活中,成为这个城市最普通的市民,用一颗平常市民的心境去感受这座城市最独特的地方,找出它的若干特质。充分挖掘城市的地方特色和历史人文风情,结合区域城市发展方向,找出城市与众不同的主题符号和主题系统,确定最符合城市形象的主题文化。

主题文化确定后,就紧紧抓住主题文化这个文脉和灵魂,把每一个项目都附着到主题文化上来。从精神到理念、从创意到规划、从建筑形态到运营模式,都以这个主题文化展开,使城市规划一开始就立意新颖、主题鲜明,品牌响亮、可操作性强,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影响力和震撼力。

以江油市李白新区的城市设计为例:打造江油李白“诗意新城”城市主题文化,就是通过江油李白“诗意新城”城市主题文化空间战略布局,把江油李白“诗意新城”城市主题文化融入到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旅游、城市建设等方方面面,使江油市李白新区形成以“李白诗意”为文化主题的发展态势和格局,在整体规划设计中,通过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结合城市产业发展、城市竞争力发展等战略,使城市主题文化资源发挥到最大化和最优化。

4 中观层面城市主题的融入

中观层面即城市设计的中观规划层面,包括土地利用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景观轴线及节点规划以及各类相关规划。由于这些都不是相互独立的空间尺度上的城市单个设施,而是一个子系统,因此只有通过在设计中的控制引导来融入城市主题文化。

对于土地利用规划,应先通过所确立的城市主题文化分出大致的功能区,利用城市规划的手法对人口规模、产业发展态势等进行大致的估算,确保功能区不偏离城市规划的基本方向。绿地系统应充分利用城市本身的自然资源进行打造,结合城市主题文化对各类绿地进行系统规划,同时与土地利用规划结合起来,确保城市主题文化的载体的合理。

以江油市李白新区的城市设计为例:江油市上一轮城市规划将其确定为旅游城市、工业城市。经过对江油市城市资源的分析,将江油市城市性质定位于旅游城市,营销李白诗意文化为产业,打造一座实实在在的李白诗意新城。功能结构以高尚居住、特色商业、文化娱乐为主,将工业搬迁出去,维持三水一山的格局,再现李白诗中大山大水豪爽的情怀。

以李白诗意的境界控制城市街道广场、城市公园、剧院、文化馆、商业街、酒吧和旅游纪念品的商店等。整个城市的氛围营造以李白诗意文化来控制引导。

5 微观层面城市主题文化的实现

微观层面即是通过设计手法将城市主题文化实现在各物质载体上,比如通过建筑风格与形式、建筑色彩、城市街道立面景观、休息座椅、铺装等具体形态来表现城市主题文化。

要注重从城市主题文化角度出发分析设计建筑,理解单个建筑与城市的整体关系、文化传承关系等,对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进行细致分析,同时注重与时间维度之间的关系,注重建筑的主题文化传承作用。

可以通过建立城市地标来实现城市主题文化的突出表达,使人们能很容易地辨认出这个城市的主题文化特征。新城的建设需特别注意与旧城的衔接,注重文化载体的设计与实现,地标便成为了城市必要的文化载体之一,能体现当地的主题文化价值。同时,地标的确立须注意建筑间的协调,要从地方文化、历史积淀以及生活细节中寻找城市文化特征[5]。

以江油市李白新区的城市设计为例:通过规划设计主题文化广场等开敞空间来实现可触的城市主题文化,提取李白诗意中的元素,给广场赋予诗意的主题名,比如来风广场、朝阳广场、青联广场、银河广场等,广场中的铺装和各设施也以李白诗文化为主。通过李白诗文化的形象符号,将李白诗意情境印记在人们的头脑中,使人们能够清晰的辨认江油李白新区。

6 结语

我国城市建设应注重城市主题文化的作用,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中把本土的文化特质和现代的城市规划理论结合起来,提出城市主题文化,发挥文化在城市中的作用,创造独一无二的城市。

摘要:通过城市主题文化的引入,剖析了城市主题文化内在意义,探讨了将城市主题文化融入城市设计的具体方法,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结合江油市李白新区城市设计实例,展示了主题文化采集思路以及操作方法。

关键词:城市特色危机,城市主题文化,城市设计

参考文献

[1]付宝华.文化、城市文化与城市主题文化辨析[N].中国文化报,2008-04-08.

[2]叶红.形态化的城市设计[J].上海城市规划,2000(5):2-6.

[3]付宝华.城市主题文化对城市特色文化建设产生的作用和战略意义[EB/OL].中国城市主题文化网,http:///citysuc.com.

[4]许二明.生态园规划设计与地方特色的融合[J].山西建筑,2008,34(11):65-66.

162城市推行工资指导价等 篇8

162城市推行工资指导价

截至去年底,我国已有124个城市发布了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并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工资指导线制度,18个大中城市建立了企业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

为进一步完善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体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将在实施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试点的162个城市中,全面推行工资指导价位制,并将它逐步扩大到具备条件的其他中心城市。

农民工也要参加工伤保险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出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4]18号),就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有关问题提出五条要求,明确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是《工伤保险条例》赋予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各类用人单位职工的基本权益,各类用人单位招用的农民工均有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今年重点推进建筑、矿山等工伤风险较大、职业危害较重行业的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

个税修法两年内无法完成

“中国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实在偏高,每月申报一次也过于频繁。”因此有不少人建议中国修改个人所得税法时,适当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不久前在“50人经济论坛”上表示,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一直在进行中,但是修法过程不可能在一两年内完成。有关人士认为,目前中国个人所得税税率最高达45%,调低税率、拓宽税基是全球税制改革的方向,中国也不例外。

看点

高校教师素质提升

从1998年到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由40.7万人增加到72.5万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由29.3%增加到33%,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由4.6%增加到8%。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有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共523人,占两院院士总数的38.7%;共有教授7万人、副教授21.6万人,分别占全国高校教师总数的9.7%和29.8%。

公务员强制休假

公务员不休假忘我地“加班加点”在温州将不受鼓励,甚至还将失去评先进工作者的机会。日前,该市市委组织部、人事局、财政局联合下发试行《关于落实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年休假工作的通知》,明确强制休假和休假补贴制度,并将休假情况与公务员年度考核挂钩。据悉,此举在全国尚无先例。

人才高交会将办

首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人才与智力交流会”将于10月在深圳举行。据悉,首届“人才高交会”内容丰富,包括高级人才交流、留学生与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成果交易项目、毕业生推介项目等。国内、国际知名企业、机构将入会招聘,招聘对象为全国各地的高新技术人才和高素质企业管理人才。预计进场单位达1000家,提供职位超过10000个。

虚位以待

优秀人才测评师难寻

国内的心理消费市场正在迅速成长,人才测评火爆,使得人才测评师的需求随之见涨。据一项权威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经过系统培训并获得相关认证的专门从事人才评估工作的专才还相当缺乏,虽然企业非常重视人才挑选的第一关,但找不到合格的“主考官”更是问题,可以说是“千里马好找,伯乐却难寻”。

医学工程师国内缺口大

所谓“医学工程师”,就是具备扎实的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知识,并掌握一定的生物与医学基础知识,具有将生物、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工程综合能力的一类人才。目前,国内大约有10万名医学工程师,而各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生物技术领域、生物信息领域、医疗卫生部门、医学仪器等相关单位对该类人才都有大量需求,这类人才的缺口非常大。

“董秘”市场稀缺

根据有关规定,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秘书必须经证券交易所的专业培训和资格考核,取得合格证书后,由公司董事会聘任,报交易所备案并公告。这样的“董秘”数量,全国不过几千人。据了解,仅去年北京改制的国有企业就比上一年增加了两万余家,随着上市公司的增加和国有企业改制,董事会秘书正成为市场稀缺的高级管理人才。

提醒

企业面临人力资源危机

零点调查对京沪两市478家资产规模在500万元以上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调查表明:当前企业最经常面临的三种危机依次是人力资源危机、行业危机、产品和服务危机,分别有高达53.8%、50.0%和38.7%的被调查企业曾经历过或正在面临三种危机的困扰。其中人力资源危机最盛,有33.7%的被调查企业表示,人力资源危机对企业产生了严重影响。

中国律师行业整风

目前全国有10.2万多执业律师,但近年来,在从事诉讼业务的律师中,请吃饭、送钱、送物,办关系案、金钱案等现象呈上升趋势,存在“最危险的法制腐败”。为此,司法部提出,在年内开展一次集中教育整顿活动,整风重点包括:律师与法官不正当交往、影响司法公正;律师事务所人员管理、财务管理、业务管理不规范;律师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责任感不强、乱收费以及不正当竞争等问题。

深圳800多份干部学历有假

从2003年开始,深圳市对全市干部学历、学位情况进行检查和清理,目前已查验44213人,验出假学历(学位)证书107份,非学历(学位)证书719份。不过该中心验证出的假文凭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已从两年前的12%左右,下降到6%左右。该市清理干部文凭时,通过验证查验出假学历、非学历证800多份。

美新劳工认证可能影响绿卡申请速度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美国劳工部劳工认证计划(PERM)的最后法规,可望在30天之内公布,随后120天后即可开放申请。有关人士指出,过去RIR申请要先经过美国各州劳工单位的批准,再向联邦劳工局提出,需要2至3年的时间,反观PERM,则是直接向联邦劳工局提出,可能仅需要20至30个工作日。但一旦PERM正式实施,可能会影响到美国绿卡申请(I-485)速度,因为取得劳工证者可申请绿卡,人数一多,到时候又会发生排期的问题,无形中就会增加I-485的等待时间。

数据库

中国富翁去年增加12%

据世界“高资产净值”人群(俗称百万富翁榜的)的调查结果,到2003年底全球百万富翁已达770万人,比上一年增加50万人,总身价也上涨了7.7%,达到29万亿美元,而中国百万富翁的人数增加了12%。统计结果还表明,各国百万富翁人数增长各不相同。亚洲和北美分别增长10%和13.6%,而欧洲则仅增加了3.7%,中东和拉丁美洲国家增加较少。

上海市月最低工资标准调高11%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日前发出通知,于7月1日起实行新的最低工资标准,上海市月最低工资标准将调至635元,比目前的570元高出11%左右。此外,新标准将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5元调整为5.5元。

青年对个人事业成功态度乐观

日前,由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等单位专家学者设计、零点调查公司在北京实施的一项调查研究,揭示了北京青年在个人事业成功预期方面的基本态势。从总体上看,超过55%的青年对于个人事业成功持乐观态度;而持消极态度的青年只有15.5%。 从不同类型的青年群体来看,对于个人事业成功持乐观态度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学生、个体业主、流动青年人口、城市青年;从不同学历来看,依次是大专及以上的人群、高中/中专/技校、初中、小学及以下人群;从不同年龄段来看,依次是21~25岁、14~20岁、26~30岁、31~35岁;从不同月收入状况来看,依次是月收入3001元及以上、2001~3000元、无固定收入、月收入500元及以下。

全球IT技术人员薪资瑞士第一

上一篇:献计献策成语下一篇:监狱警察党员心得体会:从点滴做起严守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