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小论文的解题技巧

2024-07-26

政治小论文的解题技巧(共9篇)

政治小论文的解题技巧 篇1

政治类题目解题技巧

根据公选常识部分政治选择题的命题特点,我们归纳总结了发展趋势定位法、“第一”判定法、关键词暗示法三种解题技巧。这些技巧和方法为大家快速答题提供一种思路,为获取高分铺设捷径。

一、发展趋势定位法

发展趋势定位法是指利用一种事物的发展趋势(趋于好的方面)来做出正确的选择。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但总的来说,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是光明的,也就是说越来越好,是一个渐进的前进过程。只要大家抓住了发展的这种趋势,对一些宏观的经济政策的发展走向问题就不难把握。并且发展的途径有很多种,如:由点到面,由内到外,由东向西等等,这些不同的发展途径可以为我们解题提供新的思路。

例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区域政策经历了不同的阶段:①以经济特区为重心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阶段;②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阶段;③以浦东开发为龙头的沿江沿边地区重点发展阶段;④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的共同发展阶段。这四个阶段按时间顺序排列应为()。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③①④

【技巧解说】本题考查经济发展阶段,重点是考查我国经济区域政策的发展趋势。利用上述的技巧来看,本题是从宏观上来阐述经济区域的发展。我们讲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好的,发展的途径包括由点到面,由东向西等等。所以,本题我们利用由点到面不断扩大范围的发展途径来推测,就可以顺利得出答案。

首先,我们国家的经济政策是选了一个点,就是经济特区。(具备一定经济常识的人都知道:1979年我国首先提出“经济特区”一词,并在深圳加以实施。)其次,我们国家的经济政策是趋向于“以点带面”来发展,所以有了以浦东开发为龙头的沿江沿边地区重点发展。可以说,我们国家经济区域发展的面是越来越广的。因此,可以选出是西部大开发政策,这个区域政策的面比沿江沿边的范围又开阔了一些。最后,也就不难得出共同发展的这个政策目标。所以,本题答案为C。

二、“第一”判定法

“第一”判定法是指当选项中出现“第一”的字样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第一”常常成为出题点。做题时,首先要对有“第一”字样的选项进行判定,一般情况下就可以排除一到二个选项,有些选非题,可根据“第一”直接选出答案。

首先,在选择题的选项中,说法比较绝对的选项,在一般情况下都是错误选项,“只能”、“完全”等是比较直接的绝对说法,而“第一”、“首位”等则属于间接的绝对说法。“第一”这样较绝对的说法,错误的机率很大。

其次,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远远没有发展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和程度,很多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国考中,说到中国的某方面是世界“第一”的时候,多为不正确选项。

例题1:关于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取得的成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截至2008年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B.截至2008年底,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已跃居世界第一

C.2008年我国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已提高到8.7年,相当于初中文化程度

D.我国人均期望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前的不足40岁上升到70多岁

【技巧解说】本题主要结合时事政治来考查建国60周年的成就。利用上述的技巧来看,首先浏览选项后,发现B项有“第一”的说法,那就应该重视“第一”,利用“第一”判定法来解题。B项中“第一”的说法较绝对,而且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其贸易总额与发达国家

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容易判定B项为不正确选项。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虽然有所增长,但还达不到“第一”的地位。

例题2:关于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的描述,下列符合实际的是()。

A.人均GDP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B.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0%

C.已成为世界贸易第一大国D.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减少

【技巧解说】本题结合时事政治来考查改革开放30周年的成就。

利用上述的技巧来看,“第一”的说法较为绝对,应该给予重视,C项容易判定为不正确选项,可排除此选项。到目前为止,世界第一贸易大国还是美国。

A项人均GDP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说法不准确,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再加上人口众多,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的城镇人口人均GDP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农村人口人均GDP还相当于低收入国家的水平。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2亿元增长到246619亿元,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0%,B项符合事实。目前我国关于环境污染治理的政策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先得到控制,然后逐年减少,D项不符合实际。所以,本题答案为B。

三、关键词暗示法

关键词暗示法是指题目中有一些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对正确做出答案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理解和把握这些关键词,就能根据关键词暗示的意思,迅速作答。

关键词暗示法多适用于题干内容的描述对选项有一定暗示的题目。关键词可能暗示了一个范围,或者一个领域,也或者是前后相符的一种搭配。看到一个题目的时候,我们应该迅速的抓住其关键词,然后根据关键词来选定答案。

运用关键词暗示法要注重两点:一是找出关键词;二是找准关键词的分析角度。例题1: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平等、团结、互助、()。

A.合作B.繁荣C.和谐D.友爱

【技巧解说】本题考查政治知识中有关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问题。

利用上述的技巧来看,本题的关键词包括:民族关系、基本特征。我们就要从选项中挑选一个最适合于民族关系特征的词汇。用合作来描述民族关系的特征,显然不适合中国国情。各少数民族都是中国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内部人员之间的关系一般不用合作这个词汇。繁荣更不能用作民族关系的特征。而友爱与团结、互助重叠度较高。综合比较选项中四个词汇与民族关系的搭配来看,只有和谐与民族关系的搭配最为恰当,应该选择C项。

例题2:我国领导人多次表示,西藏事务完全是中国内政。“西藏问题”的实质是()。

A.主权问题B.宗教问题C.人权问题D.民族问题

【技巧解说】本题考查西藏问题。

利用上述的技巧来看,本题的关键词是中国内政、实质。通过关键词的暗示可以得知本题考查的是关系中国内政的“西藏问题”的实质。实质就是一种事物的本质,我们必须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这种本质。综合四个选项,只有主权问题是直指事物本质的问题,其他三项都是一种表面现象,或者是一种侵犯主权的途径,所以应给予排除。

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问题”的实质不是什么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和人权问题,而是损害中国主权、破坏中国领土完整的问题。本题答案为A。

例题3: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增强()。

A.科学发现能力B.技术发明能力C.模仿创新能力D.自主创新能力

【技巧解说】本题突出表现了关键词暗示法。在本题中关键词是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自然暗示了创新的重要性,利用这种暗示,很容易就能正确选出自主创新能力这个选项。本题答案为D。

政治小论文的解题技巧 篇2

关键词:政治,高考,选择题,解题技巧

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政治选择题在高考试卷分值中所占比重很大, 很多学生在选择题部分失分较多, 原因是没有掌握好解题技巧。政治选择题的类型很多, 下面结合实例进行探讨。

一、图表曲线类选择题

图表曲线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的重点, 也是难点。解题方法是:首先, 解读题目内容信息, 结合文字背景, 准确把握出题人的用意。其次, 结合书本知识, 将图表的内容直观化。最后, 对比文字 (题肢) 与图表, 链接正确信息, 认真判断。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 下列四组关系中, 正确的一组是 (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属于图表型选择题。我们着重收集图表信息, 并把它直观化。当商品的价格升高时, 需求量减少, 二者成反比关系, ①符合。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②错误。价格上升时, 生产者认为有利可图, 所以会扩大生产, 二者成正向关系, ③符合。货币发行量与流通速度成反比关系, ④正确。故选C。

二、计算类选择题

计算类选择题是必考题型, 难度大、覆盖面广。一般解题方法有直接推算法、解答方程法、设定数值法等。解答关键在于牢记计算公式, 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例如: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 一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 货币流通次数增加30%, 纸币发行量不变, 则该国1 元纸币的购买力约等于原来 ( ) 元的购买力。在这个时间段, 该国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0.85、物价上涨, B.1.18、投资减少, C.0.75、投资增加, D.1.29、物价持续下跌。解析:通过读题, 知道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然后根据一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 货币流通次数增加30%等条件的变化计算。再运用设定数值法, 假设变化前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次数为1, 则变化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 ÷ 货币流通次数= (1+10%) ÷ (1+30%) =11 ÷13=0.846。由于纸币发行量不变, 因此该国1 元纸币的购买力约等于原来0.85 元购买力, 即纸币购买力下降。故选A。

三、漫画类选择题

漫画类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一般分三步:一是阅读文字信息, 洞察漫画主题。二是深读漫画内容, 体会漫画主题。漫画经常通过夸张的手法, 这个夸张点往往就是解题切入点。三是结合教材知识。把漫画的主题寓意与教材知识对接, 在对接过程中做到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例如:漫画《问候的变化》 (过去见面问:吃了吗?现在见面问:瘦了吗?) 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 )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②消费者要量入为出, 适度消费;③消费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 收入的变化而变化;④消费形成的新需求对生产的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 )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本题的题眼是漫画中“过去”与“现在”问候的变化, “吃了吗”注重生存, “瘦了吗”注重健康, 揭示的是生活水平的提高, 所考考点是消费结构的变化。结合教材, 消费结构变化的前提是经济发展, 收入增加, ①③正确。漫画中的对话显示的是消费问题, 没有体现消费观的问题, 也没有涉及消费的反作用, ②、④与题意不符。故答案选C。

四、表述类选择题

解答此类题目除了常用的排除法、主体对应法等方法外, 一般的思路大体有三步。第一步, 解读材料, 收集关键信息。第二步, 通过关键词, 寻找书本知识。第三步, 联系理论知识, 结合材料, 排除干扰项, 选出正确答案。例如:2013 年4 月中旬, 纽约黄金期货价格连续两个交易日分别下跌了4.06%和9.27%, 与2011 年每盎司1921 美元的历史高点相比, 国际金价回调超过28%。在此后的10 天内, 由于大量资金介入, 黄金价格又从低价反弹, 涨幅超过10%。这说明 ( ) :A.黄金价格的波动是由价值的变化引起的;B.黄金作为一种商品, 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C.人们的投机行为、心理预期会加剧黄金价格波动;D.黄金的使用价值有限, 其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解析:本题是说明类选择题, 重在考查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首先阅读材料, 然后依据关键词, 再结合教材解题。“黄金期货价格”下跌, “大量资金介入”“反弹”表明黄金价格受人们的投机行为、心理预期的影响。C为答案。同时, 联系理论知识, 结合材料, 排除干扰项。通过阅读, 不难发现价值的变化没有体现, 排除A项。黄金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B项说法错误。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D项错误。

五、结束语

答题有法, 但无定法。要想答好政治选择题, 最重要的还是平时掌握基础知识, 夯实基础, 同时用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指导, 切不可盲目答题。

参考文献

[1]冯兆红.思想政治课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J].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4 (02) .

中考政治解题技巧 篇3

【关键词】中考政治 解题技巧 政治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57-01

一、选择题解题技巧——“黄金四选法”

排谬法——是排除错误的选项;排异法——即排除无关的选项;排正法——对于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题,可采用排正法;最佳选择法——即选择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二、主观题解题策略

(一)“认识”型简答题

设问方式:“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某一现象”等等。

解题方法:判断表态——阐述道理——明确做法”的思路来作答。也可按是什么“判断表态——阐述道理——明确做法”;为什么——即说(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不做这件事的危害性等;怎么办——即党、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准备怎样做怎么办这件事,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

(二)“启示”型题目

设问方式:给我们什么启示?

解题方法: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在对所给的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提炼的基础上,从中先归纳出材料所反映的知识和道理,然后再推论出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三)“辨析题”“评析”型题目

设问方式:一般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一观点或某一行为作评析。

解题方法:回答此类题目一般是先判断“对、错或不全面”,其次写出相应的依据,可以是一些法律规定,或教材的某些理论观点;再联系材料中的观点或行为进行分析,最后针对错误的观点或行为写出正确的观点或行为。四步曲:判断表态,说明理由,联系材料,明确做法)(四步曲:判断表态,说明理由,联系材料,明确做法)

(四)“漫画”型题目

解题方法:要找准漫画与知识的链接点,必须做好“三看”

看标题。标题对揭示漫画的寓意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标题对理解漫画寓意也起导向和引导的作用)看标题领功能,特别是对一幅漫画可能表达多种意思的,更是有着提示和画龙点睛的功效。看标题,往往能微略地觉察到此漫画与教材上什么知识点相关联。

看文字。漫画中的语言往往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它对正确领会漫画寓意很有帮助作用。它一般以画中人或物的对话表现出来,字数简约,但意味深长。对画中的语言,要用心琢磨,细心品味。

看画面。漫画常用的手法是夸张,漫画的夸张之处即是漫画的弦外之音,往往也是漫画所要表达的主题)看画面。真正寓意所在。所以,在观察漫画时,要认真观看漫画的画面,特别是看漫画的夸张之处。

(五)“图表”型题目

解题方法:首先要看图表的标题,一般来说标题直接反映了图表的内容。其次要做到“三比”:①横向比。横向比就是把图表中的同一横栏的数字作比较。②纵向比。就是把图表中同一纵向栏目的数字进行比较,看比较出来的数字有何变化。③综合比,就是把横向比和纵向比的数字综合起来比较、考虑,概括出整个图表反映出来的中心。最后,还要注意到图表下面的注释。

(六)“体现”型题目

设问方式: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解题方法:应把所学教材中与材料相关的所有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答题时,应先写教材中的知识点,再采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说明它体现了这一原理即可,即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具体的解题思路是: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三疏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

(七)“反映”型题目

设问方式:“反映了某一问题发生了哪些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或什么问题?”“反映了某一问题发生了哪些变化”。

解题方法:反映型题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则是理性的,也就是要把感性材料理性化,即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述。解答这种类型题目的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即采用定点一联系一疏理、作答的解题思路。

(八)“为什么”型题目

设问方式: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

解题方法: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间接、有秩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九)怎么办”型题目

设问方式: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来设问,有时也会以提建议的形式出现。“如何”怎样”。

解题方法:一般可从思想认识上和行动上两大方面作答。

具体如:1.青少年成才方面:①树立……理想(意识)②发扬……精神③学习……知识,提高……素质④培养(提高)……能力,为……作贡献;2.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怎样做国家:国家:①宣传……知识,提高……意识②落实……政策③完善……法制,增强……的法制观念④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行为⑤推广(开展)……活动;3.公民(青少年):①宣传……知识(政策),认识……重要性(意义)②学习……知识,提高……意识,增强……观念③从自己、现在、身边小事做起,落实……行动④同……行为作斗争

(十)“意义”型题目

设问方式:有“积极影响”“政治、经济意义”等。

解题方法:“意义型”主要是针对某一“做法”或某一“事件”有什么意义来设问,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首先要明确有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社会意义。还有对个人、国家、社会的意义。答案要点要紧紧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有些题目作答时还必须结合党和国家提出的最新精神。

(十一)“感想”型题目

有什么感悟或悟出什么道理,谈感想等。

政治小论文的解题技巧 篇4

一、解题主观题的技巧

1.解答的一般思维过程:①阅读题目及材料,认真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规定的角度、答题的指向等。②根据关键词,确定题目类型,思考解题思路、方法。③根据关键词,联想与题目相关的基本知识点。如果知识点较多,根据题目要求需要多角度作答的就要多角度作答。如果题目已规定了角度就要选择规定的角度知识作答。④运用相关基本知识点,根据解题思路,按题目要求作答。

2.只要题目有材料,答案中就必须要有概括材料、联系材料的内容。

3.不仅要看清题目作答,还要看清分数作答,一般几分就是几点。

4.要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的答案,全面作答。

5.答案分点(一问一答,一答一点),字迹工整,在指定区域作答。

6.尽量用政治术语,尽可能用学过的课本知识,课本词句组织答案作答。

二、常见题型的解题思路

①道理(书上的知识点)①含义

1、启示题

2、为什么 ②原因、现状

②怎么做(重点写)(必要性)③重要性(意义+地位)/ 危害

①含义

3、重要性②意义、地位

③体现的道理

①内因①积极影响

4、原因、影响②外因②消极影响

①总说:相互联系、影响等①写出A是什么(或A的相关知识)

6、关系②分说:、从A②写出 A与B之间的联系

谈③根据B的题型来组织答案

8、评析、辨析类:

评析型题目首先要分析题中含有几种观点;

哪一个人或哪几个人有哪些言行,如果观点较多,人数较多、人物的言行较多就必须要分别对每种观点,每个人物的每种言行进行评析,否则会出现遗漏评析而失分的现象。

(一)观点评析

(1)全对型①正确②分析正确的原因(课本上的道理等)③对我们的启示。

(2)全错型:①错误②分析错误的原因(正确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观点错误的原因等)③对我们的启示?

(3)正误混杂型:①观点是片面的②分析正确的观点(分析正确的原因、对我们的启示)③分析

错的观点(用关联词“但”;指出正确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观点错误的原因;对我们的启示等)。

(二)行为评析

(1)全对型①某某行为是正确的②行为对的原因(行为的性质;符合法律、道德的依据;意义;不这样做的危害等)。③对我们的启示。

(2)全错型①某某行为是错误的②错误的原因

(行为的性质;违反法律、道德的依据;危害等)③写出正确的行为及对我们的启示。

(3)正误混杂型:①分析正确的行为:某某行为是正确的,行为正确的原因(行为的性质;符合法律、道德的依据;意义;不这样做的危害等)②分析错误的行为:某某行为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行为的性质;违反法律、道德的依据;危害;不这样做的好处等)③写出正确的行为及对我们的启示。

9、请谈谈对理解、认识、看法,劝说题,方法类似问题于---评析题,也可采用:判断+3W(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①个人自己(知识、能力、觉悟、法律道德素养、人生价值等)

10、(没有主语)意义②他人

(用有利于的句式)③国家、社会

④家庭、企业、学校、班级

有主语的意义类:围绕主语从多个方面(如个人可从思想品德、学习、身心健康等角度分析;国家社会:可从政治、经济、文化、和谐等方面分析)分析意义。

11、危害题的角度:类似于意义题,请用---不利于、破坏了的句式

12、怎么做、建设题、计策题,前面没有主语或者说我们应该怎么做时,必须要下列角度全面分析 ①自己个人的做法(思想上、行动上等)

②国家的做法(道德、法律、宣传教育等)

③社会做法

④家庭、企业、学校、班级的做法

如果有主语就必须围绕主语,从多个方面思考解答。

①思想上:树立-----意识

13、个人(青少年)怎么做②行动上:自觉行动(理论+具体的行为事例)

宣传----重要性、作斗争、举报投诉、向相关部门提建议

①知识:有利于了解------的知识,开拓了视

14、参加实践活动

(一)开展活动的原因、目的、意义、收获有②能力:有利于增强创新、实践、组织、搜索信息、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等的能力

③情感觉悟:有利于增强------意识或者情感,有利于使我们自

觉落实------行动。

(二)活动途径(研究的方法):(1)上网查询;(2)实地考察;(3)访问专家;(4)查阅资料等。

(三)活动形式:(1)主题班会;(2)演讲;(3)黑板报;(4)手抄报等。

(四)开展研究收集信息、资料的主要方法有:查阅资料、上网查询、调查采访、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

(五)小课题研究(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为:①发现问题,确定主题,制定计划(活动方案)—→②通过多种途径、开展调查,收集资料(信息)—→③整理、分析、归纳资料(信息)—→④撰写研究(调查)报告—→⑤提出相关建议措施,交流、展示活动成果等。

(六)成果展示形式:小论文、调查报告、建议书、手抄报、黑板报、专题讲座等。

关于中考政治时事解题方法技巧 篇5

1.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中考时事政治的选择主要是填空式选择,直接考查对相关问题的了解。一般来说,解答出错主要是由心理原因造成,如紧张、大意、笔误等。在开卷考试的情况下,认真审读试题,仔细对照资料,耐心核对答案是保证不出错的关键。

2.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方法

中考时事政治的材料分析题有两大类型:分析材料型和导向材料型。分析材料型要求对材料进行分析、概括、说明、理解等;导向材料型是把材料的中心作为回答问题的出发点,材料主要作用是限定答题方向,一般不直接分析材料。时事政治的材料分析题,一般来说试题的开放维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特别要注意的是从多角度考虑问题,而不用核心要点回答或者遗漏要点是导致丢分最常见的情况。

3.活动探究题的解题方法

从近几年的中考看,利用时事政治的材料作为活动探究背景的试题越来越多。与通常的活动探究题相比,一般难度有所提高,题型变化不大。只要按照常规的活动探究习题去处理即可。

4.思想品德小论文的解题方法

政治当代世界经济分析题解题技巧 篇6

政治当代世界经济分析题解题技巧就在下面,作为一个考生,当你遇到世界经济的时候是怎么样解题的?请看下的政治当代世界经济分析题解题技巧哦!

1。现象对比说明题(地图题,图表题)。

第一,文字描述现象的对比:概括文字中心思想,并对两段(或以上)材料反映的现象进行对比,说明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存在这些对比的原因,最后说明改进题目所涉及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第二,对地图类题目(主要关注土耳其地图和中东地区的地图):概括说明地图所示的国家和地区在地缘政治中的地位(土耳其处于东西方对峙的前沿,连接欧亚的十字路口;中东地处亚非两大洲交界,是世界石油资源最富集的地区);分析地图对应地区的历史文化影响(土耳其面临宗教势力和世俗势力的冲突;中东地区历史上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祥地,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同时也是不同文明和信仰冲突集中之地);分析地图对应地区冲突的国际因素(对土耳其来说是与美国关系的微妙变化,以及随着俄罗斯在反恐问题上的直接介入,土俄关系变得敏感;对中东地区来说,既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分而治之的策略,又有美国、欧盟对亲西方政权的扶持,及其背地里支持的所谓“阿拉伯之春”,还有俄罗斯不愿意放弃对叙利亚等传统势力的努力)。

第三,对图表类题目:一般来说,这类题目以可持续发展或其他全球问题的考察为主。

这种类型的题目,关键是对图表信息的分析和概括,即概括出图表反映的主要变化,然后再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

2。引言理解题。

第一,分析引言的背景。

一般来说,题干会交代引言的时代背景。

此外,还要注意引言作者的立场,有的材料会交代引言作者的背景资料(国别、职位等)。

这些信息一定不能忽视,而且应该在答案中有所体现。

第二,说明引言的内涵。

结合背景和立场,抓住引言的关键字,说明引言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

第三,说明引言的意义(正面)或危害(反面)。

在准确表述引言内涵的基础上,应揭露其实质,表明引言所要表达的目的。

进而提炼其意义,说明其深远影响,或批判其错误和可能导致的危害。

3。观点定性题(反驳美国、称赞中国的万能公式)。

第一,反驳美国的万能公式:美国的上述行为或主张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违背了联合国宪法章程的宗旨和原则;践踏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不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国际事件的是非曲直做出的客观判断;肆意干涉别国内政,是新干涉主义的表现;不利于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发展;不利于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不利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和全球治理;不利于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不利于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利于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福祉。

第二,称赞中国的万能公式:中国上述行为或主张符合联合国宪法章程原则和国际法的基本准则;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国际事件的是非曲直做出的客观判断;有利于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发展;有利于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和全球治理;有利于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福祉。

4。原因解析题。

第一,主观原因:本国的整体利益或者国情、实际情况。

第二,客观原因:当今世界的大背景(包括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金融危机、恐怖主义等)。

第三,历史原因:奉行的政策是国家特点的体现,并且简析政策发挥的.重要作用。

第四,现实原因:国家的现实情况及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比如:中国的中国梦;美国的债务危机、战略东移;欧洲的难民危机;日本的右倾等)。

5。 办法途径题(措施题)。

第一,地区冲突:依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通过政治谈判和平解决问题;尊重本国、本地区人民意愿选择发展道路,坚决反对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新干涉主义;加强文化交流融合,消除民族和文化隔阂;多种途径加快地区发展,消除地区动荡的根源。

第二,恐怖主义:坚决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加强反恐全球合作,反对在反恐问题上的双重标准;反对以反恐为名干涉别国内政,甚至入侵他国;标本兼治,在严厉打击恐怖主义的同时,帮助落后国家和地区加快发展,消除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

政治小论文的解题技巧 篇7

1. 审题要有全面性

审题是高中政治主观性试题的前提所在。学生在答题之前要认真审题,对整体的题目有一个完整全面的了解,不要漏掉题目中的重点信息,审题要有全面性。审题对学生的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对题目中的信息迅速地在头脑中呈现出答题的体系,在题目中找到与答题相关的信息,并进行解读,要明确这道题目的设计的知识范围是什么,题目中需要分析的对象是什么,要用哪些知识点进行解答等等。例如,在高中政治主观性试题的答题过程中,比较多的出现的是材料分析题,对待材料分析题目,学生要对整段的材料进行分析,然后分出层次,分段分层次进行具体地分析,善于抓住材料中关键性语句,进行勾勒,重点分析。例如,在高中政治主观性试题的答题过程中,出现图表性的题目,要首先看图表的标题是什么,涉及到的哪一部分的知识内容,然后看图表所呈现的具体信息,横向纵向都要进行具体的分析,最后,不能忽视图表的注释,往往在注释中存在着解题的关键所在,能够为解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 答题要有逻辑性

在审题之后,对题目进行了具体分析后,之后进行答题,可以在答题前先在草稿纸上简单列出答题的答题思路,一个简略的提纲,这样便于学生在答题时有条理性,不要想到一句写一句,使答题的内容混乱,没有逻辑性和条理性,使阅卷教师产生不好的印象。首先要明确题目在问什么,明确具体的答题的知识范围是什么,一般而言,高中政治主观性试题会涉及到多个知识点,这些知识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所以不能弄混知识点,知识点之间不能出现混乱;其次,在高中政治主观性试题的答题过程中,解题的答案不能一句话到头,没有层次,没有逻辑,要注意分段和分层次,使答题的内容有逻辑性,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政治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比较容易的出现的题目类型进行归类总结,指导学生如何答题。例如,在面对“反映了什么”此类的问题时,这类的题目可以是材料出题,也可以是图表出题,提出的问题一般为“材料中反映了什么问题”,“图表向我们反映了什么问题”,“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等等,解答这类问题时,学生要将材料整体化,然后再层次化,将材料中反映的现象和问题,用课本中的知识,加以复述并解答,对题目中反映的信息要全面把握,不能漏掉知识点,将知识点进行整合,有逻辑地进行解题。

3. 叙述要有针对性

学生在答题时要时刻注意题目问的是什么,题目问的是什么就答什么,答题要有针对性,不能脱离题目,偏离题目进行答题。在审题过程中,对材料的整体进行分层次的分析之后,就要明确答题的任务是什么,弄清楚题目所问的是哪部分的知识,问题涉及到的主体是什么,题目是在让解答哪些具体问题,要问什么答什么,有重点,有侧重,要全面。并且在答题时,要善于联系材料,答题过程中不脱离材料,将具体的知识点与材料进行紧密结合,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结合,在对材料进行概括时可以直接引用材料原话,也可以将材料进行提炼。学生在高中政治主观性试题的答题过程中,在答题的表述上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材料内容。例如,在解答“物质决定意识”方面的题目时,可以先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写出,再写“物质决定意识”的方法论,后面就要理论与材料相联系,可以这样写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材料中哪里体现了实际,哪里体现了这个原理等等。

教师在高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高中政治主观性试题的解题技巧指导,高中政治主观性试题在试卷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生在政治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有整体的观念,能够从整体上对知识有所把握,对政治的整体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和完整的体系。好的解题技巧能够帮助学生审题和答题,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要不断探索高中政治主观性试题的解题技巧,更好地指导学生,不断提高学生对高中政治主观性试题的解题的能力。

摘要:高中政治的主观性试题在试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占有一定比较大的比重,并且从近些年试卷出题来看,高中政治主观性试题越来越侧重于考察学生对于高中政治知识的整体掌握,并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全面分析并进行答题。学生进行关于高中政治主观性试题方面进行解题技巧的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和水平。

浅析政治高考主观题的解题技巧 篇8

在政治高考主观题中,主要包括材料分析题、辨析题与简答题。因为政治主观题答案可塑性比较大,和有标准答案的选择题不同,使得一些考生出现望而却步的情况,还有一些考生将试卷填满,却得分很低。其根本原因是考生并未正确掌握主观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一、分析设问方式和题型设计

1.设问方式

整体而言,政治主观题设问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a.问题主要体现了什么,是怎样体现的;b.问题的意义,像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等,有什么影响;c.应该怎样认识问题;d.试题所述情况的具体反映等。

2.题型设计

对近几年政治高考主观题进行分析发现,政治题型设计方面主要分为五种:a.时代感比较强;b.情境材料非常新;c.试题答案多元化;d.知识跨度比较大;e.命题形式多样化。这些主观题主要对考生整体把握知识程度、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解决的能力进行考查。

二、解答主观题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1.由于主观题有其自身特点,像事件具体性、材料热点性等,通常有些考生很难掌握这些特点,找不出问题关键。有的无限发挥,有的主观想象,有的答非所问,有的照搬书本,还有的套话、大话及空话连篇,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在对主观题进行解答时,首先要确保观点正确,其次知识要恰当地运用,最后要准确地表达语言文字。所以,在答题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逻辑问题严密性,大处着眼,细处落笔,不能信马由缰,提笔就答。

3.在解答主观题时,必须走好关键几步:a.一定要读完、读通以及读懂试题材料,找出试题设问角度及考查内容;b.答题前要先进行思维谋篇布局;c.通过准确、简洁的语言对主观题进行解答,不能泛读材料忙作答,有口无心想当然,结果导致文不对题,词不达意。

4.规范化学科解题语言的运用是解答主观题的重要标准。历届高考生解答主观题所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就是口语化。然而依照评分规则,出现不规范的答题用语也是会被扣分的。

5.在对主观题进行解答时,一定要注意灵活运用、有机结合。所谓灵活运用,是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对材料中所隐藏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答。所谓有机结合,就是有效结合试题材料与所学知识。若考生死记所学知识,缺乏灵活运用,照搬课本,这样不仅缺乏主观看法,同时又得不出准确结论,还会让阅卷老师认为是理论脱离实际。

三、主观题解题技巧

1.审读设问,细阅材料

由于主观题设题顺序通常是首先提供情境材料,然后提出材料中的问题。也许由于受其他科目的影响,所以考生通常喜欢顺序看题。未带问题看材料,使得考生阅完问题后,还要重新读材料,造成时间的浪费。若抛开问题看材料,那么考生头脑中就会产生不同于题设问题的结果,对正确判断题设问题造成直接性影响。

2.明确范围,分层答题

通常主观题在对知识范围进行运用上,大致分为不明确指出与明确指出。其中,明确指出是直接指出试题所需要运用的知识。而不明确指出就是间接指出试题所需要运用的知识。不明确指出通常在解题时存在一定难度。所以考生在最初答题时,一定要将几个层次划分清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此为主观题常用的设问方式。有时这些层次被单独提出,有时被同时提出,所以,考生必须认真审题,对问题进行区别性对待,将解答明确、行文简练以及满足设问要求作为答题根本准则,做到认真答题。

3.精心组织,重视逻辑

对所需答题层次及知识范围予以明确后,依照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精心组织,将与题设有关的、考生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对试题材料中的问题因素进行具体分析,通过逻辑性思维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推导。在行文中一般通过分述、概述以及总述的答题方式,因为只有这样逻辑严密、抽丝剥茧地回答问题,主观题才有可能得高分。

4.紧扣教材,抓交叉点

在进行主观题审题过程中,考生必须紧扣教材知识。政治主观题需要考生通过教材知识对其时政热点进行解答。主要变现形式是,给考生一个时政热点材料,再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等方式提出问题,而所提出的问题答案通常都隐藏于教材中。在明确材料关键词句与热点问题后,考生通过对照教材知识,将其热点有效对应于教材知识点,从而找出两者交叉点,以此作答。这样能够有效避免考生出现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情况。在备考复习中,考生一定要将对课本知识的熟练掌握视为备考复习的关键,因为主观题答案生互动,形成的知识结构图如下。

矛盾分析法(微观落实)

矛盾分析法(中观把握)

矛盾分析法(宏观把握)

然后对学生在自我复习中发现的而且尚未解决的疑难知识,做适时的引导、点播和化解。为此,教师必须在课前对学生的学案进行批阅,对疑难问题加以整理,从学生角度出发,明白学生为什么无法理解这些知识点。属于个别问题的,则个别解决。有些问题是带有普遍性的,则需要教师在课堂复习中重点讲解。讲解的时候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通过生活化例子、典型例题讲解等,让学生能够接受,真正理解。在复习《矛盾分析法》时,学生通过预习,提出了两个疑难问题:1.如何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及其关系?2.为什么说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发展?为了帮助学生有效突破这两个疑难问题,笔者专门制作了PPT,花了一节课进行讲解。首先通过运用生活中的例子讲清知识点。例如为了讲清楚为什么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发展,笔者举了一个例子:水+水=水,水+盐=盐水。然后告诉学生不同的事物在一起才能产生新的事物,并引用了马克思的名言:“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钞票会制造得这样精美吗?”通过课堂举例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很好地解开心中的疑惑。最后通过讲解典型例题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突破难点。

三、 限时训练,有效提升高考所需四种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有些知识感觉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学生也都弄明白了,但是题目变化了又会做错。所以知识理解了不等于能运用,实际运用水平如何,这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训练来落实。为此笔者专门设计了高考仿真限时训练,每节课精选一至两道高考主观题。在选编试题时,要突出重难点,保证课堂训练练在“疑难处”。训练时不是简单地做题目、报答案、对答案,而是给学生限定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题量,训练学生的解题速度,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完成题目后,要求学生和教师一起分析题目,组织答案。教师的讲评要“透”,一要让学生明白答案的每一要点组成及生成,借助于幻灯片呈现整个解题过程;二要注意举一反三,注重答题方法的总结、解题思路的归纳。然后让学生对照答案自己批改或相互批改,并留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回味、思考、整理、内化。在复习《矛盾分析法》时,笔者觉得学生对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完整把握还有一定困难,尤其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和“矛盾特殊性的第三个方面的表现: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和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这两个知识点。针对这个难点笔者专门设计了一个题目,结果真如笔者所料,10分的题目大部分学生只拿到4分。计时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紧张感,然后通过学生之间的自评和互评,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缺点,总结经验教训,相互学习和借鉴,共同进步。

四、依托热点初尝编题,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水平

积极反映国内外形势中的重点、热点问题,体现时代性和思想性,已成为高考命题的发展方向。因此笔者以时政热点为背景,让学生尝试高考命题。这对学生来讲会有一定难度,所以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法,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由教师选编年度时政热点,给定学生命题材料,每个学习小组分别从不同的主观题题型(如图表类、原因意义类、措施类、认识类、辨析类)编制题目,并组织好答案。学生编好题目后,教师把题目投影出来,然后师生一起来评价探讨并完善这些题目。笔者曾以美丽中国建设为背景材料,让学生尝试命题。在让学生尝试命题之前,笔者自己首先编了一道经济生活的高考题,给学生做了之后,鼓励学生也来尝试,要求他们编一道哲学的题目。通过学生尝试编写试题,既有利于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度,又有利于学生全面巩固书本知识,提高高考应试能力。

总之,高三政治复习课的成功离不开教师对教材和学情的深度把握,离不开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离不开对不同复习阶段特点的把握和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灵活确定。因此,在上高三政治复习课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考纲要求和政治课的特点确定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复习课的实效性。

政治小论文的解题技巧 篇9

1、国家为什么要做某事?(1)由国家性质决定。

(2)国家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三种对外职能)的内在要求。

(3)国家贯彻某项原则(民主集中中制、对人民负责、依法治国)的需要。

2、国家(政府)怎样做这件事?(1)履行国家职能(一定要具体到某一职能的具体内容——如何履行某种职能)。

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广播电视、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④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即国家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职能。维护社会安全团结,搞好社会治安,保护公共财物;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兴办各种公共工程,完善各种公共设施;保护公共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②内容:第一,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中国。第二,两种制度并存,国家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第三,“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③意义:它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④态度和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我们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一这是保持党的性质的决定因素。

3、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党的作用。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方向;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党的领导方式

(1)政治领导:制定党的纲领、1、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2、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主体之六:民族和宗教理论

1、民族理论。

(1)民族特征: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

三、关于当今世界著名的国际组织

1、按性质划分:

(1)政治性:联合国、阿拉伯国家联盟(T)

(2)专业性:国际奥委会、世界贸易组织(WTO)

2、按活动范围划分:

(1)世界性: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WTO)

(2)区域性:欧盟、东盟、非(2)坚持原则(一定要具体到某一原则的具体内容——如何做到某种原则)。

(3)政府权力需要制约与监督,政府应问计与民,发扬民主,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加强廉政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党为什么要做这件事?(1)由党的性质(两个先锋队和“三个代表”和)和宗旨决定。

(2)由党的地位决定(领导核心和执政地位)。

(3)由党的作用决定。

(4)加强党自身建设的需要(五个方面,尤其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4、党怎样做这件事?

(1)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加强党的领导(政治、思想、组织领导)。

(3)完善执政方式(科学、民主、依法执政)。

(4)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5、公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公民怎样做这件事?)

(1)因为公民享有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六项政治自由,监督权)。

(2)因为公民要履行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3)因为公民要坚持三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二、紧紧把握政治现象的主体,整理知识网络主体之一:国家

(一)国家(以政府为主)

1、国家性质,即国体。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国家职能。

(1)对内职能:①政治职能。即国家维护政治统治和政治稳定的职能。②经济职能。即国家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职能。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③文化职能。即国家

(2)对外职能:①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②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3、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1)民主集中制原则。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大与人民;第二,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第三,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

(2)对人民负责原则。

为什么要坚持?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国的国家机构性质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

如何坚持?第一,密切联系群众。第二,克已奉公、廉洁自律,接受人民的监督。第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依法治国的原则。

为什么?①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④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⑤对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贯彻?①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度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②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③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④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工作,以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⑤要做好普法教育工作,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⑥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⑦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执政。

4、国家结构形式。

(1)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2)“一国两制”。①含义: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

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二)人大

与前面政府主体知识基本相似,只不过将国家职能换成人大的权力;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主体之二:人大代表

1、法律地位: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权利:发言、表决免责权;提案权;质询权等。

3、义务: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机密;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接受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监督等。

主体之三:公民

1、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

在法律上体现为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

2、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2)六项政治自由: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公民必须在法律的范围行使政治自由。

(3)监督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3、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主体之四:中国共产党

1、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党的性质:一个理想、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四个行动指南,路线,确定奋斗目标,并通过法定程序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全体人民共同遵循的规范。

(2)思想领导:用党的指导思想教育党员和人民群众。

(3)组织领导: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和影响人民群众,从组织上保证党的纲领、路线,国家的宪法、法律付诸实施;培养、选拔、考核和监督干部,并向国家机关推荐德才兼备的干部。

6、党的执政方式。

(1)科学执政:遵循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社会主义事业。

(2)民主执政: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3)依法执政:紧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夺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基本方式。

7、党的根本目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8、党的建设。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2)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a、突出党的思想建设,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最根本的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c、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反腐倡廉。

(3)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这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9、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主体之五:政协

质(区别民族的最显著特点)。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各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2)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政策:区域自治政策。

2、宗教政策: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①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②宗教活动必须在法律、政策范围内进行,与行政、教育、司法相分离;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④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⑤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主体之七:国际关系

(一)我国为什么要做某事? 1.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相悖是国家冲突的根源。

2、我国的对外职能。尤其是“发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职能。

3、五个基本点:①基本立场:独立自主;②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③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各平共处;④基本立足点: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⑤基本国策: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

4、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5、符合和平与发展的当今时代主题。

我国怎样做某事?

1、履行对外职能。

2、执行外交政策。

3、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新秩序。

4、拥护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发挥联合国在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方面的作用。

5、行使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履行主权国家的基本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

盟、北美自由贸易区

3、按主体构成分

(1)政府间: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

(2)非政府间:国际红十字会

四、“意义类”主观题的解题思路与术语

政治意义:

(1)从人民的角度来讲: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发扬人民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从政府的角度来讲: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3)从国家的角度来讲: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巩固国家政权,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

(4)从对外关系来讲: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创设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5)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国际和平与发展。

(6)对党的政治意义

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保护党先进性,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做到产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7)思想文化意义:

上一篇:品牌咨询服务合同范本下一篇:10读书经验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