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三个结合” 实现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和有序流动的“双赢”
注重“三个结合” 实现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和有序流动的“双赢” 篇1
注重“三个结合” 实现大学生“村官” 成长成才和有序流动的“双赢”
新田县自2008年以来,共选聘大学生“村官”32名,其中:2008届6名,2009届6名,2010届8名,2011届12名。通过各类渠道已有序流出18名,现有在岗大学生“村官”14名。四年来,该县坚持以“锻炼培养干部、夯实基层基础、促进农村发展”为工作目标,注重“三个结合”,实现了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和有序流转的“双赢局面”。
一、注重待遇激励与制度约束相结合。一方面,不折不扣落实大学生“村官”的待遇保障,力求用待遇拴心留人、激励干事创业。新田是国家级贫困县,财政较为吃紧,但在大学生“村官”的待遇保障上,县委、县政府始终保持高度重视。去年9月份,该县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待遇,执行新的标准,即:每名村官的固定打卡工资从1100元/月提高到1500元/月,所服务的乡镇发放不低于300元/月的生活补贴,约700元/月的“五险一金”由县财政全额负担,对年终考评合格的大学生“村官”发放第十三个月奖励工资1500元,被评为全县优秀大学生“村官”的另行奖励800元/人。四年来,该县未发生任何关于大学生“村官”的负面事件。另一方面,狠抓大学生“村官”的管理考核,力求用制度管人管事、推动工作常态化。一是规范管理制度。结合中央、省市的最新政策,去年11月,该县进一步完善制定了《新田大学生“村 1
官”管理考核办法》,就大学生“村官”的任职、待遇、培养、管理、考核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二是强化日常考核。建立以“平时日志管理—季度督查通报—半年述职—考核”为主要内容的考评链, 要求大学生“村官”每月上交一次《村官工作笔记》和《民情日记》,每季度上报一篇思想工作小结,每半年完成一篇调研报告,年终进行工作述职。三是拓展三级测评。要求每名大学生“村官”在县、乡、村分别作出公开承诺,其承诺兑现和群众评议结果在年终三级测评前公示。同时,还将大学生“村官”参与网评、信息、调研以及参与绿化造林等情况列入县级测评的重要考核内容。
二、注重团队效应与典型示范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凝聚团队力量,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设计制作了“新田县大学生村官”队旗,开展了“义务治安巡逻”、“创卫志愿服务”、“环保绿化先锋”以及“红色回访教育”等一系列特色活动;按照“基地+岗位+村官”的思路,建立了20亩的“大学生„村官‟绿化造林示范基地”,并制定了定期管护基地长效制度;开展实施了“活力激发工程、能力提升工程、魅力塑造工程”三个工程,着力提升大学生“村官”在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锋形象。另一方面,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营造良好的争创氛围。注重对工作中的典型事迹和涌现出来的个人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推介,以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该县《大学生“村官”争做“五个先锋”助推创先争优》、《实施“三工程”促进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事迹在《湘组信息》、省委基层党建工作《简报》、市县电视台以及各类网络媒体中宣传报道;《让大学生“村官”与树苗共成长》还在《湖
南新闻联播》中报道播出;2010届大学生“村官”李治衡在村创办土鸡养殖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事迹被省、市、县多家媒体宣传;2011届大学生“村官”唐亮亮为留守儿童开办义务培训班的事迹,被大学生村官网、网易、新浪等主流媒体转载等等。
三、注重培养教育与促进流动相结合。坚持“引导不主导、服务不干预、帮扶不包揽”的原则,做好大学生“村官”“干得好”与“流得出”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强化培养教育,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综合能力,确保大学生“村官”流动有基础。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每年安排一批大学生“村官”参加中青班培训,每月安排2名大学生“村官”到县委办、组织部等单位和部分重点企业跟班学习,每月利用“新田县大学生村官”QQ群,定期开展网络集中交流学习活动,每季度召开一次座谈会,每半年开展一次集中学习考察活动。同时,还针对大学生“村官”的各类选聘录用考试,有针对性地为他们组织复习指导和面试培训。建立“3+1+1”培养帮扶模式,即每名大学生“村官”确定挂乡县级领导、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为培养帮带人,确定一名已流转大学生”村官”为辅导联系人,在工作上、生活上、思想上对大学生“村官”进行重点帮扶。另一方面,放活流转政策,扩宽流转渠道,确保大学生“村官”流动有平台。一是开辟绿色通道。适当放宽全县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的政策和选聘条件,每年全县公务员录用考试和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分别按不低于总招录人数15%、20%的比例,定向招录大学生“村官”。2011年,该县专门安排了4个公务员岗位、4个事业岗位定向大学生“村官”招考;并要求有关乡镇在大学生“村官”考试期间,安排专门的时间,用于大学生“村官”的复习准备。二是鼓励创业实践。专门设立创业基金,为创业困难的大学生“村官”提供资金扶持,积极与金融机构、有关部门协调,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鼓励自主创业。三是鼓励学习深造。目前,有5名大学生“村官”顺利完成了专升本教育,1名即将攻读硕士研究生。四是选拔培养。将表现优秀、群众基础好、愿意扎根农村的大学生“村官”作为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今年计划选拔2名优秀大学生“村官”担任乡镇领导班子副职。在已流动的18名大学生“村官”中,考录为公务员10人,考录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7人,自主创业1人;2008届6名全部实现有序流动,2009届6名流动4名,2010届8名流动6名,前三批的流转率达到80%;2011届流动2名。
【注重“三个结合” 实现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和有序流动的“双赢”】推荐阅读:
三个注重提升党员发展质量11-15
注重结合11-03
词语教学的三个结合点05-29
三个结合09-18
坚持三个结合09-09
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08-21
新课程实现三个转变11-12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应注重五看四结合08-01
班主任成长的三个阶段08-30
珍惜学习机会实现三个转变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