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现三个转变(精选11篇)
新课程实现三个转变 篇1
高中新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要求学生从“读化学”、“听化学”, 向“做化学”、“探究化学”转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全体化学教师确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从根本上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一、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学生在课堂上是有灵魂的个体, 是有自主能力的人, 他们不是待灌的容器。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理应既能学习知识、掌握知识, 又能得到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 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追求受教育者能够完成学业, 而是为了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教学也不再是仅仅为了毕业生适应就业的一时需要, 而是要让学习者学会终身学习。新课改要求以人为本, 教学应致力于发展学生包括智力在内的完整个性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要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对高中化学的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编排, 选择了一些跟学生终身发展有重要联系的知识, 而把那些旧的、繁的、难的以及和学生将来发展关系不大的知识予以删除。例如苏教版《化学1》 (P.41) 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备氯气的实验室装置要求掌握, 但对反应原理及方程式要求都淡化处理, 将此放人“化学史话”中。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专题1的学习目标要求是:1.认识化学科学、化学研究对象 (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认识化学变化本质、合成新物质) 以及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趋势;2.认识摩尔、简单的化学计算和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3.认识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4.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另外, 对栏目的设置进行调整, 增加了“交流与讨论”、“活动与探究”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以传授知识为主, 而应关注学生的发展, 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充分得到锻炼, 展示出他们的才华和能力, 不能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 把什么内容都教给学生。
二、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 指出学生的智力是由多方面能力构成的;而现行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要求学生学什么都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规格、同—要求。课堂教学用一种模式, 考试用一把尺子, 评价用一种标准, 硬是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培养”成一种模式化的人。这是既不符合学生实际, 又不利于现代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明白要让学生全面发展, 并不是要让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 构建—种能体现差异性教学的新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是新事物, 需要多学习, 多研究, 教师之间多切磋, 集体备课制度化、规范化、系列化。集体备课时, 力求最大限度地分析学生学习差异性, 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有些同学通过练习能较好地掌握知识, 有些同学则通过实验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就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苏教版《化学1》P21常见物质的检验教学时, “活动与探究”要求检验化肥NH4CL、 (CH4) 2SO4、KCL、K2SO4中所含的离子, 初中经过实验训练的同学, 马上就能说出方案并顺利开始实验;初中没有经过实验训练的同学就怕实验, 等着老师实验。对这些学生就得鼓励, 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 让他们先在草稿纸列出方案, 经过小组同学讨论、老师肯定并指导实验要领, 然后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实验。平时多与学生谈心, 了解学生的需求, 知道学生的困惑, 关注每位学生的需要, 关注学生的欲望, 根据学生的情况, 确定教学模式, 从而找到因材施教的方法和途径。
三、关注教师“教”向关注学生“学”转变
现代教学研究表明, 学生的学习存在两个心理过程:一个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的过程;另一个是感受———情感———意志、性格的过程。前者是智力活动, 后者是非智力活动, 两者密不可分, 缺一项都不能真正成为合理的教学过程。因此, 新课程每堂课都要有三维目标。旧的教学模式, 只重认知过程, 注重知识灌输, 轻视情感过程, 忽视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牵着学生走, 学生围绕教师转, 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 老师总是把现成的结果教给他们。长此以往, 学生习惯被动学习, 学习的主动性也逐渐丧失, 每次都等老师给出答案, 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 要不断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要有超越教师的意识, 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之间情感、思维的教学互动过程。在教气体摩尔体积时, 学生在总结归纳出在标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 L/mol后, 马上就有同学得出1mol固体物质的体积与物质的密度的规律, 得出密度越大摩尔体积越小的结论, 但这是错误的结论。究其原因是课本上刚好用铁和铝做例子, 学生是经过思考的, 教师就要鼓励学生, 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思维。对这个只适合铝和铁的结论, 老师应予以纠正。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明确自己是平等中的首席, 关键是设置好课堂情景,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综上所述, 新课程要求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意识, 作为我们一线老师首先要让学生进行合作、研究教材、对实验进行改进创新。通过对这个实验的改进, 学生就知道做焰色反应的物质可以是溶液、晶体、或气体。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更好地理解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 是物理变化的实质, 会取得意外的收获, 再者改进实验装置简单, 操作容易, 学生也很乐意完成。在实验中出现的新问题将为学生探究提供新课题, 他们每解决一个问题, 就会增加对化学的一份热爱, 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不断地得到提高, 以精湛的教学艺术为核心, 理论联系实际, 真正将新课改理念落实到实处, 落实到每一节课堂上。作为一线教师, 要做到让每一堂课都非常大气, 同时又富有灵气, 每节课都有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亮点, 从而实现学生的终身发展。
新课程实现三个转变 篇2
能够放下繁忙的工作,抛开繁琐的家务,静下心来学习理论知识,加强党性修养、拓展世界眼光,感到机会实在难得。在3月13日的入学教育上,党校培训部领导要求学员要尽快实现由部门领导向党校学员的转变,由工作向学习的转变,由家庭生活向集体生活的转变。经过近半个月的学习,现就如何尽快实现以上三个转变谈四点体会。
一、单位领导和家人的支持是尽快实现三个转变的前提
刚来报到的那几天,心中确有放不下的担心和牵挂:主要是担心自己分管的工作别人接不上手,影响了工作的开展;牵挂无法关心照顾家人,他们的生活会怎样。半个月来的事实证明,我的担心和牵挂都是多余的,因为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理解支持我的学习,在人手少任务重的前提下,他们毫无怨言地承担了原属于我的工作,为了让我安心学习,不再为工作上的事找我;我的家人也理解支持我的学习,把家里安排得井井有条,让我安心学习不分心。
二、紧张严格的教学安排是尽快实现三个转变的助推器
从44期党校班的培训计划中,不难看出,学校和班主任老师对教学安排可谓用心良苦,主要表现在,一是开班准备充分,刚办完报到手续,我们就拿到了制作精美、内容翔实的《培训方案》,从培训目标安排到考核方法内容,从作息时间到安全教育,应有尽有,人未进房间,学习就已经开始预热了;在开学典礼前,学校培训部领导和班主任老师就先行对我们进行入学教育和破冰热身,使我们作好了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的准备。二是教学目的明确,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通过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通过研究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学习研究国际跨国石油公司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培养组织、政治、思想、作风、能力过硬的党务政工干部。三是教学安排严谨,党性修养、理论基础、世界眼光、综合知识讲座、国有企业战略和现实问题等五大模块前后贯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教学过程中通读原著与深度讲解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学习理论与解决石化企业现实问题相结合,推动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在短时间内投入学习的状态。
三、严谨、博学、和谐、超越的班级团队是尽快实现三个转变的催化剂
来自五湖四海上中下游的同学们通过破冰热身,立即一见如故,距离感消失了,团队感增强了;通过胜利拓展,迅速形成了对高绩效团队精神的认同,初步形成了团队的领导核心;通过对班级精神的反复讨论,同学们对严谨、博学、和谐、超越的精神氛围形成共识,在这种精神的催化下,我们融入了一个大家庭,彼此没有了企业职务称谓中的书记、主任和处长,取而代之的是班长和班委、组长和组员在班级中的各自坐标,我们亲如一家,每个人都是这个班级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四、提高自身修养和能力的内在需要是尽快实现三个转变的加速器
新课程实现三个转变 篇3
一、情感投资,激发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育学家布鲁纳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的,教育本应以人为本,爱孩子是我们的义务。爱孩子,我们就要蹲下来看孩子,而不是做高高在上的老师去俯视孩子。
教育家周弘也曾说过,每个孩子都像一颗原子弹,都有巨大的潜力。不同的孩子当然要给予不同的期待,我欣喜地发现:在课堂上只有讲得不地道、不流利的学生,却没有不肯开口的学生,因为他们把我对他们的信任和期待已经内化为他们自己对自己的信任和期待,这是多么难得、可贵的突破啊。
二、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在使用中学习
多年来,外语教学中教师的中心地位造就了不少高分低能的学生,我们为这样的学生难过,更为我们的教学观念的落后而伤神。要将引导、鼓励、帮助留给老师自己。大胆的时践让我们惊奇地发现:自己教得轻松了,学生学得也轻松了,成绩也上去了,能力提高了,同时也达到了外语学习的目的——交际。实践表明,在使用中学习很好地体现了语言的交际性,在交际交流中能培养语言的流利性、灵活性和准确性。在实践教学中,我们最大限度地创造给学生使用语言的机会,如今我们知道,老师退后讲台一步,竟然也是海阔天空。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听说领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我觉得外语教学应该选取种种教学方法合成一个最适合自己课堂风格的方法,因为教学方法实在太多了,每种教学方法又各有千秋、不分伯仲。因此,我们要了解种种方法的优缺点,灵活运用,更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学生实际及自己的教学风格有效灵活地使用。这就是所谓的“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具体的外语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老师、教学设备、环境的不同,选用了一种最适合的方法,以此为主,兼取各家之长,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在教学中老师是能力的培养者
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一些同学,每遇到一个生词都得有老师教。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教会学生必要的独立的学习本领,也就是说,在学习的道路上忽略了培养学生自己走路的能力。学生不能永远有教师陪着,他们今天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是为了明天能独立学习。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每个学生的能力各有不同,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强,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弱,有的学生识记快、遗忘慢,有的学生识记慢、遗忘快。所以在教学中,要善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能力,把班上每个同学的特长都牢记在心,这样在教学中才能面向全体,因人施教。要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兴趣。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要精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其次,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让学生感到英语是一种活的语言,在愉快中得到知识。第三,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由于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所以凡我所教的学生,上了高中,英语成绩也是不错的。当今社会,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在提倡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强调在合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者、教师也倡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要由原来的功能型教学模式转变为任务型教学模式。这一理论要求学生大面积在班级里开展各种活动,使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桥梁,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催化剂,它点燃了智慧的火把,师生在平等、民主、愉悦的氛围中共同参与挑战性问题的讨论和探索,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才是新课程所追求的理想课堂。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以高素质去主动适应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方向的改革,才能接受新时代的挑战。
新课程实现三个转变 篇4
一、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转变传统角色
在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授-受”关系, 学生成了消极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新课程改革则要求在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内师生之间实现相互沟通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 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则应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体验, 让学生掌握不同的学习方式, 使学习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和趣味的互动过程。
教师要从一个学习的控制者转变为学习的参与者, 无论是学习任务的提出, 学习过程的计划, 学习方式的选择, 学习小组的组成甚至是学习结果的构想都应当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要变课堂为学堂, 变教材为学材, 教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教师要从学习的预设者转变为学习的合作者。学习过程不能每次都是让一群毫无准备的学生面对一个经过充分准备的教师, 而要将学习变成学生教师共同设计共同完成的一个过程。教师要从一个学习的权威者转变成学习的引导者。教师不能再是一个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和信息传递者。对学生来说, 他们更需要老师是一个参谋, 顾问和引导者, 真正做“经验共享”“教学相长”。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总之, 一名合格的政治教师就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转变和琢磨自己的角色, 信任和解放学生的学习能力, 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气氛, 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当前, 还要关注他们的未来。真诚地面对学生, 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与爱戴, 才能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才能获得成功。
二、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在新课程改革中,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具有以人为本和教育现代化的思想观念。而教育的现代化, 既包括教学设备, 管理设备等物质条件的现代化, 又包括教学思想和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对于政治课教学来讲, 最迫切的、最具根本性意义的还在于实现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长期以来, 由于思想政治课偏离学生实际, 使学生普遍失去了学习兴趣。从教学效果看也不尽如人意, 往往出现思想政治课考试成绩与学生实际思想政治水平两张皮的现象。有一些思想政治课成绩优异的学生, 却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荣誉感;心胸狭窄, 自私;在家不愿与父母沟通交流, 不愿分担家务, 甚至亲子关系紧张等现象。就其根本原因来说, 这些都与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偏颇密切相关。一般来讲, 以往许多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只满足以下两个方面: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 使学生能对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巩固。新课程改革后, 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除以上内容外, 还应该至少包含以下两个方面: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观点、信念;内化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良好行为习惯。也就是说, 不但要让学生学知识, 还要教会学生用知识。要让他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时, 能用自己目光去发现, 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 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所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都应该做到这个思想观念的转变, 使思想政治课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人类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深刻的社会巨变和创造性重建, 未来的发展需要知识和创新精神来推动。因此, 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师必须与时俱进, 学习现代教育理论, 积极探求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 不断地更新观念, 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 接受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三、教师必须转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满堂灌”。45分钟, 教师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 不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主动学习。其实, 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 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 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 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 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教学方法的转变是教学改革的前提, 因而必须要改革教学方法, 必须彻底打破这种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
首先, 要结合教科书的内容, 围绕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身边的现象和事例, 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事例相结合, 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让学生不是直接接受教材信息而是参与其中与教师一起探讨。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更能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的渴望, 从而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去思考, 去体验!
其次,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应特别重视学生这一主体, 想方设法让他们活起来, 动起来。教师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探究的课堂情境, 形成愉悦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教学情境中保持自我安全感和舒适感, 才会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求知探索和思考的潜能。要改变生浇硬灌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权。要教在学后, 学在教前, 生为主帅, 师为参谋。一般可采用“问题讨论法”“主题研究法”“师生交流法”等。力求营造、兴奋、参与、投入的氛围, 其中主要是在不同的教学形式下, 如讨论、辩论、小品表演、社会调查等活动中, 让学生普遍参与, 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 体味书本知识的科学分量和智慧的甘露, 改变智力的惰性状态,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自己课堂的生力军, 找回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对学习的兴趣, 学生动起来, 课堂活起来, 教学效果也就会好起来了。
再次, 在教学中注意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教学中坚持“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的学生, 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教学。比如, 有的同学因学习成绩较差而产生破罐子破摔思想。教师就应鼓励他们每天进步一点点, 每个人都能收获奇迹!
最后, 在教学中, 应把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作为思想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平时严格要求学生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并随时注意自我约束和自我矫正。对能力较强的学生, 还可进一步要求其运用思想政治课中所学的基本理论, 去分析各种社会现象, 解决各种现实问题。
总之, 新课程改革对思想政治课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需要我们每一个政治教师有勇敢的探索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去反复实践总结和提高。我相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及越来越多教师的参与, 一定会迎来一个思想政治课教学明媚的春天。
摘要: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 结合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实际, 阐述了新课程改革形势下作为一名合格政治教师必须遵循教育发展规律, 做到“三个转变”:即角色的转变、教学观念的转变、改革教学方法, 以顺应新课程改革对政治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突出“三个转变”实现有效教学 篇5
根据《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评价“既要考虑教学目标的落实,又要兼顾学生的起点”,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固化课堂教学评价的模式,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学生的实际学情、教学的目标等,开展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本文就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谈谈如何转变课堂教学评价的模式,实现中职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由简单化向具体化转变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最常见的情况是简单化评价。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大多呈现出一种简单地判断式评价。在回答问题后,学生普遍接受到的是“嗯”“对”“不错”“答得还可以”等简单化评价,往往失去了课堂教学互动的激情,也就失去了在课堂上证明自我、表现自我的期待与欲望,这对于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是不利的。这也是当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当教师提问或者请学生主动上黑板板演时应者寥寥的主要原因,学生没有从这种互动中得到足够的肯定与鼓励。有的教师以为对学生的答案只要是肯定、少加批评或不批评,学生就会愿意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这只是其一,短暂来看有一定效果,但是当简单的肯定和廉价的赞美多了以后,学生自然也就难以对这种没有“营养”的互动感兴趣了。
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应该把握中职学生的特点,特别要考虑到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他们渴望表现自我、证明自我的内心有清醒认识,在课堂教学评价上做好文章,既不只是进行简单的肯定和赞美,也不能对学生采取一味讨好的评价方式,而应该对学生的互动情况进行具体化评价,以认真倾听、具体评价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提升其互动的兴趣与热情。
比如在《鸿门宴》教学中,对于项羽为什么不听从亚父范增的建议,在鸿门宴上刺杀刘邦这一问题,笔者先后请了三名学生回答,以下为课堂教学片断:
生1:从文中看,主要是项伯的前期工作做得好,事先已经在项羽那里为刘邦求了情,已经消除了项羽的怒火。
师:嗯,你能够注意到项伯这个“卧底”在其中起的作用,说明看得很仔细,那么还有没有更直接的原因?
生2:我觉得,主要是项羽这个人本身目空一切、骄傲自大,总认为自己武力非凡,不需要靠刺杀这种不光彩的行为,太过于自信自己的实力,认为自己掌控一切。
师:确实,在鸿门宴中话语权最大的其实还是项羽,项羽自己的个性决定了其行为,你从项羽的内心情感分析,这是抓住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哲学学得不错;那么还有其他方面吗?
生3:其实这也许和范增的个性有关,范增比较强势,但与项羽缺少沟通,导致项羽可能存在逆反心理,于是没有按照范增的安排去做。
师:你很能举一反三,一下子就抓住了项羽的对立面。其实在鸿门宴中不仅仅是刘邦、张良这一方,还有自己信任的亚父范增,范增的个性也导致了两者的嫌隙,最终导致其出走。鸿门宴中最大的输家其实是项羽。
在教学片断中,可以看到对三位学生的回答,笔者分别做出了不同的评价,但都很具体,就其回答的角度作出了点评。这其实就是最大的褒奖,对于其他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指导和激励,让其他学生感觉“他行我也行”。
二、由平面性向针对性转变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不少教师习惯于平面性地进行评价,就像是简单地对学生回答的内容进行回应,缺乏应有的针对性。一些中职教师比较认真,对于学生的回答内容,往往不再是“对”“错”这样简单判断式评价,也能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做出评价,但是往往评价都存在求全责备、平面“苛责”的情况,不能有针对性地指出学生回答中的可取之处,久而久之也就让学生对回答问题感觉有压力感、疲惫感,从而慢慢安于沉默。当学生回答问题后,特别渴望听到教师对自己答案进行点评时,大部分听到的却是“答对了一部分,还不够全”“有些地方答得不够妥帖”“还有几点没答到”“深层次的内涵揭示还不够”,回答互动的积极性也就很容易受到挫伤。
在具体课堂教学中,中职语文教师应该怀着欣赏与发现的情怀,尽可能多从正面去挖掘学生回答中的合理成分,有针对性地予以鼓励和点评。即使学生回答内容有误差和欠缺成分,也要换个角度进行合理评价,或者有针对性地指出其中不足之处,让学生学有所得,不至于云里雾里,更不至于因为回答不理想,因为课堂中的无视甚至嘲笑而影响到回答和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笔者在执教鲁迅杂文《拿来主义》时,对于“在现今时代,是‘拿来主义还是‘送去主义更有市场”这一问题的探讨,有两名学生的回答有点不那么“靠谱”。
生1:当然是“送去主义”更有市场了,我们可以学欧美那些发达国家,将一些垃圾送到不发达的国家,处理了垃圾还赚了钱。
师:你肯定比较喜欢看新闻,新闻中那些所谓发达国家的行为有失风度,因此也招致国际舆论的谴责,所以这样的“送去”其实付出了名声的代价,长远看也不划算!
生2:我认为“拿来主义”在现今时代更应该发扬光大,我们也可以派遣间谍到发达国家购买、盗取先进科技,这样要省很多成本,早点赶上西方。
师:这想法很现实,短期看还不错,但是这样的“拿来”缺乏我们自己艰苦奋斗的基础,并不扎实,成功率也不一定高,拿得太多到最后自己就不会“自力更生”了,对不对?
可以看到,在教学中,教师没有就学生所谓“不靠谱”的答案进行苛责,更没有“一棍子打死”,也没有听之任之,而是有针对性地做出点评。一方面找出其中合理成分或者可取之处,另一方面帮助分析其中问题,从而保护了学生继续回答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会让其他学生避免走进这种片面思考的死胡同。
三、由总结式向引导式转变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很多教师习惯于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式评价,这种评价往往不分对错,不分深浅,是一种程式化的总结,是一种缺乏个性的评价方式。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要义在于让学生在评价中领悟到学习方向,在评价中明确自己思考的角度与思路对在何处、欠缺在何处、下一步应该如何思考等,而不是仅仅淹没在这种程式化的总结中。当学生在回答之后,信心满满地等待教师进行评价时,教师却虚晃一枪,对刚才学生的回答直接就是“几位同学刚才回答都不错,这个问题其实是这样……”“几位同学的回答都有欠缺的地方,结合起来看,这个问题是这样……”,类似这种回避评价、以问题总结的方式进行评价,无疑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考。
在具体课堂教学中,中职语文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注重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通过充分引导,让学生慢慢学会深层次思考。在教学中,并不是要撒网式地让学生互动,有时候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其实更重要。比如笔者在讲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时,在发现学生回答问题的思考程度比较浅的情况下,并没有急于换其他学生来作答,而是通过引导式评价,激励学生慢慢走向文本深处。
师:文中,作者及其一家帮了老王不少,也并没有看不起老王和对不起老王,那么为何会感觉“愧怍”呢?
生:我觉得主要是因为“老王”最后一次到作者家,作者没让他进来坐一下,也没有倒杯水喝,特别是还要给钱给老王,现在觉得不好意思。
师:嗯,对文章看得很仔细,细节看得很具体,那么作者为何“没让他进来坐一下”“也没有倒杯水喝”“给钱给老王”,你觉得作者为什么会这样?
生:作者好像有点怕老王,对老王不够亲切。
师:“怕”应该不至于,毕竟是熟人,“不够亲切”是什么意思呢?从心理层面你觉得是怎样的?
生:就是作者并没有将老王当作自己的家人、亲人,如果是家人或者亲人的话,肯定会想到将老王请进来坐一会,聊聊天,倒杯水,也不好客气到因为老王的鸡蛋非要用钱来偿还,这样显得好像陌生人那种“有账算账”的感觉,挺冷漠的。
师:确实如此,那么老王是怎样对待作者一家的呢?作者的愧怍有没有道理呢?
生:老王在临终前拖着病体将对于自己异常珍贵的鸡蛋送给作者,是将作者当作亲人的,但是作者的行为却给了他一盆冷水,作者的愧怍就是感觉自己的付出与老王的付出不成正比。
从这个教学片断中可以看到,笔者并没有因为学生一开始回答得简单、肤浅,就随意“放弃”学生,而是选择相信学生,继续通过引导式评价,通过鼓励和诱导的方式,让学生一步一步深入文本,最终实现了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深刻思考。如果教师从一开始就因为学生回答不到位而开始选择其他学生作答,一方面这位学生就会产生挫败感,另一方面其他学生未必就能答得更好,不如以这种代表性回答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慢慢走向深入,同时也为其他学生作答给出了良好示范。
课堂教学评价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评价“不仅是为了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更重要的是及时向教师与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从而实现有效教学,因此更加要“体现检查、诊断、反馈、激励、导向和发展的功能”。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固化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学生的实际学情、教学的目标等,改变单一、平面、总结式的课堂教学评价,开展多样的、有效的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为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3~2014年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立项课题《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评价标准实践性研究”——以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为例》,课题编号:2013121)
新课程实现三个转变 篇6
评课是开展“校本教研”的窗口,教师的教学理念、行为、方法、效果和思维方式等均将在这一窗口中得到交锋和碰撞,得到检验和验证,真理将从这里产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评价观念的转变,传统的以评价教师的“教”为唯一标准的结论式、评教式、点评式、独断式的评课方式已经不适应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要求,评课改革势在必行。新课程正催生出一种研讨式、生成式、对话式、激励式的评课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的评课更加关注过程性、反思性、生成性和发展性,更加关注评教与评学的和谐统一。
一、评课目的:变“结论式”为“生成式”
传统的评课是从教师的能力素质出发,以教师的行为表现为评价对象,教师是教学研究的客体。评价更多地关注教师的课上得好不好,教师讲得行不行,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关注课堂的结论是否完美,以课堂教学结果对教师进行定性描述,给教师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不能充分利用评课挖掘教师的潜能,开发课堂中潜藏的具有创生意义的问题,通过问题激发教师对教学过程和施教策略的重新反思、认识和思考,进行有意义的再生成和再创造。因而传统的评课过程是一种提取“结论”的过程,是对教师定性的过程,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等到这个结论。评好了扬眉吐气,评不好垂头丧气,有的竟然一镢不振,教师的存在意义和生命价值受到严重的挑战。
新课程中的评课是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出发,以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表现为研究对象,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关注的是课例中反映出来的具有创生意义和建构价值的问题,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行为反思性、生成性研究评价活动。所以,走进新课程中的评课从根本意义上讲,是教师主体生命的投入,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的一次再认识、再生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是作为一名旁观者和外部的观察者的角色进入对象,而是以一名参与者和研究者的角色与对象融为一体,在课堂评价的互动交流中不断地通过体验、反思来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修正自身的教学行为,领悟教学的技艺,体味教学的乐趣和生成过程,感受自己生命的意义和存在价值。因此说新课程中的评课是教师与一种“经验视界”“文本视界”“生命视界”的真正融合,是创生一种新“视界”、新智慧的过程,是教师与新课程的对话、与自身的对话、与教师的对话过程,是一种对话文化、融合文化和生成文化。新课程中的生成性评价不以教师教得行不行、好不好为内容,而重在对课堂中教学资源使用和开发、教学的组织引导策略、师生的多维参与行为表现、教学目标的达成效果等进行评价,深入挖掘潜藏在这些内容背后的深层次的课程意义或教育现象,引导教师对这些课程意义和教育现象进行灵活的有选择的反思、剖析和研究,分析其中体现出来的教学理念,指出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假如让你来教,你该怎样做,重在评价中建构生成新方法和新策略、新理念和新问题。由此可见,新课程中的评课不是对一节课或教师划上一个是否圆满的句号,而是画出多个有利于再思考、再生成的问号,让教师带着问题和思考走进新课堂,走进新课改。
二、评课标准:变“评教式”为“评学式”
课堂教学是一种在先进的教学理念引领下的师生互为主体的主动参与、主动建构、互动生成和共同发展的过程。促进主体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最高价值取向。所以评课的标准应从传统的“以教评教”的方式中解放出来,把“评教”和“评学”结合起来,“以学评教”,以“评学”为重点,实现由“评教”向“评学”的转变。一堂课的优劣不仅要看教师发挥得怎样,启发引导是否适时科学,施教策略是否灵活多变,更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是否突出,个性是否得到张扬,思维是否经受锻炼,能力是否得到提高等。具体地讲,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从学生参与学习的行为表现看:一看参与的情绪状态。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是否饱满,兴趣是否浓厚,热情是否高涨,注意力是否集中等。二看参与广度和深度。学生是否全员参与了,是否真正参与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并得到全面发展。三看学生的参与方式是否多样。如,独立学习、集体讨论、小组学习、动手操作等。四看学生的参与品质。学生是否善于倾听,理解他人的发言,并能及时抓住要点;学生能否很好地与他人沟通;学生普遍具有问题意识,能质疑发问,发表不同意见,思维含量高;学生是否具有较强发现探索能力和创新生成能力等。五看学生的参与效果。学生是否达成“双基”目标、综合能力发展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否学会、会学、好学和善学等。
从教师组织引导上看:一看教学情境创设是否真实有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二看教学资源开发利用是否充分,学生资源利用是否及时到位,体现动态生成性;三看教学组织引导的策略是否科学有效、灵活应变,是否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四看是否有机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教给学生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并灵活熟练地运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等。
这里提出评价标准由“评教式”向“评学式”转变,并不是不要评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和引导仍然具有主导的作用,有时候起决定性的作用。教师驾驭教材、驾驭问题、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教育创新实践能力、语言功底和素养在教学中仍起主导性的作用。评课要在“因学论教”思想的指导下,客观地指出教师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并善意地加以引导,引领教师在自主反思实践中逐步修正错误,为教师搭建反思实践和改正不足的平台,让其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三、评课方式:变“点评式”为“研讨式”
传统的评课注重专家、领导的个人经典点评和言传口授,教师称之为评价者的“传经送宝”。教师的责任是被动地接受专家和领导的指导,不折不扣地听记和接收,所听到的是一家之言,一种声音,有时领导的点评带有很浓重的功利色彩,他们不是在评课上搞研究,而是在管理上做文章,对于教学起不到积极的指导作用。这种评价不民主、不平等、主观色彩很浓,教师称之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下接受指导,心里的抵触情绪则不言而喻,纵使这些“经”再好“宝”再多,到头来老师的所得也十分有限。在这种很“和谐”的一家之言的指导下,教学指导和研究的真正意义将大打折扣。
新课程呼唤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的评价方式,这无疑给课程改革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它催生出一种新的评价文化———研讨文化、对话文化、合作文化和反思文化。在这种研讨文化的引领下的评价将呈现的是另外一种景象:课堂评价在一种民主、平等、开放、自由的时空里进行;评价主体(专家、领导、教师,或家长、学生)在进行平等的研究和交流,专家由“平等中的首席”变为课改理念的引领者;教师有时独立思考,有时合作研讨,有时会变奏出一种“不和谐”的音符,有时为了一个问题会争得面红耳赤。但他们的心里很踏实,因为他们是在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真真切切研究对策。
“研讨式”的评课方式具有主题研究和课例讨论的特点。专家和领导不是课堂教学案例的点评者,而是“话题”的设计者和主持人。听完课后他们不再讲评,而是创设一种民主、开放的研讨情境,创设一两个“话题”,供老师有选择地研讨交流。研讨交流的程序是:创设问题情境———个人独立思考———小组研究讨论———汇报策略办法———达成共识,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这一流程,自主选择问题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在小组内畅所欲言地展开研究和讨论,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观点,最后形成集体意见,达成共识。
“研讨式”评课的关键是问题设计,问题的设计要紧密联系课例,围绕教师最关心的共性的问题和重点热点问题设计,问题不易过大。如,课堂上学生不说话怎么办?怎样解决小组合作中好学生“独霸讲坛”的现象?如何开发和有效利用“主题图”创设问题情境?等等。如果讨论“课堂教学中怎样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样的问题就显得大而空,让教师很难下手,也起不到有效指导的效果。评课讨论要在和乐融洽的气氛中自然展开,必须全员参与,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搞“群言堂”,不搞“一言堂”,不被专家和领导所左右,追求“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信念,防止由于外界的干扰而屈从别人不正确的意见,或以几个人的意见代表大家的意见而搞形式化,使“研讨式”评课的方式再回到“点评式”评课的老路上去。
四、评课主体:变“独断式”为“对话式”
平等对话是人类交往的主流方式,它追求的是建立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共事、合作交流、和睦相处的和谐交往关系。校本教研是一种“对话文化”。作为校本教研的有机组成部分———评课理应遵循“对话文化”的特性。然而,在传统的评课中,评价主体不是专家就是领导,这自然产生的就是“独断式”的评课方式。这种严重的角色错位,剥夺了教师这一评价主体对话交流的权利,这是与新课程改革建立民主、平等、合作、交流的对话文化相悖的,必须予以纠正。
在评课中,教师的对话主要有:教师与新课程理念的对话,教师与课堂教学资源———课例的对话,教师与主要“文本”资源———教材的对话,教师与自身的对话,教师与教师(包括专家和领导)的对话。在这种“对话文化”里,对话双方不是传统教育中的那种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交往关系,一种意义关系,是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和问答关系。对话双方通过互相倾听和言说,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对话”中实现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因而对话评课具有一种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通过合作性的共同反思来探索真理和改善行为,使教师的“现实视界”与“文本视界”不断融合,不断形成新的视界。
“平等、合作、交流”是对话之源。同伴互助是教师与同行的对话的标志和灵魂。同伴互助的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合作。“对话式”评课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我,并加强与专家、领导、教师之间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有利于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五、评课策略:变“接受式”为“反思式”
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的过程,需要教学智慧和经验。而教学经验和智慧不是通过简单的传授———接受方式就能获取的,教师通过听课、评课获得经验和信息,再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需要反思、体验和感悟。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或回头看),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各个方面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智慧,得从别人那里“拿来”,但“拿来”的知识需要消化和吸收。教师只有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库存,将接受的知识在教学中加以实践和应用,不断进行体验反思和对话交流,使之纳入自己的经验系统,才能变为真实的有意义的知识,才能形成教学智慧,并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反思式”评课是教师与评课者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自己之间的多向对话和交流,能广泛听取不同的声音,接纳不同的意见,吸收不同的思想,是一种有意识的反思建构活动,因而最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反思式”评课就过程而言,主要有教师自我反思———小组互动反思———集体共同反思三个环节。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是评课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评课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评课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反思行为,才有基础,才得以真正的落实。教师要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通过反思和研究,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提升教学水平。
评课中的自我反思侧重于“说课”,即教师从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效果三个方面对课前的预设准备、课中的生成过程和课后的感想体会进行理性的思考,从中发现教学的精彩或存在的问题或感受、体验和困惑,为小组交流打基础做准备。小组反思要在尊重教师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展开,重在分析精彩部分、存在问题和困惑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和困惑的策略。
集体反思要在整合个人和小组意见的基础上,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从深层次加以剖析,逐步达成共识。对于当时确实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形成教研主题,激励教师通过查阅资料、走访专家、进行实验等方法加以解决,并以专题报告的形式书面呈现,再次进行反思讨论。不难看出,教师有效的反思对话过程就是知识感悟、体验和消化、吸收的过程,更是一种智慧激励、唤醒和建构、创生的过程,因而是引导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有效策略。在这种评课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教师一定是有智慧、有思想的教师。“反思式”评课在策略上主要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自我反思能促进教师个体教育智慧的生成。同伴互助能激活教师群体的教育智慧。专业引领能促进教师教育智慧的可持续发展。专业引领重在思想的指导。学校领导和教研员要用前瞻性的、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来引领教师发展, 让思想说话,变重方法指导为重观念指导。注重选取教育现实中的焦点问题,选取支点,在激烈的观念碰撞中生成新的理念。
六、评课态度:变“批评式”为“激励式”
优秀教师的成长需要指导和培养, 更需要激励。教师在课堂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时是比较严重的问题都是难免的,即使是再优秀的教师也不能把课上得十全十美。面对教师出现的问题,是批评,是指导,还是激励就显得特别的重要。若在评课中对教师出现的问题一味地批评,就会刺痛教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丧失了对理想教学目标追求的积极性,并产生和领导对着干的逆反心理现象,这从培养人的角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角度来说都是十分不利和有害的。教师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需要提出来,并帮助他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专业化成长的角度进行指导,这是毫无疑问的正确选择。其实,教师一旦在教学中出现严重的问题,他自己的心理压力就非常大,沮丧、悔恨,有时表现得十分焦急不安。这时他最需要的就是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最需要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给予关怀和激励,以使其振奋精神,鼓足勇气,深入到对问题的反思和研究之中,并有所领悟,有所收获。这时你若再去批评他,这不是“火上浇油”使他更加难堪吗?他还有心情再为你拼命工作吗?教师成长的快慢取决于他自身的动因:精力充沛,自信向上,勇于追求和探索的精神;取决于指导、激励和心灵上的关怀,而不是批评和指责。
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位年轻的教师,在基层工作时干劲十足,课上得非常好,是当地的教学骨干,因此他被调到了城镇学校任教。但刚来到这所学校,上第一节公开课,由于大胆放手,实施开放教学,就出现了重大的失误,当时受到了学校领导的严厉批评。此后领导又不断和他过不去,说其这也做得不对,那也做得不好。从此他追求理想课堂,大胆改革的信念破灭了,显得一镢不振,课上得越来越差。有一天,我到他们学校检查教学情况,顺便听了他的课,也觉得此人变化很大,上课随随便便,显得精神很疲惫。评课时我在指出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意提到他当年的课例,对他进行激励,他显得很兴奋。
今年夏天,我又去他们学校听青年教师的公开课,他也参加,并以他独特的开放教学结构和开放的思维,使课获得了成功。对于他的课我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然而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学校领导在总结时,有意地批评了他,说他“平时不好好讲课,在上公开课时‘显山露水’‘哗众取宠’,虽然上了一节好课,不是抄来的,就是受到高人的指点。”对于这样的批评我很吃惊:作为学校的领导,怎么能这样看待一个正在成长中的教师呢?这不是在损自己的形象,砸自己的饭碗,灭自己的威风吗?当时全场的教师都把目光对准了他。他的脸一下子变得很难堪,泛着青光,显出愤愤不平的表情。他把嘴角抽了抽,但没有说话,只是很轻蔑地向领导瞟了一眼,随手从别的教师那里拿过一本书,低下了头看起书来,直至散会也没有旁视一眼。会后我有意地找到了他,可他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请不要再听我的课了,我不想再讲下去了!”随后又加了一句:“谢谢老师多年来对我的指导和鼓励。”从他的话里我读出了心灵受到打击后的愤恨和无奈,以及对前途的失望。此后,我们谈了很多,但一谈到上课,他就改变话题……最后,他终于听了我的话而没有倒下去。
新课程实现三个转变 篇7
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 很大程度上否定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学模式,对于一些习惯传统教学教法的老师,有些难以接受。这种情绪一定程度上阻碍教育教学改革的开展。因为,教育教学改革必须由一线的广大教师实施, 只有广大一线教师把新课程教学理念和学科特点及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才能有效实现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才能让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中生根发芽。要让广大一线教师主动实施教学改革,必须加强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学习和培训。让教师们明确教学改革的价值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主动参与教学改革实践。
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我坚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地改变传统教学中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冲突的方面,转变自己的角色,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最终目标,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必要的地理知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改革,克服传统教学中的弊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改革阶段高中地理教师必须研究的重要问题。下面我就结合近年来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谈谈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些看法。
一、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再是具有一定的专用知识就可以, 而是需要具有能力的优秀创新型人才。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非常强烈,可是,传统教学中由于过于重视知识的学习,忽略对学生展开能力的培养,学生虽然获得一定的专用知识,能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很显然这种教学模式相对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说落后了。教育必须为社会的发展服务。教学理念必须进行有效的更新。教学理念的更新带来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这样的教学角色定位,直接就否定传统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的定位。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权威,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样的角色地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激发。导致学生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培养。由此可见,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是违背学生的学习规律的, 是不科学的。所以, 新课程教学理念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地位做出了科学的更正。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实现自主的探究性学习。这样地理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二、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我们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发现, 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为此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这是因为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有效的探讨和情感交流,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所以,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至关重要。教师通过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可以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科学探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付出长时间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培养。
三、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
做好“三个转变”实现高效课堂 篇8
一、实现从传授知识到培养能力的转变, 逐步体现教育的本质
语文课堂中, 教师的任务应在教授好语文基础知识, 使学生掌握语文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注重语言表达、人文启智、性情陶冶和意志的锤炼。语文资源较多,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就要充分利用身边的社会资源, 树立“大语文”观的思想, 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材与社会生活充分结合起来, 让学生走出教师的范围, 走出教材, 走出课堂, 在社会实践中获取知识, 形成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所学的语文内容去广泛收集信息, 可通过图书馆、阅览室查阅资料, 还可通过观察、调查了解等手段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材料;还可以从家庭、邻居、公共场所等人们的交流中获取知识。当然, 教师应提示学生要善于倾听、观察、动脑筋, 要善于把自己认为好的内容、有用的内容及时记录下来, 要运用已有的能力和方法对新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和归纳等, 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运用结合起来, 在课堂上运用, 在学习其他学科时运用, 在社会生活中运用。
二、从纸质教材为主到“立体化”教材的转变,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如远程教育设施及资源中的课件、视频等, 使教具“立体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 能为学生接受知识提供丰富的感官接受基础, 还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从而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 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接受信息离不开视听, 要使学生感知、理解就要依靠多种渠道, 获取多种信息, 使多媒体多渠道、多视角地呈现教学内容, 使之形象化, 从而达到变深为浅、化难为易的目的。如, 在学习古诗文《岳阳楼记》一文时, 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在图画与音乐的配合下进行真情朗诵, 让学生置身情、景、声交融的场面, 真正领会教学语言、画面语言与音乐语言所带来的综合美感, 进而更深刻地理解词的意境与情感。
三、从传统教学法到自主性、探究性、协作性学习的转变, 产生多样有效的教学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 才是最佳的学习途径。教师要善于创设一种情景, 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学“语文”、用“语文”的情景中, 促使其自觉、积极地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始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当学生的思维激发出创造性火花时, 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要尊重学生个性的感悟, 提倡学习和语文阅读的多元化, 教师要用心组织学生进行多样的课堂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使课堂“活”起来。要让学生自主成立语文学习小组, 并在教师的引导下, 设定自学目标, 互相讨论, 互相学习, 协作进步, 学生带着问题伴着兴趣积极思考、释放情怀, 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了既定的教育教学任务, 进而使学生收获知识,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了学习的兴趣,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就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就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 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开始逐渐地积累知识, 久而久之, 当量变发展到质变, 就有了成绩的飞跃和提高。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一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 语文课堂教学是否高效又成为目前语文课改向纵深推进的焦点。通过语文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 能从更利于操作、更富于实效的角度探讨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以利于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进语文课堂高效教学的实施。
新课程实现三个转变 篇9
一、转变教学观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 我们作为外语教师更要注意这一点, 不能把活生生的语言讲得死板而毫无生气。因此, 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 坚持以最浅显的英语上课, 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堂活动。张思中在《学英语》教师版上谈到, 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个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把学习看成他的愿望和需要, 他学起来就会精神愉快, 不知疲倦, 越学越爱学。如谈到tired (疲倦, 厌倦) 这个单词时, 我还要求学生记住相关的一些词组, 如betiredof厌倦……betiredwith/from因……疲倦, betiredout筋疲力尽等等。其他的近义词组, 如beexhausted筋疲力尽, 也可放置其中。还有betiredof的相关词组, 如beboredwith, besickof, befedupwith因它们共同的解释而成为了一个知识团。这样一来, 使得学生在词组的运用中可以挥洒自如, 学习又有一定的余地。寓教于乐, 熔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 多途径、多渠道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他们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英语学习之中。
二、强化交际训练,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方式, 实现任务的目标, 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 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 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促进语言实际能力的提高。”因此, 英语教师必须依据新《课程标准》,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 创造性地设计出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 开展任务型教学活动。所以, 语法教学也同样, 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交际性, 不但要“活学”, 而且要会“活用”, “在用中学, 在学中用”。所谓“活学”, 就是将语言结构运用到一定的语言情景中去。由此可见, 语言形式不再是以机械的、枯燥的、无意义的形式来教学, 而是要通过丰富多彩的、直观的、真实的、交际化的形式来教学。如, 教授完BookIUnit17后, 课外让学生自编谜语谜面——描写人物特征或事物, 然后让学生在值日报告时进行反馈和进行猜谜活动。下面是一个学生的所写的谜面:Thisismyfriend.Shehasalongface, twosmalleyesandabignose.Hermouthisbig, too.Herhairisshortandblack.Sheisnottallorshort.Sheiswearingschoolclothestoday.Shesitsinthemiddleoftheclassroom.这样的活动设计, 趣味盎然, 学生参与积极, 不仅活用了书本知识, 丰富了想象, 而且发展了思维, 可谓一举多得, 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三、注重实践,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新课程实现三个转变 篇10
一、媒介融合的“分兵合进”
2010年业界实践中,媒介融合以国家层面的政策推进为主导,但更多的还是在行业的框架内展开。由此,广电、报业和新媒体各自为战,总体上呈现分兵合进的融合态势。
1、广电:应对“三网融合”
由于国家层面开始积极推动以及业界热烈响应,故把2010年称为“三网融合元年”也不为过。
长期以来,广电业和电信业各自积极探索自身在“三网融合”中的应变之道,市场的自发推动和行业的政策壁垒造成了双方矛盾冲突频发的局面。虽然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但是对广电和电信在“三网融合”业务运行上的权力分配仍存在不均的现象。广电业可以涉及绝大部分的电信业务,而电信在内容经营权上没有得到法规认可,更加没有充分的内容制作权(仅从事除时政类节目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经营权不明的情况在6月国务院颁发三网融合试点方案时得到了改善。北京市、大连市、哈尔滨市、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厦门市、青岛市、武汉市、长株潭地区、深圳市、绵阳市被列为三网融合的12个试点城市。在这些城市中,广电系统获得了互联网接入等电信接入的经营权,电信系统则获得IPTV业务、手机电视的分发权及传输权。自此,IPTV内容传输权归电信,保证了电信在试点城市经营IPTV的合法性,而内容控播权依然明确地归于广电。
广电虽然因为“三网融合”而在传统媒体中抢占了一定的先发优势,但是报业和通讯业等其他媒体在视频领域的动作也不得不让广电有所警惕。《人民日报》社与文化中国传播集团组建合资公司,正式进军3G手机视频领域。同时,人民网旗下的人民视讯文化有限公司将手机电视新版上线,主要运营手机电视服务。新华社旗下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于1月1日正式开播。虽然广电有先发优势,虽然有CNTV的高调出发,但面对其他行业和媒体在视频领域的挑战,广电首先面临的是自身网络的整合,如果自身不能做强又如何能做大呢?
2、报业:全媒体战略
2010年,报业在媒介融合上的推进仍然沿着“全媒体”这一思路进行。“全媒体”主要是指内容上的多媒体呈现和业务上的多媒体工作流程,主要体现在报社的全媒体记者运用笔、相机、摄像机、电脑等多种技术工具,从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表现信息,通过报纸、电视等多种媒体渠道传递信息。在媒介融合之初,报业主要是谋求“报网融合”,推行的是“报纸数字化”或者“报纸网络化”。然而,单纯形式上的转变并不能满足受众的要求,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所言,传统的以“内容为王”或报纸网络版的形式忽略了新媒体环境下媒体和受众“传受关系重构”的现实,即忽视了与受众的双向交流,而“解决难题的思路应该集中于数字界面如何丰富其形式上。对于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媒介而言,能够实现超文本链接和关键词搜索是两项重要的内容呈现形式。”[1]如早期的人民网只是《人民日报》的网络版,如今的人民网成了“第一个开通时政论坛,第一个推出网站时评,第一个设置舆情监测室,第一个给各级党政领导建立留言板,第一个开办重点新闻网站短信、手机报,第一个在海外设立本土化网站”的网络媒体。同时,2010年6月,人民网改制成为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着力打造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搜索引擎——“人民搜索”。至此,“《人民日报》和人民网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过程。”[2]
在2010年的新表现中,我们还看到全国多家3D报纸的出现,将传统二维的新闻文字与图片转成了生动的三维影像。然而,3D报纸是报业在受新媒体冲击下的短效的麻醉药,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方,目前尚无定论。“全媒体记者”的业务操作模式是否可行也备受争议。这些貌似百花竞开又昙花一现的现象根本就在于报业在媒介融合中缺乏全景式前瞻性的战略思维。
3、新媒体:跨界与越位
2010年,以网络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都在加紧媒介融合的步伐,形成进入跨越行业、区域和媒体的集体行动。一方面是加强与报业、广电等传统媒体的战略合作;另一方面是加强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呈现普遍的越位现象,腾讯与360的恶性竞争也折射出网络媒体在融合中的无序与失范。另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其主要特征就是在2010年,微博的大行其道引起了学业两界的高度关注。从“三屏融合”到以iPhone、iPad为代表的终端革命,新技术新媒介的兴起表明新业态还在形成之中,需要前瞻性研究的理论支持。
当前,我国媒介融合的实际推进更多还停留在业务层面,主要是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因此也可以叫做“媒体融合”。如前所述,广电与电信的各谋其利,报业的全媒体业务,以及新媒体融合的无序与失范,究其根本原因就是:长期以来被动的“应对思维”使我国媒体难以上升“媒介大融合”的战略高度。
二、媒介融合的发展瓶颈
基于媒介融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的分析,我国媒介融合要有大发展,必须突破制度的制约和行业、区域壁垒两大“瓶颈”。
1、媒介融合的制约因素
有学者认为我国媒介融合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包括:融合技术推广受盈利模式的制约、组织文化隔阂造成跨产业管理的难度、社会文化对融合的接受程度尚低。而这些都会集中体现在制度安排和体制制约上。
目前,我国现行的传媒制度已不能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因此,借鉴和吸收国外成功经验和先进制度显得十分急迫。受美英传播法制变革启示,结合社会语境和情势需要,我国未来传媒机制政策应在放松管制与加强管制之间取得平衡:采取既能促进产业发展又能维护公共利益的政策,确保市场秩序、促进产业发展、保障消费者权益。[3]在国外媒介融合的经验中,恐怕欧洲传媒规制注重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更值得我们借鉴。欧洲“媒介融合”中新媒体规制的特征:(一) 政策主导: 以政策融合推动技术融合;(二) 产业规制: 政治经济学与公共利益的双重模式;(三) 利益考量: 文化、政治与信息传播安全。[4]
2、跨行业跨区域的壁垒
在三网融合过程中,各个“网”都存在一个思想上的盲点,即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既兴奋又担忧地审视这个政策,纷纷出台自己的“应对之策”,希望能为自己的“行业”在新的挑战之下谋取利益和发展。但是,这样做有悖于三网融合的初衷。三网融合的目的是“促进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生产、生活服务需求,拉动国内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务院方案中指出)”。也就是融合各个网络,使得资源最大优化,使各个网络更好地发展,最终服务于整个传播系统和整个社会的受众。正如学者黄升民指出“我国现在的三网融合不是技术融合和单纯的产业融合,而是一个多重力量共同作用的融合,它既包含商业的、市场的成分,也会包含公共服务的国家意志的成分。”[5]显然,广电业和电信业现阶段在推进媒介融合时只看到了商业和市场的成分,而忽略了包含公共服务的国家意志成分。而在看到商业和市场时,也缺乏“媒介融合平台”视角。无论借鉴哪一种媒介融合的制度安排,我国传媒业都会面临体制转轨和形态转型的“双转”挑战。[6]在媒介融合的推进过程中,业界需要在利益的博弈中打破行业壁垒,形成跨行业跨区域竞合关系的多赢格局。
面对媒介融合的高歌猛进,有些学者以批判态度进行反思和质疑。西安外语大学王亮认为:“从传媒产业经济学角度看,媒介融合为传媒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会,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站在新闻传播学立场上看,媒介融合的驱动力是商业利润,而非数字化技术;媒介融合对言论多元化、对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人才需求、职业理念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在考察媒介融合对传媒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时,也应对媒介融合做出理性的反思。”[7]有学者质疑全媒体导致内容同质化,甚至消解竞争力。[8]新华社陈国权更反其道而行之,提出分化才是传媒发展的趋势。[9]他还进一步具体分析哪些不能融合。陈国权的“反融合论”自然引起争议和反驳。或许“传媒就是在无数的分分合合中不断演进,摸索前行的。”[10]反思和质疑是需要的,但我们更希望提出新的媒介融合理论。
三、媒介融合的理论突破
与媒介融合在业界的热火朝天一样,2010年,我国的媒介融合研究展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景像,一是各种与媒介融合相关的学术会议和专业论坛在各高校和学术机构竞相涌现;二是通过学术期刊和学术论坛发表的研究成果数量大增,这些研究总体上呈现跨学科整体性和理论性的趋势。然而,不足和缺陷也是明显的。“媒介产业融合涉及面广,议题庞杂,最重要的是还处在极速的变化过程中,对实践的总结、对政策的解读都很容易产生阶段性成果,但是要提出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形成一套完整而清晰的理论谱系并开展持续深入的研究,目前还远远不够。”[11]有学者认为:“学术界不能只站在行业角度研究媒介融合,仅关注融合对新闻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学术界应该全方位考察媒介融合对新闻业的影响,尤其是媒介融合对新闻专业理念、媒体多元化等问题的负面影响。”[12]
2010年媒介融合的研究创新主要集中在创建“关系理论”和“平台理论”上。有些学者从媒介社会学角度提出关系理论,有些学者则从传媒经济学视域提出平台理论。有学者从社会与媒介之间的关系来展开讨论:“媒介为社会关系的存在和发展服务,并作为内外信息的承载物不断在维度、质量上逐级递进; 从单层到多层、从单向到多向、从单维度到多维度再到全息,逐步升级。”[13]人类的社会关系也由此从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业缘关系发展直至现在形成了第四大关系——“虚拟关系”。也有学者从媒介与产业经济的关系视角来展开研究,暨南大学麦尚文认为,传媒作为产业的经济本质是一种关系经济形态,媒介融合的推进是从“产品为王”向“关系为王”的转换。“关系模式定位与选择对传媒产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关系竞争的主要方面将体现为关系模式的优势比拼。”[14]其实,“关系”远没有形成一个理论,或许我们称之为关系视角更贴切一些。基于社会学框架内的关系视角给媒介融合提供更为宏观的视野,而基于经济学框架内的平台则给媒介融合提供更为务实的思维。如何处理媒介融合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呢?喻国明教授认为整合力是未来传媒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整合力包括与媒介之间的整合、与传播的全民生产能力的整合、与更为丰富的社会资源和商业资源的整合。中国人民大学彭兰教授则认为媒介融合推进正从“内容平台”到“关系平台”,她把关系理论推演到平台理论。[15]
针对传统媒体的局限和新兴媒体的涌现,人们感到无论是内容创新还是界面拓展都不能给媒介融合以足够的理论支撑。于是,“平台”这一概念日益频繁地出现在媒介融合领域中。平台本来是一个工程学的概念,指的是为了便于生产或施工而设置的工作台。带有“某种活动和工作得以运行的支撑”的含义,后来引申到经济学领域并构建平台经济学:“平台实质上是一种交易空间或场所,可以存在于现实世界,也可以存在于虚拟网络空间,该空间引导或促进双方或多方客户之间的交易,并且通过收取恰当的费用而努力吸引交易各方使用该空间或场所,最终追求收益最大化。”[16]实际上这是一个服务平台,无论是工程技术还是经济管理,平台都具备一些最主要的特征:一,它不直接生产实体产品,而是为生产某种产品提供某种服务;二,它的服务功能就是集成各种生产要素;三,它是在一定的空间(场所、系统、环境)里集成这些生产要素的。
基于对于业务层面的全媒体反思,暨南大学谷虹提出产业层面的媒介融合平台化趋势。[17]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教授在研发下一代广电网时,意识到这不只是一个技术概念,而且是一个平台概念。平台是一种实现双方(或多方)主体互融互通的“通用介质”(标准、技术、载体、空间等) ,它能够实现需求力规模经济和供给力规模经济的对接[18]。这已经是一个媒介平台的概念,是一个建立在技术平台上的业务平台。暨南大学谭天教授在探讨传媒经济本质的时候,提出意义经济的概念:“意义经济是指媒介产品通过传播过程并使人们产生生产、流通和消费行为从而实现其商业价值的活动。它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意义消费、意义影响、意义服务。”[19]一般来说,媒体主要生产意义消费和意义影响。而媒介平台只是提供意义服务。如搜索引擎原是一种网络技术产品,本身并没有提供任何信息和内容,但人们可以通过它迅速地找到想要消费的传媒产品,从而获得所需的信息和内容。“意义服务就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服务产品和聚合平台,为传媒经济提供运行的基本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种商业模式和经济形态。”进入媒介融合时代,单一媒体单一产业已不能适应发展需要。于是,一种新的媒介组织形态出现了,那就是平台。媒介平台最主要的作用或者说核心的价值就是为传媒经济提供意义服务,以满足传媒产业运行的基本条件。基于系统管理和传媒经济上的媒介平台理论或许是解决媒介融合方式的一种全新而有效的思路,而集成各类媒介平台或许将会形成一种新的媒介业态。
四、预测与思考
展望2011年,我国媒介融合将在技术、经济和社会三个维度上迅速推进:一是技术革命,终端革命,微革命,移动网、物联网加入的互联网将迈向Web3.0,人类社会与物质世界更紧密的联系起来,关系视角也好,平台理论也罢,都会有助于我们对媒介新关系融合新结构的认知和应用。对此,我们要实现从技术创新到科学发现的转变。二是市场驱动,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媒介融合的推进也将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媒介融合将从业务层面进入产业层面,由此将撬动资本市场,改变产业结构,促进制度创新。相应的政策法规也要不断地推出,其中政府的作用举足轻重。对此,我们要实现从业务融合到产业融合的转变。三是社会发展,基于技术融合和产业融合,我们更需要研发的融合,需要整合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各个领域的研究,以便人们更好地了解媒介融合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影响和变化;需要理论紧密结合实际,需要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并举,以便我们及时地趋利除弊和看清方向。对此,我们要寻找媒介融合的新路径、新范式、新思维,实现从传统模式到现代思维的转变。
如上所述,2010年业界和学界都对媒介融合进行了积极的研究。遗憾的是,在当前我国媒介融合中,学业两界的对话不够,对接更谈不上,处于知行分立的局面。一方面业界的实践带来很大的盲目性,另一方面学界的研究针对性也不强,双方的互动和支持还缺乏整套长效机制。这也是制约我国媒介融合发展的另一瓶颈。因此,在全球化竞争态势下,我国必须建立知行并举的媒介融合科研体系,同时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建立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媒介融合平台。展望未来,我国媒介融合必须知行并进,在生产要素的重构中编织新的关系,在传媒经济的发展中搭建新的平台,只有实现“三个转变”,才能走上媒介融合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注释
[1] 喻国明张佰明: 《从版面扩张到界面拓展: 传统媒介未来发展的关键转型》,《现代传播》2010年第6期,第1-5页
[2] 吴恒权:《报网融合 同生共赢——在香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与发展”研讨会上的演讲》,《中国报业》2010年第8期,第7-12页
[3] 李红祥:《我国未来传媒规制政策的价值取向——媒介融合下美英传媒法制变革的启示》,《新闻界》2010年第1期,第69-70页
[4] 郭小平:《欧洲视听媒体规制变革对我国“三网融合”的启示》,2010年第5期,第57-59页
[5] 黄升民:《三网融合:构建中国式“魅·信产业”新形态》,《现代传播》2010年第4期,第1-4页
[6] 李良荣、方师师:《“双转”:中国传媒业的一次制度性创新》,《现代传播》2010年第2期,第25-32页
[7] 王亮:《反思媒介融合》,《传媒观察》2010年第9期,第12-14页
[8] 王媛媛:《质疑“全媒体”》,《传媒观察》2010年第6期,第12-13页
[9] 陈国权:《分化是传媒发展的趋势——“融合论”质疑》,《新闻记者》2010年03期
[10] 冉明仙:《“竞合螺旋”:媒体分阶段发展趋势》,《新闻记者》2010年第9期,第61-65页
[11] 谷虹:《产业视角下中国媒介融合研究的演进路径和核心议题》,《国际新闻界》2010年03期,第100-107页
[12] 王亮:《反思媒介融合》,《传媒观察》2010年第9期,第12-14页
[13] 孟盈:《论媒介与社会关系在发展中的交互促进》,《复旦学报》2010年04期,第136-140页
[14] 姜尚文:《“关系”编织与传媒聚合发展——社会嵌入视野中的传媒产业本质诠释》,《国际新闻界》2010年01期
[15] 彭兰:《从“内容平台”到“关系平台”》,《新闻与写作》,2010年05期
[16] 徐晋:《平台经济学——平台竞争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页
[17] 谷虹 黄升民:《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全战略”反思与平台化趋势》,《现代传播》2010年09期,第6-10页
[18] 黄升民、谷虹:《数字媒体时代的平台建构与竞争》,《现代传播》,2009年第5期,第20页
[19] 谭天:《传媒经济的本质是意义经济》,《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7期,第74页
作者:刘晓旋,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新课程实现三个转变 篇11
1.1 成立组织, 保障有效推进
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服务、政策倾斜”的“三个方式”转变的总原则, 由县政府主要领导负责, 农业局牵头, 会同农口各相关部门共同成立了推进“三个方式”转变工作领导小组, 谋划、指导和推进各项工作, 协调解决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形成了强大的合力。
1.2 落实包保、明确推进目标
先后制定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实施方案、实施细则》、《三个方式转变推进工作实施方案》及“三个方式”转变宣传指导提纲等, 统一编印了《梨树县农业生产方式与经营方式转变操作指南》并下发至各级干部、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户手中, 确保了各级干部推动工作有章可循。同时, 县里制定3a发展规划, 并把该项工作作为农业中心工作纳入乡镇考核中。
1.3 整合项目, 出台扶持政策
“三个方式”转变的实施与国家示范县项目、国家高产示范片项目、配方施肥项目、与高产竞赛活动等有机结合, 相互促进。同时, 县政府针对“三个方式”转变制定了优先农机补贴、免费技术培训、帮助协调优惠生产资料等政策, 同时落实相应的生产资料物资奖励措施。
1.4 有效组织, 加强社会化服务
加强与农机、金融等涉农部门的横向联合, 加强与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及中国农大、吉林农大等高等院校合作, 获得强大技术支撑。同时, 各合作社、种田大户、科技示范户形成一个有机联合体, 通过“梨树农网”、“梨树农技推广网”平台交流、通过手机集团通话、梨树电视台专栏节目, 广泛发挥现代媒体作用, 让“三个方式”转变工作得到农民的广泛认识。
1.5 规范模式, 保障健康发展
合作社在具体工作中全部采取“四统一、一分散”的经营模式。“四统一”, 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采用免耕宽窄行种植方式、统一机械播种, 统一田间管理。“一分散”是秋后按户分散收获。
2 土地规模经营的作用与启示
2.1 解决了将来土地由谁来种的问题
土地通过转变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 必然向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 留守在家的老弱病残户, 可以将土地“托管”给农民专业合作社, 由过去的把土地廉价转包变成现在的合作组织专门种植与管理, 大大增加了土地收入, 解决了将来土地由谁种的问题。同时, 从土地解放出来的劳动力, 开展二、三产业, 开拓就业渠道, 增加经济收入, 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2.2 解决了将来土地怎么种的问题
土地不论是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还是由种田能手经营, 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 他们都具有一定的农业科技水平, 是现代农民的代表, 同时他们通过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沟通和联合, 通过与专家零距离接触, 能够更好地应用农业新技术, 实现技术合理的组装配套, 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科技含量, 增加土地效益, 进一步解决了将来土地怎么种的问题。
2.3 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发展, 为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创作了条件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必将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土地集约以后, 一些在一家一户条件下无法实施的农业项目可以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实施, 特别是在农机专业合作社, 一些大型农业机械将发挥重要作用, 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 有利于种植结构的调整。土地规模经营发展到一定程度, 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按面积给农户相应的收益, 农户不再关心自己地该怎么种怎么管, 边界在哪里, 这样, 农田的基础设施建设就可以统一布局, 如田间设施, 灌溉设施等。
2.4 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目前, 由于规模经营的主体是农民专业合作社, 从发展的眼光看, 在规模经营基础上, 根据土壤特点、当地栽培习惯以及市场需求, 以效益为核心, 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实现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化生产格局, 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3 对土地规模经营建议
3.1 提高技术培训水平, 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科学管理
设立专项培训资金,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全方位培训, 广泛开展经营管理、理财、专业技术人员多方面的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培训网络体系, 扶持农业大专院校、农业科研部门和农业推广部门、经管部门等相关专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培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门人才。同时, 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内部管理, 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培育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 使其逐渐走向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轨道。
3.2 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优先扶持合作社承担各类支农建设项目
扶持和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有关政策资金项目和中央预算投资项目, 逐步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承担各项农业重点工程建设和农技推广项目的重要组织载体。在制定倾斜政策的同时, 要在资金上给予扶持, 要增加补助内容, 如除草补助、病虫害防治补助、深松补助、大型收割机补助等各关键环节补助, 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贴息资金, 协调和引导金融和银信部门资金投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 切实解决合作组织因规模小、无抵押或固定资产抵押少等造成贷款难的问题,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好发展。
3.3 建立咨询服务平台, 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
加大服务平台建设, 完善农技服务体系, 扶持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咨询服务平台网络, 以县城为平台中心, 以各乡镇为平台结点, 以各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终端, 形成覆盖全县的信息和咨询服务网络, 全方位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产前、产生、产后等相关各类咨询服务和信息服务, 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和信息传递的难题, 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发展, 加快与现代农业发展接轨, 为更好地推进“三个方式”转变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梨树县根据多年来农业生产实际, 从2010年开始, 以改善农村生产关系为突破口, 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为核心, 全面加大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集成应用力度, 在土地规模经营上进行了大胆实践和探索, 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方式”转变工作思路。
【新课程实现三个转变】推荐阅读:
珍惜学习机会实现三个转变08-28
新课程下中学历史教师如何实现专业发展09-26
课程实现论文08-20
建设新农村村级党组织要注重实现四个转变05-15
实现初中实现学习方式转变的途径与方法初探07-05
新课程教学评价的转变09-03
学习《江泽民文选》实现“三个转化”09-15
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09-25
实现从军人到地方公务人员转变09-11
转变课堂教学观念 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论文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