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精选11篇)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篇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明水县2013年共有教师的工3226人,其中专任教师2170人,第学历本科104人,最后学历本科313人。高中段教师327人,初中段教师1219人,小学段教师1653人,幼儿园教师27人。
为了补充教师队伍短缺,2013年,共招聘教师136人,其中哈师大、吉林师大、东北师大招聘39名,全部本科以上,招聘特岗教师97名,其中本科92人,专科5人。这些新教师的招聘,不仅缓解全县中小学教师短缺的问题,又改变原有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使目前明水教师队伍承受年龄化,知识化,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加强校长队伍建设:2013年,探索了校长聘任制,聘任中小学正副校长20名,全力培养业务型校长。此外,开展了校长教育理论学习测试,校长政坛,校长述职活动。2013年寒假举办了“五个一工程论坛”,校长围绕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并结合课件进行展示,提升了校长管理治校水平。探索了考核管理机制,推进了学校精细化管理。探索了学校安全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模式,细化了安全管理责任机制,提高安全工程人员的监管力度和水平。滨泉中学36名中层管理人员都是通过笔试、面考核,完成选拔,最终走上现在工作岗位。
探索了教师激励机制。2012年12月,教育局制定了《明水县中小学教师素养大赛方案》具体规定了素养大赛的各项内容和
评选方法。9月到11月末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青年教师驻校培训”,“同课异构”和“教师素养大赛”等一系列教研活动。经过初赛、复赛、决赛评比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教育局给予表彰奖励(奖励决定名单附后)活动的开展促进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推动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升级。2013年4月,教育局下发了【明教发(2013年)37号】文件印发《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和骨干教师评选办法》的通知,以此推进名师名校战略的引领,以提高班主任专业化建设水平为核心,以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目标。采取自主发展、校本研修、培训学习、师范观摩、学术交流等方式,培养一大批教学骨干和优秀班主任,实现中学学班级管理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通知就评选细则、对象、时间及参评条件、评选程序和标准做具体明确规定。于2013年6月下旬和7月下旬历时一个月时间,通过学校推荐、理论测试、业绩考核、课堂教学等程序进行严格评选开展,全县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和骨干教师评选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全县中小学教师工作热情,通过初赛、复赛、决赛,最终评选出优秀班主任101人,骨干教师205人,并颁发获奖证书和雄厚物资奖励,2013年10月12日召开了表彰奖励大会。这次活动的开展,为深入推进名师名校战略切实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更好发挥优秀班主任和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推广高效课堂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
育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2013年10月12日,教育下发了(明教发【2013】79号)文件,关于印发《明水县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大赛活动实施方案》《明水县中小学教师驻校培训及网络教研实施方案》和《明水县中小学名师风采展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规定“素养大赛定于2013年寒假举行第二届教师专业素养大赛”,“驻校培训及网络教研”从十月份开始,名师、骨干教师开展对青年教师驻校和网络教研培训;名师风采展示从2013你说呢10月16日开始到12月14日结束,中小学各学科名师出课,展示其教学分风格,教学技能,供全县中小学教师学习。三项活动的开展,又一次激发了全县中小学教师提高专业素养的积极性,对青年教师成长起强大的推动作用,尤其被评为骨干教师名师的教师展示其的教学风采是教师学习课堂教学技巧的最直观的方法,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2013年教师前期间,评选县级优秀教育工作者37人,县级模范班主任100人,县级模范教师114人。
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为了加强和提高明水县教研和科研工作,2013年制定了《明水县选聘兼职教研员工作实施方案》《明水县中小学教师驻校培训及网络教研实施方案》和《明水县中小学教师科研成果评比活动实施方案》探索了专兼职教研员还礼模式,选聘配齐专职进修校教研员12人,选聘兼职教研员100人,提高了胶原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强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2013年,制定了《班主任细
则》和《优秀班主任评选办法》,开展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优秀班主任评定考核述职会,评选优秀班主任140人。奖励优秀班主任到全国各校驻校培训。2013年选派优秀班主任到北京中关村中学,清华大学附中,山东昌乐二中,哈四十九中等全国名校驻校培训教师200多人次,参加全国十佳班主任培训教师2000多人次,对班主任的素质大有提高。此外采取多种办法,对全县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理论,专业素养培训,以提高教师专业理论和业务素养,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篇2
一、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的表现
教师质量的高低决定教育质量的高低, 没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素质教育就无从谈起。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六大保障措施之首, 这说明了我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紧迫性, 同时也表明了政府对改善和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坚定决心和信心。为了摸清教师的素质状况, 我们在多个学校对教师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教师状况不容乐观。
1.教师的政治素质偏低, 不注重自身师德的修养, 责任意识薄弱
当今, 在教师队伍中, 不少教师表现出对教育事业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 工作缺少热情;不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 存在对自己的职业、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言行, 没有起到教师应该具有的示范表率作用;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 戴“有色眼镜”, 以分数来评定一个学生的品行;安全责任意识堪忧, 对学生的一些不文明言行视而不见, 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的教育水平可以有差别, 教学能力可以有高低, 但责任心不应有强弱。
2.缺乏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
在对待“后进生”的问题上, 教师多采用罚站、停课、打骂、讽刺挖苦等方法。有些教师没有正确的学生观, 他们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对立面。个别教师坦率地说:“老师就是管学生, 治学生的。” 此外, 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上课照本宣科, 下课让学生死记硬背, 教学没有任何艺术性可言。有时还出现一些科学性的错误, 给学生的认识和学习造成不良影响。教师没有更新教育理念, 没有实实在在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3.教育科研能力差
教师科研能力普遍较低, 原因是多方面的, 很多专家学者在这方面作了调查, 概括为:认识上出现偏差, 教师科研意识薄弱;教师本身基础差, 缺乏系统培训和指导, 对教育科研无从下手;信息不畅, 经费不足, 科研条件差; 工作繁重, 无暇搞科研;“功利论”, 只有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挂钩才会搞科研。
4.骨干教师培训机制不健全, 在使用上存在偏颇
教育行政部门虽然制定了针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制度和培训规划, 但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而未落到实处, 对骨干教师的使用也不尽合理。教育行政部门对骨干教师培训的制度建设直接影响到各个学校对骨干教师培训及教师本人参培的积极性。学校更是缺乏明确的制度和统一的管理, 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将本校教师送出去参加进修学习, 教师也会由于教学任务繁重, 同时没有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而不主动提出进修的要求。而现有的骨干教师培训, 在培训观念、方法、内容、形式上落后, 难以切实解决教师的素质问题。
另外, 还有校本培训滞后, 不能挖掘教师资源, 谈不上合理利用, 教师工作压力大, 存在职业倦怠现象等问题。
二、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对策与措施
1.加强师德建设, 重塑教师人格, 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和基础
(1) 转变教育思想, 重塑教育理念。观念是行为的先导, 转变教育思想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先导工程和基础工程。因此, 我们从转变教育思想入手, 重塑教师的教育理念。我校把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理论学习列为学校领导和教师们培训与学习的主要内容, 通过学习、竞赛, 检测等形式, 让新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学习宣传、专题讨论及理论培训, 促使广大教师在教育观念上实现了八大转变:一是教育目的观由“应试升学”转变为“促进发展”;二是教育本位观由“社会本位”转变为“学生本位”;三是教师职能观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合作学习的参与者、探究学习的引导者、终身学习与发展的促进者;四是师生观由教师中心转向民主平等、学生中心、教学相长。五是教学行为观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六是教学过程观由传授知识转变为教会学习;七是学生学习观由维持型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八是教育评价观发生了改变, 评价主体由一元化转变为多元化, 评价标准由单一化转变为多样化,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
(2) 加强师德教育, 重塑教师人格。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历来是教师继续教育和教师专业化的首要问题和核心内容, 教师应当形成职业道德的自我教育与提升能力, 以自身职业道德的提升来促进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明确规定, 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人都是有感情的, 当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教师的爱心时, 他们就会愈加信任教师, 教师的教导也就越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并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因此, 我校加强师德建设就从“爱”开始。我校多次召开班子会和全体教职工大会, 研讨和交流如何改进工作作风, 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加强劳动纪律管理, 特别是任课教师不能有“三乱”行为。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
(1) 创新教师培训模式。依托沈阳市教师培训中心, 选派教师到省、市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校根据自身特点, 制定培训计划, 展开校本培训, 开拓发展学校教师素质;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确定各学科骨干教师为重点培养对象,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我校在校本培训中, 丰富校本培训内容, 贴近教师教学和学校实际, 营造民主、开放、多元的校本培训氛围和有效的校本培训机制, 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 建立了培训制度、管理网络。
在提升教师教学素质和学科能力的过程中, 我校根据县教育局的要求, 开展了“师生同考”活动。即在学校期末考试的同时, 安排所有任课教师进行同年级同学科同样的考试, 以此让教师感受考试气氛, 把握教学的重难点, 提升教师教学的业务素质。
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我校开展了“四个一”工程, 即要求教师领学一篇文章、上一堂研讨课、积累一个优质的教学资源、写一篇教学经验论文。领学一篇文章就是要求教师串讲, 熟悉文章内容。上一堂研讨课就是要求教师先“说课”后“讲课”。积累一个优质的教学资源就是要求教师必须独立完成课件制作, 利用网上资源要有创新, 教师积累的教学资源必须是自己的创新资源。写一篇教学经验论文就是要求教师把自己教学过程中的独到之处总结出来, 上升到理论高度。
(2) 加大名师带徒、教坛新秀评比、学科比武的深度和力度。为了加强中青年教师骨干力量的培养, 我校创造条件, 鼓励年轻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学科比武。通过努力, 我校教师在名师带徒、教坛新秀评比等活动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3) 推进“名师工程”建设, 加强名师的考核和管理。充分发挥名师的带动效应和辐射作用。建立名师工作室、名教师个人教学博客网站, 为教师的交流、学习和提高创建平台。我们把“名师”培养作为队伍发展的最高目标, 要求教龄在五年以上的教师朝着“十个一”的目标努力, 即树立一个好形象, 练就一流基本功, 精通一科教材课标, 掌握一套教育理论, 具备一项特长, 形成一种独特的教学风格, 创出一流的好成绩, 总结一套好经验, 熟练使用一套多媒体设备, 获得一流的教改成果。以上十项内容促使教师苦练内功, 争当骨干, 从而成为一位名师。
(4) 开展教育科研, 促进教师层层提高。教育界有识之士认为:开展教育科研不仅是提高教育质量的良策, 而且是培养学者型教师的明智之举。针对我校教师教科研意识淡薄的现象, 学校采取了“以点带面, 分步推进”的办法, 首先在教师队伍中挑选出有较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并有一定潜力的几位中青年骨干教师, 组建起学校信息科研组。校长亲自任组长, 学校通过设置机构、编制人员、建立制度、安排时间, 保证了教科研活动的有效开展。信息科研组成员人人确立课题, 坚持每两周一次集中理论学习、开展教改实验, 积累各种资料, 学期末完成课题阶段性小结。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实践, 信息科研组成员的理论水平、科研意识和教学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3.建立公平、科学、人性化的教师评价机制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
科学公正且人性化的考评能使教师全面认识自我, 以便总结经验, 改进不足, 自我提升。在教师的考评评聘中我们注意了以下策略:一是建立科学可行公正的考评标准。二是考核内容既要注意全面, 更要突出重点;既要考察教师承担任务的量, 更要考察教师工作的质;既要考察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 也要看整体素质在原来水平上的提高情况。三是考核方法多样化, 针对教师考核内容的不同方面, 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考核,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定性与定量考评相结合。在既科学公正又人性化考核的基础上, 使先进分子得到物质上的奖励和精神上的满足, 激励教师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
4.合理调适教师压力能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篇3
教育部要求,要高度重视关工委队伍建设。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党委要宣传、动员、组织引导老同志,特别是新退休的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要尊重老同志的意愿,发挥老同志的优势和专长,逐步发展建设一支素质高、乐于奉献的老年志愿者队伍。要加强各级关工委领导班子建设。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党委要根据工作需要或在职领导的人事变动、老同志年龄及身体状况等,及时调整关工委领导班子,动员、选配组织能力强、理论水平高、有热情和威望、身体健康的低龄老同志充实领导班子。要加强关工委日常办事机构建设。要选配服务意识强、热心关工委工作、有一定能力和水平的同志担任负责人。还要发挥、保护好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老同志的积极性。
教育部启动实施2009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本刊讯为进一步加大中小学教师培训力度,重点加强农村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教育部于7月启动实施了“2009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2009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是在中央财政支持下,教育部创新培训模式、大规模、高质量开展教师培训的示范性项目。主要项目包括: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远程培训、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培训者培训1、援助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小学体育和艺术教师培训和知行中国一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等八大项目,将覆盖全国50多万名中小学教师。
据了解,2009年培训计划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继续以农村教师培训为重点,强调按需施训、量身定制。二是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培训内容进一步强调贴近教师,贴近课堂,贴近实际,突出实践性。三是面向全国,组织有实践经验、有水平的师资力量,开发和整合优质培训资源。四是进一步创新培训模式和方法,继续采用远程培训、集中培训、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更加突出案例教学和参与式培训,力求大规模、高质量地开展教师培训。
广西高中贫困生档案建立工作顺利完成
本刊讯2009年,在广西教育厅的统一部署下,全区普通高中学校进行了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建立工作。各高中学校均按时于5月20日前完成了高中贫困生档案的纸质材料审查和电子信息数据库录入工作,各市县于5月25日前完成了本辖区内高中学校贫困生建档的审批工作。经统计,截止7月15日,全区492所普通高中学校共计752180名全日制在校学生中,已建档的贫困生人数为117748人,建档率为15.65%,其中高三年级建档率为19.09%。
高中贫困生档案的建立,使各地、各学校能充分掌握需要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不仅为下一步开展贫困大学新生入学补助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使就读区内高校的贫困新生能够迅速通过“绿色通道”入学,以及这部分学生入学后在申请各项资助时能够更加快捷、有效地获得认定和资助。
南宁将用3年时间消除中小学危房隐患
本刊讯8月4日,南宁市召开中小学校舍排查鉴定工作布置暨培训会,计划用3年时间消除南宁各级各类中小学校舍危房。
南宁市教育局局长夏建军介绍,根据自治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路线图”和时间表,南宁计划2009年底前完成加固改造施工总量的30%。在8月10日前已完成对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训计划;9月20目前完成对所辖行政区所有中小学校舍排查工作,在排查基础上,对部分校舍进行检测鉴定;今年年底前完成所有校舍的鉴定报告,并建立校舍安全信息档案。
据悉,在全面排查、鉴定的基础上,通过维修加固可以达到抗震设防标准的校舍,将按照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改造加固;经鉴定不符合要求、不具备维修加固条件的校舍,将按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和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重建:严重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校舍,将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实行工程治理避险迁移;根据学校布局规划确应废弃的危房校舍可不再改造,必须拆除,不再使用。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篇4
为了全面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居民素质,充分发挥社区宣传阵地的作用,为构建“和谐东城”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现将加强社区宣传阵地建设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的意义
社区是社会的基础单元和居民生活的场所,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宣传教育中具有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社区宣传阵地建设,构建稳固、长效、便捷的社区宣传载体,对于及时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化
- 1 -
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主要任务
(一)构建社区宣传队伍
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社区居委会为核心,充分发挥居民代表、居民小组长、楼院组长以及社区老党员、老干部、退休老教师的作用和联系群众、发动群众的优势,通过居民会议、社区论坛、走访入户、谈讲聊天等途径,经常性地开展政策理论、国家形势以及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在居民中具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社区义务宣传队伍。
(二)巩固社区宣传阵地
各社区、各小区要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广播、板报、墙报、专栏、横幅等,以此为载体广泛开展思想政治、公民道德、法律问答、科学知识、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宣传教育。要紧贴小区居民生活实际,以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居民和群众,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社区文化。
(三)开展社区宣传活动
紧紧围绕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家、省、市、县有关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发展楼院文化、节庆文化,支持居民群众参与活动,
- 2 -
创作和编演节目。广泛开展“五好家庭”、“文明楼院”、“文明社区”等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邻里互助的文明新风,使社区成为文明高尚、和谐友爱的美好家园,为构建和谐东城发挥基础作用。
三、几点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各社区居委会、各小区、物业部门要高度重视社区宣传阵地建设,将宣传栏作为服务居民的重要载体,作为联系居民的桥梁和纽带,作为文明和谐创建的重要内容。管委会将定期组织有关单位对各社区宣传栏的`设置更新、发挥作用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精神文明小区”创建的重要依据。
(二)因地制宜,保证落实
各社区居委会、各小区、物业部门要本着“易于更换、讲究实用、重在教育”的原则,结合实际创建宣传阵地,保障每个小区有不低于5平方米的宣传栏,并对宣传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新。各居委会要做好具体协调指导工作,并将情况及时上报管委会,此项工作于6月底前完成。
(三)抓好利用,发挥实效
- 3 -
各社区居委会、各小区、物业部门要充分发挥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加强对宣传设施的维护,设置有教育意义、涵盖丰富的宣传内容并及时进行更换,做到有益有效、常办常新。各小区要成立相应的机构,指定专人负责。提倡发动居民进行有创意的版式、栏目设计和内容创新,建设居民喜爱的社区精神家园。
中共灵石县委东城工作委员会
二一年六月二日
主题词: 宣传 阵地建设 通知
报:县委办,政府办,宣传部
抄 送:党政领导,各社区居委,留存
中共东城工作委员会 二一年六月二日印发 共印20份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篇5
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为切实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以满足学院适应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更好地适应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结合学院自身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任务
建设一支教育理念先进、结构合理、规模适当,适应专业建设和发展、职业技能过硬、专兼职结合的“双师素质”专业教学团队。
二、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原则
培养为主,引进为辅;专业课教师为重点,专业基础课教师为补充;专兼职结合。
三、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条件
教师在申请认定双师素质教师之日的前两年内,除承担理论教学外,每年还承担高职学生的课程设计、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教学,教学质量评价在合格以上,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高校助教(或以上)职称,且具备下述条件之一者,可以认定为双师素质教师:
1、在申请认定之日的前五年内有在行业或企业的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2、在申请认定之日的前五年内主持(或主要参与)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工程应用项目、开发研究项目两项,成果已被使用,效益良好。
3、在申请认定之日的前五年内主持(或主要参与)过两项院内立项的实践教学设施系统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良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4、具有相应行业、职业中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职业资格等级。
5、连续两年带领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技能竞赛二等奖及以上的主带教师。
四、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程序
1、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每年进行两次,一般为每年三月和九月。
2、教师个人提出申请,填写《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申报表》,并提交相关支撑材料。
3、申请人所在部门对申请人的申报表及提交的材料进行初审,提出审核意见,并汇总本部门所有申请人情况,连
同申报表及相关材料报学院组织人事部门,由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对申报材料进行资格初审;初审合格的再由组织人事部门牵头,会同教务处、实训中心、科技中心对申报人及相关材料进行认定并将结果报学院进行最终审定。
4、学院认定的双师素质教师在学院人事处备案,并由学院发布双师素质教师任职资格文件。
5、双师素质教师资格有效期为五年。有效期满,教师要重新申请资格认定。
五、双师素质教师的权利、义务和待遇
1、双师素质教师可享受的权利和待遇,主要包括:对专业建设的建议权;优先安排参加国内外的学术活动和进修培训;在选拔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评优、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在科研、教研项目申报均优先考虑;享受年度专项奖励等。
2、双师素质教师应履行的义务,主要包括:承担相应的教育教学、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和学生专业实践指导任务;参与专业现代化建设和新专业创建工作;组织或参与编写、修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讲义、实训计划等教学文件;承担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和科研项目;关心和培养青年教师成长等。
3、学校设立双师素质教师专项津贴。每年经学院评定为双师素质的教师,担任与本人取得的双师素质专业方向一
致的实训课或理实一体化课程主讲人员,经教务处、实训中心考核合格,发放双师素质教师专项奖励,金额每年由学院研究决定。
六、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措施
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对专业教师进行考试(考核)的基础上,制定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规划,有序地分期、分批地对专业教师进行双师素质培养。
(一)校外培训
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各系部每学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到行业或企业一线交流学习、培训,使所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都有在行业或企业一线参加实践工作的经历,以加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达到“双师素质”教师的要求。
选派学院优秀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到省内外高职高专院校进修,或者利用寒暑假到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参加培训和进修提高。
(二)院校合作、校企合作
一是选派教师去合作院校、企业实习,提高职业教学能力,以促进“双师”素质的培养、推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二是聘请合作院校、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院兼课或合作项目,带动院内教师实践能力的提
升。三是有能力的教师可以参与合作项目的开发及教师培训。
(三)国家执业资格或职业技能考试
鼓励专业课教师积极参加国家执业资格或职业技能考试,获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术等级证书。
(四)校内培训
充分发挥“校内”培养的作用。加强各专业教学研究活动,专业理论课教师和专业实践课教师相互取长补短,进行传帮带;建立校内培训基地,组织教师定期参加技术培训。
(五)积极引进
从企业或行业一线吸引一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学院任教。这不仅是一种补充“双师素质”师资的有效途径,还有利于改善师资队伍的结构,有利于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
七、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管理
1、各系(部)要重视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要在制定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计划时,注意教师群体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技能结构的整体优化。在培养的同时也要加大对双师素质教师的引进力度,通过各种努力,建设一支符合我院办学宗旨要求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2、学院每年给予一定数量的教师进修经费,用于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供资金保证。
3、各系(部)要为教师申请双师素质教师资格创造条件,要在政策上给予倾斜。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社会生产实践、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工程应用项目、开发研究项目、调查与对策研究项目,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并考取高级技术(技能)等级证书。
4、各系(部)要积极与企业、行业联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稳定的双师素质兼职教师队伍,聘请有实践经验又能胜任教学任务的行业专家或生产第一线技术能手来学院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对教学效果优秀者给予奖励。
八、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各系(部)根据本办法制定符合本专业发展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九、本办法由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实训中心负责解释。
学院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意见 篇6
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
教师队伍的质量,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坚持以质量立校,必须坚持以教师为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面对我市教育的新形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一只精良的教师队伍是学校不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一、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齐抓共管,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德,才之帅也;才,德之资也。德、才是教师基本素质的总和;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齐抓共管,才能形-成合力,收到更好的效果。
2、目 标: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稳定,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指教师队伍整体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合理,各科教师各项结构的比例合理。
数量稳定:指各学科教师数量基本稳定。以利教师定向发展。素质较高:德才兼备,敬业爱生,教有特色。
教师队伍建设中,要紧紧把握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两个重点,分别为他们设计发展目标。
青年教师:要以德为本,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提高,逐步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结构。骨干教师:能在改革实践中学习提高,兼收并蓄,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目标导向
目标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为了使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成为每个教师的内在要求,我们重点抓两项工作:
(1)以师德教育为核心,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劳动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我们把敬业、爱校、爱生、善处、团结、向上作为我校师德建设的目标.(2)引导教师确立自我发展目标。
引导教师设计自己的发展目标,可以使教师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审视自己的工作现状,因而产生更强烈的学习理论和提高业务水平的内在要求。
(二)精心培养
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我们精心施工,引导教师一步步地逼近目标,做好四项工作:
1、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帮助教师更新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在正确教学思想指导下,从事教学工作。学校将充分利用周点评和青年教师晚办公时间加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业务提高。
2、抓好继续教育,组织教师培训
根据我校师资情况和教学任务,学习借鉴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我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采用以业余、自学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立足于校本培训,辅以选送外出参观学习的方式进行。
(1)坚持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制
每年新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必须参加岗前培训。通过培训,熟悉学校教育教学要求,巩固专业思想,熟悉有关教育法规,掌握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初步掌握教育教学常规和课堂教学模式,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2)骨干教师培训
为拓展我校教师进取的空间,培育我校的可持续发展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我校教学改革深入持久地开展,将拟定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博文名师培训计划。计划在三年内使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博文名师真正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争取三分之一以上骨干教师成为市级或省级骨干教师,承担市级以上课题科研任务。培养方式主要是选派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或教科研机构组织的有关培训班、研讨班,或由学校派出进行进修学习。
(3)基本功技能培训
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争取部分青年教师参加泰山区举办青年教师基本功培训班。学校下发指导意见,全体教师积极进行普通话、粉笔字练习,学校定期举行普通话演讲和粉笔字练习比赛。
(4)中层干部培训
积级安排中层干部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领导能力。
3、提高基础业务,夯实常规工作
(1)抓好集体备课,促进整体提高
强化备课组长的责任,加强备课组内团结协作,提高集体备课的水平,建立备课组整体评价机制。
(2)加强常规教学指导,提高教师撰写教案、学案的质量及作业布置与批阅质量。建立教师教学常规检查评价机制。
4、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五环节课堂教学的实施水平
课堂是实现教学质量提高的主渠道,通过开展一系列课堂教学活动,不断提
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1)抓好主备人公开课的听评课活动。
(2)组织开展骨干教师示范交流课活动。
(3)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申报研讨活动。
(三)突出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1、建立六项制度
①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
②专业理论学习制度。
③听课制度。
④说课、评课制度。
2、青年教师必须上好“四课”
①汇报课:青年教师到校一个月内上一次汇报课。
②达标课:新教师第一学期后期上一节达标课(考评课)。
③申报课:新教师第二学期上一节申报课,由相关校领导、教研组长、同组全体教师听课、评课。
④优质课:新教师第三学期上一节优质课。由本人申请,教研组推荐,面向全校进行观摩教学。
3、积极开展“五项活动”
①新老教师帮教结对活动。
②开展教师基本功训练活动。
③每年开展一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
④每学期召开一次班主任经验交流活动。
(四)狠抓教科研
开展教科研,既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又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教研组是学校各学科的教学研究组织。抓好教研组常规管理,从本质上讲就抓好教科研工作,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也才真正落到实处。教研组的主要职责是抓好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必须实行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全面管理就是要激励人人参与教科研,人人探索教育改革,人人都要撰写论文,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的教师要定期公开发表论文。全程管理是对于课题的研究,立项后要搜集相关资料,寻找理论根据,拟定研究方案,及时开题,定期召开课题实验阶段成课研讨会。
(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师队伍建设,既是学校建设发展的中心所在,具有时代的紧迫性,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因此追求快速高效的同时,更要注重科学合理,必须制定教师队伍建设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它应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部分,关注发展性评价。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调动广大教师在队伍建设过程中的积级性与创造性。发展性评价是一种新型的动态评价体系,它是在充分尊重教师前提下进行的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评价。它是主体取向评价,是重发展而非重功利的评价,是整体目标指向性评价。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旨在构建一个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平台,从而有利于实现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三年规划目标。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对教师扬长避短,用其所长,就能充分调动每一位老师的积极性。
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发展必须进行创新,创新必须依靠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而教育创新则是体现在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
麻阳:三大举措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篇7
据悉, 近两年来, 麻阳苗族自治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纵深推进"教育强县"战略, 在大力改善教育基础设施的同时, 将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过硬、作风扎实的教师队伍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一是合理调配教师资源。建立健全骨干教师下乡支教制度, 对下乡支教的教师在职称晋级、评优评先等方面在政策上予以倾斜, 从而促进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同时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从2006年起, 委托吉首大学、湖南一师等学校培养了后备教师120多人, 招聘外地优秀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90多人, 其中大部分集中在英语、物理、计算机等专业教师紧缺的学科, 优化了师资结构, 充实了教师队伍。
二是强化教师继续教育。通过校本培训、师德培训、学历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等方式, 强化全员培训, 不走过场、不搞花架子。三年来, 共培训学校校长70余人 (其中赴外地挂职学习24人) ;培训教师达3000多人次, 教师的培训面达到了100%;高中、初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了80.2%、92.2%、98.5%。教师的敬业精神显著增强, 教育理念得到更新, 业务素质明显提高。
刍议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篇8
一、加强师德建设
大家都知道,长期以来,学校的教师都是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不求索取,努力维护学校这一方净土。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校也面临着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有些教师缺乏严谨的治学态度,心态浮躁,急功近利;有的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对本职工作三心二意,敷衍塞责。诸如此类,虽是个别现象,但这些问题却暴露出了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师德建设方面存在着薄弱环节,已经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学校的声誉、正常秩序和办学条件。
因此,加强师德建设,首先要提高教师对做“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自觉性,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此,学校充分运用学科优势和各种教育方式、方法、手段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作为教师,应当执行以下一些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
1.忠诚教育事业,履行教师职责。这一条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总体要求。即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敬业爱岗。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努力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行为并对学生施以教育。
2.坚持正确导向,锐意改革创新。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自觉抵制和反对不利于人才培养的错误倾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积极推进教学工作的改革。
3.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教师要集中精力搞好教学和教研工作,努力承担和认真完成工作任务,以刻苦钻研、孜孜以求的态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关心爱护学生,自觉教书育人。教师对学生要言传身教,以身立教,用先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丰富精湛的科学文化知识去陶冶和教育学生。
总之,学校始终把德育当作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在学科教学中明确提出“每个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各学科都是德育阵地”。要求教师努力挖掘教材中思想道德教育内涵,这样才能无愧于教师的神圣称号。
二、满足教师的需要,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需要是人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人活动的积极性源于他人的需要,人为了求得个体和社会的生存、发展,就必须有一定的支持,这些要求反映在人的头脑形成了需要。
教师最大的需要是工作能取得成就,个人价值得到体现和认可。显然,教师需要的一般特点可以用朴实的物质需要和强烈的精神需要来描述。为此,首先我校尽力满足教师朴实的物质需要。当前,农村教师的工资普遍偏低,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因此,学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教师解决子女的就业问题,为教师安心从教免除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在现有条件下努力提高教师的福利。
学校还需要满足教师强烈的精神需要。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认为,当人的某一级需要获得基本满足后,追求更高一級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一般来说,当物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精神方面的需要就成为主导。因此,在满足教师一定物质需要的基础上,应该特别注意精神需要的满足。这样才能提高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注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众所周知,教育教学的质量高低,教师是关键。为此,我校尽量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做出成绩,并且不失时机、恰如其分地给予肯定、表扬和奖励。在与教师的接触中,笔者发现中、青年龄段的教师有着不同层次的成就要求,学校就尽力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想。积极支持中年教师搞教学改革实验,支持青年教师努力钻研业务。学校在对教师的培养上采取了多种灵活而有效的方式。如,在教师配备上,采取“专兼结合”的方法;在师资培养上采取“送出培养、集中培训、分散指导”等办法。
四、要求教师总结反思,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总结反思,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为此,我校要求教师参与课后的评论,对自己的教案或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对教案或教学设计做较大改动的实验教师,允许其修改后另选一个班级再上一次教学实践课,然后把前后两次实践进行反思,以提高教师设计教案的能力。
要求教师在对教案或教学设计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对课堂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反思,如果说教案或教学设计反思的静态总结的话,那么实践总结就是动态总结。要求教师不但总结出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的规律,还善于发现学生主体发展教育过程的闪光点。
要求教师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对学科进行一次阶段性的课堂教学整理、提炼、概括,在这总框架下选择一个角度,总结课堂教学实践。反观自己在课堂中所充当的角色,去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够大幅度提高教师总结经验水平和撰写教学论文与教学心得的能力。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篇9
黑龙江省密山市铁路小学李荣辉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教师的水平如何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日新月异,教育思想的不断更新与完善,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建立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由此可见,学校要发展,要成为社会满意、家长信赖、学生健康成长的温馨乐园,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我校原是一所普通的县级铁路小学,在归属地方管理后,近几年相继调入36名教师,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由于工作经历和工作环境各不相同,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倡导团队精神,营造和谐的合作氛围,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学校倡导大家做快乐阳光型教师——既做学习型教师、做研究型教师、做合作型教师、更要做有道德风尚的教师,从而打造阳光和谐教师团队。
一、抓师德教育,激励教师爱岗敬业,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可见师德建设工作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求。教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事业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校一直把师德教育放在师训工作的首位。首先学校在教师中广泛开展“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等教育活动。开展“我当初的选择”、“我是一片绿叶”、“我身边的共产党员”等演讲活动。以骨干教师爱生典范的感人事迹,唤醒其他教师的良知,通过学习“义务教育法”、开展重温“从教誓言”等活动。从而使教师树立“敬业、爱生、奉献”的风尚,忠诚地、竭尽全力地、百折不挠地献身于教育事业。同时学校倡导教师坚守心灵的宁静,做快乐阳光的教师;让教师在快乐的集体生活中,感受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在体会教书育人的成就中,感受到浓浓的师生情;在校舍改建的奋斗中,品尝到发展的快乐、变化的快乐、劳动的快乐;在学校各项
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时候,真正体味到粉笔生涯的艰辛,品尝心灵劳作的甘美,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抓练功活动,强化教师的基本功,打造学习型的教师团体。
所谓教学基本功是指教师完成教学工作所必需的条件性的技能和技巧。这里的“条件性”旨在说明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完成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改变传统的过于注重知识传承,强调学生的主动的知识构建;增强课程的整合性和选择性并实施三级课程模式等改革目标。这些改革目标能否实现,有赖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有赖于教师教学行为方式的改变和转换。因此,面对新课程,不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需要重新思考: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包括所练就的教学基本功是否能够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传统意义上,教师的基本功一般是指:“三字一话”。这是指普通话、口语表达技能和书面表达技能,这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必备的基本功。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我认为教师在此基础上还要具备新的教学基本功。
1、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焦点。也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标志。实现这一整合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信息素养、技能准备决定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程度和效果。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准备的第一位的新的基本功就是在教学中整合现代信息技术。
2、课程资源的开发的基本功。
传统上,我们总是习惯于根据大纲和教材来安排学习内容,但是新课程的实施不仅需要教师理解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和重难点,而且要求教师首先要了解学习主体的学习需要,了解他们已有的经验,了解他们的个别差异,然后根据他们的需要、经验及差异开发、选择或重组各方面的课程资源。新课程开发还需要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不断根据反思的结果调整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
3、协作教学基本功。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都是孤立地、分别地展开的,但是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学习等学习方式的转变及课程开发等,都需要教师之间的协作。通常情况下,一个能诱发不同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和讨论的主题往往都具有综合性和跨学科的特点,因此,帮助学生完成整个探究活动往往也需要多个教师协同完成。
同样,课程开发中不仅需要同学科的教师集体协作,更需要不同学科的教师走到一起共同选定研究的课题及活动形式。
由于时代的变迁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教师的基本功。针对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全校教师提出了“八个一”的要求。既坚定一个信念(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信念),树立一个观点(正确的教育观),写一本好教案,上好一个学科的课,写一手好字(包括粉笔字、毛笔字),合作开发一门校本课程,每周完成一次网上培训或网上教研,搞一项教改科研。树立教师终生学习的理念,工作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潜力,使他们能获得不断发展。学校还要帮助每一位教职工理清自己内心向往的目标,使每一位教职工的个人成长与学校的发展达成共同愿景,让每一位成员由衷地感受到学校目标与个体目标一致所带来的好处。唤起每位教师内心真实的理想目标,充分挖掘个体的积极性,让广大教师生活富有活力和激情,从而让学习成为习惯。
三、抓教育科研,拓宽教师教育教学领域,打造研究型的教师群体。
学校重视培养教师走教育科研之路,树立教师科研兴校的理念,倡导大家做研究型教师。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压、二化、三学、四研。一压:给骨干教师压担子,组织他们搞好教育科研,为他们提供教改课题。二化:强化全体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深化学校教育科研向纵深发展。三学:成立教科研领导小组,让骨干教师学习掌握教科研理论,学习全国各地教科研信息,学习先进的教科研成果,把好的教改经验引进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四研:一是请有经验的教育专家、学者来校与骨干教师研究教改之路。二是建立科研档案,经常组织骨干教师互相研讨切磋自己确定和实施的教改项目。三是带领骨干教师积极参与省市区教育科研研讨会,并撰写高质量的论文在大会上发言。四是学校要求骨干教师自培自研,大展自我优势,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特色。
四、抓和谐的人际关系,促使教师心态良好,打造阳光和谐团队。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进程中,越来越显现出团队精神的重要。教育改革和教育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是靠一个人能够单独完成的。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需要依靠共同的创造性劳动,所以,我们应当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倡导团队精神,营造和谐的合作氛围,树立正确的竞争观。一是发扬“双赢共好”的精神。龟兔赛跑最好的结局是它们能互相合作,在陆地上乌龟趴在兔子背上,在河里兔子趴在乌龟的背上,这样可以用前所未有的成绩到达终点。这个事例说明今天学校里的竞争不是你死我活,而是通过竞争激发活力,最后达到共同进步,从而使学校既充满生机又能将每个人的追求融入到集体的成功之中。二是发扬“自觉协调”的精神。有一种在海边群居的动物叫海狸,据说它们能够共同搬运石块构筑堤坝以防止海浪的冲击,它们不经组织就能够自觉协调,在学校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精神。因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调、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协调、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协调。这种协调不应该都由领导来组织,而应当成为教师的本能。这样才能使合作成为生存的主动需求,使和谐成为发展的自觉需要。三是发扬“交替引领”的精神。北雁南飞时头雁的作用及付出的努力我们都非常清楚,但头雁是由每只大雁轮流担任。而我们学校现有的体制是,学科带头人和名师等等总是一部分教师在长期引领,其他教师习惯于跟随,这样教育教学工作就难有更新和突破,大部分教师就难以超越这部分固定权威和水平。其实教师往往各有所长,在不同时期、不同方面重视发挥不同教师的引领作用才是保持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有了双赢共好的愿望,有了自觉协调的习惯,有了交替引领的能力,这样的教师队伍才能是和谐的团队。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篇10
这几年,得益各上级部门和社会各届的支持。我市各校的硬件设施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包括山老区)。绩效工资的实施,使教师的福利待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随着社会对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关注度不断加大,要求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也应随之加大。
现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下:
1、实行了绩效重点学校的工资后,老师的绩效部分的福利差距很小,配套的分配制度并不完善,于是出现了认真负责和不认真工作绩效工资分配一个样的局面。实质上没有起到奖励先进,激发全体的作用,甚至使个别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损伤。
2、重点学校的老师,部分骨干教师热衷于搞创收,通过带寄读生和校外兼课等手段提高收入,主要精力并不在课堂教学上。这对提高老师的专业水平,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很是不利。
3、中考、高考就是看分数。社会上专认分数,教师搞题海战术追求分数。学生的负担超出了承受力,教师的精力很难放在提高业务水平上,不可能去追求教学理想,学校不可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针对以上问题,对策有:
1、建议取消重点高中的提前考试,加大力度阻止各初中各种形
式的提前招生。
2、整治带学生和有偿家教,出台针对性和长期性的制度。
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篇11
摘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道德以及业务能力,从而有效地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以及光荣感。
关键词:培养 责任感 创新 服务社会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是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人们对教师的普遍期待。首先,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应当是加强教师素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要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应当严格地牢固树立“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的爱国主义观念,有效地将师德建设纳入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重要工作目标及学校长远发展规划中,制定相关的计划从而有效地对全体教师进行师德培养。尤其对于新到岗工作的青年教师,应当采取新教师以及老教师相结合的方式,要为其配备作风优良、治学严谨、教学科研能力强的中、老年教师,从而有效地实现共同进步,充分发挥其传、帮、带的作用,进一步有效地提升师德建设。
《关于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要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不断地优化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环境,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创新团队,进而不断地对学习制度进行有效的完善,推动教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并且将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学术规范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恰当地连同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相融合,进而有效地完善高等学校科研学术规范。
2013年教育部工作要点: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内容;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研究制订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因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极为重要的问题是能够有效地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高效精干的教师队伍,从而更好地让中国大学走向世界。
一、提高师德水平,全面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体系
加强师德建设,塑造师表风范。教师的师德修养是教师职业的核心,是教书育人的灵魂,它决定着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提高队伍素质的首要任务是不断地加强师资建设,从而有效地提高师德建设,提升教师气质风度的品位,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思想境界。
现阶段,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总目标是:继续不断地完善“引进、培养、调整、优化”队伍建设指导方针,进而更好地完善管理以及激励机制,从而更好地构建一支以教研训一体化的院本教师自培模式的教师队伍,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因此,有效地运用结构合理、有现代教育观念,并且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勇于探索等性质的有凝聚力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师资队伍。
二、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拔学科领头人
对于学校而言,拥有一批高素质的骨干教师,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为此,在学校方面应当不断地加强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同时不断地鼓励推荐中青年教师参加研究生班及其它专业培训班学习,进一步有效地完善校“学科带头人”等奖励机制。
1.抓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与培养。学科带头人是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中形成的。其中,培养是一个重要环节,首先要抓校级学科带头人培养人选的选拔,让学术骨干到国内外作学术访问,合作科研;同时加大对学科带头人的科研资助力度,努力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科带头人成长的学术氛围与工作、生活环境。
2.抓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是学科带头人的后备力量,是形成学科师资梯队的基础,对学校两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队伍要完善学历结构,鼓励他们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让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在校内津贴的分配上向教师倾斜,采取多种措施解除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的后顾之优。
例如,我校每学年进行1—3次全校性的教学竞赛,因此,学校应当促进青年教师广泛参与竞赛课、汇报课,并且积极促进中老教师参与研讨课、展示课,以此来提升青年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同时能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
三、“以人为本”的理念,理解、关心、尊重人
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是一种执政的理念、做人的理念,也是一种管理的理念,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取向。师资队伍建设属于人事工作,其主要工作是教育学生,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应当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要理解人,理解人的学习需要、学习愿望以及人生价值追求等。同样将教师为中心,把满足教师的需求、调动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地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师资队伍管理达到最优化。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关心人,不但要关心人的生活,还需关心人的成长和进步,关心人的物质生活,还需关心精神、文化生活。
尊重人,无差异地尊重人,要无差异地尊重人的权利、人格。尊重人的差异,不同人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之,勿施于人。
四、建立有利于教师发展的激励机制,助推教师幸福地工作
教师首先是谋求个体生命生存的人,教师是追求生活幸福的人,教师是生物人、社会人、精神人的统一体,教师是身心发展成熟了的人,教师是渴望生命有价值有意义的人,教师是需要不断学习、进修、提高的人,教师也是有缺点或不足的人。因此,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较多,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有:经济条件、住房条件和职称晋升机会等。因此,学校应当不断地通过加强物质方面的激励,以此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例如,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工作量、工作质量、课题、科研成果等在工资、奖金、津贴等方面给予教师各种激励,以此来提升教师的教学归属感。幸福是个体需要得到满足后的一种情感体验;幸福是个体价值得到实现后的一种愉悦感受;幸福是个体稳定的,可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幸福的获得并非一帆风顺,追求幸福是一个过程;真正持久的幸福是对必然的把握与适应。
学校管理能够引导、助推教师提升自己对生命的认识,提升生存本领,提升自己的生活、生活质量,能够“以本领传授本领,以生活示范生活,以生气唤醒生气,以激情感动激情,以创新激发创新,以理想鼓舞理想,以生命点燃生命,以幸福传递幸福”。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荐阅读: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07-26
加强教师梯队建设09-07
教师加强干部队伍建设10-14
加强教师队伍管理09-05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11-11
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11-16
如何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09-02
加强农村艺术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研究07-04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