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建设通村公路的方案

2024-10-04

县乡建设通村公路的方案(共9篇)

县乡建设通村公路的方案 篇1

县乡建设通村公路的方案

为切实改善全区农村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养管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养管服务水平,大力发展通村客货运输,更好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促进全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按照全市创建农村公路示范路有关要求,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满足广大群众交通需求为出发点,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统筹规划、分布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管养运、协调发展”的方针,切实改善农村公路交通基础条件,发展绿色交通,强化安全保障,提升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社会支持的农村公路发展机制和以镇办为责任主体的通村公路养管运行机制,逐步构筑内通外联、标准适度、结构合理、设施完善、养管到位的农村公路网络,促进农村公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全区建设30公里县乡示范路、770公里通村示范路建设任务,着力完善县乡公路、通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县乡公路、通村公路“微循环”畅通和“洁、畅、绿、美、安、舒”的目标。

三、创建标准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在“公路畅通、安全运行、绿色生态、洁美和谐、舒适出行”上下功夫,全面提升县乡公路、通村公路质量。具体标准如下:

(一)路基:路基坚实稳定。路肩密实、整洁、宽度达到技术要求,无缺口、无堆积、无占道,与路面接茬平顺,边缘顺适;边坡稳定、整洁、坡度符合规定;边沟、涵洞完好无淤塞、排水畅通;防护设施完好无破损。

(二)路面:强度符合质量要求;表面平整完好无破损,清洁无杂物。无明显露石、起砂、断板等外观质量破损现象。

(三)设施:公路沿线的交通标志、标牌、警示桩等齐全、醒目、规范、错车道、减速带等安保设施到位。

(四)养管:机构、队伍、责任、资金全面落实,实现规范化管理、精细化养护。逐路落实养管责任,设置路线(段)养管责任公示牌,标明路段名称、包抓领导、养护责任人、养护里程和主要技术指标及监督举报电话等。

(五)绿化:全线绿化统一树种、统一间距,达到路、景、物和谐美观。

滤布(六)运输:创造良好的道路运输环境,使所有通村公路安全畅通、舒适运行,实现车进站,人归点,建立良好、文明、有序地通村公路运输市场。

四、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示范路建设的组织领导,确保示范路建设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区政府成立县乡公路、通村公路示范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五、工作措施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各镇办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和人员参加;要制定和落实加快示范路建设的具体措施,准确及时上报工程进度、资金使用等信息,积极协调解决示范路创建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确保示范路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二)明确主体,夯实责任。

区交通局负责全区示范路创建的检查监督、技术指导、工程验收以及资金拨付使用;区财政局负责本级配套资金和一事一议项目财政奖补资金的筹措拨付和监督使用;区国土分局负责示范路建设占用土地的审批;区林业局负责提供示范路绿化树种;区公安分局负责示范路创建工作的环境保障;区监察局负责示范路创建工作的效能监察;各镇、办是创建示范路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发动群众,实施示范路创建和管理,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用于示范路建设的.争取力度,落实村民委员会责任和村道养管责任制,确保圆满完成创建任务。

(三)标准适度,因地制宜。

根据群众承受能力和交通发展前景,在满足车辆通行、群众生产生活便利和不增加群众负担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控制创建规模。区交通局要根据市上确定的示范路标准,统筹考虑路肩、水沟、绿化、标示标牌、平交道口、错车道和招呼站等方面建设。技术标准要充分利用旧路资源,着重提高路面等级,完善防护排水设施及安全保障设施。通村示范路路基宽度原则上不低于4.5米,路面宽度不低于3.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厚度不低于18厘米。特殊困难路段和交通量小的可适当降低技术标准,但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采用单车道时应设置会车道。县乡公路路肩必须实施双侧硬化,宽30厘米、厚40厘米以上,对于面层宽度小于4.5米的,路肩宽度不得小于50厘米,同时排水、防护、桥涵、安全等设施到位。

(四)强化监督,保证质量。

要建立健全严格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和质量保证体系,明细职责,划分到人。按照“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要求,强化质量管理和监督工作,继续实行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明确管护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和管护的基本要求及举报电话,工业滤布建立以办公室、养管员组成的信息登记、查证和责任追求体系,不断完善以沿途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化日常监督网络和机制。

(五)多措并举,筹措资金。

按照市上要求,通村公路示范路创建市上补助一万元,区上筹措资金予以补贴。各镇(办)要积极统筹,组织落实好村级“一事一议”政策,充分调动群众养路护路积极性,以村民投工投劳,采备砂石地材等形式筹集创建资金,积极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大力提倡个人捐资、企业赞助等形式,用于示范路创建工作。严格控制非工程支出,严禁截留、挪用、挤占创建资金。

(六)强化考核,严格奖惩。

区示范路建设领导小组将定期督促检查,实行一月一督查、一季一通报、半年预考核,竣工一批验收一批,确保11月份市上全面验收通过。各镇(办)要在完成创建任务同时,按照“一路一档”要求,及时整理内业资料,按时将自检申请上报区交通局,区交通局视各镇(办)完成情况及时组织核准验收。示范路创建工作实行定期通报和考核奖惩制度,并把示范路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评,实行奖优惩劣,对工作突出的予以通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镇(办)进行通报批评,直至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要确保今年示范路建设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县乡建设通村公路的方案 篇2

关键词:通村公路,质量控制,存在问题,建议

1 通村公路建设的特点、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1 通村公路建设的特点、现状

通村公路建设具有项目分散、点多、面广、规模小、投资少、资金缺乏、标准低等特点。目前,通村公路大部分为等外路(不够四级标准),路况质量差,经常是晴天扬尘,雨天泥泞受阻,落后的交通条件导致了农村交通不畅,有路难行,农民出行难、生产和生活资料调入难、农副产品运出难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通村公路是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条件。加快通村公路建设,不仅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先导条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重要内容。

1.2 通村公路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统一规划,设计文件粗糙。

由于通村公路的规划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而且思想观念、政策、技术以及资金等因素的影响,缺乏系统、科学、长远的规划,致使现阶段通村公路建设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许多地方在规划不完善甚至无规划的情况下开工建设,影响通村公路网络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使得通村公路建设投资效益相对低下。

2)施工队伍素质不高,施工质量不稳定。

由于通村公路建设的单个项目规模小且分散,同时,现阶段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较大,由于受建设资金限制,相当一部分通村公路主要是以农民投工、投劳参与通村公路路基建设,路面工程由专业队伍建设的情况,施工质量不高且不稳定。

3)监理单位在某种情况下可以说是形同虚设。

由于通村公路单个项目的工程量较小,有的只有300 m~500 m,一般多在1 km~2 km的范围内,单个作为一个监理项目是不可能的,有的项目彻底就没有实行监理。大多县采用以整个县的通村公路建设项目作为一个整体,打捆在一起进行监理,即使这样,由于其监理费用低,点多面广,对正规的监理单位没有吸引力。为了符合建设程序,项目业主只能邀请一些监理单位,甚至是建筑部门的监理单位来进行监理业务。这样素质本来不高的施工单位加上同样是不懂技术的监理,通村公路的工程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4)业主没有经验。

通村公路的项目业主一般是乡镇人民政府或地方交通主管部门组建的临时机构,他们本来就没有公路工程建设管理的经验,虽然省市都开办了多期通村公路培训班,但三五天的短期培训虽然对他们的公路工程业务知识有些许提高,但到底能提高多少,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又能用上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5)交通主管部门技术人员的匮乏。

对于县级的交通主管部门也是叫苦不迭。一下子增加了那么多的工程建设任务,虽然本身不是业主,但作为交通主管部门,在技术上必须给予乡镇进行业务指导,要完成简易路线施工图制作,要对招投标、项目管理进行经常性的指导,而交通局就那么几个技术人员,其正常工作也必须完成,这就给交通局增加了巨大的压力。更主要的,交通局是政府的管理部门,其对公路工程施工的具体管理也并非全是内行,即使真正有1个~2个既懂施工又懂管理的人员,对于全县几百公里的通村公路而言,也只是杯水车薪。

2 通村公路的质量状况

1)通村公路的路基都未经过严格的验收。

通村公路的路基往往是依原有土路基而进行施工的,原有土路基的宽度往往不够,必须进行加宽才能满足要求。而通村公路的路基施工一般都是农民投工投劳,部分是一些挂靠资质的小承包商,他们根本就不懂公路工程的施工程序,通过简单的平整和压实就开始进行路面施工,压实效果如何应该是可想而知的,特别是对原有路基的加宽部分,更是最大的隐患: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新填部分与原有路基不能有机的结合,这种隐患将导致路面在很短的时间段里发生断裂。有的县也成立了通村公路质量验收(监督)组,负责对通村公路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验收,但由于最近两年的通村公路开工项目太多,而县里的工程技术人员本来就少,真正做到全面的检查验收实际上是很困难的,即使是进行真正的验收,也往往是对路基的宽度进行检查,极少数进行弯沉和压实度检测。

2)路面基层的强度和厚度都存在较大的隐患。

目前通村公路的路面有:二灰碎石、水泥稳定土、石灰土等各种形式的基层,质量均不乐观。主要体现在二灰、水泥、石灰等材料剂量明显不够,厚度参差不齐,压实度达不到要求这几个方面。其主要原因是施工单位偷工减料,监理单位管理不严,业主单位不懂技术,管理不到位。

3)通村公路的水泥混凝土的弯拉强度合格率极低。

目前,通村公路的水泥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合格率低,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路面混凝土强度多采用抗压强度进行控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虽然可以满足要求,但其抗弯拉强度却无法满足要求。

对通村公路,一次性浇几百米,甚至几千米,对大多数施工单位而言,它既没有那么多的土工布或麻袋等去覆盖,也没有更多洒水车去进行即时养生。这样对于在夏季施工的混凝土而言,无法做到有效的养生,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 对通村公路建设的建议

1)针对全县通村公路的不同情况,完善施工图设计。

目前,我们发现在通村公路建设中,有的有施工图设计,有的没有施工图设计,有的图纸较为完善,有的图纸只有一个简易断面,而这样的图纸是要拿到全县的不同路线上去具体指导施工的,由于图纸的不清晰,造成施工中施工单位的随意性。

2)加强招投标管理,提高施工单位素质。

对于通村公路,严格要求什么资质的企业参与工程建设虽然有一定的意义,但更主要的应是施工单位的主要人员和设备应满足工程要求。施工单位应具有一定的施工设备,如压路机、推土机、装载机、拌合机、洒水车等公路工程施工机械,如果是沥青路面,还应有沥青施工设备。如果满足了人员和设备的条件,再加上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项目法人的管理,通村公路的质量要求应该是可以满足的。

3)成立一个具有丙级试验室条件的试验室,组织对工程各阶段进行验收。

要成立一个具有丙级试验室条件的试验室,这是一个较为关键的条件。没有试验仪器、设备和人员,就无法对工程各阶段进行验收;无法对工程各阶段进行验收,就无法保证工程质量。也许你可以说阶段验收可以聘请试验检测单位,但通村公路资金不足,条件不足,也不允许你请试验检测单位。

4)对工程施工的具体环节进行指导。

应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对砂、石、水泥、沥青、粉煤灰等工程材料作出相应规定,使之符合公路工程建设的需要;对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进行符合实际的设计,规范混凝土配合比;同时对路基、路面的施工工艺进行明确细化,保证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5)加强监督检查,杜绝质量隐患。

指导小组应经常性地到施工地段进行现场检查,发现不合格的工程,应及时整改,防止木已成舟的现象出现。另外应借助社会监督力量,如村民小组、党员干部,对其简单培训,让他们加入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之中,增加社会举报电话。

6)充分发挥工程监理在工程造价与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监理单位是业主对工程实施现场管理的代表,应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对于通村公路,由于点多面广,且监理人员数量较少,因此应要求每个监理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让其都能切实担负起自己的职责。同时建议业主应适当考虑增加监理人员的费用,不能以建设资金不足,就可以低价聘用监理单位,如果没有基本的监理费用,监理单位怎么能认真的工作,同时,应提高监理人员素质,加大旁站力度。

总之,通村公路在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牢固树立工程质量意识,强化质量保证措施,加强政府监督,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严把各个施工环节,建立健全质量保证机制,确保通村公路建设质量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影响县乡公路建设质量因素的分析 篇3

关键词:公路建设;质量因素;对应措施

县乡公路建设是一项地方性、群众性较强的工作。有着与其它公路建设不同的特点,因此谈到其影响质量的因素,就必须要涉及到它的特点:

一、县乡公路建设管理的主体与其它干线公路不同

《河南省县乡公路管理办法》规定:“县乡公路建设、养护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地方为主的原则。”即以市、县、乡政府为主体,县乡公路主管部门对县乡公路建设和管理工作实行行业管理。干线公路建设管理则以交通部门为主体实行条块结合,统一管理。

二、县乡公路投资主体与其他干线公路不同

县乡公路建设以县乡政府为主,执行“民工建勤”“民办公助”政策。县乡公路建设一般征地、拆迁等工作都是当地政府利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协调解决,路基工程,土方工程都是靠民工建勤完成的。由于政策倾斜性、群众参于性,行政干预性较强,所以县乡公路筹资建设较容易,建设速度较快,施工周期较短。而干线公路主要由交通公路部门投资建设,实行“公办民助”的政策。

三、县乡公路受益对象与其它干线公路不同

县乡公路主要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利用,与广大农村经济发展、群众生产和 生活联系更直接、更密切,小区域经济效益明显,受益对象主查乡、村、组。干线公路是国家公路网的骨架,是城际之间、地区之间联系的纽带,主要服务于国家城市、地区的经济建设。

四、县乡公路建设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县乡公路其规划建设层次低、经济、技术指标要求低。地方自主性较大,投资少、见效快。当地政府极为重视,干部群众积极支持,筹资建设容易组织。

谈到影响县乡公路建设的因素,我们知道公路建设是一个系统,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譬如:上级政府、技术规范、管理水平、工作质量及设计、施工、监理、业主、监督各单位工作态度、行为等因素都与工程质量密切相关。通过观察这些年县乡公路的质量事故,结合县乡公路建设的特点,认为引起县乡公路工程质量问题有客观的原因,但主要还是主观人为因素居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主面:①官僚主义,以包代管;②公开招标,名不符实③连连转包,层层拔毛;④偷工减料,赠钱为主;⑤管理混乱,失职严重;⑥质量马虎,把关不严。

县乡公路建设质量问题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事关党和政府威信与党群关系的大问题,必然引起各级政府和交通公路部门的高度重视。针对质量问题,要吸取教训,查找原因,追究责任,采取措施。

具体解决措施如下:

(一)加大对工程质量宣传工作的力度,使交通主管部门的各级领导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质量是公路工程建设的生命。鉴于设计、施工、监理、业主等各单位对该问题的认识不足,我们要大力开展公路质量工作的再宣传、再认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视质量为公路建设的生命,形成人人讲质量、管质量、抓质量的良好氛围。使从事公路工作的各级领导和职工,高度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科学决策,处理好质量、进度和投资的关系。把领导的质量意识变成工程项目各环节的具体行动,真正把质量管理落到实处。

(二)切实加强县乡公路建设市场的规范和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工程质量事故。加强县乡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建立公开、公正、公平和规范运行的市场竞争秩序,是加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防范公路建设腐败象的源头管理。

1.积极推进招投标制度。建设单位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时,对具备招标条件的项目,必须坚持通过招标,择优选择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建设项目的招标一是要坚持“三个合理”(即合理标段、合理工期、合理中标价);二是要编制严密的招标文件。三是要严格进行资格预审,重点审查建设队伍的资历、能力、信誉;四是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评标原则;五是要实施严格的合同管理,不搞行政干预;六是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

2.切实加强设计质量管理。一是择优选择设计单位,对公路设计方案,进行多方案比选,科学确定合理方案;二是健全设计单位的质量保证体质;三是保证必要设计周期。

3.严格施工企业现场管理。一是施工企业必须按资质能力及相应工程项目质量要求承接工程,坚决取缔建设中的转包;二是施工企业必须建立质量自检体质,制订和完善质量岗位规范、质量责任制;四是施工单位要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

4.加强监理队伍建设。工程监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要在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监理业务素质上下功夫。一是进入现场的监理单位必须持有交通主管部门审批的相应工程的监理资质,监理人员要经岗位培训,主要监理人员要持證上岗;二是监理单位应按要求配备相应人员、设备;三是监理单位和人员要建立工作责任制,加强思想政策觉悟和职业道德教育。

(三)建立和健全监督约束机制

要严肃处理质量事故和公路建设市场管理的违观行为。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在执行过程中一定要严明纪律,从事质量事故中吸取教训,避免因为质量事故给国家造成损失,危害人民群众,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对工程质量问题不包庇、不纵容,认真调查核实。一方面要科学严谨地处理质量上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要严肃处理到责任单位和个人。同时,加强县乡公路建设在建项目的审计和执法检查,查处建设项目中存在的违法违纪行为,确保公路建设资金安全。

存在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目前,县乡公路建设的关键是如何制定实施相应的措施和办法,使县乡公路建设走上正确的轨道。以上所谈的对县乡公路建设质量问题的一此粗浅看法是否妥当,还需和大家共同探讨。总之,我们要吸取以往教训,防微杜渐,正确认识这项工作,狠抓工程质量,使广大人民群众的血汗钱不致浪费。

参考文献:

[1]钟永麟,江礼忠,袁飞云,张道.浅谈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整治 [J].公路交通科技,2004,(03).

[2]杨哲书,李铁强.建好养好管好县乡公路[J].公路,1992.(02).

农村通村公路建设情况的工作汇报 篇4

尊敬的代金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领导:

根据安排,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区农村通村公路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设实施情况

我区20xx年开始大规模改(新)建农村通村公路,截止20xx年底,我区完成改建、新建通村公路1292公里,总投入57308万元,其中中央、省市补助6030万元,本级投入(含村民自筹、项目打捆、社会捐资和区财政补助)51278万元。我区通村公路的通达深度和通行能力大幅提高,基本实现“村村通”,部分乡镇的村级公路实现了通社,甚至通户,极大方便了群众快捷出行。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技术标准不断提高。20xx年至20xx年,我区按“有效路面3.5米、荷载重量5吨,设计使用年限5年”的技术标准规划设计通村公路,以泥结石路、沥青表处和沥青浅贯油路为主。20xx年,根据省市统一规定,不再规划、设计和审批泥结石路,改为水泥路或条石路。20xx年,新规划设计的村道为水泥路宽度为4.5米,部分宽度为3.5米的村道按200米强制设置1个错车道。技术标准提高后,降低了养护维修成本,提高了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系数。

(二)联片联网加快。20xx年至20xx年,我区实施农村“通达工程”,侧重于“通达”。20xx年至20xx年,根据产业布局情况,整合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和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资金,打捆实施通村公路建设,先后将高桥镇和田家镇纳入了市上的通村公路建设示范乡镇,通过村道联结了内吴路、内兴路和内安路。20xx年底,我区村道与县乡道全部实现互联互通,部分乡镇的村道之间也逐步联网闭合,如:高桥镇跳墩村、大明村与郭北镇九根树村、大堰村,小河口镇红林村、居士村与碑木镇互助村、同乐村、小河口镇星光村,大治乡永兴村和高粱镇柏子山村等乡镇通村公路实现了联片联网闭合。

(三)建设力度加大。20xx年,我区开始大规模实施通村公路建设,组织发动村民筹资还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乡镇村社干部走村入户,通过开“坝坝会”,广播、墙报、小册子宣传通村公路建设政策、管理程序,通过村民“一事一议”筹集建设资金。高桥、田家、同福、永东、富溪、太安、新店、大治、石子等乡镇通村公路建设发展较快,郭北、椑木片区相对滞后。20xx年,区上专门召集该片区的乡镇党书记、乡镇长开会促进,20xx年后,郭北椑木片区发展很快,尤其是小河口镇建设了近100公里的通村水泥路,通村达社入户,且基本联网闭合。20xx年,各乡镇村民修路积极性空前高涨,申请报批立项达870多公里,区上根据发展现状,确定了符合产业布局且有其他项目打捆支撑的才下达计划,审定在20xx至期间,我区再新(改)建通村水泥路680公里,每年实施220多公里。

(四)投入持续提升增加。通村公路建设投入以村委会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筹集为主,社会和个人捐资、项目打捆和上级政府补助为辅。20xx年起,区政府按泥结石路10万元/公里、油路14万元/公里、水泥路16万元/公里的标准予以补助,20xx年起,按水泥路(油路)18万元/公里、条石路15万元/公里的标准予以补助,20xx年起,按3.5米宽的水泥路28万元/公里、4.5米宽的水泥路38万元/公里标准予以补助。近年来,我区本级财政投入通村公路的补助共31758万元,其中,20xx年333公里应投入4662万元,20xx年103公里应投入1545万元,20xx年88公里应投入1584万元,20xx年78公里应投入1404万元,20xx年126公里应投入2268万元,20xx年290公里应投入9570万元,20xx年325公里应投入10725万元。

二、建设管理情况

(一)管理体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四川农村公路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xx]20号)等相关法律政策,农村公路建设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我区在20xx年出台了《关于20xx年及“十一五”期间农村公路建设的.意见》(内东委发[20xx]4号),20xx年出台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实施意见》(内东委发[20xx]15号),明确了我区农村通村公路建设中各级各部门的责任、管理程序、资金来源等问题,确立了我区农村通村公路建设的管理体制。内东委发[20xx]15号明确“通乡公路、通村公路(含通村公路上的桥梁)、客运站、水运码头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养护由乡镇、村负责实施,区交通运输局负责规划设计、技术指导、质量检测和考核验收”。

(二)建设管理。通村公路建设基本程序为建设资金筹集管理、申报、立项、规划设计、工程发包、质量监督、质量检测、考核验收。村委会作为建设业主主要负责以下工作:一是组织发动村民通过“一事一议”筹集建设资金,建立资金管理和质量监督两个领导小组和管理办法,完善“两表一申请”,报区交通运输局审核立项下达计划;二是工程发包,一般采取邀标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方式确定施工单位;三是现场质量监督,主要监督公路的宽度、二灰(或水稳层)和面层的厚度、用料配合比(水泥、砂石、水的比例);四是参与考核验收和按合同支付工程款。当地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以下工作:一是监督、协调村委会加强对工程的管理;二是通过项目打捆减少村民自筹资金压力。区上明确乡镇政府不得参与工程的发包和资金管理。区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以下工作:一是立项,根据村委会的申请,按照“三修三不修”原则,即符合全区交通建设总体规划,群众修路积极性高且自筹资金到位60%的(20xx年后提高到80%),予以立项下达建设计划;二是免费提供设计图纸和工程预算;三是提供技术指导,印发村道建设技术指南简易小册子发放各乡镇、村委会和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人员,分片区组织村委会负责人和现场质量监督人员集中培训;四是质量监督和检测,分别对路基、路面基层和面层进行检测,每道工序必须达到设计和满足规范要求后,施工才能进入下一工序,达不到要求的下达整改通知,再次检测后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步工序;五是竣工验收,首先质量检测资料显示每道工序检测均合格,其次现场质量无缺陷。施工方在一年的质量缺陷保证期后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移交当地村委会进行管养;六是补助款拨付,项目完工当年开始按“四三三”拨款进度提交区财政拨付项目乡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金投入压力大。主要原因是建设标准提高,建设里程增加,再加上省市补助基本不再有计划,区本级投入压力巨大。20xx年以前,纳入省补计划的油路省上补助10万元/公里,市上补助3万元公里,20xx年后,省上将补助标准提高至25万元/公里,但省上只对国、省、县、乡道等干线公路连接村委会或村民聚居点的道路认定为村道,我区在国家村道数据入库时,全区大部分的村委会或村民聚居点相对干线公路较近,在国家村道数据库中未改建的村道很少,我区获取省上补助计划在20xx年只有25公里,以后基本无法争取项目进省上的“笼子”得到计划补助,再加上市上从20xx年起没有明确的计划补助政策,此后的上级补助全部由区本级财政负担。

(二)群众自筹资金难。目前,我区通村水泥路建设造价约60-70万元/公里。区上补助28万元/公里或38万元/公里,如果没有土地整理等其他项目资金的支撑,不足部分均要通过村民“一事一议”自筹,难度极大,尤其是偏远地区人口少、过境里程长、河流众多,人均筹资额度大,再加上这些地区经济落后,村民自筹更加困难,因穷而路难通,因路不通而更穷。

(三)重建轻养问题突出。我区通村公路是“年年修路年年烂、处处修路处处烂”,在建设标准提高以前尤其普遍。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村级道路,根本无法正常发挥其应有的社会经济效益,再加上广大群众对村道建设管护体制的不了解,严重损害区、乡两级政府和交通运输部门的社会形象。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责任主体意识不明,乡镇、村社在组织发动村民养路护路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在修路时相比差距极大,部分乡镇和村委会责任主体意识不明、不强,管养人员不落实,经费不到位,措施不力,养护率虽逐年增高但总体偏低。二是养护标准执行不到位,路面随意堆积农作物秸杆、建筑及生产材料、倾倒垃圾、挖沟排水毁损路面、积水浸泡路基、侵占路肩耕作等随处可见,路面保洁、排水保畅等日常养护工作未按养护标准落到实处。三是超载超限治理不力,重载车辆碾压,损毁路基、路面,影响通畅能力,再加上20xx年通达工程由于考虑村民的经济承受能力,路面等级、技术标准均按下限设计,缩短了这部分村道的使用寿命。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调整建设方向,提高新改建通村公路的社会经济使用效益。一是将行车量大、受益人口多、连接区乡道的重要村道升级为乡道(区政府内东府发[20xx]204号已将246.879公里升级为乡道),既有利于争取省市按乡道建设补助标准的项目资金支持,也有利于解决村民自筹资金建设的难度。二是侧重于建设符合产业布局有其他项目打捆支撑的通村公路。

(二)调整区本级财政对通村公路投入方向,从“重建”改为“重养”。到20后,我区新改建的通村公路将达到余公里,能基本满足绝大部分村民的出行需求和生产生活需要,可以大量减少建设里程,大幅提高养护补助标准。

(三)进一步研究完善通村公路管养办法,切实将管养落到实处。一是进一步强化乡镇(街道)和村委会在村道建设养护管理工作中的责任主体意识,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二是区交通运输局进一步加强对全区村道养护管理的技术培训、督导、评估、考核,严格将考核情况与村道养护补助挂勾,督促各乡镇将村道养护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区政府将把各乡镇对村道的建设、养护工作情况纳入区政府目标考核体系,严格考核。

县乡建设通村公路的方案 篇5

关于加快全乡建制村通村公路硬化工程建设的实 施 意 见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

为全面贯彻建瓯市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完成全乡建制村通村公路硬化建设目标任务,现根据建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市建制村通村公路建设攻坚年”的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就加快全乡建制村通村公路硬化工程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促进和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为宗旨,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抓住国家、省、南平市、建瓯市加大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投入的历史机遇,坚持“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分级负责,多方筹资,加大扶持,注重质量,建养并重,实事求是,加快发展”的建设原则,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交通基础。

二、目标任务

2008年完成9个建制村计75.3公里水泥硬化建设(各村水泥硬化任务详见责任书)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各村委会主任为本村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第一责任人各村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把农村公路硬化建设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各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资金筹集到位,措施到位,务必确保各村农村公路硬化建设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四、主要措施和优惠政策

(一)科学制定方案。各村要根据各村的目标任务,结合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目前山区各村大部分路段省上都已同意降级降标,降级降标路段按3.5m特困路段实施,省、地、市补助资金仍按4.5m路面建设标准给予补助。

(二)多方筹措资金。上级对建制村通村公路建设十分重视,政策更加优惠,补助更加到位,其中:

1、省补助资金。建制村通村四级公路每公里按15万元标准给予补助,在全市完成95%以上的建制村及质量合格率达100%以上,省交通厅每公里追加

补助5万元。

2、南平市 补助资金。通村水泥路每公路补助4万元(老区补助5万元)。

3、建瓯市补助资金。通村水泥路每公里补助1万元。为此,各村要千方百计,加大资金筹措和投资力度,同时,各村要加大宣传力度,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巨大的能量发挥出来,动员全村的力量,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形成全民大办交通的良好氛围。

(三)严把工程质量关。公路站要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管理和检查力度,认真做好培训和质量监督工作,建立健全“业主负责,政府监督,专业监理,企业自检,群众举报”的五级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责任,形成“质量管理,人人有责”的工作氛围。要积极督促业主和施工队伍加强工程质量的自检力度,建立质量专项督查制度,对施工质量差的单位要实行通报。公路站要定期和不定期的深入各村检查工程项目建设的进度、质量、安全,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项目工程质量。对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每月发一次通报。各村要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行路基拓改由乡村负责实施的模式,路面采取招标选 择专业队伍参与农村公路的建设,充分发挥技术和质量管理的优势,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确保工程质量。

(四)加强资金监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省、地、市补助

资金必须按规定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或挪用。各项目业主单位要建立财务帐目,待项目竣工验收后,市审计局要对项目业主建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各部门各单位要牢固树立“安全、廉政、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全面落实安全、廉政责任制,各项目业主单位在同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在签订工程合同的同时,还要订廉政合同安全生产合同。

中共水源乡委员会

水源乡人民政府

县乡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办法 篇6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县乡公路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是国家公路网的组成部分,对开发地区经济,活跃农村商品市场,沟通城乡物资交流,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强县乡公路的建设和养护管理工作,逐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我国县乡公路建设和养护的现行政策,结合各地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县乡公路按其性质和作用分为:

县公路——具有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意义和运输量较大、经济效益较高的公路。

乡公路——主要为乡内经济、文化、行政服务,并与外部联系的公路。

县乡公路的建设和养护要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既县公路由地(市、州)规划,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公路管理部门平衡审批,县组织实施;乡公路由县规划,报地(市、州)公路部门平衡审批,乡(区)政府组织实施。

第三条 县乡公路的建设和养护是一项地方性、群众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动员各方面力量,做好县乡公路的建设和养护工作。

第四条 县乡公路的建设应坚持开拓交通、方便群众、发展经济、治穷致富的指导思想。

县乡公路建设要做到发展有规划、实施有计划。地(市、州)县应在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交通流量客、货运量,路网布局,小城镇分布,资源开发,人口增长等因素,统筹安排,并根据需要与可能编制出较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公路交通建设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方案。

第五条 县乡公路的建设和养护,执行“民工建勤”、“民办公助”的政策,其资金来源,除征收的手扶拖拉机、畜力车养路费,地方财政附加收入外,还应采取多方集资,群众投劳等多种形式,广开资金渠道。贫困地区的公路建、养投资不足部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用养路费给予适当补贴。要注意把多方筹集的有限资金(包括国家“以工代赈”的有限实物)用到对发展本地区经济、改变交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的路线上,坚持根据规划分别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分期实施,有计划地安排公路的新建、改建工程任务,做到修一条,成一条,管养一条。

第六条 工厂、矿区、林区等专用公路,贯彻自建自养的原则,但应纳入县的统一规划。第二章 计划管理

第七条 县乡公路建设、养护计划,由县公路部门根据批准的公路发展规划及资金来源进行编制,县公路经地(市、州)公路部门审查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公路管理部门平衡下达;乡公路由地(市、州)公路部门平衡安排,同时汇总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公路管理部门备案。

计划内容包括:资金收支计划、养护计划、公路工程项目计划、民工建勤计划、主要材料计划、公路绿化计划。

列入计划的公路工程项目,应有设计文件。县公路部门在编报计划前,应组织力量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第八条 各县级公路部门要设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按规定内容完善、准确、及时地报送统计报表,统计报表分为月报、季报、年报。月报报送地(交、州)公路部门,季报由地(市、州)汇总报送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公路管理部门,年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公路管理部门汇总,连同年终情况总结一并报部公路局。

第三章 技 术 管 理

第九条 县乡公路建设、养护要加强技术管理工作,以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果。要加强县级公路技术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培养和培训技术人员,建立技术负责 制,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使技术人员有职、有责、有权。

第十条 县乡公路建设标准,执行交通部一九八一年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选定技术标准要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并考虑远景发展。新建工程一般不低于四级公路技术标准。凡纳入计划的县乡公路建设工程设计文件要参照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 技术标准》及设计文件编制办法进行勘测,一般可简化设计文件,即包括:1.路线平纵面图;2.桥隧设计图;3.特殊构造物设计图;4.路基设计表;5.桥涵构造物一览表;6.设计说明书;7.概算。

县乡公路设计文件,由县公路部门编制,报地(市、州)公路部门审批。大桥和技术复杂工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公路管理部门审批。若变更设计,应报原审批部门批准。

第十一条 县乡公路建设应由政府部门牵头,建立施工指挥机构领导施工,处理占地拆迁,协调各方面关系。

要依据批准的设计文件组织施工,严格执行施工规范规程。要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建立质量检查制度,明确工程监理人员。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工序质量检查和验收。

每项工程都要配施工技术负责人,并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概算包干。施工中必须注意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第十二条 县乡公路工程竣工后,要编制竣工图表、工程决算、工程总结、技术鉴定,办理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并参照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办法(试行)》由审批单位主持进行工程验收。验收鉴定书一式三份,地(市、州)、县公路部

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公路管理部门各一份存档。对不合格的工程要责成施工单位限期修正。

第四章 养护管理

第十三条 凡经验收符合四级以上(含四级)标准的县乡公路,经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公路管理部门审定后,列入公路统计里程,并根据当地情况列入县乡公路养护计划。

第十四条 凡列入养护的县乡公路,应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和交通量大小,分别采用经常性、季节性、突击性的养护。管理人员应相对稳定。要加强对养路员工的培训工作,以提高他们的思想和业务素质。

第十五条 为了统一考核养护质量标准,凡列入管养的县公路,均应执行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暂行办法》评定路况。乡公路,要参照上述办法,制定质量考核指标,保证公路完好,正常通行。

第十六条 县乡公路养护可实行经济承包,联产计酬的方式,开展创好、创优活动和劳动竞赛活动,加强科学管理,进行技术革新,改进落后的养护方式,不断提高好路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公路管理部门应根据情况,对县乡公

路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评比,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

第十七条 县乡公路建设和养护用地、砂石料场等,由县乡政府妥善解决。

县乡公路的路政管理,按国家和省、地、县各级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县乡公路沿线绿化,纳入县、乡政府的绿化计划,贯彻国家的《森林法》规定,执行“谁种、谁管、谁收”的原则,路树更新时,必须经县公路部门核准,任何人不得随意砍伐。

第十九条 县乡公路养护管理的其他问题仍按交通部一九七五年《公路养护管理暂行规定》办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通村公路硬化工作情况的调查 篇7

抢抓机遇、负重前进、群策群力筑就富民路

DDD关于定南县天九镇通村公路硬化工作情况的调查

天九镇是位于“江西南大门”定南县东南的边陲重镇,与广东省的和平县和龙川县相邻,地域面积171平方公里,有18个行政村,292个村民小组,2.3万人。在以前,该镇境内只有2条省道15.5公里实现了硬化,其他道路都是“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团糟”的土路。20以来,天九镇抢抓机遇,负重前进,狠抓通村公路建设,两年来硬化了7条镇村主干道38.5公里,全镇83%的行政村实现了通村水泥路,比定南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五年内使6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的目标提早了三年,通村公路建设走在了全县乃至全市前列。

天九镇通村公路建设为何能走在全县、全市的前列?是什么原因促使该镇狠抓通村公路建设?该镇是如何破解通村公路建设难题?带着这些疑惑,我们对天九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产业推动,找准经济发展瓶颈。

天九镇富有竹木、水果、水产、电力、旅游等资源,交通运输量很大,随着近年来富民主导产业的不断壮大,村级公路的运输量又大幅增长。去年,天九镇仅生猪出栏就达6.2万头,脐橙和柑桔产量达15800万公斤。

逐步走向富裕的群众迫切要求改善村级公路现状,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也是公路建设问题。天九镇党政领导班子也认识到落后的村级公路已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瓶颈,只有打破这个瓶颈,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二、审时度势,抢抓公路建设机遇。

年是县全市通村公路大建设的第一年,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通村水泥路建设的决定》,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全县通村公路建设的实施意见》。根据市、县出台的优惠政策,硬化3.5米路面的水泥路每公里可争取9万元的扶助资金。

修筑路面3.5米的水泥路切合天九镇村级公路的实际,如果是在后修筑4.5米路面的水泥路,除去缺口资金增大的因素外,仅征收田地和拆迁户的安置问题就难以处置妥当。所以,天九镇党委、政府认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公路建设好机遇,毅然决定抓机遇,举全镇之力打好通村公路水泥硬化建设攻坚战,并为加大建设力度,果断地把定为“通村公路水泥硬化建设年”。

三、高度重视,健全工作保障机制。

天九镇通过四项有力举措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成立了以政府镇长为组长,以分管党建及交通工作的副书记和党务副镇长为副组长,以办公室主任、财政所长、土管所长、林管站长、水利站长、供电所长、司法所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工作;二是在有通村公路硬化建设任务的各村成立包含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在内的道路硬化理事会。理事会负责建设缺口资金的筹措和施工监理等工作;三是明确了通村公路硬化工作议事机制。党委会、党政联席会每月专题研讨工作1次,各村理事会每半月专题小结汇报工作1次,领导小组每月督查通报工作1次;四是明确了工作责任追究制。挂村的镇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包村镇干部为主要责任人,村党支部书记为具体责任人。

四、深入宣传,遵循广大群众民意。

天九镇的做法主要有三项:一是营造了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通村公路水泥硬化工作开展以来,该镇在镇村公路主干线都树立了大型宣传牌,各村书写永久性标语5条以上,向全镇5300户农户都发放了宣传单;二是在计划实施通村公路硬化建设的村要求召开“三会”,即议事恳谈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听证会议,有80%以上的农户同意签字后报镇政府审批;三是镇政府在审批上把握“四不”原则,即:宣传发动工作程序不到位的不准建设,不经镇领导小组现场办公的不准建设,缺口资金无来源的不准建设,村民无积极性的不准建设。

以上做法既保证了通村公路硬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又为缺口资金的筹措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如风雨亭至桃西6公里的路面硬化,就是九曲村和桃西村的村民纷纷到镇要求建设,并表示别的村能建他们也能建,缺口资金会通过自愿捐资和向外募捐来筹集。仅仅过了一个半月,公路建设缺口资金就100%的完成,道路也已全线竣工。

五、群策群力,广开资金筹措渠道。

通村公路硬化投资大,而税费改革后,镇级经济相对薄弱,且调控能力较差,单靠镇政府自身财力难以解决。天九镇运用多种手段拓宽筹资渠道,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投融资方式。

天九镇通村公路硬化建设资金筹措渠道有:一是经上级交通主管部门验收后,按国家、省、市、县有关政府给予的补助金。其标准为:水泥路面宽3.5米至4.5米每公里补助9万元;二是充分利用地理和资源等优势,吸引境内外经济组织独资、合资、合作参与投资的资金。如九曲至坪布岗的.3公里公路就是天九镇政府与明竣公司联合建设的;三是联谊在外的有经济实力的家乡知名人士争取的资金。如风雨亭至桃西6公里道路就是在原籍天九镇桃西村,现任江西格林科尔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徐声安先生的牵头下实现硬化的。原籍天九镇新坳村,现在广东省创业的黄淦勇先生一次就为天花至油田公路捐款11.2万元;四是国债项目资金。如九曲至新联2公里的公路改造;五是向市直、县直各单位争取的帮扶资金:如东山至红阳7公里的公路就向挂点红阳村帮扶的市政府办公厅争取了10万元资金;六是感召在外的经商和务工人员捐资。20,在外的经商和务工人员为家乡通村公路硬化建设捐款就达26万元;七是采取村民“一事一议”和募集车辆建设力、民工建设力、义务投劳的方式广泛筹集的社会资金。

六、严格管理,确保公路建设质量

为高质量完成建设项目,确保公路质量,天九镇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把好了施工队伍的市场准入关。所选的施工队伍都是素质高、管理严、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队伍;二是全面抓好了“四制”、“三个体系”和“三项制度”的落实。即: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四制);政府监督体系、社会监理体系、企业自检质量保证体系(三个体系);项目质量登记制度、工作质量终身负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三项制度)。

此外,各村成立的“道路硬化理事会”的施工现场质量监理,也有效地保证了公路硬化建设质量。

通村公路施工合同范本 篇8

根据施工进度,由甲方现场技术人员签字,工程负责人签,再经法人签字生效,支付资金不得超出完成工程量的70%,待工程验收合格后付至95%,并按规定留足5%的质量保证金。

2、甲方负责派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施工、技术监督。

3、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由甲方与乡镇协调处理。

4、工程竣工,甲方及时组织综合验收。

(二)、乙方的责任和义务

1、乙方责任组织施工队伍于规定时间进场施工,并保证到规定竣工时间前全面完成施工任务,向甲方提交工程成果及竣工文字图片等材料否则,出现矛盾和责任事故由乙方自负。

4、工程质量事故及施工安全事故责任由乙方全部承担。

5、乙方负责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并服从甲方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及质量监督。

6、除不可抗拒自然灾害以外,乙方责任工程质量,确保顺利通过验收。

7、乙方必须严守信誉,确保按时完成。若乙方不按时、按质、按量完工,甲方有权终止合同,不收破方,不结尾款。

8、工程竣工及时向甲方申请收验。

9、所产生一切费用由乙方承担。

九、安全责任

乙方必须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安全合同另订),并严格执行安全合同。

十、违约责任

1、因工程质量问题造成经济损失的,由乙方全部承担责任。

2、抓紧施工,按合同日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每超期5天(以5天为一个时段),扣减工程合同价的5%,照此类推。

3、因验收不合格需返工的,由乙方承担全部责任。

4、因乙方不遵守合同,甲方有权终止合同,立即更换工程施工队伍,工程所造成的损失由乙方负全部责任。甲方不收破方。合同履约保证金不退。

十一、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解决。

本合同甲、乙双方必须共同遵守,否则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条款追究其相应责任。

本合同一式五份,甲、乙方双各执一份,有关部门各一份,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 方: 乙 方:

年月日:

通村公路施工合同范文篇三

甲方: (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经县交通局等相关部门批准同意,我镇于11月30日组织相关部门在石屯镇政府会议室对我镇打岩村弄乱公路改、扩建工程进行公开邀标,现确定你方中标,为了使该工程施工顺利完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条款,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订立以下合同条款,双方共同遵守。

一、项目名称:打岩村弄乱公路改、扩建工程

二、建设地点:石屯镇

三、工程内容

公路全长约6公里。路基、排水沟、涵洞、路面、铺砂、碾压、里程碑等。

四、质量要求

1、路基:路基有效宽度6.5米(不含排水沟),石方地段排水沟为0.3米×0.3米,土方地段0.5米×0.5米,最大纵坡9%,回头弯半径15米以上;特殊路段经甲方同意可以按4.5米加错车道的规格建设。

2、涵洞:每公里3道以上,涵长7米以上。1米涵宽1米,高1.2米; 1.5米涵宽1.5米,高1.5米;2米涵宽2米,高2米;采用75号沙浆砌筑,100号沙浆砌拱;要求沙浆标号稳定,严禁使用风化砂石。过水路面至少6.5米宽, 7米长,200#混凝土。

3、路面:全程铺砂,宽3.5米,厚0.08米,全程碾压。

4、里程碑:按甲方指定规格制作,并按甲方指定点安放。

五、工期

该工程要求2012月1日动工,年12月30日完工,工期30天。

六、承包价格

合同签订前,乙方必须交10%的合同履约保证金,工程采取包工包料的形式一次总承包,总价359680万元。结算时每公里5.99万元,不足的每公里减5.99万元,公路里程不能超过6公里。

七、付款办法

根据施工进度,由甲方现场技术人员签字,工程负责人签,再经法人签字生效,支付资金不得超出完成工程量的70%,待工程验收合格后付至95%,并按规定留足5%的质量保证金。

八、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一)、甲方的责任和义务

1、甲方负责工程实地测量,考核工程进度,并按进度拨付工程款。

2、甲方负责派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施工、技术监督。

3、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由甲方与乡镇协调处理。

4、工程竣工,甲方及时组织综合验收。

(二)、乙方的责任和义务

1、乙方责任组织施工队伍于规定时间进场施工,并保证到规定竣工时间前全面完成施工任务,向甲方提交工程成果及竣工文字图片等材料。

2、乙方所承包的工程建设项目不得分包或转包,不得扰乱甲方公路工程管理秩序。

3、乙方必须自觉遵守当地的村规民约,否则,出现矛盾和责任事故由乙方自负。

4、工程质量事故及施工安全事故责任由乙方全部承担。

5、乙方负责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并服从甲方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及质量监督。

6、除不可抗拒自然灾害以外,乙方责任工程质量,确保顺利通过验收。

7、乙方必须严守信誉,确保按时完成。若乙方不按时、按质、按量完工,甲方有权终止合同,不收破方,不结尾款。

8、工程竣工及时向甲方申请收验。

9、所产生一切费用由乙方承担。

九、安全责任

乙方必须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安全合同另订),并严格执行安全合同。

十、违约责任

1、因工程质量问题造成经济损失的,由乙方全部承担责任。

2、抓紧施工,按合同日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每超期5天(以5天为一个时段),扣减工程合同价的5%,照此类推。

3、因验收不合格需返工的,由乙方承担全部责任。

4、因乙方不遵守合同,甲方有权终止合同,立即更换工程施工队伍,工程所造成的损失由乙方负全部责任。甲方不收破方。合同履约保证金不退。

十一、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解决。

本合同甲、乙双方必须共同遵守,否则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条款追究其相应责任。

本合同一式五份,甲、乙方双各执一份,有关部门各一份,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 方:石屯镇人民政府 乙 方:

法人代表: 法人代表:

代 理 人: 代 理 人:

县乡建设通村公路的方案 篇9

一、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上级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一窗受理•一次办好”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标准引领、集约建设、不断创新,以“六有一能”(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网络、有设备、有经费、能办事)为基本要求,健全完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便民服务站点,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着力提升场所使用、窗口服务及管理运行标准化水平,切实为群众就近办事提供规范、透明、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2020年9月底前,全县乡镇(街道)实现便民服务标准化;

12月底前,XX街道所有社区和其他乡镇(街道)农村区域化党群服务中心实现便民服务标准化。

二、重点任务 (一)规范场所设置 1.统一名称标识。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场所名称为“XX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便民服务场所名称为“XX 社区便民服务站”,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牌子。与邮政、银行、商超等服务网点合作设立的,名称为“XX 便民服务点”。在场所内适当位置悬挂标识标牌。(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2.统一场所设置。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要规范提升现有服务场所设置,社区便民服务站应设置在便于群众办事的区域,主要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整合利用现有的服务设施等资源,结合智慧社区建设有关标准,以新建、改扩建、购买、租赁、项目配套等形式,为办事群众提供“一门式”“一站式”服务。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大厅使用面积一般不低于1000平方米,社区便民服务站大厅使用面积一般不低于500平方米。(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3.完善基础设施。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要合理划分功能区域,设置导办、咨询、受理、办理、自助等基本区域,完善服务设施,从现场标识、政务礼仪、统一着装、桌面设置等方面实施标准化建设。基础条件较好的社区便民服务站结合工作需求,配备必要的桌椅、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设施设备,设置咨询引导、窗口受理、后台办公、休息等待、自助服务、信息公开等功能区域和便民服务设施,满足开展便民服务需求。(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二)规范事项标准 4.规范事项进驻。加大简政放权力度, 将部分县级行政审批事项逐步向乡镇(街道)下放,将能够在社区层级办理的公共服务事项延伸,做到“能放必放、应放尽放”。将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卫生健康服务、就业创业服务、退役军人事务、老年人优待、残疾人帮扶、惠农政策落实、法律咨询及纠纷调解、出具有关证明等公共服务类和水电气暖费用收缴等便民服务类事项纳入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便民服务站受理、办理或帮办代办。(责任单位:各相关业务部门,各乡镇、街道)5.规范事项梳理。按照全省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有关工作要求,制定统一的乡镇(街道)、社区便民服务事项目录清单,规范梳理在乡镇(街道)、社区办理(含帮办代办)的政务服务事项,实行动态化管理。同一事项的名称、编码、类型、设定依据、行使层级、受理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收费项目等要素全县统一。(责任单位: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各乡镇、街道)6.规范服务指南。梳理出的政务服务事项要逐项编制办事指南,明确事项名称、办事依据、办理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收费情况、办件类型等基本内容。注重便民服务信息公开,在服务场所显著位置设置公开公示专栏,及时公开事项清单、服务指南、工作制度等服务信息,线上线下办事指南和服务栏目应标准一致、信息准确、方便实用。(责任单位: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各乡镇、街道)(三)强化网上服务 7.加强网络支撑。加强互联网、电子政务外网等网络建设,提高乡镇(街道)、社区应用政务服务平台办事效率,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方便群众在线查询、申办事项。乡镇(街道)、社区都要按照全市统一部署,配置“泰好办”自助服务终端,并提高使用率。(责任单位:县大数据中心、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各乡镇、街道)8.提高网办能力。对具备网上办理条件的政务服务事项,及时开通申办入口,完善网络运行业务流程,提高网上办理深度,乡镇(街道)上网运行的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0%,社区上网运行的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50%。能够通过网上办理的服务事项不得要求群众到现场办理,能够一次办好的事项不得无故让群众重复跑、跑多次。(责任单位: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各乡镇、街道)(四)规范管理运行 9.规范管理体制。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和县直各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事项进驻、流程优化等业务监督指导。乡镇(街道)负责日常运行管理,建立健全场所使用、窗口服务、人员管理、绩效考核等制度体系,用制度管人管事。(责任单位: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县各相关业务部门,各乡镇、街道)10.规范办理模式。实行“综合受理”,将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各乡镇(街道)、社区推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推动服务窗口向“全科窗口”转变。实行“一次告知”,对群众咨询、申请、不符合条件或需要补齐补正材料的一次性告知。实行“限时办结”,对程序简便、可以当场办结的,即来即办、当场办结;

对不能当场办结、需要审核审批的,在承诺时间内办结。实行“帮办代办”,需要上级或其他部门审批的,以群众自愿、主办窗口负责为原则,在规定时限内免费帮助办结;

围绕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卫生健康等重点领域,针对交通不便、居住分散和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积极开展上门办理、免费代办等综合服务。(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11.规范服务队伍。结合业务实际,以满足办事服务和帮办代办需要为标准,配齐配强乡镇(街道)、社区便民服务工作力量。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任要真正上岗到位,切实加强日常管理,开展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帮办代办人员管理,完善薪酬补助、责任追究等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人员队伍相对稳定,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水平。(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乡镇、街道)三、组织推动 县行政审批服务局要会同相关责任部门,定期对全县乡镇(街道)、社区便民服务标准化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调度督促,加强业务指导和检查评估,协调解决推进中的有关问题,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各乡镇(街道)、社区要按照标准统一、运行规范、服务高效的总体要求,加强组织推动,细化工作方案,做好政策、经费、人员等配套保障,统筹抓好落实,确保按期完成。

上一篇:多联机空调合同doc下一篇:关于换届选举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