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与研究(共8篇)
科技管理与研究 篇1
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期刊《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杂志最新征稿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国家科学技术部主管、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协办的一本以科技成果管理与转化、技术市场、科技保密、成果宣传推介以及科技创新等科技发展相关内容为主的大型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11-5433/N,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6516,邮发代号:80-533,大16开本,月刊,本刊内容丰富,精美印刷,国内外公开发行,最大发行量达2万册,依托国家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聚焦科技成果管理与科技创新,引导中国科技新发展,坚持质量第一的办刊理念,努力打造一个新时代科技发展的交流平台。杂志集学术性、实用性、权威性与专业性于一体,被转载率及引用率较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读者遍布全国主要科研机构、政府、高等院校、学会/协会、图书馆及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教授、博硕士生等科研人员及科技管理工作者。
主要栏目:
政策导向 高端访谈 改革开放30年成果展示 产品开发 技术应用 高校专题 交流园地 国际观察 知识产权 产业经济 区域发展 “三农”聚焦 可持续发展 科技产业化 创新大视野 科技动态 机构展示 专家文稿 会议通报热点探讨 科研交流 技术转移创新大视野
来稿要求:
1.来稿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文字精炼、数据可靠,篇幅在3000~8000字为宜。
2.格式要规范,标题、作者、摘要、关键词需要翻译成英文。详细请参照本刊网站上“格式要求”进行撰写。
3.请务必注明作者详细的联系方式,以便针对有疑问的内容随时查询核对。
4.本刊实行无纸化办公,来稿一律通过电子邮件(WORD文档附件)发送,文责自负,来稿必复,来稿不退,20日未见通知可自行处理。
5.为保证质量,本刊对所有来稿送交相关专家、编委审阅,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的审稿原则,实行“三审三校”制度。
请按照以下格式整理您的文章:标题(20字以内)->作者->工作单位(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100字内详细)->联系方式(电话);
在线QQ:***56联系人:闫老师葛老师
随时联系电话:******
投稿邮箱;huatengqikan@126.com(请注明:投稿《xxx》杂志)
诚信为本,真诚为您服务!
专业打造完美,更快,更好,更放心!
本站所推荐期刊,均为国家承认、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
有多年各种期刊发表经验,对各种期刊会议要求把握准确。
成功率高,因本站原因 没有成功发表的稿件,给您保证全额退还一切费用。
———华腾期刊网 欢迎访问!联系:闫编辑
科技管理与研究 篇2
一、用雷锋精神指导科技管理团队建设的意义
雷锋精神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 知与行的统一, 用雷锋精神打造现代科技管理团队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 有利于弘扬雷锋精神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 是一个悲哀的民族;然而一个有英雄却不知尊重、不知珍惜的民族, 则是一个可怜的民族。雷锋是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的一位平民英雄。1963年, 毛泽东同志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从此, 一个群众性学雷锋热潮在全国兴起。40多年来, 群众性的学雷锋活动经久不衰, 雷锋的精神鼓舞和激励无数的人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业绩。
2. 有利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说, “国家富强靠经济, 经济繁荣靠企业, 企业兴旺靠管理, 管理的关键在于文化。”他还曾经说过:“三流的企业靠生产, 二流的企业靠营销, 一流的企业靠文化。”同样,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 其重要性已经为越来越多的高校所认识。各国管理大师们关于校园文化的论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快地被翻译介绍到国内, 许多知名企业的文化以各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推广着。因此, 用雷锋精神指导, 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 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3.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提高
企业学雷锋, 用雷锋精神指导现代科技管理团队建设和正在开展的“讲文明, 树新风”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积极投身到改造社会环境, 倡导移风易俗, 创造更美好生活的实践中去。要从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 像雷锋那样, 满腔热忱地帮贫济困, 助人为乐, 热心公益, 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努力创造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个更加祥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当前我国科技管理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 我国的科技管理团队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形成了各自的文化精神, 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但科技管理团队建设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缺乏爱岗敬业精神
爱岗敬业是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 不仅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在我国,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有些员工对自己的工作不积极主动, 甚至漠不关心, 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得过且过”的态度。而只有爱岗敬业的人, 才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 不断地钻研学习, 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 才有可能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崇高而伟大的奉献。
2. 缺乏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从某种意义上讲, 创新已经成为当今这个时代的标志和潮流。有些员工缺乏创新欲望, 习惯于顺其自然, 从来不多想, 也从来不敢标新立异, 只愿模仿, 依葫芦画瓢, 不会另辟蹊径。员工的这种心态是阻碍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必须坚决克服。
3. 缺乏精诚合作精神
科技管理人员缺乏合作精神, 做事主动性不够, 独立从事研究的能力弱, 对最新知识不够了解, 遇事没有主见, 有想法也不直接说, 不善于与人交流, 缺乏合作精神。不同部门、不同职级的员工间沟通交流机会少, 尤其是部门之间对话的渠道不畅通, 导致对本部门以外的其他岗位的劳动缺乏认同, 工作配合中易产生误会。有的本位主义思想严重, 部门间存在隐形壁垒, 工作难以协调。
三、用雷锋精神打造现代科技管理团队建设的构想
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国家新型人际关系孕育的产物, 雷锋精神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 激发人们的进取心,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用雷锋精神打造现代科技管理团队建设, 可以提高科技管理人员的凝聚力, 增强科技管理部门的活力。
1. 学习雷锋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 打造忠诚科技管理团队
不怕苦、不怕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螺丝钉”精神, 是雷锋精神实质在事业上的具体体现。其核心是把个人溶于集体和人民的事业中, 具有服从性、平凡性的特点, 主要是表现服从国家分配, 热爱本职工作、自觉忠于职守, 甘居平凡岗位。从表现形式来看, “雷锋精神”同计划经济的人才配置相适应, 反映了个人志愿与国家社会需要发展的一致性, 成为计划体制下鼓舞人们热爱本职, 尽职尽则, 在平凡的岗位上埋头苦干、忘我劳动的精力量。同时当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发生冲突时, 恰恰需要服从性。因此, 今天的“螺丝钉精神”体现着服从性和选择性的统一, 他要求人们做到把个人的自主择业与服从社会和人民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 切实做到甘居平凡岗位而不能安于现状、甘于平庸, 提倡岗位竞争而不能忘记勤勉敬业、忠于职守。
2. 学习雷锋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 塑造现代科技管理学习型团队
用“挤”和“钻”的“钉子精神”, 努力学习革命理论, 刻苦钻研业务和技术, 苦练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这是雷锋精神的所具有的优秀品质的突出写照。当今世界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更为激烈。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因此, “钉子精神”所具有的时代内涵, 则集中体现在勤奋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刻苦钻研现代本职业务, 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以及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 尤其要把“挤”和“钻”的“钉子精神”用在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上, 自觉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 学习雷锋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建立现代科技管理创业团队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这是雷锋精神极具特色的本质内容。他秉承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发奋图强的民族精神, 光大了艰苦创业、勤俭建国的革命传统, 体现着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 我们鼓励科学的合理消费, 对人们求富求美求乐的需求已不再简单否定, 也不再套用过去的那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消费观念, 但这与艰苦奋斗精神并不矛盾。在市场经济越发展, 消费水平越提高的条件下, 越需要提倡厉行节约、艰苦创业。今天我们提倡的艰苦奋斗, 是要反对那种过度的超前消费, 那种大手大脚、铺张浪费、讲排场、摆阔气的不良风气, 尤其是那种挥霍奢侈的腐败作风;是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富国富民富家的科技创业、产业创业、服务创业等新时代的创业精神, 自觉克服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思想。
4. 学习雷锋精神助人为乐的合作精神, 打造现代科技管理和谐团队
先人后己, 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的, 与人为善, 这是雷锋精神高尚道德行为的具体体现。它既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又体现着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 对当今全社会形成平等互助、团结和谐的新型人际关系和良好道德风尚起了极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雷锋精神的根本社会作用, 就在于它能够维持社会的和谐与推进社会的进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 弘扬雷锋精神尤其具有现实意义。从坚持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统一, 大力倡导为振兴中华而献身, 到在全社会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从树立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风尚, 到鼓励各行各业学现代化、钻现代化、干现代化;从广泛宣传勤劳致富、共同富裕, 到推进廉洁守纪和建立各方面的职业道德, 在这些社会生活的主流中, 一大批弘扬雷锋精神的先进典型, 使人们既处处感受到雷锋精神的存在, 更感受到了雷锋精神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紧密联系。
5. 学习雷锋精神, 建立现代科技管理创新型团队
一种精神的先进与落后, 主要看她能不能推动时代进步, 能不能融进历史潮流。从这个意义上说, 民族精神是个开放的体系, 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 而弘扬民族精神的形式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学雷锋活动作为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只有与时俱进, 不断探索新途径, 开拓新领域, 寻求新发展, 才能不断增添生机与活力, 薪火相传, 常学常新, 才能不断开辟道德实践的新境界, 满足历史发展进步对民族精神的新要求。创新就是发展, 它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一个企业, 如果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就不会有科技的进步与创新, 也就不能获得持续稳定发展, 就失去了生机和希望。所有这一切, 都迫切地要求我们具有创新精神。
摘要:团队是企业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随着经济的全球化,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团队这种灵活的组织形式来解决企业面临的难题, 缩短了与国外名牌企业的差距。雷锋精神是对雷锋事迹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品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积极探索学雷锋活动的新形式, 用雷锋精神指导高校科技管理人员团队建设就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公路养护与管理研究 篇3
关键词 道路养护 管理措施
在国民建设过程中,公路是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而在公路使用过程中,对其进行养护和管理是公路建设的发展和延伸,并且是公路功能得以正常有效发挥的关键和保障。随着目前我国公路建设发展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对于公路养护和管理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保证公路完整性的同时,还要注重对环境保护之类的协调发展。这就使得传统的养护和管理的体制经不再完全适合社会的发展要求,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改善,以达到更好的服务公路服务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公路养护和管理的特点
(一)是公路养护管理的强制性,这是根据我国公路法所规定的,相关的公路管理机构必须要对公路进行养护管理,保证公路可以一直处于良好的功能发挥状态。
(二)是公路养护公路的全面性和广泛性,需要养护的不仅仅是公路的中的路面和路基,还包括公路桥梁、旁边的绿化带以及沿线的附属设施。
(三)是养护管理中的时效性、机动性和针对性。在对公路预防养护的同时,需要对出现的病害进行及时和快速的修复,从而保证公路一直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且需要严格按照公路养护的相关技术规范进行养护和操作,同时需要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
(四)是养护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在具体的养护管理过程中,除了需要实现专业化和机械化之外,还要注重对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探索和使用,并需要充分利用的现代化的综合检测设备,同时所涉及的学科较为广泛,其技术也较为复杂。
(五)是随着全新社会发展模式的提出,要求公路的养护管理也必须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保证公路养护和管理效果实现的同时,还要树立其相关的服务观念和环境保护观念。
二、目前我国公路养护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就我国公路养护和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而言,如果从总体上来说,与我国公路管理体制上所存在的弊端是分不开的,很多地方的管理机构缺乏竞争和活力机制,效率低下,并且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导致了公路管理体制上所存在的矛盾不断加深,在具体的管理操作过程中无法跟上体制上的转变,同时组织部健全以及制度松弛。有些地方的公路会出现附属设备被侵占的情况,有些绿化带也会被人为破坏;有些原本基础很好的公路,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造成破坏后,没有得到良好的修护,导致情况上的不断恶化。这些现象虽然不能代表全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路养护和管理上的效果发挥。而具体上说主要包括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养护管理体制陈旧
由于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公路养护和管理采用的还是事业管理体制,在经费上需要依靠上级拨付才能进行,这样不但不利于社会市场的形成,同时也不利于融资,对养护技术的更新发展以及管理制度的创新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二)养护运行机制的不完善
有些管理机制对于公路养护缺乏正确的管理效益认识,认为公路养护缺乏经济效益,只能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而这种错误的效益认识就会导致企业或者是个人对于资金投入的信心不足或者是对其完善和改革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就跟目前公路养护管理迫切需要发展完善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矛盾。
(三)先进的养护机械设备缺乏
由于运行机制以及管理制度上所存在的问题,在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养护资金紧张的现象,从而导致先进的养护机械设备较为缺乏,影响到养护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主要表现在一些技术含量高以及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缺乏。
三、公路养护与管理的改善措施
(一)实现公路的全面养护和管理
首先要实现对公路规范化、标准化以及美化建设的强化,将其建设强化的工作定位为文明公路的创建,同时要确保公路养护工作的不断加强,并在资金投入以及计划安排上给予保证;第二是要在保证日常养护的同时,实现对周期性以及预防性养护的加强,从而实现公路养护的良性循环。在对公路养护周期进行延长的同时,还有适应目前重轴载车辆的增加,并且需要加强对养护工作中的人力投入;第三,要依靠各级政府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多方筹资的绿化工作机制,进一步注重公路绿色通道实效,建立绿色通道工程管护长效机制,切实保护好已有的建设成果;第四,要增加公路水毁修复工程的投人,在修复的基础上提高抗灾能力。要继续大公路管理站的建设,加快推进公路养护机械化、专业化的进程。
(二)管理制度的完善
完善管理制度是搞好养护管理工作的基础制度是规范各项工作和人们行为的准则,一套好的规章制度,能使各部门工作正常衔接,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单位就像一部运转的机器,每个人就是机器中的每个部件,要让整部机器运行正常,就必须保证每个部件运转正常。首先需要涵盖工作范围的每项工作,每个步骤,每个岗位;其次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详细的日常性原始记录,如公路巡视日记,养护工作日记,异常天气记录,路产损坏记录,维修工程日记及技术调查记录。
(三)坚持机械化养护
物流管理研究与分析 篇4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兴朝阳行业,将成为本世纪我国重要的产业部门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因而物流业的发展受到了国家各级政府的重视。但中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尽管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时期,并取得了显着的发展成就。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物流企业的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关键词:企业物流管理
研究意义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物流管理现状
引言:起源于美国的物流发展列今天已经成为了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科学,物流不但是经济令球化发展的产物,而且也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产物。物流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重要利润源泉,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物流管理相关理论阐释:
物流这门新兴的科学,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早在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就对物流的定义进行了阐述,指出了物流就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生产源头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与存储的计划进行实施与有效控制的过程。传统意义上的物流通常是指商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位移,直到上个世纪末,传统物流开始走向现代物流,打破了传统的运输环节同生产环节彼此独立的格局,开始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来建立起了对企业供产销全过程的计划和控制,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企业物流包含多个彼此联系的环节,有供应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回收环节及废弃环节等,在这些环节中最为重要的是供应物流环节和生产物流环节。从生产的视角来看,企业物流的一系列环节是不产生价值的,但是企业又不能缺少这这些物流环节。企业可以通过物流管理来对物资进行统一的采购,统一的配送,实现对物资的统一调配和调剂,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从而达到对企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进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物流管理是企业间相互合作的联系纽带,是供应链管理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也是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策略。
2、物流管理研究背景:
物流是指物资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物流作为涵盖经济生活各个环节的创造增殖价值的经济活动,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区域或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发展十分迅速。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物流信息化成为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之一,现代物流成本己成为影响经济社会环境的重要因素。企业的营运也已不再局限于本地或本国境内,WTO的开放已让企业的眼光必须放远于全球才有立足之地,因此全球化是所有企业或是产业共同面临的课题。然而全球化得以实施,除了仰赖科技的进步之外,物流系统、通讯网路等产业的重要性也日益提高,物品的种类越来越多,信息量越来越大,如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花最少的钱,把信息传递到目的地,成为企业十分关切的事。
3、物流管理研究意义: 我国的物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物流管理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距离,但是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已被各级政府部门和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我国物流行业正处于由传统的经营观念和管理方式向现代物流转变的时期,随着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以及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物流信息系统也将覆盖到我国。因此探讨如何构筑现代物流管理,以辅助物流枢纽中心运作,为物流活动的参与者提供良好、公平的运营平台,对我国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物流产业向国际领先水平看齐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4、我国物流管理发展现状:
物流在我国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储运阶段(建国后至80年代以前),主要是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这一阶段的储运活动还不能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活动。第二阶段是物流概念的引入阶段(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发展,物流概念与物流意识传人我国,但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这一阶段我国的物流业发展缓慢,主要处于物流概念的引进阶段,对物流概念的内涵、物流经营的实质、运作物流应具备的要素等认识不够,在物流实践上发展也较为缓慢。第三阶段是初步发展阶段(90年代至现在),我国开始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的成功经验,大力推动物流在我国的发展。中国的物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方法都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
1.企业对物流重视不够。长期以来,我国许多企业把经营重点都放在生产和销售环节上,对物流管理比较粗放。为了寻求更多的效益,目前很多商家都十分重视降低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却往往对物流中潜在的利润视而不见,导致物流管理在我国明显滞后于销售管理,给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能力带来不利影响。
2.力量分散。许多企业很难同时在采购、生产、运输、仓储上同时达到规模经济,同时不免会造成资源闲置。一些小的物流企业很难提供高层次的物流服务,满足跨国集团、I T企业、医药企业及其它高科技产品企业的要求,少数由大型传统企业转化而来的物流企业和具有较强实力的新兴物流企业又还处在转变与整合之中或起步阶段,尚未出现实力雄厚、规模和市场份额都占有显著优势的物流企业。
3.信息化和标准化不高。物流过程实质上是“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三流一体化”过程,只有将三者有效地结合,才能真正达到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物流工作效率的目的。因此,信息化管理已成为现代物流企业的基本模式。然而我国大多数企业信息收集、处理的效率非常低,有些企业配备了电脑,但是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制约了物流的协调运作。
4.物流人才短缺。跨国物流公司在华业务的开展,对物流人才的争夺更趋激烈。跨国公司通过储备、垄断物流人才来为扩张在华市场做准备。
5.物流管理体制落后。由于中国经济管理分工较细,各领域都分别设置若干个部门,自成体系,多头领导,对物流这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来说,涉及的部门也很多,也就形成了“多元化”的管理体制。各物流企业或机构只服务于本部门或本地区,只对其上级管理机关负责,而它们之间的横向联系却很少。
6、现状分析后提出的解决方案:
1.提高认识,加强企业物流管理工作, 根据现代物流原理及供应链理论,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加强包括仓储、运输在内的企业物流管理工作,对于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2.培养具有资金雄厚、海外服务网络强大、行业知识和运作经验丰富、管理科学、拥有先进信息系统等多方面具有优势的大型物流企业, 物流业属于寡头市场,但其形成需要经历较长时间。
3.大力推进物流管理信息化标准化建设。除了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外,相关组织和机构的大力推动也是物流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4.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首先,政府应积极支持和引导物流科研工作,一方面要积极支持物流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积极性并促进它们之间的合作,加强应用性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其次,多层次、多样化的物流教育是保证物流产业形成合理人才结构、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一方面政府应当鼓励和允许各高等院校按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开办和设置相关的专业和课程,为物流领域培养高级的经营管理人才,另一方政府应当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并开展多层次的物流人才培训和教育工作,并借鉴国际经验,在物流产业中推行物流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制度。最后,要加强物流师资与教材建设。物流人才培养要产、学、研相结合。5.进行物流管理体制改革,首先,加强政府部门的协调,制定规范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措施,为物流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其次,建立物流行业管理体制,对物流行业的各方面进行统一管理。再次,建立全国物流网络,加强横向联合。最后,在政府规划的 过程中,积极地研究和制定地区的物流发展规划,并在交通专项规划中,对关系物流产业发展的各种物流基础设施要进行统筹规划,并注意协调不同地区、城市之间的物流设施发展规划,以避免可能出现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参考文献:
[1]周新韬.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D].广西:广西技术职业学院博士学术论文.2012.05.[2]姚艳艳.现代物流管理的系统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1.[3]李隽波.我国物流管理现状及发展现代物流的战略思考[D].中南大学博士论文.2006.11.[4]向千俚.我国物流管理的途径研究[D].海南大学博士学术论文.2011.02.[5]李成建.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市场.2008年41期.[6]冉文江,冯俊文,王丽娟.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J].经济论坛.2003(23). [7]夏文汇.现代物流管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研究 篇5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进行成本控制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企业市场竞争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建筑工程的价格竞争。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是建筑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深化建筑企业改革,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1.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
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施工企业承揽到施工项目后,只有干得好、管得严、算得细,才能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建筑项目从投标报价、合同的签订,到施工方案的设计、材料采购、人员机械设备的调配等等环节,都应充分考虑成本问题,都要牢牢把握在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施工企业只有通过施工过程的科学管理,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最终获得最丰厚的利润。
2.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有利于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工程项目成本的降低,表明施工过程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的节约。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它既包含了质量的管理、工期的管理、资源的管理、安全的管理,也包含了合同的管理、分包的管理、预算的管理。这些管理共同织就了管理的网络,检验着管理的水平。
3.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促使企业实施战略性成本控制
在建筑企业管理中,企业战略的选择与实施是企业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建筑企业的成本控制首先要配合企业为取得竞争优势所进行的战略选择。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建筑市场全面开放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这些建筑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在安全、质量、工期保证的情况下,严格控制工程成本,争取降低工程成本,才使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的措施
虽然,成本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核算的一个重要环节,施工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实施的进度和项目的成败,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是,目前在多数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成本管理意识不强,成本核算留于形式;管理系统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高;材料人工费管理不严, 对合同管理存在漏洞等等。建筑企业的最终目标是经济效益最大化,只有牢牢地提高管理水平,控制住工程项目的成本,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1.完善项目经理责任制,建立成本核算管理体制
要将精益生产管理中的全面质量管理用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会大大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要强化对工程项目的总体设计。任何一个工程项目,首要的一步是工程项目的总体设计。这要求有经验丰富的不同部门专业人员参与,共同协商。该设计一旦成形,各项工作的日程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进行,以减少建筑企业的损失。要做好成本预测工作,成本预测是成本计划的基础,为科学合理控制目标成本提供依据。
项目成本管理的关键在于建立项目成本核算责任制,成立成本管理领导机构,建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考核一体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明确机构设置和人员分工,明确奖罚责任制。要加强目标体系动态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比、调整,保证目标体系科学合理,控制依据真实有效。
2.加强工程项目实施中成本控制,加强对材料费、人工费的控制
建筑项目要对工程项目成本实行全过程的控制。一要坚持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生产管理人员严格依据成本控制计划下达施工任务单、各限额领料单,必须做好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完成后的验收,以及实耗人工、实耗材料的数量核对,以保证限额领料单和施工任务单结算资料的准确无误。二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还必须注重质量成本的控制,质量成本包括控制成本与故障成本两方面。工程项目和产品不同,如产品发现了质量问题可以退货或更换产品。但是,工程项目一旦出现了质量问题,将会带来返工、赔偿甚至会危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施工工程要特别加强对材料费和人工费的控制。材料费的控制包括价格控制和用量控制。通过对市场行情的调查研究,利用电脑和网络技术建立企业内部材料采购对比分析数据库,在保质保量前提下进行买价控制。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尽量减少资金占用,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按定额确定材料消耗量,对超额领用应及时分析原因并加以解决,要合理堆放材料,减少搬运,降低损耗,加强现场材料管理,减少材料成本。要强化人工费成本,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尽量配备高效精干的机构和人员,充分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调整工资分配制度,真正做到劳分配。要合理使用临时工,加强用工管理,要从用工数量控制,有计划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最终达到压缩人工成本、减少费用之目的。
3.加强施工成本核算监督力度,加强对非生产性开支的管理
要增强成本核算员自身的素质建设和工作责任感。建筑企业应严格要求各工程项目经理部人员认真学习和严格贯彻执行企业制定的施工成本控制与核算管理制度,并严格保持自律,不得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干扰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使施工成本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公司要全面提高核算员的技术业务素质, 尽快提高他们的素质,也应制定相应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对成本核算员行使职权提供必要的保障。
要控制建筑成本非生产成本和间接费用的控制。针对所有非生产性费用的开支,施工企业管理层应建立有效的非生产性开支审批、报销程序,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小车油料费、办公费、修理费及招待费进行包干控制。年初制订开支计划,对各项开支要严格事前报告制度和事后审批制度。要精简项目机构,压缩人员开支,行政用办公用品一律要有计划采购,建立台账,进行管理。还要加强风气建设,狠抓享受之风,控制超标准买车、用车等各项开支。要注意分析节超原因,制定相应措施。例如:根据年初预算报表,要针对预算的具体指标,着重分析超支过多和节支较多的成本项目。对超支的成本进行详细分解,查找具体超支原因,切实提出改进和控制方法。若节支事例比较突出,对整个工程项目影响较大,其经验应可以予以推广。
科技管理与研究 篇6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教学研究与教学管理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讨论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教学与教学管理研究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等有关文件的要求,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第二条我校教学与教学管理研究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性人才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紧密结合我校教学改革的实践,本着“研以致用”的原则,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教学研究与教学管理研究项目,是指经批准设立的校级教研课题。研究课题要求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的同时,还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对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和显著成效。
第二章项目研究内容
第四条教学研究与教学管理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
1.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总体研究。
2.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3.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研究
4.专业与课程建设研究
5.实践教学建设研究
6.教学管理制度与教学运行改革研究
7.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研究
8.其他方面研究
第五条教学研究与教学管理研究项目,分为重点项目与一般项目两大类,其中重点项目进一步划分A、B两类。申报者参考《教学研究与教学管理研究立 1
项指南》涵盖的领域,具体确定研究课题。
第三章项目申报立项
第六条凡在我校从事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研究和组织能力的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教辅人员等均可申请教学研究与教学管理研究项目。申报重点研究项目(A类),要求具有副高职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重点研究项目(B类),要求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硕士学位。
第七条教学研究与教学管理研究项目每年申报一次,研究周期一般为1年,作为项目负责人每年只能申报一个项目,有未结题项目的不得申报新的教学研究项目。
第八条教学研究与教学管理研究项目,每年5月份由教务处负责,各部门、系部组织教师申报。申报时应填写《教学研究与教学管理研究项目立项申报表》(附件1),由校教学委员会按一定程序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经批准后立项。
第四章项目管理
第九条学校教学研究与教学管理研究项目由教务处负责日常管理,包括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鉴定、报奖、经费管理等。
第十条项目负责人应组织项目成员,按研究计划及时完成项目研究工作。研究完成后,填报《教学研究与教学管理研究项目结题报告书》(附件2),并按要求进行成果结项。
第十一条项目研究结项,应填报《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结题报告书》,并发表相关研究论文。论文也可于研究期满后发表。
重点项目(A类):核心期刊、一般期刊公开发表相关研究论文各1篇。重点项目(B类):核心期刊公开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篇,或一般期刊公开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篇。
一般项目:一般期刊公开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篇。
第五章项目经费
第十二条经批准立项的教学研究与教学管理研究项目,由学校给予相应研
究经费资助。重点项目(A类)每项10 000元,重点项目(B类)每项6 000元,一般项目每项3 000元。
系部根据本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需要,可酌情提供配套经费支持。
第十三条项目研究经费专款专用。研究经费主要用于项目的调查研究、购置必要的图书、资料、劳务费、咨询费、鉴定费等。具体管理参照学院科研课题经费管理办法执行。项目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前,只能使用研究经费的50%。
第六章成果推广、评奖
第十四条学校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等媒体,建立优秀成果的宣传和推广渠道,组织研究成果的交流活动。
第十五条学校定期组织研究成果评奖,并积极推荐申报市级、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第七章附 则
第十六条由于工作变动或其它特殊原因,需变更课题负责人、课题名称、对研究内容作重大调整或课题完成时间延期半年以上,所在系部或部门或项目负责人应及时提出人员变更意见或延期申请并报教务处审批。
第十七条 本办法经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科技管理与研究 篇7
1999年,Anders Karlqvist[6[6]通过“整体—部分—整体”的科学发展规律,对学科日益细分感到忧虑,谈到要打破学科边界,勇敢地闯入其他学科领域,同时提出了“知识联合”、“知识积累”、“综合理论解释”和“技术互补”四种模式。Jochen Jager和Martin Scheringer[7[7]强调跨领域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对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来自“现实生活”的问题,Millar称之为社会学科学议题[8[8],即在科学及科技向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议题,这些问题对涉及民生的公共政策有潜在的重要意义。Jochen Jager和Martin Scheringe还对跨领域研究的过程进行阐述,在充分理解社会学科学议题的基础上,将主要问题分解为分支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分支问题,最后将结果集成,形成统一的结论并对科技决策或社会发展产生影响。Julie T.Klein[9[9]在研究基础上总结了7个评价跨领域研究的准则,分别是目标多样性、导向因子、集成的力量、对社会的反作用力、管理和教育、累计增长的有效沟通系统、效率。Kisten Hollaender、Marie Celine Loibl和Arnold Wits[10[10]充分肯定了跨领域研究项目组成员能够充分地理解研究成果并加以综合,成员之间沟通和交流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政府职能部门在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引导、组织、协调作用。
跨领域研究是将纷繁复杂的理论、知识、方法、人员、机构有效协同统一的有机整体,在不同学科之间存在一种联系,这种联系使得问题的分析遵循一定的规律,相互兼容,在研究中逐渐形成统一的价值观或看法。通过知识的分享与综合、研究方法的集成与创新、研究过程中的协作与冲突,最终产生新的突破,完成共同的目标。然而,我们一方面对跨领域研究的内涵和外延尚存在不明确的概念,特别是在如何平衡、协同各领域之间的关系方面,还未能有效利用客观评估方法和现代分析手段。另一方面,公众对一项科学技术应用风险的认知(Risk Perception)直接影响到科学技术的社会接纳度,特别是对跨领域研究的决策支撑作用产生影响,但目前在这方面还缺乏足够的关注。综合这两个方面,前者制约了跨领域研究对科技发展态势的判断及战略性决策的支撑作用,后者限制了科技服务社会的有效性。基于这一背景,本文试图通过跨领域研究概念、过程及其评价的解析,对比多领域及交叉领域研究,以期揭示出未来跨领域研究应着力关注的问题。
1 跨领域研究的特征
现代科学对领域或者学科划分的不确定性,给领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
从学术或者规范的角度,我国《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2009)推荐性国家标准于1993年7月正式实施,2009年进行了修订,共设9个门类,62个一级学科,621个二级学科和近6 000个三级学科。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经合组织(OECD)[11[11]于2007年修订出版了基于Frascati Mannual的科学技术分类标准“Directorate for Science,Technology and Industry”,在原有基础上补充了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以及ICT等新兴技术领域,共设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疗与健康、农林牧渔、社会科学与人类科学六大领域,40个子领域及54个具体分支。
从开展研究或者预测的角度,领域又有不同的划分和补充。日本从1970年开始每隔五年进行一次全国性大规模技术预测活动,迄今已进行了九次,涉及的领域包括:信息与通信、电子、生命科学、保健与医疗、农、林、渔业和食品、海洋和地球科学、空间科学、资源与能源、环境、材料与加工、制造、销售、商业与管理、城市化与建设、运输、服务,最近一次技术预测增加了纳米技术。英国技术预测则依据四大领域:材料和纳米技术、能源和低碳技术、生物和制药技术、数字和网络技术。我国目前技术预测正在交通、新材料、公共安全、环境、农业、生物、资源、能源、海洋、人口健康、地球观测与导航、信息、先进制造和城镇化14个领域开展工作。
本论文不能给“跨领域”,甚至“领域”一个权威的定义,只能通过对领域的理解、对文献的分析,从研究对象、研究者、研究结果三个层次提炼综合出跨领域研究的特征,作为识别跨领域研究的依据。
1.1 跨领域研究的对象是社会性科学问题
跨领域研究面对的问题多与人类发展密切相关,例如智能交通、智能城市、激光3D打印、生物芯片、材料基因等。这些项目既涉及到科学领域,例如生物、物理、材料、微电子、光电子等科学领域,也涉及到股票、贸易等经济领域,还与政治决策者们的兴趣、价值观、能力及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2 研究人员多样化
跨领域研究的项目组成员来自不同的学科背景及工作单位,需要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参与。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通过合作,在研究过程中共同学习,成员之间的信任与合作、信息交流与分享、接受与分析其他成员对项目研究过程的想法等在跨领域研究中非常关键。
1.3 高度的集成与综合
跨领域研究在不同学科之间存在一种联系,这种联系使得问题的分析遵循一定的规律,相互兼容,项目研究过程的质量与研究成果的质量同样重要,在研究中逐渐形成统一的价值观或看法。通过知识的分享与综合、研究方法的集成与创新、研究过程中的协作与冲突,最终产生新的突破,完成共同的目标。
1.4 研究成果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研究成果产生的社会影响力体现在短期、中期、长期三个不同的阶段。研究过程中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举办或参加的学术会议、听证会或工作坊属于可见、可量化的成果;研究成果对项目参与人员在知识、态度、价值观或行为方式上产生的影响属于中期影响,项目参与人员对整个研究项目产生一定程度的归属感;研究成果最终对政策、方针等的制定产生的影响为长期影响力。研究结果虽然不能对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或做出怎样的决定给出明确的答案,但能够使决策者们的判断不仅仅局限在自己教育或研究背景,而是通过在项目中与其他人员的共同学习和参与获得,提高决策能力。
1.5 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的引导、组织与协调
跨领域研究大多需要公共财政的支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从项目前期调研开始就参与到研究中,并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积极组织项目研究的科学共同体,引导确定研究目标,把握研究方向,协调公共资源及项目组内部关系、外部联络,包括与社会公众的沟通等,是跨领域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区别于其他科学研究的独特之处。
2 跨领域研究的过程
科学研究的过程实质上是针对选定的科学问题开展研究的学术思路。通常情况下有四个主要步骤。第一,在所有研究内容中抽丝剥茧,提炼出关键问题;第二,将主要问题合理分解,理清阶段性任务,成为具体、分阶段可完成的科研活动;第三,利用基础数据、资料、已有条件或已知的研究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第四,汇总整理研究结果,形成结论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设想。“跨领域研究”(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TdR)与“多领域研究”(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MdR)、“交叉领域研究”(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IdR)都是科学共同体为解决同一个科学问题而开展研究工作,其研究过程一般意义上都遵循这一思路,在具体环节又各有特点。
Jochen Jager和Martin Scheringe用图1解释了三者的区别。多领域研究在将主要问题合理分解后,由每个研究者从自己专业的角度去解读、分析、解决问题,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发表观点和结论。研究人员的工作平行展开,不突破彼此学科的边界。交叉领域研究就像是在不同学科间架起的桥梁,指研究者将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注入到另外一个或几个学科门类中,互相获取知识信息并且交流、比较、共享每个研究者的成果,产生新的知识或能够创立新的学科。跨领域研究是指将多个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手段、概念、信息等相结合,突破学科边界产生新的方法、思维方式或知识空间。跨领域研究的实质是要建立一种统一的综合体,需要研究者从许多学科吸收信息和数据,才能把相关的各种知识加以综合利用。
图2更直观的解释了跨领域与多领域研究过程的区别。前者需要站在整体的角度分析、解决分支问题,分支问题之间会相互影响产生协同效应,重新融合。在这一过程中,“集成(Integration)”概念贯穿始终,主导学科需要有足够宽容的结构体系方便删改、附加内容。
在“集成”、“整体”、“融合”这些概念的引导下,对研究人员个人的综合能力提出了高标准。例如人类历史的研究,需要从表面上看似乎与人类历史毫不相干的科学学科更多地提供新知识,以新的眼光来看待这些问题。包括人类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地理学、行为生态学、流行病学、语言学,以及对技术、文字和政治组织的历史研究。跨领域研究过程的实质是要建立一种统一的综合体,需要研究者从许多学科吸收材料,才能把相关的各种先进知识加以综合。多领域研究的分支问题的解决平行进行。例如激光制造技术,学材料的研究者关注光与材料相互作用后材料性能的变化;学机械的研究者关注工头、装夹系统的设计;激光器研发者仅关注如何产生光,产生高质量光束;光学设计者研究光的传输和变换,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科学问题。但更进一步,如果涉及到激光技术的公共安全,则需要研究者具备包括激光原理、标准制定与宣讲、材料加工、光与生物组织相互作用机理、工程防护、行政防护、科普报道、教育培训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积累。跨领域研究过程是一个知识重新构建的过程,能够产生思维创新,并创造出新的知识空间。
3 跨领域研究的管理与评价
跨领域研究项目组成员学科背景及工作背景多有不同,且多有非专业群体的加入,如果参与者都用传统的方法在自己领域开展研究,会大大降低整个团队的研究能力,因此有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情况下,项目的管理与评价需要回答三个问题“谁来管理/评价?”、“管理/评价什么?”、“采用什么方法管理,采用什么指标评价?”跨领域研究的特征之一是顶层设计由政府相关部门的主导、引导、组织和协调。因此,前两个问题可以归结为政府部门从国家战略出发,对不同领域的信息共享、知识集成及研究者之间利益、冲突、关系、沟通的正确引导、有效组织和良性协调。对第三个问题的回答建立在对第一、第二部分的深刻理解之上,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展开。
3.1 问题导向
跨领域研究是以问题导向为主体的研究,问题(real-world problem)来源于需求,而具备公共服务性质的社会需求使得跨领域管理在项目伊始就披上顶层设计的面纱,主导和引导相结合,以关键技术、关键领域为主体,依据需求向外辐射,组织团队、明确目标、做好规划、制定规则,为后续工作的良性开展打好基础。
3.2 权重分析
权重分析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因跨领域研究缺乏较强的技术针对性,不同领域或者科学与非科学领域在项目研究中的权重分析;二是项目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析。文献[12[12]采用Stirling理论将不同领域以符号标记,用对数及加权方法判断领域比重及相似性。文献[13[13]则归纳出8个指标(网络平台建设、信任度、理解力、共识、知识分布、系统性、目标、知识融合),用标准偏差的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计算,来判断哪个或哪些指标对研究发挥更关键的作用,或产生更强的社会影响力。
3.3 过程实施
合理的过程设计是任何项目研究的支撑与保障。团队建设与沟通、任务分解、管理要求、组织会议、总结与汇报这些常规环节因“跨领域”而彰显出“融合、集成”的特征,更加需要站在整体的角度,制定阶段性目标,分解任务、安排分工,既要避免各领域研究者“闭门造车”,又要避免家家做、样样做的零散结果。这是一个共同学习(mutual learning)的过程,将基础、方法、工具、研究者有机结合,开放且具有柔性的过程设计,保障跨领域研究有序而高效地进行。
3.4 结果输出
跨领域研究的结果通常不能被市场化,在知识转移过程中产生的新思维,创造出的新知识空间经过高度集成且呈现出阶梯状的可持续性,并对政府决策产生支撑作用。由于技术针对性不足,对跨领域研究结果的评价不能仅仅局限在文献、专利等技术层面,而是要从研究者、参与者、受益者的角度,通过研究前后客观数据的对比,回归“real-world problem”本身,从可量化的产出(output)、不可量化的结果状态(outcome)两个层面评价跨领域研究。
3.5 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力与其问题导向首尾呼应,包含了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和对公众认知的影响。公众对一项科学技术是否接纳取决于对其应用风险的认知,这些主观感觉受到心理、文化和社会多方面的影响。跨领域研究的问题首先要有公众影响力,其结果还需要在与公众的沟通中持续展现,是公众了解科学知识的途径。
4 跨领域研究的建议
开展跨领域研究工作是顺应科技发展潮流的战略选择,其结果可能会深刻地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但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及支撑保障,还需要高效管理和合理评价。若宏观控制不当,会出现多领域重复研究、数据不能充分共享以及输出结果不一致等现象,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分析及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对跨领域研究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4.1 加强对跨领域工作的宏观指导
目前我国的跨领域研究工作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所面临的社会性科学问题看上去繁多,却很难遴选识别出关键问题。应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找到在未来确实能够有力提高人民生活安全保障、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加强公共财政支持,组织、协调更广泛的机构与人员,特别是企业、行业协会、学会等的参与。加强网络平台建设,提高公共参与程度。
4.2 正确认识主观方法与客观方法之间的辩证互补关系
在政府宏观指导和研究者、参与者合理分工、融合集成的协同效应下,在“主观”方法与“客观”方法相辅相成时,跨领域研究才能保证质量,才能有益于弥补单一技术领域的不完整性。主观调查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保证技术预测结果有数据、证据等原始依据,增强技术预测结果的说服力和支撑能力。客观评估方法和现代分析手段目前还尚未成熟,需要更严谨的理论支持和模型设计、借鉴和改善。
4.3 以合理规范促进跨领域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系统、规范的跨领域工作程序、要求、组织方法,分阶段、分层次完成任务,在《项目总结》、《技术报告》、《技术未来分析报告》等文件、报告的撰写方面形成统一的规范,进一步完成标准化工作。合理的规范有助于中央辐射地方,在更大范围内保持一致,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学科综合优势之上的跨领域研究,才真正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摘要:跨领域研究已经从早期的重视技术本身的内推力,逐渐过渡到对“市场”、“公众影响”等因素的关注。“跨领域研究”的定义和概念是从事跨领域研究需要判断的首要问题。但目前对跨领域研究尚存在不明确的概念,特别是在如何平衡、协同各领域之间的关系方面,还存在缺乏客观评估方法和现代分析手段等问题。研究从多角度、全方位地探讨跨领域研究的内涵和外延,引导甄别跨领域研究,从而促进公众达成相对理性科学的观点。
科技管理与研究 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传统管理观;辩证管理观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168-02
1 商业银行辩证管理观探析
1.1 发掘“辩证”一词的含意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辩证”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作动词,意为“辨析考证”:如反复辩证。也作“辨证”。第二层意思是:作形容词,表示“合乎辩证法的”:如辩证关系、辩证的统一。在理解这两层意思时,我们应注意如下几点:
首先,“辩证”作“辨析考证”理解时,“辩证”同“辩证”。从哲学角度分析,“辩证”所指的“辨析考证”,是人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与人的精神三大领域的人或事物自身进行直接地或通过相关文献资料进行间接地反复辨别、分析和研究以探求事实的过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客观又见之于主观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过程。可见,“辩证”一词背后隐含的是在可知论基础上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其次,“辩证”是直接与辩证法相联系的。“辩证法”是希腊语“dialego”的汉语译文,原意为谈话、论战的技艺。后指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专门研究世界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的哲学学说。辩证法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古代朴素辩证法、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辩证法和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三种基本历史形式。其中,只有唯物辩证法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和认识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1.2 透视辩证管理观
当前学术界对管理的研究大多是沿着美英等国的管理思路进行的,而对辩证管理方面的研究很少。总体来说,关于辩证管理现有的论述主要可概括为三类观点:
第一类观点是从管理实践中挑出几个诸如“疏”与“堵”、“宽”与“严”、“刚”与“柔”等具有辩证关系的词并加以简略分析,于是便称之为辩证管理。如果这能够称为辩证管理的话,那么中国古代《管子·正世》篇中所言“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反映出的“变革”与“稳定”之间的关系也可称为辩证管理。实际上,管理过程中偶然闪现出的辩证管理思想火花并不等于辩证管理。
第二类观点是从中国传统中医学“辨证论治”或“辨证施治”理论延伸出辩证管理,并认为“医人医国”,“其道一也”。按传统中医学观点,“证”通“症”,“辩证”的意思就是根据中医学理论,运用四诊、八纲等方法,辨别各种不同的症候,以做出正确的诊断。“施治”或“论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针对病情,确定治疗原则,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可见,辨证施治在诊断和治疗上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上文所分析出的“辩证”的两层含义。但值得注意的是,辨证论治本身并不是辩证法和认识论,更不是辩证管理的思想源头与方法论基础。
第三类观点是从马克思辩证唯物论和管理二重性原理出发,认为辩证唯物论是辩证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管理二重性原理是辩证管理学的思想渊源,并且辩证管理学是以管理过程中的一般性(自然技术关系)和特殊性(社会关系)及其对立统一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管理学。仔细推敲后,很容易发现这种观点有两点不足需要指证。
首先,该观点所提出的“辩证唯物论是辩证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的论断具有一定片面性。因为唯物主义是研究世界物质本性的,而辩证法是研究世界的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这两部分结合起来才会形成科学、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方式可以形成侧重点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一个是辩证唯物主义,另一个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前者在承认世界普遍联系、运动和变化、发展条件下研究世界的客观物质本性,后者在坚持世界客观物质本性基础上研究客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管理所应该研究的是如何通过认识、把握和利用管理主体、客体及管理中介的普遍联系、运动、变化与发展的规律以实现既定目标,而不是在普遍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中研究管理主体、客体与管理中介的本性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辩证唯物论是辩证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还不如说唯物辩证法是辩证管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基石。这是其一。其二是,该理论虽然以辩证唯物论为方法论基础,但没有意识到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物主义历史观也是构成辩证管理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基础的另外两块重要基石。因为管理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具有相当的复杂性。所以,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在唯物主义认识论指导下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必须在唯物主义历史观指导下用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及相关范畴对管理二重性,即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进行辩证分析和研究,从而才有可能使管理走出令管理学界千夫所指的管理理论的“丛林”、摆脱管理中的困惑。
其次,该观点仅仅是对创建辩证管理学的一种理论构想,并未涉及如何建立辩证管理学、如何把辩证管理理论应用于具体的管理实践等内容,所以,其对具体管理实践的指导性和实用性较差。
商业银行欲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首先要改变原有观念,并树立商业银行辩证管理觀,即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唯物史观基础上,以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物主义辩证法作为方法论基础,认识、把握和利用管理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技术属性方面的规律、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方面的规律,以及管理与上述两大规律之间的辩证规律,从管理二重性的辩证关系角度研究提高管理效率的管理方法,以保证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2 商业银行传统管理因缺乏辩证管理的优势而陷入双重困境
客观地说,无论是对一般企业进行管理,还是对商业银行进行管理,都具有对生产力进行管理和对生产关系进行管理的二重性。若在管理过程中能够坚持辩证管理观,即在兼顾对自然技术属性进行管理的同时,兼顾对社会关系属性进行管理,并处理好二者的辩证关系,则这种管理才是科学的。否则,管理在理论或实践方面很容易陷入这样或那样的困境。
2.1 商业银行管理思想的三次革命没有使银行真正摆脱理论方面的困境
随着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变化,在不同时期的银行家对安全性、流动性和营利性的认识和取舍也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商业银行的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也随之发生变革和更新。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管理虽然经历了以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换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等为代表的资产管理理论、20世纪60-70年代出现并占统治地位的负债管理理论和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并延续至今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以下简称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三次管理思想的革命,但是这三种理论都是从管理的自然技术属性角度分析银行管理的,也都不约而同地忽视了从管理的社会属性角度对银行管理的研究,所以是具有片面性的。不仅如此,这种银行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上的片面性,导致资金池法、线性规划法和财务规划模型等以资产或负债为内容的具体管理方法也会加强和延伸这种片面性。其实,这只是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困境之一。
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另一个困境就是,现行的诸多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面的教科书不只是单方面从管理的自然技术属性来研究银行管理,而且还把银行经营运作中技术性联系很强的业务人为分割开来并机械地加以研究。比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科书中常见的情形就是,把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和流动性管理分别分成不同章节讲述;还有就是把商业银行贷款管理和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也分别分成不同章节进行研究,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对某个论题像“解剖麻雀”般地“分而析之”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仅仅是把“解剖麻雀”形而上学地加以运用,并且对“解剖麻雀”观点背后的“个别到一般,特殊到普遍”的哲学要义全然不知的话,那么就有可厚非了。实际上,除了上述资产、负债和流动性管理之间以及贷款管理与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之间密切相关以外,商业银行管理中还有其它很多管理项目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我们需要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观点对这些项目进行辩证研究,机械的“解剖麻雀”观是要不得的。
2.2 商业银行管理实践方面的困境
从管理二重性角度来看,如果说现在的一般企业管理由于在自然技术属性与社会属性方面偏倚重于一方、缺乏把两者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科学管理理论指导而被称为“瘸腿管理”的话,那么目前的商业银行管理就可以被称为“单腿管理”。因为当前商业银行不仅缺乏像一般企业管理中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那样专门研究人与人际关系的管理理论,而且也没有反映管理二重性辩证关系的科学理论的指导,在此情况下,经济中出现以巴林银行为代表的银行倒闭事件以及人们发出“不断下降的竞争力和沉重的监管负担,正在将商业银行推向死亡” 的感慨,都是不足为奇的。这恰恰是银行管理实践方面困境的写照。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相比,尽管它们正在奉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有“单腿性”,但是,我国的资产负债管理依然不可与之同日而语。正如我国有些学者所言:“我国银行的内部管理基本上还处于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阶段,没有真正进入全面资产负债管理阶段。”具体说来,我国商业银行管理实践中的困境主要体现为目前尚无法有效得到解决的一些矛盾。比如,实行能够体现管理二重性辩证关系的科学管理与缺乏这种科学管理理论指导之间的矛盾,实行全面资产负债管理与某些银行职员因素质差而读不懂资产负债表之间的矛盾,实行全面资产负债管理与商业银行资产管理部门和负债管理部门内部各自为政的矛盾,实行全面资产负债管理对员工群策群力和团队精神的要求与银行职工在现有奖惩机制下工作积极性不足的矛盾等等。
3 商业银行实行辩证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商业银行要逐步摆脱管理实践中的困境,应该把辩证管理观落实到具体的管理中工作,通过具体的银行业务及相关管理践行辩证管理观。在此过程中应遵循如下思路和原则:
3.1 商业银行应该从其自身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把握自己的生存规律及将来的发展趋向
构成人类社会的各种要素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构成的人类社会基本要素。第二类是由氏族部落、民族、家庭、企业、国家与政党等组成的人群共同体或社会组织。第三类是包括需要、利益、社会分工和社会交往等在内的运筹性因素。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商业银行应该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辩证眼光,在人类社会基本要素构架下,在商业银行与其他人群共同体和社会组织共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考察商业银行与其他社会组织与人群共同体如何通过选择、调动、处置、分工、匹配等手段来发挥运筹性因素的作用,从而由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轨迹中概括、总结并发现规律,以便为自身的发展提供规律性指导。
3.2 建立商业银行辩证管理的双中心制
客观经济活动过程的辩证二重性决定了商业银行管理的辩证二重性和辩证管理的双中心制。如图1所示,银行管理自然技术关系和人与人际间的社会关系决定了银行必须同时以人和工作为辩证管理的中心,处理好以工作为管理中心和以人为管理中心的辩证关系,才能确定科学的领导方式和领导行为,才能做好管理工作。
3.3 商业银行应在不同环境下确定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模型
无论在确定性还是不确定性条件下,商业银行应该能够处理好营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者之间辩证关系,处理好银行偏好与银行效用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银行理性选择行为、行为准则和行为模型。这决定了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3.4 在综合权衡各个管理主体不同管理特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商业银行的最佳管理策略
商业银行负债经营和经营對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商业银行管理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银行的经营对象是银行重要的管理客体,同时也可能是不同特征的另外其它管理主体的管理客体。例如,商业银行给生产性企业发放的贷款,既是商业银行的管理客体,又是作为借款人的生产性企业的管理客体,同时还成为银行监管、证券监管等部门的管理客体。如图2所示,银行对贷款的贷前、贷中和贷后管理的二重性与银行信贷客户使用信贷资金进行生产的管理二重性融合在一起,增加了银行管理的复杂性。这也正是我们研究和倡导商业银行进行辩证管理的主要原因之一。
(1)按银行业务关联度或重要性不同,把银行业务分为不同的业务群,研究同一业务群内部和不同业务群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前提下,把重要的业务群管理与银行内部组织结构管理结合起来,对重点业务群的管理交由相关部门进行专项管理。比如,可以把商业银行市场营销与金融创新业务合并成为一个业务群,并建立金融产品创新推广部专门负责这一业务群对老产品的改良和新产品的创造、原有市场的巩固和新市场的开拓等业务的辩证管理。
(2)处理好以工作对象的银行业务绩效管理与以人为对象的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辩证管理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良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杨文士编著.管理学原理(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张金鳌.二十一世纪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3]陈功伟.试论辩证管理[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3).
[4]沈云岗.关于创建辩证管理学理论的构想[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8).
【科技管理与研究】推荐阅读:
科技研究管理论文10-01
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06-17
科技管理培训研究10-03
企业科技人才管理研究11-01
交通科技与管理07-31
科技管理与创新09-28
大数据与科技管理07-31
科技信息的特征与管理08-18
制度建设与科技管理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