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两位数

2024-07-09

加法两位数(精选12篇)

加法两位数 篇1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宿松县千岭乡中心小学 张淑婷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P11例3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知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的道理。学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四、教具、学具准备 计数器、小棒、主题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板算。34+53 2.口算。

(1)7+6 8+4 9+5 6+8 7+5 5+8 6+6 4+6 3.订正板算。

提问:做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怎样写竖式?从哪位加起? 4.导入新课。

提问:如果将34+53这道题中的34改成37。变成37+53,那么在计算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个位相加满十)

教师说明:个位上的数相加够十了,我们可以说,个位相加满十,计算时遇到个位相加满十的题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二、新课。

1.看教科书P11例3。

(1)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

提问:看这幅图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吗?为什么?怎样才能回答? 看P8回答:二(1)班有多少人?(36人)

二(3)班有多少人?(35人)

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请列式 列式:36+35= 怎样算36+35,先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评析: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可将抽象的知识变为直观形象的知识。组织交流:

请同学说说用小木棒是怎样算的。提问:小棒的3捆与3捆合起来是几捆?表示几个什么?小棒的6根和5根合起来是几根?表示几个什么? 得到6捆 11根

提问:11根里有没有10个一,10个一是()个十,够10个一可以怎样?(捆起来)捆起来是1个什么?(一个十)也就是1捆。这时我们再算算一共有几捆几根?(7捆1根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一?(7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多少?(71)追问:3捆加3捆是6捆,为什么现在成7捆了,多的1捆是哪来的? 教师说明:6根加5根是11根,也就是11个一,10个一捆成1捆,变成1个十,1个十放在十位,同学们记住,这就是个位相加满十了,是一个十,要把它放在十位上,叫做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追问:个位满十,十是10个什么?(10个一)向十位进1,1是1个什么?(1个十)

(2)根据上面用小棒摆的过程,写竖式算一算。提问:怎样写竖式?(相同数位对齐。)3 6 + 3 5

提问:从哪位加起?从个位加起好算,还是从十位加起好算?说说你的想法? 请看书上是怎样告诉我们的?(从个位加起。)教师说明:笔算加法时要从个位加起。提问:个位6加5等于几?(11)

个位满十了,要把这个十放在哪位上?放在十位上要写几?为什么写1?

教师说明;个位满十,要把这个十放在十位上,十位上只能写1,这就叫做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提问:向十位进1的1,写在哪儿?书上是怎样告诉我们的?为什么不能写在横线下面?

教师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可以在十位上靠近横线的地方写个小1,这个小1,叫做进位1。表示向十位进1,在十位上写1。3 6 +31 5 1 提问:十位上怎么算呢?互相说说看。

你能说说十位上的7是怎样得来的?

教师说明;十位上,3个十加3个十是6个十,算到这里还没算完,还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个十,也就是7个十,所以十位应该写7,然后再在横式等号后面写71。

+ 31 5 7 1 请同学说说计算过程。

提问:通过计算,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2.请同学用刚学到的方法在练习本上做复习中老师改过的题 37+53 边做边说计算过程。

提示:个位7加3得10,个位满10,怎么办?该怎样写? 教师说明:个位7加3得10,满10向十位进1,个位写0。3.学生独立做教科书P11“做一做”中的两题。注意下边的提示,边做边说过程。

评析:通过直观操作,演示,让学生真正弄清进位加法的道理,学会进位加法计算。

三、小结:

笔算加法要注意: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提问:书上的小朋友还告诉我们也可以从十位加起,如果从十位加起,要注意什么?

教师说明:笔算加法还可以从十位算起,算十位,一定要看个位满不满十,个位满十,十位相加的和要多1。

四、练习。

1.小红和爸爸去海洋馆参观,成人票36元,儿童票18元,小明和爸爸一共要花多少钱? 列式:

写竖式:()()()答:小明和爸爸一共要花()元钱。答:小明和爸爸一共要花()元钱。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列式解答。

2.做教科书P13练习二的第3题.在书上做,请同学边摆边算边说过程.3.笔算下面各题.独立在本上做,教师边巡视边检查.25+63= 76+5= 32+28=

五、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36+35= 6 3 6 + 3 1 5 + 3 1 5

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设计,力争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始终在情境中进行学习。纵观这一节课,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引导学生由学数学转向做数学。小学生的动作思维占优势。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在学生学习新知过程中,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学具进行操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验证36+35结果到底是六十多,还是七十多。学生动脑想一想,动手摆一摆,动口说一说,切实感悟小棒满十捆成一捆,木块满十排成一排,个位上珠子满十可以在十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的道理。学生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从而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

二、由直观到抽象,培养学生抽象思维。

介于学生的实际年龄和认知特点,其具体形象思维好与抽象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学具先来摆一摆,然后进行展示交流,满十根小棒捆成一捆,满十个木块排成一排。在计数器的演示过程,通过拨珠活动,直观的显示个位上满十个珠子可以用十位上的一个珠子表示,一步一步进行引导,从直观到抽象,为后面数的计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合作、探究、交流良好的习惯。在课堂评价中,教师注重评价的多样性,在个体评价的同时,把每个小组作为一个评价的整体,哪个同学表现优秀,就可以为自己的小组插上一面小红旗,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小红旗的价值性,不但提高了本组同学的学习热情,同时也会激发其他小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加法两位数 篇2

脑力负荷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到目前虽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但人们广泛接受并认为脑力负荷的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它涉及到工作要求、时间压力、操作者的能力、努力程度、行为表现和其他许多因素。所以对脑力负荷的测量也是一项困难而复杂的任务。Reid[1]等人在建立脑力负荷测量的STAT体系时发现累计19个因素认为与脑力负荷有关,这19个因素部分是由于术语使用定义上的差别引起的,但绝大部分是由脑力劳动本身的特性决定的。董明清,马瑞山[2]在脑力负荷评定方法中用了25个指标,并且指出各个指标与脑力负荷都有一定的关系,并认为联合多指标评定脑力负荷是比较可行的方法。脑力负荷测量指标的复杂化,使得主观评价法成为评价脑力负荷的重要手段,但主观评价法跟操作人员当时的个人情况(心情、情绪、喜欢此项工作、态度等)和配合程度都直接影响测量结果。[3]考虑因素过多并不是一种好的现象,它使对脑力负荷的研究和应用变得非常困难。多年来,人们一直都在研究用较少的指标能较好的反映脑力变化的特性。但目前人们对于脑力工作变化特性的研究在指标上分为三类或六类,整体上指标减少,但需测量的指标还是比较复杂。

脑力负荷的主要特征是测量人的信息处理能力,因此脑力承受负荷的大小与脑力工作直接相关。[4]脑力负荷可以用两个因素来概括、表示,一个是时间占有率;一个是信息处理强度。但在实际脑力劳动中,人们都会有意无意的让大脑“休息”,来调节后面的工作。[5]廖建桥,王文弼在时间长短对脑负荷影响的研究中表明在脑力负荷测量时,可以不考虑时间长短对脑力负荷的影响,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8小时之内)工作时间的增加,只引起人的主观疲劳,对人的客观指标,影响不大。一个人的信息处理能力是一定的,负荷强度大,负荷量就减少,相反,负荷强度小,负荷量就大。只有负荷强度和负荷量适中,才能较好的反映脑的工作变化特征。负荷强度过大或过小在脑力负荷测量中,客观指标没有变化。如果采用无文化背景要求,又不是简单算术题,也不是极其复杂算术题,那么脑力工作在客观上的表现又是如何?现设计了一个实验来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2 实验对象与方法

2.1 实验对象

某公司职员12名,年龄22±2岁,身体健康,无神经疾病以家族史,均为右利手,实验前一晚保证8h的睡眠。

2.2 实验步骤

将12名被试者分为两组,按原来所在科室为组,每组6人,将两组人分别命名为奇数组和偶数组,并将两组人穿插排列座位,进行比赛。并评出团体第一和个人前三名,给予物质奖励。两组同时进行两位数加法的算术题。该测试根据内田克莱佩林测试法15-5-15,进行测试,该测试共进行1小时30分,15分钟测试,5分钟休息,即15-5-15-5-15-5-15。休息五分钟时发下一个阶段的测试题,并收回刚做完的15分钟的试卷,防止被试提前或延后做题。15分钟为第一阶段,30分钟时为第二阶段,45分钟时为第三阶段,60分钟时为第四阶段。正式实验前,讲明比赛规则和实验要求,并进行10分钟的题型适应。实验时间为早上8:00~9:30。

2.3 统计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Excel2003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平均值、正确和错误百分率。

3 结果与分析

3.1 平均题量四个阶段对比分析

结果如图1,总体平均题量三四阶段高于一二阶段,第一阶段总体走形为“V”,第二阶段基本在一条直线上上下波动,第三阶段前半段呈倒“U”,后半段呈“V”字形,第四阶段大体呈倒“V”字形,四个阶段中题量的最高峰出现在52分钟,以后逐渐下降。第一阶段的“V”字形,表明人在开始工作时处于不稳定状态并逐渐适应。四个阶段中第二阶段题量变化比较平稳,说明人在开始一项脑力工作时,大约进行15分钟左右,进入稳定工作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中会出现一个较好的状态并持续一小段时间,然后又回到稳定工作状态,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然后出现一个最佳状态,保持时间很短,逐渐回到稳定的工作状态。

3.2 平均错误率四个阶段比较分析

结果如图2,四个阶段的错误率变化都比较大,但前两个阶段总体呈上升趋势,后两个阶段总体呈下降趋势,错误率最低点在12分钟,第四阶段相对以其他阶段波动幅度较小,但最开始的错误率低于最后结束时的错误率。第二阶段总体错误率高于其他阶段。第四阶段总体错误率较低。错误率上下波动幅度较大,说明大脑在努力工作后,会出现一个短暂的恢复,来保证大脑工作的有效性。

3.3四个阶段平均正确率的比较分析

结果如图3,图形与图2相反,第一、第四阶段的总体正确率较高,中间较低,说明刚开始大脑工作时,速度较慢,而正确率较高,即大脑以慢速,保质量。最后阶段正确率较高,说明大脑对此项工作已适应,并有学习效应,大脑工作40分钟左右,就有学习效应的表现。

3.4四阶段三种行为学指标比较分析

结果如表1,四个阶段的题量总体变化不大,但错误率每个时间点之间的波动都比较大,题量与错误率呈反比,这说明,大脑在一个努力工作单位之后的休息是全面的,速度和质量都在下降,才能保证下一个工作单位效率的提高,大脑工作形式基本处于工作-“休息”-工作-“休息”…交替的形式,而在整体工作表现上是较平稳的。

4 结论与建议

4.1 大脑开始工作大约进行15分钟左右的工作适应,然后进入较稳定的工作状态,在5 2分钟左右出现工作高峰,并在5 2 分钟以后开始表现出学习效应,但5 2 分钟以后的题量小于5 2 分钟的题量。即5 2 分钟左右是大脑工作最佳状态的集中表现,之后进入一个新的大脑适应阶段,其表现不会超出大脑工作最佳状态。

4.2 大脑通过增加错误来调节大脑的成绩的稳定性,大脑开始工作时,错误率较低,大脑工作通过瞬间的出错,保证大脑稳定的工作状态。错误率在45分钟以后,错误率幅度明显减少,错误率在45以后出现学习效应。

题量也相对较低,即以减慢速度,来保证正确率。成绩逐渐稳定,错误率出现大幅度的波动,

4.3大脑工作的学习效应中,成绩的学习效应滞后于错误率,大脑工作行为学表现不是同步的,从正确率来看,大脑工作的综合表现为55分钟之后出现稳定的工作状态和学习效应。

4.4大脑连续工作1小时以上,在50分钟左右可能是大脑工作行为学表现的一个“转折点”,这与成年的注意力集中50分钟左右在难以集中相符和。

连续两位数心算对大脑工作能力影响的研究,为建立大脑工作的生理指标变化与行为学表现的综合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Reid DB,N ygren TE.The subject iveWo rk load asse2ssment technique:A scaling P rocedure fo rM easuringM ental wo rk load.In:Hancock PA,M eshkat i N,Eds.HumanM entalWo rk load.Am sterdam:Elserier,1988.

[2]董明清,马瑞山.脑力负荷评定指标敏感性的比较研究[J].1999.

[3][5]廖建桥,王文弼.时间长短对脑力负荷强度影响的研究[J].1997.

加法两位数 篇3

教材简析: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在整个计算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学生学习多位数进位加法和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材简析: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在整个计算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学生学习多位数进位加法和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材简析:

加法两位数 篇4

整堂课运用低段教学环节将算法思维、算法多样化渗透于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炼问题;解决问题,中。体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又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的教学理念。

课初,先由学生自主观察主题图,找出已知条件,然后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再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提炼出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一共有多少根小棒?”,然后列式解答。在本环节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提问,由于学生们都想提问题,而时间有限,所以我巧妙地让同桌之间互相提一个问题,这样既给了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空间,也合理利用了时间。

课中,进行了两次小组合作。第一次是各组学生合作交流“如何计算”,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得出了多种方法,如:摆小棒、口算、拨计数器、竖式等,并且学生都能主动上台与其他组的同学进行交流。第二次是在学生计算完“例题”和“试一试”后,合作讨论“列竖式时需要注意什么”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出笔算进位加法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并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构图小结,且把注意事项编成儿歌的形式,不仅利于学生记忆,而且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最后,通过拓展创新题,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笔算加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全课总结时,先让学生根据构图复述本节课重点,帮助学生巩固记忆笔算的方法,而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提升学生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但是整堂课上完后我觉得还有些不足:

1、在学生汇报交流时,我虽然及时点拨,但没有强调“计算时应先从个位加起”、“个位和个位相加的和应如何在竖式中写”,进而造成学生在后面的练习计算中有从十位相加的,也有不进位的,或是进位后忘记加的。

加法两位数 篇5

本课的难点如何去突破?新课程的理念如何去体现?经过一翻思考,我有了自己的主张:笔算的难点如果靠大量的练习题去巩固,必然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计算的正确率也不见得会很高。在笔算这部分内容时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忘记满十向前一位进一,或者忘记把进位的1加进来。针对这个问题,如果能想个好办法让学生不忘记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教材的主题图,三年级学生不能很好理解“已知种数”“中国特有种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等概念,对于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不能清楚的辨析,以至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不符合逻辑,没有实际意义,如“已知的哺乳类种数比中国特有的鸟类种数多多少种?”针对这种情况,我如何来改进呢?

首先,我将主题图进行适当的处理.在课前我用通俗的语言对这些概念加以解释,然后再根据教学的进度将表格的三列数据分别呈现,在这节课里我只呈现“中国特有的种数”一列,引导学生提问题,列算式,引入本课的重点内容.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是一个资产丰富的国家.在我们的祖国,有许多珍稀的动物,你能说出几种吗?

生:我知道有熊猫是我国珍稀动物.

生:我知道东北虎是我国珍稀动物.......

师:除了同学们说的这几种外,在我们的祖国,还存在着这样几种珍稀动物:(师点屏出示)东北虎、丹顶鹤、蜥蜴、青蛙。这几种动物分别属于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你想不想知道这四类动物在我们国家存在的具体情况?好,请同学们看屏幕(师点屏出示下表)。仔细观察这个统计图表,你获得了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知道了哺乳类一共有110种。

生2:我知道了两栖类一共有30种,爬行类一共有25种,还知道鸟类有98种。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呢?

生1:哺乳类和鸟类一共有多少种?

生2:爬行类比两栖类少多少种?

生3: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

师:刚才,同学们根据这个统计表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师点屏出示:在中国特有的动物种数中,鸟类有98种,爬行类有25种。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

师:你能根据这这个问题列出正确的算式吗?

(生说算式,师板书:98+25=)

在这个环节上我感觉自己的情境创设比较到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给我们提供的统计图表提供了多个信息,根据教学需要,我在进行教学时,将和本课重点无关的两栏大胆舍弃,这样,避免了因为信息多而导致学生无从下手的现象,不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对于在进位的过程中,学生特别容易忘记加上进位1,不管老师如何提醒,如何强调,总是有学生忘记.如果我把这个进位的1编成一个小故事,学生是不是印象会更深刻呢?

在讲完例题后,我话锋一转:同学们,关于这个进位1还有个小故事,同学们想听听吗?学生立刻来了精神,一齐大声的说:想!我马上娓娓道来:今天是猪八戒的生日,他的很多好朋友都来向他祝贺生日,这不,猴哥也来了.孙悟空高兴地对猪八戒说:“八戒,今天你的生日,我准备送给你一个生日礼物.”猪八戒听到有礼物送给他,高兴地拍起手来,忙问:“是什么礼物呀?是不是好吃的呀?”孙悟空说:“我把我的金箍棒送给你。”八戒听了很奇怪:“金箍棒不是你的独家看门的武器吗?你为什么要送给我呀?”“我听说你最近学了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哪一位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可是你总是忘记加上进位的1,今天我把我的金箍棒拿来,进位的时候,用上我的金箍棒,提醒你别忘记了。”边讲着故事,我边用黄色粉笔在进位的地方写一个1。学生个个听故事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就对进位的1有了深刻的印象。然后在练习的巩固中,我提醒的语言变成了“同学们别忘记了满十加上孙悟空的金箍棒哦”。从作业的反馈中发现学生的正确率比较高,这也为后面的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垫定了很好的基础。

但综观整节课学生的探究的时间和时机都没有把握好。是我这节课一大硬伤。

加法两位数 篇6

师:同学们,我知道咱们三班的同学个个数学口算算的棒,那今天老师考考你,你行吗?

一、口算复习32+4= 63+10= 44+4= 46+40= 26+2= 32+50= 42+5= 28+30= 72+7= 35+20= 师:能不能从这5道算式中任选一道算式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呢?

评价:咱班的同学不仅算得又对又快,而且计算过程也说得非常清楚。

师:那么,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板书:两位数加两位数

二、新授

1、出示情景图 师:这是哪里? 预设答案:海边。

师:小朋友们在干嘛?你们喜欢赶海吗? 预设答案:抓虾,抓螃蟹,赶海〃〃〃〃〃〃

2、找数学信息

师:大家快找找这里隐藏了那些数学信息? 预设答案:

1、小红抓了12只大虾。

2、小明抓了26只大虾。

3、小兰抓了11只螃蟹。

4、小强抓了23只螃蟹。(板书)

3、提出数学问题

师:根据这4条数学信息,你能不能提出一个关于加法的数学问题?

预设答案:

1、小红和小明一共抓了多少只大虾?

2、小兰和小强一共抓了多少只螃蟹?(板书)评价:你说的话真完整。谁能像这位同学一样再提一个数学问题?

师:接下来我们一个一个来解决,先看第一个数学问题。要解决这个数学问题需要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答案:

1、小红抓了12只大虾。

2、小明抓了26只大虾。

评价: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响亮。师:怎样列算式呢?

预设答案:26+12或者12+26(板书)

4、算法多样化

师:26+12等于多少呢? 预设答案: 6+2=8 或 26+10=36 20+10=30 36+2=38 30+8=38(板书①)

师:你算的这么快,能说说你的口算过程吗? 评价:你回答的即响亮又准确。

师:除了口算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也能算出结果? 预设答案:画圆圈、摆铅笔、摆小棒〃〃〃〃〃〃 师:大家都准备了小棒,接下来请你们摆一摆吧。师:哪位同学像上台来展示一下小棒的摆法?

学生上台展示,边说边摆。(引导学生说出数位要对齐)评价:你摆的很认真,说的非常清楚。像这样的同学,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掌声送给他呢?

师:请看白板,回顾摆小棒过程。(板书:②摆一摆)

师:我们除了借助小棒算出结果,还可以借助什么工具呢?

预设答案:计数器。

(拨计数器教学过程同上,板书:③拨一拨)师:从刚才摆小棒,拨计数器的过程中,我发现咱班同学的动手能力真的很棒!可是我们做题的时候不能总带着小棒和计数器,那该怎么办呢?

预设答案:竖式计算。(板书:④竖式。如果没有学生说出来,教师直接引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以后会经常用到的方法——竖式计算)

师:我们以26+12为例,像这样的算式在数学上我们叫它横式,那么同学们猜一猜竖式应该怎样列?

预设答案:把数字上下写出来。

师:刚才这位同学给了我们一些提示。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先把横式抄下来,再在横式下面列出竖式。(学生尝试竖式计算)

师:谁愿意上台来展示你的竖式计算呢?那么你觉得在列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预设答案: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板书:相同数位要对齐)

师:那么,老师再写一遍,看谁看一遍就能学会。板演:2 6 +1 2 ——————— 3 8

三、巩固练习

师:你们学习的非常认真,很快的掌握了方法,我们回头看看,还有一个数学问题你们想不想自己解决呢?谁想到黑板上列算式呢?

师: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那么,老师这里也有3位同学做的竖式计算,你们能不能帮一帮老师检查检查呢?

四、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学习到了什么知识?

预设答案: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竖式计算(板书补充课题)

2、列竖式计算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吗? 预设答案:相同数位要对齐。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建议 篇7

一、以“用”引“算”

1. 计算的兴趣来自于熟悉的情景。

新课标强调:“计算应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 并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如何使“算”和“用”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呢?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资源, 把静态的情境动态化, 利用课件把“妈妈带小红去书店买书, 一共要付多少钱?”的情景呈现出来。学生一看到熟悉的情景, 就会马上想到用24×12计算。从具体的生活问题中自然引出数的计算教学, 改变枯燥的呈现形式, 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计算的价值从情境的创设中感知。

在计算教学中, 创设简单、有效的情境可以使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 更重要的是学生获得计算技能后, 能立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真正体现新课程的思想———算用结合。

二、以“算”激“算”

心理学认为, 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习得知识、获得技能或形成态度的影响。在计算教学中, 如果合理地利用正迁移, 找准所教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 就能使学生对笔算和口算、估算有一个整体的联系。

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之前,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口算、笔算,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这样, 教师就可将笔算的教学与口算、估算联系起来, 先对列出的算式24×12进行估算, 目的在于让学生感知实际结果的大致范围, 同时也潜意识地渗透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算法。然后再放手让学生尝试根据已有的口算知识基础来计算结果。学生大致有以下三种口算方法:

个别学生可能接触过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 就提出了可以用笔算来计算结果。不教先做, 虽然有些冒险, 但是如果教师平时注重引导学生发现知识间的联系, 把新的知识转化为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学生就会自然地把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为两位数乘一位数再乘一位数 (如算法B、C) , 也能转化成两位数乘整十数加两位数乘一位数 (如算法A) , 甚至个别学生列出自己理解的竖式。通过对不同口算方法的交流, 引出新的计算方法———笔算。虽然这样费些时间, 但是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对新知的理解, 想到了不同的解决方法, 有效地沟通了估算、口算、笔算之间的联系, 把笔算教学纳入到整个计算教学体系中, 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让学生感知到知识的整体性, 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知识迁移的重要性。

三、以“理”促“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获得知识, 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 学生应用知识形成技能, 离不开自己的实践;学生只有在获得知识技能的活动过程中, 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算理并提炼出算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果教师引领学生一步步去发现算理, 就会形成“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学生虽然经历了理解算理的过程, 但谈不上探究, 思维得不到发展, 更不能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应把课堂交给学生, 让他们把想法都暴露出来, 对症下药, 把难点一一突破。于是, 可请会笔算的同学进行板演, 其他同学思考他是怎么算的, 看不懂的可以随时提问。

1“.2×4=8, 十位上的4是怎么来的?”这是学生第一层次的问题, 他们只知道从个位乘起, 接下来该怎么算就迷糊了, 思维停留在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刚才笔算的同学解释这是因为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2乘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4后还要再乘十位上的2得到48, 随后再请几位明白算理的学生说, 这样绝大多数的学生就能明白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这是学生算法第一层面的建构, 也是对笔算算理的初步理解。

2“.不对啦!48+24怎么等于288呢?”这既是难点所在, 又是对笔算算理的进一步揭示。对学生而言, 用第二个因数中的1乘24得24, 4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呢?学生思索了一下, 马上恍然大悟, 纷纷回答:“这个24不是24, 它是第二个因数十位上1乘24”;“24其实表示的是24个十”;“这个24就是240”。教师适时补上一个“虚写的0”, 学生又开始质疑:这个0可以不写吗?他们又自我解释用十位上的1乘4得到4个十, 4就直接写在十位上。教师把0擦了, 学生立刻明白, 其实是2×24与1个十乘24相加。通过学生的对话, 他们已经把笔算的算理讲得很透彻, 寓理于算, 认识层层深入, 新旧知识间的冲突逐步解决, 从而领悟到第一步就是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 第二步就是第二个因数十位上数乘第二个因数, 所以积的末尾与十位对齐, 此时学生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算理有了一个量的变化。这是对笔算算法第二层面的建构, 也是对笔算算理的进一步理解。

3“.笔算的方法和第一种口算方法是一样的。”一位女生突然惊叫起来, “我发现笔算的方法和第一种口算方法是一样的。”这个有价值的发现是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理解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来乘法笔算也是先算几个第一个因数的积, 再算几十个第一个因数的积,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笔算只不过把这三步计算合写在同一个算式中, 笔算与口算的算理是一样的, 是笔算算理与算法的融会贯通。

加法两位数 篇8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5~8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经历探索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过程,会用竖式计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初步理解笔算加法的顺序和进位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老师这里有两道题,谁愿意来算一算?(指名板演)其他小朋友一起来口算。(指名口答)

1.口算。

8+6 45+7 1+5+1

3+8 69+4 2+6+1

5+7 47+8 3+4+1

2.用竖式计算。

53+21 6+22

师:(指学生板演的竖式)他们算得对吗?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

師:是的,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两位数加两位数)

二、探索算法

师:我们先来看一幅图(出示教科书第85页例题的情境图,标明小华和小明)。瞧,小华和小明正在欣赏邮票呢。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小华有34张邮票,小明有16张邮票。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张邮票?

师:很好。你能把这道题的意思完整地说一遍吗?(学生口述)求一共有多少张邮票,该怎样列式呢?

生:34+16。(板书:34+16)

师:34+16等于多少呢?请小朋友先用小棒摆一摆或用计数器拨一拨,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小组里的小朋友听一听。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生1:(边说边演示)我是用小棒摆的。先摆3捆和4根小棒,再摆1捆和6根小棒,合起来是50根。

师: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50根小棒的?

生1:3捆和1捆合起来是4捆,4根和6根合起来是10根,4捆和10根合起来是50根。

师:你算的是对的。能把你摆出的小棒整理一下,让大家一眼就看出这里有50根小棒吗?

生1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师:为什么可以把它们捆成一捆呢?原来的4根小棒是——4个一,6根小棒是——6个一,4个一和6个一合起来是——1个十。

生2:(边在计数器上拨珠边说)我是用计数器算的。先在计数器上拨出34,再在十位上拨1颗珠,个位上拨6颗珠。现在个位上有10颗珠,10个一是1个十,把个位上的10颗珠去掉,在十位上添上1颗珠。算出来也是50。

用竖式计算,先算什么?

师:个位上4加6得10,在个位写0,向十位进1,表示1个十,所以要写在十位上。为了和原来的加数区别开来,进上来的1,要写得小一些。再算十位上的数,十位上是几加几?

生:十位上是3加1,再加进上来的1得5。

师:所以34加16等于50。(指个位上进上来的1)谁来说一说,这个1表示什么意思?

生: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上进上来的1。

师:这个1在用小棒算时是什么?在用计数器算时是什么?

生1:用小棒算时是捆起来的那一捆小棒。

生2:用计数器算时是进到十位上的一颗珠。

师:很好。请小朋友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把这道题用竖式再算一算。

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

师:用竖式计算加法,从个位算起。如果从十位算起,方便吗?为什么?

师:会用竖式计算这样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了吗?(会)老师这里还有一道题,请小朋友独立地用竖式计算。(出示“试一试”)

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

师:(请板演的小朋友)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算的吗?

生:先算个位上5加8得13,在个位上写3,向十位进1;十位上6加2再加1,得9,就在十位上写9。65加28得93。

师:他算得对吗?十位上是6加2得8,为什么还要再加1呢?

生:这个1是从个位进上来的,所以要加上。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和前面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有什么不同?(完成课题的板书:进位)

师: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要注意些什么?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师生共同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一说每道题是怎样想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四、课堂总结(略)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篇9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教具:小棒若干根、计数器。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已经学习过加法计算,老师这儿有几组口算题,咱们来比比看看谁能又快又准确算出结果。(课件出示)生:答

师:谁能说一说32+6你是怎样计算的?40+18呢? 生:先算2+6=8,再算30+8=38……

二、新授课

1、导入新课

师:看来前面的知识同学们已经掌握的非常好了,大森林里啊住着一群快乐的小动物,他们也跟同学们一样每天劳动、运动、学习,大家想不想跟老着师一起去看一看他们的生活?好,今天石老师就带着同学们一起去大森林里做客。

2、讲授新课

(1)例题1(出示例图)

师:咦,小猴和小熊在干吗?(摘玉米比赛)从图中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小猴摘了24个玉米,小熊摘了6个玉米)你能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小猴和小熊一共摘了多少个玉米?)谁能将这三句话连起来说一说?会列算式吗? 生:我列的算式是24+6 师:24+6这道题应该怎样算?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揭示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师:请大家同桌3人一组用摆小棒的方法想一想24+6该怎样计算? 师:同学们都摆好了吗?说能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你是怎样摆的?

生1:先在左边摆24根小棒,再在右边摆6根小棒,将左边的4根和右边的6根合起来是10根,把这10根捆成1捆,(也就是把10个一变成了1个十)再和原来的2捆合起来一共有3捆,就是30根。

师:说的真好,同学们听懂了吗?你跟他的想法一样吗? 师:老师这还有计数器哪个同学想用计数器拨一拨的?(生演示)

师:拨的真好,十位数2颗数珠,个位上4颗数珠,在个位上再拨6颗数珠,现在个位上有几颗数珠?(10颗)10个一就是1个10,我们将个位上的10颗数珠替换成十位上的一颗数珠,现在个位上没有数珠,而十位上则是3颗数珠,所以通过拨计数器我们也得出24加6等于30。

师:咱们现在脱离小棒和计数器谁能说一说24+6你是怎样算的?(多找几个学生说一说)

师:同学们说的真不错,老师这还有两道题,你能说一说吗?(2)例题2:

师:收完了玉米,小动物们呀决定去运动一下,他们在干吗?(在跳绳)你能根据图上的信息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算式怎么列?你能算出24+9的答案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刚才三位同学说了三种计算24+9的方法,各有不同,哪种方法比简便呢?你喜欢哪一种算法?

生:第二种,这种方法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师:对,第二种方法比较好,它是先算4+9=13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再算20加13得33,是我们上一节学过的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知识。

师:刚才咱们找到了计算24+6的最优方法,你能把这个计算过程再说一说吗? 生:先算……,再算……

师:这个同学说得好,因为4加9得13,这里两个一位数相加得了一个两位数,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再把20加13得33。

巩固:下面再请几位同学说一说自己这个计算过程。生:略……

(3)抽象概括,弄清算理。

师:下面请同学们说说这两道题应该怎样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观察24+5和24+9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四人小组讨论后汇报。生:相同点是它们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不同点是24+5是两为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加法,而24+9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师:说得很好,我们今天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为了容易记住它的计算方法,把它编成儿歌,两位数加一位数,先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三、巩固练习完成书上习题

四、总结

两位数加法的口算(教学设计) 篇10

设计者:圈炳英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比较的学习活动,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的算理算法,正确计算并能优化算法。

2.在口算方法类比中强化数位观念,体验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原理,并渗透估算思想,在简单的估算等学习活动中,不断提升数感。

3.经历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运用意识。【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1.提出猜想:福娃贝贝正在玩具商场选购玩具,它带了70元,打算买两件不同的玩具,猜猜它可能会买什么?

2.列出算式:猜得对不对呢?怎么验证呢?(板书各个算式)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出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尝试探究:34+25你们能直接口算出得数吗?先自己想想,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看看小组内能想到几种不同的算法。

2.组织交流:汇报交流不同算法,理解算理。

3.再次探究: 38+25会口算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4.交流比较:38+25是怎么算的?与34+25相比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5.初步巩固:口算38+34,计算时是怎么想的? 6.提问小结:你想提醒大家在计算时注意些什么?

三、专项训练,提升数感。

1.猜一猜:出示4□+2□,猜一猜得数可能是多少? 2.编一编:自主编题计算,同桌交换校对。

3.说一说:编对了吗?编题时你是怎么想的?对××编的题目有什么想说的?

四、分层练习,提升能力。

1.估估算算:先估计出得数是几十多,再计算出结果。口算比赛:即时反馈。

五、灵活应用,解决问题。出示路线情境图:

1.解决问题1:贝贝到晶晶那儿,走哪条路最近?你是怎么想的?

2.解决问题2:迎迎和妮妮到欢欢那儿去,谁走的路近?用水彩笔描出来,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今年工资水平将两位数增长 等 篇11

来自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人事部和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人员组成的课题组日前所撰写的《2006年中国劳动环境展望报告》称,2006年我国的工资水平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速度。

数据显示,2004年,全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6024元,比上年增长了14.l%,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5%。2005年前9个月,中国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2291元,同比增长13.6%。“十五”末期,中国在岗职工平均货币工资为18000元左右,年均增长12.6%。

《2006年中国劳动环境展望报告》认为,这种工资高增长水平将继续保持稳定,这是经济发展、生活水平上升的必然结果。

(《消费日报》)

深圳首创劳务工

合作医疗模式

为了解决外来劳务工“就医难”问题,去年,深圳出台了《深圳市劳务工合作医疗试点办法》。企业和劳务工每月缴12元,其中个人缴4元,企业出8元,就可保劳务工门诊和住院,年度住院最高可报销6万元。预计今年年底加入劳务工合作医疗的人数将达300万。

(《工人日报》)

职工工伤评残有新依据

日前从劳动保障部和卫生部组织的国家劳动能力鉴定标准专家评审会上获悉,《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更名为《劳动能力鉴定标准》。今后,职工工伤评残将有新依据。

据介绍,新的《标准》根据器官操作、功能障碍、医疗依赖及护理依赖四个方面,将工伤、职业病伤残程度分解为五个门类、划分为十个等级共571个条目。为工伤患者在经治疗停工留薪期满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并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者提供医学技术鉴定准则和依据。

据悉,《标准》在伤残类别中增加了十二指肠;智能减退改为智能损伤;增加了低氧血症的判断标准;增加了贫血标准与分级等。

(《中国劳动保障报》)

生理极限在哪里

心跳停止极限:大约4小时医学理论认为,一般情况下,心跳停止4分钟后,人体可能由于脑部无法得到血液、氧气而死亡。

心跳极限:l分钟220次这是指心脏运动极限,即人体最大心率的计算公式。因此,也是迄今为止,科学发现的心脏能够工作最大极限的心跳次数。超过这个数值,心脏就不能继续完成正常的搏血功能。

肾脏残存极限:大约30%肾脏的功能单位为肾单位,双侧肾脏大约有200万个肾单位,从而使肾脏具有较大的代偿功能。当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肾单位丧失达到60%~70%时,剩余健全的肾单位仍可满足机体的生理功能需要。当残存肾单位进一步减少低于30%时,就将出现肾功能不全。当低于10%~15%时,尿毒症的症状就会出现。

分辨气味极限:大约3000种一般人可以分辨出十几种不同的气味,而经过训练的闻香师在毕业时,就已经能分辨并记忆400多种气味,以后在不断的实际操作中,还会进一步增强这种能力,至少要能熟悉2000种气味,出色者大约可以记住3000种气味。

(《家报》)

我国今年将升起

世界首个“人造太阳”

世界首个以探索无限而清洁的核聚变能源为目标的EAST超导托卡马克(俗称“人造太阳”)现在进入总装的最后阶段,预计将于今年三四月建成,七八月份正式进入放电运行实验。

(《合肥晚报》)

香蕉防眼干涩

电脑族每天吃一根香蕉可以防眼睛干涩、过敏或红肿。香蕉内含丰富的钾离子,不仅能平衡人体内的盐分,同时还可释放人体细胞内的液体,从而避免眼干涩。

(《健康之友》)

我国一半领海水域被污染

国家海洋局近日发布的公报显示,我国13.9万平方公里的领海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占领海总面积的50%。

(《科技日报》)

世界各国

的风俗舞

结婚舞非洲利比亚的奔都族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风俗,每一位少女都必须学会跳“结婚舞”,才能准许结婚。少女学跳舞时,必须躲在偏僻无人的地方练习,忌讳别人瞧见,因为一旦被人发现是不吉利的。

求爱舞在太平洋群岛的一些土著部落,每当年轻酋长求婚时,先由一群姑娘上场跳舞。突然间酋长来到舞场上,他身披一方彩毯,以狂飙式的舞步穿行于姑娘群中,炯炯有神的双眸在寻找,终于挑选到了一个姑娘。姑娘则不示弱,庄严地与之对视,在她柔美的身段和舞姿中透出几分野性。最后,以姑娘跪在小伙子铺展的彩毯上,手捧水罐,酋长狂饮罐中清水为允诺的标志。

思夫舞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山区印第安部落的妇女,当她们的丈夫出外狩猎或远行时,她们常常夜以继日并废寝忘食地狂舞。她们相信:相依为命的妻子的狂舞可以使远在旅途的丈夫不感到疲倦、永保平安。

太阳舞南美的印加人认为,太阳是他们的祖先,除了供奉“太阳柱”外,每年夏季都举行盛大的“太阳舞”会。他们先用杆子圈成圆形,中间竖立一根挂满皮块和羽毛的所谓“太阳柱”,柱下放着用野牛的头盖砌成的祭坛。跳舞时,人们自始至终目不转睛地瞧着“太阳柱”。

(《世界文化》)

臭豆腐不宜多吃

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有些人则将吃它当成了一种嗜好。特别是在冬季,有些人认为气温低,臭豆腐不会发生霉变。对此,西安市卫生监督所提醒市民,臭豆腐属于发酵豆制品,容易受到细菌污染,从健康角度考虑,还是少吃为好。

豆制品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甲胺、腐胺、色胺等胺类物质以及硫化氢,它们具有一股特殊的臭味和很强的挥发性,多吃对健康并无益处。此外,胺类物质存放时间长了,还可能与亚硝酸盐作用生成强致癌物亚硝胺。臭豆腐制作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非常高,一旦控制不好,很容易受到其他细菌的污染,轻者会引起人体胃肠道疾病,重者还会导致肉毒杆菌大量繁殖,产生一种有毒物质——肉毒毒素。这是一种嗜神经毒素,毒力极强,近年来发生的臭豆腐中毒事件,多是由这种毒素引起的。

(《西安晚报》)

全球年毁林约

1300万公顷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报告称,世界森林资源正以惊人速度减少,自1990年以来全球每年大约有1300万公顷的森林被毁。

(《市场报》)

半数中国公司无危机管理计划

翰德国际顾问有限公司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超过半数以上的中国公司缺乏有效的危机管理计划。这也是亚洲市场上没有准备好危机管理计划的公司比例中最高的。

调查显示,当被问及公司是否制定了危机管理计划来应对重要的危机例如恐怖活动,自然灾害或流行病等,35%的受访公司表示没有制定此类计划,另有21%的公司表示没有意识到此类计划。

在行业分析中,资讯和电信行业具有比较发达完整的危机管理措施,有61%的受访公司说他们公司已经有这样的计划。银行业总的来说比行业平均水平对危机防范做得好,有50%的受访公司表示已有危机管理的计划。

而在关注消费者和市场的行业中最有可能制定内部沟通计划。消费品业,媒体、公关、广告业和保健业分别有83%、78%和75%的公司表示制订了此类危机管理计划。

(《人民网》)

假如你中了

500万……

你买了一张彩票,兑奖时发现自己中了特等奖500万,你会是什么反应?

A.大笑大叫

B.情不自禁地跳起来

C.紧紧握住彩票

D.呆在原地

答案:

选A,平时你很少将心情表现在脸上,无论高兴或生气,外在只表现30%,别人很难猜测你的心意。其实你是很压抑情绪的人,平时看似稳定的你,可能在瞬间爆发,让别人有点不知所措。

选B,你的悲喜都表现在脸上,是一个无论高兴或难过都藏不住的人,一点小事能让你高兴,也能让你悲伤,但是你恢复得也快。另外,你不会说谎,你说谎时的脸色一定异于平时,让对方一眼就看穿。

选C,你是一个社交型的人物,在团体中,你把彼此的沟通看得很重要,因此你的人缘多半不错。你对金钱看得很重,小心别因为钱伤了朋友和气。

选D,你是一个情绪化的人,有时显得活泼好动,有时显得孤独。你很容易因为别人的赞赏而高兴,因为别人的议论而思索,总而言之,你是一个敏感的人。

加法两位数 篇12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属于“数与代数”这一领域中“数的运算”这个板块。对于这个板块的内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运算能力主要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进行正确运算的能力,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 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由此可以看出, 运算能力的培养决不仅仅是算法的掌握, 更需要对算理的理解与运用。

数学教学的复杂性在于怎样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的学习需要, 适应儿童个体认知发展反复循环的阶段 (直观与抽象反复循环、交替进行) 。因此, 在数学计算教学中, 我们有必要为学生提供便于观察、转化的直观模型, 引导学生借助不同语言的相互转换理解抽象的算理, 从而使抽象的算理具体化、形象化, 帮助学生在沟通转化中掌握算法。在此过程中, 转化和数形结合的思想也必将形象地植入学生的头脑, 最终为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铺路搭桥。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 教材分析

1. 对教材的整体分析。

人教版教材在计算教学的编排中是怎样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呢?我们可以做以下的梳理: (1) 百以内加减法:借助小棒模型; (2) 万以内加减法:没有借助直观模型; (3) 多位数乘、除以一位数:借助小棒模型; (4) 多位数乘两位数:没有借助直观模型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虽然没有直接呈现小棒, 但是通过粉笔图的呈现, 依然显示出了与小棒图相同的结构, 目的依然是要借助直观模型理解算理) ; (5) 多位数除以两位数:借助直观模型到不借助直观模型; (6) 小数乘、除法:借助人民币和长度单位作为模型; (7) 分数乘、除法:借助面积模型。

随着年级及知识的增长, 学生的抽象、迁移能力也越来越强。教材的编写关注到了这一点, 对于容易理解的内容, 教材就提倡运用知识的迁移、转化来进行计算的学习。对于较难理解的内容, 教材就提倡借助直观模型来进行计算的学习。

2. 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与以往计算教学相同的是:注重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但是,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这节课对算理的理解没有借助直观模型, 只是试图通过口算与竖式的沟通, 让学生把旧知转化为新知来理解算理, 掌握算法。

本节课前位知识和后续内容的学习, 大多使用直观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本节课不使用直观模型的教学内容, 是基于对学生能力的考量, 但是其他版本教材中类似内容的编排还是强调了直观模型的使用。

(二) 学情分析

调研目的:人教版教材不再呈现直观模型, 对于算理的理解、算法的掌握完全借助于知识的转化和迁移来完成, 但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呢?口算与竖式的简单沟通能否为学生理解算理提供形象的支撑?省去了以操作辅助形象理解的环节, 在“真”节约时间的背后, 是否有“真”增效?这些都成了我们的疑惑。正值学校校本教研, 同年级组的两位教师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了教学, 课下我们针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研, 并对调研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

数据来源一:遵循教材呈现方式进行教学。

调研对象:三 (1) 班34人。

调研问题一:请你试着计算14×12。

调研结果:学习了一节课, 还有59%的学生没有充分掌握算法。这说明缺少形象支撑的教学, 仅仅依靠沟通竖式与口算的联系, 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非常浅薄的, 因为大部分学生不仅算理不明, 算法也是混乱的。

调研问题二:这道题是让你进行乘法计算, 你为什么还要加呀?

调研对象:会做的人只有14人, 其中只有2人能明确说明这样计算的道理, 其他12个人虽然能够正确计算, 但却不明白算理。这也同样说明凭借口算与竖式计算过程进行转化的方法来理解算理、形成算法, 是缺少实效性的教学。

数据来源二:尝试使用直观模型进行的教学。

调研对象:三 (2) 班37人。

调研问题一:请你试着计算14×12, 并借助旁边的点子图说明你的想法。

调研结果:从他们的表达方式上看, 有94.5%的学生不仅知道怎样进行计算, 而且非常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这样算。虽然有2人计算结果是错误的, 但是通过观察发现他们的错误原因一个是因为马虎出错, 另一人是因为计算方法混乱造成错误。

调研问题二:这道题是让你进行乘法计算, 你为什么还要加呀?

学生回答如下:100%的学生明确地说出了道理。因为他们把计算的每一步与点子图建立了联系, 清晰地分辨出了前面的“分”和后面的“合”, 乘法分配律这个计算的道理已经清晰地蕴含在学生并不流畅的语言当中。

数据对比一:在第一种方式下只有5.8%的学生能够明确说出算理;在第二种方式下, 100%的学生明确算理。

数据对比二:在第一种方式下, 只有41%的人熟练掌握了算法;在第二种方式下, 计算的正确率达到了94.5%。

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 两次不同的数据,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见直观模型在计算教学中的重要性。三年级学生的运算能力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他们的学习仍要借助直观的支撑, 尤其是在算理的理解上。只有坚实地走好现在的每一小步, 才能在运算能力的发展上迈出一大步。

因此, 在教学中要借助直观模型, 把抽象的算理形象化,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以直观形象为支撑, 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在计算过程中的运用, 并借助图形语言的形象作用, 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计算方法, 与此同时, 渗透迁移、转化的思想, 从而为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添砖加瓦。

三、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中, 借助直观模型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在迁移、转化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

2.在探究与交流过程中, 培养学生观察、概括、沟通、转化知识的能力, 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在理解笔算算理的基础上感受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对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

(一) 出示信息, 引入计算教学的研究

1. 出示信息:植树节, 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 一共植树多少棵?

2. 仔细观察, 你知道了什么?

3. 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棵树”, 怎么办? (23×12 12×23)

4. 计算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你怎么想到用乘法计算啊?

小结:每行有23棵树, 就是一个23, 有这样的12行, 就是有12个23。

(设计意图:在现实生活情境中研究计算问题, 能够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学习计算的价值。同时, 借助直观的树林图, 帮助学生再次回顾乘法的意义。为理解拆成几个几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 借助直观模型, 理解算理, 掌握算法

第一层次:理解算理。

1. 出示研究问题:23×12得多少?同学们可以画一画、写一写自己的想法, 也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圈一圈自己的想法, 并把想法用算式表达出来。

2. 反馈学生的想法: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1) 反馈用口算解决的方法。

[方法一]分-乘:如23×3×4

监控:他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评价:能够把算式转化为学习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形式, 解决问题。

[方法二]分-乘-合

第一类:拆成任意两数, 如:23×3=69 23×9=207 69+207=276

监控:谁听清楚了他的3和9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后面还要加起来?这个学生也是拆, 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 他的计算和前面的有什么不一样?

第二类: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 如:23×10=23023×2=46 230+46=276

监控:这个也是拆成两个数以后再加, 又和前面的同学有什么不一样?

归纳方法:同学们借助点子图不仅说清了自己口算的过程和方法, 而且说明了计算的道理。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没错, 他们都借助旧知识, 尝试利用“拆”的办法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来解决问题, 这种方法在数学学习中很重要。

(设计意图:借助直观模型, 理解不同算法的道理, 与此同时渗透转化的思想。)

(2) 反馈用竖式计算的办法。

重点问题监控:

(1) 结合上图说说你的算式是什么意思?

(2) 算式中的每个数在图中的什么位置, 谁读懂了, 能来指指吗?

(3) 算式中的“+”在图中的哪儿呢?它的任务是什么?

3. 沟通联系。

(1) 就这个过程, 你能否在前面见到的方法中找到它的“影子”?

(2) 仔细观察, 你能把相应的算式和点子图用线连起来吗?

(3) 观察这3种表达方式, 它们有着共同的过程, 你发现了吗?

小结:通过分的方式把12分成10和2, 分别去乘23, 最后把积加起来, 就是最后的结果。 (板书:分—乘—合)

(设计意图:借助直观模型, 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在乘法竖式中的运用过程, 通过图形与符号的沟通和转化, 使学生充分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道理, 初步感受笔算的过程和方法, 渗透转化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第二层次:初步感知计算方法。

1.出示:你能说说你的计算过程是怎样的吗?

问题监控:

(1) 先算的是什么?怎么算的?又算的是什么?怎么算的?

(2) 3写在哪位上?为什么?2呢?

(3) 最后一步干什么?

2.谁能完整地说说计算过程。

3.出示右边竖式:

他怎么和大家说的不太一样?你觉得这样行吗?

小结:为了书写的简洁, 十位上的数乘23, 数位对齐后, 0可以省略。

第三层次:巩固算理, 抽象算法。

1.求一共有多少棵树, 我们列出了12×23, 除了可以分12, 还可以分哪个数?

你能先在点子图上分一分, 再尝试列竖式计算吗?

2.展示学生的算式及图。

(1) 对照图说一说每一步计算与图的关系是什么。

(2) 谁能完整地说说计算过程?

3.出示学生的错例。

监控:

(1) 你能结合上面的点子图说说他们错在哪里吗?

(2) 应该怎样改正?

4. 尝试计算32×22。

小结:结合上面几道题的计算, 说一说, 你是怎样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 (学生叙述方法, 教师用红色笔和蓝色笔标出箭头)

(三) 巩固练习, 拓展延伸

1.练习计算:22×34 42×21

2.快速判断第二个因数是多少?

3.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通过点子图, 我们不仅学会了计算的方法, 更了解了这样计算的道理, 这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五、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把意思相同的算式和图连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把竖式计算过程与点子图连线的方式, 再次检验学生对于算理的理解及算法的掌握。)

六、教学设计特色说明

(一) 充分借助点子图, 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掌握算法

在进行学情分析的过程中, 发现直观模型对于学生理解算理的作用, 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突破了教材的局限, 首先把情景图变为树林图, 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轻松地把生活问题转换成点子图, 并充分利用点子图, 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掌握算法。在这个过程中, 点子图这个直观模型成为了学生理解算理的桥梁, 更成为学生思维受阻时思考的媒介、解决问题的工具, 从而为学生后续的计算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 借助直观模型, 渗透转化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上一篇:论文初中生物下一篇:小学三年级期末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