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对策

2024-10-26

PPP项目对策(共8篇)

PPP项目对策 篇1

PPP项目对策:应对国际BOT/PPP项目风险六个措施

发布日期:2016-09-14 来源:建筑时报

浏览次数:34 核心提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日益加快,而今中国资本引领国际工程建设由传统的国际工程承包(简称EPC)模式开始向海外投资(BOT、PPP)模式转型。

从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看,大多数国家更愿意中国企业以投资的形势参与该国的发展建设。这是因为:这类模式不仅可以减轻东道国的财政负担,还可以使中国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并为东道国政府干预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因此,近几年来,海外投资业务被许多企业及国家所追捧,纷纷由EPC向BOT、PPP转型。然而,以笔者所见,海外投资业务存在着比EPC更高的风险,必须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否则一旦亏损,可能贯穿项目整个运营期。

01海外项目投资的主要风险

政治风险:因政治环境、政策法规发生变化给投资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包括征收、汇兑限制、战争及政治**、政府违约等风险。它是所有风险中最不可预测和防范的风险,并且一旦发生,将给投资者带来毁灭性损失。

决策风险:

有些企业在开拓市场时,东道国提出须承包商投资才能拿到项目,由于国内缺乏专门的海外投资风险评估机构以帮助企业分析和评估海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企业又受到信息渠道、市场经验、判断能力等因素的限制,极易在没有准确计算投资回报并衡量投资风险的情况下做出盲目投资的决策,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

融资风险:

相对于国内融资渠道来说,中国企业境外融资渠道较为狭窄,大多是采用项目融资的方式,部分企业也采取了境外发债等融资方式,但总体来说利用国际资本的融资能力还有待提高。

此外,项目融资大多是十几年的融资期限,其间必然受到国际资本市场的影响,如利率变化、汇率波动等,一旦发生不利于海外投资企业的变化,则会导致投资成本急剧增加,进而无法实现预期的投资回报。

市场风险:

包括市场消纳风险、市场价格变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等。

税收和法律风险:

由于东道国与我国的法律体制存在差异,也会给海外投资企业带来风险,涉及环保、税务、劳动就业等各方面法规。

管理风险:

海外投资项目在工程建设和项目运营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管理风险,如合同变更风险、合同签署不严谨带来的风险。

人才风险:

目前许多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还没有建立起现代化的人力资本观念,海外投资业务执行过程中具有丰富融资经验、法律经验、商务经验、项目执行经验等方面的人才还很匮乏,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速度无法与企业海外投资业务的发展速度相匹配。

此外,企业海外投资还会面临产品标准规范风险、宗教习俗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其他风险。

02应对措施

应对措施一:投保海外投资保险

以中国信保海外投资保险业务为例,该业务是中国信保为鼓励投资者进行海外投资,对投资者因投资所在国发生的汇兑限制、征收、战争及政治**,以及违约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的政策性保险业务。

中国信保对企业项目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和定价,制定和实施承保方案,帮助企业管理和转移风险,这是“走出去”企业目前可以选择的有效的风险控制方式。

在项目立项前,首先参考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每年定期发布的针对全球国家的《国家风险分析报告》,可为海外投资企业进行风险级别及正确的决策提供重要保障。

当发生风险事件时,企业在理赔申请得到审批通过之后可以获得相应的损失赔偿,从而减少经济损失。

损失赔偿比例如下:基本政治风险项下赔偿比例最高不超过95%;违约项下赔偿比例最高不超过90%;经营中断项下赔偿比例最高不超过95%。应对措施二:建立自身的投资评价及决策体系

在项目初期,企业可以借助大型国际投资咨询公司的专业力量,对东道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税收、优惠政策等条件进行充分调研,取得相应的专项报告,并在投资前进行充分的实地考察。

尤其是市场消纳问题,需要权威的中介机构提供专业报告,如果东道国自身无法消纳,要看是否签署了销售给第三国的合同,在当地有多少投资竞争对手,同时进入运营期后能否保证预期的投资回报。

此外,“汇兑限制”也是常常欠考虑的因素之一。在有汇兑限制的东道国,需外汇管理部门或央行批准才能进行外汇的汇入汇出,投资企业必须提前了解相关政策,如相关审批流程、审批时限、有无成功获批案例等,否则资金无法按时到位,将对项目的工期、投资回报等造成一系列不可小视的影响。

在项目评估期,企业应按照自身的投资评价体系和模板,计算出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报率等一系列指标,报投委会审批。

在项目执行阶段,要不断总结投资决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同时要研究同类企业投资失败的案例,作为前车之鉴,避免重蹈覆辙,逐步摸索出适合本企业的投资决策体系。

应对措施三:采用多元化的股权投资形式

首先,在预计投资回报达标的情况下,可在项目公司层面,适当让渡给东道国政府部分资源股(干股),以取得一定的本国企业身份,有利于项目公司获得东道国对其的政策支持。

以电力开发为例,如东道国电力部(或电力公司)在中国企业投资的项目公司里占有一定比例的股份,对电费的按时支付会有所帮助;此外,也可以帮助中国企业协调在当地的税收等相关问题。

总之,尽量采用“双赢”原则,使东道国也能在项目公司受益。

其次,可以让渡项目公司部分股权给财务投资人,如国新国际、丝路基金等大型金融机构,当然,最终要保证中国投资企业的绝对控股。这些财务投资人的引入,可以大大节省中国企业资本金的投入,获得财务杠杆利益。

第三,要密切关注汇率、利率等走势的变化,采用货币掉期、利率掉期、远期结售汇等多种金融衍生品锁定资本成本、保证投资回报。

应对措施四:争取两国政府的政策支持

首先,要关注以下问题:两国政府是否签署了双边保护协定、以两国政府为主体做出的承诺、受保护的投资财产种类、对外投资者的投资及与投资相关的业务活动是否给予公平待遇,以及对外投资财产的征收、国有化措施及补偿、投资及收益的回收、投资争议的解决等。

其次,对于低附加值的劳动力应多雇佣当地员工,采购也尽量本土化。拉动当地的经济和就业,对于东道国给与项目公司的政策稳定性和税收支持等都是不无裨益的。

第三,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对东道国进行适当捐赠,有利于树立投资企业形象,保持东道国对项目公司的支持。

第四,迎合中国政府的战略和政策导向,例如在“一带一路”的重点国家投资,对于中国进口依赖性大的资源类进行投资等,都会得到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政府审批流程、审批效率、保费费率、国家补贴等领域使企业获得优惠。

应对措施五:加强内部管理,构建风险预警系统

企业需建立相配套的事中监督和控制程序,保证预先计划和方案的正确实施,在东道国的政治经济环境和项目公司自身发生变化时,必须有应急预案,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避免投资风险进一步恶化。

企业要加强对项目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管理,既要充分授权,又要监管到位,确保建设期的顺利实施和运营期的款项回收,这些都是确保投资回报的重要因素。

应对措施六:加强各类人才培养,重视风险教育和培训

企业要重视风险教育,培养出一批在法律、税收、融资、项目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即便中介机构提供了专业报告,也需要企业自身的专业人才进行职业判断,以供领导决策。

因为有的中介出于自身利益的角度考虑,提供的报告有可能偏颇;而且大部分中介的报告上都有免责条款,完全依赖中介报告做出错误决策,中介机构是不承担责任的。所以,一味地依赖中介是欠妥的,要定期将企业核心团队送到国内外接受正规培训,并且要注重实践中总结摸索经验。

在项目进入运行期后,在东道国要持续较长的时间,因此,培养一批当地员工也是非常必要的,既能节约劳动力成本,又能保证人员长期稳定的工作。

总之,海外投资风险丛生,中国企业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使企业在海外投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破浪前行。

原标题:PPP项目对策:应对国际BOT/PPP项目风险六个措施

PPP项目对策 篇2

根据财政部PPP中心综合信息平台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13年推行PPP项目以来,截至2016年2月29日,全国各地共有7110个PPP项目纳入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总投资约8.3万亿元,涵盖了能源、交通运输、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市政工程等19个行业。加上发改委推出的4万多亿PPP项目,全国推出的PPP项目总投资额近14万亿元。

与此同时,因为PPP项目的实际签约率并不高,市场一度质疑PPP“叫好不叫座”。笔者认为,PPP项目签约率低、落地难,成因复杂,不宜简单下结论。

二、PPP项目落地难的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缺乏PPP专门法律,立法层级低

1、现有PPP法律框架对PPP项目实施的法律保障作用有限

目前,国务院及中央部委针对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的PPP模式,相继颁发了数十部文件,但文件主要限于规范性文件及部门规章,至今尚未出台任何PPP基本法(包括法律和行政法规),并且现有调整PPP项目的规范性文件间及与上位法之间存在不衔接或冲突的问题,对PPP项目实施的法律保障作用有限。

由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的项目,具有自然垄断性质,并且PPP模式本身的全生命周期较长,投资资金量大,项目风险不可预测性大,仅仅依靠法律位阶较低的办法、通知、意见等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保障力度远远不够,难以有效树立社会资本的投资信心。

2、对策

对于当下我国PPP立法存在的“缺乏PPP专门法律,立法层级低”问题,可以应当坚持“问题导向”的立法原则、通过制定高位阶的专门PPP法律予以解决。现行的PPP规范文件最高法律位阶的是部门规章,应当提高PPP规范文件位阶,加快PPP基本法的立法工作,在制定法律(由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制定)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先出台《暂行条例》、《条例》等行政法规等(由国务院制定)。

对于现有PPP规范文件的在适用存在冲突的问题,可以采取定期或者专项进行PPP相关规范清理,理顺PPP规范文件关系、清除项目实施壁垒。当然,制定专门PPP法律也是实现法律清理的有效方式之一。进行PPP相关规范文件清理时,由于涉及到不同部门的规范文件清理问题,比如如何确定清理主体、如何启动清理、如何设定清理时限、如何设计尊重法治的清理程序、如何确立民主参与机制、如何评估清理效果、高位阶的法律清理如何与下位法清理相衔接等都应当充分考量。

(二)地方政府信用风险

1、地方政府的市场契约精神不强

PPP模式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就PPP项目签署PPP项目合同而建立的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强调的是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平等合作,以彼此间的信赖为合作基础。因此,被业界形象的称作“PPP不是一场婚礼,而是一段婚姻”。

在PPP项目实施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政府方能否践行市场契约精神、兑现己方承诺对项目的成败至关重要。在已有的PPP项目案例中,政府方未按照PPP项目合同约定履约,既挫伤了社会资本投资PPP项目的积极性、给社会资本造成较大损失,又造成了项目合作因缺乏信赖而难以为继的局面。如中部某省一高速公路BOT项目中,省政府曾在特许经营合同中做出了限制竞争的承诺,但后来该省又相继修建了另两条收费高速公路,因此分流的客流量近40-50%,投资人主张损失补偿,政府则否认限制竞争条款的效力,双方的对话由此陷入僵局。笔者前不久参与的一个投资额达210亿元的地铁PPP项目,最初采用的是BOT+EPC+TOD模式,执行过程中,因市区两级政府产生分歧,市政府只能单方提出变更原协议,改为按BOT+EPC模式实施。模式上的改变,对投资人的收益预期、风险管控等合同目的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2、对策

针对政府信用度低的现状,应当构建起完善的信用体系,培养政府方的契约精神和法治精神。目前,可以采取由PPP项目所在地的上级政府或中央部委层面建立PPP项目失信公示平台,对地方政府未按照PPP项目合同约定履约等失信行为进行公示,督促地方政府守约。另一方面,应当尽早研究并落实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的结算扣款机制,对失信的地方政府进行实实在在的经济惩戒,降低地方政府违约的风险。

(三)PPP项目策划不到位

1、推出的PPP项目自偿率不足

(1)绝大多数项目自偿率较低

目前,地方政府推出的PPP项目多是无收益来源或者自身收益不足、缺口较大的项目,该类PPP项目中,社会资本收回投资成本及获取收益很大程度上依赖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而地方财政又较为吃紧,这些项目对于社会资本的吸引力低也在意料之中。

(2)对策

对此,地方政府在推行PPP模式时,应当推出适宜采用PPP模式的项目即优先考虑对投资规模较大、需求长期稳定、价格调整机制灵活、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类项目采用PPP模式,如污水处理项目、垃圾焚烧项目、收费高速路桥项目。对于地方政府推出的项目自身无收益或收益较差的,应当确保政府财政对该等PPP项目有充分的财政可承受能力。另外,在PPP项目运营模式设计上,应当结合金融机构的融资要求,从“以丰补歉”角度推行项目组合,达到项目模式与项目本身特点相结合、匹配,实现项目自身投资与收益的平衡。

2、项目前期论证工作不到位

(1)缺少项目前期论证工作

地方政府为降低负债,盲目的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推行PPP模式,甚至部分地方政府大搞“假PPP”,缺少PPP项目的物有所值和财政承受能力等前期论证工作,亦未将项目所需财政支付或补贴金额纳入财政预算、中长期财政规划。

PPP项目未经前期论证、将PPP视为单纯的融资工具来降低地方政府负债的做法,无疑将使得社会资本承担巨大的投资风险,这种做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资本投资PPP项目的信心。

(2)对策

对此,为确保地方政府推出的PPP项目能够顺利开展,项目实施机构应当客观地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并按照规定进行PPP项目的物有所值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工作。对通过物有所值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验证工作的,报政府审核通过后再确定采用PPP模式招选项目社会资本,进而签署PPP项目合同,明确合作方的权责关系。

3、政府方对PPP认识不足

(1)政府方对于PPP的认识不到位

PPP机制注重通过市场机制的引入,社会资本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优势经验的充分发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项目管理效率,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但不少政府将PPP作为融资工具,对PPP缺乏基本认知。以公司治理为例,现有PPP规范文件中对于政府股比、政府对于项目公司的控制管理等公司治理事宜都做了限制。但不少政府要求控股,以及董监高等管理岗位设置人数上占优势。

(2)对策

对此,在PPP项目合作过程中,应当坚持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地方政府在PPP项目的策划过程中,应当及时、全面的考察社会资本的合作意愿及合作能力,摒弃政府投资项目中一贯的强势态度。在股权合作、项目定价及调价机制、公司治理等事关项目收益的事项,应当放权给项目公司进行操作,政府方只需在绩效付费、政府监管等方面进行宏观管理即可,以建立平等的契约合作关系。

另外,在PPP项目合作期间,政府方需要就特许权的唯一性、税收等优惠条件、负责或协助获取项目相关土地权利、提供相关配套设施和程序审批等事项作出相应的承诺,以提供相应的投资保障。

(四)项目融资方式单一

1、项目融资不到位

目前,大多数的PPP项目融资时主要依靠银行贷款,项目公司为融资主体的情况下,银行往往要求投资人提供担保等增信措施。换言之,现实中的PPP项目融资主要体现为企业融资,银行对于投资人享有的是完全追索权,而非项目融资意义上的有限追索权。此外,银行对项目还有比例不低的资本金到位要求,加上银行贷款是间接融资,融资成本较高,相对较短的贷款期限与较长的PPP全生命周期也难以有效匹配。有的项目中基于项目特点银行对于融资模式、土地使用权等等也会提出特殊要求,而地方政府不愿或无法配合。种种融资难题,无疑加大了社会资本PPP项目投资的顾虑。

2、对策

对此,首先,社会资本应当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对于项目自有资本金的资金缺口,社会资本应灵活借助基金、信托等融资工具,降低项目资本金融资风险。其次,应邀请金融机构前期尽早参与到项目中来,结合金融机构的意见合理确定合作模式、设计融资方案和交易结构。再次,社会资本应当高度重视PPP项目交易模式和建设手续的合法性(该类合法性审查为金融机构融资的基本前提),以免遭致融资风险。最后,政府方应当在社会资本融资过程中充分支持,通过积极协助降低社会资本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

(五)相关配套政策不到位

当前中央各部委虽然以通知、意见等形式出台PPP模式的规范性文件,但是,PPP项目涉及领域较广,在相关领域的税收、收费、土地等方面的配套支持政策尚未到位。

1、税收配套政策

(1)税收优惠支持有限

虽《关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问题的补充通知》(财税〔2014〕55号)规定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优惠,一方面前述政策适用的项目领域有限,另一方面三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未能有效覆盖PPP数十年的合作周期,较高的税负也加大了项目公司或社会资本的投资成本。另外,根据现行规定,为了严格税收管理,涉及税收或中央批准设立的非税收入优惠政策,尚应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法定程序要求也会使得地方政府对于税收优惠的支持极为有限。

(2)对策

对此,一方面,各地政府应当根据相关国家的相关规定,出台详细的关于PPP项目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企业在申请相应的税收返还、财政资金发放或税收减免时,也需要结合自身具体情况与当地有关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并争取获得相关书面协议或政府的支持性文件。除此外,鉴于PPP项目税收对于项目成本的重要影响,在PPP项目的前期阶段就应当尽早进行税务筹划。

2、收费配套政策

(1)PPP项目收费机制不健全

对于准经营性项目及经营性项目,项目自身的收益能否实现预期直接影响着投资人的投资热情。但是,目前的PPP项目收费机制尚不健全,有的收费标准一旦确定后长期执行不作调整,社会资本和项目公司承受着巨大的投资压力,有的项目则缺乏收费机制和有效的配套支持政策。以国家力推的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而言,目前为止,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层面,尚未有较为成熟、合理的入廊收费标准出台。另外,保障各管线单位付费入廊的强制配套政策亦未出台。配套政策的不到位,导致对于使用者付费的预期可能将落空,一旦财政无力承受巨额的管廊投资届时将面临相当大的风险。笔者目前经手的正定新区、长沙等地的多个管廊项目都面临这一难题。

(2)对策

对此,涉及到以使用者付费作为收费来源的PPP项目,如采用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的,应当在项目建设运营单位(如项目公司)正式收费前就出台具体的收费细则,明确项目的收费主体、收费标准,并允许收费主体根据PPP项目合同安排进行收费调价。同时,尽早出台保障稳定收费来源的相关政策。

3、土地配套政策

(1)土地配套制度不到位

土地问题是这一轮PPP热潮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包括项目用地和资源配置用地。PPP项目用地取得方式分为无偿和有偿。尽管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性项目用地,《土地管理法》规定可以通过划拨方式取得,但各地在PPP项目中对此态度不一,有划拨,也有协议出让,租赁,还有以划拨地或出让地出资入股到项目公司的不同做法。对于社会资本而言,是有偿取得还是无偿取得,既关系到项目投资成本,也关系到后续的项目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项目用地取得方式对于PPP项目实施方案也有很大的影响。

以土地资源开发性收入平衡PPP项目投资的资金缺口,在这一轮PPP推广过程中从国务院到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等多个部委发布的政策文件中多次被重点提及。但由于用以配置的土地资源都是经营性用地,鉴于现行法规政策对于经营性用地招拍挂的强制性规定,将PPP项目与经营性用地资源加以捆绑的思路,在操作过程中不同程度遇到了现实性障碍。此外,建设用地开发还受国家和地方用地指标的限制,这给此类项目操作无疑又进一步增加了不确定性风险。

(2)对策

由于PPP项目是应用于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领域,符合土地划拨条件以及划拨目录的项目,可以在经批准后将项目用地直接划拨到项目上。当然,通过“招拍挂”方式获得项目用地也不存在任何法律障碍。但是,PPP项目用地的关键点在于“土地开发权与PPP项目捆绑开发”问题。

由于准经营性项目和非经营性项目采用PPP模式进行开发建设,对于项目社会资本而言,能够覆盖项目投资及收益的主要来源就是“政府补贴”,而当下地方政府的负债率居高不下,恐难以在财政部规定的本地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的财力范围内承受巨额的财政补贴。对此,如果能以项目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土地作为“资源补助”由项目投资人进行投资开发,的确有助于实现项目内部投资与收益的平衡。但目前仅有铁路领域可以实行这一做法,其他领域尚不能将PPP项目与经营性土地资源直接捆绑招选社会资本。因此,可以在专门PPP法律中对此作出规定或者对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加以调整,以利于更多PPP项目的及时落地。

(六)地方政府推行PPP的能力建设问题

1、地方政府推行PPP的能力不足

部分地方政府将PPP模式视作单纯的融资方式及作为减轻地方负债的工具、过分注重参与项目公司治理而忽视宏观管理、将PPP项目一味按照政府投资项目审批PPP项目等系列做法,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地方政府推行PPP能力建设不足,缺乏能够操作PPP项目的具体管理人员、对PPP政策不熟悉、缺乏PPP项目宏观把控。由于地方政府推行PPP能力建设不足,人为的增加了社会资本投资PPP项目的难度。

2、对策

对此,加强地方政府PPP能力建设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第一,可适时借力外脑增强PPP能力建设,如通过采购专业PPP咨询机构来提供PPP专业咨询服务,并加大前期费用支持,保障咨询机构咨询费能够及时到位。第二,加强主管部门人员培训,通过专题会议或研讨等形式定期组织PPP文件、政策学习,提升政府PPP项目管理能力。第三,加大PPP示范项目成熟做法的推广,借鉴同类或相似项目经验做法,提高地方政府在项目识别、入库、准备、采购、执行、移交等流程上的运作能力。

(七)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能力不足

1、PPP人才储备不足

(1)建筑企业缺乏PPP专门人才储备

2013年中下旬,我国掀起一轮新的PPP热潮,国务院及中央各部委相继出台PPP相关的指导意见,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推出各自的PPP示范项目及项目库,主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由此导致传统的基建项目建设模式发生巨大变化,而建筑企业作为PPP项目中积极响应的社会资本方参与到PPP项目中,但是PPP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投融资模式,涉及投资、融资、法律、财务、税务、项目管理等多个知识层面,由此也带来了对于建筑企业的现有人才结构提出了很大挑战。在笔者为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提供PPP咨询服务时,接触了大量的社会资本,发现不少施工实力较强的建筑企业均缺乏胜任PPP项目管理的人才,最为典型的就是过于聚焦施工利润,对于全投资成本的管理和如何利用资本运作降低项目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等应有的角度较少涉及。

(2)对策

对此,传统施工优势较为明显的建筑企业应当充分把握本轮主推PPP模式所带来的机遇,注重PPP专业人员的培养与储备,形成懂PPP、精于PPP业务的团队,为建筑企业业务转型提供智力支持。在PPP人才储备中,可通过培训、引入专业PPP咨询服务机构合作等多种途径,健全法律、税务、投融资领域的PPP专业人才。

2、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意识不强

(1)建筑企业缺乏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统筹

传统基建项目中,建筑企业涉足最多的就是工程施工部分,但,PPP模式是设计项目设计、投融资、建设(施工)、运营维护及移交等多环节内容的。施工优势是建筑企业在主推PPP模式中的优势,但是,长期的施工优势也造就了其在其他领域(特别是在项目融资环节能力建设不足)未形成下游产业链,也形成了其过分注重项目施工、忽视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统筹观念。该等局域性,宏观上讲,会影响其占领PPP市场的战略及政策的制定,微观上会落实到其具体项目谈判及文本的签署,对企业的发展方向会形成不正确的导向,与真正意义上的PPP模式也是背道而驰的。

(2)对策

对此,PPP模式要求建筑企业需进一步提高对全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需要统筹考虑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设计、投融资、建设、运营维护及移交的各层面。同时,建筑企业在承包商向投资人的转型过程中,在增质提效的基础上,可通过与其他环节的供应商进行“强强联合”,弥补自身业务短板,在主推PPP模式的大潮中保持有利的竞争优势。

三、结语

面临当下我国PPP项目签约率低、落地难的现状,除立足于现有的PPP规范性文件,展望将来的专门PPP法律,作为提高法律位阶的规范文件,应当统筹考虑PPP项目全生命周期范围内各重要因素,并重点关注PPP项目用地、PPP项目前期工作、PPP项目争议解决机制等方面。另外,通过及时的专项PPP立法清理,梳理PPP规范文件之间的关系,理顺开展PPP项目的合法、合规依据。

PPP项目对策 篇3

【关键词】PPP模式;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融资;风险;应对策略

PPP模式是目前应用相对比较广泛的一种合作型融资模式,一般适用于投资金额相对较大、施工建设周期较长、工程带有一定复杂性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这样,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过程中所存在的融资风险就可以由不同的部门共同来承担。在PPP模式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存在相应的融资风险,这些风险因素的存在会给项目建设带来严重影响,因此需要业主单位及人员针对风险因素采取相关的应对策略。

一、PPP模式的概述

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主要指的就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一种合作形式。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建设项目中,政府部门会与社会企业、社会个人等达成合作意向,在合作过程中会利用规范性较强的合同对彼此的权利、义务进行明确规定,以此保证项目最终得以建成。一般来说,PPP模式较多应用于公共建设项目中,特别是投资金额相对较大、风险因素较多的建设项目。PPP融资模式在应用过程中,企业或个人会在项目建设的初期就与政府部门签订协议,并且会参与到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如建设项目的论证调研、具体建设、实际运营、后续维护等。此外,在PPP模式应用背景下,政府部门会给予企业或个人一定年限的项目经营权,以此保证项目的具体运营效益。

PPP模式有其自身结构,具体可见下图1:

在上图1所示的结构中,政府部门会与企业成立一个特别项目公司,并且选择合适的社会企业或个人参与进来,给予社会企业或个人一定年限的经营权,将其作为一部分投资回报,以此实现彼此的“双赢”,甚至“多赢”。

二、PPP模式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融资风险

(一)前期准备阶段融资风险

1、政策风险。目前,全球范围内经济复苏较为缓慢,我国经济虽然总体运行相对平稳,但是增幅却有所回落。在此背景下,关于高速公路建设方面的宏观政策仍存在不完善之处且受上级政策的影响相对较大,政策的变化情况会给高速公路的建设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政策风险的具体表现主要有政府税收政策的变化、价格政策的变化、土地政策的变化等。政策风险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融资风险中比较常见,会给高速公路的后续经营带来严重影响。2、招标、投标风险。招标、投标决策工作在高速公路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十分重要,项目公司需要对参与招标、投标的业主单位进行全面的评估分析,看其业主单位的内部资源、经营情况与高速公路建设是否相符。目前,经济形势虽趋于好转,但仍存在增长速度缓慢的现象,很多企业自身发展情况也不尽如人意。若招标、投标的风险无法得到控制,会给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带来亏损,融资风险被进一步加大。

(二)施工阶段融资风险

在高速公路的施工建设阶段,主要的融资风险就体现为融资结构方面的风险。融资结构,主要指的就是筹措资金的自身来源及其长期、短期的负债比。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常用的金融工具,如信托类投资、资产的证券化等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还未得到广泛应用。若是融资的渠道相对较为单一,融资量就无法得到有效扩大,导致融资环节的风险被高度聚集。此外,若资金长期、短期的负债比结构缺乏合理性,易出现挤兑风险。当前,高速公路的施工建设在融资方面,约有70%左右的资金来自于银行贷款,7%—10%资金来自于各级政府的资金投入,其余20%左右的资金则来自于外资投入、债券等。由此可以看出,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银行贷款占到了建设资金的绝大部分,业主单位在内部资金不足的背景之下,会将资金风险转移到政府部门等,加大相关的融资风险。

(三)运营阶段的融资风险

1、收费管理风险。在高速公路项目建成之后,其主要的运营收入就来自于车辆通过高速公路时所缴纳的通行费。但是,通行费的收取标准一般是由政府部门来主导制定的,而不能由业主单位或业主进行自主定价。这样,就会导致具体的通行费收取水平无法随着市场变化情况、物价变化等因素进行相应的调整,导致高速公路融资主体在具体的融资过程中无法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来对收入进行合理控制,进而增加了债务偿还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使融资工作无法顺利完成。2、市场风险。这里所指的市场风险,主要是市场竞争方面的风险。高速公路在建成投入运营之后,其它交通设施或平行公路会带来相应的分流风险,与高速公路的运营展开竞争,从而影响相关运营公司的具体收入及融资工作。此外,在当前经济发展背景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融资市场并不完善,与国际市场存在较大差异,也给项目建设带来了相应的市场风险。

三、PPP模式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融资风险控制策略

(一)风险潜伏阶段的风险控制

在这一阶段,建设单位与业主需要对风险进行合理的识别,这也是《项目风险管理》中预防风险的重要基础。在识别风险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量化处理,鉴别风险的具体征兆,从而设置一个合理的临界点,并将该临界点作为风险预警的重要指标。业主单位需要对现行的主要政策进行细致、详尽的分析与研究,还要对政策的未来发展变化进行一定程度的前瞻分析,此外,业主单位在对政策风险进行控制的过程中,还需要与项目建设所在地的政府部门进行行之有效的沟通,针对政策有可能出现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以免受政策变化的影响而给后续的融资工作带来风险。

在融资工作进行前期,业主单位应对市场情况进行细致分析,利用合理、高效的财务手段对相应的内部资产进行有效盘活,还要与银行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建立紧密的联系。这样,业主单位就可以根据利率、汇率的变化情况对融资结构进行及时的调整与分析,还可以利用国际金融市场中常用的金融衍生工具,如期权交易、货币互换等对融资风险进行管理。

(二)施工阶段风险控制

在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施工阶段,业主单位需要对现金流进行合理、科学的预测,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资金在流动过程中存在的缺口,以便项目业主对可能存在的融资风险进行管控。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相关部门为对融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针对现金流进行了周预测、月预测及年预测,针对现金流具体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修正,并根据资金存在的缺口等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这样,该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资金链才没有断裂,融资风险得到了合理的控制,融资工作从而得以顺利进行。

对于目前暂时存在相应资金缺口但现金流在未来比较宽裕的建设项目,项目业主可以制定比较科学的资金流向方案,在保证建设资金安全性的大前提下,适当对财务杠杆加以提高,以此降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综合成本。对于建设情况相对较差、资金较少的建设项目,项目业主需要适当采取分离政策,对其进行科学重组。

在该阶段的风险管理中,可以依据《项目风险管理》来选择相应的风险应对预案,采取合理的权宜措施。权宜措施主要的作用就是,在风险预案实施所需的时间过程中,可以为风险管控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并创造相应的风险管控条件。

(三)风险后果阶段

在《项目风险管理》中,若是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风险带来的损失已经成为了既定事实,那么就要在风险后果阶段做好应急工作与善后工作。在该阶段,相关人员需要选择相应的风险危机处理预案,并且针对风险带来的危害做好相应的危害善后工作。此外,相关人员还需要对风险资料进行妥善存档,为以后的风险分析、识别提供便利条件,避免相应的风险再次发生。

结语

目前,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对于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PPP模式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在PPP模式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全过程都会存在相应的融资风险,且融资风险会一直贯穿于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给具体建设带来严重阻碍。项目业主及业主单位应针对风险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做好风险控制工作,以此保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整体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友棠,刘思贤,张艳.高速公路项目融资风险全程控制研究[J].财会通讯,2011(29).

[2]赵冬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融资风险与对策探析[J].西部财会,2012(01).

[3]马连发.PPP融资模式在我国高速公路项目中的应用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15).

作者简介

PPP项目经验总结 篇4

摘要:布吉文体中心BTO项目是深圳市首个采用BTO模式操作的文体类项目,它从前期的识别、准备、采购到建设前后经过了2年时间,期间的每一项工作都经过了慎重、充分和细致的调查和论证,这些工作成果最终促成了布吉文体中心BTO项目的实际落地。作为推动项目的工作人员,笔者回顾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并对该过程中值得借鉴和学习的环节和内容进行研究,总结该项目操作过程中的成功之处,以期为国内PPP项目实施提供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PPP BTO 文体中心

一、PPP模式概述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财政部在2014年12月成立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中心,并下发了首批30个PPP合作示范项目名单和操作指南;国家发改委同期下发了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和通用合同指南。截止目前,各部委已下发了约30多份文件,大力推广PPP模式在我国的应用,加快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PPP模式是政府和社会资本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建立全过程的合作关系,该模式以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为特征,通过引入市场主体,发挥各方的专业优势,从而提高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供给效率,建立政府和社会资本“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创新性模式,形成“政府监督、企业运营、社会评价”的良性互动格局。

二、项目简介

布吉文体中心项目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规划建筑面积为77700平方米,总投资为不低于5.5亿元。定位为布吉片区的标志性建筑,拟打造成集文化生活、全民健身、休闲娱乐、时尚生活、低碳环保于一体,涵盖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体育馆、书城、文化展厅等,致力于服务布吉及周边片区的区域性先进文化体育中心,并在中远期将其打造成为在深圳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城市文化综合体。

三、项目实施背景及流程

为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并充分引导社会资本在公共服务领域发挥高效的资源配置作用,项目采取PPP的模式,引入社会社会资本负责规划设计、融资、建设、运营等工作。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建立了一整套PPP项目的实施、审批等规范流程,具体流程如上图。

四、项目实践经验总结

(一)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由于PPP模式交易结构复杂,涉及各个政府部门,为此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项目工作,并就重大问题及阶段性成果进行决策。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文体旅游局(实施机构)、发改局、财政局、规土局、街道办等为成员单位。

(二)实施模式创新

经过多轮的研究讨论,项目创造性地提出了采用BTO(建设-移交-运营)的PPP模式,即在坚持土地性质不变、建成后全部资产归区政府所有的原则下,由社会资本出资建设、运营并获取收益,经营年限届满,社会资本享有的项目权益全部无偿交还政府。

(三)市场调查――功能单元设置

为积极践行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的“关注民生、听取民意”的要求,确保文体中心的各个功能单元真正符合群众的需要,项目专门组织了群众问卷调查工作,由实施机构协同PPP咨询公司设计问卷、街道办具体实施执行,在项目周边3公里范围内的小区及企事业单位进行了问卷调研,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根据结论对项目功能单元规划进行了调整。

(四)市场测试及推介

为确保该项目的边界条件设置符合市场需求,能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竞争,领导小组启动了市场推介工作。实施机构联合PPP咨询公司公开发布推介公告,广泛邀请行业内的领先企业进行了多轮座谈会,各个企业均提出了很多具有实操意义的宝贵意见,并基本吸纳融合到项目实施方案中,在公共服务不受减损的基础上,对项目核心边界条件进行优化。

(五)规范项目业态清单

项目特色文体等功能单元由社会资本根据运营方案自行规划业态,但明确提出项目经营业态负面清单和特色文体单元经营业态约定清单,规范了本项目中特色文体部分的具体内容,确保未来的经营性部分能与整体定位相符合。同时规定社会资本必须策划实施一批具有创新的文体项目,该项目未来将设立国际美术交流中心、直播影院、儿童剧培训制作中心及艺术银行等先进项目,以提升龙岗文体高地的影响力。

(六)实现项目财务平衡

通过挖掘项目自身资源从而平衡文体项目的建设运维财务费用的模式在国内鲜有先例,如何在确保项目提供的公共服务的种类、数量、档次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实现前述财务目标更是难上加难。项目通过提升规划参数,增配运营资源,用于设置准公益性和经营性单元,提升项目的经济强度,该项目在公共属性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创造性地解决了项目的全部建设投资以及运营阶段的政府补贴。

(七)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有效整合

传统模式下,政府方在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营阶段,分别选定各自负责单位,相互之间缺少沟通互动,各阶段之间相互割裂,缺乏必要衔接。由于项目前期缺少统一规划,即使经过改造也难以与运营形成无缝衔接。此外,尽管政府持续提供补贴维持运营,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及效率不高的问题仍难以解决,无法令公众满意。

五、结束语

PPP项目设计管理要点 篇5

一、PPP业务下设计管理的重要性及目标

1.国内工程建设投资体制变革及“一带一路”国际化

国内工程建设投资体制变革,商业模式和金融创新后大批PPP业务推进和落地。在PPP模式带动下,工程技术企业工程总承包业务和全过程项目管理咨询服务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内投资体制变革与创新(PPP)、投资体制多元化等“ 一带一路 ”国际化 越来越近、项目管 理模式国 际化等。2.国家部委及行业政策推动和模式升级

1984-2017年以来,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电力等行业工程总承包已成为主要的工程建设模式;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推进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项目管理法律、法规、政策、指导意见和标准等。多年以来上海、广东、浙江、云南、贵州、广西、湖北等地的行业主管部门,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推进项目管理模式升级的政策和实践。PPP + EPC/PC + PM 成为主流,国内市场逐步国际化建筑、市政等借助PPP融资模式和设计优势探索EPC等。3.各类企业做大做强和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发展需要

各类企业目前业务以传统业务为主,依靠单一的传统业务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营和做大做强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和项目管理核心竞争力优势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成为必然。很多单位前期尝试进行了一些PPP、EPC、PM项目的实践,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的与之相适应的业务管理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人员梯队和管理体系等。

4.PPP与EPC项目中设计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设计是整个项目的关键环节,设计工作对工程质量(设计是工程的灵魂,而设计质量是设计的灵魂),造价起着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设计作为EPC总承包和项目业主的龙头作用,加强设计管理、充分开展设计优化,对项目业主和EPC总承包按合同要求顺利实现工程移交、对工程投资控制实现甚至超越预期目标显得尤为重要。项目设计管理工作是一个对相关方进行协调、多领域专家资源完成整合、多门学科知识实现互补的复杂性系统工程。

(1)PPP项目通过对项目的前期策划、方案选择,评估政府财政承受能力,验证投资可靠性,可以更大程度的规避风险,实现项目最大收益;

(2)勘察设计工作质量直接决定了项目最终所能达到的质量水准,同时也决定了项目实施投资(费用)水平;勘察设计任务能否按照项目总控计划的要求顺利完成,直接影响工程招标、报建报批和工程建设等后续工作的实施,PPP项目勘察设计管理是项目建设过程中预控管理的关键环节;

(3)计文件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法律权威性极大,它是签订合同、组织施工、竣工验收、结算付款、交付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实际依据。

(4)PPP项目设计管理阶段周期长、接口多、责任重大,直接关系到项目投资和社会经济效益,过程中需要通过加强设计管理进行控制和协调。

(5)设计管理可及时协调设计单位提供相关资料和外部协作,修改及完善设计目标,尽可能避免设计变更,进而有效控制投资。5.PPP与EPC项目中设计管理的目标

设计方案符合规范要求、便于工程施工以及运营经济性好,满足资控制目标要求;对设计单位进度、质量和现场服务监督到位,履约考核到位;监督设计单位及时完成设计变更及优化文件的编制;严格执行设计变更程序要求,加强设计优化工作;确保节省投资10‰以上。通过设计管理、组织及控制,保证项目立项时确定的投资、功能 目标的实现;同时在保障实现PPP主合同及补充协议约定的功能标准、质量、进度、投资目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

二、PPP业务下的设计管理的对象与接口 1.PPP业务下的设计管理的对象

承揽项目设计任务的设计单位,项目设总、专业负责人和现场设代及设计协调对象。

2.设计单位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设计单位资质划分为综合甲级、行业和专业甲乙(丙)级、专项资质根据需要设置(包括资质和信誉、技术条件、技术装备以及管理水平,还有最重要的是业务成果)业务量整体比较饱和,人员素质比较高,重技术轻管理、商务,勘察、设计业务管理实质是主要核心技术人员的管理,最大的成本是人力资源成本。2.1管理制度不完善(1)尚未与建立与设计沟通的机制及考核机制,没有明确设计与总包、项目公司的关系或者没有做好之间的关系。

(2)设计人员的观念之交作业方式开展工作,在现有的设计人员的薪酬体系中主要以计量为薪酬的主要考核指标,没有动力提升设计质量。

2.2设计人员的观念及思维

(1)设计单位处于工程行业的上游,以技术屏障将业主、施工、咨询隔离开来,形成了唯我独尊的思想。

(2)设计人员任务繁重,存在以“交作业”的方式对待设计工作只关注技术,对设计质量、造价关心较少,造成浪费。

(3)设计人员个人的技术能力制约,设计存在思维定势,一般项目会采用自己认为较为可靠的方案或者常用的方案,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2.3设计的信息沟通渠道欠缺

设计按照专业院所与综合院所划分,存在各专业设计人员相互独立,各自为政,只在前期设计中存在提资信息沟通,大型项目策划及多专业之间也存在沟通信息不畅。

2.4设计审查能力不足

审查人员的能力不足,项目公司、工程总承包单位的设计管理能力薄弱。需要技术、管理和商务综合型人才。

2.5设计不完善造成项目总造价不可控

施工总包中,业主的限额设计,后期存在大量签证及索赔,如果项目公司、工程总承包只从限额设计管控还是远远不够。

3.主要设计人员的管理

(1)人是最核心的因素,设计方应安排符合资格要求的勘察设计人员进行勘察、设计工作,其主要设计人员,特别是设总资质、业绩应有明确要求。

(2)除非项目公司或总包方批准,设计方不得更换设总及主要设计人员。

(3)项目公司或总包方批准更换的,应以同等或更高条件的人员更换。

(4)对不符合要求设计人员,项目公司/总包方要求更换时,设计方应立即更换。

三、PPP业务下设计管理的思路

1.以优选为先,充分考察入库机制,建立优质的资源库 PPP项目涉及专业较多、专业性强要求我们在设计单位的选择上要更加的严谨。什么样的设计单位才能够进入PPP项目的采购库,是我们把控的关键,因此对设计单位的考察显得尤为重要。建立一个好的设计单位资源库是做好PPP项目设计管理工作的第一步。

2.以合同为纲,充分发扬契约精神,重视分包合同策划(1)研究主合同要求,确定设计范围;

(2)确定设计原则: 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安全可靠、资源节约、质量优良、进度可控;

(3)根据PPP项目总进度和施工计划等确定设计进度;(4)在选择设计合作方时,特别注重其三方面的能力:一是专业设计能力及同类经验,二是对工程规范标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三是与项目公司、总包方及监理工程师等的沟通协调能力;

(5)确定设计资源投入的合理性;

(6)设计工作场所:公司与工程所在地(工地和项目公司);(7)标准规范及法律法规要求;

(8)工作分工:多家设计单位的协调,超过2家尽可能指定一家牵头负责总体;

(9)设计资源投入:项目设总、各 专业负责人、现场设代等; 3.以管理为本,做好技术监督评审,加强过程参与优化(1)建立与设计单位常态工作机制,建立联合工作组,明确责任与分工,明确组织结构,建立周工作计划盘点通报机制与月(季)度/关键阶段工作协调会机制 ;

(2)采取措施充分调动设计单位的积极性,推进图纸交付、设计优化方面高度融合,推进平行交叉作业和现场均衡有序的施工。

(3)主动介入设计单位的设计工作,加强过程中方案评审,优选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

(4)通过超前开展设计优化,密切设计与施工、试运行、运营方面的关联链,减少设计变更数量

4.以考评为尺,充分体现公平精神,实施阶段履约考评(1)PPP项目的设计管理工作就是要建立完善的考察考核机制,合同管理设计单位,做到“前期知底、中期知情、后期知效”。强化过程与阶段考核,督促设计单位履约。

PPP项目合作协议 篇6

PPP项目合作协议

甲方:秦皇岛市交通运输局

乙方:(联 合 体)

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牵头人)秦皇岛金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签约时间:

签约地点:

目 录

第1条 协议签订...................................................................................1 第2条 签约背景及签约目的................................................................1 第3条 协议效力...................................................................................2 第5条 合作方式...................................................................................3 第6条 合作期限...................................................................................4 第8条 项目投融资...............................................................................6 第9条 项目前期及项目设计................................................................8 第10条 项目的建设..............................................................................8 第11条 运营维护.................................................................................9 第12条 项目移交...............................................................................10 第13条 付费机制...............................................................................10 第14条 政府付费计算公式及支付流程............................................11 第15条 政府承诺与保障....................................................................12 第16条 政府监督与介入....................................................................12 第17条 其他.......................................................................................13

北戴河至北戴河机场快速通道

PPP项目合作协议

第1条 协议签订

1.1 本协议由甲、乙双方于2016年 月 日在 签订。1.2 甲方(项目实施机构)名称:秦皇岛市交通运输局 法定代表人:鞠世闻

住所: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中段29号 1.3 乙方(合作社会资本)(联合体)名称: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牵头人)法定代表人:李宝忠 住所: 保定市竞秀区五四西路139号

名称:秦皇岛金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杨学山

住所:秦皇岛市海港区西港北路82号 第2条 签约背景及签约目的 2.1 签约背景

2.1.1 按照《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14]76号)、《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通知》(财金2014[113]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实施意见》(冀政[2014]125号)等有关文件的指导精神和具体要求,秦皇岛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为“政府”)决定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实施北戴河至北戴河机场快速通道项目(以下简称为“本项目”),由政府指定秦皇岛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社会资本共同出资设立的项目公司负责本项目的投资、融资、建设、运营和维护。

2.1.2 《北戴河至北戴河机场快速通道PPP项目实施方案》已获得政府有关批准。

2.1.3 政府授权秦皇岛市交通运输局作为本项目的实施机构,即本协议甲方。

2.1.4 甲方依法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于2016年 月 日确定了本项目合作社会资本(投资人)为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秦皇岛金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即本协议乙方。

2.1.5 政府指定秦皇岛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交投公司”)与乙方共同出资设立项目公司。

2.2 签约目的

在上述背景下,为了本项目的顺利实施,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及《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合同管理工作的通知》财金(2014)156号等有关规定,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受益、服务社会”的基本原则,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就本项目的实施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充分协商一致签订本协议。

第3条 协议效力

3.1 本协议系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之框架基础,待项目公司成立后,再由项目公司与甲方签订《北戴河至北戴河机场快速通道PPP项目合同》(以下简称为“项目合同”)并由项目公司承继本协议项下的 相关权利义务。

3.2 项目合同(草案)已经拟定并作为本协议附件之一,项目公司成立后可以与甲方协商对项目合同(草案)进行部分条款的修改,但不得对核心条款进行任何实质性修改。

第4条 项目范围

本项目为一级公路,道路总长约46.318公里,其中:(1)沿海公路北戴河至昌黄路段长约24.128公里,总占地约1881.20亩,全线共设大桥4座,中桥5座,小桥1座,涵洞86道,分离立交5处,与等级公路平面交叉12处。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行车道宽4x3.75m,中央分隔带宽3m(2m),路缘带2x0.5m,硬路肩宽2x3m,路基宽度为25.5m(24.5 m)。该段工程已取得省交通运输厅的施工图设计批复文件;

(2)北戴河机场公路,路线全长约22.19公里,其中新建约21.67公里,利用旧路(团新线)改建约0.52公里。总占地约1571.7亩,其中新增占地约1537.75亩。全线共设大桥2座,中桥2座,小桥11座,涵洞39道,分离立交1处,与等级公路平面交叉34处。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中央分隔带宽2m,路缘带2x0.5m,行车道宽4x3.75m,硬路肩宽2x3m,土路肩2x0.75m,路基全宽25.5m。该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在审批中。

第5条 合作方式

5.1 本项目采用BOT方式运作,即由交投公司与乙方共同出资设立的项目公司,在项目合作期限内对本项目进行投资、融资、建设、运营和维护,并在合作期限届满时将本项目无偿移交给甲方或政府指 定的其他机构。

5.2 上述合作范围是排他的,即甲方在项目合作期间不得就上述合作范围的全部或部分与其他任何一方合作。

5.3 基本运作流程如下:

(1)本协议签订后,由甲方组建“协调小组”或“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实施中的协调和指导工作。交投公司与乙方签署《股东协议》并共同出资设立项目公司;

(2)项目公司成立后,应当于2个工作日内与甲方签署项目合同,并按照项目合同的约定进行项目投融资和项目建设;

(3)项目建成交工后,项目公司应当按照项目合同的约定进行项目运营和维护,同时享有政府付费收入;

(4)项目合作期限届满时,项目公司应当无偿将项目移交给甲方或政府指定的其他机构;

(5)甲方对本项目的实施进行全程监督。交投公司对项目公司进行公司内部监督。甲方及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对本项目及项目公司进行行政监督和管理。第6条 合作期限

6.1 本项目合作期限共计22年,其中建设期2年(全部项目建设工程)自项目开工之日起算至交工之日止。运营期20年,自项目运营之日起算。

6.2 项目合作期限届满或者本项目提前终止时,项目合作期限结束。

第7条 项目公司 7.1 项目公司设立 本协议签订后,交投公司与乙方共同派员组成“筹备小组”,由筹备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公司设立事宜。乙方应当确保于本协议签订之日起15日内成立项目公司。

7.2 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名称:秦皇岛北戴河机场快速通道建设管理有限公司;(2)住所:秦皇岛市;

(3)注册资本:人民币壹亿元整;

(4)经营范围:公路及相关资产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和养护;(5)公司性质:有限责任公司;

(6)上述内容为暂定,最终以登记机关核准内容为准。

7.3 公司股权结构

(1)交投公司以货币方式出资1000万元(大写:壹仟万元),占公司注册资本的10%;

(2)乙方以货币出资9000万元(大写:玖仟万元),占公司注册资本的90%;

(3)项目公司股东的具体出资期限及标准,由公司股东协商并在股东协议中予以约定。7.4 公司组织机构

(1)公司股东组成股东会,按照股东认缴的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

(2)公司设董事会,董事会成员共3名,其中董事长1名,由乙方委派;董事2名,由交投公司委派一名,职工代表一名;

(3)公司设监事会,监事会成员共3名,其中监事会主席1名,由交投公司委派;监事2名,乙方委派一名,职工代表一名; 7.5 有关项目公司的特殊约定 7.5.1 交投公司代表政府参股项目公司,对项目公司行使股东权利和承担股东责任。交投公司主要负责项目公司的内部监督工作,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但不分取项目公司股权收益。

7.5.2 甲方有权根据项目合同的约定,对项目公司进行监督;甲方及政府有关部门有权根据法律的规定对项目公司进行行政监管;甲方有权委派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对项目公司的项目建设进行全程监管。

7.5.3 项目公司是专门负责本项目实施和运作的SPV公司,乙方应当确保公司资本金全部用于本项目的实施,且不得进行与本项目无关的其他业务行为。

7.5.4 交投公司对项目公司的重要表决事项具有一票否决权,这些事项主要包括:增资、减资、合并、分立、解散、清算、变更公司形式、对外负债、对外担保、资产处置、章程修改等重要事项。7.5.5 项目公司章程应当符合本协议的有关要求,经股东双方协商一致,甲方审核通过后方可适用。

7.5.6 由各方委派的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以及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如因各种原因导致不能继续担任职务的,应当由原委派方重新委派。

7.5.7 项目建设期间,项目公司的股权结构未经甲方书面许可不得进行任何变动,否则构成违约。影响或者可能严重影响项目合同履行的,甲方有权提前终止本项目。

7.5.8 其他有关项目公司的未尽事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执行。

第8条 项目投融资

8.1 本项目总投资约为24.3亿元,最终数额以省交通运输厅批 复的竣工决算以及财政部门评审结果为准

8.2 本项目资本金为4.86亿元,占估算总投资的20%,由交投公司与乙方按1:9的比例共同出资。其中,交投公司出资0.486亿元,乙方出资4.374亿元。

8.3 上级专项补助资金约11.8亿元,为本项目建设资金(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和建设项目管理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但不包括征拆费用和建设期贷款利息)的最高限额,且不得超过省交通厅批准的施工图预算。其中用于沿海公路北戴河至昌黄路段约7.3亿元,用于机场路约4.5亿元。超出建设资金最高限额的部分,由项目公司自行负担,如有结余按照相关政策由甲方执行。

8.4 沿海公路北戴河至昌黄路段建设资金约7.3亿元,其中绿化工程为专业暂估0.33亿元(需由项目公司需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咨询单位编制工程量清单及最高限价,经实施机构审批后进行公开招标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以中标价为准,总价包死)、预留金0.3亿元、建筑工程其他费(包含建设项目管理费、研究试验费、专项评价/评估费、联合试运转费、前期工作费等)0.5亿元,剩余6.17亿元作为建筑工程安装费采用施工图范围内总价包死(除路线、技术标准、桥涵构造物等增减,其余部分不予变更,且变更部分正负不得超出5%,即0.3亿元)。北戴河机场公路参照上述模式执行。

8.5 本项目资本金以外部分(即估算总投资的80%),减去上级专项补助资金,剩余资金由项目公司通过贷款或其他融资方式解决。上 级批准的专项补助资金数额如与实际拨付补助数额不一致,由项目公司负责补足项目所需的建设资金。

8.6 项目投融资应当满足项目进度需要,乙方确保不会因资金问题影响项目进度、引发社会矛盾。具体投融资计划由项目公司制定,经甲方通过后在项目合同或者项目合同的附件中确定。

8.7 项目融资全部由项目公司负责完成,并独立承担债务偿还责任;甲方应当对项目融资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但不承担任何融资责任及有关风险。

第9条 项目前期及项目设计

9.1 因项目进度需要,在签订本协议前甲方已为本项目开展了相关前期工作(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各项评估、评价,勘察设计、监理等工作),相关费用计入项目总投资,由项目公司承担。实际费用以甲方签订的相关合同为准,合同以外的其他费用以甲方指定的经项目公司认可的审计单位审计结果为准。项目公司成立后,甲方将上述前期工作所形成的有关资料及成果移交给项目公司。

9.2 本项目如有其他设计工作,由项目公司负责完成并承担有关费用,甲方负责最终确定;如系由甲方完成,相关设计费用仍由项目公司承担;项目公司对其所作出的设计承担全部责任,该责任不因该设计已经甲方审查而被豁免或解除。

第10条 项目的建设 10.1 建设标准要求

项目的建设应当依照项目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并且严格遵守建 筑法、环境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等行业标准的要求。10.2 建设时间要求

项目建设工期为2年,自监理单位下发开工令之日起算,24个月正式通车运营。甲方将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及建设时间要求编制《施工进度计划》作为本合同附件,项目建设进度必须达到《施工进度计划》要求的阶段性施工进度。10.3 项目建设责任

项目公司应当确保项目的进度、质量以及施工安全,工程施工须严格按照国家、省、部委颁发的施工及验收标准组织实施,工程质量达到交工验收合格,竣工验收优良。

10.4 上级专项补助资金的拨付

上级专项补助资金按照本项目的进度计划,由甲方向项目公司拨付。项目公司应当与甲方指定的资金监管银行签订资金管理协议,并严格按照资金管理协议的约定管理和使用补助资金,接受监管银行的资金监管。甲方有权通过审计等监管手段,确保补助资金专款专用。

10.5 施工过程中工程款的计量与支付

工程款最终以省交通运输厅批复的竣工决算以及财政部门评审结果为准,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合同和施工进度,按月支付。

第11条 运营维护

11.1 项目公司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范以及项目合同的有关要求对本项目进行运营管理和维护,确保实现本项目的运营管理目标及发展规划要求,具体在项目公司编 制并经甲方审核通过的运营方案中确定。

11.2 项目公司承担项目运营期的运营管理及维护投入等义务,由此产生的费用计入项目公司运维成本。11.3 运营管理

项目公司可以自行组织力量完成项目运营管理,也可以委托具有相应管理能力的单位代理项目的运营管理。项目公司委托运营应当征得甲方同意。

第12条 项目移交

项目合作期限届满或者项目合同提前终止,项目公司应当无条件将全部项目设施及相关权益以项目合同约定的条件和程序移交给甲方或政府指定的其他机构。项目公司应当确保项目移交符合甲方的基本要求,并尽可能减少移交对公共产品或服务供给的影响,确保项目持续运营。

第13条 付费机制

13.1 本项目付费方式为政府付费。具体为可用性付费与绩效付费相结合的付费模式,由政府向项目公司购买项目可用性(符合验收标准的公共资产)以及为维护项目可用性所需的运营维护服务(符合绩效要求的公共服务)。政府付费自项目运营第一年开始。

13.1.1 可用性付费:是指政府根据项目公司所提供的项目设施或服务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标准和要求来付费,主要包括项目建设投资、融资成本、税费及合理利润。如果项目公司提供的项目设施或服务的质量没有达到合同约定的标准,则政府付费将按照《绩效考核评估细则》规定的比例进行扣减。13.1.2 绩效付费:是指政府依据项目公司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付费,主要包括本项目红线范围内的运营维护成本、税费。如果项目公司未能达到约定的绩效标准,则将按照《绩效考核评估细则》规定扣减相应的付费。

13.1.3 《绩效考核评估细则》由甲方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制定,作为项目合同的附件之一。

13.2 本项目如有国家政策的补助,按相关政策执行并抵扣项目公司相应的项目总投资。

第14条 政府付费计算公式及支付流程 14.1 政府付费计算公式如下:

(1)社会资本方投入=项目公司建设总投资-上级补助资金-交投公司投入资金;

(2)合理利润率(含贷款利率)为 %;

(3)折现率为3.7%(参照同期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确定);(4)n代表折现年数,如合作第三年开始付费时n为3;(5)财政运营补贴周期(年)指财政提供运营补贴的年数,即为20;(6)当年绩效付费=当年运营成本×(1+合理利润率)。14.2 政府付费结合秦皇岛市中长期财政规划统筹考虑,纳入同级政府预算。可用性付费在运营维护期内,由政府财政部门或甲方按于年末向项目公司支付。可用性付费在运营期内不作调整。绩效 付费由项目公司在每个运营末,向甲方提交下的付费申请。甲方审查无误后,提交政府财政部门予以核定,并在约定的付款时间内支付给项目公司。

第15条 政府承诺与保障

15.1 负责项目用地的征拆工作,征拆相关费用(包括公路建设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按设计要求迁移通信、广播电视、供水、供电等管线管缆和其他物品的费用,各项税费,以及甲方必要的工作费用等)采取政府包干制,由项目公司承担。具体由双方根据实际测量情况另行协商确定。

15.2 对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协调与支持,协调项目与现有相关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对接。

15.3 负责办理有关政府审批手续,协调项目公司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关系,协助项目公司进行项目未完成的审批和取得项目实施所必须的证明文件等。

15.4 提供融资支持,对项目公司融资给予必要及合理的支持和协助。

15.5 有义务将政府付费列入秦皇岛市中长期财政预算。第16条 政府监督与介入

16.1 甲方及政府有关部门有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职能规定,对本项目进行行政监督和管理。

16.2 甲方有权根据项目合同的约定,对本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投资、融资、建设、运营、维护、移交等)的各个阶段,行使监督、检查、考核、介入等权利。16.3 甲方有权委派具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对本项目的业务、财务和资产进行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审计,对本项目的业务运营、财务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行使监督权;有权根据约定的合作目标对本项目的投资、融资、建设、运营、维护、移交等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16.4 甲方享有为实施项目监督而出入项目设施场地的权利。16.5 甲方对本项目范围内公司资产转移、资产抵押、注销、对外担保等重要决策享有否决权。第17条 其他

17.1 本协议未尽事宜,以项目合同以及相关附件内容为准。17.2 本协议自双方盖章之日起生效,协议正本一式壹拾贰份,双方各执陆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7.3 以下附件均为本协议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包括:(1)《北戴河至北戴河机场快速通道PPP项目社会资本方采购(三次)招标文件》;

(2)《北戴河至北戴河机场快速通道PPP项目合同(草案)》。„„

(以下无正文,下页为签章页)

(本业为签章页)

甲方:秦皇岛市交通运输局(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年 月 日

乙方: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年 月 日

秦皇岛金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 篇7

PPP模式的风险是指在PPP模式下, PPP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内可能发生的对项目的融资、建设、运营产生千扰的不确定影响, 或可能导致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受到损失或损害, 导致项目失败的事件。英国学者Li B将PPP项目中的风险因素划分成三个层次, 即宏观层面的风险、中观层面的风险和微观层面的风险。宏观层面上的风险大多是由公共部门来承担的, 政府部门对政治法律社会等风险更有控制力, 且有能力影响规章制度、政策、法律和其他规定。中观层面上的风险主要由私人部门来承担, 私营企业能通过自己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减少项目设计上的缺陷与不足, 全面审查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施工方法, 从而降低了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所以此类风险分配给私营企业更为合理。微观层面上的风险主要由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共同承担, 双方承担的比例可以通过谈判来确定。

2 PPP项目风险分担比例的确定

可以利用马柯维茨模型来确定公私部门风险分担的比例, 马柯维茨模型探讨了证券市场中是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来降低风险、提高收益的。为了使双方在风险共担时能找到一个最佳的分担比例, 需要做如下基本假设:一是政府和私营部门都是风险厌恶型的, 双方都是为了实现既定收益下风险最小化或既定风险下收益最大化。二是双方分担风险的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 风险大小用收益率方差表示。三是用相关系数或协方差来表示双方分担的风险的关联程度。四是当双方分担的比例为某一定值时, 相关系数达到最小值。

要使组合风险最小, 就是要使组合风险收益率的标准差最小, 对上面的 (1) 式中的t进行一阶求导, 得:

3 PPP项目风险的应对

3.1 宏观层面上的风险应对。

3.1.1政治风险。对于政治风险, 可通过政治投保、政府书面保证来降低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3.1.2法律风险。为了更好的防范法律风险, 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可以签署一系列相互担保的协议, 普遍的担保协议主要有限制进口协议、诉讼豁免协议、劳务协议、开发协议和公平仲裁协议。3.1.3融资风险。针对项目的利率方面的风险, 在国际上有两种方法, 一是在长期购买合同中明确关于价格变动的规定;二是在特许协议中规定收费价格可根据通货膨胀率的变动而有所调整。3.1.4自然风险。对于地质风险, 在项目选址的时候需要专门人才对其进行勘探分析, 来确定适合的地理位置。PPP项目在审批时要优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特别注意项目的环境风险。在项目投资建设运营中, 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环境指标和规范来控制项目的一些重要指标, 特别是排放废弃物一定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在不可抗力中, 像洪水、地震等灾害风险可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来规避其中的灾害性风险是通用做法。

3.2 中观层面上的风险应对。

3.2.1技术风险。技术风险在项目的建设期也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降低项目的风险, 最好使用先进的设备、熟悉的工作程序和成熟的技术, 但也要考虑由于技术进步而被竞争者取代的风险。3.2.2完工风险。对于能源和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风险, 可以通过签订长期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合同, 规定供应商的责任来实现风险的转移和预防。影响PPP项目竣工的主要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施工成本超支、工期拖延、以及质量不过关等风险, 国际上的惯用做法是项目公司采用各种形式的“项目承包建设合同”, 贷款银行则可采用“完工担保合同”来控制这类风险。3.2.3运营风险。由于PPP融资项目的投资大, 回收期长, 面临变幻莫测的市场。首先, 在建设初期就要做好市场调研分析, 聘请专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独立的评估师对车流量等进行评估, 在准确评估的基础上, 做出正确的决策。通过签订长期经营合同, 确保项目收益。其次, 在建成运营之后, 运营公司要不断完善监测系统, 对特殊地理位置的进行重点监测、实时监控, 并根据监测数据及时做出安全的运营决策。最后, 运营风险还可以利用一系列的融资文件或信用担保协议来规避, 针对运营风险中各种具体的风险因素, 设计不同的合同条款。3.2.4市场风险。在项目确认及可行性研究阶段, 政府部门应成立调查小组做好市场调查, 根据市场调查情况来预测项目的市场需求情况。作为PPP项目的投资人, 还要对市场的结构和运作方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并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价格的风险主要受项目运营时收费标准波动的影响, 所以, 政府和私人部门在签订特许权协议的时候, 应该允许投资者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动而做相应的调整, 还可以在合同中明确投资回报率来保证私人部门的收益以减少其市场风险。竞争性因素也是影响市场风险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此风险可以通过私人部门与政府签订合同, 把防止竞争风险条款的协议加入其中, 即由政府做出担保, 在一定时期内, 同一地区不再兴建与本项目具有竞争性的项目。

3.3 微观层面上的风险应对。

由于PPP项目中参与方众多, 涉及政府、投资人、债权人、项目公司、设计承包商、建设施工承包商、运营管理承包商、保险公司等, 而且各方在项目中的角色和作用不同, 可以通过书面合同的方式来明确和界定各方的责任和权限, 在执行过程中, 可以通过不断的修整使双方责任分担尽可能地合理。这样一来, 涉及合同众多, 因此, 必须要精心策划并严格履行合同, 控制有关因违约而引发的罚款、扣留直至被终止合同履行的风险。除此之外, 要特别注意加强各方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以利于各责任主体之间的组织和协调。

摘要:由于PPP项目有众多的参与主体, 因此针对PPP项目存在的风险, 在不同主体之间需要建立起公平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在进行风险分担时应该遵循某些既定的原则。一般而言, 宏观层面的风险主要由公共部门承担, 中观层面的风险主要由私营部门承担, 微观层面风险主要由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共同承担。针对不同层面下的具体风险, 应积极寻求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PPP,项目风险,分担

参考文献

[1]Li B.Risk Management of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roject[D].Glasgow, Scotland:School of the Built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Glasgow Caledonian University, 2003

[2]Grimsey D, Lewis KK.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Cheltman, UK:Edward Elgar;2004

[3]L.Bing, The alloeation of risk in PPP/PFI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the UK Intenational[J].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5.

[4]Grimsey.Evaluating the risks of PPP for infrastructure projec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2.

PPP项目的投融资方式分析 篇8

金融机构参与PPP项目,既可以作为社会资本直接投资PPP项目,也可以作为资金提供方参与项目。在作为社会资本直接参与的模式下,金融机构可以联合具有基础设施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等能力的社会资本,与政府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在协议约定的范围内参与PPP项目的投资运作。而作为资金的提供方,金融机构可以为主要负责经营的社会资本方或者项目公司提供融资,间接参与PPP项目,融资方式可采取项目贷款、信托贷款、明股实债、有限合伙基金、项目收益债和资产证券化等形式。

1 政策性银行参与PPP的方式

政策性银行参与PPP项目,可以发挥中长期融资优势,为项目提供投资、贷款、债券、租赁、证券等综合金融服务,并联合其他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以银团贷款、委托贷款等方式,拓宽PPP项目的融资渠道。对于国家重点扶植的基础设施项目以及水利、污水处理、棚改等项目进行特殊信贷支持,比如提供长期优惠利率贷款等。

此外,政策性银行还可以提供规划咨询、融资顾问、财务顾问等服务,提前介入并主动帮助各地做好建设项目策划、融资方案设计、融资风险控制、社会资本引荐等工作,提高PPP项目的运作效率。

2014年11月,国家开发银行全资子公司国开金融与南京雨花台区政府签署铁心桥—西善桥“两桥”地区城市更新改造暨中国(南京)软件谷南园建设发展投资合作协议,参与南京旧城成片更新改造。国开金融及其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国新城镇发展有限公司,以现金出资形式直接入股,成立注册资本金为10亿元的南京国开雨花城市更新发展有限公司,国开金融和中国新城镇发展有限公司将向国开雨花选派成熟的专业运作团队参与公司运作。

政策性银行可以释放国家对所鼓励的PPP项目方向、合作模式的信号,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但是相对于其他金融企业,政策性银行的参与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

2 商业银行参与PPP的方式

商业银行是PPP项目最重要的资金提供方,可以通过资金融通、投资银行、现金管理、项目咨询服务、夹层融资等方式参与PPP项目,如图1所示。

2.1 资金融通

在PPP项目设计、建设、运营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在对PPP项目或实施主体的资信状况、现金流、增信措施等进行审核的基础上,为项目公司提供资金融通服务,具体可以通过项目贷款、贸易融资、保理、福费廷、银团贷款等,发展供应链金融,提供增值服务。

2.2 投资银行业务

商业银行可以依托强大的销售能力参与PPP项目公司中短融票据、PPN等融资工具的承销发行。此外,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直接涉入PPP项目融资,这既能实现资产负债表外融资的目的,又能开发具有一定流动性、可市场估值、信息披露更加透明的金融工具,降低非标债权投资比率,或者利用产业基金、信托、资产管理、租赁等渠道,实现表内投资或表外理财资金对接PPP项目公司的融资需求。

2.3 现金管理

PPP项目运营时间长,资金流量大,商业银行可在现金管理方面充分介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针对日常运营资金的管理,可提供资金结算网络、现金管理、资金监管、代发工资等服务;为提高闲置资金收益,还可提供协定存款、企业定制理财产品等服务。

2.4 项目咨询服务

PPP项目涉及政府、社会资本、承包商等多个法律主体,PPP合同规范了项目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过程,并明确规定了项目收益的分配、服务价格的制定和可能存在的政府补贴,商业银行可以凭借金融、会计、法律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为PPP项目参与方提供合同订立、现金流评估和项目运营等提供咨询服务。

2.5 夹层融资

除了传统融资方式外,商业银行还可以积极探索项目夹层融资。夹层融资的风险和回报介于普通债务和股权融资之间,融资结构可根据不同项目的融资需求进行调整。对于融资者而言,夹层融资具有期限长、结构灵活、限制少和成本低等优点;对于投资者而言,夹层融资能够同时兼顾项目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目前,已经有众多商业银行开始以各种形式介入到PPP项目中。2014年12月,河南省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签署“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战略合作协议,总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具体可细分为“建信豫资城镇化建设发展基金”“交银豫资城镇化发展基金”和“浦银豫资城市运营发展基金”。首批25个募投项目已通过三家银行总行的审批,确定投放额度594亿元。

2015年4月,中信银行郑州分行联合中信产业基金分别与郑州市污水净化有限公司、上海实业环境控股有限公司、MTI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同时中信银行郑州分行联合中信产业基金也与郑州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

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也面临着期限错配和信用风险,PPP项目大多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融资周期较一般工商企业贷款更长,对于主要以中短期存款为负债来源的商业银行来说,存在期限错配的风险;PPP项目涉及地方政府、项目公司等多个主体,相关主体对于契约的遵守情况直接影响项目现金流、盈利能力和融资项目的信用风险。在实际操作中,商业银行往往也遇到有稳定收入和经营现金流的项目一般不需要通过PPP进行融资,而缺乏现金流的PPP融资项目商业银行又不会介入这一矛盾。

3 保险公司参与PPP的方式

由于PPP项目通常资金规模大、生命周期长,在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面临着很多风险,因此项目公司及项目的社会资本方、融资方、承包商和分包商、原料供应商、专业运营商都有通过保险降低自身风险的需求,保险公司可以开发信用险种为PPP项目的履约风险和运营风险承保,增加PPP项目结构设计的灵活性,降低和转移PPP参与方的风险。

nlc202309031034

从保险资金的运用来看,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周期很长,符合险资长期性的特征,有助于缓解资产负债错配的问题,因此险资可以通过专项债权计划或股权计划为大型PPP项目提供融资。2014年12月,新华保险与广州市政府共同成立“广州(新华)城市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基金规模200亿元,将用于广州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发展建设项目。该基金投向城市更新、城市产业、城市生活、城市动力等4个板块,包括南沙新区建设、棚户区改造、传统交易市场转型升级在内的城市更新板块;面向主导型、创新型产业孵化器、产业园区在内的城市产业板块;面向安居工程、医疗卫生工程、垃圾处理工程在内的城市生活板块;面向新能源、物流、供水供电在内的城市动力板块。

保险资金追求安全性,具有期限长、规模大的特点,比较适合基础设施、物业等项目的投资,但险资对项目的担保和增信要求较高,大型保险机构一般都要求项目资产的评级达到AAA级,且有大型金融机构或大型央企国企、政府机关提供担保,符合要求的项目有限。

4 证券公司参与PPP的方式

证券公司可以为PPP项目公司提供IPO保荐、并购融资、财务顾问、债券承销等投行业务,也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资管计划、另类投资等方式介入。

4.1 资产证券化

具有未来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就可能被证券化,很多基础设施类的PPP项目,如供热、供水、供电、污水处理、公共交通、高速公路等具有稳定的现金流,是良好的证券化基础资产,2014年11月企业资产证券化采取备案制后,大大简化了证券化项目设立和发行手续,交易所的挂牌转让和协议式回购也提高了产品的流动性,证券公司(包括基金子公司)可以通过成立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对有稳定现金流的PPP项目进行证券化,运用现金流分层等结构性金融技术,发行不同期限和信用等级的资产支持证券,为PPP项目融资。

今年1月,基金业协会发布《资产证券化业务基础资产负面清单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对不适宜采用资产证券化业务形式或不符合资产证券化业务监管要求的基础资产进行列明。《指引》明确将以地方政府为直接或间接债务人的基础资产列入负面清单。但地方政府按照事先公开的收益约定规则,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下应当支付或承担的财政补贴除外,这一规定为PPP项目的资产证券化提供了政策可能。

例如民族证券成立的“濮阳供水收费收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通过设立资产支持专项计划(SPV),发行1~5年不等的五档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所得收入用于购买濮阳市自来水公司的供水合同收益权,投资者收益来源于濮阳市自来水公司的供水收费,并有濮阳市自来水公司担任差额补足义务人,在现金流不足以支付投资者本息时承担差额补足义务,此类项目为PPP项目的资产证券化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如图2所示。

4.2 项目收益债

43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2014年第43号文,即《地方政府性存量债务清理处置办法(征求意见稿)》。——编者注)中明确项目收益债是PPP项目的融资方式之一。项目收益债券是与特定项目相联系的,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特定项目的投资与建设,债券的本息偿还资金完全或基本来源于项目建成后运营收益的债权。项目收益包括但不限于直接收费收入、产品销售收入、财政补贴及因项目开发带来的土地增值收入。

2014年11月,“14穗热电债”成功簿记建档,中标利率6.38%,低于五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6.55%,成为发改委审批的首单项目收益债。“14穗热电债”规模8亿元,期限为10年,从第3年起分期还本。资金投向广州市第四资源热力电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发行人是项目建设运营主体广州环投南沙环保能源有限公司。项目收入来源包括垃圾处理费收入、发电收入、金属回收收入,以及即征即退增值税等,通过专户专项归集。同时,发行人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分别对债券本息提供差额补偿,确保债券的本息偿付,债项信用等级为AA,如图3所示。

证券公司可以为符合条件的PPP项目公司设计债券结构,通过发行项目收益债进行融资。但是同时证券公司受制于资金来源和牌照等限制,主要会以服务中介的形式参与PPP业务,其介入程度无法和银行、保险相比。

5 信托公司参与PPP的方式

信托公司参与PPP项目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模式。直接参与,即信托公司直接以投资方的形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通过项目分红收回投资。主要形式是发行产品期限较长的股权或债权信托计划,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保险等机构资金;间接参与,即信托公司为PPP模式中的参与方融资,或者与其他社会资本作为联合体共同投资项目公司,采取明股实债的方式,在约定时间由其他社会资本回购股权退出。此外,信托公司还可以为PPP项目公司提供融资,通过过桥贷款、夹层融资等形式介入。

2014年6月,五矿信托与抚顺沈抚新城管委会、中建一局(集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由五矿信托、沈抚新城管委会、中建一局共同注资成立项目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其中五矿信托为项目公司控股方,投资标的为包括河道治理、土地平整、环境绿化等在内的综合性片区建设项目。政府按约定承担特许经营权、合理定价、财政补贴等相关责任,但不对债务进行兜底。

在该合作框架下,信托公司将整个项目的建设周期,按不同环节进行切割,选择具有强资信优势的建设商予以分包。每一个“分包商”须对自己完成的局部工程建设目标负责,如若未达成目标,则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相比银行和券商,信托公司的资金成本比较高,在公益性或准公益性的PPP项目中很难找到成本收益匹配的项目,此外,信托公司也不具备项目收益债等债券的承销资格,PPP项目短期内无法成为原有政信合作项目的替代。

6 PPP产业基金

PPP产业基金是指以股权、债权及夹层融资等工具投资基础设施PPP项目的投资基金,可以为基金投资人提供一种低风险、中等收益、长期限的类固定收益。PPP产业基金通常与承包商、行业运营商等组成投资联合体,作为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投资运营。

在PPP产业基金模式下,金融机构可与地方政府和项目运营方签订产业基金合同,对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并且收益率较为合理的基建项目进行合作,通过设立有限合伙制PPP产业基金的形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机构可以自有或募集资金设立SPV,作为有限合伙基金的优先合伙人(LP)。

今年2月,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厦门市轨道交通集团签署了厦门城市发展产业基金合作框架协议,基金总规模达100亿元,将投资于厦门轨道交通工程等项目。该基金采用PPP模式,由兴业基金全资子公司兴业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通过设立专项资管计划,与厦门市政府共同出资成立“兴业厦门城市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企业。兴业财富和厦门轨道交通集团各出资70%和30%,分别担任优先级有限合伙人和劣后级有限合伙人,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按协议定期支付收益给优先级有限合伙人,并负责在基金到期时对优先级合伙人持有的权益进行回购,厦门市政府提供财政贴息保障,如图4所示。

近来成立的PPP产业基金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很多PPP产业基金投向土地一级开发、保障房等非经营性项目,还款来源依赖于土地出让收入,以明股实债的形式保证固定收益,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理财,财政出具安慰函进行兜底。这些基金仍然有政府隐形的担保,属于城投债的新的表现形式。

收稿日期:2015-07-10

上一篇:119消防宣传月简报下一篇:关于行政复议和涉嫌犯罪案件移送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