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的风险及管理对策(精选12篇)
项目的风险及管理对策 篇1
摘要: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较高, 存在开发位置、开发时机、物业类型、经济和政策等风险, 本文对以上风险做了分析, 并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梳理脉络, 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房地产,风险管理,对策
房地产开发的过程十分漫长, 并且涉及方方面面, 是项极为复杂的活动。房地产投资不仅数额巨大、周期漫长, 并且变现的能力较差, 同时又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风险。房产市场的波动、利率和汇率的变动、政策的变化调整、建材价格的变动都会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效益产生很大影响。这也决定了其效益具有不确定性, 因而房地产投资存在很大的风险, 所以, 开发企业必须正确分析风险, 并且对风险事件提出有效的规避方法, 谨慎投资。如果没有充分考虑而贸然决策, 往往会造成失误, 甚至是企业困境或破产。
1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风险分析
1. 1 开发位置风险分析
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进行房地产的开发对开发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次开发行为的成败。所谓开发位置, 并不单纯指的是项目所在的地理位置, 还包括了一系列的社会位置, 如市政配套、教育水平、交通状况、公共设施、人口因素等。这些因素决定了土地的潜在收益的能力。一般来说, 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地价比较高, 开发的成本也就比较高, 但是发展的前景相对比较好, 需求多, 收益也会可观的; 反之,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地价低, 因而成本也就低, 但是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市场需求低, 收益也不一定乐观, 所以区域和市区内地段的选择相当关键。
1. 2 开发时机风险分析
由于宏观经济对房地产开发具有极大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又存在一些周期性的规律, 因而导致房地产开发的活动也相应地存在周期性。国家经济的发展趋势, 是影响房地产开发的时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般在国民经济发展上升时期, 市场的需求比较旺盛, 因而在此情况下来推出房地产项目很可能获得良好的市场收益; 与此相对的, 在经济衰退时期, 市场的需求也会随之下降, 因而在供大于求的市场条件下, 往往房地产的价格会受其影响而下降, 效益也不会很好, 踏准开发周期与经济波动节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受经济发展趋势影响之外, 按照开发项目的类型不同, 其对时间的敏感程度也有差异。比如说, 工业物业的时间性就不明显, 而商业活动就存在明显的旺季和淡季的差别。因此, 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考虑, 谨慎投资。
1. 3 开发物业类型风险分析
开发物业类型的选择也需要谨慎。一般物业类型包括了别墅、工业物业、公寓、商业物业、写字楼、普通住宅等。物业类型及其性质的不同, 决定了其抗风险能力和对位置的敏感度也有很大的差异。其中, 商业物业对于位置最敏感, 一般都是市中心、商业中心以及交通和配套设施比较完善的地方。另外, 写字楼和商业物业以及工业物业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时, 相对的这些物业的需求也急速增加, 房地产公司就能得到更高的回报, 获取更多利润; 反之, 需求下降, 回报也就不很乐观。
1. 4 经济和房产政策的风险分析
房地产行业与国家金融、房产行业政策影响相当敏感, 须按照国家对房地产发展的政策、规划、要求等, 根据区域发展情况选择合适类型物业开发, 发挥自身具备资源和能力是相当重要的。
2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2. 1 风险与风险研究
所谓风险, 就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 某事件的实际发生状况和人们预期间发生差异的不确定性以及此不确定性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还有造成这个差异的情况、条件、环境、原因和因此带来的潜在损失的严重程度。由此可知, 风险大小取决于实际结果和预期目标产生差异的可能性和实际结果和预期目标差异的方向和大小, 即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的后果。通常条件下, 人们更多关注的是风险所带来的不利后果, 也就是风险发生而导致的风险损失。
国外的风险管理起步较早, 至今已经形成了很多风险分析以及评估的方法。1960年以前, 房地产投资的风险分析采用的主要是财务分析法, 但是由于太过简化, 参考价值不大, 作用有限; 1960年以后, 分析方法就更加科学和丰富了, 包括网络随机法、模拟法、层次分析法、决策树法等。20世纪90年代之后就日趋完善了。国内的风险管理应该说起步是比较晚的, 尚处在初级阶段, 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需要积极向先进国家学习。经验决策和定性分析是我国至今仍常用的方法, 由于缺乏系统性, 容易产生决策失误。
2. 2 房地产开发风险管理的内容
房地产开发的风险管理, 就是房地产的开发企业对面临的风险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 通过使用各种手段、采取不同的措施, 来对风险进行控制和处理, 以最小的成本保证企业的收益和稳定的管理活动。开发过程中始终是伴随着风险的, 因而开发企业应该树立正确的风险观, 掌握应对风险的方法。主要内容包括:
( 1) 合理应用风险管理方法。要根据目标的外部环境的状况, 坚持在事前和事中控制, 并对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价分析。对其不适合的地方做出相应的调整, 并拟定合适的应对方法以消除、转移、缓和房地产开发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风险。
( 2) 合理确定项目投资目标。项目投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项开发项目能否盈利。要根据开发项目的可行性报告所提供的材料, 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决策以确定最后的房地产开发的投资目标。
( 3) 合理界定项目投资的范围。为避免遗漏而造成的房地产开发风险, 所以要加强对项目的投资范围的变动的控制, 使项目的投资范围在合理、正确的范围内进行相应的变动, 必须让投资的任务分配做到细致具体, 以降低房地产开发的风险, 争取获得更大的利润。
( 4) 合理分解风险。风险分解也可以有效的降低房地产开发的风险。虽然不是所有的风险都可以进行分解, 但是将部分可管理的风险进行分解, 使其分到不同的过程中, 也能够有效的减少风险, 进行风险分解时还必须满足计划中所要求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3 规避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的对策
3. 1 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房地产投资风险管理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对策, 应用十分广泛。风险转移可以分为财务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两种形式。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中要求投资项目的风险应该由与此相关的各方共同来分担, 分担的原则一般为风险由最有能力进行风险控制或最适合承担风险的一方来承担。只要符合这项原则所进行的风险转移就都是合理的, 最终可以取得双赢甚至多赢的结果, 反之, 则要付出极高的代价。
3. 2 做好可行性论证
这是投资决策的重要环节。可行性研究是对项目进行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多方面的调查和研究, 对方案进行分析, 并评价其经济效益, 对其可行性进行论证的研究活动。
3. 3 做好经济环境的预测
房地产的发展周期是与GDP紧密联系的。一般房地产的周期可以将宏观的经济周期作为依据和核心, 同时按照各时期的主导因素和市场的发育程度做出具体的调整。一般表现是房地产业要稍微落后于宏观经济而进入复苏期。
3. 4 做好投资效益控制
实践证明: 投资决策后, 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是最大的, 也是最关键的阶段。在此阶段要想控制造价, 可以选择优选设计方案和设计单位, 尽可能将经济指标量化。既要充分注重市场调研, 做好市场定位, 确定合适房地产产品; 同时要做好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3. 5 做好信息收集
信息收集工作, 首先要依靠各类专业的人才。开发企业需要建立该企业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的相关机构, 以研究国家和行业的一些政策, 对本地区内的适合的项目做出及时可靠的分析, 并提供可靠的依据。为此, 必须努力培养市场化的人才, 熟知经营技巧, 懂得相关法律法规的高级管理人才是重中之重, 尽量避免政策和投机等风险。另外, 开发企业应该树立起强烈的风险意识, 高度重视投资的可行性研究, 并且对国内外的经济和政治形式等进行全面可靠的分析。除此之外, 还要充分研究各类物业在本地区的当下发展和未来的趋势。只有这样, 才能在充分考虑研究的基础上, 尽量减少投资的风险。
4 结 论
房地产项目投资是项高风险的活动, 因此在投资决策时必须谨慎。开发企业应该在综合研究风险之后, 选择合适的位置和物业类型, 把握良好的开发时机。在充分认识到开发风险的情况下, 形成正确的风险观, 努力规避风险, 争取获得最大利润。
参考文献
[1]兰峰.房地产开发与经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2]俞明轩.房地产投资分析[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0.
[3]马庆斌, 刘妮娜.房地产市场一体化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 2013 (24) .
[4]方宏旭.对非房地产开发项目在建工程抵押及登记有关问题的探析[J].中国市场, 2014 (16) .
[5]马海涛.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中的主要风险[J].中国市场, 2014 (20) .
项目的风险及管理对策 篇2
1识别工程建设风险
风险管理如果要顺利全面开展,就应当依据于识别多种多样的工程建设风险。具体在识别风险时,关键应当落实于鉴别风险根源,对于某些不可确定的风险要素都要全面予以挖掘,进而给出了与之相适应的风险评估模式。在全面识别风险的前提下,有关部门应当拟定可行性较强的风险管理规划。相比于其他风险管理而言,工程风险管理体现为更加显著的不可确定性。对于上述的工程建设风险如果没能及时发现,会对项目建设造成严重损失。工程项目风险具有长期性、可预测性及交叉性等典型特征,其中多种多样的风险都牵涉较大的覆盖面与繁多的风险种类。针对不同阶段的项目建设,与之相应的项目风险也存在差异性。伴随工程建设的全面推进,项目风险也将会随之而产生变化。因此在施行项目建设的早期,作为项目决策者很难全面鉴别某些深层次的风险,对其欠缺全方位的鉴别,以至于影响到后期顺利开展项目建设。从风险分类的视角来看,针对工程项目风险一般可以将其分成经济因素、社会政治因素及自然因素引发的项目风险。在这其中,项目建设涉及到相对较强的技术风险,根源在于欠缺全方位的风险评估及风险预测。除了技术风险以外,很多工程项目还可能包含管理风险,其中涉及到恶劣性的质量事故及安全生产事故。因此在真正进入整个项目建设流程以前,针对上述各项风险就要着眼于全面加以识别,见表1.
2全面评估风险
开展风险识别的根本宗旨为全面评估风险,其中涉及到多层次的评估风险流程。具体在评估工程风险时,应当侧重于判断风险存在空间、风险发生时间、出现危险源的条件、工程建设的`期望值及潜在损失等。近些年来,有关部门针对评估项目风险已经开始着眼于构建多层次的评估模型,其评估范围覆盖于质量事故、项目管理制度、项目管理举措、组织方式及其他要素。从模型评估的视角来看,针对风险评估通常而言可以适用决策树、CIM建模评估或者分析敏感性的措施。此外在必要时,项目决策人员还可以借助多目标分析及AHP(层次分析法)来全面估测当前现有的项目建设风险,见表2。除此以外,全面评估项目建设风险还需紧密结合定量评估及定性评估,通过运用层次分析的举措来实现全方位的项目风险评估与风险识别。从基本用途来看,风险评估的侧重点在于识别风险源、推测出现特定风险的概率、分析并且统计风险频率、估测风险后果及给出可行性较强的防控风险决策。作为评估项目风险的负责人员,其应当全面着眼于当前现有的项目建设合同、相关法规以及项目管理技术,结合项目建设的真实状况来全面优化整个评估流程。
3拟定方案并且施行风险管理
工程建设在客观上不能够欠缺风险评估作为基本保障,只有建立于精确评估前提下的风险管理才能体现其应有的成效性。因此可见,风险管理是否能够获得最优的实效性,其在根本上决定于风险管控方案及后期的管理落实。
3.1健全现有的风险管控体系
在目前状况下,某些工程建设企业虽然能够着眼于评估风险,但没能给出可行性较强的风险管控手段及管控对策。有关部门在拟定风险管控方案时,应当能够辨别深层次的风险源,然后给出有效性及适用性较强的风险管控方案。开展风险管控也要保障其应有的方案合理性、方案先进性及经济性等特征。企业有必要凭借信息化手段来全面优化当前的风险管理流程,从而将风险消除于萌芽状态。风险管理体现为明显的综合性特征,因此在着手施行风险管控的过程中,有关部门都需遵照全方位与体系化的基本宗旨。项目风险通常来源于多种多样的原因,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引发严重的项目风险。如企业如果忽视了变更项目合同引发的某些风险,则有可能将会面对后期的索赔,以至于增添额外性的工程建设成本。因此可见,工程建设牵涉的各方都要着眼于优化风险管控的流程,在彼此配合的前提下健全风险管控体系。
3.2妥善施行风险管理
推行风险管理在客观上不仅需要拟定规划,同时也不能忽视了后期的管理落实。在工程建设中,某些风险具备隐藏性的特征,对于此类潜在性的风险都要全面加以监管。因此在施行风险管理时,有关部门还需紧密结合该项目的各项基本特征,因地制宜划分与之相应的风险管控责任。风险管理包含多层次的管理目标,具体在实行目标时都应当密切结合特定时间段的期望值及最大损失指标,从而显著优化了风险管控涉及到的各项基本职责。对于类别与属性各异的项目风险而言,有关部门对此就要给出针对性较强的风险管控举措,确保将其全面纳入当前的项目监管流程中。整个项目建设都要遵照现有的规划来管控短期性与长期性的风险,尤其需要关注远期风险的全面消除。
4结语
经过分析可以得知,风险管理在当前的项目与工程建设中体现为不可替代的价值。通过全面推行风险管理的途径与举措,应当能够从源头入手来化解风险,并且改进现有的项目运行状态。截至目前,多数企业及其有关部门都已认识到了推进风险管理的价值所在,在此前提下也尝试运用多样化的举措来消除项目建设风险。在未来实践中,有关部门针对工程风险管理仍需进行经验的总结归纳,运用风险管理来提升项目建设能够达到的整体水准。
参考文献:
[1]邢怡芳,李岗,郭富权.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组织建设与团队管理[J].西北水电,(1):99-102.
[2]杨丁颖,黄健陵.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行[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12(6):1513-1519.
[3]崔阳,陈勇强,徐冰冰.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J].工程管理学报,2015,29(2):76-80.
[4]陈勇强,顾伟.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9(18):157-160.
[5]常虹,高云莉.风险矩阵方法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工业技术经济,(11):134-137.
项目的风险及管理对策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风险类型;管理意识
1.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类型
1.1政治风险
国际关系紧张、政策变化、政府机关行政干预等各种有关政治方面的事件和原因都会引发的建筑工程项目风险。政治局势的变更、战争的引发会导致社会的不安定,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国家政府机关的硬性要求,强制工程项目提早完工,加大人员与资金的投入,影响了工程的原进度计划与预测。
1.2经济风险
不良的宏观经济形势、资源分配不合理、资金通货膨胀等经济领域中潜伏的不确定因素是导致经济风险产生的原因。经济风险具有广泛性,全球经济危机、物价不稳定汇率波动等会对所有行业产生影响;同时具有局限性,仅限于建筑行业,如政府对基本建设的支持补助情况、房地产行业的波动、材料与劳动力的价格波动。
1.3自然风险
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都是户外露天的,必须考虑到外界炽热或酷冷的气候、受雨雪天气的影响、交通是否方便、水电供应的稳定性、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等造成的项目风险。
1.4工程风险
工程风险是指建筑工程项目在初始设计、施工和移交过程中产生的实现目标的风险影响。它包括工程报价风险、安全施工风险和技术风险。
(1)工程报价风险。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获得工程承包的资格,在招投标过程中降低标价,严重影响了工程收入,为获取利益,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拖欠农民工工资,导致无法按照合同标准、要求履行,给建筑工程项目带来许多风险隐患。
(2)安全施工风险。建筑行业是我国各行业中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的风险行业,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环境十分复杂,安全操作管理制度不健全,违规操作现象严重。一旦安全事故发生,处理方案不及时,影响员工工作态度,延误工程项目的进度。
(3)技术风险。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因技术标准、计算分析模型、系数安全性、施工工艺流程等方案的选择不合理而形成的风险。
2.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资金短缺已成为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普遍现象,项目各参与方缺乏风险管理意识,不愿额外增加防范风险管理的工程成本,而采取了风险不合理转移、风险自留或政府承担的方法。在签订合同附加条款时,将一些风险不合理的转嫁给承包商,短期内业主可能会获得经济效益,无需考虑风险损失,但承包商一旦无法承受转移风险带来的损失,项目将无法完工,业主仍然要接受现实,承担风险。自留的风险一旦发生,所导致的损失同样会对工程项目经济造成打击,加大项目负担。
2.2风险管理相关机构不健全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水平还处于引进、学习阶段,风险管理相关机构尚未成熟,风险管理的相关职能部门定位不明确,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建筑工程项目的担保市场发展还不完善,符合资格条件的担保人数量有限,由于建设工程的专业性要求极高,保险公司和担保公司很难把握好风险的认定。由于工程项目涉及的专业领域较多,政府及建筑行业没有相关的政策或制度规定,现有的中介咨询机构无法更好的为项目风险管理服务。风险管理的相关机构不健全,降低了工程项目抵御风险的能力。
2.3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不完善
在信息化的发展中,数据信息系统的建立代表着时代的进步,然而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系统还不完善,缺乏数据信息的积累与分析。对拟投标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不够准确、透彻,盲目参与竞争,无形中增加了投标成本。没有全面可靠的信息分析,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变化无法更好的预测、控制,仅凭经验草率处理,无法形成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2.4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
我国目前与风险管理制度相关的法律有《担保法》《保险法》《合同法》等,但针对建筑工程的法律法规制度还不完善。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发展壮大,现有的法律法规制度已经出现滞后性,远远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法律法规上的漏洞层层出现,解决方案无法可依,程序制度不规范。
3.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3.1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风险管理意识应贯穿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从投标到合同签订,最后到建筑施工三大阶段都应注重风险管理。在初始投标阶段,要培养投标人对项目风险意识的认知,仔细研究项目实施地点的环境以及项目招标文件,对隐含的项目风险进行预测分析,拒絕盲目决策、投标;在合同签订阶段,为了明确合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分析合同条款存在的潜在风险,明确风险界定范围,分清双方权责;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是风险易于发生的主要阶段,施工现场的复杂多变,使得不可预见性的风险增多,要经常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查,对风险进行实时监控,防范风险的发生。
3.2完善风险管理相关机构
政府和企业要积极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担保市场,组建相关风险管理中介咨询机构,丰富风险管理技术,提高风险管理服务水平。我国专业建筑工程担保公司业务技能虽强,但资金实力一般,而建筑工程项目的资金投资额及风险都非常的大,一般的担保公司不愿为建筑项目担保,因此要引入银行和保险公司共同担保发展,充分发挥三方各自的优势作用,建立强大的担保联合机构。国家要培养、组建一批具备建筑工程风险管理防范能力的高素质的专业人士队伍,充分满足中介咨询机构人才需求。此外,工程项目内部风险管理机构的建立也是必不可少的,明确各部门风险职责,内外兼备,共同防止或减少风险事故发生。
3.3建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数据信息系统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数据分析要实现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建立受地理环境、国际经济形势、人员素质、资源配置等因素影响的风险数据信息系统,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充分利用媒介和信息市场及时获取信息,掌握建筑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情况,并不断对系统进行更新完善,确保数据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
3.4建立风险管理法律体系和问责机制
为了建筑工程项目有序合法的进行与发展,我国政府机关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工程项目的问责制度,加快风险管理的法制化进程。法律法规的制定要针对实践中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多样化,提高应对风险的法律效力,防止风险处理的滞后性,做到有法可依、权责明确,并加强媒体和群众对项目风险的监督、问责制度,增强项目各参与方对风险的关注程度,降低风险带来的经济和人员损失。
4.总结
建筑行业发展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是城市化建设的领导先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成为重点研究对象。目前,我国项目风险管理还存在许多不足与弊端之处,制约着整个建筑行业的稳健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寻求与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相匹配的风险管理模式,增强有关机构的资源配置,与国际建筑行业接轨。 [科]
【参考文献】
[1]王卓.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1):36-37.
[2]尹文斌,要建东,周忠平.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对策[J].企业研究,2013,(10):54-55.
项目的风险及管理对策 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社会效益
由于建筑工程中的不定性因素导致我国的很多建筑工程都发生过令人触目惊心的风险损失。为此, 国内外的专家们通过对建筑工程中的风险进行管控研究在风险管理方面得到很多有利成果。通过对风险进行量化分析, 对风险特点、风险管理对策做出实际分析。将得出的结论应用到项目实践中去, 形成全面、系统的管理链条, 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指导。
1 风险概述
风险管理在各行各业中都应用得到。而建筑行业的风险管理是其中典型。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 在项目进行前结合现状做出一个预测方案。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一般都是从项目开展前的风险预估和项目开展时的风险管理以及项目开展后的风险测算。主要是对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对工程造成的影响做出发风险分析。进行风险分析目的是降低风险概率, 提高效益。
2 风险类型
为了充分预估风险, 降低风险, 必须对风险有一定的了解。建筑工程风险类型包括项目内风险和外风险。项目内风险是对项目本身所具有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
2.1 项目内风险
建筑工程对于技术要求是比较高的。由于技术的不熟练所导致的风险问题是非常严重的。例如:在进行模型分析应用中专业技术不过关导致模型分析错误;施工技术落后, 安全不能保证;新技术应用的失败等。以及后期对工程质量检测出现的数字偏差等。
技术以外的风险损失有计划失当的损失以及管理不当的损失。项目组织者组织不当造成的管理损失, 管理者缺乏经验造成损失、项目进度出现错误、设备失灵、图纸错误等;对于整个工程的成本分析失当造成较大的损失, 或是出现工程管理人变更造成的损失。
2.2 项目外风险
经济形势对市场环境影响不利, 出现了投资低迷现象, 投资环境差。通货膨胀引起的价格上浮, 工程成本增加。
由于气候环境造成的工程损失。例如台风造成的工程延期或是工程现场破坏。一般是和地区性环境因素相关。不利的地理位置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政治环境包括国内政治环境和国外政治环境。相关的跨国工程的政治导向影响对工程的具体进展影响较大。国内施工地区政府的干预以及相关的法律政策的变化造成的工程损失。
3 建筑工程项目存在的风险问题
3.1 整体性风险变化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存在一定的风险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建筑公司必须对风险做出分析, 通过风险分析进行风险规避, 从而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相关评价和管理。建筑工程项目风险一定是一个整体性的风险要素所构成的风险。整体性是对于子风险进行叠加处理分析, 对项目进行总体性分析。但是相关工程实施人员往往会忽略这个整体性分析。
3.2 风险之间连接影响问题
风险与风险之间相互连接, 也就是风险的相关性。相关性即多种因素相互制约的所形成的风险问题。由于多个风险之间相互连接, 则针对一个风险进行风险分析则会出现问题考虑不全面的现象。因此这种连接性是建筑工程中难以规避的风险问题。
3.3 风险动态性变化造成风险的难测
具有实时动态性, 因为建筑工程项目是一个长期性的建设过程, 每一个项目进展阶段都有不同的风险状态。项目建设过程中如果发生一些自然性灾害就会造成工程延期和工程损失。这些不以人为意志为转移的随机客观现实是项目风险存在的客观动态性风险。
4 针对风险问题采取应对措施
建筑公司应该对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客观性以及各种主客观因素所造成的风险损失采取相关对策以降低损失。对建筑工程进行项目分析后, 根据风险的性质和风险特点以及风险影响做出风险控制管理对策分析。目的是降低风险损失提高工程项目的效益, 提高自身对于风险管控的能力。建筑工程项目有三种基本风险管控的方法。三种方法相互补充, 相互结合补足对方的缺点与不足。
4.1 风险回避措施
根据相关的施工工程特点对工程进行风险控制, 风险回避。回避, 就是对预先知道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进行有效回避。回避一些潜在的不确定性, 降低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风险回避措施在建筑工程的风险管控中是比较常见的措施。为顺利实施相关回避措施应该对工程实施做出相关的规章制度约束, 制定一些禁止的规章制度。
4.2 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有保险转移和合同转移两种转移方式。保险转移是对建筑工程项目的保险进行转移风险。工程参加人员一般都会有保险, 通过保险公司对保险的管理来确保意外事故后的保险保赔。合同的转移方式一般就是对合同进行协商, 将风险转移给材料设备供应商等。例如, 当时的福银高速预计会亏损, 但是通过项目部对多方合同的分析, 寻找相关薄弱环节, 制定方案, 利用自身资源, 较少成本, 优化方案, 最后从亏损变成盈余。
5 结语
大部分的建筑企业对于建筑项目的风险管理的认识都不够明确, 对于风险管理所投入的成本低造成的不良影响的损失大。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的研究。本文对风险管理进行了特点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性措施, 对风险管控有一定的参考。为了不断的提高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关的建筑公司要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活动的重视程度。风险管理有利于企业进行资源分配和资源优化。为加强资源优化效率, 减少企业损失, 提高企业效率, 必须要对风险管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为创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而努力。风险管理对于整个社会的安全以及经济效益都是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亚男, 聂彤彤, 徐峰构件化项目管理体系应用研究口现代管理科学, 2012 (2) .
[2]邢燕松, 赵冬梅.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项目的风险及管理对策 篇5
及防范对策思考
伴随当前国家的快速发展,“一带一路”政策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的建筑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逐步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承揽国际工程,但是海外环境和国内环境具有较大的差异,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在海外承揽工程时可能会遇上各种风险。劳务风险便是其中较为复杂且较大的风险,如果没有有效的进行处理,或者没有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防控,很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因此一定要重视海外工程项目劳务风险防范工作,本文重点分析研究海外工程项目劳务风险的方法问题以及相关对策,以供参考。
一、海外工程项目劳务管理面临的环境特点
(一)人员复杂
在国外项目发展的过程中,劳务国际化是重要趋势,需要重视加强国内团队的建设,同时还需要适量的雇佣当地员工补充本地施工人力资源,降低劳动成本,中方员工和当地员工在一起工作由于工作方式、文化理念、宗教信仰等差异,导致队伍管理成为一个难题,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管理的精细化。
(二)生活枯燥
员工每天在工地上生活和工作,成两点一线的状态。从工地到营区再到营区到工地生活较为单调,而且食堂的饭菜质量不高,品种较为单一,和国内生活具有很大的差别,外出劳务人员在长时间工作过程中出现了生活枯燥乏味等问题,影响工作效率。
(三)行为受限
为了保证国外劳务人员的人身安全,企业通常会统一对员工的吃、住、行进行管理,员工往往只能在营区内进行活动,无法外出进行交流,而且外出交通不便,生活非常陌生。员工在生活过程中会出现抵触情绪和压抑的状态,就像生活被限制了自由。
(四)思乡情结
很多国家社会的环境非常恶劣,员工在国外生活是饮食起居不变。很多员工会直观的感受到国内环境和国外环境的差别,因此会产生严重的思乡情感,这种情感在国外申请或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会明显,但是因为路途遥远,施工繁忙高昂的费用导致员工无法方便的与家人团聚,长此以往,员工会在情绪上出现波动很容易产生纠纷和冲突,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
(五)所在国移民政策和对当地劳工的保护
项目所在国在输入劳务人员和职业专业方面具有严格的界定。中方劳务管理过程中,如果无法与项目所在国的管理方案和要求相吻合,可能会导致被移民局强迫遣散或者无法入境等问题,项目也经常受到移民局官员的骚扰,对现场工作产生影响。在当地劳务方面,政府制定了相应的劳务管理规范要求,并且还设立了代表当地劳务权益的工会组织,如果当地劳务人员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权益,可能会受到工会政府和劳务部门的多方挑衅和关注。
二、海外项目劳务风险成因分析
海外工程项目在法律政治社会等环境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别,劳务风险的表现形式和国内有一定的区别,然而造成劳务风险的主要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带来的风险
在项目展开前,劳务人员主要从国内引入。伴随当前国内劳动力成本的进一步增加以及国外建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额的签证费用以及繁琐的手续都导致劳动力成本进一步上升。通过统计分析发现,项目各劳务分包队伍在劳务成本方面的总支出比例甚至达到了48%-72%。由于劳务费用居高不下,导致劳务分包单位无法获得应有的利益,造成劳务团队不稳定,严重的影响了项目的劳务管理工作。
(二)劳务工人工资纠纷带来的风险
吸取国内项目工资纠纷的教训,很多劳务工人的工资卡由项目部门统一办理,并且寄给工的家属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工资直接打入到工資卡当中,让劳务风险大幅度降低,但是在国外施工股市很容易产生新的劳务纠纷,首先是劳务队私下向工人多收管理费,甚至进行威胁,造成劳务队和工人之间出现冲突和纠纷。
(三)工人情绪烦躁压抑带来的风险
在海外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人员在国外长期无法与妻儿之间进行沟通,不能在父母身前尽孝,这就造成工人在情绪方面出现压抑,另外语言不通,生活枯燥,工作监护环境陌生,一些小矛盾甚至会造成很严重的冲突,对项目管理产生了非常严重的隐患。
(四)劳务属地化过程中带来的风险
在海外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劳务属地化已经逐步成为施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共识,但是我国在建设过程中,海外项目主要集中于非洲地区。项目所在国多数处于经济落后的状态,劳务属地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是技术工人缺乏。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滞后,当地工人缺少实践经验,缺乏技能培训,当地劳务人员多数只能适应一些技能含量较低的工作。其次,思想懒惰、工作懒散。当地劳务在项目现场工作中普遍表现的比较懒惰、懒散,没有中方人员看管的话,工作效率极低;第三是项目所在国劳工法律法规,特别对国外企业雇佣本地劳务的管理相对较为严苛。在劳保、假期、工资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果设计不合理,很有可能会导致冲突的产生,甚至会受到所在国劳工法律法规的惩罚。
三、海外工程项目劳务风险防范与对策
(一)调整劳务管理方式
在现行管理体系当中一定要有加强劳务管理的创新,重视劳务管理的精细化,并且对内部管理状况进行改善,对工程队伍的结构进行改进,降低劳动力成本的同时保证工作效率。外籍工人的成本较低,往往只有国内员工的1/5。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在技术专业要求高的施工面和环节以国内劳务为主,配备一定数量的当地工人。在一些简单工作中,可以使用大量的当地工人。在运输和修建队中需要加强绩效体制的建设,对国外工人的工作热情进行激发,让他们的工作效率提高,依照实施效果对各个项目进行推广。中方人员需要负责进行外籍员工的培训,并且加强工厂运作的管理,其他职位都是由受过培训的外籍员工担当,这样可以合理的进行人员的搭配,将施工层和管理层紧密的结合起来,逐步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节省施工成本,进一步对完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合理的进行分工,可以有效降低劳动力成本,规避劳务风险。
(二)规范劳务管理制度
在海外劳务风险防范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首先需要注意依照要求规范化的签订劳务合同,并且制定劳务合同范本,对工作范围、管理费用、工资报酬、休假时间等进问题进行细化和明确。劳务队在安排工人赴国外前,首先需要依照自愿原则来进行劳务合同的签订,并且对保险清单和合同的复印件进行留档备查。一旦在出现纠纷时可以有效的将问题解决,依照合同操作其次需要对户外及人员的劳动和技能水平进行规范化的考核,在招工的过程中保证工人的年龄不超过50岁,并且具有相应的体检证明,用工单位需要加强技能考核,并且对公众进行注明,再赴国外后进行统一的岗前培训。完成培训之后才能进行上岗操作。第三需要对工资发放的制度进行规范化管控,劳务外出打工是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因此企业需要重视对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加强员工工资兑现和发放,保证员工的利益,让他们拿到自己的工钱,特别需要重视加强分承包人员的工资监管,保证员工可以一人一卡,而且能够定时的将工资发放。让员工放心的为企业效力。
(三)合理调剂工人生活
在国外生活往往较为艰苦,信息不便,因此一定要出于人本管理的方式进行安排,帮助他们宣泄情绪,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科学的进行规划,适当的进行安排,比如完善宿舍配套设施,设立独立卫生间,定时打扫,保证宿舍区整洁卫生;在饮食方面,确保食品卫生,食材多样,保证每个员工的健康饮食;配置电视、网络、健身器材等娱乐设施,定期举办一些集体活动,丰富员工业余生活,给员工营造一种安全、轻松的生活工作环境;另外还需要注意加强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联系,在工程产生问题时,员工可以及时反馈意见,管理人员可以定期走访员工,帮助员工解决出现的问题,让员工的精神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四)提升属地管理水平
(1)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提升外籍工人用工层次。需要注意让培训体系进行完善,让外籍工人的用工层次提高,通过实验分析发现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加强上岗培训工作,系统化的进行技术人员的培训,并且对新招的外籍员工进行安全管理方面的初步培训。通过考核之后,筛选一些工作能力强、头脑较为灵活的外籍员工,在工作时安排中国师傅手把手进行教导,让他们的技能水平提高,并且对一些工作时间较长且表现较好的外籍员工进行选拔,依照工种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脱产系统培训,使其成为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
(2)健全完善权益保障机制,增强外籍工人认同感。需要重视对权益保障体系进行优化,让外籍员工的认同感提高,需要注意对外籍工人的营地标准和生活条件进行明确,让外籍员工在生活过程中具有一种舒适的感觉,尊重外籍员工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要求中国管理人员不能歧视打骂外区工人,另外还需要注意允许外籍工人依照他们的工作习惯按时做礼拜。根据信仰对伙食进行特殊安排,让外籍工人在安全规范和劳保用品方面的发放制度进一步规范化,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让他们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提高保证工人的自身安全。另外依照规范进行劳保用品和工资的发放,对岗位进行统一安排,依照工资标准进行执行,维护外籍工人的合法权益,对外籍工人的团队进行有效管控。
(3)对当地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研读,提升属地法治化管理水平。需要具体分析所在国的法律法规,让属地法制化管理的水平提高,通过国外的法律武器为企业的发展与项目的有效进行保驾护航,需要组织相关的劳务管理人员进一步研究国外的法律法规,并且邀请专家来讲解劳动法,推行外籍工人的聘用法制化,对劳动合同进行规范化建设,保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避用工风险。另外还需要注意深入的了解当地的整体水平,重视用工管理,如果依然还是使用国内的管理模式,很容易导致项目管理过程中产生问题,造成劳务人员不服从管理等情况,造成一些法律纠纷。在众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劳动保障,因此需要重视加强劳务管理的执行力度,首先需要研究分析整个地区的劳务法规,分析项目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劳务风险,趋利避害,进一步加大劳务用工数据化管理的实施。
(4)做好外围工作。需要积极加强外围工作和当地的劳务管理局等进行对接,依照要求及时进行项目管理的报备,与当地雇主委员会相结合,积极加强管理做好权益保护,工作创建更好的劳务风险防范体系和环境。
(五)加强施工现场及营地的安保工作
相比于国内很多国家社会治安不稳定、恐怖主义、天灾及传染病时有出现,影响人们的健康,需要企业需要深化組织管理,保证员工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是员工具有安全感,另外还需要重视安保建设,聘请当地保安日夜巡逻与当地政府之间进行沟通,联系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完善各种安保规章制度,做到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
四、结语
海外EP项目风险及对策浅析 篇6
【关键词】EP项目;汇率风险;进度风险;采购管理
引言
随着EP模式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大型项目,国外的大型工程公司进行了EP各项内容的研究,如对EP模式下项目的融资、安全、质量保证等进行研究,有多篇论文在国际会议上已发表。因我国 EP 模式发展不成熟,国际市场上重大项目的管理承包,大部分是由外国公司承揽。中国公司即使承揽了部分设计、施工的分包工作。本文从“汇率”、“进度”、“采购管理”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方案以指导我国EP项目在海外的开展。
一. 海外EP模式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海外EP项目的实施在汇率、进度、采购等方面都面临诸多挑战。
1.汇率。由于国外项目以外币计价,这决定了项目面临汇率风险。承包商难以控制汇率变化,其损失由承包商直接承担。为规避风险,可与银行签订远期结汇协议,进行锁汇操作。但银行的报价汇率并不是真正的优惠。且项目的收款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并不能每次都可以按合同约定得到进度款,所以也无法按约定与银行交割。从锁汇的操作效果来分析,锁汇的确是有一定作用,但收益有限也不稳定。
应对汇率风险的措施:1)与业主签定EP合同时制定浮动条款:约定当汇率波动超过可承受的风险水平时调整合同价格;同时在签约前要加强对全球局势和宏观经济的分析,在投标阶段考虑汇率风险,计算好风险预备金;EP项目周期长,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关注汇率变化,随时应对减少损失,如与业主协商提前支付工程款、进行锁汇操作; 2)国务院2014年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内四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我国与韩国、阿根廷等多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这些新的政策为我们规避汇率风险提供了新渠道。
2.进度风险。 海外EP项目拖延现象严重,这对项目管理有很多负面影响:资金不能按期收回、成本增加、设备风险增大、罚款等。业主方面,一是施工速度慢,其次是资金紧张。国外的EP项目受到劳工方面的局限,施工依靠当地的力量,在国内1个月的工程,在国外要2-3个月才能干完。承包商方面,不能按时完成设计和交货,业主可能对设备出厂检验时提出异议并要求整改,造成设备交货延期。
拖期是项目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将工期的起算日和预付款支付时间相结合,为项目赢得时间,尽早安排设计和供货; 2)在项目准备阶段提前找出设计和供货的关键线路,对各关键工作重点控制,发现问题随时处置,加强对项目进度控制;3)对供货商的制造进度和质量进行管理,确保按期交货防止设备出现大的质量和进度问题; 4)在合同中约定当非承包方自身的原因造成拖期超过一定期限(如3个月),业主应支付剩余工程款或分担承包方由于超期而造成的损失;5)针对外国施工单位的经验欠缺,承包方应给予外方指导,尽量减少因经验不足造成的返工和延误。
3.采购管理。工程设备材料占合同的比重大、类别多、技术性强,稍有失误会导致亏损。加强采购管理,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成功意义重大:1)建立和完善采购管理制度。企业要形成一系列采购管理制度,对采购模式的选用、程序的确定进行明确规定,保证海外项目采购的顺利进行。我国采购模式应当随着国际市场的变化而调整,有利于我国建筑业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的效益提高。当务之急一是加快修改相关的建筑法律法规,使其能够适应海外工程采购模式灵活化的要求,二是要建立项目采购管理的专业化常设机构。2)使采购与相关部门良好对接。项目采购先要由使用部门提出采购计划,审批后由采购部门采购。在全过程各部门要有效协调。在项目的各阶段,采购部门都有相应的职责,如海外EP合同签订之前的投标,采购部门要配合报价部门进行投标报价。弄清工程材料的规格、品牌、数量要求,及时进行市场价格调查,力求向报价部门提供准确信息,给出合理价格。合同签订后,采购部门还应配合采购和供货。因此项目采购必须多部门协调才可最大限度提高采购效益。3)完善供应商评估机制。采购还要综合考虑其他要素,如材料价格的市场浮动、施工计划和方案、进货时间和批量、资金的周转、汇率和利率等。对于这些情况的综合考虑还有对供应商资金和信誉的考察,了解订货合同中的各种限制条款,就可以表现为对供应商的最终选择和评估,最终选择可靠的供货商,总的原则是要尽可能地化解采购风险,降低采购成本和增加项目效益。4)对采购的主要环节进行控制。一般采购工作的基本程序:编制采购计划;接收采购文件;确定供应商;编制询价文件;报价的评审;签订采购合同;催交;采购检验;包装、运输;交接及收尾服务。其中各环节的工作都需要按计划有序进行,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的采购质量,因此采购机构要切实加强管理,对关键环节实施有效的控制。
二.结论
海外EP项目管理项目干系人多,项目阶段放行口多变、物流运输方式多样化,移交要求更严格,因此优化EP模式管理意义重大。可一定程度解决项目资金不能按期收回、成本增加、设备风险增大以及罚款的负面影响,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来降低EP项目风险,从而优化EP项目管理体系,达到可交付要求。
参考文献:
[1] 徐强. 浅谈境外工程总承包项目的管理和运作——以阿尔及利亚某石油工程EPC项目为例[J].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8(05).
[2] 罗振华,谭大璐. 应用物流管理思想改善EPC总承包项目中的采购工作[J]. 建筑经济,2006(02).
[3] 刘靖,黄有亮. EPC总承包项目采购管理中信息沟通问题研究[J]. 建筑管理现代化, 2007,(06).
[4] 黄世红. 谈EPC总承包项目抵免税和资产交付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商业会计,2006,(12).
[5] 包世洪. 对提高总承包项目设备管理能力的探讨[J]. 建筑机械技术与管理,2007,(06).
[6] 颜世强. 在非洲实施总承包项目的几点体会 [J]. 四川建筑,2008,(03).
[7] 陈志. 并行工程在EPC总承包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天津大学,2008.
[8] 薛锋. 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的思考[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9).
[9] 王进友. EPC总承包模式下的项目设计管理研究 [D]. 天津大学,2008.
[10] 杜正海. 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项目物流运作[J]. 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5,(05).
[11] 刘国林. 物流系统总承包项目投标及实施管理[J]. 邮电设计技术,2006,(11).
项目的风险及管理对策 篇7
关键词:公路项目施工,管理风险分析,对策
0 引言
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物料, 比如:沥青、水泥、钢筋、凝合剂等。原材料供应商的供应能力, 将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原材料或能源价格的浮动, 也会带来施工成本较大的波动。并且项目建设和运营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 如:机械设备、水、电的供应, 铁路运输、邮电通讯、辅助道路等等, 不论是机械设备安装或调试失败、维修不当, 或者水电供应不足、运输系统不合理等等, 都会降低施工效率。
本文针对上述风险因素, 结合公路工程风险特点及风险管理内容, 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措施, 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其可行性和实效性。
1 风险管理概论
1.1 项目风险管理
所谓项目风险管理, 即在是项目周期中对整个项目中所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寻找、辨识, 并在准确评估的基础上选择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以此起到降低风险、减少损失的作用。在工程建设中, 该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将直接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通过风险预测, 能够在提前预判风险的基础上获得更高收益, 而通过转移风险, 则能够将潜在损失转移到其他主体当中。
1.2 风险管理目标
在管理目标方面, 要保证企业发展目标能够同企业管理目标保持一致, 即保证同企业的特定属性以及存在环境保持一致。在企业目标方面, 其包括有企业发展、企业生存、企业权利以及企业利润等。其中, 顾客、材料供应商、竞争对手等则是对企业环境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而企业特有属性则包括有企业数量、性质、个性以及发展历史等。在实际对风险管理目标进行确定时, 则需要对上述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管理目标方面, 一般具有以下几点:第一, 降低建设成本、提升工程效益;第二, 保证收入稳定, 能够安定局面;第三, 树立良好信誉, 做好变故应对。
2 公路工程风险的特点及风险管理内容
2.1 公路项目风险的特点
①建设期风险发生的频率高。由于公路项目建设工程周期长, 不确定因素多, 人为或自然造成的工程风险交集, 进而导致风险损失频发。例如, 在施工过程中因发生洪水、地震或飓风等造成工程损害, 材料和器材的损失。
②公路项目风险具有很强的阶段性, 即相对高风险的项目建设阶段和相对低风险的项目运营阶段。
根据项目发展的时间顺序, 项目风险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在项目建设阶段, 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工程用地和设备、支付工程施工费用, 贷款利息由于项目还未产生收益也计入资金成本, 随着贷款资金的不断投入, 项目风险也随之变大。在项目建设接近完工时, 项目风险也达到或接近最高点。项目进入运营阶段后, 随着项目正常运转, 能够产生足够的现金用于支付项目的各种费用, 偿还债务, 为投资者带来理想的收益和利润, 项目风险随着债务的偿还逐渐降低。
③公路项目风险具有复杂性。公路建设项目由于其规模大、建设周期长, 所涉及到的风险因素较多。按照风险产生的原因分为政治、社会、经济、自然、技术等因素。这些风险都会不同程度的作用于建设项目, 特别是项目所在地政府的参与和政府利益的体现, 由于利益相关方众多, 使得风险因素错综复杂。
其风险复杂性还表现为其表现形式的复杂性。在项目中, 一个参与方可能担任一个或多个角色, 这也就使得同一风险对不同参与方以多种不同的形式表现。例如, 技术风险对于承建方来讲是指建造过程中工艺水平、设计、施工条件等因素带来的技术方面的风险;而对于运营商来讲, 主要指项目本身在设计、操作、升级、实用性等方面带来的风险。
④政府在公路项目风险管理中地位特殊。对于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的政治、经济、金融政策以及对项目的态度都对项目风险存在巨大影响。因公路项目的最终产品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 政府保留对项目监督、介入等行政权力, 即政府认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侵害, 就可单方面中止合同并收回项目。政府还可以通过对项目进行立法进而调整和约束项目公司的行为, 这也就使得在项目中, 政府获得丰厚的收益, 却承担较小风险。
⑤风险损失的关联性。由于公路项目涉及面较广, 同步施工和接口协调比较复杂, 各分部分项工程之间的关联度很高。各种风险相关联呈现出相关分布的灾害链, 使得此类工程产生特有的风险组合。
2.2 风险管理的具体内容
(1) 工期风险。
工期风险, 主要是指因影响因素的存在使工程建设周期得到延长, 不能够及时投入运营。在公路工程中, 其具有以下影响因素:第一, 项目组织。项目所具有的组织结构不能够同承包商工程计划以及目标良好符合、不能够良好实现项目全局控制以及无法保证决策统一性等;第二, 项目环境。业主在程序以外方式对工程建设产生干预, 施工区域周边居民以及当地政府产生干扰等;第三, 项目经济。项目经理在工程运行中发生更换, 处理事务存在犹豫不决情况, 且少高层、下级支持等;第四, 项目组成员。缺少专业岗位人员、没有做好任务科学安排等。
②费用风险。
费用风险包括有报价风险、财务风险、投资增加、回报率降低以及成本超支等。在公路工程中, 其具有以下影响因素:第一, 项目组织结构。工程组织结构不能够对工程运行需求良好满足, 所具有的组织结构不利于工程全程以及全过程控制, 在资源获取方面过于复杂, 没有正确选择项目管理软件等;第二, 项目组织环境。工程所在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不高, 监理人员综合素质不足、领导以及周边居民对项目产生过多干预以及干扰等;第三, 项目控制。没有做好变化因素影响分析, 项目结果没有正确评价等;第四, 项目预算。成本预测不精确, 没有做好分包单价、材料单价以及劳务单价的固定, 存在较大通货膨胀等。
③质量风险。
质量风险主要为工程因工艺、材料方面的原因不能够按时通过验收, 或者在评价完成后整体质量没有满足标准要求等。在公路工程中, 其具有以下影响因素:第一, 组织结构。即该项目组织结构没有符合项目内容以及业主需求;第二, 分包商。分包商自身在经验、技术方面存在不足, 没有制定正确的施工方案等;第三, 项目控制。在工程建设中没有做好项目管理, 使项目结果评价效果较差, 没有按时、准确的完成行动等;第四, 监理。监理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 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履行监理义务。
④安全风险。
安全风险主要为因人员健康问题、设备损失以及人员伤亡情况出现所导致的经济损失以及法律处罚等。在公路工程中, 其具有以下影响因素:第一, 组织结构。整个项目施工过程没有形成文件;第二, 项目实施。没有对安全工作做好沟通, 安全管理人员职责履行不到位, 出现擅自离岗等情况;第三, 项目控制。没有正确、完整的完成行动;第四, 分包商。在安全工作方面没有正确、及时完成相关行动。
3 公路项目施工管理风险评估指标及评估体系
3.1 评估指标
在公路项目工程中, 需要企业从项目的成本、质量以及工期这几方面进行管理。此外, 管理风险评估指标也需要根据上述因素的影响情况进行建立。在整个过程中, 由于主要以人员的方式实施管理工作, 则也需要将管理人素质作为一项风险指标进行管理。
3.2 风险评估体系
体系建立:在对影响项目成本、质量、施工进度等方面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对不同类型风险产生影响的大小以及产生的频率等进行量化, 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评估体系, 它分为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估两部分内容, 评估内容和评估流程如图1和图2所示。
4 基于风险评估体系的风险防控措施
根据预先建立的风险管理体系, 提出配套的公路施工风险防范措施, 内容如下:
4.1 管理风险分配
4.1.1 兼顾整体效益
在工程建设中, 如果项目成员在整个项目中都不承担风险, 则很难在工程开展中表现出良好的控制积极性。对此, 就需要能够做好风险的分配工作, 并按照以下准则进行:第一, 谁能够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有效的防止或者有效转移, 则需要由其对相应的风险责任进行承担;第二, 谁在风险控制方面方便、可行且有效, 且仅仅只有通过其努力才能够对风险进行降低;第三, 通过对风险的科学分配, 能够在落实责任、实施计划的同时更好地对技术革新以及技术管理的积极性进行发扬。
4.1.2 体现公平合理
从公平合理角度而言, 则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保障:第一, 风险的权利同责任应当具有良好的平衡性, 对风险的承担不仅是一项责任, 同时也需要承担风险产生以及开展风险控制存在的损失, 即需要责任承担者对风险进行控制以及处理的权力;第二, 实现机会同风险对等, 风险承担者需要同时对风险控制机会收益以及控制收益进行共享;第三, 合理性以及可能性。即在风险控制的过程中给予承担者计划、控制以及预测的可能性, 并为其提供风险控制的相关信息以及时间, 使其更有依据做好相关控制工作。
4.2 风险对策
当完成存在风险的分析工作后, 则需要寻找办法对这部分风险进行减少、转移或者消除。作为风险承担者, 需要通过科学计划以及对策的应用对其进行应对:
①当项目建设初期, 就需要做好本工程施工环境的前期调查, 保证项目建设能够获得周边居民的理解以及政府支持。
②根据项目类型的不同, 进行风险分类, 并选择适合的项目经理。对风险进行分类时, 按照以下步骤开展工作:第一, 其将总成本分解成一套可供我们分析的成本集合。首先, 其会将整个项目的总成本分解成不同主要项目的成本, 其中, 对主要成本项目进行组成的即为一级成本项目, 而该类型项目又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在此基础上不能够再分解的, 或者能分解、且只能以均匀分布方式进行分解的项目, 而该类项目我们则可以称之为基础成本项目。而另一类则是具有不同特点、且种类也存在不同的元素集, 在不断分解的过程中最终能够对该项目的风险影响进行较为准确的定位, 使项目的风险能够能够处在具有较少基础成本项目且能够合理分析的组合集中;第二, 在成本分解完成后, 则通过不同成本项目风险的考虑, 对基础成本项目的影像图进行计算。在该项工作当中, 首先需要对其中的每一个成本项目进行逐个的风险辨识, 在获取其风险因素集合的基础上对不同风险因素的风险概率分布曲线进行估量。在获得该估计值之后, 则能够在此基础上获得该风险因素出现时, 基础项目风险概率曲线情况。对于这部分风险因素而言, 其在项目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并不是都将出现, 而是仅仅出现一部分, 具有着较强的随机特征。根据该特点, 并联概率曲线的叠加称作概率乘法, 即由一系列两概率分布连乘获得;第三, 在上述成果的基础上对工程的不同类型成本项目风险进行组合, 最终对该项目的总成本风险进行确定。
对于具有较大风险的项目而言, 则需要指派最得力的管理以及技术人员。同时, 需要将工程风险责任科学的落实到不同组织单元中, 使全体人员都能够形成良好的风险意识。此外, 在设备、人员以及资金方面需要做好保证, 并做好严密的实施控制。
③在工程运行中, 要加强对于分包队伍的管理。首先, 要尽可能选择具有较高管理能力、技术能力较强且具有较高信誉的队伍;其次, 要保证对方提供担保, 以此降低资信风险;最后, 可以实施风险准备金计划。即在计划中额外加入一笔费用, 以此应对不可预见风险。
④为了进一步降低风险出现可能带来的损失, 需要由多个部们对工程项目进行承担, 以合作方式共同承担风险。
5 案例研究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H省中段工程, 全长134.45km, 其中高速公路主线工程全长94.15km, 高速公路联络线 (二级公路, 路基宽度15m) 路线全长40.3km, 沿线设置完善的安全设施、服务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
本项目从2005年11月初至同年12月底进行准备、实地勘察、资料补充收集及现场方案研究, 2006年1月初到2月底进行方案优化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同一年3月~12月完成全线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工期为2007年1月~2010年6月, 施工期为42个月。
项目施工阶段, 由于资金分配不合理, 施工控制也不到位, 导致项目施工曾面临造价超预算的风险。原本施工部分估算总金额为529880.13万元, 但是开工后材料采购价格就与国际市场价格存在差异 (如表1所示) , 仅材料总价将会出现3.8万元的亏损。
施工部门及时发现了这一问题, 启动了风险预警程序, 并尽快对材料价格部分重新进行了市场调研, 最终稳妥的将材料采购总价控制在了合理的区间范围, 最终节省了4.3万元材料采购成本, 未出现亏损。
本工程的材料风险控制案例验证了上文风险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说明它能够帮助施工单位有效规避风险因素及其带来的经济损失, 从而保证工程顺利建成并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6 结论
在公路项目建设中, 经常会因为各方面因素的存在使项目的进度、安全以及质量等方面出现风险。在实际工程建设中, 需要对风险管理工作引起充分的重视, 以科学措施的应用保障项目的安全、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刘凯.浅谈公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03) :192.
[2]聂国才.公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探索[J].交通标准化, 2009 (07) :133-135.
项目的风险及管理对策 篇8
然而, 我国项目融资发展较晚, 很多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 对项目融资的风险认识不全面, 重视程度不够, 总体的风险管理水平比较落后, 影响了项目融资在我国的发展, 不能充分发挥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此, 我们必须深入挖掘项目融资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加以解决, 进一步发挥项目融资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1 项目融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理论基础薄弱, 实践指导力不足
在国外, 项目融资理论研究较早, 应用得也比较成熟, 其中关于项目融资中如何识别、评价、分析、控制和应对风险的研究, 借鉴了传统的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在实例中的运用, 适用性强。而在我国, 项目融资应用时间短, 相关的风险管理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在已有的研究资料中, 大多数学者仅针对某一类具体项目的风险管理方法进行研究, 难以移植到另一类型的项目风险管理中, 且研究多停留于定性分析上, 偏向于纯理论研究, 缺乏定量分析, 可操作性不够。总体而言, 虽然我国项目融资的相关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 但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联系实际的理论体系, 理论研究对项目实施的指导性和适用性不强。
1.2 法律法规不完善, 法律依据混乱
首先, 项目融资的参与方较多, 风险管理过程中需通过各种合同文件以及信用担保协议, 将风险在项目融资参与方之间进行合理地分配。这一过程中涉及多个利益主体, 其中包括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 多方利益主体的行为必须通过一套完整系统的、对各方均有约束力的法律政策体系加以约束。如若法律环境太差, 必然加大风险管理工作的难度, 并容易引起各方利益主体的纠纷。其次, 项目融资本身往往触及到国家产业政策、外商投资政策等, 倘若缺乏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来明确划分鼓励类、允许类、限制类或禁止类项目, 很可能影响利益主体的风险识别, 进而影响项目投资决策。而从我国法律现状来看, 专门针对项目融资的法律法规还未制定, 而直接涉及项目融资的法律法规少而分散, 且相关法律因为由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制定, 缺乏一致性、系统性, 一些条款甚至出现了相悖的情形。除了直接法律依据外, 针对项目实施中的各环节, 还存在一些间接相关的法律或者规章, 比如《担保法》《外资企业法》《保险法》等。一旦发生纠纷, 各利益主体往往倾向于选择利于自身的法律条款, 从而造成法律依据混乱的场面。法律依据的缺失和混乱, 加大了项目融资实施的不确定性, 也增加了风险管理的难度。
1.3 金融市场欠发达, 融资工具单一
目前, 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 金融市场不断改革, 金融政策推陈出新, 但相较西方发达国家, 我国金融市场还很不成熟, 增加了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难度。从资金来源看, 境外的外汇融资一直是我国项目融资重要的融资方式, 人民币与外币之间能否自由兑换是各个利益主体关注的重点。而我国严格的外汇管制措施无疑加大了项目融资的汇率风险, 汇率的频繁变动要么打击外国投资者的积极性, 要么加大项目公司的融资成本, 均不利于项目融资在我国的推进与发展。从融资渠道看, 在我国企业项目融资中贷款仍是最主要的筹资方式, 股票、债券或其他衍生金融工具运用不够, 融资渠道过于单一化, 加大了融资成本, 降低了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项目融资的成功率, 同时不利于分散风险, 信用风险大。
1.4 中介服务机构缺乏, 服务水平有限
近年来, 随着项目融资的发展, 对项目融资风险管理中介服务机构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然而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缓慢, 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工程保险经纪人以及项目融资风险咨询公司。一些保险公司尽管开展了与之相关的保险业务活动, 但是缺乏专业顾问的分析, 服务水平有限, 可提供的险种类别欠缺, 保单形式单一固化, 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及客户多层次全方位的要求。一旦发生纠纷, 很难最大程度地帮助企业维护权益。照此发展, 中介机构将难以获得项目企业的认可, 既不利于中介机构自身的发展, 也无助于企业项目融资的风险管理。
1.5 企业内部项目融资风险管理水平差
长期以来, 我国企业管理层的项目融资风险意识淡薄, 对风险认识不够全面。许多企业内部缺乏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 项目融资风险管理发展缓慢, 管理水平落后。从风险识别来看, 我国企业习惯聘请国外的风险专家来全权完成, 一方面加大了管理成本, 另一方面由于宏观环境的差异, 外国专家未必能够准确把握国内企业特有的风险点, 直接影响了后续的风险评估与控制工作;从风险评估结果来看,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运用数理统计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但因我国数据信息化晚, 历史数据的收集工作繁琐, 而且缺乏有说服力的评定标准, 大大影响了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从风险管理措施来看, 项目负责人存在一定的“盲区”, 偏好于采用消极的风险回避手段或风险控制手段, 而忽视了最合理的风险转移手段。这种手段最符合项目融资风险分担的特点, 可以在保证收益的情况下, 将整体损失降到最低, 但其操作难度也很大, 对风险管理人员专业化要求也更高。
2 完善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主要对策
2.1 强化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 只有加强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 才能更好地促进项目融资在我国的发展。在研究内容上, 需加大能够切实指导实践的理论研究, 引进国际的先进理论, 结合中国国情, 积极总结各个领域的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经验教训, 创造风险管理的本土化方法;在研究队伍上, 开设相关学科的专业学习, 开展各种学术以及实践交流, 推动企业与国内科研院校、研究团队的联合研究, 共同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在研究方式上, 多引入量化分析手段, 采取实验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
2.2 明确法律依据,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针对法律依据混乱的局面, 全国人大、国务院或者其他指定立法部门应尽快制定专门针对性的法律法规, 明确项目融资过程中应遵循一般性的原则, 以及项目各个环节的程序性规则, 指定法律依据冲突时的优先顺序, 明确各参与方的权利义务, 形成以专门法为核心, 以《担保法》《公司法》《外资企业法》等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完善透明的法律体系。并根据实际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增加补充条款, 切实做到有法可依, 降低项目融资风险和风险管理难度。
2.3 加强金融体制改革力度, 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的成熟度和金融工具的多样性能够直接影响项目融资风险分散化程度以及风险管理措施的实现。因此, 我国的金融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方面大力推进商业银行的发展, 不断拓展业务范围, 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金融机构体系, 鼓励国内的商业银行积极参与项目融资;另一方面, 逐步放宽金融服务市场, 在适应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创造多种金融工具, 拓宽融资渠道。企业在发展金融市场时, 应注重与外资金融机构的合作, 学习外方开发资本市场的经验。除此之外, 对于外汇管理体制我国还需要适当地放松, 加大人民币自由兑换程度来降低外汇管制所带来的汇率风险。
2.4 加快建设中介服务机构, 提高服务水平
专业的中介服务机构对项目融资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也是全面推动项目融资发展重要的外部支持力量。我国现阶段亟需大力培育合格专业的工程保险代理人、经纪人以及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咨询公司, 对项目开发的全过程提供专业化的风险管理服务。对此, 国家层面应对中介服务机构提供鼓励优惠政策;中介机构自身应加快专业团队的建设, 一方面提高员工招聘标准, 另一方面注重后期培训, 可聘请国际专家授课, 加强经验交流, 选派优秀员工进行海外实践, 提高专业水平。除此之外, 中介机构需加大研发投入, 创造针对性的保险类型, 健全项目融资风险担保制度。
2.5 提高企业内部项目融资风险管理水平
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出发点或者基础在于项目公司自身的项目风险管理水平。因此, 大力提高企业内部项目融资风险管理水平, 是发展项目融资的基础保障。首先, 企业管理层应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着眼于长期发展, 增强战略观念, 并将这种观念从上自下普及到一般员工, 形成内在的企业文化。其次, 建立内部项目融资风险管理机构, 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 培养一批熟悉金融、法律, 同时具备融资技巧、熟悉风险管理手段的专业人员。在项目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可以聘请国外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参与, 但一定要求有企业内部员工全程参与, 避免因文化体制差异带来的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偏差。再次, 在项目实施全过程中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与监督约束机制, 从而切实保证各尽其职, 提高风险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最后, 推进项目融资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 建立融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系统及风险应对系统等, 及时识别、评估及应对风险, 全面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对条件有限的中小企业, 则需积极借助中介机构等外部支持。
总之, 随着项目融资越来越广泛地运用, 上述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将越发凸显。政府与企业需立足现实情况, 加快内外部环境的改善, 创造有利的风险管理条件, 全面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进而推进项目融资在我国长期健康地发展。
摘要:项目融资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 近年来在我国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筹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项目融资在改善项目吸收资金水平的同时, 也因涉及的项目规模大、工程时间长、参与方多、有限追索等特点, 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做好风险管理, 是项目融资成功的基础, 也是推进项目融资发展的有利保障。本文从实际出发, 对我国企业项目融资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 并提出解决对策, 为加强项目融资风险管理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项目融资风险,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沈梦瑶.项目融资的风险管理研究[J].商业经济, 2014 (07) .
[2]贯君, 张文.浅析我国项目融资风险管理[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1 (01) .
项目的风险及管理对策 篇9
一、高速公路BOT项目
BOT是一种集融资、建设、经营和转让为一体的多功能投资形式, 尤其体现在融资上。高速公路属基础设施, 其建设、管理和经营是政府的权利和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但高速公路建设资金需求高, 投资规模大。近年以来我省财政资金紧缺。为快速发展我省高速公路, 必须引入BOT项目, 通过BOT项目引入社会资金投入到我省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管理经营中去, 不仅解决政府资金的不足, 还满足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高速公路的需求, 大大提高了高速公路的运作效率。
二、云南富砚高速公路情况简介
云南的富砚高速公路位于云南省的东南部, 从富宁县起, 直至罗村口并与富宁高速公路相连接, 途中经过八宝、老街、石洞等村镇, 终点到达砚山县, 相接于平远街高速。富砚高速总长140km左右, 云南省富砚高速公路的建成大大缩短了富宁、广南以及砚山之间的通车距离。
云南省富砚高速公路是我国“五纵七横”的主干线, 以衡阳为起点, 途经桂林、南宁直至昆明, 是云南省高级公路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条主干道连接了广西和沿海各港口的交通运输, 成为重要的运输大动脉, 同时还作为天宝、河口等相对边境口岸主要的路线, 其建设的重要程度不可小觑。不但解决了通云南直接出海的问题, 对云南省的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云南省富砚高速公路的BOT项目是按照四车道、全封闭的道路标志建成的, 其富广段的桥隧道比值是32%, 而广砚段桥隧道比值是24.3%, 具体的技术标准如下图表显示。
这个项目云南省早在2005年就开始建设, 2008年实现通车, 建设工期近3年。云南富砚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注册的资本达到4亿元, 其中的90%为企业占有, 云南省的公路局占了其余的10%。本项目采用BOT模式建设, 建设时间为3年, 被批的收费时间是30年, 总共33年。直到08年建成为止, 项目的投资超过了80亿元。
三、BOT项目在云南富砚高速公路中的应用风险
1、BOT项目在云南富砚高速公路中的应用风险
富砚项目的总投资达到了80.6亿元, 其中贷款就有52.39亿元, 在开工的一年间项目长期贷款没有落实, 只能靠注册资金4亿元、交通补贴5亿元、交行3年贷款的6亿元来维持, 且富砚高速公路投资回收的周期较长, 在富砚高速公路的成本中, 预支成本超过了概算的10%, 而在现场设计和物价的上涨影响下, 总投资超过了概算的14.4%, 本息压力大, 项目回收期延长。这些表明BOT项目在云南富砚高速公路中的应用存在筹融资风险。
此外, 富砚的BOT项目风险还表现在另外两方面, 首先云南属于我国的东南部, 喀斯特地貌地质复杂, 溶洞地下水较多, 而桥隧已经占比例的28.1%, 难度非常大;其次是BOT项目分成了25各标段, 后续工程2个, 设计单位2个, 建立单位8个, 组织和管理相对困难, 不利于项目整体的推进, 存在完工推迟等风险。
2、云南省富砚高速公路存在的风险分析
云南省富砚高速公路的建设项目是有生命周期的, 设定目标确定风险管理活动, 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围绕该项目的目标和相关的章程, 严格依照执行组织风险管理相关政策的指导, 详细考虑到风险的各种因素以及承受能力, 定期对工程的计划实施过程开展相应的会议讨论。
识别富砚高速公路的项目建设风险, 是一个反复作业的工作过程, 必须严格考虑到有可能影响其中任何一个项目的风险情况的发生, 详细记录每一个风险的特征和分析情况, 不断对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常用的比较有效的风险识别法包括德尔菲方法、头脑风暴法、财务报表法等等, 下表采用德菲尔法和工作分解结构法对云南高速公路展开相对的调查研究, 并得出BOT项目业主风险评价指标的体系图。
由图表1可以看出, 因为各项指标对项目工程的影响因素大不相同, 所以除了可以采用统计的方法获取相关指标, 还要借助专家评分法, 这样才能使风险评估工作得到很好的解决。由于云南高速公路BOT项目有关的风险因素太多, 为了能够全面、准确而有效地评估云南高速公路的BOT项目风险, 就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高速公路BOT业主风险进行详细的评估。
(1) 政治风险。此类风险可以分为国家风险和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稳定风险两大类, 前者是由于某种政治原因而被强制性而产生的风险, 后者则是由于国家的法律制度、税收政策等原因产生敏感性风险。政治风险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例如:提出开发的项目未能得到政府的许可, 开发过程中遇到工程延误等情况造成建设费用增加;政府对原来的收费标准进行了调整, 势必会影响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开发;政府对土地政策或是环境保护等要求发生了改变, 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这也会造成高速公路工程工期的延误还有费用的浪费后果。
(2) 金融风险。云南省富砚高速公路的建设规模比较大、投资达到4亿元, 建设周期超过3年, 我国对于高速公路建设有相关的规定, 投资者投资的门槛很高, 出资必须占总额的35%, 融资难度比较大, 而且很多融资结构不合理从而促使了风险的增加。此外, 金融的风险还体现在通货膨胀的变化带来的不稳定性上, 如果通货膨胀比预期要高, 那么就会高于国家所批准的概算价格, 这就导致投资者要追加投资和融资的数额。规模大, 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会导致投资回收的周期增加, 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
(3) 市场风险。目前我国为高速公路的经营期设置的时间不能超过30年, 而往往高速公路的BOT项目投资占用的期限就长, 还必须通过政府的准许和协助, 即便这样的高速公路投资在一定时间内会产生一定的垄断, 但是也不能排除技术发展, 交通进步以后经济的不平衡造成的市场风险。云南省的高速公路市场风险主要来源于车流量和收费标准的不确定性, 不能保证通车以后的预测是否准确, 而影响车流量的因素主要在于经济发展, 云南属于经济发展比较特殊的城市, 大量的不确定信息不能够对高速公路的市场风险作出准确的预测。据有关资料显示, 富砚高速公路项目的实际车流量只占据预计的65%, 远远低于预期[2]。云南高速公路收费的基本情况是, 公路造价高、收费低, 据调查数据可知, 仅有昆明玉溪、昆明石林两条高速略有盈利, 其余的甚至不能还息, 这是市场风险的基本表现。
(4) 不可抗力风险。不可抗力的风险是人类在规划管理中不可预测的, 包括各种自然原因和社会事件, 例如地质灾害、民众暴乱等。云南所在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 受自然灾害影响也比较大, 季节变化、持续下雨、洪水等都会导致工程的停工, 致使工期延误, 加重了成本增加的负担。
四.富砚高速公路BOT项目风险控制采取的措施
1、加强政府防范
政府要加强对投资者的工程环境等承担一部分风险损失, 作为与国家经济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 高速公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政府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加强对风险管理的防范, 推动经济发展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发展相关产业, 还能有效带动就业问题的解决, 关乎国家财政税收等问题, 因此, 政府也有承担风险管理的责任和回报。政府可以采取相应措施防范风险, 例如政府为投资项目做好土地以及其他的后勤保障, 在协调土地、邮电、供水等问题时增进相关的职能单位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 维护好人民群众在工程施工建设不便问题上的疏通关系, 保证施工过程中良好的治安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政府还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一份相对宽松的税收优惠, 或是提供信贷的担保, 规划财政交通专项的资金作保证, 努力为公路投资者争取到国家相关的交通补贴。
2、加强自身风险应对
市场上的风险在修建高速公路方面主要体现在车流量减少、材料的价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等, 因此可以通过转移风险, 加强自身风险应付能力, 及时对风险加以处理。
2.1减少技术风险和建设质量风险。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 要聘请专业的专家学者加强对技术方案和施工方案的讨论研究, 尤其在道路的路基处理以及公路路面结构的相关技术等, 在建设施工的源头上加强自身风险应对。管理技术人员要设计严格的惩罚性条款, 用来保证工程实施方案在技术问题上的可实行性, 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此外, 施工管理人员要积极指导施工工作的开展, 加强监督, 保证施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2改革创新运营的风险管理模式。尽量选择与有经验的高速公路运营和维护管理的机构合作, 相互签署法律合同, 明确双方的责任和相应的奖罚措施, 可以为自己转移一部分的风险, 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维护成本。建立健全联合的执法激励机制, 加大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这就要求与云南各地方的交警或是道路管理机构和人员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 努力为路面交通的环境维持良好的运营情况。
2.3加强工程管理人员的相关知识培训。重视对工程管理人员的知识培训和业务工程训练, 促进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以及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实现大幅度提高服务水平, 创新思想的目标。此外, 还要加强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 努力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 以降低运营的风险。
3、健全相应的措施
要做好研究报告的复核工作和审查工作, 尽量选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完善的施工方案, 减小风险几率。重视勘察的工作, 要经过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审核和检查, 确保工程方案的设计到位。在选择承建商时要选择有实力基础工作能力较强的合作, 以便能胜任长期的施工建设工作, 有能力解决各种突发难题。签订施工承包合同, 加强合同双方的交流与沟通, 将沟通中引起的误会与误解风险最小化, 而在选择监理单位的时候, 就要认真审查对方的经验和业绩, 重视监理人员素质的考验, 使工程规划与参与的工作人员都具备丰富的经验和责任心。
4、加强风险监控
任何的项目工程都具备不同大小的风险因素, 对风险管理实施监控, 才能掌握其发展动态和变化情况, 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要对风险识别、评估、分析和防范做好相应的工作, 对项目的进展和周围的环境做好密切的监视工作, 观察其是否与预计情况相同, 逐渐改善风险的处理计划, 并及时从中发现新的问题, 评估问题的影响程度, 重新做好风险的识别分析与防范, 制定科学有效的风险监控准则, 建立健全风险预警系统, 加强风险监控, 及时解决风险问题。
5、加强对资金方面的风险控制措施
加强资金监管, BOT项目资金投入巨大, 项目建设期间的资金监管十分重要, 必须有一套办法、措施, 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转。一是企业、银行、施工单位要签订资金监管协议, 明确各方的责任;二是建立资金监管制度, 公路建设项目重大, 必须建立严格的立项、评价和审批制度, 建立资金的动态管理体制, 确保每个分项目的资金合理需要量的同时加强资金的计划管理, 及时分析资金动态, 根据实际情况, 调整资金需要量, 确保每笔资金使用达到最优化。三是要依靠先进的管理手段, 积极使用网上银行, 实现网上支付和网上监控, 确保资金使用在项目上, 避免施工单位挪用建设资金;四是要规范运作, 不得违规操作, 要经得起审计、监察等各种监督部门的检查。五是要定期对项目资金跟踪检查, 不留死角, 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另外要加强管理人员对资金方面风险认识, 强化风险意识, 提高风险管理, 切实做好融资风险的预测与防范工作。BOT项目中的风险是指在BOT项目融资的特许、建设、运营、移交4个阶段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 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任何BOT项目决不是万无一失, 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 在运作BOT项目时, 就股东和项目公司而言, 要更加关注相关风险的预测和防范,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使BOT项目在公路建设中更好发挥作用。
五、结束语
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与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它作为重要的运输系统, 代表了一个地区的现代化经济发展水平, 是其经济运行状况的表现, 因此, 提高对高速公路项目风险管理的认识, 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富砚高速公路作为研究对象, 从风险识别、评估、监控等理论和方法, 对高速公路BOT项目的风险问题作出了阐述和分析, 由于工程规模大、周期长等各种原因, 提出相对的减少建设风险的对策和措施, 为我国其他高速公路BOT项目的投资者、承包单位以及项目工程公司在处理工程的风险管理方面提供了许多参考价值和意见。
参考文献
[1]傅鸿源.BOT项目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1, 11 (10) :55-58.
[2]孙涛.B O T模式下的风险管理研究[J].商业研究, 2010, 18 (09) :99-103.
项目的风险及管理对策 篇10
关键词:国际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可靠性识别
1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我国石油企业逐步跨出国门, 进行海外工程项目的承揽工作。由于其规模庞大、结构功能复杂, 致使工程项目失控的危险日趋严重, 这就使得对国际石油工程项目的风险进行管理变得尤为重要。任何工程项目都具有风险, 完全避开、消除风险, 或者只享受权益而不承担风险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充分认识工程中的风险并对其加以分析和评价是国际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也是对风险进行应对和控制的前提。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日益增大, 尤其是一些重大工程项目和科研项目。这些项目规模庞大, 涉及因素众多, 具有周期长、投资大、内部结构复杂、外部联系广泛、项目成败影响面大的特点。由于项目的复杂性及一次性的特点, 实施过程中常会出现随机干扰因素, 导致项目风险较大。而另一方面, 由于项目的成败影响面大, 要求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故对管理要求相对较高。这就使得对项目的风险进行管理变得尤为重要。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风险管理在国际上正成为普遍实践。
我国的国际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计划经济时期, 由于工程项目的投资是以国家为主, 企业也以国有单位为主体, 一旦出现问题, 风险主要是由国家承担, 与企业的直接利益关系不大, 因而国际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意识极为淡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我国的国际石油工程项目投资己呈多元化, 石油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国际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己逐渐引起工程项目各参与方的重视。石油工程项目具有投资大、工期长、不确定性强等特点, 而且极易受到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近年来国际石油项目风险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许多学者就如何充分识别、评估工程中的风险, 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从总体上来看, 我国现阶段的国际工程风险管理的研究还处于学习、探讨阶段, 无论是对国际石油工程项目的理论研究还是应用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都有较大差距与不足。
2 国际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类别分析
由于国际石油工程项目自身及外部环境的复杂性, 为管理者全面、系统地识别项目风险带来困难。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者需要做很多细致的工作, 要对各种可能导致风险的因素去伪存真, 反复比较;要对各种倾向、趋势进行推测, 做出判断;要对特定工程的各种内外因素及其变量进行评估。目前国际石油工程项目风险主要包括:政治风险、经济政策风险、地质风险、施工风险、市场风险等。
2.1 政治风险
是指未能预期的政治事件导致石油工程项目所在国项目环境变化, 进而阻碍石油工程项目顺利完成的风险。由于国际石油项目施工时间长, 难免要经历东道国的不同执政时期。政局的动荡, 将会使承包商置身于投资无法收回的窘境之中。这种风险主要由政局的稳定程度、政策变动因素、社会稳定度以及国际信誉所决定。
2.2 经济政策风险
经济政策风险是指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中, 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市场预测失误、贸易条件变化、价格波动、供求关系转变、通货膨胀、汇率、利率变动等原因所导致的经济随时风险, 是一个国家在经济实力、经济形势及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潜在不确定因素构成的经济领域的可能后果。包括很多方面, 如资源国对外合作管理体制对外国公司运作造成的困难, 资源国经济的不稳定, 资源国的税制、税法的改变, 资源国对利润汇出及外汇兑换的管制, 资源国的某些政党或民族对外国投资的反对或敌视, 环境保护分子对油气勘探开发的抵制, 探区后勤保障或原油出路的困难, 国内的民族分裂活动, 资源国财政年度的改变或强制性修改合同以减少原合同条款规定的公司所得比例, 资源国进行限产、限制或禁止工作量投入等等。
2.3 地质风险
国际石油工程项目是在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的, 其规模庞大、技术复杂、建设周期长、工程风险大、受到时间和资金的限制以及特殊的组织和法律条件等特点, 实施过程中又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以上特点决定了国际石油工程项目必然会受到地质等因素的影响, 从而使参与国际石油工程项目建设方不可避免地面临地质风险, 易造成投资损失进而带来以后的施工风险。
地质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地下储量情况不明确而导致的价值判断错误、或者储量品位和丰度低而带来的资本损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发现油气流的钻研成功概率另一方面要对油藏储量及其经济性进行分析, 即分析有没有油、有多少有以及其可能遇到的开发难度。它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1) 地质信息的获得程度; (2) 探井成功率及其风险损失大小; (3) 勘探开发技术水平; (4) 碳氢化合物的类型; (5) 发现的可采储量规模; (6) 储量评估时的产品定价; (7) 探区范围; (8) 权益的可转让性。
2.4 施工风险
施工风险是指由于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复杂、勘察设计资料有限以及简化计算等导致的的设计计算误差, 另外还包括施工操作程序和制度安排等一系列因素制约而造成的风险。施工风险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较为频繁且复杂。主要涉及劳动力、项目完工期、合同违约、项目所需原材料供应、市场情况等。在国际石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 无论自然界的风暴、地震、滑坡, 还是与人们紧密相关的施工技术、施工方案等不当造成的风险损失, 都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 其存在与发生就总体而言是一种必然现象, 根据研究的需要, 从不同的角度, 风险可分为不同的类别。对于国际石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其第一级风险基本可分技术风险、机械设备风险、材料风险、人员风险等四大类。
2.5 市场风险
石油作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性资源, 油价又往往是经常波动、最难于预料的风险因素, 因此石油市场价格波动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石油价格的变化与其他商品相比, 有周期长、幅度大、影响范围广、难以预测等特点。这种被定义为战略物资的资源, 其价格波动, 会对石油市场、商品交易市场及全球经济带来较大的影响。这种价格的动荡会造成国际石油工程项目的利润率的波动, 导致石油开发成本回收的风险增大。当油价过低时, 勘探开发企业就要亏损, 当油价过高时, 勘探开发企业就会有较大的盈利。油价波动对企业的影响甚大。
3 风险辨识可靠性低问题原因分析
风险识别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一种分类过程, 在识别过程中, 实际上对各种风险因素按概率大小和后果严重程度进行了分类。从风险识别要用到概率量度这一角度来看, 它又是信息、搜索、探测和报警理论的一部分。
国际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风险辩识是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通过运算及分析找出影响国际石油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投资等目标顺利实现的主要风险, 是国际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第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它最终会影响项目风险管理的深度和广度。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均有专业的风险研究报告或风险一览表, 一些大型国外石油企业在进行海外项目投资时还备有自己的项目风险管理手册, 这一切为有效地进行风险识别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然而, 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在参与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一味的只关心股东投资回报率, 对于相当一部分国际石油项目前期运行中的风险辨识意识不足。特别是对项目的政治风险和石油市场风险缺少识别能力, 往往采取放任的态度, 存在侥幸心理, 对潜伏的风险缺少前瞻性推测及判断, 因而使风险识别的可靠性降低。
另外, 由于国际石油工程项目的复杂性, 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角度有很多种, 因此风险识别中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不确定性严重, 风险辨识的可靠性较低会使得有些因素很难通过定量的方式进行恰当的概括与描述, 使得这一问题解决起来很困难。
4 提高风险识别可靠性研究
国际石油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是一个反复作业的过程, 需要确定可能会影响整个工程目标的风险事件, 并对每种风险的特征进行分析和记录以加强风险识别的可靠性。对于国际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的识别, 可按照国别风险和工程风险分类的风险分解结构进行识别。一般而言, 风险识别不能一蹴而就, 而是一个多步骤的将识别的风险特性文档化的过程。风险识别的参与者可以包括承包商的项目组成员、项目干系人、项目外的风险管理专家等。初步风险清单可由项目组完成, 然后加入风险管理组或风险管理专家进一步对风险进行筛选和补充。
针对国际石油工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因素, 按照风险能否进行有效控制的原则, 将分析层次构造为四层, 即第一层为总风险评价;第二层为工期风险、费用风险、信誉风险;第三层为工程风险分类, 一般有政治风险、施工风险、经济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地质风险等;第四层包括各风险类别中具体风险因素。上述层次结构如图2所示。
此外, 应通过风险管理的后续教育及风险管理人原应用技能培训等方式来加强风险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大力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 使风险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得到提高, 并在培训中普及风险识别的方法及应用技能, 使科学的风险识别可以真正的应用于国际石油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之中。此外, 各职能部门应经常与风险管理实践工作人员保持沟通, 及时解答他们在风险识别上遇到的现实难题。
基于上述分析如为加强风险识别可靠性使政治风险得到有效的规避, 在投资前, 我们应充分考虑到政治风险发生的各种可能性, 建立风险清单, 采取情景分析等方法对跨国经营政治风险进行可靠的辨识, 分析判定有关目标国的总体政治形势。同时, 石油商品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高度政治敏感性商品, 这就决定了国际政治格局变化对其资源开采、成品运输、利润分成、国际零售市场开拓具有其他商品无法相比的更大风险, 在国际石油合作过程中, 进入市场的方式主要包括租让协议、产品分成协议、风险服务合同以及联合经营合同等。中国石油企业作为资源性企业在进入海外市场时, 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以“份额油”或“份额资源”的债务形式投入, 而把海外资源企业的股权留给当地政府或民间;“产品分成合同”或“风险服务合同”进入;通过第三方国家公司的直接介入、扩张到他国, 可以减少中国政府或企业直接出面的必要性, 降低国际政治的敏感性;另外还可以选择通过直接购买海外跨国公司股权的形式, 介入海外经营的“曲线救国”, 也是一种应该研究考虑的方式。其次, 由于石油开发具有投资大、周期长, 风险大的特点, 企业应协调好技术论证、经济评估和合同研究三者之间关系, 应本着循序渐进原则, 适度控制项目投资规模, 并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 避免盲目投资, 化解投资风险, 保证原油供应和成品油销售环节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周庆文.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J].基建优化, 2006 (4) :84-86.
[2]邱菀华.现代风险管理方法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1-27.
项目的风险及管理对策 篇11
关键词:企业项目;财务风险管理;控制对策
企业项目风险的管理是在企业目标的基础上,实施的分析风险和测评风险,再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机制的主要作用就是在内部控制主体所设立的行为规范上,进行内部控制主体行为的调整,能够使企业的相关项目能够顺利的进行经济活动,使企业内部在经济交易中产生的不同行为得到限制和激励,从而使交易的成本大大节省。由此可见企业加强项目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对促进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项目财务风险
企业项目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项目的经营运作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而降低或中断企业的资金流,使企业项目的实际经营经营绩效下降,不能达到预期收益从而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它是在特定的客观情况和特定的期间内产生的,包括企业外部环境的因素和内部经营条件等因素。如果企业的财务管理者没有重视到财务风险的问题,那么在它不断显现逐步恶化的过程中,很有可能演变成为财务危机,进而危机企业的生存。因此必须正确识别企业项目财务风险,并采取有效手段预防控制风险,是确保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要素
二、引起企业项目财务风险的因素分析
引发企业项目财务风险的内部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风险意识淡薄
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风险意识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很多企业中,大多数项目经营管理人员都产生 了一个错误的思想,认为只要控制好资金的来源和去向,搞好生产,能产生利润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
2.经营决策的失误
经营决策上的失误也是产生企业项目财务风险的原因之一,当前的企业大多属于私营企业,企业的投资者也是经营者,集权现象较为严重,在进行项目的经营投资等决策时,没有经过集体的讨论决策,往往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决定,缺乏科学的投资理念和可行性的财务分析,把握不好正确的经营投资方向,产生经营决策上的失误。
3.企业资本结构分配不合理
企业资本结构分配不合理也是导致企业项目财务风险的又一因素,有些企业的负债资金高,各阶段各种形态的资金分配不合理,致使企业还债能力差,负担重,严重时产生资不抵债的情况,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4.财务人员缺乏相应的风险意识
企业负责相关项目的财务人员缺乏相应的风险意识也是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如果企业的财务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财务知识培训,缺乏相应的会计知识和分析会计信息的能力,风险意识较为落后,在财务管理中,没有考虑到资本的成本和结构,也没有对财务活动进行风险预测和分析识别,从而也就无法对企业相关项目的财务风险进行必要的防范和制备措施。
5.财务监管和控制体系不健全
企业的财务监管和控制体系的不健全也是引起财务风险的因素。企业需要一个系统的内部监管控制体系和制度,如果缺乏全面的监管控制体系就会出现对现金的管理不严、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和存货控制薄弱等现象,这就容易产生财务管理职责不明确、管理混乱的现象,这种资金不安全、资产流失严重和资金使用率低下的情况,很容易诱发财务风险甚至财务危机。
三、企业项目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对策
企业在预防相关项目风险中可以运用财务风险管理手段和方法来防范和改善项目财务风险,调整自身的内部环境,针对引发项目财务风险的因素,制定财务风险管理,来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1.提高项目财务风险意识
国家政策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命脉,因此企业必须要时刻关注国家各种政策如投资政策、财税金融政策等的变化,针对这些变化,对企业的投资经营项目、成本及利润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做出系统性预测,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根据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经营项目的目标和方向,避免企业财务危机的产生。
2.建立项目财务风险防范系统
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建立起财务风险防范系统,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策略。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要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详细记录企业的在交易过程中的会计事项,分析会计报表中相应的数据,及时公布企业的财务信息,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对不良资产进行合理处置,减少不必要的资金占用,减少企业坏账的损失,控制存贷结构,提高应收账款的收取率以提高企业资金的周转率。
3.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发生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完善具体表现在管理部门缺乏内部监控体系和约束制度,审计监督不到位等情况。要预防企业项目的财务风险,就要求企业建立起内部控制体系和会计控制制度,实行内部岗位相互牵制和回避制度,建立成本费用预算制度,制备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方法。
4.完善企业内部监督制度
企业要防范项目财务风险,还要具有完善的内部监督制度,主要体现在内部审计的控制上,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内部的一个独立系统,用于评价企业内部经济活动是否合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合理,当审计部门发现问题后,可直接快速的传递至管理层,对企业的财务风险预测和改善有着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必须将风险的预防和改善做为一项重要工作,以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本文通过对企业项目财务风险因素的分析,提出了防范财务风险的控制管理策略,以期提高企业对项目管理风险的预防能力。
参考文献:
[1]赵风云 苏艳芝 杨 宜 房 燕:小企业财务风险内控措施研究[J].商业时代,2010,(13):85.
[2]谢巧云:基于企业目标、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J].现代商业,2011,(18):123-125.
项目的风险及管理对策 篇12
由环境风险事故所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等恶性事故致死人数占因工致死人数的13.8%, 高居首位;化工生产往往伴随着很多原理不明的副反应, 导致此阶段因工致死人数占生产事故总死亡人数是非正常生产过程的6倍;由设备老化、年久失修, 材质、加工缺陷化及易腐蚀等触发因素也是化工项目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此外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还具有危险因素多, 事故扩散快, 难控制, 事故征兆不明显, 事故后果性质恶劣, 救援救助困难等特点[1]。
2 化工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内容
环境风险评价关注的是环境风险, 即事故状态对环境的影响。应把事故引起厂 (场) 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重点[2]。风险评价章节要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要求编写》, 评价内容主要有: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预测、风险管理和防范措施以及应急计划等。
3 化工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问题
3.1.1 环境风险识别不全面
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已由污染防治和控制生态破坏扩展到改善环境质量、污染物总量减排、防范环境风险以及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当前, 环境影响评价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我国现阶段已经从建设项目环评拓展到规划环评, 并开始尝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以及针对重大决策的战略环评。环评中纳入的环境要素也从常规的地表水、大气、噪声、固废、电磁、生态、环境风险等, 逐步扩展到地下水、土壤和人群健康等, 将来还会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3.1.2 环境风险评价公众参与率低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 但目前环评的公众参与在规范性、代表性、真实性以及针对性等方面存在欠缺, 比如参与对象缺乏代表性和广泛性、信息公开缺乏客观性和真实性、征求公众意见方式与内容缺乏针对性等。以前大家对公众参与不够重视, 环评中的公众参与也多流于形式。近年来多起群体性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对建设项目及其环评的广泛关注, 尤其是石化项目。
3.1.3 风险防范措施不到位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的要求, 环评文件要明确拟采取的具体环境保护措施, 分析论证拟采取措施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长期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的可靠性等。有些建设单位为了项目尽快批复投入建设, 对不尽合理的措施要求也都答应下来, 为日后长期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的可靠性留下了疑问。
3.1.4 应急处理能力不完备
环境事故发生后, 环境预案的作用就会很重要, 但是很多化工企业应急预案挂在墙上, 放在柜里, 流于形式。岗位人员职责不明确;缺乏事故发生时处置、应急监测、事故发生后生态恢复的技术力量支撑;不同事故级别, 应急响应程序不同, 但各级事故管理职能部门的衔接管理较为模糊, 造成重大环境事故不能及时上报。
3.2 对策
3.2.1 风险识别方法优选
环境风险评价导则原则上是要以确定最大可信事故及其源强和发生概率, 提出防范和减缓措施并分析其充分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为主, 以后果计算为辅。对于环境风险事故应重在采取有效防范和应急措施, 最大限度地减缓事故对环境的不利影响[3]。综合企业生产工艺与物质危险性识别结果, 划分不同功能单元, 按《有毒物质名称及临界量》《易燃物质名称及临界量》《易爆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规定确定潜在的危险单元及重大危险源。
3.2.2 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建设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的要求, 环评文件要明确拟采取的具体环境保护措施, 企业应严格规范的管理, 健全有效的环境风险事故监测、预警和防范体系才是防范与化解环境风险事故的根本措施。企业要通过强化管理, 严格培训, 规范操作, 措施到位, 应急得当, 再加上区域联动, 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环境风险事故及其不利影响。
3.2.3 提高公众和企业的环境风险意识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 但目前环评的公众参与在规范性、代表性、真实性以及针对性等方面存在欠缺, 应公开客观公正的处理公众和企业参与环境风险评价, 信息透明, 保障可以真正反映公众和企业呼声的渠道。
3.2.4 提高环境风险处置能力
企业根据环境风险预案要求, 定期开展环境风险处理能力演练, 对环保措施 (包括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的充分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要经过论证后才能确定。各级部门上下联动, 对环保措施要经常检查落实执行情况, 并做好生态环境跟踪监测, 对建成后的实际情况进行监测对比, 从而提前预判和预防环境风险的发生。
4 结语
化工行业是高风险、重污染行业, 只有重视该行业的环境风险评价工作, 树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理念, 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论证科学、客观、严谨, 措施充分、可行、有效, 才能使建设项目环保措施落到实处并满足环保要求, 规避环境风险,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摘要:介绍了化工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必要性及主要内容, 分析了目前化工行业的环境风险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并对实践过程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化工行业,环境风险评价,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刘晓玲.化工项目环境风险评价难点探讨及实例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 (8) :109-110.
[2]李立伟, 许庆, 李兰英.化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9 (8) :61-63.
【项目的风险及管理对策】推荐阅读:
中国外汇储备管理存在的风险及对策论文05-26
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08-29
旅游业风险分析及对策07-19
建筑项目的风险管理11-18
论项目的风险管理06-17
施工项目中的风险管理07-29
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防范及对策09-25
合作社项目风险及规避07-08
风险投资项目风险管理论文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