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风险识别与管理

2024-10-02

项目风险识别与管理(共12篇)

项目风险识别与管理 篇1

一个无论你规模是大还是很小的项目来说, 都可以被分成很多的阶段, 也有很多的任务需要去完成, 而其中一个值得各方关注的问题就是项目风险的识别与管理。如果项目的风险无法正确、及时地被识别出来, 会对紧随其后的项目风险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障碍;假如项目的各项风险得以很好地识别和鉴定, 但是项目风险的应对措施没有及早的制定或者实施, 也会给项目造成很大的伤害, 从小的角度来说, 可能给该项目带来数额不等的经济损失, 大的角度讲, 可能让企业由于该项目没有正确的实施从而导致企业的破产等。所以, 对于项目各方, 即施工企业、业主、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等部门, 都应该对项目风险的识别和管理有一个更高层面的认识, 这样才能使得项目的建设处于健康的发展态势。

项目参与的主体应该建立相关的风险识别体系, 尽最大的努力把项目的风险在早期就完全的识别出来, 为项目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项目风险识别体系的建立应该得到项目参与各方的支持, 为该体系的建立提供必要的援助, 例如设备和人员等。项目参与的主体应该采取坚持从外部引进适合自己项目的并且需要大力改善的风险识别体系做参考, 然后建立适合该项目的项目风险识别体系, 该体系的建立和运行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所以参与方应该在项目早期就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已经能够建立健全该项目风险识别体系。

项目风险识别体系的建立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首先, 项目参与各方, 及项目施工单位、项目的业主、监理公司、设计单位等都应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项目风险识别体系的建立当中来。同时, 因为建立该体系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那么项目的参与方应该按相应的规定提供人力和物力, 为项目风险识别体系的建立提供资源保障。其次, 项目主要负责单位应该高瞻远瞩, 从全局出发, 引进国内外相关行业或者项目的风险识别体系, 认真研究, 细心发现该引进体系的优点及缺陷, 然后组织相关专家在借鉴但是不以抄袭为目的建立适合该项目的风险识别体系。第三, 项目各方应该对该项目识别体系的建立不仅需要提供物资保障, 同时应该对项目风险识别体系的建立进行监督。因为这些从外边请来的专家未必对项目的各方面都会有充分的了解, 可能由于对某些问题理解的不透彻会使得项目风险识别体系的建立出现问题, 从而不适合该项目, 最终导致项目的失败。

只有把项目风险识别体系能够建立健全, 那么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才能够有信心有能力去做好, 如果项目的风险识别体系做得再好, 项目风险管理工作不能够相应的做到位, 也会对项目的开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所以, 项目风险的管理工作也是需要得到项目参与各方的关注。

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应该基于项目风险识别体系的建立, 任何风险管理的措施和行为都应该能从项目风险识别体系中找到相应的阐述, 以此确保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的准确性。项目风险的管理工作应该得到各方的参与, 或者各方联合任命一个项目风险管理工作小组, 并且充分的授权, 来管理项目各阶段的风险管理工作, 这样才可以保证项目的开展是沿着正确的轨道在运行, 才能保证项目的开展可以给项目各方带来收益。所以, 项目风险管理工作也是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

正如存在着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项目风险管理体系也应该在各方共同的参与下建立健全起来。项目风险识别体系是项目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 项目风险管理体系的开展需要得到项目识别体系的大力支持。如果不能建立健全相关的项目风险管理体系, 会在很大层面上影响到项目风险的解决。首先, 虽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依靠项目风险识别体系把项目识别出来, 但是却不能依靠项目风险管理体系很好地解决, 这样会让项目无法正常进行下去。其次, 项目风险管理小组不能按照项目风险管理体系对项目的风险实施管理。因为项目管理小组的一切行为依据都是依赖于项目风险管理体系, 它的重要性相当于法律对于一个律师而言的重要性, 如果法律在某些层面上都存在缺陷, 那么会让律师很为难, 如果按自己的意愿办事, 会触犯法律, 为法律所不容许;如果按法律办事, 那么从道德的层面来说是一种不好的情况。

结论:

项目风险的识别与管理对于项目而言是很重要的因素, 需要得到项目参与方的积极参与。同时, 项目风险识别和项目风险的管理也是有很大的联系, 只有项目风险识别工作可以得以圆满的开展, 并且高效率的、及时的、准备的找出存在项目各阶段的各种风险才能为项目风险的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因为项目风险识别工作是基础, 而项目风险管理工作是项目风险识别的一个延续。

参考文献

[1]何哲, 大型飞机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09

[2]魏鑫, 刘柳, 新研武器装备技术风险评估决策支持系统[J]兵工自动化, 2008 (11)

项目风险识别与管理 篇2

中小学校园风险识别与责任管理

现代社会面临着各种各样自然风险或社会风险。这些风险一旦演变事故,简而言之就是“天灾”、“人祸”。由自然和社会原因造成的大大小小突发事件,如影随形,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非危言耸听,也不是夸大其辞。众所周知,美国2001年9月11 日恐怖撞击导致3000多人死亡事件,就是“人祸”,这说明即使这个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度也同样存在着不可预测的危险。还有同发生在石家庄市犯罪分子的连环爆炸案导致108人死亡、30多人受伤,以及2009年新疆打砸抢杀造成200多人死亡和今年3月份昆明火车站6名歹徒杀伤172名无辜民众这些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对死伤多的恐怖事件,同样说明了社会的不安全导致了人身不安全,风险不可置疑的侵入到人们认为最安全可靠的私人住宅和公共场所。还有数不胜数的煤气泄露、输油管道泄露、天然气泄漏、剧院失火、交通事故、空难,以及大量的人类不可抗拒的洪水、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等等。诸多事实证明,无论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已进入风险社会。有学者研究,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国家人均GDP处于5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社会处在非稳定状态,往往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行为容易失范”的关键时期,各种不安全诸如工作不安全、社会不安全、生态不安全、文化不安全、食品不安全等围绕在我们周边,一句话,现代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未知的几乎不能预测的风险。我们的学校也毫不例外的受到方方面面的突发事件的威胁,面对各种风险考验,我们必须正视和加强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但在通常情况下,人们总是习惯于发生事件后处理事件,再发生再处理这种循环往复的思维定势,岂不知学校从它诞生之日起就面临各种危险。所以我认为明确校园各级管理者职责是提前预防校园事件发生的首要前提。因此我今天的主要议题重点讲校园管理者的责任。

一、学校安全管理职责内容

1、确保校舍(校车)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不存在危及学生安全的隐患,不造成伤害。

2、确保由学校提供的食物和其他物品不危害学生身体健康;

3、确保教职员工依法执教,不体罚学生,不侮辱学生,不忽视学生在教师管理下的身心健康;

4、确保国家有关学生安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规定在学校切实贯彻执行,完善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并有相应的人、财、物保障该规章的实施;

5、确保经常性、制度性、有效性地开展教职工、学生、家长等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

二、学校履行安全职责标准

●日本学校安全的做法三句话概括:事先提醒,事中监督,事后处理。●美国各州判断学校安全职责是否落实到位的通用做法

1、作为校长,是否制定了行之有效的风险监督管理计划,对管理活动的内容及执行监督管理人员的安排是否合理;

2、校长是否聘用了合格的教师,尤其是从事专业技术课教学和体育课教学的教师,这些教师必须提供权威的业务档案;

3、临时代课的教师对该课所要求的专业能力是否具备,校长是否在其上课前检查过教学计划,尤其对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是否审阅过其备课教案;

4、教师是否与参加活动学生的家长取得了联系,是否向他们通报过所组织的活动的危险性并取得家长的书面同意或认可;

5、教师的备课教案中是否包括学生安全保护的内容,执行情况如何;

6、从事专业技术课和体育课的教师是否进行过紧急救护的培训,是否取得了有关专业资格证书;

7、学校后勤人员是否定期检查、维修教育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仪器、设施,有无检查、维修的详细书面记录;

8、学校是否配置了从事具有危险性活动课程所必需的安全保护装置和用品,并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分发到学生手中;

9、学校是否定期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

10、事故一旦发生,学校是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三、教职工的安全责任

●校长的安全职责

1、宣传并实施国家有关学校的法律法规;

2、依法制定学校安全规章制度;

3、组织教职员工和学生学习各种安全制度与规则;

4、建立学生安全保障的领导机构,并指导和监督其有效运作;

5、拨付保障学生安全所必需的经费,必要时向上级行政部门申请经费;

6、对受伤学生及时亲自或派员送往医院救治;

7、及时制止和处理教职工侵犯学生权益的行为;

8、其他履行学校安全职责必需的行为。

●专职安全副校长和教务长的安全职责

1、执行校长的有关安全指示,贯彻执行学校有关安全决定,负责日常安全工作的布置、指导、检查、评比和监督;

2、负责采用各种有效方法宣传安全工作制度,树立师生的安全意识;

3、联系和协调各班主任和学生干部开展安全工作;

4、具体处理学生伤亡的救治及善后事宜;

5、其他日常安全工作。

●班主任的安全职责

1、执行学校有关安全的制度和决定,具体负责本班的日常安全工作;

2、经常宣传安全知识;

3、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发现情况及时处理,或向学校领导报告;

4、经常巡查班里情况,及时发现和消除不安全隐患;

5、积极向学校领导提出安全建议;

6、其他本班日常安全工作。

●任课教师的安全职责

1、遵守法律和学校有关安全的制度;

2、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讽刺侮辱学生;

3、不得擅离职守,自习课时也应在课堂值班;

4、及时正确处理课堂上发生的伤害事故;

5、其他学校规定的安全职责。

●校医的安全职责

1、遵守法律和学校有关安全的制度;

2、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尤其注意保护特殊体质的学生;

3、及时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

4、及时治疗受伤学生,正确诊断病情,必要时协助把学生送往医院治疗;

5、协助班主任,向家长通报学生体检情况;

6、其他学校规定的工作。

●后勤工作人员的安全职责

1、学校食堂卫生管理(食物中毒等其他安全);

2、宿舍(防火、防盗、防跌落等其他安全);

3、门卫(保安);

4、保洁(厕所及高位玻璃窗);

5、维修(教学设施设备);

6、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仓库(防火、防盗);

四、学校安全管理的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是指因校方责任给学生造成的损失赔偿(学校赔偿、教师直接赔偿)。

2、行政责任:是指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有记过、降职和开除。

3、刑事责任:是指教职工违反刑法被法院裁定的法律责任,入狱年分则根据刑事责任轻重而定。

五、学校应学习和掌握的自我保护知识与方法

(一)学校直接责任事故

事故的发生与学校有直接因果关系,学校要承当主要甚至全部责任,具体讲:

1、学校有关人员玩忽职守,致使校舍倒塌;

2、教师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

3、在体育课或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中,学位未落实安全保护措施,或教师违反教学大纲;

4、在学校实验课或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指导教师实施了错误的指导;

5、学校设备、设施陈旧老化,或处置使用不当;

6、学校物品堆放或悬挂不当;

7、在正常教学时间内,教育人员擅离工作岗位;

8、在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中,有关教育人员玩忽职守,没有履行教育管理职责。

9、学校食堂卫生工作不力,造成食物中毒;

10、因学校或有关教育人员直接责任造成的其他事故。

(二)学校间接责任事故

这类事故通常不发生在学校内,而在当事学生之间,或在学生本人,或其他非学校因素。但在事故发生过程中,学校由于某些过错或措施不力,客观上为事故的发生或伤害程度的加重提供了条件。对于这类事故,主要应由肇事方的法定监护人或肇事方承担主要责任,学校可视具体情况承担责任。下列情形之一可视为学校间接责任事故。

1、学校或有关教育人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某些过失,但不直接导致学生伤害;

2、在正常教育教学时间内,教师随意让学生中途离校;

3、在课余活动或学校组织的校内活动中,学校未安排有关人员值班,或有

关人员不负责任,擅离岗位,其间学生之间相互打闹、游戏失手或活动不慎引起伤害;

4、在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事故的直接责任为校外部门,但学校组织管理措施有不完善之处;

5、伤害事故发生后,学校没有及时将受伤学生送往医院,或采取其他必要的医疗救护措施,由此延误病情或导致伤害程度加重;

6、有关教育人员对学校内已发生的打架斗殴事件没有及时制止,致使伤害程度加重;

7、因学校或有关教育人员的连带责任造成的其他事故;

(三)学校无责任事故

学校在责任事故过程中,没有任何过错,因此不承担任何责任。具体讲:

1、不可抗力造成伤害;

2、学生体质特殊或疾病复发,学样事先没有接到家长通知;

3、学校和有关教育人员的教育方法完全正当合理,学生却在校内外自伤或自杀;

4、学生在上下学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有校车的除外);

5、在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肇事原因纯系学校以外的因素,并且学校组织措施得力,有关人员尽到教育管理责任;

6、完全属于非学校造成的其他事故。

项目风险识别与管理 篇3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风险识别风险防范

0引言

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过程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项目实施的成功与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风险总是贯穿于项目实施过程的始终。因此,在房地产项目开发中必须引入风险管理的机制,否则风险发生必然会给项目造成重大损失。所以,正确进行风险识别及评估,并采取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是保证房地产开发项目顺利的重要保障。

1风险概念探析

1.1风险是事件的不确定性A.H.Mowbray(1995)称风险为不确定性;March&Shapira认为风险是事物可能结果的不确定性;C.A.Williams(1985)将风险定义为在给定的条件和某一特定的时期,未来结果的变动:Brnmiley认为风险是公司收人流的不确定性。

风险的主观学说认为,不确定性是主观的、个人的和心理上的一种观念,是个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估计,而不能以客观的尺度予以衡量,不确定性的范围包括发生与否的不确定性、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发生状况的不确定性以及发生结果严重程度的不确定性。而客观学说则是以风险客观存在为前提,以风险事故观察为基础,以数学和统计学观点加以定义,认为风险可用客观的尺度来度量的。

1.2风险构成要素风险因素、风险事件和风险结果是风险的基本构成要素。风险因素风险产生和存在的前提。风险事件是外界环境变量发生预料未及的变动从而导致风险结果的事件,在整个风险中占据核心地位。风险事件是风险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媒介。

根据风险的形成机理,叶青、易丹辉(2D00)认为,风险的内涵在于它是在一定时间内,有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结果递进联系而呈现的可能性。而郭晓亭、蒲勇健(2002)则认为,风险是在一定时间内以相应的风险因素为必要条件,以相应的风险事件为充分条件,有关行为主体承受相应的风险结果的可能性。

2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任何风险被忽略都可能导致房地产项目的失败。因此企业应周密分析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剖析企业在开发活动中客观存在的风险,以及对企业利益可能造成的威胁。

2.1外部风险

2.1.1政治风险在我国市场环境欠完善的条件下,政治风险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尤为明显。房地产行业作为关乎国家经济运行的支柱产业,在更多时候国家会将它作为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由此所带来的房地产行业变数极大,因此地产商非常关注政治风险以便及时化解。

2.1.2经济风险这类风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市场供求风险。市场需求受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房地产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社会收入变化、消费心理变化等。②财务风险。由于各种财务因素发生变化给房地产经营带来的各种损失,主要包括融资风险、通胀及利率风险、资金变现风险、开发费用变动风险、税率变动风险。③地价风险。因地价的变化而对开发商带来更多的开发成本,提高了房地产项目的市场价格,直接抑制市场需求。④项目竞标风险。由于竞标方式、竞标条件以及竞标过程的一系列不确定性变量所引起的项目成本增加的风险。⑤国民经济状况变化风险。

2.1.3社会风险由于人文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化对房地产项目的影响,从而给房地产项目带来损失的可能性。房地产项目的社会风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规划风险。规划风险包括基础设施配套风险和建筑规划风险。规划的变动对已经建成的、正在建设中的以及将要建设的房地产项目商品的价值将会产生影响。基础配套包括供水、排水、供电、热力、天然气和通讯等硬件配套设施,以及周围的医院、学校、公交线路、购物超市等软件配套等,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及城市规划的变更都会对该项目带来风险:建筑规划对房地产的影响主要是由容积率变化、建筑覆盖率变化、用途的相容性等因素引起。②区域发展风险。由于周围环境的房地产项目发生变化而影响该房地产项目价值和价格,为开发商带来损失。③公众干预风险。由于房地产项目的建设影响到周围居民的利益而使公众阻止该项目的发展,可能给房地产开发商带来各种形式的损失。④住户干预风险。原住户不愿意搬迁,或未能达成协议,致使住客进行干预,阻止工程的顺利进展,从而造成工期延长、成本上升的损失。或者房产业主与开发商由于某些利益冲突导致业主拒绝接房或诉讼等。⑤治安风险。

2.1.4自然风险由于自然因素的不确定性对房地产商品的生产过程和经营过程造成的影响,以及对房地产商品产生直接破坏,从而对房地产开发商和经营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主要包括火灾风险、洪水风险、异常气候、地震风险、风暴风险、地质风险等。

2.1.5技术风险由于技术进步、结构升级及政策要求革新技术等因素带来的可能损失。技术进步带来了建材的品种、质量和性能的变化,也促使建筑技术的提高、建筑结构的革新等,从而使建筑业和建筑产品科技含量大大提高,不断地使存量房屋等建筑物贬值,由此带来了房地产的风险。该风险包括建筑装饰材料改变和更新风险、建筑设计变动或失误风险、施工技术和工艺革新风险、设备升级或故障损坏风险、施工事故风险等。

2.2内部风险内部风险相对于外部风险更难于识别,但相对于外部风险具有更强的控制能力,可以说内部风险都是可控的,通过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健全的企业机制等都是克服风险的根本。内部风险具体表现为:①决策风险。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由于决策机制不健全、信息不完备等,引起建设项目定位偏差,形成决策失误。②组织风险。房地产企业的组织机构是否合理,是否有足够的高素质管理技术人才,是否有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是否有良好的内部监督激励及纠错机制,是规避风险的基础。③经营管理风险。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和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施工现场协调和监督指导不利等都会引发管理混乱、工程质量降低和安全事故的风险。④合作风险。房地产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设计、建设、建立、装饰、材料供应、策划、销售代理、物业管理等企业,合作企业的失误或违约都会增加项目风险。

3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防范

由于房地产开发项目面临诸多的风险因素,投资者在投资决策前及项目实施中就必须采取各种手段对风险进行防范、利用或控制,以尽可能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降低风险损失。

3.1风险回避风险的回避主要是中断风险源,使其不致发生或遏制其发展。这种手段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形式:①放弃已承担的风险。采用这种手段有时需要做出某种牺牲,但这些牺牲较之承担风险

真正发生可能造成的损失要小得多。②拒绝承担项目风险。开发商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承担风险的能力,以及对市场状况的认真分析,对那些风险大的开发项目,采取放弃原则,避免招致大的风险损失,但同时也放弃了由此获利的可能。

3.2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指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转移投资风险的承担者,按照措施的不同,风险转移的形式又可分为三种类型。

3.2.1合同形式的风险转移。通过合同形式将风险活动本身及其财务负担和法律责任转移给非保险的其它人,以达到减小本方风险损失程度的目的。开发商可以通过工程项目总承包合同的签订,将项目施工建设期的风险转移给总承包商。开发商可以通过合同条款中责任的明确划分,合理地转移责任,从而达到减少对对方损失及对第三方损失的责任。

3.2.2财务责任形式的风险转移。通过发行股票、寻找投资伙伴或寻求外部资金支持的形式,将一部分投资收益连同财务责任、风险损失转移给他人的风险转移形式。开发商为了避免承担项目合作关联方违约的风险损失,可以通过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维修保证金等形式降低企业自身风险。

3.2.3保险形式的风险转移。开发商可以在项目运作过程中,将项目可能遭受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风险损失,通过保险转移给保险公司。项目的保险并不单纯是风险的转移,在实施过程中总是与风险控制和风险保留等有着密切联系。

3.3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旨在寻求积极的措施降低风险,损失控制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

3.3.1预防损失。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如开发商要求承包商出据各种保函,防止承包商不履约或履约不利:为保证资金供应及时到位,开发商采用多渠道、多方式融资以降低融资风险损失。

3.3.2减少损失。风险损失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的情况下,通过种种措施降低损失的严重性或遏制损失加剧。

3.3.3投资组合分散风险。通过增加风险承担单位,以减轻总体风险的压力,达到共同分摊集体风险的目的。在相同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不同投资项目的收益会有不同,把适当的投资项目组合起来,便可实现投资的理想目标。

4小结

项目管理的风险识别与控制 篇4

要想满足或超过项目涉及人员的需求和期望, 我们是需要在下面这些相互间有冲突的要求中寻求平衡:明确表示出来的要求 (需求) 和未明确表达的要求 (期望) ;有不同需求和期望的项目涉及人员;时间和成本。而项目风险的存在正是导致项目需求和期望失败的原因, 在当今时代, 风险更以空前的速度改变着, 我们需要以一种更具系统性的方法来进行项目风险控制, 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创造价值的动态变化。项目风险管理就是在项目运作过程中, 对项目风险进行识别、分析乃至采取应对措施等一系列过程, 即将积极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最大化和使消极因素产生的影响最小化的一项管理工作。

项目管理中的风险主要是组织风险、评价风险、和过程风险。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风险的识别与控制。

一、项目组织管理中的风险

项目投资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组织的管理。成功的项目组织管理不但要求项目组织内的人员有较高的素质, 有一定的项目管理经验, 对项目的风险性有较高的认识, 并且这种知识和技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协调运用, 项目团队成员能够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制度。而只有高性能项目团队才能实现这种信任与充分协调, 所以在项目组织风险控制中, 团队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团队在现有传统组织结构中的引进, 改变了组织过程实施的方式。即组织单元变成了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不是职能部门, 项目经理变成了“过程所有者”。为了从事项目的人员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 团队应围绕着用于获得过程流的焦点进行建设。如果项目人员和工作要求不相匹配, 有冲突, 士气低, 将会影响项目团队性能的发挥, 更会使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受阻,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作为项目经理, 如果能营造一个让参与者发挥自己才干的适当环境, 会使项目成员的忠诚度高度提升, 增强项目团队性能的发挥。为建立一个高效率的项目团队, 我们需要把握其主要推动力和障碍。如图1所示。

推动力是同项目环境相联系的正面因素, 可以加强团队的有效性, 它们和团队性能是正相关的。障碍是同项目环境相联系的负面因素, 它们被认为妨碍了团队性能, 在统计上同性能是负相关的。在置信度为95%或更高时, 这些团队特性和团队性能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通过推动力的把握和障碍的排除来创建高性能的项目团队, 是组织风险控制的核心工作, 是项目成功非常必要的条件。

二、项目评价中的风险

我国许多项目投资出现严重亏损, 很大一定程度上在于投资项目本身先天不足, 是投资决策失误造成的。决策风险是指项目因决策失误而带来的风险。项目决策一旦失误将会直接导致项目的失败。

对项目进行价值评估是投资决策的关键环节, 如果在进行价值评估过程中, 仅靠项目投资家、市场的经验和直觉进行决策, 会使评估结果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如何从模拟风险的角度以及能够反映这种风险的价值范围方面预测价值, 是进行项目决策的关键。全面的价值评估工作主要取决于对企业及其所在行业普遍的经济环境的了解, 选择正确的价值评估方法, 拥有较多的财务、统计数据, 采用科学的态度去认真分析和预测, 才能得到真实可靠的结论。对于项目历史财务数据相对较少, 或者没有可比项目数据, 评估时应采用类似项目和自身的历史数据相互替代的方法来进行。在取用同类项目数据时, 还要考虑项目之间的相似程度, 以及信息的丰富程度、稳定程度。选取了合适的财务数据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预测项目预期现金流量及选定项目的必要收益率或资本成本 (折现率) 。为了计算由该项目引起的不同时点的现金流量, 需要采用折现现金流量法, 将不同时点的现金流量调整到统一时点进行比较。估测项目预期现金流量具体工作包括:分析企业财务状况, 计算扣除调整项目后的营业净利润与投资成本, 将企业经过审计的现金流量表进行分别细化分析;了解企业的战略地位及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制定绩效前景;预测个别详列科目;检验总体预测的合理性和真实性;结合企业经营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分析预测得出和风险相适应的企业预计现金流量表, 以此为基础计算出的项目的净现值。在进行评价时可根据各阶段现金流量风险的大小, 选用不同的肯定当量系数。肯定当量系数的确定参见表1。

整个项目必要收益率估算工作包括:权益资本成本估算;债务资本成本估算;确定目标市场价值权数;估计不同的企业的报酬率随整个市场平均报酬率变动的情况;估计根据机会成本要求的最低资金利润率;将与特定投资项目有关的风险报酬加入到企业要求达到的报酬率当中, 形成按风险调整的贴现率, 从而合理选定折现率。

三、项目进行过程中的风险

在整个项目运作过程中, 不同的阶段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 并以一种连续的生命周期的模式, 强调了进行项目过程管理的必要性。项目生命周期的行为应用如表2。

项目由于其预期的市场容量往往事先不能确定, 致使对项目行为的过程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 产生风险, 这种风险贯穿了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针对于项目不确定性较大的特点, 项目各阶段不应仅满足应完成的任务, 必须随着项目运作过程环境的变化进行资源的再分配以及项目参数的调整, 这项工作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来进行。建立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新领域。任何企业的运营都需要信息, 源于项目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决策必须基于及时的和适当的信息。信息流在质量和速度上都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有了这些, 才能有效地和高效地使用资源, 满足项目的要求。风险的产生来源于信息的不完全, 因此, 为了优化企业风险管理系统就要优化整个信息流程。项目风险信息整理伴随着风险及管理信息的产生、收集、处理及发送过程展开。这种信息既包括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管理支持信息, 还包括项目自身风险及风险管理政策的信息及企业外部可以给企业风险管理提供支持等信息, 是一种全方位立体性的信息网络。借助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风险管理组织者可以准确地发现并协调风险管理活动、根据风险控制效用报告组织未来计划等活动。对于每一阶段的工作, 信息使用者可在在界面上得出该项工作的风险等级, 明确这一风险正面与反面的后果, 还可以发现其他企业的风险管理战略、最佳的风险管理实践及风险评价工具。例如, 在项目计划阶段, 输入该项目信息内容, 查询系统会提供一个逻辑的树状结构, 一方面指出项目中必须的工作要素, 另一方面提供该项目可以借鉴的网络信息以及计划实施的模拟流程等。根据风险表现的强烈程度, 项目经理通过改变分派到整个项目和各项工作的混合资源, 来相应地做出动态反映。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是为整个项目和组织的战略指导提供计划、监控, 进行综合的项目评价, 以及为表现成本、时间和技术性能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基础。根据新的资源的配比情况, 项目成本、时间和技术性能参数随之调整, 即以已完成方面的新数据重新安排未完成阶段的工作。将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融入到项目风险管理中, 通过对项目过程风险动态、适时地控制, 可以保证项目阶段目标最大程度的实现。

项目的风险起始于项目的考察论证阶段, 结束于项目退出以后, 贯穿了项目的整个运作过程。我们研究风险控制的目的是希望回避风险的负面影响, 把损失降低至最低。根据情况的变化, 对项目的风险进行合理的分析, 把握引起风险的关键因素, 才能及时进行有效地控制风险, 使预期经济效益最大可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杨雄胜主编.高级财务管理.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2].杨乃定.企业风险管理发展的新趋势.中国软科学, 2002 (6)

[3].王景涛编著.新编风险投资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4].[美]戴维·I.克利兰著.杨爱华等译.项目管理战略设计与实施.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5].斯蒂芬·A.罗斯, 伦道夫·W.韦斯特菲尔德.公司理财基础.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6].谷祺, 刘淑莲主编.财务管理.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EPC项目风险管理与探讨 篇5

摘 要:随着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的项目增多〃基于这种特定的模式下〃业主方将大量的风险转移给了总承包商〃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总承包商需要面对哪些风险及如何进行风险应对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笔者将站在总承包商的角度〃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对总承包商所承担的风险、应对及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EPC;总承包;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模式是一种典型的总承包模式〃工作范围包括设计、采购和施工〃基本涵盖了整个项目的实施全过程。EPC模式下〃业主通过总承包的发包方式将业主本身从繁琐的工程管理工作中释放出来〃同时也将工程的大部分风险转移给了总承包商。在项目范围、政治、经济、环境等不确定的情况下〃总承包商要与业主签订总价包干合同〃其风险是巨大的。以下就EPC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商所承担的风险、应对及措施等相关方面进行探讨。

项目风险管理的特性

当前项目风险的特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样性:在同一个项目中存在着各种类型的风险〃如政治风险、经济风险、自然风险等〃这些风险之间有着复杂的内在联系。

(2)规律性: 即某一具体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和大量风险发生的必然性。

(3)覆盖性:项目的风险不仅在实施阶段〃而且隐藏在决策、设计以及所有相关阶段的工作中。

(4)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不是局部的〃在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方面〃会随着项目的发展逐渐扩大影响〃风险的影响随时间的推移有扩大的趋势。

(5)可变性:在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各种风险在质和量上都有变化〃随着工作进程〃有的风险会得到控制〃有的风险会发生并得到处理〃同时在项目的每一个阶段都可能产生新的风险。

针对以上项目风险的特性〃通过对风险的管理有效减少环境或内部对项目的干扰〃同时使项目能高效优质地如期完成。

EPC总承包项目典型的风险因素

3.1 投标报价风险

风险来源于工程量的不确定、总承包商对业主要求的理解偏差以及合同中的不利条款。报价问题是目前EPC总承包商所面临的最大的风险之一。总承包商在总价合同中对工作量及质量的控制应考虑的风险有:

(1)由于投标报价时设计深度不够所造成的工程量项目遗漏和计算偏差〃包括对业主要求理解的错误导致的工程范围不确定造成的损失;

(2)报价的计算错误;

(3)对业主所要求的技术标准理解错误〃由此而引起的价格风险;

(4)由市场的价格波动而引起的价格风险;施工劳动生产率的风险及当地劳动力涨价的风险;

(5)自身内部工作的进度风险:由于设计变更、设计错误、外部条件拖延、审批不及时等而引起的工期拖延而增加人工时的消耗;

(6)设备、材料价格变化的风险以及主要设备的供货运输风险;

3.2 设计管理风险

设计是EPC总承包的龙头〃是项目管理全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所产生的文件是总承包项目管理中采购、施工的重要依据。所以设计工作不光要满足业主的功能要求和质量要求〃还要考虑设计和采购、施工之间的合理的科学衔接。这三者之间的有效衔接是EPC模式的优越性之一〃与此同时〃他们之间能否有效高效的衔接也成为了EPC项目能否获得成功所面临的风险之一。

在设计阶段〃总承包商所面临的典型风险有:设计的质量存在问题;设计与采购、施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接口衔接不好。

3.3 采购控制风险

在一个项目中〃采购的费用往往占工程总投资很大的比例〃因此采购过程的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和进度控制对工程的质量和工期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例如在电力行业的总承包项目中〃设备、材料的采购费用通常占总投资的50%~60%。由此可见〃总承包商如何将采购工作顺利、科学的开展对保证工程质量、节约项目的投资、缩短工期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采购阶段〃总承包商所面临的典型风险有:设备、材料供应商履约能力的风险;设备、材料质量的风险;货物缺失的风险(包括运输途中的缺失和现场存储的丢失);能否按期到货的风险。

3.4 施工安全风险

施工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对于EPC项目来说〃施工的质量风险往往已经不是总承包商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如今〃施工阶段最典型的风险就是安全风险。

(1)人员安全风险: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会有众多作业人员参与到工程建设中去。安全保障设施数量不足、安全观念淡薄等众多原因〃可能使作业人员处于危险的工作环境之中〃导致其生命和健康受到威胁〃给项目的实施带来了阻碍〃也给总承包商带来的风险。

(2)设备安全风险:在工程的实施中〃需要多种大型的机械设备协同作业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的实施。然而〃由于人为、气候条件等原因〃有可能导致设备在使用工程中出现突发现象从而产生安全风险。

3.5 项目管理能力的风险

总承包项目对管理的要求是相当高的〃但是如今国内EPC总承包模式还不是很成熟〃项目人员的项目管理能力也不是很强。如对于施工单位转型的总承包商来说〃在设计和采购方面的能力相对就较弱;对于设计单位转型的总承包商来说〃其人员在采购和施工方面的能力也会比较欠缺。总承包商要成功地完成项目〃就需要对设计、采购、施工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当的了解和经验。这就对总承包项目的组织成员提供了较高的要求〃专业的、有经验的组织成员能够大大降低项目运作的风险〃将一些风险化解于无形。因此如何配备这些专业的成员去管理一个总承包项目从而具有较强的项目管理能力也成了项目的风险之一。

风险的应对

笔者根据上文所列的各个阶段的风险简单的列出一些风险应对的措施。

4.1 投标报价风险的应对

(1)制定一套完善的报价工作程序〃让报价的各项工作和考虑的各项风险因素按照流程来进行〃以此来缓解投标报价失误的风险;

(2)充分考虑项目前期资料的不确切、不可预计情况、工程变更、物价上涨、工期过短等风险因素〃分析合同条件中责任权利条款及风险分担条款〃充分理解总承包的工作范围〃以及任务量与工期的合理性等〃最终提出合理报价。

4.2 设计管理风险的应对

明确规定并切实做好设计部门与采购部门、设计内部各专业之间的接口〃制定相应的设计管理程序〃以保证设计质量〃从根本上规避或减轻这方面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

4.3 采购控制风险的应对

4.3.1 加强采购过程质量控制点的管理

采购过程主要质量控制点如下:

(1)整体采购招标进度计划的编制

(2)潜在供应商的选择;

(3)招、评、定标工作的开展与完成;

(4)采购合同的编制与签订;

(5)审查制造厂商的技术文件;

(6)检验员的驻场监造工作及中间检查;

(7)现场到货开箱验收。

4.3.2 加强采购与施工的合理衔接

(1)采购部把采购进度计划及到货计划提交给施工部门〃明确设备、材料的到货时间及数量〃施工部应根据到货计划协调做好到货接收准备工作。

(2)根据设备、材料的类型〃设立不同等级的库房和临时堆放场地〃施工部门应在材料运抵之前把库房、堆场准备完毕〃并配备必备的设施。

4.4 施工安全风险的应对

建立作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入场安全教育;做好各种防护安全措施〃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机械设备应建立技术管理档案〃定期进行检查维护;露天施工机械设置防护棚〃防止曝晒或雨淋〃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购买工程保险等。

4.5 项目管理能力风险的应对

项目管理能力风险应对的具体措施就是配置合理的组织人员〃通过合理的人员配置来降低管理风险。但要求项目组中每个成员的能力水平都很高是不现实的〃因此只需要求项目中的管理人员之间能够做到能力互补就行〃确保项目在整体能力较好的管理团队下低风险的运作〃并最终获得成功。

总结

风险识别与管理 篇6

根据对英国路伟国际律师事务全球数据库,以及对中国企业关于法律风险防范的研究报告进行综合评估,我们发现,民企所涉及的主要法律风险有:行业、组织形式、管辖地、知识产权、采购和销售行为发生地。

在这五大因素中,每一种因素都有风险高低的差异。比如:在知识产权领域,通常高科技企业就比传统制造业可能面临更多的法律风险,因此它的风险指数就更高。

不过,风险指数表达的只是一种可能性和发生的概率,并不代表企业已经面临风险或是必然遇到风险。它更多的作用是警醒企业需要提高对法律风险的防范意识,修补漏洞,从而避免遭受真正的风险。

管辖地

即使业务很小,民企在国外司法辖区的风险也远高于实际的投资和收益。

如果一家民企在中国境外设立了子公司,则该子公司将受该外国法律的管辖。

根据路伟律师事务所的另一项调查显示,很多亚洲公司都经历过因不遵守其他国家的环境、劳动和相关法律(如:种族、性别歧视、性骚扰等)而产生法律问题。与上述法律问题相关的风险不但不局限于实际的行政罚款和法院判决,还包括优惠税收待遇的撤销、公众抗议以及对产品的联合抵制。

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是:众多民企在英属维尔京群岛上设立离岸公司,然后以外商投资的身份回国享受税收和其他优惠,而现在国家法律对此类情况已经开始有所规范。可口可乐公司最近在印度遭遇的禁售事件也属于这种风险。

因此,即使民企的子公司在外国司法管辖区的业务很小,法律风险也可能远远高于该子公司实际的投资和收益。因此,对于在中国境内外都设有子公司的民企来说,应适当的按比例增加风险权重。

公司设立地点对其遭遇的法律风险也有重大影响,因为与保持公司的存续、税务等问题相关的许多方面都受该实体本国法律的管辖。

根据风险指数评估体系显示,对于中国民企来说,由于对本国国情熟悉,因此在境内设立的企业的基础风险分值较低,为2分。不发达国家分值比中国略高,发展中国家分值较高,发达国家的最高基础风险分值则为15分。

组织形式

高收益通常也意味着高风险。民企在海外上市、并购国企等活动中,应保持高度的警惕。

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风险指数最高,而在国内上市的企业,风险指数要低得多,没有上市的企业则该类风险近乎于零。

为什么?因为,在纽约上市的公司受到非常严格的监管。如果不遵守监管规定,上市公司、公司管理人员和董事将面临巨额罚款、股东起诉、潜在的刑事诉讼,甚至可能有被摘牌的风险,所有这些风险都可能会对公司产生毁灭性的影响。

中国一些著名的民企频频在海外遭受调查、处罚和诉讼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年初,UT斯达康就曾由于财务报表迟发的原因,面临停牌危机。该事件刚刚了结,又因为相关人员向印度和蒙古一些官员支付了不当报酬,涉嫌违反美国《反海外腐败法》,UT斯达康不得不接受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调查。创维老板黄宏生也因为涉嫌盗用上市公司资金、伪造会计记录而被香港警方拘捕。而这些现象在大陆证券市场几乎是司空见惯。

另外,在中国还有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组织风险——参与国企改制。很多民企和企业家都栽倒于此。研究近年来民企并购国企的历程,60%的并购案都以失败告终,影响比较广泛的如顾雏军并购科龙案。其中最常见的风险有:不正当行政干预导致的资产评估不实、产权结构复杂混乱造成的纠纷、改制过程中忽略的债权纠纷、隐瞒遗漏的债务纠纷、隐形债务纠纷等。

同样的,根据风险指数评估体系显示,其它类型的法律实体,如:合营企业,未上市的私营企业,在上海、深圳、香港、伦敦、新加坡上市的公司的相关法律风险级别均根据在相关司法管辖区中面临的法律风险环境,评分在1至20分之间不等。

行业

不同行业、不同司法管辖区,都有各自不同的风险特征。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级别的监管环境,企业应按行业类别确定风险指数。另外,每个行业的法律风险级别在不同司法管辖区并不完全相同,因此还需要设计司法管辖区乘数。例如:总部位于美国的医药公司比位于中国并在中国经营其大部分业务的医药公司受到更为严格的监管,因此,中国医药公司面临的法律风险指数明显低于美国医药公司。

在高风险行业中,医药和生物技术行业排名第一位。因为该行业受到的监管非常严格,资本要求高,涉及许多知识产权风险。最近卫生部紧急叫停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欣弗”,就是因为该药品引发全国性的患者反应不良事件。较早之前发生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公司制售假药事件曝光后,温家宝总理更是亲自作出重要批示,进行严厉查处。

排名第二的是银行和保险等金融行业。该行业存在重大法律风险,因为该行业的产品基本上都是法律文件。由于资金往来大,动辄上千万,稍有不慎就可能遭遇灭顶之灾。比如:正在调查的上海社保案、民生银行被“内鬼”盗走上亿元资金案。曾经红极一时的德隆也通过上海友联打造了类似金融控股公司的平台,一度推出客户全面金融服务,但却在资金链绷紧的压力下演变成疯狂的委托理财敛财活动,最终也只能土崩瓦解。常见的客户资金被挪用,非法集资吸储等,也都广泛集中于这一行业。

另外,信息技术和电子行业的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也越来越高。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数百名消费者状告柯达相机的事件值得所有企业警惕。

在自然资源、能源和公用事业方面,对于民企更多的则是准入条件的限制。虽然《非公36条》公布了,但是如果相关配套法规没有跟上,贸然进入则很有可能被其他具体细则困住无法自拔,特别是可能面临国企垄断巨头操纵的行政垄断法规,有时简直能起到一剑封喉的作用。

民营油企举步维艰、民营快递公司命悬“35度线”都与行政法规密切相关。另一方面,由于这一行业的公益性比较强、关注度比较高,一旦遭遇舆论和公众压力,法律风险也不可小觑,如:煤矿瓦斯爆炸、水污染、燃气泄漏等,往往一来就是影响广泛的大风险。

采购和销售行为

在境内、境外的采购与销售中,呆账、反倾销等给民企带来的风险已经甚嚣尘上。

从境外采购主要原材料和零件的中国企业可能面临一些法律风险。如:外国供货商破产、外国供货商违反或终止合同、因货物不符合规定而导致延迟、额外费用等。同样,在中国境外市场销售产品的中国企业也面临着外国司法管辖区的法律风险。比如:呆账、主要客户破产、潜在的反倾销措施、产品责任诉讼、与经销商的争议等。

目前这方面反应最激烈的就是纺织品和鞋类产品在欧美的反倾销遭遇,而主要法律风险集中在浙江等地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另外,对于大多数刚刚涉足海外市场的合同欺诈,贸易纠纷也是巨大的法律风险,长虹都遭遇巨额货款拖欠,更何况其他企业!

根据风险指数评估体系显示,与行为相关的风险级别取决于采购和销售行为所在境内外市场的法律风险级别。如果购买—销售行为发生在发达国家时,分值最高,而购买—销售行为发生在不发达国家时,分值最低。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问题是近期最热的话题之一。它的风险高低,依赖于司法辖区执行力度的高低。

一家公司的知识产权分值是根据对其使用IT系统、专利、商标、著作权的程度及其研发活动的性质确定的。

一家严重依赖知识产权的民企(如华为),其知识产权的法律风险分值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的公司。如果该企业有自主产品、合作产品、商标的被许可和许可行为、享有著作权的资料以及专有技术和专利,会增加其分值。

知识产权因素的独特之处在于:不适用于司法管辖区乘数。这是由于以下两个原因决定的:第一,知识产权在很多方面受到国际条约规定的保护;第二,在执行力度更强的司法管辖区里,其侵权的风险就更低,反之亦然。

软件项目风险识别及管理 篇7

1 软件项目风险的类型

从风险的范围角度来看, 分为项目自身风险, 技术风险和商业风险。项目自身风险是潜在预算、资源、个人、进度、用户和需求方面的风险。例如资源分配的不够合理, 软件项目资金不足都是风险的根源。技术风险指的是一些因为技术落后或是在操作过程中行业标准发生变化所产生的风险。商业风险主要包括策略、预算和市场方面的风险。从风险的预测角度来看, 则分为已知风险, 可预测风险和不可预测风险。

2 软件项目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我们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有检查单法, 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1]。风险评估的就是分析风险产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将风险的不确定性进行量化, 通过各种方法估计预算如果风险真实的产生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结果。风险评估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种类型, 主观的方式是指在软件项目风险评估中利用管理人的经验和意识来作为判断, 而客观的方式指的是通过客观记录在册的资料来作为判断的依据, 例如先前记录过的类似情况。

在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时, 首先评估他会否发生, 即发生的概率有多大, 然后是对此种风险一旦发生将产生的结果进行评估。软件项目的风险评估在评估风险大小的同时也要分析产生为什么会产生项目风险, 结合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下面为大家演示一种软件项目风险分析方法-项目风险矩阵的范例, 这种方法是将可能产生的风险根据其重要性和可能性的高低大小将其进行分类, 建立一个项目风险矩阵, 具体内容参考表1。

在上表矩阵中列出了一些风险, 对于整个项目可以按照重要性和可能性分类为高 (H) 、中等 (M) 、低 (L) 和决不可能 (I) 4个等级, 这样对于风险的重要性和可能性便一目了然。

3 项目风险的应对措施

3.1 接受风险

风险自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处理方法, 如果在计划规避风险时, 通过研究发现规避风险所需花费的费用超过了软件项目风险自身所造成的损失时, 便选择采取自留风险。风险自留分主动风险自留和被动风险自留两种情况。

主动风险自留指的是软件项目的管理人在通过各方面的权衡得失, 认真思考, 认为将风险留在内部产生的损失在承受范围内, 并且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决定由工作团队自己承担消化风险的情况[2]。被动的风险自留指的是该软件项目的管理人在该风险出现时,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对其缺乏正确的认知和重视, 导致需要工作团队来承担风险的情况。另外, 风险自留也是处理残余风险的一种方式。

3.2 规避风险

在项目活动尚未开始时, 使用规避风险的方法可以将损失降到最小, 如果项目活动已经开始而中途需要要放弃或者更改, 一般产生的花费会比较大。一般是在采取其他的风险处理技术时, 处理成本已经超过了其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的时候或者是一些特定风险所导致的几率和后果相当的情况下才采取规避风险的手段。

3.3 缓解风险和降低风险

当工作团队不愿意放弃项目也不愿意转移风险时, 缓解和降低风险来降低可能发生的损失则是相对比较积极的一种处理手段。在出现没有预警信息的项目风险时, 这是主要的应对措施, 缩小不利的后果和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从而达到对风险的控制。按时间段来划分, 可以将其分为损失抑制和损失预防。在风险还没有产生任何损失的时候, 前瞻性的采取一些正确的措施从而减少损失发生的几率和带来的严重后果即为损失预防。如果风险事故已经发生, 这时候采取一定的方法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尽力的进行补救, 这种叫损失抑制。

3.4 转移风险

当项目风险出现的几率很小, 一旦出现却会造成严重后果的时候, 我们通常选择采用转移风险的方法。转移风险的渠道多数是通过鉴定合约或是协议将所需承担的损失的法律责任转给他人。一般可通过出售, 开脱责任合同, 发包, 保险或担保等方法实现。

3.5 紧急应对措施

这一类的方法是应付没有预警信息的项目风险的主要措施。首先应当准备一笔应急资金, 用于不可预计的风险产生时, 用于补偿漏洞缺口的。其次, 要完善后备措施, 当风险发生时, 要在最短是时间的解决他, 将损失降到最少, 主要是通过压缩关键路线来实现。最后, 还应当准备好技术后备措施, 用于应付项目可能产生的技术风险。

参考文献

[1]赵宏霞, 杨皎平.基于模糊识别的软件项目风险评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7, (04) :52-53.

项目风险识别与管理 篇8

合同能源管理 (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 EPC) 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节能为目标的新型服务机制, 其实质是一种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的全部成本并分享节能收益的节能投资方式[1]。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开展过程主要包括:寻找项目、项目谈判、项目准备、项目施工、项目维护五个阶段。[2]

1997年合同能源管理被引入我国, 1998~2010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合作, 分两期开展了“中国节能促进项目”, 通过示范和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促进中国节能机制转换。从此以后, 中国节能服务产业迅速发展, 服务范围扩展到工业、建筑、交通、公共设施等多领域。经过十几年来的发展历程, 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其在我国推行的进程还是相对缓慢, 存在着很多因素制约着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有效开展。

关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风险因素识别, 国内外学者做过很多研究。J.P.Painuly等人意识到在发展中国家环境下, 节能服务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风险较多, 例如市场、金融、体制障碍等。[3]Esin Okay等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分析了土耳其合同能源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关建议。[4]Hu Jinrong和Zhou Enyi提出EPC项目运行过程中存在风险有:政策和法律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经营风险、金融风险, 项目量化风险和客户风险。[5]王婷、胡珀认为EPC项目的风险包括:外部环境风险、节能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组织管理风险和客户风险, 并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灰色层次分析评价模型对节能项目的风险进行了评估。[6]马唯婧、郭玥、杨卫红从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融资风险、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五方面分析了EPC项目所面临的问题, 并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对策。[7]古小东、夏斌指出我国在推行EPC的进程中存在政策约束力低、责任机制与激励机制不完善、融资困难、缺乏权威公正的节能效益测量标准与验证机构、节能示范效应不强、社会认知度不高等问题。[8]

二、合同能源管理的风险因素识别分析

(一) 政策风险。当前我国有关合同能源管理的法律环境依然相对薄弱, 相关的节能政策法律法规也不够健全。[7]我国的合同能源管理在政策上遇到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强制力不够。尽管现行的节能政策对节能服务产业的资金投入、会计核算等方面有明确的规定, 但这些法规法律效力不强, 不能起到约束的作用, 执行力也会大大减弱。二是激励性不强。相关政府部门缺少明确的激励政策, 缺乏系统的规划、引导与推广, 这就导致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者的积极性受挫。

(二) 技术风险。我国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在实施开展的进程中普遍存在着节能技术不先进不成熟、节能设备不配套等问题。一方面技术的先进性存在风险。[2]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发展突飞猛进, 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和寿命不断缩短, 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实施却是一项长期的过程, 如何保证自己的技术和设备在合同期结束后仍有广泛的应用空间是一项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技术的质量存在风险。节能产品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节能效果, 甚至会影响合同期结束后耗能用户的正常使用, 一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 给该项目带来的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三) 经营风险。一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从项目评估开始到改造完成需要很长的时间, 短则三五年, 长则耗时十年, 在实施的过程中, 如果领导者的组织管理经营能力有限, 例如决策失败或资金周转失败, 也会导致项目难以继续推进。另外, 从近几年我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情况看, 项目实施后有关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是否良好也对该节能项目成败有直接影响。

(四) 融资风险。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在开展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资金筹措是重要环节, 融资压力很大。我国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融资渠道比较单一, 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 而银行一般对该项目的好坏、节能效益等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 担心贷款无法回收, 因此不能够提供足够的贷款。

(五) 收益风险。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实质就是以节约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的全部成本, 从而使得耗能用户与节能服务公司双方获利。因此, 对节能收益预测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利润, 节能量的预测是对不稳定数据的性能分析, 其蕴含着不确定性, 甚至有时会偏差很大[10]。另外, 我国目前缺少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对节能效益进行评估[10], 如果出现对节能项目实施后的节能效益的认定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时候, 也无法向有关单位提出申请, 从而影响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正常收益, 阻碍了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发展。

(六) 市场风险。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顺利实施得益于有效的节能技术和节能设备。节能设备采购方面, 由于我国相应的市场尚未完全建立, 许多节能设备要依赖进口, 这样就导致成本有很大的波动性, 并且易受到上游市场的限制。同样世界能源价格的变化以及未来能源价格的不确定性, 也会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际效果带来影响。

(七) 信用风险。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包括了众多参与方:节能服务公司、耗能用户、投资机构、政府、承包施工方等, 每一个参与方的信用都会直接影响到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客户是否具有良好的信用, 是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而且我国企业的信誉监督机制尚未建立, 这都会严重影响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

(八) 客户风险。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重要的主要合作客户就是耗能用户, 耗能用户自身不需承担风险, 但需要配合项目的开展。因此, 耗能用户是否积极配合项目施工, 为项目提供便利, 这将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施工进度。另外, 耗能用户还有可能由于卷入法律纠纷而发生风险, 例如从事非法经营等导致停业或关闭, 致使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失败。

(九) 认知风险。国家的相关政府、部门对合同资源管理概念、机制、优势的宣传不够, 导致其在公众中的认知度并不够高, 不仅耗能企业对其知之甚少, 甚至一些政府也无法充分意识到其节能减排的作用和环保效力。毫无疑问, 公众对合同能源管理的认知度低, 会大大影响其传播与发展。

(十) 其他风险。比如恶劣的自然环境 (地震、洪水、高温、空气骤变等) 可能会影响到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进行。

三、结语

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节能项目创新投资的新机制, 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国家应该在各方面给予支持, 以推进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研究, 期待可帮助项目实施者更好认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从而采取合适的规避手段保证项目能够顺利实施。而后续有关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风险评估的工作, 还希望有关学者能够进行。

摘要:实施开展节能项目时, 梳理和识别风险因素是开展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首要工作。本文全面系统地识别了影响我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发展的各个风险因素, 并对风险因素作出了具体阐释, 有助于之后项目的风险评价和风险分担, 从而促进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

关键词:合同能源管理,因素识别,节能项目

参考文献

[1]谢仲华, 丁先云, 谢今明.合同能源管理实务及风险防范[M].上海:上海人学出版社, 2011:11~15

[2]杨雪锋, 胡剑.合同能源管理风险分析与评价[J].经济与管理, 2014, 10:85~88

[3]J.P.Painuly, H.Park, M.K.Lee, J.Noh.Promoting energy efficiencyfinancing and EMCO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mechanisms and bateer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3, 11

建筑幕墙项目风险识别与对策分析 篇9

关键词:建筑幕墙,风险识别

一、引言

建筑幕墙是建筑物不承重的外墙护围, 通常由面板 (玻璃、铝板、石板、陶瓷板等) 和后面的支承结构 (铝横梁立柱、钢结构、玻璃肋等等) 组成。幕墙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是现代主义高层建筑时代的显著特征。现在我国乃至全球都处在节能减排的发展时期, 耗能较大的建筑行业更是面临着较严峻的节能形势, 并且我国政策鼓励绿色幕墙的发展。中国建筑幕墙行业则渐渐掀起一股绿色风潮, 光伏玻璃、智能玻璃及双层玻璃等在建筑的应用上越来越广泛。

二、建筑幕墙项目风险识别

(一) 组织风险

幕墙项目若处于商圈中心或者繁华地段, 其商业价值会受到幕墙工程项目外表面效果的影响。因此, 对幕墙外表面效果的设计要求会非常严格。幕墙设计人员按照业主的要求以及自己对幕墙外表面的理解进行设计。在设计时, 需要多次跟业主进行对幕墙设计的沟通和协调, 这样就会出现多个版本的效果图, 业主对效果图的预想始终存在差异。幕墙设计工作十分繁琐而且工作量大, 每次设计都需要设计人员与业主方面进行沟通。沟通内容十分复杂, 并且要顾及各个方面的利益, 需要接受很多困难问题的挑战;幕墙设计工作完成后, 业主需要召开图纸技术交接会, 为了让施工技术人员以及工人更好地了解项目的特点、设计目的和要求、施工工艺以及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因此, 建筑幕墙项目组织风险包括幕墙外表面效果的要求、建筑立面的设计、幕墙设计师跟业主方的沟通协调、设计图纸方案技术交底。

(二) 经济风险

房地产行业接近饱和状态、建筑行业低迷, 很多建筑外表面受行业影响在设计阶段采用幕墙装饰的项目都改变了原来的设计计划, 有些业主为了压缩成本,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在幕墙装饰方面的投入, 业主对幕墙投入面临很大的风险。一般幕墙项目都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 工程量和材料单价对投标报价有很大的影响;幕墙工程材料包括铝板、玻璃、石材、铝材等, 幕墙材料构成了幕墙预算的主要部分。幕墙材料的采购、运输以及施工过程中的使用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幕墙项目的成本。因此, 建筑幕墙风险经济包括幕墙成本投入、幕墙设计费用、幕墙投标报价、幕墙材料的单价以及采购运输问题等。

(三) 技术风险

在建筑幕墙施工过程存在各种各样的技术风险。例如:ICHQ幕墙工程项目, 中文名:阿布扎比投资委员会新指挥部大楼。工程类型:办公楼写字间。工程地点:阿布扎比。建筑物高度 (米) :145.1米。在ICHQ项目中, 其玻璃幕墙大多为自由曲面或者复杂结构形状。这样造成ICHQ幕墙工程模型结构十分复杂, 需要攻克许多技术难点, 现场施工下料比较困难。另外, 主体玻璃幕墙高度超过100米, 已经属于超过难度的分部分项工程, 这样需要编制施工设计方案, 并且要通过专家组织论证, 业主与施工方反复的商讨, 最终决定幕墙的可行性方案、幕墙的效果蓝图、幕墙施工图、设计变更方案以及图纸的最终审核方面都存在着许多技术风险。

(四) 管理风险

ICHQ幕墙工程作为办公综合项目, 幕墙面积为80000平方米, 对于幕墙项目来说是一项十分庞大又复杂的幕墙项目。在幕墙设计的前期, 对工程项目目标进行论证、策划, 制定项目管理计划是十分必要的。设计方在施工图纸设计阶段, 在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以及进度管理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需要提前制定项目管理计划进而防范问题的发生。在整个幕墙项目设计方案确定以后, 在幕墙项目施工过程中, 建设单位应组织业主以及各个参与方进行幕墙分项工程的验收是项目管理的最终环节, 也是最后解决所有问题的机会。因此, 本项目最终管理风险包括幕墙项目策划、幕墙设计方案的选择、幕墙施工质量管理、幕墙施工图的进度管理以及幕墙工程的验收。

三、建筑幕墙项目风险应对策略

(一) 组织风险应对策略

1. 幕墙设计图纸技术交底风险应对策略。

幕墙设计公司应该保证全部图纸的完整性, 业主方应对设计图纸在质量和数量方面进行核对, 核对无误后, 及时把图纸交付给幕墙安装企业, 并且保留图纸的交付档案记录。幕墙安装单位在收到图纸后, 第一时间对收到的图纸进行核对, 核对图纸的技术设计能否满足安装现场的场地情况, 如果发现设计图纸与安装现场不符合, 应将所有问题汇总后上交给业主, 然后由业主协调幕墙设计单位和安装单位之间存在的技术问题。

2. 对幕墙外表面效果要求风险的应对策略。

及时与业主方沟通协调, 建立以业主为主的服务意识。幕墙工程是对建筑物外表面进行装饰的工程, 设计人员应及时与业主方沟通, 反复进行对建筑外表面装饰效果的修改与完善。既要符合设计者当初对幕墙工程的初衷, 也要满足业主对建筑幕墙装饰效果的要求。

(二) 经济风险应对策略

1. 幕墙投标报价风险应对策略。

对招投标文件进行认真多次研究, 找出投标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制定合理有效的识别应对风险方案。幕墙设计单位应召开会议, 对招标单位的资质、资金投入、公司规模等进行深入的了解, 并且要对招标图纸进行项目工程量以及材料工程量清单与业主方工程量清单以及材料工程量清单进行研究, 找出节约成本的方案, 以便在投标报价方面具有优势。

2. 幕墙材料采购使用风险的应对策略。

应广泛了解建筑幕墙材料市场价格以及波动幅度, 对铝板、铝合金、板材等各种建筑材料及参数做到熟记于心。对材料的供应渠道应有一定的了解, 能够对幕墙材料市场做出结合自身情况的预期判断。明确不同材料的供应周期, 及时跟采购人员沟通, 有效地规避风险。

(三) 技术风险应对策略

1. 幕墙施工图技术设计风险的应对策略。

通过招投标过程, 最终确定具有相应设计资质并且信誉度高、有较好的口碑及类似工程经验的幕墙设计单位, 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择具有极强的工作经验和责任心的设计者。项目人员可挑选的项目经理, 共同承担项目设计工作。项目设计人员应加强沟通, 制定设计工作和技术反馈机制。杜绝各种因设计环节而造成的幕墙工程问题, 从而规避风险

2. 幕墙设计变更风险的应对策略。

严格遵守标准设计。制定制图标准以及设计标准, 整个设计流程要做到规范, 设计部门员工应及时参加培训和学习, 定期对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并将设计标准化归纳为技术考核范围。

(四) 管理风险应对策略

1. 幕墙施工图质量管理风险的应对策略。

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 应建立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在设计指导书应做到事前控制, 施工任务书中应明确设计要点和要求。建立设计逐级审核的质量控制, 设计单位应对施工图和施工图进行审核。重点包括重大成本控制、突破性技术节点等。

2. 幕墙施工图进度风险的应对策略。

建立负责人制度。对每一个项目、每一个分项工程制定一位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的人选应采用竞争岗位的方法。如果出现进度拖后采用绩效制度, 达到一定数量实行末尾淘汰制度。

四、结论

浅谈工程项目的风险识别与控制 篇10

工程项目的立项、各种分析、研究、设计和计划都是基于对将来情况 (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各方面) 预测基础上的。而在实际实施以及项目的运行过程中, 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会产生变化, 使得计划方案受到干扰、原定的目标不能实现。这些工程项目中事先不能确定的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因素, 人们将它称之为工程项目风险。即工程项目风险是指在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中, 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因素的影响, 是进行投资决策的投资商和业主以及负责设计、咨询、施工和移交、运行的工程承包商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 从而蒙受经济损失或者获得额外受益的不确定性。

二、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的规模化以及技术和组织管理的复杂化突出了工程项目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对保证项目实施取得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能促进项目实施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 有助于提高决策的质量。其次,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能促进项目组织经营效益的提高, 将有关处置风险管理的各种费用合理地分摊到产品、过程之中, 减少了费用支出;其各种监督措施也要求各职能部门提高管理效率, 减少风险损失, 这也促进了项目组织经营效益的提高。第三,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能为项目组织提供安全的经营环境, 确保项目组织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第四,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对于消除和控制我国建筑业市场中的不确定性, 规范市场行为, 保障我国建筑业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最后,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有利于资源达到最佳组合,

提高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益, 从而促进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

三、对工程项目风险的识别

首先, 收集信息 (准确性、有效性) 。风险识别需要大量地占有信息, 了解情况, 要对项目系统以及系统的环境有十分深入的了解, 并要进行预测, 不熟悉情况是不可能进行有效风险识别的。其次, 进行风险形势估计, 可以使项目管理班子换一个角度重新审查项目计划, 认清项目形势, 揭露原来隐藏的假设、前提和以前未曾发觉的风险, 抛弃所有个人的良好愿望, 只承认项目现有的能力。最后, 在风险形势估计的基础上, 尽量客观地确定项目存在的风险因素, 分析这些风险因素引发工程项目风险的大小, 然后对这些风险进行归纳分类。

风险识别的成果通过风险目录摘要表现出来。通过风险目录摘要, 将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汇总, 使人们对项目风险有一个总体的印象, 并且能把全体项目人员统一起来, 使各人不再仅仅考虑自己所面临的风险, 而能自觉地意识到项目的其他管理人员的风险, 还能预感到项目中各种风险之间的联系和可能发生的连锁反应。风险目录摘要包含内容如下:风险事件表中应罗列所有的风险。对于引起风险的因素要有文字说明, 说明中还应包括风险特征、可能后果、估计发生时间、预期发生的次数以及不同风险事件之间的联系;风险分类及识别之后, 分类结果应便于进行风险管理的其余步骤。

四、工程项目风险的控制

1. 风险回避

对于工程项目而言, 若管理人员发现某些风险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很大, 或者一旦发生损失且损失的程度很严重时, 采取中断风险源, 使其不致发生或遏制其发展, 主动放弃原先承担的风险或完全拒绝承担该风险的行动方案, 这就是风险回避。回避风险的决策应在项目的计划阶段时确定, 以避免前期人工浪费或中途改变方案的不便。如果单纯地从处置工程项目特定风险的角度来看, 回避风险自然是最彻底的方法, 但这是一种消极的防范手段。因为回避风险固然能避免损失, 但也失去了实施项目可能带来收益的机会, 且窒息了项目有关各方的创造力。因此风险回避有局限性:某些风险是无法避免的;回避风险就意味着放弃收益;在避免某种风险的同时, 可能会产生另一种风险。从上述分析不难发现, 回避风险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形:一是客观上不需要的项目, 没有必要冒险;二是损失频率虽不大但一旦造成损失, 后果严重, 项目执行组织无力承担后果的项目;三是采用其他风险管理措施的经济成本超过了进行该项经济活动的预期收益。

2. 风险控制

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风险处理手段。风险控制是通过事先控制或应急方案使风险不发生或一旦发生后使损失额最小或尽可能挽回损失。其方案有三:a.预控方案。经过风险识别后, 对每一个风险进行详细的说明, 使员工在做每一项工作前都要预先了解这一工作的风险和预控措施。预控方案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主动控制风险发生的条件, 使风险不发生。这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方案。b.应急方案, 目的是使项目风险损失最小。应急方案是在损失发生时起作用的。对风险进行评价后, 对那些较大风险或可以分类的风险制订应急方案。如火灾应急方案、坍塌事故应急方案等。C.挽救方案, 目的是将风险发生后造成损坏的财物修复到最高的可使用程度, 以及对工程项目企业的影响降低到最低。挽救方案的组织措施与制定程序在应急方案中均有阐述, 所以也可以将挽救方案看作是应急方案的从属方案, 只需在应急方案中规定损失发生后的挽救方案的人员配备和工作程序等。

3. 风险转移

设法将风险的结果连同风险应对的权利和责任转移给他方, 应用最多。实行这种策略要遵循三个原则:它应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和有利于履行合同;谁能更有效地防止或控制某种风险或减少该风险引起的损失, 就由谁承担该风险;应有助于调动承担方的积极性, 认真做好风险管理, 降低成本, 节约投资。转移风险并不会减少风险的危害程度, 它只是将风险转移给另一方来承担。各人的优劣势不一样, 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也不一样。在某些环境下, 风险转移者和接受风险者会取得双赢。而在某些情况下, 转移风险可能造成风险显著增加, 这是因为接受风险的一方可能没有清楚意识到他们所面临的风险。

国内工程项目只有少数进行了工程保险, 至于工程担保则基本上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我国对工程保险的有关规定很薄弱, 尤其在强制性保险方面。所以, 我国应尽快建立起参照国际惯例并符合国情的工程保险和担保制度。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工程项目风险的内涵, 针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提出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 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有效减少工程项目的投资风险, 提出工程项目收益。

关键词:工程项目风险,风险识别,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刘怀俊刘兰英:谈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7 5)

[2]周群峰:浅论项目实施阶段业主方的风险管理.商业文化 (学术版) .2009 (4)

项目风险识别与管理 篇11

[关键词]工程总承包财务风险识别管理

在当前工程总承包模式下风险的识别与管理中,我国的大多数研究发现大部分都是针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风险的研究,如从施工企业合同、项目实施过程质量及安全,项目成本等单方面进行叙述,对施工总承包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较为缺乏,即使有也是针对某一方面,缺乏系统性。而且一般都是从企业系统本身之外寻找原因,很少有注意系统本身带来风险因素的,如组织结构、体制、战略等方面的风险因素,同时在提出防范对策时,也是着重于从外因着手,而忽视企业内部因素所起作用,而内部因素有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是根本性的作用。本文结合工程总承包模式下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潜在财务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评估,并有针对性的制定适合本企业的防范对策,构建企业的风险防范体系,降低潜在风险发生的机会,减少或转移已发风险造成的损失,使企业获得最大的利润,对目前施工总承包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财务风险与管理的内涵

1、企业风险的含义与因素

关于风险较为通用的理解是:风险是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即风险由不确定断口损失两个要素构成。其中风险因素是指能够引起或增加风险事件发生的机会或影响损失严重程度的因素,是造成损失的内在或间接原因。根据性质不同,可将风险因素分为实质性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实质性风险因素是指能够直接引起或增加损失发生机会或损失严重程度的因素,如环境污染就是影响人身体健康的实质性因素;道德风险因素是指由于人的品德,素质不良,促使风险事件一发生的因素,如诈骗、偷工减料等行为:心理因素是指由于入主观上疏忽或过失而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因素,如遗忘、侥幸导致损失的发生等。

2、企业风险管理的含义

企业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去认识企业的风险,并以此为基础合理地使用各种风险应对措施、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对企业的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妥善处理风险事件造成的不利后果,以最低的成本或代价确保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

二、工程总承包模式下财务风险的组成与特点

1、工程总承包模式下财务风险的组成

工程总承包模式下财务风险的组成包括以下方面:(1)财务结构恶化,负债比例过高,营运资金困难,回报日趋下降,费用性支出超常增长,企业积累能力迅速减弱。(2)资金回收困难,回收速度慢,回收时间长,现金流量缺失,一旦应收账款成为坏帐,企业的收入无法实现,外债超过应有限度,容易导致财务经营崩溃,进而引发经营危机;(3)盲目投资,投资效益低下,陷入多元化陷阱。施工企业面临严酷的建设市场竞争,没有明确的目标和科学论证,盲目进行扩张和多元化经营必然陷入经营困境。(4)外汇风险,由于汇率变动引起企业外汇成果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对于那些经营国际工程承包和国际贸易的公司。

2、工程总承包模式下财务风险的特点

(1)客观性。工程承包施工企业的风险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以人的主观愿望能左右的,只能正确认识它,尽可能地进行预测分析,积极防范风险的发生,作为施工企业,常年野外、露天作业,天要下雨谁也管不了。但下雨就会影响施工,特别是遇到连绵的雨季,处理不好就会造成拖延工期的严重后果。(2)多发性。一般工程项目规模都比较大,建设周期长,投资量巨大,可产生风险的因素多且种类繁杂,一方面,建筑工程受自然灾害影响的风险极大;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新的机械设备、材料及施工方法不断推陈出新,工程技术日趋复杂,又加大了建筑工程的风险。同时,工程设计、工艺等方面的技术风险和政策、法律、资金筹集等方面的非技术风险,随时都可能发生,使得建筑工程在每个阶段都蕴含着风险,而且部分风险无法预知,使得风险控制的难度增大。(3)相对性。近几年建筑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尤其是钢材的大幅涨价,对包工包料的施工总承包企业是相当不利的,也是施工企业的重大风险源之一。但有的企业提前看到了国际市场铁矿粉价格上涨,提前购买了一批钢材,而在订立合同时又避免了固定单价合同,使风险较为机遇,在钢材涨价后调整价差的过程中获得了效益,这种转化,体现了风险的可变性和相对性,其实要实现一定的效益目标,必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关键在于对风险要有充分的认识,采取化解风险的有效措施。认识施工企业风险的相对性,会使我们变被动为主动地应对风险,既不盲目冒险,又积极地化风险为机遇,变不利为有利。(4)政策依赖性。建筑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与国家的政策息息相关,国家的政治稳定性、政策连续性及行业结构调整都会给建筑业带来相应影响,使建筑工程出现改变工程日期、改变工程设计、改变建造权利、改变经营成本等后果,这些改变都会给施工企业带来风险。

三、工程总承包模式下财务风险的管理措施

1、健全风险管理机构

风险管理是整个企业各部门解决风险事件的蓝本,它规定了管理者、团队、业务单元在风险管理时的目标和具体行动步骤,主要包括风险管理的政策、计划管理、沟通政策、金融、法律和管理,预警和警报、风险指挥和协调、风险解决、风险后恢复等策略。因此,必须建立一支快捷、高效的风险管理队伍和管理职能部门,机构人员应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和其他人员组成,一般应包总经理、财务总监、总经济师、总工程师、审计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可以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或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企业的风险进行辨识、评估,制定防范措施;组织各部门实施并监督、检查实施情况,以及对单独投资的重大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并参与决策。

2、提高全员风险意识

在财务风险众生的环境中,企业各级领导必须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深刻认识风险的危害性,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分析方方面面的风险,制定应对风险的有效措施,做到顺境中居安思危,在逆境中居险思变,化解、控制风险,使企业在风险中稳步发展。企业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分析风险的大小和危害程度,为实施风险决策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同时为避免风险决策失误,要有可靠的依据支持风险决策,要充分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如对涉及投标问题的决策,要重点听取经营人员的意见,对涉及到投资问题的决策,要重点听取财务人员和相关专家的意见。比如要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完善资金管理,控制贷款和担保规模;成立资金结算中心,规范结算纪律,集中开户,统一管理。

3、动用资本经营增强实力

作为现代施工总承包企业,仅靠生产经营将很难有大的作为和发展,必须实行生产经营、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并举,提升企业的经营层次。改变传统的建筑施工企业产品单一和经营方式单一的模式,防范经营过程中的行业风险和国家投资调整风险。但是财务部门要合理确定债务资金和自有资金、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的比例,控制负债经营风险。还要定期分析应收账款帐龄分析表,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收款政策,控制应收账款风险,减少坏帐损失。

4、提高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

施工企业与业主是平等的民事主体,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各自承担的责任不同而已。而一些企业承担风险时,即使处于有利地位,也不敢诉诸法律,担心业主报复,担心丢了市场。殊不知,市场不同情弱者,企业遭受的损失还得自己担着。因此我们必须大胆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实现与业主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另~JN,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善于依法维权。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法制经济,但由于市场的规范不可能一步到位,施工企业的“被动地位”也不可能马上完全扭转。因此,要讲究策略和技巧。能通过和谈方式解决的,尽量不要撕破脸皮、伤了和气。如常见的变更索赔、拖欠工程款的催收等,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有理有节、有进有退,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密切关系、加深感情、增进了解,为今后继续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对拒不讲理、一意孤行的合作方,在确实协商不成的情况下,要坚决诉诸法律。

项目风险识别与管理 篇12

关键词:华冶公司,艾博·都泊林项目,风险识别,风险防范

华北冶建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简称华冶公司) 邯郸分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路桥工程施工的建筑施工企业, 艾博·都泊林民用住宅小区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艾博·都泊林项目作为华冶公司承接内蒙古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第一项任务,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 技术复杂, 工程施工难度大。本工程两期项目均为高层塔楼建筑, 采用碟式建筑风格, 对施工技术要求严格;第二, 质量要求高。本工程项目主要面对中高层收入群体, 其对房屋建筑建设质量要求较高, 且其作为华冶公司开辟内蒙古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承建市场, 更应注意房屋建设质量, 以树立华冶形象和品牌;第三, 工程项目造价高, 业主对工期、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较高。

1 艾博·都泊林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风险指标识别尚不全面

公司在该项目风险信息收集过程中还存在着对某些风险因素收集不足的现象, 导致其风险指标识别不够全面, 对风险发生条件和风险指标之间的关系把握不够清晰, 进而对其风险评估的精确性造成了一定影响, 使其对各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及其影响程度掌握不够准确, 在选取风险防范路径时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与失误。

1.2 风险防范不甚科学

尽管华冶公司近年来加大了对管理人员的风险培训教育, 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风险发生频率, 但其风险培训投入还比较低, 相当部分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风险防范路径选择上往往注重工程项目后期的风险转移、风险减缓和风险自留, 而缺乏前期有效的风险预防和风险规避, 极大地加剧了公司自身的风险压力和损失。

1.3 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调度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部门相互独立, 注重局部利益而忽略整体利益, 导致公司整体利益受损;二是在风险发生后, 部门间相互推诿, 拒不承担风险责任;三是未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 来协调、督导和监管各部门的风险管理执行。

2 艾博·都泊林项目风险的识别

本文在对华冶公司艾博·都泊林房屋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全面收集和系统识别的基础上, 通过对风险指标进行适当的降维处理, 构建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共五类:

2.1 战略风险

包含的二级指标有:战略环境风险、品牌风险、企业文化风险、技术风险。责任归口部门分别为企划部、市场开发部、工会、技术质量部。

2.2 市场风险

包含的二级指标有:市场竞争风险、利率风险、价格风险。责任归口部门为市场开发部。

2.3 运营风险

包含的二级指标有:HSE风险、信息管理风险、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内外部沟通风险、项目执行风险、风险控制风险。责任归口部门分别为安全监察部、综合办公室、人力资源部、综合办公室、施工管理部、企划部。

2.4 财务风险

包含的二级指标有:信用风险、预算风险、流动性风险、资产管理风险、融资风险、税收风险。责任归口部门为财务部。

2.5 法律风险

包含的二级指标有:合同风险、法律违规风险、廉政建设风险。责任归口部门分别为经营管理部、法律事务室、公安处。

3 艾博·都泊林项目风险的评估

通过邀请专家对上述风险评估体系的各项风险指标进行赋值打分, 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对其进行测算, 客观地评估各项指标的风险发生概率及其影响程度。

3.1 风险发生概率的评估与分析

22 项风险指标中发生概率很大的风险有战略环境风险、技术风险、利率风险、价格风险、HSE风险、风险控制风险、信用风险、预算风险、融资风险和合同风险, 需要重点防范。信息管理风险、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内外部沟通风险、项目执行风险发生概率较大。市场竞争风险、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内外部沟通风险和廉政建设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相对前两类偏小。品牌风险、企业文化风险、税收风险和法律违规风险四种风险发生的概率更小。

3.2 风险影响程度的评估与分析

22 项风险指标中品牌风险、风险控制风险、信用风险和合同风险发生造成的影响很深。战略环境风险、企业文化风险、技术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利率风险、价格风险、HSE风险、信息管理风险、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内外部沟通风险、项目执行风险、预算风险、资产管理风险、融资风险和廉政建设风险发生导致的影响较大。流动性风险、税收风险和法律违规风险发生所引起的影响相对较小。

3.3 风险发生概率与其影响程度相关性分析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 各风险指标发生概率与其影响程度基本呈正相关关系, 除了品牌风险、企业文化风险两种风险发生概率极低, 但其一旦发生所造成的影响程度却相当大的特殊情况以外, 剩余20 种风险基本上都满足风险发生概率越大, 其所造成的影响越大的规律。因此, 华冶公司在风险管理过程中, 除了对风险发生概率大且其影响程度高的重要风险因素予以重点防范外, 还要密切注意品牌风险、企业文化风险两种风险发生概率小但其影响大的风险因素。

4 艾博·都泊林项目风险的防范

艾博·都泊林民用住宅小区作为华冶公司承建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代表性项目之一, 其风险防范路径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同时也可应用于华冶公司其他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防范过程中。

4.1 战略风险防范

在防范战略风险时, 首先, 应加强对外部战略环境风险的监控与预防, 及时追踪政府政策、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变化, 制定动态的发展战略规划和风险防范机制。其次, 应努力提升内部战略条件水平, 通过加强华冶公司品牌建设力度、健全和推广企业文化以及努力提升技术水平等方式可有效地提高华冶公司整体实力水平, 降低华冶战略内部环境风险。

4.2 市场风险防范

加强对市场风险的防范是整个工程建设中的重点。首先, 应提升核心竞争力水平。通过塑造品牌、提升技术与完善管理等方式提高公司业务能力, 尤其是铸造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这样才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降低参与竞争的自留风险。其次, 应综合利用多种对策减缓利率风险与价格风险。通过及时跟进全球及我国的经济政策变化, 争取预测出未来利率与物价的走势, 预防和利用利率风险与价格风险。同时, 可将部分工程外包给其他公司, 以分散利率和物价波动带来的风险, 或者将建筑施工设备、办公设施、员工等财产向保险公司投保, 以转移设备与设施损坏及人身伤亡带来的风险。

4.3 运营风险防范

华冶公司相关责任部门应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 有轻重缓急的处理各种运营风险。首先, 华冶公司应强化部门风险责任意识。如施工管理部要提高安保意识, 制定风险预防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 加强对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的监控, 确保工程项目的按期顺利完成。其次, 应实行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华冶公司应组建全面风险管理小组, 加强对工程项目风险因素的动态识别、评估、防范及监控, 协调和敦促各部门的风险防范执行, 建立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动态风险管理体系。

4.4 财务风险防范

首先, 应加强对重点财务风险的防范。如加强对开发商的信用资质调查, 建立开发商信用评估体系和信用适时追踪系统;加强对项目预算的管理, 针对整个工程项目所需的实际投资资金、各阶段公司可能使用资金和必要的风险预备金等进行合理的估算, 编制出符合工程项目实际所需的预算;通过丰富融资渠道、改变融资结构、调整所筹资金的偿还方式等方式来缓解融资风险等。其次, 应重视对其他财务风险的监控。如加强对流动资金的管理, 提高资金周转率及其安全系数;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减少因固定资产损坏和破坏而造成的固定资产流失;加强对税收风险的监管, 主要是通过及时跟踪、更新和掌握国家和地方税务政策, 以减少因税收缴纳不力而遭致的处罚等。

4.5 法律风险防范

首先, 应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在签订合同前, 合理地设计合同条款, 使之满足双方共同的利益需要;在签订合同时, 仔细审查合同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清晰性;在签订合同后, 加强合同的保管, 以备未来万一出现纠纷时有合同佐证, 以降低公司风险。其次, 应深化廉政建设力度。加强公司的廉政水平建设, 制定严格的监督、举报、审查机制, 有助于从整体上提升华冶公司内部所有员工的廉政意识, 尤其是管理人员的廉政意识, 减少甚至杜绝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员的贪污腐败现象, 切实降低或者消除廉政建设不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等风险损失。

参考文献

[1]李志辉, 李晓敏.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高速公路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 :33-36.

[2]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67-112.

上一篇:旅游污染下一篇:异质小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