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污染

2024-10-02

旅游污染(精选3篇)

旅游污染 篇1

澳门位于中国南部,珠江入海口,面积约为29.2平方公里,人口约55万。澳门曾被葡萄牙统治400多年,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由于澳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使得其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地,并为国内外广大旅游者所想往。澳门的旅游资源主要有宏大的博彩业和风格迥异的异国文化。有资料显示,每年来澳门旅游的人数在增加,旅游收入也在大幅增加,澳门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中。

1 澳门的旅游资源

澳门气候宜人,景色秀丽。游览名胜主要有妈阁庙、普济禅院、大炮台、蓬峰庙、澳门最古老的教堂圣老楞佐堂、圣若瑟修院、黑沙湾海滩、菩提园以及巍峨而沧桑的大三巴牌坊和特色葡式建筑等,游人在这优美的自然风光、闻名遐尔的名胜古迹,颇具特色的市井风情中如痴如醉、流连往返。在饮食方面,澳门菜融合了地道的葡国菜与传统的中国菜,中西结合,特色十足。无论是街头小吃还是高档的葡式餐馆,都有着自家拿手的美食绝活。小飞象葡国餐厅、公鸡葡国餐厅等常常是座无虚席。当然除了这些葡国的特色,你还能品尝到正宗的粤菜、川菜、韩国烤肉、日本寿司以及浪漫的法式料理。可以说从饮食的角度品味澳门,也许对其中西文化交汇的感受会更直接更鲜明一些。博彩业是澳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到了21世纪,博彩税收入增长速度更为惊人,自澳门赌权开放后,多家外资赌场在澳门这块肥土上设立新的国际级赌场,例如新葡京、永利、金沙娱乐场等等,星罗棋布的博彩场地、气势宏伟的场面、人声鼎沸的场景,让人叹为观止。2006年澳门的博彩业已超越拉斯维加斯,成为全球第一赌城。

2 澳门的旅游环境

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同时也产生了污染;旅游环境污染表现在多方面,如大气、水质、垃圾、噪声及旅游点长期超负荷接待、无计划开发等[1]。由此可见旅游环境更具脆弱性,而由旅游业带来的污染也在很大程度上破坏着生态环境,又威胁着旅游经济的发展。目前澳门整体旅游环境尚可,但在环境保护和积极治理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每年来澳门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加,澳门交通运输和旅游管理滞后,落后的公交车载着永远也载不完的游客,噪音强大的摩托车满城飞奔,同时一座又一座酒店在日日夜夜不停地建设着。交通噪音、建筑噪音、生活噪音的污染已经成为澳门城市的主要公害,对市民和游客的影响很大。在澳门交通噪音主要是公交汽车,摩托车等的噪声,它已成为城市的主要噪声。生活噪声主要在游览区和博彩区,人声喧闹所产生的噪声,这类噪声分布的范围较广,影响也较大。建筑施工噪声主要是城市内建筑施工现场的噪声,建筑施工虽然对某一地点来说是暂时性的,但对于整个城市,却是长期而深远的。

澳门的街道不宽,在窄小的街道上,各种车辆形成车流,形成噪声的汇聚,这种噪声让人烦恼,甚至危害人体的健康。既往调查结果显示,“澳门城市环境噪音总平均值为73分贝,已属于噪音污染很严重,环境质量很差的一级”。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酒店和商业街的落成以及游人和车辆的增加,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不仅如此,街道两旁高高的建筑物,宛如一道道屏障,让车辆排出的废气久久无法散去。本来澳门是一个海滨城市,多风的气候特征决定了澳门城市空气质量总体属于不污染或轻度污染,但由于汽车尾气的直接排放和道路扬尘、建筑尘,使游览区和商业区污染严重。特别是在博彩场所内,空气更加龌龊,汗气、烟气、呼吸气等各种气味混杂在一起,对人身体危害极大。环境专家公认,室内空气污染比室外严重;据调查结果显示,人类有68%的病因是由于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而且发病率逐年上升[2]。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一方面是人体污染,人可以排出25种有毒物质,成人每小时呼出25升CO2,人体的排汗、排气、不洁的衣物、食物以及少数人的吸烟等。另一方面建筑与装饰材料也是污染的来源,如花岗岩中氡气、混凝土施工中的氨气以及装饰材料中不同程度地含有甲醛、苯、三氯甲烷等挥发性有机物和有机溶剂,其中如氡、苯、三氯乙烯等是已知的致癌物质[3]。

澳门人多地少,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应该是澳门建设的根基。澳门大学前100多米处,有一片空地,面海,应该是黄金之地,多年来,确是杂草丛生,堆放着锈蚀的建筑材料,这块土地本应该是一个足球场或是一个公园或是一块草坪或是一坐标志性建筑物,但不知要到何时才能如此。澳门本岛和氹仔还有多块类似的空地,同样是堆放着锈蚀的建筑材料或是破旧的汽车,且一置数年,这些不雅之地一方面影响市容,另一方面孳生有害气体影响环境。

3 澳门环境改善的设想

树木和花草可以吸音吸尘净化空气,但在游览区,窄小的街道确实没有丝毫可供种植的空地,拓宽街道,拆除建筑,无可行性。因为街道两旁中西合璧各具特色的建筑物大都有很长的历史,是澳门的见证。既然如此,澳门可以使用绿色交通工具,例如开建地铁来减少公共汽车和私家车数量,同时禁行摩托车以及引入隔音效果好、排放标准高的公共汽车,这样一切都有可能变得优雅而平静。虽然许多人担心支付不起昂贵的修建地铁的费用,但澳门的人均GDP已然在亚洲名列前茅。今年澳门为对抗金融危机,提高GDP水准,更是数次向市民发放数千元澳币来刺激消费。如果政府未来能把更多的资金投放到交通或环境保护方面,对澳门旅游业特别是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则能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大自然的美,与绿色紧密联系在一起,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可以达到净化空气,改变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人类创造合理的生存环境之作用,而加大绿色植被的面积,就是维护优美环境的关键。有报道指出:澳门本岛绿化严重不足,我们看到的大都是地面与地上钢筋混凝土结构。如果能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在可种植树木的街道旁和酒店和住宅周围多种树花草,形成立体型绿化,将能有效地改善澳门本岛的生态环境。同时政府应该着重于改善环境、投资环境,清查澳门土地使用情况,把空地上的各种垃圾清除,种树种草,待规划好后再兴建筑。

环境保护是澳门的大事,要建立健全各种相应的法制,依照法律来保护环境。在大力发展旅游业,为澳门经济增砖添瓦的同时,应该认真对待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各种环境和生态问题,加强对旅游业和资源开发的管理,同时对已造成的各种污染进行认真治理,搞好各种绿化,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形成具有澳门特色的绿色旅游经济。澳门应该是旅游、休闲之地,更应该是静享之地,人与环境和谐之地。

参考文献

[1]佟蔚.中国旅游地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3-6.

[2]丁瑞强,王式功,尚可政,等.空气污染与健康[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2,15(1):50-53.

[3]岳伟,潘小川.室内空气污染物及其健康效应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5,22(2):150-153.

海洋旅游资源污染损害的控制研究 篇2

1 海洋旅游资源污染损害简述

目前有关海洋资源污染损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水产养殖和地质等方面, 有关海洋旅游资源污染损害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海洋旅游业的参与制主要是旅游经营者和消费者, 他们在开展海洋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对海洋自然景观、海洋人文景观和海洋社会群景观等海洋旅游资源造成破坏, 从而使其失去原有的观赏游览吸引力的过程即为海洋旅游资源污染损害。其中, 经营者造成的海洋旅游资源污染损害主要是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采用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 从而造成海洋旅游资源丧失原油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 一些自然因素也可能对海洋旅游资源造成污染损害, 例如海啸风灾等。

按照受损程度, 能够将海洋旅游资源污染损害分为四类:一般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和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从而为海洋旅游经营者和社区居民维护海洋旅游资源利益进行索赔提供依据。

2 造成海洋旅游资源污染损害的原因

造成海洋旅游资源污染损害的因素有很多。首先, 有害物质排入是造成海洋旅游资源污染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海洋的纳污能力是有限的, 向海洋倾倒垃圾能够使海洋失去自净能力, 严重破坏海洋景观。据调查,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大约1亿吨的垃圾倒入北太平洋当中, 从而造成了数千公里的海域受到污染。其次, 海上航运和海洋资源开发的发展过程中造成的港口污染和航线污染也是海洋旅游资源污染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不同程度上对海洋造成破坏, 不利于海洋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2011年, 中国的渤海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幸存劣四类海水面积480万平方公里, 对海洋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溢油面积可达6200平方公里。再次, 过于频繁的渔业活动对海洋旅游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 破坏了海洋生态圈, 甚至造成部分生物灭种。最后, 自然灾害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海洋旅游资源造成了损害, 如地震海啸等等。

3 海洋旅游资源污染损害控制措施

3.1 进行统一规划开发

海洋旅游资源是一项特殊的资源, 具有保值甚至增值的特点, 因此要进行合理开发, 从而延长海洋旅游资源的使用寿命, 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首先, 要通过合理的开放取得整体效益, 利用科技和遥感等高科技手段对海洋旅游资源进行研究, 运用各类方法对海洋旅游资源制定系统而科学的规划。其次, 要实施海洋资源管理的普查和价值登记评定制度, 从而能够全面的掌握旅游资源的基本情况, 按照相关规定对海洋资源评定等级, 作为进行开放和管理的依据。最后要海陆并举, 相互促进, 开发有特色的海洋旅游项目, 让旅游者耳目一新。

3.2 加强海洋资源的协调与管理

要想避免对海洋旅游资源的污染和损害, 就需要加强海洋资源的协调与管理。首先, 要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体系杜绝危害海洋旅游资源污染和损害现象的发生;其次为了提高管理效率, 还要进一步研究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海洋旅游资源管理体制。再次, 要将静态管理模式变为动态管理模式, 从而能够充分的利用海洋资源, 对管理成绩突出的单位还进行奖励, 对于管理不到位的部门要进行惩处。同时还要加强各地区之间的交流, 互相吸取管理经验, 提高管理水平。最后, 要处理好海洋生态、海洋经济与海洋旅游资源之间的关系, 把他们紧密的结合起来, 从而让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不误。

4 结语

发展海洋旅游不仅有利于沿海地区优化产业结构, 解决社会就业问题, 而且对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提前实现现代化进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开放海洋资源, 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 一定要做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积极消除对海洋旅游资源的污染和损害, 从而使海洋旅游业的发展走上正轨, 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摘要:目前, 全球海洋污染和损害的情况非常严重, 对海洋旅游资源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我国的海洋旅游资源和污染损害也越来越严重, 从而严重的影响了我国海洋旅游和海洋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海洋旅游是二十一世纪最具活力的旅游发展行业, 是旅游开发的热点之一。为了海洋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海洋旅游资源污染情况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海洋旅游资源污染损害的控制进行了研究, 希望对降低海洋旅游资源污染损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海洋旅游,旅游资源,污染损害,控制

参考文献

[1]慎丽华, 张园园.海洋旅游资源污染损害的控制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 2012, 34 (2) :98-102.

旅游污染 篇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旅游景区客流大幅上升, 塑料制品使用量随之上升, 白色污染问题相应出现, 对旅游景区的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 提出了一些有效解决白色污染的方法与措施[1,2,3,4,5], 但对旅游景区这一特殊地域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以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为例, 对自然景观旅游区游客使用塑料制品的情况和白色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提出白色污染的整治对策。

1 自然景观旅游区白色污染产生途径与产生量解析

“白色污染”是指不可自然降解的废弃高分子有机聚合物排放到环境中形成的一种现代污染现象, 主要污染物是由各种各样的塑料垃圾, 包括塑料袋、地膜、快餐盒、饮料杯、废电器壳等组成[6]。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社会生活正向便利化、卫生化方向发展, 顺应这种需求, 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塑料袋等开始频繁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包装材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但同时也造成白色污染物排放量大量增加, 在城市垃圾总量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 已到了必须治理的地步。

自然景观旅游是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自然景观旅游区是指以自然景观为旅游开发的依托和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区, 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自然景观旅游区因美学价值、科研价值而具有强大的旅游吸引功能和游览观赏价值, 自然景观旅游区在旅游开发前, 大多人为干扰小、生态环境良好, 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元素。

1.1 自然景观旅游区白色污染产生途径

旅游是由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引起的一种现象与关系的总和。自然景观旅游区开发旅游之前, 大多人为干扰小, 但随着旅游发展, 游客生活消费所致的和旅游接待方为保证良好服务使用的塑料制品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一方面, 由于游客是暂时居留, 不具备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条件, 要满足其正常生活需要就会使用大量的塑料包装。同时, 游客旅游活动中使用的塑料制品数量会多于平常, 如在旅游过程中丢弃的旅游商品包装袋、食品包装袋、泡沫塑料填充包装袋、一次性快餐盒、矿泉水瓶等。另一方面, 旅游地为满足游客需求和旅游者的消费, 塑料制品用量也相应增加。景区为满足游客需要会增加塑料制品的使用量, 如一次性洗漱用品、一次性餐具、一次性雨具、一次性拖鞋等。此外, 有些物品本身就是塑料制品, 如一次性牙刷、旅游商品包装袋等。

1.2 自然景观旅游区白色污染产生量解析

为了能掌握游客在旅游景区活动过程中的白色污染产生量, 本文以世界遗产地武陵源景区的游客为研究对象,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景区游客使用的塑料袋情况进行了了实地调查, 以此来估算白色污染的产生量。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 有效回收问卷105份, 回收率87.5%。本文采用Spss 17.0对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游客平均每天使用的塑料袋个数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见表1。

从表1可见, 平均每天使用3个左右塑料袋的游客占60%, 使用4—5个塑料袋的游客占14.3%, 使用5个以上塑料袋的游客占14.3%。如果按照每人每天使用3个塑料袋计算, 2011年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游客接待量735万人, 使用的塑料袋个数达2205万个。这些塑料袋产生的垃圾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 将会带来严重影响。塑料袋只是白色垃圾产生的一个方面, 景区游客使用的一次性雨衣和雨鞋、一次性洗漱用品及其包装等都是产生白色污染的因素。武陵源景区多年的雨天平均约75d, 按照2011年接待量计算, 仅一次性雨衣就约消耗151万套。此外, 旅游接待地的酒店、餐饮、旅游商品销售也会产生大量塑料垃圾, 可见白色污染产生量相当大。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游客数量不断增长, 2009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19.2亿人次, 入境旅游者12647.59万人次, 接待总量超过20亿人次。按照武陵源的调查类比, 近20亿人次产生的白色污染量不可小视。

2 白色污染对自然景观旅游区景观的影响

自然景观是由不同空间单元镶嵌组成的地理实体, 那些具有美学和科研等多重价值, 能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并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自然景观成为重要的旅游客体。在旅游发展过程中, 大量游客涌入, 塑料制品消耗量快速增长, 对景观造成较大影响。

2.1 对自然景观美学价值的影响

从景观地理学观点看, 景观或风景是一种具有特殊审美价值的综合环境, 自然旅游资源是景观的组成部分, 是指能使人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和物象的地域组合[9]。由此可见, 环境是自然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在旅游资源评定的国家标准中, 观赏游憩使用价值赋分值很高, 观赏价值高低基于资源美学价值的大小, 而旅游区生态环境状态是决定资源美学价值的重要因素。白色污染的产生并大面积滞留, 直接影响到旅游区的环境清洁度, 严重破坏了环境美感, 影响景观的视觉效果, 降低景观的美学价值, 给游客留下不良印象。目前, 很多景区因为垃圾问题影响了整体形象。国内著名的5A级景区在清澈的湖水、河流中随时见到游客随手丢弃的白色垃圾, 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影响旅游景观的整体美感。由于游客数量大幅增长, 很多旅游区都面临着白色污染的严重威胁。

2.2 对自然景观区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白色垃圾除了造成景观美学价值下降外, 还会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自然景观区内, 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由于景区白色垃圾增多, 经常被景区动物误食, 导致动物肠胃受到损伤而死亡。景区生态系统是依靠各组分相互制约、转化、补偿、反馈等作用而处于结构与功能相对协调的稳定状态, 即在生态系统中生产、消费、分解之间保持稳定。如果其中某一成分剧烈地发生改变就可能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白色污染引发对动物的不良影响, 致使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减少, 生态系统平衡紊乱导致生态系统破坏, 最终导致旅游资源破坏, 影响旅游景区的吸引力。目前旅游景区常用的处理白色污染的方法之一是随垃圾一起填埋, 但塑料制品很难消解, 填埋一方面占用土地, 另一方面有毒物质会下渗污染水源, 处理不当会对景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2.3 造成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

在很多旅游区, 由于客流量增加, 包括白色污染在内的垃圾也大幅度增加, 对周围环境造成极大影响, 引起当地居民的强烈不满。特别是以草原生态系统为旅游对象的区域, 周围居民以牧民为主, 放牧牛羊是他们的主要生产活动, 这些牲畜是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由于牲畜对塑料制品的辨别能力弱, 常常会误食包装袋、一次性餐盒等塑料制品, 轻者造成动物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消瘦, 重者可导致动物死亡, 严重影响了牧民的经济利益, 引起牧民对旅游发展的不满。如青海湖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随着近年来的旅游热, 产生了大量白色垃圾, 这些垃圾随风流动, 污染了周边草场, 造成牧民与旅游景区的矛盾。如果白色污染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引起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激化, 将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2.4 影响景区游客满意度

随着旅游者日益成熟, 游客对旅游区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不仅要求旅游地环境质量满足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身体健康的要求, 还要满足游客的心理要求。特别是自然景观旅游区, 游客对其环境质量期望值更高, 旅游环境质量状况已成为影响游客选择决策、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元素。如果景区白色污染问题严重, 会使期望值很高的游客大失所望, 降低游客的满意度, 导致旅游景区形象下降。2011年, 游客在对旅游目的地评价中, 张家界的满意度仅为80.36%, 不满意的原因与环境清洁度有较大关系。

3 自然景观旅游区白色污染整治对策

整治景区白色污染, 是保持、提高旅游景区旅游吸引力与竞争力的重要工作, 是旅游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也是保护旅游环境的重要研究课题, 因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3.1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对白色污染危害的认识

白色污染已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 但由于旅游管理者与经营者、旅游开发商、旅游地居民、旅游者的环境意识参差不齐, 对白色污染问题的严重性认识有较大差异, 因此在行为上表现不尽相同。我们以武陵源为研究对象, 调查了105名游客对一次性塑料用品对环境影响的认识, 结果有11.4%的游客认为使用一次性用具对环境影响小, 30.5%游客认为影响不大, 只有58.1%游客在认为对环境影响大。调查表明, 半数以上游客已意识到白色污染问题, 在行动中关注这一问题, 但也有近1/2的游客的环境意识较薄弱, 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宣传, 使人们意识到白色污染问题的危害, 规范自身行为, 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量。

3.2 加强管理, 减少白色污染产生量

为了有效控制白色污染问题, 国家已制定了相关政策。2007年12月31日,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禁白令”, 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旅游景区在执行国家政策的同时, 应根据景区环境管理要求制定更加具体的措施。如对旅游产品供应方、旅游企业、景区各摊点等, 根据其经营规模限量使用塑料制品, 并根据使用量缴纳白色污染处理费用。对游客的消费行为也要制定相应措施进行规范, 对随意丢弃垃圾的行为给予惩罚, 对主动放弃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积极维护景区环境质量的游客给予奖励, 使白色污染的产生在旅游产品消费全过程受到严格控制。此外, 要加强管理, 以制度管理人、规范人的行为, 是提高目前公众环境意识水平的有效措施之一。

3.3 实行旅游垃圾分类回收, 实现塑料垃圾资源化

迄今为止, 我国尚未正式颁布一部关于旅游垃圾分类回收制度的全国性专门法规, 而世界上众多发达国家都实行了有关垃圾的分类回收制度。如美国的《资源保护与回收法》, 日本的“绿化地球百年行动计划”, 德国、韩国制定了《包装条例》等, 把回收、利用、处置的义务分解落实到商品及其包装材料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 因此具有很强的操作性[10]。目前旅游景区缺乏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 很多景区内安装了标有“可回收”、“不可回收”字样的垃圾桶, 但在游客投放垃圾时随意性强, 且在垃圾处理方式上也没有根本区别, 都是运到景区外统一填埋, 并没有进行分类处理。如果塑料制品能回收进行统一处理并实现资源化, 就能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如啤酒瓶实行回收后, 有很多人加入到回收再利用行列, 有效解决了资源浪费, 减轻了环境压力。

3.4 加强科技创新, 开发可替代产品

由于塑料制品具有方便性的特点, 随着旅游快速发展, 塑料制品总体上消费需求量将会不断增加。为了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同时满足人们的需要,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加强科技创新, 开发塑料制品替代物, 鼓励开发无污染、少污染的新材料和新工艺, 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摘要:白色污染会对自然景观产生严重负面影响。以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为例, 对自然景观旅游区白色污染问题进行研究, 了解自然景观旅游区白色污染状况, 提出整治对策, 以期有效防治景区白色污染问题。

关键词:自然景观旅游区,白色污染,现状

参考文献

[1]蔡林.如何根治“白色污染”[J].生态经济, 2002, (5) ∶56-58.

[2]徐海云.治理“白色污染”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垃圾收集系统[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09, (8) ∶4-7.

[3]姜巍.解决白色污染需要新思路[J].中国发展观察, 2010, (1) ∶43.

[4]张景昱, 宋艳茹.利用转基因植物治理白色污染新的途径:叶绿体转化[C].21世纪新北京生态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2001∶47-53.

[5]陈徐奉.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白色污染防治法律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5) ∶28-29.

[6]杨美霞.旅游环境管理[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7.

[7]李发玲, 钟学斌, 万安娜, 等.“限塑令”的公众行为响应与白色污染控制对策——以咸宁市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0, 35 (3) ∶6-10.

[8]肖笃宁, 解伏菊, 魏建兵.景观价值与景观保护评价[J].地理科学, 2006, (8) ∶506-509.

[9]王柯平.旅游美学新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0.

上一篇:智能公共交通系统下一篇:项目风险识别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