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分风险管理

2024-10-26

项目分风险管理(共12篇)

项目分风险管理 篇1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项目化管理更加深入, 建筑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项目管理的方法更加科学。本文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特点进行分析后,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化管理更加深入, 所以就需要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 而进行项目分包管理就是一个比较有效的管理方式,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建筑工程,分承包管理方式

1 建筑项目的特征

在任何建筑开始都是有明确性的, 在什么时间、地点、环境、目的等。建筑项目有宏观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项目活动就是要在受着许多约束和限制的条件下, 完成诸多相互冲突矛盾的, 但又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建筑是具有一次性和不可逆性, 其地点是一次性的固定的, 建成后也是不可移动的;建设项目的整体性。在一个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范围内, 建设项目是由一个或若干个互相有内在联系的单项工程所组成的, 建设中实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任何项目都是在又组织的背景下产生的。所以建筑项目是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系统;建筑项目是独特的, 且是唯一性的, 项目的发展也是没有固定的先例的。项目的发展中, 有太多不确定性的影响。不可预见性的方面很多, 所以不确定性是项目的一个显著的特点;项目是有风险性的, 建筑项目或其他行业的项目都是具有风险性的, 这些不可预知的风险在建筑项目中需要我们提前去考察研究其可行性的, 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项目的风险性;建筑方面的知识范围很广泛, 我们需要有效的对于建筑项目进行监督、管理, 对建筑方面知道正确的、科学的也是符合实际的目标, 如果项目犯错就会给建筑项目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2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特点

建筑工程项目一般具有下列特点:

2.1 复杂性

建筑工程是复杂性的, 其建筑工程造价高, 参与的施工人数多, 相关的利益关联多, 对外部环境影响大且时间长, 所以对于其他项目来说, 建筑项目的复杂性的程度是很高的。

2.2 目标明确性

建筑工程项目目标较易明确, 多实行目标管理, 目标相对稳定建筑工程项目较之其它技术开发项目, 目标较稳定, 建筑工程项目化管理已实行多年, 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 所以项目目标一般明确,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也多数采用目标式的责任承包管理。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专业化的水平, 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能力

2.3 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每个建筑项目都是有不确定性, 建筑项目的复杂性也很高, 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社会上各个方面的价格波动都会影响项目的进程。如天气、原材料价格、政府法规变化、周边社会关系等;而项目内部各利益相关者, 如业主、监理、总包商、分包商、供应商、政府监管机构等, 其变化也很大。加上建筑在不断的建设中, 不确定行的程度也是很高的, 而环境问题舒适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管理过程应牢牢把握渐进明细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方式也正由粗放性向现代项目的管理方式转变。但是由于起点低, 所以与国外的先进管理还一定的差距。所以就建筑企业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目前大部分具体的施工任务还是由建筑商承包给相关的劳务队来进行的, 自供机械设备和材料。由于施工的专业化水平低, 劳务人员的素质水平不稳定。就需要企业花费大量的时间, 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资源来管理劳工队伍。总包方的水平也被其牢牢拖住, 不能提高。而这就是由于建筑行业缺乏专业化的分包体系所造成的。现代项目的管理水平也不能有良好的应用条件。所以为了提高建筑行业的竞争力, 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 服务管理能力, 提高认识度,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提高自身的口碑效应。在激烈复杂多变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样才能让自身处于不败之地。

3 建筑企业的专业化趋势

如何增强核心竞争力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是个必要的课题。其所面对的客户, 需要提高自身的服务管理能力, 而项目的管理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何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提高利润是个一直不变的课题。目前建筑企业为了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而不得不使用自己拥有的劳务施工队伍和机械设备, 一个方面由于需要提高人力和精力来管理这些低端的生产资源, 其管理水平和能力被其牢牢拖住, 不能提高。一方面建筑企业为了付出资源低效使用的时间成本。而劳务队伍中的优秀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逐渐稳定下来, 成为了固定的职业人员。提高劳务队伍的技术管理能力, 而由于自身的差异也就分化为有大有小的专业承包企业, 既可以走劳务承包, 又可以专门承包工程。提高专业的施工能力是分包企业的核心的竞争力。

建筑企业的生产管理也必须得围绕项目活动进行。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也都是围绕这项目工作而展开的, 这个是企业生存的根本。

提高建筑企业的效率和应变能力, 由于项目是直接面对我们的客户的, 对于客户的要求变化和市场的不断变化, 我们就要求我们的企业要有更加敏锐的感觉和更加深刻的理解, 企业要更快了解这个方面的信息, 更好更加周到的对客户进行服务, 提高自身的信誉和形象。提高自身的企业能力, 所以就必须更加贴近客户, 减少中间层, 以便信息能更快更好的传递, 所以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率, 对于分包的管理也就将会越来越重要。

4 结语

在目前建筑项目管理中, 建筑分包管理是一个可行性的发展方向。由于建筑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 我们的建筑工程项目也将会更加专业化, 效率化。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 增强自己的企业竞争能力。让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 就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模式。如何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提高利润, 这个专业化的趋势将不可避免。我想这个课题不仅是建筑行业, 也是其他行业共同的问题。对于我们的建筑行业来说, 这是个必须要更好的解决的课题。在实际工作中, 怎样管理, 应该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 创造性的发挥。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套用一句俗语来说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

参考文献

[1]于会谦.建筑工程项目分承包管理方式的探讨[J].四川建材, 2006 (02) .

[2]罗永国.浅谈工程项目分承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 2007 (14) .

[3]张萌.关于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对策的研究[J].华章, 2011 (15) .

[4]郑国坤.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优化探究[J].科技资讯, 2007 (21) .

项目分风险管理 篇2

一、单选题 【本题型共20道题】

1.国务院批准范围以外的建设用地由()批准。

A.国土资源部

B.住建部

C.省级人民政府

D.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字体:

2.按《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规定,核准目录之外的企业投资建设项目,除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专门规定禁止投资的项目外,实行()管理程序。

A.审批制

B.核准制

C.备案制

D.评估制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3.工程网络计划中,如果紧后工作的开始并不以紧前工作的完成为前提,只要紧前工作开始一段时间以后,紧前工作虽然尚未完成但已经提供了紧后工作开始工作的条件,紧后工作就可以在这种条件下与紧前工作平行进行。能够很好地表达这种逻辑关系的网络图是()。

A.双代号网络图

B.单代号网络图

C.双代号时标网络图

D.单代号搭接网络图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4.某项目原始预算为147500元,计划工期为94天。项目进行了70个天后的项目状况报告提供了如下信息:

BCWP=56830元,ACWP=65080元 BCWS=102800元,BAC=147500元

按此时的结果,预计项目完成时的总费用超支()元。

A.1943

B.16322

C.16344 D.21798 用户答案:[C]

得分:0.00

5.政府投资项目,采用投资补助、转贷和贷款贴息方式的,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从投资决策角度只审批()。

A.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开工报告

B.项目申请报告

C.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D.资金申请报告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6.工程项目的单项工程验收由()组织。

A.业主

B.监理单位

C.设计单位

D.施工单位

用户答案:[D]

得分:0.00

7.管理合同(Management Contract,MC)的合同期限一般不超过()年。

A.3

B.5

C.8

D.10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8.测定施工工作的进度时, 对那些难以事先规定好中间里程碑或需要的努力和时间难以估算的活动应采用的方法是()。

A.开始/结束百分比法

B.渐进里程碑法

C.完成单元法

D.比值法

用户答案:[D]

得分:0.00

9.监测和控制项目工作是项目()管理领域中的一项管理任务。A.集成 B.范围

C.成本

D.进度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10.编制项目计划是项目()管理领域中的一项管理任务。

A.集成 B.范围

C.成本

D.进度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11.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应当首先制定(),明确投资补助和贴息的目的、预定目标、实施时间、支持范围、资金安排方式、工作程序、时限要求等主要内容。

A.投资补助和贴息计划

B.年度投资计划

C.工作方案

D.资金申请报告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12.要求业主的高度参与的工程项目发包交付模式是()模式。

A.传统

B.代建制

C.设计/建造

D.CM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13.制造厂、炼油厂、深海石油钻井平台以及其他高新技术项目适合采用()的工程项目发包交付模式。

A.传统

B.代建制

C.设计/建造

D.CM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14.某项目原始预算为147500元,计划工期为94天。项目进行了70个天后的项目状况报告提供了如下信息:

BCWP=56830元,ACWP=65080元 BCWS=102800元,BAC=147500元

按此时的结果,预计项目完成时的总费用为()元。

A.149443

B.153833

C.163822

D.169298 用户答案:[C]

得分:0.00

15.资金申请报告由需要申请投资补助或者贴息资金的项目单位提出,报送项目汇总申报单位。项目汇总申报单位应当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对资金申请报告进行初审,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报送()。

A.省级发展改革委

B.省级财政部门

C.财政部

D.国家发展改革委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16.创建工作分解结构是项目()管理领域中的一项管理任务。

A.集成 B.范围

C.成本

D.进度

用户答案:[A]

得分:0.00

17.计划要做的工作是WBS最底层的组成部分,称为()。

A.任务

B.活动

C.工作包

D.交付成果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18.BIM可以在招投标和施工阶段可以进行4D模拟(三维模型加项目的进度),也就是根据施工的组织设计模拟实际施工,从而来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来指导施工。这表明BIM具有()的特点。

A.可视化

B.协调性

C.模拟性

D.优化性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19.深度应满足设备材料订货及非标准设备制造要求的设计阶段是()阶段。

A.可行性研究

B.初步设计

C.技术设计

D.施工图设计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20.项目中某个活动的乐观时间(a),最可能时间(c)和悲观时间(b)分别是35天、37天、40天,则此活动的期望时间是()天。

A.37

B.37.2

C.37.3

D.37.5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二、多选题 【本题型共10道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下列工程项目建设需要占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国有未利用地作为建设用地的,需报国务院批准:()。

A.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B.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建设

C.军事设施

D.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工程项目建设

E.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工程项目建设 用户答案:[ACD]

得分:0.00

2.规定范围的方法包括()。A.问卷调查

B.专家评价

C.产品分析

D.寻找替代方案

E.促进研讨会

用户答案:[BCDE]

得分:3.00

3.项目建设准备阶段的生产准备工作包括()。

A.生产人员准备

B.参与工程设计管理

C.生产管理准备

D.参与招标文件的编制和审定

E.参与合同谈判

用户答案:[BDE]

得分:3.00

4.工程项目发包交付的CM模式的优点包括()。

A.业主、设计师、承包商在项目设计/建造过程的早期就建立起了良好的交流沟通,并一直延续到项目竣工

B.从合同的角度为业主提供了相当的保护

C.可以缩短设计和施工的工期

D.业主会获得分包商竞标所带来的利益

E.业主无需过多地参与建设过程 用户答案:[ABDE]

得分:0.00

5.工程网络计划需要计算的工作时间参数是()。

A.最早时间

B.最迟时间

C.持续时间

D.自由时差

E.总时差

用户答案:[ABDE]

得分:3.00

6.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应当首先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投资补助和贴息的()等主要内容。

A.目的、预定目标、实施时间

B.支持范围、资金安排方式 C.申请条件、提交材料

D.工作程序、时限要求

E.审批流程、审批时限

用户答案:[ABD]

得分:3.00

7.一般来说,在采用PPP时,从项目是否是存量项目来看,存量项目可采用()等方式。

A.O&M

B.BOO

C.MC

D.ROT

E.BOT 用户答案:[ACD]

得分:3.00

8.工程项目采购的内容包括()。

A.工程采购

B.劳务采购

C.货物采购

D.国际采购

E.服务采购

用户答案:[ACE]

得分:3.00

9.创建工作分解结构的结果包括()。

A.工作分解结构

B.工作分解结构字典

C.需求文件

D.范围基准

E.项目文件更新

用户答案:[ABDE]

得分:3.00

10.对比项目管理,职能管理更关注()。

A.必须做什么

B.必须在何时完成 C.要花费多少费用

D.要怎样做

E.要做到多好

用户答案:[DE]

得分:3.00

三、判断题 【本题型共6道题】

1.工程项目业主必须根据需要确定工程项目的目的和目标。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2.在采用PPP模式时,经营性项目可采用BOO、O&M等方式,准经营性采用BOT、BOO等方式,而非经营性项目可采用BOT、BOOT等方式推进。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5.00

3.按《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规定,政府投资的项目,实行审批制管理程序。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4.在工程项目早期,影响工程项目质量、成本和进度的能力更大。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5.我国现行土地的一级分类,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土地利用现状划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三大类。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6.规定范围的一个先决条件工作是创建工作分解结构。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项目分风险管理 篇3

【关键词】项目管理、总承包商(总包商)、分承包商(分包商)、建筑市场分包体系

1、项目的概念

“项目”的提法由来以早,建筑业及军事领域最早运用项目管理的工具和方法。项目的定义有多种,但都围绕着项目的基本概念而归纳的。

2、建筑工程项目加强分承包管理的必要性

2.1建筑市场竞争加剧,分工更趋专业化建筑市场早已是卖方市场了,夺标竞争激烈无比,利润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提高竞争力,将集中于提高专业技术能力,管理服务水平,提高本专业的知识信息深度,即在产品的附加值上展开竞争。激烈的竞争和市场的多变,要求企业更专注于核心竞争力,市场的专业化程度将越来越高。

2.2 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需要,促使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的分包企业的分化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观念得以突出。产品的价值由基本值和附加值构成,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基本值已相近,产品价值的提高便更多体现在附加值上,专业化的生产,是提高附加值的途径之一。专业化一方面提高了自身的技术管理能力,生产质量有所提高,一方面专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顾客将选择对顾客来说更有价值的供应商,必然引发企业走专业化的道路。

2.3 国家政策法规将促使专业化的分承包体系完善新的建筑也资质划分,已经说明了高层次的向专业管理型建筑综合承包商发展,低层次的向专业化的分承包企业发展的趋势。新颁布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也预示了项目管理的发展,要求建立完善的分包体系。

3、分承包管理模式的探讨

发包模式就总包方内部而言,按发包方层次的不同,可分为公司集权式组织发包和项目团队组织发包两种方式。

3.1公司集权式的发包方式这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分包发包方式。分包商与总包商都以法人的地位签署分包合同,合同的法律地位自然。由公司的发包职能部门选择合适的分包商承揽总包项目的分包工程,签定分包合同,其工程施工交由项目团队管理执行。这种方式,公司掌握着较项目更为广泛的信息渠道,公司的采购发包管理更为规范和程序化,又有能与承包商建立长久合作关系的优势,公司集中管理发包,能够在市场中找到更有价值的(性价比最佳)分包价格,有利于公司对项目成本的宏观控制。缺点是,项目团队在执行中,存在一些信息不明,形成“难管”局面,但通过建立良好的管理组织架构和沟通渠道,这个问题是可以克服的。

3.2项目团队发包这是由项目团队根据项目需要,自行寻找和选择分包商,由公司授权项目与分包商签定分包合同,工程管理由分包商直接管理。这种方式效率高,发包便捷,更贴近实际,项目管理较为有力。可在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上,取得意想不到的效率和成绩,如融垫资、超范围施工等等。缺点是,由于项目自身的局限性,不能找到最低价格,宏观上对成本控制不利,管理上一旦发生恶性的事件,互相推委,出现失控局面。

3.3公司发包与项目发包结合式这是上述两项的结合,对大中型的、复杂程度高的、合同额较大的分项由公司集中控制;小型的、简单的、合同额不大的采用项目自行处理,公司审批的方式。笔者认为,发包方式应以公司集权的方式发包为主,两者相结合的形式,但管理均由项目团队具体组织实施和管理。这样既能便于宏观控制,又符合分包是项目分项工程的分包,这一事实,调动项目团队的积极性。

4、实践中分包管理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4.1 分包商工程质量不佳

1)分包商材料方面质量问题,以次充好。这一点,无论分包商信誉好坏,均有可能出现。因为分包商在本专业上有信息优势,技术价格知识较非专业人员丰富,在投标竞争中,得标价已很低的情况下,为了获取最大利润,最佳选择就是以次充好,鱼目混珠,材料性能上相近,但品质价格上相差很远,这样做既隐秘又安全。

2)施工质量问题,不符技术规范。这种问题较表面化,容易引起重视。此问题各种研究非常多,此处省略。处理对策:动态检查,研究质量缺陷、分析原因,指定改进计划,实施和敦促承包商改进。

4.2分包商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素质不高由于部分分包商从事简单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影响工程质量或进度。对策:合同询价阶段注意考察分包商施工技术能力、人员素质;施工前,采用样板工程的方法,实际考察,防止低劣素质人员进入;总包方要坚决督促分包商采取措施增加投入,更换或培训或改善现场人员;必要时总包方也可直接介入,安排专人专项管理,以总包方的技术能力支持分包商,弥补分包商的能力不足情况。

4.3分包商工期拖延工期拖延的原因很多,一般来说,双方都有原因:总包可能整体计划缺陷,工作面没有创造出来,协调不够;分包方可能人力物力投入不足,人员、机械周转不及,管理不善。对策:总包应先加强现场实际进度的检查监控,缩小进度更新周期;了解实际的情况制定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赶工措施,包括激励和惩罚措施;充分沟通,谋取业主和相关各方的理解支持。此问题各种研究非常多,此处略。可查阅相关资料。

4.4分包商只顾自身施工管理,忽略项目整体系统性这是分包管理常见问题,处于节约成本,保护自己,分包商总是专注于个体的施工管理的,并且总是内敛的。对策:如前所述,在合同中要求分包商有协调配合义务。现场管理要通过日常协调事件的处理,采用奖励惩罚等激励手段,强化分包商主动配合总包商管理的行为,弱化分包商内敛行为。

4.5总包商逃避自身义务一般来说,总包商由于自身的地位优势,较容易逃避义务,总包方逃避义务,一定是在分包逃不掉的,能逼使分包方接受的情况下发生。所以对分包商来说,总包逃避义务,则一定面临损失。

5、对未来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的探讨

5.1专业化程度更高专业化程度更高,使总包向管理方向分化,分包商则向专业施工更精分化。总包对分包的依赖度要增加,更多的具体施工任务要寻找分包商来完成;分包商将专注于其专业核心竞争力,分包商的一些不重要的辅助性工作将会外包,由更专业的分包商来完成。

5.2 组织更灵活,组织界限将模糊,总包项目团队也将出现分化,总分包将更多的以针对任务的临时性团队组合(任务小组)来完成工作。项目组织将会更趋灵活的组建,分包商会更多的参与总包的项目团队工作,合同的联系使各方更趋于平等合作的关系。项目会有更多的补充协议。

5.3管理将更规范化合同管理的地位将更重要,项目正式信息沟通会更规范,工作程序会更加规范和严格。

5.4分包商授权度更高分包商权力会增大,总包商会更趋向于向业主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对分包商的授权会增大,更多的具体施工由分包商完成,善于自我管理的分包商更受欢迎,分包商将趋于更多的自我管理。

6、结语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分承包管理方式 篇4

1、建筑市场走向完善的专业化分包体系是必然趋势

(1)建筑市场竞争加剧,分工更趋专业化。建筑市场早已是卖方市场了,变化速度也在加快,建筑市场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更新速度变快。顾客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社会发展总是向更高效的生产方式发展的,专业化趋势正体现了这一要求。

(2)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需要,促使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的分包企业的分化,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观念得以突出。产品的价值由基本值和附加值构成,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基本值已相近,产品价值的提高便更多体现在附加值上,专业化的生产,是提高附加值的途径之一。专业化一方面提高了自身的技术管理能力,生产质量有所提高,一方面专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顾客将选择对顾客来说更有价值的供应商,必然引发企业走专业化的道路。

2、建筑企业的专业化趋势

(1)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生产率的需求对大型建筑企业而言,其承包的施工项目是企业产生利润的中心,项目是生产一线,直接发生产值,是企业利润的源泉。企业的生产管理必须围绕着项目活动而进行,企业的各职能部门的工作都是围绕项目工作而展开的。对项目生产之外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之外的资源应尽可能的放弃。这些低端资源,必定更多的将依赖于分包商来完成任务,分包管理能力要增强。这样做,一方面更突出了项目在产生利润为主的地位,专注于项目的管理,可以降低管理不当引起的资源浪费,压缩了企业规模,非常有效的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核心竞争力,增强了企业的市场能力。对专业的分包队伍和劳务队来说,使用农民工,使队伍不稳定,技术水平低,机械化程度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可能会使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在竞争加剧的环境里,必须提高管理能力,技术水平,使用机械设备,提高生产率,来降低成本。趋专业化的分包企业,不仅产品质量有所进步,而且由于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将获得更高的生产率和利润率。

(2)提高效率和应变能力。为顾客提供更周到的服务,贴近顾客,减少中间层,以便信息能更快的传递,行动能更快的被理解被实施。为了适应变化,企业会授予项目更多的处理变化的权力,经过压缩的企业组织,会更多依赖外部资源。所以为了提高效率,对分包的管理将越来越重要。专业的项目管理,最终使项目变得更有效率。对小型的专业施工队伍和劳务队来说,组建专业化的施工企业,使管理和技术能力提高,可以使单个企业的竞争力加强,在市场中获取更多的业务,这样其企业人力、设备资源能得到更多的利用,生产效率提高。利润增加,将增加其对抗风险和应对变化的能力。对社会来说,专业化分工,使资源的利用更有效率,多余的消耗减少,基础的施工能力提高,减少了直接的生产物质消耗,变成利润储存起来,社会生产发展总是向资源的更高效利用发展的。

二、实践中分包管理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1、分包商材料方面质量问题,以次充好

这一点,无论分包商信誉好坏,均有可能出现。因为分包商在本专业上有信息优势,技术价格知识较非专业人员丰富,在投标竞争中,得标价已很低的情况下,为了获取最大利润,最佳选择就是以次充好,鱼目混珠,材料性能上相近,但品质价格上相差很远,这样做既隐秘又安全。材料问题可能使总包方付出了成本,埋下隐患,质量风险还要承担。材料质量问题很普遍、很隐秘、也很敏感,比较施工质量问题在价值上的损失更大。对策:合同中详细指明材料品质、品牌、性能参数等,现场严把材料关,总包方应深入了解相关材料技术知识和市场信息,提高业务能力,赌住分包商的空子。

2、施工质量问题,不符技术规范

这种问题较表面化,容易引起重视。此问题各种研究非常多,此处省略。处理对策:动态检查,研究质量缺陷、分析原因,指定改进计划,实施和敦促承包商改进。

3、分包商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素质不高

由于部分分包商从事简单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影响工程质量或进度。对策:合同询价阶段注意考察分包商施工技术能力、人员素质;施工前,采用样板工程的方法,实际考察,防止低劣素质人员进入;总包方要坚决督促分包商采取措施增加投入,更换或培训或改善现场人员;必要时总包方也可直接介入,安排专人专项管理,以总包方的技术能力支持分包商,弥补分包商的能力不足情况。

4、分包商工期拖延

工期拖延的原因很多,一般来说,双方都有原因:总包可能整体计划缺陷,工作面没有创造出来,协调不够;分包方可能人力物力投入不足,人员、机械周转不及,管理不善。对策:总包应先加强现场实际进度的检查监控,缩小进度更新周期;了解实际的情况制定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赶工措施,包括激励和惩罚措施;充分沟通,谋取业主和相关各方的理解支持。此问题各种研究非常多,此处略。可查阅相关资料。

5、分包商只顾自身施工管理,忽略项目整体系统性

这是分包管理常见问题,处于节约成本,保护自己,分包商总是专注于个体的施工管理的,并且总是内敛的。主要表现在:文明施工逃避责任,可能是别人造成的,不管;生产质量推卸责任,别人污染的缺陷,不修;工具和材料、工作面独占使用,宁可作废决不予人。这种局面给项目的管理造成很的困难,总包管理人员往往主要是协调这些东不沾边西不靠的事情,而且由于相互推委,往往不能很好解决,不仅增加项目成本,而且降低项目整体效率。对策:如前所述,在合同中要求分包商有协调配合义务。现场管理要通过日常协调事件的处理,采用奖励惩罚等激励手段,强化分包商主动配合总包商管理的行为,弱化分包商内敛行为。教育分包商树立项目整体的系统观念。

三、对未来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的探讨

1、专业化程度更高,使总包向管理方向分化,分包商则向专业施工更精分化。

总包对分包的依赖度要增加,更多的具体施工任务要寻找分包商来完成;分包商将专注于其专业核心竞争力,分包商的一些不重要的辅助性工作将会外包,由更专业的分包商来完成。

2、

组织更灵活,组织界限将模糊,总包项目团队也将出现分化,总分包将更多的以针对任务的临时性团队组合(任务小组)来完成工作。项目组织将会更趋灵活的组建,分包商会更多的参与总包的项目团队工作,合同的联系使各方更趋于平等合作的关系。项目会有更多的补充协议。

3、

管理将更规范化合同管理的地位将更重要,项目正式信息沟通会更规范,工作程序会更加规范和严格。

4、分包商授权度更高分包商权力会增大,总包商会更趋向于向业主提供更周到的服务。

对分包商的授权会增大,更多的具体施工由分包商完成,善于自我管理的分包商更受欢迎,分包商将趋于更多的自我管理。

摘要:本文从建筑工程项目加强分承包管理的必要性,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和未来的探讨三方面进行了分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齐斌.浅析降低建筑工程造价的措施[J].建筑经济,2000(5):23-25.

项目分风险管理 篇5

交卷时间:2016-06-02 12:43:28

一、单选题

1.(5分)可变成本是指随产品()变化而变动的产品成本费用。

 

 

A.费用

B.销售收入

C.质量

D.产量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2.3 第三节 不确定性理论及其分析方法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2.(5分)有限追索是指贷款人可以追索借款人的()。

 

 

A.抵押财产

B.全部财产

C.项目财产

D.项目财产、现金流量及所承担的义务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1 第一节项目融资综述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3.(5分)根据经济净现值判断项目可行性的标准是()。

 

 

A.ENPV≤0

B.ENPV﹤0

C.ENPV≥0

D.ENPV﹥0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5 第五节 项目社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4.(5分)某公司欲引进一套生产设备,预测该设备五年中每年可为企业带来净收益4万元。若企业要求投资收益率不低于6%,该企业购买这套设备最高出价多少?()(年金现值系数4.2124)

    A.20.56万元

B.18.50万元

C.16.85万元

D.15.09万元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1 第一节 货币时间价值理论与方法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5.(5分)在项目融资中,融资主体是()。

A.贷款人    B.项目公司

C.担保人

D.发起人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1 第一节项目融资综述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6.(5分)计量估价合同是以()为计算承包价格的依据的一种项目合同。

A.工程量清单

   B.采购合同

C.单价表

D.工程量清单和单价表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3 第三节 项目合同的签定与履行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7.(5分)下列各项中,属于投资方案静态评价指标的是()。

 

 

A.投资收益率

B.净现值

C.净现值率

D.内部收益率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2 第二节 项目财务评价的程序及其基本数据预测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8.(5分)某项目预计投产后年固定费用为210万元,可变费用为200元/件,产品价格为300元/件,税金为30元/件,若该项目设计能力为4万件,其设计能力利用率为()。

    A.55% B.75% C.60% D.80%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3 第三节 不确定性理论及其分析方法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二、多选题

1.(5分)在估算项目的年销售收入时,应根据()等因素进行估算。

    A.项目设计生产能力

B.产品生产费用 C.生产能力利用率 D.产品销售率  E.产品销售单价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2 第二节 项目财务评价的程序及其基本数据预测

展开解析

答案 A,C,E,D 解析

2.(5分)我国新型的基本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是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下,由()直接参加的管理体制。

     A.承建单位

B.银行 C.中介单位 D.项目业主 E.监理单位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项目投资管理,7.1 第一节 项目合同综述

展开解析

答案 D,A,E 解析

3.(5分)项目风险的担保人包括()。

    A.项目发起人 B.项目承建人 C.商业担保人 D.贷款人  E.第三方担保人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3 第三节项目融资风险管理

展开解析

答案 A,E,C 解析

4.(5分)社会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区别是()。

    A.评价的层次和侧重点不同 B.评价内容涉及的面不同 C.折现率的选用不同 D.采用的价格不同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1 第一节 项目经济评价综述

展开解析

答案 A,C,D,B 解析

5.(5分)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    A.科学化、民主化原则 B.资金的时间价值原则

C.组织完整的原则 D.系统性原则  E.责任、利益、风险对称的原则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3 第三节 项目管理的任务和原则

展开解析

答案 A,D,B,E 解析

6.(5分)追究不履行项目合同的主要条件有().。

    A.有不履行合同造成损失的事实

B.有不履行项目合同被留置的财物 C.有不履行项目合同的行为 D.有不履行项目合同的过错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4 第四节 项目合同纠纷的处置

展开解析

答案 C,D,A 解析

7.(5分)政府采购的特点是()。

    A.采购活动的政策性 B.采购目标的非商业性 C.资金来源的公共性 D.采购主体的特定性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5 第五节 政府采购

展开解析

答案 D,C,B,A 解析

8.(5分)项目融资中的第三方担保人包括()。

    A.商业担保人 B.国际性金融机构 C.政府机构 D.承包商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3 第三节项目融资风险管理

展开解析

答案 C,D,B 解析

9.(5分)用影子价格取代财务分析时所采用的国内现行市场价格的具体方法有()。

     A.影子汇率法 B.指数估算法 C.到岸价格加成法 D.转换系数法 E.成本估算法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2 第二节 影子价格的理论与确定方法

展开解析

答案 D,A,C 解析

10.(5分)按贷款用途可将贷款分为()。

    A.工业贷款

B.抵押贷款 C.农业贷款 D.商业贷款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2.1 第一节 贷款项目综述

展开解析

答案 A,C,D 解析

11.(5分)项目融资中的系统风险包括()。

     A.生产风险 B.法律风险 C.经济风险 D.政治风险 E.完工风险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3 第三节项目融资风险管理 展开解析

答案 D,B,C 解析

12.(5分)项目融资中的的经济风险主要指()。

     A.市场风险 B.汇率风险

C.生产风险 D.完工风险 E.利率风险

纠错

得分: 5

项目分风险管理 篇6

在为首都城市建设服务方面

“北京市公路桥梁损伤识别与维护智能决策技术”项目从理论和应用方面研究了公路桥梁损伤识别、健康诊断和维修智能化决策等问题。研究成果已用于普查全市公路桥梁60余座。对包括永立桥、白纸坊立交桥等在内的全国20余座公路桥梁进行了静力、动力或腐蚀测试。完成了大北窑立交桥、武汉长江四桥等10座桥梁结构的模型重构,失效及全寿命分析和安全性能综合评估等。

“城市地下管网检漏及其定位技术的基础研究”,项目针对城市地下自来水管网泄漏,提出了泄露定位的模型和小波去噪与相关分析结合的方法以及模态声发射的方法来实现定位。研究长距离声学检测方法及定位技术。通过研究,建立了导波在管道中传播的数值模拟软件包和压力管道泄漏实验室模拟系统,为预期解决压力管道100~200米内的泄漏判断定位奠定了基础。

“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及组合梁截面抗剪的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已被应用于苇沟桥、紫竹院桥、马甸桥等桥梁和长安街3个大型通道的加固。项目成果还被修订的《钢结构设计规范》国家标准所采纳。

“大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运营状态评价、模拟及对策的研究”, 项目研究出北京交通网络系统评价及优化的实用方法,成果已在北京城市路网运行状态评价及改扩建优化、交通诱导及抗灾规划中得到应用。

在为首都经济建设服务方面

“北京地区物料流分析及其数据库的建立”,项目建立了基础数据库框架平台,对北京地区化工材料、钢铁材料等物质流动数据和主要材料产业的环境负荷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为企业和政府的决策和规划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阴离子型层状及层柱纳米粉体的结构与农膜高性能化研究”, 项目实现了具有红外吸收及紫外阻隔功能的阴离子型层状及层柱纳米粉体的合成,并应用于农膜,使之具有透光、保温、防露等优异的性能。

“层状及颗粒增强脆性材料的接触损伤和在线测试”,项目在理论上定义了“恢复阻力”这个新材料参数,建立了弹性模量、硬度、恢复阻力之间的解析关系。在应用上,完成了脆性材料力学性能无损测试装置,实现了对服役构件的无损在线性能测试,并开发出具有自主产权的测试仪器。

“高烈度地震环境下北京地铁地下结构抗震设计与对策研究”,项目研究确定了北京地铁地下结构的抗震防风险水平,提出了合理的地下结构地震荷载确定方法和实用简化分析方法。

在保护首都环境方面

“北京地区环境激素污染状况与防治对策研究”,项目由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联合承担。项目针对国际国内日益关注的环境激素对人的危害问题,统一技术方法、分析测试标准,分别进行首都区域的环境激素起源污染调查。研究典型蔬菜水果、塑料餐具中环境激素、土壤中二恶英等污染现状,研究地表水环境激素浓度以及进入人体途径等。最终提出对北京人民危害最大的环境激素的“黑名单”和治理建议。

“北京市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的评价及其治理对策研究”,属学科交叉项目。该项目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技术优势引入到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等农口专业研究机构合作,摸清了北京市各区县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建立了北京市土壤和蔬菜重金属含量调查数据库、北京市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管理信息系统等。

“北京市菜田土壤养分动态与蔬菜平衡施肥技术体系研究”, 项目针对京郊菜田盲目施肥,肥料效应下降,蔬菜品质降低,过量施肥造成污染及农民生产成本加大等问题,开展施肥对蔬菜产量、品质、肥料利用率和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提出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综合调控施肥技术方案,编制了无公害蔬菜施肥技术标准规范,形成了无公害蔬菜诊断施肥技术体系。成果应用后,3年累计在京郊推广60多万亩,节约纯氮1300多吨,累计增产蔬菜近2亿公斤,增收1.3亿元。

在为天气预报、人工降雨及防灾、减灾服务方面

“北京地区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技术的研究”,项目实现了对风向、风速、温度、最高/最低温度等基本气象要素的定时定点定量预报。研究成果成为北京市气象局空气质量预报的重要工具之一,并荣获2001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高山、地面增雨(雪)作业装备及相关技术研究”, 项目针对北京水资源缺乏状况,研究地面增水作业的新方法、新技术及设备以及人工增水作业系统布点等问题,每年为北京平均增加降水5亿吨。

“官厅水库地震活动及其震害研究”, 项目针对水库大坝的设防标准,计算出大震级地震的警戒线;提出了50年内、3年内的地震活动趋势,为北京市政府防震减灾对策提供了基础数据。

在为首都农业服务方面

“小麦杂种优势群构建及其遗传基础研究”,项目构建了2个北方冬麦区小麦品种间杂种优势群,建立了培育优质高产小麦杂交种技术平台。

“北京地区专用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及其技术体系研究”, 项目在国内首次建立“个体-蛋白质-DNA”三个水平的优质面包小麦和面条小麦的综合标记辅助育种体系,新培育并初步繁殖50个优质面包品系。新培育的“糯麦”、“京冬11”已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京农98-270”进入国家优质小麦示范区。

“红小豆优异种质资源的创新及遗传基础的研究”, 项目在小豆的起源研究、育成品种的产量潜力方面取得了成果。育成了大粒“京农6号”和特大粒“京农7号”小豆新品种。其蛋白质含量均达到25%以上,已在北京地区繁殖推广。其中房山区建立了1000亩良种繁育基地。

“农业信息标准化及农业专家软件规范化研究”, 项目建立了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并在北京、河北、山东、新疆等18个省市以及示范区推广应用,成功开发出100多个农业专家系统,涉及大田作物、果树、蔬菜、园林、畜牧、兽医、水海产等领域。

“转基因白菜外源基因遗传漂移研究”, 项目是国际上首例转基因白菜的环境安全性评价研究,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成果为国家在制定芸薹属一大类群作物,特别是转基因油菜的安全管理法规时提供参照。获得的研究数据,在解决相关作物转基因贸易争端时可以作为科学依据。这项研究对芸薹属转基因技术产业化、维护国家利益具有直接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的经济效益。

在为首都人民健康服务方面

“DIS249位点旁侧高血压(EH)相关基因的精确定位”, 项目在高血压病高发地区北京房山区开展研究,从基因结构与功能表达调控上揭示出高血压症的发病机理,为高危人群风险预测和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智能型健康状况动态检测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和“亚健康状况的评测方法研究”,项目针对我国医疗改革和发展社区医疗的需求,提出了一种简单的适合在大范围人群(社区)中使用的生理系统健康状况定量测评方法,研究出健康信息分析软件包,提出一套社区医疗机构人群监测、预警和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

为首都举办“奥运会”服务方面

“北京地区电磁环境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项目对北京地区的电磁环境进行全面测试,得出北京地区电磁辐射的整体和分项分布特征。同时针对2008年奥运会的奥运村、典型比赛场馆及周边地区电磁环境进行了调查,提出了保证奥运期间电力输送和信息传输的建议。

项目分风险管理 篇7

随着企业对信息化要求的不断提升,大型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日益复杂,项目的成功与否除了取决于项目管理人员的水平、资源分配、历史项目经验教训、项目风险控制等因素外,与企业内部的目标、标准、项目管理体系都存在必然的联系。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明确提出了组织级项目管理(Organiz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OPM)的概念,指出OPM是一种战略执行框架,通过应用项目管理、项目集管理、项目组合管理和组织相关性管理目标及组织驱动事件来实现企业战略[1,2],为组织级信息化项目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PMI的组织级项目管理理论已经被多数大型企业所采用,但在具体实现方面各单位因为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面临项目类型多样化、项目管理方式复杂化、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等问题,在以组织级项目管理为主要手段的项目管理工作中,如何有效执行组织级项目管理工作,并实现企业整体战略目标,是PMO面临的主要问题。

1 电力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现状

“十一五”及“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信息化建设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建设了SG186、SG-ERP等综合性信息化工程,建立了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一体化企业级信息平台;建成了涵盖人力资源、财务、物资、项目、设备、计划等紧耦合业务应用的ERP系统和安全生产、协同办公、综合管理等松耦合业务应用系统;建立健全了安全防护、标准规范、管理调控、评价考核、技术研究、人才队伍6 个保障体系[3],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和推进“三集五大”工作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化支撑,为国家电网公司建成“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提供有力的信息化保障。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建设由总部统一规划,并制定了管理标准,网省级电力企业信息部门负责本单位及所属直属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承担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战略、组织信息化建设规划、开展信息化项目建设管控等各项工作。因此,电力企业信息主管部门是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执行者,也是本单位信息化项目建设的领导者,在信息化项目建设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所面临的项目管理工作较一般的组织级项目管理更为复杂。

电力企业往往据实际工作需要成立专门的项目管控团队或项目管理办公室,部分电力企业引入了信息系统项目监理制度[4],为了更好地进行过程管控,部分电力企业还引入了“企业架构”理念,用于实现项目建设的过程管控,以确保完成本单位信息化项目建设任务。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更有效地整合各类项目信息,高效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实现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发展战略以及满足本单位信息化发展需要,需要电力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部门不断思考。

2 层次与分层次管理的概念

层次是系统论的重要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Ⅰ》(1987 版)认为“层次”是表征系统内部结构不同等级的范畴[5],把人类分层次识别事物的方法应用到管理科学的理论发展中,对管理对象、管理手段进行分层,可更有效地探索管理理论的发展变化及其内在规律,以更好地掌握管理科学变化的秩序和规则,进一步认知管理科学的发展变化,促进管理科学的发展。

分层次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为实现管理的目标,对各管理对象进行合乎目的的精细分层,并根据各自层次的管理需要,设计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指挥、用人等管理职能层次与之相对应,系统、协调地整合管理资源,实现各层次对象管理的最优化,以尽可能少的要素投入获取尽可能多的产出的过程[6]。

3 分层次的组织级项目管理实践与应用

电力企业在开展信息化项目工作时,围绕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发展战略、本单位业务部门需求和本单位信息化发展需要开展,一般采用项目组合管理、项目集、项目管理的工具和手段开展组织级项目管理工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在国家法律法规、本单位财务和物资等方面的制度框架下开展工作,同时也需要满足国家电网公司和本单位信息化项目管理规范中的各项规定;同时为了方便项目经理开展工作,提高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减少流转环节,电力企业PMO往往会制定本单位项目管理流程、指导手册等工作依据,将上述管理制度、手段以及项目管理工具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分层次管理的方法建立组织级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有利于信息化职能管理部门更好地开展项目管理工作。

3.1 分层次的组织级信息化项目管理模型

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将电力企业组织级项目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分解为元素,并把这些元素按照属性划分为层次,形成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主要元素包括项目法规制度、管理规范、流程规范、前期管理、架构管控、过程管控、质量控制、绩效评估、管理工具、知识管理等10 个方面,根据属性可以划分为项目管控、项目治理和持续改进3 个类别,形成电力企业组织级递阶层次结构。组织级信息化项目管理体系递阶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3.2 组织级信息化项目管控

组织级项目管控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审议本单位的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和有关重大决策,推动信息技术在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协调解决信息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对项目建设过程、质量、绩效进行管控和评价,并根据需要中止或变更项目等[7]。通过对本单位项目组合、项目集和单个项目进行统一管控,可实现组织资源的有效利用,保障项目建设成果符合组织的战略目标,与企业需求高度一致,通过开展项目绩效评估形成企业项目管理知识库,为持续改进项目管理工作提供依据。重点管控的工作内容包括组织级项目前期管理、企业信息化架构管控、组织级项目过程管控、项目质量控制和项目绩效评估5 个方面。

开展电力企业组织级项目前期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选择符合规律的项目(项目组合、项目集),需要遵从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发展战略,并与本单位发展战略紧密相关联;所选择项目需要能够适应整个项目周期内所发生的目标、需求和项目特征的变化,能够动态控制项目之间资源、效益、结果方面的相互影响,项目架构需要与电力企业信息化架构保持一致,同时所选项目需要的资源能够得到满足。项目前期管理的主要原则如图2 所示。

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建成“四横五纵”的SG-EA架构框架,从公司策略层、管理层、设计层、实施层4 个层次分别对公司业务、应用、数据、技术和管控5 个领域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规范[8]。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架构是公司战略目标的具体展示,因此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必须以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架构为前提,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对公司架构的遵从,在执行阶段需按照公司企业架构管理标准开展建设工作,确保项目建设与企业架构保持一致。

电力企业组织级项目过程管控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1)管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是否贯彻落实;

2)项目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对企业全部信息化项目进行有效管理;

3)管控项目资源是否得到有效利用;

4)对项目(项目组合、项目集)变更进行管控;

5)对项目(项目组合、项目集)风险进行管控。

制定本单位项目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质量管理标准,围绕质量计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开展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确保项目质量满足要求。

对信息化项目建设成效开展绩效评估,是对项目建设过程和结果的全面总结。分析项目的绩效和影响,评价项目的目标实现程度,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对策和建议等,有助于PMO不断提升项目的综合管理水平。按照电力企业PMO项目管理内容,可以划分为项目组合及项目集的绩效评价、单个项目的绩效评价,其中项目组合及项目集绩效评价的内容包括资源使用率、项目变更及影响程度、整体目标实现率等,其目的是提升项目组合中资源的使用率,改进项目变更应对措施,确保项目目标符合组织发展的战略需求;单个项目的绩效评价围绕项目建设规范性评价、项目效果评价、项目效益评价、项目建设经验教训及总结等方面开展,为PMO开展项目管理提供持续改进的依据。

3.3 组织级项目治理工作

项目治理是为确立项目以及实现其目标提供可靠的管理环境而建立和维护项目利益相关方之间规制关系的过程[9,10],项目治理通过项目治理框架向项目团队及相关责任方提供项目管理所需的标准、流程、决策模式及工具,并对项目建设过程提供支持和开展全过程管控,以实现项目的成功交付。项目治理框架中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标准、行业管理规范、本单位管理规范、项目可研编制流程、招投标及采购管理流程、验收标准及管理流程、问题管理流程、项目干系人管理流程、风险管理流程、质量管理流程等,通过对上述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流程的治理,形成项目管控制度,为有效管控项目并确保项目成功提供了完整的管理方法,为企业内部项目建设工作实现统一管理标准、统一技术架构提供了有力支撑。

通过对电力企业项目管理的提炼,项目治理一般围绕3 个方面开展:一是对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对涉及信息化项目建设、采购、验收、评价等方面的法律进行分类汇总,为项目决策和过程管控提供明确的法律保障;二是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项目管理标准,健全和完善本单位项目管理规范,包括对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安全等方面的管理规定的梳理,结合本单位实际工作情况形成本单位项目管理规定,实现项目管控的制度保障;三是对项目建设过程中业务流转过程的梳理提炼,形成各项工作的标准工作流程,以帮助PMO和项目管理团队高效开展项目建设工作,主要工作流程包括项目建设管理流程(例如项目前期管理流程、项目采购管理流程、项目上下线管理流程、项目验收管理流程等)、项目管控流程(例如项目方案评审流程、项目进度变更管理流程、项目质量检查流程、项目规范检查流程)以及其他相关业务流程(如公司财务付款管理流程、招投标管理流程等)。

通过项目治理工作,形成项目标准管理体系,并提供法律保障和制度保障,固化项目控制流程,对各项目相关流程的输入、输出以及工具进行明确,有利于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提高项目建设的效率和规范性。

3.4 组织级项目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组织级项目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立足于2 个方面,即项目知识的管理和项目管理工具的使用,并通过对项目知识和管理工具的丰富和完善来实现项目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1)组织级项目知识管理。组织级项目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对项目文档、相关专业知识等进行统一收集管理,全方位地整合各种与项目相关的信息,管理所有与项目相关的信息资源,并通过与项目管理的整合直接为项目管理提供支持,通过知识共享与循环应用,有效开展企业知识资产保护,例如专利、著作权等,帮助PMO加强资源配置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2)组织级项目管理工具。组织级项目管理工具可以实现对项目组合、项目集资源的统一调配,并对单个项目进度、成本、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提高PMO和项目团队的工作效率,也能通过信息展示和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为信息化项目决策提供帮助,并通过过程改进等手段提升企业项目建设的效益。

4 结语

随着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项目管理的内外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项目建设速度也不断提升,项目建设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信息化项目管理工作也由简到繁、由浅至深,管理难度越来越大。通过分层次的组织级项目管理模式将项目管理的工作目标、准则和执行工作层次化,为电力企业做好组织级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形成了有效的管理体系,有效保障电力企业信息化战略的顺利实现。

本文结合电力企业开展的组织级信息化项目管理现状,引入了分层次管理理论,将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模块化,通过项目管控、项目治理、过程改进等3 种方式进行分类,并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管理,有利于电力企业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摘要:随着电力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如何夯实管理基础,高效开展项目管理工作,需要项目管理部门认真思考。文章结合分层次管理理论,对组织级项目管理工作进行了层次划分,并按照层次的不同制定了相应管理手段和标准,从而帮助企业实现组织级项目优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有效改善因项目管理方式和方法变化与管理对象发展的层次不对称所带来的管理资源浪费,提高了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为企业组织级信息化项目管控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分层次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组织级项目管理,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ROSE K H.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PMBOK guide)[J].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2000,12(6):642-651.

[2]美国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M].5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3]程志华,樊涛.ERP在国家电网公司中的典型设计研究[J].电力信息化,2011,9(2):40-43.CHENG Zhi-hua,FAN Tao.Research on ERP template design in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J].Electric 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1,9(2):40-43.

[4]高正平.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探讨[J].电力信息化,2005,3(5):35-37.

[5]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军事》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6]傅国华.分层次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7]周宇,王青国.组织级项目管理在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应用[J].项目管理技术,2015,13(2):112-115.

[8]张根周,赵永柱.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信息化建设思路探讨[J].电力信息化,2012,10(3):24-28.ZHANG Gen-zhou,ZHAO Yong-zhu.Discussion on thoughts of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state grid corporation in the 12th five-year plan[J].Electric 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2,10(3):24-28.

[9]丁荣贵,邹祖烨,刘兴智.政府投资科技项目治理中的关键问题及对策[J].中国软科学,2012(1):90-99.

项目分风险管理 篇8

所谓“亮考帮”指的是:亮闪闪、考考你和帮帮你。“亮闪闪”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就;“考考你”,让学生之间进行大脑PK,更能激发学生的新思维。而帮帮我,解决学生的疑惑。同时,同学之间可以产生团体效应,互相帮助。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的不同层次的优势,强调其个性发展,因人而异的方式,让学生更能发散思维,不再注重为了考试而考试,转移到学习上来。

一、教学背景

笔者系江西动漫职业学院智能工程分院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教师,教授《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已经有多年教学经验。于2016年5月13日~2016年5月19日参加:“2016年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新兴教学法研修班”培训后,结合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执教的班级是智能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管理专业14541、14542和14543、14544两个班级,其中14541和14542为一个班级授课,14543和14544为一个班级授课。在实行本方法之前,未和学生做任何提示,按照原教学进度进行。

二、教学过程

(一)在上课中。

第一节课的前十分钟先复习前一次上课的有关知识点,然后进入到讲解“赢得值(挣值)法”的相关重要知识点。让学生把相关的重点都划好,剩余五分钟,给学生布置小组。该合班实际上课人数是54人,6人一组,共9组。上课之前,已经准备了相关的纸条,以方便未带纸条的同学不时之需。

(二)布置作业。

第二堂课上课铃响,老师布置与该部分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之间不允许交流,时间控制在20分钟。

(三)由学生开始进入到6分钟的“亮考帮”。

向学生解释什么叫“亮考帮”,要求相对每个点写出至少一句话或者是问题。

(四)小组讨论。学生进入小组内进行讨论,6分钟时间;然后每组再总结出三句话的“亮考帮”。

(五)全班讨论。组和组之间进行讨论,6分钟时间。将问题尽可能在组和组之间消化。

(六)教师总结。学生将之前内部没有解决的问题,向老师自由提问,由老师作详细解答,并肯定学生们取得的成绩。

三、反思

本次尝试是基于刚学习完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的对分课堂的初步试验,有很多不足。但这种“无为之治”的教学方法,确实让人受益匪浅,在某些时候学生也愿意配合。当然,在授课之前还是要先在脑子里过一遍对整堂课的把控力度。民办高校的学生,在配合老师方面,确实有待于完善。但之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也请教了张教授,面对不配合的学生如何处理的问题。很多时候,也许不是学生不愿意参与,而是在于老师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法,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都得在恰当的时间去选择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对分课堂,解决学生的不主观参与等问题上,确实起到了效果。

(一)分派的作业应有针对性。

学生的问题提出,大部分是基于老师的作业里面去散发出来的问题。所以要求教师在作业这块,应该要做到深思。题目类型应该能不断诱发学生的问题,且问题又不能太难,让学生无法回答或者不知该如何去思考问题等,否则学生就会失去兴趣,体会不到成就感。同时,作业应该多样化,不能太过固定,让学生有其新鲜感,能产生学生想动手的心思。

(二)分组技巧。

对于不同人数的班级,分组最好是班级人数不能太多。但如果确实多的话,就得做好分组人数的控制。同时,应该将学习好和学习相对弱点的同学分成不一样的组,尽可能水平相当。这样有助于学生不产生学习层次性,导致问题等都导向了学习好的那些学生手里。在每组里,都确定有一个有主观能动性,能配合老师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否则会导致讨论的消极性。总之,分组要避免让讨论冷清。

(三)应该多关注学生讨论的氛围。

学生讨论的氛围,可以直观看到学生的兴趣,如果组织的讨论学生一半以上的人都不愿意参与,那作为老师就得注意了。“游戏规则”让每一个参与者都明白,否则将导致在“游戏”进行中,出现尴尬的局面。教师应能够掌控整个局面,否则出现一些尴尬的情况,将会让课堂出现混乱。所以老师应该要在其讨论中,在教室里面稍微走动,从某些方面,可以刺激学生参与到“游戏”中来。同时,要关注学生对于问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以帮助老师不断完善布置作业的方法和技巧。

总之,对分课堂不能只流于形式,重要的是实际运用是否能让学生接受这种教学方法。学生是否对该教学方法有兴趣去参与,参与之中能否学到其思考的方法,能否学到内容。在组织的过程中,如何更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增加学习的成就感?如何提炼学生的问题等。总结起来其实就是4W1H:when、who、where、what、how,深刻理解了这几项,对于运用对分课堂,个人认为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对分课堂的运用中,应该将其他的教学方法也适当融入进来。达到更好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在组织中,时间的把握应该要准确,否则当天没有完成,在下一次课中,学生会完全失去其参加的兴趣。教学是一个学生和老师共同探讨、共同成长的过程,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学生学得充实,教师教得开心!

摘要:对分课堂的思想教育理念是“轻松教学,愉快学习,解放自己,共同成长”;要求教学操作理念是“师生职责对分、时间对分”;其教学类型分为“隔堂对分和当堂对分”。基于其已经在很多教学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就课程工程项目管理《赢得值(挣值)法》的教学操作方式,介绍其教学的具体操作过程并据以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对分课堂,内化吸收,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5

[2]张学新.对分课堂核心理念[EB/OL].http://www.duifen.org,2014-12-10

[3]钟志贤.传统教学设计范型批判[J].电化教育研究,2007,2

项目分风险管理 篇9

(一) 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程序来看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第11条中, 在认定程序上对研发费用提交的申请材料有严格规定, 需提交“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研究开发费用情况表, 并附研究开发活动说明材料。”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第4条第二项研究开发费用的归集中, 明确规定“企业应对包括直接研究开发活动和可以计入的间接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 ”并填写与研发项目相关的两个配套表《企业研究开发项目情况表》和《企业年度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 该表要求所有研发费用要按研发项目进行核算。这表明在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工作时, 对研发项目的财务核算提出了较高要求, 显示了研发项目财务核算的重要性。

(二) 从企业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看

目前国家为扶持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从税收上给予较高的优惠政策。如新企业所得税法第30条第一款规定, 企业用于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但扣除时, 首先企业必须是高新技术企业;其次企业必须账证齐全, 并能从不同会计科目中准确归集技术开发费用实际发生额;第三企业在申报材料时, 从技术项目开发计划、技术开发费预算, 到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项目和发生额都要有有效凭据等有关材料, 并填制《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明细表》。这表明要享受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的优惠税收政策, 企业必须加强研究发展费用的项目财务核算。

(三) 从企业研发项目成本控制角度看

目前, 企业研发项目财务核算在制度和方法上尚不健全, 研发费用的列支一般在管理费用中体现, 只归集到研发部门, 而未归集到研发项目。究其原因, 主要是企业承担的研发项目较多, 研发人员所从事的研发项目不唯一, 项目所用设备也不唯一。在人员和设备交叉的情况下, 研发费用按项目归集存在一定难度。随着微利时代的来临, 企业要从各个方面控制成本, 包括对研发项目的成本、费用控制。企业要清楚每个项目的成本、费用开支、收益的具体情况, 将研发项目开支与项目成果收益结合起来, 使企业用最少的投入, 获取最大的研发成果。只有对每个研发项目的成本、费用达到有效控制, 企业才能获得最大利润化。这也显示了研发项目财务核算的重要性。

在对研发项目财务核算工作的研究中, 笔者总结出一套研发费用按项目核算的权重分配法。该方法是对研发部门所承担的项目, 首先进行权重指标的确定, 然后将已按费用明细归集到研发部门的费用, 根据确定好的权重再进行二次费用分配, 使其研发费用全部归集到项目中。

权重分配法的核心在权重上。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是针对某一指标而言。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权衡轻重程度的作用, 是体现在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大小上。如在研发项目中, 有国家、省、部级批准的, 高、精、尖创新项目;有企业根据市场需要, 规划预测下达的应用项目;还有企业为提高产品性能降低成本, 制定的改进项目。如此多的项目, 其项目的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确定一个权重, 以权衡项目在总体中的轻重程度, 然后据轻重程度进行权重分配。

二、权重分配法

(一) 权重指标的制定

在确定权重指标时, 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 研究发展项目本身的重要性; (2) 研发部门参与项目的重要程度; (3) 研发人员参与项目工作时间, 设备的使用频率; (4) 其他费用中有无特别需要单独设置权重指标的费用。下面从这些方面说明权重指标的确定。

(1) 项目权重指标:

该权重指标的确定以研发项目申报的级次为依据, 即本身的重要性为依据。如国家级项目、省市级项目、企业级项目。级次越高的项目, 其研究的难度就越高, 重要程度也越高, 权重的比重也越大。因此, 越高层机构批准的项目其权重越大, 反之越小。如国家、部级批准的重点项目权重最大、省、市级批准的项目次之、企业制定的应用项目和改进项目权重较小。

(2) 部门权重指标:

该权重指标的确定以研究部门参与项目的重要程度为依据。各公司设立的组织结构均有其相应的职责和职能, 即使是研发部门也有其分工和合作, 如有的部门以主攻高、精、尖项目为研究方向, 有的部门以主攻市场应用为研发方向, 有的部门以主攻产品改进为研发方向。因各研发部门的主攻研究方向不同, 兼攻研究方向的侧重点也不同, 因此其权重也不同。

(3) 费用权重指标:

该权重指标的确定以研发部门支出的各项费用为依据。研发部门在承担项目时, 经常会碰到一个部门承担多个项目, 一台设备由多个项目使用, 此时需设置费用权重指标, 从而将部门公摊费用分配到项目中。

在采用权重指标进行费用分配时, 首先, 将直接列支项目的费用直接列入项目费用, 包括项目所需的直接材料费、试验检验费、外协加工费、测试费、鉴定费等。其次, 将未直接列入项目的部门公摊费用如人员费用、固定费用、其他变动费用等, 按其对项目贡献的大小进行权重确定:人员费用的权重确定, 可以根据工作时间来确定;固定费用的权重确定可以根据设备的利用率来确定;其他变动费用的权重确定可以根据工作时间或使用频率来确定。

(二) 权重分配法的计算

权重分配法的计算分四步: (1) 求出各项费用单项权重值的总权重; (2) 求出单项费用总权重的比值; (3) 求出单项费用总额; (4) 求出项目总费用。

[例]某公司有3个研发部门, 共有30人, 共同承担国家重点项目、省市级项目、企业产品应用项目和产品改进项目各2个, 共8个研发项目。该公司2007年8月研发费用开支92万元, 每月直接计入项目的研发物料消耗35万元;需要进行二次分配的费用57万元, 其中月人均人工费用9333元, 共计28万元。研发所需设备50台, 每月设备使用费21万元;其他变动费用每月8万元。各部门费用明细见表1:

单位:万元

研发部门为使企业用最少的研发投入获取最大的研发成果, 充分发挥研发人员的积极性, 一人多用, 每人同时承担几个项目;为提高设备利用率, 一机多用, 每台设备同时为多个项目提供服务, 因此, 研发部门除物料消耗外, 其余费用均无法直接计入项目费用。财务部为做好研发项目的费用核算, 决定采用权重分配法, 将部门费用分配到各个研发项目中。表2是研发经理与项目负责人确定的各项权重指标表。

(1) 求出各项费用单项权重值的总权重。

用单项费用权重值乘以相应的项目权重值和部门权重值, 得到单项费用权重的总权重, 即求出各级权重之乘积。如高新技术部门所承担的国家重点项目一的人员费用权重为0.4, 相对应的项目权重为4, 部门权重为3, 其总权重为4.8 (0.4×4×3) 。

(2) 求出单项费用总权重的比值。

如高新技术部门所承担的国家重点项目一的人员费用总权重为4.8, 该部门各项目人员费用权重合计值为10.20, 则权重比值为47.06% (4.8÷10.20) 。

(3) 求出单项费用总额。

用得到的比值乘以相对应的费用总额。如高新技术部门所承担的国家重点项目一的人员费用比值为47.06%, 该部门的人员费用总额为12万元, 该项目一的人员费用为5.65万元 (12×47.06%) 。见研发费用项目权重分配法计算表。

(4) 求出项目总费用。

将单项费用总额相加, 求出项目总费用。如高新技术部门所承担的国家重点项目一的总费用为10.84万元, 其中人员费用5.65万元, 固定费用3.51万元, 其他变动费用1.68万元。各项目相加的总费用为57万元与部门研发费用二次分配总额一致。

单位:万元

要强调的是, 研发费用按权重分配法分配到研发项目中的结果是否可正确反映研发项目的开支, 关健在于各权重指标的确定。

(三) 权重分配法的原则

在运用权重分配法时, 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1) 共同参与原则。

权重是人们对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认识, 是定性判断的量化, 往往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都有各自的看法。因此, 在权重指标的确定上, 应由财务部、研发部门经理和项目负责人共同参与其权重指标的确定, 将问题考虑的更加全面, 使权重指标确定的更加合理。

(2) 重要性原则。

在确定各项权重指标时, 既不能平均分配, 也不能片面强调某个指标的重要性而忽略其他方面的作用, 而是要权衡单个指标对整体的作用和效果, 然后对其重要性做出相对的判断, 合理分配权重。

(3) 因地制宜原则。

权重指标是对无法直接计入研发项目的费用所制定的, 因此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如项目权重指标, 企业如不承担国家级项目, 可不设该指标;又如部门权重指标, 企业只有一个研发部门, 可不设该指标;再如费用权重指标, 企业设备如果较少, 其他费用也不多, 可只设一个费用指标;承担项目较多、研发部门较多、费用科目较多的单位, 各项指标还可以增设。

(4) 灵活应用原则。

利用权重分配法进行费用分配, 可对费用逐笔分配, 也可批量分配。上述方法为批量分配, 即按月将部门费用分配到项目中。逐笔分配是根据对项目管理的要求, 在项目立项时将其权重指标设置好, 然后对每笔研发费用按权重分配法计入研发项目, 不必经过部门进行费用的二次分配。如果企业使用ERP系统进行财务管理, 每笔研发费用的明细支出均可在项目和部门费用中并列反映, 更能准确反映项目的支出, 更有利于企业对项目成本、费用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项目分风险管理 篇10

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 分项目教学模式则是一种突破的教学方式, 其主要是针对性地组成新的专项教学班, 把相同兴趣爱好或优势的学生集中在一个班级里, 然后由教师重点培养学生这些项目。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自身潜能, 让每个人的优势都能积极发挥出来。自我校采取这种模式教学后, 其取得的教学成果是极为满意的, 现根据教学过程总结情况。

一、编制科学的课程教学目标

1、课程设置的目标

主要包括: (1) 不断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使学生能够具备正确的终身训练方式, 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都是很有帮助的。 (2) 不断增强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 锻炼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教师在教学前需熟读教学大纲, 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的创造力量得到全面发挥。 (3) 指引学生树立全面的人文素质, 如: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等等, 以保证学生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2、设计原则

(1) 科学性原则。教学模式的设计要符合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身心特点, 既要符合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现状, 又要充分考虑学校师资力量及场地器材设施的实际情况。 (2) 注重实效。从课程的设置到内容、方法, 应注重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实效性, 充分考虑他们的生理、心理特征和智力优势, 力求科学性、系统性, 建立以增强体质, 健康第一, 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 (3) 提高专项技术、战术水平为主要原则。通过一年的学习, 使学生系统掌握较高水准的专业技术以及能够为将来锻炼身体掌握最有效的运动方法和手段。 (4) 新的教学理念与具体运动训练方法相结合原则。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研究性学习, 在学生掌握技术、战术的基础上, 明确运动训练的方法手段。 (5) 主体性原则。把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作为教学模式设计的出发点, 把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作为教学模式设计的归宿。因此, 在教学模式的运用上, 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和热情, 启发学生主动积极思维, 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学习。

二、分项目优育教学模式的实施

1、教学项目设置

根据学校体育教师专项资源和场地设施, 在2009级 (中级班、五年制高级班、高中起点大专班、技师班) 全体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进行摸底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武术、健美操六个项目比较受学生的欢迎。经研究决定开设以上六个项目的教学。

2、教学对象

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身体条件、体育基础, 从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武术健美操六个项目中任选1+1项, 即前一项基本是本学期选择的学习内容。若在同一开课时间的某一项目的选择人数不满20人时, 即不能组成一个教学班, 该项目就不再在该课时段设置;或者参加的人数超过1:50的师生比例, 就要从中择优录取, 其余的学生就依据自己选择的第二项直接分到同一项的其它教学班中。在具体实施中, 只有极少数同学是通过抽签完成分组的, 大部分同学都是自主选择的教学项目。

3、教学计划的制定

由各个专项教学教师根据自己所将带课的项目, 广泛收集资料特别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充分吸取大学体育教育专选项目的教育模式中的经验。结合技工学校教学大纲及具体项目的教学计划, 分别制定了篮球、足球、排球、武术、羽毛球、健美操项目的教学计划和考核办法。每学期36学时, 共72学时。内容包括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武术散手、健美操等6个专项。根据学生的需要及学校场地器材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 将适当增设其它专项。

4、专项教学运作过程与成效

学生自主选择体育课是体育课分项教学的最大优势, 其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项目来参与教学, 这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都是很有帮助的。不断增强了学生的爱好、长处、潜力等等, 把学生带进了体育学习环境中, 为学生身体素质的调整起到促进作用。若从教育角度看, 分项教学的价值还体现在“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理念中, 其可以把学生的能力优势发挥到极点。考虑到分项教学法还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教师运用这种模式开展教学中必须要综合运用, 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改进。此外, 新教学题材的运用造成学生对体育知识较为陌生, 其学习、复习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 但学校安排的体育课程时间有效, 影响了学生对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训练。教师需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 适当减少难度低的技术动作, 扩大基本技术的教学范围, 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知识。而分项目教学与传统的体育课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 教师需从客观的角度去看待教学, 从而保证整个教学工作顺利完。作为教师, 应该根据学校当前具备的教学设施、专业技术等条件, 对学生进行体育培养教学, 并注重规范技术动作对学好专项技术的重要性。

从新教学模式的运用情况看, 其取得的教学成果是十分优越的。学生们参与体育的积极性被显著提高, 且很多不愿上体育课的学术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体育课上学生们呈现出来的是积极参与、共同学习、合作交流的局面, 整个课堂学生氛围十分活跃, 学生满头大汗的现象十分普遍。经过对学生身体指标检测发现很多同学的脉搏在运动后都均达140~165次/分, 表明学生的运用量足够。

三、结语

综上所言, 分项目体育教学模式作为现代教育中的新模式, 其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技工学校体育教师需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 不断改进教学方式, 促进体育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友权.技工学校课程模式及教学管理创新研究[J].软件导刊, 2006, (08) .

[2]杨小华, 孙建桥, 韩海霞, 方胜男.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创新的实践与思考[J].魅力中国, 2010, (03) .

项目分风险管理 篇11

关键词:义务教育;经费;分项目;按比例;责任和义务

中图分类号:G46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2-0001-03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过调整改革,我们确立了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与此相适应,伴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实现了由过去的多渠道筹措经费向各级政府承担经费的历史性转变,为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巩固提高提供了根本保障。2005年12月,国务院提出“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06年6月,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颁布。《义务教育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分项目、按比例分担。”《义务教育法》的这一规定,在法律上确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体制。但要将法律的意志变成各级政府的自觉行为,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分项目、按比例分担”投入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的政策和规范,科学确定经费项目,合理划分分担比例,落实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和义务,从而实现既能够有效地督促县级政府不降低投入的努力程度,又能够充分考虑到经济基础薄弱县的实际困难,不断提高经费的整体保障水平,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在制度化的层面上科学确定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项目构成

科学确定经费的项目构成,是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分项目、按比例分担”投入机制的前提。近些年来,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每年都在大幅度增加。2004年国家启动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5年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实行“两免一补”;2006年免除了西部地区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2007年免除全国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和教科书费,启动了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2008年从秋季学期开始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同时,陆续设立了各种专项经费,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初步改变了农村义务教育事权与财权不对称的状况,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紧缺的矛盾有了很大程度的缓解。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法律意义上的农村义务教育“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投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仍然面临较大的困难。从一定意义上讲,目前中央和省两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还带有明显的过去长期以来采取的分配专项经费的色彩,比较零散而且不够稳定,有些专项经费则是以具体工程的名义,实施的周期也比较短,从总体上看,上级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救急的多、解决具体矛盾的多,缺乏整体设计和长远考虑,有些方面的投入随意性较大,制度化程度不高。这种状况直接影响到县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的主动筹划和安排,他们不知道但又总是希望什么时候上级会下拨什么专项经费,将兴奋点更多地集中于向上争取经费,甚至为了争取上级经费而把一些应当而且能够做到的投入暂缓或取消。县级政府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降低,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整体水平的提高。从历史角度考察,在本世纪初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之前,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投入的责任完全在县、乡两级。当时县、乡两级义务教育投入的项目及分担比例实际上也没有明确划分,但由于一个县域是一个整体,矛盾并不突出。但在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以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由各级政府共同承担,在多个责任主体的情况下,科学确定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项目构成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因为只有科学确定经费的项目构成,才可能区别不同经费项目的性质和特点,根据现行财政体制。明确和落实各级的分担比例。

在实际工作中,要在对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项目作全面的疏理,进行必要的归类分析的基础上,科学确定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项目构成。这里所说的项目构成应是一级项目构成,是制度化层面的项目构成,是能够直接作为划分各级政府分担比例的项目构成。要按照“分项目”的规定,从中央财政做起,全面整合现有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项目,划清项目之间的边界,作出面向长远的制度安排。具体来说,从义务教育的实际出发,应把目前种类繁多的具体项目整合成4个项目,具体包括教师工资、公用经费、改善办学条件经费和专项支出经费。要根据支出用途。将现行的各种专项经费统一归并到这4个项目中。比如新建校舍、危房改造、设备购置等要归到改善办学条件中,而资助贫困学生经费等可以归入专项支出中。这一点对于作为教育财政转移支付主体的中央和省级来说至关重要,需要按照规范的项目口径安排和实现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

二、逐县核定财力并分县划分各级政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分担比例

确定各级政府的分担比例,是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分项目、按比例分担”投入机制的核心。“义务教育受益的社会性决定了其投资责任应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来分担”一种有效的经费分担制度,必须职责明确,能够有效地防止各级之间的互相推诿,也符合各级的实际承担能力。实行“以县为主”,由各级政府分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以来,始终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问题是各级政府投入的边界不够清晰,在很多地方出现“上增下减”的问题,即上级政府增加了投入,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减少了投入。比较复杂的是,县级政府减少投入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本级财政脆弱,承担不起应承担的投入责任,有的则是重视不够,在主观上降低了努力程度。在实际工作中,对一个具体的县来说,到底是因为本级财政困难的原因减少了投入,还是因为不重视教育导致投入的减少,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很难界定清楚。原因就在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各级政府的分担比例不明砖。这里所说的分担比例应该是规范意义上的经费项目的各级分担比例,而不应是专项经费形式的具体项目的分担比例。严格来说,现行的上级政府一些专项经费投人要求地方配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各级政府分担机制。因为这类配套往往缺乏科学的依据,也造成在整体上各级政府义务教育经费分担比例更加模糊。

必须看到,各级政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担比例不明确带来的诸多问题,加剧了各级之间的“博弈”倾向,上级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增加,并没有带动县级政府对教育

投入的增加,反而使县级政府对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增加,导致一些地方出现“挤出”效应,县级政府减少了对教育的投入,使教育投入的整体水平没有得到提高,特别是改善办学条件经费十分紧张。国家审计署曾对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4个县(市、旗)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进行了审计调查,结果显示:“一些地方政府在分担义务教育经费上存在‘上增下减现象。即上级政府增加了投入,本级政府却减少了应承担的资金。在审计调查的16个省54个县中,有3个省未按规定落实资金1.08亿元,有8个县未按规定落实资金1350万元,分别占应承担资金总额的8.65%、71.78%。还有一些地方存在用公用经费发放教师津补贴、偿还学校债务,将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用于日常办公开支等现象。在审计调查的54个县中,有46个县挤占挪用公用经费、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等1.15亿元,占同类专项经费的3.8%。”实际上此类问题在不同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仅如此,原有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也在减少或变相减少。比如农村税费改革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用于教育部分,在一些地方并没有完全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如某农业大县,2007年,税费改革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用于教育部分1400万元,其中支付教师工资1065万元;用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县级承担16%部分335万元。而在农村税费改革前的2000年,该县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合计为1300万元,主要用于改善办学条件。这其中有重视不重视的问题,也有县级财政困难的因素,二者是交织在一起的。

从2006年开始陆续在全国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注意到并明确了不同地区各级政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分担比例。免学杂费和提高公用经费水平所需经费,由中央与地方分担,西部地区为8:2,中部地区为6:4,东部地区除直辖市外,按照财力状况分省确定。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中央与地方分担,中西部地区为5:5,东部地区主要由地方承担。中央给予适当奖励性支持。但这种按照西部、中部和东部划分不同分担比例的办法,存在简单化的倾向。因为这几类地区的划分本身就是相对的,而且是区域经济的概念,不完全是财政的概念。况且这三类地区内部的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程度、财政状况也存在很大的差别。考虑到我们实行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县域作为—个基本的单元,在现有财政体制的框架下,要落实法定的要求,确定各级政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分担比例,需要以逐县核定财力为基础,分县划分各级政府的经费分担比例,通过不均等的经费分担比例,使不同县域的义务教育经费都能得到保证。我国现有近3000个县级单位,县域经济状况和财政支撑能力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以县为单位确定分担比例,可以使自身支付能力较强的县保证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避免“挤出”效应,又可以使经济确实困难自身支付能力弱的县能够得到上级政府更大的财政支持,符合实事求是、公正公平的原则,而且有利于平衡各地义务教育财政,逐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在实际操作中,要从公共财政的视角来寻求制度设计,建立规范化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担机制。逐县划分各级政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分担比例,要研究和解决好四个具体问题:一是确定经费需要总量。要根据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研究建立科学的农村义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逐县根据义务教育规模测定教师工资、公用经费、改善办学条件经费和专项支出经费年需要量。只有科学测定教育成本,才能解决“教育经费需要多少,县级政府能解决多少,上级政府应转移支付多少的问题。二是确定义务教育经费支付能力。要综合考虑一个县(市)的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自给率、财政供养人口、工资水平、人均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合理确定最低义务教育投入总量。三是确定各级政府分担比例。比较需求总量与最低应投入量,确定分项目的县级政府应承担的比例并明确投入的渠道及政策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中央、省、市主要是中央和省两级政府应分担的比例。四是建立各级政府分担比例的动态调整机制。县域经济和财政收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教育发展规模和要求也在不断调整,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逐县进行各级政府分担比例的年度或一定期限内的动态调整。应研究制定县域义务教育经费需求与供给的参照系和数学模型,为建立规范化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担机制提供技术保证。

三、依法落实各级政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和义务

依法落实各级政府的责任和义务是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分项目、按比例分担”投入机制的根本保证。应根据《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关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有关规定。按照“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要求,通过建立制度和规范在一定的规则框架内规范参与主体的行为,确立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和义务。为依法行政提供具体依据和遵循。要对现行的有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政策进行全面的分析,搞好政策的衔接,保持政策的统一性和有效性。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级财政之间经费划转关系比较复杂。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认真研究各级政府投入的具体政策边界,公开和统一计算口径。从中央和省级财政来说,要建立规范、严格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按规定落实和执行对地方的教育转移支付,保证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在各级政府分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体制下,县级政府责任和义务的落实是主要矛盾。作为县级政府,在保证上级教育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按规定管理和使用的同时,要克服“等、靠、要”的思想,不降低努力程度,按规定项目和分担比例保证本级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避免“上增下减”。

落实各级政府投入的责任和义务,必须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配、管理与使用程序,加强全程管理。应对经费预算安排、经费使用与管理、经费预算调整、经费决算分析、经费执行情况报告和公报等各个工作环节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规范工作流程,建立起高效的运行机制,保证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协调一致,提高教育经费分配、管理与使用的有效性,做到依法管好用好教育经费,保证经费使用效益。要严格教育经费预算的执行,依法维护预算的严肃性。要按照法制化的要求,维护经费预算执行的“刚性”,将人为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建立健全科学规范、高效快捷的资金拨付制度,保证各级政府正确行使公共权力,严格履行提供义务教育这一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义务。义务教育学校要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实行财务公开,严格按预算办理各项收支。学校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不得违反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要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原则,切实加强监督环节,通过强有力的监督并依法建立限期整改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促进各级政府投入责任和义务的落实。一是强化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法律监督,建立和完善有关教育经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经费预算和决算向人大专项报告制度,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依法开展经费执行情况专项执法检查,督促各级政府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确保教育投入。二是强化政府系统内部的执法监督。上级政府要对下级政府从教育经费预算到预算执行进行全程监督,开展必要的专项检查、专项审计,完善支出效率评估体系,并将监督结果作为对下级政府及其领导人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要综合运用行政、经济的手段,对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不依法履行投入责任和义务的行为进行纠正和追究。三是强化社会各方面对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的监督。公共财政是为公众负责的财政,是公开、透明的财政。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每年对实施《义务教育法》,保障和使用义务教育经费情况进行公告,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教育投入行为符合法律的规定,符合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与此相联系的是,建议改革和调整现行的教育经费统计指标体系。现行的教育经费统计在横向上分为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改善办学条件经费和教育专项经费支出没有单独列出,难以反映教育经费的分项投入情况。在纵向上各级政府的投人没有分开统计。不能体现各级分担责任的落实情况。同时现有经费统计科目与教育投入具体政策规定的项目不一致,难以衔接,不能反映各个层面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要针对存在的问题,经过科学论证,构建与农村义务教育“分项目、按比例分担”投入机制相适应的教育经费统计指标体系,为掌握教育投入状况,实施有效监督提供条件。

项目分风险管理 篇12

一、分阶段验收模式创建的背景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 (档发〔2006〕2号) 和《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 (DA/T28-2002) 等法规对核电工程项目档案采用的是整体一次性验收, 但核电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 通常需要5年以上, 多机组连续建设、施工单位人员流动大、文件资料保管环境差、签字手续流程管理差和项目档案集中整理的压力等原因, 对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和整改都提出了巨大挑战。为规避风险, 福清核电项目在建设过程中, 创造性地采用了分阶段验收的模式, 进一步加强核电工程项目档案的过程管控, 保证项目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

二、分阶段档案验收模式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做法

核电项目建设周期可分为前期阶段、土建阶段、安装阶段、调试阶段、试运行阶段和商业运行阶段。分阶段档案验收模式, 即在项目进入土建阶段时, 开展对项目前期文档的验收工作, 并对发现的问题组织进行整改;在项目进入安装阶段, 开展对项目土建工程文档的验收工作, 并对发现的问题组织进行整改;在项目调试阶段, 开展对项目安装工程文档的验收工作, 并对发现的问题组织进行整改;在机组进入试运行阶段, 开展对机组调试文档的验收工作, 并对发现的问题组织进行整改;在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后, 着手准备项目档案国家验收工作。

(一) 阶段验收前准备工作。

1.成立阶段验收准备专项工作组。组成人员由业主单位档案主管领导、档案、基建、设备等相关管理部门及总包单位、监理单位相关人员组成。工作组职责是负责编制项目档案阶段验收大纲、工作计划和方案;负责阶段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和移交工作, 确保工程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负责组织和协调项目建设过程中各参建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对档案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组织协调好档案的审查和档案的移交工作;负责项目档案阶段验收前的自查工作, 并做好项目档案前次阶段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整改。负责编制档案验收支持性材料和档案阶段验收申请报告, 并组织召开档案验收相关会议。

2.开展项目档案阶段验收自检。成立由业主或总包方领导的项目档案阶段验收自检专项组,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检, 并形成自检报告。一是档案的管理组织、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人员资质, 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标识、归档;二是卷宗的质量、案卷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三是档案库房的设施配备、库房管理“三化” (即管理条理化、排放规律化、卫生制度化) 、“四无” (即无差错、无丢失、无损坏、无霉烂) “九防” (即防火、防盗、防水、防尘、防潮、防强光、防虫鼠、防高温、防有害气体) ;四是档案资料提供利用、信息反馈情况。

3.开展阶段验收申请。在完成前二项工作的基础上, 向上级档案主管单位申请开展工程项目档案阶段验收工作, 申请材料内容应包括:项目建设概况;项目档案管理总体情况;项目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档案管理主要管控措施;竣工图的管控情况;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档案阶段验收准备等。

(二) 开展阶段验收。项目档案阶段验收由上级档案主管单位组织实施。验收时, 检查项目档案采用听取汇报、当面质询、现场查验、抽查案卷的方式。重点抽查与工程质量和职责履行直接相关档案的归档情况。抽查档案的数量不少于100卷或案卷总数的15%。对项目档案整体进行评价, 并出具初检意见, 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要求和时限要求。阶段验收主要议程包括:检查组介绍检查要求;业主汇报项目建设总体情况和档案工作情况;总承包商作档案阶段验收汇报;监理承包商作档案阶段验收汇报;档案验收组检查项目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 并对档案管理的合规性进行检查;档案验收组出具验收意见。

(三) 开展阶段验收后整改。业主单位、总包商和各专业分包商应按阶段验收意见和改进要求在限期前加以整改, 对整改结果在下次验收上进行重点检查。

三、分阶段档案验收模式的效果

福清核电分阶段档案验收模式, 保证了整个项目档案的质量, 获得国家档案局的高度认可。2015年11月4日, 在福清核电1号机组及公共子项项目档案预验收会议上, 国家档案局经科司副司长王燕民指出, “福清核电文档管理特点鲜明、亮点纷呈、创新不断”。同时, 分阶段档案验收模式也为后续的方家山核电、海南核电、宁德核电等所借鉴, 从面开启了核电项目档案验收的新模式。

摘要:福清核电采用分阶段档案验收模式, 开创了核电项目档案验收的新做法, 保证了项目档案的完整、准确和系统, 并为其他项目所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核电,分阶段验收,创新

参考文献

[1]王燕.基本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创新体系建设初探[J].管理科学, 2011 (02) .

上一篇:转变与创新下一篇:改进会议报道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