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风险控制(精选12篇)
项目风险控制 篇1
引言
费用目标是一个项目成功与否的主要指标,同时也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每个项目都有一个关于项目费用的阀值,具体到项目的各个阶段中,每个阶段也有相应的一个费用阀值。如果费用支出超过这一值,就认为出现费用风险征兆。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严重的甚至中止这一项目。所以为保证项目的成功实施,进行项目费用风险管理和控制是必要而且重要的。
项目费用管理是指在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项目完成所花费的实际费用不超过其预算费用而展开的项目费用估算、费用预算编制和费用控制等管理工作。本文讨论的就是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费用风险管理与控制方法。
由于项目的过程性决定了费用风险控制的动态性,即项目费用风险管理与控制活动贯穿于项目的各个阶段之中,所以对项目各个阶段的费用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是非常必要的。随着项目风险管理与控制理论的发展成熟和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成功性,风险管理与控制已经成为项目费用风险控制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项目费用风险管理与控制就是应用风险管理与控制理论对项目费用风险进行管理的一种应用。
一、项目费用构成及费用风险
(一)项目费用的构成
项目的费用支出,从广义上讲,是指项目形成全过程所消耗的各种费用的总和。一般包括项目的决策费用、设计费用、实施费用、竣工验收费用等。由于项目的不同性,项目费用的构成也不尽相同。下面以一个通信产品创新项目为例。一个新产品项目的费用主要包括预研和研制费,以及所分摊的保障条件费用之和。具体到项目中由预研费、论证和方案研究费、设计与试制费、试验与鉴定费、技术改造费、分摊的保障条件费和其他费用构成。费用构成见下表。
(二)项目费用风险
项目费用最大的风险便是费用严重超支。超支费用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相对费用增长;二是绝对费用增长。在进行费用风险分析和评估时,要对超支费用部分进行详细分析。如果在物价浮动系数的相对范围之内,即相对增长费用,那么认为是合理的增长,可以进行申请预算修正,对原来预算计划进行修正。若超支费用部分是绝对费用增长,就是要进行费用风险分析,重点考虑其原因,进而进行相应的控制措施。由绝对增长而造成费用风险,其控制也有不同的策略和方法。
二、项目费用风险的分析与管理
(一)项目风险分析与管理理论
项目风险管理包括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其中风险分析又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规划、风险控制、风险监督。
风险识别,其目的是减少项目的结构不确定性。风险识别首先要弄清项目的组成、各变数的性质和相互间的关系、项目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的、有章可循的步骤和方法查明对项目可能形成风险的诸多事项。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调查、了解并研究那些对项目以及项目所需资源形成潜在威胁的各种因素的作用范围。为了便于项目管理人员理解和掌握,风险一经识别,一般都要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风险估计就是估计风险的性质、估算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大小,以减少项目的不确定性。为此:第一,确定项目变数的数值和计量这些变数的标度。第二,查明项目进行过程中各种事件发生时出现的各种各样后果以及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第三,根据选定的计量标度确定风险后果的大小。同时还要考虑那些有可能增加或减少潜在威胁演变为现实的概率大小的所有转化因素,如果潜在的威胁真的演变为现实,则须考虑后果的严重程度。
风险评价就是对各风险事件后果进行评价,并按照其严重程度排序。评价风险后,需要确定对风险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在风险评价过程中,管理人员要详细研究决策者的各种可能后果,并将决策者作出的决策同自己单独预测的后果相比较,判断这些后果能否被决策者所接受。各种风险的可接受或危害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就产生了哪些风险应该首先或者是否需要采取措施的问题。风险评价方法有定量和定性的两种。进行风险评价时,还要提出防止、减少、转移或消除风险损失的初步方法,并将其列入风险管理阶段要进一步考虑的各种方法之中。
在实践中,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常常互相重叠,需要反复交替地进行。
风险规划阶段有两个方面。第一,决策者针对项目面对的形势选定一个行动方案。行动方案一经选定,就要制订执行这一决策的计划。为了使计划切实可行,常常还需要进行再分析,特别是要检查计划是不是与其他已作出的或将要作出的决策冲突。这样做可以为以后留出余地。决策一经作出,它就变成了“确定性”。规划阶段第二个方面主要是选择适合于已选定行动路线的风险规避策略。选定的风险规避策略要写入风险管理和风险规避策略计划中。这一期间,不要选定监督风险规避策略的措施,并确定将来规避风险时可能需要哪些应急资源。最后,还要考虑在监督期间出现意外时如何保证风险规避策略正常发挥作用。
风险控制就是实施风险规避策略的控制计划。该计划的内容就是在必要时间向项目提供必要的资源。有时还要修改项目计划,随时对项目的费用和进度重新进行估算,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步骤。风险控制的关键是采取果断的行动。
风险监督是决策付诸实施之后进行的。其目的是查明决策的结果是否预期的相同。风险监督时要找出细化和改进风险管理计划的机会。并加强与决策者的沟通,把信息反馈给有关决策者。
风险监督十分重要。如果发现已经作出的决策是错的,则必须尽早承认,以便采取纠正行动。如果已作出的决策是正确的,则不应过早地改变之。
不能把风险管理过程看做是一成不变的既成顺序或是划分成各自独立、互不干扰的部分。由于项目的并行性, 所以风险也是同时存在的。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可以在项目寿命期的任何一个阶段进行。所以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个全过程、有阶段性和动态性的过程。
(二) 费用风险分析与管理
费用风险分析与管理就是应用风险管理方法和技术对项目全过程进行全程监督, 发现费用风险, 进行该风险的评估, 给出对该风险进行控制的方法, 是一个反复进行的动态过程。
1.费用风险控制的依据
(1) 项目各项工作的费用预算。
项目各项工作的费用预算时根据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图, 为每个工作包进行的预算费用分配,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通常以此为标准对各项工作的实际费用发生额进行监控, 是进行费用控制的基础文件。
(2) 费用基准计划。
费用基准计划是按时间分段的费用预算计划, 可用来测量和监督项目费用的实际发生情况, 并能够很好的将费用支出与工期进度联系起来, 是按时间对项目费用支出进行控制的重要依据。
(3) 成本绩效报告。
成本绩效报告是记载项目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的资料,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各个阶段或各项工作的费用完成情况, 是否超出了预先的预算, 存在哪些问题等等。
(4) 变更申请一般情况下, 项目的费用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调整。
若要变更, 必须有变更申请和相应的审批程序及手续。
(5) 项目费用管理计划。
该计划对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引起项目费用变化的各种潜在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 提出解决和控制方案, 为确保在预算范围内完成项目提供一个指导性文件。所以该计划是关于如何管理好项目费用变动的说明文件, 是项目计划管理文件一个组成部分。
2.挣值分析法
挣值分析法是项目费用/进度综合度量和监控的有效方法。它采用侧身货币形式替代工作量来测量项目的进度, 它不以投入资金的多少来反映项目的进展, 而是以资金已经转化为项目的成果的量来进行衡量。挣值分析是一种完整和有效的项目监控指标和控制方法, 是一种全面衡量项目进度、费用状况的系统方法。是辨识费用风险的一个有力工具。
三、费用风险控制的结果
1.可以成功地实现项目对经济性标准的要求目标。
2.保证项目按计划的进度有序进行, 不会产生拖延或者拖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综上所述, 由于项目费用风险进行成功管理和控制是项目自身目标实现一大需要, 而且通过对费用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可以成功地对项目进度进行有效的控制。所以对项目费用风险管理和控制对项目具有很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摘要:项目费用管理是指在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为了保证项目完成所花费的实际费用不超过其预算费用而展开的项目费用估算、费用预算编制和费用控制等管理工作。现在讨论的就是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费用风险管理与控制方法。主要介绍项目费用的构成, 分析主要的项目费用风险, 说明控制费用风险对项目的重大意义, 并介绍了项目费用风险的管理和控制过程。
关键词:项目费用,风险控制,管理
参考文献
[1]沈建明.国防高科技项目管理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2]陈学楚.装备系统工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5.
[3]许成绩.现代项目管理教程[M].北京:中国宇航工业出版社, 2003.
[4]张莲超.美军高技术项目的管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2.
[5]辜希.美国武器装备系统要览[M].北京:航空出版社, 2000.
[6]戚安邦.项目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7]毕星.项目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8]沈建明.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项目风险控制 篇2
1.审计项目的复杂性。首先,国外贷援款项目涉及到农业、环保、医疗卫生、水利、节能融资、铁路、机场、电力和林业等众多领域,审计这些领域需要较强的专业、技术知识。然而,这些审计项目主要是由各审计机关的外资审计部门负责审计,外资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相对审计项目行业众多而言比较单一,当然审计人员的知识也不可能涵盖所有领域,一个主审往往负责较多不同行业项目的审计,这对审计风险的控制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其次,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是一种比较综合性的审计,不仅仅是财务收支方面的审计,更多的还包含整个项目执行情况的审计。项目的整个执行情况所涵盖的内容非常之多,如项目的立项是否符合规定,项目单位内控是否健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招投标是否规范,项目执行单位职责履行情况以及项目是否达到预定目标,是否发挥预定效益等。这种多环节、内容复杂的审计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客观上容易产生审计“盲点”,形成审计风险。
2.公证审计方式的特殊性。由于受审计时间和审计资源等因素的限制,国外贷援款项目公证审计往往采取抽查的方式进行审计。这种抽查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当涉及到的财务收支资金量较大的时候,公证审计往往根据审计方案中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和对审计风险的评估采取抽查一定比例的方式进行审计;另一方面,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往往涉及到全国众多的项目执行单位,在每年的审计中只能覆盖一部分。如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涉及到全国16个省的1400多个县,在每年的审计中只能抽取一定比例的项目执行单位进行审计。虽然是以抽查方式进行的审计,但是我们在发表审计意见的时候却是对项目的整个会计报表及项目执行情况发表审计意见,这必然就会存在潜在的审计风险。
3.审计任务集中。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大部分要求在6月30日之前出具中英文审计报告,项目单位一般3月份左右才能结账并编制完相应会计报表,审计人员进行现场审计的时间一般都在3月底4月初,审计时间加出具中英文报告时间也就不到三个月。而且,国外贷援款项目实施地点往往都比较分散,点多面广,审计人员不得不在路途上耗费相当多的宝贵时间。而且大部分审计机关外资审计人员相对缺乏,因此在审计中还不得不大量借用会计师事务所人员,相当一部分项目所借用会计师事务所人员的数量都超过审计机关自身外资审计人员数量。然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对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业务相对陌生,其审计方式、审计思维都有一定局限性,其发现问题的能力也严重不足。过多依靠事务所人员进行审计,必然会影响到项目审计质量,留下审计风险。
项目风险控制 篇3
关键词:风险 水电项目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131-01
近年来,随着风险分析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风险管理已经广泛应用在工业、金融、企业管理等领域。不仅如此,风险分析也开始应用在水电项目的方面。
我国从建国初期就开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这个过程中,我国在水利水电项目的建设的技术显著提高,很多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之列。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进行跨国水电项目投资,不仅有利于我国企业打开国际市场实现效益的增加,而且有利于企业积累丰富经验应对更严峻的挑战。可是,跨国水电项目面临的风险更多、更复杂。因此研究跨国水电项目建设中风险因素,提高企业应对跨国水电项目风险管理的能力,对企业保质保量完成跨国水电项目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跨国水电项目风险识别的功能
水电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识别能够给企业、社会带了效益的项目,剔除那些难以实现、成本巨大的项目。通过这样的项目识别,有助于企业更好的安排资源、将精力集中在需要建设的水电项目中,重点分析有效项目的风险,减轻企业的犯错成本。
二、跨国水电项目关键风险点
(一)资金风险
水电项目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企业,投资一项水电项目需要一次性注入大量资金,并且在项目的后续建设阶段,还需要有资金的不断投入。缺少资金的支撑,很可能造成工人的流失、原材料的短缺、技术的不可达到、项目的延期等。这些风险都会影响项目的质量,造成企业受益的减少。
(二)设计风险
跨国水电项目是一个复杂的大型工程,涉及众多部门,只有对项目精心设计才能使项目决策者对项目在宏观上准确整体把握。水电项目前期的设计有很多,如厂房的设计、设备的采购、技术的选择、子项目的分配等等。有了准确的设计,之后的项目建设便有了依据。
(三)超时完工风险
水电项目施工前,一般都会与委托方签订合同,规定完工时间。同时也会规定,如果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将采取何种惩罚方式。水电项目施工期限长,在这段时期中,可能出现对风险的误判而延期,人员的流失而暂停施工、资金供应不足延缓施工进程等情况等。这些情况都会造成完工时间的推迟。
(四)设备供应风险
大型水电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可以含量高、数量多、质量强的设备。这些设备不仅是工程进展程度的保障,也是工程质量的保证。但是有时可能设备的供应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提供设备,或者由于科技进步,原来的设备已经淘汰,新确定的设备在短期又无法提供等。
三、跨国水电项目前期风险识别流程
水电项目前期风险识别,就是通过对项目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判,并将这些风险与企业实力进行对比,分析哪些风险是企业可以解决的,哪些风险是不可能实现的。前期识别风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成立风险分析机构,机构人员由企业的专业人才构成。必要时可以邀请其他成员加入。
2、识别主要风险。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有描述项目的流程、项目设计、确定组织人员、确定资金的供给,分析项目所处的外部环境和企业本身的实力。
3、分析识别出的风险,得出应对策略。识别风险后,需要分析如何应对这些风险,评估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这不仅有助于投资企业防患于未然,也有利于企业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承担与实体匹配的项目。风险应对计划,通常3种方法。第一是单独决策法,这种方法是企业各个部门或风险分析小组成员每个人针对几个风险提出应对策略,交给风险分析机构总和;第二种是小组讨论法,这种方法通过召集项目主要负责人和技术人才来对风险进行分析;第三种就是集体讨论法,这种方法与小组讨论法非常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讨论的范围大,人员多。
4、编制风险应对办法。风险应对办法应该客观的评价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应对风险的具体措施、企业掌握这些风险的能力大小、防范风险需要的资金等。编制风险应对办法的目的也是为了决策层能更清楚的认清项目的得与失,为决策者决定项目的开工、暂停、放弃提供参考。
四、跨国水电项目风险预防与应对策略
(一)购买投资保险,防范政治风险
购买跨国水电项目的投资保险,主要是为了应对因外汇变动、国家政变、战争等这类不可抗因素引致的风险。关注投资保险,合理利用这种保险政策,能帮助企业获得银行融资,有更多的勇气向国际市场进军。
(二)提高企业法律意识,降低因合同、谈判而引致的风险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律,并且国家不同,对同一件事情的法律就不同。投资国外水电项目的企业应该重视投资国的相关法律规定,避免因合同、谈判引致的法律风险。防范和应对这类风险,企业可以:第一,建立专门的国外法律研究组织,为企业的投资决策提供法律参考。第二,购买法律服务,求助于当地法律专业人才给予精准的法律支援。
(三)完善企业内部管理,降低企业管理风险
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是预防风险的重要手段。对于跨国水电项目生产的每个流程,包括原材料的采购和入库保管,设备的采购和调试,企业人才职位变动等制定合理运行措施。其中,针对事关建设安全、环境保护、资金运转的风险管理,要采取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跟踪的办法。不仅如此,对跨国水电项目,也要根据当地的环境、法律、文化等情况变通,保证本土的管理制度在国外也能实施。
(四)提高管理公共安全的能力
公共安全事件不仅影响跨国水电项目的进程,并且影响企业的国际声誉,会影响企业的长期收入。处理公共安全事件,第一就要提高国外项目工作人员的公共安全防范意识,组建专门的检查公共安全隐患的机构;第二,与国外政府部门保持融洽的关系,平时注意收集该国政治、治安等方面的信息,对或有发生的事件提前做好应急预案。
参考文献:
[1]陈健,李忠民,汤淑春,赵革.基于改进风险矩阵方法的武器装备采办风险评估[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08(10).
装备合同项目风险控制研究 篇4
关键词:装备合同,项目,风险,控制
不断完善装备合同项目风险控制制度, 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分析, 实现对项目风险的提早防范, 及时、科学地处理各项风险, 降低或消灭风险因素, 已经成为实现装备采购项目目标的重要课题。
一、装备合同项目风险控制的意义
随着装备采购环境的变化、采购范围的扩大以及采购规模的飞速增长, 加之我军装备合同制度建设时间短、经验不足等原因, 使得装备采购中面临着日益增加的人员风险、管理风险、供应商风险和技术风险等不确定性因素。因此, 加强装备合同风险控制工作, 建立科学、有效的项目风险控制制度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1.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当前装备合同项目日益具有高投入、高技术含量、高复杂度和多要素等特点, 这些特点大大增加了装备合同项目的风险系数。因此, 对如此复杂的系统进行管理, 就需要提高风险意识, 考虑风险因素, 加强风险识别、风险预警和风险控制等管理手段[1]。通过风险控制, 从而有效控制和处置采购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 把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程度, 保障采购活动的顺利进行。
2.降低项目的不确定性。由于管理制度疏漏、人员价值追求偏差、技术不成熟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 使装备合同项目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正如采购管理专家威廉·P.罗杰森认为, “整个采购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内部不确定性是由技术上的未知数所引发的, 它在设计阶段较强。但是……关于成本和设计的大量不确定性在生产过程中依然存在”, “即使是对于可以利用产品的质量的预测, 也是不确定的。”
要减少由于不确定性引起的采购风险, 就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风险控制制度。实行有效的风险控制, 可以通过设定一系列规则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 提高对风险因素的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 以便“在出现环境变化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为完成项目提供最好的机会”, 降低或消灭不确定性带来的各种风险[2]。
3.保障项目效益实现。装备合同项目资金来源于社会税收和公共服务收费等国家财政收入, 同时采购资金的分配和使用还承载着促进自主创新、保护环境、扶持国内中小企业等各种社会政策目标, 也就是说, 装备合同项目具有很强的公众性特点。装备合同项目的公众性必然要求强化对整个采购过程的风险预防和精准控制, 提早辨识、度量风险, 制定和选择风险控制方案, 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风险因素对采购效益和目标实现的影响。
二、装备合同项目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首先, 缺乏风险控制法律制度。当前, 虽然已对部分装备合同项目制定过风险控制方案, 但缺乏装备合同项目风险控制法律制度和长效机制, 缺乏独立、专业的评估机构, 缺乏有效的风险协调和监控制度。
其次, 缺乏风险识别和评价控制工作。当前, 相关单位和人员对采购项目可能遇到风险的认识还不够充分, 对风险识别、评估和分析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更未将风险识别、评估和分析工作纳入到采购决策和管理过程之中。
再次, 缺乏有效的风险处理手段。当前在装备合同项目管理过程中, 还普遍存在着“忽视”项目风险影响的现象, 由此, 造成了对项目风险控制和处置预案的“忽视”, 造成探索风险监督、控制和处置手段积极性的缺乏, 也造成了项目采购过程中难以有效地应对和处理现实风险的被动局面。
最后, 缺乏风险控制的信息环境。当前, 装备合同项目信息交流渠道还不够顺畅, 依然存在着相对独立的“信息孤岛”, 而且信息来源不够准确、渠道不够正规, 项目采购工作信息失真率相对较高, 由于信息交流不对称和不充分造成的信息风险难以回避。
三、完善装备合同项目风险控制制度的建议
要有效地防范和处理装备合同项目风险, 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 完善装备合同项目风险控制法律制度
建议制定装备合同项目风险控制单行办法或具体规定, 明确风险控制目标、宗旨、机构、职责、任务、流程、风险控制计划机制、风险防范机制、风险评价机制、风险处理机制和风险责任追究机制等内容。与此同时, 加快相关配套制度, 如合同管理人员岗位任职资格要求、文件管理、合同管理、采购监督检查、集中采购机构考核标准、供应商信誉和资格审查管理等规定的制定, 尽快形成一套完整、实用和操作性强的装备合同项目风险控制法规体系。在此基础上, 实现操作流程的优化、办事程序的公开、风险预警和控制、责任的有效追究, 最终实现采购效率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 健全采购方内部风险控制机制
首先, 实行采购计划、供应商资格审查、合同签订、合同审核、标的验收、经费支付相分离的制度, 并科学确定各管理机构相应的管理权限, 以此形成术业专攻和权力制衡, 避免由于采购人员能力素质弱和寻租行为, 以及管理制度不健全和管理疏漏而增加采购的风险。其次, 要督促采购方 (包括采购代理机构)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优化操作流程, 公开办事程序, 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 防范采购过程中的风险。最后, 实行关键节点和重点流程的审核制度。例如, 加强对决策立项、采购方式确定和合同签订阶段等节点的监管和审查, 保证装备合同项目的科学性、公开性、公正性和可控性。
(三) 建立供应商风险控制机制
来自于供应商方面的风险是装备合同项目面临的一类重要风险类型, 实践中可以通过建立供应商资格审查机制和信誉等级评定机制来降低和化解此类风险。
1. 建立供应商资格审查机制。
一方面, 建立项目前供应商资格审查机制。签订装备合同前资格审查, 不仅可以把住装备合同项目“准入关”、发放“通行证”, 而且还可以落实对供应商的动态管理, 加强监督检查, 降低项目风险。《政府采购法》第22条规定, “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 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针对以上条件及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水平等内容进行资格审查, 对于存在风险隐患, 不符合资质条件的供应商不予注册或不准进入采购市场。另一方面, 建立项目中供应商资格审查机制。实行采购中资格审查, 也就是落实对采购资格有效期限内的注册供应商、参加装备合同授予活动的供应商和正在履行合同的供应商的资格审查。项目中资格审查内容, 主要针对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保持情况、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财务资金状况、配套企业协作关系情况和合同履行情况等方面进行展开。对于发生质量保证能力下降、资金状况恶化等情况, 影响到装备合同项目目标实现的, 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或消灭风险, 确保装备合同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2. 建立供应商信誉等级评定机制[3]。
信誉等级评定与资格审查的评价侧重点不同, 两者不可替代。信誉是指供应商遵纪守法、履行责任和兑现合同承诺的程度。世界主要国家基本都建立了供应商信誉等级评定机制, 加强了对供应商诚信的管理。实践证明, 供应商信誉等级评定机制不仅激励供应商遵守履约期限、保证标的质量, 还大大降低了履约风险, 提高了装备合同项目的效益。
建议以履约期限、质量、售后服务和工作协调性等内容为要素进行信誉等级分级评定, 可以分A信誉好、B信誉较好、C信誉一般、D信誉较差和E信誉差五个等级。信誉等级评定不搞终身制, 每三至五年评定一次。同时, 对于信用等级好 (A、B级) 的供应商, 可以在未来的采购项目招投标中适当加分;对于信誉等级差 (D、E级) 的供应商, 可以限制或取消其一定期间内参与采购活动的资格, 提高其失信成本。
为了提高信誉等级分级评定的效应, 培育更多的诚信企业, 降低履约风险, 可以利用采购信息平台公布信誉信息, 并进行动态管理和实时更新。
(四) 建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全面归纳影响装备合同项目的风险因素, 深入剖析各项风险因素的属性、发生频率、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科学确定风险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 以及各指标的权重和分值。通过运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从而科学地制定采购计划和预算, 提高采购决策水平;全面规划和设计项目活动, 有效规避风险;实现风险的提早预防和预警, 减少被动、增加主动;同时还可以积累有关风险的资料和数据, 不断改进未来的装备合同项目管理工作。
(五) 落实风险控制配套措施
第一, 加强相关人员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培训。加强《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装备采购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培训, 从而增强相关人员的法律意识, 增强其依法行政能力, 提高其执法和守法水平。加强招标投标、合同管理、质量验收、商品性能、技术操作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从而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第二, 加强装备合同项目的信息化建设。信息风险是当前一项重要的风险因素, 加强装备合同项目的信息化建设, 积极践行电子化采购, 实行网上公告、网上计划申报、网上投标或竞价、网上协议供货管理和网上信息披露等, 增强采购透明度, 最大限度地避免信息风险。第三, 加强理论研究, 积极寻求防范和化解风险的途径;与此同时, 进行风险控制实践, 积极探索和推行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
参考文献
[1]焦秋光.军事装备管理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3:264-291.
[2]张玉华.现代武器项目管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226-231.
项目风险控制 篇5
项目管理是企业为了实现大型工业化目标,对所属资源进行重新布局和整合的经营性活动,为企业的战略发展创造良好内部环境和外部格局提供了有力保障的管理活动,对推进企业良性发展起着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项目管理是融合制度创新,方法创新,质量控制创新的的实践经验和验证要素,是充分体现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的管理集成活动,整个过程也是质量控制的管理对象,而管理活动和质量控制活动的有机融合,才是项目管理有效性的具体保障,项目管理的前瞻性和对工业化过程的指导性特征,更进一步的对整个项目管理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更高的要求,尤其重要的是在项目管理活动中风险控制对于项目管理活动的预判性和风险影响性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针对项目管理的特征,进行创造性的发挥和总结,以达到持续有效改进的管理目标。
1质量风险管理在项目管理活动的表现特征分析
质量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是对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对风险的识别、衡量、控制以及评价的过程。质量风险评价是风险管理的前置性工作,是对于在管理活动中所有不确定的可能导致损益发生的因素进行分析,对起影响性进行评价的过程,对于项目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能够起到分析,评价和行动指南的作用。质量风险管理质量风险管理是一个组织机构为识别、量化和降低会影响质量的产品、操作、供应商和供应链的风险而创建的合作解决途径,其集合了领导力、业务流程、文化和技术能力。通过对上述概念与项目管理概念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其共通性:二者都是对现有管理能力和管理技术的具有整合作用,只是质量风险管理是管理方针,质量体系要求和实践活动经验的文件化体现,而项目管理工作则更多的体现了对管理活动目标和实质性的资源的整合。而对于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而言,质量风险管理贯穿始终,并能够以体系性的指导模式对管理行为和评价体系施加影响,并对活动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2质量风险管理在项目管理活动中的表现方式
质量风险管理用来分析、评价和控制管理活动以及由此衍生的所有活动过程各个周期的风险。被前瞻性以及回顾性地应用在管理活动当中,是项目质量控制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出发点,质量风险管理是用来识别、评估和控制质量风险的一个系统程序,它可以知识和工艺的经验对质量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控制应与最终保证质量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的目标相关联;质量风险管理过程的投入水准、形式和文件应当与风险的等级相当,因此可以成为项目管理过程在方案论证过程中,进行项目工程分析和对策表制定过程中的主要应用目标和方法,同时应用质量评价过程方法论也可以反向的对目标确定方案进行论证和风险评估,所以质量风险管理方法在项目管理活动中的表现方式具有相互融合互相印证和相互检查的特点。
3质量风险管理在项目管理活动中的流程表现方式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指风险管理部门对于可能发生的事故通过感知风险,了解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以及分析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对项目管理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归纳,同时对在项目管理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表现方式进行预判,通过调查表和模式对照表进行分析,通过流程图过程分析找到各个管理活动中的潜在失效模式,为后续风险控制提供数据基础。风险衡量是以风险识别为基础蓝本,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进行归纳中介,通过行业经验和专业团队分析,对项目管理活动的重点过程,重点节点进行风险分析,协调项目各个资源的工作和时效性,采用定性或定量向结合的方法,确定项目影响重要度分析,并籍此做出风险控制能力和控制目标的预判。进而实现项目风险的节点和控制目标图,实现目视化管理和控制。风险控制,风险识别和衡量的最终目标是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对已经预判和量化的风险目标进行规避和控制,以尽可能的减少风险损失,充分开展故障模式影响与危害性分析,并利用风险控制的经验,为项目管理方法和工具提供创造性的提高和借鉴。其主要目标是控制风险的发生概率,实现风险回避,通过提前的对策控制损失,对于已经显现的风险采用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的方法,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风险制度化审查和改进,对于风险的评估,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实现对风险的控制效果和风险本身所处的状态进行审查评价,是企业通过技术改进或其他措施降低风险,并上升为企业管理策略和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通过建立企业项目管理风险审查制度,对项目管理活动的控制目标和风险控制能力和效果进行评价,总结在管理各个阶段的偏差特点和趋势,对风险控制效果和改进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形成项目管理活动风险评估的制度化,建立企业项目管理目标管理的质量控制基础。
4项目风险控制的资源特征
项目管理是融合制度创新,方法创新,质量控制创新的的实践经验和验证要素,是充分体现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的管理集成活动,整个过程也是质量控制的管理对象,而管理活动和质量控制活动的有机融合,这一特征体现了项目管理活动的资源性特征,同样的道理,对于项目风险性控制单元来讲,也依然充分体现了这一资源性特征,对于项目管理活动不能不做翔实的分析,科学的加以利用和总结。明确的团队目标性,对于风险目标的构成和认识必须明确,包括了项目目标和风险目标控制的定性和定量目标都应当是明确的,实现途径和控制策略也是细致的和目视化的。精细化的任务分解是项目管理的主要工作方式,对于风险控制主要是体现在风控目标的对策和行动目标,采用甘特图是基本的控制方法,可以将任务分解成以子任务以及完成周期为代表的对策实现体系,明确各类任务目标、应用节点、交付物,以及检查体系等等能够对任务进行量化的方案和措施。项目资源的整合,按照项目管理理念,建立适合项目管理的运营团队是第一步,一般对于一个成熟的团队,自然是包含了有有时间保障且有能力执行的资源分配,并且各个专业的资源当然也是不可或缺的,在风控管理模式下的工作自然也应当吸收各个专业的精英,尤其是风控管理专家应当在团队中处于能够主导管理活动的地位。保障了资源的有效投入,加上科学务实的工作和方法应用,项目的科学性和效率性都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优化资源配置策略,确定资源投入边界——KANO模型,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NoriakiKano)和他的同事FumioTakahashi提出的满意度+KANO分析,是主要的资源评价体系,对于充分的资源投入而言,工作时效性分析是评价,更是对持续提升项目管理活动的一种鞭策,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优化配置,是投入的资源精炼化,效益最大化。
5项目风险管理的突发事件控制管理
尽管对于风险控制而言,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对风险的预判和风险控制,以达到减小不可控因素的出现,但不可避免的风险事件也许会超过我们的预计,尤其是风险因素为自然因素的时候,处理突发时间就变成了项目风险管理的又一个重要课题,突发时间来源于人员变动、技术因素、客户需求变更或沟通问题等以上主要外界因素。项目管理团队建立之初,首先是要保障团队的专业性和项目分类技术的完整性,当然有条件的能够有后备人员当然是最好的,但对于一般公司,能够保持和外部相关专家的密切联系是解决人员变动的良好方法,这一不但可以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更可能保持技术的前置性和创造性,对于解决技术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保障充分的资源,充分体系项目管理,资源优先,资源优化的原则和团队目标。
6结语
项目管理系统,是依赖于计划系统不断进行的动态过程;通过计划编制和实施、计划调整再到计划编制这个不断循环过程,计划编制时必须充分评估风险的存在,做好风险控制工作,进度控制才能具有一定的弹性,以确保项目目标的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
参考文献:
EPC总承包项目的风险控制措施 篇6
关键词:工程项目;EPC总承包;风险控制;风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1-0140-02
EPC总承包项目是指总承包商按照与业主签订的合同,承担整个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直至交付使用全过程工作,并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和造价全面负责的项目建设模式。由于项目建设的一次性,项目执行环境的不确定性,项目管理和执行主体的管理缺陷,项目执行可能遭遇的不可抗力,项目的工期和费用限制,质量及环保要求的限制,项目装置的大型化和项目建设条件等的限制,EPC总承包项目存在较大程度的风险,为了更好地规避和降低项目风险,项目开工前和执行中需要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识别、量化,在此基础上编制项目风险管理计划,制定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如回避、转移、分担、减低或损失控制、自留等)。
1 EPC总承包项目的风险分析
EPC总承包项目一般具有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工艺复杂、资金投入大、工期长、可变因素多、失控风险大等特点,因此,总承包商的风险由于项目本身的特点引起的工作范围大、管理幅度和难度增加以及多种因素影响,故其风险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社会性、全局性的特点。通过对EPC总承包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其主要风险有:
1.1 政治经济风险
如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经济危机,国家经济政策变化,产业结构调整,投资方向改变,紧缩银根,业主的资信状况和支付能力变差,工期拖延或设计变更带来的成本增加,汇率、利率的变化,物价涨跌等。
1.2 技术风险
如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使用,技术文件和标准规范的变化,设计交付文件政府审批风险。
1.3 管理风险
项目管理班子的经验和经营管理水平,施工过程的质量、工期、成本风险,业主要求的变更,对分包商的管理,项目团队成员的工作协调性和团队士气等。
1.4 组织风险
如项目组织机构设计,总承包商与项目参与方的关系,项目团队成员的稳定性,公司高层的支持程度等。
EPC总承包项目的风险具体体现在安全、质量、进度、费用等各个方面。因为项目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项目风险管理的关注点是安全、质量、进度、费用的均衡,它们彼此之间的目标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只关注其中的一点,就会给其他方面造成损害,因此项目风险管理计划应该在综合考虑项目的各个方面后,对项目的风险实施整体、均衡管理。
2 EPC总承包项目的风险控制措施
为防范和控制项目风险,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确保项目按既定目标实施,通过对项目执行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梳理,提出相关的应对计划和措施,并突出对项目重大风险的过程控制:
2.1 政治风险的应对与控制
政治风险是指项目与有关法律、政策的不一致以及社会安定的影响。目前存在政治风险的主要为一些涉外的EPC总承包项目。例如一些国家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政权发生更替或者爆发政治危机等,都会给项目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在投标报价阶段抑或是项目执行阶段,都必须对工程招标文件或合同中有关法律法规使用的有关条款规定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工程所在国所实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尽量减少与不安定国家的工程项目合作。
2.2 经济风险的应对与控制
为了保证EPC总承包项目能够获得合理收益,应对项目的经济风险进行科学分析,并做好风险防控,采取财务核算、成本管理,提高EPC总承包项目的成本管理效率,使经济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由于项目建设周期相对较长,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多种货币,近来美元的持续贬值压力巨大,在无形中会带来汇兑损失。为尽量降低汇率风险,减少汇兑损失,通过在总承包合同谈判时确定固定汇率;在同分包商、供应商签订合同时,尽量签订与EPC合同币种一致的支付合同,从而减少币种转换产生汇兑损失;密切关注汇率变动趋势,从目前情况看,人民币在未来几年对美元的升值压力依然很大,汇率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合理安排资金计划,提高资金收支的准确性,在报批的情况下,通过远期结售汇等减少汇率风险损失。
2.3 技术风险的应对与控制
随着EPC总承包项目的增多,工程项目所涵盖的领域越来越广,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为了避免工程难度超出施工单位的能力之外,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对自身技术水平和技术能力进行全面评估,保证现有技术能力能够满足工程需要,从而降低工程施工中的技术风险。因此,技术风险的应对与控制主要应从自身技术能力评估做起。
2.4 合同风险的应对与控制
在合同签订中,常常具有一定的免责条款,例如遇到战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因素,合同自然解除的约定。目前许多涉外的EPC总承包项目往往因为当地发生战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因素,导致了工程项目合同中断,给施工企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为此,在EPC总承包项目合同签订的过程中,应对合同风险进行有效评估。
2.5 采购风险的应对与控制
由于EPC总承包方式是成本封闭控制,在总体投资固定的前提下,物资采购具有一定的风险。一方面项目采购的原材料和设备要满足工程质量、进度要求,另一方面采购的资金投入必须得到有效降低,要想使得采购风险得到有效降低,就要有效解决材料及设备品质与价格之间的矛盾,为此,应优化采购,采用集中战略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项目总承包商的管理优势,使得项目整体采购行为能够降低风险,满足项目成本控制要求。长周期超限设备由于制造周期长,是装置施工中影响全局的关键节点,物流工作会直接影响到项目整体进度,甚至导致项目延期,遭受业主罚款的重大经济损失。为此,设计和采购应提前进行,选派具有相关经验的专职人员,做好前期的调研和策划;选择实力强、具有物流业绩的物流服务商(包括清关代理);细化物流合同,界定清楚双方工作责任范围和计费方式,避免执行过程中出现扯皮和混乱;加强物流执行监控,专人专职监控物流状况和协调问题,定期报告;高度重视长周期设备的催交和检验工作,确保设备出厂质量;加强长周期设备采购和物流工作的协调和配合,在采购和物流合同中充分考虑双方的工作衔接和单据交接。
2.6 管理风险的应对与控制
加强设计、采购、施工协调,合理安排设计出图,理清设备材料采购和现场施工工作的逻辑关系,确保设计图纸、设备、材料满足现场施工进度、降低分包索赔风险。在进行设计优化、满足规范和业主要求的前提下,减少工程量,同时加强设计质量,减少设计变更,节省费用,降低项目工期延期、费用超概风险。
2.7 组织风险的应对与控制
组织风险中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项目决策时所确定的项目范围、时间与费用三个要素之间的矛盾。三要素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不合理的匹配必然导致项目执行的困难,从而产生风险。所以,组织风险的应对与控制应从项目范围、项目实施时间和项目总体费用这三个角度出发,优化三者的关系,保证项目决策趋于合理。要强化项目分包商准入和分包工程招标与合同管理,项目合作单位实施风险。合作单位履约能力不足,在实施合同中不能全面、适当地完成合同义务,遇到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充分利用中介公司/咨询公司做好市场调研,选择实力强、能较好履行合同的合作单位;严格合同条件,明确合同
责任。
3 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EPC总承包工程项目的管理必须把风险管理放在首位,对于可能会带来灾难,也可能带来利润的风险,关键是如何看待,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为了保证EPC总承包项目取得积极效果,应对EPC总承包项目的风险因素引起足够的重视,应按照风险因素的种类采取具体的防控策略,保证工程项目得到合理开展,在质量、安全性和经济效益上达到预期效果。以上所描述的各类风险并不全面,在实践中,还会出现更多更复杂的风险,这就要求承包商灵活掌握,尽快提高应变能力、技术水平,从而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提高项目的整体
效益。
参考文献
[1]周欣.宝钢4号RH工程EPC工程总承包的管理实践[J].山西建筑,2011,(28).
[2]赵文杰.海外EPC项目采办管理的几点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13).
[3]张章.P3软件在新疆排601联合站工程总承包中的应用[J].石油规划设计,2011,(5).
[4]谭志成,彭松.EPC项目财务风险管理[J].经济视角(中旬),2011,(4).
[5]赵辉.煤炭勘察设计企业构建企业国际型工程公司的思考[J].煤炭工程,2011,(9).
[6]康成佳,申成云.华北某石油企业EPC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与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1,(14).
作者简介:蔡华隽(1962—),女,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经济师,研究方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工程预(结)算。
国际水泥项目设计风险及控制 篇7
1设计分包商的选择风险
总承包合同签约后, 设计工作摆在首位, 项目执行的好坏, 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设计的优劣。在满足安全和功能的前提下, 设计必须优化才能获取最佳经济效益, 设计和预算的准确性是保证避免大项漏项和大的设计失误的前提。海外工程总承包的设计图纸要求与国内的不同, 设计人员往往很难认识到这点, 还按常规设计要求做, 深度远远不够。因此, 寻找设计分包商非常重要, 好的设计团队能节约大量的成本, 是海外水泥项目获得利润的重要来源。
控制措施:
1) 选择的设计分包商需要有丰富的国外总承包项目设计经验。
2) 能根据总承包商的要求优化设计。
3) 各专业设计人员能到项目实地考察。这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最好是在投标阶段进行, 考察的总结将影响施工设计的内容和质量。
4) 总承包商最好有自己的设计团队。
总承包商可以考虑与有实力的设计单位联合, 可相互购买股权或进行资质联营, 有条件可重组或收购设计单位, 才能增强对设计单位的管理, 进而控制投资, 精心设计, 大力推行设计较优化, 最终确保工程投产后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2设计风险的识别及控制
2.1总图设计风险
总图的合理布置至关重要, 在设计风险控制中应摆在首位。设计人员首先根据业主的厂址初探资料、地形图、周围环境和气象等资料先理想布置总图。然后去现场勘查, 并与工艺设计人员及其它多专业进行全面的交流及沟通, 形成一个经过多方案比较后的布置协调、生产可靠、技术先进和效益良好的总体设计。
2.2工艺设计风险
2.2.1精心设计、计算和布置避免浪费
案例一:
也门A厂3000t/d生产线窑尾废气采用掺冷风后进入袋除尘器。冷风通过大型旋风筒混合后进入除尘器, 冷风风机采用两用一备, 系统设计复杂;而利比亚某3000t/d生产线, 采用冷风掺入在除尘器入口管道上, 冷却风机为一台, 系统设计简单。两者相比, 前者投资比后者要多出近200万元人民币。
控制措施:
各车间工艺技术方案合理选择, 在成熟可靠的基础上, 尽量力求简化。
案例二:
也门B厂2500t/d生产线石灰石+黏土预均化堆场, 储量合同技术附件要求是:两堆石灰石+黏土2×25 000t, 一堆石灰石10 000t。施工图石灰石+黏土设计长度为2×80m, 石灰石设计长度为9m。后经笔者的复核:石灰石+黏土按容重1.40t/m3计算, 石灰石容重按1.45t/m3计算, 核两堆石灰石+黏土长度约为2×53m, 石灰石长度9.1m, 节省了54m均化堆场长度。按当时施工单位投标报价, 该子项土建单价约为10万元/m, 土建节约成本可达540万元。
该线原煤预均化堆场, 两堆煤储量合同技术附件要求是2×10000t, 施工图设计长度为2×89m。后经笔者的复核:煤按容重0.8t/m3计算, 核两堆煤长度约为2×70m, 可以节省38m均化堆场长度。按当时施工单位投标报价, 该子项土建单价约为8万元/m, 土建节约成本可达300万元。
案例三:
利比亚某3000t/d生产线, 石灰石预均化堆场两堆之间距离基本设计选择是10m, 合理布置只需要4m。辅料堆场总共7个堆, 每个堆基本设计选择7m, 合理布置是4m。另外辅料堆场可以采用隔墙和增加堆高的设计方式降低投资, 该方面投资的节约一般是以数百万元人民币计的。
控制措施:
各类储库量根据标书的要求精确计算容积, 不能用估算或套用国内设计图纸来做国外工程。在满足容量情况下, 一定要认真计算、合理布置设计, 避免浪费。例如矩形预均化堆场、IBAU生料 (水泥) 均化库、带减压锥水泥库和钢板仓等, 可使用Excel编制自动计算模板, 方便快速计算或校核。
案例四:
也门A厂3000t/d生产线, 旁路放风量为20%, 采用先急冷再掺冷风方式降低放风温度至200℃以下, 经袋除尘器净化后排入大气。主要设备选择:急冷风机风量38500m3/h, 冷却风机风量87 600m3/h, 袋除尘器处理风量180 000m3/h, 废气排风机风量200 000m3/h。
也门B厂2500t/d生产线, 旁路放风量为20%, 采用先急冷后经增湿塔降低放风温度至150℃以下, 经电除尘器净化后排入大气。主要设备选择:急冷风机风量24838m3/h, 增湿塔处理风量130 000m3/h, 电除尘器处理风量130 000m3/h, 废气排风机风量100 000m3/h。
笔者经过热平衡核算, A厂除急冷及冷却风机风量选择稍偏大外, 其它设计非常合理。核算B厂, 先冷却至400℃时放风量为标态下30543m3/h, 如增湿塔不喷水, 增湿塔漏风按5%、环境温度40℃计算, 进入电除尘器气体温度为378℃, 风量为76965m3/h;如增湿塔喷水按4.5t/h计算, 进入电除尘器气体温度为130℃, 风量为55 952m3/h。设计合理选择电除尘器处理风量, 最大也不会超过70000m3/h, 实际施工图设计竟选择大近一倍的处理风量, 实在是太大了。另外, 从电除尘器及排风机风量匹配来看, 也是很不合理。
控制措施:
1) 对于国外水泥项目, 热工计算一定要认真, 不能简单套用图纸。可将各类热工计算用Excel编制自动计算模板, 如:烧成系统热平衡、生料粉磨与废气处理热平衡、煤粉制备系统热平衡、烘干机热平衡、水泥粉磨系统热平衡及球磨机能力计算等, 方便方案的设计及审核。
2) 生产线中大型工艺风机及大型除尘器, 需根据当地大气压和燃料品种认真进行热工计算, 选择合理的处理风量, 以降低投资。另外, 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 工艺不能套用国内一般性设计, 如对中东一带区域, 由于环境温度较高 (25~45℃) , 是否取消C1至生料磨之间废气管道保温, 可以根据热平衡计算决定, 以降低投资。
3) 各类输送管道 (粉料、煤粉、重油和压缩空气等) 尽量利用建筑物作为支撑, 节约投资。
4) 国外多数国家的原料化学成分及物理水分与我国相差很大, 需要根据不同项目实际情况进行方案的选择。如原料中有害成分含量高, 应根据当地原料情况, 帮助业主进行合理的搭配, 并进行配料计算, 减少生料有害成分的影响。采用Excel编制原料配料规划求解法自动配料模板, 能快速进行多组分原料配料计算, 方便配料方案的设计。
2.2.2国外设计要很好转化不可机械套用
也门A厂3 000t/d生产线中有一自备4台8 000kVA重油发电车间, 工艺布置图是芬兰提供的。该工艺设计国内没有做过, 且制图方式与国内也有很大的区别, 不能直接作为工艺施工图。再加上重油储存需要与烧成系统合并及日用油罐系统采用国产化技术。因此, 要在充分吸收、消化和理解状况下完成该发电车间及各接口的工艺设计。施工图重油储存设计 (发电+烧成) 采用2-5 000m3, 柴油采用1-500m3。
而也门B厂2 500t/d生产线也有一自备4台8 000kVA重油发电车间, 是另一家设计单位设计的, 重油储存 (发电+烧成) 采用2-5000m3, 柴油采用1-5 000m3, 并在烧成窑头重油处理锅炉房附近设置1个200m3日用油罐系统。
两个工厂比较, A厂至少节约费用近240万元。
控制措施:
设计转化风险。部分车间工艺设计采用第三国技术。类似工艺布置需要在充分消化国外工艺资料图前提下, 经过转化并优化成可实施的工艺布置图。这些需要设计人员认真领会他方技术, 清晰理解工艺流程, 精心计算, 合理设计储量大小及配套, 并配合其他专业设计工作。
2.3建筑与结构设计风险
结构设计风险应根据项目的所在国, 认真讨论结构设计形式对项目的工期和成本的影响。在有些情况下, 选择钢结构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 主要原因是钢结构加工周期短, 可从国内加工制作完毕后发运到项目所在国, 避免了钢筋混凝土大量主材、辅材、周转材的采购运输或昂贵的地采成本, 因此要尽量避免选择不当的风险。
以也门B厂2500t/d生产线为例作一说明。
设计单位将所有的基础都置于第四层土上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600kPa) , 并要求用素混凝土垫至基础设计标高。从设计优化角度考虑, 应该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大小进行区别对待, 即使需要600kPa的地基承载力, 也不应该全部采取素混凝土垫至基础标高的方案。可以加大基础埋深, 或是±0.000平面下加地梁的方案也比垫素混凝土经济。全厂按照施工单位统计量 (毛石混凝土) 约为30 000m3, 单价按580元/m3计算, 如果能调整一半不用素混凝土垫层, 即使加上基础处理费用增加, 也可以节约近700万元成本。
总承包合同里当地最大风速为130km/h。设计单位将本工程设计风荷载按照36m/s换算, 风压值为0.8kN/m2, 造成该工程基础设计较深, 出现浪费。实际上, 国外的风速一般是按美国标准统计出来的, 与我国统计的方法还是有区别的。如果把美国标准的风速换算成中国的标准, 实际风压值只有0.4kN/m2。按照中国的规范和软件来设计, 风荷载必须按照中国的标准来换算。目前的国际工程中一般都是按这样的方法换算的, 都能得到业主的认可。对于比较高的建筑, 最后应该是风荷载起控制作用, 因此选择合理的风荷载, 既能保证结构安全, 还能节省大量成本。
控制措施:
1) 基础以上建筑物结合当地材料供应条件和项目工期确定结构方式。
2) 大型钢构设计一定要科学、认真, 精打计算, 杜绝设计浪费。
3) 大跨度堆棚网架设计, 国内通常由供货商设计, 供货商不同, 其网架形式不一样, 并决定了基础形式。其投资差距较大, 且施工难度也有很大的差异。
4) 基础结构设计形式, 一定要根据承包商做的详探资料进行多方案比较后, 合理选取。
5) 全厂材料规格型号使用尽量合理, 便于采购。
2.4电气自动化设计风险
控制措施:
1) 高、低压柜控制方式的选择;
2) 主要电气设备的选型;
3) DCS网路结构及模块的选择;
4) 电缆选型、敷设方式及路径设计;
5) 重视管线设计优化工作。
2.5主专业设计与其他专业设计之间的配合风险
对于像DCS和消防等其他专业设计, 国内的水泥专业设计院一般都能很好地完成, 但也有的需要供货商或专门的设计院来完成。因此, EPC项目在进入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后, 大量的其他专业设计与主设计之间的配合就显示出其重要性。在设计配合方面, 总承包商应发挥出其主导作用。在主设计确定专业内容过程中, 将其他专业设计需要的各项指标先确定下来, 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确定各专业厂家 (或供应商) 。然后按照设计进度的要求, 按照已确定的标准进行设计工作。由于是与主设计同步进行, 所以在设计阶段即可以积极沟通, 将施工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在设计阶段解决。
2.6设计中的成本控制风险
工程一旦中标, 成本控制工作从设计时就必须开始实施, 明确设计总量控制的要求, 确保总承包方的利益不因设计工作量变化而受到较大损失。虽然设计费用在工程总承包中的比重很小, 但40%~60%左右的工程直接费用是通过设计所确定的工作量进行消耗的。如果没有可以索赔的技术变更, 工程量的变动或设计技术要求的提高将对EPC总承包工程效益产生很大影响。
2.7设计团队在项目现场实施阶段风险控制
1) 设计与现场的沟通, 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设计人员应充分掌握本项目可以采用的技术装备、施工能力和特点;
2尽量选用通用构件, 并考虑实际运输和吊装水平;
3特殊材料和罕见物资尽量考虑代用;
4定期进行设计交流机制, 保证设计和现场的紧密结合;
5采用的新技术, 必须保证技术成熟、经济合理, 同时考虑现场实际运用能力。
2) 总承包商要求设计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 设计单位应通过各种通讯手段与现场施工单位进行沟通, 对现场提出的技术问题和修改意见要认真研究, 并安排各专业驻场设计代表。
谈海外EPC项目风险控制 篇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的深入及中国制造在世界影响力的提升, 我国工程施工企业施工技术不断发展壮大, 近几年来我国有大批的施工企业走出国门, 承揽了许多国外的工程项目, 锻炼提高了我国施工企业技术和设备装备管理水平。如果施工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海外项目的风险, 盲目地承揽海外项目, 将会给企业及国家造成极大的损失, 例如:中国铁建与沙特阿拉伯王国城乡事务部签署了《沙特麦加萨法至穆戈达莎轻轨合同》预计净亏损人民币41.48亿元。频发的海外项目巨亏, 令大型企业海外投资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 做好国内企业海外投资项目的风险监控、管理, 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就海外EPC项目的风险控制叙述如下:
一、合同索赔风险控制
1. 加强合同风险评估意识
随着海外项目的频频巨亏, 因此加强合同风险的评估尤为重要。国内企业往往重视项目中标, 对合同的风险意识不强或识别不充分, 项目中标后一旦发生重大风险, 项目便执行不下去后甚至中止项目, 造成企业面临巨额索赔及国际上对中国企业的不良影响。
例如:波兰高速公路总局已撤回中铁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在波兰A-2高速公路项目A、C标段总承包合同, 并可能向中铁方面索取7.41亿波兰兹罗提 (约合17.51亿元人民币) 的赔偿和罚款。该项目曾被称为是中国企业首次进入欧盟国家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 但在工期不到一半的时候, 该项目竟然“戛然而止”了。究其原因, 是为了避免被高利润的欧盟建筑商挟持, 波兰公路管理局大幅修改了合同, 将对承包商有利的材料调差、“标准和地质原因改变而增加工程量”等合同条件统统删除, 且毫无顾虑地高设门槛, 增加大量额外的苛刻条件。这也是是继2010年中铁建沙特轻轨项目巨亏之后的另一类似深刻教训。
2. 投标及合同签订期间要加强对项目所在国的施工条件的充分了解
国内企业在承揽涉外工程时由于种种原因普遍在项目所在国工程实地考察、所在国法律理解、所在国同类工程设计和施工水平的研究不充分, 造成在报价和履约过程中处处受制。例如合同中由于研究设计不够, 签订合同时对复杂地段的施工难度估计不足, 导致工期非常紧张;工期罚款没有封顶;在合同中并没有明确界定场地移交时间;对安全和爆破要求是否严格;项目所在国是否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质量控制必须按照第三方进行质量管理而不是施工方, 既增加了总承包商的成本, 也带来诸多不便。
3. 加强对合同条款理解及重视
随着国际建筑市场激烈竞争, 海外项目一些业主经常对FIDIC条款作了大量修改, 去掉了条款中对承包商有利、显失公平的部分, 并有意地设置了一些陷阱, 把相关责任转嫁给承包商。如果总承包商对项目所在国的法律法规不了解, 很多因素没有考虑, 会造成在实施项目时非常被动。而仍然像在国内那样寄希望于政府和人情、或者先干再说的施工理念则是很难行通的。另外根据国内建筑施工行业的情况和习惯性思维, 大多承包商对合同管理的理解较浅显, 缺乏风险评估意识。而涉外工程项目的管理主要是对合同的管理,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本身就是法律文件, 合同中的所有条款, 是合同各方必须严格遵守、自觉履行的法律责任。合同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凡事都应以合同为依据。
4. 加强合同索赔与反索赔的管理
目前在国际建筑市场上索赔和反索赔不仅是维护各自权益、降低各自风险的一种手段, 也逐步普遍形成了以低价中标后再通过对工程项目的精心施工和管理求得经济效益的模式, 有许多承包商为了在建筑市场激烈竞争条件下夺得某项工程的施工合同, 除了在投标报价阶段充分利用管理水平、施工技术和机械设备方面的优势, 尽可能挖掘自身的潜力和采用低利政策而压低投标价格力争中标之外, 还会采取通过现场考察, 对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件和图纸进行详尽分析研究, 寻找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索赔机会, 着眼于施工中通过索赔而获得额外利润的策略, 承包商的这一投标策略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总承包商在在合同执行期间要预防自己违约, 严格执行合同, 主动收集证据, 先发制人, 通过查找非自身原因引起的工期拖延、施工缺陷、运输索赔、首先提出索赔等一系列的索赔的策略模式, 在国际工程市场上通过正常的合同管理手段保护和争取自身的经济利益。
二、施工成本风险控制
1. 注重项目的设计优化管理
加强设计优化工作。在满足工程及EPC合同相关约定的前提下, 开展优化设计工作, 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点设计项目, 要进行技术经济对比分析。在设计阶段实施价值工程, 得到最佳设计方案, 使建筑产品功能更为合理, 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降低工程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应对控制造价影响较大的项目作为价值工程的研究对象, 做出功能分析和功能评价, 根据限额设计的要求, 研究研究对象的目标成本, 并以功能评价系数为基础, 将目标成本分摊到各项功能上, 与各项功能的现实成本进行对比, 研究成本改进期望值。根据价值分析结果及目标成本分配结果的要求, 提出各种方案, 并用加权评分法选出最优方案, 使设计方案更为合理。通过优化设计使EPC承包商成本降到合理的范围。
2. 加强物流风险控制
物流运输的成本虽然占EPC合同中较小的一部分, 但如果控制不好, 将会为EPC承包商带来较大的风险。一般海运物流公司为了节约成本会在货物集港后等待一段时间方能进行发运, 如果货物滞港时间过长, 不但会因设备迟到而影响工期, 还会因滞留时间过长而导致货物的锈蚀或丢失。同时如果报关、清关过程中提供的单据等相关资料有误还会影响货物的出口或接收。因此总承包商要根据项目工期合理安排设备生产计划, 并提前通知海运物流公司, 让其制订出合理的货物发运计划, 同时要求设备或材料生产厂商严格按合同规定的包装与运输条款执行, 以防止货物在装卸、运输、储存过程中丢失或损坏。同时严格根据相关要求办理报关和清关手续, 以防止提供的单据等相关资料有误影响货物的出口或接收。
涉外工程特别是地域较小的、原材料较缺乏的国家, 工程材料常常要从第三国甚至于多个国家进口, 运输方式也可能是空运、水运等各类运输方式, 由于进出口手续繁杂, 物质供应所需时间会很长, 如果我们在供应国没有信誉, 采购材料所出具的信用证或保函的费用也是十分惊人的。因此材料采购的规划不仅影响工期, 更重要地是影响成本。有时还要因材料所在国发生政治事件的影响, 如工人罢工和战争等。
3. 物质出口退税管理
在货物出口环节, 退还其在流转环节的应纳税额, 目的在于鼓励出口创汇。国家规定, 对外承包工程公司购买国内企业生产的, 用于对外承包工程项目的设备、原材料和施工机械等货物应给予退税。出口退税也是项目的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我国出口货物的退税政策性很强, 政策的变化又比较快, 所以, 在出口销售货物环节, 有相当大的税收筹划余地。如果筹划不好, 将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出口货物退税的适用税率、是按照出口货物的计税依据计算应退税款的比例。1999年7月1日调高了部分增值税出口退税率, 这就为出口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获利空间。现行出口货物退税共有五档, 即17%, 15%, 13%, 9%, 5%。出口企业在申报退税时应将不同税率的出口货物公开核算和申报。凡划分不清的, 一律从低确定退税率计算退税。对出口货物的销售金额、进项金额和税额明显偏高而无正当理由的, 税务机关有权拒绝办理嫁税或免税。因此在现行出口货物退税政策条件下, 如何开展税收筹划, 才能够使企业的最大的退税收益, 也是项目执行的风险之一。
总承包企业首先熟悉出口货物的退税政策, 在不违反国家相关法规的前提下, 增加高退税率的货物的金额, 根据情况选择相关专业的咨询单位或个人办理出口退税事宜。由于施工分包商湖北电建二公司无出口经营权, 享受不到出口退税收益, 因此我们应通过合理的手段取得分包商合同范围内设备、材料的出口退税收益。
三、政策、法律法规的风险控制
政策、法律法规的风险控制关注的重点应落实到:⑴政治法律环境:政治体制、政局的稳定性;政策是否具有连续性;法律法规是否齐备和公允的司法实践等。⑵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等。⑶社会文化环境:主要是指公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宗教、风俗习惯、人口素质、人力资源成本、社会福利制度等。⑷经济环境:包括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市场、基础设施、经济政策等。⑸国内企业“走出去”的重点行业在各国的发展情况、行业相关政策壁垒等。
项目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对项目的影响非常重大而深远。无论在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必须进行认真研究, 吃透。如果对当地法律法规认识不够, 施工理念尚未转变, 不仅会严重影响了工程工期, 更重要造成极大的浪费。
涉外项目尤其是发达国家项目的技术管理要求, 大多按照欧美等发达国家标准来设计的, 每一环节的要求都极为严格、程序严谨, 而且必须按标准与程序进行, 与国内的规范和标准有很大不同, 这对于脑海里一直保留着国内传统的施工理念, 凭经验施工的中国企业可说是一个巨大挑战和障碍。
国内企业在进入海外资源项目时往往会因为有政府背景而被政治化, 以及被大国威胁论等舆论氛围所包围, 此时强力的国际公关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公关能力往往成为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关键时刻, 相关政府机构应该利用自身在国际合作中积累的资源, 提升企业的公关能力, 提高海外项目的成功率。
四、金融风险控制
金融风险包括项目付款风险、尾款回收风险、现金流风险及汇率风险等等。一般海外项目资金密集性强, 前期投入大, 大多海外EPC项目常采用里程碑付款方式, 而里里程碑的实现与完成需要首先投入大量的资金, 这势必产生提前付款的状态出现, 这要求总承包商必须合理的划分里里程碑、预付款合理的资金流。海外项目工程的收款是向业主索回工程款, 它取决于合同的严格规定和业主的工作作风和习惯;而总承包商还必须及时支付其分包商的工程款, 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展, 常常收支是个突出的矛盾体, 也常常制约工程的进展, 特别是对一些当地分包商的支付。因此EPC总承包商一方面可在付款方式谈判中尽量减少后期款项所占的比例, 对于客户故意推迟初、终验收的情况, 或尾款很难回收的情况, 应将尾款回收的风险在报价时作为风险补偿。另一方面, 在于分包商谈判中尽量争取与收到业主的支付挂钩, 还可以让业主将EPC项目中资金额度较大的设备款按CIF条件支付, 从而缓解前期的资金压力, 实在不能实现, 才考虑把垫付货款的利息算入报价成本中去。
目前海外EPC项目结算币种基本以美元、欧元为主,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 人民币汇率风险变得越来越大, 近期美元、欧元持续震荡走低, 跌跌不休, 美国等西方国家借口中国外贸巨额贸易顺差以及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施加压力迫使人民币升值, 从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向看, 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强烈。由于海外EPC项目执行期均在二至三年左右, 因此汇率风险占据海外项目风险的首要位置, 如何控制汇率风险也是海外EPC项目首要问题。
海外EPC项目汇率风险控制要从多处着手:首先应加快资金的回收率;其次与分包商签订外汇合同, 实行风险分散;再次要加快项目的执行速度;最后还要通过财务手段规避汇率风险,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三种方式用于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远期结售汇、出口宝、三角模型汇控等方式。
走出国门, 承担涉外工程是我国内施工企业发展状大的必然, 我们的企业不仅要有精湛的施工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水平, 更要求我们要培养一批具有深厚外语功底, 又知晓涉外工程招投标和管理规律的专业技术人才, 对FIDIC条款要真正地理解, 对设计图纸及设计施工规范标准必须研究清楚;我们更要有对语言障碍、文化差异、技术标准差异、安全环保限制、资金紧张、材料短缺、劳务管理等等国内难以想象的困难的清醒认识和风险预控能力;对招标文件的解读要深刻, 认真对待现场考察, 在投标所在国若没有可靠的前期准备的话, 一定要选择可靠的合作伙伴。同时在投标中要根据不同的风险制定出多种处理预案, 只有这样才能在涉外工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让“中国制造”成为“中国创造”。
参考文献
[1]中国铁建投资沙特轻轨亏损41亿元.中国证券报
浅析建设工程项目风险控制 篇9
近几年来我国建筑施工项目中, 频频发生各式安全事故,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巨大, 所以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控制与防范的探讨和研究有着更加迫切的现实意义, 建筑企业如何充分利用所自己的资源, 减少和控制生产中产生的风险, 降低生产施工中各类安全事故的损失, 已经成为建筑企业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 加强风险控制, 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推进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
风险管理控制的科学性与否直接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 项目决策过程中, 准确的评估风险, 并做好相应的对策, 及时准确地应对风险, 可以降低风险损失, 提高经济效益。我国近年来都在完善各种建设规范, 从设计到施工, 从政府监督部门都工程参建各方, 严格审查和监督建设项目的每个阶段。建设投资方也会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开始, 提高建设项目的科学性, 环保性, 安全性及合理性。例如在建设工程中, 现在的建设投资方从以前的建筑美规为重点设计, 发展到更加重视建设项目的节能保温, 消防安全, 更加重视如何做好绿色、环保、安全的建设项目。从过去的设计施工, 到现在的设计、图审、聘请项目管理者、监理公司等, 从各个方面完善项目管理, 控制项目风险。
2 提高各方主体的风险控制意识
在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 调动各方主体的风险控制管理意识, 使各方都重视项目中存在的风险, 树立风险意识, 从而使投资项目有效顺利的发展进行。从2014年开始, 我国推行了项目质量终身制, 每个项目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在项目工程前期, 必须到政府建设监督部门签署项目质量承诺书, 且在项目竣工验收前, 在建设项目醒目处悬挂质量终身责任牌, 上面标注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在该项目的具体负责人, 竣工时间等信息。使工程信息更透明, 也使得各参建方负责人更加重视项目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3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控制的相关措施
要预防项目即将可能带来的风险, 首先要懂得风险因素的识别, 风险的评估, 然后才能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对其进行控制管理。
3.1 风险识别
风险控制的第一步是项目风险的识别, 其目标是减少工程建设项目中各式工作所带来的不安定性。而风险识别的第一步就是要理清项目的组成、各种不确定工作的关系、项目工作与项目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则是, 收集和处理大量的工作数据并进行分类, 以便以后更好地评估风险事件。如在建设工程中常见的洞口临边防护, 就是最简单的安全风险。对设计施工图纸的设计审查及图纸会审就是建设项目的设计风险等。
3.2 风险评估
在工程建设项目完成识别的工作后, 就是进行建设项目风险评估, 综合考虑风险的性质、风险的发生的概率和风险的产生后项目者对风险承受能力, 进而确定项目带来的风险和风险控制措施对项目所带来的影响程度, 从而确定采用什么措施以及控制措施实施的程度。如在建设工程项目中, 比较普遍的就是重大危险性分项工程安全评审工作, 针对深基坑、高支模、超高脚手架等分项工程, 政府部分均要求建设方组织相关安全工程专家, 对该分项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方案项目进行安全评估论证。
3.3 风险控制
项目风险控制是指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 通过对项目进程中的风险事件进行评估后, 针对性地实施的项目风险控制活动。另外, 当项目的具体情况产生不同变化时, 要及时地对项目的风险重新进行分析评估, 并制定新的风险管理计划。风险控制的主要方法有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减轻、风险监督等。
(1) 风险回避是通过风险识别搜集风险数据并进行评估, 从而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使得工程建设项目尽可能地不受风险的影响。例如当工程建设中图纸存在的深基坑、高支模的高危险源分项工程时,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投资方可以通过工程变更的方式, 减少基坑的深度, 及时解除高危险源, 做到风险的最彻底地消除的策略。
(2) 风险转移是指建设工程中通过一定的途径使得风险的承担者发生改变。风险转移的方式有很多, 例如在建设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 建设单位通过设定保护性条款, 将一定的建设风险转移给投标方。还有在建设工程施工中, 建设方通过购买工程保险的方法, 将一定的工程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
(3) 风险减轻是将工程项目建设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风险发生后产生的损失程度降低到可接受范围。例如在建设工程施工中, 要求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 在施工外架上满布安全网等都是为了在安全事故中减轻施工人员的伤害。
(4) 风险监督是指对项目全过程的风险控制, 项目中发现的风险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进行监督。风险监督是对项目全过程的监督, 是动态的风险监督、过程监督、预见性的监督。例如在建设工程项目中, 建设单位会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优秀的监理公司, 对建设工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理, 针对建设过程可能存在的施工错误, 设计单位图纸问题等及时协调纠正处理, 避免或减少因为这些错失造成工程返工和经济损失。
4 结语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的风险, 项目管理者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及自身的状况, 对各类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 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 才能更好地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提高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该文通过对建设项目进行风险控制, 做好建筑工程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对策和风险控制等一系列完善和系统的风险管理, 为其他的项目累积经验, 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摘要:风险从客观的角度来看, 有其必然性和普遍性的特点, 它不会以人们的意志而转移, 无处不在、从概率统计、技术经济、财务管理、保险等各个方面。要避免和减少风险就必须要从项目的根源上了解和控制项目风险, 进而有效地对项目进行风险控制管理。从项目的时间、质量和成本等各方面来看, 风险控制与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就是通过风险控制来降低项目进度上、质量上和成本上等方面的带来风险, 实现项目管理最终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何控制项目建设中的风险, 以减少和避免经济损失, 已成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 在风险因素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风险评价, 提出切实有效的风险控制对策, 形成风险控制体系, 可最大程度地降低建设项目中风险出现的概率及减少因为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特点,风险控制方法,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叶小君.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J].价值工程, 2014 (17) :77-78.
[2]陈志晖.论如何加强工程管理的风险认识[J].山西建筑, 2011 (10) :249-250.
银行信贷项目风险控制研究 篇10
如果将整个贷款的发放过程中的信贷风险控制管理过程作为一个完整的项目面对项目风险管理, 根据项目管理的经验和流程, 可以制定几项简单的步骤。
第1步:识别风险。项目成员需要对项目风险进行全面评估, 这一步的目的是要尽可能的挖掘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
第2步:风险分析。风险分析包括评估已识别风险的风险概率分析、风险影响分析和风险严重性分析。一般来说, 风险管理的重点是概率高且影响大的风险, 概率高而影响很小或影响很大而概率很低的风险可以做备案处理, 但不可忽视小概率事件。
第3步:风险规划。针对风险分析结果, 项目经理需要制订风险解决方案, 包括缓解方案、触发器方案和应急方案。
第4步:风险跟踪。风险跟踪的定义是追踪监控风险的变化, 撰写和提交风险状态报告, 为续后的决策和行动提供信息支持。
第5步:风险控制。风险控制的主要任务是按计划对变化做出反应。描述完项目风险管理的步骤, 可以根据这个步骤制作一个简单的管理模型。
这个模型建立的目的是控制信贷项目风险。控制风险的前提是发现和预测风险, 因此第一步即是项目成员需要对项目风险进行全面评估, 尽可能发现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首先要分析风险来源, 然后识别出过时风险、一般风险和关键风险 (或顶级风险) , 确保最重要的风险得以重点关注。基于目前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整体上难以达到国际认可的技术和管理标准, 且外部评级所覆盖的企业较小, 因此, 各商业银行应该严格遵守高级IRB内部评级法则, 以尽可能地识别风险。识别风险后, 对于发现的潜在风险, 项目成员需要对风险进行分析, 这包括评估已识别风险的风险概率分析、风险影响分析和风险严重性分析。针对风险分析结果, 项目经理需要制订风险解决方案, 包括缓解方案、触发器方案和应急方案。如模型图中所标注的, 尤其针对风险分析中所发现的每个高风险隐患都应创建一个缓解方案以确保能够进行成功管理。分析风险并提出解决方案后, 无论信贷贷款是否发放, 都要执行对风险进行跟踪, 追踪监控风险的变化, 撰写和提交风险状态报告, 为续后的决策和行动提供信息支持。通过风险跟踪, 项目成员就能执行风险控制, 这主要是按计划对下述变化作出反应:如果触发器值变为正, 则执行应急规划;如果风险变得不相关, 则使该风险变为过时风险;如果条件或结果改变了, 则需重新执行确定步骤并重新评估该元素;如果概率或影响改变, 则重新执行分析步骤来更新分析;如果缓解规划不再适用, 则需重新执行规划步骤来检查和修正该规划。
总而言之, 这个模型的目的就是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控制方案, 找出潜在风险并制订解决方案, 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确保发生的风险被发现和识别, 并按照事先制订的方案对风险进行处理, 从而最终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同时, 以项目管理的经验不难发现, 项目管理和操作不能依赖项目经理一个人, 而需要团队的配合和协作。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能为风险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基础控制环境, 一方面, 风险管理系统应该与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相符合;另一方面, 风险管理系统也需要完善的组织结构作为支撑, 否则无法得到有效实施。最后, 本文的观点是信贷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但如何尽可能避免可预见的风险、及时发现风险并将损失减少到最低, 这就是这个风险模型的核心目的。
摘要: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 对商业银行而言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试图以项目管理角度为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建立合理的模型。
关键词:银行,信贷风险,模型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70-80.
[2]顾功耘.金融市场运行与法律监管[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社, 1999:120-130.
项目风险控制 篇11
【关键词】设备采购;风险控制;思考
一、引言
随着工程项目规模化、国际化、复杂化变化,以及工程项目所处环境多变性的要求,大型工程项目的采购人员仅依靠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来管理采购,已经很难准确、高效的满足大型工程建设的需要,为了提高工程采购人员采购风险管理水平,亟需适合工程项目特点的量化的采购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指导。
建设项目设备采购风险,是指采购过程中由于采购管理团队因管理缺陷、运作失当及外部事件冲击等不确定性因素导致采购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偏离而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包括人为风险、经济风险和自然风险。采购风险客观存在于采购工作的各个环节,它产生的因素多种多样,具体说来,如采购预测不准导致设备难以满足建设项目要求或超出预算、供应商供货不及时、提供货物不符合合同要求、供应商之间存在不诚实甚至违法行为等。
二、问题的提出
国内建设单位对规划建设、施工环节的风险一般考虑较为周全,但对采购环节的风险却估计不足,特别是在对供货商缺乏严格评估体系下的供方选择、跨国采购的潜在风险和运输风险等方面估计不足;实施采购风险管理在减少工程项目损失、增加项目收益方面是很必要的,而在工程项目实际操作中,由于采购风险管理知识的缺乏和对采购风险管理技术适用性的怀疑,人们很少运用严格的采购风险分析和管理技术,而更多是凭个人直觉、主观判断和经验来进行风险管理。鉴于此,适合各类工程项目特点的能够对采购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和管理方法有待研究和推广。
三、工程类项目材料设备政府采购风险
主要分为七种:(1)固有风险。固有风险是指在不考虑采购主体内部控制结构、外部因素的前提下,采购某一项目而造成采购失败的可能性。固有风险主要指项目的市场风险。主要表现形式是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导致采购失败而形成的风险。虽然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但受主客观条件限制,不能完全保证采购到质优价廉的商品,实现预期目的。(2)采购计划风险。请购单位提出的采购计划不准确或不科学,直接导致采购过程中的计划风险,即采购数量、技术要求、交货期、质量等与采购预期目标发生较大偏离,这既不利于采购与合同管理工作,也不利于对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3)采购围标、串标风险。围标是指多个投标单位在其中某一投标单位的统一组织下,投同一个标,并确定谁投高标,谁投低标,确定谁中标;或者多个投标单位自行组织投标,协商谁投低标,谁投高标,谁中标。串标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投标单位虽然分别单独投标,但暗中协商投标,并暗中联合。即不管谁中标,都联合完成本合同任务,投入和利益共同分成。围标、串标不仅严重损害了采购人的利益,还扰乱了整个市场经济秩序。(4)采购合同履约风险。在采购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出现供应商的延迟交货、质量不满足合同约定、规格型号上货不对路等违约行为,虽然在合同条款中约定了具体违约罚则,但还是影响合同的正常履行,影响整体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5)内控风险。主要指采购主体未建立起有效的政府采购控制制度,一方面请购、采购、验收、付款等环节没有交易授权,没有相关主管人员签字;另一方面请购与审批、采购与验收、付款审批与付款执行等不相容岗位未适当分离,以致于为一些弊端的产生提供了空间。(6)道德素质风险。缺乏对政府采购人员的廉政教育和培训,在进行政府采购过程中,滋生部分政府采购人员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从而直接或间接引发采购风险。(7)监管风险。由于政府采购管理和执行机构的职责和权限不明确,缺乏法规和制度规定,监督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缺乏具体的监管手段,沿用传统的行政手段办事,实施监管落空。
四、进一步搞好大型建设设备采购风险控制的办法
(一)确保明确采购目的
采购管理团队在认识上必须明确采购的设备是建设项目所需的,这就要求采购人员在采购过程中不应一味追求采购价格最低化,不应把节约资金作为采购的首要和唯一目标,而应对所要采购的设备的质量和效用进行通盘考虑,在为建设项目节约采购资金的同时,保证设备采购的质量。
(二)选择优质的供应商
供应商选择评价过程分为四步,第一步是搜集资料,可以通过到候选企业实地考察、与对方员工交流访谈获得第一手资料,也可以要求对方提供必要的数据和承诺。第二步是单项实力评价,即分别评价候选企业的资产、人员、知识、管理、经营实际,发现单项实力过剩或欠缺。第三步是实力协调分析,即分析候选企业的五种实力相互之间是否协调,发现企业的隐患,判断其稳健性。第四步是综合分析阶段,综合分析评价候选企业的实力,对候选企业排序。合作能力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信息系統的柔性、组织的柔性、及组织的协调能力等。这类指标决定了供应商是否能很快地融入项目的大环境以及供应链的协作中。
在大型项目的设备采购中,按专业技术分水、暖、电、消防、智能等专业及多种类、多型号、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设备;按使用功能分特 殊设备、主要设备、常规设备、一般设备;按企业性质分进口设备、 独资企业设备、合资企业设备、国企设备、私营企业设备。需要采购的设备种类多,数量大;选择中所面对的生产企业类型多、性质多样化;不同档次、不同规模、不同实力的企业差别较大。设备采购投标入围存在较大风险。如何选择有实力的企业入围,规避投标入围风险,企业实力调研成为设备采购工作中重要环节之一。通过调研,全面了解生产企业的真实实力,掌握产品的生产过程、工艺 水平及整体质量,有效规避投标入围风险。调研主要从企业与用户两方面进行
(三)选择好采购方式,注意合同的签定技巧
(1)采购方式原则上应该以公开招标采购方式为主。但工程类项目材料设备政府采购方式的选择更应该遵循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对于工期比较紧张、价格难以确定、编制的采购文件存在需要进一步明确而又暂时无法明确的等情况,比较适合采用竞争性谈判的方式进行采购,这种采购方式比较灵活,在谈判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明确并完善我们的具体要求。采用竞争性谈判的采购方式可以弥补招标方式的缺陷和不足,可以解决因材料设备品目的繁杂性、技术的复杂性、设计的不充分性、价格的多样性、时间的不确定性等原因造成的紧急采购需求,满足采购人不同的采购要求,提高采购工作效率,规避采购风险,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2)严格审查订货合同,尽量完善合同条款,在合同签订中,尽可能将风险转移至厂商一方,采取先到货验收后付款的方式;如果项目金额较大,时间较长,需分期付款的,要注意合理分配款项支付比例;进口设备要尽量选择无风险的支付方式和注意信用证支付条款的风险防范。合同签订要注意技术附件的细化到位,尤其是进口设备,更要细化到每一附件,不能以标配等字眼代替,另外还要严格控制合同变更。如需变更合同,必须通过招标代理公司和项目采购领导审核,与原供应商签订补充合同,特殊情况下,需重新采购。
(四)特殊设备特购,规避特殊风险
由于工程建设的特殊性,特殊设备的采购情况较多,然而生产特殊设备的企业较少,能够符合工程建设特殊要求的生产企业更少之又少。因而在特殊设备的采购中,一是充分了解市场行情,对能够承担特殊设备生产与安装的企业,加大宣传力度,使生产企业认识到参加重大工程建设的意义,并及时讲解特殊设备上的技术要点 及难题,促使企业消除顾虑,积极参加重大特殊设备的投标入围,确保有实力的企业参加投标达到三家以上,为保障特殊设备招标工作圆满完成奠定基础。二是针对中标企业报价偏高的情况,开标评标后,对拟选中标企业的标书再次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找出与生产、安装没有风险中多出的利润空间,再与生产企业进行竞争性谈判,促使拟选中标企业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让出一定的利润。三是针对同一产品报价差别较大的情况,应认真分析、及时调整。四是在能够承担特殊设备生产与安装的基础上,加大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力度。由采购方牵头,由采购方专业技术人员、供货企业专 业技术人员共同参加,组成科研攻关小组,在生产与安装过程中,施实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成功,较大程度提高了特殊设备的技术性能和使用可靠性,使其更加符合使用要求。
五、结束语
施工企业项目财务风险控制 篇12
一、施工企业项目财务风险分析
工程项目财务风险是指施工项目在经济活动中由于各种客观存在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使项目财务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发生偏离, 因而蒙受损失的机会或可能性。本文按项目财务风险产生的阶段进行分析。
(一) 项目投标阶段的财务风险。
指投标决策不当、错误的投标决策、低报价、垫资施工方面的财务风险。一方面目前建筑市场僧多粥少, 由于建筑市场的不规范和投标的激烈竞争, 一些施工企业为了中标而不顾自身财务状况竞相压低标价。建设单位由于自筹资金不足等原因通常要求施工企业垫付大量资金并收取工程投标、履约等保证金。施工企业为了承接到垫资工程, 通常需要从银行贷款来筹措资金。如果预期资产利润率小于负债资金成本率, 则无法实现负债的财务杠杆作用, 会增大企业财务风险;另一方面这种低报价、垫资和不顾自身施工能力情况下的中标, 很可能导致施工企业未来工程利润低于期望利润甚至发生亏损;在项目施工中由于资金紧张经常出现拖欠材料供应商货款和民工工资情况, 进而引发履约风险、支付风险和诉讼风险, 使企业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和信誉危机。另外, 在经济承包合同签订过程中, 合同签订的公正性、合理性及有关经济合同条款的明晰性等, 都会对后面的合同履行过程带来风险隐患。如, 工程担保, 劳力、设备和材料的取得, 工程款的支付, 合同变更及索赔, 工程保留金等涉及项目现金流的合同事项, 是合同签订中重要的风险因素。
(二) 项目实施阶段的财务风险。
一是项目财务控制能力产生的风险, 包括:财务内控制度执行不力和各项会计内控措施不当产生的风险, 经济信息记录和会计核算不准确、不及时、不真实导致的财务管理决策滞后或失误风险。前者集中表现为: (1) 资金控制不当。资金超计划提前使用, 引发后期资金链条紧张甚至断裂;资金超支使用和工程款回收不及时引发资金收支失衡;资金管理制衡机制或审批手续不健全引发的资金浪费和流失。 (2) 成本控制不当,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能严格控制成本, 造成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浪费严重, 管理费用增大, 整个项目成本超出预算, 项目实际收益低于期望收益。二是承包方的施工生产能力产生的财务风险, 包括: (1)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不合理, 造成施工工期延长、所需机械设备增加、施工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 导致投入的成本费用相应增加。 (2) 工程安全质量问题, 出现返工甚至索赔现象, 导致成本加大。 (3) 劳动力和设备的生产率低下, 合同延误, 引发履约风险。三是劳力、设备和材料的取得风险。如, 业主指定分包及材料供应导致的施工组织管理困难、材料供应不及时, 及供应不合格的材料, 通货膨胀、物价变动导致的人工、机械和材料成本上涨。四是汇率、利率变动带来的财务风险。
(三) 项目收尾和竣工阶段的财务风险。
工程款不能及时回收的经营风险。一方面由于建设单位种种原因不能按施工合同、约定给付项目工程款, 或故意拖欠;另一方面由于工程项目竣工后, 施工单位未能及时办理工程竣工验收手续、编制工程竣工决算, 对设计变更部分或因业主原因造成的停工损失等未及时进行现场签证并要求追加合同价款, 可能造成项目资金结算滞后, 不能及时收回工程结算尾款, 使项目资金长期体外循环, 不能及时回笼, 出现坏账的可能性增大。同时, 由于工程决算不及时, 延长了工程保修时间, 增加了工程保修费用, 从而使项目成本增加, 增大了企业财务风险。另外, 因资金短少, 拖欠供应商和分包单位债务引发的经济纠纷和法律诉讼, 导致项目产生额外的财务费用。
二、施工企业项目财务风险控制
风险按照风险控制的可能性、可行性 (即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 以及同一个风险事件相对于不同的风险关系人而言可控制性不同, 分为可控和不可控的财务风险。针对以上风险分类, 企业应分清哪些是可控的风险, 哪些是不可控的风险。企业应将可控财务风险作为管理的重点, 通过合理制定财务政策、科学进行财务决策、按照风险成因及影响的重要程度采取相应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加强日常财务监督等方法, 来防范、规避和化解项目财务风险, 争取项目更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一) 建立良好的项目财务内控和风险管理环境。
主要包括: (1) 企业风险管理文化建立、传播和项目管理者素养的培育。通过建立管理者职权监督和制约机制, 如实行项目责任追究和风险抵押金制度, 培养项目管理者良好的素质和风险经营理念。 (2) 建立岗前风险管理培训制度, 对财务管理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点的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进行风险管理知识、流程、管控核心内容的业务培训, 明确风险责任主体, 加强目标管理;提高员工法律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 增强其风险辨识、分析和处理能力。 (3) 围绕企业风险管理战略制定项目财务风险管理具体目标和策略。 (4) 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按照风险管理职责划分、改造和完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合理划分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和职责权限, 强化风险管理职能, 形成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组织体系, 为实行风险管理提供组织保障。可在组织上建立以风险部门和风险经理为主体的监督机制, 加强对项目潜在风险的分析、控制和监督。 (5) 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体系。围绕企业风险管理策略目标, 针对项目财务管理业务流程, 抓住关键控制环节, 按照合法合规、权责对应、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成本效益平衡等原则, 制定各项财务内控管理制度, 完善内控程序, 构建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和财务内控制度体系, 并不断完善, 为风险管理和控制提供制度保证。
(二) 选择科学的项目财务风险控制方法。
项目内部控制是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项目财务管理部门应基于现有财务内控流程, 结合已评估出的风险, 找出业务流程中的关键风险控制点, 梳理并细化具体控制内容, 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强化业务和管理流程中的风险控制。对重大风险、重大事件管理和重要业务流程应制定涵盖各个环节的全流程控制措施。另外, 风险管理的关键点在于确立风险责任主体及相关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岗位分工和责任制度, 明确岗位责任、权利和义务, 有助于进行风险监督和管理。
按照项目可控财务风险的种类及成因, 项目财务风险控制内容应至少包括:项目投资决策控制、工程合同和担保控制、货币资金控制、实物资产控制、采购与付款控制、筹资控制、销售与收款控制、成本费用控制、工程项目控制、预算控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企业应针对以上各项业务处理流程常见的错弊和漏洞设置关键控制点, 根据企业的风险管理策略和项目财务风险控制目标, 针对可控的各类风险或每一项重大风险, 制订出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并选择适合的风险管理工具, 采取相应的会计内控方法和有效的内控措施, 对风险加以管理和控制。如, 选择风险规避、风险承担、风险降低、风险分担等具体风险对策。
(三)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和内控信息系统, 加强风险信息沟通。
企业要想有效预知项目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 预先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 必须建立在对大量资料系统分析的基础上, 包括企业内部数据和相关外部市场、行业等数据。企业应在现有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上建立涵盖财务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应具有风险数据集中、风险影响统计分析、风险及时报告、风险控制跟踪等功能, 实现风险信息报警, 满足风险管理内部信息报告和外部披露要求;这个系统应是开放性的, 不仅有财会人员提供的财会信息, 更有其他渠道的信息。建立便捷和畅通的信息传递渠道, 采取措施确保系统内各项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完整性, 确保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 是该项工作的关键。
(四) 加强项目风险监督和改进。
【项目风险控制】推荐阅读:
项目风险管理控制08-30
风险控制在项目管理下05-28
项目风险分析09-23
风险投资项目风险管理论文07-31
IT项目风险10-14
项目审计风险论文05-12
项目风险识别方法05-14
PPP项目风险05-20
项目投资风险05-24
项目定量风险分析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