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制度论文

2024-10-12

评估制度论文(共8篇)

评估制度论文 篇1

患者病情评估制度

患者病情评估是为了全面把握患者的基本现状和诊疗服务需求,为制定适宜患者的诊疗(手术)方案(计划)提供依据和支持。

1、执行患者评估工作的应是在本院注册的执业医师、注册护士或经医院授权的其它岗位卫生技术人员。每一个专业进行的评估要在其执业、执照、适当的法律、法规范围内进行。

2、患者评估的重点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门、急诊患者评估、住院患者评估、手术前评估、麻醉评估、危重患者评估、住院患者再评估,包括手术后评估、出院前评估等。对于外院评估资料超过30天者要重新评估,30天以内的资料医师可酌情采纳。

3、医院有患者评估程序,其中包括评估项目、评估人及资质、评估标准与内容、时限要求、记录文件格式等内容。

4、患者评估资料是供临床科室直接负责患者诊疗、护理工作的医师、护士适宜使用的,为制定诊疗(手术)方案(计划)和会诊、讨论提供支持。医师应将各阶段评估内容记录在病历中,护士对患者评估要有记录。

5、医师、护士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住院患者各阶段的各项评估。

6、当患者将院外完成的评估带入医院时,如果间隔时间未超出医院规定的范围,可作为参考资料,但要对相关因素进行复审,如:院外评估的记录时间;重要发现;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护理计划;病情变化与目前的症状等。如果上述任何一项发生改变,均要重新进行评估,对评估所发现的任何变化都要记录。

7、评估的内容和异常发现要记录在病历中,具体内容包括:住院患者的医疗与护理评估必须记录在病程中;医疗、护理及其他有意义的评估要有规范的记录;手术前患者的初始医疗评估及各种相关诊断、检查结果必须记录在病历中。

8、初始评估如果显示患者有营养或功能方面的需求时,应由专科医师进一步评估。评估结果及根据评估做出的处理要在病程记录中体现。

9、初始评估的内容还包括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其他的专科评估。

10、再评估(即通常所讲的病程记录):对于初始评估后在治疗中出现营养障碍、药物毒副作用、输血反应及其他需要特殊评估事件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再评估。对所有住院患者在多长时间内所需记录哪些内容,按照《病历书写规范要求》执行。再评估的结果要记录在病历中。

11、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等途径,明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心理和生理状况、社会状况、营养状况、治疗依从情况、家庭经济情况、医患沟通情况、全身状况支持能力等情况。医师应对评估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整合,确定治疗的优先顺序,制定适宜有效的诊疗方案,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12、在整个评估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尊重患者并注意患者隐私的保护;评估结果要及时告知患者或家属,患者或家属在决定诊治方案时有决策权。

13、放射科医师、检验医师、超声医师及其它辅助检查科室的医师不具备临床评估资格,但有权发出报告。其检查报告是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评估的重要依据,也是病历的重要内容之一。

14、培训监督考核机制

14.1对于具备患者病情评估资质的临床医师及其他岗位卫生技术人员,由医务科、护理部每年组织1-2次患者病情评估培训,提高评估工作质量。

14.2本制度执行情况将纳入到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中,与绩效考核挂钩。

14.3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对患者病情评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科室,并限期整改。

14.4对于在执行患者病情评估过程中存在重大失误,造成恶劣影响者,相关职能部门将根据医院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评估制度论文 篇2

一、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与现代大学制度的相关性

1.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对现代大学制度的关注, 大概是从1999~2000年前后开始的[1] ,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现代大学制度不是专指“大学”的制度, 而是泛指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处理高校与外部 (主要是指政府和社会) 之间的关系, 保持高校的自主性, 以及高校内部组织制度安排与开展学术活动必须遵循的规范体系。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使高校成为依法办学的法人实体。现代大学制度就是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基础上的深化, 旨在建立有利于高校发展的开放性、自主性、参与性和自律性机制[2] 。因此,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在根本方向上是一致的, 或者说,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准备”阶段。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尤其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意味着政府分权, 意味着原来属于政府的权利向高校和市场转移。但分权并不是政府放弃对高等教育的管理, 而只是意味着政府高等教育管理职能的转变, 由原来的全面控制和直接管理转向更多地运用立法、拨款、信息、评估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和间接管理。在这种背景下, 高等教育评估作为对高校办学活动进行监督和宏观管理的手段便应运而生。可以说,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与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同步的, 或者说,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本身就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可见,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都是为了保障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其中, 政府分权以及转变管理方式是核心。因此,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作为政府对高校发展过程的监督制度或高校发展的自我约束制度, 本身就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就应该包括完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

2.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与现代大学制度具有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从根本意义上来说,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 就在于学术自治、学术自由的特性, 在于传播和创新知识的根本价值取向。而现代大学制度是大学价值存在的实践保障, 是大学的价值理想转化为实践的桥梁, 同时也是对大学进行创造、更新、变革起支撑、促进、改善作用的动力机制 (张慧结) ;高等教育评估是对高校办学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的有效途径, 具有批判、监督功能, 其直接目的在于弄清高校的实际状况, 发现高校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与优势, 鉴别或诊断高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困难与不足, 并据此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3] 。可见,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是高校发展过程中的监督、评价制度。但高等教育评估不等于高等教育管理, 不是直接插手高校的内部管理, 而只是通过高等教育评估建立起高校与政府、社会、市场能够上下贯通、相互交流的信息通道。因此,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以其特有的功能维护高校的核心价值取向与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的制度根基。在这方面,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与现代大学制度在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 而不是相互背离。

3.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与现代大学制度具有相关利益主体的一致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高等教育发展逐渐分离出高校、政府、社会等多元利益主体,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就是建构以效率为核心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关系。在这种背景下, 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利益主体都从各自教育质量观出发关注高等教育质量以及所达成的办学效率:政府关心财政投入是否得到应有回报, 是否有效益;社会关心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学生或家庭关心投入和机会成本是否“物有所值”;高校关心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社会信誉是否得到提升。高等教育评估就是从不同视角来衡量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满足相关主体需要的程度。所以,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与现代大学制度具有相关利益主体的一致性的特征。

值得指出的是, 无论从高等教育评估制度还是现代大学制度运行所依托的主体来看, 主体只能是高校自身。“大学”是大学制度的服务对象, 因此, 大学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在赋予高校自主权的同时, 完善高校的自律和责任机制, 否则大学制度就不可能良好运行。与此相应,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有效运行的主体也只能是高校。西方发达国家开展高等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表明, 虽然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评估有助于推行高等教育改革政策和维持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力, 但以自我评估为核心的高校内部质量保证仍然处于基础性地位, 因为追求高质量教育的动力主要来自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 来自于高校及其成员对自身使命的认识[4] 。因此, 大学制度与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在变革的根本方向上是一致的, 就是落实高校的主体地位, 使高校成为制度运行的当然主体。

二、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与现代大学制度的背离及其实践困境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与现代大学制度的一致性在理论上的“应然”并不等于实践中的“实然”。由于传统高等教育体制的行政“惯性”以及评估制度本身还很不完善,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在实践中常常表现为与现代大学制度的背离与冲突,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既不能有效维护高校应有的自主权与学术自由, 也不能有效引导高校自律和承担责任, 评估只是政府基于自身需求关切的评估, 而忽视了对高等教育多元主体利益的诉求。

1.高等教育评估的行政性干预了高校应有的学术自由

从较为宽泛的意义来理解, 学术自由是指在高校内部教师和学生拥有教学、研究和学习活动的自主权利。高校在多大程度上拥有学术自由是衡量高校学术发展以及办学自主权利的重要标志。如前所述,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是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形成的, 体现了政府转变职能、加强宏观管理的必然要求。但在这种以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的过程中, 高等教育评估作为政府监督和管理高等教育的手段, 依然延续了政府行政管理的“惯性”, 导致现行评估制度从评估动因、评估组织、评估体系、评估过程等一切都由政府自上而下统一安排, 高校则处于被动和接受状态。这种行政性评估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校学术活动的自由。其一, 行政性评估模式的推行是以政府掌握分配高等教育资源权力和垄断高等教育政策制定为前提的, 为“适应”政府的“指标”规定, 高校和教师疲于应对, 干扰了高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学术创造活动, 消解了高校行为的主体性和学术自由精神。其二, “评估最重要的目的是证明”, 主要是通过评估发现问题, 进而通过整改与建设, 促进学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从较为理想的状态而言, 评估只是教育质量管理的手段, 但由于政府行为的主导性以及评估结果的“高利害性”, 高校发展好象就是为了获得比较好的评价等级, 评估由手段变成了目的。同时, 从政府的角度而言, 为使评估更具有可操作性, 制定了量化、单一的评估指标, 不仅不利于高校多元化发展, 而且约束了高校特色办学的积极性。

2.高校管理权力倾向集中于学校层面, 科层化管理更加突出

评估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 对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而言, 会影响系统的秩序和结构的调整;对高校内部组织管理而言, 评估必然要求高校内部权力结构和组织结构的变革与之相适应。高等教育评估的产生和发展是以政府放松对高校的管制为前提的, 但在宏观上政府放权给高校的同时, 又要求高校承担更多的责任。现阶段, 高等教育评估使高校改革呈现两大趋势:一方面学校在教学、研究与质量管理等方面拥有了更多自主权, 另一方面高校出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竞争需要, 呈现责任和权力向学校行政部门集中的倾向。管理决策也不再采用学院式的民主决策, 而是更倾向于少数管理人员快速决策的科层模式, “以往属于学者共同决策的权力重新归于管理阶层手中, 并逐渐扩大了行政管理阶层与学者的分野”[5] 。高校管理者为了完成政府所规定的评估指标, 不断强化层级节制和量化指标, 从而使得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发生较大变化:学校层面行政管理系统的权力明显加强, 长官意志取代学术发展的规律占据学校决策过程中的核心地位, 各个学科专业领域的专家在学校管理中的发言权被削弱, 甚至在学校发展决策中被忽视 (许杰) 。

同时, 在院系等基层组织管理中也呈现官僚化的特点:一方面, 专家在本学科领域的学术作用被应付烦琐的评估事务所取代;另一方面, 为组成快速反应的迎评工作机制, 逐渐加强了行政权力对基层组织的控制。高校是“底部沉重”的组织, 大量的学术创新和教学改革是在基层组织进行的, 高校管理官僚化的结果, 压抑了教师和基层组织学术创新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尤其值得指出的是, 评估工作的科层化管理虽然体现为教师和基层组织对评估工作的“顺从”, 但由于主要强调学校层面的责任和终结性评估, 基层组织或教师仅仅是例行公事而已。

3.评估主体、评估机制失衡, 忽视多元利益主体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切

高等教育评估的产生与发展, 标志着政府、学校、市场之间关系的变革。伯顿·克拉克根据影响高等教育系统的因素, 提出了“三角协作模式”理论[6] 。他认为, 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是国家、市场、学术权威三种力量平衡作用的结果。由于各国高等教育体制、文化传统的差异, 学术权威、市场力量、国家权力程度不同地影响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体现在高等教育评估方面, 行政机制、市场机制及高校自评机制分别体现为高等教育评估的三种不同模式。从世界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趋势看, 各国高等教育评估在保持自身传统的基础上, 正朝三种机制相互协同的方向发展。

反观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现行实践, 虽然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但在实际的评估工作中, 政府并没有把管理高等教育的权力分离出去, 行政机制仍然是评估制度运行的主要特征, 代表社会需求参与高等教育评估的中介性评估机构发展缓慢, 在评估实践中表现为市场机制缺失。在这种制度环境下, 高校只对评估它的政府负责, 热衷于完成政府规定的评估指标, 而忽视了对满足社会需求以及学生质量的监督和评价。实际上, 由于政府远离高校教育科研活动“现场”, 以及高校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对信息输出的屏蔽, 政府不可能获得关于高校发展的所有信息, 从而导致行政评估机制的“失灵”。从本质意义上来讲,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是评估的多个利益主体之间动态博弈的过程。随着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过程, 原来政府主导高等教育评估的格局开始被打破, 但在制度转型过程中, 政府角色“越位”与“缺位”并存, 制度供给“过剩”与“短缺”并存。一方面, 政府仍然包揽了高等教育评估活动的全过程, 并基于自身对高等教育质量要求制定评估指标体系, 开展评估活动;另一方面, 面对社会对提高教育质量以及高校个性化发展的诉求, 政府不仅难以提供最优化的评估制度选择, 而且在促进高校自主发展以及维护评估制度的公平合理方面也显得力不从心。

三、现代大学制度视野中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根据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及其基本规定性,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改革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正确定位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职能

在我国当前制度环境下, 政府以其行政动员能力和在资源分配中的主导地位, 在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改革中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这并不是说, 高等教育评估依然维持自上而下的行政模式, 政府依然是评估中的唯一主体, 而是说, 政府要转变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职能, 着眼于能做且又能做好的事情。第一, 政府作为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代表, 一方面要积极回应社会以及民众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诉求, 并通过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教育质量信息和评估结果的发布制度等途径积极加以满足;另一方面要监督和评估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的程度, 使高校成为负责任的办学主体。第二, 尽管世界各国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角色不尽相同, 但其共同特点是政府不直接组织评估活动, 而是着眼于评估活动的宏观管理。我国《普通高等学校评估暂行规定》指出:“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是国家对高等学校实施监督的重要形式, 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这显然与世界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 甚至逐渐成为阻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障碍。因此, 政府应将管理工作的重点逐渐转移到高等教育评估活动的宏观管理上, 包括对高等教育评估活动的指导、检查和协调, 确保评估的科学、公正、公平;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评估的激励机制, 包括评估结果与资源投入的联结机制、政策导向机制等。第三, 通过立法规范高等教育评估行为是政府转变评估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务之急是根据国际高等教育评估发展的趋势以及我国开展高等教育评估的实践经验, 重新修订《暂行规定》或制定专门的教育评估法规。

2.建立内外结合的高等教育评估机制

西方国家具有极强的学术自治传统, 质量保证传统上主要是高校内部的事务, 但在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以及经费短缺的情况下, 开始强化外部对高校绩效的评估, 并趋向于建立以自我评估为基础、内外结合的高等教育评估机制。我国高校属于以行政为主导的外部质量保障模式, 高校自身和教师教育质量保障意识淡漠。因此, 与西方国家相比, 我国评估制度改革应在不断加强和改进外部评估的基础上, 建立以校本质量管理为核心的评估机制。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正确定位内外评估的职能和分工, 外部评估要着眼于高校的长远发展的需要, 集中为高校自我改进和提高提供稳定的支持, 使高校及其成员能够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中关注教育质量;评估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学方面, 应该逐步扩展到科研、社会服务以及学科建设、教师和毕业生质量等方面。内部评估要多关注输入和过程的运作, 以形成性评估为主, 终结性评估为辅, 着重构建高校教育质量的自我保障机制。内部评估不仅要对办学条件、办学运行状态进行评估, 而且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推进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及其效果进行评估。同时, 高校“底部厚重”的组织特性, 决定了高等教育评估不可能仅仅依靠校级集权管理的方式, 必须赋予院系等基层组织必要的自决权和自治权, 尤其要通过政策与投入激励机制创新, 调动基层院系和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与学术创新的积极性。

3.加强中介组织建设, 建立社会参与的高等教育评估机制

借鉴世界高等教育评估的经验, 建立专业性中介评估机构是有效调节政府与高校之间、高校与市场之间矛盾, 以及保持高校相对独立性的共同做法。建立专业性中介评估机构并不是否认政府和高校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作用, 而旨在建立一种政府监督和问责、高校自我评估、社会积极参与的高等教育评估运行机制。

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中介评估组织不仅数量有限, 而且是作为行政机关的附属机构发展起来的, 它们的专业化程度较低, 社会公信力不高。本质上讲, 中介评估机构是高等教育利益关系日趋多元化的产物, 源于高等教育控制权由政府集权管理向社会和市场分散的转变。因此, 中介评估机构建设关键是要政府简政放权, 促进社会充分发挥参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职能。同时, 政府要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框架, 使各类评估机构在相关法律框架下成为相对独立的实体, 并自觉接受政府的监督和评估。另外, 中介评估机构要自觉加强自身专业化、信息化建设, 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同时积极拓展高等教育评估市场, 提高自主行为能力, 逐步摆脱政府的干预和控制, 真正成为介于政府与高校之间的“缓冲地带”以及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策咨询中心。

参考文献

[1]张斌贤.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 (11) :32-39, 12.

[2]王洪才.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及其规定性[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11) :41-44.

[3]别敦荣.论高等教育评估的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 2002, (6) :34-38.

[4]沈玉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反思与改进[J].教育发展研究, 2006, (10A) :1-4.

[5]孙贵聪.西方高等教育管理中的管理主义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 2003, (10) :67-71.

制度廉洁如何评估? 篇3

制度廉洁性评估指标体系

制度廉洁性评估指标体系可描述为利益之争的冲突点、权力设置的关键点、权力运行的风险点、权责之间的衔接点、监督制约的缺失点五个方面,设定为五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分解成五个二级指标。

利益之争的冲突点。利益冲突是指在公共行政过程中,发生私人、部门利益与公共责任相冲突的情境或行为,主要是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冲突、个人与公共利益的冲突、群体之间的冲突三种形式。围绕利益冲突点这一核心概念,评价制度中是否存在部门利益制度化,是否存在部门权力交叠和利益冲突,是否存在权力与权利关系的明显倾斜,是否存在违反效能要求、财经制度的情形,是否存在法律责任缺位、问责制度和绩效评估缺失等。

权力设置的关键点。在制度中,对各方权力的设置要把握个度,在权力设置时要意识到分权制衡和设立监察机构的必要性。分权制衡是指把权力按其性质和作用分为相对独立的部分,分别由不同机关和不同人员掌握并使各种机关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平衡。这就需要厘清制度中职权内容是否齐全、明晰,实际职权与实施依据是否对应,权力设置是否层次过多;是否存在不相容岗位,是否存在职权交叉、权力过于集中。

权力运行的风险点。制度的健全完善对于规范权力运行,降低权力风险,防止权力滥用具有保障意义。检查制度中是否包含权力流程图(或隐性流程图),信息公开是否按照权力流程图规范操作,信息公开时间和权力运行时间是否相统一,是否存在违法违规操作风险点,是否存在逃避“三重一大”等决策事项。

权责之间的衔接点。“权责对等原则”,即职权与职责对等,避免拥有的行政权力和应承担的行政责任分离或不对等。在制度中,要明确完整有效的责任承担控制机制,避免“权力清晰化与责任模糊化”,要确保权责对等和一致,检查制度中是否制定职位说明书;是否体现责任到位、责任到人;是否存在有权无责的情况;是否建立过错责任承担和追究机制;是否建立救济机制,如健全举报、赔偿等规定。

监督制约的缺失点。腐败问题说到底是公共权力滥用造成的必然结果,是公共权力失去有效监督制约的必然结果。因此,在制度中应对监督措施、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检查制度中是否贯彻民主集中制这一基本原则,是否将廉洁自律情况纳入干部的任命和考核指标,是否畅通群众监督渠道,是否涵盖党内监督的各种监督措施,是否创新监督制约机制。

制度廉洁性评估方法

我们采用“关键风险指标管理法”对制度廉洁性风险进行评估。关键风险指标管理是对引起风险事件发生的关键成因指标进行管理的方法。我们将上述的利益之争的冲突点、权力设置的关键点、权力运行的风险点、权责之间的衔接点、监督制约的缺失点等五个方面设定为五个关键成因指标,分别用A、B、C、D、E来表示,每个指标划分为五个量化等级,分别赋予0.2、0.4、0.6、0.8、1五个分值,具体评估公式定量如下:计算公式L=A*B*C*D*E。

公式中:L-制度廉洁性水平,L值越大,制度廉洁性风险越低,制度廉洁性水平越高。A-利益之争冲突点,冲突点越少,制度廉洁性水平越高。取值量化:制度中不存在利益之争,取值1;存在1~2个冲突点,取值0.8;存在3~4个冲突点,取值0.6;存在5~6个冲突点,取值0.4;存在6个以上冲突点,取值0.2;B-权力设置关键点的完备程度,越完备,制度廉洁性水平越高。取值量化:制度中权力设置完全合理,取值1;制度中权力设置相当合理,取值0.8;制度中权力设置合理,取值0.6;制度中权力设置欠缺,取值0.4;制度中权力设置不明晰,取值0.2;C-规避权力运行风险的效果,效果越高,制度廉洁性水平越高。取值量化:权力运行顺畅,取值1;权力运行中存在1~2个风险点,取值0.8;权力运行中存在3~4个风险点,取值0.6;权力运行中存在5~6个风险点,取值0.4;权利运行无序,取值0.2;D-权责之间衔接密切程度,越密切,制度廉洁性水平越高。取值量化:权责对等,取值1;权责衔接点缺失1~2个,取值0.8;权责衔接点缺失3~4个,取值0.6;权责衔接点缺失5~6个,取值0.4; 有权无责,取值0.2;E-监督制约作用越大,制度廉洁性水平越高。取值量化:监督制约完备,取值1;监督制约中存在1~2个缺失点,取值0.8;监督制约中存在3~4个缺失点,取值0.6;监督制约中存在5~6个缺失点,取值0.4; 未涉及任何监督制约措施,取值0.2。

根据得出的L值,确定制度廉洁性风险等级。L≤0.02,制度廉洁性风险级别1级,制度廉洁性风险程度极高;0.020.32,制度廉洁性风险级别5级,制度廉洁性风险程度轻微。

实证研究

“制度廉评”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在预防腐败专业化和科学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某公司《物资采购管理实施细则》开展制度廉评实证研究。我们邀请了十名专家组成评估小组,对制度逐条逐句地进行推敲、打分。在将十个评委打分加权平均后,该制度廉评得分L值=0.1125分,该制度为三级廉洁性风险,并针对五个一级指标提炼出11条廉洁风险点。相关部门根据这些风险点对制度进行了修订,有效避免了风险的发生。通过此实证研究,对该制度廉评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通过对制度廉洁性评估的指标细化、分类、量化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进行研究,为后续制度廉评工作的推广提供了理论支撑。

教学质量评估制度 篇4

一、由院长直接领导教学质量评估,科教信息科负责组织,安排有关活动。教学质量评估检查,每学年安排1~2次,每季度根据情况抽查教学情况。

二、理论课教学的质量评估检查,由医学院有关部门(如教务处、临床医学系等)组织,科教科定时向医学院有关部门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将有关材料汇总,向分管院长汇报和向有关教研室反馈。

三、实习、见习带教教学质量评估检查,由科教信息科结合实际情况,每月(或季)进行1次,定期向实习、见习医生发放带教评议表,对带教工作进行评议。并结合月(或季)查情况,向分管院长汇报。

教师教学评估制度 篇5

教师教学评估由学校组织实施,每年的4月份评估一次。所有任课教师都参加评估。采用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家长问卷、评估小组综合评定几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方法如下:

1、教师自评

首先要召开全体教师动员大会,传达文件精神,提出具体要求,每位教师对照评估标准,客观、全面地进行自我等级评估。

2、教师互评

以教研组为单位对本评估组中每位教师按职业道德、专业水平、专业发展、课堂教学几方面,逐项进行综合评价,给出分数,并转换为相应等级。

3、学生评价

采取教导处随机给每班20名学生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学生问卷从关心爱护学生、有无体罚学生现象、认真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等几方面评价任课教师,根据问卷,给出教师相应等级。

4、家长问卷

学校根据教师是否体罚学生、是否辅导学生、是否激励性评价、是否家校联系、课堂语言是否文明简洁五个方面设计问卷,力求全面客观地对老师的教学进行评价。问卷通过学生发到家长手中,由家长填好后由学生交教导处,使调查问卷不经过教师的手。学校回收后对教师进行评定并反馈相关信息。

5、学校评价

学校教导处以一年来教师备课、上课、培优补差、听课记录、参加校本培训、教研组活动的情况为依据,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专业水平、专业发展及方面的表现给出客观的评价。

6、评估小组综合评价

评估小组以教师自评占10%、互评占20%、学校评价占70%为依据,对每位教师作出综合评价,确定教师教学评估等级。并运用适当形式反馈给教师。

7、具体评估参照教学评估实施方案。

应急预案定期评估制度 篇6

1、目的

为了对本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定期评审,确保预案的持续适用性和有效性,特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对应急救援预案的评审。

3、职责

1)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预案评审活动。

2)安全员负责组织准备预案评审所需的资料,负责整改措施跟踪检查的组织和报告工作。

3)公司各部门负责组织、准备并提供于本部门有关的评审所需资料,并负责落实评审提出的整改措施。

4、工作程序

1)预案评审活动以召开“评审会议”的形式进行,参与会议的范围可包括公司全体人员。

2)评审会议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当公司内部机构发生重大变化或者重大事故时,安全办可决定临时召开预案评审会议。

3)预案评审的范围可涉及到公司的所有作业活动或者其中部分活动。4)预案评审的内容可包括:

A、应急救援预案的贯彻实施情况及其适宜性; B、危险目标的数量及其分布情况; C、指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

D、应急装备及通讯网络和联络方式; E、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任务和训练; F、预防事故的措施; G、事故的处理; H、抢险、抢修; I、现场医疗救护; J、紧急安全疏散; K、社会支援。

根据需要可以对其中的单项内容进行评审。

5)安全员负责收集预案评审资料,提出预案评审会议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报安全负责人审核。

6)办公室根据议题需要,确定预案评审会议的议程、时间。

7)安全负责人主持预案评审会议,对评审内容作出评价,提出整改措施或建议。

8)安全员负责预案评审会议的记录及评审报告的编制。

9)各部门接到评审报告后,实施与本部门有关的整改措施,视需要按规定修改有关文件。

宋代的雨泽奏报制度及其评估 篇7

然而, 学术界对于这一制度的关注和研究却甚少。张瑾2) 曾介绍过清代雨泽奏报的两种形式———“晴雨录”和“雨雪分寸”, 并对其资料的可靠性和价值作了客观评价[1]100。穆崟臣对古代雨泽奏报的渊源也做过整理, 并对清代的雨雪奏折制度进行了讨论[2]103。刘炳涛根据三份雨泽奏疏对明代的雨泽奏报形式进行了分析[3]118。而明代之前的雨泽奏报至今尚未有专论出现, 仅有曾雄生在讨论宋代熙宁七年的大旱时涉及宋代的雨泽奏报情况[4]35。基于此, 本文根据文献记载试图对宋代的雨泽奏报制度进行探讨, 进而对其进行客观评估。

一、宋代“上雨泽”的实施

从现有的材料来看, 奏报雨泽是自秦汉以来就已形成的惯例, 州县官员必须定期向朝廷上报当地的降水情况。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出土的《秦律十八种·田律》中已有“上雨泽”的规定[5]24;到东汉时则明确规定“自立春至立夏尽立秋, 郡国上雨泽, 若少, 郡县各扫除社稷”[6]3117。此后, 这一传统在历朝历代中就一直延续下来。安史之乱后, “诸道各置知院官, 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 丰则贵籴, 歉则见粜”[7]7258。

为了解各地的水旱情况, 宋朝沿用了历代“上雨泽”的做法, 文献表明至少在宋初就已经存在。宋真宗咸平元年 (998) , 杨亿知处州 (今浙江丽水) , 次年, 杨亿便向朝廷提交了一份《奏雨状》, 报告处州的降水及农业生产情况[8]3。咸平四年 (1001) 二月, 朝廷下达要求各地方奏报雨泽的诏书:“诸州降雨雪, 并须本县具时辰、尺寸上州, 州司覆验无虚妄, 即备录申奏, 令诸官吏迭相纠察以闻。”[9]2394在中央一再的强调之下, 地方官员不时地进行雨泽奏报。真宗天禧元年 (1017) , 辞去宰相之职的王旦被委任兖州太极观奉上宝册使, 曾向朝廷奏报兖州地方的降水情形:“兖州自春亢旱, 行礼之夕, 降雨及尺。”[10]2049宝元元年 (1038) “夏六月立上雨雪限, 诏诸州旬上雨雪限, 并著为令”[11]4164。至北宋末年, 朝廷依然不断下令要求地方上奏雨泽。如元祐四年 (1089) 五月令“诸州旬具有无雨雪申户部, 开坐县分所降尺寸及月日时, 本部逐旬缴进奏”[9]5784。

及至南宋新立, 依然沿袭了这一奏报制度, 从宋高宗与秦桧的一段对话中就可以得知。南宋绍兴十七年 (1147) 六月丙申, 上谓秦桧曰:“雨泽稍频, 细民不易。”桧曰:“前日蒙宣问常、润、江南阙雨, 臣弟棣赴宣州新任, 近得本州岛申报, 雨已沾足。”[12]2533孝宗淳熙九年 (1182) 四月五日“今两淮帅臣、监司将本路州军见今二麦将熟及雨水分数, 详具以闻”[9]6097。南宋后期黟县“申本县得熟, 即无旱伤, 寻具黟县雨旸帐呈, 九十日内止有十来日得雨, 所谓雨者, 止是二 (分) 或不及分, 止有七月初九日雨及五分”[13]10。直至南宋末年, 黄震在知抚州期间 (1268) , 还上奏当地的雨泽情况[14]460。可见, 宋代的雨泽奏报制度是一直延续下来的。

二、雨泽奏报的程序

有宋一代, 雨泽奏报在程序上已经出现了层层递报———即由低层政区向高层政区递报, 但其递报过程经历了一个变化。最开始由县级政区上报统县政区, 然后由统县政区 (州一级行政区划) 直接奏报中央, 但朝廷认为各州直接奏报太过繁琐, 于是改由司农寺统一收纳和奏送。“先是, 雨雪状诸州径奏, 朝廷以为繁, 故改法令司农寺编排缴进。”司农寺不仅仅负责收纳和奏送, 还掌管各地雨泽奏报的检查和监督事宜, 成为实际上的管理机构, 如熙宁三年 (1070) 六月“诏司农寺检察诸路所申雨泽, 如有水旱特甚州军, 以闻”。但及至后来, “司农亦以为疲于省览”, 于熙宁七年 (1074) 再次调整, 雨泽奏报先由统县政区 (州一级行政区划) 上报高层政区 (路一级行政区划即转运使司或提点刑狱司) , 高层政区汇总后再上报司农寺。“诏自今诸州具属县旬申雨雪尺寸上提点刑狱司, 本司类聚上司农寺类聚月奏, 有稽违者纠之。”[9]6070

由于是层层递报, 所以各层级政区奏报雨泽的时间肯定存在差异。早在宝元元年 (1038) 就规定统县政区 (州一级行政区划) 按“旬”上奏雨泽, “夏六月立上雨雪限, 诏诸州旬上雨雪限, 并著为令”[11]4164;元祐四年 (1089) 之后, 统县政区依然是按旬奏报, 但户部则是“逐旬缴进奏”[9]5786。

此时段的文献中尚未见诸对县级政区雨泽上奏的时间规定, 但考虑到统县政区既然是按“旬”上报, 那么县级政区的奏报肯定不会超过十日。南宋孝宗淳熙八年 (1181) 七月曾明确规定州、县上奏雨泽的时间, “是月, 定上雨水限:诸县五日一申州, 州十日一申帅臣, 监司类聚, 候有指挥, 即便闻奏”[15]1864。据此可知, 南宋时县级政区是按“候”奏报。据此, 笔者揣测北宋时期县级政区雨泽上奏的时间也很有可能是按“候”奏报。

三、雨泽奏报的格式

早在宋真宗咸平四年 (1001) 朝廷就曾下诏, 其中明确规定了各地雨泽奏报的格式。“诸州降雨雪, 并须本县具时辰、尺寸上州, 州司覆验无虚妄, 即备录申奏, 令诸官吏迭相纠察以闻。”[9]2394元祐四年 (1089) 五月再次重申, “诸州旬具有无雨雪申户部, 开坐县分所降尺寸及月日时, 本部逐旬缴进奏”。[9]5786以上两份文献均表明, 宋代雨泽奏报的格式要有两方面的要求:一为奏报降水时间, 具体精确到时辰;一为奏报降水多少, 即降水尺寸。

在文献的阅读过程中, 笔者也发现几则宋代的地方雨泽奏报记录, 从而也印证了朝廷的规定。

第一则是咸平二年 (999) , 杨亿知处州 (今浙江丽水) 时向朝廷提交的《奏雨状》。“臣本州自去年已来, 秋稼薄熟, 时物虽至腾涌, 人户免于流离。爰自今春, 雨水调适, 粟麦倍稔, ……。伏自夏至后来, 绝少时雨, 烈日流灿, 炎风勃兴。……臣遂率军州僚吏精意祈求, ……寻于前月十六日, 相次降雨, 不及寸余。……十二日初旭, 与知丽水县事、殿中丞甄旦诣城北集福院, 如其法请祷。少顷, 臣与甄旦出自北门, 各遵归路, 忽有微云自东北起, 良久弥漫, 至午未间, 暴雨及寸余;由是阴结未解, 至十三日, 大雨昼夜, 约及三四尺。”[8]3

第二则资料是南宋咸淳七年 (1268) 黄震知抚州时曾留有三份雨泽奏报。其一为《五月十五日雨旸申省状》:“照对本州自五月初二日以后无雨。初九日某出视东门, 自归南门, 周行田间十余里, 田多龟坼。又所差劝粜官归自外邑, 面问亦云田水多干。盖本州岛半月之间, 仅得片时之雨, 其干涸可知。”其二为《七月初九日雨旸申省状》:“照对本州五月、六月雨旸细大, 已节次具申外, 至七月初一日天阴, 初二日方得雨, 初三日又雨。继此虽即复晴, 而两日雨势颇觉霶霈, 早禾赖此多有得熟者。……若晚禾乃是顽苗被晒, 得雨再苏, 尚须将来之雨, 方可望熟。见今不敢一日忘忧, 所合先将七月上旬两日内得雨之实申闻者。”其三为《七月二十一日雨旸申省状》:“照对本州七月上旬雨旸已具接续申闻外, 再自十一日至二十一日一旬并不得雨。盖自六月初三日有雨, 亢旱一月, 至七月初二、初三而后得雨, 早禾虽赖以有收, 自七月初三以后又复兼旬无雨, 晚禾凛乎可虑。……所合据实申闻者。”[14]760

第三则是南宋末年刘克庄 (1187—1269) 在其文集中保存的黟县雨泽奏报记录《黟县申本县得熟, 即无旱伤, 寻具黟县雨旸帐呈》:“九十日内止有十来日得雨, 所谓雨者, 止是二 (分) 或不及分, 止有七月初九日雨及五分。”[13]10

第一、三则雨泽奏报记录相对比较规范, 奏报中都有明确降水时间和降水尺寸 (如第一则资料中“前月十六日, 相次降雨, 不及寸余”、“十二日初旭, ……至午未间, 暴雨及寸余”、“至十三日, 大雨昼夜, 约及三四尺”;第三则资料中“七月初九日雨及五分”) , 相对而言, 第二则雨泽奏报记录就显得稍欠规范, 仅有降水时间 (“初二日方得雨, 初三日又雨”、“六月初三日有雨”、“七月初二、初三而后得雨”) 而无降水尺寸记录。当然, 即便是第一、三两则雨泽奏报也没有达到朝廷规定的格式要求即降水时间精确到“时辰”。

四、宋代雨泽奏报制度的评估

虽然宋代对雨泽奏报程序和格式都有了明确的要求, 但是在实际过程中总有或多或少的弊病影响到实施的效果, 从现有文献材料来看,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 朝廷诏令不一, 时紧时松。

在雨泽奏疏的程序上, 朝廷诏令先后不一, 没有统一固定下来。先是由统县政区 (州) 直接奏报朝廷, 后来改由司农寺收纳后进呈皇帝御览, 再后来则由高层政区 (路一级行政区划如转运使司或提点刑狱司等) 负责收纳, 交司农寺进呈, 再后来由户部取代司农寺全权负责雨泽事宜;熙宁四年司农寺“每月缴进”[10]5409。但至元祐四年, 户部则是“逐旬缴进奏”[9]5789。熙宁元年 (1068) 二月八日朝廷曾颁布诏书:“近来诸州府军监逐时降雨雪, 多以为常事, 不即上闻, 虽有先降指挥, 官吏上下以其年岁深远, 便生怠慢。其令诸路检会旧条, 今后并实时具的实尺寸闻奏, 仍令转运司逐季举行。”[9]2089可以肯定在此之前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地方是没有奏报雨泽的, 即所谓的“不即上闻”, 究其原因无非是“官吏上下以其年岁深远, 便生怠慢”。这距离宝元元年 (1038) 下达的雨泽上报诏书不过30年而已。

其二, 地方上报雨泽存在虚报现象。

司马光在熙宁七年 (1074) 就一语道破这种虚报的情形:“诸州县奏雨, 往往止欲解陛下之焦劳, 一寸则云三寸, 三寸则云一尺, 多不以其实。”[10]6168朝廷虽然采取了一些防止造假的措施, 但这并不能遏制“虚妄”上报的现象。元符二年 (1099) 邹浩曾上过一份奏疏, 提到不仅州县虚报, 作为“覆验”、“纠察”的高层政区 (监司) 也不尽责。奏疏道:“伏见诸路监司率以本路雨泽沾足、秋成有望奏闻朝廷, 然天道高远, 难以预知, 若后雨泽过多或时雨不继, 为水为旱, 绝不可逃。缘监司既尝奏陈, 不惟本司务掩前言, 兼所属州县互相观望, 虽行检放, 亦非实数;甚者公然抑勒, 不令申诉灾伤, 民间窘无所出……为害甚大, 不可不察。伏望圣慈严降指挥, 勅戒诸路监司及州县长吏, 如敢似此害及百姓, 并重行黜谪, 庶几今后莫不警惧, 上副陛下恻怛爱民之心。”[16]12171

宋代的雨泽奏报制度断断续续地一直维持进行, 并且在程序和格式上有明确的要求。程序上已经出现了层层递报———即由低层政区向高层政区递报, 大体上遵循县级政区按“候”奏报、统县政区按“旬”奏报、高层政区按“月”奏报的原则;格式上则有两方面的要求:一为奏报降水时间, 另为奏报降水多少, 基本上具备后世“雨雪分寸”的雏形。但与此同时, 宋代雨泽奏报制度中存在诸多弊病, 如朝廷诏令不一, 时紧时松;地方上报雨泽存在虚报现象等, 致使地方雨泽奏报无论是在程序上还是格式上都不能在有宋一代完整严格地执行, 从而对宋代雨泽奏报制度的评估不能过高。

摘要:宋代的雨泽奏报制度断断续续地一直维持进行, 并且在程序和格式上有明确的要求。程序上已经出现了层层递报——即由低层政区向高层政区递报, 格式上则有两方面的要求:一为奏报降水时间, 另为奏报降水多少, 基本上具备后世“雨雪分寸”的雏形。但与此同时, 宋代雨泽奏报制度中存在诸多弊病致使对宋代雨泽奏报制度的评估不能过高。

关键词:宋代,雨泽奏报制度,程序,格式,评估

参考文献

[1]陈尚君.旧五代史新辑会证 (前言)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 1979.

[3]傅璇琮, 等.五代史书汇编[M].杭州:杭州出版社, 2004.

[4]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 1956.

[5]徐铉.徐公文集[M].四部丛刊本.

[6]罗竹风.汉语大词典 (第3卷) [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8.

[7]四川大学古籍所.宋集珍本丛刊 (第71册) [Z].北京:线装书局, 2004.

[8]朱易安, 等.全宋笔记 (第1编第2册) [Z].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3.

完善评估制度 推进素质教育 篇8

一、中小学校督导评估体系的基本框架

1.督导评估的目标

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包括政府对中小学校的行政监督和学校内部对教师、学生评价在内的综合性、全面性和经常性的督导评估或考核评价,体现督学与督政相统一,宏观管理與微观管理相结合,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相一致的原则。通过中小学校督导评估,督促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履行职责,加强管理,积极创设条件,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督促和指导各中小学校贯彻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引导社会、家长用正确的标准评价学校,关心和支持学校的工作。

2.督导评估应遵循的原则

一是综合性原则。所谓的综合性,就是督导评估和考核评价应发挥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改进管理方式、学校改进工作、教师改进教学、学生改进学习的引领作用。二是全面性原则。所谓全面性,就是督导评估和考核评价的指导思想、指标设定、权重分配、结果处理等都应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式。三是经常性原则。所谓经常性,就是指要不断地改革考核评价制度,同时应坚持考核评价改革的社会导向,注重增强考核评价制度的社会适应性,努力构建考核评价与家庭、社区的良性互动关系,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营造良好氛围。

二、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1.突出依法治校理念,加强制度体系建设

我国的现代学校制度要达到以下基本要求:学校应有办学的自主权和可以自我支配资源的权力;学校应是自主发展的,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机制;学校应是学习型组织;学校应有科学、民主的管理制度;学校应是开放的,与家庭、社会有广泛的联系。通过制定学校章程,明晰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管理体制以及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关系,规范校内各种关系、管理模式等,突出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特色,将学校的管理逐步纳入法治化、民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2.突出学校内涵发展,完善学校自我评估

自评是充分发挥被督导评估或考核评价对象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诊断、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在督导评估工作规程中明确要求各级教育督导机构要精心指导和帮助学校完善自评制度,形成多元开放的评价机制,特别是强调要重视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在考核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考核评价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社区共同参与的过程,并将各个层面的自评结果、真实程度作为确定督导评估或考核评价结论的重要依据。

3.突出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推进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

在学校督导评估中,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的各项工作,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因为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学的“黄金法则”,是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的体现和追求。素质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它完全可以体现‘以人为本’,包括一切有利于青少年儿童以及成年人终身发展的先进理念;在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方面,它是有效的运行平台”。因此,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考核评价过程是真正使教育考核评价满足人的需求,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环节。学校以学生为本,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要承认人的差异,坚持“有教无类”,努力创设适合每一个学生学习发展的教育方式。因此,在对教师、学生个体考核评价中,要加强指导、管理和监督,运用正确的导向机制,引导和促进中小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引导学生更好地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4.突出教育创新意识,引导各中小学校办出特色

为满足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必须在目前的教育改革转型时期,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手段、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因此,学校督导评估,将增强教育创新意识,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每一所学校都要力求办出不同特色,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同时对学校的督导评估也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育督导评估的内容、手段和方法,使学校督导评估符合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和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趋势,满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际需要。

上一篇:三年级作文300字:中秋节赏月下一篇:永修县检察院信息化工作情况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