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的起源

2024-12-04

统计学的起源(共8篇)

统计学的起源 篇1

自从有了人类之后,记忆便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中了。远古时代,人们为了生存就要记住周围的环境,要分辨出哪些动物、植物对人们有害,哪些有益,如何寻找食物,如何应付各种自然灾害。把这些经验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就需要保存住记忆。同时,增强记忆力,也成了十分重要的学问,倘若发生什么大灾害,人类自身及所有知识记录惨遭毁灭性打击的时候,如果氏族首领侥幸存活的话,他们就需要尽一切努力去恢复一切已经失去的知识,所以他们平时要训练增强记忆的能力,把一切圣典记在自己的大脑中。据记载,新西兰毛利族的首领卡马塔那能背诵全族长达10的,包括45代人的历史,这些内容足足够他背上3天3夜,而他却从不看笔记之类的东西。   为了解决记忆问题,古人还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据说印加人能够用结绳记下十分复杂的长篇史诗。   但是人们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研究记忆力的,现在人们已很难说清楚了。不过关于记忆力的第一批概念的形成却应该归功于古希腊人。尽管有些理论在现代人看来显得很幼稚,但他们的确是第一批提出记忆力的学术概念的人。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帕蒙尼德认为,人的记忆是由明暗(或冷热)两种物质构成的混合体,只要混合体没有受到干扰,记忆就是完整的,一旦混合体发生变化就会出现遗忘现象。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人迪奥泽尼提出了另一种看法。他认为记忆是由使体内空气保持均匀分布的东西所组成的,与帕蒙尼德一样,他也认为一旦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出现遗忘现象。   在记忆问题上提出重要概念的第一人是公元前4世纪的思想家柏拉图。他的理论被称为“蜡板假说”。他认为,人对事物获得印象,就象有棱角的硬物放在蜡版上所留下的印记一样。人对事物获得了印象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印象将缓慢的淡薄下去乃至完全消失。这就象蜡版表面逐渐恢复了光滑一样。所谓“光滑的蜡版”相当与完全遗忘。这种学说虽然也不完善准确,但还是影响了许多人。   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4世纪末,提出了一个较为科学的概念。今天我们所认为的一些的大脑的功能,在他那时主要被当作了心脏的功能。他认识到了心脏的部分功能与血液有关,而记忆则是以血液流动为基础的。遗忘的发生主要是血液流动减缓所致。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了联想法则,这是他在记忆研究领域所做出的另一个重大贡献。直到现在,有些联想法则还在影响着我们。   古罗马人在记忆理论上的研究很少,不过他们使用的“罗马家居法”和“直接联想法”一直传到了今天。这几种方法很实用,现在许多书上讲的快速记忆方法都有这两种方法的影子,有的只是变通了叫法或则略加了改进,但实质内容是一样的。   一直到公元17世纪,记忆研究几乎没有什么大的进展。   17世纪中叶,英国出现了以霍布斯、洛克为代表的“联想主义”心理学派。霍布斯对记忆现象做了唯物主义的分析;洛克则在欧洲心理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重要的记忆现象——“联想”一词,此后“联想”便成了专门的术语了。   第一个在心理学史上对记忆进行系统实验的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对记忆研究的主要贡献一是对记忆进行严格数量化的测定,二是对记忆的保持规律作了重要研究并绘制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1885年他出版了《论记忆》一书。从此,记忆成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记忆研究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美、英、日、苏等国家或设立记忆法专科学校,或开办函授教学,开始对人们进行增进记忆的普及教育。   我国从1980年左右开始,有关记忆研究的专著、译著相继出版问世,1984年我国第一家记忆研究会-锦州市记忆研究会在辽宁省锦州市成立。1984年末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举办了最早的快速记忆函授。梦真、王维、曾宪礼、王进收等第一批有影响力的记忆专家们对于中国快速记忆方法的普及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后的倪新威至今在中国快速记忆领域也仍旧很有影响力。近几年,快速记忆培训班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有越来越多人加入到传播快速记忆方法的阵营中,也使得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现在,人们对记忆的研究仍在继续,尽管当今的科学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离揭开记忆之谜还相距甚远,在探索记忆内在机理的同时,我们现在谈的快速记忆多是指运用那些经过实践后能有效提高记忆力的方法、技巧,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中。我们普通人能熟练应用这些技巧和方法就可以了,至于大脑是如何记忆的等内在机理就留给科学家们去研究吧。   记忆研究在当代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技术和方法的进步。自50年代开始研究记忆现象的生物学基础。这种理论认为,在记忆过程中有一种复杂的分子——核糖核酸,由它来充当化学介质。核糖核酸产生于一种决定着遗传物质的脱氧核糖核酸中。人的眼睛的颜色就是由脱氧核糖核酸决定的。人们已经对核糖核酸做了一些实验来支持核糖核酸与记忆很有关系的观点。例如人们发现,对动物进行一定的训练,其某些细胞中的核糖核酸就会发生变化。此外,如果动物体内的核糖核酸的产生被停止下来,它就会失去学习和记忆的能力。还有一个令人感兴趣的实验:当把一只老鼠的核糖核酸取出来移植给另一只老鼠时,第二只老鼠就能“想起”第一只老鼠学过的而它本身从未学过的东西。`   直接刺激脑细胞的研究工作是由加拿大的潘费尔博士开始的。他在为癫痫病患者实施开颅手术时(需切除一小部分脑子),第一次取下了部分脑壳骨。手术之前,潘费尔对打开的脑子进行了全面的电刺激,意识清醒的病人则回答每次刺激后的感觉。在早期的一次案例中,当潘费尔刺激患者脑子的颞叶部分时,病人说自己想起了童年的经历。   潘费尔发现,刺激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所得到的反应都很多,但只有刺激颞叶部分才能产生清晰而集中的记忆感觉。这些感觉常常是很全面的,包括了以往体验过的那些色彩、声音、动作和情感等等。   这些研究中有一个特别值得一提的事实是:潘费尔教授通过电刺激所引发出来的记忆,在正常回想条件下却想不起来。此外,刺激出来的回忆体验要比正常的回想准确、清晰、全面得多。这使得我们相信,一个人在下意识中注意的任何事物都会记录在脑子里,而且这种记录基本是永久性的,尽管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被“遗忘”了。

统计学的起源 篇2

国际数理统计主要有两大学派:Bayes学派和经典学派。他们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经典统计学是基于总体信息(即总体分布或总体所属分布族的信息)和样本信息(即从总体抽取的样本的信息)进行的统计推断,而Bayes统计是基于总体信息、样本信息和先验信息(即在抽样之前有关统计问题的一些信息,主要来源于经验或历史资料)进行的统计推断,与经典统计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利用先验信息。

Bayes统计起源于英国学者托马斯·贝叶斯(Thomas Bayes,1702—1761)死后发表的一篇论文“论有关机遇问题的求解”[31](An essay towards solving a problem in the doctrine o chances)。在此论文中,他提出著名的Bayes公式和一种归纳推理方法。随后拉普拉斯[32](Laplace,P.C,1749—1817)不仅重新发现了Bayes定理,阐述得远比贝叶斯更为清晰,而且用它来解决天体力学、医学统计和法学问题。之后虽有一些研究和应用,但由于其理论尚不完整,应用中出现一些问题,致使Bayes方法长期未被接受。直到二战后,瓦尔德[33](Wald,A,1902—1950)提出统计决策函数论后,又引起很多人对Bayes研究方法的兴趣。因为在这个理论中,Bayes解被认为是一种最优决策函数。Savage,L.J[34](1954),Berger,J.O[2]等Bayes学者通过努力,对Bayes方法在观点、方法和理论上不断地完善。1984年史密斯教授曾预言:“到本世纪末,Bayes理论加上计算机的图示,将成为现代统计实践中最受欢迎的形式。”不论这一预言是否偏颇,但如今Bayes统计日趋成熟,有关Bayes统计方面的研究与著作也越来越多,Bayes学派已发展成为一个有影响的统计学派,打破了经典统计学一统天下的局面。

二、Bayes学派的观点

Bayer学派最基本的观点是:总体分布中的未知参数是一随机变量,用一个概率分布去描述对的未知状况,这个概率分布是在抽样前就有的关于先验信息的概率陈述,被称为先验分布(prior-distribution)。为什么采用概率的形式呢?因为任一未知量都有不确定性,而在表述不确定性时,概率和概率分布是最好的语言。例如产品的不合格率是未知量,但每天都有一些变化,把它看作一个随机变量是合理的,用一概率分布去描述它也是恰当的。Bayes统计就是基于所具有的知识用概率(或概率分布)来度量对一个不确定事件的真实度的相信程度。

Bayes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先验分布问题。例如如何在具体的问题中定出“合适的”先验分布?先验分布是一个纯主观的随意性的东西,那还有什么科学意义?到目前为止,Bayes统计未能提出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确定先验分布的方法,且看来在今后也难以做到这一点,因而,这确实是Bayes统计的一个重大弱点。但在承认这一点的同时应清晰地看到,Bayes学赞成主观概率,并不等于说可以用主观随意的方式去选取先验分布,而是要求研究者对所考察的事件有较透彻的了解和丰富的经验,甚至是这一方面的专家。事实上,对如何确定先验分布Baye,学者作了不少的探讨,并且在实用范围内,对一些常见的分布都已得到了较好的回答。

三、Bayes统计的应用

随着Bayes统计的兴起和发展,Bayes统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经济方面

国外已出版了Bayes统计在经济学的某一领域的应用专著。其中,芝加哥大学的Zellner,A教授是Bayes学派在经济方面应用的主要领导人,东京大学的两位知名学者铃木雪夫和国友直人是日本Bayes统计在经济学中应用的领导人。而在国内,经济界的学者结合我国实际研究“三角债”的博弈理论分析时,把Bayes方法、博弈论和经济学的“均衡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Bayes博弈均衡理论”。

2. 计算机科学方面

Bayes统计在计算机科学中的“统计模式识别”中用得最多,已经使用“修正的Bayes公式”作为开发Prospeetor地质矿藏勘探专家系统的概率推理方法,软件可靠中的L-V模型就是一个Bayes随机模型,从这一模型出发,可以确定软件投放市场的最佳时间,有利于软件生产的质量管理,提高软件产业的经济效益。

3. 可靠性方面

1982年,美国出版了Martz和Walter的专著Bayesian Reliability Analysis。该书系统地介绍了Bayes方法在可靠性中的应用。国内的许多刊物也经常可看到Bayes方法在可靠性方面应用的文章。另外,Bayes方法在可靠性中的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是,美国研制MZ导弹时,应用Bayes方法把发射试验从原来的36次减少为25次,可靠性却从0.72提高到0.93,节省费用二亿五千万美元。

另外,Bayes统计在医学、法律,以及体育运动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它已逐步渗透到现实中的各个领域。它既可以用于质量控制,软件质量评估,核电站可靠性评价和缓慢周转物品的存储问题,又可以应用于水文事件频率的估计,犯罪学不完全记数的估计和保险精算。这里就不一一详述。

4. Bayes方法应用的关键

Bayes推断方法的关键在于所作出的任何推断都必须也只须根据后验分布π(θ|x),而不能再涉及x的样本分布Pθ。例如,在奈曼—皮尔逊理论中,为了确定水平a的检验的临界值C,必须考虑x的样本分布Pθ,这在Bayes推断中是不允许的。但Bayes推断在如何使用π(θ|x)上,有一定的灵活性,例如作为θ的点估计,可用后验分布密度π(θ|x)关于θ的最大值点,也可用π(θ|x)的均值或中位数等。作为θ的区间估计,可以取区间[A(X),B(X)],使π(A(x)≤θ≤B(x)|x)等于事先指定的数1-a(0

摘要:国际数理统计主要有两大学派:Bayes学派和经典学派。越来越多的人支持Bayes学派的观点,其相关思想、内容及其起源、发展和应用,成了在一开始他们就必须了解的内容;同时,越来越多的业余统计爱好者希望能够有比较全面又浅显易懂的资料以帮助他们了解该学科。

关键词:Bayes统计,起源,发展,应用

参考文献

[1]Berger.J.o著.贾乃光译.统计决策理论及贝叶斯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2]Kotz.S著.吴喜之译.现代贝叶斯统计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3]Press,S.J.(1989)著.廖文,陈安贵等译.贝叶斯统计学,原理,模型及应用.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

[4]陈希孺.数理统计引论.科学出版社,1997.

[5]陈希孺.高等数理统计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9.

[6]峁诗松.贝叶斯统计.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7]张尧庭,陈汉峰.贝叶斯统计推断.科学出版社,1991.

[8]张金槐,唐雪梅.Bayes方法(修改版).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探讨设计起源与艺术起源的关系 篇3

艺术的起源

艺术是什么?看似漫不经心的问题却也最不容易回答,就像美是什么,在它不是以一个问题出现在你面前时,你会觉的它从来不是一个问题,甚至它都不能作为一个问题被提出,因为这太简单了。当你看件漂亮衣服时,你认为这是美的;看见一个五官端正、皮肤白皙的女孩,你认为这是美的;或是一个不漂亮的女孩,但她做了一件助人为乐的事情你也会认为她是美的。我们在遇到这些与美有关的具体的事例时, 我们不认为理解美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但在要求你正紧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不免有点茫然。在生活中,有太多关于艺术、美这些抽象概念的具体事例,并且它们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的进化、发展而不断丰富,所以我们对它们并不陌生,但也仅此而以。我们对于艺术的起源、本质,甚至是艺术的定义,迄今为止都还没有一个共认的定义。

当我们要认识一件事物的本质时,我们通常要先弄清它的起源。正如我们研究人的本质时总会先提出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些命题来。只有弄清艺术的起源,才可能认清艺术的本质,才能懂得今天艺术存在的意义。但艺术的源头在哪儿?它离我们不免太过于遥远,我们只能根据一些零星的考古实物进行研究、分析、推理,这其中不免有很多主观上的猜测。19世纪末西班牙北部阿尔塔米拉洞穴艺术和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了原始艺术的存在,壁画上这些形象生动、写实的牛、马等动物的形象是人类至今发现的最早的艺术作品,距今有3万多年。它们刻画精湛,形象生动,科学家推测在此之前一定还存在着更古老的原始艺术。这些原始艺术的发现让我们对艺术起源的认识有了客观的认识依据。因考古发现有限,我们对于艺术起源的探索也充满着限制,相信之后的新的考古成果一定会将艺术的起源再向前推进。

原始人类为什么要画这些画?按照马斯洛理论,人们只有在满足了生理需求之后才转而为精神上的一些高层次的需求。艺术不能吃不能用,还耗时、耗力,这样无功利的东西对于物质匮乏的原始人类显得可是有些奢侈。人们甚至还不能解决吃住问题的时候艺术究竟为什么会发生呢?对于艺术起源的问题历代的哲学家、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对它进行探讨,形成各种各样的观点。主要有模仿说,由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是关于艺术起源最古老的的理论;游戏说,也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巫术说,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提出;劳动说,由俄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提出;表现说,由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弗洛依德提出。

每一种理论都从一特定的角度对艺术的发生作出了解释,但都不能完全说明艺术发生的原因,只能互相补充。但从以上诸多理论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原始人创造的‘艺术,虽具备艺术的形式,却不具备艺术发生的动机。他们对于艺术的思考其实是模糊的,即他们不是为了艺术才进行艺术的。我们可以这样说,艺术是来源于非艺术的。这种非艺术是带有强烈的目的性的,绘画、雕塑、舞蹈等艺术被创造出来,不是用来审美的,实用才是他们创作的初衷。崖壁上的每一个图案、每一种颜色都是一种符号,是具有象征意义、实用功能的。当人类还不能理解、控制大自然的时候,他们就通过想像的方式与之沟通,艺术就是这沟通的载体。原始人对于艺术的理解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艺术有着天壤之别,他们创造艺术的目的不是要去产生能使他们愉快的形像,而是把它作为日常生活中一种有超常规力量的重要实践工具。因此,原始社会时期艺术最重要的是其思想观念和要求;现今我们是看艺术形象能否引起人们的精神愉悦感。

我们只有仔细地分析诸种因素,研究它们之间关系,才能较为深刻地把握艺术起源的问题。不管是哪种理论,艺术的产生一定是因为人们的欲求、需要、意志和情感等,并且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

设计的起源

设计的起源基本与人类的起源同步,要比艺术的起源早上万年,这是因为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艺术从形式上来看是一种纯粹的造型艺术,但它的产生是做为人们的精神寄托的实用目的而开始的,经历了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通过劳动向前慢慢发展的一个历史过程。设计最初产生时只是满足人的实用功能,从发生角度来说,它产生的原因比较明了,它因人类的需求而产生。

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当人类的祖先需要坚硬的器具来砍砸树木或刮削兽肉,就创造了石器工具;因为需要耐高温的容器来烧煮食物,就发明了陶器、青铜器。当然,这些实用工具都是经过上千年、上万年的发展才逐渐被人类摸索出来的。在这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人的大脑越来越发达,双手越来越灵巧,在制造和改进劳动工具的过程中,史前人类的审美意识也在形成与发展,他们对于美的感受日渐丰富和细腻。

设计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人类打制的第一块石器。打制石器是人类最早的造物活动,它最初以“有用性”为目的,原始人最初打制的石器一般是就地取材,从河滩上、岩石区捡石块,打制成合适的工具。早期打制石器只是在在石头的一边敲出或尖或扁的形状来,以满足砍砸刮削等实用功能,石头大部分保留了原有的形状。这时原始人类还没有有意识地对石器进行外观上的造型,以使它具有形式感,完全是以实用功能为目的,石器工具粗笨无定型。到了新石器时代,出现了磨制石器。工具种类越来越丰富,功能分化越来越清晰,石器制作也更加精细,人们还懂得了选择合适美观的石料,比如玉来做装饰物等。这一时期的石器外形根据实用性来加工,并且明显加入了一定的造型意识,石器变的光滑匀称而规整使石器具有一定的装饰性,这时已完全看不到石头原有的形状。新石器时期的钻孔技术也相当发达,一些磨制过的兽齿将其钻孔并串连在一起而制成完全装饰性的项链。这一时期的原始石器开始注重装饰性,这也就使得石器生产进入了工艺生产的层面,而具有了艺术创造的意义。这些生产、生活等实用器具在千万年中不断发展,设计从诞生之初就有着强烈的自身特征,即功能主义特征。原始人类为了更好地维持生命,在长期与大自然的抗衡中,完善了脑与手的合作关系,由最初的直接从自然中获取工具到制造工具,以满足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设计的发生不如艺术的起源那样的神秘,它因为人类的需求而产生。它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艺术起源与设计起源都来自于人类的需求,艺术是源于人们的精神需求,作为人们的精神信托,让原始人类有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勇气去面对未知的世界;而设计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是人类离不开的面包。所以艺术与设计是同源的,都来自于人的需求。

艺术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人的内在的精神冲动,既人们的欲求,需要,意志和情感等,这是一种生命本质的表现。艺术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的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设计是人类通过外在行为,即社会实践活动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人与自然界发生关系,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维持生命。人类的实践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丰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实践的过程中,人的生存条件得到改善,生产力得到提高,人的精神需求包括审美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艺术与设计也随着人的意识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

对于艺术与设计起源的问题以及关系问题的答案还需要我们深入的寻找,这两个问题必然是紧密联系的,并且越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与设计这两者的关系结合的也必然更加紧密。设计在寻“美”的道路上增加了艺术性,像流水别墅,它不只是给人住宿的房子,它更给人视觉上的享受,精神上的共鸣,说它是一件艺术品相信没有人会反对。

对联的起源 篇4

备课人:朱国朝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起源、发展概况及含义;掌握对偶、对仗、对联的区别联系。

2、了解对联的特点;掌握对联的格律要求及写作。【教学重点】了解对联的起源、含义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把握对联含义及特点,会赏析对联,明白对联的写作技巧。【教学方法】双边互动式创造课教学 【教学设想】

对联作为中华民族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文化载体,其含义及特点,甚至最基本的解读,都不为学生所熟知。值此新春开学的第一堂语文课,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含义、起源和特点,学会对联的鉴赏,实在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教学时间:5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之精华。它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它灵活鲜明,雅俗共赏,历来受到人们喜爱。它能写景状物,能抒情言志,能说古道今,能褒贬讽谕。它要求以最少的字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的最浓郁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使人玩味深思,受到教益。

二、激趣:对联故事

(1)古时候,有个人很喜欢附庸风雅。一天晚上,浓云遮月,伸手不见五指。他随口吟道:“黑白难分,叫我怎知南北?” 这时,恰好隔壁的穷秀才来向他借一样东西。听明来意,他让秀才对出下联,方肯借物与他。秀才想了想,脱口说: “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 主人一听,正是佳对,于是高兴地把东西借给了秀才。

(2)五十年代,毛泽东与周恩来在湖南视察工作时即兴吟诵对联,是一段颇具情趣的佳话。据说,有一天,毛泽东和周恩来同车游览长沙市容,车行至湘江橘子洲畔,毛泽东诗兴勃发,提出要与周恩来作对联,并随即吟出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走洲不走”,小车离开橘子洲,直驶市区各处名胜古迹,行至天心阁,恰遇一群鸽子从阁中飞出,周恩来见景立即悟出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副对联作得如此工整对仗,又珠联璧合,足见两位伟人文学艺术功底之深厚。

(3)从前有个少爷,平日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把他父亲留下的遗产都花光了,临近年关,连柴米也没有。除夕夜,这穷困潦倒的少爷写了一副对联自嘲,贴于门口:“行节俭事,过淡泊年。”村上有位老学究读后,慨叹不已,在对联的联首各加上一字,成了:“早行节俭事,免过淡泊年。”

(4)清朝才子纪晓岚更是作对联的高手。有一次,乾隆见纪晓岚闷闷不乐,便问他有何心事。纪晓岚请乾隆猜,乾隆以上联回答:“十口心思,思家思民思社稷。”纪晓岚见皇帝直猜到他心里,非常激动,马上叩头谢恩,以下联道谢:“寸身言谢,谢天 谢地谢君王。”

(5)一书生门对富人家的竹园,故在门上贴对联一幅: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富人见后将竹子全部砍去,此人在对联下各加一字,成: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人一见,干脆将竹子连根挖掉,此人又各加一字,为: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三、对联的起源

对联是由古代的桃符发展而来的。远在周代,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画像,后来直接是名字,分别画或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是对联的萌芽。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五代时,桃符上的神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联语。《茅亭客话》、《宋史蜀世家》均载:蜀后主孟昶曾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子,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一直到明代,人们才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春联之设始自明太祖朱元璋,《簪去楼杂记》记载:朱元璋建都京城后,曾下令“凡公卿士庶门第,须加春联一副”,他也带头写了一副对联送与徐达:“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清代是对联的繁荣期,不论在内容的开拓还是在艺术的成熟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清康熙六十寿辰(1713年)和乾隆八十寿辰(1790年)两次重大庆祝活动是宫廷楹联创作的高潮,对楹联结构的规范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南 怀瑾先生更是将“清对联”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从事清代文学史研究的赵雨先生也认为,“清代的主流文体是楹联”。孙髯的昆明大观楼长联和梁章钜的《楹联丛话》(1840年)是清代楹联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楹联已经成为可以与诗词曲赋骈文分庭抗礼、媲美争妍的独立文体。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人心,楹联也以新的面貌开始复兴。1984年成立中国楹联学会,1985年创办《对联?民间对联故事》,1987年创办《中国楹联报》,地方楹联组织的发展如雨后春笋。从此形成了群众性的对联创作和理论研究新风尚。

第二课时

一、关于对联起源的各种说法

对于对联的起源,楹界对此有多种说法,一般都认为最早的对联是五代时蜀主孟昶的桃符题词。关于孟昶题桃符版事,《宋史·西蜀孟氏世家》、张唐英的《蜀梼杌》、黄修复的《茅亭客话》、梁章钜的《楹联丛话》、还有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识》等都有所载。《蜀梼杌》一书中说,“蜀未归宋之前,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后蜀平,朝廷以吕余庆知成都,而长春乃太祖诞节名也。”个中玄妙,恐非天意。又据《宋代楹联辑要》所载,孟昶花园中有百花谭,兵部尚书王瑶题句曰:“十字水中分岛屿,数重花外见楼台。”这也是我国最早的园林对联了。

但近年有人提出,五代时期除夕题联已成习俗。最早的对联当属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和他妹妹刘令娴所作。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记》有这段记载,说的是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一联于门上:“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妹也作一联:“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虽然联句欠工,但语句皆为骈丽,又题于门上,可以说它们是我国最早载于史书中的对联了。这要比孟昶的那副对联要早四五百年。

不少学者认为,对联的成熟年代应为隋唐。这也是多数人予以认可的说法。梁朝初年,永明体产生以后,只是为对联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而做为一种文学品类,并未形成体系。南朝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它的文学批评巨著《文心雕龙》中虽对“声律”、“丽辞”做过精辟的见解,对诗、骚、赋、乐府、颂赞、祝盟、铭、碑、哀吊、杂文、谐隐、史传、诸子、诸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效十种文体作了详尽的阐述,却未提到对联,这说明对联虽有早于刘孝绰者,但当时并未形成文体,或者并未引起文学家们的关注。但是有不少学者认为,对联产生律诗(五代、唐代)以后,这种说法争议较大,反对者认为,关于对句之间的平仄问题,在唐朝之前已经得以解决,律诗中的句数,用韵相粘的问题和对联并不相干。

二、名联传世

到了隋唐时期,永明体日渐兴盛。一些文人墨客喜欢将一些精彩之笔凝注于对句上,一时形成“摘句欣赏评品”的时风。如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白居易的“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也难。”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在诗人们的参与下,对联艺术得到了弘扬。除白居易外,唐代诗人大都有名联传世。如李白的题湖南岳阳楼联:

天水一色

风月无边

杜甫题写的诸葛亮故居联:

三顾频烦天下事

两朝开济老臣心

骆宾王题杭州观潮亭联:

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

山西太原晋祠贞观宝翰藏有李世民的对联墨迹,为唐太宗御笔亲题:

文章千古事

社稷一戎衣

到了宋代,在门上粘贴对联已是一种普遍的风俗。王安石在它的《元日》一诗中这样写到:“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赵庚夫在他的《除夕即事》诗中这样写道:“桃符诗句好,恐动往来人。”这说明,在当时联语作者已不在少数了。题联的范围也有所扩展,对联已普遍成为名胜古迹、寺庙廊院等处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像寺僧契盈陪吴越忠懿王钱倜游黄浦江时,为碧波亭题联:

三千里外一条水

十二时中两度潮

著名文学家苏轼也为广州真武庙题联:

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耳矣

有降龙伏虎手段,龟蛇云乎哉

到了元代,由于种种原因,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少,现在能见到的只有杨瑞、赵孟�等人的少数作品,如杨瑞的自题寓所联:

光依东壁图书府

心在西湖山水间

赵孟�题西湖灵隐寺联:

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

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元代的对联形式,微妙地在元杂剧中得以运用,如关汉卿的杂剧《救风尘》在结尾处写到:

安秀才花柳成花烛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这也算对联的一种新的形式吧。

对联真正达到鼎盛时期在明清两代。明清时期,统治阶级对骈体文及对联非常重视,还将其列入科举考试之中。因此得中的进士、举人,无人不通应对。由于皇帝垂青,身边大臣无不精研对工,以赢得主子的赏识。因一副对联而改变一个人命运者有之。为此楹风日盛,文人墨客以题联巧对为幸事,访胜寻古之际,不免撰联题字,以壮雅兴。

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在一年除夕之前,传旨金陵等地:“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除夕夜,并亲自微服出巡,以体实情。一次他发现一家未贴春联,问后方知是一阉猪者,不知该怎么将自己的经营内容写进联句。朱元璋听后,寻思片刻,为阉猪者题联曰: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由此可见,朱元璋这位马上皇帝,在弘扬和发展楹联事业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楹联大家,如解缙、唐寅、徐渭、杨慎等,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解缙。

到了康乾盛世,楹联艺术日臻完美。不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水平。康熙也是撰联的高手,他题的镇江金山七峰阁联,便是一副很好的摘句联: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乾隆皇帝是一个喜欢卖弄风雅的风流天子。他每逢出游总是到处题诗撰联,只是被称道的作品不多,只有题于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西暖阁的联写得还算不错,联曰:

燕贺莺迁,乐意相关禽对语;

兰草桂蕊,生香不断树交花。

在清代300年间,涌现了无数楹联高手,如纪晓岚、翁方纲、阮元、郑板桥、俞樾、袁枚、何绍基、孙髯翁、梁章钜等都有杰作传世。在这一时期,对联的范围逐渐扩大,凡是记述、抒情、议论都可入联,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长联形式。孙髯翁所撰昆明大观楼联开历史长联之先河,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张之洞的君山湘妃祠联又长于大观楼联。最长的要属钟云舫的“拟题江津临江楼联”,长达1612字,为迄今为止的长联之最。晚清时期,对联的写作手法有了很大的创新,不过随着语言的变化和白话文、新体诗的出现,长联的平仄要求不像过去那么严格了。由于长联的出现,使得清代的对联在我国楹联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晚清时期,出现了谭嗣同、章太炎、康有为、梁启超、杨度、严复、王闿运、林则徐、张之洞、钟云舫等楹坛高手。随着对联的兴盛和发展,还出现了一些汇集、记叙对联的专家学者,梁章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写的《楹联丛话》等几本专著,给后人留下最宝贵的资料,其他如梁恭辰、袁枚、王渔洋、谭嗣同、俞正燮等人也都有专著传世。

到了民国时期,由于军阀混战和外寇的入侵,中国陷入了苦难的深渊。国无宁日,民不聊生。于是出现了许许多多忧国忧民之作。这之中尤以四川刘师亮为驰名。他于1929年创办《师亮随刊》,颇有影响。他气质洒脱,语言幽默、诙谐,作品讽刺性强,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反响。其他还有冯玉祥、孙中山、柳亚子、郁达夫、郭沫若等,都写过较有影响的名联佳作。

解放以后,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传统文化得以复兴。改革开放的大潮给对联这一古老的文体注入了新的思想内容。全国各地楹联学会如雨后春笋,楹联爱好者越来越多,各地楹联大赛和征联活动纷纷举办。我们高兴地看到,对联发展到今天,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对联这一古老的长青之树,必将在新的世纪中展示诱人的姿容。

第三课时

一、对联的含义

对联,雅一点称楹联,俗一点叫对子,就是两两相对的句子。例如:秀山轻雨青山秀;香柏鼓风古柏香。

三、对联的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则要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 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四、王安石与对联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和“旧符”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第四课时

对联欣赏:

1、名联欣赏(ppt课件展示)

①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②时御天风跨鸾凤,或入碧海掣鲸鱼。——康有为

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④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李苦禅(ppt课件展示)

⑤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 ⑥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明)胡居仁

⑦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刘海粟

2、(ppt课件展示)2005年CCTV春节联欢晚会对联(选录)横批一:盛景争春

(1)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北京)

一江两岸,世博靓申城(上海)(2)朝天门喜迎天下客(重庆)

塘沽港笑纳万国风(天津)(3)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吉林)

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辽宁)(4)雪域春秋扎西德勒(西藏)

天山南北乌鲁木齐(新疆)(ppt课件展示)横批二:世间同春(5)南海风清,讲述春天故事(广东)

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新歌(广西)(6)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山东)

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山西)(7)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湖南)

两千里赤壁,览黄鹤风流(湖北)(8)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河北)

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河南)

第五课时

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

1.请同学们谈谈对对联知识的理解。

请学生说说自己对对联知识的理解,有关对联的内容、形式等方面,能说多少说多少,一条也行。

2.学习对联的基本知识。

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常见的有春联(含节日联)、门联(含行业联)、喜联、挽联、堂联、名胜古迹联、文艺作品联、杂类等。3.(ppt课件展示)对联的基本知识

①字数相等。一般情况下,在同一联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还须注意的是,上下联一般不能出现相同的字。

②词类相当。上下联相应部分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具体地说,就是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副对副,数量对数量,方位对方位。

③结构相应。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动补对动补。

④平仄相对。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平”,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现代对联的平仄要求已没有古代那么严格,但还须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上联末尾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用平声,即通常说的“仄起平收”。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是欣赏、拟写和做好任何一种对联题的先决条件。(还有不理解之处请学生提出)

生活中常见的对联——春联

春联是春节时门上贴的对联。它的内容须体现春节喜庆色彩。除上下联外,还多了个横批,它对上下联内容作了高度概括。横批贴在门楣正中,面对大门,上联贴在大门右侧,下联贴在大门左侧。春联示例: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知识应用

下面可以入联的语句打“√”,不能入联的打“〤”。(必答题,每题10分,每个小组任一人进行判断,并加以修改)

对联的起源 篇5

篇一:对联的由来

对联的由来: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因为它是正月初一,所以它是农历中一年的开始。每到这时,家人团聚,热烈庆祝,称为“过年”。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喜欢写春联,贴春联,用吉祥的语句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愿与期盼,因此,春联就成为了我国节日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了。

春联的历史很悠久,它的前身叫做“桃符”。即用暗红色的桃木削成长方形的木板,在木板上画上两个神像———神荼(tú;)和郁垒的画像,钉在大门两旁,用来驱鬼辟邪,以求吉利。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有位君主叫孟昶(chǎng)。一年除夕时,他心情很好,便让身边的翰林学士辛寅逊在桃木板上写两句吉庆话,想挂在自己卧房的门口。当辛寅逊写完后,孟昶看了不中意,于是提起笔来,亲自写了十个字:“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字虽不多,但这两句话非常吉利。“余庆”就是余福。意思是新的一年又接受新的福气。第二句是美好的节日叫做春节,意味着温暖的春天永驻人间。这十个字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把“新春佳节”四个字巧妙地嵌在了里边。所以当孟昶写完,身边的大臣们都叫好,孟昶自然也很高兴。

从这以后,桃符就逐渐演变成对联,后来桃木又被红纸所代替。一到春节,家家门上贴着鲜红耀眼的对联,喜庆的气氛自然更浓了。

有名的对联:

1、上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下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此联为【明】徐渭所作。上联指年少时好读书却不爱好读书,年老时爱好读书不好读书。

2、上联:独览梅花扫腊雪

下联:细睨山势舞流溪

此联的妙处在于上联急读如音阶:“多来米发索拉西”。下联为方言读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

3、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此联是闻名的方位联。上联是清朝皇帝乾隆所作,下联是 纪晓岚即兴所对。

4、上联: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下联:他年攀桂登月宫必定有我

当代大文豪郭沫若,在童年时就很有才气,而且又调皮,常与友童去偷摘桃子。有一年中秋节与友童在一起赏月时,其友童吟一上联戏笑他道:“。”郭沫若文思敏捷看看中秋圆月即反驳道:“。”对句针锋相对,浅显明快,工整自然。每逢佳节倍思亲。那又圆又亮的中秋月,常使游子望月思乡。

5、北京潭柘寺题弥勒佛

上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下联:慈颜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6、四川眉山三苏祠:

上联:一门父子三词客

下联:千古文章八大家

7、财神庙前对联

上联: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不知给谁是好?

下联: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真是教我为难!

8、千手千眼观音庙对联

上联:菩提今菩提,具大神通,忽现千般千眼

下联:自在观自在,是真佛力,总由一念慈悲

9、倒坐观音庙联

上联:问大士缘何倒坐?

下联:恨世人不肯回头!

10、休闲娱乐场所对联

上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

下联: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拿壶酒来

11、>里面最有名的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当谬误重复一千遍,变成真理的时侯,反而会把真理当成是谬误;当清净的人做烦恼事的时侯,事虽然烦恼,心还是清净。

12、玉兔出行满天春色;山君归隐一路雄风。

13、月里嫦娥舒袖舞,人间玉兔来报春。横批:吉祥如意。

14、坐落在南岳衡山下的南岳大庙里有一座古戏台,古戏台两侧挂着一付据说是古人流下来的对联,我在这古戏台前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这付对联,思忖良久,感觉对联字里行间饱含人生哲理,值得与大家共同来品味。

上联:凡事莫当前看戏不如听戏乐

下联: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

横批:古往今来

15、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横批:国泰民安

16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17、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18、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19、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20、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21、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22、红梅含苞傲冬雪 绿柳吐絮迎新春 横批:欢度春节

23、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横批:鸟语花香

篇二:对联的历史

对联起源于五代,成熟于两宋,鼎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铺垫】

楹联,系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

1、对偶

对偶语句是古已有之的。对偶的实质不仅是语言问题,更是哲学思想问题。我们祖先很早就发现了客观世界存在着对立的两个侧面,提出了阴、阳的学说。如传说伏羲画的八卦里,认为事物的正面为“阳”,反面为“阴”,“男”为“阳”,“女”为“阴”,乃至天地都是“阳气”和“阴气”交合而生成的。“阳”与“阴”便是对偶了。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从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可以看出。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类。至先秦两汉,对偶句更是屡见不鲜。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诗经》,其对偶句式已十分丰富。《道德经》其中对偶句亦多。诸子散文中的对偶句也有很多名句:“满招损,谦受益。”、“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等等。辞赋兴起于汉代,是一种讲究文采和韵律的新兴文学样式。对偶这种具有整齐美、对比美、音乐美的修辞手法,开始普遍而自觉地运用于赋的创作中。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有:“击灵鼓,起烽燧;车按行,骑就队。”

2、骈偶

骈体文起源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骈体文从其名称即可知,它是崇尚对偶,多由对偶句组成的文体。这种对偶句连续运用,又称排偶或骈偶。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评价骈体文是“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像王勃的《滕王阁序》,除了“磋乎”、“呜乎”等九个字外,其它语句都是对偶;而且所有对偶句都讲究字的平仄关系,读起来声调极为和谐。对偶语句虽然出现很早,但像王勃那样有意识地注意对偶句中词语的平仄关系,则发端于南北朝。这又是对联格律化的一个重要条件。

3、律偶

梁代诗人沈约的音乐造诣极高,他运用音乐的感受能力分析语言,创造了四声八病之说,用平、上、去、人四声互相调节的方法融人诗歌创作中,为格律诗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唐代格律诗就进入了全盛时期。一般的五、七言律诗,都是八句成章,中间二联,习称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句式、平仄、意思都要求相对。这就是标准的律偶。总之,这种诗律化的对偶句是对联产生的必要条件。

【起源】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后蜀广正二十七年的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因平日善习联语,故趁新年来到之际,忽然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以试才华。群臣们各自写好一幅,耐心等待审查。孟昶一一看过,均不满意。于是他就亲自提笔,在“桃符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一幅最早的春联。梁章钜在(楹联丛话·自序)里说:“楹联之兴,肇于五代之桃符。孟蜀‘余庆’、‘长春’十字,其最古也。”

【发展兴盛】

宋代以后,中国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北宋诗人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过年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从此,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进入清代,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民国时,刘师亮讽袁世凯一联:“袁世凯千古;中华民国万年”。上联‘袁世

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华民国’四个字是“对不齐(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篇三:对联的来源与发展

【对联的来源与发展】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对联即“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简介】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韵味无穷,篆隶楷草行诸体,或以雄沉劲健、雍容端朴见长,或以俊秀潇洒、温婉流丽为胜,皆给人陶然兴会的雅逸美感。对联则字句凝练,整齐精严,联语字数四言至多言不一,以五、七言律诗及八言文句体为常见,内容涵盖丰富,几诗词、格言、警句、谚语乃至白话文皆可,典丽琳琅,文采映耀,实为照 人眼目、字字珠玑的篇章。因此,将书法与对联融为一体,翰墨之中品味美文的诗情哲理,词句之间赏观佳书的风神韵致,诚然是人文艺术的完美体现。古往今来,书家乐以此酬应赠答,文人好将此雅悬斋壁,当是其书文双美、艺趣相生的魅力,令人为之钟情而历久不衰。

【分类】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

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格式】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古人把上、去、入三声归为仄声一类,与平声(阴平、阳平)相对。上举杭州西湖岳坟联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节奏相合。节奏是由停顿形成的,上下两联在哪里停顿,有几处停顿都应当吻合。如杭州西湖岳坟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上

下联的节奏都是二字一顿、二字一顿、三字一顿,节奏完全吻合。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往细里说,颜色词要对颜色词,量词要对量词。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结构相应。上下联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五.最好不要重复出句的字眼。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三声)、去声(第四声)。

例如:

妈 麻 马 骂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简单说,在普通话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吸来江水煮新茗;

卖尽青山当画屏。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按古四声则是,吸来江水煮新茗;

仄平平仄仄平仄

卖尽青山当画屏。

艺术起源的认识 篇6

艺术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的,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通过用物质媒介塑造形象来表达思想情感。精神的展现,创造力的发挥,对永恒的追求。但对于艺术的起源是个无法解开的“斯芬克斯之谜”。

艺术的起源总是离不开人类留下的最古老的遗迹,这时艺术便被附上了思想。正如格罗塞所说的:“艺术的起源,就在文化起源的地方。不过历史的光辉还只照到人类跋涉过来的长途中的最后一段,历史还不能给予艺术起源、文化起源以什么端倪。”早期的思想、艺术都反映了基本的生存活动与意识表达的紧密关系,这就是研究艺术起源的起点。

关于艺术的起源有许多的说法。例如:古希腊的“模仿说”、德国的“游戏说”、英国的“巫术说”、奥地利的“心灵表现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劳动说”等。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的说法是因为艺术的表现形式的复杂和艺术概念的模糊指向。

表现说被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是原始人类的特有的情怀的表达与交流史。人们通过自身的表现来展示人生的愉快与否和人们的情怀表达与交流来促成艺术的发生和发展。人们通过不同的艺术形象来传达,使别人也能体会到同样的情感。表现和交流是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特征,艺术是表达情感的工具,但不能就此可以说是艺术起源的全部。

巫术说是西方关于艺术起源的理论中最有影响、有势力的一种观点。巫术说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表现为对事物进行象征的植入。第二阶段,表现为生命愿望物化后再提高象征的意义,在这里,人的本质力量表现为观念的、精神的。巫术通过模仿、虚拟再现和体验捕猎、战争现场,以期获得与大自然的斗争胜利的神秘力量。

游戏说有它自身的合理性,在远古人类的各项活动中与艺术最接近的就是游戏活动在结构或复合功能上艺术与游戏都有着惊人的相似点。游戏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艺术的超功利本质,尤其是对于原始抽象图案、原始舞蹈的解释指明了一条方向。

模仿说是最古老的一种说法——艺术起源于模仿。模仿是人类维系其生存的一种基本手段。模仿说把艺术的源头追溯到人类不同于动物的本能即模仿的本能。模仿对人类作用是巨大的人类的劳动、知识和文化都是模仿而来的。

劳动说艺术起源于劳动,劳动创造了人,为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前提。

语言起源的探索 篇7

在理解语言起源问题的时候, 首先要把人类一般语言活动的起源问题和各个具体语言的起源问题区别开来。前者指的是人类怎样地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语言, 人类怎样地开始说话, 开始运用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体现思维的工具。它既属于语言学的问题, 又属于一般人类历史的问题。各个具体语言的起源问题指的是某一具体语言的产生的过程。它属于语言学的问题。研究一般语言活动也要参考各个具体语言的一般情形, 不能没有任何语言学的知识而去回答这个问题, 研究具体语言时人们也要联系运用这种语言的人民的历史来进行探讨, 这个问题的探讨, 除了语言学的知识之外, 还要有人类文化史、人类学、一般心理学、思维发展史、社会发展史的知识, 作为探讨的依据。只不过是由于彼此的侧重点的差别。高名凯在《语言论》中认为人类一般言活动的起源问题和各个具体语言 (如汉语) 的起源问题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 把它们混为一谈是错误的。19世纪的某些历史比较语言学家的某些错误的语言理论正是这种混淆的结果。例如施来哈尔 (Schleicher) 在断言原始印欧语是有机的屈折语, 汉语是孤立语的时候, 认为孤立语是最古或最原始的人类语言的状态。其实, 各个具体语言的特点只是各个语言的历史, 与各该语言的起源问题有关, 与人类一般语言活动的起源不是一回事, 不能用具体语言的起源问题去解释人类一般语言活动的起源。 (下文中所提到的语言的起源即是人类一般语言活动的起源的简称)

笔者认同高名凯在《语言论》中的观点, 认为人类就是在劳动的条件下, 受到劳动的推动, 才创造语言的, 这是对人类语言起源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问题的唯一正确的理解。[1]319对人类创造语言的条件作深刻科学解释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恩格斯在其著名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特别阐明劳动在人类产生语言活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劳动使人类祖先有创造语言的需要, 劳动一方面使人们在共同的协作中有彼此交际的必要, 另一方面又使人们有进行思维, 形成思想, 使劳动能够得到更好的成果。然而, 只有需要还不能创造语言, 使语言得以产生还要有抽象思维的能力和发音清晰的能力。这又是劳动所起的作用。恩格斯认为人猿的直立行走使其肺和声带进化, 其意识也随着发展。可见, 劳动决定了创造语言的先决条件, 使语言的创造成为可能, 因为它促使了人的抽象思维能力的产生, 它促使了人的发音器官的完善化, 使用为语音和语义的结合物的语言有产生的可能。

语言是在人类社会劳动的需要和创造的条件下产生出来的, 它同时也可能有个前身。大家知道语言是第二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显然是从第一信号系统发展而来的。对高名凯在《语言论》中的阐述, 语言应当是第一信号系统中以声音为刺激物的具有交际作用的部分发展出来, 两者之间有历史的继承性, 笔者持认同的态度。同时高名凯在《语言论》中也对第一信号系统及第一二信号系统之间的关系作了阐述, 人类祖先的第一信号系统包含的范围很广, 任何的感官所形成的形象都可成为第一信号系统的刺激物。第二信号系统是在以形象为刺激物的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它是第一信号系统的“飞跃”。[1]327可见, 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之间有联系和区别。前者以形象思维, 后者以抽象思维, 在交际作用上也有质的区别, 并且, 该阐述暗示, 语言不是所有的第一信号系统全部演化而来的。而作为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一方面是以言语动觉或言语听觉为物质刺激物, 一方面则与抽象思维连系在一起, 以代表概念的意义作为这刺激物的中心内容。

学者们对语言的起源问题曾经有过种种的臆说, 往往是由于他们把语言产生的条件和语言是由什么发展而来的混为一谈。如语言起源于摹声, 起源于感叹或表情的喊叫, 起源于伴随劳动的喘息, 起源于歌咏, 都是对语言活动起源于何者的问题加以回答的, 语言活动产生于社会公约, 产生于个人感情的冲动, 产生于交际的需要, 产生于请求帮助的需要等等, 这些则是对语言活动产生的条件的问题的解释。在这里暂且不谈他们单个是否是完全正确的对产生条件或由什么发展而来的回答, 首先他们不合理的地方是以各自的部分作用代替了语言起源的整体, 具体来说, 就是混淆了语言产生的条件和由什么发展而来的。

上述提到的各种对语言产生的条件的解释也并不能准确阐明语言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 各自都有它的弊端。列弗尔玛特斯基评价卢梭等人的“社会公约说”并不能说明语言产生的条件, 因为还没有创造语言的人们显然不能进行商谈。[1]314表达感情更不是语言产生的条件, 动物、初生儿童也能表达感情, 但他们没有语言。仅仅有交际的需要也并不能创造语言, 动物有交际的需要, 但它们没有语言,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找到许多有需要而未能创造适应这需要的东西的实例。而提出语言产生在请求帮助条件下的是迪雅蒙, 认为语言只是在劳动中为了进行破、切、打碎、杀、毁等动作而请别人来帮助时创造的。[1]314可以明显看到劳动过程不能只是这些动作, 而重要的是在劳动过程中对客观事物加以认识, 彼此交换有关进行劳动的各种意见, 迪雅蒙没能解释劳动在人类创造语言中所起真正作用。

上述提到的各种对语言是由什么发展而来的解释也并不能准确阐明语言是由什么发展而来的。摹声说认为语言起源于原始人类对客观事物的声音摹仿, 感叹说认为语言起源于感叹。[1]320很多学者都提及过摹声说, 如柏拉图、赫尔德、奥古斯汀、巴格特等, 但它们各自的摹声观点却不一样。但高名凯在《语言论》中确定, 任何语言中都有不少的摹声词。[1]325在这里的问题是是否语言起源于人类的祖先的所有的一些摹声活动?高名凯在《语言论》中说, 一部分摹声是语言某些成分的来源, 因为这种摹声原先是以声音为刺激物而具有交际作用的第一信号系统的组成部分。所以可以得出结论, 一部分语言成分显然是从摹声来的, 但这只是语言中的极少的部分, 不构成语言的主要部分。而感叹说或表情说也有很多学者提及过, 如卢梭、赫尔德、洪堡特和斯坦达尔, 和摹声说一样, 最后得到结论是一部分感叹或表情的号叫是语言某些成分的来源。但是诺埃利的语言只是在劳动过程中由于肌肉的活动而发出的伴随劳动的喘息的声音所产生的结果是完全不理性的, 因为首先伴随劳动的还有人体的其他部分的活动, 如手足, 为什么不发展成语言呢?再者, 动物也能发出喘息的声音。叶斯柏森所说的歌咏论也不能说明语言起源的问题, 在大自然的压迫下, 原始人显然不能像叶斯柏森这样一个清静的学者似的追求娱乐。

对于语言的起源, 有的语言学家则更具体地说, 语言起源于手势或身势。此理论原是某些资产阶级语言海陆空家所提出的主张, 德国的心理学家温曾经在他的一些著作里详细地论述手势语的理解。他不但认为语言直源于身势语或手势语, 并且认为手势语是先有的, 有声语言是后起的。[1]321马尔也有类似的见解。但他们俩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因为手势不能发展成语言, 它不是以声音为刺激物的, 虽然由于抽象思维的产生, 原先的各种形象思维都可以概括成抽象思维, 而作为抽象思维的担负者的语言的声音刺激物又是和其所有的感觉有联系的, 原先的各种感觉器官所接受的刺激, 可以和声音的刺激物联系在一起, 但是它们本身却并没有变成语言的刺激物。笔者认同高名凯在《语言论》中的结论, 语言起源于以声音为刺激物的、具有某种交际作用的第一信号系统的一部分, 是人们在劳动的条件推动下发展而来的。

摘要:语言起源于以声音为刺激物的、具有某种交际作用的第一信号系统的一部分, 是人们在劳动的条件推动下发展而来的。

关键词:语言起源,条件,发展,假说

参考文献

北京“胡同”的起源 篇8

构成“胡同”这个双音词的两个语素“胡”和“同”在该词中不能单独解释,至于古人有解释为“胡人大同”的,纯属望文生义。目前学术界所公认的解释则让人大跌眼镜—汉语中的“胡同”一词源于蒙古语中的“水井”。此说 广为有关的史书、辞书采用,如《北京史·元代的大都》(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史》编写组,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说:“当时把巷道称为通或胡同,是蒙古语‘水井’之义。”又如《汉语外来语词典》(岑麟祥编著,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说:“胡同[蒙hottōk]原是‘水井’的意思,后转用来指城镇中的小街巷。”《汉语外来词词典》(刘正琰编著,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版)也说:“胡同hú tong小巷,又作‘衚衕’,[源]蒙gudum。”

“胡同”源于蒙古语“水井”的解释,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北京的胡同固然有“××井胡同”之类的名称,但还有许多用官署名、王府名、学校名、集市名、人名、树名等命名的胡同,汉语的“胡同”与蒙古语的“水井”二者之间并无必然的渊源关系,蒙古人为什么要把小巷称为“水井”呢?

著名语言学家张清常教授在《胡同及其它·北京街巷名称所反映的北京旧貌》(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一书中对“胡同”为什么源于蒙古语的“水井”是这样解释的:“(胡同)我假设它是个来自蒙古语[xuttuk],大致是hudug这样的音,原义水井的借词。”原来如此!说白了就是因为汉语“胡同”的读音与蒙古语“水井”的读音相似,于是乎就假设“胡同”来源于蒙古语的“水井”一词了。两种语言中的两个词读音相似,有的可能有渊源关系;有的则仅仅是巧合,二者事实上风马牛不相及。

笔者认为“胡同”一词源于我国南方的方言“火(lòng)”(火巷)。

“胡同”古代写做“衚衕”,“衚衕”是元代的词语,常见于元杂剧之中,如佚名《孟母三移》中说:“俺串去来。”又如关汉卿《单刀会》中说:“直杀一个血。”明·沈榜在《宛署杂记·街道》(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中就明确指出:“本元人语。”后来因为“衚衕”的笔画太多,写起来太麻烦,就简化为“胡同”了。明·张自烈在《正字通·行部》(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年版)中说得明白:“今京师巷道名,或省作胡同。”

说元代的“衚衕”一词起源于“火”,有根据吗?当然有,笔者发现明代学者谢肇在《五杂俎》(中华书局,1959年版)一书中说得明明白白:“闽中方言:‘家中小巷谓之弄。’《南史》:‘东昏侯遇弑于西弄。’弄即巷也。《元经世大典》谓之‘火’,今京师讹为‘□’。”“火”一词又作“火巷”,这是因为“衚衕”与“巷”二字相通,清人翟灏在《通俗篇》卷二四中是这样说的:“‘□’实古字,非俗书,特其音义皆与‘巷’通,为与今别耳。《元经世大典》有所谓‘火’者,注云:‘□’,音弄。盖今音乃自元起。”

既然元代的“衚衕”源于“火”,那么城市中的小巷为什么以“火”称呼呢?难道这些小巷真的与“火”有关不成?确实如此!其实这所谓的“火”是南宋开创的,《宋史·赵善俊传》说:“(赵善俊)知鄂州(今湖北武汉市武昌),适南市火。善俊……开古沟,创火巷,以绝后患。”书中用了一个“创”字,说明“火巷”以前没有,是赵善俊首创的。我国古代的建筑大量使用木材,一旦发生火灾,鳞次栉比的房屋顿时成为一片火海,赵善俊所创建的“火巷”实际上是为了防止火灾蔓延、起防火隔离带作用的小巷。这一创举对古代大城市的意义不可低估,它在古代消防设施简陋的情况下,可以把火灾的范围大大缩小。

关于元大都街巷的建制和名称,元末熊梦祥所著的元大都地方志《析津志辑佚》(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一书中写道:“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通。”上文曾经引用过的《胡同及其它》一书认为这“通”即“胡同”:“元末熊梦祥《析津志辑佚》说‘大都’的街巷有‘二十九通’。通就是胡同最早的写法。”笔者不禁心生疑惑,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游记中所描述的雄伟壮观的元大都难道仅仅有29条胡同不成?退一步讲,我们姑且承认这29条“通”就是胡同,那数目是“通”13倍还多的384条“火巷”指的又是什么呢?

北京的胡同数目在历代不断增多,明后期嘉靖年间有1200多条,清光绪年间有1800多条,民国时有3500多条,解放后曾经达到过4000多条。如此看来,元代大都的384条“火巷”应当是“胡同”的数目才对。

元大都的规划出自当时大儒刘秉忠之手,他的规划完全遵照儒家的学说。从上述记载中元大都有“火”来看,刘秉忠在设计元大都的蓝图时采用了南宋赵善俊所首创的城市防火隔离带——“火巷”。元人所说的“衚衕”即指“火”而言,后来“火”之说逐渐消亡,被由“衚衕”简化而来的“胡同”取而代之,一直沿用至今。

上一篇:在水务集团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下一篇:论文《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