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2024-06-27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1篇)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篇1

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和国内改革、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聚精会神、一以贯之地抓党的建设,创造性地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最重要的责任,是进一步把党建设好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最关注的是两大问题:一个是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使党始终成为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一个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奠定强大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严峻考验。江泽民同志鲜明地指出,不管世界格局和力量对比将怎样变化,对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要进一步把自己的党建设好,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好。面对改革开放特别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新情况,他强调,执政党的建设和管理,比没有执政的政党要艰难得多。越是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越要加强党的领导、抓好党的建设。这一条任何时候都绝对不能忽视、绝对不能放松,否则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同时,他强调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使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形势的发展,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提出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就是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13年中,党中央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一系列决策。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在党的建设总目标的指引下,全党深入开展了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活动,在全国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集中教育活动,在全国农村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建立和完善党的各项制度,深入开展了反腐败斗争,党的建设出现全面推进、深入发展的良好局面。与时俱进,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党建理论江泽民同志在深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同时,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他指出,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两大历史性变化,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发生的重大变化的清醒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他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重要思想,既坚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又使我们党深深扎根在中华民族之中,自觉地肩负起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保证党的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继续前进。━━他指出,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把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持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实现党的最低纲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指出,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要重点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壮大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同时,要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这一重要思想,既坚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又根据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实际,正确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重大问题。━━他指出,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篇2

面对新形势, 要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以提高执政能力为核心, 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机制、增长新本领;必须坚持加强队伍建设, 着力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学习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必须坚持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真正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活力, 全面开展学习创新、班子建设、党风廉政三项建设。

一、抓好学习创新, 提高认识, 重点提升创新能力, 切实增强领导集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 着眼于创建学习型班子、学习性机关, 全面树立创新意识, 努力通过“四抓”, 实现“四个增强”, 做到“三个结合”, 提高创新能力, 确保在武装思想、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三个方面取得新成效。

首先抓认识, 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把领导班子学习与解放思想、理清思路结合起来。制定学习计划, 确定每月的学习主题, 保证一个月至少学习两次。定期召开班子例会, 交流思想, 协商看法。召开中层领导干部献计献策会、全体人员会等一系列会议, 找准问题, 分析原因, 提出解决办法。围绕区上整体部署, 按照强化“两种能力”的要求, 明确“两条主线”即“以创建学习性机关为主线, 锤炼多种能力;以精神文明创建为主线, 丰富各项活动, 提高凝聚力”的工作思路.

其次抓方法,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把领导班子学习与推动机关作风建设结合起来。坚持把自学和集中学习作为基本形式, 采取边学边议、专家讲座、专项调研等灵活多样的形式, 开展学习活动。通过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党员民主生活会和干部民主生活会的方式, 发动领导班子、党员干部、广大职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合理化建议, 切实促进了机关作风建设.

再次抓制度, 增强领导班子学习的规范性。建立健全学习制度、签到制度、请销假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局长办公会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做到“组织领导、学习对象、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效果”五落实, 使领导班子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最后抓成效, 增强创新的针对性, 把领导班子学习与搞好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本着“在工作中学习、以学习促工作”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以外出参观学习、聘请专家讲课、班子轮流授课等方式, 切实提高了学习和创新的自觉性、责任感。同时, 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把工作任务层层分解, 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 狠抓工作落实, 不断解决新问题、新矛盾。从而真正实现了“抓学习促提高、抓机制促成效”, 在各项重点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抓好班子建设, 强化责任, 着重提高领导艺术, 确保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各项任务的落实。

坚持以领导班子作风建设为重点, 狠抓班子思想政治建设, 带动全局干部职工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的转变, 有力地推动全局工作的发展。

首先强化班子思想政治素质, 夯实作风建设的理论基础。着重于增强四种意识:一是大局意识。在制定政策、处理问题时, 做到既促进经济发展, 又稳定社会, 保持全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二是服务意识。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为人民服好务, 尽好责。三是求真务实意识。坚持从实际出发, 勇于探索, 大胆实践, 突破难点。四是争创先进意识。争创一流精神风貌, 争树一流工作作风, 争建一流干部队伍, 争干一流工作业绩目标, 自加压力。

其次突出班子整体能力的提升, 筑牢作风建设的基础。一是抓好学习培训, 提高班子成员业务素质。做到每月有专题, 每周有内容, 形成制度。二是抓好调查研究, 提高决策能力, 亲自参与调查研究。三是抓好落实, 让政策发挥最大效益。实行了重点工作落实督查制度, 重点从时限、数量、标准、责任、效果五个方面确保上级重大决策和局党组、局长办公会决定事项的贯彻落实。

再次发挥表率示范作用, 构筑争创先进的动力平台, 形成“一把手”带动班子成员, 班子成员影响全体干部职工的联动效应, 始终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引导全体人员利用业余时间掌握与本职业务有关的党建、法律、公文写作等业务知识, 实现学习理念的“三个转变”, 即在学习目的上, 实现拥有知识向拥有能力转变;在学习态度上, 实现阶段性学习向终身学习转变;在学习方法上, 实现学习什么向学会什么转变。

最后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在为群众办实事中努力转变作风。一定要增强执政为民的理念, 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心怀爱民之心, 恪守为民之责, 多办利民之事, 善谋富民之策, 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针对群众办事难的问题, 从建章立制入手, 规范工作程序。针对群众反映的服务态度问题, 从健全监督机制入手, 完善配套措施。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从为群众办实事入手, 努力塑造队伍的良好形象。

三、抓好党风廉政, 真抓实干,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树立党的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理论创新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篇3

用马列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是我们党获得事业成功的基本经验

马列主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革命的实践又是对马列主义的新发展。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80多年的奋斗历史反复证明,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理论建设都是党的基本建设。在我们党发展的历史上,每次重大转折关头的思想解放和事业进步,都是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取得的。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的危难关头,我们党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并以此为指导,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走上了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经过十年“动乱”,我国国民经济陷入崩溃边缘的历史关头,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党中央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决策,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关头,党中央提出了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指导思想,从而实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突破。与此相反,在我们党发展的历史上,也有过由于理论指导错误而造成重大决策失误,给党和人民事业带来严重损失的沉痛教训。民主革命时期,我党所犯的“左”倾错误;十年“动乱”时期,我党受影响所犯的极左错误,都是由于指导思想出现偏差所致。由此可见,科学的理论指导,对正确制定和执行党的路线起着决定作用。这个科学的理论就是发展着的马列主义,就是中国化的马列主义。

不断提高理论创新能力,是探索和掌握党的执政规律的主要途径

当前,加强党和国家机关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理论创新,并有与之相对应的政策和措施。正确政策的制定,正确措施的采用,有利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掌握。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过程也是我们认识执政规律的过程,执政实践是对处理具体问题规律的概括和升华。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在于在实践中把握和解决执政过程中所遇到的重大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认识和适应握执政规律,创新理论。这样才能实现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推动党的执政实践不断深化和发展。毛泽东同志在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时指出:“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正如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一样,执政规律是关于执政全局的规律,只有加强理论建设,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才能深化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这就迫切要求我们提高理论性思维和理论创新能力,对蕴藏在执政实践中的规律进行求真务实的理论概括和总结提升,把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对重大现实问题从全局上进行理论思考和战略思考,使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更深刻、更全面、更系统。

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

加强党的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包括执政能力建设理论在内的理论创新,既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需要,也是马列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根本要求。江泽民同志指出:“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要使党和国家的发展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否则,一切新的发展都谈不上。”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发展时期,新的实践、新的情况、新的问题要求科学理论的指导,只有加强包括执政能力建设理论在内的理论建设,才能针对面临的重大问题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才能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才能提高干部的思想理论素质和领导水平。这样,才能切实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落实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心得体会 篇4

邵阳市教育局孙利发

通过市教育局的集中、分散学习和研究《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有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的理论文章,我比较好的领会了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的精神,我认为这是我党开始对政治体制改革宣战的一个信号。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作为中心议题,并作出决定,意义重大深远。我们一定要从时代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执政能力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三大历史任务的现实需要。

进入新世纪新时代,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条件下,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的现实需要。

从国际局势看,政局正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谋求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整个世界处在大变动之中,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天下并不安宁。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我们党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做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牢牢掌握主动

权。

从国内来看,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改革和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新世纪三大历史任务还任重道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使我们面临着新的困难和压力。这都要求我们党要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从我们法院的情况来看,也同样如此。改革开放给我们渝中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今日的渝中区已成为全市最具经济魅力的区域之一。但是,和周边城市先进地区相比,我们仍处于次发达状态。地区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经济发展之间的竞争,渝中区要加快发展,有赖于渝中区各级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提高。

二、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

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民族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在我们党成为执政党的同时,也就承担起振兴中华民族,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历史责任。我们党成为执政党,由于地位和环境的变化,党的功能、目标、任务、活动方式、与国家的关系等等,与执政以前相比,都有了根本的不同。执政党不同于革命党,它要执掌政权、履行执政职能,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治国理政的本领和水平。党执政以后,一方面使我们党有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同时也使党面临着被权力腐蚀的危险,容易滋生脱离群众的现象,滋生贪图

享受和消极腐败现象。党越是长期执政,拒腐防变的任务越是艰巨。因此,对于执政党来说,必须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尤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既是一个伟大创举,又是一个全新课题。因此,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党要有更高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有更强的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三、大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要求。

我们党在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长期实践中,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在实践中锻炼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强。党的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在执政能力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党的执政能力的发挥,只有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有效地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由之路。从世界范围来看,最近二三十年来,政党执政的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各国执政党都在思考如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巩固执政地位的问题。引人注目的是,在世纪之交,世界上一批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失去了执政地位,其中包括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在内,促人深思。世界上一些执政党丧失政权的原因尽管十分复杂,情况各不相同,但不重视执政能力建设,不能正

确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不能有效解决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脱离群众,失去民心,这些则是共同的。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篇5

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下面我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提出几点意见:

一、潜心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夯实乡镇党委书记执政能力的素质基础。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和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我们不懂得、不熟悉、不精通的东西越来越多,即使是过去懂得和熟悉的知识也有一个不断更新的问题,对乡镇党委书记执政能力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古人就把“修身”提到了“治国”、“平天下”的高度,“修身”我的理解就是提高自身修养和自身素质。试想,“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因此,作为乡镇党委书记要潜心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夯实乡镇党委书记执政能力的素质基础。不仅要重视政治理论学习,还要有针对性地学习经济、法律、科技、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学习反映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知识和作好工作所必需的一切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自身素质,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带头学习、思考、研究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将书本知识、政策文件转化为思想、理念和实践能力,在研究问题、把握大局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并带动一班人,打造学习型干部队伍。好范文版权所有

二、着力培养驾驭全局的能力,一把手在班子中担当指挥者、决策者的角色,必须提高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作为书记,主要职责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总揽全局”,就是要立足党的工作和乡镇全面发展大局,集中精力抓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把好政治方向、大的决策、人事安排、开展宣传教育、维护社会稳定、领导群团组织,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协调各方”,就是要从整体推进工作的需要出发,统筹安排好纪检、组织、宣传、政法等方面的工作,使之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因此,必须吃透上情,摸清下情。平时无论工作多忙、事务再多,也要挤出一定时间到一线去了解情况,对乡镇方方面面实情做到心中有数,还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以便作出科学判断和决策。

三、着力加强班子建设,在增强凝聚力、战斗力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部门工作能否干好,一把手的作用固然重要,但是仅靠一把手单打独斗,没有班子成员及干部职工的支持配合,工作也是绝对干不好的。因此,增强党委政府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是做好农村一切工作的关键。抓好班子建设,首先要从党委书记做起,树立良好形象,影响、带动、凝聚一班人,形成战斗力强的领导集体。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以身作则,切实做到作风民主,当“班长”而不当“家长”;做到善抓全局,总揽而不包揽;做到正确集中,果断而不武断;围绕发展配班子,立足事业用干部,以能力评高低、以实绩论英雄、以功过定取舍,真正把干事有功的人用起来,让创业有成的人留下来,建设一个高素质的班子队伍。

三、在工作实践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作为一把手,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始终面向一线,敢于接触矛盾,善于亲自解决问题和突破发展制约,通过自己的努力,带领一班人抓协调、抓服务、抓落实,在工作一线磨练意志、锤炼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查实情、出实招、求实绩,在工作实践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1.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从以行政命令、催种催收、大包大揽等行政推动方式,向以制定发展规划、完善基础设施、维护市场秩序、健全配套服务等方式转变,从只会抓传统农业向善于抓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城镇建设等转变,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当前我国处于加入WTO后的第三个过渡期,面临着国际资本向中国转移和国内沿海发达地区企业向中西部进行梯度转移的历史机遇,我们要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千方百计地引来项目,借助外力发展本地经济。

2.在与时俱进、锐意创新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开动脑筋,将没有利用的资源资产利用起来,将低效利用的资源资产高效利用起来,着力盘活闲置资源,怎样盘活资源资产呢?比如着眼规模经营。以农村土地为例,就必须通过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培植种植大户、养殖大户、龙头企业。

3.在应对复杂局面,建设和谐农村社会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社会关系包括群众的利益关系处在大调整之中,利益主体、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等日益多样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也接踵而

至。作为书记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把落脚点放在亲民、安民、富民上,充分体现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色。要在克艰攻难、解决百姓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乡镇党委书记,作为一个地方的领导者,作为几万人口的“父母官”,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我向来认为,官是一种位,也是一种责,占其位当负其责;官是一种权,也

是一种职,掌其权当忠其职。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在这个岗位上,我们要十分珍惜、倍加努力,决不把在乡镇党委书记的岗位上任职当作“镀金”,决不躺在过去功劳薄上,得过且过,而要再立新功;争做大胆改革的实践者,不做因循守旧的太平官。牢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好“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庄严承诺。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篇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是在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努力奋斗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对于全面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的意义。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站在时代和战略的高度,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继承和创新、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的结合上,深刻分析了我们党治国理政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系统总结了我们党55年的执政经验,明确确定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决定》贯穿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满了改革、创新、求实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当前,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学习和贯彻好四中全会《决定》。这就要求全党同志首先要充分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我们党执政55年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在实践中锻炼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强,党的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任务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不完善;一些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适应时代变化、顺应人民要求,认真解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经验表明,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确保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不断巩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就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更好地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党执政以后的全部活动都是通过执政来展开的,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要体现到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上来。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才能保证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和压力同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又是长期的战略任务。我们一定要从国际国内形势和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高度深化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自觉性和坚定性。各级党组织都应当按照中央的统一要求,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学习《决定》,全面贯彻《决定》,做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各项工作,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篇7

一、强化执政意识

执政意识通俗地讲就是掌权意识, 就是要牢牢抓住手中的权力不放松的意识。我们党作为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当然要有执政意识。手中有权, 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 把党的政治主张变成具体的实践, 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本质上是强调共产党手中权力的永固性。但是民主政治的精髓在于它从来不承认存在着一种单独的, 不受任何限制的权力。因此, 站在民主政治的背景下来审视执政意识, 至少有两层含义: (一) 权力与责任是相伴而生的, 离开权力谈责任, 或者离开责任谈权力都是不可思义的。执政党掌握了权力, 同时也就意味着承担了责任。执政后的中国共产党员必须负起执政的责任, 努力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促进人民利益的实现。 (二) 从“我们是负有责任的执政党”这个前提出发, 执政就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是掌握权力和控制着强制性力量, 或者就是由党来发号施令。责任是一种使命, 是执政党在实践政治主张过程中, 为促进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利益的实现而自觉自愿付出牺牲的精神。因此, 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必然是执政本身的一种内在需要。对于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 如果执政意识中还没有认识到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是执政本身的一种内在需要或者就是执政本身的一部分, 那就恰恰暴露了执政意识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总之, 强化执政意识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前提,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首先要强化全党的执政意识。

二、探讨执政规律

不同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所产生的执政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这表明, 执政是一门学问, 是有规律可循的。执政的科学性, 归根到底是要看执政党是不是把握了其中的规律。党的执政能力就是把握执政规律, 按执政规律办事的能力。

所谓规律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 和必然趋势, 规律的基本属性是它的客观性, 相对人的主观意志而言具有不可抗拒性。所谓执政, 就是政党对公共权力实施占有和运用的行为。据此, 可以说, 所谓政党执政规律, 就是执政党在控制、运作和行使公共权力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反映政党政治本质和必然性的法则和客观要求。

中国社会正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 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机遇前所未有, 挑战也前所未有。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深化对执政规律的研究具有特殊意义。但是, 在对规律的态度和认识上, 确实存在一些偏差, 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我们在理论上的深入探讨, 以至在实践中屡屡发生违背规律的事情。历史的经验表明, 执政党是否按规律办事, 不仅关系到执政党的地位, 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发展, 社会的稳定, 人民的福祉。所以, 一个对人民负责的政党, 一个负有民族复兴伟大使命的政党, 首先应当是一个认真研究执政规律并按执政规律办事的政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必须重视对执政规律的思考与研究。

三、扩大社会认同

简单地讲, 执政就是对公共权力实施占有和运用的行为。而公共权力的运作有两个基本的层面, 即掌权者与公众。这就涉及到公众对掌权者的执政地位、执政能力认同与否的问题。而公众对执政党的执政地位与执政能力的认同恰恰是党执政的根基所在。执政本质上讲是一个人心工程。执政有两个重要环节, 首先是获得权力, 这是执政的前提;其次是巩固权力, 即获得权力后, 继续谋求获得人民的支持, 以便继续执政、长期执政。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 由弱到强, 最后成为执政党, 说到底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然而, 新时期, 新形势下, 如何提升、扩大社会对党的执政地位与执政能力的认同, 却是一个紧迫而重大的课题。宏观上来看, 影响公众对党的执政地位与执政能力认同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利益分配。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分化出了许多新的阶层和利益群体, 这些阶层和利益群体诉求不同, 利益获得方式以及利益获得的多少也不相同, 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他们对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的态度。要扩大、提升社会对党的领导水平的认同, 必须在利益分配上作出进一步调整, 使每一个阶层和群体的根本利益都能在党的政策层面得到相对充分的反映。这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也是扩大、提升全社会对党的执政地位与执政能力认同的根本途径。2、自身执政能力。党的执政地位与执政能力能否最大限度的得到社会认同, 还在于党的执政能力本身, 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应当看到新形势新任务下, 我们党的领导方式和领导体制以及党的作风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溥弱环节,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的执政成效, 最终的结果也必然会影响到社会对党的执政地位与执政能力的认同上。3、党的形象。公众对党的执政地位与执政能力的评价是以公众心目中党的形象为基础的, 因此党的执政地位与执政能力能否得到社会认同与党的形象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整体上讲, 在公众心目中党的形象是好的, 但也必须看到, 腐败现象和某些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作风问题对党的形象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严重损害了党的利益和形象。扩大提升公众对党的执政地位与执政能力的认同, 必须加大反腐力度, 切实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只有党的形象得到社会认同, 才能使党的执政地位与执政能力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四、改进执政方式

执政方式是指执政党控制国家权力的手段、途径和方法的总称。政党要控制国家权力, 通过行使国家权力达到自己的目标, 这是政党政治时代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 用什么样的手段, 通过什么样的途径、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有效地控制国家权力, 使国家权力朝着希望的方向前进, 而且这个方向又与社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 都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任何政党都想有效地控制国家权力, 借用国家权力做自己的一番事业。但是, 从实践的角度看, 执政党的命运是不一样的。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 是党的执政方式的不同。从这个角度可以说, 一个党是不是有执政能力, 很大程度上是和这个党采用的执政方式密切相关的。

执政方式表现为一整套的体制和机制。所以, 执政方法的研究, 最终要落到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研究上来。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 为这一探索指明了方向。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篇8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主持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会第四次学习讲座时说,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是加强中共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中共的执政水平的重要内容。中共的执政能力体现在管理国家的各项工作之中,包括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引导和推进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以宽广的眼界和开放的心态,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高度重视科技的重大作用,清醒了解中国科技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实行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为中国科技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和环境条件,是中共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具体体现。(洪 声)

判断是否贯彻科学发展观5条标准

国院务国资委党委书记李毅中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指出:如何判断国资委领导干部和中央企业负责人是否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应对照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标准来衡量:第一,是否坚持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了通盘的考虑;第二,是否着力解决好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第三,是否明确了中央企业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发展定位,在中长期发展中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第四,是否坚持了以人为本,贯彻“人才强企”战略,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五,是否对中央企业建立了完善的业绩考核体系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方 强)

国资委提出中央企业收购的5点监管要求

针对中央企业涉及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收购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国务院国资委日前下发通知,提出了5点监管要求:一是中央企业收购活动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严格遵守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关规定,对于钢铁、电解铝、水泥等当前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严格控制的行业的收购活动必须在事前报国资委;二是中央企业境外收购活动,企业在上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前应获得国资委同意;三是按照“突出主业”的原则,中央企业收购活动应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四是对拟收购对象要进行规范的资产评估、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合理确定收购价格,对拟收购对象涉及的债权债务、土地划转、职工安置分流等事项要依法妥善处理;五是不鼓励中央企业之间相互对拟收购的同一对象进行竞购。(姜 鸿)

商务部拟出台汽车产业配套政策

据悉,国家商务部下在制定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其中包括汽车贸易政策、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二手车市场管理规定等。有关专卖店之间最小间距的问题、汽车经营主体资格问题等,届时都将有一个确定性的要求。(刘建国)

审计国企“一把手”将成为重点

国家审计署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网络通讯集团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神华集团公司、中国通用技术(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和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共9家中央管理的重点骨干企业进行审计,目前进展稳步,审计报告可望在年内形成。其中,对企业“一把手”的经济责任审计将成为此次审计的重点内容。(张维维)

价格反弹至明年1季度将回落

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综合处处长陈秀芝介绍,此番价格反弹,主要是钢材和化工产品明显上涨的拉动。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主任蔡进预计全年生产资料销售规模将超过10万亿,增长幅度将达到18%左右。全年市场价格增幅高于去年水平已成定局。考虑到国际市场变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预计全年价格总水平涨幅在10%-12%之间。他认为,从当前市场走势分析,明年一季度以后,生产资料市场增长将回落到15%以内,市场价格增幅也可保持在一位数内。(王 飞)

摩托车行业整合只待时日

据环球资源发表的一份“中国摩托车供应商的生产能力”的资讯报告显示,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非法制造商以劣质产品充斥市场所引起的价格战成为加速市场整合的主要原因,因此摩托车行业整合只待时日。中国目前有10家摩托车制造商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5%,其年增长率为30.5%,而整个摩托车行业年均增长率为17%。一旦整合,不少地区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摩托车制造企业将退出行业。这种整合不单限于中国制造商之间的整合,还包括日本公司和中国制造商之间的整合。(徐可珂)

物价上涨是否迎来利息上调?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8月CPI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5.3%,这已经连续三次超过红色警界线,其中粮食价格上涨31.8%,油脂价格上涨22.5%。如此凶猛上涨的粮油价格还会持续多久?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市场与价格研究室主任王学庆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虽然物价走势说明,宏观调控面临艰难选择,但是,12月物价仍有可能回落,预计明年初CPI指数在1%-2%左右,通货膨胀压力并不很大,此时加息未必对宏观调控有所裨益。(施 乐)

铝材将在今年后可能出现短缺

日本三菱商事轻属部门主管近日表示,铝市在过去三年的过剩之后,2004年之后可能出现短缺。预计今年全球原铝需求增长7.3%,供应则将增加3.7%,供应缺口为40万吨。预计全球铝市场在2005年和2006年仍将供不应求,但随着新项目提高产量后,在2007年供求将趋于平衡甚至供过于求。(朱秀文)

国企重组地产涉资逾1800亿元

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187家中央企业旗下的房地产公司将面临大规模重组,其涉及资产将达到1800亿元。国资委在3个月前发布的《关于中央企业房地产业重组有关事项的通报》中提出,要整合中央企业的房地产资源,并“根据本企业发展战略,可与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中国保利(集团)公司、华侨城集团公司等5家企业联系,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研究有关重组问题”。国资委有关人士表示,在有关部门提交的建议方案中,有整合并创建一家大型房地产集团的提法,这个大型房地产企业的资产总额将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位居全球最大房地产商行列。(税 容)

中国将在2005年底全部开放广告市场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王众孚表示,中国将兑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到2005年底将全部放开广告市场,中国广告传播业的国际化程度将会更高。到目前为止,全球前10名的广告公司已全部在中国设立了合资公司。(陈 一)

中国必须超越蓝领社会时代

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只能是“世界加工厂”?只能充当“蓝领社会”?在前不久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竞争力论坛暨中小企业竞争力高峰论坛上,专家们就此展开了辩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曹和平认为,根据现代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一个产品在市场上超过11%的市场份额,就有了定价权利。可是中国作为“世界生产车间”却不具备定价的产业构成。国资委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认为,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只能当“蓝领社会”。因为在今天“世界工厂”的结构分布中,中国不是世界产业调整中的领先力量,只是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转移出来的一部分,在原创领域中的竞争力还非常微弱。他说,现在13亿中国人口中有8000多万文盲、几亿科盲,低素质人口比重过大,已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沉重负担。所以在短期或者是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只是一个“蓝领社会”,只能当“世界工厂”。(南 楠)

“人”是投资者最看重的

在前不外举办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的“创业投资论坛”上,著名投资公司专家解析了投资的理由以及投资取向和投资趋势,投资者看重的并不是很多创业者认为的技术和创意,而是团队和人。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副总裁章苏阳说:“我们投资最主要是投人,第一是投人,第二是投人,第三还是投人。” IDG有过非常成功的投资案例,包括携程、搜狐、金蝶、易趣、腾讯等,但章苏阳也坦言,自己的前3次投资全部失败,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看准人,“投资不仅仅是纯粹投技术,重要的是机构和团队。所谓机构就是大齿轮和小齿轮之间能够比较协调地工作,创造出一种动力。”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基金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黄晶生则给出了一个明确的比例:“创业过程中,管理团队占50%,市场占30%,产品占10%,还有10%则是运气了。”他也坦言,在3~5年的合作过程中,投资者和创业者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碰碰,而他的经验则是在投资之前双方要吵一架,看看对方的反应。(李 论)

我国急需精神分析师

目前我国的精神分析专业人员十分稀缺,获得国际承认的精神分析师几乎为零,即使是较低层次的分析性心理治疗师也严重不足,仅以上海为例,全市不到100名。有专家指出,在一般人群中约有5%——10%的人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在西方国家,一般每2万人就拥有一名心理治疗师。而治疗师需经过6年——8年的研究才能成为精神分析师。(赵树生)

全面禁用塑料购物袋已在云南迪庆见效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篇9

话题背景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一项党的历史性战略任务,应该落实到每位党员身上。机关党员是党员队伍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掌握着一定的权力,直接参与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因此,他们政治上是否坚定,党性是否坚强,作风是否正派扎实,业务能力是否过硬,能不能真正执政为民、廉政奉公,直接关系党和政府在群众中形象和威信,关系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因此,机关党的建设,特别是重要领导机关党的建设始终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机关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精神面貌、工作作风是好的,但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不能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甚至有些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这样一些现象:一是理想信念动摇。少数党员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改变,以致有的还违法乱纪,腐化堕落。二是执政为民的意识不够强。少数党员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官”念浓厚,作风飘浮,官僚主义严重,脱离群众;有的对待群众简单粗暴,无视群众的反映和要求。三是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得过且过,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比贡献、比业绩,只比升迁、比待遇。四是能力差。思想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不高,依法行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尽管这只是个别现象,但在群众中却造成很坏的影响。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好,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威信,直接影响党的执政成效,影响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在机关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就是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切实转变作风,提高执政本领,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理想信念、“三观”是管总的东西,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决定了机关党员会以什么样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来对待工作。一般来说,机关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面对的考验、经受的诱惑很多。要使自己能够经受住考验,能在各种风浪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站稳立场,就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且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作为机关党员,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思想政治领域的矛盾和斗争仍然非常复杂,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进行“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一刻不曾停止。在推进改革开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我国的社会生活也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由此带来社会思想政治领域出现不同要求的复杂局面。如果我们政治上不坚定,思想上不清醒,对违反四项基本原则、与党的方针政策唱反调的错误言论、错误观点麻木不仁,听之任之,势必影响党和国家的发展大局。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机关党员具有先进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对机关党员来说,在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的同时,还要十分注意加强党性修养,增强拒腐防变意识。以身作则,廉洁从政,是机关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品格,也是党和人民对机关党员干部起码要求。“物必自腐而后虫生”,“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机关党员必须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增强免疫力,提高自觉性。拒腐防变意识,是一种“拒”“防”并重的意识,机关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同各种~现象进行不懈的斗争。只有不断强化公仆意识,强化廉洁从政意识,牢记共产党员的理想追求,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要牢固树立“为人民谋利益”的服务意识。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对机关党员“为谁工作、为谁服务”问题的最好回答,是对机关党员“公仆”角色的准确定位。在现实生活中,有的机关党员在群众面前摆出“父母官”和“主人”的架子,无视群众的利益,出现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这事实上颠倒了“公仆”与“主人”的关系。机关党员必须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手中的权力,做到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作为机关党员,要清醒地认识到,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受人民的委托管理国家、行使权力;机关党员还要时刻提醒自己,无论职务多高,无论级别多高,都是人民的公仆;手中拥有的权力,是人民的权力,而绝非个人的特权,它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而不能用来为个人或者小集团牟取私利。因此,必须自尊、自重、自爱,自觉遵守党纪法规,正确使用手中权力。另一方面,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因此,机关党员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必须把对上级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要时刻保持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现在,机关一些党员习惯于坐办公室,习惯于发号施令,去群众中了解真实情况少了,真正沉下去搞调查研究少了,把过去同人民群众结成的鱼水关系淡忘了,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东西自然就多了起来。党中央对此一再强调,“要深刻认识和汲取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教训,从严要求党员和干部”。因此,机关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牢记我们党克敌制胜的法宝,多到群众中去,多到实践中去,‘多呼吸一些清新空气,多感受一些生气勃勃的群众实践,把为人民服务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要切实提高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十六大对全党提出的一项新的要求。十六届四中全会又专门讨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问题,并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明确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党的执政能力需要每一个党员尤其是机关党员来具体体现。按照《决定》提出的“五种能力”,即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的要求。机关党

员提高执政本领,应在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要切实增强执政意识。执政意识是一种高度自觉、高度成熟的阶级意识,集中体现为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阶级责任感;体现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体现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而无私奋斗的政治自觉。提高执政意识就必须系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研究总结我党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学会用正确的、辩证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在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下,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准确的方向,同任何错误言论作坚决的斗争。二是要全面提高素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创新,在知识创新、知识更新速度空前加快的新形势下,机关党员要适应形势变化,担负起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艰巨任务,一天不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天不学习各种新知识,都有可能“过时”、“落伍”。根据形势对机关党员知识的要求,当前机关党员还应该认真学习经济、科技、管理、法律、历史、哲学知识。通过学新经济知识,提高对经济形势的分析能力和水平;学法律,增强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学科技,提高依靠科技手段办公的水平,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三是要增强战略思维能力。机关工作岗位要求机关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具有相当的管理才能和领导艺术,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必须学会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善于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辨别政治是非,把握正确方向。要能够统揽全局,驾驭复杂局面,善于~远瞩、系统地思考问题。通过把握关键环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推动良性发展。四是要增强协调能力。协调能力是机关党员必须具备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一方面是要善于处理好同群众的关系,坚持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善于把党的意志与群众意志统一起来。另一方面是要善于求同存异,寻求合作,善于团结力量,形成统一战线,共同为党的事业奋斗。五是要提高驾驭和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小平同志指出,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建设领导机关作为指挥经济建设的“指挥部”、“服务部”,其成员必须努力研究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自觉遵循客观规律,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六是增强开拓创新意识。无论是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工作内容还是方式方法,都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进步、形势的发展,既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又要有突破,有新进展。尤其要善于开展调查研究,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前瞻性。

浅议加强县级党委执政能力建设 篇10

中共***县委书记 ***

从党的十六大把执政能力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到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标志着新世纪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入新阶段。县级党委深刻认识和深入贯彻这一纲领性文件,对于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完成地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巩固地方党的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

一、加强县级党委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第一,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执政理念的新要求。胡锦涛同志在去年七一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如果缺乏对执政理念的深刻认识,执政能力建设必然是盲目的、糊涂的。这就要求我们党在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时,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时,必然要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我党的方针政策、制度措施的标杆和尺度。第二,是科学发展观对执政实践的新要求。党的十六大明确了我国新世纪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部署、特别是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我(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党能不能率领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全面完成这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是新世纪、新阶段对我党执政实践的新检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推进改革和发展。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然赋予其科学发展观的新内涵。第三,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执政环境的新要求。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尤其是美国妄图独霸世界和我国坚持多极化的战略格局,必须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际形势的快速变化、国内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生活的日益更新,使我党面临一个全新的执政环境。最近,媒体对城市拆迁、农田征用、环境污染、安全生产方面的报道,都对地方党政工作思路、工作方式,提出新的要求。这是我们落实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决定的具体部署中,新旧制度、规章矛盾冲突而必然要出现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在这一新的执政环境下,进行制度创新,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二、提高领导水平领导能力是重点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容丰富,《决定》从十六大的精神中进一步概括为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对国际局势处理国际事务等五种能力,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要完成这五项任务、达到这五种能力,对我们县级党委的领导干部来说,就必须要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而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的提高不是抽象的、空洞的、或者模模糊糊的要求,对领导者有高于普通党员的责任和要求,就必须要有制度上的保证,要有法规意义上的“强制性”。第一,学习方面,增强党性修养,完善和加强党内民主生活制度和对领导干部的培训制度。我党历来重视学习,通过不断学习,夯实领导水平和能力的基础。新世纪初在全国县级班子开展的“三讲”活动,首先就是一个学习活动,对于提高党的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和领导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学习上应在两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一方面进一步加强班子民主生活会。重点对地方党委贯彻中央方针、维护人民利益方面的重大决策、重要工作的剖析,举一反三,达到提高领导者、领导班子认识水平、工作水平的目的,避免民主生活会走过场。另一方面加强和改进党校培训制度。现在县委书记进入中央党校学习培训,体现了中央对县委书记的关怀和重视。党校应该以学习中央的方针政策规章、研究解决重大和普遍的经济社会问题为主。还要加强党校特别是基层党校的建设,县级党校可改办为省市党校的分校。第二,纪律方面,完善党纪规章,加强党内监督。当前国(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内外形势对我党长期的执政地位、执政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除了领导干部通过学习、培训加强思想政治素质外,更重要的还是要有规章制度作保障。中央于去年底同时向全社会发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我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制度创新的一个新里程碑,是党的机体健康、完整、党的事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重要保证。第三,政绩方面,制定和完善科学的考核体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现在党委政府考核指标多,涉及发展稳定、党内党外各个方面,几十上百个。现在县里税务、工商、国土、质量药品监督、交通警察等执法部门都上收了,银行、电力等也市场化了,这样,许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的指标及其部门,该我们管、该重点考核,但我们没有管理权;而以市场为主,该市场管的,也参与进来考核,因此,亟需制定符合党政领导管理实际的、科学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使考核和奖励制度起到激励领导干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作用。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篇11

一、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需要

我们说,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是保持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只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不竭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戴,归根到底,也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地位。离开这一条,党的执政能力无从谈起。因此,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引导党员干部始终以人民公仆的高尚情怀、服务群众的强烈意识、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赢得职工,凝聚职工,把党的领导与职工当家作主有机结合起来,始终与职工保持荣辱与共、水乳交融的血肉联系,从而把党的方针、政策、路线有效地贯彻落实到企业最基层,让企业职工感受到党的正确领导和改革发展的成果,进而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群关系、干群关系问题,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程中所应发挥的、也能够发挥的重大作用。

二、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党的执政能力,从一定意义上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处理人与物之间关系的能力和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这两方面,说到底都是一个人的问题。处理人和物的关系涉及到人,需要提高人的文化文明素质,增强人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处理人和人的关系,则工作的对象直接是人。党的执政能力在本质上主要体现做人的工作,而人的一个本质特征就在于他的有思想、有意识、有能动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恰是做人的工作,所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就会使其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发挥作用。

首先,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作用。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功能。作为党的执政能力的体现,思想教育能力帮助企业职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职工认识和把握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活动发展规律,使职工学会更加自觉地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处理问题;思想教育能够帮助人们提高精神境界,确立正确的规则意识、道德观念,学会以正确的方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其次,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作用。人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都是一样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从来不否认物质因素在激励调动人的积极性方面的作用,恰恰相反,我们所致力于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那种把人的能动性仅仅归结于物质欲望满足的结果而否认精神激励作用的认识,同样是站不住脚的。爱国主义激情,可以使一个人在必要时为国家利益献身;对本职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可以使一个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始终坚守岗位,尽心尽职;廉洁自律的精神情操,可以使一个人面对各种利益毫不动心;等等。执政党要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不断发展,应充分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在激励方面的作用,这是我们动员职工的重要途径。

第三、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作用。政党执政,必须用科学的执政理念、正确的纲领路线来号召民众,凝聚人心,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在自己周围。然而科学的执政理念、正确的纲领路线,不是自然而然地就能深入人心,为群众接受、所理解、所拥护的,要借助许多中间环节来实现。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把党的执政理念、党的纲领路线,通过宣传、讲解、说明传递给职工,使职工理解它、接受它、认同它,以保证职工的思想与党的主张、目标一致性,达到团结职工凝聚人心的目的。另外,思想政治工作在传播爱国主义教育、党的优良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公民道德建设等活动中,也都发挥着凝聚人心的作用。

三、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创造必要条件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的方方面面,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习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给全国人民绘制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这些变化了的情况,认真研究新的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方法,总结新经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新的更高的要求,企业应在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中有所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才能使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从而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创造条件。

第一、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思想观念上创新。

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关键在改进,出路在创新。创新的关键是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突破传统思维定势的观念,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增强预见性、主动性、针对性。党的十八大指出:“到二○二○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确立了新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新的思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观念创新,就要按照“十八大”思想要求,坚持党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探索方法。思想政治工作要突出科学性原则。要以科学的态度解释和回答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解疑释惑、激励鼓劲的作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以适应时代、形势发展的需要。

第二、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教育内容上创新。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在思想教育内容上,必须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干部职工思想情况,宣传企业发展与提高职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内在联系。在满足需求中既要坚持先进性,又要体现出适应多样化层次的工作特点。切忌空洞说教,真正深入基层,到各班组、各车间了解掌握职工思想变化情况,实事求是是地确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如:针对企业改革发展中干部职工思想上存在的不适应,应着力宣传企业发展的趋势、形势、目标,让人人扛指标,人人担责任,牢固树立“企业靠我发展,我靠企业生存”的进取意识和竞争意识,引导和教育职工着眼企业改革发展大局,化解矛盾,消除顾虑,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在安全生产的管理, 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安全生产的全过程,教育引导职工树立安全无小事,事故可防可控、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的思想意识,使思想政治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正达到知情、明理、鼓劲的作用。

第三、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方式方法上创新。

要想使思想政治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就得不断在形式上求新、求变,改变过去集中大型的俯视教育形式向小型、灵活、多样的平视疏导方式转变。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增强生动性,就必须认真分析,研究掌握新时期干部职工思想活动与变化的规律。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形式上要突出融入中心,发挥优势,增强服务意识作用,在服务中确立新型的工作模式,突出“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把满足干部职工的需求放到重要的位置。一是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日常生活工作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二是结合当前干部职工思想多元化倾向,要突破传统简单说教的局限,有针对性因人因事进行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形式与内容结合上体现及时、得体、有效。三是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引导作用,丰富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搞好文化激励和心理调适工作,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在创新方式上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单项教育向多项灌输、疏导转变;二是从被动应付向主动预防转变;三是从单独说教向解决实际问题转变,利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多种场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确保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在创新中富于新内涵。

总之,加强和改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适应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需要,要不断探索规律,提升科学性,在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不断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加强。

上一篇:巧舌如簧的意思及造句下一篇:武汉市安全资料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