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内涵建设

2024-07-25

强化内涵建设(精选8篇)

强化内涵建设 篇1

强化内涵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医院大发展

——嵩县中医院2009年工作总结

充满挑战的2009年已经过去,我们经历了各种复杂局面的考验,今天相聚在这里,隆重召开中医院2010年工作会议,回顾总结2009年的各项工作,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肯定成绩、查找差距,以新起点、新环境、新思想、新跨越的新思路,安排布置2010年工作,确保医院的各项工作有新的发展。在此,我谨代表中医院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向参加今天会议,并长期关怀和支持我院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

一、医院概况

嵩县中医院属二级甲等中医院,新院经过历时两年时间的全面建设,于2009年3月28日实现整体搬迁,现占地面积20亩,总投入4500万元,分工作区、后勤区和生活区,建设业务用房23000平方米,分11个病区,设职能科室8个,目前在职职工379人,卫技人员310人,中级职称85人,高级职称10人,固定资产6000万元,设置床位310张,09年床位使用率达96%,年门诊量182440人次,住院9342人次,业务收入实现35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8.5%,创历史新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卫生局的关心指导下,我院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力求突破,争创一流,以深化医院管理年和增强医院内涵建设为主体,突出中医特色,围绕“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理念,把立足大发展、瞄准高目标作为发展动力,坚持创建人文医院和和谐医院的发展目标,将医院的文化、质量、安全、服务、费用、降耗、纪律形象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落实到位。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整改,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全面推进医院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医疗安全得到加强,差错纠纷明显下降,全年无发生一起医闹事件。学科建设成绩显著,新业务开展广泛,医院综合运行能力明显改善。在年终举行的全市中医医院质量考评中,获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省爱卫会授予“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称号。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我院今年工作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全院上下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开展“一切为了病人,争当患者贴心人”为主题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态度,起到了有力的推进作用。广大职工把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出来的政治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作好本职工作的巨大力量,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树立医院品牌意识,大力弘扬医院文化

内涵建设作为2009年的中心工作,成效显著。我们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职工,以正确的舆论引导职工,以先进的典型鼓舞职工,以高尚的精神塑造职工,着力提高全院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操守,努力增强爱院如家、爱岗敬业、服从大局和团结协作的责任感,不断提高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在临床科室开展“三面红旗”活动,护理部开展人性化服务,用一个微笑拉近人、一个问候温暖人,以患者无小事为原则,在我县率先开展为病人洗头、洗脚、剪指甲等人性化服务。定期召开病人家属座谈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以便于工作的改进。为熔炼团队、超越自我,我院组织中层人员到西峡进行拓展训练;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改变观念、拓展眼界,组织医政、护理部、综合办、后勤科、保卫科等科室负责人到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参观学习,对临床人员、非临床人员、护理人员分别召开专题会议,切实查找差距,促进工作。聘请博士、专家来院授课,通过爱岗敬业教育,让职工把一切为了患者的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自觉改进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以高效、优质、温馨、亲切的医疗服务感动患者,留住患者,唤起了职工们的职业感和自豪感,激励全体职工自觉弘扬医院精神,维护医院形象,为完成医院的各项工作发挥聪明才智,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强化质量管理意识,提升医护质量

1、继续全面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医疗质量工作,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不断提高医疗整体水平,对质量管理制定了明确目标及任务。本多次召开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专题会,使职工对医疗质量工作的认识上到一个新的高度。医疗安全意识大大增强,各职能部门按要求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并加强管理。医务科工作人员坚持每周五天下科室督查医疗质量工作,建立了院科两级质量管理体系,各科室均成立了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制定了科室质量管理方案,明确了管理目标,并逐月检查总结上报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每月通过检查,用通报形式反馈各科室医疗质量工作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责令科室限期整改。

2、坚持依法执业,规范医疗人员的诊疗行为。我院严格按照上级部门核准的科目和范围执业,医师外出会诊和外聘人员到我院会诊,严格按照“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执行。对新招聘大学生,尚未取得执业证者继续实行医师签字背杠制度,严格履行在执业医师指导下的诊疗工作,并限期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否则,将予以解聘。3、2009年我院共存档病案7891份,甲级病案率95%,治愈好转率97%,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7%,入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6%,上级医师指导优良率100%,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6%,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中医诊断准确率95%,处方书写合格率>90%。

4、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重点落实医疗质量核心制度。加强首诊负责制,对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病历书写、护理文写书写、分级护理、处方管理、临床输血管理、知情告知文书、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及医疗安全等方面进行考核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处理。

(四)加强护理目标管理,提升护理整体运行质量

1、为全面控制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护理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计划,落实每周六天下科室检查制度,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督导,每月由护理部牵头,各病区护士长参加,抽查40—50份病例,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评价。针对不达标项目,认真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并以通报形式反馈全院各科室,促进我院护理质量合格率不断提高。全院基础护理合格率92%,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87%,病区管理合格率95%,常规器械消毒合格率93%,急救物品完好率100%,文书合格率90%。全年无护理病发症发生。

2、全面落实护理各项工作制度和职责。护理部每周对各科核心制度落实情况、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和考核,认真从细节上下功夫,使制度落到实处,人人都能以各自的岗位职责约束自己的工作。

(五)加强三基培训,规范临床工作

按照年初计划,医政科、护理部组织全体医、护、技人员每月进行一次业务学习,有讲稿、有签到、有记录。全年理论考试4次,共参加人员520人次,合格率和及格率达99%。科内每月两次业务学习从未间断,并有记录、有笔记、有签到、有讲稿,使我院的学习气氛有很大提高。

(六)突出中医特色,加快人才培养步伐

1、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它系统的理论体系,独特的治疗方法,确切的临床疗效,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我国卫生事业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我院作为中医医院,把中医专科的建设,视为医院生存发展的方向。明确中风科、颈肩腰腿科、肿瘤科为重点专科,各专科聘请省、市专家长年坐诊,指导临床工作,与洛阳正骨医院建立友好协作关系单位,规划设立汤剂医嘱单。今年又投资40余万元,建立了中药炮制室和中药煎药房,强制医师开中药方,住院病人每天必须由中药汤剂或中药制剂,聘请我县有较高知名度的两名老中医,充实门诊工作,突出了中医院的中医特点,提高了中医治疗率。

2、作为一个医院,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是医疗市场竞争下最关键的条件。根据医院的发展状况和需求,在现有人才的基础上,本着以内部培养为主,外部招聘为辅的原则,有计划的培养和招聘专业技术人员逐步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2009年引进本科毕业生5名,外聘省、市级专家8名,选送25名医务人员到国家级、省级医院深造学习,极大程度的提高了人员整体素质,扩展了业务范围。

(七)加大设备投入,积极开展新技术 1、2009年医院搬迁后,我院投入800余万元新增大型医疗设备40余台件,0.4T核磁共振、双排西门子螺旋CT、数字胃肠机、500ma X光机、高压氧舱、血液透析机、立体定向X光刀、高频热疗机、射频消融装置等设备,为我院大发展夯实了基础。

2、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和事业发展的需要,整合细化临床医疗科室,新增设颈肩腰腿疼科病区和肿瘤科II病区两个病区、美容整形科和透析治疗中心两个科室。各科室踊跃开展新业务:麻醉科开展深静脉置管,彩超室引进介入超声新技术、开展微创治疗囊肿及自动快速活检新业务,胃镜室开展无痛胃镜检查,CT室开展高压注射增强新项目,妇产科开展可视人流术、臭氧治疗术等新业务,填补了我县医疗界空白。

(八)以科学的管理机制,加强医院职能科室管理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制度管理,重点从财务管理、药房及药库管理、医疗设备和耗材管理、办公后勤管理入手,在保证临床科室监督服务职能的同时,做好自身管理。

1、劳动纪律、全员形象、卫生环境长抓不懈,指定一名班子成员具体负责此工作,对职工上下班时间、在岗情况、签到情况、人员形象、环境卫生、请假制度的落实等工作全面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到通报处理。

2、后勤人员改变工作作风,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严格落实后勤工作制度、物品购进制度、保管制度和发放制度。人员进行细化分工,明确职责,保证了“三下、三通”服务,促进了一线工作的开展。

3、为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经济审计审查领导小组每月25日定期对财务、药库、药房、收费室、后勤等与经济相关的科室进行审计审查。内容包括药品采购、财务制度执行情况、各科室的收费合理性、药房药库的制度落实情况,对有违犯制度者,按照规章坚决予以处理。

4、药事管理委员会严格药品的采购、保管、发放程序,定期询价,随时掌控质量,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对药品及卫材进行公开招标,实施阳光采购,保证患者用上安全、经济的放心药。在日常工作中,严防各类药品出现丢失、霉变、失效等现象,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率。

5、司法鉴定所工作再上台阶。投资10万余元建成一所标准化司法鉴定所,业务用房面积50余平方,通过省司法厅验收达标。全年共完成司法鉴定300余起,由于成绩突出、工作规范,被评为“09洛阳市优秀司法鉴定所”。

(九)农卫站工作

1、农合工作

坚持服务和监督相结合的方针,完成全年出院兑付800余万元;完成2010年城关镇33924余人的筹资工作,参合率达96%;完成全年非自然疾病出院调查工作,不予补助金额达17万余元;坚持逢月深入病区检查制度,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解决,下发通报达12期。本在县乡定点医院机构评比中排名第一。

2、农卫工作

(1)免疫规划工作:在县疾控中心的正确指导下,完成全年12次的冷链运转工作,累计各种疫苗接种人次达19545人,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完成两次甲流疫苗接种,接种人次达3522人;完成1次乙肝查漏补种工作,接种人次达5521人。

(2)传染病控制工作:重点是全力一赴做好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防控工作。据统计,发现并治愈手足口病62例;甲流防治坚持排查报告制度,完成对5名甲流密切接触者的正规管理工作。加强传染病的监测,全年上报各类传染病296例。按照上级要求,圆满完成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任务。

疾控工作在全县年终工作排名中荣获第二名。

(3)基妇工作:首先是按照省厅标准完成2009年14个卫生所标准化建设任务;其次是抓好妇保和儿保工作,落实好降消项目,全年无高危孕产妇死亡现象。在全县妇幼工作排名中荣获第一名。

(4)卫生监督工作:在抓好经常性、规范化监督外,主要是坚持学校食堂检查工作,保证学校食堂符合标准、饮食安全。全年无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十)彰显公益社会责任,发挥公共服务职能

1、沉着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今年手足口病及甲型H1N1疫情发生后,医院立即启动医疗救治紧急预案,投资20余万元建立发热门诊、传染预检分诊点,对来院患者进行认真登记和体温监测,对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在救治过程中,广大医务人员不怕劳苦、加班加点,奋力工作,工作开展反应迅速,措施得力,圆满完成了防治任务,得到了全县人民的广泛赞扬。

2、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突出矛盾,深入开展医疗卫生服务进村庄活动,组织专家、博士和本院业务骨干在城区及全县范围内义诊15次,义诊人次5000余人,发放科普材料12000余份,受到了广大病人的好评。

3、为让利于民,满足广大农村病人的医疗需求,进一步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任程度,增加医院的无形资产。我院在嵩县率先实施惠民政策, 面向全县广大农村发放惠民补贴卡65000余张, 全年向患者让利30余万元, 收到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4、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白内障免费手术是国家为残疾人特设的一项扶贫工程、民心工程,我院接到任务后,先后投资20余万元购置先进仪器,使眼科设施、设备、就医环境等硬件指标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年筛查白内障病人800余例, 复明手术500例,为我县2009复明工程全面完成而增光添彩。

5、为配合我县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工作,投资150余万元对院容院貌进行整修改造。绿化庭院3000余平方,种植各类花草树木3000余株,为我县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为我院向花园式医院迈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实行班子包乡活动,充分发挥我院的技术优势、设备优势。和各乡镇卫生院广泛开展网络医院活动,用传、帮、带的形式,帮助他们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全年受各乡镇卫生院邀请、会诊、指导帮助手术40余次,切实为他们解决了实际困难,为乡镇卫生院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十一)存在问题

过去的一年,医院的各项工作快速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切实找出问题症结,并加以完善解决,不断提高,才能为今后的工作和医院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部分人员对业务知识学习不够重视,学习氛围还不够浓厚。

2、中医特色不浓,中药使用率还较偏低。

3、缺乏高学历、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

三、2010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医院综合管理,促进工作上台阶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技强院为支撑,以科室基础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医院工作,在求创新、求特色、求实效上下功夫,不断促进医院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建设。

2、医疗服务质量

继续狠抓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不断推动医院各项工作的发展,将“医院管理年”活动长期有效的开展,紧紧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医疗安全工作,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工作质量标准及管理方案、管理办法,使医疗护理活动有章可依、有规可循,严防医疗差错事故发生。

3、继续强化内涵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抓好以“公道正派、团结协作”为核心的院科领导班子建设,始终树立超前工作理念,发挥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精神,建立一支学习型、创新型的管理队伍,适应现代医院管理的需求,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和社会效益为主导的医院管理理念。

4、坚持服务创新,融入人文关怀

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优质服务,规范岗位文明用语,对病人给予人性化关怀,坚决避免冷、硬、横、推等现象发生,做到尊重病人的人格,保障病人的合法权益。护理部实行整体化护理,主动做好生活护理,做好病人作息安排,每月定期召开病人坐谈会,征求对病区管理、治疗、护理、饮食等的意见,及时加以改正。

回顾过去,历史镌刻着我们不懈奋斗的光辉足迹。展望未来,时代召唤我们继续创造崭新的业绩。过去的一年,全市医改方案正式启动,新形势下必将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医护质量、强化医德医风、促进医院文化建设等工作,需要我们去探讨。面对新一年的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在院委的带领下,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开创我院工作的新局面。

嵩县中医院

2010年元月28日

强化内涵建设 篇2

一、立足课程改革, 加强课程建设

从2008年起, 我院数控专业进行了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课程改革, 现已进行到项目课程实施阶段。我们对多门专业课程进行了工作过程导向项目课程改革, 多方下企业调研, 设计了一批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项目课程。“数控铣削加工”课程在2010年广东省精品课程评比中获得“广东省精品课程”称号。

“数控铣削加工”和“数控车削加工”的课程项目都来自企业, “数控铣削加工”选用了“笔筒和笔筒模具加工”项目, “数控车削加工”选用了“瓶盖模具加工”项目。我们将中集公司的加工图纸作为“机械零件识读”课程的教学内容。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把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课程改革推向深入, 进一步把企业工作内容引入教学过程;引进企业质量评价标准, 把企业评价标准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加强职业素养培养问题的研究, 深入研究职业素养的评价问题, 建立职业素养的评价标准;加强课程建设, 通过课程建设来促进专业的发展。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特色专业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结构要合理。师资队伍结构包括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梯队结构, 在建设师资队伍时要注意调整结构。要有一支爱岗敬业, 乐于奉献, 业务水平高的优秀教师队伍, 要依靠教师的力量进行教学改革, 进行特色专业建设。要注重引进, 也要注重培养, 要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培训机会, 派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 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了解新工艺和新技术, 了解企业的运作方式。

近几年来, 尽管教学任务重, 但学院每学期都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进行锻炼, 安排教师到外单位参加各类培训, 邀请软件公司的工程师来我院对教师进行培训。

三、校企合作, 培养高技能人才

校企合作有利于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 有助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有助于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有助于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有助于提高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和合作, 充分利用企业的有效资源, 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有利的。校企双方合作组建专兼职教师队伍, 开展互兼互聘, 通过校企合作办学达到调整学校教师的合理结构。在企业建设稳定的专业实践基地和培训基地, 保证了学生在校期间能直接进入企业进行中段实习, 有效解决学生校外实习难的问题。

我院数控专业已经和几十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探索校企合作培养技师的新模式, 采用双导师制, 将企业的实际研究项目作为预备技师的毕业论文项目, 一边实习, 一边参与企业科研, 完成技师论文。通过这种方式, 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四、以赛促教, 力争数控竞赛再创佳绩

数控专业每年都有参加数控竞赛的机会。2010年我院教师获得了广东省加工中心组竞赛第一名, 荣获“省长杯”, 在全国决赛中进入前列。2010年, 我院学生取得了深圳市数控车床竞赛第一名。2011年, 参加深圳市首届职业院校数控大赛, 取得第一名。

在数控竞赛方面, 我们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 进一步增加训练的有效性, 加强教练工作, 对选手的加工精度和速度提出更严格要求。

2. 加强选手的梯队建设, 从二年级开始选拔优秀学生, 进行训练, 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培养学生。

3. 派教师下企业学习技能, 请企业的优秀师傅培训学院的教师。

五、利用技能节平台, 做出特色

技能节是我们学院的一大特色, 已连续进行了9届, 在职教行业已经有一定知名度。近五年来, 我们在技能节项目方面不断创新, 连续进行了创意零件设计与制造竞赛、智能机械设计与制造竞赛等, 学生自愿组合,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设计和加工, 以投票方式决定名次。学生积极性很高, 设计制造出了很多有创意的作品, 许多领导、企业专家、外校老师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今年我们技能节做了进一步提升, 要求学生进行机电结合, 设计制造自动化机械装置。

六、加强教材建设, 提升教材品质

近些年来, 我院数控教研室全体教师在完成好教学工作的前提下, 积极参加数控专业教材的开发工作。到目前为止, 已经正式出版国家级数控专业教材40本, 编写校本教材9本。其中《数控车床操作与编程培训教程》获得中国职协颁发的科研成果一等奖;《数控机床操作与维护技术》获得广东省职协颁发的科研成果二等奖;《数控车床操作技能考核培训教程》获得广东省职协颁发的科研成果二等奖;2009年, 教学成果项目“数控加工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开发”获得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颁发的“第六届广东省职业技能培训和技工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该项目同时获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2008年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11年, 教学成果项目“数控车床、铣床操作技能考核培训教程开发”获得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颁发的“第七届广东省职业技能培训和技工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七、以科研工作引领专业发展

开展科研是学院实施“高端带动, 科研引领”战略, 实现“创建全国一流示范性高等技工院校”办学目标的重要举措。开展科研, 有利于促进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有利于提高专业知名度。

科研力量和科研成果是专业实力的体现, 我们需要在科研方面加大力度, 力争出成果, 以科研工作引领专业发展。

八、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品牌培训中心

通过校企合作, 我们已建立了CAXA培训中心和Power mill软件培训中心。多次与西门子公司协商, 争取在我校建立西门子华南地区数控培训中心, 开展对企业人员和其他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工作。我们还正在和UG公司洽谈, 争取在我校建立UG授权培训点。

强化师德建设提升学校内涵 篇3

一、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学习活动

组织学习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文件、领导讲话和师德师风先进事迹材料。重点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模范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增强教师自觉参加师德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二、开展师德承诺活动

组织本校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让全体教师自觉践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杜绝有偿家教、以教谋私、工作作风散漫等行为发生,坚决抵制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争做人民满意教师。对每位教师的承诺书,在校务公开栏中公示,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三、开展师德大讨论活动

结合实际,围绕“如何做一名新时期人民满意的教师”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把教师个人志愿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正确看待教师工作的苦与乐。针对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广泛开展大讨论,研讨加强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师德规范、当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表现及解决的措施、提高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师德教育的长效机制等问题。广泛开展树立并学习模范活动。要通过检查对照、总结评比,树立一批甘于清贫、忠于职守、勤于工作、乐于奉献的先进典型,进行广泛宣传,号召广大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达到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人的目的。通过开展“如何做一名新时期人民满意的教师”读书或演讲比赛读书心得体会评比等活动,树师德高大形象,铸教师崇高灵魂。

四、开展表彰宣传活动

以2013年灌南县教师节庆祝活动为契机,按照上级指标推荐表彰“师德模范”、“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集中开展以先进带动一般、以模范影响全体的师德教育活动,在校园形成争先进、当先进、超先进的良好氛围。

五、开展搭建“专业成长”平台,规划“专业成长”途径活动

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很多老师在取得小学高级教师职称后,就不思进取,对专业成长毫无兴趣,教学上不求上进。针对此种情况,我校将组织教师全面分析自我学识、能力、性格、经验、特长、不足等,制定教师专业成长五年规划和近期实施计划,实现学校对教师、及教师自我目标管理的目的。学校建立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档案,按年度动态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教师成长、成名搭建舞台。

六、开展“全员读书活动”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作为一名教师,没有自己独到的教学思想不是名合格的教师。我校将一如既往的开展好“全员读书”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师全员读书制度。学校每月至少安排2次集中学习,每位教师每周安排自学实践不少于2小时。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学习新课程标准、高效课堂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及了解课改动态;学习教育局推荐的阅读书目以及学校、教师自选的专业书籍。参学人员要认真学习,及时记录,感悟反思。全年完成读书笔记、心得体会文章不少于20篇,1.5万字以上,骨干教师须在各级各类杂志发表文章1篇(或县级以上论文评选一等奖)以上。积极引导、鼓励教师撰写博客,组织优秀读书笔记、优秀博文评选和读书论坛等活动。

附推荐读书数目:《于丹趣品人生》、《天行者》、《中国人的精神家园》、《陶行知教育名篇》、《给教师的建议》、《班主任工作漫谈》、《我的教育理想》、《学生第一》。

七、开展学校开放周活动

为构建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引领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指导教学工作,参与学校管理,创设家校携手,共同育人机制,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使社会各界广泛了解我校的办学状况,充分感受现代化课堂教学的氛围,吸纳宝贵意见,同时也是师生展示才华的重大活动,从而达到增进交流、完善发展的目的。1、听课:在开放周期间,学校向社会开放所有课堂,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可在任何时候到校内任何一个班级随堂听取任何一位教师的授课。2、访谈:活动期间,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可与学校领导、班主任、学科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校内情况,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有效途径。3、咨询:学校设立咨询处,接待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介绍国家相关教育政策、学校办学理念及学校发展规划,解答多种疑问。4、参观:请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参观学校各处室、多媒体教室、学生微机室、图书室以及学校近些年来所取得的优秀成果,让他们全方位了解快速发展中的五队中心小学新面貌、新气象。5、建议:学校设立意见箱。活动结束后,接受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教师授课、班级管理以及学校发展等提出的各项建议。

由于我们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领导重视,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参与,我校呈现出校风正、教风正、学风浓的大好局面,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学校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尊师重教现象蔚然成风。我们将再接再厉,在灌南县五队乡中心小学谱写出新的篇章,再创新的辉煌!

强化内涵发展深化素质教育 篇4

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多年来,市教体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文明委的关心支持下,带领全市广大教育干部、教师,明确新思路,落实新举措,把握关键,真抓实干,教体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梳理分析面临的形势,明确了新时期教育工作重点和发展任务。为教育和引导全市教育干部和教师正确认识我市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市教体局先后召开了局机关科室负责人、市直中小学校长、镇教委负责人三个层面的教育发展形势及任务分析会,立足教育工作实际和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分析、梳理出我市教育面临的任务135个,其中:全市教育工作层面49个、学校工作层面29个、教委工作层面57个;全市教育面临的共性问题60个、学校工作的个例问题75个。为推动问题解决、任务落实,市教体局印发了《全市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一览表》,明确了问题解决时限和任务牵头人、落实人;建立了定期调度制度,各科室每季度通报进展情况,推动问题及时解决。目前,涉及干部教师考核评价、资源整合、学校安全、教学管理、精神文明、文明学校创建等方面的一系列办法、制度已经制定,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学校安全设施配备和管理、校舍安全工程等正在积极推进,城区教育资源整合和农村高中师生分流已顺利完成。

(二)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开展了落实“八个精心”活动。为突出教学中心地位、质量核心地位,市教体局以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为抓手,在全市普通中小学开展了深入贯彻落实“八个精心”活动,教育和引导教师精心制定教育

教学计划,精心开发课程资源,精心备课,精心上课,精心进行作业教学,精心组织考试与评价,精心指导学生课外学习与生活,精心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扎实推进“八个精心”落到实处,市教体局统一组织、梯次推进,采取了四项推动措施。

一是印发实施方案,明确活动内容。市教体局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八个精心”贯彻落实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十项活动内容,即:宣讲辅导、开展培训,组织干部教师访谈,开辟宣传专栏,编发活动简报,定期调度进展,建章立制,视导检查、质量监测,树立典型、交流经验,专项督导、总结表彰,推动形成全市中小学、全体干部教师“聚精会神抓管理,凝心聚力抓教学,一心一意谋质量、立足本职创佳绩”的良好局面。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活动开展。市教体局成立了贯彻落实“八个精心”领导小组,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组建了督导考评组、教学视导组、理论宣讲组、新闻宣传组、《简报》编辑组,明确了工作组任务和职责。2010年10月中旬,市教体局两个督导考评组分别对市直和农村中小学进行了督导检查,了解和掌握了学校在落实“八个精心”活动的宣传发动、学习调研、建章立制等方面的进展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指导学校落实“八个精心”活动向纵深延伸推进。

三是突出建章立制,确保活动实效。为推动活动取得实效,市教体局出台了《中小学校长考评实施方案》、《教职工绩效考评指导意见》,把落实“八个精心”作为核心内容,把教学实绩作为重要依据,建立各学段、学科质量评价标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评估制度,形成科学的学校、教师、校长评价体系,定期开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生家长、知名人士评议学校教学活动,评议情况纳入学校综合考核,推动教学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

(三)健全五项保障机制,实现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新提高。一是学校安全组织领导机制。全面落实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责任制,强化了学校安全“一把手负责制”、全员负责制,层层落实一岗双责。二是学校安全工作运行机制。出台了《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规定》和《学校安全一日(周)流程》,实现了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全覆盖,学生在校时间全覆盖,校园空间全覆盖,教师、学生安全法制教育全覆盖。制定了《学校、幼儿园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制度》,开展了中小学安全应急演练周活动,提高学校师生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三是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联动机制。完善了学校、幼儿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开展了学校安全“百日整治” 专项行动、社会力量办学集中清理整顿、食堂安全专项整治,以及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了学校周边环境联合检查和专项整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四是学校安全考核机制。制定了《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考核细则》,建立了重大安全问题曝光制度,把学校安全工作考核结果纳入了学校总体考核和校长、教职工工作评价体系和考核体系。五是学校安全事故和意外事件责任追究机制。出台了《安全和信访稳定问责制度》,加大督查力度,严格责任追究,以强有力的处罚措施,督促落实,确保师生安全、学校和谐、教育稳定。2010年,我市各学校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了城乡学校硬件设施资源均衡化。一是启动了城区学校新一轮布局调整。投入951.7万元,为一中新校配备了教育教学设施,2010年7月24日一中完成搬迁,9月1日正式启用。东方中学搬迁至原一中校区,实验小学搬迁至原东方中学校区,城区学校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实验小学搬迁前,学校生均占地面积、生均校舍面积分别为3.87㎡、4.03㎡;搬迁后,生均占地

面积、生均校舍面积分别达到13.22㎡、5.39㎡,空间小、规模大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缓解。在市实验小学原校区挂牌组建了市兴隆幼儿园,填补了我市公办、实验、示范幼儿园的空白。二是完成了农村高中师生分流。按照《中共济宁市委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教育优先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济发[2006]19号)关于“高中学校进城”的要求,我市二中、三中、五中不再举办高中学校,保留原建制,对教职工、学生进行了分流。按照学生自愿原则,二中、三中、五中学生平稳分流到一中、六中就读;采取统一考试选岗的办法,教师分流到了城区13处中小学,缓解了城区学校专任教师不足的矛盾。三是启动了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5处学校新启用了高标准食堂餐厅。制定了2010年校舍安全工程计划,投资3400万元为10处学校教学楼、宿舍楼、食堂餐厅建设,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四是根据城乡建设规划,重新调整了中小学布局,编制了“十二五”中小学、幼儿园标准化建设规划。

(五)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提高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一是完善教师退出机制。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要求,终止了干部教师“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以上可以办理自愿不参聘手续”的规定,严格落实教育干部教师退休规定。二是坚持教师招考补充制度。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216人,面向大中专毕业生招考教师115人,定学校、定岗位、定学科,重点充实到了农村教学一线和师资薄弱学校。三是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坚持以教师全员培训、网络远程教育、集中专题培训、外出参观学习为主要形式,有计划的开展教育干部、学科教师培训,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教师实施管理、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

(六)积极搞好创建活动,全面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今年以来,局机关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拉动了全市教体系统精

神文明建设。在市教体局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全市教体系统掀起了搞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新高潮。市教体局按照市文明委的指示精神,立足实际,重行务实,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优秀童谣传唱活动”、“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市“四小益民”工程标识等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以主人翁的姿态、以饱满的热情、以实际行动,当好现代文明的倡导者、传播者,争做文明教师、文明学生,牵手家庭、社区,共创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特别是在济宁市文明委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中我市实验小学、东御桥小学取得了优异成绩。市教体局加强和完善了教育系统创城活动组织机构,每学年、每学期、每个月都有创城计划和总结,不定期对创城活动情况进行调度。通过一系列精神文明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师生的文明素质,推动了全市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自2003年,市教体局创建成省级文明机关以来,局机关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拉动了全市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在市教体局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全市教体系统掀起了搞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新高潮。全市市直学校(单位)中,共创建成全国精神文明单位1个,省级文明单位(机关)3个,市级文明单位28个。全市教体系统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持续扎实推进,有力推动了全市教体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机关作风建设和教育行风建设,树立了良好的教育形象。一是紧贴教育实际,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机关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政型、法制型、节约型“六型”机关为重点,开展了争做“恪尽职守,务实创新,廉洁勤政,率先垂范”的服务先锋活动;学校以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为重点,开展了争做“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依法从教,教书育人”的敬业先锋活动,推动学校规范

高校内涵建设 篇5

民盟江苏省委员会

“十一五”期间,全省各级各类教育都得到了优先、快速发展,教育的整体水平始终位居全国前列。高校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开始将重心逐步转向内涵发展,在科研水平、人才培养以及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一、江苏高校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数124所,在校生176.73万人,普通高校数和在校生数连续多年均位居全国第一。全省现有普通本科院校45所,博士授权高校26所,一般本科院校19所。全省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79所,在校生75.69万人,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有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高校26所、独立学院26所、民办二级学院15所。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6个百分点。

(一)科研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124所高校中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进入“985”工程前10位,11所高校进入“211”工程前30位;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4个,综合数量名列全国第二。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学科135个,国家和部省级重点实验室136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7个,国家级省级大学科技园和省级重大研发机构19个。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181个,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26个,基本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覆盖所有专业、服务所有学生。“十一五”期间,全省有40所高校参与本科教学评估,所有参评高校全部达到国家教学水平评估良好以上标准,获优率全国第一。全省国家特色专业和国家精品课程分别达到131个和219门,均位居全国第二。省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达到689个、1010门。

(二)人才质量收到社会肯定。

1、师资力量越来越强,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十一五”以来,全省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1万余人,高校中有99名教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

高校两院院士人数达到7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33人。2009年,全省新增7名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23个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38名全国模范教师。

2、培养的大学生质量越来越高。2009年,全省大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力学、电子设计等多项竞赛,获奖总数均位居全国第一。

3、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十一五”期间,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社会反响良好。

(三)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以科技创新能力为例,全省高校有20项成果入选2008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总数居全国前列;58项成果获2009高校科学技术奖励,51项成果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9年,又有2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顺利通过国家验收。8支高校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建设项目。66名中青年学术骨干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园、常州市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新增苏州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与此同时,江苏高校在内涵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深层次问题。一是自身办学实力不足:行政化治校模式不利于提升高校现代化管理水平;管理自治水平低,办学自主权不足;师资水平不如人意。二是人才培养质量还不高:规模扩张降低了优势学科的发展速度和人才培养质量;考核制度不科学,淡化了高校“育人为本”、“质量为先”的理念;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较薄弱。3)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能满足需要:江苏现有高校院系设置、办学目标趋同,科研评价体系和利益分配机制单一,没有形成学术研究、产业技术创新、职业培训互相协调的办学体系;全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能够促进产业振兴的关键核心技术很少。

二、促进江苏高校内涵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全省高校办学水平方面的问题,“十二五”期间,江苏高校急需加大改革力度,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为重点,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工作重心从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移,多出人才、多出成果、多做贡献,力争在2020年初步建成高等教育强省。

(一)坚持内涵发展,提高自身办学能力。突出优势学科,重视特色强校。对于国家和省级重点高校,应以精英教育为主,学校规模无需扩大、学科设置无需求全,以便集中力量,提升办学水平。只有2000多人的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依靠理工学科品牌体系支撑,仅次于哈佛、耶鲁、牛津、剑桥排名世界第五。可见,学校规模大小、学科结构是否齐全等并不影响一所大学是否卓越,也不影响高校整体办学能力高下。

对于职业技术类高校,应加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重点培育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急切需要;对于一般性的普通高校,则需根据各自的特色优势,培养社会紧缺的不同种类的应用型人才。

坚持教授治学,发展民主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授治学是当今世界一流大学内部管理模式的共有特征,是高校民主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高校应建立健全学术委员会制度,赋予他们诸如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学术人员聘任与晋级等的学术评价权力,以及事关学术发展的各项政策的决策权。其次,要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及校务委员会制度,强化教授群体在行政管理方面的参与权以及教职工的监督权。

集中科研,联合攻关。实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制度之一,没有科学研究做基础,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教学。但具体到特定的教师、特定的时间段以及特定的科研项目,则并非科研与教学总是并重。对于高校每一个教师而言,一段时间侧重科研,另一段时间侧重教学,应该更为合理。因此,江苏高校应针对不同的科研项目,集中相应的研究精英,专心攻关,联合攻关。这段时间内,应减少他们的教学任务。与之相反,特定时间内没有科研任务的老师,应集中力量搞好教学。

全省联动,均衡发展。建议实施全省振兴苏北高等教育计划,综合考虑江苏高等教育的区域落差,结合苏北教育发展振兴计划、新型工业化苏北发展规划、沿海发展战略等,整合江苏高校现有品牌资源,实行政府资助、高校对口支援等政策,提升苏北地区高校的办学水平。

加快高校国际化步伐。积极开展与世界各国高水平大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声誉。还可以在学科和专业设置上逐步互通,在课程计划、教学标准及学历学分上互认。同时加强高端学术合作,赶超国际一流先进水平。

(二)坚持育人为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当坚持 “育人为本”、“质量为先”的办学原则,根据高校具体情况,通过提高广大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真正提升高校教师质量与大学生质量。

首先,紧密联系实际,科学安排学科设置。积极争取学科设置方面的自主权,建立学科专业管理体制。通过制定学科分类目录、进行学科布局规划和学科评估等途径,对高校的学科建设进行指导、引导和调节,形成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对人才市场的快速反应机制。

其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拟聘任的教师,除了在学历和科研水平方面的高要求外,还需增加对教学能力的高要求。教学能力欠缺的,必须进行相关培训;培训后依然胜任不了教学工作的,必须调离教师岗位。二是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建设,尤其要改变目前盲目追求高学历的聘任行为,做到学历与实践经历并重。在重视学历的同时,要对教师的企业背景提出硬要求、高要求。要密切教师与企业的联系,让教师始终具备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一般性的普通高校,尤其是专业性很强的理工科院校,教师的实践经验也必须逐渐予以重视。这也是国外许多大学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之一。在德国,有企业实际工作经历和从事科学研究就被视为理工科院校教师胜任本职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理工科高校普遍注重加强与企业及科研单位的联系,主动把年轻教师送到企业和科研单位学习锻炼,让他们在实际工作和科学实践中得到提高。

再次,推进教师分类考核制度改革。高校资源配置与考核安排可以以不同岗位特点分别设置,以此体现先进的大学教师评价文化。建议江苏高校尝试按照学术、教书、科研、服务四大类,分层次、有区别、设期限、多元化、可选择的多岗位设置模式,完善相关考核激励办法,以此形成一种选岗责任制。特别要减轻甚至取消对教学岗位教

师核心论文的考核,以鼓励那些有志于教学的高校教师安心教学、专心教学、专业化教学、高水平教学。

针对目前许多高校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弊端,江苏高校还需要特别重视大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养成,特别重视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坚持面向社会,提高社会贡献程度。

1、推广大师加团队模式,大力度培养和引进领军人才特别是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团队, 带动一批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学科专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迅速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同时,要加大高端人才储备,积蓄战略性高端人才厚发力量。

2、铸造独特的江苏名片,提升江苏文化软实力。全省高校需增强服务意识,多修传世精品工程,突显江苏人文研究高地;多做高端文化服务,发挥江苏文化凝聚力。

3、形成稳定的专家智库,提高技术服务和政策咨询服务能力。这方面需要以高校力量为主体,建立专业化、专家化、稳定常态的江苏技术与思想智库高地,完善对策咨询的常规长效机制和专家体系,服务于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服务于江苏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内涵 篇6

(1)涵义:美丽宜居村庄是指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行政村。美丽宜居小镇、村庄的核心是宜居宜业,特征是美丽、特色和绿色。

(2)美丽宜居乡村的指标体系 田园美 村庄美 生活美

(3)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现实意义

强化内涵建设 篇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把提高质量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处在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外延发展阶段向以质量提升为主要特征的内涵发展阶段的转变过程中。园长作为“幼儿园的灵魂”, 必须准确把握实现园所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 不断强化园长各项职能, 推进园所内涵发展。

强化战略决策职能, 规划园所发展

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6岁前的孩子, 无论何种办学形式, 最终目的是要推动幼儿发展、推动教师发展、推动幼儿园发展, 得到家长认可。作为一园之长一定要精心谋划幼儿园的发展战略, 要善于摆脱以往的从属思想, 学会独立思考, 要对幼儿园的未来进行长远的思考。

一是要从教育整体发展趋势角度去思考, 从国家和市区宏观教育发展目标角度去思考。二是要对幼儿园的适应性进行审慎思考。立足本园的具体实际, 从本园在市区的位置及面对的竞争环境角度去思考, 从本园目前发展的现状角度去思考。三是要对幼儿园的发展特色进行深入思考。要依据自己的发展优势、强项来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即形成和突显自己的特色, 以强带弱, 千万不能盲目追风或者面面俱全。

强化管理职能, 完善管理机制

园长主要的职责是管理, 一个园长如果只有理念, 没有卓越的管理才能, 很难把幼儿园搞好。园长一定要把握好3个原则:一是依法办事———园长要学会用法规说话;二是以人为本———尊重人, 对每一个教师做出的努力要肯定、支持, 同时也要相信教师能克服自己的弱点;三是公平公正———创设讲理的环境, 一视同仁才能赢得民心。

强化教育教学职能, 胜任师者之师

教育教学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中心, 是幼儿园的主要工作内容。幼儿园就是一个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层层展开的有机系统。园长作为最高管理者, 必须抓住教育教学工作这一中心, 取得对教育教学的驾驭权, 才能有序、高效地管理好幼儿园。

硬管理是用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与考核, 使幼儿园的一切工作有要求、有标准、有规范、有约束, 以此保证幼儿园的管理有章、有序、有力。严格的制度虽然很有必要, 但它在幼儿园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因此作为园长一定要关注软管理, 提升团队每个成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及对幼教事业的追求等。这些都是从文化建设层面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而无形的力量。

(一) 完善机制

园长应视幼儿园为一个整体, 合理组织各部门各个层次, 以质量管理为核心, 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 建立岗位责任制、人员考核聘任制、奖金分配制等工作机制。幼儿园各项工作要有明确的要求和规范, 让每个人要清楚自己干什么, 怎么干, 干到什么程度。做到事事有人管, 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 过程有督促, 工作有检查。

(二) 有科学的管理行为

园长的管理行为是否科学, 要看其在行使职权、教育改革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中所做的计划、决策、组织、协调、控制是否使幼儿园朝着既定的目标顺利运转, 并体现出和谐发展的特色。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古今事业必成于实。工作中的每一项成绩, 都是狠抓落实的结果。责任心是工作落实的关键因素和内在动力。作为园长, 就要抛弃一切个人私心杂念, 对工作一抓到底, 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一定要抓落实, 求实效。

抓落实, 首先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不回避问题, 不躲避矛盾。其次要敢于管理。敢于抓不落实的事, 敢于追究不落实的人。要努力掌握抓落实的科学方法。善于发现问题, 总结分析影响抓落实的矛盾症结, 减少工作中的盲目。

(三) 提升课程领导力

幼儿园实施教育的载体是教育课程, 美好的教育理念需要以课程为载体转化为真实、有益的学习内容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 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础, 它既承载着教育内容, 更蕴含着社会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和教育目标。这就要求园长必须成为专家型的园长, 不断提升课程领导力, 引领教师层层推进课程改革, 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诸方面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首先, 树立园长是课程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关注课程价值领导, 注重课程目标引领。

其次, 淡化园长的行政身份, 站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 以一个合作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在理解、沟通、商讨的情境中, 将自己的理念渗透其中, 使自己成为一个交换意见的合作者, 一位帮助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指导者。

再次, 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和办园特色, 以内涵发展为目的, 优化课程结构, 设计适合幼儿发展的课程体系, 增强幼儿园课程的适应性和创造性。在课程园本化实施过程中, 形成园所特色, 提升内涵发展水平。

强化内涵建设 篇8

一、对接产业需求,服务区域经济

我院密切关注中原经济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发展带动我院的专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根据河南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我院与中信重工、富士康、奇瑞汽车等企业深度融合,开展联合培养;与南水北调中线局按照“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联合认证、联合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重点工程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我院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完成了安阳、南阳、开封、洛阳等多地的测绘生产项目,承担了邓州市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任务,开展了方城县2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工作。

二、提升辐射能力,发挥示范作用

我院作为全国水利职业教育协会理事长单位,在水利职教领域发挥了龙头作用,主持完成了《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水利行业河道修防工等7个工种、水利类26个专业目录的修订工作。3年来,我院举办环保类、测绘类专业等6个“国培”项目,交通土建类专业等16个“省培”项目,对来自全国26个省75所高职院校的895名骨干教师进行培训。我院对口支援了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中西部高职院校,发挥专业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优势,推动了受援院校的内涵发展,提升了河南省高职教育在国内的影响力。2013年,我院主持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获得中央财政支持600万元,项目带动全国17所水利高职院校积极参与,展示了河南高职教育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强化实训条件,突出职业氛围

在校园建设过程中,我院将校园面积的1/3规划建设为实验实训场地,创设了“校园大职场”的实训环境。将校园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与实训教学结合起来,建成具有生产性实训功能的污水处理厂,利用校园内的河湖建设水文观测站,修建了包含27个不同类型水工建筑物的水利水电工程仿真实训基地以及测绘实训场、气象观测站等校内综合实训基地。校园环境与实训基地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四、建全服务体系,提升就业质量

突出水利高职特点,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目标,将“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不断完善全员参与、全过程指导、全方位服务的就业指导体系,实现学生专业能力与就业创新能力的有机结合,提升诚实守信、敬业奉献、敢于担当的职业品质,涌现了一批优秀学生。

五、拓展国际合作,服务国家战略

上一篇:基金财产安全保障机制下一篇:教育对价值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