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机制建设

2024-08-14

内涵机制建设(精选12篇)

内涵机制建设 篇1

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推动下, “专业群”已成为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常用名称, 它试图以专业群变革传统的专业发展方式和教学组织, 突破当前教育资源过于分散、产学合作难以深入、就业质量难以提升等发展瓶颈。但专业群还只是高职教育的新生事物, 无论在认识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存在很多局限与偏差, 有许多问题亟需深入研讨。

一、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的概念与意义

1. 概念形成的背景。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起步于市场经济时代, 但计划经济模式下长期形成的“计划”、“供给”特征, 对人们有着深刻的影响, 如专业定向过硬过细、培养过程设定刚性。由于高职教育十多年的发展仍然沿用的是传统的专业概念, 以至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积累了许多矛盾:

第一, 专业的大量增加造成了专业单体资源的稀释, 为了新增专业不得不以取消已有专业为代价, 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却得不到改善;

第二, 资源利用的专业分割, 限制了专业的服务能力, 专业建设难以得到产业界的有效支持与参与。这种方式的专业增加永远无法赶上市场变化的需求, 却造成了资源的无谓损耗, 更让需要长期积累的专业文化荡然无存, 提升专业培养质量的要求难以成为现实。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和市场化就业机制的逐步完善, 这种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使得高职教育专业群概念应运而生。

此外, 面对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 高职院校在力求专业建设主动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的同时, 希望专业教学组织能较好地协调学生就业中适应性和针对性的矛盾, 让学生能在较宽的职业领域, 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根据外部的需求选择学习课程, 形成与自己适合的学习专业;希望彼此存在关联而又相互分离的专业能够通过集聚, 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希望能在专业建设中得到行业、企业的参与, 并在与产业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中获得较好的发展。这是高职院校心目中较为理想的专业群概念和发展方式。

2. 什么是专业群。

从现有的研究看, 专业群有时被作为“教学管理单位”, 即“将专业作为课程的组织形式, 将专业群作为学校内部资源使用与人才产出的实体组织”, “再以专业群为单元组建二级学院”[1];有时被作为“教学基本单位”, 即以专业群为背景开发课程[2]。显然, 专业群的两种组织方式都有实际意义, 但概念所指的对象和涵义并不相同。前者侧重于资源的组合, 后者则希望通过课程整合与重组实现更高水平的专业培养。

目前, 大多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侧重在“教学管理单位”的重组, 将存在资源关联关系的专业通过空间分布上的“集聚”, 共享基础的硬件设施。但专业群的意义不能仅局限于资源集聚的经济意义, 柔性化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机制对于改革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发展能力具有更高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意义。

二、高职教育专业群的内在联系

高职教育专业群的内在联系是“学科基础上设置专业”的“学科联系”还是“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的“职业联系”, 这是高职教育因专业群建设而引发的争议。

1. 选择专业群内在联系的依据。

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必然引发现有专业结构的解构与重构。用什么样的方法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和专业内涵, 以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组织专业教学内容, 以更好地适应学生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需要?用什么样的办法来整合产业界的教育资源, 以更好地满足教育内涵的发展需要?这是专业群建设的根本性问题。

当前高职教育专业发展中诸如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行业企业的参与问题等都与这些问题直接相关。试图从高职教育自身的改进来改善这些问题, 正是专业群建设的目的所在。以什么作为高职教育专业群的内在联系, 取决于联系内容和方式是否有利于这些问题的突破与解决。

2.“学科联系”不符合高职教育专业群的特点。

培养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高职专业教育的基本定位, 一线的职业工作知识和学科性的技术知识是高职专业教育的主体内容。高职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兼具职业性和高等性, 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有更多的一线职业知识, 与中职教育相比有更多的策略性知识和学科性技术知识, 这是高职教育与这两类教育的重要区别。

“学科基础上设置专业”的“学科联系”是我国普通本科教育专业结构布局的基本方法。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实践证明, “学科联系”的专业结构布局适合培养学科研究型人才, 对于工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并不合适。如果用“学科联系”来培养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其结果必然是回到“理论是实践准备”认识论指导下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实践课”的三段式的课程结构, 专业基础课成了专业群内在联系的仅有方式。这种知识组织的逻辑起点是学科知识, 依托的资源是学科的发展, 而对来自产业界的现实要求和对专业培养方向的实际需求则被学科的内在逻辑所限制, 学生所渴望的对未来工作的整体认知被“关于为什么”的学科理论所剥夺。这样的专业课程体系既不符合职业的成长规律, 也不符合学生现实的学习能力, 与产业界的脱节还使学校教育处于无援的孤立状态。

但是, “学科体系”毕竟是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传统, 用“学科联系”来设计高职教育专业群仍然有强大的思维惯性。“专业群所涵盖的可以是同一学科体系的专业, 也可以是不同学科体系的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学习的也是技术, 所有技术在本质上对应的是学科, 其划分的依据只能是学科类型”;“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结构规律, 最基本的特性是学科联系”[3]等观点在理论界仍然较为活跃, 这是高职院校在专业群建设中必须予以警觉的思潮, 绝不能因“学科联系”的误导而葬送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

3.“与产业、职业岗位群对接”的“职业联系”是高职教育专业群的现实依据。

“职业联系”的本质是工作要素的关联。“不论哪种成分的职业能力, 都是在知识与具体的工作要素之间形成的联系”[4], 工作要素由工作的设备、对象、关系组成, 工作知识中最基础、最直接的是关于工作要素的知识, 因此包含工作要素的工作情境是职业能力成长的环境和基础, 这是解释职业教育为什么必须校企合作, 企业本位的职业教育为什么优于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的关键因素。因此, 高职教育专业群内部的本质联系是相近或相似的工作要素, 能否“在同一个实训体系中完成其基本的实践教学”[5]是一种衡量标志。“职业教育存在的基础是工作体系”[6], 但“职业联系”并不否认学科知识, 与中职教育相比有更多的学科知识是高职教育存在的客观要求。

事实上, 专业群的“学科联系”还是“职业联系”不是因为其覆盖专业所包含的学科知识还是职业知识, 其根本原因是参照“工作体系”还是“学科体系”的知识组织逻辑, 这也正是当前高职教育推进工学结合课程改革所要突破的课题。

“以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7]是国家宏观层面编制高职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的主要原则。该目录是国家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进行宏观管理的一项基本的指导性文件, 但它不可能与具体区域的行业、岗位相匹配, 其分类结果不能机械地作为高职院校布局专业群套用的依据。区域主导发展产业、新兴产业对高技能应用性人才有大量的需求, 产业的转型升级更向这类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存在于区域发展产业的相近职业岗位群, 在工作要素上具有密切的关联, 需要其从事者具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常常相通, 从事的工作内容、社会作用和从事者所需人格特质等也较为接近, 它正是高职教育组建专业群的现实依据。

三、高职教育专业群组建与专业结构布局调整

对接区域产业、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以区域产业相近职业岗位群组建专业群, 符合专业群“职业联系”的内在要求, 并为学校的专业建设提供了新的思维。高职教育以专业群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的专业结构布局需要对下列问题做出选择:一是对接哪些产业;二是组建哪些专业群;三是群内专业如何设置。

1. 学校对接产业的选择与专业群的组建方式。

学校的办学特色决定于专业特色, 专业特色主要决定于所对接的产业, 选择对接产业是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布局的首要问题。

相对于地方综合性职业院校, 目前的行业性高职院校有明显的特色优势, 学生的就业对口率、薪酬水平普遍高于平均, 入选国家骨干职业院校建设单位的比例也远高于其他院校, 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其有清晰的对接产业及其行业支持。地方综合性职业院校要做到这一点比较困难, 所要服务的区域产业错综复杂, 专业“小”而“散”是它们的普遍特征, 因此这类院校在对接产业的选择上面临较大的难题。

以现有专业为基础, 针对区域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及周边同类院校的专业布局, “有所为有所不为”和“差异化发展”是地方综合性职业院校专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的专业群组建有多种方式, 如“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从产学合作、资源利用、专业影响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来看, 以多个专业群对接产业群 (链) 的方式有许多明显优势, 这是高职院校优化专业结构布局的改革方向。

2. 对接产业的专业群设置与数量。

影响学校专业群设置的核心因素是群的内在联系, 不存在职业联系的专业群“形聚神离”。但专业群的设置与数量还与对接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技术含量有密切的关系, 发展规模决定了人才的需求数量、技术含量决定了人才需求的规格。

地处省会城市的行业性职业院校有较强的区域辐射优势, 较大区域的行业产业链保证了需求的数量, 专业的职业联系自然较为密切, 此时的专业群设置及其数量主要取决于群内专业的学生数量、管理因素和确保就业优势;地方综合性高职院校因办学的经济效益, 专业群常常存在一个专业群对接多个相近产业的情况, 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市级高职院校会长期存在, 但从办学质量的角度, 这样的专业群常常处于竞争的劣势, 因此, 只有针对有明显发展前景的产业才能设置这样的专业群, 并随着区域产业的发展、生源规模的扩大而加以分化。

3. 群内专业的设置。

目前, 大多高职院校的商贸营销类、管理类专业采用单独组群的方式, 并将生产、制造类产业中涉及商贸、营销和管理岗位工作的人才全部纳入这类专业群培养, 这与基层一线经营、管理类人才的成长规律不符, 也造成了这类人才成长的单一性。

笔者认为,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培养懂技术、会操作、能管理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将成为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的重要特色, 高职学生既要学会企业主体性岗位的基本操作, 同时还要具备技术人员或企业现场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 但其操作能力、技术能力是这类人才成长的起点。因此, 一线经营管理类人才的培养应主要纳入生产、建设类专业群的培养, 削减单独设置的商贸、营销、管理类专业, 增加生产、建设类专业群内的专业方向是群内专业设置的客观要求。

四、专业群建设与专业课程结构调整

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的专业群对于学校集聚专业资源、增强与产业界的合作有明显的优势, 但专业群的意义远不至于此, 优化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发展能力, 更具有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然而, 这些意义的实现需要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以专业群统整专业课程结构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零距离”对接与低“对口率”就业是当前高职教育矛盾存在的现实, 而当前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值得反思。试图让学生对接在十分具体的工作岗位上, 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和人的发展需求。让学生能在较宽的职业领域, 并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根据外部的社会需求选择学习课程, 逐步形成与自己相适合的专门化方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培养模式, 无论对于就业质量、职业发展还是责任心的培养都有较高的教育价值。具有密切“职业联系”的专业群, 有利于开发出符合职业成长规律的从基于较宽职业领域的基本工作任务课程, 到较为深入的专门化方向工作任务课程, 和在此基础上的技术性学科课程的课程结构, 并在与产业、企业的合作中实现“实践课程前置、任务中心课程主体、理论课程提升”的能力培养系统, 建立起从大口径职业门类到专门化方向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

五、专业群建设与组织保障机制

专业群是一种组织形态, 课程是专业群内部组织的基础, 相邻专业群和区域产业是专业群的外部生态。专业群的成长除了需要专业群自身具有的内在联系与组织结构, 还必须要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1. 建立以课程组织为基础的专业群组织机构。

从相近专业资源集聚到培养模式改革, 最终体现在群内专业间相互关联的课程组织, 与职业发展阶段相对应的不同课程门类是构成专业群课程师资团队的基础。“群主”是专业群建设的核心, 把握专业群发展方向、协调专业 (方向) 设置及课程资源、组织专业群职业领域基本工作任务课程建设是其工作的重点。

专门化方向是群内最活跃的教学组织单位, 以此为基础的课程团队是专业群发展的主要力量, 依据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 持续更新课程内涵, 引导学生进入发展方向, 并将其带入更高的职业发展阶段是其职责。专业群之间的资源并非完全独立, 以资源联系为纽带的教学管理组织单位 (分院、系) 需要协调群间资源的共享, 并为学生选择专业学习方向提供服务, 为专业群内生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当前, 许多学校的群内专业仍然各谋其政, “群”的含义停留于称呼, 发挥“群主”作用并加强课程组团队建设是当前专业群建设的首要任务。

2. 建立以专业群协作组织为重点的校企合作机制。“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已成为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

当前,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国家制度还不健全, 建立由地方政府、行业部门和产业骨干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 (联盟) 是学校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益尝试, 但最终必须要落脚到专业群与具体产业的对接。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为目标, 由专业群和行业、骨干企业组成的协作组织是职业教育集团 (联盟) 运作的核心机构。

通过协作组织参与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专业群课程规划等, 为产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奠定基础;通过协作组织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研发, 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服务;通过协作组织建立稳定的职业训练和员工培训场所, 从而较好地解决师资、场所等教育教学资源。因此, 建立并发挥以区域产业为纽带的专业群协作组织的作用是当前专业群建设的一大重点。

3. 建立以专业群就业质量为评价重点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专业群建设的最终意义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而就业质量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接受高职教育需要的结合点。当前, 由第三方专业调研机构提供的社会需求和就业质量跟踪服务对高职教育建立专业评价机制有较高的价值。以专业就业质量数据为基础, 学校可对专业群的主要指标进行连续跟踪和分析比较, 从而找出区域产业发展的变化趋势, 并对人才培养质量做出定量和定性的研判, 为动态调整专业结构、柔性设置专业方向提供重要依据;以调控群内专业数量和招生规模为重点, 推动群内专业的资源集聚和结构优化, 促进专业群自我发展、约束和调整机制的建立。

(沈建根,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 浙江嘉兴314016;石伟平, 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研究所所长、教授, 上海200062)

参考文献

[1]梅亚明.高校专业群的集约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 2006 (09A) .

[2]徐生, 王怀奥, 梁蓓.高职专业群背景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23) .

[3]彭世华.试论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结构优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21) .

[4]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5]应智国.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与职业, 2006 (05) .

[6]石伟平, 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7]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 (试行) [Z].2004.

内涵机制建设 篇2

一、进一步明确廉政的内涵

近年来,随着集团公司反腐倡廉工作的不断深入,各级党委、纪委重点围绕着廉政建设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诸

如多年来实施的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机制,教育、制度、监督为一体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制等等,都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效果,既教育挽救了大多数,又严厉惩处了少数腐败分子。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不少同志均从反面典型上得到了这样的启示:他们犯的是贪污和受贿错误,只要自己不贪污、不受贿就行,认为搞廉政建设就是解决贪污受贿等问题。应该说,这种认识是不到位的。因为这种认识只是解决了在廉政范畴内的廉洁问题,而廉政的内涵很广泛,廉洁只是廉政的一个方面,一项重要内容,但廉政不能仅仅是指廉洁。如果我们对廉政的理解过于狭隘,就不可能对廉政建设做出全面反映,也会影响到廉政建设长远目标的实现。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廉政的内涵,以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全面而正确地认识廉政建设。廉政应当包括廉洁、廉明、廉正三个方面。所谓廉洁,就是克勤克俭、两袖清风;所谓廉明,就是明察秋毫、依法断事;所谓廉正,就是光明正大、办事公道。需要说明的是,“洁”、“明”、“正”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是不尽相同的。我们今天的廉政内容和标准,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的重要讲话中,着重强调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在工作中要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这八个方面都是我们廉政建设的内容。如果不理解这些内容,简单地认为只要不贪污、不受贿就万事大吉了,那就大错了,而实际需要我们大家做的还有很多内容,只有把“洁”、“明”、“正”三个字的内涵理解了、精神吃透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贯彻落实新时期廉政建设的工作任务。

要强化新时期廉政宣传教育,打牢廉政建设的基础。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宣传阵地,进一步宣传新时期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大力倡导以“洁”、“明”、“正”为特点的廉政文化,宣传先进人物模范事迹,营造新时期廉政建设的氛围。加强各种学习和培训,引导党员干部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会议上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刻领会新时期廉政建设“洁”、“明”、“正”内涵实质,做到在思想作风上要“固本”、在学风上“持恒”、在领导岗位上“慎权”、在工作过程中“务实”,在工作履职上“负责”、在生活细节上“清明”、在做人上“守正”,成为脚踏实地,重实干戒空谈,重实绩戒虚夸,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人。自觉做到慎独、慎始、慎微,不法之言不说,不义之财不取,不净之地不去,不正之友不交,做一个口、手、脚、心都全面干净的人,做一个群众信任的人。

建立健全廉政工作预防、监督、惩治机制,努力开创本廉徐矿新局面。一是建立党内领导集体廉政工作防范机制。面对我党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围绕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坚决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各级党委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方针、政策、决议、决定;在重大决策、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程序运作以及大额度资金使用等方面必须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上级要派员到位督促检查下级党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对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和党内外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改,整改情况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强化对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党员领导干部诺廉、述廉、评廉、重大事项报告、廉政公示等制度的执行情况,增强其执行力、透明度,防止搞形式、走过场。二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尊重党内外群众意愿,维护广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选择权和监督权。继续推行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差额考察、任前公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职试用期等制度,提升保廉能力和工作质量。三是深入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充分发挥党内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能,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物资采购、煤炭销售、货款回笼、重大决策、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程序运作以及大额度资金使用等方面开展专项治理,主要治理各级职能部门及班子集体在上述各项工作方面工作不到位、不作为的现象,帮助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到位整改问题,堵塞管理漏洞。四是加大惩处力度,依纪依法打击腐败分子。

三、建立新时期廉政建设的考核机制

明确考核责任主体。把新时期廉政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每年年初将廉政建设各项任务目标和企业其它工作一并进行分解落实,形成重点工作目标,实施统一管理。对新时期廉政建设任务,按照分级、分线、分项的原则进

行分解,使之落实到人头、落实到部门,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

细化考核内容、量化考核标准。细化考核内容,既要力求全面,以反映新时期廉政建设的全部情况,又必须突出重点。从责任分工上,可分为领导班子集体应承担的责任,领导班子正职应承担的责任,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分工应承担的责任。实行量化考核百分制,将责任内容分解

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根据每项指标的重要程度、难易程度、工作量大小确定合理分值和计分标准。

检查和监察结合,实行考核动态管理。根据年初制定目标考核内容和时间要求,结合任务完成情况,建立管理台账,动态考核。坚持运用定期考核、重点考核、专项监察和综合考核等方式,注重把检查与评议、定量与定性等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

党代表、职工代表参与考核。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广开言路,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将群众评议作为评定落实责任制实效的重要依据,群众测评满意率达不到80%的应确定为不合格单位,群众满意率不高的,不能作为新时期廉政建设先进单位。

以大赛机制促中职学校内涵发展 篇3

构建“四覆盖”技能大赛模式

以市级大赛为重点,着力构建市、校两级大赛体系。从2010年举办市级大赛起,市教育局即规定全市所有开设市赛项目专业和课程的学校,都必须在校级大赛基础上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市赛,否则取消其申报省(市)示范(品牌)校、专业或实训基地资格,取消该专业当年度的招生资格,通过市赛选拔出的优秀选手才有资格参加省赛。从2012年起建立了校级职业技能竞赛视导和检查制度,并采取措施予以落实:将校级技能竞赛纳入常规教学视导工作重点;大力推行学校“技能节”制度;建立学校参加省赛、市赛成绩定期通报制度;实施校级技能竞赛成绩抽测制度;参加市赛选手由学校选拔推荐和大赛组委会从本专业学籍库随机抽取选手相结合。

营造良好竞赛环境,着力保护广大师生的参赛积极性。市级大赛由专门机构全程掌控赛事。自2010年起,宜昌市技能大赛的组织工作没有交办给任何一所职业学校,从制定大赛方案、组织命题和评判、评委聘任和管理、成绩统计与公布、评判申诉与仲裁等所有环节,全部由市职教研究室全体教研员承担,承办学校仅负责提供场地、竞赛设备、参赛师生食宿安排等辅助性工作,从制度上最大限度地回避了承办学校参与到赛场内和评判工作中带来的不公。实行“教赛分离”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从最初的极少数项目尝试,到大量引进行业企业、高校的专家、教授担任各项目命题人及评委组长。仅2014年全市技能大赛32个小项目共聘任35位省内外专家参与到评判工作中,其中不乏全国、全省中职技能大赛的评委专家或竞赛技术大纲起草者。着力打造一支本土化专家型评委队伍。为了改变过去从本地职校指导教师中抽签产生评委,可能造成因部分教师本身技能水平有限出现的外行评判内行问题,市教育局评审认定了首批27名专家评委。他们必须是曾指导学生参加本项目全国、全省技能大赛获二等奖以上或全市技能大赛获一等奖者,或其本人参加本项目(专业)全市教师技能大赛获一等奖或前三名者。不断改革创新完善评分程序和办法。包括建立评委回避制度和候补评委制度,扩大“二次编号”项目范围,展示优秀选手参赛作品等。

狠抓师资队伍建设,为实现“四覆盖”打下扎实根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真正实现技能大赛的全覆盖,专业课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是关键。为此,我们将中职专业课教师培训和业务竞赛纳入到技能大赛体系建设之中,坚持以赛代训,赛训结合,构建教研、培训、竞赛三位一体师资培训模式。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每年依托企业举办与大赛项目有关的教师专业培训不少于5场,参训教师300余人,邀请教育部、高教社及省内外高校专家、技能大赛指导专家和研究所学者,开展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培训,参训人员500余人次。

“四促进”引领学校内涵建设

以项目设置提高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我们坚持三个基本原则设置市级大赛项目:一是凡省级大赛中职组设置的项目且宜昌本市职校开设该大类专业的,必设。二是对一时没有条件设置的,通过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开展培训创造条件设置。如电工电子类的“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项目,于2012年邀请武汉莱斯特电子科技公司技术人员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使该项目当年参赛队猛增到7个。三是注重与宜昌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和服务的吻合度,推动职业教育服务市域经济发展。近几年先后增设了导游、焊接技术、中餐热菜、中餐面点、护理技能等5类13个服务宜昌六大千亿产业和支柱产业的赛项。

以大赛技术标准引领专业教学标准和改革。我们在大赛技术标准上立足“跳起来摘桃子”的原则制定标准:一是凡非工科类项目一律与省级大赛技术标准接轨。对硬件条件一时达不到省赛标准的工科项目,根据宜昌本地绝大多数中职校的设备条件和较高标准,制定市赛标准,并规定用二至三年的时间逐步达到省赛标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二是大胆借鉴和改造国赛标准作为部分市赛项目竞赛标准,以提高本市的整体技能水平。如 “焊接技术”“手工扁形绿茶”“手工卷曲形绿茶”“中餐热菜”“中餐面点”等项目,我们均大胆借鉴和改良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技能大赛的技术标准,通过技术标准的制定大力推动学校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

以赛场申办制度推进职业学校的均衡与特色发展。从2012年起实行市赛赛场申办制度,由学校根据自身设施设备条件申报承办项目,经市局考察合格后设立赛场。这既为学校争取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重视与支持创造了条件,又大力推动了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和进度。据不完全统计,为了办好市级大赛,承办学校所在地竞相改善办学条件,如宜都市投资200万元,建起数字化教学工厂;市机电工程学校投资150万元,新建了普通车工等实训车间;当阳市职教中心投资200多万元,建起服装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应用等实训室。可以说几乎每一所承办市级大赛的中职学校,其实习、实训条件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使县市职业教育发展更加均衡,专业特色更加突出。与此同时,“人人争当东道主”局面的形成促使学校的专业发展进入到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因为学校既然要争当东道主,必然大力改善条件加大技能训练力度以力争赛出好成绩,而成功举办市级大赛和良好成绩的取得,就拿到了参加省级大赛的门票,增强了学校和特色专业的吸引力,反过来更能引起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截至目前,全市中职学校中已有80%的学校承办过市级大赛。

“四覆盖、四促进”成效显著

形成了具有宜昌特色的大赛模式。初步形成了具有宜昌特色的“四覆盖、四促进”技能大赛模式,实现了技能竞赛由阶段性工作向常态性工作转变,由少数师生参与向全体师生参与的转变。初步建立了以学校日常技能教学为基础,以市级竞赛为驱动,以省级大赛为牵引的专业技能教学体系,对加快发展宜昌特色的现代职教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

搭建了学校发展的有效平台。通过全面、大规模地推进市级技能大赛,建立技能大赛成绩发布制度,以及对学校参加省、市级技能大赛表彰激励机制,引导学校把发展重心转到更加注重内涵建设和提升教学质量上来,在全市职校中营造了良好的“比、学、赶、超”氛围。“重视教学工作,强化中心地位”的理念在全市中职学校深入人心。

学校内涵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宜昌市参加全省中职学校技能大赛获得金牌数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从较多到独占鳌头,成绩持续创新高且势头强劲,2013年47人参赛16人获金牌,2014年47人参赛获金牌17个。技能大赛带动全市中职学校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办学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已有8所学校成功创建为省级示范中职学校,5所为国家中职改革示范学校,其中2所已通过国家验收。全市中职学校创建31个省级重点专业,16个省级实训基地,10个省级品牌专业。

内涵机制建设 篇4

1 把握航空制造产业发展方向, 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 不断引进先进航空制造技术, 提升专业内涵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当今中国制造业所需的具有专业技术实施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历史使命。[1]要做好高职航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就必须了解该专业人才市场的过去和现在, 准确预测其未来, 以此为依据做出正确的人才培养决策。我院依托“航空职业教育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进行了广泛的行业发展调研。

1.1 行业发展背景: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为航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在军用航空领域, 随着战斗机、直升机、航空发动机的型号和技术突破, 我国已成为少数几个具有全系列航空器研制能力的国家, 跻身航空工业强国。大飞机、大运输机、大直升机、大发动机等一大批项目的成功将使得中国航空工业面临数千亿的新增市场规模。以中航集团为例, 歼10、歼11、直9等先进产品完全成熟, 出口加内销将促进行业平稳增长;除上述产品外, 预计航母舰载机、枭龙、L15、直8 (AC311) 、直10及直15等新机量产将推动行业快速增长。

在民用航空领域, 无论是干线还是支线飞机在我国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据有关部门预测, 2020年我国大型军用运输机的需求将超过500架份, 销售收入有望超千亿元, 需要新增干线客机1600架左右, 总价值为1500亿美元至1800亿美元。在通用飞机方面, 随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指导意见》的出台, 未来5-10年, 其增长率将达到30%, 未来十年通用航空市场需求容量将达到1500亿元。

2008年2月29日, 国家批复“长株潭地区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规划, 湖南省委、省政府全力打造国家航空航天高技术产业基地, 即株洲中小航空动力产业核心区和长沙航空工业园。目前落户“一区一园”中的中航起落架责任有限公司、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608所) 、航空动力机械公司 (331厂) 和中南传动机械厂 (300厂) 等几家大型企业年生产能力都在10亿以上。2011年4月正式挂牌成立的湖南通用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 总投资50亿元, 规划用地830亩, 预计到2020年实现年产60亿的产值。

1.2 人才需求背景:旺盛的行业人才需求为航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随着全国及湖南省航空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市场对熟悉航空产品制造的机械制造类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十分旺盛。由于航空机械产品材料多为铝合金、高温合金以及复合材料, 加工困难, 对刀具和工艺要求高, 且结构复杂, 精度要求高, 质量控制非常严格。航空制造行业对机械制造技能人才不仅要求掌握基本的、常规的机械加工技能, 同时需要掌握飞机钳钣铆;铝合金、高温合金以及复合材料加工;多轴加工、车铣复合加工等技术, 熟悉各种机械加工刀具, 同时要求具有高度责任意识、保密意识等, 因此普通机械制造类技术技能人才难以满足航空制造行业需求。

根据我院对哈飞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沈阳黎明发动机有限公司、四川成发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飞机国际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洪都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20余家航空制造企业的实地调研了解到, 仅上述企业近3年每年对高职层次的熟悉航空产品制造的技能人才需求缺口就达到1500余人。在湖南省, 以中航起落架责任有限公司、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608所) 、航空动力机械公司 (331厂) 和中南传动机械厂 (300厂) 等航空制造企业为代表的株洲中小航空动力产业核心区和长沙航空工业园, 对熟悉航空产品制造的技能人才需求年均增幅为10.2%, 人才需求缺口近3年年均超过500人。航空制造企业不得不每年花大量时间、大量资源对招进的普通机械制造专业的毕业生进行基本的航空产品制造和职业素养的再教育, 加重了企业负担。

随着全国及湖南航空产业的发展、升级, 制造产品呈现高端发展趋势。产业升级对机械制造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掌握多轴数控加工、车铣复合加工、特种加工等技术, 熟悉航空材料加工性能, 具有高度责任意识的高端机械制造技术技能人才将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1.3 以航空制造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 以先进制造技术为契合点, 不断提升专业内涵建设

高职高专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应根据当地的区域经济、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2]因此, 我院针对航空工业快速发展的新局面, 以多轴联动数控加工、激光快速成型、数字化工艺设计等新技术、新工艺为契合点, 重点建设航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不断提升专业内涵建设。

2 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 建设“工学六合”的特色化航空制造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校企合作, 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积极探索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校企合作新模式。我院航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依托“航空职业教育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 (集团) 有限公司、中航工业长沙5712飞机工业有限公司、中航工业飞机起落架有限公司、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等航空制造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安排学生到航空制造岗位顶岗实习;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到上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承担技术服务、员工培训任务等。通过校企深度融合, 本专业逐步推进和完善了“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即专业定位与产业需求相结合, 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相结合, 课程内容与岗位要求相结合, 教学情景与工作情景相结合, 顶岗实习与学生就业相结合, 学校考核与社会评价相结合。主要成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加强航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与航空制造产业对接, 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

本专业依托学院协同创新平台, 每年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召开校企合作联席会议, 及时跟踪航空制造领域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分析企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变化、岗位要求变化状况等, 每年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动态调整;有针对性地为合作企业选拔培养了多名优秀学生, 储备技术人员;为企业举办了多期在岗研修班, 解决行业企业对员工技能提升和知识更新的需求。

2.2 建立校企人才共育机制

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 将学院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 将航空工业行业标准融入专业教学, 共同构建课程体系、课程标准, 合作开发本专业核心课程的校本教材、教学资源, 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岗位要求相一致;校企双方共建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体系, 共同指导和管理学生生产实训、顶岗实习, 大大提高了实习实训质量。如在实践教学中, 我们引入了航空发动机蜗轮轴加工、航空发动机叶片多轴加工等典型案例。

2.3 以航空职业教育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依托, 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人员互动交流

本专业教师定期进入中国南方航空工业 (集团) 有限公司等企业顶岗实践, 与企业专家共同开展技术攻关;企业专家定期进入学院与专业教师共同进行课程建设、承担专业教学任务、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等。南方航空工业 (集团) 有限公司、长沙5712飞机工业有限公司的多名专家、首席技师不仅承担本专业的教学任务, 还多次担任我院承办的职业技能竞赛裁判。

2.4 与企业实现合作共赢, 成果共享

学院为合作企业选拔输送优秀学生, 并充分利用自身师资优势, 积极开展企业职工培训, 为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也引进企业专家为师生开展新技术讲座、技能培训等活动, 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本专业有多名教师先后承担了航空制造企业、军队航空修理企业的技术课题。

3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构建“工学结合、知技融通、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

3.1 航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的设置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航空制造企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着手, 按职业岗位应掌握的知识和应具备的能力来设置课程。以知识应用为主线,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确保核心课程, 综合相近课程, 删除不合理课程, 增开新技术课程。加宽加厚基础课程平台, 夯实专业基础;大力推动多轴联动精密加工、激光快速成型等新技术、新工艺的引入, 持续改进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增加综合性的选修课程、拓展课程, 强化学生拓展能力培养, 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更多选择;加强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教学设计和管理, 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文化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 以职业素养养成教育为主线。

这样设置的课程体系体现了高职课程的特殊性:既保障了高等教育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又强调了职业能力的培养;既保障了同一专业不同岗位职业技能的培养, 又强调了专业综合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它以就业为导向, 突出岗位能力培养, 构建了“工学结合、知技融通、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 如图1所示。

3.2 航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建设

机械制造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是密切理论教学与机械工程生产实际, 强化大学生生产技能的重要手段。[3]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专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

专项技能训练主要是机械制造中各种制造手段的训练, 包括普通机械加工机床操作、数控机床操作、机械装配与调试训练等。训练过程以实际航空零件加工为载体, 采用项目教学法。学生以项目组为单位, 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零件加工工艺编制、刀量夹具准备、零件加工操作、零件尺寸检测等工作, 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其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图2) 。

综合技能训练主要是航空零件加工综合实训。项目的实施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行业标准为标杆, 由教师指定产品项目。学生以产品项目小组为单位, 在教师指导下, 分别从工艺设计、刀量夹具选用、加工操作、质量检验等方面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最终完成航空零件的加工。整个综合实训项目教学遵循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素质提高为基础的原则, 注重学生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品质的养成, 强化基本技能、综合技能的培养, 在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 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 (图3) 。

4 创新教学模式, 增强教学效果

4.1 全面推行“工学交替、知技融通、能力递进”的教学模式改革

结合航空工业标准, 加强基于6S管理与星级评价体系的实训教学场所建设, 完善理实一体教学模式, 模拟企业生产现场教学;加强与本地区航空制造企业合作, 采取校内生产性实训和企业顶岗实训相结合的办法, 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水平。

本专业依托学院智慧校园网络平台, 开展了《数控编程与操作》等核心MOOC课程和《多轴联动加工》SPOC课程建设, 建立数控编程、仿真加工等网络仿真学习平台, 强化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推动自主学习、在线学习等学习模式改革。

4.2 在专业课教学中推行案例教学法

我院已广泛开展专业教师到工厂企业轮训活动, 本专业的六位专业教师都在企业挂职或顶岗工作半年以上, 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和模具设计、加工案例。在此基础上, 我们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广泛开展了案例教学。教师在制定授课计划前根据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精心挑选案例, 编制成案例资料, 提出需解决的问题, 拟定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研究的程序。让学生凭其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独立思考、自由讨论, 然后带着实际问题学习理论。随着课程的进行, 教师在教学案例之外再给学生另行布置工作任务, 学生根据教学案例中学到的知识逐步完成自己课题的分析设计。在一个项目理论授课结束时, 组织学生交流经验, 总结学到的知识。教师参与其中, 对学生的不足进行补充和纠正。

4.3 以“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 加强实践教学的真实性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关键所在, 只有让学生接触实际、切实观察与体验, 反复训练, 才有可能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本专业实训场地齐全, 设备先进, 针对各项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建立了完善的实训课程体系。以《机械制造工艺》课程为例, 我们从航空制造企业选取了航空发动机蜗轮轴 (高温合金材料) 、支承座 (合金结构钢30Cr Mn Si A) 、航空发动机喷嘴 (高温合金材料) 、航空发动机叶片 (硬铝LY12) 等代表性案例来阐述轴类中等复杂零件加工工艺、薄壁及外形不规则零件的加工工艺、小型超精密零件加工工艺、精密复杂零件多轴联动加工工艺等教学内容。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 我们广泛采用上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模拟企业的生产实际, 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训练, 从而不断深化学生职业能力, 提升教学效果。

5 结束语

现代企业需要的是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因此, 高等职业教育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同时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积极开发、完善项目教学模式, 鼓励学生多思路、多角度学习, 并指导学生在实践训练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 强化职业能力。我院航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以人才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为依据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工学结合、知技融通、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 积极推行项目化专业教学改革等举措, 大大改善了本专业的教学效果, 学生多次在省级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得佳绩, 毕业学生获得了较好的社会评价。

摘要:为满足航空机械制造行业人才需求, 本文结合学校特色, 分析了我院航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背景, 制定了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日标, 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实验实训教学等方面提出了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 为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快速形成品牌特色、打造复合型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机械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白雪宁.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分析[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2:52.

[2]金莹, 赵云龙, 洛辉, 韩明刚.简述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4, 2:210.

内涵机制建设 篇5

一、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举证责任概况

《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以下简称DSU)并无对于举证责任的明确规定,只是在关于专家组的程序性规定中蕴含了与举证责任有关的一些概括性规定。在现有的DSU规则中没有举证责任规则,在司法实践中,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在不断的争端解决实践中逐步积累的判例中形成了举证责任“习惯法”。但是缺乏国际法的明文规定,仅靠未成熟的判例和习惯作为举证责任规则的渊源,鉴于个案的差异性等偶然因素,它们在司法实践中被适用的可预见性较差,除非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这种“判例法”变得非常成熟,否则还是会有可预见性较差、不确定性较大的问题。

二、目前的举证责任规则

(一)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中的举证责任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中的举证责任概念的内涵是不同的。大陆法系中的举证责任的内涵是: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明。不过值得指出的是,中国法学界对举证责任的定义不同于传统大陆法系的定义。

英美法系中的举证责任概念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当事人有义务提供足够证据来证明案件“初步事实”的存在,以使法官相信案件能够继续下去,并交由陪审团进行事实审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举证责任在诉讼过程中可以在当事人之间来回转移,而且,证明案件初步事实所需要的证据仅需满足一定程度,称为“提供证据的责任”:第二层含义针对实体法,主要指在案件事实认定中,一方当事人有责任去说服陪审团。这一层次是“举证责任”的真实、主要含义,称为“说服责任”。

(二)DSB目前已确立的一般规则

在的美国影响印度针织羊毛衬衫进口措施案中,上诉机构明确阐述了WTO框架内对举证责任规则的基本态度:“难怪包括国际法院在内的各国际机构一贯接受并适用如下规则:主张某一事实的一方,不管它是申诉方还是被诉方,负有证明其存在的义务。同时,在大陆法、普通法和大多数法域,这也是一条普遍接受的证据法原理,即不论是主张权利的一方还是提出抗辩的一方负有举证的义务。如果其中一方举出的证据足以推定它所主张的是真实的,举证责任就转移到另一方,除非另一方可以举出充足的证据来驳回这一推定,否则就败诉。在涉及GATT1994和WTO协定时,究竟要多少证据和哪些证据才能够建立起上述推定,肯的会因措施、条款和案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

三、对于“举证责任”的意义的探讨

在美国影响印度针织羊毛衬衫进口措施案中,上诉机构的阐述指的“举证责任”的内涵是什么呢?它接近于大陆法系所主张的内涵,还是英美法系所主张的内涵呢?英美法系所主张的内涵有两层意义,那么它应属于哪一层含义呢?

从阐述的第一句话来看,这句话中的“举证责任”应接近于大陆法系中的内涵。如前所述,大陆法系中的举证责任的内涵是: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明。对这内涵作进一步的解释,可参考罗森伯格的解释“各当事人应就其有利之规范要件为主张及举证”。但按照这样的理论,无论是起诉方、被诉方、还是第三方,均应就对其有利的事实以及相关的协定条文承担举证责任―那么,举证责任就根据一个案件涉及的相关事实和协定条文被分配给不同的当事人。按照这个逻辑,专家组需要做的似乎就是先确定争端的性质,然后从WTO协议中寻找相关的实体规范,从中找到举证责任分配的.依据,再分别将案件各个要件的举证责任分配给不同的当事人,最后根据各方当事人举证义务履行的种类、质量和数量确定胜诉方。但是,如果认为举证责任的内涵就是这样的话,把上诉机构的阐述再往下读就会发现矛盾。第三句说明举证责任是有先后之分的,并且可能在控辩双方之间来回转换。但从上面对于大陆法系举证责任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举证责任是在案件审理开始的时候由担任法官职能的专家组分配给争端各方当事人的,各方当事人(至少是控辩双方)的权利义务在时间和逻辑关系上是平行的,不存在先后顺序的差异,专家组应当在当事人双方都已充分举证的基础上做出裁决,而不是像上诉机构的阐述说的那样,在某一时间点举证责任转移到某一方当事人,若该方提不出证据就败诉。

如果单从阐述的第三句话来看,这里的举证责任的内涵又接近于英美法系的概念中的“说服责任”,只是被赋予了可转换性和单一环节推定性。但是,这里要探讨一下为说服责任赋予可转换性和单一环节推定性的合理性。按照传统的英美法系的举证责任理论,说服责任是不可转移的。在一般的诉讼中,由原告承担说服责任:在法律明文规定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况下,由被告承担说服责任。但这里的举证责任倒置并不等于“举证责任转换”:前者是由法律明文规定的特殊性质的案件下的举证责任分配方式,无论是否存在举证责任倒置“说服责任”在整个诉讼过程中始终由确定的一方当事人承担:而后者则指在诉讼程序进行过程中随着诉讼的发展“说服责任”动态地由一方当事人转移到另一方当事人,事先无法确定最终由哪一方承担。如果举证责任是可以转移的,那么假定案件情形比较复杂,需要提供大量的证据,那么,控辩双方之间就会有大量交替提供证据的行为,举证责任转移的情形就会大量增加,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有的阶段由起诉方承担举证责任,在另一些阶段由被诉方承担举证责任。这样将会产生两种后果:其一,举证责任将不具有确定性。既然起诉方承担举证责任,被诉方也承担举证责任,那么起诉方的举证责任与被诉方的举证责任之间的界限将会变得模糊,不容易把握。也就是说,专家组将无法从总体上确定该案件的举证责任到底在何方。其二,在举证责任不断地在双方当事人之间轮流转换的情况下,当诉讼中发生某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时,专家组将不能依照举证责任法则作出裁决。为举证责任赋予单一环节推定性同样会导致不合理的结果。如果像上诉机构的阐述所说,当一方举出了充分证据,举证责任就转移到另一方,如果另一方此时无法举出充足的证据,则要承受败诉的后果。那么就像上面分析的,在举证责任不断地在双方当事人之间轮流转换的情况下,当诉讼中发生某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时,如果此时能够确定某一方承担举证责任,那么这一方就要因为在这一阶段中自己无法提出充分证据而承受败诉的后果,这是不公平的。因为在诉讼中,总的说服责任既取决于每次提供证据的责任的完成质量,但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每次提供证据的责任的简单相加。这要求专家组全面地、综合地衡量审判过程中承担说服义务的一方的履行情况。这样的情形并不奇怪:一方提供了一次关键的证据,就可以认为他已经履行了整个案件的说服义务:或者一方提供了很多次证据,但并不意味着他就履行了说服义务。那么,使得一方由于其在某一阶段举不出充分证据就承受败诉后果,是显然不公平的。

有的学者的观点倾向于认为这里的举证责任的内涵接近于英美法系的概念中的“提供证据的责任”。他们认为上诉机构的阐述的第三句话表明在这个来回轮换的链条中,作为初次举证的申诉方提出的证据仅仅是一种“初步证据”或推定标准,而不是最终的、结论性的证据,也因此才有必要进行多次的证明轮回,力求一步步地清晰起来。还有的学者认为“简言之,就是WTO案件中的控辩双方的证据是进行一番证明力的此消彼长的、东风压倒西风的较量的结果。在这个较量的过程中,无论哪一方,只要无法再提出足够的证据来反驳对方的主张,则就在这个环节败诉了。”还有学者指出:“在实践中,履行举证责任将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像网球运动的回合一样,在整个专家组程序中,每一方都多次地提出证据、反驳证抵”“当证据尘埃落定时,只有专家组对提出证据的量与质满意,才视为满足了举证责任的要求。”这也就表明,举证方是否履行了自己的举证责任,要看双方举证的总体情况来看,即只有在整个程序审理终结时,才能做出举证方是否履行了举证责任的认定。如果说第三句话前面部分“举证责任”的内涵是英美法系中的“提供证据的责任”的话,那么最后一小句“否则就败诉”将如何解释?如果说在专家组程序中只需要履行提供证据的义务就能够获得诉讼利益的话,将损害司法程序的严谨性,同时也必然达不到证明标准:无论是大陆法系中的“排除合理怀疑”或“优势证据”,还是英美法系中的“毋庸置疑”、“确凿可信”、还是“较为可靠”,都达不到,因为提供证据的义务只要求提供“初步证据”、表面证据,足以描述案件基本事实即可,而不包括对自己所提供的证据进行解释或阐明,也不需要证明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有充分的合理的联系。

综上所述,上诉机构的阐述中的“举证责任”一词包含的内涵不止一种,在“否则就败诉”以及第四句的意义来看,这里所指的举证责任只能是英美法系的概念中的“说服责任”:而前面部分所指的举证责任则只能是英美法系的概念中的“提供证据的责任”。因此,DSB的举证责任规则基本上借鉴了英美法系中的概念,只是并未明文规定在DSU和相关WTO协定中,通过判例确立起来的规则的表述又不够严谨清晰。

四、总结

内涵机制建设 篇6

近年,徐州市泉山区组织区城管局领导班子、业务科长,各街道办事处分管城管副主任、城管科长和一线队员代表,以“城市管理究竟是为了什么”、“管理对抗究竟是因为什么”等为主题,举办分析会、座谈会,结合国内、区内典型的城管执法冲突案例,深刻分析城管工作面临的背景和形势,深入讨论全区城管的发展理念和思路,集思广益,畅所欲言,有效凝聚了向心力,达成了三个共识。

一是科学发展观要求城市管理必须是“人本位”而不是“城本位”。城市因“人”而存在,忽视了“人”,城市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根据。城市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市民营造宜居乐居的良好环境,城市管理的出发点就是“为了人”和以人为本。二是社会管理创新要求城市管理必须由“执法型”向“服务型”转变。当前城管工作需要正确处理好维护城市形象、落实管理职责、容纳弱势群体生存、改善市民生活环境四个方面的“生态”关系,实现和谐有度,复杂的利益矛盾要求城管不仅要“管”,更要“理”;要服务好“人”,而不是单纯地管制住“人”。三是管理效果的最优化要求执法管理必须避免简单机械。法律法规和条例是严格和严肃的,但城管执法方式的简单机械,恰恰容易让群众不满意、社会观感变差,造成越管越难、越管越累的恶性循环。

二、构建问题早发现早处置机制,做到主动作为

落实责任心是城管工作的“灵魂”。针对城管工作很容易让人滋生疲沓应付和对问题熟视无睹等不良习惯,造成片长街长网格化管理效果大打折扣的后果,泉山区从“早”抓起,着力在问题早发现、早处理这个关节点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和探索。

一是建立了违法建设主动防控的新机制。在14个街道办事处统一建立20万元控违拆违保证金制度,根据新增违法建设发现和形成的不同阶段,量化考核目标,细化奖惩标准,将“控制新增违建、拆除存量违建”的工作责任切实压到属地街道办事处的党政一把手和分管城管负责人,用与个人政治经济利益直接挂钩的杠杆,撬动各街道办事处早发现、早拆除违法建设的主动性和能动性。2012年1-6月,全区被市规划部门下单的新增违建为零,区、街、社区主动发现新增违法建设103处,全部实现了发现早、拆除快、矛盾小的管控效果。二是建立通过社会辅助发现问题的新机制。创新建立居民小区物管公司参与控违工作机制,通过发现举报有奖、未发现举报予以建议列入“黑名单”的激励约束手段,引导物管公司积极参与和配合居民小区的违法建设控拆工作。同时,与招标引进的11家市场化保洁公司签订补充协议,赋予保洁人员“一岗双责”职责,利用广大保洁人员凌晨和夜间在岗的工作特殊性,把发现违法建设、占道经营等各类城管问题的时间段向两头延长,空间区域向背街小巷和角落延伸。1-6月,全区共接到小区物管公司、保洁人员发现举报的违法建设等城市管理问题200余件,有效完善了问题早发现体系。三是建立了重要时期和节点预案管理的新机制。出台《泉山区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市容环境卫生应急保障工作实施意见》,根据节假日和重大活动的社会影响、规格规模,超前制定城市管理工作方案,将早谋划、早安排、早处置作为常态制度固定下来。在近期举办的重要活动期间,全区环境整洁、秩序井然,较好地展示了徐州市和泉山区的城市形象。

三、切实关心和帮扶弱势群体,实现矛盾化解

在推行早发现、早处置各类城管问题的同时,泉山区提出了“真心帮扶,服务化解遗留问题和疑难问题”的新思路。

一是构建涉疆摊贩服务管理新模式。通过伊斯兰教会等渠道,组织区城管、民宗等部门与新疆少数民族在徐州售卖哈密瓜的领头人乌卜力“交朋友”,让其知晓城管政策,主动带头配合管理。同时,科学选取8个点位,统一为他们免费制作与城市形象和谐一致的水果展示架和遮阳棚,引导他们定点、定时段规范经营,形成了主动服务、相互尊重的涉疆少数民族占道摊贩管理新模式,并在市人大和政协“两会”期间,运用这种模式协助云龙区妥善处置了一起涉疆少数民族摊贩的管理纠纷。二是拓宽“收编小贩”服务管理新思路。充分理解进城农民、下岗职工和自主就业人员的生存需要,改造提升和规范管理12处疏导点,同时继续利用雁山等3座现代化农贸市场2011年建成开业的契机,协调安排摊位,以免除前三个月租金的优惠条件,将分散在全区各处的修补类、水果类、早点类、蔬菜肉摊类、日用品类等无证流动摊贩,统一疏导到方便群众、经营费用低廉,又不影响城市环境秩序的地方定点经营,引导他们“垃圾不落地”、自觉规范经营。目前,金山东路、碧水湾小区等两处新疏导点规划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建成后,将进一步拓宽全区帮助和服务小摊小贩、实现和谐两利管理格局的渠道。三是开启市场化保洁服务新局面。针对自管小区及西北部等城中村居民基本不交物管费、环境卫生面貌较差的实际状况,从2012年3月开始,由区财政每年投入1400万元,免费对全区216个自管小区和26个城中村实行市场化保洁服务,新增保洁面积200万平方米。全区自管小区和城中村的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群众对城管服务的满意度大幅提升。四是开展社会化参与管理新尝试。在5月份开展的矿业大学西门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中,创新进行了管理权和执法权分离的试点工作,通过市场化机制,引入一家专业化管理公司,协助城管部门征求民意,让摊贩知晓整治方案、参与讨论和完善整治方案,实现了消除隔阂、争取理解、规范管理的效果,300余户流动占道摊贩顺利入室入点经营,矿西周边交通和市容秩序差乱的局面得到了明显改观,历史形成的突出矛盾在城管的真心帮助和社会企业的积极参与下,顺利实现了“软着陆”。

四、打造能说善写的“文化”城管,力求作风转变

结合市城管部门出台的柔性执法意见,泉山区在2011年提倡城管人员写文章、城管队伍“能文能武”的基础上,对“文”的内涵予以了进一步丰富和延伸。大力开展交流互学活动,积极实践说理讲法的城管方式,注重夯实城管人员说理讲法的理论基础,目前,已举办集中培训班2期,教育培训城管工作人员近1000人次。

(责任编辑:黄荔)

浅析国有资本授权经营的机制内涵 篇7

但是,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因为从一般层面来看, 授权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当中是普遍存在的。当我们委托别人办理某项事情时, 授权活动就发生了。特别是在以公司制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中, 股东和管理者之间就是一种典型的授权与被授权的关系。但是, 公司制度并没有因为授权关系的存在而使其运行效率受到丝毫影响。

因此, 笔者认为对于授权经营的评价不能简单地停留在问题的表面, 而是应该探究授权经营的本质内涵, 探究其运行的微观机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清在授权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使其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的出发点是着重对授权经营的内在运行机制进行分析。

一、“授权经营”概念的产生及发展

授权经营概念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是当时的东风汽车集团公司在企业集团的发展实践中, 于1989年向刚成立的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提出的。这一概念的提出在当时被认为是“近年来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1992年9月, 国资局、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国务院经贸办联合发出《关于印发国家试点企业集团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实施办法 (试行) 的通知》。在该通知中, 对授权经营的定义是“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是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将企业集团中紧密层企业的国有资产统一授权给核心企业 (集团公司) 经营和管理, 建立核心企业与紧密层企业之间的产权纽带, 增强集团凝聚力, 使紧密层企业成为核心企业的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 发挥整体优势。”

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 人们又认识到必须将政府的资产所有者职能与一般的经济社会管理职能分开, 才能促进并最终实现政企分开。因此又出现了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另一种形式———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是上世纪90年代初改革国有资产产权运营体制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国有资产和授权经营的形式, 比较典型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沪深模式”———即形成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有控股公司和国有控股、参股企业“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其中第28条规定:“国有资产和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对所出资企业中具备条件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进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被授权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对其全资、控股、参股企业中国家投资形成的国有资产依法进行经营、管理和监督。”这一条例是在2003年4月,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2个月以后出台的。由此可见, 不论是国有资产管理局时期还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时期, 授权经营一直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手段。

二、“授权经营”是一种充分利用代理人信息优势的机制

既然是授权经营, 那么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什么是权力, 权力源自于哪里?按照西蒙的定义, 所谓权力就是选择行动的能力, 从而通过这种选择对整个组织或组织的某一部分产生影响。那么这种权力来自于哪里呢?对此, 哈特等人认为, 一个人之所以有权力是因为他掌握了某项资产的所有权。所有权就是一个人权力的源泉。因为在哈特等人的眼里, 企业要存在就需要一种“黏合剂”, 这种“黏合剂”就是实物资产。正是由于实物资产的作用才把无形资产、人力资产等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没有实物资产企业就不会存在。因此, 权力就应该来源于对资产的所有权。

但是,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在股权日益分散化的情况下, 股东虽然具有企业资产的所有权, 但是他们却没有能力通过自己所掌握的所有者权力来影响企业的行为。这里似乎存在一个很大的矛盾。

根据阿洪和梯诺尔的观点, 前面所说的所有权只是一种正式权力。还有另外一种权力, 那就是实际权力。所谓实际权力是指能对决策进行有效控制的权力。正式权力与实际权力是不同的。一个人拥有正式权力并不意味着他就有实际权力。把权力分为正式权力和实际权力不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权力关系问题, 而且还有助于我们对企业内部的权力配置进行分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权力的划分, 是因为股东和管理者所掌握的信息不同。正是由于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才出现了授权问题。而我们关于授权经营问题的分析就是通过对比不同权利配置结构下的企业微观个体的行为变化进行的。

当我们把权力作了这种区分以后, 就可以把企业中的不同权力配置分成以下两种类型:集权型和授权型。对于集权型而言, 里面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委托人既有正式权力又有真实权力;另一种情况是只有正式权力却没有真实权力 (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委托人缺乏足够的信息) 。而授权型则指的是委托人将权利赋予代理人, 使其在决策的过程中具有很强自主权, 同时委托人也不再否决代理人的提议。

三、关于“授权经营”的一个模型化描述

既然授权经营是一种充分利用代理人信息优势的机制, 那么接下来就应该揭示出在授权经营的过程中信息的作用是如何发挥的。为此我们构建一个关于授权的模型, 通过这个模型化的描述可以进一步了解授权经营的内在机制。这个模型包含下列要素:

决策空间, D:决策空间就是可供选择的决策的集合, 集合中的每个元素就是决策过程中所要选择的对象d。决策空间可以表示为D={d1…dn}。这个集合对我们可能要做的决策都有详细的描述, 决策就是在决策空间中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选择。

信息空间, M:仅有决策空间决策者是无法做出决策的。决策者还必须具有一定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做出正确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这时, 我们对每一个决策者i规定一个信息集Mi。这个信息集就是决策者i的信息空间。当i进行决策时, 首先要在信息空间中选择信息。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关于信息搜集的活动, 而且信息搜集的结果将会决定决策的结果。如果决策是由n个决策者做出的话, 所需要的信息可以表示为m= (m1…m2) 。这个m属于联合信息空间M, 并且。如果在决策中需要一个以上mi, 我们就说这个决策过程中授权行为就发生了。

决策过程与决策机制:有了决策空间和信息空间就可以做出决策了。我们把决策过程用下式表示:d:M→D, 或者表示为:d (m) ∈D。同时, 我们把 (d, M) 称为决策机制。从这个式子中可以看出, 决策就是根据决策者所掌握的信息在决策集中进行选择, 信息在决策中的关键作用。

控制集, C:一般而言, 控制集就是决策集的子集, 是委托人对代理人决策的一种控制或限制。控制集可以表示为:。在授权经营过程中, 代理人所能作的选择是在控制集中进行的。因此控制集的大小反映了委托人对代理人授权的程度。

决策者的偏好:通过决策, 决策参与者可以获得决策所带来的好处。这种好处我们用效用函数来表示。在效用函数中既有来自物质方面的满足, 又有来自非为物质方面的满足。其中委托人的效用函数为uP (d/m) ;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为:uA (d/m) 。

授权条件下决策的具体过程可以用下图来表示。为了分析问题的简便, 只考虑单个委托人和单个代理人之间发生授权关系的情况。

上图描述了这样一个过程:1.授权者我们将之称为委托人, 选择一个控制变量, c∈C, 作为对被授权人我们称之为代理人的约束。2.在这种约束下, 代理人根据c以及自己搜集的信息选择一个行动, d∈C。这个行动的结果是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各自利益的实现。这种利益我们可以用双方的效用大小来体现。也就是说, 委托人把最终决策权通过选择合适的c转交给代理人, 而这种授权则允许代理人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行动。不论是委托人的授权还是代理人的接受授权而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双方都是为了各自利益的需要才这样做的。对于代理人而言, 他的目标是当委托人选择了c之后, 他在这个约束条件下, 根据自己的私人信息, 决定d的选择是根据下面的式子来进行的, 委托人的问题可以用下面的式子来表示。根据Holmstrom (1977) 的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所有的c∈C, 授权问题总会存在一个最优解, 且不论代理人使用什么特殊的反应函数。另外, 对于反应函数dmax (m/c) 存在一个对于授权问题而言的最优解。因此,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 形成这种最优化的状态就是授权机制的内涵所在。

四、结论

1. 对代理人实行授权经营可以增加代理人的工作积极性。

这一点在我们的模型中反映得十分清楚。由于代理人积极性的提高, 委托人就可以减少自己在信息搜集方面的工作强度, 并且减少为此而花费的成本, 这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实际上就是一种收益。如何提高管理者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对于国有资本管理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而且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构建有效的国有资本管理体制的过程中, 也一直是以这个问题为中心的。通过我们的分析可以发现, 授权是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机制, 或者说它是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产生的一种机制。按照我们通常的看法, 政府在管理国有企业的过程中常常处于信息劣势, 而且由于官僚体制的原因使得政府对于信息搜集的积极性不高。以此推论, 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建立新型国有资本管理体制的过程中实行授权经营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2. 代理人信息搜集积极性的提高是因为通过授权以后,

委托人减少了对代理人的干预程度, 并不再否决代理人的提议。但是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因此, 授权所产生的激励效果是以委托人权力的丧失为代价的。这种代价在我们的模型中表现为代理人所推荐的项目对委托人来说不一定最为有利。而在现实世界里, 这种矛盾冲突则表现得更为尖锐。为了消除或减弱这种利益冲突的不利影响, 委托人一方面可以在授权的程度上进行权衡, 另一方面, 委托人还可以借助于其他机制来解决问题, 例如:治理机制、市场机制、法律机制等等。最终是要在各种机制之间形成一种均衡。

浅谈教学机制的内涵及培养 篇8

教学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艺术。而教学机智则是教学艺术之树上最为亮丽而鲜活的花朵。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指出:“不论教育者怎样研究了教学理论, 如果他没有教学机智, 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因此, 研究教师的教学机智, 对于提升教师的自身形象, 搞好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就教学机智的内涵以及如何培养教学机智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 教学机智的内涵

笔者认为, 教学机智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 它是教师对教学情境准确的把握, 对学生和集体的了解, 深厚的教学理论水平, 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的综合表现。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特殊的教学情境最富灵感的杰作, 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具有极其深刻的内在涵义, 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教学机智首先是教学情境下的机智, 它产生于课堂教学的情境之中, 有其特殊性。教学机智不会产生于课堂教学之前, 更不会产生于教学情境之后, 而只会产生于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中。离开教学过程的机智不是教学机智。教学情境是教学机智的前提和基础。

2.不可预知性。教学机智一定是在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是在教师毫无思想准备、毫无预见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应急能力, 是教师对刺激情境的应急的即时的反应。如果发生的事件不是突然的, 而是在教师意料之中的事情, 那么即使处理得非常巧妙和正确, 也不能称之为教学机智。

3.快速性。教学机智一定是在对突发事件的处理速度上表现出来, 越能急中生智、随机应变、果断决策、迅速处理, 就越能表现出教师的教学机智能力。如果优柔寡断, 或经过较长时间的深思熟虑才进行处理的, 则不能认为是教学机智。

4.良好性。教学机智一定是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效果上体现出来, 处理方法是否得当, 效果是否良好, 这是衡量教学机智的最终标准。尽管事件是突发的, 处理是迅速的, 但是处理的方法不当, 效果不好, 那也不在教学机智之列。

二、教学机智的培养

教学机智初看好像是教师的灵光一现或灵机一动, 但教学机智有着丰厚的底蕴, 它归根到底是教学实践的产物。它涉及到教师对教学情境的整体把握及对教学活动的天赋敏感, 是由有组织的辨别、判断和行动的能力所构成的, 这些能力深深地根植于教师对教学的认识、信念、价值观、态度及对实际教学活动的感悟、经验、体验之中, 是教师在后天教学活动中经过磨练与感悟而逐渐获得的。“它是教师在精神上成熟的结果, 是教师为掌握专门知识和养成与儿童交往的技能而做了大量工作的结果。”培养教师的教学机智, 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1.要注重教育理论修养。

教育理论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尤其要注重有关课堂社会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及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学习。它们是教师教学机智得以形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从知识的性质上, 这些教育理论应当包括有关教育的事实性知识和规范性知识。教育理论的作用就在于告诉教师他所面对的是什么事实 (包括影响事实的关键因素) 及在此前提下他所能应该做的事情。前者为他提供适应情境的恰当判断的信息。后者则在于为他的判断和决定提供目的导引和可能行为的启示。为此, 理论学习不仅掌握有关教育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师的理论思维能力和批判反思能力。通过自觉地、反复地对自身的教学行为、方法、情境等进行反思和批判, 教师会不断获取关于教学情境的新的理解和构建。教学机智在教师不断的反思与批判中悄然成长, 潜移默化地去指导教学实践。

2.要训练思维反应品质。

这里所涉及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开放性、敏捷性及思维的灵活性等。教师优良思维反应品质主要表现在: (1) 在教学情境中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 全面系统地认识现象之间的关系, 从而发现问题的本质。这要求教师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2) 教师需要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 及时而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这要求教师的思维必须具有创造性和独立性。它具体表现为教师在特定的情境中对问题迅速、快捷地分析与处理, 据以快速检索比较可能的行为方式, 并将内在的结论以恰当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教师思维的品质是以对课堂辨别判断所得的材料为核心, 是课堂辨别判断力的基础。

3.要提高辨别判断能力。

辨别, 教师对自己的内在教育理论与教育情境的是与似所作的分辨和区别, 作用在于确定自己内在的信念和理论是否适应于当前的情境。辨别力是一种能够看到内在主观意识与客观外在世界的差异以及看到对象和事态的细微之别的心理品质。它的前提是敏锐的观察力。敏锐的观察力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另一方面, 只有通过敏锐的观察力, 教师才能对各种突发事件做出准确的判断, 进而采取迅速有效的处理方法。判断, 在于确定依据自己的信念和理论而实施的行为对于当前的情境是否恰当和妥帖。其基本的信念就是, 坚持应为的目的, 对当时的情境采取应有的方式。判断的困难在于所施行的方式是否为“应为”。

4.要加强教育实践锻炼。

加强教育实践锻炼的目的在于获得对教育实践的感性认识和教育经验, 积累在不同的教育情境下可能恰当的行为模式, 为未来的教育实践提供一种暗示和备择的操作方式。这里重要的是教育经验。教育经验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所经历的或多或少的事实。这些曾经历过的事实对于教师后继的活动具有不可避免的暗示性和提示性。但是事实要变成经验, 则必须通过教师的思虑, 并根据教师的特点进行分类、概括, 从而变成一种能对教师的教育活动进行指导的内属于教师自己的准则, 变成教师对待教学活动的价值观态度及灵活处理特定课堂教学情境的一种信念。

5.要培养对学生积极的情感。

“机智是一种实践中的规范性智慧, 它受见解的支配同时又依赖于情感。” 只有对教学事业和学生的热爱, 才会产生对教学工作的积极情感, 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才能积极的思维, 并力图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教学社会学认为:课堂教学进程是师生互动、人际交往的进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交往能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唤起学生的心理共鸣, 使师生间不仅认知同步, 而且思维共振, 情感共鸣, 达到了一种心理同步。这种心理同步会产生一种“效应”, 它能激发教师的灵感, 激发教学机智的产生并得到充满魅力的发挥。

教学机智是课堂的生命活力之所在, 它需要教师用“心”领悟才能形成, 要用细致入微的心去发现每一个新的课堂生成点。

参考文献

[1]黄伟, 谢利民.教学机智:跳荡在教学情境中的燧火[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5, 1.

[2] (加) 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育机智——教学智慧的意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3]李拉.教学机智及其生成[J].继续教育研究, 2007, 2.

内涵机制建设 篇9

一、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内涵

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是一个新概念, 把握这个概念是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众多学者界定了区域协调互动发展。蒋清海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在各区域对内对外开放的条件下, 各区域间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并且形成决定这种状态和过程的内在稳定的运行机制”。覃成林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 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王文锦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相关区域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发展上相互联系、关联互动、正向促进, 区域利益同向增长, 区域差异趋于缩小的过程和状态”。高志刚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既要保持国民经济的高效运转和适度增长, 又要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 使区域间的经济差异稳定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 达到各区域优势互补、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陈秀山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强调坚持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相结合的动态协调发展战略。它是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 既要保持区域经济整体的高效增长, 又能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 使地区间的发展差距稳定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并逐渐趋同, 达到各区域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一种区域发展战略”。纵览以上定义, 学者们大多从经济发展目的的角度认识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笔者认为, 区域协调互动发展从本质上看, 体现在区域内各主体之间关系的存在性之上, 把握主体关系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其内涵。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涉及到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组织、企业组织、非营利组织等, 主体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两个层面上:宏观层面, 即政府与企业,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 企业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关系;微观层面, 即政府之间, 企业组织之间, 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关系。笔者以主体关系为着眼点, 认为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是相关区域主体通过内在稳定的运行机制, 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多领域相互联系、关联互动、正向促进, 区域利益同向增长, 区域差异趋于缩小的过程和状态。

二、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主体

《现代汉语词典》对主体的解释主要有两个:一是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事物, 二是事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研究的主体属于第一种解释。所谓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主体, 其含义就是能够实现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最少类别的微观承载对象。在协调发展的整体进程中, 区域主体按照一定的方式搭配与排列, 彼此交往, 进而衍生出各种各样的相互关系, 便形成了区域活动的主体结构。区域的主体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 政府。

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 它是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最重要的参与者, 它主要依靠制定和实施有关区域法规, 建设并提供大部分区域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参与到区域协调发展的进程之中。政府根据层级划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区域协调互动发展中肩负着不同的责任。中央政府的目标主要是确保中央制定的法律和区域法规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得到贯彻, 使区域的发展方向与国家发展战略一致。这些法律法规构成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外部制度环境, 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将监督区域对这些法律的执行情况。对于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区域的发展问题, 中央政府可能会直接参与区域发展过程之中, 直接给予政策上和资源上的支持。这方面的例子有我国的深圳和上海浦东, 这两个区域的发展对于我国改革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仅仅依靠区域自身的积累来发展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 中央政府直接参与区域的建设过程, 除了给予优惠政策外, 还鼓励中央各部门参与投资建设, 从而促进了这两个区域的迅速起飞。而地方政府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 首要是执行中央政府或者上级政府的法律法规, 确保一个良好的区域发展外部环境。其次, 地方政府承担着区域管理的责任, 通过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加快区域协调互动发展进程, 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包括公共管理和咨询, 以及制定适合区域的公共政策。再次, 由于政府具有较强的号召力, 还充当着各主体之间沟通的桥梁, 在出现重大的区域事件或者制定重大的区域战略时, 政府会组织各种类型的区域主体就这些重大的问题进行讨论磋商;地方政府最重要的作用是经常直接参与到区域的建设中来, 政府会利用一些杠杆机制弥补市场机制遗留问题, 促进区域的共同繁荣。譬如, 地方政府可以利用援助机制直接进行资源再分配, 帮助相对落后地区迎头赶上;还可以加强交通建设和投资以增强区域之间的联系, 扩大区域市场, 增强区域间流动, 实现区域协调互动发展。

2. 企业。

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言人, 在促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中有着多元目标, 不仅单纯地追求区域经济的增长, 还要充分兼顾民主, 公平、社会责任等。而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另一重要参与方——企业不同于政府, 它有着单纯的目标——利润最大化, 在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整个进程中, 企业通过实现其利润目标积极参与到区域协调发展进程之中。企业参与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资本合作和技术合作。

3. 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也被称为第三部门和独立部门, 它是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另一参与主体。在多元主义的社会中, 每个非营利组织都有着明确的目标, 这种目标可能在一开始是非营利组织发起的基础, 这些目标为组织的成员所赞同, 反映了成员共同的观点和利益。公民社会团体的目标一般较为宽泛, 关注若干比较重要的问题, 广泛介入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非营利组织主要依靠投身区域治理过程参与到区域协调互动发展中来。非营利组织投身区域治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首先, 因非营利组织以公共组织的身份出现, 代表着区域公民的权益, 它可以弥补政府和市场的不足, 直接向其成员提供一些公共服务。其次, 它可以与政府合作, 就一些区域发展议题进行协商讨论, 并在有限的范围内通过政府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提供一些公共服务。再次, 公民社会团体可以代表成员的利益与政府和其他组织进行协商和博弈, 在区域协调发展的这个舞台上为成员谋取更多的利益。最后, 它可以游说政府官员和政治家, 通过向他们表示支持换取政治上的好处。非营利组织正是通过参与区域治理间接的影响着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整体进程。不过, 就目前来看,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还缺乏必要的独立性, 对政府部门还存在着很强的依赖关系。许多非营利组织由政府发起, 其正常工作受到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督。与此同时, 许多非营利组织内部管理水平很低, 因此, 非营利组织在推动区域协调互动发展进程中的作用非常有限。

有些学者将居民也作为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主体之一, 但笔者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更多是依赖区域集体行为的推动, 居民由于个人力量较为薄弱, 且容易产生“搭便车”现象, 难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整体进程。而且居民的多数意志已经由非营利组织表达, 因此, 若将居民单独列为一大主体进行讨论似乎存在重叠现象。因此, 笔者不将居民单独列为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主体。

三、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机制

区域协调互动发展依赖于区域主体关系之间的良性互动, 而主体关系的互动依赖于机制的保障, 推动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关键是建立各种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内在稳定的机制。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机制”。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区域协调互动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机制:

1. 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主导机制。在区域协调互动发展中, 首要是区域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 而利益正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各区域主体在利益的引导下通过市场机制相互作用。根据经济学原理, 在市场机制条件下, 生产者和消费者完全独立地决定供求总量, 并主要通过供求杠杆等手段, 利用价格信号促使资源流通, 且所有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和供给都将趋于一致, 最终达到竞争性均衡, 从而使得资源配置合理化、经济效益最大化, 各区域在经济上协同发展。

2. 合作机制。

市场机制的运作不可避免地造成区域活动的外部性, 以及区域利益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从而加剧不同区域主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为了摆脱市场失灵的影响, 必须注重于合作机制的培养。经济合作组织 (OECD) 指出合作机制的作用主要有四:一是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政策问题, 需要区域内各地方政府共同努力解决;二是地方政府必须合作解决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导致的失业和贫困等问题;三是区域内各地方政府必须通过资源与行动的整合才能提升区域竞争力, 以应付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四是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合作关系具有其他任何合作关系所无法取代的机制。

3. 空间组织机制。

区域发展是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的立体展开。时间维度区域发展表现为区域经济的增长、区域社会趋于和谐、区域环境的改善等;在空间维度上, 区域发展主要表现为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是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 区域内或区域之间发展的资源和要素进行空间优化配置的过程。完善区域空间组织机制的作用, 既包括加快空间组织网络的建设和发展, 也表现为改善区域经济组织网络。

4. 援助机制。

援助机制是对资源进行市场配置后的一次再配置, 它是区域非均衡发展现状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合理衔接, 是调控区域平衡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援助机制也是针对市场失灵的一个补充机制, 同为市场机制的补充机制, 它与合作机制的区别在于援助机制传导具有方向性。依照传递对象不同, 援助机制可以分为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互助机制是指那些在一定资源上占有优势的区域向占有劣势的区域进行资源传输的关系;而扶持机制主要针对中央政府对资源劣势区域的地方政府进行资源支持的关系, 尤其是中央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等重点地区, 以及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关系。

5. 治理机制。

依照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的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 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 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认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区域治理主体不仅包括通常所说的区域政府, 还包括参与治理的企业, 以及非营利组织, 他们共同承担着公共事务治理的责任。治理机制为各主体提供一个公平的交流平台, 各主体可在这个平台上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主体通过这样的博弈方式确立共同的目标, 建立合作、协商、伙伴关系, 以解决公共议题。

摘要: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的重要发展命题。本文试图厘清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主体及机制, 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石和思路。

关键词:协调发展,内涵,主体,机制

参考文献

[1]高志刚.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理论、应用和调控[J].中国软科学, 2002 (11) :93-97.

[2]覃成林.论经济市场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纵横, 1998 (1) :7-11.

[3]王文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生论文, 2001.

[4]陈秀山, 徐瑛.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 2004 (5) :117-129

内涵机制建设 篇10

一、扩大内需长效机制的基本内涵

从我国对扩大内需的战略定位及实践经验看, 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包括扩大内需与降低外需并重、扩大需求与优化供给并行、扩大内需规模与提高内需质量并举三方面的基本内涵, 应以提高内需率、降低净出口率为目标, 加快建立内外需求协调发展、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消费和投资长期稳定可持续增长四大机制。

1、扩大内需与降低外需并重

扩大内需和降低外需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2003—2008年上一轮经济增长期, 我国内需率持续下降, 净出口增长过快是直接原因。以2005—2007年最为突出, 内需年均增速 (16.1%) 远远小于外需 (67.3%) , 与改革开放以来其他时期相比, 内外需求增长速度明显不协调 (见表1) 。货物和贸易出口增长速度比进口大5—10个百分点, 进出口增长速度出现的“剪刀差”带动贸易顺差持续上升, 净出口率由2004年的2.6%攀升到2007年的8.8%。

外需大幅增长, 不仅在支出法核算GDP恒等式中与内需存在此消彼长的比例关系, 从数量上直接导致内需率下降, 而且引发经济结构变化。外需对国民经济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出口上, 而出口主要通过影响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 进而影响内需。

(注:资料来源:根据《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

我们从两个角度分析出口影响产业结构进而影响内需。一是从2002、2005、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可以看出, 我国出口产品80%以上都是工业品, 服务业出口比重较低 (见表2) 。出口大幅增长, 必然引起工业快速增长;由于出口加工行业在国内的产业链条短, 难以带动生产性服务业, 从而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既影响消费结构升级, 也影响居民就业和收入, 最终都会影响到内需。二是从最终使用看, 我国工业品用于出口的比例由2002年的41.5%提高到2007年的50.0%, 第二产业用于出口的比例由28.2%提高到37.0% (见表3) 。按照每2—3年编制一次投入产出表的惯例, 由于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还没有编制出来, 但从这两年的出口情况看, 我国出口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可以判断, 目前我国工业体系的一半、第二产业的1/3是为出口服务的。出口大幅增长, 引起国内资源更多地配置到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行业, 这些行业生产环节在国内, 消费环节在国外, 投资需求由此扩大, 而消费需求却增长缓慢, 投资消费不协调, 影响内需持续增长。

产业结构是决定要素参与初次分配的生产基础, 出口对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通过产业结构传导。出口拉动工业发展, 而工业的资本有机构成高, 就业效应和收入效应都很低。从投入产出表中三次产业的要素分配格局看, 工业增加值率与第二产业持平, 但比其他产业和国民经济42个部门的平均水平低, 工业中劳动者报酬占总投入的比例在三次产业中最低。这在通信电子、纺织等加工贸易行业更突出 (见表4) 。可见, 我国以出口加工产品为主, 获得的增加值很有限, 而在这有限的增加值中, 劳动者报酬占比很低, 出现了有利于政府和企业、不利于劳动者的收入分配的现象。企业获得的收入主要用于投资, 劳动者获得的收入主要用于消费, 在政府职能尚未转变到位的情况下, 政府获得的收入也越来越多地用于投资。其结果是, 出口对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产生了有利于投资不利于消费的结果。消费是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动力, 失去国内消费支撑的投资, 最终影响内需持续增长。

(注:各项数值为2002、2005、2007年3个年份的平均值。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2002、2005、2007年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整理计算。)

(注:各项数值为2002、2005、2007年3个年份的平均值。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2002、2005、2007年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整理计算。)

(注:表中数值为2002、2005、2007年的平均值。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2002、2005、2007年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整理计算。)

上一轮经济增长期, 面对2004—2008年出现的经济过热和投资过快增长势头, 我国综合运用了财政、货币、节能减排、促进就业等政策, 控制投资过快增长, 努力扩大消费, 但主要从内需角度考虑扩大内需, 对外需考虑不够。实践表明, 如果净出口增长与内外需增长速度不协调, 扩大内需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 建立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 必须考虑外需, 努力降低净出口率。需要强调的是, 我们主张降低外需, 但不主张限制、压缩出口。改革开放30多年来, 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加深及宏观经济由短缺转向供大于求, 出口与消费、投资已经形成了“三足鼎立”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降低出口必将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大冲击。而且, 全球化背景下, 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脱离世界经济而封闭发展, 扩大内需也应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努力培养竞争优势, 在保持贸易基本平衡的基础上, 大量出口能够体现本国比较优势的产品, 进口缺乏比较优势和不能生产的产品, 应充分发挥外贸在经济增长中的“引擎”作用。

2、扩大需求与优化供给并举

我国近年来出现的内需不足问题, 从更深层次分析, 根源在于供给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当前供给结构对扩大内需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产业发展的就业效应与收入增加效应下降;不适应国内消费需求升级的要求。

上世纪90年代以来, 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 即产业产值增长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所带来的就业增长率大幅下降, 前者由80年代的0.46%下降到新世纪以来的0.17%, 后者由0.39%下降到0.19% (见表5) 。新世纪以来, 第二产业劳动者报酬占增加值比例由2002年的40.9%下降到2007年的34.2%, 第二产业劳动者报酬占比由46.1%下降到35.5% (见表6) 。可见, 我国产业的就业效应和收入效应都在变小。这既是工业化中期产业结构演变的客观规律, 也与我国政府主导下的高投资、高出口发展模式有关。高强度的投资造成制造业在产业内部封闭循环, 工业高加工度化和迂回生产程度不高;出口主要以简单加工产品为主, 产业链条短, 不能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其结果是影响就业和劳动者收入, 进而影响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

(注: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11) 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注: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相应年份) 中的1987、1992、2002、2005、2007年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相关数据整理计算得到。)

产业结构对内需的制约还表现在与国内消费结构错位, 对消费产生了抑制效应。一是低端产品供给过剩与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并存, 我国的过剩产能, 主要是低端消费品需要通过国际市场实现, 但由于人力资本积累不足、创新能力不强, 中高档汽车、高品质文化产品、医药保健品等中高端消费品还需依赖进口。二是一般消费品过剩与服务需求供给不足并存, 伴随居民消费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 对服务需求提高, 而提供服务产品的领域大多存在过度管制、经营效率低等问题, 产品和服务价格偏高、质量较差, 难以满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

无论是增加投资、还是扩大消费, 都离不开供给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因此, 应围绕提高产业的就业和收入效应, 沿着高加工度化、高附加值方向延长制造业的产业链条, 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并加快消除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因素。同时, 还要通过优化产品供给来满足、创造甚至引领消费。

3、扩大内需规模与提高内需质量并行

新世纪以来, 我国投资增长速度很快, 使得投资和消费越来越难以协调发展, 其结果是投资率持续提高、消费率持续走低, 前者由2001年的36.5%提高到2010年的48.6%, 后者由61.4%降低到47.4%。实现内需长期有效可持续增长, 需要将增加内需总量和优化内需结构进而提高内需增长质量结合起来。

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尚未完成, 因而需要保持较高的投资率和投资增长率。但当前的投资高速增长是在投资效率不断降低的情况下出现的,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投资效果系数总体处于下降状态, 每100元资本形成所生产出的增量GDP由1995年的30.5元下降到2010年的6.8元 (见图1, 以2010年为基年计算) , 投资效率低。为了维持GDP增长, 必须扩大投资规模, 这种以规模换效率的投资方式不可持续。建立扩大内需长效机制, 必须加快提高投资效率, 尤其要消除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不计成本、不讲效率大规模投资的体制机制根源。

(注: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相应年份) 相关数据计算得到。)

我国投资的产业结构也不合理。新世纪以来, 第二产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由2001年的32.6%提高到2010年的42.4%, 同期第三产业投资占比由64.5%下降到43.1%。从增长速度看, 第二产业投资增速始终大于第三产业, 一些年份甚至是第三产业的2—4倍。第二产业投资多, 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投资少, 不仅导致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不能满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 而且影响就业和收入, 最终影响到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

从投资的所有制结构看, 当前我国政府投资还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的众多行业。地方政府利用掌握配置资源、控制经济活动和分配经济利益的权力, 投资竞争性行业, 与民争利现象还比较普遍。民间投资在市场准入方面还遇到形形色的“玻璃门”和“弹簧门”, 在经济资源、金融资源、税负等方面还没有完全获得国民待遇。建立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 必须加快培育以民营企业为主的投资主体, 大力促进民间投资,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 着力增强投资自主增长能力。

我国内外需求失衡, 经济增长存在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 与居民消费不足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最终消费率从1978年的62.1%下降到2010年的47.4%, 居民消费率从48.8%下降到33.8%, 可见, 消费率下降主要由居民消费率下降引起。居民内部则出现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1978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水平是农村居民的2.9倍, 2010年为3.6倍。居民消费需求不足, 既与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份额持续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有关, 也与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制度不完善导致居民消费倾向下降有关, 还与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服务业发展缓慢影响消费结构升级有关。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需要加快提高居民收入份额, 完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同时, 顺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 优化产品供给结构。

二、建立扩大内需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近十多年来, 我国围绕着扩大内需,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不仅有效应对了外部冲击,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但总体而言, 以往扩大内需政策存在就内需论扩大内需, 对外需考虑不够, 就需求论扩大内需, 对供给结构化重视不够, 主要依靠投资、消费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 主要依靠政府、市场机制还没有效发挥作用, 多采取短期刺激政策、长期制度建设缓慢等不足。建立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 应结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要求, 围绕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和宏观经济基本均衡, 在扩大内需规模的基础上, 以提高内需率、降低净出口率为目标, 加快建立内外需求协调发展机制、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机制、消费持续稳定增长机制和投资长期稳定可持续增长四大机制。关于提高内需率、降低净出口率, 中短期看, 重点应将净出口率逐步降到2%以下甚至接近0%, 下降部分由消费率填补;为了避免对经济造成大的冲击, 需要逐步调整投资率。从当前我国所处发展阶段看, 需求结构出现以内需为主导、内需以消费为主导的比较稳定的均衡状态还需一定时间。

1、加快形成内外需求协调发展机制

(1) 加快外贸、外资政策调整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第一, 调整“奖出限进”的贸易政策, 取消“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 下调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税率, 制定扩大最终消费品、资源类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政策。第二, 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 改革企业强制性结售汇制度为意愿性结售汇制度, 放宽并逐步取消用汇限制, 合理引导企业和居民的进口需求。第三, 取消对外商直接投资优惠的各种潜规则, 继续引导外资投向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领域。

(2)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围绕提高加工贸易的本地增值、本地配套、主体本地化比重, 引导企业从生产加工环节向产品研发、设计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由OEM (代工生产) 向ODM (原始设计制造) 、JEM (与品牌企业共同研发设计) 、OBM (代工厂经营自主品牌) 发展, 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增加财富收入效应。支持加工贸易企业转型为独立法人企业, 鼓励其开拓国内市场, 推动产业结构由外需型向内需型转变。

2、加快形成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机制

以“投资促进消费”为导向, 以增加产业发展的就业和收入效应及满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为目标, 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 形成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机制。

(1) 加快形成以产业升级促进居民消费的机制。加快推进科技和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提高人力资本、科技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探索既适应产业结构高级化方向、就业弹性又大的工业发展模式, 发展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兼容的制造业,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 使产业结构升级步入创造就业和高收入岗位、助推中等收入阶层形成及适应、创造、引领居民消费的轨道。

(2) 加快形成投资促进消费的机制。加大对第三产业尤其是教育培训、文化娱乐、体育保健、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相关设施、保障性住房和中低价位商品房、城乡电网改造、农村道路、供水、信息网络、市场体系建设等领域的投资。

3、完善居民消费持续稳定增长的体制机制

围绕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加快提高居民收入,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深入挖掘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

(1) 完善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机制。第一, 建立要素分配中的劳动与资本制衡机制, 健全劳资谈判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探索推行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制度。第二, 完善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机制, 进一步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 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 进一步提高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水平, 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第三, 完善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机制, 加快农村土地还权赋能, 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拓展居民投资渠道, 提高城乡居民的股息、利息、红利等财产性收入。第四, 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 建立综合申报和分类扣除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减轻工薪阶层的税收负担;尽快开征房产税、遗产税和赠与税, 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第五, 建立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收益全民分享机制。

(2) 加快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第一, 国家制定基本公共服务标准, 明确范围、最低供给规模和质量标准, 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义务关系并加以法定化。第二,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保障机制。进一步调整优化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改革税收返还和增值税分享制度, 增加中央对地方尤其是对落后地区和农村的公共服务投入;加快形成以财产税为主体的地方税体系, 增强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第三, 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社会参与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规范多元主体介入公共服务的路径和提供标准。

4、完善投资持续稳定增长的体制机制

切实减少政府配置资源、控制经济活动和分配经济利益的权力, 消除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不计成本、不讲效率大规模投资的体制根源, 大力促进民间投资。

(1) 加快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用地市场, 使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被征用的农村土地回归其合理价值;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 使利率能反映资金真实成本;建立切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及污染损失成本、代内与代际公平的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提高资源要素价格;提高涉及环境保护的税、费征收标准, 探索开征环境税, 矫正当前环境污染外部性没有合理解决而造成的内部成本外部化、企业成本社会化现象。

(2) 规范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整合地方融资平台, 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行债券试点, 强化对发债使用和管理的监督;坚决制止国企尤其是央企大规模无边界投资的行为, 加快推进国企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探索将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效益评价列入地方政绩考核体系。

内涵机制建设 篇11

关键词:人本主义;管理机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

引言:在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要积极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但传统的管理体制制约着人本主义理念的运用,因此,要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进行改革与调整,从而使其管理理念得到更新、管理方法得到丰富。

一、高校人本主义内涵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深化离不开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优化,也离不开教学管理部门内部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等的改革。高校教育管理是以解放人、发展人、培养人、塑造人,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的。 但是,多数高校仍旧采用强制性的制度管理,这与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相背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不相一致。 要想获得高校教育管理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高校教育管理健康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落实人本主义的理念,确保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的实现,促进学校师生、领导与教师、教学与科研等的和谐共生,从而最终实现整个教学生态的良性循环。

把人本主义应用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当中,就是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 以广大受教育者的生存需求和发展需要为教育管理的根本立足点, 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创造潜能,关注教师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促进教育对象、教育者和管理者全面和谐的发展。在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形势之下,教学对象呈现出价值观多元化、知识结构复杂化、就业观念差异化等趋势。高校教育管理要适应时代发展对于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的新要求, 最大限度地提供有助于释放人和挖掘人的潜在智能的个人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 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基于此,高校教育管理应该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构建具有人本主义内涵的高校教育管理机制。

二、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现状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却存在着令人堪忧的现状。不少高校管理制度僵化、管理权威化、管理形式化、管理操作技术化,造成了高校教育管理的生态失衡。 其主要表现在:

第一,高校教育管理的目的不明确。

高校教育管理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当前很多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对作为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之一的学生缺乏应有的重视,往往是片面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等教育对于受高等教育者来说主要是谋生而不是个性完善的手段。 学生进入学校之后被学校当作就业市场上的产品来塑造, 而不是被当作人性自由实现的人才来培养。

第二,高校教育管理的体制严重僵化。

大多数高校在管理中采用从上到下的集权管理和强制管理的管理体制,“服从式” 管理色彩浓厚。学校领导缺乏民主管理理念,往往把个人意愿强加于教师身上, 干涉教师的正常教育管理工作, 严重忽视了教师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主体性地位, 导致一些教师的正当需求和真实想法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满足, 阻碍了教师的自我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的发展。

第三,高校教育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十分陈旧。

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等多样化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已经出现。 但是,一些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开展案例教学、角色变换、课堂讨论、经验交流等,导致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水平低下。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一些高校教师停留在原来的课本板书阶段,不能有效利用网络授课、电子邮件解惑、微信答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致使教学过程中的获取新知识速度严重滞后。

三、构建高校人本主义内涵教育管理机制的策略

构建具有人本主义内涵的高校教育管理机制就是将“以人为本”理念运用和落实到高校教育管理过程当中,就是把人的因素当作高校教育管理之本,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种种合理需要,激发人的个性潜能,根据人的思想、行为规律,运用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被管理者积极主动地参与管理,从而达到不治而自律的境界。当前,构建具有人本主义内涵的高校教育管理机制需要从几个方面做起: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高校教育管理的理念应该“以人为本”,尊重教育规律、教育对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就是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育人為本,以学生为主体,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营造和谐融洽的人文氛围

高校教育管理要想真正实现人性化,必须为师生创造优美和谐的教育环境,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校园环境氛围,能够使师生沉浸在美与和谐当中,激发校园师生爱校如家的热情,提高它的隐性教育功能,促进教育管理工作的更好实施,从而收到环境育人的良好成效。

(三)倡导“因材施教”的管理方式

高校教育管理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做到差异化管理,注重激发个体的自身优势,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有针对性的教导,按照自身个性去进行知识建构,获得出彩的机会。

(四)健全服务型高校教育管理体制

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要避免管理体制中的行政化倾向所造成的民主缺失。高校管理体制要从传统的“家长式”管教转变为引导型和服务型的管理,对各种教学管理活动进行合理的分权式管理,让各项教学管理的决策变得更为开放与透明,充分保障师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保证他们的主人翁地位,以促进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三者之间的和谐平衡,从而使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变得更为有序化。

四、结束语

总之,只有从根本上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人”的目的明确教育管理的目标,构建将人文化、系统化、科学化的高校教育管理机制,切实有效的管理才有可能实现。“只有处处考虑‘人的特质,发挥‘人的能动性,高校教育管理才不会是一潭死水,也不会以‘管住为指南,而是以‘服务为宗旨,把教育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够更好地提高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立,张放平.高校教学管理生态的主体存在方式与实践观照[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422.

内涵机制建设 篇12

随着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 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产业集群的成熟发展, 大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产业集群在我国沿海地区得到迅速发展, 如浙江温州的服装群、广东东莞的电子信息产业群、福建晋江的制鞋产业群等。但是, 目前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仍处在高投入、高浪费、高污染、低产出的初级阶段, 这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式的粗放增长模式不可避免带来了资源供应紧张和环境污染。如何提高产业集群的生态效率、促进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 循环型产业集群的内涵

1.1 循环型产业集群的定义

循环型产业集群是指遵循循环经济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 通过合理的规划、改造, 使产业集群成为一个类似于大自然的生态系统, 在这一系统中集群的各构成要素成为各生物链的节点, 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分解者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之间形成耦合、共生关系, 变线性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物质利用方式为循环型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利用方式, 以达到区域内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和生态因素的有机结合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

1.2 循环型产业集群的特征

循环型产业集群是传统产业集群在循环经济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彼此取长补短的融合过程中产生的, 因此除拥有传统产业集群空间集聚、专业化、自组织和系统开放性、学习与创新环境等4个基本特征以外, 还具有以下生态特征:

1.2.1 生态设计, 闭合循环

循环型产业集群遵循生态规律, 实行从“摇篮到摇篮”的闭合循环。循环型产业集群区别于传统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抛弃后者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和高消耗、高产出、高污染的生产经营模式, 遵循生态规律, 实行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原则, 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 实现物质生命周期的闭合循环。诚然, 传统产业集群也十分注重遵循物理、化学等方面的一般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但对生态规律有所忽略, 以资源一次性利用为主, 从资源开采到生产再到排放的过程被形象地称为从“摇篮到坟墓”, 以致资源迅速耗竭。

1.2.2 循环利用, 节约资源

循环型产业集群除了像传统产业集群那样遵循一般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之外, 还特别强调遵循生态规律, 要求转变资源利用方式, 即从过去的资源一次性利用为主转为循环型利用为主。原来被不断排放到环境中令人头疼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就会成为在某个领域或环节中可以利用的再生资源, 这将从根本上节约资源、减少乃至消除环境污染。在设计得当和技术成熟时, 将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并恢复生态系统功能, 实现生态系统平衡。这包括进行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实施生态设计、规划园区资源的循环利用、设计生态产业链等。在循环型产业集群中, 新产品的输出系统和废旧产品的回收输入系统同时运转, 形成完整的循环发展体系。

1.2.3 清洁生产, 保护环境

这是循环型产业集群区别于传统产业集群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循环型产业集群的运作除了要考虑经济效益外, 更要追求较高的生态效益, 要追求对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和对环境的无害化清洁生产。它所采用的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型利用方式, 并采取对产品和生产过程持续运用、整体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通过不断改进设计、使用清洁原料、采用先进工艺、改善管理流程、综合利用资源、有效处理废物等相关措施, 直接从源头和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上削减污染,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避免各个环节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从而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1.2.4 产业优化, 持续发展

循环型产业集群通过优选产业项目达到整合经济、社会、生态功能的目的。传统产业集群的形成带有一定的自发性, 特别是国内一些区域产业集群的建设以追求GDP增长为目标, 对产业项目往往实行来者不拒的政策, 不管各个产业项目是否配套, 同周围环境是否适宜, 只要能增加产值和利税, 就积极引进, 这在一定时期内的确能够迅速扩大集群规模和生产能力, 但也造成集群功能单一、企业数量多联系少、集而不群、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和集群内污染严重等问题。循环型产业集群按照生态规律要求来优选产业项目, 不仅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而且通过产业项目的选择, 不断完善产业链, 优化产业配置, 追求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综合效益。按照生态规律来选择和配置产业的循环型产业集群, 短期内可能成本较大、阻力较多, 但却是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高级形态, 最终必能实现集群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1.3 循环型产业集群的界定

循环型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循环型产业集群在追求目标、运行规律、资源利用、产业选择、功能结构、外部效应、集群景观和持续能力等方面相比传统产业集群都有革命性的突破, 从本质上改变了传统产业集群的物质利用模式, 革新了传统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 提高了传统产业集群的生态效率, 改善了传统产业集群的生态环境, 恢复了产业集群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最终目的, 是顺应人类多层次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1]。

下面给出循环型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的比较, 如表1所示。

2 循环型产业集群的构成要素

集群是个生态学概念[2], 循环型产业集群是类似于生态圈的产业循环系统, 通过模拟大自然的物质能量循环系统而建立的。自然界在上亿年的演化中通过精密高效的分工, 形成了囊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大种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其营养物质在闭合式的循环往复中得到高效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为循环型产业集群提供了可模拟的物质循环模式。

2.1 生产者企业

生产者企业, 是利用大自然和人类社会提供的各种原材料并通过一系列转化过程生产产品的企业。生产者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 这就涉及到资源的减量化过程, 生产者企业的重点是要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生产者企业处于生态产业链的开始端, 决定着整个循环型产业集群的经济效益。但是生产者企业的大量集聚, 会导致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废弃物的大量产生, 大量的废弃物如果随意排放, 就会对大自然造成严重的污染, 从而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所以, 在循环型产业集群的构成要素中, 伴随着生产者企业而存在的就是消费者企业。

2.2 消费者企业

消费者企业, 是处于生态产业链的中端, 它们通过把生产者企业产生的废弃物转化成为自身的原料从而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这就涉及到消费者企业与生产者企业的配套问题。并不是所有的企业生产后产生的废弃物都能被消费者企业所“消费”, 两者之间需要相互衔接起来。比如在石材产业链中, 石材加工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碎石和石粉, 如果不加处理, 向大自然无限制的排放, 就会导致环境的极大破坏。而在循环型石材产业链中, 如果加入了消费者企业这一元素, 就可将碎石和石粉利用起来制作水泥或其他建筑材料等。这样不仅降低了生产者企业对环境的污染, 而且还能变废为宝, 将生产过程产生的“垃圾”变成新的可再生资源, 对资源的循环利用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循环型产业链中, 消费者企业决定着整个循环型产业集群的生态效益。

2.3 分解者企业

分解者企业, 这一说法直接来自于生态学。大自然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自身死亡后并不能直接被大自然生态系统循环利用, 因此分解者的作用就是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骸和尸体通过腐化、发酵等作用, 将其转化为可供大自然生态系统循环利用的物质, 从而促进生态循环的顺利进行。分解者企业处于生态产业链的末端, 在循环型产业集群中, 同样存在着大量的产品和废弃物不能被直接循环利用的现象。分解者企业就是要把这些不能直接被消费者企业利用的物质进一步转化成可供循环利用的再生资源。正是有了分解者企业的参与, 才使得循环型产业集群形成了对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的基础和支撑。

2.4 中介服务机构

循环型产业集群是在传统产业集群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循环经济理念发展起来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集群, 循环型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中介服务机构的网络连接和服务功能。这些中介服务机构包括法律援助机构, 如进行产品专利的申请和保护等;人才服务机构, 如高新人才的引进和培训;科技服务机构, 如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的构建等;高校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所, 利用产学研的结合提高循环型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循环型产业集群在这些传统的中介服务机构的基础上, 为适应产业集群循环发展的需要, 需要建立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实体交易市场和虚拟网络交易平台, 这在客观上要求政府既要加大投入, 提高国有中介服务机构的科研和创新服务能力, 又要加强引导和管理, 充分发展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 提高民营中介服务机构的运行效率。

2.5 政 府

政府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笔者看来, 循环型产业集群要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在舆论宣传、政策制定和执行、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和产业链的构建等过程中, 都需要政府履行引导、调控、管理和服务职能。当前, 循环经济在各地的广泛开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推行, 循环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样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推动, 相关政府部门要认真研究产业的选择和生态产业链的构建, 积极引导各方力量对现有园区或产业基地做出详细的发展规划, 划清不同机构在构建循环型产业集群中的职能, 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任务。一个学习型和服务型的政府是循环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3]。

3 循环型产业集群的运行机制

3.1 循环型产业集群的运行过程

循环型产业集群作为获取和维持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手段, 旨在倡导一种全新的、一体化的循环模式, 即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两个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同时, 循环型产业集群需要将物质和能量的总体循环贯穿于从原材料开采到产品生产包装、使用以及废料最终处理的全过程。它的循环优化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企业内部, 而且注重更高级别的区域系统乃至整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系统的优化。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类似生态圈的产业循环系统, 通过区际间的产业生态系统的互动性依存, 在全球实现产业活动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循环型产业集群的运行过程, 是循环型产业集群各构成要素相互影响和发生作用的过程, 各个要素包括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分解者企业、中介服务机构以及政府等在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 通过要素间的相互整合而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循环型产业集群的运行过程如图1所示。

3.2 循环型产业集群的运行模式

3.2.1 生态工业园模式

工业园区构建循环型产业集群, 可采用生态工业园模式。

企业在生产的源头投入资源, 在生产的末端产出产品, 把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作为资源, 再投入到生产源头, 直到实现生产末端的废弃物趋向零排放。但由于单独的生态型企业产品的行业跨度小, 因而其产品链的延伸受到限制。而生态园区是在生产的源头投入资源, 把上游企业产生的废弃物作为中游企业的资源, 把中游企业产生的废弃物作为下游企业的资源, 直到园区生产末端的废弃物趋向零排放[4]。生态园区的特点是行业跨度大, 从而生态产业链可以不断延伸。生态工业园示意图如2所示。

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是公认的世界上最早也是最成功的生态园区[5]。卡伦堡在原料采掘、生产制造、产品使用和废弃物丢弃全过程, 通过模仿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形成由“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分解者企业”、中介服务组织等构成的网络, 建立各类产业共生关系。这种产业生态系统实质上就是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产业集群系统。该系统以火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墙体材料厂等4个企业为核心, 他们分属不同的产业且彼此适合, 外加一个土壤修复公司和卡伦堡市政部门。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示意图如3所示。

3.2.2 生态产业基地模式

产业基地构建循环型产业集群可采用生态产业集群模式。龙头企业在产业基地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领航的作用, 通过龙头企业的发展从而派生出很多以生产配套产品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通过满足核心龙头企业的需要而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核心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量比较多, 可以通过自身循环再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从而可以避免由于可供利用的废弃物较少而存在循环但不经济的现象。

对于大量的中小企业, 由于资金、人才和技术力量的缺乏以及存在单个企业废弃物排放较少、企业内部循环成本过高而失去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动性, 所以生态产业链的构建不单要实现核心企业的内部循环, 更要实现大量中小企业间的循环, 同时考虑到以企业生产为主体的生产领域和居民消费为主体的消费领域均要建立废弃物循环系统, 因而必须建立废弃物回收利用平台, 把各个企业和居民产生的废弃物分类处理, 使之达到一定数量后再进行市场交易, 从而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效率, 降低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生态产业基地示意图如4所示。

福建省南安市石材产业基地就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生态产业基地。为改变以往高污染、高耗能的低层次生产方式, 南安市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模式, 通过对石材产业链接技术的不断研发、突破, 构建起了较为完整的石材生态产业链系统。在这个生态产业链中, 石材原料从本地矿山和外地购入, 通过石材企业的加工变成产品进行销售。通过将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粉和碎石变废为宝, 石粉用来制作建筑建材, 碎石用来加工成大理石和工艺饰品等, 解决了石粉满天飞、碎石满地堆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难题, 整个石材产业基地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南安石材生态产业基地如图5所示。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产业集群在我国沿海地区得到迅速发展, 但目前仍处在高投入、高浪费、高污染、低产出的初级阶段, 这种“资源——产品——污染”单向式的粗放增长模式带来的是资源供应紧张和区域环境污染。据此, 本文提出了循环型产业集群的概念, 并对循环型产业集群的内涵、构成要素及其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以期提高产业集群的生态效率, 促进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循环型产业集群,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祝爱民, 刘孝波, 周美娜.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新模式[J].物流科技, 2005, (3)

[2].顾强.提高产业集群生态效率,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J].中国科技投资, 2006, (8)

[3].孟赤兵.产业循环经济[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社, 2007

[4].张思锋.循环经济:建设模式与推进机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上一篇:脱硫机理下一篇:语境理论的发展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