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点睛,学会提问

2024-10-22

课堂点睛,学会提问(精选9篇)

课堂点睛,学会提问 篇1

课 堂 点 睛

———学会提问

【案例背景】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应注重引导,要不断更新观念,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如何在课堂中即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又能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教师的主导作用一般体现在问题的生成,引导,帮助,解决,评价,总结等方面.而学生的主体主要体现在对问题的探究,思考,理解,体验和小结等方面.课堂教学中的各类用语,都是伴随这些目标而推进的,课堂中的教师用语无疑是对教学理念的解读和感悟的具体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新课程教学中的教师用语在突显教师的教学想法和做法上起了一定的推进作用,让人听到很多以往不曾出现的用语,感受到了新课堂的扑面春风.但是,同时我们也有了疑惑,在问题的提出,生成,引导,深入等方面暴露出片面化,模糊化,浅表化,形式化等一些不良现象.我们先看以下几个案例,从中找寻改进的方向.【问题点击】

一、提问与音乐律动:

律动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特别是低段学生)的音乐素养为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在动动,跳跳中去感受、理解、表现、创造音乐、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学唱歌曲或欣赏教学前,为启发引导学生,能根据所要学习的内容主题情绪,表现内容,知识技能等各方面要求,教师一般会创编情境(例如歌曲伴舞,集体舞等各种形式),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使学生能较快进入音乐学习状态。那么教师如何让学生在语言引导下自然而然地进入律动状态呢?

 案例片段一:二年级《金孔雀轻轻跳》课堂:

教师鼓励学生用动作来表演孔雀.问::“你能用动作来表现在河边优雅走路的孔雀吗?“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在座位上表演起来.这时老师看了看学生表现,未加评价便又接着问.问:”孔雀是这样走路的吗?“

随后马上用专业舞蹈手势跟着音乐节奏表演起来.学生们:马上跟着老师一起用同一动作模仿表演。

学生们学习得很认真,教师也倾情地投入。但是同时你也会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创编动作,都已经被一味地模仿教师的单一动作手势取代,对于教师的第一个提问:“你能来表现?”的创编要求,早就丢之脑后。

本课中教师的提问首先产生了前后的不一致性,以致学生的表现也发生了变化,从”自主到被动“,使学生的律动创编表演变成了模仿表演.教师如果能在提出第一个问题后,根据学生的表演,发现创作亮点,用语言充分刺激学生的创作欲望,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被发觉,或许就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律动体验环节.在律动环节中,我们的引导提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方法:

适合律动的音乐一般都是有规律的,节奏性较鲜明的乐段或歌曲,动作的设计一般是根据音乐的乐句进行变化的。我们首先应该让学生在熟悉的或较易掌握的音乐背景下,慢慢地养成学会“先听后动”的习惯,从而对教师的提问“有目标性”地活动。避免课堂上“不听”,光“动”的情况。

2.增强学生记忆力的方法:

学生在脑海中留下了初步的音乐形象后,教师的语言指导,就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将音乐转化成简单的动作意识。语言不需很复杂,跟着音乐的走向提问即可,学生便能将音乐转化成下意识的动作表现了,从而对今后的音乐律动产生记忆回放。

3.重视创新的方法:

学生的个体差异,会使他们对同段音乐的理解产生不同的体态反映。教师在设计问题、引导学习过程中,应重视个体学生的创新,将人人参与的自主实践活动,组合演变成为百花齐开的美丽课堂。

【问题点击】

二.提问与发声练习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教师在合唱教学过程中,必定先要求学生建立正确的发声意识,从声音的概念,再到声部的概念,层层递进.那在进行发声练习过程中,设计的问题如何引导,就能直接对学生正确发声意识产生作用.在日常的教学中,游戏是教师最常用的发问引导方式,如何用简短的语汇,简单的游戏规则,取得较好的游戏结果,达到发声练习的目的呢?

 案例片段二:四年级《红蜻蜓》课堂,发声练习部分.教师设计音乐游戏: 教师:请你说出和我相反的词.大(加手上动作表示)

学生齐说:小(手上动作随之变化)

教师:前

学生齐说:后

教师:我说上

学生齐说:我说下(学生很专注)

教师:我说东

学生齐答:我说西

(部分学生转向西边,部分转向东边,部分并开心地与旁边同学交流,气氛活跃)教师:我这样唱1——3(加入表示音符位子高低的手势)

(部分学生还在交流刚才游戏心得下,教师已经开始接着游戏)

部分学生唱:我这样唱3——1(部分迷惑中)

教师:从刚才的小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都是相反的.(不加思考直接回答)

教师:什么相反?(进一步要求)

学生:音是相反的.教师:好,接下来我们进行搭音乐积木的游戏,你能把刚才的音上下重叠在一起唱吗?

学生:(部分犹豫,部分迷惑)

教师:那老师先做个示范.轻声哼鸣(小三度音程)

学生:跟着教师做音程练习.(轻声哼鸣,部分迷惑中)

本课教师设计音乐游戏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课堂的活跃气氛,将知识融合在游戏活动中,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发声知识,更是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铺垫.游戏是有趣的,但是在问题引导上,教师的提问出现了模糊性.使游戏中产生的乐趣

导致了注意力分散,并且马上显现在教学环节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下一步地学习.在发声环节中,我们的引导提问可以尝试用用以下几种方式:

1.游戏式提问:

教育家克鲁普斯卡亚说:“对孩子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重要的教育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音乐教学本身是一种即充满乐趣又严谨认真的游戏。课前的15分钟,可以说是教学的黄金时期,这时的学生注意力最集中,是正确发声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但是让学生在问题的铺垫中,产生为游戏而乐的错觉,且花了不少的时间,那就事半功倍了.因此,教师的提问必须简洁,游戏设计必须“环套环”,减少无效的“怎么玩”,“想不想玩”“好不好玩”等提问。

2.色彩性提问:

发声是歌唱学习的前提,好的音准,音高,节奏概念都是在一点一滴地发声过程中养成的。唱是“听”“辨”的目的,也是音乐效果的再现。教师可以将自己转变成一名画家,将各种各样的色彩,调和成让学生惊艳的图画,声音弱的,让学生想象成蓝色,强的时候想象成红色,音程组合就是两种不同颜色的组合。二拍子是黑白的搭配,三拍子是红绿黄灯的指示,四拍子是草原的绿,蓝天的蓝,白云的白,黄土的黄这些和谐画面的组成。让学生找到各种发声练习的乐趣,学会在问题中思考声音的色彩,找到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

【问题点击】

三.提问与情境创设:

音乐本身来源于生活,表现生活中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得以提炼和升华,情感也随之加重。音乐艺术又是门综合的艺术,它包罗万象,语文,历史,地理等都是它重要的伙伴。学习音乐的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和享受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情境的设置对情感的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呈现问题的情境:学生默默期待教师的提问

(思维处于“待机”状态)

2.发现问题的情境:学生主动参与情境的感知

(思维处于“搜索”状态)

3.回答问题的情境:学生整理体验后的回复

(思维处于“展开”状态)

案例片段三《小乌鸦爱妈妈》课堂:

教师在进行完游戏”找朋友“的气息长短练习后,深情地问学生:“小乌鸦慢慢长大了,可乌鸦妈妈老了飞不动了,它很想念它的孩子,你能帮助乌鸦妈妈,呼喊她的孩子吗?”

教师出示图谱:3 5 5─┃3 5 5─┃(语气和情绪用问号提示)

学生甲:355─ ┃ 355─┃

小 乌 鸦 ─┃ 小 乌 鸦─┃

(语速稍快,情绪激动)

学生乙:355─ ┃ 355─┃

小 乌 鸦 ─┃ 小 乌 鸦─┃

(语速稍慢,模仿略带沙哑,无力的声音)

教师问:“年老体弱的乌鸦妈妈在呼唤自己的孩子,你觉得哪种呼唤更适合?”(在教师提问后学生自然地用稍慢的语速,无力的声音语气表现情境,随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情绪状况再引导.)

教师问:“小乌鸦听见妈妈的呼唤,会怎样呢?

学生回答:”着急地飞回家,关切地问候妈妈.“

教师:”请你带着着急,关切的感情朗读歌词."

(学生急忙带感情地进行歌词情境化描述.有部分学生还加上了动作表现:着急地飞,然后是微笑地对妈妈说.)

从听到妈妈呼唤——焦急飞回家——关切问候妈妈的三种场景,情绪的变化,都是从问题情境化引导出发的.本课中教师的问题设置,语言简练而富有创造性,将生活化的情境融入,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跟着教师的语言,体态等各种情境创设而发生改变,自然中包深刻性,平实中蕴涵创造性启迪.具有内容感,情节感和连续感.设计问题的情境首选策略:从知识的内部,从知识的表现意义、形成的经过及其发展的角度去设置,而不是简单地给教学内容穿上一件“漂亮”的外衣。那么如何能使提问推动情境的创设呢?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细节渲染:

教学设计过程中,问题设计得过于宽泛时,学生的思维难以聚集到达,情感体验难以顺利承接。所以,问题设计最好是从细节入手,多让学生参与,触摸到问题的核心点,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在提问过程中,多根据情境地变化而变化,注意细节上的体现,避免一味地用设计好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可以由学生自己不同体会下的比较后,再进行点评得出较合理的结果.避免使课堂气氛变得呆板。

2.语言渲染: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多以疑问的“高声调”结尾,我们可以根据学习内容需要,“变声”提问。例如刚刚的案例中师问:“小乌鸦听见年老体弱的妈妈呼唤,会怎样呢?(着急地,关切地)”。“看见小乌鸦回来喂食,乌鸦妈妈它会怎么说?(舒缓地,欣慰地)。”通过语态、语速、语幅的变化,达到情境变化的目的,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场景下,音乐情绪的不同体验。

3.补充渲染:

完成一次提问后,学生有了初步的体验,这时通过教师再一次的“言外音”指引,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再次凝结,情感再次得以升华。音乐教育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学生完成问题后的刹那,而在于努力地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体与教育意义的结合,让学生的情感”空白点”在音符的引导下成为“燃烧点”,让教师的情、学生的情、教材的情水乳交融,使学生的思维得以伸展,情感得以流淌。

有趣的问题情境良好的课堂环境学生乐于接近的知识

含蓄的知识魅力良好的心理环境学生乐于接纳的知识

学会问,学会“观察”与“深入”地问,学会“精言妙语”与“创新”地问。让“学生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使音乐课堂的丰富内涵不再是“云山雾罩”,使每位学生都能共享其中乐。

义乌市佛堂小学何丽娜

课堂点睛,学会提问 篇2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以往的教学中, 我们采取的是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这种方式下, 学生只能被动地回答问题, 没有思考这样的问题是如何提出的, 问题的提问是否正确都没有思考过, 没有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性。为此, 我们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思索问题的提出,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给学生提问的时间, 给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例如, 我们在学习《白杨礼赞》一课时,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当时写作的背景, 让学生自己去整体感悟课文, 提出自己疑惑的地方, 这些疑问处, 可以让其他学生解答。这样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有利于学生自主思索问题。

二、让学生明确问题本身

学生不会提问的重要原因还在于学生对问题本身的不了解, 不知道提问的角度、提问的范围, 也就是提问必须以教学课题为中心。

1.了解问题的结构

我们平常所提的问题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即问题的疑项、指向项和应答项。疑项主要指整个问句所包含的疑问对象、疑问词和语气语调。这个相当于构成句子的骨架, 也就是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设问, 用什么样的句子。指向项就是这个设问所要让我们应答的结果。如, 文中作者这样设计的作用是什么?这个“作用”就是指向项。应答项其实在有的研究中是不包含在问题的结构中的, 尤其是狭义上的结构, 应答项也就是问题所要回答的一定范围。

2.了解问题的层次

这里的层次是相对于学生的认识水平而言, 是指主体对认识对象作出的一种主观反映, 提出问题的过程, 也是学生对文本材料进行思维关照的过程。根据这一认知现象, 我们把问题分为:设问、 未疑问、疑问三个层次, 作这样的层次划分,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触觉, 从自己的实际去发现、捕捉问题, 对自己已经明白的东西, 提出设问, 可以激发其他同学思考, 形成编制目标的因子, 同时, 也可以激励自己深入思考, 激发学生自己去提问。

例如, 在教学《孔乙己》一课时, 我们引导学生从孔乙己的形象出发提问,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提出:描述孔乙己肖像的句子有哪些?描述语言神态的句子有哪些?描述动作的句子有哪些?这样学生再读课文时就可以很快把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学生自己提问, 还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上述仅从问题的结构和层次来分析, 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提问的价值所在, 了解从哪里可以提问, 知道问题本身所具有的的价值。

三、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

教师只有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学生才能爱上提问, 不畏惧提问。

1.围绕课题提问

我们在学习一篇课文时, 首先要明确的就是课题, 课题同样也是提问的着眼点。教会学生从课题自主质疑, 提出问题。

例如, 在学习《废墟的召唤》一文时, 学生提出废墟到底召唤着什么?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经过这两个问题基本就能把握住文章的整体, 就能将文章结构梳理出来了。

2.紧扣常规问题提问

刚开始学生不知道如何提问是很正常的, 我们可以教学生一些常规的提问的方法。可以说几乎每篇文章可以这样设问:本文写了什么内容?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3.在关键处提问

学生在熟悉了常规提问后, 进而需要精读课文, 把握课文的关键点, 把握关键内容。一篇文章的关键处可以说是全文的中心, 也可以是课文的疑难处, 也可以是课文的难点等。学生如果能在这些关键点上提出问题, 提出自己质疑, 说明学生真正深入了课文, 同时这也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中心和宗旨。如, 《孔乙己》一文可以引导学生在描述“七个铜板”上设问:作者为何要这样细致的描述?目的是什么?从而总结出动作描述的意义。

4.在矛盾处提问

课文本身故事情节的安排、发展都会有矛盾冲突的地方, 而这些矛盾之处恰好也是作者设下伏笔之处, 或者课文的衔接点、关键点。如果教师能教会学生在文中的矛盾处提问, 学生就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了解文章的内涵。

四、训练学生提问的步骤

学习提问需要教师精心的训练, 而训练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我们教师刚开始有意无意地让学生自己提问, 到训练学生提问的方法, 最后形成学生主动思索的习惯。

1.训练学生敢于提问的意识

要让学生提问, 首先要让学生不惧怕提问, 敢于提问。教师要特别注重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提问有“安全感”, 经常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独立思考, 积极提问。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哪怕是错误的、不着边际的问题, 这样学生在多次训练中才能打开思路, 肯动脑筋, 善于提问。

2.训练学生会提问

学生敢提问了, 但也不能一直是提错误的问题, 这样不是我们训练提问的目的, 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提问, 教会学生提问 (这个问题在上面我们已经描述过) 。在学生提问后, 我们并非像刚开始一样一味地鼓励, 而是要对好的加以肯定, 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 让其修改完善。

3.训练学生善于提问

善于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也就是不只看学生提得对不对, 而且要看学生提得好不好。我们在学生学会提问一些常规问题后, 要让学生就课文的写法、结构、情节, 及评价等提出一些具有深度的、有质量的问题。这样的长期训练, 才能让学生既学习了课文本身, 提升了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 又充实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例如, 学生在学习《故乡》一文时, 学生一开始主要在情节上提问, 本课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有哪些情节?这些问题没有错, 但是没有深入一层, 经教师引导学生开始思索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的写作艺术, 这样就提高了对课文的鉴赏性, 质疑水平更高了, 学生更能从提问中提高自己。

总之, 让学生学会提问仅仅是培养其学习主动性的开始, 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有效地实施主体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学会质疑, 教会学生提问。教师应该通过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让学生了解问题本身的结构, 传授学生提问的具体方法等途径来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

参考文献

[1]周莲荣.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提问.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2012 (3) .

[2]余西良.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学会提问.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 2012 (10) .

[3]黄锡香.初中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初探[N].学知报, 2010.

课堂提问要学会等待 篇3

一、 等待是教师的职责

教师为何需要等待?这个问题再简单不过,可它往往又是许多教师不曾认真思考的问题。当学生不能即时回答,课堂出现一片寂静时,教师自己生怕背上互动效果不好的“骂名”,也为了不让课堂冷场,就急不可耐地跳出来圆场,自己替学生回答了。这时教师就把课堂沉闷的“罪名”扣在学生的头上,却从来不去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

首先从个体智力差异上看,课堂提问需要教师等待。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是有差别的,对问题的反应程度也是不同的。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韦克斯勒提出智力心理理论,并制订了智力量表(如图1),该量表反映出:智力水平在70(低常)以下的个体占比与130(极优秀)以上的个体占比是一样的,都是2.27%;中等智力水平占到了68.26%;中等偏下(临界迟钝)和中等偏上(聪明)占27.18%。以一个班为考查群体,其智力分布是符合韦克斯勒量表的。

其次从素质教育的目的和宗旨上看,课堂提问需要教师等待。贯彻全面发展的思想,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贯彻素质教育的目的和宗旨。这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并重,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全体学生。

再次从培养思维能力的规律来看,课堂提问需要教师等待。“问题”要能提升思维能力,必定要让学生有一定的综合分析时间,以形成最佳的方案选择。任何瞬间作出的回答,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缺乏深度和广度。匆忙回答也容易让学生形成草率的思考习惯,不利于培养其沉稳的思维品质。

二、 等待是教师的智慧

回答问题需要时间,而需要多少时间,却又因人而异、因题而异。可在实践中却经常见到教师把不能“按时”回答问题的学生,匆匆打发走,生怕“等待”耽误时间,有些教师甚至学生连站都没站稳,就公布答案了,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教师自问自答,尤其是在公开课中,教师的自问自答现象更明显。

学会等待是一种艺术,也是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要是不想把课堂教学变成自问自答的“自耕地”,不想把自己变成自问自答的“自耕农”,就应该多去研究等待的规律,挖掘等待的沃土,掌握等待的艺术。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等待学生呢?

(一) 教师应带着微笑等待学生思考

面对着五十多双眼睛,每个回答问题者都需要一定的勇气,在尊严和荣誉成为学生内在要求时,任何一次没有把握的回答都可能让学生欲言而止。因此,课堂提问这个紧张而又严肃的话题,要让学生既喜欢回答又能准确回答,教师可以做的就是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微笑成为教师的教学常态,让轻松和谐成为课堂主基调,最大限度减轻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紧张心理,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里自由发言。

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戴维·霍姆斯研究发现:微笑有反馈效应,微笑不仅让人自己感觉良好,还是人们沟通接触的基础,有助增强彼此间的联系。那么,微笑到底能给学生带来多大的心理效应呢?如果我们在微笑与服务效果之间构筑一对函数关系就会发现,随着笑容的变化,服务效果开始呈正态变化,当出现最完美的微笑时,服务效果最佳,笑容继续扩大时,服务效果开始下降。

霍姆斯给这最完美的微笑总结出了一条公式:A*[(S+T+F)-(W+L)]。公式中的A指弓形,也就是微笑时嘴角上翘呈弓形,弧度一直延伸至眼角;S指充满自信的微笑,这种笑容更明显,让人感觉这是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T是牙齿状况,牙齿整齐,大小呈黄金分割比例,露出的牙齿不能有残缺;F为脸型,高颧骨、大眼睛和尖下巴让笑容更美;W是牙齿颜色;L是嘴唇的状况和颜色,最好是健康的粉色。

教师带着这最完美的微笑等待学生回答,不仅能让学生感到亲切,让师生感情融洽,沟通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更能打消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紧张心理,开启他们无拘无束的心扉,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提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准确性。

(二) 教师应带着耐心等待学生思考

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当紧张心理成为思维的障碍时,问题的解决往往变得困难起来。这时,问题的解决则需要经历更长的思维过程。心理学家认为,思维对“问题”的反应是有一个酝酿过程的,最开始是在潜意识里面进行,也就是“问题”与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不断组合,直至找到最匹配的信息为止。这要耗费学生相当的思考时间,所以教师在提问时应耐心地等待学生思考。

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长的时间,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学生回答,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思考时间;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也应该等待足够的时间,再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或者提另外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详细说明、斟酌、补充或者修改他们的回答,从而使他们的回答更加系统、完善。

研究表明,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如果只给学生瞬间时间去思考问题,并在学生还没有想好时就重复问题或请另外的学生回答,其结果往往使学生对回答问题失去信心,减少学生的思维,从而达不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 教师应带着鼓励等待学生思考

心理学把强化分为正强化与负强化。正强化是从正方向予以鼓励,负强化是从反方向予以刺激,这与我们常见的表扬与批评理论相似,是激励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俗话说得好:“小功不奖则大功不立,小过不戒则大过必生。”鼓励属于正强化一类,它能刺激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心理学家们认为,激励力量的大小,可用如下公式表示:激励力量=期望值×目标效价。

这里,激励力量指调动个人积极性,激发人内部潜力的强度。期望值又叫期望概率,指一个人估计目标能实现的可能性的大小,期望值大,其积极性就高;反之,就低。比如某人估计目标有100%的把握能实现,期望值为1(最大值),那么他就会信心十足,积极向目标推进。反之,他认为目标的实现只有30%的把握,即希望不大,其积极性便大受影响。如果期望值为0(即毫无希望),那么他就完全失去追求的动力。

教师在提问学生时,应表现出对学生足够的期望值——一种鼓励的等待。在等待中教师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要注意树立他们的信心,切不可讽刺挖苦。教师在等待中最忌表现出不耐烦、怀疑或是轻蔑的态度。教师在提出问题后,不要催促学生回答,也不要多次重复问题,而要注意等待或倾听学生的回答。这样既是对他们的鼓励,又是对教学的一个有效促进。对回答不理想或答错的学生,教师要积极寻找他们在问题回答中的闪光点,并予以肯定,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树立自信心。

三、 等待是教师的美德

在一个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班级里,思考应当属于全体学生。面对教师的课堂提问,不管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中下的学生,都不可能对教师的每一个课堂提问有十足的把握。而不管是什么问题,教师都应该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思考权利。当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都得到尊重时,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就能得到很好地贯彻,所以等待便显得相当重要。等待需要教师有相当的耐心和相当的品格,是教师的课堂教学美德。

笔者至今还能清楚地记得十五年前的那一次语文课,老师提问笔者时的那种期待与信任的眼神,至今还清楚记在笔者的内心深处:那种和善的微笑,是多么地有力量、有深度!正是那次长达一分钟的等待,充满着信任的期待,让笔者有充分的时间把问题理清楚,并准确和流畅地表达出来,最终赢得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正是那次经历,让笔者深深懂得“等待”的重要性。

7年级课堂点睛科学答案 篇4

一、滤 饵 惧 眷 捞 岖 拂 详 炸 绸 奏 协

二、腮 腮帮 鳃 鱼鳃 芯 芯片 蕊 花蕊

三、支撑 皎洁 诱惑 岷山 党员 灰烬 荒地 蛋糕 丸药 山崖 吩咐 鱼钩

四、委员 矮小 衰老 哀伤 实践 浅水 魂魄 玫瑰 小心翼翼 冀北 舀水 滔天 硝烟 消失 皎洁 绞痛

五、1.提手旁7S sǔn ① 2.一 8 Z zòu ③

六、1.于无 喋喋 欲聋 魂 魄 不安 图 雪上 沓 历 既 绵绵 藕 2.和睦 诚信 3.略 4.略 七、1.因为 所以 2.如果 就 3.一旦 就 4.不仅 还

八、又一次,我最喜欢的那只小白兔,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我很伤心。我找呀找呀,不一会就把他找到了。我把它抱了起来,高兴的回家了。

九、3 5 2 1 6 4

十、1.部首 口 12 音序 m mo 2.反问,加强语气,引发人的思考;拟人、比喻,,使描写对象更加形象、生动、可爱,富有情趣。3.略 ①

《学会提问》读书笔记 篇5

读书笔记

——部分分析摘自互联网

概述:《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这本书是美国大学生的必修书目,其影响力可见一斑。普遍来说,西方人的思维更注重于思维逻辑,他们更加注重于提出建设性的问题,而这种能力本身也是十分有价值的。很可惜,中国的教育从来就没有为批判性思维提供一个空间。就现在的中国大学生而言,感觉在逻辑等理性思维方面还有待欠缺,而批判性思维带来的独立思考能力是非常实用有益的。所以此书值得一读,遗憾在接触辩论之前没有读此书啊,但是还是那句话:“Never too old to learn”。

下面是我对本书的一些理解:

1.缘起: 我们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会遇到很多新事实和新观念。教科书、报 纸、杂志和因特网上都有→些要求我们接受的观念。在所有的知识领域中,都有很多论题讨 论如何确定哪些是专家的观点,而确定哪个专家的观点值得信赖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需要花 费很多的精力。【特别是中国教育,我们很从小就潜移默化地接受:“要听话才是好孩子”。这种思想异化了人的独立思辨能力,而我们成长只是不断去接受(海绵式思维),而没有 在听的过程中去甄别提炼,形成自己的思考。】

2.目的:批判性地听和读一一对你听到和读到的事情进行系统性的评价,这需要一些技 能和态度。这些技能和态度建立在一些相关的批判性问题的基础上。当我们对这些问题逐一 地进行学习的时候,目标就是使它们能够整合起来以帮助我们作出最好的决定。我们已经把 这些问题表述为一系列你应该做的事情,但这些系统性的问题与好奇心、质疑、智力挑战等批判性思维的基本要素是一致的。认真思考是一个永远没有结局的工程,一个寻找结尾却永 远找不到的故事。挝判性问题为批判性思维提供了一个剌激和方向:它激励我们继续去寻找 更好的观点、决定或者判断。批判性思维涉及下面几点:

(1).意识到一些彼此相关的批判性问题。

(2).能够在适当的时机提出和回答批判性问题,(3).愿意主动运用批判性问题。

3.思维风格类型:海绵&淘金(跟侧重于别人观点的角度)。

海绵式思维:强调获取知识,它是相对被动的。它不需要艰辛的心理过程,而是很快、很容易发生的,主要的心理加工就是注意和记忆。如果材料是清晰、有趣的,那么这个特点

就更明显了。主要的心理加工包括注意集中和记忆。严重缺陷:一个读者始终依赖于海绵式

思维,那么他将始终相信其最后接收的信息。成为别人思想的木偶都是一件可怕的事。这意

味着你的决定是一个偶然的联想,而不是慎重判断的结果。

淘金式思维:强调知识的互动,这个任务富于挑战性,有时候甚至是艰辛的,但回报也

是巨大的。要求读者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帮助读者发现最有意义的论点或观

念。

4.淘金式思维带来的巨大益处:身体力行通常比旁观更有趣,做好比只是简单地做更有

趣。批判性思维者发现,如果能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对某种观点说“不”知道为什么作出这种反

应是恰当的,那么就会感到满足。如果你经常运用掏金式思维的话,那么任何进入你头脑的信息都会首先得到系统性的检验。如果某种思想或者信念确实通过了这种检验,赞成这种观

点就是很有意义的,如果你知道为什么应该接受或者拒绝某种观点,那会感觉多愉快呀!许

多人遇到一些与自己意见相左的观点时,他们就会说“噢,这只是你的观点。”但问题是,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某种观点是谁的,而是它是不是个好观点。如果使用本书中的批判性思维

来武装自己的话,你能够感觉到一种满足感,即知道为什么某种观点只是一堆废话所产生的满足感。【淘金式思维带来的情感上的愉悦,这源于找到自我感的满足,因为我们得出的观

点是从自己理解和评估的不同观点中选择出来的。同时也提升了自信与勇气,提高了自我存

在的价值感】

5.情感对批判性思维的作用。每个决定都有自己的个人经历,价值观、训练和文化的习惯。当你第一眼看到一个结论的时候,你已经学会去关注特定的事情,去支持特定的兴

趣,去思考一个特定的观点。对于这些既存的观点你有感情。它们都是你的观点,你总会保

护它们。然而,如果你想成长,你就需要认识到这些情感,并尽可能地暂时把它们束之高阁。

事实上,我们经常认为别人提出相反的观点就是对我们进行人身攻击。这种对问题产生情感

卷入的危险性就在于,你不能思考别人观点的合理性一一只要你昕一下别人的观点,许就能

够改变你的看法。记住情感卷入不应该成为你接受或者拒绝一个观点的主要基础。理论上说,推理之后情感卷入最强烈。

6.学会提问————好奇与勇气,重在练习。本书会鼓励你去努力寻找较好的答案。

当然,有些答案更加精确,更适当、有用,更有道德价值。如果你想要做这种艰苦的工作去

找出更好答案的话,你需要相当的好奇心甚至是勇气。需要勇气是因为,如果想找到较好的答案,我们就要愿意放弃自己既有的信念或者立场。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很可能脑

子里已经有一个答案了。但我们不可能头脑一片空白地听别人讲话,我们会提取出自己的观

点有一种拥有感。我们需要用很大的勇气去放弃自己既有的观点。作为批判性思维者,我们

必须强迫自己去找出新的答案。旧答案和新答案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我们成长的基础。

学习新的批判性思维的技能很像学习一项新的操作技能。你不能仅仅听、看这些技能,必须亲身实践,频繁的练习虽然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但会获得丰厚的回报。我们的目标是尽

可能地简化你的学习,然而,形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确实需要大量的练习。

其实批判观点是一方面的意义,更重要的意义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思维系统来形成更有

《学会提问》读后感 篇6

整体回顾下这本书的几个论点,在脑中构想下它的框架,这样就可以得到发散性思维?

不,这只是在脑中对这本书的概念有个大概的感觉,而这个感觉可以带给我什么呢?可以让我再看到具体的实例,案例,能够触发对其概念的理解?

前些天在笔记中,思考并将好几个谬误的概念写出,在生活中,却一时联想不出,为什么呢?是因为我只知概念,却没有联系实际,如何联系实际?多进行这样几次的训练,那么遇到同等类似的情景与案例,就会触发这种概念按钮。

很多时候在生活中,喜欢用类比进行论述或论证,它在用具有相同特质或属性的事物,让人能够去理解我们想表达的.概念或论点,事实上类比都是错误的假设,意思是它其实没有百分百的能够严谨定义我们所想要类比的概念或论点,但是为了方便我们去理解所想表述的论点或概念的含义,进行恰当地类比是非常必要的。在写文的时候会让文章更加通俗好懂,让读者更能够理解,也更能缩小彼此的知识诅咒。

在进行论证的时候,有没有替代的原因,辨别论证中数据的欺骗性,同时观察有没有重要信息在论证中被省略了,最后在各种假设中得出合理的结论,这样的论述在逻辑中显得格外重要,在生活中虽然我们没有细细的去研读规则,但细细分析后发现其实很多都时符合其规则的。而其中并不符合的,发生谬误的,也是我们需要进行仔细辨析并竭力避免。

前些天在思考稻草人谬误的时候,仔细看了它的含义:歪曲对方的观点,使它容易受到攻击,这样我们攻击的观点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

在列举生活中的例子的时候,我却产生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空白,后想到了曾看过的这样一句话:“你今天都没有和我说话,是不是你不爱我了?”我想你会很容易理解这样的例子。因为生活中,小说中经常发生,而这和稻草人谬误的含义很吻合。

《文末议论画龙点睛》课堂拾遗 篇7

关键词:记叙文,结尾,议论,画龙点睛

一、关于教学设计的生成

本次“同题 异构”公开 课的主题 是“记叙文 片段训练 教学”, 应该说这很有必要。我们的日常作文教学显得无序、随意,如果平常能有针对性地各个击破作文片段,最后完成一篇完整的作文就会水到渠成。

很多老师都对作文教学进行研究,效果各不相同。作文片段训练教学,大多从“细节描写”角度切入,可操作性强,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我自己也正在进行这样的训练。但从学生的作文看,似乎文中有记叙,有描写,甚至有细节,议论也能联系实际,可总觉着缺少点什么,像杯温吞水,让你读着不解气、不解恨,总之不痛快。

经过反复考虑, 如果在记叙文的末尾通过简洁精辟的议论收束全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应该会讨巧出彩。所以这次公开课,我就决定从“文末议论画龙点睛”这个角度切入。教学目标的设计是经过反复斟酌的,一直担心“大而无当”。既然是片段训练,那么这堂课只要专注训练一个片段,解决一个写作的难题就可以,贪多嚼不烂。听取同组语文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后,教学目标更清晰明确,其实我就是想让学生明白“议论这一表达方式在记叙文末尾的重要作用”,之后在“记叙文末尾的写作中准确恰当地运用议论”。说到底,就是希望学生写作记叙文时在末尾恰当运用议论, 使文章由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总结与思考。

这堂课设计的思路是:首先通过《蚂蚁和蝉》这则寓言故事导入,引出第一个问题:什么是记叙文中的议论? 选择《伊索寓言》中的这则故事,是因为大家都熟悉,而且浅显有趣。对于第一个问题,只要让学生明白:记叙文中的议论必须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其次着重解决记叙文末尾运用议论的作用。这好似一个结,并不容易解开,所以构想之时一直思考怎样做到有梯度,有层次感。想借助学过的课文当做范例解读,可惜最典型的一篇鲁迅的《故乡》还没教到,其结尾这样写:“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虽然典型却深奥,只好选取《永久的悔》这篇。此外,又担心名家名篇与学生之间有距离,不易讲透,因而再选取2014年的中考高分作文《一答之遥》。通过这样的范文解读,学生理解记叙文末尾运用议论的作用,可归结为: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再次设计“学以致用,写评结合”这个环节,我原本想选用庄伟兰同学的《在“镜子”中看清自己》和庄周道同学的《邻居》两篇作文当做例文,事先隐去两文的结尾,教学中让学生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给续个结尾。后来发现这样平均用力,时间不足,“浮光掠影”,不能深入,学生写不好,老师也讲不透。在学生预习比较之后,只选择伟兰同学的这篇,设计的要求是:(1)写一写:请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给续个结尾 ;(2)晒一晒 :请同学上 台展示写 作的内容 ;(3)说一说:找亮点,支妙招。最后希望总结梳理出能由此及彼、普遍运用的方法。

二、关于评课意见和建议的梳理

预设的许多想法其实都应当通过课堂实践检验, 课上完后进行评课活动,综合各学校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我归纳为以下几条:

优点:1.为初三的学生上作文课,这样的选题很有必要,针对性强,实用;2.教学目标具体明确,针对一个点的突破,课堂结构清晰,层次分明;3.课堂能启发学生思考,循序渐进,通过听说读写生成,有梯度;4.教学设计上下工夫,选择的材料既有名家经典,又有中考高分作文,还有同学习作,贴近学生实际,且写作与中考作文、考点、考情结合。

不足:1.材料选择太多,导致教学思维跳跃,难度大;2.记叙文中叙述和描写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但这节课讲的是记叙文末运用议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地雷”,学生理解难,老师表达难,应该想想怎么更好地化难为简;3. 是否应该讲讲记叙文中的议论与议论文中的议论的区别;4.评价学生的习作应尽量肯定其优点,再引导同学说说还可以怎样改效果更好;5.总结写作技巧时,所说的技巧要最简单、最直接。

三、关于课堂教学后的反思

1.从选题看 ,自己认为很有必要。初中三年的作文教学应当是有序的,初一初二着重于叙事及细节描写,经过前两年的系统的训练,就应该逐渐引导初三学生思考,让文章有思想、有深度,恰当的议论正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记叙文中运用议论随处可见,如果统而言之则“大而空”,所以想着尽量小角度切入,抓住一个点突破,让学生真正有所得,于是确定抓住“记叙文用议论结尾”这个片段训练教学。

但是必须重视一个前提,这只是一节“借班上课”的公开课,也就是说,如果初中三年作文教学一直是以自己的方式有序推进,那么当进行这样的片段训练时便是顺其自然的事,可借的班级是按原来老师的布局进行的, 我这样强塞进去的一堂课,前无铺垫,后无延续,能否吸引学生的兴趣,能否让忙碌的学生不把它当做一项任务应付, 是否对这个班级学生的写作有帮助,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是否可操作,这些都应该考虑周全,否则虽自己认为有必要,却也是一厢情愿。所以,说到底应当“以人为本”。

2. 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设置应当是合理的 ,但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材料选择过多。学生理解这些材料要花费太多的时间,所以有些学生并不在意预习要求,仅阅读一两遍而已。这样就导致课堂上有些学生因理解不到位而思维跟不上, 老师的点拨和引导对他来说, 就像打在棉花上的拳头,找不到着力点。所以不如删繁就简,选一篇《一答之遥》就好,把分散的几个问题集中在这一篇中分析透彻。

3.当堂写作时突出时间让学生写 ,他们确实能学以致用。在学生展示习作时,点评应当尽量肯定学生习作中的优点,即使有些续写的结尾没有按照此次训练的要求, 在指出问题时也应给予鼓励,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4.归纳写法时 ,引导学生说。如 :1选准角度 ,目的明确 ,避免“空”:议论和记叙不能脱节,忌无病呻吟。2论断鲜明,避免“浅”:议论要切中所记事物的深刻意义,不能浮光掠影。3简洁精辟,避免“滥”:议论少而精,不乱发议论……但是仍觉得没有教给学生最简单,最易操作的技巧。比如:可以引用名言进行总结来增强说服力;可以运用修辞形象说理等。

5.听课的老师提出应该讲讲记叙文中的议论与议论文中的议论的区别, 关于这个问题, 在构想教学设计时已经考虑过,认为不讲为宜,这不是本堂课教学的重点,而且三两句话或三两分钟是不能讲清楚的,所以就不横生枝节。但有一位女生把续写结尾写成运用三个事例论证“不应以貌取人”这一论点,这等于从文中提取观点,再重新写一篇议论文,这显然不对, 此时就应当适时地辨析记叙文中的议论与议论文中的议论的区别,不能再避而不谈。而我当时因时间的局限,不能更深层地就此学生的文字进行分析,应该说是一个遗憾,这有可能会误导学生。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提问 篇8

关键词:提问;兴趣;问题情境;和谐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学科的钥匙。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是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问题性思维品质能促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努力去解决问题。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学生的提问现状和原因分析

1.无疑可问

在传统的结论性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习惯于教师给出现成的结论或答案。这种封闭式教学的结果必然使学生从不怀疑教师给出的结论,而且面对本来就有多种答案的大多数问题也不可能产生探究多种答案的意识。

2.不敢问

从学生心理角度分析,主要是由于他们存在自卑、紧张的心理。许多学生怕提不出“好问题”而被老师看轻或被同学取笑,因此他们宁可把问题放在头脑里,也不愿将它提出来。

3.不知怎样问

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或缺乏思维能力,碰到问题不知该怎样提出来,更提不出有深度、有新意的问题。

4.年龄越大,问题越少

小学生问题多,中学生相对较少,大学生没有问题。这跟中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传统教学方式有关。“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往往老师着重的是传道、授业,而现在的学生很少有让老师解惑的时候。其实,问问题是人的本能,一个人在儿童时期经常会问很多为什么,但是家长在开始就没有做好启蒙教育,当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家长老是说,你以后就会知道的或者说小孩子不要有那么多问题,这样慢慢地使孩子的问题越来越少,家长终于不要担心孩子会问到你,但是殊不知你在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提问的欲望。当进入学校后老师只提出问题,根本就没有让学生问的机会,只是一直训练学生的答题能力,所以学生的问题只会越来越少。

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1.创造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敢问

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鼓舞、激励。”和谐的课堂气氛才会引人入“境”,自由的心灵才会有学习的快乐。过多的限制只会压抑学生,使他们处于沮丧、无奈、消极的情绪之中,丧失心灵舒展、思想飞翔的能力,这无异于一种摧残。因此,让学生敢问,首先做的工作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营造民主的氛围。

(1)以科学家的好问成才,引导学生提问

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会提问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爱迪生“我能孵出小鸡来吗”、牛顿“苹果为什么往地上掉”等具体事例,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善于思索探究的思维品质,使学生懂得“疑而能问,已知知识大半”“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其次,还要告诉学生,课堂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或某些学生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提问,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质疑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和完善。

(2)营造民主氛围,鼓励学生提问

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营造融洽、宽松、平等、合作的民主课堂氛围,以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地发挥和展示;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为了让学生敢于提出問题,我采取写纸条的方法:上课前给每位学生分发一张小纸条,让学生把问题写在纸条上,教师集中归类后将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起展示。另外,还可以采取提问竞赛激励学生提问,比赛谁提的问题最多,谁提的问题最好?对问题提得多、提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对提的问题一般或不好的学生也能及时给予恰当的鼓励和点拨。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乐问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发生兴趣。”在教学中,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的任务不是把问题告诉学生,而是想方设法地利用各种手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问题之所在。

(1)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以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动态效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能调动各种感官和潜能,为知识的形成提供了便捷的平台。例如“安全用电”中讲道:一般情况下,36V以下为安全电压。这种枯燥的数据学生毫无感性认识,不会引起任何兴趣,我从网上下载了一则动物触电试验片段:一只小老鼠在铁笼子里自在地吃食,某人拿一电棍靠近笼子,笼子与电棍间闪现一道耀眼的电弧,笼内小老鼠瞬间倒下挣脱颤动一下便气绝身亡了。学生观后一片惊悸,大脑马上反应触电如此恐怖,任何电压都会触电吗?如何预防触电呢?万一触电怎么办?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提问,只要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即可。

(2)在实验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

实验本身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很多学生不会观察实验,更加无法从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老师要善于利用实验,在实验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有趣的实验观察中学会质疑并提问。例如:一般教师在组织“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实验教学时,往往是演示实验,并且在实验进行之前就先提出了问题:吹入的主要是什么气体?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实验现象?而学生的思维也被固定在这些问题之中。我的做法是:让每个学生自己往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中吹气,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问题也层出不穷,不但自己提出了以上三个问题,其中一个学生还观察到吹入CO2时间久了沉淀溶解了的现象,还提出了“为什么沉淀会溶解?”这一更进一步的问题。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实验体验学习的乐趣。例如:探索“空气的存在”这一节,就让学生自己带材料来,做“会发声的可乐瓶”、做覆杯实验、拉不开的皮碗(模仿马德堡半球)等实验,在这些简单热闹又有趣的活动中,学生的问题也就自然形成:是什么把可乐瓶压瘪的?是什么把水托住?是什么压住了皮碗?……根本不需要老师刻意创设。

(3)通过谚语、民俗、典故等设置问题情境

一些当地的谚语、民俗、典故学生耳熟能详,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三九四九伸不出手、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把這些生动、鲜活的来自群众的精粹引入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导学生赞美劳动人民智慧的同时,学生就会产生“为什么会这样?”“一定要这样吗?”的疑问,问题意识自然形成。

3.掌握有效方法,让学生会问

(1)发展多种思维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只有掌握了发现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才能从平常中看出异常,从普遍中发现特殊,从而不断从自然现象、实验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我推崇从学生的认知发展的方向——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循序提问,这种方法简单直接且问题有梯度,学生较容易掌握。学生的提问并不是随意的,要有教师的方向引导,不能漫无边际,要区分开科学问题与非科学问题。

提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如从类比联想中提出问题:从水的对流对比空气的对流,水压使水流运动联想到电压能否使电荷移动。从逆向思维提出问题:解释为什么陨石坠落大气中有耀眼的光芒,可以设想成如果没有大气会有这种现象么?冰可以化成水,那水可以结成冰吗?从横向发散思维提出问题:电灯为什么会亮?灯丝为什么有粗有细?什么时候会亮?会暗?会变黑?容易断丝?断丝后搭接起来什么地方又最容易断丝?等等。

(2)依托评价、强化学生的提问能力

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养成的,如何让学生的提问成为一种习惯,这就需要评价为依托。《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本身具有教育性,是人与人互动与交流的过程。利用评价对成就进行鼓励,对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所以,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提出的评价方向,善待学生的提问,使学生在得到积极肯定评价中强化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这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保护学生提问、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乐于提出问题。同时,处于初中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期待得到老师和同伴的欣赏与肯定,根据这样的心理特点,我通过评选一周最佳提问者、一周最有价值的问题、一周最有创意的问题等活动,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有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通过不断营造氛围、设计问题环境、教给学生提问方法,引导学生产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渴求和欲望,进而使他们在面临某一情境时会自发地产生“为什么”“其中蕴含着什么问题”“怎样设法去解决”“有没有新的问题”,这对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对于推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1]初中探究型课程导师指导手册[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2]冯克诚,刘以林,张文珍.素质教育的目标与实施[M].华语教育出版社,1996.

[3]谢希德.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9.

[4]杨炳华.让学习者提出问题.教学月刊,2002(7).

《学会提问》读后感(定稿) 篇9

《学会提问》指出,要想学会问right questions,就要首先从critical thinking开始。

一、facts and opinions

Critical thinking可不是看了本书就能学会的,它是需要练习和培养的。怎么培养呢?我看到了这么一篇文章,大意是说外国的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培养进行facts和opinions的区分,到底什么才是事实,什么才是观点,区分这一点对培养criticalthinking很重要。大体操作是这样,低年级时学会简单的事实和观点区分。比如“这是一个苹果“这是事实,而”我喜欢吃苹果“则是观点。高年级的时候就对复杂的内容进行分析。比如拿出报纸上的文章让学生来区分事实和观点。再后来,让学生了解到即使是事实,很多时候也会包裹着偏见和观念的外衣。如此,系统的critical thinking就养成了。为何我当初看到这篇文章非常感兴趣呢?这样的一篇facts and opinions在牛津初中教材初二上的一个单元的study skills里面,作为本单元一个学习技巧放在单元里面。当时我在上到这个课时时,由于它既没有太多语言点,也没有任何生词,换句话说,就不是考试的重点时,我是一带而过上完的。现在回头想来,我恰恰浪费了一个培养学生critical thinking的好时机。如果我能抓住那次机会,给学生引入critical thinking的概念,虽然不能让学生一下子就有了批判性考虑问题的方法,但是应该能够抛砖引玉,起到投石问路之效果。

二、听话的教育

我们常问,为何孩子没有critical thinking?我想,教育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的教育比较偏爱听话的孩子。这个孩子听话、不捣乱、成绩好,那基本就是教师的宠儿。那么,给学生传达的信息就是,自己要做这样的孩子。哪个孩子不希望得到别人的注意,得到比人的肯定呢?这样就导致孩子在听话的路上越走越远,哪还有什么critical thinking可言?这让我想起前两天发生的事情。那天评讲学案时我讲错了一个题目,我给学生的答案也是错的,评讲的时候我也没有注意到。直到第二天晚上,隔壁班学生来办公室找老师确认,我才发现我犯了一个错误。第三天我早早到达教室去更正这个错误。我告诉学生昨天的学案上我讲错一个题目,让学生猜是哪个题目,结果学生异口同声告诉我是选择题最后一题。我更正完这个题目后想了很久。学生明明知道我讲错了,为何没有人提出质疑,甚至课后告诉我?说起来,我并非脾气暴躁的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也较为融洽,学生也应该不是怕伤害我的面子而不说,那么是不是长久以来的教育让他养成了这样的教育习惯:老师说的话都是对的。想到这里,我忽然觉得有点悲哀。我自己在上学的时候就是个听话的孩子。结果,十几年过去了,教育发生了那么多深刻的变革,而学生却好似还停留在原地。教学内容再变,教学方式再变,学生不过还是循着多年前自己走过的黑黢黢的道路,融入未来不辨的前方。

三、互动促进成长

我有一个朋友和我很聊得来,我们经常就某个问题讨论、分析、总结。但正因为这样,我们常常一言不和就抬杠,说着说着会生气。我才意识到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是很不容易的,需要经常修炼。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价值观,这些东西构成了你看待事物和问题的基础。当我和朋友在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他只要指出相反的观点,我的第一反应不是虚心倾听,而是觉得他在找茬。其实,我们多数情况下争论的只不过是观点,很多时候并没有任何事实来支撑,只不过却很希望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信服自己的观点。结果常常是谁也不接受谁的观点。难怪说世上两件事最难:让别人从口袋掏钱和传播自己的观点。在本书22页,给出了很多让对话顺利进行的建议,这些建议都非常实用,对照自己,心中有着这样一种观念,我想,逐步是能够慢慢改变和别人谈话的方式的。

上一篇:三五三跟进式教学下一篇:草木皆兵成语益智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