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欣赏教学论文

2024-07-28

美术欣赏教学论文(精选8篇)

美术欣赏教学论文 篇1

纵观现行的美术教育,重视了学生对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而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是否仍旧被淡化忽视而失重,也就是美术欣赏课有没有得不到真正的关注和重视呢?我们先来看以下两个片段:

片段一:

师:天空是风景表现的主要题材之一,它能丰富画面的意境,透露画家的心情。请同学们看毕加索的作品《赛跑》。画中有什么?

生:有两个人在赛跑。

师:画家是怎样表现天空的?

生:画家用纯净的蓝色,细致的笔触画天空,还画上一朵朵白云。

师:这幅画表达了画家怎样的心情呢?

生:表达画家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师:对,画中宁静的天空多么令人神往,赛跑的人仰望蓝天,展臂欲飞的动作正表达了画家奔向大自然的渴望。

片段二:

师:同学们,今天天气怎么样?

生:非常晴朗,空气很新鲜。

师:想不想到操场上去跑一圈?

(学生鹊跃,来到操场上奔跑。然后回教室。)

师:刚才你在操场上奔跑时,有什么感觉?

生:心情好舒畅!当我张开双臂,整个人好象要飞起来了!

师(展示毕加索的作品《赛跑》):看这幅画能不能表达你刚才的心情?

生:感觉我和画中人一样,心放飞起来了,眼中的天空是那么蓝、那么宁静。

师:从哪里可看出天空的宁静?

生:透明的蓝色,丝丝缕缕的白云,笔触很细腻。

师展示梵高的作品《星月夜》:看了毕加索宁静的天空,再看一看梵高画的天空。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写在小纸片上。

生观察并书写。

生:我看到了螺旋状的光环席卷整个天空,内心不能平静。

生:我好像看到了神秘的宇宙中,许多天体在发光运动。

师: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感觉的?

生:画家用旋转流动的笔触和耀眼色彩表现星月夜,使整个夜空充满力量感。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自古以来即有画月光风景的题材,但能像梵高般,把对宇宙庄严与神秘的敬畏之心表现在夜空的画家,却前所未有。星、空、月三者的旋涡节奏,令观者屏息凝神。画中以树木衬托天空,以获得构图上微妙的平衡。

片段一是美术欣赏教学中最常见的解说型的教学方式,呈现为教师与学生一问一答单纯的静态教学模式,它忽视了学生自身的感受和体验。片段二采用的是动态的探究型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亲身尝试、作品比较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的体验和探索,带着学生个人的观点去欣赏作品,从而使学生真正获得审美愉悦。.观念与反思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的讲解是必需的,因为儿童的艺术修养有待提高,没有教师的引导启发,他们很难顺利进行真正的美术作品欣赏,但教师的讲解并不等于学生的欣赏,教师讲解只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欣赏,而不能代替,教师应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才给予诱导、启迪和分析。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美术欣赏不能只是让学生泛泛地从头听到尾,处于一种静止的被动的状态,应该赋予学生自己消化、感受、体验的机会,重视学生对美术欣赏活动的主动参与和投入,以及欣赏后的积极反馈。在只是静听的美术欣赏教学中,学生不太容易产生持久的欣赏愿望,以及热情主动的欣赏行为,所以在理想的美术欣赏教学中,静中要有动,这种“静”,表面上是一种安静状态,内心却保持着一种震撼,对艺术产生强烈的共鸣。这种“动”,是学生利用他们所能利用的感知通道来对艺术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探究。静中有动,使艺术欣赏活动与艺术表现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教学建议

一、心动——在联想中获得审美愉悦

美术欣赏教学中学生的动,并不只是身体的动,更重要的是学生内在的心灵

的动,心灵的动表现为艺术想象力的翱翔,表现为对艺术的积极思考,并从中有所领悟,获得审美愉悦的体验。“想象是艺术的生命。”任何艺术作品表现得如何全面生动,总会留有许多“空白”和“不确定性”,需要欣赏者通过想象去丰富和补充。所谓“无画处皆成妙境”,就是“空白”和“不确定性”的表现。“欣赏者个人的联想本领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艺术作品的内容。”①例如:在欣赏米罗的人物画时,我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学生说:“我看到了一个跳舞的人,甩动着长长的袖子,不小心碰到了火炉,衣袖被烧着了,那团化开的墨迹就是正冒着的黑烟。”多丰富的想象力!尽管和大师的意图不相符合,但他们正以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对作品进行再创造,得到审美愉悦。

在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奇思妙想要肯定,鼓励他们大胆地说,而不是以权威性的所谓唯一正确的理解去平息学生心灵与作品之间的碰撞。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栩栩如生的画面,配合音乐,营造动态的教学环境,给学生最完美的直观感受,潜入作品的情境中进行审美体验,不断推进与作品中情感的交流与融合。

例如:欣赏徐悲鸿的《奔马图》

师:(屏幕展示《奔马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两匹奔跑的骏马。

师:看看马的周围,有什么?

生:是一片空白,什么也没有。

师:仔细观察马奔跑的飒飒风姿,然后闭上眼睛,想象你就骑在马背上,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放一段音乐,学生进入联想状态)

生:我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原野。

生:我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还闻到了草的清香,花的芬芳。

生:我感觉我变成了其中第一匹马,正勇往直前,奔赴战场。

学生通过联想体验到这些“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体现了这幅作品深远的欣赏价值,渲染了作品优美壮烈的意境。王朝闻说过:“欣赏活动所以是有趣的,不只因为欣赏者被动地接受了什么,更因为他可能主动的发现了什么,补充了什么。”②就在这发现中、感悟中完成了审美再创造,获得审美愉悦。

二、口动——在评论中完善审美观点 美术欣赏活动是对艺术作品进行评判的过程,传统的美术欣赏侧重于教师对美术作品的内容、情节、时代背景、画家生平等方面的评价,可谓是面面俱到,对作品社会价值的评价也是高深莫测,却不知学生一脸迷茫,偶尔博得他们一笑的只是画家的趣闻。只注重教师讲解的欣赏课,即使讲得很生动,也只能算是“故事会”,教师煞费苦心找来的与欣赏无太大益处的趣味性材料,往往只是使欣赏教学停留在表面,而不能使学生真正进入审美状态,积极参与欣赏活动。在今天的美术欣赏课堂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学生这样的发言,“我认为……”“我觉得……”“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同意他的观点,但我还要补充……”可见,对于艺术作品,学生有了自己独到的看法,他们不乐于做忠实的听众,他们需要评价权。此时,教师就应变静为动,走下主宰课堂的讲台,倾听学生发自内心的观点。美术特级教师王竹说:“带着问题欣赏,并展开讨论,学生会很热情地参与。”③让学生围绕问题,紧紧扣住“我”字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和展开形式多样的评论,可以是口头评论,书面评论,也可以是分组讨论,甚至是组与组之间的辩论。

例如在欣赏课《民居》一课,可采用分组辩论的形式。预先请同学们课前在网上搜索访问我国的民居,并做好记录。

师出示各种风格的民居图片:你知道这些民居是哪个民族的?

(各组抢答,答对者加分。)

师:你了解哪个民族的民居呢?它在构造上有什么特点?请各组组织讨论,并做好记录。

(学生分组讨论记录。)

组⑴:我们组比较了解福建的客家土楼,他们的民居很特别,呈方、圆围形,中间是一个大天井。

其他组:为什么要设计成围形?

组⑴:方、圆型造型简洁大方,看上去更坚固雄伟。而且我们从网上知道,福建地区多地震,这样设计的房子具有防风、抗震能力。

其他组:我还要补充,土楼的墙壁上薄下厚,厚处有1.5米,极其坚固。

其他组:好象看不到门,进出是不是很不方便?

组⑴:土楼是全封闭结构,只有一个正门和侧门,窗户也是高高在上,我认为这样可以防御敌人和野兽的侵袭。土楼里面的楼梯都是相通的,交往很方便。

……

组⑵:我们组要讲的是云南傣族的竹楼,竹子编成图案花纹,小巧而精致,如果有芭蕉叶摇曳,翠竹衬托,显得非常美丽。

……

在这样充满争议,充满活力的美术欣赏课堂中,教师只是组织者,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以及搜索所获得的知识进行积极的对话、讨论,甚至争辩,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传递出去,同时也接收到别人与自己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使自身的审美观点得到逐步的完善。

三、手动——在实践中深化审美感受

许多人认为美术欣赏课就是用眼睛看,用嘴巴说,其实这样就好比纸上谈兵,没有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作者高超的表现技艺,对于作品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为肤浅的表面上,特别在工艺欣赏教学中,对表现方法的理解、体验,光靠眼、嘴来理解是不完整的。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脑、手立体化,全方位的揣摩,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作品,通过学生参与实践过程,体验欣赏客体的变化,逐步领会客体的审美价值和内在特征。

例如纸版画欣赏,让学生从纸版画形成的原理的实践入手,逐步体验不同类型的纸版画的制作步骤,从中分辨出不同纸版画的表现特征,然后引导学生欣赏领悟纸版画的本质特征。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真正感受到纸版画作品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韵味。

其次,临摹大师的作品在美术欣赏课堂中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临摹能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体验,促进学生心灵与作品产生共鸣融合。临摹并不会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往往在临摹中添加进自己的想法,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艺术新形象。例如在欣赏梵高的作品《有丝柏的麦田》,先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画中优美的意境,金黄的麦田,绿色丝柏的形状和比例和古埃及的方尖碑一样优美,特别是那天空,大胆旋转的笔触表现出云朵激烈的流动,“梵高说过:„画这幅画时,正吹着密斯特拉风(此地区特有的强劲北风。)‟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吗?想不想跟大师学一学?”优美的意境,丰富的笔触,大胆的天空,早就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拿起了画笔临摹起来,有的并不满足于临摹,运用梵高表现天空的技法,创作出不逊于大师的优秀作品。可见,在临摹或创作中,学生更能直接地领悟和感受到美术作品的意蕴,并尝试到让人兴奋的表现技法,还知道我学到了哪些知识,我学到的知识到哪儿去了。

以上是我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粗浅的认识,总之,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动口、动手、动情中逐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注〕 ①丽莎著《论音乐的特殊性》第134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②郭声健著《艺术教育论》第124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③郭声健著《艺术教育论》第135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美术欣赏教学论文 篇2

一、美术作品欣赏课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审美活动, 教师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一) 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 教师既是欣赏者也是讲解者。

教师的讲述若能自然地带有感情色彩, 不但能影响学生, 甚至能左右学生的情感。值得一提的是, 教师在讲解作品之前, 一定要对自己的判断做理性的分析, 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分。在教学中, 用诸如“我感觉到……”和“我体验到……”等非定性语气, 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讲解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 以这样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于是, 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 了解对于美术欣赏的认识哪些是基本的、哪些是突变的, 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 使认识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二) 欣赏关术作品, 是欣赏客体和主体发生的一种审美关系。

但是, 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 所以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 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 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 (尤其是学生独特的见解和感受) , 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的意识去感知作品, 将普通情感升华到审美的判断。

(三) 教师是沟通作品和学生之间的桥梁。

在教学中, 欣赏材料的选择和教师的设计极为重要。但是, 在学生鉴赏力较低的情况下, 需要教师提前查阅史料, 创设情境, 进行各种艺术形式的融合, 例如促进美术与文学的交融。中国传统文化讲究诗书画印结合, 将各种艺术

因素完美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揉合成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例如中国的意向造型, 一边欣赏倪云林的作品, 一边诵读《天净沙·秋思》, 这样更能体悟中国画的意境之美和诗、书、画相结合的悠远意境。这样, 既可以营造氛围, 更可以烘托主题, 启迪思想, 加深理解。多年的美术教学, 我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如《中国青年报》的“诗画欣赏”, 一边是唐诗, 一边是绘画, 利用这样的资料进行教学效果十分的好。

二、如何分析美术作品, 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 审定艺术形式, 区别作品类别和特点, 在此基础上看内容。

内容是美术作品表现和反映出来的:具象的故事情节;非情力水平, 一定要有足够的语言文化知识, 通过多读多记, 增加语言文化知识, 扩大词汇量;通过与外国人交谈所看外国文章, 了解欧美国家概况, 跨文化交际知识等等, 语言文化知识面扩大了, 听力水平自然有所提高。

2.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障碍和不良学习习惯影响视听说教学效果

笔者一直记得我国着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 就是要养成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像催化剂一样, 能够加速学习进程, 提高学习效果,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然而, 有的学生在听力过程中不善于养成良好的习惯, 久而久之, 听力水平就难以提高。

在视听说过程中, 有的学生习惯于趴在桌子上听, 或者用手托着脑袋听, 或者手里玩着笔听, 或者闭着眼睛听等等, 时间一长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达不到听说目的。另外视听说过程中不注意一边听一边写, 记录关键词, 重要的数据等, 以免忘记;因为听是输入的过程而说是输出的过程, 在听力过程中, 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耳、手、脑、心并用的习惯, 往往对信息应接不暇, 顾此失彼, 影响听力效果。

再次学生的心理因素也对视听说教学效果产生影响。人的心理因素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生的意志力等因素也至节的物象;有内涵的哲理;手法或抽象的点、线、面、形、色构成的节律、情绪等。引导学生既能看画面表现的形象、情境, 也能感受到美术家倾注的感情和情绪的表达方式及画面的寓意。

(二) 从剖析形象人手, 分析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成就。

形象的塑造是作者尽想、感情和艺术功力的体现, 也是其作品艺术力量之所在, 只有通过剖析形象的途径才能使学生对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有所认识。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 现代作品欣赏比较难, 究其原因, 也许是欣赏传统的再现性的作品时, 有关的资料和前人的经验先人为主, 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按受, 学生无法一下子突破原有的经验和习惯的局限, 因而使欣赏教学无法深人。很多学生说看不懂波洛克、达利、蒙得里安的画, 他们都提出这样的疑问:“这画的是什么?要表现什么?”而不是说:“我感觉到了什么?”这就是观者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 当面对着新的审美现象时, 其评价标准就失去了有效性。以上列举的事实说明, 从审美意识出发去评价和把握作品形式的情感意味, 或剖析作品所激发审美体验的形式因素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我们认识到这个问题, 无疑会使欣赏更深刻, 也更因难。

(三) 将美术作品与美术家, 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进

行分析, 使学生对其间的关系有全面的认识, 才能更深人地理解作品。任何美术作品都是特定历史文化的产物, 是政治、经济、科技、宗教、文化生活及思想意识形态的反映。这样欣赏者不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美感, 还可以从美术作品所描绘的内容获得丰富的知识, 培养文化潜质。不了解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 就无法理解14世纪以后的西方作品, 无法体会西方绘画和东方绘画的区别;不了解三大宗教, 就无法理解巴黎圣母院和泰姬马哈陵的风格和内涵;不了解中国历史, 也难理解中国的壁画。这些必要的联系, 使得欣赏更加全面, 联想更丰富。

诚然, 教师对作品的评价总有一定的权威性, 并且表现为一种灌输性, 如有不慎, 就会流于泛泛而谈的现象?所以要有所认识。还有, 教师对作品的分析应该是建设性的, 而不是指令性的。任何作品都是时代、社会和文化心理结构的反映, 都存在局限性, 或侧重于技法、或侧重于选材、或侧重于表现, 所以说要用辩证的观点去欣赏和评价作品。

欣赏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活动过程, 对作品进行大量的欣赏和剖析练习, 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审美鉴赏能力的人才。

关重要。虽然这些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不是直接介入, 但其对学习的效果起着促进和抑制作用。这些因素在听说过程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如果两个人的听说水平相当, 心理状态不同, 考试的结果也会相差很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要对学生有耐心多鼓励, 少批评, 安排一个良好的听力环境, 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提高英语听说的水平。

总之, 影响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因素很多, 正所谓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要想把学生英语听说水平提高上去, 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渐进而复杂的过程, 要想提高英语听说教学水平和听力技能, 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共同克服这些制约听力的负面因素, 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循序渐进的慢慢提高, 相信最终一定在听说教学过程中受益匪浅达到双赢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肖莹.英语视听资源的开发与研究.中国电化教育, 2001.

2. 孙昌达, 萧树滋.发展多媒体教学促进现代化.现代远距离, 1997.1.

3. 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8

美术欣赏教学论文 篇3

一、增强学生积极参与意识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改变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增加问答、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其参与意识。由于这些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学生参与美术课堂的积极性也随之增高。

在关于立体派作品的欣赏教学中,教师可先在课前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其中包括立体派作品有关知识、毕加索的作品介绍等;在欣赏课上,教师准备充分的教具,将学生课前准备好的作品展示出来,并安排学生进行自由讨论:立体派作品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其主要特征是什么?虽然初中学生进行这些专业知识的讨论,无法得出成熟的答案,但却很好地扩展了学生的思维;最后教师对学生讨论的内容做出总结。通过课堂上的提问、解答方式,教师将立体派美术作品与其他美术流派作比较分析,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立体派作品的风格和内涵,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

二、培养对美术的欣赏兴趣

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是欣赏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美术教材上,由于有的美术作品缺乏情节性,或者是一些风景、山水花鸟、静物等,加上学生缺乏对作者、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的理解,因此,在美术作品展现出来时,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而如果教师直接从作品的色彩、构图、线条等方面分析,显然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时,教师可先从“情节”着手,通过向学生介绍作者、美术作品当时的文化、与美术作品有关的趣事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一旦被其中的故事所吸引,便可激发起对作品的“探究”兴趣,然后教师再结合作品画面形式、作品内涵讲述审美价值。可以说,几乎每位艺术家、每幅作品背后都有许多故事。如,在美术课堂上欣赏凡·高的“向日葵”时,作品上只有几颗向日葵,缺乏情节,往往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这时教师可向学生讲述有关“向日葵”的情节:在1987年伦敦佳士得拍卖公司主持的拍卖会上,凡·高的“向日葵”以2250万英镑的天价成交,并且拍卖前后只用了4分半钟。这就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好奇心:是怎样的一幅作品能那么值钱?这样将学生的注意力带到作品上来,然后教师通过审美角度对作品风格、作品内涵等进行分析,能够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指导学生正确的美术欣赏方法

要使学生乐于欣赏,需要发挥教师在欣赏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鉴赏,并教会他们正确的欣赏方法。在欣赏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美术作品的不同类型,学生只有在自身认知结构中明确美术作品的种类、范围及相应特征,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才会全面地进行分析,而不是以一种固定的模式去欣赏。比如,中国画追求的往往是浪漫主义,在作品的造型上讲究似与不似之间,在绘画中重视神韵,而西方画侧重于通过客观真实再现物体的空间位置、形貌、光影等,在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从体会古诗意境着手,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山水画中体现出的情景交融的意境;而在勃拉克的“埃斯塔克的树林”的欣赏教学时,可边播放摇滚音乐,在音乐的影响下,学生面对抽象的美术画面,能够更深刻地感受作品中错综复杂的直线及代表体积的色块。其次,在区分绘画类型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追根溯源,思考不同艺术类型在美感上追求有何不同,除了让学生认识美术作品的种类及其特点外,还要让学生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有更深刻的理解。另外,艺术是人类传递信息的一种形式,表达作者思想和情绪,是美术作品的主要功能,在欣赏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充分了解作者,使学生真正理解作品内涵。

四、采用多种教学模式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拓展教学模式,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教师在美术欣赏课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等。例如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升到初中,其年龄较小,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教师可展示一些造型特别、形象生动、色彩艳丽的图片,吸引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观察能力;而针对八、九年级的学生,他们知识面广,感受能力较强,可采取多种方法交替使用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他们欣赏美术作品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策略论文 篇4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又有其特定的内含和规律。笔者通过实践与探索,积累了一些开展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理性认识与实施策略。

一、选好题材和内容是“前提”。

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许多时候会增加一些欣赏内容。然后教师往往以自己的爱好选择作品,从而一味地追求“纯艺术”,忽视了学生的已有认识与欣赏水平及欣赏的心理倾向。因此,在学生欣赏的题材与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要选择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相贴近,要选择与儿童的认知和欣赏水平相接近的,以接近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的,能激发儿童兴趣的作品;要选择的是本身富有儿童情趣的、易于儿童接受与理解的作品。为此,可采取以下策略:

1、课前对收集的欣赏作品进行挑选、归类,同时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题材。

2、把所要欣赏的内容进行“童化”的加工、处理。

3、可以选择学生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作为补充材料。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是“关键”。

在美术欣赏中,教师往往在课始出示范作后,便一讲到底,造成教师投入,而学生漠然的尴尬场面,欣赏成了“讲赏”。而通过教师的讲,学生充其量只是对作品作解剖麻雀式的理解而已。 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为此,可采取的教学策略是:

1、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缩短学生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直接兴趣;

2、在出示欣赏作品后,让学生仔细地“读画”几分钟,然后再请学生说说对作品的印象和直觉(初步的感觉);

3、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可以从色彩、线条、给人的情绪上去细致地体味;

4、必要时,对于欣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议,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并为班级交流欣赏成果作准备。这样的欣赏则更多地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发展。

三、规范教学流程是“保证”。

欣赏要达到教师的理解与学生的体验相结合;介绍作品的背景与作品内在艺术性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达到通过上述“内外”结合,逐步丰富学生的知能结构,提高对艺术形像的审美感受能力。欣赏教学过程须有一定的操作流程规范。为此一般可采取以下策略:

1、形成可操作的欣赏程序,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艺术作品,避免欣赏的随意性。大致的环节为:

(1)描述。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作品之后,用语言简单地描述出作品的题材内容、画种等;

(2)分析。对作品的色彩、构图、造型进行整体的语言表述;

(3)解释。介绍作者,并对作品的意义、所体现的人文价值进行研究;

(4)评价。根据以上内容的学习与探索,对作品进行局部和整体的评价。在这个操作流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作品讲授必要的美术术语,以帮助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如欣赏色彩时渗透“色调”的概念,在欣赏构图时,讲解一下“构义”的含义。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术语后,既能深入地赏析,又能自如地表达欣赏的感受。同时还要注意扣准学生的心态,激励学生反观“自我”来欣赏。如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你喜不喜欢这幅画?这幅画要是由你来画你会怎么处理?你猜猜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画?从而深化学生欣赏的感受;另外还要注意,要为学生创设想像的空间和自由交流与表述的环境,促使学生在欣赏中作出创造性的“理解”与“评价”,从而在规范的欣赏过程中提升欣赏的层面。 四、欣赏与动手相结合是“外力”。 欣赏教学与工艺、绘画的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学生如果有了工艺、绘画的实践,就能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欣赏教学要善于借助学生绘画与工艺等美术实践的“外力”。一般可采取以下策略:

1、在欣赏时安排操作活动。

如教学民间绘画和工艺品欣赏时,不妨让学生照着作品的风格、形象临摹一下,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我在“民间竹编工艺”欣赏这一课中,首先展示许多本地的和嵊州的竹编工艺品,在学生被工艺品所吸引时,紧接着播放介绍竹编工艺的录像,讲解竹编的制作过程。此时的学生,面对教师给他们准备好的篾片等材料,不由自主地动手编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个“小玩艺儿”在孩子们的手中诞生了,看那学生的喜欢劲儿,仿佛是什么伟大的创造。这时我就及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与图片上的作品和欣赏的实物进行比较,然后作出评价。学生在动手中兴趣盎然地欣赏了竹编工艺。

2、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入欣赏。

(1)课始导入欣赏:在工艺、绘画课的开始部分安 排一些与本课有关的欣赏内容。如上《剪纸》一课时,在导入阶段让学生欣赏一下剪纸―――“窗花”;

(2)在实践中穿插欣赏,在指导学生练习时穿插欣赏,提供练习的范例,以欣赏帮助练习,以练习促进欣赏;

高一美术欣赏课教学目标 篇5

韩丽娟

第六章 皇权与世俗

(第 1—2 周)皇家气派

1.了解中外古代宫殿建筑、园林艺术特点

2.分析中外宫廷生活和民间世俗生活中所产生的这两类艺术作品

3.培养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艺术原理

(第 3—4 周)宛自天开

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苏州园林的建筑理念和艺术造境

2.引导学生在鉴赏过程中比较中国民间园林与皇家园林的异同

3.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其审美能力

第七章 移情自然 关注社会

1.(第 5—6周)移情自然

1.通过教学,是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花鸟画发展的塔体脉络及画风演变

2.认识艺术情感的作用和社会功能,体会艺术家对国家和民族的使命感

(第 7—8周)时代的见证

1.了解西方风景画发展脉络及艺术风格演变过程

2.让学生认识艺术作品不仅是情感的表达,也可以成为时代的见证

(第9—10周)民间美术的图形与寓意

1.帮助学生了解、感受我国民间美术独特的审美趣味和造型意识

2.使学生了解年画和玩具的艺术特色和内在精神意蕴

3.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和艺术成就

第八章近现代的探索者

(第11—12周)挑战传统

1.分析近现代艺术对传统的挑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从中体会创新是艺术的本质以及探

索的重要性

2.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风格演变

(第 13—14周)中国画的革新

1.了解现代国画对传统国画的继承和发展,比较不同派别间的差异

2.体会现代中国画整体的艺术风貌及作品中体会的时代精神

第九章 新视觉 新思维

(第 15—16 周)生活中的艺术

1.主张和提倡学生运用自己的学习体验和生活经验,从新的角度和新的试点来观看和欣赏艺术作品

2.让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同时,体会到更多发现和创造的乐趣

(第 17—18 周)科学中的美

1.启发学生更多的从身边的事物、其它学科的知识里体会发现的乐趣,感受创造的快感

美术欣赏教学论文 篇6

[ 关键词 ] 美术欣赏;模糊层面;创新思维;情感联想;审美能力;课堂教学

[ 摘 要 ] 本文论述了美术欣赏中“模糊层面”的特点、研究意义,以及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相应地进行一些教学尝试的研究和建议。

美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精神产品,它有别于听觉艺术的音乐、语言艺术的文学,是具有造型性、可视性、静态性、物质性的一种空间艺术。正因为有以上基本特征,美术作品首先应该是可以被人感知的,它能引起人们视知觉观照的空间形式;其次,它通过其物质媒介向人们展现一个静止状态的相对理想的客观世界,进而触发人们二次创造特定的情感情绪。

波兰著名的哲学家、文艺美学家英伽登在现象学文艺理论中提出了“未定点”的概念,尽管美术家在作品中塑造了一定的视觉形象,但它绝不等同于现实,而是作者观念的意象化,实际上也不可能通过有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把理想无限丰富的性质毫无遗漏地表现出来,总会留下许多“未定点”,在美术欣赏的二次创造中可以称之为“模糊层面”。

一、“模糊层面”的特点和研究意义

在实际的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不能给美术作品以单一的确定性,认为作品内涵的理解应该趋于统一,认为不应该有争议。随着对“模糊层面”的研究和认识,它将促进美术欣赏教学的效果。

1、“模糊层面”的特点

美术作品具有造型性、可视性、静态性、物质性的基本特征,美术形象自然成为了艺术家在美术作品中实现某种理想的终端形态。“艺术作品的目的是表现基本的或显著的特征,比实物表现得更完全更清楚。艺术家对基本特征先构成一个观念,然后按照观念改变实物,经过这样改变的物就‘与艺术家的观念相符’,就是说成为‘理想的’了”,尽管它也属于客观存在,但与我们生活中的客观现实是有许多不同的,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说明,艺术家灌输在作品中的观念也有“未定”的“模糊层面”,笔有尽而意无穷,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在《拾穗》中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真实地刻画了三位普通的法国农妇,她们弯着腰在收割后的麦地里捡拾被遗落的麦穗。尽管艺术形象真实,但也无法表现完尽作者对生活的理想观念。现代雕塑家叶毓山的《歌乐山烈士纪念碑》组雕,其艺术形象的监狱背景是模糊的,敌人的野蛮残酷是模糊的,唯一具体的是一种精神力量。

另一方面,读者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所感知和体验的深度和丰富性也有所差别,也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个性特征会使读者产生多元的解读,我们不能执迷于一种“建构”,主观武断地将对作品的“统一认识”灌输给学生。比如,20世纪抽象主义画家康定斯基的《即兴》,不以自然物象为范本,有的只是线条、色彩、块面、形体以及构图等绘画要素,不同的读者视觉感知后被激发的情感想象和精神思维程度千差万别。

事实上,面对一幅全新的美术作品,不同的读者进行欣赏时的差别往往取决于对“模糊层面”的认识程度,因而研究美术欣赏中“模糊层面”,有助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研究“模糊层面”的意义

在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模糊层面”(当然也包括美术欣赏),有许多东西是无法趋于统一化或者具体化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很注重教师课堂上对于美术作品的阐述和分析,换个时间和地点,学生的反应却没有一点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情感想象,完全是一种移植,这是老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听任这种势态的发展,将大大地不利于我们现时代的美术教学。

研究美术欣赏中的“模糊层面”,有助于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调整课堂教学模式,让美术欣赏教学真正起到素质教育的作用。中国古代文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意象”,在美术作品欣赏过程中尤其重要。意源于艺术家的内心,并借助自己塑造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读者在欣赏感知象的同时,根据艺术作品中的特定形象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积极地调动感情因素,还原或者填补艺术家所见所感,渗透自己的情感想象,去体验美术作品“模糊层面”的意象之美,起到提高自身审美能力的积极作用。还将有助于帮助学生建构合理的审美知识体系,使学生学会运用多元思维方法进行创造性地学习。

二、“模糊层面”对美术欣赏教学的启示

1、让学生成为欣赏主体。

在美术欣赏“模糊层面”,学生经常扮演着一个“理性”的旁观者,是一个欣赏客体,程式化地叙述着艺术情感,诸如“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表达了作者崇高的理想”、“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残酷”等等,一点都没有自己真实的情感想象,彻头彻尾的被动欣赏。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将课本和教师的知识简单地装入学生头脑的过程。美术欣赏不能成为教师把单一确定的相关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过程,学生不能成为欣赏的旁观者和接受者。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扭转“一言堂”的模式,积极创设情境,挖掘教学内容中趣味性、生活性并且符合学生心理的东西,吸引学生参与到美术欣赏的过程中来,主动感知艺术形象和体验艺术情感,让学生成为美术欣赏的主体。

2、注重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

学生是一个鲜活的个体,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并且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同一件艺术作品,一个学生以前、现在、将来的欣赏结果是变化着的,即使一个偶然的生活经历也会改变其对同一件作品的情感想象。美术欣赏的内容中,往往都是既往历史中留存下来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的生存年代和社会背景离今天实在太远了,学生又缺乏相关的经验,无法进行情感通融。鉴于此,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兴趣趋向和心理变化规律,注重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生活经验,以及具体的情绪情感变化,适时地以学生为欣赏主体,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3、发展学生想象创造力,培养多元思维习惯。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美术欣赏教学中应该积极发挥“模糊层面”在学生欣赏过程中的作用。以美术作品的“模糊层面”为立足点,创设一定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情感想象,多角度地感受艺术形象,不要让教师的审美表述成为唯一的审美标准。比如在《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欣赏过程中,除了组合、体量、造型、色彩、装饰等艺术手法的欣赏外,可以增加一个“宫殿建筑中艺术与文化思想的关联?”的讨论题,充分调动学生展开讨论,不管是赞美还是批判,只要有根有据,尽量加以肯定或者教师帮助学生进一步阐述明白,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自信,发展学生创造力,培养其多元的思维习惯和审美能力。

4、进行“对话式”欣赏教学,营造平等的教学氛围。

课堂中的欣赏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的,是师生之间的一次审美合作,是平等的参与和交流的过程,对于学生在欣赏时的表现,教师不能象法官一样给予是与否的判定,在美术作品的“模糊层面”多作交流和探讨应该是欣赏教学的理想态势。只有在平等互动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摆脱其他先验的窠臼,在讨论和相互观照的过程中真实地抒发他个人的见解和情感。因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广泛吸取相关领域的知识,从美学和哲学中寻找切合点,在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中去影响和完善他们的审美素养。

5、着重关注学生健康的审美个性。

美术作品中的“模糊层面”留给读者广阔的思维空间与情感联想的余地,每个读者的个性发挥是不一样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发掘每个学生的感悟潜力,多给学生一点主动参与的机会,对于发展学生的审美个性是非常有利的。

三、思考与展望

中专美术欣赏教学探究 篇7

一、美术欣赏课现状

通过课程的实际开设以及在学生中的普遍调查, 我们发现, 在欣赏课中, 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 上课人数不多, 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还没有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教师创新意识不强, 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大多中专美术教师在学校中接受的专业技能训练较多, 而美术史论、教学理论的掌握则比较薄弱, 同时对其他相关学科的了解也非常缺乏, 因此在教学中只能照本宣科, 就教材论教材。此外, 由于中专美术欣赏课开设时间不长, 对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探索尚处于摸索阶段, 可借鉴的成功经验较少, 因此, 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较多, 比较普遍的“一言堂”现象, 就是只重知识传授, 忽视对教学技能和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的结果。

学生对美术课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在当前仍然是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 由于非统考科目, 美术欣赏课自然也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因此有的课堂上, 就出现学生做其他学科的作业或打瞌睡等情况。

二、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1. 教学内容定位不准。

美术欣赏的教学内容一般是根据教师的主观愿望制定的, 没有从学生实际水平、实际理解能力以及知识的效用性为出发点。本来是希望通过该课程开阔学生的眼界, 丰富美学知识, 提高其综合素质, 实际上却偏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致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本来丰富多彩, 富于教育、审美、启发多重意义的美学教育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效。

2. 学生认识上存在误区。

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欣赏美的大众。”这就是说, 按照美的原则创造出来的艺术品, 反过来又会对人们起着审美教育的作用, 从而提高人们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和理解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 途径之一就是美术欣赏。对于美术作品看得越多的人, 就越具备美术欣赏的能力。而学生却认识不到这一点, 认为美术欣赏课没有实际价值。一般情况下, 很多同学更愿意学习专业技能知识, 认真听课的, 只是一小部分对绘画、美术有较强学习兴趣的学生。

3. 专业教材欠缺。

美术欣赏是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出现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至今还没有一套适合中专生使用的欣赏教材。学生上课欣赏的内容都是教师从不同教材中挑选出来的, 这些内容不能说是不好, 但毕竟不是系统、正规的按照中专生的欣赏水平设计的, 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三、如何改善中专美术欣赏课程的现状

1. 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不能不切实际, 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加以引导, 提高其综合素质;教学内容应灵活多样, 可以设置不同的体系, 如:建筑方面、绘画基础、绘画艺术、电影艺术、服装设计、礼仪等各个方面。所有教学内容都应该围绕一个目的, 即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然, 教学内容需要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完善。

2. 教师应对学生加以引导。

中专学校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 他们年龄偏大, 对这门课程不感兴趣, 但并非不需要, 相反, 他们是很缺乏这种教育的。不管是从学校培养学生的角度, 还是从学生自身的发展来说, 加强综合素质的教育都很重要。就美术欣赏来说, 这是一个潜移默化提高自身修养的过程, 况且, 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欣赏能力, 将终身受益。教师的美术欣赏教学工作也应当积极创新, 其创新精神主要应该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独特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美点, 并能对其做深刻分析, 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

3. 教师要灵活把握教材。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教材中每件作品进行欣赏, 但是每件美术作品最突出的美点又不同。另外, 被欣赏的美术作品还要适合中专生的欣赏水平, 所以每一课的备课、授课的侧重点也不同, 有的作品侧重于技法, 有的作品侧重于唯美性, 有的作品侧重于奇特而巧妙的构思等等。对教材作品中哪些做重点分析欣赏, 哪些应该点到为止, 哪些需要让学生读文欣赏或课后自查资料欣赏, 这都需要教师灵活处理。但是, 无论教材如何变化处理, 万变不离其宗, 最重要的是, 教师不仅要有能力找出每件作品所有的美点, 而且要能够抓准作品诸多美点之中最为突出的美点, 并以此设计教学。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篇8

关键词:美术欣赏;引导;审美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037-01

美术欣赏正是培养儿童艺术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新课程标准及实验教材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对现阶段对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视,新教材较之原教材大大增加了美术欣赏的量,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同时也有益于发展学生性情、情感、自信和语言。

美术欣赏涉及到对美术作品形式的感觉、意义领会等方面的内容。作品背后还必须涉猎到人类文明的许多领域。那么,该如何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活动呢?我想选择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现状及成因

学生对欣赏课的兴趣保留时间不长。学生欣赏作品缺乏深度,往往仅停留于表面的“像与不像”,“好看与不好看”。教师欣赏课教学方法较单一,学生欣赏的过程只是教师知识经验的反复,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学生欣赏缺乏相应知识。

二、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方法与措施

针对以上欣赏教学中的现象,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方法与措施:

1、加强教师自身美学修养

加强教师自身语言、肢体表达能力,努力使美术欣赏课上得绘声绘色,加强效率。

重视欣赏课,精心准备教案,充分了解作品背后的人文内涵,不仅让学生赏其“形”,更应该赏其“神”。

案例1:在一次欣赏印象派画家凡高作品的欣赏课上,学生很不了解为什么被誉为“绘画大师”凡高的很多作品会看上去那么艳丽,甚至艳丽得有些想孩子的创作,不像是出自他们印象中的“名家”之手。于是我便和学生聊起了凡高生平事迹。听过梵高的故事后,学生仿佛恍然大悟,原来凡高的色彩明丽是有他发展的一个过程,有他的一种风格与内涵,所以以后如果学生再有机会接触凡高的作品,他们的认识应该就完全不一样了吧!

2、激发学生欣赏兴趣

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德说:“任何美的欣赏都必须要基于学生的反映。”学生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无意识属性强,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而作品背后的人文内涵、背景文化却未能仔细琢磨。教师要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环境氛围,充分激发学生欣赏兴趣。利用投影等多媒体设备,尝试将美术与音乐相结合,激发情感,增进兴趣。

案例2:我在早期听到一位名师在自编欣赏教材《走近瓯塑》一课中的发挥让我印象颇深。周老师让学生有意识地欣赏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充分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制作的特殊工具;亲眼看一看温州的瓯塑做品;听一听专家的介绍;结合作品、根据材料的特点,在技法、材料、题材及表现形式上大胆想象、积极创新。并利用媒体观看瓯塑艺人和教师利用综合材料制作瓯塑的片段,让学生在整体的感官中真正走近瓯塑。最后,通过教师提问:“还可以结合什么材料?做在什么地方?……”拓宽学生思维,引导想到了用自己的旧玩具装饰作品,将传统的民间工艺加以传承与创新。

这位老师可以说是将欣赏课提高到了一定的高度,多管齐下:借助媒体欣赏作品;讲述作品背后人文内涵;动手制作体验瓯塑这一传统文化所带来的乐趣,更是深入感受文化本身,怎能不让人记忆犹新呢?

3、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作品,提高欣赏层次

学生在上美术欣赏课时都有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觉得画得“像”的就是好。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看不进去,而有些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被老师当成世界名画加以介绍。正是这些反差,他们渐渐会发现艺术品并不是以画得像不像做唯一标推。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时,应该注意选取不同理念的作品,使学生认识到在艺术史上这些观念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和限界。

在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切忌把教学变成“蜻蜓点水”,不深不入。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美术欣赏在美术教学中独特的审美功能,在教学中体现“一学生为主体”的新美术教学观,注重学生的体验、发现、表现、创造和享受欣赏的过程,充分展示美术欣赏的感染、想象、激励、启迪、创新等方面绚丽的火花,让美术欣赏教学散发出迷人的光芒!

三、需要后续研究的若干问题

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固然有许多方法形式,但在实施的过程中,笔者还发现存在不少亟需解决的问题:

1、学生欣赏的兴趣会随着教材的内容而波动。一些具象的、色彩感强的绘画容易被孩子接受,而一些相对色彩单一的、古典绘画就有学生不愿问津。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去精选教材。

2、如何开展课外美术欣赏活动?课外的美术欣赏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美术知识、提高自身修养。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文化部门组织开展的美术作品展、儿童绘画作品展等有意义的社会美术交流活动。

以上的若干问题,笔者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 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75-1

[2] 江泽民.在北戴河会见诺贝尔获得者时的讲话[J].论科学技术,2002年,215-216

[3] 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大学出版社,2002.12.

上一篇:数码产品的广告语下一篇:折纸蜻蜓的简单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