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主要理论

2024-09-25

教育学主要理论(共8篇)

教育学主要理论 篇1

十五里园中学教育理论培训材料

现代教育理论主要学习内容

? 第一要点 教育学概述 第二要点 教育本质

? 第三要点 教育目的第 四要点 教育的功能

? 第五要点 教师与学生 第六要点 课程与教学

? 第七要点 学校管理

第一要点 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研究对象:以“教育现象”

2、研究任务: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二、教育学的含义

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它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教育学阶段

(一)萌芽阶段――进入奴隶社会后,文字、学校和教师

1、中国:《中庸》、《孟子》、《论语》和《学记》等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教育专著,也被认为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2、西方:柏拉图《理想国》

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

(二)形成阶段――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独立形态、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主要有:

对象:教育问题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

概念和范畴:反映教育本身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体系

方法: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结果:产生了教育学家或者教育专著

组织结构等

需要记住的西方突出贡献者:

1、英国哲学家培根

十五里园中学教育理论培训材料

161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其它学科并列

2、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23年《大教学论》提出方式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一般把看成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3、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著作。

4、英国哲学家洛克,1693年《教育漫话》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三)科学教育学阶段

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中国最早用马列主义观点系统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第二要点 教育本质

一、教育的涵义

(一)教育起源的三种学说

1、生物起源说

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图尔诺,《各种人种的教育演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

2、心理起源说

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史家孟禄

主要观点: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观点不同于生物起源说,但仔细考虑,却也离不开生物起源说不远。

3、劳动起源说

也称社会起源说。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

前苏联的教育史学家,教育家以及我国的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家都认可这一观点。“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袁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二)教育的含义

广义:有目的地影响或增进人们身心发展的一切社会活动。

狭义:学校教育即专门机构,专职人员承担的专门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一种社会活动。

二、教育的本质

关于教育的本质有以下几种观点:

1、教育是上层建筑说

这种观点被称为传统派的本质观,该观点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社会存在中,生产关系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和最原始的关系,它对整个社会生活,特别是对社会意识具有

十五里园中学教育理论培训材料

制约作用,教育属于精神生活,它是受经济基础决定的。

2、教育是生产力说

这种观点又称为现代派的本质观,该观点认为:教育与社会生产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客观联系,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因而它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是社会发展和延续的手段,特别是从现代生产本性考察,它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生产。

3、教育是多质说

4、本质规定性说

三、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

1、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目的性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

2、受教育者――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3、教育措施――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包括教育内容和手段

第三要点 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及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1、教育目的内涵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目标。

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2、不同社会形态的教育目的

原始社会――寓于生产劳动和生活活动本身的目 的之中

奴隶社会――为奴隶著阶级服务是学校教育对所培养人的总要求

资本主义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不同教育家制定教育目的不同。

封建社会――儒家,“明明德”(经过教育,使人生来就具有的善良德性显露出来)、“亲民”(革新民心)等

譬如,20世纪,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中阐述他的教育目的问题的观点:除了教育过程本身的目的之外,教育并无目的。

3、三类基本的教育目的观

1)以人为中心的个体本位教育目的观

十五里园中学教育理论培训材料

教育着眼于个体发展,顺应自然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教育目的应该完全根据个体的自然发展需要去确定。

2)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观

与个体本位教育目的观相对立的观点。教育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事业,教育目的完全只能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

3)以文化为中心的文化本位教育目的观

大多注重时代精神及其变化,认为教育目的与其说是为了培养善于处理当前问题的务实的人,不如说是为了培养能在大变革时代不失其本质特性和永恒因素有丰富教养的人。

4、教育目的作用

1)控制教育对象发展方向和预期结果

2)指导和支配整个教育活动过程

3)评价、检测教育质量

(二)我国教育目的

1、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马恩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们制定教育目的的重要理论依据

2)社会生产方式及其发展变化状况是我们制定教育目的的现实依据

3)人的自身发展需求是不可回避的特殊依据

2、我国对教育目的的现行规定

我国的现行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一方针中,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国家现行的教育目的。

二、“个人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

(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涵义与目标层次

(二)全面发展教育概述

1、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进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2、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3、“五育”之间的辩证关系

三、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探析

1、素质及其基本属性

十五里园中学教育理论培训材料

素质的概念: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素质基本属性:相对稳定性、整体性、内在性

2、素质教育及其基本特征

1)素质教育的概念

――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从结果来看,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提高教育对象整体素质结构水平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主体性、发展性、全体性、全面性、长期性、开放性、实效性

3、应试教育及其主要危害

1)应试教育的概念

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2)应试教育的主要危害:

摧残身心健康;压抑个性发展、扼杀创造才能;严重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

4、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1)注重思想先导,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动力机制

2)改革检测评价,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

3)抓好常规管理,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机制

4)依法增加教育投入,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二)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改革

1、课堂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点

认知停靠点、情感激发点、思维发展开点、心灵交流点

2、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3、课堂素质教育的教学原则

在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相长等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以下课堂素质教育的教学原则:

1)全面实施、整合优化2)注重个性、鼓励创新

3)目标导向、情境熏陶4)动手动脑、和谐发展

5)师生互动、心向一致6)关注学法、改进教学

第三要点 教育的功能

十五里园中学教育理论培训材料

一、社会与教育

(一)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

1、原始社会与原始状态的教育

基本特征:整体的原始性

形态的融合性

内容的同一性

2、古代社会与古代学校教育

1)学校的出现

2)基本特征

阶级性、等级性;非生产性;专门性;内容的分化趋向和知识化趋向

3、近代社会与近代学校教育

1)义务教育的普及

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和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2)近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

生产性;普及性;系统性;双轨制

(二)经济、政治。文化、人口与教育

(三)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的属性与教育的本质属性

育人性即为所能罗列的任何教育所有,又使教育与非教育相区别,因此育人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具有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2)教育具有继承性

3)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之间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

二、人的发展与教育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顺序性,教育工作应循序渐进、逐步推开

2、阶段性与稳定性,教育工作应加强教育举措的针对性

3、统一性,又有个别差异性,在统一性要求的基础上,应注意因材施教

4、可变性与不平衡性,教育者要及时跟上对象的发展变化,抓住成熟期、关键期,适

十五里园中学教育理论培训材料

时而教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素质的物质前提作用

遗传素质乃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具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2、社会环境的现实制约作用

3、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能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第五要点 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

(一)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1、教师的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确立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是国民教育在由粗放式向高水准的转变中提出来的,对教师专业性质的确立,从根本上肯定了教师的社会地位。

2、教师的作用

1)在社会发展中教师起承上启下的作业

2)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3)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

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劳动过程的创造性;

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劳动成果的长效性

3、现代教师的素养

1)思想品德素养:教师的政治素养在教师素养体系中居于主导作用。

2)智力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知识结构:精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的教育理论

能力结构

二、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发展中的人,这是学生的本质属性。

(二)学生的地位和作用

十五里园中学教育理论培训材料

1、学生是教育的客体

接受教育史学生的本质特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是教师的教育实践对象,是教育的客体。

客体的主要表现:依赖性、可塑性和向师性

2、学生是发展和自我发展的主体

学生是发展和自我教育的主体,是指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是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是学生发展的内因。

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在: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三)学生集体

第六要点 课程与教学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

广义: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如幼儿课程、小学课程、中学课程等

狭义:是指某一门学科,如语文、数学等

(二)课程类型

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方式,学校的课程可以划分为正规课程和非正规课程。

1、正规课程

正规课程又称显性课程,指学校课程计划中作出明确规定的所有课程的总称。当前,中小学常规的正规课程有: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

2、非正规课程

又称潜在课程或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能对学生产生影响,而又不易觉察的 因素。非正规课程的特点:

隐蔽性;分散性、多样性、全程性;非预测性

(三)中小学课程的表现形式

中小学课程计划的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四种。

二、教学及教学过程

(一)教学

1、教学的定义

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

十五里园中学教育理论培训材料

2、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这是由学校的性质决定的。以教学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学唯一。

3、教学的任务

中小学的教学应有以下几方面的任务:

1)学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获得其基本技能

2)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教会学生学习,培养自学能力

4)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计划地指导因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双边活动过程。

1、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三、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

教学原则是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制订的,是长期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

(二)教学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直观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等等

四、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概述

1、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育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教学方法是师生相互联系的方式,是教学和学法的辩证统一。

十五里园中学教育理论培训材料

2、教学方法的意义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没有恰当的教学方法作保证,是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

(二)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 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实验法 练习法 实习法

五、中小学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又称班级教学,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所广泛采用的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类型

1、班级授课制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2、个别教学

3、小组教学

(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教学工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由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等五个基本环节组成。教师只有认真研究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1、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要做好三项工作,写好三个计划

2、上课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

3、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检查学生学业成绩的方法有两种:考查 考试

第七要点 学校管理

一、学校管理概述

(一)管理与学校管理

1、管理――就是合理组织好各项工作,协调好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十五里园中学教育理论培训材料

2、学校管理是一般管理的特殊部分,它是合理组织好学校各项工作,协调好学校的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活动过程。在管理过程中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这是学校管理的核心。

(二)学校管理过程

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有四个,即制订计划、组织执行、督促检查和总结提高。

(三)校管职能

管理职能是管理系统中管理者和组织机构的职责和功能。管理的职能反映管理的本质。学校管理的基本职能有: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四)学校管理工作的主要方法

思想教育方法;行政的方法;经济的方法;法律的方法;现代技术方法

(三)课堂教学模式

1、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教学模式的定义: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加血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

教学模式的特点:整体性 简略性 指向性 操作性 有效性

2、我国中小学现行常用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教学常规管理

(一)教学工作管理

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的组织;教研组工作管理;教学工作的检查与指导;教学工作的总结提高。

(二)教师管理

教师的任用与考核

1、教师的任用制度:派任制、聘用制、代用制

2、教师工作的考核:教师考核的内容分为全面考核和单项考核两种。一般把考核的内容归结为德、能、勤、绩四个方面。目前,对教师的考核一般采取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3、教师培养与提高

方法:脱产进修;在职进修

(三)学生管理

学生常规管理;学生组织的管理;后进生的管理;总务工作管理

三、学校管理体制

一、学校管理体制概述

十五里园中学教育理论培训材料

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人员配置、机构设置、机构隶属管理和权力范围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

(二)校长负责制

1、在执行阶段,学校领导主要应抓好组织、指导、协调和激励工作。

2、实行校长负责制的理论依据是列宁的“一长制”理论。

3、校长应有的自主权

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财政权

第八要点 现代教育测评

一、教育测量

(一)教育测量的概述

1、概念:教育测量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照一定规则对教育活动的效果加以数量化测定的过程。

2、教育测量的要素

无论是物理特性的测量,还是精神特性的测量,都必须具有以下几个要素:单位;参照量;量表;

量表是参照点和单位的连续体

3、良好测量应具备的条件:效度(正确性)、信度(可靠性)、区分度、实用性

(二)教育测量的类型与功能

1、教育测量类型

1)测量内容:学业成绩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特殊能力测验

2)实施测验的时机教育测量:准备性测验、形成性测验、总结性测验

3)测量方式:个人测验 团体测验

4)根据测量结果的评价标准:常模参照测验 目标参照测验

5)测验来源:标准化测验 自编测验

2、教育测量的功能

教育测量是改进教学的良好工具

教育测量是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

教育测量是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

二、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依照科学的方法程序,对教育现象、教育活动及其参与者进行价值判断,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教育学主要理论 篇2

一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教育对象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观念落后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受教育程度、思维模式等直接影响理论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年龄普遍偏大, 文化水平偏低, 同时深受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影响, “小富即安”“等靠要”思想严重, 个性固执保守, 思想不解放, 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比较慢, 往往安于现状, 缺乏竞争意识、风险意识。辨别是非能力不强, 对一些不正确的言论和信息很容易误传误信, 给理论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的难度。

2.“一手硬”“一手软”现象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客观的社会基础条件的变化, 使一些人对理论教育工作产生了误解, 尽管中央一再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注意纠正“埋头抓经济工作, 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 但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落后, 脱贫致富成了首要任务, 人们的主要关注点是经济的发展和自身生活条件的改善。各级党委政府发展经济的压力大、任务重, 把经济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 经济工作成效如何成为评判干部政绩的标准, 更是党员干部升迁提拔的重要依据。相当一些地方的党委政府对理论教育工作“无暇顾及”, 把它看成软任务、虚功夫, 觉得理论教育意义不大, 有的甚至觉得会对中心工作产生影响, 会使干部的群众工作跑偏走调。他们对新时期加强理论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 没有把理论教育工作放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高度去认识, 认为只要经济建设搞上去了, 思想教育工作做多做少、做和不做都无所谓。另外, 大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可支配的经费少, 需要用钱的地方多, 使得理论教育工作缺乏充裕的经费保障。特别是一些基层单位, 理论教育工作经费紧缺、用钱难, 对上级布置的理论教育任务层层应付, 对一些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的宣传教育草草了事、不求深入, 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严重制约了理论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3. 缺乏高素质的理论教育工作者队伍

做好理论教育工作, 一定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理论教育工作者队伍。农村地区工资待遇低, 难以吸引和留住年轻的、优秀的理论教育工作者, 使理论教育工作者队伍呈现断层现象。一些理论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政治、思想、业务素质不适应当今理论教育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要求, 特别是面对新的知识经济的冲击, 农村基层理论教育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首先是理论教育工作队伍稳定性的挑战。理论教育工作有其特殊性, 对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有着特殊的要求, 不仅要求工作能力要强, 而且要求有坚定的信念、丰富的经验。从人才成长规律来说, 培养一个优秀的思理论教育工作者, 至少要在理论教育工作岗位工作8~10年。这就要求理论教育工作者必须长期从事这一工作, 积累经验, 经受磨炼, 培养职业观念, 还要要求理论教育工作者队伍总体上要保持稳定。但从实际情况来看, 保持理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稳定是非常困难的。不少地方对理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不重视, 认为理论教育工作者是耍嘴皮的, 干不了大事, 很难得到重用, 这影响了理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稳定。加之受到社会流动、市场机制、自选职业等社会与体制因素的影响, 理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稳定就更难了。其次是理论教育工作者队伍受到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的挑战。理论教育工作是费心又费力的复杂劳动, 要求运用多种科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对理论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结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方面要有理论教育工作的专业训练, 另一方面应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素养和较广的知识面。农村地区的理论教育工作者, 大多数年龄较大, 知识结构老化, 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最后是理论教育工作队伍受到先进技术的挑战。在信息技术日益完善的今天, 理论教育工作也要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但绝大多数农村基层的理论教育工作领域不仅装备落后, 而且应用先进技术的意识淡薄, 应用能力不强。

4. 理论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陈旧

农村地区理论教育工作还习惯用以前的一些传统做法, 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不注意研究工作对象的新特点。突出表现为:一是教条主义严重。做理论宣传和教育工作, 不从实际出发, 对一些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照抄照转, 当“传声筒”“收发室”, 不注意了解“下情”, 宣传教育缺少针对性。二是形式主义突出。不顾基层党员的需求, 不做入情入理的说服教育工作, 习惯于“一刀切”的格式化工作, 不能把理论教育工作与其他工作有机结合, 造成理论教育工作的“渗透力”不强。三是不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对现代的网络技术和现代传媒手段掌握不够、运用不广, 理论教育工作手段的现代化步伐缓慢, 农村的许多单位和乡镇都没有为理论教育工作配备电脑, 办公自动化水平低、信息传播速度慢, 直接影响了新形势下农村理论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二加强和改进农村地区基层理论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新的形势下, 做好农村地区的理论教育工作, 必须按照“三贴近”的要求, 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不断开创新局面, 为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缩小与先进发达地区的差距, 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舆论引导。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强化党委、政府对理论教育工作的领导职责

现代社会, 宣传舆论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 能不能把宣传舆论工作做好, 关系人心向背, 关系事业兴衰, 关系党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是第一位的, 是党委政府主要职责, 但在发展经济中不可忽视理论教育工作, 一定要把理论教育工作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来抓。一要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消除对理论教育工作的错误、片面的认识, 明确“一把手”为理论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切实把理论教育工作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 依靠制度本身的规范性、稳定性和制约性, 保证理论工作的实效性。二要完善运作机制。整合社会资源, 构建“大教育”工作网络, 利用多种途径, 把理论教育工作渗透到具体工作中去。三要明确评估机制。要充分考虑到理论教育工作效益的特殊性, 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性评估, 并在此基础上, 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为理论教育工作者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

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是理论武装工作的第一任务, 要使社会成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一要解放和统一思想。要抓住理论武装这个首要任务, 努力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 不断巩固和发展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要紧密联系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实际, 紧密联系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 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 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成为广大干部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二要完善学习制度, 健全学习网络。要以党委中心组为龙头, 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 完善学习制度, 改进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规范中心组集中学习、集中辅导、个人自学等学习活动, 努力形成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带头思考、带头宣讲的良好风气, 并以此推动全社会理论学习的热潮。要建立健全理论建设的激励约束机制, 把理论建设作为考评班子和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 做到干部考察时考学, 干部述职述廉时述学, 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理论建设水平。要利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有利契机, 把经常性的理论教育与集中性的学习教育结合起来, 认真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积极探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以各级党校和党支部为阵地带动全体党员学习, 建设学习型政党。以基层党校、成人中心学校、青年农民政治学校等各类思想教育阵地为依托, 加强基层党员、普通群众的学习教育, 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多层次、立体式的教育网络, 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地为干部群众所掌握。

3. 立足实际, 创新理论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理论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保证。唯有创新, 理论教育工作才具有时代感、凝聚力和战斗力。一要有效整合社会宣传教育资源, 形成党政工团组织密切协作、优势互补的理论教育工作合力。要着力解决长期以来理论教育工作缺少的应变机制, 潜心研究和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思想实际, 适应人的思想多元化、利益需求多样化、社会矛盾复杂化的现实, 善于区分层次, 因人而异, 提高理论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二要跟上时代的发展, 实现理论教育工作手段的现代化。既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现代科技和媒体、互联网技术等构筑理论教育工作的新阵地, 又要借鉴心理学、教育学、系统论和信息论等相关学科知识和人类的思想文化成果, 不断增加理论教育工作的科技含量。三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思想自主性的特点, 注重思想渗透。要渗透到党员干部群众的业务工作、文化生活中去, 力求寓教于知、寓教于乐、寓教于美。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简单的、命令式的工作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提高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整体素质, 增强全民的向心力、凝聚力。

4. 建立高素质、复合型的党的理论教育工作者队伍

党务和政工干部是理论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 是理论教育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专职党务和政工工作人员的队伍不稳定、素质不高、后继乏人, 是欠发达地区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 我们要把好党务和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关, 认真解决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务和政工干部队伍。第一, 要拓展党务和政工干部的选拔培养渠道。第二, 要关心理论教育工作者的成长进步。第三, 要着力提高理论教育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于阳.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 2016

[2]王政堂、黄建明.增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1 (3)

教育学主要理论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生活化 问题研究 措施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生活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内容没有针对性特点

根据对大学生教学课程内容调查发现,教育课程内容中主要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主,着重于大道理讲说。而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下,这种仅存留在政治性的教学内容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政治性的内容中缺少时代性、变化性以及层次性的教育内容。很多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工作中,只关注原有的教育内容进行讲解,并没有创新意识,以及对不同学生的问题、不同社会的影响等复杂信息没有做出针对性分析,没有区别对待的教学观念。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自身教学水平较平庸,没有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对教学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回避之举,不给予相应的透析,教学方式单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时效性差,缺乏针对性教育意识,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困难。

2.教育过程枯燥、乏味

很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中一直以传统的“教师讲说、学生听背”这种灌输教学形式为主,枯燥、乏味,课堂教学气氛比较压抑,不能使大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即便有小部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会采用一些讨论、辩论以及演讲、表演等活动形式,但是,这些活动需要足够的时间、环境布置、材料准备,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不能对所有教育内容都采用这样的方式,活动次数也会相对较少,因而,学生只是针对个别教育内容印象深刻,却不是全部。多数教育内容仍然以传统的方式为主,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对知识方面的内容了解,但并不能让学生的品德、心理素质、个性等方面得到良好的锻炼与培养。

3.教育方式方法缺乏创新观念

只有坚定与认识马克思主义信念的教育工作者,才能够念熟悉与了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进而才能够将教学与自身的信仰相融合。而当前,很多高校中由于教育工作者缺乏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并且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与了解相对肤浅,并能很好的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过于古板,与现代生活内容差距大,师资力量薄弱,专业素质以及教学技能等方面相对较差,在教学方式与方法上不追求创新,单靠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灌输知识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积极、乐观等态度。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生活化的策略探究

1.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育方向的引导线,更是教学方法方式改进的方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围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可有效转变学生思想认识,提高学生处理矛盾、解决困惑的能力。贯彻与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关注大学生思想。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大学生从思想上深入到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马克思主义观中。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境遇,并促使大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发展。

2.完善教学管理运行体制

首先,转变管理思维和管理方式。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管理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人的因素,充分重视广大教职工在参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沟通与交流,调动广大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管理者要深入教学实际,调查研究教学生活化中出现的问题,与广大教师共同研究解决;管理者要重视自身管理队伍的建设,使自己的理论素质和能力素质不断提高。

3.完善评估体系

只有完善评估体系,使之可视、可测、可比较、可采集、可追溯,才能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生活化的最终实现。评估主体多元、评估内容多样、评估管理规范,建立健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蒋桂芳.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着力点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7).

[2]何林.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探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3(6).

波浪理论的主要内容 篇4

艾略特波浪理论是最常用的趋势分析工具之一。群体心理是该理论的重要依据,清淡的交易市场难以发挥它的作用。

波浪理论是技术分析大师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R.N.Elliott)发明的一种分析工具,与其他追随趋势的技术方法不同,波浪理论可以在趋势确立之时预测趋势何时结束,是现存最好的一种预测工具。

美国证券分析家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R.N.Elliott)利用道琼斯工业指数平均(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DJIA)作为研究工具,发现不断变化的股价结构性形态反映了自然和谐之美。根据这一发现他提出了一套相关的市场分析理论,精炼出市场的13种型态(Pattern)或谓波(Waves),在市场上这些型态重复出现,但是出现的时间间隔及幅度大小并不一定具有再现性。尔后他又发现了这些呈结构性型态之图形可以连接起来形成同样型态的更大图形。这样提出了一系列权威性的演译法则用来解释市场的行为,并特别强调波动原理的预测价值,这就是久负盛名的艾略特波段理论,又称波浪理论。

波浪理论的创始人—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R.N.Elliott)提出社会、人类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呈可认知的型态(Patterns)。利用道琼斯工业平均(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DJIA)作为研究工具,艾略特发现断变化的股价结构性型态反映了自然和谐之美。根据这一发现他提出了一套相关的市场分析理论,精炼出市场的十三种型态(Pattern)或谓波(Waves),在市场上这些型态重复出现,但是出现的时间间隔及幅度大小并不一定具有再现性。尔后他又发现了这些呈结构性型态之图形可以连接起来形成同样型态的更大的图形。这样提出了一系列权威性的演译法则用来解释市场的`行为,并特别强调波动原理的预测价值,这就是久负盛名的艾略特波动理论。

波浪理论是一种具有特殊价值的工具,具体表现在其普遍性及精确性。说它具普遍性,是指我们可在许多有关人类活动的领域中运用到它,且许多时候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说它具有精确性,是指在确认以及预测走势的变化上,其准确性令人叹为观止。这是其他分析方法所难望其项背的。当时,准确地说在美股见底之前的半个小时,艾略特就预言,在未来的几十年将会出现一个大多头市场。他的这项预言,与仍然弥漫着熊气的市场截然相反。其时大部分人都不敢想象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会超越它在1929年所创下的最高点(386点)。但是,事实证明波浪理论是对的!

死亡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论文 篇5

个人无意识有一种重要而又有趣的特征,那就是,一组一组的心理内容可以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簇心理丛,荣格称之为“情结”。我们谈论一个人时说他有一种自卑情结,一种与性欲有关的情结,一种与金钱有关的情结,一种“年轻一代”的情结或与其他一切事物有关的情结等等。当我们说某人具有某种情结的时候,我们的意思是说他执意地沉溺于某种东西而不能自拔。按照荣格的心理学说,这情结一旦产生,就成为一种驱动力,而且可以强有力地控制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一、安娜的爱欲情结

世界文坛上的许多的作家都在心理描写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托尔斯泰则博采众家之特长,不仅有效地接受了俄国文学前辈的传统,同时也吸收了西欧文学前辈的传统,把文学的心理描写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尔斯泰运用心灵辩证法细腻地表现了安娜潜意识中对爱的渴求,即爱欲情结。与此同时,托尔斯泰还十分准确细致地刻画了在意识的作用下对这种爱欲的压抑的矛盾心理。安娜的内心矛盾集中表现为:一方面渴望达成有爱情的婚姻,一方面又时时理智地否定爱情的冲动。不谙世事的安娜身不由己地嫁给了卡列宁,从此进入了不幸生活的轨道。卡列宁是一个缺乏感情的“官僚机器”,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官晋爵,对生活毫无激情,和安娜更没有任何的爱情可言。迫于上流社会的道德观念的压力,安娜在毫无感情的家庭中生活了八年。安娜是一个感情非常丰富的女人,她向往美好的爱情生活。在内心深处始终对爱有着强烈的渴求,希望拥有真正的爱情。这份对爱情的期盼与索求使她产生了强烈的爱欲情结,并且执意地沉溺于对爱的追求以致不能自拔。按照托尔斯泰的观点,这是她走上无家可归之路的真正起点。

在小说开头当渥伦斯基与安娜第一次在车站相见时,安娜那迷人的脸上所表现出来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渥伦斯基,“他感到那上面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全身,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在这里,安娜的内心世界通过渥伦斯基眼中的映照被真实地揭示出来。在这一段肖像描写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安娜一些美丽的外貌特征,更重要的是使我们觉察到了安娜内心深处所隐藏的对爱的渴求和对它的压抑:她热爱生活,却受着压抑;她渴望真正的爱情,却还没有足够的勇气去追求。接着,安娜与渥伦斯基一样,“一瞥”之后,即陷入猛烈的感情漩涡之中,但是,她不可能像渥伦斯基一样,那么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因为她有丈夫有孩子,道德的责任、宗教的观念、舆论的压力时刻在警示着她,但她又无法压抑刚刚萌发的、汹涌而至的爱情,所以她在爱欲情结与道德责任的警示交替袭击之下,既欣喜渴求,又恐惧回避。

在奥伯朗斯基家里,安娜在同渥伦斯基跳舞时,不由自主地感到“幸福和兴奋”,起初她还“仿佛在竭力克制”。后来,她的青春火焰又被点燃起来,以至于“她的.眼神和微笑中闪动着难以克制的光辉”。在第二天乘火车回彼得堡途中遇到渥伦斯基时,她对渥伦斯基的问话好一阵没有做出回答,“垂下正要去抓门柱的手”,想要装作严厉的样子,“却又焕发出掩饰不住的欢乐和生气”。通过这些动作、神情及内心的描写,安娜既欢乐又矛盾的心理,跃然纸上。她想要摆脱渥伦斯基,但见到他又非常的高兴,因为她不能克服自己被追求的愉快,她明知渥伦斯基是跟她而来的,却又明知故问。这一切都精彩而细致地表现了安娜那种想爱却又不敢爱的心理。

从以上心理描写中可以看出这“压抑着的生气”、“过剩的生命力”无疑是安娜爱欲情结萌动的外化。另外,在提前回彼得堡的火车上,安娜看着小说幻想着同英国小说的男主人公一起去享受的幸福生活。这说明“她自己生活的欲望太强烈了”。在爱欲情结的驱动下,安娜终于坠入爱河,并且公然向丈夫挑明一切,直到最后的离家出走。这时安娜赋予爱欲的心理值远远大于死亡的要求,在无意识中,爱欲情结压抑着死亡情结,但死的阴影始终萦绕在安娜的心头,正是这种死亡情结才是最终把安娜推向死亡的心理力量。

二、安娜的死亡情结

精神分析学认为,爱欲是生存本能的要求,与爱欲(生的本能)相对的是死的本能,爱欲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有相合又相斥的作用。当人生的欲望受到压抑而得不到实现,就会产生焦虑感和抑郁感,并且逐渐会出现趋死的欲望,也就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无意识趋向死亡的努力,它源于死的本能。而安娜正是由于爱欲被压抑,它就被另一种强烈的自我虐待和自我压抑所替代,加之本我对爱欲的追求所形成的不道德的焦虑感、犯罪感,最终会表现为一种自毁的倾向——即强烈的死亡情结。

安娜的死亡情结最初就是表现为她无意识中经常出现的恐惧。如火车轧人这一事件在安娜无意识中引起的恐惧,文中这样写道:“奥伯朗斯基惊讶地发觉她颤抖着嘴唇,强忍着眼泪。”安娜仿佛感觉到了什么,并且“摇摇头,似乎想从身上赶跑某种妨碍她的赘物”。但安娜无法“赶跑”这种残酷的预示,这件事始终留在她的脑海里,“她想起此事就不愉快,她总觉得那好像与她有点什么关系”。当她终于下定决心与渥伦斯基在一起并把一切都交给他的时候,她又充满了惊慌和绝望,她想到的也是只剩下他这根救命稻草了,“一切都完了,除了你我什么都没有了”。感到自己“罪孽深重,咎无可辞,除了俯首求饶以外,再没有别的办法了”。即便是正当爱欲(生的本能)的上升阶段,爱欲占据着她整个意识,她感到“自己是不可饶恕的幸福”,“充满了生的喜悦”之际,安娜依然是经常噩梦缠身。

随着上流社会开始排斥并围攻安娜,当渥伦斯基对安娜开始冷淡的时候,本来就建立在不平衡的脆弱基础上的爱欲遭到严重打击,爱欲心理能量大大受损,对死亡的自我压抑力随之弱化,于是死亡情结又蠢蠢欲动,越来越强烈,并表现为热烈的趋死欲望。例如在他们“破天荒头一遭”地闹了一整天的别扭之后,安娜回想着他说过的所有冷酷的话,同时想象着他显然想说却没有对她说出口的其他话语,“我不会拦着你,你爱去哪儿就去哪儿。你或许不想同你丈夫离婚,这样你就可以回到他身边去。回去好了!如果你要钱,我可以给你点儿。你想要多少钱?”做出这一假想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怎么刺伤自己的心就怎么想,这种有意的自伤,也是一种对死的回归的欲望冲动。这种欲望的积郁致使安娜精神几乎失常,乃至近乎歇斯底里。

弗洛伊德把人的死亡本能细分为两种不同的倾向:当它对外界的发泄成为可能的情况下,死的本能会表现为向外侵犯的倾向。破坏性、挑衅性、侵略性、争吵等都是由内向外表现的死亡本能决定的。当它受到外界的条件限制无法向外发泄时,便表现出一种向内的倾向,退回自我内部,形成所谓的自我谴责、自我惩罚、自我毁灭、自杀倾向等。如果说,此前渥伦斯基和安娜在一起时她所有发向渥伦斯基的歇斯底里——无端的嫉妒、猜疑和争吵等都是前一种倾向的体现,那么现在随着爱情的消失、渥伦斯基的离她而去,她所能选择的只有后一种倾向了。安娜乘车去火车站寻找渥伦斯基,神志开始癫狂,她把每一人都看得“怪模怪样”,强烈的绝望和死欲使安娜的心理产生了变态,心灵失控。月台上安娜突然回忆起与渥伦斯基相逢那天被火车轧死的那个人。这一刺激具有如此的震撼力,死欲终于冲进了她的意识,“她醒悟到该怎么办了”,“到那里去,投到正中间,我要惩罚他,摆脱所有的人和我自己!”于是“什么巨大无情的东西撞在她头上,从她背上碾过去了”,“上帝,饶恕我的一切!”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强烈的悔罪感一闪而过,安娜走向了死亡。

教育学主要理论 篇6

作者: 李雪平(高中生物

山西运城生物二班)

评论数/浏览数: 5 / 726

发表日期:

2008-07-12 20:02:31 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教法:根据教材知识及学生实际情况,为能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发挥双重作用。本节课主要采取以启发式教学原则为基础,以探究学习为主,贯穿始末,适当地加以讲授法、讨论法、自学阅读法、综合分析法等。

学法:为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知识发展思维的同时,着重让学生深入理解,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进化观。在学法指导上我采用知识迁移法,逻辑推理分析方法等。

知识结构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如下

1知识目标:(1).能说明物种,种群的概念(2)能区别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3)用数学方法说明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4)能阐明以达尔文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2能力目标:①搜集讨论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资料。②用数学方法分析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③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解释一些生物的进化。

3情感目标:讨论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确立进化论的观点。教学重点

1.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 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基因频率的概念

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基因频率是人们对基因库中的基因所做的一种统计和分析。由于基因库本身较为抽象,学生不易接受,因此增加了对基因频率学习的难度。

教具准备 教育录像片

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探究导入:课件提供图片(树干上的桦尺蠖),以达尔文的进化论分析[探究一]下列问题;

1.桦尺蠖体色的黑色(S)和浅色是(s)一对相对性状,当时树干上均因长满地衣呈浅色,请判断哪种体色的桦尺蠖数量较多,为什么?

2.如果后来由于环境污染使地衣不能生存,所以树干呈现黑褐色,你认为两种桦尺蠖的数量是否会发生改变?为什么? 3.你认为该地区的桦尺蠖有没有进化?

师生共同解决以下问题,进一步理解达尔文的进化论,并提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从而导入本课。[新课]

让学生从本节教材上找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回答如下: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自学并思考学案[探究二]的如下问题:

1.结合桦尺蠖进化的实例,分析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为什么是种群而不是个体? 2.概念区别: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

3.填P115页表格,分析满足五个假设的情况下,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是否发生改变,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举例引入: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是一个种群”,“一片草地所有的蒲公英是一个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充分理解种群的含义,有助于对种群的基因库以及基因频率的清晰认识,也是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生物进化实质的必要条件。因此对种群概念的理解,我做如下的安排:

第一步:让学生去分析引入的两个例子,试着让学生去总结出构成种群的几个要素(①一定区域,②全部③一种或一类生物)

第二步:教师举几个关于种群的例子,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总结来判断对错,教师并给以及时的肯定或否定。

第三步:师生总结归纳构成种群的三要素:

.教师设疑:

种群内部的生物之间是处以怎样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可进行交配,繁殖→以温故之新为出发点,让学生回忆基因和基因型,为下面学习基因频率做好铺垫,引导学生从基因的角度思考:种群在进化过程中即传种接代中基因的传递有什么特征?→师生共同归纳①基因传递具稳定性→引出种群基因库的概念及稳定性。②基因传递存在变异性→基因库的可发展性

.抛砖引玉:

教师明确阐述基因库的可发展性,就使得基因库中存在一个出现频率的问题,引入基因频率。学生阅读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学会测定基因频率的科学方法和计算方法。之后让学生讨论: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以便学生能从数据分析的角度,更好的理解课文中提到的基因频率变化就是指种群中某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的变化,从而让学生将基因频率的改变升华到一个更高的知识层面——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变迁,归纳出生物进化的实质生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师生共同总结: 1.种群:

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强调概念中用蓝色标注的词,正确理解种群的概念,指出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的基本单位。

设置种群的练习(1),让学生巩固知识点,根据概念判断种群。2.基因库:

概念: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强调概念中用蓝色标注的词,一个种群都有一个基因库,种群中的个体最终死亡,但基因库在代代相传中保留下来,并得到发展。3.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概念:基因频率是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基因型频率是某种基因型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概念理解:

设:A的基因频率=p

a的基因频率=q

则:p+q=1 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 / 该种群个体总数 基因频率计算:

练习题(2);教材118页第2题。通过计算掌握基因频率计算的方法。二.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指出五个假设条件,即理想条件下。

分析表格数据,理解在遗传平衡下基因型发生改变但基因频率不变,说明了生物没有发生变化,进一步总结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知识扩展:哈代—温伯格平衡

设:A的基因频率=p

a的基因频率=q

则:p+q=1 →(p+q)2=1 → p2+2pq+q2=1 即:AA基因型频率=p2 aa基因型频率=q2 Aa基因型频率=2pq

举例:如果某种群B的基因频率为0.4,那么BB、Bb、bb的基因型频率各是多少?

三、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自学并思考学案[探究三]的以下问题: 1.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有哪些?

2.基因突变率很低,并且突变是不定向的,为什么可以作为进化的原材料呢? 3.突变和重组能否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为什么? 师生共同理解:

基因突变

突 1.可遗传的变异

染色体变异

进化的原材料 所以说:可遗传的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2.对基因突变理解:

基因突变的突变率很低,但种群中每一代的基因突变数很大(如课本例子)。基因突变大多是有害的,但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并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如图某海岛上残翅和无翅的昆虫)分析翅形的来源——基因突变。

分析是有利变异还是不利变异——不一定,取决于环境。小结:

产生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新的等位基因————→多种多样的基因型—→种群中出现大量可遗传变异—→变异是不定向的—→形成了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四.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决定 [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19世纪

20世纪

思考:试分析从19世纪到20世纪,由于环境改变使S(黑色)和s(浅色)基因频率如何变化?

S(黑色)基因频率增大:5% → 95% s(浅色)基因频率减小:95% → 5% 小结:

自然选择

不利变异不断淘汰

变异————

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生物定向进化

有利变异积累加强 [实例分析](鲫鱼的后代培育成金鱼图)

人类把鲫鱼的后代培育成金鱼,实质就是通过选择改变基因频率。从图中看,显然红色基因的频率显著提高了。[课堂总结]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

教育学主要理论 篇7

一、关于产权的起源

关于产权的起源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存在着某些相通之处。例如, 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认为产权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权利关系;都认为各种形式的产权起源均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条件;都认为无论是原始公有产权抑或私有产权, 其形成都离不开排他性等。但从根本上说, 关于产权起源的论述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存在着本质差别。

西方产权理论以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为哲学基础, 采用个体主义的研究方法, 认为个人是离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孤立的无差别的自然人, 产权关系是个人对财产的一种排他性占有关系, 个人为了维护对财产的排他性占有给自己带来的收益的同时必然要引起一定的交易成本。因此, 产权的起源就是由交易成本引起的理性经济人在“成本—收益”的比较中产生的。与此同时, 西方产权学派只是在论述私有产权起源时提及作为其产生起点的原始公有产权, 将资本主义私有产权的起源说成是产权的起源。可见, 西方产权理论把产权制度看做是人类自然本性引起的超越一定历史条件的自然权利, 把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制度当做是人类社会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 广泛的应用于马克思的全部理论, 其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与此相适应, 马克思主要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阐明产权的起源, 认为长期支配人类社会产权的最初形态是原始公有产权, 并认为这种公有产权具有一定程度的排他性。与此同时, 马克思还分别从生产力、劳动分工、异化劳动、剩余产品、土地关系、交往关系、婚姻形式等多个角度, 具体地分析了人类历史上最初公有产权和私有产权的建立, 从而科学的阐明了产权的起源。

二、关于产权的含义和本质

西方产权理论奠基人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主要讨论了产权的法律界定问题, 把产权关系看做是超越一定经济基础的法律权利。由此开始, 西方产权理论学家, 多把产权看做是法律规定和实施的排他性独占权利, 认为产权是由法律创造的, 是一种法权关系, 法权关系决定着经济关系。例如, 阿尔钦曾指出, “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用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私有产权则是将这种权利分配给特定的人, 它可以同附着在其他物品上的类似权利相交换”[1]。

与西方产权理论不同, 马克思科学的揭示了财产和财产权的本质区别, 阐明了产权是客观存在的经济关系, 属于经济基础范畴, 并且指出当这种客观存在的经济权利关系获得法律的界定和认可时, 便获得了法权的形式。这种法权关系是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 它的内容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2], 即马克思产权理论具有二重性[3]。

首先, 马克思从主体和客体两方面来研究产权关系、界定产权的含义。马克思认为, 财产作为客体指的是“有主之物”, 与主体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占用关系, 但财产本身是独立于主体的客观存在, 不体现任何社会关系。因此, 界定和分析产权还必须研究围绕财产建立起各种关系的产权主体, 即与财产相关的责权利的管理者或承受者。所以, 产权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财产权利关系, 包括作为权利主体的人和作为权利客体的财产两个方面, 产权表象是人对物的关系, 实质却是人对人的关系。由此, 马克思关于产权的含义可以界定为:人们 (主体) 围绕财产 (客体) 而建立的经济权利关系[3]。

其次, 马克思认为, 自人类社会产生之日起, 人们之间就形成了对财产的权利关系即产权关系, 它是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曾指出:政治权力只是经济权力的产物[4]。但随着人们之间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化, 形成了不同的所有制主体、产权主体和利益主体, 客观上需要对日益复杂的产权关系进行明晰化、具体化、并获得法律上的界定、认可和保证, 法律上的产权关系即产权的法权形式就产生了。马克思曾指出, “实际的占有, 从一开始就不是发生在对这些条件的想象的关系中, 而是发生在对这些条件的能动的、现实的关系中, 也就是实际上把这些条件变为自己的主体活动的条件。”[5]由此可见, 马克思把产权关系看做是经济关系和法权关系的结合, 作为经济关系的产权是来源, 属于经济基础;作为法权关系的产权是经济关系的反映, 属于上层建筑, 并受经济基础所决定。

三、关于产权的变迁

以个体主义为研究方法, 以理性经济人范式和成本收益为核心的西方产权理论, 认为产权是拥有财产权利的个人为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而自发交易并形成一定契约关系的结果, 因此, 产权关系是一种交易关系。产权安排之所以重要, 就在于不同的产权结构下的交易成本不同, 会产生不同的效率结果。因此, 交易费用的大小就成了决定和选择产权结构的主要依据。产权制度的形成和变迁, 就是在交易成本大小约束下, 个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

与此相区别, 马克思认为, 产权关系是一种生产关系, 产权理论的本质属性应符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阐明产权关系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应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把人类社会产权主体的各种差异及其演变规律归结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变化引起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变化,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不同和演变具体化为产权主体状况和产权制度的差异和演变[6]。

深入了解产权制度变化的根本原因, 必须明确两层意思:一是产权制度是所有制的具体化[7]。所有制主要是指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它同生产关系一样作为一种经济关系, 其中必然涉及人们在劳动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必然涉及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所以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着社会生产的目的和各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但生产资料所有制不是抽象的概念, 在确定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前提下, 必须把特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结合起来, 使其得到经营, 因为生产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而使其在生产过程中增值才是拥有生产资料的目的。因此, 为了有效经营, 所有制的关系必须落实到具体的物质利益关系即形成具体的产权关系, 也就是狭义的所有权关系、占有关系、支配关系和使用关系, 这样才能使不同的主体之间形成清晰明确的权责利关系, 做到各行其权、各施其责、各得其利。二是所有制性质决定产权关系的性质和格局[7]。产权关系作为所有制的具体化的独立程度是有限的, 其性质只能依据所有权主体状况而定。不同产权的权能可以分离属于不同主体, 而产权关系的性质却是一元的, 只能在所有制性质的约束范围内调整和变动。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 马克思产权理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 强调产权的经济性、生产性、历史性和整体性, 而西方产权理论以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为哲学基础, 强调产权的法律性、交易性、自然性和个体性。由此导致了两者在产权的起源、含义、本质、产权制度变迁等一系列问题上都存在着根本区别, 是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体系。另外, 由于马克思的产权理论的提出早于西方产权理论, 并且二者都以产权和制度作为研究对象, 所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潜在的受到了马克思产权理论的影响, 它们又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 例如, 都强调制度安排对经济绩效的影响;都认为产权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利益问题;都认为产权是一组权利束, 产权权能可以分离和重组等。但马克思产权理论和西方产权理论的一致性是相对的, 区别是绝对的。马克思产权理论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真正科学理论, 是必须坚持的中国产权改革的指导理论。

四、马克思产权理论的现实意义

当前, 中国国有企业存在着缺乏活力, 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责权不明, 效益低下, 监管不力和国有资产严重流逝等问题, 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有企业产权问题的缺陷。合理的产权制度能够明确产权主体的责权利关系, 从而调动企业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企业运行机制合理化, 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国有企业的困境, 在于对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进行合理的改革, 而改革必须坚持以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为指导。

首先, 必须坚持马克思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与产权关系的理论。如前所述,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财产权利关系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剥削阶级社会的根本标志, 因此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对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的探索与改革, 即产权制度的改革。通过形成主体之间权责利明晰的产权关系, 使公有生产资料在运行中增值,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同时坚持产权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其次, 必须坚持马克思关于产权的二重性的理论。长期以来, 由于受到西方产权理论的影响, 以及对马克产权理论的片面理解, 许多人把产权关系看做是抽象的法律权利, 从而导致了把社会主义所有制看做是没有经济内容的法律规定, 把生产、分配等经济关系看做是由法律上的所有权所决定。不能把产权看做是具有经济关系和法权关系双重性质的权利体系, 尤其是否认产权的经济性质, 将导致脱离客 (下转49页) (上接2页) 观的经济基础来制定所有制和产权制度。这种情况下的所有制和产权制度必将不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只有把产权关系看做是具有双重性质的权利关系, 才能制定出在符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产权制度, 为生产力发展服务。

最后, 必须坚持马克思关于产权权能统一和分离的理论。马克思认为, 财产权不是单一的权利, 而是一组权利的集合体。即除了所有权之外, 还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经营权、索取权、继承权和不可侵犯权等一系列权利。其中, 所有权是财产权利束的基础, 表明财产隶属关系, 具有决定性意义, 其他权能都由所有权决定和约束。财产的各种权利在某些情况下同属于一个主体, 其可以享有财产所有权决定的全部权能和物质利益, 财产权利统一。而在更多的情况下财产权利分离, 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财产所有权不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利[8]。马克思关于财产权利统一和分离的学说, 为中国确立以两权分离为基本特征的产权分离格局奠定了理论基础, 使所有权和经营权之间建立起对称制衡的关系, 切实保障企业作为法人主体的独立地位和国家作为公有制下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职能。

当然, 马克思对产权问题的研究主要目的在于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对于具体的产权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产权问题并没有也不可能提出具体的理论指导, 所以批判地吸收和借鉴西方产权理论中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机制运行的一般规律的理论, 并且在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产权问题下发展马克思的产权理论是很有必要的。西方产权理论是以适应私有制和自由市场经济、否定公有制和社会调节为核心而建立的, 从根本上不适合中国产权改革的需要。所以, 中国的产权理论改革必须坚持以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为指导, 坚持产权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参考文献

[1]阿尔钦.产权:一个经典注释[G]//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核心制度学派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166.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102.

[3]吴宣恭.产权理论比较: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现代产权学派[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41-4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1:8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493.

[6]黄少安.产权.产权制度.所有制[J].经济评论, 1993, (2) .

[7]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91-98.

教育学主要理论 篇8

一、拉斯韦尔模式下的体系结构

所谓拉斯韦尔模式下的体系结构,是指按照美国政治学家和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建构的新闻理论体系。这种体系的典型代表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教授童兵先生,代表作品则是他的《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在这部著作的绪论中,童兵先生为新闻学作了“正名”,他说:“本书將唤了数十年的新闻学,改为新闻传播学,应该说是还人类传播活动的真面目,以及对于所进行研究的学科以名副其实的称谓。”显然,他的这一“正名”受到了传播学在我国勃兴势头的强烈影响。他认为,从学科体系看,新闻传播学应是传播学的一部分,是研究人类新闻传播行为、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在这样一些基本认识指导下,童兵先生指出:“由这五个问题(指拉斯韦尔模式中的五个W——引者注)组成的‘拉斯韦尔公式’,犹如一支通红的火把,把理论新闻传播学应该阐述的基本范畴,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作为《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的作者,我的使命是沿着这一公式指点的路径,逐一说明新闻传播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相应位置、功能及其相互间的有机联系。”

在如此自觉的理论体系意识指导下,童兵先生的《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形成了这样的基本架构:(从第一章到第十章的标题依次是)新闻传播行为,新闻传播者,新闻传播内容,新闻传播过程,新闻传播要求,新闻传播媒介,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受众,新闻传播效果和新闻传播调控。显而易见的是,童兵先生并不是十分严格地按照拉斯韦尔模式建构体系的,而是做了一定的改造。

新闻传播无疑是大传播中的一种,因而用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学)的理念和方法,指导建构新闻理论体系,原则上不会有什么不妥。但新闻学必定有自身特定的研究对象,有自身特定的问题领域,也有本学科特有的传统和话语方式,因此,怎样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建构新闻理论体系,还是非常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离散性四元结构模式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刘建明教授,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先后撰写、编著、修订出版了多本新闻理论教材,以一种比较宏大的视野建构起了自己的新闻理论体系,形成了比较独特的阐释新闻理论问题的方式。我将刘建明教授的新闻理论叙述体系结构描述为“离散性四元结构模式”。

所谓“四元结构”,是说刘建明教授在架构其理论体系时,把体系内容主要分为四个实质性的单元——新闻,新闻传播(报道),新闻媒介,新闻媒介与社会系统的关系;所谓“离散性”,是指四元结构方式上的外在特征,即有些单元的内容并不是集中在一起叙述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和隔离。由于方方面面的观照,加上阐释叙述的细致和深入,使得刘建明教授的每部教材都显得十分的厚重,比如,《当代新闻学原理》印刷字数达70多万字。

刘建明先生对新闻理论的体系性有着明确的自觉意识,他在《现代新闻理论》的自序《新闻理论研究什么》中写道:“新闻学理论无疑也应具有原理的演绎体系,展示理念化的知识系统”;“当新闻学对准新闻现象本身,积累足够的定理,形成准确严密的论证体系时,构筑新闻理论才成为可能”;“新闻理论的论述不是按照任意的、外在的次序排列的,而是由认识逻辑的起点至终点构筑连贯的理性整体”。同时,刘建明先生一直在追求建立新型的新闻理论体系,他在努力自觉打破传统的“新闻、新闻业、新闻职业”板块体系结构,他在《当代新闻学原理》的“前言”中这样写道:“这部理论著作属于新闻学基础理论,承担着阐释原理、灌输知识和演绎学说体系的任务。作为探索新闻活动本质、规则及其功能的学科,新闻学原理揭示新闻媒介与社会其他领域的相互联系,旨在建立新型的新闻理论体系。”我在上文描述的“离散性四元结构模式”可能正是他的新型的新闻理论体系。

如何冲破传统体系的板块结构,寻找到贯穿理论体系的那个红线,我以为刘建明教授作了很好地探索,至于他所呈现的理论体系结构方式是否连贯、清晰和内在统一,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板块结构模式

就现有的大多数教材来看,最基本的体系结构方式可以概括为“板块结构模式”,这也是比较传统的、惯用的新闻理论结构方式,大致分为三块:新闻(本体论),新闻事业论和新闻工作论。我们可以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撰写出版的《当代新闻理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和《新闻理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当做这种结构模式的典型代表。他说:“本书(指《当代新闻理论》——引者注)的框架结构是按照新闻理论所涉及的几个基本问题布局的。”郑保卫先生按照自己对新闻理论应该包括的基本问题的理解,将整个理论体系结构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新闻’,主要阐释什么是新闻。”“第二部分为‘新闻事业’,主要阐释新闻事业是做什么的。”“第三部分为‘新闻工作’,主要阐释怎样才能做好新闻工作。”“第四部分为‘新闻从业者’,主要阐释新闻从业者应当是怎样的人。”在他最新出版的《新闻理论新编》中,又在这四部分的基础上加入了“新闻受众”部分(加在了“新闻从业者”的前面),主要阐释新闻传播的对象是谁。

郑先生结构的新闻理论体系板块分割清晰、一目了然,容易为人把握,是对传统的三板块结构的提升和深化。但贯穿整个体系的基本逻辑红线是什么,似乎不大清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闻理论体系的内在统一性。

就目前来看,国内关于新闻理论体系的探讨,从原则上说,还没有冲破板块结构的基本模式。板块结构模式仍然是新闻理论体系的主导模式,不同研究者关于理论体系的板块建构大同小异,但贯通式的理论体系探索已经开始。

四、一分为二的体系结构模式

这是我对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黄旦教授《新闻传播学》一书体系结构的概括或描述。黄旦先生以马克思的人学

理论为理论基础,并在有关心理学著作的启发下,从新闻传播的社会性与人际性出发,构架了《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框架。黄旦教授说:“本书(指《新闻传播学》——引者注)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着眼于作为社会交往的新闻传播活动,试图勾勒出其起源、演变、发展以及与社会之关系、作用等等。下编则把新闻传播置于传、受双方获取新闻、达到共享的过程中加以认识,逐次讨论构成新闻传播的诸个要素,力图尽力突出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人与人交往的特点和规律。”为了观照中国新闻传播的特色,黄旦先生在书末加了一个附编,并做了这样的解释:“本书附编的设置,看起来似与全书体例不谐,因为其内容本都是完全可以纳入到上、下编之中。之所以如此安排,乃是考虑到这几个问题(指“新闻真实理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和“新闻传播的指导性”——引者注)颇具中国特色,而且无论是对于理论本身抑或实践工作,均具重要意义,不可使之淹没于其他内容之中,以此突出其特殊重要性。”

黄旦先生“一分为二”的体系结构模式,看起来比较明晰,也易于为人把握,但上、下两编之间的内在关系还有待进一步地阐释,上、下两编之间通过什么来贯通,也仍然是有待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而书未“附编”的设置对于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来说是否必要,也还值得再思,正如黄旦先生自己所说,这些内容(指附编中的内容)是可以容纳到上、下编的相关章节中去的。如果按照“颇具中国特色”的理由设置附编,那上、下编的诸多内容中,还有很多是必须单列论述的,因为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果真如此,整个理论体系的结构将会显得不大和谐。

五、新闻活动范畴为红线的结构模式

这是我在《新闻活动论》中提出的一种构建新闻理论体系的模式。德国哲學家黑格尔说:“作为一个体系,需要有一个原理被提出并且贯穿在特殊的东西里面”,“全部被认识的东西必须也是作为一种统一性、作为概念的一种有机组织而出现”。他是针对哲学体系而言的,但我以为具有一般的方法论意义。在一门具体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也应该有这样的体系意识。在学科概念系统中,发现能够统一整个理论体系的概念或原理,也就等于找到了一门学科自身的逻辑主线。

经过分析,我发现“新闻活动”对于新闻理论体系来说正是这样一个概念。因此,我以新闻活动范畴为贯穿始终的主线,以新闻本体论、新闻业态论、新闻关系论为基本板块,以专业或者职业新闻传播者的新闻(传播)活动为核心,建构了《新闻活动论》的基本架构,提出了一种新的新闻理论结构方式,其核心内容构成是:新闻活动自身,新闻活动主体,新闻活动对象,新闻活动媒介,新闻活动原则,新闻活动规律,新闻活动界限,新闻活动环境。

在我看来,人类新闻活动、新闻现象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新闻理论研究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并且在不断地变化、扩展,我们不大可能划出一个十分明晰的界限来。但新闻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还是相对稳定的,也是比较明确的,这就是:新闻、新闻传播和运行新闻传播的新闻业,将它们能够统一起来的概念是新闻活动。因而,新闻理论研究的对象范围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人类的新闻活动,目的在于发现和揭示新闻活动的特征和规律。新闻活动这个范畴有着足以演化所有新闻活动内容的丰富内涵,也具有包容所有可能新闻现象外延范围的能力,这也大概是我用新闻活动统摄新闻理论体系的基本根据。

另外,我们可以对新闻理论关涉的范围做狭义、广义的区分:狭义的新闻理论就是关于“新闻”和“新闻传播”的理论,可以称之为新闻本体论;广义的新闻理论则不仅包括新闻本体论,还包括新闻传播业理论(可简称为“新闻业态论”)以及新闻关系理论(指新闻业、新闻传播与整个社会环境、社会主要子系统关系的理论)。学界目前理解的新闻理论,主要是广义意义上的新闻理论。事实上,就目前具有的各种新闻理论体系来看,不管具体的体系如何结构,讨论的问题基本上都可以划归到这三大板块中去。因此,可以说,我是在板块结构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其实,我在《新闻理论教程》中。实质上还是按照板块模式结构新闻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的。

六、不大追求体系的结构模式

就国内出版的新闻理论教材、专著来看,还有一些著述似乎不刻意追求什么体系,只是大致把新闻理论应该讨论的基本问题按照一定的顺序做了排列。一些侧重新闻理论的概论性著作大都如此,因为它的任务不在构建什么体系,而在于介绍基本的新闻学知识、概念和观点。

还有一些作者可能在构架新闻理论内容时,有自己对理论体系的特别设想和理解,但呈现出来的作品却很难让人看到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此,我们也只能将其归人无体系的结构模式中去。

上一篇:1月份各处室工作完成情况下一篇:五无创建活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