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思想

2024-08-29

教育理论思想(精选12篇)

教育理论思想 篇1

0前言

毛泽东思想一直是我国的重要治国理念,是我国社会经济得以延续并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所在,所以在共和国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毛泽东思想的光辉始终照耀着我们,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的人本思想又被赋予了更多更新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1 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挖掘和实现人的价值

毛泽东指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毛泽东的这种观点一方面是有理论依据的,是基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所得出的,而另一方面也是毛泽东“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斗争性格的真实体现。因此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在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的同时,也以人的价值为中心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社会经济发展活动中产生的许多问题和矛盾,不论其发生在哪一领域、无论发生在哪一环节,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是人或者群体没有认识并发掘出自己价值的一种问题体现,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思想教育的目的是让人发现自己的价值,这种思想与西方国家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不谋而合,而毛泽东思想和文艺复兴的成功无疑证明了这一思想的正确性,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活动中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主义中国向前发展的主体,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要坚持从人本思想出发,深入挖掘和实现人的价值,只有让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激发自身的潜力,才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活动快速发展。

2 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发挥人精神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作为人精神的一种外在体现,其在人的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却是不可轻视的,毛泽东认为在物质资料极其匮乏状态下,人的精神是克敌制胜的关键,是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的制胜法宝,正是这种精神的存在才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活动的胜利。(1)在建国初期我国“一穷二白”,国民经济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情况下,正是革命先辈们这种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大无畏精神,让新中国在废墟中冉冉升起,重新傲立在世界的东方成为对世界有巨大影响的区域大国,人的精神作用由此可见一斑。所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活动中,也要坚持对人精神的重视,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创造者和建设者,精神作用的重视和提高,会激发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促进我国的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精神的作用虽然具有自主观能动性,但是并不是自觉形成的,所以要想将人精神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一定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来对人的精神进行培养、教育,让精神在对人社会活动的指导中始终保持着积极澎湃的动力,始终保持积极正确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活动中将人精神的作用发挥好、利用好。(2)

3 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人的平等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政治思想的一种交互活动,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错误思想的纠正,也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正确思想的引导,在这一纠正、引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平等观念是教育活动进行的基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得以贯彻落实的保障,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这一平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中之一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平等的主要方面,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无论是在原则上和细则上,还是在形式上内容上。(3)始终坚持平等的人本思想,这种平等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主要体现在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的思想活动中。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尊重人,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充分考虑到受教育者的人格和人权,从平等的角度出发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为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思政教育工作本身的敏感性,会引起受教育者的警觉,而人的个体性往往会促使其在面对思政教育工作时,本能地抱有抗拒的态度,所以教育者只以平等的身份、从平等角度出发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保证受教育者会对教育者,以及教育者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见进行结合实际的考虑,进而对教育者和教育者提出的正确思想政治教育意见给出正确积极的评价,接受并将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融合在自己的价值观念中,体现在个体的社会经济活动中。(4)

理解人,就是要理解人的外在处境和内在心理。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要对受教育者有深刻的认识,了解受教育者的现实处境和内心变化,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受教育者的实际状况,做到受教育的内心中去,做到受教育者最需要的地方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而对于犯错误的同志,毛泽东主张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思想,针对受教育者的错误,结合受教育者的实际错误处境和内在错误心理,抓住思想上的症结所在,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受教育者摆脱错误思想的影响,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允许他们继续革命。(5)

关心人,就是要从思想上和生活上团结互助,在毛泽东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中,对受教育者的关心不仅仅体现在思想上,其主张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在思想政治上对受教育者给予指导,同时也要在实际的生活中对受教育者给予切实的帮助,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至于落入空泛的陷阱,能够深入受教育者的生活,为受教育者解决实际的问题,把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同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实效的重要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一种重要方法。(6)

4 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

《共产党宣言》中有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思想,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而毛泽东始终在为人的全面发展而努力。(7)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人本思想始终引领着革命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人本思想应用的目的也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对人自身价值和精神作用的强调,本身就是对人自由发展能力的一种强化,因为人是不是自由的,本质上还在于人是否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是否意识到自己是自由的可以全面发展的主体,在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之前,国人长期生活在封建社会伦理纲常的限制下,受封建政权愚民政策的影响,始终不能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不能意识到自由的重要性,这一点鲁迅的《狂人日记》、《呐喊》、《彷徨》中充分体现出来,在这一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正是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光辉唤醒了人民群众对自身价值、对自由的渴望,团结人民群众万众一心,在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活动中创造了以小搏大、以弱胜强的奇迹。(8)

在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的历程中,毛泽东思想对人的重要性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认识,出于对人自由和全面发展的追求,毛泽东思想带领我们推翻了阻挡中国人民群众民主自由的三座大山,客观上为人民群众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对人自由发展的政策也得益于毛泽东的人本思想,提出了“解放个性”的口号,将几千年来束缚人民群众追求自由的思想禁锢一扫而空,这种对人自由和个性的尊重,以及对人民群众全面发展权利的尊重,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法治、道德建设活动中也是可资借鉴的。(9)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于人才的培养活动毛泽东提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目标,强调人才培养不仅是要强调人才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能力,同时也要强调人才自身的全面发展需求,这两者之间是不矛盾的,因为只有人才能够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多个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活动中不断地完善自身,实现自身的价值。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可以说开创了我国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目标的先河,是对我国人民群众全面自由发展活动的早期探索,对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完善,有重大的积极作用。(10)

5 结论

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的人本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独立性的一种肯定,是对社会个体精神能力的肯定,也是对人个体人格和人权的尊重,毛泽东的这一思想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创新性地继承、发展。

注释

11 邓艳钦.延安时期党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当代启示[D].中南民族大学,2013.

22 陈艳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33 邵晓军.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

44 赵微.浅析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的文艺载体特色[J].管理科学文摘,2013.4:191-192.

55 丁国浩.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D].上海大学,2013.

66 刘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3.

77 贾璞琳,周启帆.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其意义探析[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3:36-38+44.

88 吕卫民.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研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18:12-14.

99 王树荫.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需要明确的六个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3:103-105.

1010 李关富.略论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5.

教育理论思想 篇2

教育思想及教育理念

走上三尺讲台已有好几年了,我发现我对教育的理解也是在不断的深入。我还清楚的记得,在我大学毕业前夕我对我的同学所说的一句话,我说,在我什么都干不了的时候我就去做老师,我相信我能把书教好。结果,毕业后的第一年我没有去干我的本行—教书。现在想来,当时实在是太年轻太不知天高地厚太不懂教育。

第二年即2002年我来到柳州,我舅介绍我到了龙屯初级中学,教一年级语文并当班主任,这时我把教育仅仅当作一份能够谋生的工作。后来,我发现它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教育工作是一种特殊的劳动。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一些还不太懂事的孩子。尤其是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的体会到教育仅仅有爱,有很大的责任心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有很高尚的品德很广博的知识很强的能力很多很多的方法,教育这一行是充满挑战性的是很有趣的也是难的。

2003年8月我到了柳铁运校,接触到了更多的优秀的老师年龄更大一些的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等几门课程的培训,更加使我认识到教学的双向性交流的重要性。

但是后来我又发现中专并不是最适合我的,于是,在2004年8月我又去了新科高中,在新科,带了一届毕业班,我发现高中与中专有很大的不同,我又试图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搭建一座桥。我还发现写作反思于教育是极为重要的。

我现在理解的教育是它应该是能够让师生共同成长即教学相长,而且不仅仅是指知识方面,它还应该包括品德、情感、性格、使自己快乐的能力等。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在我们成就了学生的同时学生也成就了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我们从学生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学生是我们快乐的源泉。教育应该是全面的但它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让学生发自内心的爱上学习,在学习中发现无尽的快乐,把快乐学习当成一种习惯。教育一定要不断的提升学生感受幸福的能力。教育更重要的应该是一种引导与感染交流与发现而不是强加与灌输。教育一定要让受教育者在学习中学会学在爱中学会爱并最终学会做人这一门人生最大的学问。教育一定要让受教育者学会断奶—使他们不依赖于学校并把志在向善积极进取像磁场一样去影响他们周围的人进而使社会达到和谐进步。

三年中自己将达到的目标

上面说的其实是我在教育方面的总的目标,我选择了教育爱上了教育就立志要像严凌君、王泽钊、于漪、李镇西、陶行知等他们那样成为教育家。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写成专著。

在师德方面要能够成为学生的楷模,像路遥所说的柳青那样做一个大写的人,在教学与管理方面应该精益求精向学校的优秀的老师比如说田滢老师、胡淳华老师等等他们靠拢。职称有所提高。每个学期至少写一篇质量较高的不少于3000字的论文。做到教学与科研的完全一体化。成为骨干青年教师。在各类重要考试中成绩排在年级前列。为成为教育专家打下坚实的基础。狠下功夫学电脑,熟练掌握电脑网络这一现代工具,为实现自己的教育目标服务。

计划中如何实现自己的教师价值

要谈到教师价值就必然要先谈到教师的劳动。我认为,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特殊的劳动,特殊在它要塑造健康向上的灵魂,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我想,只要我的知识被我的学生学到了,我的治学的方法被学生掌握了,我的崇高向善的品德被学生悟透了。到那时,我的教师价值应该算是实现了。具体说来,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向书本学向网络学向同行学,不断的阅读、搜索、请教、思考、写作、反思、总结。

2、走近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学生的需求。先做学生的益友后做学生的良师。让我的语文课做到三结合:与课本结合,与学生结合,与生活结合。

3、继续保持阅读和写日记的好习惯。

4、继续保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让自己有充沛的精力来工作和学习。学会随时调适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有最好的心态来面对工作和学习。

如何将师德提升

与高尚的灵魂为伍,用高尚的灵魂来熏陶和感染自己。

仔细观察身边的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比如听了四十中副校长赵跃兵的《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为社会的文明进步育人》的报告,我就觉得我的师德有了提升。比如在与张淑慈主任、胡淳华老师、杜红星老师、陶桂茂老师等的交流中,我的师德有了提升。多读陶行知、叶圣陶、蔡元培等教育家的文章,更加全面深入的去了解理解他们的思想和为人,这一方面我做得还远远不够。

吾日三省吾身,这话是曾子说的。我想,用这话来指导我修身也是很恰当的。在要求学生做到某些做人的原则的时候,我得先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了是否年能做到。我以为,不断的反省自己的言行是提升师德的有效的方法。

业务提高的条件

业务提高即教学与管理水平的提高。

先说教学水平的提高。要提高教学水平首先要增强自己语言方面的知识和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多阅读这方面的书并消化这些知识,多写文学评论,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其次,多学习别人的教学方法多听别人的课多与同行交流教学经验。第三,加强普通话的训练,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调和肢体语言,使自己的讲课更具感染力,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消化。第四,及时与学生交流,重视学生的建议和意见。第五,养成写教学日记的习惯,不断的反思总结。第六,多关注教育界学术界的最新动态,不让自己的思想落伍。第七,多学习和消化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做到更容易与学生沟通。第八,加强书法演讲等方面的艺术素养,让学生发自内心佩服,进而拉近与学生心的距离,便于与学生沟通。

再说怎样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主要靠实践,在管理中提高管理水平,边做边学。也要加强理论的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其实,教学与管理二者是紧密相联的,教学水平提高了,必然有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反之亦然。

个人科研目标

关于个人的科研目标,我在上面都已经有所提及。出教育教学专著是我在科研方面总的目标,这三年是每个学期写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有独到见解的论文。坚持写教育教学日记。在科研方面想法倒是有一些,但总觉得还没有找到一个入口,真希望有一个老师来指导指导。在前面我就说,教育教学与科研是分不开的是互助的,科研可以指导教学,教学能够促进科研。目前能够想到的问题有以下这些:

1、如何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语文的重要性(怎样使学生切身体会到语文就在他们身边)

2、文学是怎样影响一个人的灵魂的(文学与我们自己)

3、怎样更快的发现学生的兴趣、潜质、特长

4、怎样处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如何做好学生工作

我以为,做好学生工作的关键是要帮助学生发现他们自己。具体来说,作为老师要做到下面这些:第一,不断的学习训练,丰富自己的心灵和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认识作为老师的自己,我想,这应该是我们帮助学生发现他们自己的前提。第二,尽可能多的掌握教育规律,使我们能够在更短的时间里了解每一个不同的学生。熟练掌握表扬的技巧,把表扬运用到极致。第三,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学生,尽快的与学生成为朋友。让学生非常想把你当成心灵的依靠。第四,在以上的基础之上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他们认识学习、快乐,责任、纪律,知识、能力,团队、前途,情感、价值,等等,并最终认识他们自己。

我会把我成长过程中的得与失作为一个特殊的案例拿出来与我的学生一同分享。但我绝不会当学生学习、情感的牧师,因为,我深知,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我也会和我的学生们一同分享每一个学生的快乐与痛苦。我以为,让他们成为兄弟姐妹是我的责任,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大家庭”的关爱也是我的责任。

“我为铁二中的发展”应做的工作

铁二中是一艘航空母舰,我充其量是这艘舰船上的一名水手。铁二中是一片大海,我是一条小鱼。铁二中是一个大舞台,我是台上的一个角色。我三年计划中的所有的活动、目标、理想都将在通过铁二中这个平台来实现。我想,铁二中是一个大家庭,我的成长速度只有超越至少应该与铁二中的发展同步,我才不至于掉队。紧迫感危机感随时在我心。具体说来,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以学校的大局为重,服从学校的安排,按质按量按时的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第二,积极的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教育理论思想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专业思想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覃卫国(1971- ),男,广西浦北人,广西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桂林 541001)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9-0081-02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而成才不仅是指专业方面的成才,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对社会的认识、职业的态度、人生价值取向等重大问题上有正确的观念。没有正确的观念,人生的动力就不足。加强全程专业思想教育,有利于调动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专业知识学习、理想前途教育、职业道德和纪律教育成为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引导学生自觉地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牢固树立专业思想,刻苦学习,奋发成才,从而自觉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一、全程专业思想教育问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因此,高等学校当前教育管理与服务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大学生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学习成才的动力不足问题。

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首先表现在对待专业学习的态度上。近些年来,各高等院校在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突出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一般只在新生入校后的几天和应届毕业生快离校时的几天突击进行,这种流于形式的专业思想教育难以取得实际的效果。

近年来,由于受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专业思想问题:进入大学以后,学生从紧张的高考中走过来,普遍有“解放”的感觉,在思想上产生了懈怠,学习观念淡薄,沉溺于网络游戏,娱乐风气盛行;学习纪律意识松懈,缺勤、迟到、早退现象严重;普遍对所学专业缺乏认识和了解,专业思想极不稳定,进而导致学习焦虑;学习干劲持久力差,高中时期学习优秀而进入大学后成绩平平甚至很差;部分大学生在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表现得无可奈何,处于焦急和忧虑之中,以至于得过且过混日子。这些现象已经严重地影响了高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迫切解决的难题。因此,我们提出了加强全程专业思想教育,旨在解决当前大学生学习成才动力不足的问题。

二、全程专业思想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学生中存在的专业思想问题,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而且还会影响高校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现在的大学生非常关注自身的发展问题,是很现实的利己主义者,认为思想教育就是喊口号,对自己的前途无关痛痒。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该怎么做?全程专业思想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让学生认识到思想教育对自己个人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因此,开展全程专业思想教育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

1.全程专业思想教育可以解决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问题。专业思想教育的内容涉及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计划、课程结构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就业方向与社会适应性等方面。专业思想教育可以从理论上对所学专业进行很好的指导,使大学生在未接触专业课前就对本专业有系统的认识,在接触专业课时不至于感到突兀和困惑。如在开学初,很多大学生不知道或不清楚他们的专业是关于什么的、有什么前景,特别是那些通过调剂转专业过来的同学,更不知道自己所学专业的情况,全程专业思想教育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性质和该专业培养怎样的人才,以及怎样把专业课学好、学精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到专业发展的潜力等问题,从思想上彻底解决专业动力问题,从而为今后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全程专业思想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自觉提高综合素质,力求全面发展。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全程专业思想教育的目的是不仅要促使学生明确学完本专业后应具备什么样的技能,将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各种技能对学习专业的重要性,知道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在学习中容易出现哪些常见问题和不足以及如何避免,而且要让学生明确本专业需要哪些高素质的人才以及自我反省、自我修炼的能力……这些知识的普及,能使大学生深刻感受到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真正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唯有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有意识地培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勇于实践,不断追求,全面发展,才不会被社会和职业淘汰。

3.全程专业思想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科学地规划未来,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方向和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全程专业思想教育从学科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深入剖析一些社会现象以及大学生常见的问题或常常迷惑的问题,指引学生深入探讨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启发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领学生把自己的前途和事业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具体的择业指导。有目标就有追求。当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专业思想,就不再会仅仅满足于考试及格,而会瞄准自己的人生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奋斗。

三、用全程专业思想教育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我国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时代的潮流,围绕“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联系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抓住学生的思想脉搏,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所思所想的实际问题,最终解决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学生的思想热点是追求进步、渴望成才,所以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干一行爱一行,立志成才,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升华,最终使学生树立献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崇高理想。

1.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全程专业思想教育。全程专业思想教育要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变化规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从学生进校直至毕业,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大致可分为入学初的专业思想概论教育、学习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性专业思想教育、个性化的专业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等。针对大学低年级的学生,我们的专业思想教育要结合职业发展前景,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和职业的关系,了解职业演化、发展、分类及职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引导学生转变角色,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面对人生新的竞争,积极规划职业生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针对大学中年级的学生,可开设系统的专业指导课,使其对涉及的专业有一个全新的了解,并用专业发展前景鼓励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学好理论基础知识,打好专业基础。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开展一些研究性的专业思想教育,让学生自主选择个人专业发展的研究性课题,升华专业理论,拓展专业知识,尝试革新专业技术,提高创新实践能力。针对大学高年级和毕业班的不同个性、不同就业倾向的学生,开设就业形势指导和个性化的专业思想教育,使其做好择业心理准备和调适,并具备个性化的专业知识和素养。

2.入学教育是启动全程专业思想教育的最佳时机。一般来说,刚刚入学的大一新生,他们思想尚未稳定,对学校和所学专业不甚了解,有的还没有目标和追求。在入学教育中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所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必要性,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促使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还可以促使学生确立远大职业理想,激发学生新的生命激情。因此,入学教育是启动全程专业思想教育的最佳时机。没有牢固的专业思想就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加强大一新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是稳定大一新生的关键。

3.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专业思想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专业思想教育,是德育的延伸。随着学习的深入,各种专业课、专业实习接踵而来,要抓住这种机会,加强对学生专业思想的再教育,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应结合专业实际、学生的思想实际,多列举一些本专业领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先进事迹,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学习的热情。

4.在就业教育中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做到专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相得益彰。许多学生存在专业思想问题,主要是担心将来找不到工作。我们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一入学就开始进行职业常识、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教育,逐步树立和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使学生对未来的专业前途充满信心。其具体做法有:一是可以邀请校外的专家、经理人到校,对就业观念、求职方法和人才需求信息等进行讲解,解除学生的疑惑;二是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人才市场、大中型企业进行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完善自己;三是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从事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如见实习、自主创业等,并在实践中找准发展方向,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

5.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开展专业思想教育。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个人兴趣爱好不同,大学生存在的专业思想问题也千差万别。如果带着思想问题去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不高。应多角度、多层次地强化专业思想教育。如邀请学术界知名的专家、教授,通过学术报告会、专业座谈会、外出参观或组织同学结合本专业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使学生明确和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专业方向、专业优势、培养目标、就业方向等,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积极性,从根本上端正学习态度。现在的大学生具有很强的个性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社团组织应配合学校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如可以组织兴趣相同的学生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利用业余时间为社区服务,在服务中体现他们的专业价值和成就感,这样也能够把一定的道德要求化为自身的需要。

总之,全程专业思想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全程专业思想教育对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魅力,稳定学生专业思想,促进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08-26.

[2]杨善林,潘轶.专业思想教育——一种全新而有效的大学新生思想教育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3]王文.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思考[J].高教论坛,2005(1):28-30.

教育理论思想 篇4

学校教育, 也就是杜威所说的“正规的教育”, 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真正意义上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 是近代欧洲社会政教分离、治教分化的结果, 是作为一种教育的主体部分存在于国家之中的。作为一种制度性存在, 它不可能永远坚定不移地走在它初创时被赋予的发展道路上, 指向特定的目标, 保持永远的纯真和适宜, 需要我们不断改革以保持活力。

杜威生活的时代正值美国从传统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型的历史时期, 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使美国不断发展的同时, 也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问题。总的来说, 就是“资本主义创造了物质和技术的进步, 却使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 导致了社会生活的失调, 物质力量不仅没能为社会服务, 反倒成为社会进步的异化物”。基于对美国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对向民主主义社会转变的渴望。作为一个教育家, 他选择了通过改革教育来改良社会。针对当时的学校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他的看法。希望教育领域的革新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对于现在同样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教育来说, 杜威的想法对我们是有启发意义的。

“没有这种正规的教育, 不可能传递一个复杂社会的一切资源和成就。”“如果让年轻人和别人的非正式的联系中获得训练, 他们是得不到这种经验的。”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 我们可以看出杜威十分清楚正规教育的益处, 但是他也认为正规教育过于“抽象和书生气”, 不如非正规教育“亲切”和“有生气”, 而且非正规教育的“这些优点可以补偿所得机会的狭隘性”。具体说来, 原因就是正规的学校中充斥着各种被符号化的、必须学习的东西, 它们“远没有变为习见的动作和对象”。同时, 由于被人为的衡量和选择过, 这些材料只“存在于它自己的世界内”。简单地说, 就是“正规教学的材料仅仅是学校中的教材, 和生活经验的教材脱节。”要解决此类种种问题, 杜威认为应该保持两者的平衡, 促进两者的沟通乃至融合, 防止它们的割裂。这里, 学校教育功能的弱化或者说是“走样”, 在杜威看来, 未必是值得哀悼的不幸, 相反是让人欢心鼓舞的幸事。但我们也应该明白的是杜威这样“攻击”学校教育, 并不是希望灭亡它, 他更多的是在对学校教育的批判中注入了自己对当时的学校教育进行改革的愿景。希望从非正规教育中汲取养分, 为日渐僵化的学校教育引入活力, 促进它的改良。

杜威提出的以上这一命题, 溶入了他深刻的思考和希冀。我们可以从中体悟杜威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的憧憬。杜威的思想深邃而博大, 对美国转型期学校教育的思考独树一帜, 当然, 也可以为我们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些思想上的启迪。

一、关注生活, 培养学生的品性

现在的中国处于时代的交汇处, 面临着传统和现代的激烈碰撞。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 这样一个时代鼓舞着人们怀着无比的激情去改变现实生活。但是, 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 理性开始主导一切, 所有事物是否有价值都要诉诸理性判断。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一样, 课堂中只有按部就班的知识的满堂灌, 学生无法接触实实在在的生活, 没有砥砺品行的机会, 只会些所谓的科学知识。不是危言耸听, 当这些理性的学生长大成人控制我们这个社会时, 不公正和灾难将很可能会遍布人间的每个角落。因为最理性的人类就是最愚蠢的动物, 毕竟人只有拥有品行才成其为人。例如七年级上册就有《笑迎新生活》《过富有情趣的生活》等章节。

二、关怀学生, 创造属人的世界

世界属于人是因为人与人之间都能够相互理解, 人之间不能够相互理解的世界不是属于人的世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人类个体越来越独立, 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也越来越大, 我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的理解的重要性。时至今日, 学校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把学生封闭在一个孤立的环境中, 漠视学生的理解自己、理解社会的需要。我们的课堂应该面向生活, 在生活中发展教育。让学生在生活的引导下学会与人沟通, 学会理解, 发展自己。这样, 学生在各方面也就取得了和谐的发展。同时, 我们应该有勇气把这一美好的愿望化为实际的行动, 在教育实践中尽力施行。努力抛弃隔离学生的课堂, 使学生沐浴生活的阳光。让他们在参与、实现的过程中体味理解的快乐。否则, 我们的教育很可能会继续滑落, 学生也将在沉沦中迷失自我。

著名教育思想家思想总结 篇5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目的分为“可能的目的——选择的目的,必要的目的——道德的目的”。前者在于通过教育培养人未来从事某项社会职业的能力,后者在于通过教育形成人类的共同道德品质。这样,两者的教育既培养了人类社会生存能力,又使之具有社会正义观念。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论,为的是巩固资产阶级政权,维持现存资本主义制度,具有鲜明的社会性。

杜威提出,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通过教育,社会能明确地表达它自己的目的。他主张“使每个学校都成为一种雏型的社会生活”,“引导和训练每个儿童成为社会成员,用服务的精神熏陶他,授予有效的自我指导的工具,”“为一个有价值的,可爱的,和谐的大社会,”“提供最深切而最好的保证。”这就是杜威所谓“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所体现的强烈的社会功利性目的。

2.把道德教育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任务。

赫尔巴特把道德教育视为全部教育目的的核心。认为全部教育应围绕着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完善的人这一根本的问题,因而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思想,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无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为此还规定了“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为中心的道德教育的内容,认为这些内容应体现在教学之中。

杜威指出:“如果教育制度没有认识到它的道德责任,它就是不忠实的和盗用公款的,它就没有做到设立者对于它的要求”。“学校的社会性,总的说来乃是衡量学校道德工作和价值的尺度。”他正确地提出,道德的目的是各科教育的共同的和首要的目的,道德教育不仅是道德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形成能影响和改进行为,使行为变得更好的一切观点。在道德教育上,赫尔巴特与杜威都认为,没有道德教育,教育目的就是一句空话。不相同点:教育目的的差异

赫:将教育目的分为可能目的和必要目的;并强调必要目的的重要性。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安分守纪以及毫无怀疑和和反抗现有制度的人。

杜:教育是以经验为内容,通过经验,为了经验的目的。

1实现教育目的的两种不同方法。

赫尔巴特和杜威的教育方法,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类型。

赫尔巴特把管理看作是防止儿童反社会倾向的发展,实现教育目的的强有力手段。提出了惩罚、监督,建立严明的规章制度等管理措施,以及通过约束,限定,制裁等以性格训练法为主的德育方法,体现了一整套以从外界施加压力为主的教育方法。

杜威则提出了“学校生活、教材与教法三位一体”的教育方法。他批评那些用教师和私人感情投资,同学问竞争,为将来的成功而拼搏的此类以刺激引起儿童行为动机的方法,认为这是基于培养自私自利为出发点,十分有害。他指出,儿童生来就具有要施舍,要做事,要服务的本能倾向,教育应该加以利用,转向为社会服务的方向。”他认为把重点放在矫正错误行为,而不是看重培养积极的服务习惯,是教育上的病态。杜威的主张反映了一种积极诱导,引发学生内在的动机以达成教育目的的教育方法。

2.为实现教育目的进行课程教材研究

赫尔巴特指出:教学之最后目的在于德性,而达到终极目的的最近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促使学生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他把兴趣分为二大类共六种,自然的兴趣有经验的,思辨的,审美的,历史的兴趣包括情性的,社会的,宗教的,由此设立适应多方面兴趣要求的学科。赫尔巴特的课程体系反映了对学生进行充分知识训练和工

业化社会生产及科技发展的客观要求。

杜威则从“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的教育观念出发,提出:“从做中学,经验中学,行动中学”的教学理论,主张根据儿童现有的直接经验来进行教学。他认为:“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烹饪,缝纫,手工等应成为学校课程的主要内容,它能把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基本技能搬到学校教育中来,他反对提供学生经验之外的知识,反对高、低年级的分科教学。

3.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教学阶段划分与教学法设计

赫尔巴特把“兴趣”分为:“注意、期待、探求、行动”四个阶段,主张教学依次按照“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程序进行,并相应采取“叙述教学法”,“分析教学法”,“综合教学法”等不同方法。

杜威则研究了教学中人的思维过程,提出“思维五步说:置疑、提问、假设、推断、验证,”由此教学采取“暗示、经验、假设、整理、验证”五个步骤,并主张打破分科和班级,按专题融合各学科知识的单元教学方法。

一、教育目的的差异

赫:将教育目的分为可能目的和必要目的;并强调必要目的的重要性。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安分守纪以及毫无怀疑和和反抗现有制度的人。

杜:教育是以经验为内容,通过经验,为了经验的目的。

三、教育教学方法的不同

赫: 提出多方面兴趣和课程设置的观点。将教学阶段做了明显的划分:清楚,联合,系统,方法。忽视了学生智力的发展,过分公式化。

杜:从实用经验主义出发,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强调课程适应社会。

四、师生双边教学活动的侧重点不同。

赫:侧重于道德教育,强调教学服从道德教育,教师对学生具有强制性。这表现出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保守性。

杜:侧重于以儿童为中心,强调经验的重要性。

五、对儿童的管理态度。

赫:通过威胁,监督,命令,惩罚,来达到教育顺利进行的目的。但同时,主张权威,慈爱的作用。

杜:学校组织活动以儿童为中心。同时,不放任。

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

教育性教学原则是德国教育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提出来的,依据心理学和伦理学的广泛研究,他认为,知识与道德有内在联系。人只有认识了道德规范,才能产生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愚蠢的人是不可能有德行的。因而要进行道德教育必须先有知识,先手一般教育。因而,教育性教学的含义就是:教育(道德教育)是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赫尔巴特根据其心理学理论,确认教学是形成道德观念、培养道德品质的最基本的手段,因此,在西方教育史上,他第一个明确地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他所说的“教育性教学”,就是说任何教学都必须具有教育性,教育不能离开教学。赫尔巴特写道:“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又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

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相反,道德教育(或者品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赫尔巴特强调道德教育要建立在知识教育基础之上,把教学作为道德教育的最主要的手段。与此同时,又指出,教学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形成道德观念,培养完善的品格,则是其最高目的。这样把教育与教学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表明赫尔巴特对寓教育于教学之中这条规律已经有了认识,并且进行了明确的论述,在教育发展史上作出了巨大贡献。教育性教学的基本思想,已为现代教育学所承认,并得到进一步发展。

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一条教学的客观规律,它给我们以启示:

一、教学必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着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以得到教学的德育效果;教学必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得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效果。

二、教师必须注意正确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能否见效,前提是教师对自己是否严格要求,教师不仅要以自己丰富的学识去教育学生,而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高尚品德来影响学生。教师经常和学生在一起学习,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示范作用。教学必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身心健康,使教学有利于而不是有害于学生的成长发育。学校教育工作的客观实践证明,教学应该具有教育性。

裴斯塔洛奇和卢梭对第斯多惠的影响:

1805年至瑞士参观斐斯塔洛齐的学校之教法,喜爱斐氏的教学,因其教学法是活的,启发学生的兴趣,而确定了他努力的方向。福氏从瑞士回来至模范学校教书,自己收了四十名儿童(9至11岁),他按照斐斯塔洛齐主观教学法,每周一次带儿童到郊外让儿童自由玩耍,特别引导他们接近大自然,由栽培花草、树木来培育儿童的爱心,由图画的教学来启发心智,线的平面关系、立体的空间关系,由简单进入复杂,让幼儿去发现和了解,这些教学法获得大家的好评。福氏决心将自己的一切奉献于教育界,又更增加他的信心去研究卢梭──爱弥乐的教学法──“经验是来自儿童”,福氏思考斐氏和卢梭、亚伦多的教育,并且由教育生涯中知道人类教育的意义──哲学的思想。教育是什么?基础教育是什么?理想的教育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些都是思索的中心课题。

福氏对斐斯塔洛齐教育法非常感动,他觉得这种教育法才是真正给予人类幸福。但福氏并不盲从,他辨别斐氏教育法的优、缺点,特别研究户外游戏,了解游戏是发展儿童精神、情绪、身体的强大力量,观察全神贯注做游戏的幼儿、儿童、少年、青少年,可以发现他们充满着高贵的神情和强壮的体力,游戏陶冶了优良的精神,在散步中发现大自然对人类的益处,培养人们高尚、安静、思考力各种优良的精神,所以,人类当常常和大自然共同生活。

赫尔巴特与第斯多惠的比较:

教育理论思想 篇6

关键词:教育目的;道德教育;启示

一、朱熹生平简介

朱熹(1130一1200年),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南宋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一生主要是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毕生讲学不断,也是南宋著名的大教育家。朱熹一生编撰了多种教材:《小学》、《四书章句集注》、《资治通鉴纲目》、《伊洛渊源录》、《白鹿洞书院揭示》、《读书之要》、《童蒙须知》等。其中影响最为深广的《四书集注》后来成为科举考试的专用教材,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长达数百年之久。

二、理学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朱熹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和“明明德”。“变化气质”即改变人的气质,去弊明善,发挥人的善性。“明明德”的意思是弘扬高尚的品德。并且,朱熹还进一步指出,要“明明德”,就应该“复尽天理,革尽人欲”。因此,他告诫诸学者:“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1]

关于教育的目的,朱熹明确将“明人伦”作为其学校教育的目的。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2]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与此同时,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他认为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忽视了伦理道德教育,过分强调追求名利。他要求改革科举,完善学校教育。

(二)论“小学”和“大学”教育

朱熹十分重视小学教育,他认为8岁到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关于小学教育,朱熹认为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其教育内容以“教事” 为主,即“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3]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要把握时机,及早施教。其次,要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再次,让儿童按照《须知》、《学则》的要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朱熹认为,大学教育是在15岁以后。大学教育的内容由“教事”转向“教理”,即着重探究“事物之所以然”。朱熹在《小学辑说》中阐述:“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兄等事。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就上面讲究所以事君、事父兄等事是如何。”又解释说:“小学之事,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大学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4]朱熹认为大学的教育任务是在培养“圣贤坯璞”的基础上,把诸多学子培养成对朝廷的有用之才。在大学教育方法上,朱熹总结了两点:第一,注重自学。他曾对学生说:“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5]第二,主张不同学术之间的交流学习。

(三)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德育思想的归宿,也是其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朱熹对“天理”的解释是“浑然天理便是仁”。具体而言,仁、义、礼、智即天理。朱熹还认为“天理”,是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这种天理是至善的,是人的本性。朱熹认为“人欲”包括不正当的“欲”和正当的“欲”两个组成部分。正当的“欲”是指不能消灭的、应该提倡的人的要求和欲望,不正当的“欲”是违背天理的要求和欲望。针对正当的“欲”和不正当的“欲”,朱熹反对全盘地提倡“灭欲”。

三、朱熹德育思想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朱熹作为南宋著名的大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活动,致力于学校的德育建设。提倡以“明人伦”作为教育目的,反对以科举为考试标准想而选拔人才的学校教育。朱熹关于教育的目的和作用以及小学教育、大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朱熹“明人伦”“明明德”的德育思想,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朱熹德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懂得圣贤之道与人伦之理并根据“三纲五常”遵守封建社会的伦理规范,学会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从而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同样在促进社会的发展。现如今,我国道德失范的现象层出不穷,即使不少相关政策的出台,但都收效甚微。此种现象就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着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并避免此现象蔓延高校,助长不良风气。

(二)朱熹知行结合的德育思想,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德育方法

朱熹强调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方法,注重“知先行后”、“知行相须”、“行重知轻”,并强调“行”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无论是小学阶段的教育还是大学阶段的教育朱熹都十分强调德育的“知行合一”,而现如今的思想道德教育仅仅把德育作为一门课程来传授,忽视了德育的“行”的重要性。因此,导致现在的德育评价体系不够健全,而且大学生在道德行为方面,有失偏颇。因此,借鉴朱熹知行合一的德育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大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境界,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宋】朱熹.孟子集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

[3]【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张建政.道德教育的阶段和层次——试析朱熹小学、大学教育思想[J].教学研究,2007(2).

教育理论思想 篇7

关键词:犹太文化中的教育思想,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都是历史悠久的民族, 这两个民族对东西方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也为人类的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犹太文化与美国文化的融合过程中虽然受到美国文化的一些影响, 但其固有的文化特点并没有改变, 尤其是它的教育思想。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在中华文化地位根深蒂固, 然而在21世纪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毋庸置疑的是这两个民族都特别重视教育, 然而他们的教育思想既有共性也有差别, 下面就两个民族在教育思想上的相同点与差异进行比较。

一、犹太文化的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相同点

(一) 犹太文化的教育思想和中国传统教育思想都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犹太文化的教育思想展示了丰富的民族性, 显示出了犹太民族精神的独特性。犹太民族性和民族精神又具有多重性, 这主要受犹太教教义的影响。犹太教育铸造了犹太人, 培育了犹太民族性和犹太人的民族精神。尽管犹太文化与美国文化不断进行融合, 然而犹太文化却不失其民族性。

中国文化的民族色彩主要体现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文化特征。孔子的教育理念几乎垄断了中国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中儒家因素波及整个民族, 这也为儒家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因此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民族色彩主要体现在儒化思想这方面。

(二) 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都重视教育

犹太文学在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之所以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在于犹太民族重视教育。犹太人崇尚知识、尊师爱教的观念深深地扎根于犹太民众之中, 成为犹太民族的优良传统。教师在犹太人中享有极高的地位, 在他们心目中,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犹太人的生活中不能没有拉比。在希伯来语中拉比的第一个涵义就是老师。这与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相一致。在中国从古至今教育备受关注, 老师在中国也被称为“圣人”“先生”。从这些称呼上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教师的尊重, 更有谚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由此可见, 这两个民族都尊师重教育。

(三) 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都为世界科学史作出巨大的贡献

犹太文学不仅为当代美国文学及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也为世界文学、科学史作出了巨大贡献。犹太人人数不多, 但在知识界、文化界和科学界的地位举足轻重。据统计, 在诺贝尔获奖者中, 犹太人就占据了15%, 有利地证明了犹太民族对全世界科学界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也同样为世界文化和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如今华人在各个知识和科技领域所作出的贡献, 我们都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二、犹太文化的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不同点

(一) 宗教对教育影响不同

犹太教是犹太教育的基本点和统帅, 因此重视教育是犹太教的支撑点。犹太教育中深深地弥漫着犹太教思想, 因此犹太教经典的传授成为犹太教育的主要内容。而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思想主要受儒家、法家、道家三个主要教学流派的影响, 其中尤以儒家思想为重。儒家教育理念主要以君子的榜样为学习典范, 德育优于智育, 以圣人人格为教育的培养目标, 强调成人的教育理念。

(二) 教育普及程度不同

12世纪的犹太哲学家迈蒙民德说:“每个以色列人, 不管年轻还是年老, 强健还是羸弱, 都必须专研《托拉》。甚至一个靠施舍度日和不得不沿街乞讨的叫花子, 一个养家糊口的人, 也必须挤出一段时间来钻研。”而在中国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才重视教育, 国民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提高。可见, 教育对一个民族的发展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只有树立普及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观念一个民族才能发展和取得进步。

(三) 教学重点的不同

犹太人更注重谋生手段的培养, 职业教育是犹太人教育的基本内容。教育不是一味地教授书本的知识, 而是当做生活中的一种训练, 通过实践达到教育的目的。而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教学方式只侧重书本知识的学习, 严重地忽视了实践环节, 由此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重理论而轻实践。

犹太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文明长河中源远流长, 这不得不归功于这两个民族对教育的重视。正是开放性的教育铸造了两种文化的熔炉, 形成这两种文化精神。两个民族重视教育的传统及其所取得的成果雄辩地证明了教育的巨大力量和永恒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陈来.论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北京大学学报, 2005年, 第5期.

[2]张倩红.犹太文化的几个特征.西亚非洲, 2003年, 第2期.

教育理论思想 篇8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的唯一性与思想碎片化的多样性矛盾突出

随着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社会阶层分化明显、职业差别变大、贫富差距增加,人们所奋斗追求的目标开始向物质财富集中。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及移动网络的普及,使大学生信息源呈现多元化、便捷化、即时化特点,出国留学、旅游、游学及翻墙软件渠道又进一步增加了信息源的复杂性,使处于成长发展期的大学生陷入信息来源鱼目混杂境界。与20世纪大学生理想信念在主流上呈现趋同性相比较,当代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呈现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特征。当前,互联网网站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类是政府及官办新闻媒体类,比如国务院、新华社、北京大学网站等,主要发布重大政策、法规信息,各类官方活动、资源信息。二类是商业门户网站类,比如新浪、网易等,主要是综合信息运营商,提供从国际政治、国内政治、法律法规到社会事件、小道消息、娱乐八卦等覆盖广泛的各类信息,面广量大,应有尽有。三类是专业性社交、游戏网站等,比如QQ软件、微信、盛大游戏、淘宝网等,为特定人群提供专业性的资源。四类是其它网站。从大学生关注度看,他们更关注于商业门户网站及部分专业性资源网站,而这类网站恰恰是思想政治教育覆盖程度低、把控度薄弱的区域。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与学生管理的功利性协调难度加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必须遵循科学的规律推进。灌输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随着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的变化,灌输教育若不能与时俱进,摆脱旧时人对人、面对面的灌输模式,呈现出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时代特征,其操作的难度和教育的效果将达不到理想的状态。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能否实现、效果如何取决于受教育者自身的学习、接受和转化程度,教育内容、思想及理念只有在被受教育者内心接受、亲自体验,并成功转化为他们的个人信念之后,才能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高校教育模式和手段日新月异,网络教育使计算机取代了教师,PPT教学使老师摆脱了课堂板书,信息技术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却疏远了师生关系。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降低了校园活动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日益缩小的学生工作师生比例,预示着高校学生工作更多的侧重于管理、维稳,降低了思想引导和心灵培育的功能。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与部分社会现象的逆向性冲突明显

高校不是封闭的校园,大学生不是封闭个体的集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也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作为个体的大学生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他们用语言在与校内外的人进行着思想交流,用内心在感受着校内的学习生活环境、规章制度以及校外的生活方式,时刻在用眼睛观察这个世界,用心灵感知这个社会。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社会中部分人群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功利主义思想泛滥,部分社会成员唯利是图,老人倒了扶不扶的道德困境、地沟油回流餐桌的见利忘义现象随时随地发生在学生身边,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人生观养成,对高校体制内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负向作用明显。

二、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高校学生工作坚定正确方向的理论保证,以身作则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高校学生工作不断前进的动力,求真务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遵循方向。

(一)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高校学生工作坚定正确方向的理论保证

用邓小平理论武装教育大学生,一定要与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结合,同回答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相结合,同解决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发挥思想上释疑解惑和生活中帮助引导的作用。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1]“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2]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成功,关系到党和国家建设的未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败。高校学生工作的目标和宗旨就是要通过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统一到共产主义建设中来,统一到党和国家建设需要中来。

(二)以身作则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高校学生工作不断前进的动力

邓小平同志说:“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否则,我们自己在精神上解除了武装,还怎么能教育青年,还怎么能领导国家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3]我国社会前进的主导力量仍然是党的政策方针和政府行政力量,党风带动着政风,政风影响着民风,高校学生工作体系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处在党风、政风和民风包围中,良好的社会氛围对推动高校学生工作具有明显的作用。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还十分重视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集中力量,创造典型,积累经验,然后普及”[4]。东南大学连续举办了十年的“最具影响力毕业生”评选活动中,候选学生展现出来的优秀品德素养、先进科研成果、自立自强精神对在校生起到了非常明显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三)求真务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遵循方向

邓小平同志指出:“出报纸,办广播,出刊物和小册子,而又能做到密切联系实际,紧密结合中心任务,这在贯彻实现领导意图上,就比其他方法更有效,更广泛,作用大得多。”[5]邓小平历来重视大众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大众媒体深入群众才有生命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有执行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及其相关的微博、博客等自媒体的出现,在传统社会中开辟了新的虚拟公共空间,大学生由于具有知识优势和时间优势,参与虚拟空间的比例极高。网络世界是舆论高地、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战场,思想政治教育亟待加强和覆盖虚拟空间,用主流舆论思想占领虚拟空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全覆盖。

三、以“中国梦”为依托,深入践行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要深入研究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充分发挥其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统一人的思想,凝聚人的力量,争取中国梦的早日实现。高校学生工作在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引导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同时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方向。

(一)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中国梦的辩证关系

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梦;是每个人实现理想的梦,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邓小平在论述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人,培养“四有”新人时指出,从根本上说,就是要造就:“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6]

(二)高校学生工作在“中国梦”中的历史责任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和主力军,是未来中国梦的实践者和引领着。“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7]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认为越是在复杂情况下,越要关注人的思想问题,因为“意识形态领域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会去占领。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苏东剧变的重要原因”[8]。一些背叛马克思主义的人占据领导地位是前苏联意识形态全面崩溃的直接原因,因此,高校学生工作在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引导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方向

一是走进生活,让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学有所用。马克思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9]大学生进入高校后的人际关系、生活环境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为高校学生工作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必然的需求。“理论与现实的脱节,是学生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最大障碍。”[10]高校学生工作要围绕学生需求做文章,从大学生入学的心理适应、生活习惯开始,到毕业的考研求职、人生探索,以一个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原点来考查学生内在需要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入口,通过创新性的活动,为大学生彰显鲜明个性提供舞台。尊重大学生的独立空间,帮助大学生更准确地认识自身优势与缺点,帮助其规划学习发展目标,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在无声中融入其个体的发展奋斗过程,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真正体现为指导大学生的生活和切实提高大学生人生价值的教育。二是创出品牌,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形象成为时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道德风尚,“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无产阶级组织纪律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内容,但并非如海市蜃楼般遥不可及虚无缥缈。这些人类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奉献精神和道德要求一直存在,从未消失,只不过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发生了形式和名称上的变化。南京青奥志愿者中80%是大学生,他们通过层层选拔入选,在前后长达两年的工作中无私奉献、无怨无悔。东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立12年,吸引众多学子放弃高薪岗位投入支教活动,他们没有把支教当做一种任务,而是把它当做了自己的一份事业,他们的追求是“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这些大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爱国、爱岗等优秀品质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三是走向未来,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更科学、队伍更强大。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近30年的发展历程看,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一门科学,有着一套完整的科学体系,一套人才培养制度。现实很多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还套用或者复制着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思想政治教育本学科理论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高校学生工作实际需求及教育部规定相比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方面是专职队伍的建设,需要更多的人才加入高校学生工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工作者的综合素质,通过培训、脱产及在职学习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摘要: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三重困境:价值观的唯一性与思想碎片化的多样性矛盾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与学生管理的功利性协调难度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与部分社会现象的逆向性冲突明显。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是克服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困境的有力武器。我们应当以“中国梦”为依托,深入践行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方向。

关键词: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高校学生工作,中国梦

参考文献

[1][2]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34.33.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367.

[4][5]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183.1145.

[6][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0.48.

[8]田改伟.挑战与应对——邓小平意识形态安全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72.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1995:291.

教育理论思想 篇9

关键词:奥林匹克运动,教育思想,契合

《奥林匹克宪章》中明确提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相融合、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以此定义为逻辑出发点,我们可以看出奥林匹克运动旨在通过体育、文化、教育三者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和相关人文精神的教化与传递。中国虽然未曾形成过像古希腊时的竞技体育,但从早先时期开始,体育就是一种教育文化。儒家文化的鼻祖、孔子的教育人才标准就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他所提倡的六艺,礼、乐、书、数、射、御,既有德育的方面,也有智育和体育的方面;既有科学教育,也有人文教育,是融合在一起的泛教育。因此奥林匹克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之间存在着基于“人文”与“和谐”之上的一些教育理念的契合。

1 追求和谐

奥林匹克运动对和谐的追求,首先体现为对人的身心发展一致的追求,这与中国传统教育培养“形神合一”的“人”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从一开始,顾拜旦就确定了现代奥林匹克主义最基本的原则: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体育与竞技的目标不是要造出健壮的“人形动物”,而是要培养和造就身心协调发展的、完整而健康的现代人格。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体育与竞技,就是因为它拥有奥林匹克精神,而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它号召人们在奥林匹克的圣火下,参加体育运动以获得身体的健康与娱乐,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运动要使人的精神、道德、思想及意志品质得到全面的提高,成为顾拜旦所说的兼具宗教精神、精英素质及骑士风度的杰出人物和一代新人。然后再以个人为起点,进而延伸到社会,最后扩展到整个世界,以体育运动和竞技比赛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消除各种政治经济利益的矛盾,尊重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减少宗教信仰的冲突,从而实现为建立一个友好互助、和平美好世界的伟大理想。这是符合全人类理想的更高层次的和谐,是奥林匹克教育思想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

和谐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想和政治智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教育,其和谐教育思想可以说源远流长,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同样悠久和灿烂。中国古代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论。这个观念滥觞于我国最古老的一部文化典籍———《周易》。其基本思想是天道与人道必须和谐统一;二是和合论。“和合”是我国独创的一种哲学观念、文化观念。所谓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形相、无形相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变化过程中诸多形相、无形相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和合论的基本精神,就是在处理事物内部或外部的关系时,都必须保持和谐、协和。[1]其中和合论中又包含有部分的天人合一论的内容。这种观念体现在教育上,就是教育要促使人获得全面的、和谐的发展。总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表现为个人“形神合一”的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表现为人际关系的“贵和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即社会生活的和谐),表现为个人与外部世界的“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其又是以“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为起点的,进而推广到“人与人的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孔子在教授射、御等课程时,就大力推崇人不但要有勇力,更该内外兼修,文武兼备,须在修身养性、怡情铸志上下功夫,强调“勇而无礼,则乱”(论语·泰伯),“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如果说儒家是从道德的“礼”的角度追求个人的发展而达到“形神合一”的话,那么道家则着重于精神修炼的领域。道家认为,形神关系是阴阳对立统一法则在生命观上的体现,在阴阳互动中求得和谐与平衡,使精神与形体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形神合一”,庄子就提出了“神将守形,形乃长生”的重要思想。在个人“形神合一”而“修身”的基础上,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希望人和人能够和睦相守、人和自然能够相互顺应,最终达到和谐统一的最高境界“大同理想”、“天人合一”。[2]

孔子以后,历代不少思想家、教育家都持和谐教育思想,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发展。近代大教育家蔡元培在1912年的《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就提出了五育并重、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所谓五育即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世界观和美育。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完全是以人格教育为中心的。这种完全人格即通过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来培养。此外陶行知的手脑结合主张,也都寓有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3]追求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最高理念。

2 追求超越

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更高、更快、更强”,集中地体现了顽强拼搏和锐意进取的超越精神,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灵魂,也是人类挖掘和发挥自身的潜能,超越自我、战胜自我,追求自我完善的真实写照。它既召唤运动员在竞技场上面对强手时,要发扬大无畏的精神,敢于拼搏,敢于胜利,也是要求每个人对自己永不满足,不断超越,从而战胜自己,向新的极限发出冲击。如果将这句格言延伸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那就是要鼓励人们在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地创新、奋斗、挑战和超越自我,永远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

中国传统教育中历来是推崇积极奋进和自强不息的,这可以追溯到中国文化最早的代表作《尚书》和《诗经》中,这两部典籍里充满着勤勉稳健、勇猛深沉的前进气息。在《易经·象传》中就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以天体运动无休无止、永远向上的规律,要求人们积极有为,勇于进取。这种思想成就了中国历史上众多勤奋成才的例子,比如孙敬和苏秦的“悬梁刺股”、勾践的“卧薪尝胆”、匡衡的“凿壁借光”等。《论语》中也有一段话描写孔子的为人:“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体现的正是孔子自强不息、一生乐于进取的奋斗精神。孟子也非常重视在艰苦的条件下磨练自己,使自己杰出地成长起来,他认为伟人的成长道路都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日常生活中,中国人从孩童时期就熟悉“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知难而上、励志图强的寓言故事。毛泽东同志更是在艰苦卓绝的年代留下了“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豪言壮语,抒发了人们凭着勇气和智慧战胜困难而感到精神上无比愉快的酣畅之情。自强不息、追求超越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理想人格的根本修为之路,也是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它不但是使奥林匹克运动生命力获得延续的保证,同样也是推动中国社会绵延不断地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

3 崇尚公平

公平原则就是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费厄泼赖”(fair play)精神,奥林匹克运动就是由于坚持了这一原则才为奥林匹克赛场营造了一种民主、公平的比赛氛围,也正是这种精神的引导,才使更多的人有了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机会,它是奥林匹克运动经久不衰、日益壮大的根源性因素之一。顾拜旦曾在《体育颂》中写道:“啊,体育,你就是正义,在你身上体现的是社会生活中追求不到的公平合理,任何人要想超越速度一分一秒,逾越高度一分一厘,取得成功的关键只能是体力和精神融为一体。”《奥林匹克宪章》中的第六条基本原则也规定:“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并按照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赛精神互相理解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从古希腊奥运会开始,在奥运赛场上没有任何身份角色的标识,没有贵贱尊卑之分,不管你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只要是公民,都可以平等地参加奥运会。现代奥运会沿袭了这一神圣的传统,使全世界各族人民冲破了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及种族歧视的藩篱,只要是注册在奥林匹克大家庭里的一员,就可以拥有平等的权利聚集到奥林匹克旗帜下,进行公平竞赛,以实现超越的梦想。

在中国,由于几千年的封建统治造就了根深蒂固的等级制度,让很多人都误以为中国自古就没有公平、公正可言。“三纲五常”的教条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原则与伦理规范形式,严重影响了中国人的公平意识。但是,我们却不能否认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所设想的最理想社会模式就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是谓大同”。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也不乏泛起公平的波浪,从陈涉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无不体现了中国人的公平、公正思想。清朝时期,康有为认为“必天下为公而后可至于太平大同”。他说:“大同之道,至平也,至公也,至仁也,治之至也,虽有善道,无以加此矣”(《大同书》)。在他眼中的“大同社会”是一个人人平等、消除一切等级差别的世界。虽然这种思想带有乌托邦的印记,但表达了对社会平等及公正的憧憬。[4]而孙中山则把“天下为公”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孔子更是早有所言:“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楫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体现的正是一种公平竞争、团结友谊的精神。如果说可圈可数的伟人的公平思想不足以证明的话,那么从制度上来讲,沿用千年的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事件中最能反映公平、公正原则的典型。宋新夫等研究认为:中国科举制度之所以得到封建社会各阶层的政治认同,关键在于科举制度自身的完善一直朝着使所有社会成员都尽量达到一种事实平等的方向而努力,使寒门士子与权贵子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它在形式上标榜“唯才是举”,注重机会均等,强调公正、公平、公开,并保证了程序上的公平。[5]如果说科举制度是“文举”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那么“武举”中也同样闪烁着公平的光芒。武则天在长安二年(702年),首次举行“武举”考试,考试内容为各种射箭技巧,以及马术、负重等等,任何有武术的人都可以参加。出生寒素之家的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正是以武举得胜而起家为军官的,最终成为当时唐皇朝最得力的大将。[6]虽然中国古代的传统体育项目:投壶、围棋、蹴鞠、马球、武术、捶丸、龙舟等传统体育项目没有发展成为奥运会那样的全民性竞技比赛和竞技文化体系,甚至更像是一种陶养性情的手段,但就竞技的性质和规则的内容而言,却也同样体现着公平、公正的现代奥林匹克精神,体现了机会面前,人人均等的公平、公正的原则。

4 鼓励笃行

1908年第4届伦敦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意大利糖果商多兰多·皮特里一直领先,第一个进入了运动场。但不幸的是他已精疲力竭,神志不清,先是跑错方向,后因疲劳过度,几次摔倒在地,但每次他都挣扎爬起,在离终点最后15米处,他又一次倒下了,再没爬起来,在两位医生的搀扶下走到了终点。由于在比赛中借助了他人的力量,皮特里被剥夺了获金牌的资格。但为了表彰他的进取精神,国际奥委会仍然授予了他与冠军一样的一只金杯。之后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举行的一次宗教仪式上,英国大主教彼得有感于那次马拉松比赛说了一句迄今广为传颂的名言:“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他认为与夺取胜利的荣誉相比,顽强进取和拼搏的参与精神更接近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本质。这句话深深感动了在场的顾拜旦,他于是将“重要的是参加,而不是取胜”这句话,确定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口号之一,并从此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广为流传。因此鼓励无数明知无望夺冠,却仍然怀着奥林匹克理想,到奥林匹克赛场来奋力拼搏的运动员们,鼓励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到奥林匹克运动之中,接受奥林匹克主义的洗礼,感受奥林匹克精神的熏陶。

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对于学分为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之意。只有明确目标、坚定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这种“笃行”精神与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参与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人要想在奥林匹克赛场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首先必须拥有奥林匹克情怀和奥林匹克理想,然后参与体育运动,并进行艰苦的运动训练,做到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直至最后走进赛场去超越自己,达到顶峰,可谓奥林匹克之“笃行”精神。

5 结语

诚然,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奥林匹克运动在追求和谐、注重教化、崇尚超越、讲究笃行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共通点。但是奥林匹克运动所蕴涵的教育毕竟源于西方文化,它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滋长的教育思想既有契合,却也有分歧。例如中国儒学尽管十分强调“刚健”、“进取、”、“自强不息”以及“浩然之气”,但这些豪迈风范主要指向人的精神修养,所谓“修身”,实质重在修炼精神、意志和品质,以达到“正心诚意”的境界,然后再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体现的是一种功利性教育思想。而西方人所谓的“修身”是为了给心灵活动提供舞台与空间,在强调肉体发达的同时也强调心灵的充实,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但是文化就是因为有异曲才有同工,有异趣才有审美,正是因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奥林匹克运动中的教育思想有相通之处,才能搭建起彼此交流的平台,而正是因为两者有所差异,才能在冲突中发现彼此的优劣,从而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逐渐走向融合与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的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3]李秀娟.试论中国传统和谐教育思想[J].网络科技时代,2007(4):43-45.

[2]王念龙.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奥林匹克思想的共通性[J].体育科学研究,2003(1):7-9.

[4]陈家群,何崇喜.解读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和谐性[J].贵州体育科技,2008(6):1-3.

[5]宋新夫,陈湘芝.教育公平——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机会均等[J].教学研究,2009(3):17-22.

教育理论思想 篇10

1 中国传统的思想教育

我国传统“思想教育”是统治者为了从本阶级出发管束他人思想而推崇的一种“思想教育”, 维护自身利益, 巩固自己的阶级统治。细看我国传统“思想教育”是多种多样, 而且是相当有效果, 细致地体现在以下方方面面。

1.1 通过建立相关机构, 对民众进行基本教育

有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现象的中国传统文化, 其中最具影响的首推中国儒家文化。儒家对道德极为推崇, 不仅是在中央地区而且远至地方小市, 儒家文化都有着深厚的影响, 并大都承受着教育功能, 并且建造了很多机构。如中央礼部、地方“三老”。如此, 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传统的正统思想, 主导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人们得到了广泛的教育, 深深打上了儒家思想文化的烙印。儒家文化对如今的我们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在社会道德意识、与人处事和善、谦逊礼让等等性格特征中体现着儒家的思想文化。

1.2 制定相关思想教育系统, 规范民众思想意识

统治阶级为了控制广大民众的思想, 达到统治的目的, 总会出台一些相关思想理念, 作为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目标。在有关利和义的关系上, 儒家提倡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等传统思想, 在大体上体现“义”的家政, 极其反对功利主义价值观。儒家体现出来的思想理念与西方拜金主义思想截然相反, 功与利之间有着本的区别。然而, 儒家思想并不是完全把功与利隔离起来, 不是那种反功利主义, 儒家提倡重义而不是绝对地轻利, 并不否认利和义可以统一、平衡但并不否认义和利可以统一、平衡。

1.3 利用“乡约”的道德教育形式, 从而实现群众互教互助

“乡约”作为我国古代特别存在一种道德教育模式。起先是北宋民间自定的行为道德, 民众之间互相教化的地方教育模式, 到了清朝就已经发展成了中央道德教化制度。“乡约”主要以“以孝为本”、“以和为贵”的道德理念为主, 宣扬尊老爱幼, 谦和礼让等社会良好风气。儒家“刚健观”, 提倡“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是一种激励人们积极进取的思想观念。“自强不息”的思想意识, 是我们克服自然困境、抵御外侵的精神力量源泉, 推动我们不断向前发展、积极进步, 也是我们民族特色伟大标志之一。

1.4 结合“大化”与“自化”, 形成社会教化模式

“大化”是相对于整个社会道德教育而言的, 运用道德教育和综合治理, 过滤掉社会上伤风败俗思想理念, 弃恶扬善。“自化”是相对个人思想道德意识而言, 指经受思想和行为上净化, 使个人提升自身素质, 提升道德境界, 到达圣贤境界远离鄙夷小人行为。“贵和”是一种由多种道德因素之间和谐、统一共同构成的思想理念, 在协调社会生活中种种利益关系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作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善, 就要求个人与集团、社会、阶层之间利益协调发展。

2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现状

2.1 高校学生思想的时代特点

当前, 高校内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已经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而存在。作为传统文化浓厚的华人高校学生与文化背景相差具体的西方高校学生在思想教育表现上有巨大的差别。然而这种特点体现出了高校学生在成长中的时代特性, 可以总结成“浮躁”“个性”“自我”;处在多元现代化时代, 物质已经不能完完全全满足人们的需求了, 在精神需求上越来越强烈, 但是这样也并没有阻碍社会文明的前进。我们从社会的高度来看时代给大学生思想带来的影响, 这就给高校带来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以往的教育模式中, 我们要求学生服从高校, 而这种教育形式也是由高校创造出来的, 并不知道高校有没有从时代的发展状况来了解学生更有主观认识能力的特点, 于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有极大可能会失败甚至引起冲突。高校需要从具体实际出发去处理好这样的问题。

2.2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载体依赖严重

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之中, 物质文明带来的人们思想出现巨大的变化, 社会功能复杂化、主体多元化。然而, 在我国还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教育管理机构。国家教育部设有思想政治教育司, 而下属对口单位并不明确。由政府来主导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学校这一个平台, 学校也必须成为广大学生接受教育的首要平台。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改变, 对于高校内部思想教育管理的发展需要全体社会成员作出贡献。但是, 社会的复杂性、多元性, 使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发展起到的作用相当有限。然而, 高校却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直接载体, 提高学生的思想教育就要从高校出发。重视学生主体需求, 并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配合。于是, 学校只有与学生家长共同努力, 才能更好适应思想教育管理的多元化, 尤其是在尊重学生主体需要上下功夫。重视学生主体诉求, 不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从上而下强制性教育。可以发展为以学生为主体, 发现学生特性, 结合学生特而性进行的教育管理。

3 高校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的建议

3.1 立足实际, 设置相关管理体制

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思想教育体制。高校应在学生具体特点基础上, 从高校校园文化实际条件和特点出发, 在把握好思想教育体制运行的规则下, 结合传统的思想教育管理、提升教育管理这素质和人员结构、高校学生时代特性等, 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和学生主体结合起来, 逐步创造出一套完美的运行系统, 创建各部门很好地协调一致的机构, 改变“皮变肉不变”的情况, 提升办事效率, 形成长期教育机制。提高校园思想教育管理水平, 就要从加强实施教育管理制度着手。运用相关管理制度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运行, 充分发挥管理者能力。很久以来, 人们对提高高校思想教育管理水平的愿望依然强烈, 然而把教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改变, 就要结合实际特点制定和实施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

3.2 以人为本, 创建高素质管理者

以学生为主体, 结合学生自身特点本色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体制, 也就是以人为本, 为了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又得依赖学生而发展, 是思想政治教育完善的手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开发学生的自主能力, 形成健全学生个体为基本特征。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就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自主动手能力, 提高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效率, 构建师生之间和谐相处模式, 达到人们对教育管理所期待的水平。提升管理队伍素质, 加强管理者专业化技能的培养, 到达有职业化管理水平的标准。使其具有“道德能力之实”, 以明“政事之本”, “道德之归”, “采取措施提高工作干部队伍的素质, 为了作好管理和教育工作, 应建设好一支识大体、顾大局、懂教育、会管理的学生工作干部队伍。”

3.3 坚持科学管理的方法, 吸取传统文化以及国外先进经验

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开展多种思想教育管理体制, 寻找对学生最有效的思想政治管理方法, 消除管理教育中的随意性, 提高管理效率。高校思想教育管理完美地实施, 需要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上面的不足。所以, 怎样建立一套完好的教育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是十分必要的。我国具有悠久文化历史, 其中思想教育方面的文化数不胜数, “与人为善”、“舍利取义”、“谦让有礼”, “一个人做到诚实守同时能严格要求自己, 不断完善个人品德, 懂得宽恕之, 才真正有可能达到厚德载物的境界。”等等都是著名的思想道德文化, 并且每朝每代都具有相应的思想政治管理机构, 都是惊天我们所能借鉴的。美国的思想教育体制就, 讲求实践与课程想结合的方法。所以, 古今中外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法都可以结合现实高校学生特点, 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总之, 我们科学地运用相关法规, 在管理过程中, 注重人文关怀, 努力实现学生的自身价值。把我无人有、我有人优、我优人多等古今中外有效方法拿来为我所用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耳熟能详的“传道”、“劝贤”、“教化”等词语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思想教育”中的“原则”、“规范”、“方法”。优秀的古老传统教育对如今教育管理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如今国外有着先进的教育模式、发达的教育设施和机构, 但是中国的传统“思想教育”对当今高校教育来说还是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国外教育,高校教育,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莉萍, 王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7 (11) .

[2]王学风.中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比较及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 2009 (9) .

[3]孙其昂.思想政治骄傲与[M].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4.

[4]于饮波.中国德育思想史[M].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3.

论儒家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篇11

[关键词] 儒家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D64;B222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者儒学,在2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儒家思想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儒学中有很多值得学习和传承的地方。它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果能够很好地吸收和借鉴,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从孔子、孟子、董仲舒到宋明理学,儒家思想的发展都非常注重通过“教化”来提高人的素养,于是形成了儒学“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圣贤”、“君子”的教育目标以及注重言传身教等教育原则。这些内容对于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儒家思想的人本理念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

儒家思想非常注重個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需要的满足。首先,儒家思想肯定人的价值,提倡“天地之性人为贵” 。认为人无论贫富贵贱,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肯定人的地位,重视人的能力;其次,儒家思想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强调以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来看待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尊重、爱护、信任他人,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最后,提倡“和为贵”的理论主张,这种思想在历史上对于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促进民族融合入、加强民族凝聚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儒家思想的人本理念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人本思想启示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以人为目的的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因为教育者从事的是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工作。其工作对象是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活生生的现实的人。因此,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地视为管理人、约束人的活动,而应该把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教育与其自身的自由、尊严和幸福感等紧密结合起来,重视人的价值实现,发挥人的个体生存功能、个体发展功能和个体享用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起到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作用。

(二)注重内在性的教育方法

在个人修养方面,儒家提出了“内圣外王”的重要方法,内修圣人之道,外施王者之政。也就是内以圣人的道德为体,外以王者的仁政为用。“内圣”是指个人心性修养,追溯道德价值的源头,以求达到仁、圣的境界。为了达到“内圣”的目的,儒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有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方法;有内省、自省、反省的方法;还有谦恭谨慎、正心诚意、见贤思齐、慎独等方法。儒家思想所提倡的这种自我反省、自我提高的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可以采用诱导、内化的方式启发受教育者意识到自己在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帮助其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而不是动辄嗤之以鼻。很显然,这种方法更容易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培养“圣贤”、“君子”的教育目标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提供历史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一定时期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儒家思想把培养“圣人”、“君子”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孔子曾把尧、舜、禹等视为圣人,充分肯定了这些人所具有的高尚的人格品行。君子相对于圣人来说,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立德修道,不为穷困而改节。”作为君子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良好的品德,要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孟子也有类似的观点,比如他那句著名的“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以及他对士的品行要求“士可杀,不可辱”都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在道德教育方面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儒家思想所主张的教育目标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提供了有益借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不难看出,这一目标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虽然儒学所追求的“圣人”、“君子”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空想主义的色彩,但其中的很多合理成分已经并且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而且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更需要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胸怀远大理想抱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儒家思想的教育原则对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确立提供借鉴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指“人们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在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而制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准则” 。儒家思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富有实践性的原则,这些原则一方面为维护当时社会的稳定、为国家培养人才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也为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确立和完善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一)注重言传身教,身正为范的原则。

儒学非常重视榜样的力量,注重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在思想、行为等方面所产生的示范作用。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认为教育者自身素质和品行的提高至关重要,受教育者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其影响。孟子也有相似的观点,而且他将榜样力量的重要性延伸至国家治理层面:“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他认为统治者本人的道德品质会对整个社会群体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统治者(尤其是君主)要自觉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为社会成员做出一个良好的表率,进而促进整个国家的发展进步。这种思想启发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坚持“示范原则”,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和感染受教育者,以促进其思想品德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以身作则,是使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强大道义力量的重要因素。

(二)注重因材施教

作为一位教育家,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非常注重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他曾注意到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于是指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幼,任者静。” 他的弟子中,颜回好仁,子路好勇,子贡好商,冉求好政。孔子根据其不同的兴趣爱好分别设立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使他们的特长都得到充分发挥。正如朱熹所言:“孔子教人,各因其才。”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启迪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层次原则”。层次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从实际出发,承认差异,根据教育对象不同的思想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分层次进行教育。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将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會阶层不断分化,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更加趋于多样化。所有这些都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客观上存在着复杂的层次性,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分层次进行,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社会生活越复杂,社会发展越快,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就会越突出,就越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坚持层次性原则。

(三)注重启发式教育。

《论语》中有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即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他告诉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坚持“主体原则”。主体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行为准则。”

主体原则要求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着力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培养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其意是说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具有主体意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后,他们就可以通过自我教育而自我发展,达到教育目标。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原则的核心内涵。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邵宝龙.全球化语境下的儒学价值与现代践行[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38.

[4].杜维明.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唐凯麟,曹刚.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7].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李曼.浅谈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教育理论思想 篇12

一、湛若水教育心理思想的基本观点

湛若水一生以“兴学育贤为己任”, 弟子遍布全国各地, 在长期的治学、授学实践过程中, 他形成了自己的教育心理思想。其教育心理思想的基本观点有性善论、学知论、知行并进论、随处体认天理。

古人认为, 人性观是教育观的基石, 从表象来看, 人是受教育的对象, 从内涵上说, 人性才是教育的直接改造对象, 因此, 许多古代教育家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对人性观的讨论也从未停止过。古人对人性的看法, 有性善、性恶、非善非恶三种, 其中性善论自儒学建立后就位居正统。湛若水肯定了古人关于“性善”的观点, 并对其进行了创新性继承, 湛若水认为:心与性是一体的, 脱离心谈性是没有道理的。人性分“初心”、“习心”两种, 前者是良心所在, 后者是后天经验之心, 易受物欲蒙蔽, 教育可以让其从恶中解放出来。与前人单一的人性论方法相比, 湛若水的心性二分法阐述了教育在认清自身本质中的作用, 为教育的存在提供了可能。人的知识是先天而来还是后天造就, 是一个争议了几千年的问题, 生知还是学知是争论的焦点。湛若水是学知论的拥护者, 他说:“即使是像孔子这样的圣贤, 尚且努力求知, 众人没有理由不去力求致知”。关于如何致知, 湛若水有着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知、行并进是学习的基本原则, 治学是学习、认知的统一过程, 知、行如目视足履, 不可离, 不可混;而知行并进的方法为体认天理而涵养之, “体认天理”也就是对客观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尊重, 这是对知识本质洞悉和把握的基础, “涵养之”即个体通过学习, 对客观事物的表征和特征认识的结果, 包括知识的吸收、研磨、过滤、重组, 随时随地进行, 功效相当显著。“随处体认天理”是湛若水教育心理思想的根本宗旨, 更是他独善其身、修身养性的原则和方法。他的这一思想理念深受陈献章“静坐以养其善端”思想的影响, 湛若水认为, 随处体认天理, 必能使“物理”和“圣训”熟练于心。湛若水的这一思想理念突出了“心”的认知功能, 将治学视为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最终实现“学有大成”的目的, 带有处处皆学问、万事皆为师的特点, 受到了时人的赞赏。就连陈献章也对他赞不绝口, 说:“如此一来, 何愁不到古人佳处。”[1]126

二、湛若水学习心理思想研究

湛若水认为学习在个人成长过程中不但可以起到破愚去弊、变化气质、提高个体心理修养的作用, 还可以警发良知, 让人明辨是非。在他看来, 虽人性本善, 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 人心易受到物欲的蒙蔽, 且当知识不够完备的时候容易形成一定的偏见, 而学习就是一个破愚去弊的过程, 它不但能开发人的潜能, 还能提高人辨别是非的能力, 并使人通过道德的修养, “见大而心泰, 气正而凛然”。湛若水对学习的认识不止于此, 其学习心理思想涵盖了学习过程、学习心理、治学因素、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详尽而又全面。湛若水坚信, 学习不是一触而就的, 立志是学习的根本,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学习的五大阶段, 更是一个缺一不可的过程。关于学习心理状态, 湛若水也有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 虚心的学前心理、唯恐失之的学中心理、乐学的治学结果, 才是最佳的学习心理。究其原因, 虚心有利于学者洞见本体, 最易让学问取代、填充“无志”的心境;唯恐失之、患得患失的求学心理最易让人勤学不怠, 奋发进取, 最终有“日新之功”;乐学不但可以让人保持自学的好习惯, 还是能保证知识长久的动力, 人只有达到“乐学”的学习状态时, 知识才会成为自己的东西。湛若水学习心理思想有诸多值得学习之处, 至今, 张弛有道的学习方法仍是素质教育强调的重点[2]37。

三、湛若水德育心理思想之研究

作为一代鸿儒和朝野重臣, 湛若水对道德格外重视, 他坚信道德在社会管理和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对古人“知、情、意、行”于一体的道德教育模式极其赞同。他自己在授学过程中也时刻不忘道德教诲, 他说:“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的外化形式, 是一个人修养水平的真实反映, 德育不但可以对道德行为作出指引, 还可以对智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他坚持德育应与智育齐头并进, 两者不是对立的, 也没有轻重之分, 就好比一辆车的两个轮子, 缺一则无法前进。在此基础上, 他总结出了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即自省、行为效仿、签恶、改过迁善、诚敬存养、积累、慎独。自省是历代学者修心养性的重要方法, 湛若水认为, 治学者要想提高自我修养, 必须不断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并通过心灵的对话来纠正、督导自己。行为效仿古已有之, 以道德高尚的人为镜子, 是端正己身的良好手段, 湛若水提倡教师通过道德修养和学术钻研, 为学生树立知识和道德学习的榜样。签恶, 即用反面教材来对自己进行鞭策的行为修养方式, 反面教材的消极后果, 可以刺激人的潜意识, 使人具备面对道德挑战的勇气。湛若水对改过迁善的重视在《湛甘泉集》中得到了体现, 他在书中写道:改过迁善, 进德之基也。他自己也始终坚信善恶就在缘起缘灭之间, 有过能改, 诚敬存养, 善莫大焉。德育与智育一样, 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积累微小以至高大”的学习, 在德育与智育中同样可行。慎独, 即个人独处时, 也能用道德理念约束自己, 这是古人常用的道德修养方式, 在湛若水这里, 他赋予了它新的含义。毫无疑问, 湛若水的德育心理更加强调修道者的主体精神及德育多方式[2]38。

四、湛若水教师教学心理思想

人们很早就认识到, 师生关系、教师学识与教学质量的直接关系。长期从事教学实践的湛若水对这一点也非常明了, 他对教师教学心理思想的研究就以教师学识、作用为核心。湛若水认为, 教师作用有宏观、微观之分, 师儒平天下、成人之德业、定偏养正是教师宏观作用的体现。他在《圣学格物通》中写道:今日的天下与古人的天下并无分别, 今日人心与古代人心也相差无几, 但是人才的多寡为何如此悬殊呢?是教学荒废不兴的原因啊。为师之道以劝人向善为根本, 有志于当世者, 应以确立为师之道为当务之急。可见, 湛若水赋予教师职位极高的荣誉和教习风化的社会责任, 这也是他官居极品仍不忘教学之事的主要原因, 他一生创建了近40所书院, 毫无疑问, 他始终把自己看成师道理念的积极践行者。在湛若水看来, 教师不但可以传道、授业、解惑, 能帮助人“修德进业”, 还能成人之德业, 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因此, 他说:“无论天子、圣贤, 还是庶民, 离开师友的帮助能成其德业者少之又少, 正因为教师可以‘开君之聪明, 养君之德行’, 所以, 连尧舜、孔夫子那样的圣人都要向老师来学习。”湛若水用“订偏养正”来形容教师对学生的重要作用, 他说:“教师教学就像农夫种田一样, 都要除去杂草, 正其根本, 教师对学生的订偏养正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和良知的认识, 让学生归于中正。”至于教师的微观作用, 湛若水有以下认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 教师的正面作用有:对学生进行提醒、规劝和引导, 消除学生疑虑、制止学生的错误;采取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 挖掘学生潜能, 让学生通过不断的拔高进行有效的学习。教师的消极作用有:学识和修养不够, 难以帮助学生开展有效学习;不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难以做到因材施教, 误人子弟;管理失误, 一味呆板、娇惯、宽严失当只会让学生养成恶习, 对其今后的学习带来不良影响。至于教师如何将消极作用将至最低, 湛若水这样认为:教师要以培养人才、昌明风化、广大道德为目标, 本着实事求是、认真谨慎、教书育人的原则, 关心学生身体健康、日常生活, 不断提高学识和道德修养, 成为学生德行、道艺的榜样。湛若水自己就是自己教师思想的身体力行者, 他主持“天关书院”、白沙祠时, 设置了许多学田, 救济寒门学子, 树立了爱生如子的时代典范[3]7。

五、湛若水差异心理思想

湛若水因材施教思想的基础是其差异心理思想。湛若水坚信个体在认识风格、能力、人格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他以音乐为例, 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说:“同一个音乐, 有人从中感受到了忧愁, 有人听出了欢乐, 有人感觉音节舒缓, 有人感觉音节急迫, 究其原因, 是人们听音乐时的心理认知状态不同所造成的。”同样, 在教学中, 学生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参差不同, 兴趣和爱好也不尽相同, 教师只有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才是消除差异的最佳方法。湛若水的人格差异思想继承了孔子的人格三分法 (狂者、狷者、中行) , 与夫子不同的是, 湛若水对消除三者差异的途径诠释得更加详尽[3]11。

湛若水一生致力于教育教学, 不但在教学实践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教育心理思想上也是硕果累累。其关于学习、德育、教师心理的独到见解, 至今仍有积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摘要:儒家心学理论思想家湛若水, 是明代中叶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书法家。他以儒家心学理论为基础,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对人性、认知、实践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并行了系统的教育心理思想研究。

关键词:湛若水,教育心理,格物致知,学习心理

参考文献

[1]王丽.明代教育家湛若水教育理念研究[J].兰台世界, 2013 (15) .

[2]黎业明.湛若水与王阳明关于儒释道问题的论辩[J].学术研究, 2009 (6) .

上一篇:窃听事件下一篇:武运粳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