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社会学习论

2024-11-07

体育教学社会学习论(通用8篇)

体育教学社会学习论 篇1

第十八章 体育与社会现代化

本章要点现代社会,是一种以工业发展为标志,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它的主要特征是工业化、都市化、教育普及、科学技术高发展、组织管理科学化,和快速的通讯网络和交通运输的广泛使用。中国的现化是在外来条件的刺激下启动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生成的。体育运动可以从多方面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做出贡献。

第一节现代社会概述

一、现代化的观念

关于现代化的概念有两种说法最有代表性,一是强调人类与空间环境的协调,认为现代化是有系统地、持续不断地、有目标地运用人类的各种能力合理地控制人类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以达到人类的各种目的(J·W·Hall);另一种则侧重于人类与时间环境的和谐,认为现代化是科学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控制环境的知识空前增长,在历史中演进的制度不断改变其功能以求适应的一种过程(C.E.BLack)。把这两种观点结合起来,就可以全面地认识社会现代化的含义:传统社会利用不断增长的知识和能力改造自然、社会和人向现代(工业)文明社会转变的世界性历史进程①。

现代社会,是一种以工业发展为标志,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现代社会是相对传统社会而言的,也是从后者演变过来的。前者本章继承了后者积累起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中的积极成果,扬弃了后者保守、落后的形式和内容。因此,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演变,是巨大的进步和重要的转折,理应受到人们的欢迎。

二.现代社会的特征

(-)工业化

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生产力发展史上一个新飞跃的开端,由此一种崭新的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崛起,社会生产建立在发达的分工和协作的基础工。工业生产发展的机制走向完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充分发展,并取得优势地位,生产日益社会化,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国民生产产值每年至少以3(~4%以上的速度增长、由于科学技术的广泛采用,使用生命能源的比率由传统社会的95%以上,迅速下降到不足4%。国民财富持续增长,超过了人类社会的任何社会形态,同时世界被联结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现代工业文明甚至把最边缘、最孤立的国家。民族都挟卷进来。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转变是人类历史的一场真正全球性的社会大变革过程,是当代现代化运动的实质所在。

市场经济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工业化与发达的市场经济相互依 赖,市场经济从多方面促进了生产劳动力的高度专业化。

(二)城市化

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人口流向城镇,城镇人

1口在社会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上升。完成社会的城市化过程。对“城市化”概念的理解主要有两个方面:

(1)一个国家在一些城市居住区的人口进一步集聚。

(2)城市居住区的不断增加与扩建。

城市化是一个全球性历史性的现象,以资源分布以及一个社会所拥有的技术资源的分布为基础。如果国民从事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活动,那么一个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其总人口的比重就比较低,并且能保持稳定;随着工业化的出现,城市人口就会快速增长,并超过原来占总人口的比重。随着服务性行业的迅速发展,形成了人口向城市集聚的居住体系。1800年后,世界人口约为 9.06亿,其中大约2.17亿人生活在拥有2万人口规模以上的城市中,大约2%的人生活在拥有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中。1850年世界城市人口大约增长30%,拥有2万人口规模以上城市比重增长13.2%,大城市的人口比重增长76%。100年后,世界人口增长了50%,拥有2万人口规模以上城市比重增长240%,大城市的人口比重增长254%。与此同时,城市化在世界各地出现了差异。城市化过程中,农业人口日趋减少,一方面为城市社会大生产提供了劳动力,另一方面造成了大量\口的社会流动,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瓦解了,业缘关系增进了。不同地域的主会成员相互交往、相互学习,使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充满生机和创造力。在我回城市化的比率一直很低,不仅大大低于现代化的国际标准,也低于世界城市化内平均水平,这是我国走向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城市化倾向的发展,给体育运动的社会化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我国未来的城市化过程将给体育运动向发展带来极大的机遇。

(三)教育普及

工业化生产、高技术的广泛应用,要求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全社会和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普遍提高,人们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包括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也大大提高,体育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加强。(我国高校的扩展1999年开始高等教育由精英到大众教育)

(四)科学技术高度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发现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科学技术的影响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社会管理、日常生活、文化与心理、自然环境等,给整个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科学技术在体育领域的渗透,使体育科学化成为现代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

(五)组织管理科学化

社会组织分工日趋严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大大提高管理效率。体育组织成为社会上的重要群众团体,促进了人际关系的调适,加强了社会的一体化趋。

(六)通讯网络和交通运输的广泛使用

由于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广泛运用,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距离缩短,交往越来越密切,打破了传统社会闭关自守的状态,促进了地区之间、国家之

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触和相互交流,推动了整个人类的发展。于是;国际大型竞技体育比赛有了可能,并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

三、社会现代化的标准

美国社会学家、著名的现代化研究专家之一英格尔斯在20世纪70年代曾是出了现代化社会的10项指标,是:2实现现代化的标准有哪些项目?

(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000美元以上。

(2)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不超过12%至15%。

(3)服务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超过45%。

(4)非农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超过70%。

(5)西文化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超过肥80%。

(6)青年适龄年龄组中上大学的人数比例超过10%至15%。

(7)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50%。

(8)平均每个公民一生负担的人口在1000人以下。

(9)平均预期寿命在70岁以上。

(10)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1‰此以下。

我国学者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参照国际标准提出了我国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l)平均预期寿命在70岁以上。

(2)平均每个公民一生负担的人口在700人以下。

(3)有文化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超过85%O

(4)每3个人拥有一份报纸。

(5)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60%。

(6)青年适龄年龄组中上大学的人数比例超过 45%O

(7)农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超过70%,服务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超过 45%O

(8)人均居住面积在20 m‘以上;人均每日营养摄入为:热量 113kJ,蛋白质80 g,脂肪75 g。

第二节中国现代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一项研究成果表明,我国现代化水平,根据10项指标综合计算,居世界第66位,比1993年的第73位、1994年的第69位、1995年的第67但分别上升了7位、3位和1位,属世界中等以下水平。1998年世界各国平均现代化指数为100 8%,中国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9个百分点。从主要指标看,中国有4项指标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有3项超过了现代化标准。平均620人有1名医生,高于1名医生服务1000人的现代化标准,居世界第29位;1990—1998年平均每年人口净增率为11%,略高于现代化标准,居世界第32位,反映了我国人口控制卓有成效;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1岁,居世界第44位;成人识字率为83%,超过了国际标准和世界平均月%的水平,居世界第56位。另有6项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有7项低于现代化标准。

第三产业占GNP的比重中国只有33%,居世界第109位。城市化水平也很低,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33%,距标准50%以上和世界平均46%也有较大距离,居世界第94位。我国非农产值占82%,非农就业人口仅占48%,均低于标准及世界平均水平,居世界第72位和第76位、大学生占适龄人口比例仅占4%,居世界第79位

第三节体育运动对社会现代化的贡献

在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体育所起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它既是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和标志,也是社会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

一、体育是现代教育的组成部分

体育在现代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培养全面、协调、完善发展现代人的重要手段。在未来社会,由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体力消耗越来越少,肌肉能量的付出越来越少,于是对体育的需求将越来越高,甚至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需要。因此,在教育中必须完成对少年儿童的生命教育、运动教育、健康教育、娱乐教育、余暇教育、社团教育,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成为身心健全发展的人。

二、体育维护了社会健康

在现代社会,城市人口高度密集,个人健康问题常常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相关联体育在调整社会的健康状况;减少和避免各种流行病、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全社会的健康水准,延长人口的预期寿命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三、体育参与了社会文化的建设

现代社会文化生活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余暇文化,无论是社区文化还是农村文化的建设都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社会文化是在人们的余暇时间进行的。余暇在很大程度上是文明赖以产生的基础、没有余暇将失去文化创新的很多机运,但决不是说有了余暇就有了文明,文明还与社会成员的消遣方式有关。余暇也可能给社会带来许多负面的文化,如奢侈、赌博、堕落。体育是社会文化建设的积极的组成部分,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而繁荣起来。它有利于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提高社会成员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四、体育推动了城市建设的现代化

在都市化的过程中,大型体育场馆设施,常常可以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竞技体育的各种比赛,需要在体育设施内进行。高级别的比赛,则需要有现代化水准较高的体育场馆、交通通讯、旅游饭店做物质保证。由于体育建筑的社会容量大,国际影响大,占地面积大,建筑风格新,因此,体育建筑的造型、色彩、功能,常常作为一种文化影响着社会心理。许多城市的管理者都十分注重大型运动会对城市建设的促进作用。争办运动会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心理。事实上,大型的全国运动会、洲际运动会、奥运会等,已经成了主办城市推动

市政建设、公共事业发展的一个动力。

五、体育推动高科技的发展

竞技体育的竞争性强,促使现代高科技在体育领域中的广泛运用。竞技体育的竞赛活动已经成为高科技的竞争,因此推动了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当前,电子计算机、材料力学、生物工程、体育建筑、邮电通讯等科学技术学科正在迅速进入体育领域,此外,决策学、运筹学、管理学、预测学、统计学等软科学和数学也被体育界大量运用。特别在举办国际大型运动会时,这些学科常常是率先得到应用。

思考题

1什么是现代化?

2实现现代化的标准有哪些项目?

3体育运动对社会现代化可以作出什么贡献?

体育教学社会学习论 篇2

体育科学包括人体科学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和运动技术学科3个部分。[5]体育院系的课程开设也基本按照这3个学科进行。由于每个学科分属于不同的学科性质,其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基本属性尚未统一、理论体系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在《指导纲要》的情况下完成体育人文社会学科课程目标,对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地方师范院校而言尤为重要。

1对《指导纲要》的思考

1 . 1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脱离

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目标是对受教育者在学习体育人文社会学类相关课程之后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根据《指导纲要》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目标的表述为:“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提高体育人文素养,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4]人才培养目标回答的是对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社会角色以及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素质的根本性问题。根据国家对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3]

课程是现代教育的核心,集中体现了一定社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是组织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6]《指导纲要》中规定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类主干课程有: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体育教学论。根据各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如果把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教学论指向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学校教育、教学”、体育社会学指向“社会体育指导”的话,那么人才培养目标中的“训练与竞赛、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所涉及到的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体育科研方法以及体育管理学也应能成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体育人文社会学类主干课程设立的标准与依据还较为模糊,不能很好地完成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 . 2教材选用参差不一, 教学内容陈旧、重复

教材是向学习者提供知识和技能的材料,狭义的教材也即教科书。它是以直线式或者螺旋式的排列方式对相关学科基本内容及原理直接呈献给学习者。教材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基础性作用。[7]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类教材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薄到繁荣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之前,翻译和学习苏联的《体育原理》《体育概论》等教科书被认为是最早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类教材。随着教育主管部分对于教材建设的重视以及体育学科的不断壮大发展,尤其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科作为二级学科进入到体育科学之中,在近短短20年的时间里,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类教材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种教材的跨越式发展难免出现一些问题。

其一,教材选用参差不齐。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材选用流程是:任课教师根据自身的经验把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等相关信息以院(系)为单位报送给学校教材科,然后由教材科统一采购,发放给学生。由于现在教材选择余地较大,高等教育出版社不再是教材选择的唯一出版社,同一教材可能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版本,上课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和喜好来选择教材。甚至出现用任课教师“自产自销”的教材。为评职称所编写的“学术著作”其学术水平、学术价值当然有待商榷。

其二,教材内容陈旧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类教材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体育人文社会学是人文学和社会学与体育学的交叉学科。其知识更新周期较之于其他自然学科本身就要短。《指导纲要》对选编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中明确规定:“从时代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当代的学术成果与实践经验,并能结合我国体育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吸收解决现实问题的新理论和新方法。”[4]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所选用的教材大都是在近10年前出版的,如杨文轩、杨霆主编的《体育概论》2005年7月出版;潘绍伟、于可红主编的《学校体育学》2005年7月第一版,2008年第二版;田麦久主编的《运动训练学》2000年第一版,2006年第二版。第二版只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修修补补,甚至还不如第一版。潘绍伟、于可红主编的《学校体育学》第二版较之于第一版在某些章节上进行了删补,增加第六章体育教学,但是增加的体育教学中的内容与《体育教学论》完全重复。体育人文社会学类主干课程教材的编写都是由各院校专家分别对具体章节进行撰写,最后由主编统一校对合并。这样难免出现各章节逻辑层次的脱节。田麦久主编的《运动训练学》在第14章项群理论中提出了项群理论的新发展,但是在其他各章节中出现新旧理论同时出现的情况。教材内容的重复还体现在不同体育人文社会学类主干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重复,如前面提到的《学校体育学》与《体育教学论》之间内容的重复、《体育学概论》与《体育社会学》内容的重复等。

1 . 3教学基本要求空洞乏力

体育院系学生理论课教学效果差已是不争之事实。对于知识抽象、操作性不强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来说,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一直是教学关注的重点问题。虽然现象出现由来已久,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一套切实可行的有效办法。试问一节课当中有多大比例的学生在听课,做笔记。有多大比例的学生处于隐形逃课的状态。只怕是那些体育人文社会学课程教学的老师最有发言权。难以想象如果不是在学分制的前提下,有多少学生可以自愿到教室来听课。学分是体育人文社会学课程教师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在“强卖强买”的现实面前,《指导纲要》中所规定的“知识掌握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集合”“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有机结合”“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等教学基本要求显得那么空洞无力。

1 . 4学习评价名不副实

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的学习评价是在完成具体相关课程学习之后,对学生掌握该类课程的整体情况而进行的价值判断活动。它是检验学生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常见、有效手段,与学生的学分直接挂钩。《指导纲要》中规定,“要注重基本知识和方法的评价,又要重视学习态度与能力的评价”。在学科知识传授断裂的前提下,地方师范院校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倾向于学习态度(上课出勤率)上面来,至于学科知识无非是在考试之前给学生划一划考试的重点。学生也心领神会地淡漠学习过程,而重视重点的突击。至于评价的主体,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更是无从谈起。学习评价丧失评价的真正意义,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学习的主要症结之一。

1 . 5教学基本条件难以满足

对于师资力量而言,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是教师队伍的主力,而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硕士生现如今均较难进入到高校从事教学工作,一个体育人文社会学课程任课教师同时身兼好几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疲于在各门丧失活力与热情的教学中,其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多媒体教学在一些条件有限的地方师范院校配备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在缺少师资力量与条件的前提下,“创编网络教学课件”更是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任务。而要成立体育人文社会学实验室,配套体育人文社会学各门课程相关的试验设备,恐怕在很多重点师范大学里都较为少见。

2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2 . 1以课程群的观点改革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教学内容

《指导纲要》所规定的5门主干课程,过于强调课程本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期望学生学习相关课程之后是一套线性结构的知识体系,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宏观把握。对于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外在的相关性以及内在的逻辑性,把相关课程组成课程群,以便在统一框架统领之下,规划、互补各门课程,形成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教学体系。

2 . 2积极倡导多媒体教学

实践研究证明,多媒体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充教学内容容量、提高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采取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灌输—接受式”教学方式是不理想的。多媒体集声音、图像、动画等于一身,为“枯燥、乏味”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教学内容添加了“生气”。

2 . 3提倡“小班化”教学

目前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教学形式一般采取大班化教学,一个教学班好几个专业班做组成,人数少则40~50人,多则上百人。一个任课教师既要上课又要管理近百人的课堂纪律,其教学难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实践表明,实施“小班化”教学,对规避学生隐形逃课、体现学生之间的“帮、带”作用、提高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

2 . 4严格规范考核环节

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对重点、难点知识深入讲解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基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在平时积累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而不是考试之前临时抱佛脚。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教学在地方师范院校实施困境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发现《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指导纲要》在地方师范院校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脱离;教材选用参差不一,教学内容陈旧、重复;教学基本要求空洞乏力;学习评价名不副实;教学基本条件难以满足5个基本问题,并提出相应4条建议。为体育人文社会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体育教学的社会学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体育教学 社会学问题

[作者简介]詹永顺(1965- ),男,陕西咸阳人,陕西科技大学体育部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和体育研究。(陕西 西安 710021)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7-0101-03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一种科学理论,课堂教学应有三种学科基础,即教学认识论、教学心理学和教学社会学,他们分别反映课堂教学的哲学层面、心理学层面和社会学层面。对体育教学这种特殊“社群活动”的研究离不开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可充分挖掘体育教学的历史性和社会文化意义,探讨“蕴含于强势集团对知识的选择和组织中的假设”,为体育教学理论全面反映课堂教学的客观规律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学科基础。尽管我国学者很早就注意到了社会学分析视角对体育教学研究的启发意义,并进行了一些规范和实证研究,其中以对体育学习群体的研究为代表,然而这些研究并未对体育教学中隐藏的深层次社会学问题予以关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体育教学理论实际上是残缺不全的。笔者认为,我国体育教学的社会学研究之所以落后,一方面在于人们尚未真正认识到体育教学社会学机制研究的价值,另一方面在于我们对“社会学研究视角”尚未充分了解。只有确立了“独特”的视角,才可能为考察体育教学提供新的思维向度。

二、体育教学的社会学研究的必要性

对当代体育教学实践的批判和重建同样离不开社会学的研究视角。然而,科学主义(或科学功能主义)的思想却在以往体育教学实践中占据统治地位。人们通常把身体(body)当做了肉体(flesh),无视客观身体与主观身体的区分,这无疑是对身体的降格。在体育教学领域,长期以来,体育教学研究以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生理与心理效益为己任,而忽视了课程所蕴含的社会性质。在某种意义上,泰勒法则指导下“投入产出”式的教学研究并未真正深入到体育教学本身,体育教学仍然是个“黑箱”。

体育教学的社会学研究不但能够丰富体育教学理论,也是我国体育社会学学科自主性建设的需要。伴随功能主义理论的盛行,早期英美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体制是否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学校体育被认为是传承民主社会竞争精神和价值标准的重要工具。然而仅仅研究体育对未成年人的社会化作用是远远不够的。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对体育与身体活动的社会学研究理论日趋成熟,研究者开始自觉地以批判的眼光来审视体育活动。冲突论、符号互动论、现象学社会学、后现代主义以及批判社会学的研究取向、研究方法及其概念和观点逐渐引入到体育教学的社会学研究。其重要体现就是对体育教学中不平等、权力、精英主义(Elitism)的重视。研究者开始从研究体育的机械功能转向社会功能,探讨体育教学的内在冲突、不同参与者的体验以及社会权力在体育课堂中的体现,以期深刻洞察体育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的局限性。然而我国的体育社会学学者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竞技体育和大众健身领域,却忽视了体育教学为学生所构建的具有真正意义的生活世界。

因此,深入制度化的体育教学,揭示其丰富多彩的一面,了解其中的社会化、分化与社会选择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三、体育教学的社会学分析视角的可能性——体育教学的社会性

所谓分析视角,是指由某一门学科本身所固有,基本范畴和规范构成的整理和构建研究资料的基本范畴和范式。作为受特定理论观点影响的独特视点,社会学可解释体育教学的社会学层面。它之所以可能,在于体育教学的“社会性”。在社会学理论中,“社会性”这一概念并不局限于“宏观社会层面”,同时也涵及“社会群体”层面。因此,体育教学的社会性可表现为两个方面。

1.宏观上,作为社会结构功能单元,体育教学受制于一定的社会背景并具有特定的社会功能。因此,体育中的社会问题只能用社会学来解释。我们必须把体育教学放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进行考察。借用米尔斯的术语,我们称之为“社会学想象力”,即跳出自己的范围,专心致志地认识社会依存关系,认识历史变革动力。体育教学只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但意识不等于目的合理性行动,迫于社会造成的学业压力或因条件设施造成的学生体质下降的责任不应归咎于体育教学。

2.微观上,我们必须关注体育教学本身特殊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体育是社会的缩影,课堂是小小的社会”,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考察体育教学组织过程、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诸多教学组成要素的社会学意义。社会历史性的审视也许能获得体育教学的上位解释,但只有对体育教学情景、师生互动的微观阐释或者把宏观问题变为微观问题(微观转变策略)才能廓清体育教学的意义构建过程。具体来说,微观的体育教学的社会性可在以下问题中得到体现:体育教学中学生以何种方式进行社会化?何种社会价值被内化?体育在何种程度上屈从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压力?体育教学有无自主性?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重点考察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学生的行动是如何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决定和被决定的。

四、体育教学的社会学分析视角的现实可行性

上面我们从理论上考察了体育教学社会学审视的可能性,作为一种以具体身体活动为行为基础构建的实践事实,体育教学中实存的社会问题是体育教学社会学分析视角可行的现实基础。现实社会问题的凸显即是理论上“社会性”的具体展开。社会学可充分展开这种“社会性”。社会学视角下的体育教学可作为一种“具有一定文化特性的一群特定社会角色按照一定模式展开其社会行为的过程”。体育教学过程本身、体育教学与其他社会活动之间在本质上都存在各种冲突和矛盾。

1.体育教学中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教育机会均等是社会公平与教育基本理念对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是教育活动社会学分析的重要内容。这是一种机会均等,而非结果均等。“起点均等”是教育机会均等的前提,现实体育教学中却呈现种种不平等。人们总是习惯于忽视社会不平等的广度。与竞技运动中的种族、阶级与性别不平等一样,不平等同样对传统体育教学构成挑战。尽管我们很难离析出体育教学中的不平等这一社会学变量所带来的具体后果,但却不能否认组成教育机会不均的种种因素(变量)相互结合、累聚所造成的蔚为壮观的学业成功差异及其所引起的缓慢而深刻的社会结构变化。

首先是由阶层差异造成的体育机会不均等,主要是指在经济和文化上造成的阶层差异。科尔曼报告指出,学生的社会经济背景是预测学业成就的最重要因素。个人体育运动参与情况同样受到所属社会阶层的有利影响。在美国,不同阶级成员往往爱好不同的体育运动,而且这种爱好代代相传。黑人所从事的更多是需要勇猛、体力甚至充满暴力倾向的体育比赛。对我国优秀运动员的调查“也与通常认为的运动员多来自工薪阶层的看法相违背”。体育教学中同样存在这种不平等。社会处境不良学生很难同高文化或经济阶层子女享有同等体育资源。农村学生很难像城市孩子一样拥有各类体育设施。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孩子往往表现了对体育更浓厚的兴趣,高收入家庭或较高文化阶层的子女在体育教学中更容易接受运动技能,因为他们从小就受到运动文化的熏陶。

这实际上体现了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通过教育,社会地位、文化和职业得到了再分配,原有社会阶层不断得到补充和再生,社会身份得以传承。教学成了再生产社会阶级结构不公正的手段之一。体育课可以“将学生细致地等级化”。当今社会,体育则似乎成了某种“身份的象征”,成了一种“贵族文化”。从隐性课程的角度讲,这实际上是一种文化霸权(Culture hegemony)在体育课程中的体现。低文化阶层的孩子在某种程度上确是一种“文化剥夺者”,因为他们不可能像其他孩子一样从小接受更广泛的课程知识。

其次,生理差异与体育教学中的教育机会不均。我们把身体残疾、体型特殊(如偏胖)、协调性极差等在体育教学中不能完成正常体育学习任务的孩子称为体育学习困难者。运动文化教育讲求客观时空平等,这部分孩子却只能感受到心理和情感上的不平等。我们不排斥文化运动的教育价值,然而这种以竞技项目为基本手段的体育教学确实使学习体育困难孩子不可能与正常孩子享有同等的体育资源。这些“内隐的淘汰者们”的体育学习经历常常充满酸涩。美国学者Ennis形象地把体育学习困难孩子比喻为“矿井中的金丝雀”。

日常体育教学中充斥的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竞争。社会学需要考虑的是:这种非平等的竞争是否有存在的意义?是否孩子竞争性的培养必然以体育学习困难者的失败为代价?英国教育家梯尔登认为:“为受教育而竞争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它是一种逻辑上不可转移又可以无限重复的获得。”他认为,学习活动中的竞争本质上都是人为的,其外力是社会。因此,学校中的不平等不是必需的、结构性的,不是一个“为此而存在的”学校运作的产物。

2.性别角色社会化与体育教学。功能主义理论认为,性别是社会历史的,性别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的形成只能是一种社会化过程。体育教学因其独特的对性别角色认同和性别角色行为的强化成为性别刻板印象形成的强有力手段。“身体是人灵魂的最好图画”。身体自我知觉是性别角色形成的重要方面,即所谓“身体自我”。身体体现(embodyment)是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前沿课题。教学内容的分化中,人们总是努力根据学生可能的未来培养其适合成人的性别角色技能。教育内容本身就是学生未来的社会角色的具体演绎,对学生成人之后的社会预期左右着真实的体育课程。在体育教材内容的选取上,项目选择除了一些男女都可参加的健身手段外,其余更多是一些强调速度、力量或对抗的竞技类项目,而强调姿势是否优美的活动手段很少。作为一种“动”的教育,体育与传统女性温良贤静的形象相悖。社会互动论对体育教学情景构建的考察也给我们同样的启示。师生互动中,男生往往受到体育教师更多的关注,得到更多的言语和行动支持,而女生往往是体育教学的配角。课堂教学比赛中,她们更多时候是拉拉队员,而非场上队员。这些能够表达一定社会意义的符号语言所提供的有形或无形支援更加强化了传统的性别角色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体育的确是一种性别歧视严重的社会活动,它具有某种“性别属性”,这体现了体育教学中另一种形式的不平等。

依结构功能理论,体育教学应该继续维护这种性别刻板印象或男性主义(masculine),因为这种性别认同迎合社会需要。而冲突理论或社会批判理论却要求我们勇敢地向传统性别刻板印象提出挑战,体育教学因其自身的独特属性完全可以成为最有力的武器。体育教学何去何从?解答这一问题的前提是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是否值得存在?传统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使许多个性强悍、才华卓绝的女子扼制在这一刻板规范中;而男人却承受了过多的责任和压力。然而,消除男女性别差异却意味着文化复杂性的随即消失,社会可能会为此付出更大代价。或许男女平等只是一种权利而非一种结果。女性有权利自己作出选择,社会需要做的只是给女性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体育教学也是如此。

3.教师权威与体育教学中的问题行为。根据现代社会学理论,班级是一种社会组织,体育课堂中的矛盾与冲突是自然的和不可避免的。课堂规则失范就会造成问题行为。教育与心理学家林格伦把课堂中的问题行为定义为“任何一种引起麻烦的行为”。体育教学中总有部分学生为吸引大家注意喜欢创造课堂戏剧或表现玩世不恭。

教师权威理论对纠正体育教学中学生问题行为具有重要启发意义。权威属于一种合法的上下从属关系所赋予的要求他人服从的可能性。马克思·韦伯依来源将权威分为三种:(1)传统权威(traditional authority)。因为教师是社会文化的继承者,传统的尊师重道观念赋予了教师的传统权威。(2)感召权威(charismatic authority)。这类权威来自神圣的人格吸引力。(3)法理权威(legal-rational authority)。这是一种根据行政科层化体制或正式规章法令的规定,在其位者为谋其政而被赋予的应有权威。教师兼有这三种权威。我们也可以看出,教师权威是社会赋予的,其渊源于外部社会体制。控制是教师行为的社会学本质,而服从是学生课堂行为社会属性的一种“暗默”的制度规定。教师权威控制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制度化的“统治—从属关系”。

以刚性手段维护自己权威、预防和控制问题行为是许多体育教师喜欢的维护课堂秩序的方式。在这种权威型问题行为矫正模式中,体育教师通过规范性手段控制学生。主要表现是教师的一些狭隘规定,这些规定涉及运动场所、活动时间和器材使用等。传统权威和法理权威思想指导下的体育教师注意学生的正式交往,而严格控制学生的非正式交往。也有学者指出,“权威控制下的体育教学是一个富有压迫色彩的小世界,它以牺牲学生主体性为代价”。但不能否认,只有高权威的体育教师才能获得较高的制度地位,尤其是对具有情景特殊性的体育课堂及其特殊对象——自控性较差的未成年学生。

五、结语

当从社会学视角观照体育教学时,我们发现一些很少被视为问题的现象或行为其实大有问题,一些问题的解决则可另辟思路。社会学就是要由有意义中发现事物的无意义,从无意义的事物中发现意义。问题恰恰在于基于社会学视角所尝试的体育教学改革往往都会与现行普遍做法迥然相异,甚至会使课堂教学的“外部形态”发生根本变化。体育教学“社会学模式”探索任重而道远。

我们似乎也在验证着这样一个社会学命题:人类的一切社会行为在为他(她)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使他(她)付出代价。分层教学以牺牲弱势群体为代价,体育教师的权威控制阻止着学生之间的非正式交往以换取课堂控制的高效性,对传统体育教学中性别刻板印象的挑战则是以牺牲人类文化的复杂性为代价,这使我们在作出新的选择时仍会在内部留下无穷的争论。

[参考文献]

[1]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方法的规则[M].胡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3](法)玛丽·杜里-柏拉,等.学校社会学[M].汪凌,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社会学教学大纲 篇4

使用教材: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教学参考用书:

1. 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2. [美]D·波普诺著:《社会学》(第10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

3. 童星主编:《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4. 宋林飞著:《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5. 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6. 北京大学社会学编写组编,《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出版。7. 孙立平主编:《社会学导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出版。8.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学》(第四版,中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出版。

9. 风笑天编著,《社会学导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年。

一、教学内容要求

社会学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之一,在此应通过规范的制度文本解读、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实现实用性和制度熟练运用的教学目标;同时,课堂讲授的重点在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点,以及难点和复杂问题的剖析,同时布置有针对性的复习思考题,使学生比较系统和准确地掌握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和制度实务;在课程讲授中,密切联系我国实际,作到在忠实于学科规范体系原貌的前提下,重点使学生对我国的现行社会学运行机制及其发展变化。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社会学课程是应用性、实践性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应通过规范的制度文本解读、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实现实用性和制度熟练运用的目标。一是系统的、有历史沿革的制度文本解读;二是社会学实施中的典型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达到启发式教学效果;三是社会实践和课程实践,使学生了解社会学理论与制度的结合点,了解其运行的基本程序。在讲解重点内容时,应结合我国社会学制度改革中引发的理论和实施难点,发动同学对我国目前社会学学术状况和改革对策的思考与讨论。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

三、对学生的要求

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并注意阅读有关社会学改革的最新动态,配合老师搞好课堂讨论,积极发言,并把学生在课堂的平时表现作为期末成绩评定的一部分,计为总分的30%。

四、课程的考核方式

本课程所采用的考核方法是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30%;卷面成绩占70%。

第一章 导 论

一、什么是社会学

1、学术界对社会学的定义

2、台湾学者龙冠海比较归纳

3、我们的定义

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三、社会学与常识

四、社会学的功能 思考:

实证主义社会学与人文主义社会学的区别?

第二章 社会学发展简史

一、社会学产生的背景

1.经济社会发展背景 2.社会思想背景 3.学术背景

二、社会学学科的发展阶段

1.社会学的创立或发端阶段

2、社会学的形成或经典阶段

3、广泛发展阶段(即是指当代社会学的发展)

三、创立和形成时期的社会学观点:

1、孔德的社会学观点

2、斯宾塞的社会学观点

3、迪尔凯姆的社会学观点

4、韦伯的社会学观点

5、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观点

四、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流派

1、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2、社会冲突论

3、社会交换理论

4、符号互动理论

五、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简况

1、发展阶段

2、中国社会学的薄弱环节

[思考题]

1、论述社会学产生的根源;

2、西方社会学创立、形成、发展阶段总体上的特点;

3、论述迪尔凯姆对社会学的贡献;

4、论述韦伯对社会学的贡献。

第三章

社 会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

一、社会的概念

1、语源含义

2、西方社会学界的认识 第一种:社会唯实论 第二种:社会唯名论

3、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两个基本观点

4、社会的定义

二、社会的特点

三、社会的构成要素

四、社会的功能

第二节

社会结构

一、社会结构

二、社会的类型

下面是两种普遍采用的划分社会的方法:

(一)“五阶段”划分法

(二)公社社会和社团社会

第三节

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

一、宏观——微观的视角

二、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角度

三、血缘、地缘、业缘的角度

第四节

社会运行

一、什么是社会运行

1、概念

2、基本类型

思 考 题

1、西方社会学界对社会的不同认识?

2、什么是社会结构?

3、公社社会和社团社会各自的特点?

第四章 文化

第一节

文化的涵义、特性与分类

一、什么是文化

1、涵义

2、文化与文明的区别:

二、文化的特性

三、文化的分类

1、主文化和亚文化

2、主文化和反文化

第二节

文化的结构

一、文化的构成要素

1、符号

2、价值观

3、规范

4、物质文化

二、文化的结构层次

(一)文化的内部结构

(二)文化的外部结构

第三节

文化分析

一、文化分析的理论视角

1、功能主义的视角:

2、冲突论视角:

3、生态学的视角:

二、文化评价的几种态度

1、文化中心主义

2、文化理性主义

3、文化相对主义:

第四节

文化的功能

思 考 题

1、文化与文明的区别。

2、文化的特性及分类。

3、文化的内部结构。

4、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社会化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含义

二、社会化的类型

1、初始社会化

2、预期社会化

3、发展社会化

4、逆向社会化

5、再社会化

三、社会化的意义

1、从个人角度分析:

2、从社会角度分析:

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一、个人生物基础

二、外界社会环境

1、家庭

2、学校

3、同龄群体

4、工作单位

5、大众传播媒介

第三节

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

一、关于社会化的若干理论

1、人格发展理论

(1)库利 的“镜中我 ”理论(2)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3)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4)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2、生命历程理论(略)

二、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

1、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2、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

3、代差

第四节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一、学习基本生活技能

二、学习基本社会规范

三、内化价值观念

四、培养社会角色

思考题

1、社会化的含义及类型。

2、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第六章 社会角色

第一节

社会角色的含义

(1)是社会地位的动态表现

(2)是一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3)对应与一系列角色期望(4)角色是社会关系的基础

第二节

社会角色的类型

一、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二、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三、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四、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第三节

社会角色的扮演

一、角色认知

二、角色互动

三、角色扮演的前台与后台

四、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第四节

社会角色的失调

一、角色冲突

二、角色不清

三、角色中断

四、角色失败 思考题

社会角色的概念;

社会角色分类(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如何理解和处理社会角色冲突问题。

第七章

社会互动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含义及理论

一、含义

二、社会互动理论

1、符号互动论

2、戏剧理论(拟剧论)

3、社会交换论

4、本土方法论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类型

1、合作

2、竞争

3、冲突

4、暗示

5、交换

第三节

集合行为

一、集合行为的含义与特征

1、含义

2、特点

二、集合行为产生的原因或社会条件

三、几种典型的集合行为 思考题

1、什么是集合行为?

2、集合行为产生的原因或社会条件有哪些?

第八章

社会群体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群体

一、社会群体的定义

二、社会群体的特征

第二节 社会群体的结构

一、群体凝聚力

二、群体规范

三、群体规模

四、群体领导

五、群体决策

第三节

初级社会群体

一、含义

二、基本特征:

三、我国转型期的初级社会群体: 思考题

初级社会群体的含义与特征。什么是社会转型。

第九章 社会分层与流动

第一节

社会分层概述

一、含义

二、社会地位

三、社会分层的社会作用

1、积极作用

2、消极作用

第二节

社会分层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

二、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理论

第三节

社会分层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分层的方法与标准

1、方法

2、分层标准

二、当前研究的若干问题

1、中间阶层的走向问题;

2、弱势群体问题;

3、社会精英的构成问题、阶层与阶级概念的关系问题 第四节

我国的阶级阶层状况

一、主要研究成果

二、分层的标准

第五节

社会流动

一、含义

二、类型

三、合理社会流动及其意义

1、什么是合理流动:

2、合理流动的重要意义:

1、什么是社会分层?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的主要内容?

2、试从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角度分析当前中国农民工现象(利、弊)。第十章 社 区

第一节

社区概述

一、社区的含义

二、社区的构成要素

三、社区的分类

第二节

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

一、社区发展

二、社区建设

第三节

虚拟社区

一、含义

二、特征

三、与实在社区的联系 思 考 题

1、什么是社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区别? 

2、谈谈如何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 

3、谈谈你家乡的社区建设举措。

第十一章

一、含

二、构成要素

三、特

四、分

(朱力:《社会问题概论》)

1、异常群体社会问题:

2、越轨群体社会问题:

3、弱势群体社会问题:

五、社会问题理论

1.迪尔凯姆的社会整合理论

2.奥格本的文化失调理论

3、社会解组论

4、价值冲突论

六、我国当前的主要社会问题

1、人口问题

2、贫富差距问题

3、犯罪问题

4、失业问题

社会问题13

1、社会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长期以来形成了多种理论流派。请介绍你所知道的几种理论流派及其主要观点。

2、什么是社会问题?试以我国当前存在的某一个具体社会问题为例,分析该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表现及解决措施。

第十二章

社会控制

第一节

社会控制

一、含义

二、特征

1、普遍性

2、阶级性

3、强制性

三、分类

1、积极性控制与消极性控制(根据控制的手段)

2、硬控制与软控制(根据是否使用强制手段)

3、内在控制与外在控制(根据控制是否依靠外部力量)

四、社会控制手段

1、习俗

2、道德

3、宗教

4、纪律

5、法律

6、社会舆论

第二节

社会越轨

一、含义及分类

二、社会越轨的特征——相对性

三、产生原因(理论解释)

1、生物学解释

2、心理学解释

3、社会学解释

思 考 题

1、什么是社会控制和社会越轨? 

2、社会越轨的相对性。

3、社会越轨的理论解释(文化传递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什么青少年犯罪率越来越高,如何进行社会控制?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第一节 社会变迁

一、社会变迁的含义

二、社会变迁的类型

(1)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2)进步的变迁与倒退的变迁;(3)进化的变迁与革命的变迁;(4)自发的变迁与有计划的变迁。

三、社会变迁的原因

1、自然环境

2、人口

3、发明和发现

4、非物质文化

5、文化传播

6、思想观念与主观努力

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

一、社会现代化的含义

二、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

三、不同国家的现代化类型

四、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点

五、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1、中国现代化的历程

(1)初始阶段,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辛亥革命)(2)权威危机阶段,1911年辛亥革命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3)现代化发展阶段,1949年到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4)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至今

思考题

1、什么叫社会变迁?社会变迁都有哪些类型?

2、什么是社会现代化?它的基本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3、简述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经济社会学教学大纲 篇5

经济社会学 Economic Sociology 课程编号:12600205j 适用专业:社会工作 总学时数:48学时

总学分:

3学分 大纲主撰人:马永方

内 容 简 介

经济社会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已经成为国内各界人士所关注的显学,当今许多国家的社会学系都为本科生开设了经济社会学课程。本课程分别论述了什么是经济社会学、从经济社会学到新经济社会学、经济行为、交换行为、消费行为、经济制度、企业与产业组织、劳动力市场、社会资本、文化·网络与经济等内容。

教 学 大 纲

一、课堂讲授部分:48学时

(一)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

6学时 第一章

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渊源

一、经济学家的经济社会学思想

二、社会学家的经济社会学思想

三、经济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历程 第二章 经济社会学及其研究

一、经济社会学的概念

二、当代美国经济社会学

三、当代欧洲经济社会学

四、中国经济社会学恢复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探讨作为一门学科的经济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经济社会学发展的历史、研究对象、体系,掌握经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本章重点和难点:经济社会学的概念、当代美国经济社会学、中国经济社会学

主要内容:经济社会学的定义、发展历程;经济社会学的渊源流变;经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体系和方法。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课堂理论讲授 思考题:

1.试析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经济社会学思想的异同。

2.试比较分析经济学、社会学和经济社会学三者理论体系的异同和关系。3.试述经济社会学发展史上的三起三落。第三章

理性选择与经济生活

4学时 第一节 理性选择范式的源流

第二节

理性选择范式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拓展 第三节

经济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 第四节

理性选择理论面临的挑战

教学目的和要求:作为经济社会学的最新发展,理性选择既是经济社会学这一领域长期学术积累的结果,同时也是学科交叉、互动和融合的结果。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经济社会学从“旧”到“新”的学术发展脉络,掌握新经济社会学的研究主题及其地域特征,把握新经济社会学的发展动向。

本章重点和难点:经济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主要内容:理性选择理论范式和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拓展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课堂理论讲授 思考题:

1.简述经济学理性选择理论的发展。2.简述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的发展。3.如何评价理性选择理论。第四章 社会资本

6学时 第一节

社会资本研究概况 第二节

社会资本的定义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分类 第四节 有代表性的社会资本研究 第五节

对社会资本理论的批评

教学目的和要求:社会资本是经济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本章主要讨论新经济社会学对经济行动的研究。本章对经济学资本概念与社会学有关人们的社会资本的观点进行了比较,并对经济行动主体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理解经济社会学有关社会资本的基本研究。

本章重点和难点:社会资本理论及其意义;社会资本的分类; 主要内容:社会资本的研究和分类,社会资本的分析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课堂理论讲授 思考题:

1.简述不同研究视角的社会资本定义? 2.简述微观层面(个体层面)的有代表性的社会资本研究? 3.简述宏观层面(社区层面)有代表性的社会资本研究? 4.对普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进行评价。5.社会资本的主要理论观点是什么? 6;影响社会资本创造、保持和消亡的因素有哪些? 7.社会资本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定具有正面影响吗?为什么?

8.请自己设计一个小调查,对你所处的班级的社会资本进行测量。第五章

市场转型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4学时 第一节 市场转型的渊源 第二节 市场转型的社会学研究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在梳理有关市场转型的种种观点之后,着重介绍了市场转型在我国的特殊性,并分别从微观和宏观的层面探讨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市场转型。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市场转型基本理论,了解不同学科从不同视角对市场转型的不同阐释。教学重点和难点:市场转型的渊源及不同理论。思考题:1.什么是市场转型理论?

2.转型期中国社会分层的特点是什么?

3.简述文化视野的市场转型?

4.简述新制度主义视野下的市场转型研究?

第六章 交换及交换中的中介价值

6学时 第一节 不同学科视野下的交换行为 第二节 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 第三节 社会交换中的中介价值

本章重点和难点:市场交换的理论;交换行为的微宏观制约机制;礼品经济、搭便车行为的解释。主要内容:交换行为的含义和类型;交换中的理性和情感;社会学视野中的交换行为;交换行为与网络结构;礼品经济;搭便车行为。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课堂理论讲授 思考题:

1.更换的分类有哪些?具体含义是什么? 2.论述交换行为的微观制约机制。3.论述交换行为的宏观制约机制。

4.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一个交换行为的研究主题。第七章

消费行为

6学时 第一节 消费行为研究概述

一、消费行为的含义

二、作为社会行为的消费行为 第二节

参考群体与消费行为 第三节

家庭与消费行为 第四节

社会阶层与消费行为

一、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行为研究

二、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行为倾向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阐述经济社会学对消费行为的研究。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经济社会学有关消费行为的基本理论,了解不同学科从不同视角对消费行为的不同阐释。

本章重点和难点:消费的含义;家庭庭消费行为理论;文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主要内容:消费行为的含义;家庭消费行为;个人消费行为;社会阶层的消费行为;文化中的消费行为等。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课堂理论讲授 思考题:

1.分别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不同学科对消费行为研究的异同。

2.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3.试析品牌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4.消费行为与生活方式之间有什么关系?试从这个角度分析消费行为全球化趋同的原因。第八章

劳资关系

4学时

第一节

劳资关系概述 第二节 劳资关系演变及理论 第三节 劳资关系系统分析

第四节

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劳资关系探讨

教学目的和要求:对劳资关系的分析是经济社会学作为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本章主要阐述经济社会学对劳资关系的研究。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经济社会学劳资关系的系统分析,理解劳资关系的经济社会学含义。

本章重点和难点:劳资关系的系统分析、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劳资关系探讨 主要内容:劳资关系概述;劳资关系系统分析、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劳资关系探讨。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课堂理论讲授 思考题: 1.什么是劳资关系,劳资关系有何特征。

2.劳资关系的基本理论和类型。

3.简述解决劳资冲突的机制

4.简述劳资关系和不同利益群体的冲突。5.如何理解劳资关系中的冲突与合作。

第九章

经济组织

4学时 第一节

企业组织的经济学研究 第二节

企业组织的社会学研究

第三节 社会学视角评述及其与经济学视角的比较 第四节

企业研究发展的新趋向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对企业和产业组织等经济组织进行了讨论。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经济社会学对产业组织研究的基本视角和观点。理解企业作为社会建构的含义以及企业的社会活动对社会与文化发展的影响。

本章重点和难点:企业组织的社会学视角和经济学视角研究;企业研究发展的新趋向。

主要内容:企业的产生、组织形态、市场性和社会性;公司控制与治理;企业间关系;产业组织和产业区域。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课堂理论讲授 思考题:

1.结合知识经济企业的组织形态特点,分析公司控制与治理结构的发展趋势。

2.试比较企业、市场、网络结构的特性。

3.试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社会学意义进行讨论。

4.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也形成了相当专业的产业集群或者专业市场,试选择某区域进行个案观察和小组讨论,对该市场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第十章

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4学时 第一节

企业家与企业家特征

第二节 不同视野下的企业家概念:对企业家精神的在认识 第三节

企业家得以形成的行为动机追溯

第四节 从创业者到管理者:企业家行为与管理行为的相互转换 第五节 从个人机遇到组织更新: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成长环境的创新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企业家精神的不同概念和在再认识,了解企业家的成长环境和个人机遇的影响。

本章重点和难点:企业家精神的形成;个人机遇到组织更新中的企业家成长。主要内容:企业家与企业家特征、不同视野下的企业家概念:对企业家精神的在认识、企业家得以形成的行为动机追溯、从创业者到管理者:企业家行为与管理行为的相互转换、从个人机遇到组织更新: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成长环境的创新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课堂理论讲授 思考题:

1.谈谈你对企业家的理解,企业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2.简述动机心理学和社会边际理论对于企业家社会来源的理解?

3.企业家行为和管理者行为有何不同。

4.如何创造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成长的社会环境。第十一章

经济与文化

4学时 第一节

文化

第二节

文化与经济活动

第三节

经济行为与文化:社会学视野下的跨国企业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对经济与文化进行了全面介绍。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理解文化的含义和特征,掌握文化对跨国企业的影响。

本章重点和难点:文化的含义;文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主要内容:文化的多元性、功能主义视野下的文化与经济、意识形态和宗教对经济的影响、东亚经济增长与文化、跨国企业与文化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讨论了文化、网络与经济的关系。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理解文化对经济的影响,新经济社会学文化分析的意义;掌握和理解新经济社会学的网络分析方法。

本章重点和难点:文化对经济行为的影响;信任经济学的文化解释;网络研究的两种视角。主要内容:文化的经济功能;新经济社会学文化分析的三个层面;扎利泽关于货币的文化分析;迪马乔关于经济周期的文化分析;信任的类型与水平;信任与交易秩序;信任与经济绩效;网络、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作为研究方法的网络;作为治理结构的网络。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课堂理论讲授 思考题:

1.试述经济生活中的文化因素以及文化的经济功能。2.试述新经济社会学中最为典型的两类文化分析。

3.举例说明信任的分类及对市场交易的影响。

4.试结合知识的分类,说明网络在区域创新活动中的作用。

(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周长成:经济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

主要参考书:

1、沈秋明:经济社会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7。

2、朱国宏;桂勇:经济社会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

教学大纲说明

一、教学目的、课程性质任务,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所需先修课程

“经济社会学”课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经济社会学是一门边缘学科,也是近几十年来备受国内外关注的一门新兴学科。国内外社会学系及其相关专业都以为本科生开设了这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和了解经济社会学特别是新经济社会学的一些重要理论和分析方法,增强对社会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

在学习完社会学或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理论课基础上学习本课程。

二、教学要求及选编教材的依据

经济社会学对许多经济现象从新的视角给与了理论阐释,使人们对这些经济现象有了全新理解,拓展了分析空间,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扩展专业知识面。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国家级规划教材,教材内容全面,资料新,篇幅适当,难度适中,比较符合教学时数和学生的水平。同时也符合我校教材选择的要求。

三、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辅助以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环节,在有条件情况下可以实行多媒体教学。

四、改革思路和说明

1、在教学内容上,突出重点,详略得当,重点讲清基本理论和实践发展。

2、在教学方法上,要总结课堂教学的经验,创新课堂教学形式,进一步发挥和挖掘课堂教学的特点和优势。结合课堂讨论和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和吸引力。

3、将教学和学生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学基本要求 篇6

(一)社会学研究的实证原则与实证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

(二)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 社会秩序的构成要素:情感,道德,家庭,语言,宗教,社会分工,政治管理 2 社会动力: 社会进步及其动力,人类认识发展的三阶段;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 思考题: 孔德实证方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孔德划分人类知识发展三阶段的根据是什么?其理论意义和局限性如何? 3 孔德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第二章

斯宾塞的社会进化有机论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方法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二)社会有机论 1 社会是有机体 社会内部的功能系统:支持系统,分配系统,调节系统 思考题:如何理解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 斯宾塞如何论述社会进化的环节 第三章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

(一)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1 社会事实的定义 社会事实的特性(外在性、强制性、集体性)社会事实的种类(物质性社会事实、精神性社会事实)

(二)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1 观察社会事实的原则 区分常态现象与病态现象的原则 3 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 4 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则

(三)社会团结与社会分工 社会团结的类型:机械团结,有机团结,集体意识 2 社会解组:反常分工 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的功能,社会分工的原因

(四)自杀论 1 自杀的定义 影响自杀率的社会原因 3 自杀的社会类型

(五)宗教与知识社会学 1 宗教的含义与本质 2 宗教的起源 3 宗教的功能 4 知识社会学 思考题:

1怎样理解迪尔凯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迪关于研究社会事实的方法原则是什么? 3 概述迪的社会团结理论的基本观点? 4 试述《自杀论》的研究方法 5 迪如何论述社会团结面临的威胁 6 概述迪的宗教社会学思想 第五章

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

(一)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1 哲学社会学 2 纯粹社会学 3 一般社会学

(二)形式社会学 1 社会交往的形式

交换,冲突,统治,社会化等 2 社会交往的类型

吝啬者,挥霍者,穷人,贵族,冒险家 3 社会几何学

群体构成的数量;社会互动的距离

(三)社会冲突理论 1 冲突的类型 手段性冲突 目的性冲突 群体内冲突 群体间冲突 2 冲突的功能

促进共同规范,推动组织发展;有利于双方和解;促进社会联合

(四)文化社会学 1 文化主体与文化客体 2 文化的悲剧 文化社会学的理论建构

(五)货币哲学 1 货币的社会本质 2 货币的社会作用 3 货币的负面影响 思考题: 试述齐美尔形式社会学的基本内容 齐美尔怎样论述群体规模与交往形式的关系 为什么齐美尔认为冲突是社会赖以形成的基本形式 4 试述齐美尔的“文化悲剧”思想 5 试述齐美尔对“货币”的思考 第六章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一)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1 理解与理解的社会学 “价值适当”与“因果适当” 理想类型

(二)社会行动与理性化过程社会行动的理想类型

情感行动;传统行动;价值和理性行动;目的和理性行动 2 社会行动的合理化

合理性行动;非合理性行动

(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1近代资本主义与宗教伦理 2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四)政治社会学 权威的类型:传统权威,感召权威;法理权威 2 科层制:科层制的涵义;科层制的特征 社会分层:分层的标准(经济、声望、权力);三个标准之间的关系 思考题: 阐释韦伯社会学的“理解”法 阐述“理性类型”的基本含义及其认识功能 3 评述韦伯“权威类型”思想的基本内容 4 简述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 韦伯是怎样论述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的? 第七章

帕雷托的非理性实证轮

(一)社会学的对象与方法 1 社会学的对象 2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二)社会行为理论 社会行为的类型:逻辑行为,非逻辑行为 2 社会行为的支配因素:剩余物;派生物

(三)精英统治循环论 全社会范围内的精英循环:上层阶级与下层阶级 统治者经营内部的循环:由“联合的本能”支配的精英和由“群体持续性”支配的精英 思考题: 试述帕雷托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试析帕雷托关于社会行为支配因素观点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3 评述帕雷托的“精英统治循环论” 第八章

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

(一)知识社会学的学科理论 1 知识社会学的定义 2 知识社会学的理论形式 3 知识社会学的研究任务 4 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方式 5 知识社会学的研究程序 知识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特征

(二)意识形态理论 1 意识形态的定义 2 意识形态虚假性原因 虚假性的表现形式 4 意识形态的评价 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阶段

(三)政治意识形态 政治意识形态的基本问题 2 政治意识形态的基本类型 3 政治意识形态的超越

(四)计划重建 人类社会的三种危机:

人格危机;自由社会制度的崩溃;文化危机 2 社会计划

社会计划的基本目标;社会计划的制定与推进者 思考题: 曼海姆怎样论述知识社会学产生的基础 试述曼海姆关于知识社会学研究方式的基本观点 3 曼海姆关于知识社会学研究程序的论述 4 试述曼海姆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基本观点 5 怎样理解曼海姆的“计划重建论”。第九章

功能主义理论

(一)功能主义理论的来源 1 古典社会学家的功能论思想 2 社会人类学的功能分析传统

(二)帕森斯的抽象功能主义 1 社会行动理论

手段----目的的框架(单元行动);单元行动的要素 2 社会系统 社会行动的模式变量

普遍性和特殊性;扩散性和专一性;情感性和中立性;先赋性和自致性;私利性与公益性 4 agil功能分析模式

适应,目标获取、整合,模式维持 5 社会进化理论

进化原因:进化类型;进化共相;进化过程。

(三)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 1 社会学中层理论观 2 功能分析范式 3 结构分析范式

遵从,创新,仪式主义,隐退主义,反叛 4 科学界的规范结构

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理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 思考题: 试析帕森斯社会行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 解释帕森斯社会行动的模式变量 帕森斯怎样论述社会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4 试述帕森斯的社会进化理论 试述默顿的中层功能分析范式的主要内容及其方法 6 试述默顿的结构分析方法 第十章

社会冲突理论

(一)社会冲突论的思想渊源 马克思、韦伯和齐美尔的社会冲突思想 2 现代冲突论与历史遗产的关系 3 米尔斯对社会的批判

(二)科赛的功能冲突论 1 社会冲突的根源 2 社会冲突的类型

外群体和内群体冲突;紧密关系中的冲突;现实冲突与非现实冲突 3 社会冲突的功能

(三)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 1 两种社会模式 辩证冲突论的基本模式

权威和权威的结构;强制性协调组合;利益、潜在利益与外显利益;准团体和利益团体 3 辩证冲突论的重要理论命题

冲突团体形成的命题;团体冲突形成的命题;社会结构变迁的命题 思考题: 科赛怎样论述社会冲突的根源及其社会作用? 2 试析科赛关于社会安全阀制度论述的合理性 3 达伦多夫怎样论述社会的两种模式? 4 试述辩证冲突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十一章

社会交换理论

(一)社会交换理论的思想渊源 1 古典经济学中的交换思想 2 人类学中的交换思想 3 行为主义心理学

(二)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 1 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基本概念

行动、报酬、价值、情感、规范、代价、资源、利润、公正性期待 2 基本命题;

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攻击与赞同命题;理性命题 3 行为交换论对重要社会现象的解释

对群众整合的解释;对权力的解释;对地位分化的解释 4 霍曼斯的理论缺陷

(三)布劳的结构主义交换理论 1 微观结构中的社会交换过程 吸引与竞争;分化;整合 2 宏观结构中的社会交换过程

吸引与竞争;分化、整合;共享价值观;制度化 思考题: 试述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基本命题 试析行为交换论对社会现象解释的合理性与缺陷 试析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 十二章、符号互动论

(一)符号互动论的理论渊源 1 苏格兰伦理学家的影响 詹姆斯对习惯、自我与社会我的研究 3 杜威的社会互动思想

(二)符号互动论的早期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1 库利的“镜中我” 托马斯的“情境定义”和“情境分析” 3 乔治 米德的符号互动论思想 生理性冲动与理性选择;“主体我”与“客体我”;自我与他人

(三)符号互动论 布鲁默对符号互动论的总结和发展

从符号互动论的角度看社会;符号互动论与结构功能论的区别;对符号互动论的归纳 2 戈夫曼的戏剧分析 戏剧分析要素;印象管理 3 标签理论 布鲁默与库恩的方法论之争;芝加哥学派与伊啊华学派 思考题: 试论述库利“镜中我”观点的基本内容及其合理性 2 怎样理解托马斯的“情境定义”和“情境分析” 3 试述米德“符号互动论”思想的基本内容 4怎样评价布鲁默对符号互动论的总结和发展? 5 试述戈夫曼的戏剧理论的基本内容

十三、现象学社会学

(一)现象学社会学的知识背景 1 韦伯的社会理解论 2 胡塞尔的现象学

(二)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理论 1 意义的起源 2 生活世界 目的动机和原因动机 4 理解 5 类型化 6科学的程序

(三)实在的社会建构

伯格与勒克曼的研究即将现象学社会学的关注对象扩展到社会结构与制度上。他们企图对社会的二元性格——客观现实与主观意义,进行整合。1 日常生活 社会的客观组成要素:制度化、角色、合法化 思考题: 舒茨怎样从生活世界出发论述意义问题 2 舒茨怎样论述科学的程序 伯格和勒克曼怎样论述制度化问题 比较分析舒茨与伯格、勒克曼在现象学社会学观点上的异同

十四、俗民方法学

(一)理论渊源 现象学与现象学社会学 2 语言学与语言哲学 3 符号互动论

(二)俗民方法学早期的基本思想 1 对传统社会学的挑战 2 对日常实践活动的研究

实践行动的可说明性;实践行动的索引性和索引表达性;实践行动的反身性 3 俗民方法学的方法论

(三)俗民方法学的发展

俗民方法学的三个基本研究出路 1 制度化环境的俗民方法学研究 2 谈话分析 3 工作研究

(四)俗民方法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 关于宏观---微观秩序的关系问题 2 关于能动-----结构的关系问题 3 关于与现象学社会学的关系问题 4 关于与符号互动论的关系问题 思考题: 俗民方法学是怎样挑战传统社会学的? 俗民方法学关于日常社会实践有哪些重要观点 3 试析俗民方法学的方法论准则 试析俗民方法学关于谈话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5 俗民方法学中存在哪些问题

十五、新功能主义

(一)新功能主义及其特征 1 什么是新功能主义

新功能主义即是传统功能主义的发展,又是一种新的理论形态。他试图在综合不同的理论传统的基础上,重建帕森斯的功能主义传统。2新功能主义的特征

对以帕森斯为代表的功能主义的重构;新功能主义试图解难或者综合不同的观点 3 从后实证主义的观点出发,对“经典”的中心地位作出新的说明

(二)亚历山大的新功能主义 1 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基础

后实证主义与实证主义方法论上的对立性;对科学观的更新 2 趋向性的理论综合

战后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亚历山大的理论综合 3 市民社会与文化研究

现代性问题;运用话语分析考察市民社会的文化问题

(三)卢曼的系统功能主义 1 社会系统论

社会系统的新界定;社会系统的类型 2 社会分化

分化理论的发展;新功能主义的分化理论 思考题: 怎样理解新功能主义的特征? 2 如何评价亚历山大的科学观? 怎样理解亚历山大新功能主义理论同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4 卢曼的系统功能论有哪些理论创见? 5 怎样理解卢曼社会分化理论的新发展? 十六 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

(一)三种认识兴趣 1 认识的兴趣与含义

“认识”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性的特殊范畴;“兴趣”具有认识的品格与实践的品格 2 人类认识与兴趣的三种基本类型与功能 经验——分析的科学与技术的认识兴趣;

历史-------解释学的研究与实践的认识兴趣;具有批判的倾向的科学与解放的认识兴趣。3 认识与兴趣的关系

兴趣是科学认识的基础;兴趣对认识过程的指导作用

(二)交往行动理论 1 行动际交往行动的概念

“工具行动”与“意义的行动”(交往中的表达)2 “社会行动”的类型 “交往行动”与语言行动的关系

语言对交往行为具有决定性作用;语言运用的三种方式,即“认识式运用”、“表达式运用”与“人际功能”;语言行为的三种功能,即“显示共功能”、“表达功能”和“人际功能”。4 交往行动的结构与发展阶段 5 交往行动的功能与合理性

理解的职能;行为合作化的职能;社会化的职能。

(三)生活世界与社会系统 1 生活世界的结构与解释规范

“生活世界的”结构:文化、社会、人格;“解释性范式”;文化(符号系统)的解释范式;社会(社会制度)的解释范式;人格(自我)的解释范式。2 社会系统理性化的四个阶段 “平等式部落社会”“阶层部落社会”“政治阶段分层社会”“经济阶级结构社会” 思考题: 哈贝马斯关于认识兴趣理论的社会学意义是如何理解的? 2 为什么哈贝马斯把交往行动作为重要的问题来研究? 3 哈贝马斯怎样划分社会的类型?其理论意义如何? 4 怎样理解哈贝马斯建构的交往理性? 5 怎样论述生活世界与社会系统的关系?

十七、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与现代性观点

(一)吉登斯思想的来源,批判对象及其基本态度 1 思想来源 批判对象:对实证主义的批判;对功能主义的批判;对进化理论的批判 基本态度:

提倡社会理论与当代哲学;提倡理论的多元趋向;关注现代性及其分裂、扩散的宏观过程;社会科学的逻辑必然包含着两套意义框架

(二)结构化理论 结构化理论的主要概念 行动:结构;结构二元性 社会本性与日常生活行动的关系

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相互交织关系的心理学基础 3 对结构概念的讨论及结构化理论的推衍

结构性原则、结构从和结构性特征;对社会变迁理论的解构 4 吉登斯的解构化理论的总线 结构与行动者间的二元性 5 对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评价

理论的原创性;忽视认识论的问题;结构化二元理论与二元论;对批判理论的理解

(三)现代性的摧毁 1 现代性及其后果

现代性的四纵基本系统;现代性的三个动力来源 2 现大型与自我 3 现代性与亲密性 思考题: 怎样理解吉登斯对实证主义、功能主义进化理论的批判? 2 试析吉登斯结构化理论同一般结构化理论的联系与区别。3 评价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意义与局限 4 吉登斯怎样论述现代性问题 如何理解吉登斯关于现代性与自我的论述? 第十八章

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

(一)实践、惯习和场域 1实践 惯习:惯习的多样性、持久性和传递性 3 场域:

场域和惯习的关系:场域分析:具体场域与政治场域的关系,场域的客观结构,占据各种位置素具有的惯习的性质

(二)发生结构主义 1 发生结构主义公式:(惯习*资本)=实践 2 斗争、策略与游戏

符合资本、对游戏规则的“认识”

(三)两则试验研究 《区分:品位判断的社会学批判》:阶级关系和文化关系:文化资本 2 《学术人》:对法国科学院的分析 思考题: 如何理解布迪厄的实践观 试述布迪厄关于“惯习”论述的新见解 3 试述布迪厄场域理论的基本内容 如何评价布迪厄的发生结构主义? 怎样理解布迪厄对“品位”和“学术人”的研究? 第十九章

理性选择理论

(一)理性选择理论概述 1 理性选择理论的经济学基础

行动发生的可能性;行动追求的价值或利益的最大化 2 理性选择理论的方法论基础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

(二)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观点 1 宏观到微观的转变 2 个人有目的的行动 3 微观到宏观的转变

(三)科尔曼理想选择理论的基本概念 1 行动系统的基本要素 行动者:“资源”或“事件” 2 行动的结构 社会交换:利益、控制、实力和价值;社会地位;社会均衡;社会优化

(四)法人行动论 1 法人行动者概念 2 法人行动和社会选择

社会规范,集体决策;社会选择;法人行动者的选择程序 3 现代社会中的法人行动者 人工结构和自然结构

(五)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的意义 1 科尔曼的贡献

社会理论研究与发展的新方向;理论的综合性 2 传统社会学家和新制度主义学学派对他的批评 思考题: 怎样理解理性选择理论的经济学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2 科尔曼怎样开展系统行为的内部分析? 3 科尔曼怎样分析行动系统的基本元素? 4 试述科尔曼关于社会交换的节本观点 5 如何理解和评价“法人行动论”

第二十章

科林斯的冲突社会学与互动仪式链理论

(一)宏观社会学的微观基础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之间的关系:社会学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之间的统一性;“微观转变策略” 宏观社会学理论建构的微观策略:纯微观理论与纯宏观理论

(二)冲突社会学观点 理性的冲突理论观:社会生活的基本过程;导致冲突因素: 财富、权力、声望及其产品的分配不均 情景社会分层理论 3 年龄分层 4 遵从与举止 组织

影响体育教师权威的社会学分析 篇7

1 中小学体育教师权威面临挑战的表现

1.1 社会对学校体育教学结果期望值低而形成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权威的弱化

在中小学学校大环境中,学校本身对教学要求重心更多倾向于与升学率密切相关的学科身上,这必然形成不同学科之间的地位差别。虽然体育学科也列入了中考范围,但其占的比例相对较低。此外,中考所考试的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内容相差甚远。而且,对所考试的体育运动项目,很多学校都是利用一定的时间进行突击,从而达到考试要求。因此,一定程度上体育考试纳入中考,不但没有提高学校体育地位,反而降低了学校体育地位的作用。在平常的期中、期末考试中,学校并没有提出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要达到对某一项目的学习要达到什么水平的要求。这反映出学校对体育教学结果的期望值低。同样,对于学生家长来说也是如此。虽然他们都明白身体健康才是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和快乐幸福生活的基础。但是实际生活当中,他们并没有在意孩子在学校体育教学当中学会了什么,身体体质有没有得到改善或者增强。这些都很明显排除在家长对孩子关注的视野之外。因此,学校和家长群体对学校体育的期望值低,必然形成学校和家长在对学习资源的分配上向其他学科倾斜,从而形成影响体育学习的负面环境。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生活环境缺乏积极体育学习氛围,由此造成学生群体对体育学科的轻视。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当中,必然导致中小学体育教师权威的弱化。

1.2 体育教师所具有的知识优势地位受到威胁

现代科技文化的发展,使得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总量上的急剧膨胀;二是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并存;三是陈旧更新的周期加快、缩短。”[5]如此一来,任何教师要想像传统教师那样再享受知识的“垄断者”或“代言人”肯定是行不通的。对于中小学体育教师而言由于体育运动项目的特殊性,使得他们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以往培养未来体育教师所提出的口号是“一专多能”,而现实的情况是,体育运动项目如此之多,在短短的时间当中,如何能够做到“多能”的问题应该受到质疑。尤其是现在获得知识信息途径的多元化,学生群体可以通过电视、互联网等信息媒体获得自己感兴趣以及想要得到的有体育方面的知识文化。而这一现象将会随着体育产业化进程的提升而出现更多吸引大众群体眼球的体育文化出现。因此,这不仅会形成由于学生获得信息的多元化,造成体育教师体育知识垄断地位的缺失。同时也会形成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运动项目的偏好,由于各种媒体的出现,使得这种偏好更加深入化,由此形成学生自己的体育文化个性。如果扩大到学生群体中,将会形成学生群体间的相对于体育教师主流体育文化的亚文化群。当这两种文化目标趋向一致时,体育教师权威无疑会得到增强,同时体育教学效果将非常理想。相反,当两者目标趋于相背离时,则体育教师权威将会受到挑战。而在体育教师所代表的成人社会文化的主流文化与学生群体的亚文化相比较而言,两者目标趋向背离的可能性无疑更大些。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教师传授知识经验方面的优势也就随之消失,从而导致教师知识权威面临挑战。

2 解决中小学体育教师权威面临挑战的对策

解决中小学体育教师权威面临挑战的对策可以从诸多方面着手,我们就以上所提出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2.1 营造良好体育学习环境,强化中小学体育教师权威

学校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当中的意义和作用大家都明白,但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仍然处于是“说起来重要,作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因此,我们需要改变这种状况,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使得体育学习者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收益,从而强化中小学体育教师权威。在此过程中,学校无疑在其中扮演着引导角色。因此,我们需要在学校环境中,不但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安排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利用各方面的力量为学生提供体育学习资源,而且要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例如以俱乐部的形式来开展体育教学和竞赛,形成教学和学生实践相结合的学习环境等。当然,在评价过程中,同样应该以体育运动项目的学习作为主线,为学生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全面评价。这样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知道自己的学习和体质情况,从而增加体育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增加学生信息对家长的反馈,使学生家长逐渐进入到我们营造的良好的学校体育环境当中去。由此,形成学校、学生、家长三者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合力,学校体育教学的良好环境在这样的改变过程中,必然会得到改善。从而中小学体育教师权威必将得到强化。

2.2 加快体育教师专业化步伐,提高体育教师权威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就提出应该把教师上作视为专门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5]。这就很权威地说明了作为教师应该具有的专业性质。那么,对于体育教师专业化,同样应该体现出体育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现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增加了获取知识信息途径的多元化。这对于整个教师群体来说,都是一种挑战。而对于体育教师而言,那是过犹不及。纵观大大小小的体育运动项目,有多少。而我们对体育教师的培养目标一直提倡的都是“一专多能”。在培养的体育教师过程中,我们是应该对这种目标提出质疑的。所以,我们认为,应该加快体育教师专业化步伐。这里的专业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培养未来体育教师专业化,做到真正成为某一行业的专家。二是对体育教师行业的准入制度专业化。这对树立和提高新体育教师权威观是极其必要的。这样,将从很大程度上也就应对了由于科学文化发展所带来获取知识信息途径的多样化形成的人们对体育教师群体知识源依赖性减弱问题。当然,其根本目的是使得中小学体育教师成为自己专业领域的专家,从而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权威。

2.3 转变中小学体育教师学生观,扮演好多种职业角色

现代社会的发展,必然要求传统型教师的学生观受到挑战,以往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专制型教师在现代社会中必将被淘汰。在以往提出对教师权威提出质疑的问题讨论,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指以往专制型教师权威的。因此,现代中小学生体育教师同样应该改变自身学生观。以新课程中所倡导的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角色、引导者角色以及学生的朋友与知己等多种职业角色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以自己对现有社会中各种价值观的看法与评论,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不同社会群体所持有的价值观或者多种亚文化冲突之间的疑问。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真正实现对学生的生命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当然,对于中小学体育教师来讲,还有一个重要角色就是做好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角色。根据地方、学校社会环境等因素设计体育课程,从而使得自己成为体育专业人才奠定理论基础,与此同时,使得体育课程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其实也是为加强自身权威提供了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万劲,邓达.浅议现代教师权威的合理建构[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6).

[2]胡朝兵,张人均.教师的权威、威信与教育影响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

[3]孙传远,警惕——教师权威有丧失的危险[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1).

[4]建民卜欣.小学教师专业权威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1999,(2):18-21.

[5]谢凌,凌张琼.“弱化”还是“重构”?——对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权威的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7):58-60.

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社会学分析 篇8

关键词:社会互动;师生课堂互动;社会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349-02

学校作为一个微型社会,从功能、职责、教育或发展方向来看,是在现实社会指引下设定自己的教育目标和体系,是为培养符合社会角色的人而服务的。在社会学意义上,课堂不仅是教育活动场所,而且是社会活动场所,课堂教育作为学校教学最重要的手段,更多地综合了社会对个体的需求和期望,在课堂这个具有最简单的社会功能的场所,使学生不断地完善社会角色,而师生的课堂互动是课堂互动行为中最中心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互动行为。

一、几种社会互动的介绍

(一)概念

社会互动是社会角色间的相互联系或关系,从互动开始,社会学研究的范围就由个人扩展到了群体甚至更大的社会组织中。我国社会学者郑杭生认为:“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接近、接触或手势、语言等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相互依赖行为——也可以说相互发生影响性行为的过程。”[1]

课堂互动指:“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构成教学活动的人的要素之间的、通过信息传输而形成具有稳定依赖性关系的教学交往活动。”[2]课堂互动是一种双向的教学过程,是课堂社会中基本的形态,帕森指出:“自我与他人的交互作用是社会交流中最基本的形态。”[2]因此可以将课堂互动理解为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师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过程,是“一种意义发现与意义赋予的过程。”[3]

师生互动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师生交往,指“教师与学生以教育为中心所形成的各种依赖性行为的总称。”[4]在这种互动中,教师作为已经成熟的社会个体,其智力、理解力和身心发展都比学生更有优势,代表一定的社会力量,而学生作为需要教师指导并进行社会化的个体来说处于一种被指导和影响的地位。

师生课堂互动是课堂互动中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互动形式,它是一种在课堂情境中的师生交往和互动,是班级层面的社会互动。它指“教师与学生在班级课堂环境下进行的以教学为主的活动。”[1]这种师生互动是在课堂情境中由师生双主体为中心,通过教学活动表现出来的一种师生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影响过程。

(二)几种互动的关系

1.联系:课堂互动、师生互动和师生课堂互动都是社会互动的一种形式

一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师生互动包括课堂内外的师生交往,所以它也包括师生课堂互动。二是相互交叉的关系。课堂互动存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形式,这种互动也属于师生互动的一部分,而师生互动只有在课堂上发生才属于课堂互动中的形式,因此他们之间有相互交叉的地方。三是师生课堂互动是师生互动的中心。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教学形式多种多样,但课堂教学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师生互动只有发生在课堂上的形式才是师生互动多种形式中最重要和最中心的,也可以说师生课堂互动处于师生互动和课堂互动的中心位置。四是师生课堂互动行为与师生互动行为具有相同的模式。即“教师对情境的界定过程、学生对情境的界定过程、师生碰撞过程和师生调整过程。”[4]

2.区别

一是互动发生的时间空间不同。课堂互动和师生课堂互动的发生只局限于课堂时间,而师生互动可以发生在课堂内外的任何时刻,它从个体受教育开始到教育结束整个过程一直存在;课堂互动和师生课堂互动的空间局限于教室或者学校的任何一个发生教学过程的地域,而师生互动发生的地域比较广阔,可以发生在校内外的许多场所。二是互动行为的内容和主题不同。课堂互动和师生课堂互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交流和学习,在此期间发生的师生交往和互动行为的设定或情感的交流都建立在一定的教学基础上,互动行为主题相对稳定;师生互动就不一定要以教学内容或目标为中心来设定互动行为,也可以进行生活情感方面等的交流。三是互动行为形式不同。课堂互动和师生课堂互动形式主要是课堂面对面的交往,互动形式比较单一;而师生互动的形式比较广泛,我们能够用于交往的各种方式,例如电话、通信、网络等等都可以成为师生互动交往的形式。

二、师生课堂互动结构类型分析

学校是培养社会人最基础的机构,之所以产生学校教育这样具有专门化知识传授的教育机构,正是因为学校教育能够对人的社会化产生最直接、最具体、最有目的性的指导作用,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本着一个能够持续课堂教学过程、同时达到使学生符合社会化角色的思想。依据此思想,师生课堂互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第一,基本互动程序。由教师启蒙、学生思考回答及教师评价三个环节的过程。第二,阶段性互动。由若干个基本互动程序组成的较大的阶段性程序。第三,整体师生课堂互动。由若干个阶段性互动积累组成的师生课堂互动整体。

(一)互不干涉型

这种结构中教师处于传授者角色,多以单方面知识灌输为主,不了解这种方式是否对学生的社会化有所帮助,而学生此时对于互助的需求也不强烈,只是没有选择性的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师生双方多以自我为中心,互动较少。

(二)对话应答型

处于这种结构下,教师虽然还是传授者的角色,但对学生的关注程度有所增加,学生的互动需求也有所增强,使得双方能够时刻体验到彼此感情或者需求,大大增加了教师和学生互动。

(三)相互协作型

此类型的教师已从单纯的传授者转化为教导者,在担任传授角色的同时也兼任怎样或者如何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任务。但学生的互助需求处于弱势,对教师教导者的角色并没有积极的配合,因此即使教师富有积极性的互动角色也并没有使双方产生较多的互动行为,而更多的是一种双方自愿协作的行为。

(四)共同争辩型

教师仍处于教导者的角色,但由于学生对互动需求的强烈增加,此刻双方能够积极地处于期待对方与之交流的情形下,甚至可能出现面对某一问题双方产生争辩的可能性,无论从情感还是学术上的交流都达到比较相互辉映的情形,这是一种师生共同期待的互动行为,是有积极意义的。

(五)适当筛选型

此时教师处于启迪者的角色,在指导学生认识的同时,可以通过情感、心理、思想观念等诸方面的影响,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化过程中,但学生较弱的互动需求使得双方只能采取一种意愿接受的形式来参与互动活动,具有筛选性。

(六)求异创新型

此时教师仍处于启迪者的角色,学生强烈的互动需求能够积极地调动自己的思维去响应教师给予的提示或者启发,使得教师更充分的发挥其启迪性的作用,希望在学生群体中产生动力和源泉,激发学生的创造创新思维。

通过以上几种师生互动结构的分析,在如何完善师生课堂互动的行为措施中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教师教育的风格特点来确定采取何种互动形式,适时调动学生和教师互动的积极性和需求强度,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完善师生课堂互动的策略

师生课堂互动有效性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学校作为微型社会,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基于社会学的视角去观察师生课堂互动行为,运用各种策略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一)缩小班级规模

心理学研究证明,较大的班级规模限制了师生交往和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阻碍了课堂教学个别化,使部分学生超越了老师视力注视范围。通过缩小班级规模,使每一个学生受到适当的关注和影响。教师关注度的增加,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互动的需求,创造便于师生课堂互动的条件。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自认为思想成熟、知识面广,是某种社会代表,这种传统的“师道尊严”赋予教师太多的外在权威,让他们在学生面前总以指导者或领导者的身份自居,潜意识的让学生认可自己的态度、规范和信念,从而忽视学生的尊严和个性发展,容易造成教师和学生心理上的不平等,影响师生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如果教师能够不以教导者的姿态与学生交流,而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学习关系,让每一个学生体会到被尊重的感情,成为拥有自己独立人格的个体,这样就能调动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渴望,发挥学生巨大的发展潜力。

(三)根据学生差异制定互动策略

互动需求强度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对于互动需求较强的学生制定启发性思维更强的教学安排,对于互动需求较弱的学生更多的利用鼓励性和引导性的互动形式,激发参与课堂互动的勇气。教师应该本着尊重差异、利用差异的原则,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特点,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适应其发展的互动行为。

(四)巧妙安排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作为教学目标展现的形式,让学生以问题链的方法认识课堂教学的内容,因此问题质量就成为了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问题的设定和提出形式涉及课堂互动的效果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按照难度和性质我们将问题分为基础性提问、提升性提问和拓展性问题,要结合学生水平和特点具有针对性的鼓励其参与师生互动的讨论中。

(五)增强双方情绪互动

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应该有一定的情绪情感基础。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并运用学生的课堂情绪体验,及时获得学生的情绪信息。通过学生的眼神或者举止行为判断其对课堂教学的兴趣程度,及时调整授课策略,激发学生的互动行为。教师上课的情绪感染也能影响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积极性,富有激情的教师情绪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互动,引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

师生课堂互动行为作为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社会互动,不但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能够加速和完善个体社会化的进程,使个体向社会需求的角色发展,因此采取必要的互动策略,对完善师生课堂互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说,师生课堂互动就是社会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因此,通过对社会学的研究能够为师生课堂互动提供更具有社会意义的指导作用,也可以使师生课堂互动行为更符合培养社会化角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广平,章竞思.课堂情境中师生互动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5,(24).

[2]董仁忠,吕庆燕.东乡族小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社会学初探[J].甘肃民族研究,2003,(1).

[3]薛桂琴,钱蓓蕾.论社会学视角下的课堂互动及策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11).

上一篇:选调生面试礼仪下一篇:关于文化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