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

2024-06-06

和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和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 篇1

《和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学习有关“0”的加法,并能正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3.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以及关于0的加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教学准备】学具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谈话:同学们,花果山太美了!今天又有一群小朋友到花果山去游览,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图片并板书课题《走进花果山》。

2.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谈话:请同学们找一找都有哪些信息?愿意讲给大家听一听吗?(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图上左边树上有4只小猴,右边的树上有2只小猴;左边树上有6个桃子,右边树上没有桃子„„(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提问:根据我们找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预设:一共有几个桃子? 一共有几个同学? 一共有几朵花? 一共有几个小猴?„„(学生提问,老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设计意图】用简单语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一)共同解决问题一: 一共有几只小猴?

1.提问:谁来说说有关小猴的信息?然后再列式。(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教师板书)预设:左边树上有4只小猴,右边树上有2只小猴 4+2= 2+4=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4和2合起来是6;从4接着数,5、6„„(借助学具摆一摆,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结果。)

2.进一步提问:你们发现4+2和2+4的结果是什么呢?(学生观察)预设:4+2和2+4 的结果一样(对学生的正确回答及时给以肯定)小结:4+2=2+4

(二)独立解决问题二: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1.谈话:请同学们说一说有关小朋友的信息,再用刚才讨论的方法自己列算式解决问题,并说一说自己用了哪种方法?

预设:5+2=7 2+5=7(学生回答,老师即时评价,给学生以鼓励和赞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2.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5+1= 1+5= 3.小结: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设计意图】及时强化、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1.提问:请同学们先找一找,再数一数左边树上有几个桃子?右边的树上没有桃子用哪个数字表示?怎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然后再回答问题)

预设:6+0=6 0+6=6 2.算一算:3+0= 4+0= 0+5= 提问:你发现什么?

3.小结:任何数和0相加仍得那个数。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借助学具动手操作,观察发现,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思维产生碰撞,并适时借助课件帮助学生突破认知难点,使学生真正掌握计算10 以内的加法的方法,并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为下一步计算和是8、9、10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谈话:下面我们就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几个问题好吗?比比谁摘的星星多? 1.基础练习:(1)自主练习第二题

谈话:请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并说一说自己是用哪种方法计算的,比一比谁对的最多:。(巩固和是6、7的加法运算,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自主练习第三题

谈话:请同学们先说说图片的意思,再列算式进行计算

预设:左边有3朵花,右边有3朵,一共有几朵?(或者左边的和右边的合起来)左边2颗樱桃,右边5颗,一共几颗?(尽量让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2.提高练习: 自主练习第五题

谈话:请大家根据图片列算式(先独立完成再小组讨论,最后老师订正答案,巩固“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以及“任何数和0相加仍得这个数”这两个知识点。)

3.拓展练习: 自主练习第四题

谈话:请同学们看图,说一说小青蛙在干什么? 预设:小青蛙在跳格子;在跳远„„

提问:小青蛙跳了几次?一共跳了几个格?

【设计意图】这个教学环节设计了基础练习、提高练习、拓展练习三个层次,不仅对知识进行巩固,而且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带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

五、全课总结,回顾整理。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你能不能说一说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学生从三方面谈本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了新的提升。

和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 篇2

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P45“6和7的加减法”.

教材分析10以内的加减法是小学中最基础的内容, 是学生学习计算的开始, 又是进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更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其中6, 7的加减法, 又是学习8, 9, 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最直接的基础, 具有举足轻重的铺垫作用, 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学情分析尽管6和7的加减法在小学教学中是第一次出现, 但是学生经历了一年的学前教育, 大多数同学都能正确地口算, 但他们对计算规律和加减法的内在联系并不是十分清楚, 当然也存在个别学生计算不准确、不会思考的现象, 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根据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拟定的教学目标是:

1.熟练口算6和7的加减法, 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内在联系.

2.经历一图两式和发现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 感悟计算规律, 感知函数思想.

3.使学生用所学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6和7的加减法的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发现加减法的计算规律.

本节课依据“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促使人人成功”的基本理念, 对学生进行同质编组, 实施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 使各类学生的素质达到分层发展的目的.

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一、游戏引入, 玩中发现

1. 师生共同游戏

(1) 老师把一张画着圆圈的白纸放在实物投影上, 拿6个花生撒在上面, 让学生仔细观察, 圈里有几个, 圈外有几个, 你能根据这种情境列出算式吗?

(2) 学生各抒己见, 互相补充, 共同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应用对比的方法直观感知6-1=5, 6-5=1这对算式中的减数和差之间的关系, 渗透函数思想.

(4) 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加法算式与两个减法算式的不同与联系, 感知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掌握了重点.

2. 学生独立游戏

(1) 让学生先在桌子上放一张画着圆圈的白纸, 也拿出6个花生撒在上面, 根据每次撒的情况, 列出算式, 写在纸上.

(2) 学生汇报, 教师把算式写在黑板上.

(3) 请大家观察算式, 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发现6的加减法的算式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明确在自然数范围内6的加减法各有7道, 从而突破了难点.

(这一环节创设了开放式的游戏情境, 释放学生的天性, 使他们感到轻松、愉悦.游戏结果的不确定, 体现了算式的多样化.通过游戏, 挖掘了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了极限思想, 即在自然数范围内6的加减法一共有几道.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分层探究, 感悟规律

[导言]你们真聪明, 这么快就找出了有关6的加减法的算式, 学会了计算方法, 数字6就像找到了朋友那样开心.数字7也想找到这样的朋友, 你们能帮助它吗?

1. 分层探究.根据学生知识基础的不同采用分层教学策略, 把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进行整合, 对能熟练进行7的加减法口算的学生, 让他们在各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协商写出所有7的加减法算式.

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分在一组, 给他们准备一些花生或可供操作的学具小棒, 在直观操作中探索7的加减法.教师参与小组学习.

2. 组织讨论和交流, 分层辅导, 让每名学生体验成功.

3. 师生进行全面而有效的反馈评价, 既注重小组的合作, 又强调组际之间的竞争和交流.

(这样设计力图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的提高, 体现“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 为每名学生服务”的理念.整个过程的展开力争做到“扶得合理、放得适度”.学生学得扎实, 学得主动, 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

三、动手动脑, 分层练习

准备数字卡片0, 1, 2, 3, 4, 5, 6, 7及运算符号+, -, 关系符号=.

继续同质分组, 请他们分别用这些卡片拼成算式, 并记录下来.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知识基础的差异, 有的学生可能不用卡片, 直接按规律写出算式, 有的可能杂乱无章, 有的边操作边写算式, 这时老师要及时地进行分层辅导, 并适当进行分层评价, 对每一层次的学生都给予鼓励和表扬.

(这道练习题不仅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很好地进行了梳理, 而且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完整的认识, 同时既培养了数感又培养了符号感.)

四、适度提高, 开发潜能

1. 欢迎小朋友来到智慧宫, 拿对门票就能进来.

可以用1元、2元、5元的票据组合.

得数是6请从A门进, 得数是7请从B门进.

(使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 算出图形代表几, 就能得到智慧星.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学会思考方法.)

3. 先想一想, 再填一填.

你能为小组里的同学也出一道这样的题吗?

(适当引入“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开放题, 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 体现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 促进数学交流.)

五、评价总结, 拓展反思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里用到了6和7的加减法?

(使学生逐步在日常生活中建立数感, 养成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6和7的加法”教学纪实与反思 篇3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6和7”这一部分在教学6和7的数概念之后,根据数的组成介绍了有关6和7的加减法。6和7的加减法由直观体现加减含义的情境图分别出现“一图两式”,进一步扩展到“一图四式”。紧接着,教材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介绍“大括号”和问号的作用,同时以“图里有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让学生继续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同时对解决问题提供了思想方法的指导。这部分内容中,解决问题的情境图提供的信息较为单一,便于学生观察和理解。

教学流程:

一、 复习导入

师:(课件出示1+4=   )你能大声地说出这道题的答案吗?

生:1+4=5。

师:你的声音真洪亮,你真棒!

师:你们能用图形来表示“1+4=5”吗?

生:我在左边画1个圆形,在右边画4个圆形,再画一个大圆把它们围起来,这样就能表示“1+4=5”了。(学生一边说一边在电子白板上画。)

师:你不仅画得好,而且说得清楚、明白,你真了不起!

二、新授部分

(一)6的加法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能大声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真为你们自豪!看老师的白板上有什么呢?通过观察,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呢?你能大声地说一说吗?

生:我获得的信息是左边有5根小棒,右边有1根小棒。

师:你的回答我们听得真清楚,你还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我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一共有几根小棒”。

师:你能完整地说出这道题吗?

生:左边有5根小棒,右边有1根小棒,一共有几根小棒?

师:同学们,你能回答这位同学的问题吗?

生:5+1=6(根),答一共有6根小棒。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白板出示5+1=6。)

师:你仔细观察现在白板上的小棒有什么变化吗?

生:我发现现在白板上的小棒,左边有1根,右边有5根,和刚才的图反过来了。

师:谁能用算式表示,一共有几根小棒呢?

生:1+5=6(根),答一共有6根小棒。

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白板出示1+5=6。)看白板上的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第一个算式是5+1=6,第二个算式是1+5=6,虽然它们前两个数的位置掉换了,但是它们得数不变。

师:你们真是了不起的孩子,能发现这么大的秘密。通过你们的回答,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这两个算式“5+1=1+5”。(教师一边说一边在白板上板书。)

师:你可以用不同的画图方法表示“5+1=6”吗?

(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今天老师有一种特别奇特的画图方法来表示“5+1=6”,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生:想!

师:老师在黑板的左边画5个小三角形表示5根小棒,在右边画1个小三角形代表右边的1根小棒。老师在它们的下面画了一个大括号,大括号的下面又写了一个问号,你能看明白老师的大括号和问号表示什么吗?

生:大括号和问号表示左边和右边合起来一共是多少的意思。

师:你们真聪明,那你们想不想也画一画这个神奇的大括号?

生:想!

师:别着急,老师一会儿给你机会。请同学们看,老师又带来了什么?从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生:左边有4只鸭子,右边有2只鸭子,我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一共有几只鸭子。

师:谁能回答他的问题呢?

生:4+2=6(只),答一共有6只鸭子。

师:你还可以怎样列式呢?

生:还可以写2+4=6(只),答一共有6只鸭子。

师:那你能用大括号来表示4+2=6或者2+4=6吗?请你们在练习本上画一画,一边画一边小声地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一边画一边说。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到前面来汇报?

生:我能。我在左边画了4个圆形,在右边画了2个圆形,在它们下面画一个大括号,再写一个问号。这样就表示4+2=6,也可以表示2+4=6。

师:你们真是小精灵。不要骄傲,再仔细观察白板上的鸭子,你发现了什么?要求一共有几只鸭子?怎样列式呢?

生:我发现左边的一只鸭子走到了右边,要求一共有几只鸭子,列成的算式是3+3=6(只),答一共有6只鸭子。

师:现在,我们为什么不能列成2个算式呢?

生:因为前两个数是相同的,即使调换位置也是3+3=6,所以只能列出一个算式。

师:你们真让老师大吃一惊,老师为你们点“赞”。

师:你们发现刚才我们学习的加法算式的得数都是几呢?

生:都是6。

师:你通过刚才的学习说一说6的组成,并写在白板上。

(学生一边说一边写,6可以组成1和5,或者是5和1……)

(二)数学游戏

师: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现在我们轻松一下好吗?老师来变一个魔术。

(教师把52张扑克牌按单数和双数分成两个部分,让学生从单数的牌里抽出一张,并同学们看是什么牌,再把这张牌放在老师手中的牌里,让老师猜一猜是哪张牌。)endprint

师:老师猜的这张牌,对吗?

生:对呀!您是怎么知道的?

师:只要你认真学习,聪明的你在后面的学习中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三)7的加法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7辆汽车,你能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这7辆小汽车可以怎样分吗?同桌之间交流交流。

生:我把7辆小汽车左边摆6辆,右边摆1辆。我们的加法算式是6+1=7(辆),或者1+6=7(辆),答一共有7辆小汽车。

生:还可以这样摆7辆小汽车,左边摆5辆,右边摆2辆。我们的加法算式是5+2=7(辆),或者2+5=7(辆),答一共有7辆小汽车。

生:还可以这样分……(学生利用白板功能一边摆一边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板书出示算式。)

师:同学们,你能通过这些算式写出7的组成吗?

(在白板上写出7的组成。)

师:我们刚才在白板上写出6的组成和7的组成,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6可以分成3和3,但是7就不能分成两个同样的整数。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6是双数7是单数,双数就能分成两个相同的整数,单数就不可以。

师:同学们都是小数学家呀!你知道哪些数是双数?

生:因为8可以分成4和4,所以8是双数……

三、巩固练习

第一题:连线

师:同学们真聪明!老师这还有一些有趣的问题,看看谁是最棒的孩子。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朋友,你们认识他们吗?

生:是喜羊羊!

师:你能帮助喜羊羊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吗?(把得数相同的羊连在一起)看看谁的朋友多。

第二题:看图填数

师:你们能猜出大括号上面的盘子里装着几个苹果吗?(巩固大括号的运用,为下节课用大括号表示除法做铺垫。)

四、总结归纳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习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

生:我可以用大括号来表示加法。

师:用大括号可以表示加法,用大括号也可以表示减法,你们想学吗?请大家回家先自己预习怎样用大括号表示减法,下节课我们来共同研究。

师:(总结)现在老师就要揭晓魔术的奥秘了,老师从双数的牌里找你们抽出的单数的牌,当然一找就知道了。老师并没有特异功能,就是运用了单数与双数的特点来找出那张牌。所以学习数学是非常有意思的。同学们努力学习数学吧!让我们共同发现数学中更多更有趣的奥秘吧!

反思:

这节课学生学得很开心,表现也让我有很多惊喜。教材内容先是引导学生学习6、7的组成,再利用摆一摆学习6、7的加减法,然后再学习用大括号来解决加减法的问题。由于我班的学生对于10以内的加减法已经掌握得很好了,我就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6、7的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

对于一年级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比学习知识更重要。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积极、踊跃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多说、敢说,激发了学生兴趣,树立了自信心,也有助于数学思维的形成。同时只有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才能敏锐地抓住他们似懂非懂的关键点有的放矢地引导。

在学习6、7加法时,让学生自己整理6和7的组成,并引导他们用大括号独立解决加法问题,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我还渗透了加法交换律和利用小魔术初步感知双数和单数的特点,以开阔学生视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得数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 篇4

城区二小 尹旭辉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学科 第一册 第52、53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初步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和是6、7的加法。

2.通过“一图一式”到“一图两式”的过度学习,让学生初步体会两个加数位置交换得数不变的合理性。体会数量之间的关系。

2.鼓励学生在观看多媒体动画课件中提出问题,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提高他们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教学重点:

由“一图”列出“两式”,并能正确合理地计算出“两式”的得数。教学难点:

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奠定基础 1.看图写算式。2.口算。3.6和7的合成。

二、运用情景,探索交流(1)创设情景,教学例题 1.出示出题图,说图意

引导学生用三句话完整地表达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2.说算式

指名学生说出2道不同的加法算式: 5+1=和1+5= 提出问题:怎么同时可以写2道算式呢? 3.说算法

5+1=?你是怎么算的? 1+5=?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4.比较两道算式,了解两道算式之间的关系 5.小结: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计算的结果是相同的。

(2)教学“试一试” 1.看图,自主写算式 2.汇报:4+3= 3+4= 3.说算法

(3)观察算式,引出课题(4)动手操作,整理算式

1.同桌合作,通过分一分,摆一摆,写出所有得数是6和7的加法算式。

2.指名两组上台分和写,并介绍方法。3.评一评:他们表现怎么样?哪组更好?

4.整理出所有得数是6和7的加法算式,并有次序地读一读。

三、巩固应用,运用新知 1.连一连

“想想做做”第3题 2.口算,找规律 “想想做做”第4题 3.拓展延伸

老师走进教室,看见教室里有4个男生和2个女生,那么现在教室里一共有()人。

四、课堂总结

和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计算机和是8分,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知道看一幅图可以写出四个算式,并初步感知加感法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学习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看一幅图可以写出四个算式,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算式的含义,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出示蓝猫)

(课件)蓝猫: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我是蓝猫,听说一(2)班的小朋友很聪明,今天,我要试一试你们的本领。

2.同学们,蓝猫要试的第一个本领就是请小朋友们和老师对口令,合成8

(出示卡片8的合成)

同学们表现的真不错,蓝猫决定带你们去参观游泳馆,想不想去啊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教学例1:(出示课件)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同桌交流)

生:有5个小朋友在池中和3个小朋友在池边。

生:有5位男小朋友和3位女小朋友。

生:有7位不戴帽子和1位戴帽子。

2、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又怎样解决问题呢?

(1)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怎样列式?

(板书)5+3=(8 )

你是怎样计算的?说给大家听听

小朋友们们说的很好,根据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可以知道5和3合成8,所以5+3=8

(2)你还能再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吗?

3+5=8

说说这道算式里的 3、5、8各表示什么?

(3)你还能提出问题吗?(先在小组里说说)

生:一共有8位小朋友在游泳,其中5位是男小朋友,那么女小朋友有几位呢?

板书:8-3=( )

生:一共有8位小朋友在游泳,其中3位是男小朋友,那么男小朋友有几位呢?

8-5=( )

说说8表示什么?5呢,3呢?

3、比较算式,加深理解。

小朋友们看,根据这一幅图,我们一共可以列出几个算式?(很多)并读一读这些算式。

4.及时反馈:一(2)班的小朋友真聪明,一幅图就可以写出4道算式,真当蓝猫夸小朋友的时候,小白兔听到了,小白兔不服气的说:“这算什么,我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道难题,如果你们能答出我的问题,那才叫本事呢?请看屏幕(课件出示54页试一试)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闯过了小白兔的难关,蓝猫可高兴了,它想带你们去开汽车,踢足球。

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方法:说图意,列式

2.游戏:摘苹果(每个苹果后面有一道算式)师出示苹果,指名回答

3.看到小朋友们表现的这么好,美丽的蝴蝶页 过来给你们表演节目了,看看一共飞来了几只蝴蝶,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列出相应的加法和减法算式吗?

生说算式,师板书

四、小结揭题

师:读刚才的加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得数是8的算式。

师:再读刚才的减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8减几。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和是8的加法和8减几

和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 篇6

教科书第50页的例题、“试一试”,第50~51页“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计算和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知道看一幅图能写出四个算式,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初步的比较、联想能力。

3、喜欢学习数学,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主动探究,获取新知

1、出示游泳活动的情景图,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说说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并写出算式。

2、集体交流:看了这幅土,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1)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可以怎样算?

怎么想5加3和3加5等于几?

看看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法?

(1) 看了这幅图,你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

3、提问:同样的一幅图,小朋友们列出了几道算式?看了这四道算式,你想到些什么?

4、“试一试”

(1)出示兔子拔萝卜的情景图,让学生说说图意。

(2)学生独立填写算式及得数。

(3)集体订正:让学生结合图说出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及每题的得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二、尝试练习,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1) 看图后让学生独立填写算式及得数。

(2)集体订正:每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每题的得数是怎样算出来的?为什么第二幅图只列出了两道算式?

2、游戏巩固

游戏一:帮帮小河马。

出示□+□=8,说明:小河马遇到难题了,看它多着急啊!你能帮帮小河马吗?

让同桌一起用数字卡片摆一摆,说一说算式。

游戏二:旋转木马。

在旋转木马的音乐声中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独立填写得数,同桌互相交流。

游戏三:放鞭炮。

用卡片逐题出示 “想想做做”第4题,指名口答。如回答对,其余学生发“嘭、啪”声;如答错,则发“嗤”声。

3、“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说出图意后列式解答。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想法。

4、“想想做做”第6题。

小组合作探讨:根据图意你们能列出多少道算式?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想法。

三、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吗?

和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 篇7

关键词:暴雨,低涡,切变线,西南急流

玉溪市位于云南省中部,北纬23°19′~24°53′、东经101°16′~103°09′,地处云贵高原西缘,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地貌复杂,山地、峡谷、高原和盆地交错分布,平均海拔1 800 m。由于处于低纬度高原区,玉溪市属于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复杂的地形及印度洋、北部湾温湿与干燥气流综合影响变化,干湿季分明,垂直气候明显,温和湿润,雨季集中在5-10月,6-8月常出现暴雨、大暴雨,范围小、强度大的单点暴雨频繁发生。2014年6月6-7日,玉溪市出现了暴雨天气过程,造成了很大影响。本文针对此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旨在为汛期暴雨预报提供参考。

1 天气形势分析

6月4日,500 h Pa上,高原槽出现东移,到达黔桂湘交界处。6月5日,河套西侧的高空槽东移南压,同时副热带高压持续维持,在这种情况下,高原槽出现西退并有所南压,呈东东北-西南南走向。6月6日08:00,高原槽东移到云南以东地区,玉溪市处于槽前西南暖湿气流影响范围中;20:00,高原槽向东移至广东地区,玉溪市上空呈现偏西气流,6月7日偏西气流转为槽后偏北气流,降水结束。

850 h Pa上,6月5日凌晨,有低涡切变线移入云南省以东地区,之后切变线南压并稳定维持,切变线附近及南侧部位不断有对流云发展,这些对流云系沿着切变线方向移动,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一直的西南气流,玉溪市处于西南气流水汽输送带内,高温高湿有利于玉溪市强降雨天气的发生发展[1]。6月6日08:00,低涡在高空槽引导下不断东移,切变线南压至玉溪市南部,切变线南侧西南气流形成急流,随着切变线的不断南移,低层暖湿空气受到扰动加剧辐合上升,成为暴雨天气产生发展的有力的动力抬升条件。6月20日,影响该地区的切变线势力减弱,但仍维持不变,到了7日。切变线东移南压出海,玉溪市转为偏西北风,降雨逐渐减弱并停止。

700 h Pa上,与850 h Pa相比,切变线落后于850 h Pa切变线,而且南侧偏西西南气流较强,6月5-6日,玉溪市受到西南气流及切变南侧较强的西南急流共同影响,在6月6日夜间,西南急流转为偏西急流。对应850 h Pa上,925h Pa上也出现了明显的切变系统,较850h Pa相比其辐合强度偏弱,但南移速度与850h Pa相比速度明显较快。

2 物理量分析

2.1 水汽条件

暴雨的产生必须具备充足的水汽及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在此次暴雨天气过程中,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空气经中南半岛到广西再到云南,远远不断的被输送至玉溪市上空,成为产生暴雨天气的充足的水汽条件。对此次暴雨过程中的各层相对湿度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可知,6月5日玉溪市相对湿度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近地面处形成中心值为90%的相对湿度中心,且700~850 h Pa形成一相对湿度中心;6月6日20:00,700~850 h Pa的相对湿度继续上升,相对湿度中心值上升至94%。

对此次暴雨天气水汽通量场进行分析,其中在6月5日白天到夜里以及6月6日夜间这两个时段内玉溪市上空均存在着水汽通量最大值中心,水汽通量大值中心位于925~700 h Pa,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致使玉溪市上空存在明显的增厚增湿,形成有利的水汽输送带,孟加拉湾大量水汽沿水汽输送带到达玉溪市上空。这是发生暴雨的必要条件,水汽通量大值中心出现时间与强降雨基本上与强降雨时间对应、一致。水汽通量散度场上,6月5日,低层及近地面为存在着负值中心,低层形成水汽辐合,在6月5日夜间低层转为正的水汽通量散度,700~500 h Pa存在着中心强度为-10的明显的负的水汽通量散度中心,可见在中层上有着显著的水汽辐合。6月6日08:00-7日08:00期间,925~850 h Pa上存在着负散度中心,700~500 h Pa上均为正散度。由此可见,此次暴雨过程中水汽辐合主要出现在低层。

2.2 动力条件

2.2.1 涡度场合散度场

对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前后的涡度场进行分析可知,6月5日08:00,玉溪市处于正涡度中心,涡度值达到了34。20:00左右,正涡度不断向上扩展,占据了玉溪市整个大结局,涡度中心值也增强至51,正涡度中心移至广西的西南部,促使玉溪市暴雨天气发生发展起来。6月6日08:00-7日08:00,正涡度中心持续维持在玉溪市上空。由涡度场可以看出,6月5-7日,近地面到500 h Pa均为正涡度,其中500 h Pa上5日存在着正涡度中心,6月6日开始,正涡度中心下降至700 h Pa。

2.2.2 垂直速度

在整个暴雨过程中,大气层存在着明显的上升运动,使大气层积聚了大量不稳定能量并得到释放,对于水汽、动量的垂直输送十分有利。据资料,6月5日08:00,500 h Pa上,云南省存在着中心值为-52m/s的负速度中心,上升运动明显;20:00负速度转为正速度。6月6日08:00-7日08:00玉溪市一直处于负的垂直速度影响范围内,强烈的上升速度为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动力条件。6月5日当天,700 h Pa上存在着垂直速度大值中心,强度达到了12 m/s,700~200h Pa均为负的速度区。20:00,近地面至300 h Pa转为正速度区,6月6日玉溪市上空又转为较强的负速度区,中心值为-25 m/s的垂直速度中心位于500~400 h Pa,6月6日20:00,再次转为正速度,强度较弱,降水趋于减弱。总之,垂直速度变化与强降雨时段基本一致[2]。

2.3 不稳定条件

2.3.1 K指数

K指数用于描述大气稳定度,当K指数越大时,表示大气越不稳定,据研究表明K指数>35时有利于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的发生。6月5日08:00,云南大部分地区K指数都达到了35,玉溪市一带K指数达到了38,20:00,中南半岛中北部至北部湾海绵均为K指数大值中心,并向云南省伸出高能舌,玉溪市K指数达到40~42;6月6日08:00,K指数有所下降,但20:00左右又升至38。说明整个暴雨过程中玉溪市上空存在着较强的不稳定能量,大气层结处极不稳定状态,K指数大值时段与强降水时段吻合。

2.3.2 假相当位温

分析850 h Pa假相当位温场可知,6月5日,存在着中南半岛伸向北部湾的高能舌,云南南部地区有密集的等θse线;6月6日08:00,云南大部分地区θse不高,但20:00左右,θse高值中心再次向北伸出高能舌,云南省境内θse线密集。说明玉溪市上空呈现对流不稳定状态,有利于暴雨天气的出现,锋面与切变线南下使得不稳定能量得到释放,暴雨天气出现。

3 结语

在低涡切变线及弱冷空气共同影响下,2014年6月6-7日玉溪市出现暴雨天气过程,这是一次典型的前汛期锋面暴雨。整个强降水过程中,西南气流源源不断第为暴雨区输送了大量水汽,暴雨区上空湿层深厚,是暴雨发生发展的有利的水汽条件;切变线南下、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使大量不稳定能量得到释放,为暴雨天气提供了有力的动力条件;而且,玉溪市在暴雨期间K指数、θse值均较大,说明暴雨期间暴雨区上空积聚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

参考文献

[1]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等.天气学原理[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大班数学教案:学习6、7的加法 篇8

1.通过对三根不同长度的物品进行比较,获得长短排序的认知和体验。

2.培养幼儿自然测量的能力。

活动准备:

自备教具:橡皮泥、操作纸、笔。

配备教具:数块若干、数字、小猴。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猴,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今天是小猴子的生日,我们一起给小猴做长寿面吧”。

出示橡皮泥,搓长寿面,让幼儿可以获得长短排序的认知和体验。

发给每人一块橡皮泥,要求每人搓三根长短不同的面条,搓完后要按从长到短的摆放。找出最长的一根面条。

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比出最长的一根。将每组最长的一根交给老师,老师将这三根面条随意摆放,请幼儿目测,哪根最长,哪根第二长,哪根最短。

引导幼儿测量面条的长度,培养幼儿自然测量的能力。幼儿用小数块测量每一根面条的长度,再数数有几个小数块?并贴上相应的数字。

重点提示:幼儿用数块测量时,摆放数块是要对齐面条的两端,中间不能有空隙,再进行点数。

结束:小猴子见到这么多的长寿面非常高兴,他会过一个高高兴兴的生日。

二、请幼儿完成书上的评价练习

请幼儿翻开书第5页,请幼儿用数块沿着图中的铅笔进行拼摆。

请幼儿数一数每支铅笔需要几个数块。把数字圈出来。

引导幼儿根据测量的长度,在括号内用圆圈和错叉表示三支铅笔中最长的铅笔和最短的铅笔。最长的铅笔在括号里画圆圈,最短的铅笔在括号里画错叉。

注意:引导幼儿摆放数块时要对齐铅笔的两端后再进行点数。

和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 篇9

1.复习6、7的分解组合,在此基础上进行6、7的加法运算。

2.学习6、7的加法,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体会数学的趣味性。活动准备:

1.教具:数字卡片1-

7、“+”“=”;购物券2张,橡皮、铅笔、铅笔刀、胶棒、笔记本、文具盒各1个。(大的)2.学具:数字卡片1-

7、“+”“=”;购物券2张,橡皮、铅笔、铅笔刀、胶棒、笔记本、文具盒各1个。(小的)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用教室里现有的物品进行互动。如:教师先拿出3本书,问幼儿有几本书?又拿出4本书,问幼儿总共几本?进行点数并说出总数。

2.教师拿出教具购物券、橡皮、铅笔、铅笔刀、胶棒、笔记本、文具盒,请幼儿拿出相应的学具。

3.教师让幼儿认识购物券上的价格,先看看每个商品的价格,然后问幼儿:“6元购物券能买到哪两样东西?”请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将幼儿两两分为一组,一人拿6元分别买到了什么?另一人拿着物品,然后进行创设购物。最后让每组幼儿回答自己用6元钱分别买到了什么,教师总结。

4.同样的方法让幼儿用7元钱的购物券买东西,游戏规则同上。

5.听辨反应:幼儿根据教师拍手的次数来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摆在黑板上,然后,幼儿摆上加号和等号,请其他幼儿说出答有图有真相

youtuyouzhenxiang.net案并用数字卡片摆出相应的得数。依次请幼儿轮流来游戏。6.幼儿完成《课堂活动册》“神秘花园”:教师引导幼儿先按照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分类,然后按照分类列算式,并进行加法运算。活动延伸:

和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 篇10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和原料

主要仪器:机械搅拌器, 水浴锅, R-201D旋转蒸发仪, 岛津LC-2010高效液相色谱仪 (杭州库仑科技有限公司) 。

主要原料:2-噻吩乙胺, 多聚甲醛, 乙醇氯化氢 (自制30%) , 二氯乙烷, 盐酸 (均为分析纯) 等。

1.2 合成过程

1.2.1 N- (2-噻吩乙基) 亚甲胺的制备

在1 000 m L的四口瓶中, 将75 g多聚甲醛溶于240 g水中, 反应体系搅拌15 min, 并在室温下开始滴加2-噻吩乙胺 (228 g) , 滴加速度控制在3~5 h, 自滴加2-噻吩乙胺起5 h后缓慢升高体系温度 (约1 h) 至50~53℃, 保温1 h, 中控分析亚胺的含量在99%左右 (2-噻吩乙胺<0.2%) , 反应终止。将反应体系反应液倒入二氯乙烷 (250 g) 中萃取两次, 合并有机层。利用R-201D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得黄色黏稠液221 g, 由于产物在常温下极易结晶成块状固体[4], 对储存使用均带来很大的不便, 故采用乙醇打浆, 处理后得到白色晶体, 无需提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产率为88.7%, HPLC纯度为99%左右。

1.2.2 4, 5, 6, 7-四氢噻吩并[3, 2-c]吡啶盐酸盐的制备

在500 m L四口瓶中, 将N- (2-噻吩乙基) 亚甲胺 (80 g) 溶于过量的乙醇氯化氢 (180 g, 30%) , 乙醇 (160 g) 中, 搅拌升温至70~75℃, 再加入适量的活性炭脱色, 搅拌反应1 h后, 趁热过滤, 之后将滤液降至-5℃以下, 待完全结晶后再减压抽滤, 用冷无水乙醇洗涤, 之后将滤饼烘干称重得70 g, 产率为87.5%, HPLC纯度在99%。

2 结果与讨论

4, 5, 6, 7, -四氢噻吩并[3, 2-c]吡啶的合成过程中, 影响产率的主要因素有溶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 而酸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经实验可知只需乙醇氯化氢溶液过量即可。

2.1 溶剂对4, 5, 6, 7-四氢噻吩并[3, 2-c]吡啶的影响

实验按1.2.2进行,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下, 改变反应溶剂, 对结果的影响见表1。

如表1可见, 以水做溶剂, 反应产率低, 这可能是由于N- (2-噻吩乙基) 亚甲胺水解为2-噻吩乙胺, 使亚胺含量减少从而影响反应产率;若用二氯乙烷作溶剂实验中有黏稠物生成, 杂质较多堵塞滤纸, 致使反应无法抽滤从而终止后续工作的进行, 而乙醇对原料的溶解性很好, 也无其他杂质产生, 使反应完全, 产率高, 纯度也好, 所以乙醇做溶剂较佳。

2.2 温度对4, 5, 6, 7-四氢噻吩并[3, 2-c]吡啶的影响

实验按1.2.1进行, 其他条件不变, 改变反应温度,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见表2。

实验过程中发现制备N- (2-噻吩乙基) 亚甲胺时, 反应温度在50~60℃得到的产物略带淡黄色, 反应产率高;回流状态下得到的产物色泽较深, 如表2所示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产率降低, 这可能由于高温时部分原料聚合[5], 中间体亚胺的颜色会影响产物4, 5, 6, 7-四氢噻吩并[3, 2-c]吡啶盐酸盐的颜色。由于亚胺的熔点在50℃左右不溶于水, 温度过低时体系的黏度较大不利于反应, 因此反应温度应控制在50℃以上。

2.3 反应时间对4, 5, 6, 7-四氢噻吩并[3, 2-c]吡啶的影响

实验按1.2.1进行, 其他条件不变, 改变滴加2-噻吩乙胺的滴加时间长短, 能够影响N- (2-噻吩乙基) 亚甲胺的产率, 从而影响终产物的收率。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 滴加时间过短或过长时都对反应收率不利, 这可能是由于滴加2-噻吩乙胺太快时甲醛和2-噻吩乙胺没来的及完全聚合, 反应不完全, 从而影响N- (2-噻吩乙基) 亚甲胺的收率, 反应时间过长可能有副产物产生也影响反应结果, 而反应时间控制在3~5 h, 反应产率最高。

3 产品表征

用岛津LC—2010高效液相色谱仪[5]对产品进行检测, 采用梯度洗脱, 流动相由溶液A和溶液B组成 (A, B溶液体积比为30∶70) , 其中溶液A为0.05 mol/L的磷酸二氢钾, 溶液B由色谱纯乙腈水溶液组成 (乙腈, 水体积比为10∶90) 分析的柱为Gemini C18 (250×4.6 mm, 5μm粒径柱) , 流速1.2 m L/min, 检测器UVλ220 nm, 分析时的柱温和池温均为25℃, 进样量20μL, 并以乙腈水溶液为稀释剂 (50∶50 (V/V) ) , 以得出相关图谱如下:

图1为标准4, 5, 6, 7四氢噻吩并[3, 2-c]吡啶含量的检测谱图, 出峰时间在7.5 min左右, 保留时间为7.843 min左右[6]。

经同样的分析条件, 由图谱可知本实验检测结果与标准产品4, 5, 6, 7, -四氢噻吩并[3, 2-c]吡啶检测结果一致, 如图1、图2。由表4可知, HPLC测试的实验产品的结果与标准纯品的结果基本一致, 4, 5, 6, 7-四氢噻吩并[3, 2-c]吡啶盐酸盐的纯度可达99.8%。

4 结论

综上所述, 采用打浆后的N- (2-噻吩乙基) 亚甲胺为反应中间体, 反应温度控制在50~60℃, 以乙醇作溶剂, 乙醇氯化氢作为酸, 反应时间控制在3~5 h, 反应效果最佳, 产率达到87%左右, HPLC含量达到99%, 优于文献报道的产率, 具有较好的工业开发前景。

参考文献

[1] 李家增.应重视溶栓药物的血液学基础研究.中华医学杂志, 2000;80 (5) :325—326

[2] 岑均达.盐酸赛氯吡啶合成.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1997;28 (5) :197—199

[3] 姚爱平, 刘涛, 胡永洲.盐酸噻氯吡啶的合成.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29 (3) :137—138

[4] 郭海昌, 陈志荣.盐酸噻氯吡啶的合成.药学学报, 2004;18 (5) :50—51

[5] 于世林.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及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1—327

和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使幼儿学会利用6的组成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

2、能力目标:通过幼儿自主探究学习,培养他们观察、思维、运算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激发幼儿对数的运算的兴趣以及大胆表现、积极交流的良好习惯。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根据6的组成进行加法运算。

2、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知道一个加数与和,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教法

采用尝试发现、综合对比、总结归纳、网络教室直观演示等形式,指导幼儿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而开展课堂教学。

学法

以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练一练,以练为主,以亲自实践、积极动脑、动手来学习新知。

按照心理学常识,幼儿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就能自觉地排除内外主客观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把学习当成愉快的事。因此,上课一开始进行复习时,就设计这样的导语: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了

很多加减法了,今天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谁最能干,(点出复习题)最先做出老师出的这些题,好吗?在这种刺激下,人人都想当老师眼中的小能手,兴趣一下子就能调动起来。这是引导幼儿复习5以内数的加减;这是复习6的组成。

在新课学习中,通过可爱的动物图片群和插入声音的播放,激发幼儿学习新知的欲望,引导幼儿感知、探索得数是6的加法。这是引导幼儿观察动物图片,发现数量关系,学习5+1和1+5,初步引导通过组成计算得数;然后出示4+2和2+4两个算式,让幼儿摆弄小棒探索得出4+2=6和2+4=6,再脱离小棒的帮助通过组成计算得数;最后直接出示算式3+3=让幼儿利用组成计算得数。本课的难点是已知一个加数与和,求另一个加数,这一难点的突破是通过感知具体事物的数量,引导幼儿填空,找出另一个加数,再过渡到利用6的组成想出另一个加数。

本课通过图片和实物的观察和操作,来感知得数是6的加法;然后通过数的组成来理解得数是6的加法;最后通过提高练习,让学有余力的幼儿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尝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和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 篇12

一、“6·7”江西高考舞弊案始末

在“6·7”江西高考舞弊事件中, 相关事件主体对于社会舆情应对表现欠佳, 从而使江西高考舞弊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连锁反应, 并使围绕事件出现的舆论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进而演变为江西高考舞弊案“三大风波”。

(一) 风波一:“替考”风波

2015年6月7日上午11时左右, 网络上一则《记者卧底高考替考组织正在南昌高考点考试》的新闻, 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报道中称南都记者卧底了一个高考替考组织, 湖北个别高校多名大学生加入, 正在江西南昌一些高考点参加考试。事发后, 南昌市教育考试院与警方采取行动, 在语文考试结束前将南昌十中考点的涉事考生李某某控制。当日下午18时许, 替考组织又一成员彭某在江西九江被警方控制, 彭某交代了参与替考的5名同伙, 以及此次替考事件主要组织者赵某。6月8日, 广东惠铁警方向媒体通报, 抓获江西高考替考案主要组织者赵某, 已移交江西南昌警方处理。截至6月8日晚, 南昌高考替考涉案人员已有9人被警方控制。10日江西省教育厅表示, 已成立联合调查组调查此事件。

(二) 风波二:“弃考”风波

6月7日江西高考替考事件遭媒体曝光后, 有媒体反映南昌十中、洪都中学部分考点出现“大量考生弃考”。据多名考生回忆, 6月7日下午各考场监考老师对考生身份信息审查严格, 洪都中学第14、18、20等多个考场均有考生缺考情况。10日晚, 对于媒体反映大量考生弃考与涉及的替考面有关之事, 江西省教育厅回应称, 没有出现大量考生弃考情况, “替考”事件只涉及极少数考生, 缺考人数变化并不明显。该回应并未正面回答江西高考替考人数及替考面到底有多大?官方回应不久, 又有媒体爆料称江西鹰潭市余江县也抓了1名替考人员。

(三) 风波三:“通报”风波

7月7日, 江西省教育厅通报了“6·7”南昌高考替考舞弊案调查结果。通报结果表明, 该替考事件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高考舞弊案件, 共处理各类人员42人, 其中22名公职人员涉案, 3人被移送司法机关;6名替考组织者及中介人员由公安、检察机关立案查处;7名被替考考生和7名替考者, 按教育部第33号令及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该通报结果一出, 立即成为社会舆论质疑的焦点。一是3名被移送司法机关的公职人员, 是不是“内鬼”, 他们通过什么渠道更改考试系统的信息, 凭空捏造不存在的完整信息。二是被替考学生家长未出现在处理名单中, 是否还有特殊身份。三是整个舞弊过程涉及报名、审核、办证、体检、监考等多个环节及校方、医院、招考办等多个部门, 替考组织是如何突破重重关卡, 哪个环节出错, 是技术还是人为……一系列疑问并未解开。次日, 多家媒体对江西省有关部门公布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强烈的质疑, 如新华网发表了题为《替考处理如此“低调”难免“破窗效应”》的文章, 央视《新闻1+1》栏目也播出《南昌高考舞弊案为何节节失守》的节目。

二、江西高考舞弊事件应对中存在的问题

江西高考舞弊案引发的公共危机事件在媒体的迅速介入和不断报道中, 在相关部门一次又一次的舆情应对中, 事态不断扩大, 从“风波一”愈演愈烈为“风波三”。目前仍时有后继消息传出, 尘埃落定之后细细反思, 相关部门在舆情应对中存在哪些问题?

(一) 舆情危机应对非制度化

全媒体时代, 信息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更丰富, 传播覆盖面更广, 任何应对失误都可能带来更大的危机。危机发生后, 相关事件主体既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处理措施, 又要及时进行回应, 以事实真相赢得舆论支持和公众信任。在江西高考舞弊案中, 相关部门虽进行了应对, 但缺乏制度化, 效果有限。如, 此前媒体和公众所关注的“记者实名举报舞弊‘被拖延’”“举报后身份证疑遭掉包”“考生家长身份成谜”等这些问题, 自始至终并未给出交代。“在危机引发的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下, 政府失语就意味着管理失态、形象失分, 同时也失去了舆论引导的主动权。”①舆情危机应对制度化不是为了寻求应对舆论批评的托词, 而是避免因消极、被动发布事态信息, 使局部危机升级, 从而失去事件解释权和话语权。

(二) 权威信息发布滞后

危机事件一旦发生, 相关部门应最大限度争取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从发现舆情、调查取证到对外发布信息, 以高效率抢占时间制高点。“信息传播的主动与被动的根本区别在于时效, 在危机传播中, 先发制人的信息传播较易获得舆论的制高点;反之则只能被动地公布信息。”②然而, 6月7日江西高考舞弊案经媒体曝光后, 时隔一个月的时间, 7月7日江西省教育厅通报舞弊案调查结果。这期间, 相关部门对于事件调查的阶段性信息和处理结果没有发布任何权威信息。速度背后是高度重视。事件拖得越久, 权威信息发布越滞后, 越容易引起公众的猜测和误解, 产生当事方敷衍塞责、效率低下等负面印象, 使得问题更加复杂化。

(三) 沟通渠道单一化

突发危机事件发生后, 相关部门应及时与媒体沟通, 保持信息的顺畅传播。江西高考舞弊案发生后, 媒体进行了多次报道和持续关注, 但相关部门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固有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并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高效便捷的传播渠道, 而是延续了以往被动式接受媒体采访和单向式通报处理结果, 沟通渠道过于单一。在整个江西高考舞弊案调查期间, 所有相关部门并未专门开设相应的政务微博、公众互动平台及网络信息发布平台, 以便随时公布事件调查进程、开展互动和关注社会舆情。在社会各界对江西省教育厅公布的调查结果表示质疑时, 也没有得到任何官方的回应。

(四) 调查结果粗线条化

在全媒体时代, 危机事件的调查结果出来后, 相关部门需第一时间将最真实情况进行完整告知。遗憾的是, 即使在江西高考舞弊事件一个月后的通报结果上, 相关部门仍没能最后公布事件发生的诸多细节问题, 部分内容语焉不详。本次事件处理的42人中, 有政府部门公职人员、医院工作人员、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教师, 这些人具体都参与了哪些事情, 通报中并未给出更多的细节信息。比如, 通报称“南昌市第五医院副院长兼医务科长曾昭萍、体检科长邓琼, 在‘6·7’高考替考舞弊事件体检环节弄虚作假”“南昌市东湖区教科体局招考办主任陈剑鹏, 在‘6·7’高考替考舞弊事件中失职渎职, 收受礼金”等等, 这些工作人员是如何操作, 收受礼金, 礼金的数额?具体情况不得而知。

三、全媒体时代突发危机事件舆情应对特点

全媒体时代,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融合、共同发挥作用, 一起构成新的社会语境。从“6·7”江西高考舞弊事件的过程可以看到, 与传统的舆论环境相比, 社会舆情及其应对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一) 突发危机事件容易成为舆论关注事件

全媒体时代也是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 公众的信息获取途径和发布渠道日益增多。突发危机事件的重要性、紧急性和高度的不确定性, 使其具有极强的新闻价值和舆论价值, 容易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6·7”江西高考舞弊案, 起初在网络上发布, 由于事件本身的敏感性及过程中的诸多疑点, 瞬间激起大量媒体和公众的围观, 成为社会舆论焦点事件。在我国, 高考是一项上关国家前途、下系民众命运的重要议题。社会对于高考的关注不仅因为它是一场选拔性考试, 更因为它反映出的公平原则、阶层流动等社会问题。千百年来, 从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到现如今国家选拔人才的高考制度, 都是有一整套严格的制度和防范措施。现在这场最公平、最公正、最重要的考试, 却出现了漏洞, 自然而然刺激了社会公众“最紧绷的那根神经”。

(二) 舆论传播环境的不可预测性

与传统媒体的舆论传播不同, 全媒体时代的舆论传播呈现爆炸性和催化舆情特点, 短时间内海量信息呈几何倍数增长, 社会舆论快速聚集。事件发生后, 一个个信息经由论坛、博客、微博、微信、BBS、手机群发等多种渠道, 实现大范围传播。这种复杂的舆论传播环境给相关部门的危机公关增加了很大难度。一方面, 曝光的信息往往始料不及, 还需进一步核实确认;另一方面, 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 不得不尽力做出回应, 迅速查明真相, 如稍出现差错, 很可能造成事态迅速扩展, 导致事件变得复杂甚至难以驾驭。

(三) 舆论主体的多元化

在全媒体时代, 随着社会法制化和人民民主权利的发展, “人人都有麦克风, 人人都是信息源和‘新闻记者’”。政府、媒体不再是单一的发声工具, 信息传播从单向走向多向、从灌输走向互动。舆论主体呈现多元化, 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信息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 打破了相关事件主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垄断性。江西高考舞弊案发生后, 在对整个事件的质疑声中, 除了新闻媒体, 还有更多的社会公众, 他们以转发信息、发布论坛帖子、撰写评论等方式积极思考、主动提出质疑, 并呈现出舆情倾向。

四、全媒体时代突发危机事件应对策略

事实证明, 突发危机事件的应对不仅要注重过程, 还要注重效果。在危机事件处置过程中, 相关部门既要努力维护自身形象, 又要密切关注舆情导向, 以实现最优的应对策略。

(一) 建立危机应急预案

所谓危机应急预案, 即指“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为了更好地应对突发危机事件, 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前, 经过一定程序制订的危机应急管理的总体方案”。①

建立危机应急预案, 使危机事件控制常态化, 可有效防止因事件发生后的猝不及防而导致的被动。危机应急预案要经过科学、缜密的设置, 从突发信息的获取、判断分析、采取措施到信息的对外发布、回应质疑以及事后的总结反思等, 建立一个步步为营、环环相扣的危机应急系统, 并对系统中每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

建立危机应急预案的目的并不是希望有危机, 而是当危机来临时能应对随时可能突变的舆情, 保证临危不乱、张弛有度, 甚至化危为机。一套完备的危机应急预案, 可以提前预测预警, 发现苗头和倾向及时处置, 避免小事件演变成大事件, 简单事情衍化成复杂矛盾。

(二) 抢占舆论制高点

全媒体时代, 信息可以在瞬间引爆, 高速裂变传播, 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和氛围。面对突发危机事件, 相关部门要快速出击, 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制高点, 赢得主动权。

抢占舆论制高点, 贵在主动。在危机发生之初, 公众对事件的认知处于空白, 相关部门此时若能正视问题, 主动通报事件情况, 积极应对, 既能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 又能抢占舆论制高点。全媒体时代, 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网络发布平台、政务微博等网络途径发布信息, 让公众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事实真相。同时, 事件调查的进展和阶段性信息, 在不影响调查前提下, 也应实时告知公众。

除了持续公布调查过程之外, 相关部门还应主动提供消息给新闻媒体, 充分借助媒体话语表达权对事件进行回应, 以传播真相赢得公信。危机的解决既需要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 也离不开媒体客观公正的报道。

(三) 及时公布真相

新华社前总编南振中曾说:“只有不发布或迟发布而造成被动局面的典型案例, 至今尚未找到因为及时发布新闻信息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典型案例。”

危机事件爆发后, 面对媒体曝光、公众热议、社会各界的质疑, 相关事件主体可能疲于应对。此时刻意的隐瞒, 希望通过不搭理、不回应, 让事件和舆论自然平息下去, 很可能激起公众的愤慨, 使事态进一步恶化。透明度决定公信度, 话语权决定主导权, 引导力决定影响力。面对舆论的质疑, 所有的回应都要开诚布公, 直截了当。尤其是公布的真相要信而有征、凿凿可据, 不敷衍、不隐瞒, 以事实说明事实, 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支持。

(四) 提高公职人员的媒介素养

从突发危机事件的发生、舆论聚焦、舆情膨胀再到舆论的消解, 会经历一个舆论起伏的过程。这一过程当中, 如果处置得当, 负面舆论冲击相对较小;如果处置不当, 就可能出现较大的负面舆论冲击, 相关部门会遭到一味地质疑和责难, 舆论环境进一步恶化, 从而影响公众对政府形象的正面认知。

面对频繁发生的危机事件, 各级政府部门应努力提高公职人员的媒介素养。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 提高其对媒介的认知能力和应对能力。在危机事件应对过程中能够选择恰当的时机, 针对恰当的媒体, “及时主动、快速公布、准确把握、加强引导”, 综合运用引导、告知、适度、协调等处置策略, 切实加强危机事件信息发布, 加强与媒体的沟通能力, 这样才能在各种危机事件中, 主动引导社会舆论, 主动承担社会减压责任, 最大限度缓解危机给公众带来的心理恐慌。

注释

11曹劲松:《政府形象媒体危机的处置策略研究》, 现代传播, 2012年第8期。

22 王君玲:《“自媒体”环境下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对》, 《新闻记者》, 2012年第9期。

上一篇:升学宴学生致辞幽默版下一篇: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