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数是六的加法》教学反思(共8篇)
《得数是六的加法》教学反思 篇1
本堂课,我所教授的是培智二年级的学生。这个班级的学习能力差距比较大,本班学生年龄普片偏小,大概在9岁左右,而智力水平仅在5岁左右,而且部分学生在此之前没有接受过教育。所以加法对他们来说还比较陌生。极少部分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接触了加法,再学起来可能会轻松点,可是还有些学生没有接触过加法,学习起来就比较吃力了。
作为一个培智部低年级的数学老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尽可能的联系生活实际来展开我的教学活动。在新授过程中,我首先采用具体、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记忆。本节课我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5的分成的基础上,进行加法计算。所以课堂中,我呈现5个苹果让学生上台来分一分,亲自动手来感受一下5的分与合,更加合理、清楚明白“5的组成”并在此基础上教授加法。
在新授中,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入手,创设了动物世界的场景,通过这样的设计安排,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数一数、加一加得出算式,让学生明白加法的定义。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学生分成了A、B、c三类,在学习的过程中让A类学生演算,最后,当学生学习的比较累时,开展一个小活动,让全班学生都能动起来放松一下。再继续进行练习,这样就不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状态。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依旧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如:对学生没有进行太多的激励与表扬,对于培智学生而言,教师的表扬胜过一切可以让他们树立自信。这节课我对A类学生表扬比较多一点,可对其他学生太过于忽视,导致这一类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还有由于对培智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不够透彻,低估了B、c类学生的能力,没有给予他们合适表现的机会。这些些较差的学生,在教授加法时我应该让他们上台来数一数后再说出或写出相应的答案,这样会就能让所有的孩子都有表现的机会,让他们都有极高的兴趣参与学习。因此,我觉得备学生比备课更重要。
《得数是六的加法》教学反思 篇2
这部分内容学习的是得数是8的加法与8减几。通过学习,学生能正确计算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的减法,这个要求比较简单。让学生在一图二式的基础上学习看一图写出四个算式,两个加法和两个减法,理解图中四个算式的真正含义是本堂课的难点。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一、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重点是看一幅图能写出四个算式,难点是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在例1教学中,我首先出示第一情境图,在观察思考:这些小朋友们可以分成哪两部分?各有几个人呢?原先预设可能出现岸上与河中,男生与女生,戴帽与不戴帽这三种情况,但学生在说出第一种后,紧接着我追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们?谁能把你观察到的和老师的问题完整地说一遍?然后再列式计算。对于减法算式,我直接让学生列算式,提问:你知道算出的是什么吗?根据算式让学生看图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学生根据一图列出四个算式进行比较,先让学生观察两个加法算式,发现得数相同,只是前而的两个数交换了位置,然后观察两个减法算式,发现都是8减几,只不过等于号两个数交换了位置。最后让学生观察这四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发现每个算式都是由有8,3,5三个数组成,8是指一个有8个人,5是指5个男同学,3是指3女同学。从而发现一图四式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试一试时,我没有例1那么具体而详细,而直接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说一说图的意思,直接列出四道算式。
二、利用四道算式之间的关系,正确计算。学生在练习列式时,我发现有的孩子在搬手指,有点孩子算的很慢。我就故意把四道有关系的算式列在一起,请写的快的同学回答,在提问:你怎么算的这么快?因为这四道算式有关系,用的都是一样的三个数。后面学生在计算时就好一点了。得数是8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基础是8的分与合,练习第二题我让学生先在书上连一连,用数字卡片有顺序的摆一摆,再说一说,较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方法,最后举行小比赛第3题,学生都能算的又对又快,而第5题通过摆一摆,说一说让学生依次有序说出得数是8的加法得与相应的减法。本节课是数是8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其实我们知道有些小朋友在家中已进行了相类似的练习,但我们也发现这些练习侧重于算法而忽视算理的理解,因此我认为本节课仍旧应把重点放在学生理解算理上。正确认识加减法的含义。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例1和试一试,第45页“想想做做”第1-6题。学情与教材分析:
“加法”一课是计算数学的起始课。大多数学生入学时已经会算一些简单的加法,但是,对于加法的含义未必理解得很清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能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与合。虽然初步认识加法,知识比较简单,但是,这对学生以后学习计算、解决问题等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力图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合并”的过程、参与和体验“合并”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并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和应用简单、明了的数学知识解释我们生活周围的事物,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了使学生真正学好这一知识,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逼真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直观的观察材料,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充足的观察、感悟、发现数学信息的基础上,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观察能力得以提高,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并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为后续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产生学习计算的兴趣。教学重点:能根据具体情境和问题写加法算式,会口算5以内的加法。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算式题卡,学生准备圆片5个。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复习旧知
游戏:我们来做一个填数游戏,看谁又对又快。(最后一题答案不是唯一。)谈话:小朋友对分与合的知识掌握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用分与合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由游戏导入新课,学生的注意力很快投入到课堂中,同时游戏的内容是5以内的分合,这是计算5以内加法的基础,及时唤醒学生已有的旧知和相关活动经验,为新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创设情境、教学新知 1.教学例题图。(1)观察图意。
谈话:看,校园里一群小朋友在干什么呢?我们去看看,你看到了什么? 生: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
师:你描述很准确。谁愿意再来说说?(我看见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浇花。)师:你说得很完整。咱们接着看(出示图:又来2个小朋友),现在呢? 生: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谁还会说?(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谁能连起来说说?说得既清楚又简洁。(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他说的对吗?(再请一个小朋友说一说)同桌互相说一说。(2)认识加法
谈话:校园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呢?(一共有5个小朋友)
师:你能把大家说的连起来说一说吗?(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一共有5个。)
同桌互相说一说。
谈话:谁能大声响亮地说清楚?(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一共有5个。)
追问:你怎么知道一共有5个小朋友? 预设: 生1:3和2合成5,所以一共有5个小朋友。生2:我是从1数到5,就知道一共有5个小朋友。(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随机出示加法算式和板书课题)
生3:3+2=5。(你都已经知道用加法算式来表示了,真不错。3+2=5有很多小朋友早就知道了,那它表示什么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教师随机板书课题: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接着半数3+2=5加号)
追问:这是一道什么算式?(加法算式)
追问:这个符号你们认识吗?(加号,老师强调:加号要横平竖直)谈话:这个算式你会读吗?(随机板书读作:3加2等于5)指明读、齐读。(3)理解算法
提问:这里的3表示什么?(表示原来有3个小朋友。)
2表示什么?(又来了2个小朋友)5表示?(一共有5个小朋友)
追问:你怎么知道得数是5?(想3和2合成5)
谈话:那谁来说说3+2=5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3和2合起来是5或表示3和2合成5)
反复请学生说,再同桌互相说3+2=5表示的含义。讲述:3+2=5表示把3和2合起来,一共是5。
【本环节主要是以具体情境为支撑,经过逐步抽象使学生感悟、认识加法含义。学生在体会现实情境“3人和2人合起来是5人”的同时,抽象出加法算式,并初步意会3和2合起来是5,可以写成3+2=5,将形象上的“合”与意义上的“合”结合起来,从而获得加法含义的感悟。计算教学时,启发学生用自己的经验算得数并交流,然后引导沟通算法,形成用“3和2合成5”计算得数的方法,初步理解算法。】
2.教学试一试。
谈话:小朋友看,老师这里有一幅连环画,你能看明白吗?先看哪张,再看哪张?(上面有点表示看图的顺序)
提问:谁来把这幅图的意思说给大家听?(儿童乐园里有1个女孩在玩荡秋千,又来了2个男孩。)追问: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现在有几个人?
追问:要求现在一共有几个人?你想用什么方法计算?(加法)你会算吗? 翻开课本第40页,找到这幅图,自己在课本上填上得数。填完的小朋友轻声地将算式读一读。
谈话:得数是3,你是怎样想的?(因为1和2合成3,所以1+2=3。)提问:那1+2=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表示把1和2合起来是3。)3.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知道把2个数合起来(手势)用加法计算。【设计说明:这里有了前面例题的基础,所以老师只要以引导学生思考、交流为主,学生也在具体情境中自觉感悟,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并主动自觉与已经学过的分与合的知识建立联系,再次感悟计算方法。】
三、练习巩固、拓展思维
1、看图,说一说。(想想做做1)
讲述:今天的新知识小朋友掌握得不错,先请小朋友来看一幅图。师:仔细寻找图片中的信息,你能写出加法算式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交流时,让学生说说3+1=4、2+2=4表示什么意思,再说说是怎样算的。指出:这里都是把两个部分合起来(手势),所以要用加法算式,再按照几和几合成几算出得数。
2、摆一摆,说一说。(想想做做3)
讲述:小朋友表现都很棒,奖励大家一起来玩摆圆片游戏吧!
谈话:1+1怎么摆?(提示:左边摆1个,右边摆1个。)一共有几个呢? 谈话:这还有2道算式,你能照样子边摆边说吗?左边几个?右边几个?一 共几个?(学生口报,并说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指出:算加法时,看算式是几加几,就想几和几合成几,可以很快算出得数。
3、说一说,填一填。(想想做做4)
谈话:看小朋友学习这么认真,小兔子也来凑热闹了,瞧!他们采蘑菇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第一幅图 提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小白兔是怎样采蘑菇的?(先采2个,又采1个是3个)你会列式吗?(把得数填在书上45页第4题)
谈话:这还有2幅图画,你能看懂图意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指名说准备怎样列算式,在书上完成。(指明学生说图意、列算式)追问:这三道算式表示什么?(强调“合起来”)
【这道题目主要是深化加法含义,同时又渗透算式间的联系。学生在体会了情境的变化和联系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图中“合起来”的情境,然后填写算式、交流算式,从而进一步感悟“合起来”要用加法算。】
(2)仔细观察这三道算式,思考发现了什么?(指名读算式)追问:有什么相同的?不同的呢? 生1:每次多加一个,得数也多一个。生2:加号后面的数都是1。
生3:加号前面的数越来越大,得数越来越大。小结:一个数加1后,得数比原来这个数多1。
【这一环节三道算式的联系,主要立足于体会:让学生观察情境变化、列出对应的算式,按顺序读一读三道算式,亲身获得一定程度的体会。】
4、想一想,算一算,写一写。(想想做做2)
讲述:刚才我们看图会写算式,如果没有图,你会算吗?(课件出示)师:看2+1=()表示什么?(表示2和1合起来)怎样想的?还有1+2怎么想?4+1怎么想?怎么算?
谈话:2+1=3和1+2=3观察这2道算式中的数。哪里是一样的?有没有不一样呢?
生1:我想到3的分与合,1和2,2和1合成3。生2:加号前后交换了位置,得数不变。(加交换的手势)
讲述:通过几个小朋友的观察,我们知道了加号前后交换了位置,得数不变。(他们的位置不一样,交换了,得数呢?都是3。)追问:看到4+1=5你能想到什么? 4.连一连。(想想做做5)
讲述:大家表现真不错,吸引了邮递员叔叔,他要请小朋友帮忙呢!(出示一张邮递员投信的照片)他在忙着送信呢,我们去帮帮他,好吗?
提问:怎样把信准确送进邮箱?谁知道?
明确送信规则:邮箱上是得数,看出算式的得数是哪个,就送进哪个邮箱。谈话: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把剩下的信送到邮箱里吗?书上先自己连一连。(发信封,请手上有信的邮递员,把信准确地送到上面的邮箱里)自觉排队。听同学报算式,检查自己的连线对不对。学生汇报,开火车。
师:瞧!这些邮递员的信送的对吗?(这些都是合格的邮递员,不简单,他们能把信准确地送进邮箱。)
讲述:只是看起来有点乱,小朋友们动动脑,有序地重新排一排好吗? 师:他的速度很快,他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的,是什么顺序? 生:加号前面的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按数的大小)。
(这个小朋友真能干,他这种排法就能一个不漏地把得数是2、3、4、5的算式记清楚,思维真灵活)
四、拓展延伸 考考大家!
1.这个算式中括号里填什么数,会吗?你能将得数是5的算式全都报出来吗?同桌互相说一说。()+()=5 讲述:他是按照从小到大的有序地报一报,我们还可以从大到小地排。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还记得我们学习分与合的时候?(看到4+1=5就能想到?)
讲述:像这样根据数的分与合一组一组地报,也能找到得数是5的算式。2.()+()< 5 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这些算式得数小于5,也就是我们刚刚找到的得数是2、3、4的算式。(指着黑板上邮箱下面的算式卡片)
谈话:我们可以把得数在5以内的算式分成两类。一类是得数小于5的算式,另一类得数是5的算式。
【采用多种练习形式,逐步提高计算的要求,将简单规律蕴含于其中,让学生扎实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并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认识了新符号,会读会说加法算式,我们以后会学习更多的知识,同学们会有更多的收获。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生观察、自主探索、操作、表述,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尝到发现数学的滋味。
学习数学是为了能用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最主要的目的之一。让学生用自己理解、掌握的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放飞学生的想象,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并且又迁移、默化地渗透了美育,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这节课我觉得有几点是比较需要改进的。
1、对教材的处理。
其实加法的认识,小朋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简单的加法还是很容易掌握的,因此,这节课在设计的过程中缺少了重点和新颖的练习设计。在教材的处理上还不灵活。
2、对学生的把握。
《得数是六的加法》教学反思 篇4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4~55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计算得数是8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关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锻炼数学思维,体验成功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孩子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在炎热的夏天,你们喜欢做什么运动呢?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泳馆,看看那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投影出示游泳馆场景)
二、探究新知,落实目标
1.引导学生直观地把图中的小朋友分成池边和池里(或男生、女生)两部分。随即提出数学问题: 池里有5个小朋友,池边有3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说明: 进入情境,从中收集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师先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题意,直观地理解加法含义。学生列式后,再板书: 5+3=8、3+5=8。
[说明: 先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引导: 刚才我们应用加法计算出一共有8个小朋友在游泳。现在老师提一个问题: 有8个小朋友在游泳,池里有5个,池边有几个?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8-5=3,同时要求学生再次用手势表示题意,巩固减法含义。
3.提问: 刚才同学们把小朋友分成池边和池里两部分,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分?互相讨论、交流。
[说明: 突出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维空间。]
4.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各自的想法。
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分类方法,提出不同数学问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说明: 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课堂能呈现出开放、生动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新知不是通过教师的说教得到的,而是自己悟出的。]
5.小结过渡: 刚才同学们思考问题很认真,明白了在求一共有多少时,是把两部分小朋友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在求其中一部分时,就用总人数去掉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现在,老师带你们去森林里的聪明屋做客,那里有一位智慧爷爷,他的口袋里有很多的智慧星。如果想得到他的智慧星,就得回答智慧爷爷提出的问题。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出示小兔拔萝卜的画面。
第一次呈现筐里2个萝卜,地上6个萝卜,要求看图列出四道算式。(板书: 2+6=8、6+2=8、8-2=6、8-6=2)
随后拖动课件中的萝卜,依次使筐里的萝卜数为2、3、4、5、6、7、8,要求根据图意的不同,列出相应的算式。
小结: 根据小兔拔萝卜的故事,我们列出了这么多算式。大家观察一下,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说明: 培养学生从无序到有序、有条理地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2.课间休息: 同学们刚才的表现非常不错,我们休息一下。大家一起来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和一曲美妙的音乐吧!
[说明: 通过课间休息,调整情绪,准备进入下一阶段学习。] 3.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四、有序整理,深化思维
1.每组准备0~8这九张数字卡片,要求用这些卡片摆出得数是8的加法算式。比一比: 哪个小组摆出的算式最多,速度最快? 摆好后,引导学生按顺序整理这些算式。
2.出示8-
1、8-
2、8-3,先要求算出上述各题的得数,再要求按规律接着往下编题。
3.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得数是4的加法〉教案 篇5
赵殿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4的组成,计算得数是4的加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与合作意识。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算法。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
教具、学具的准备:
4的组成卡片,小汽车图(1),(2),熊猫图(1),(2)。学生准备4个梨和4个三角形的卡片,硬纸板做的虚线圈。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数字歌》1像铅笔细又长―――
一、复习
1、填数序:
()、2、3、()
()、()、()、1
2、出示卡片,填组成:
3、出示口算卡片,口算得数是
2、得数是3的加法。
1+1=2
1+2=3
2+1=3 并让个别学生回答计算的方法。(根据数的组成)
4、导入新课
师:在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数字“4”。(板书:4)问:看到这个4,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说4的含义、4的组成等。
师:今天我们就要应用这些知识学习有关4的加法。(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出示课件,引导学生看图
问:停车场上有几辆汽车?又开来了几辆?一共有多少辆? 你是数出来的,还是算出来的?
师:数目小,我们可以数,数目大,数起来就不容易了,因此,我们要学会用计算的方法。
问:要求“一共有多少辆车”怎么想?谁会列式? 板书:3+1=4 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师:不看图,你会算3+1=()吗? 怎样想1+3等于几?”
生:想3和1组成几?3和1组成4,所以 3+1=4 学生回答后,教师将“组成”卡片出示一下。(2)出示例题图2(图片“汽车图2”)问:谁会列式?(板书1+3=4)
问:你为什么要用加法?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比较
师:请你观察这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同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问:看看这两个算式,你想说点什么? 生: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一样。师:在我们学过的算式当中,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生:1+2=
32+1=3
三、巩固练习
1、看图列式计算2.看图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3.看算式直接说得数
依次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口算.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4、探究活动----游戏:猜棋子
游戏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4以内的加减法.
游戏准备
一些棋子(或玻璃球).
游戏过程
1.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给4颗棋子.
2.每个学生轮流将4颗棋子中的任意几个握在手中,然后让其他 人根据剩下的棋子数猜他手中的棋子数.
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 苏教版 篇6
1.口算直接说得数:
7+1、1+7、8-1、8-7、
6+2、8-6、2+6、8-2、
5+2、2+5、7-2、7-5
4+4、8-4、3+5、8-5
2.口答9的组成
3.看一幅图列两道算式:
二、讲授新课
1.引导观察、教学8+1、1+8和9-1、9-8
(1)出示挂图
①看到这幅图,你首先想到它表示什么意思?(左边8朵花,右边1朵花,一共有几朵花?)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板书:8+1=9
②看到这个算式,还能再列出一个算式吗?(1+8=9)
(2)在8朵花和1朵花之间放根小棒或显示虚线
①现在这幅图又表示什么意思?(从9朵花里去掉1朵花还剩几朵花?)该怎样列式?(板书:9-1=8)
②这幅图还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式?(板书:9-8=1)
(3)拿掉刚才放的小棒或去掉虚线,使图恢复原状.
①通过观察这幅图,我们列出了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也就是通过一幅图列出了四个算式.现在看着这四个算式说一说,这幅图都表示了哪些意思?
②齐读这4个算式.
③引导观察算式之间的关系.
竖着看,8+1=9,1+8=9调换相加两个数位置的得数不变.9-1=8,9-8=1是从9里去掉1个还剩8个,从9里去掉8个还剩1个.
横着看,两个数相加得9,从9里去掉其中相加的一个数,得另一个数.
2.按老师的要求摆小棒、列算式。
①左边摆7根小棒,右边摆2根小棒,要求一共有几根小棒应怎样列式?并说怎样想的。
②你一共摆了几根小棒?(齐答:9根。)用手盖住右边的2根,求还剩几根?应怎样列式?板书:9- 2=7,算式表示什么意思?9、2、7各表示什么?
同样,用手盖住左边7根小棒,让学生说算式、意义。
3.同位两人一边摆图,一边说算式。要求左边摆6个红圆片,右边摆3个黄圆片。(同位一人摆图,一 人说算式,四个算式都列出后,两人交换。)提问:摆一幅图可以列几道算式?哪四道?板书:6+3=9、3+6=9、9-6=3、9-3=6指名说每道算式的意思?怎样记住这几道算式?
4.教师出示三角图,“△△△△△▲▲▲▲”看谁能直接说出四道算式。板书:5+4=9、4+5= 9、9-5=4、9-4=5,并提问每道算式的意义。
小结:今天我们利用9的组成,学习了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减法。
《得数是六的加法》教学反思 篇7
一、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使幼儿学会利用6的组成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
2、能力目标:通过幼儿自主探究学习,培养他们观察、思维、运算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激发幼儿对数的运算的兴趣以及大胆表现、积极交流的良好习惯。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中班优秀数学教案《得数是6的加法》
二、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根据6的组成进行加法运算。
2、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知道一个加数与和,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三、教法
采用尝试发现、综合对比、总结归纳、网络教室直观演示等形式,指导幼儿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而开展课堂教学。
四、学法
以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练一练,以练为主,以亲自实践、积极动脑、动手来学习新知。
按照心理学常识,幼儿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就能自觉地排除内外主客观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把学习当成愉快的事。因此,上课一开始进行复习时,就设计这样的导语: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了
很多加减法了,今天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谁最能干,(点出复习题)最先做出老师出的这些题,好吗?在这种刺激下,人人都想当老师眼中的小能手,兴趣一下子就能调动起来。这是引导幼儿复习5以内数的加减;这是复习6的组成。
在新课学习中,通过可爱的动物图片群和插入声音的播放,激发幼儿学习新知的欲望,引导幼儿感知、探索得数是6的加法。这是引导幼儿观察动物图片,发现数量关系,学习5+1和1+5,初步引导通过组成计算得数;然后出示4+2和2+4两个算式,让幼儿摆弄小棒探索得出4+2=6和2+4=6,再脱离小棒的帮助通过组成计算得数;最后直接出示算式3+3=让幼儿利用组成计算得数。本课的难点是已知一个加数与和,求另一个加数,这一难点的突破是通过感知具体事物的数量,引导幼儿填空,找出另一个加数,再过渡到利用6的组成想出另一个加数。
本课通过图片和实物的观察和操作,来感知得数是6的加法;然后通过数的组成来理解得数是6的加法;最后通过提高练习,让学有余力的幼儿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尝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中班优秀数学教案《得数是6的加法》这篇文章共2701字。
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长方形》含反思》:中班教案《长方形》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发音标准,敢于用汉语表达所见物品的形状,初步认识生活中各种长方形的物品,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长方形》含反思教案吧。
《得数是六的加法》教学反思 篇8
大班数学活动:得数是5的加法
教学目标: 1幼儿游戏和动手操作,让幼儿学会计算得数是5的加法。2进一步理解+,=的含义 3在游戏中理解交换+两边的数得数不变:
4、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头饰、卡片,活动重点:得数5的加法 活动难点: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 活动过程:
一、引入:(复习5的组成)
师:动物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他的国家玩,你们愿意吗?不过我们要保密码解开才能去,5可以分解成2和几呢?生:3密码正确,请进吧。
二、情境感知————做客:看图学习5的加法。
师:小朋友们动物王国到了,我们一起去小动物家看看吧,小心别被动物咬着,看图算5以内的加法,算对动物送礼物给小朋友,算错动物要把小朋友扣住了。速度快的可以多去几个小动物家。把你的答案记清出点。总结:
师:你刚刚碰到了什么问题?(用4句话表达4幅图)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儿列的算式)老师记录
师: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
河南教师考试网:http://he.zgjsks.com/
微博:@河南教师考试网
微信号:hejsks
师:总结: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5,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4道算式就是5的加法算式。师:像 1+4=5,4+1=5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4=5马上就想到4+1=5,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3=5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 三,巩固加深:
好了,小动物们都夸我们很聪明,我们手里都有动物送给我们的玩具票票,出示价格。你手里有5元,你能买那两样玩具,你会买什么,为什么?还可以买那两样? 幼儿操作 总结:
师:有几种方法,买的是什么? 师:如果5元买三样呢?
四、总结:这节课高兴吗?我们学习了得数等于5得算式板书:1+4=5,4+1=5,2+3=5,3+2=5.河南教师资格网 http://he.zgjsks.com/
河南教师考试网:http://he.zgjsks.com/
微博:@河南教师考试网
【《得数是六的加法》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一上 得数是在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08-12
得数是4的加法大班教案07-08
得数是6,7的加法评课稿10-05
加法的教学反思07-22
《万以内加法》教学反思06-21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08-28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07-17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教学反思09-26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案例与反思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