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精选12篇)
加法 篇1
班级建设先从管理入手, 一个班级, 要想有一流的实力、一流的团队精神、一流的班级凝聚力, 必须依靠一流的学生。而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高质量高效率的管理, 班级起始于管理, 高效的管理可以使薄弱的班级变得强大, 可以让实力强大的班级变得更为强大。有作为的班主任要想改变班级的现状, 让班级快速健康地成长起来, 变为优秀的班级, 那就应该从班级管理开始。我在长期的班级管理实践过程中总结了一套管理方法, 把它称之为班级管理“连加法”。
一、天时+地利+人和
一流的班级管理是各种条件巧妙的结合体, 离不开天时、地利和人和。作为高明的班级管理者, 必须重视的是, 将天时、地利、人和融为一体, 发挥它们的作用, 无论是天时还是地利、人和, 都离不开管理者去创造条件。全体师生群策群力, 齐心协力为班级的振兴而发挥出自己的光和热, 尤其是人和在班级管理之中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班主任首先要团结好科任教师, 他们的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将会让班主任增生无穷的力量, 使一人的管理变为多人的管理;其次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这就要求组建一支得力的队伍。班干部成天在班集体中生活, 对班级的动态有更为直观的了解, 一旦他们发挥作用, 成为班主任的左臂右膀, 就会发展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最后要求班主任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为我所用, 为班级创造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只有这样充分发挥合力的作用, 才能让班级管理变得不再被动, 而是更为主动, 让学生变得更为积极。有了教师和学生的通力合作, 就能不断将不利的条件转变为有利条件, 将有利的条件不断创造为更为有利的条件。有优势的条件, 好好利用, 没有有利的条件好好去创造, 这是班级管理始终不变的原则。充分发挥这些条件的优势, 为班级的发展所用。有了天时、地利、人和这样好的条件, 有了最为有利的因素, 也就有了创造优秀班级的资本。
二、领导艺术+领导效率+学生的积极性
领导不但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艺术, 班级的管理者要想班级有新的面貌出现, 那就一定要讲究领导艺术, 尤其是领导效率更是丝毫马虎不得。管理者就是一面镜子, 班主任的一举一动对任课教师和学生都有着典型的示范作用, 高超的领导艺术和高效率的管理策略有利于班级开展工作。在此基础上, 再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位好的班主任就是一所好的班级, 没有高素质的班主任决不可能有一流的班级。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学, 梅贻绮之于清华大学, 张伯荃之于南开大学, 都有力地说明一位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有人格魅力的校长, 对于一所学校有多么的重要。校长应该集教育家、管理者、教师、经营者等多种角色为一体。同样, 班主任要发挥班级的整体功能, 就要注意自己的人格魅力, 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征服其他教师和学生。班主任要成为学习型的教师、研究型的教师, 必然要不断地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自己, 完善班级的管理, 从普通教师成长为学习型的教师, 再打造出学习型的班级。指手画脚的班主任是不受欢迎的, 他的决定学生同样也会阳奉阴违, 班主任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说话, 言谈举止及所作所为要具有说服力, 班主任要学会用事实来证明自己, 培养全体学生勤真务实、谦虚谨慎、好学上进的作风, 以及自由开放的胸襟。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班风建设+学风建设+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壮大发展, 学生的健康成长, 优异成绩的取得, 离不开好的环境, 没有一流的环境, 绝对不可能有一流的班级。建设一流班级, 就需要建设一流的学风, 但是建设一流的学风应该从一流的班风建设开始, 没有一流的班风绝不可能有一流的学风, 同样一流班风建设依然要从班级的学风建设抓起, 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只有巧妙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最终才能形成一流的班风和学风。所有的这一切都离不开班主任辛勤的工作, 一所学校没有一流的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 没有班主任群体的中坚力量, 就永远都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学校。班级管理和建设都必须从学风建设开始, 然后在此前提之下, 开始班级文化的建设。班级文化是班级全体学生精神面貌的反映, 这必然要求班主任一定会花大力气去建设, 并作为头等大事来处理, 置身于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焕发着青春活力的环境中,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感染中, 不知不觉提升自身的素质。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学, 身心愉快, 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 将会变得更为积极, 更为主动。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 班级的面貌必将焕然一新, 充满活力。
四、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领导策略
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的形成, 一方面离不开班级规章制度的约束, 这是外因;但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学习和不断地要求上进, 这是内因, 是最为关键的。外因是条件, 内因是动力, 是最为关键的因素。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在班级引导学生形成自立、自策、自勉的精神和民主意识。班级以班委会为“龙头”, 以班主任为核心纽带, 调动全体科任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作用, 让他们既有独立自主的精神, 又恪守行为规范, 按照高标准要求自己, 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强化主体意识, 树立班级主人翁思想, 增强上进心和自信心, 从而达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目的。同样, 要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提高他们的主体意识, 使他们按照规范要求自己, 最终使教师的教更为积极主动, 而学生的学更为积极, 学生的内心充满了求知渴望, 从而激发内动力, 不断让自己变得更为优秀, 在这种构成良性的互动环境之中, 实现班级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从不断的学习到实践, 再从不断的实践到学习, 彼此之间不断合作、切磋, 尤其是师生之间要形成真正的教学互动,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快乐的过程中学习, 享受到学习的欢乐, 真正调动他们的内动力, 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 实现教学相长。在这样的氛围下, 教师成长了, 教学变得更为主动, 更为积极, 学生的学习也变得更为直接, 更为上进, 更为自觉。在这样的环境下, 教师和学生都会快速成长起来, 有了高素质的教师和学生队伍, 建设一流的班级也不在话下。这样的环境的最终形成, 需要班主任付出很多的心血, 作出大量的努力, 最终班主任也会得到回报的, 那就是将会诞生一流的班级, 学生将会健康快乐地成长。师生彼此之间都获得成就感, 他们在各自的教学和学习上获得更多的收获, 更为快速地成长起来, 最终变得更为优秀。这是班主任最希望得到的, 也是班主任最大的成功。
五、结语
良好班风的形成决非一日之功, 班级的管理重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在实际工作中, 这必然要求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及代表的班主任要辛勤劳动和无私地付出, 做出大量的工作, 同时也要求我们在管理的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总结和积累经验, 并且把这些方法经验应用到班级管理的实际中去。我坚信“辛勤的劳动”+“科学的管理方法”=“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志宏, 冯大鸣, 周嘉方, 新编教育管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9, (第1版) .
[2]孙锦涛.教育管理原理[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1, (第1版) .
[3]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12, (第1版) .
[4]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12, (第2版) .
加法 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例题引入
第一组:4+5=()+4 40+56=56+()36+78=()+36 第二组:(69+172)+28 69+(172+28)155+(145+207)155+145)+207
二、新授
1、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发现特点。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总结出: 40+56=56+40 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2、学生发现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板书。
3、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
板书:a+b=b+a 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示。符号表示:△+☆=☆+△
4、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发现特点。
出示:
(69+172)+28 69+(172+28)155+(145+207)(155+145)+207 通过上面的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总结观察到的规律。
5、教师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叫法结合律。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
符号表示:(△+☆)+○=△+(☆+○)教师板书:
(a+b)+c=a+(b+c)
6、学生根据这两个运算定律,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三、巩固练习
课后习题
四、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的运算定律。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
加法的运算定律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a+b=b+a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a+b)+c=a+(b+c)
第三章 乘法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当板书。
二、新授
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1)4×25=100(人)25×4=100(人)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b×a
我们在原来的学习中用过乘法交换律吗?在验算乘法时,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就是用了乘法交换律。
根据前面的加法结合律的方法,你们能试着自己学习乘法中的另一个规律吗?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2)(25×5)×2 25×(5×2)=125×2 =10×25 =250(桶)=250(桶)
小组合作学习。
①这组算式发现了什么? ②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③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④字母表示。小组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整理。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整节课的学习要点。完善板书。
五、作业: 板书设计: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这叫做乘法交换律。a×b=b×a(a课后小结:
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b)×c=a×(b×c)
教学内容:
乘法分配律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埋伏 思考问题。
在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我们观察了一幅主题图,有的同学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二、新授
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1)(4+2)×25 =6×25 =150(人)
4+2是每组一共有多少人,在乘25就算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了。(2)4×25+2×25 =100+50 =150(人)
4×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个人负责挖坑、种树,2×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负责抬水、浇树。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人了。小组合作:
(1)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2)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3)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 汇报。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汇报,灵活地进行引导,总结出要点。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算式吗? 学生举例。
根据学生举例板书。
到底我们举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这样的规律呢?请学生验证。请学生用语言表述出发现的规律。
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b)×c=a×c+b×c a×(b+c)=a×b+a×c 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大家记住乘法分配律? 简记为:
和与一个数相乘=积相加
三、巩固练习
在练习小结中,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分配律。
四、小结
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
教师引导小结,相应完善板书。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课后小结:
(4+2)×25=4×25+2×25 ┆
(a+b)×c=a×c+b×c a×(b+c)=a×b+a×c
进位加法“魔鬼”训练 篇3
我计算老是比同学们慢,老师给妈妈打了电话,妈妈又给爸爸打了电话,于是,今天晚上爸爸放下设计软件的工作,专门对我的计算进行“魔鬼”训练(这可是他说的)。
一听“魔鬼”训练,我吓了一大跳,是不是要把我训练得很惨呢?还是听我来告诉你,爸爸是怎样训练我的吧:
爸爸先在电脑上把从1+1到9+9的81个算式全列出来,然后把其实一样的两个算式去掉其中一个像2+3和3+2就去掉了2+3,然后又把得数不超过10的不进位加法去掉。他右手握着鼠标,左手不停地按着删除键,不一会儿,爸爸指着屏幕上的算式说:“这些剩下的就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要想口算算得快,就要把它们全背下来。”
看到我愁眉苦脸的样子,爸爸还把这些算式都编成了口诀,就像这样:
我数了—下,总共才20句,而且读起来还挺好听的,就像我经常背的《千字文》。
爸爸又教我一边背一边做“进位加法手指操”,左手和右手都代表一个数,大拇指代表5,其他四个指头表示1。例如“七六13”,可以这样做:
一看就知道7+6=13了。我试了一下,还真好玩!原来爸爸的“魔鬼”训练是好玩的开心鬼啊。
日志评论:
林泽宇2月11日11:23:35
我真羡慕你有这么好的爸爸。
许少鸿2月11日11:24:26
林泽宇在我家里玩,我们一起上网的。我爸爸也说张青青的爸爸真有办法。
张知阳2月11日17:42:22
对的对的,我爸爸也让我把这个口诀表抄下来呢。
艾若男2月11日18:33:31
我觉得这个手指操很好玩。
宋铭娜2月11日18:36:13
下次班级开队会的时候,我要把这个手指操变成一个漂亮的舞蹈,你们就等着看吧。
江老师2月11日21:36:34
这个进位加法口诀表和手指操,我要在班上推广谢谢张青青爸爸的好办法。
“加法”的前概念研究 篇4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合与分是世界上两种基本存在形态。从数学的角度来分析, 合所对应的是加法, 分所对应的是减法, 其中等数量的合就是乘法, 等数量的分就是除法。再从运算的关系来看,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由此可知加法是最为基础的运算, 是其他运算的基石。
按照集合论的观点, 两个自然数a和b相加的和为a+b, 是指如果a和b分别是互不相交的两个集合A和B的基数, 那么, a和b所代表的集合A、B是互不相交的, 而a+b则是并集A∪B的基数 (《小学数学研究》第26页) 。在小学阶段, 加法的含义就是指两部分的合并, 也可以说加法是对一类客观现实中具有合并现象的数学化表征。例如, 左手有3颗糖果, 右手有2颗糖果, 合起来是5颗, 写成数学算式就是3+2=5。小学生建立加法概念需要借助具体的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 孔企平老师在《小学数学课程和教学论》一书中说得非常明确, 具体情境是小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基础, 当一个数的运算与代表情境中的物体相联系时, 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获得真正的意义。
二、学生已有经验的分析
现行教材都把“加法的认识”这一内容放在一年级上册, 紧接在“5以内数的认识”之后进行的教学。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大多是六周岁半左右, 那么, 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对加法有哪些认识呢?
(一) 生活中关于加法经验的积累
加法作为一种生活现象司空见惯, 随处可见, 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并经历具有加法含义的活动。婴儿从出生到上小学的六年多时间中, 天天会遇到具有加法意义的生活现象, 如:
现象1:家里有爸爸、妈妈和小贝, 今天外婆来了, 家里就多了一个人。
现象2:小贝已经有2辆玩具车了, 今天叔叔又送给他一辆崭新的玩具车, 现在有3辆玩具车了。
现象3:小贝喜欢画画, 上午画了3个小动物, 下午又画了2个小动物, 数一数, 总共画了5个小动物。
上述现象都是两部分的合并, 也就是都具有加法结构的模型。孩子从出生到上幼儿园常常会遇到或发生类似与加法有关的事情,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积累了关于加法的直观感知, 至少能够正确判断多了还是少了。
(二) 知识学习过程中积累的加法经验
尽管上小学之前, 儿童还没有明确的要求需要学习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但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观念影响, 让孩子尽早地识字认数、会数数、会做加减运算是多数家长的殷切期望, 因此学生的学习已经先于学校教育而开始。
首先, 多数儿童在上学前学会了数数, 尤其是能够指着具体的实物进行点数, 也就积累了最为原始的加法运算的能力。
其次, 在幼儿园孩子要认识很多图形, 做很多活动和基础性的练习, 从中会有不少与加法运算有关的内容, 如:
凑数活动:小朋友心中想好一个确定的数, 然后从1~10这十张扑克牌中找出两张, 使得两张牌的点数正好凑成心中确定的数。
打靶游戏:在靶上标出1~5这五个数字, 小朋友用沙包打靶两次, 并把两次打中的分数加起来作为最后的成绩。
6以内的加减运算练习:小朋友吃掉5瓶果奶, 还剩下1瓶果奶, 活动室里原来有几瓶果奶?
[注:以上活动和习题均出自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编写委员会编写的《大班教育活动设计 (上册) 》, 新时代出版社出版。]
三、前测的意图及习题
从上述的分析来看, 学生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 但就每个个体而言, 对加法的感知是否如上所说, 他们当中存在着怎样的差异呢?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并建构加法的概念及基本的运算技能, 我们试图通过前测了解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现实起点, 从而为教学提供有利的资源和借鉴。
第一, 学生面对两部分合并的情境时, 会自觉运用加法计算的占多大比例?
第二, 学生正确进行10以内加法运算的比例如何?
第三, 学生对加法含义的理解达到何种程度?能否用具体的动作和直观图示进行表征?
第四, 面对具体的现实情境, 学生能否借助加法运算进行解答?
基于这样的意图, 为了便于操作, 我们设计了如下前测题:
四、测试要求和数据统计
(一) 测试的对象
一年级学生120 人, 在开学初第一周或第二周完成。 (为了对比研究, 可以选幼儿园大班学生进行测试)
(二) 测试的方法
统一采用面试。先做好测试题课件 (包括录音) , 逐一对学生进行面试, 有条件的可以录像, 但不要对学生产生影响。
(三) 数据统计
每个测试题需要统计的数据:
测试题1: (1) 正确说出大、小猴子数量的人数及比例; (2) 正确说出结果是6只的人数及所占的比例。
测试题2: (1) 正确表述题意并算出结果的人数及比例; (2) 在同一情境下不同算法的人数和比例。
测试题3: (1) 口算结果正确的人数及比例; (2) 会正确表征两部分之和的人数及比例。
测试题4: (1) 正确判断是否够的人数及比例; (2) 不同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人数及比例。
五、测试结果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 测试结果 (一年级刚入学初)
我们选择了城区中心小学和乡镇小学共6所120名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进行了前测, 其结果如下:
测试题1:课件出示静态图:左边4只小猴子, 右边2只大猴子。
(1) 你看到了什么?
(2) 课件中变化猴子的位置, 问学生总数是否变了, 为什么?
绝大多数学生还能正确说出不变的原因:只是猴子的位置变了, 还是6只 (或者4小2大) 猴子, 少数学生因为不理解“总数”的含义, 未能正确回答。
测试题2:课件出示5个学生, 动态演示又来了2个学生。
(1) 用语言表述:你看到了什么?
(2) 你是怎么算的?
测试题3:口答2加3等于多少?请用身边的实物或是动作来表示2加3。
(1) 120人正确回答结果是5的, 占100%。
(2) 用身边的实物或动作表示2+3的如下表所示:
测试题4:小明的妈妈有3元钱, 小明的爸爸有5元钱。他们要买一本7元钱的图画书给小明, 够吗? (有课件和语音)
(1) 有119人回答钱够了, 占99.2%。
(2) 在119人中, 有23人是通过数的方法获知还多出1元;有82人是通过先加 (3+5=8) , 然后与7比较, 认为多出1元;还有12人通过计算 (3+4=7) 比父母的总钱少1元来判断的;只有2人不会说其中的原因。
(二) 测试结果分析
第一, 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简单的加法运算能力, 特别是5以内数的加法正确率很高。
第二, 一年级新生对加法有了比较全面的直观理解:一是知道两部分合并可以用加法来计算;二是对一个加法算式能用不同的直观图示来表征, 初步具备了数学符号化的意识;三是在面对具体问题时, 多数学生已经具备了先加再比的策略意识。
第三, 在计算5+2、3+5等算式时, 尚有20%左右的学生采用了数的方法, 而且从1开始数的占到一半左右。
第四, 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是浅层次的, 对加法所具有的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第五, 通过对幼儿园大班儿童的前测, 两者之间的差距不是很大, 主要在两个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一是一年级新生在表达上要稍稍高出大班儿童, 如第二题, 看课件演示能正确表述过程并说出结果是7人的, 一年级新生高达83.3%以上, 而大班儿童只有41.7%。二是一年级新生在解决具体问题 (如测试题4) 时, 直接用算式解决的比例要高于大班儿童。
第六, 城区学校、乡镇学校和山区学校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三) 教学建议
根据前测数据分析, 我们对加法初步认识一课的教学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 这是一节以建立“加法”概念为主的概念教学课, 而非很多教师认为的加法计算教学课。
第二, 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真正理解加法的含义, 而不是进行加法算法的探究。在具体计算时, 只需要引导学生正确数就可以了。如3+1, 就是在3的基础上继续往下数得到4;同理, 4+2就是在4的基础上继续往下数到6。
第三, 应该让学生理解加法算式的表征作用, 初步感受数学抽象的魅力。要让一年级学生经历一个从具体情境到抽象算式的归纳抽象过程, 还要让学生展开想象, 看到算式能想到不同的具体情境, 从而比较深刻地理解加法的本质含义。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素材 (如静态的:左边3个苹果右边1个苹果, 树上3只猴子树下1只猴子;还可以是动态的:停车场原来有3辆汽车, 又开来了1辆汽车) , 让学生表达并写出算式“3+1=4”, 然后根据算式“3+1=4”来编类似的故事情境 (如妈妈给我3颗奶糖, 爸爸又给了我1颗, 我一共得到了4颗奶糖) 。有了这样丰富而完整的学习经历, 学生才能渐渐体会数学算式不再只是一个算式, 而是具有丰富的内涵, 也逐渐体悟到数学的高度抽象性。这样的学习过程, 不仅学到了知识, 而且还很好地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 让小学生从小经历数学抽象、数学归纳和数学演绎, 而这些正是最为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学反思 篇5
最近我对“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了教学实践与反思,对如何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如何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有了进一步的感悟。
一、学生经历有效地探索过程。在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积极探究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观察发现——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数学学习全过程。教学这两个运算律都是从学生解决熟悉的实际问题引入的,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初步感受运算的规律。然后让学生根据对运算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观察比较,发现规律。我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构建知识。
二、注意数学学习方法的渗透。加法结合律是本课教学难点,由于在探索加法交换律时,学生经历了“观察发现——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探索加法结合律,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将已有学习方法渗透到探索加法结合律中,很容易感受到三个数相加蕴含的运算规律。学生不但理解了加法运算律的过程,同时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中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在教学完加法交换律时,我及时把新学的知识和加法计算的验算结合起来,让学生回忆交换加数验算的方法,明确与加法交换律之间的联系。在教学完加法结合律时,又出示了两道口算题9+7、34+27,让学生回忆口算过程。这样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及时沟通,加深了对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同时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在最后的提高巩固阶段,结合练习为下节课学习加法简便计算垫下了基础。
“膜”力加法秘诀 篇6
化妆水打底
在敷面膜前,除了洁面是必需的之外,还应涂抹上化妆水,软化肌肤表面的老废角质并起到二次清洁的作用,以便让营养更好地吸收。建议使用滋润为主的化妆水,避免具美白或抗皱效果的功能性化妆水,以免成分相混,引起肌肤过敏。当然,如果你嫌化妆水太过滋润的话,使用保湿喷雾也可达到相同的效果。
“膜力加倍”秘诀
湿润的环境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电视剧中女主角一边敷脸一边泡澡的镜头,非常惬意,而且,在浴室中敷面。不但可以节约时间,还更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在湿润的环境中,有蒸气帮忙,面膜中的成分会被快速吸收。但是如果使用深层清洁面膜。则不要在浴室,因为清洁面膜的原理是利用面膜干了以后的拉力将毛孔内的脏污吸附出来,如果湿气太重,清洁面膜就很难干透,不但不能吸出脏物,还会将水分倒吸出来,伤害肌肤。
“膜力加倍”秘诀
清洁、保湿交替使用
如果你是个要求甚高的“面膜狂人”,那么可以尝试清洁面膜和保湿面膜隔天交替使用的方法。深层清洁面膜,如面具式或矿物泥面膜,都有去污及控油作用,可以深层作用于肌肤,清除毛孔里的污垢,控制油脂分泌,但肌肤不能只是控油,要想保持水油平衡,就要隔天敷一敷纯水分面膜补充水分。我们可以以一周为单位,一三五做清洁面膜,二四六做保湿面膜,周日一定要让肌肤透透气,可以休息一天。当然,对于极度敏感的肌肤,我们并不建议如此频繁的使用。而且除了柜台买的面膜之外,其实很多自制的面膜也具有洁肤及保湿作用,性质也比较温和,这里就介绍一款自制麦片面膜给大家:
材料。麦片1/2碗、蛋白一只、柠檬汁1汤匙、苹果1/2个(捣碎)
做法将所有材料混合成平滑膏状,然后敷在脸上约15分钟后冲水洗净。蛋白本身有去死皮作用,柠檬可美白,而麦片则提供滋润,绝对是一款多重功效的面膜!
“膜力加倍”秘诀
老废角质不要
教师减负的“减法”与“加法” 篇7
教师的减负,最近一段时间好像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做教师是个良心活,属于“不待扬鞭自奋蹄”的那一类。但教师也是血肉之躯,不是机器人,可以承受的工作压力和连续时间终归有限。愚以为,要将教师的工作压力限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从逻辑上讲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减法”,另一个是“加法”。
所谓减法,是指大家普遍感到不堪承受教师名分的工作之重,想办法减轻一点儿负担,但我有点儿怀疑这方法很难奏效。送快递的把货送到顾客手上就算完成了任务,不用负责产品的使用说明,不用负责跟心情不好的顾客聊天,不用负责给顾客中的“剩男”“剩女”牵红线。这听起来有点儿像废话,但有些工作岗位的职责是可以分得很清楚的。但教师这份工作却很难分得这样清楚。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每月的工资单上林林总总几十项,我基本不看,也看不明白。把教师要承担的工作也列一份清单,估计比工资单还要长。要做“减法”,能减掉哪一项呢?教师工作的哪个细节没有伟大的教育意义?能说今天心情不好就先不填要交的那个表了吗?或者因今天实在太累就少备五块钱的课吗?所以做“减法”,无论是领导来减还是自己动手,都很难。
与此相对,做“加法”可能是个更好的思路。所谓“加法”,是指先把教师的工作归零,再来看看哪些工作是必需的,就加上去,直至加到合理为止。当然,这样做要解决几个问题。第一是认识问题。教师工作再伟大、崇高,它只是一项职业而已。教师教书育人,跟官员从政、艺术家娱乐大众、建筑师设计大楼、清洁工美化城市一样,说到底没什么不同。这不是在贬低教师,而是不想贬低干其他活的人。把教师工作回归到一项职业,才不会因被“伟大”“崇高”的绑架而自己都不好意思不吐血吐到死而后已。第二是介于认识和技术之间的问题。简而言之,做“加法”之前先做个“减法”,看哪些不属于或主要不属于教师该干的,而属于或主要属于社会、政府、家长、律师、医生、法院等相关机构或人士该做的事情,该他们干的就不要推到教师身上。第三是比较技术层面的问题。教师的有效工作时间是每天八小时,要把他们必须干的活排个序,排够八小时就打住吧。
这样的思路和做法,不是要给教师推卸责任,而是为了他们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说到底是为了中国教育。当然,要把教师该干的和不该干的说清楚很难。但一件事很难不应该成为放弃尝试的借口。
做好语文课堂中的“加法” 篇8
关键词:增加学生阅读与背诵的时间,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学生课堂练习与拓展的时间
简简单单教语文, 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本义, 也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本义。崔峦老师曾说:“我们期望, 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 简化的教学环节, 简便的教学方法, 达到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因此, 很多语文老师大刀阔斧地做起了减法, 减少了教学目标, 减少了教学环节, 减少了教学手段, 甚至减少了学生的活动, “减”得语文丧失了“工具性”、丧失了语文的“人文性”, 丧失了语文的价值和意义。须不知“减少是为了增加”, 减下来的时间干什么?我认为应该把它交给学生, 增加孩子积累、思考、巩固的时间, 让他们在课堂上得到最大的收益, 才能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一、增加学生阅读与背诵的时间
强调学生课前预习并养成习惯是必要的, 但这并不等于可以忽视甚至不要课内预习了。随着各种娱乐向学生课余顽强渗入和第二课堂的开展, 学生课前预习更难得落实。即使有时间预习, 如果无教师有效的指导, 学生的预习势必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及应对性, 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课文, 每节课至少要有三分之一或更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要让所有的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 读得准确, 读得流畅, 读出感情, 读出韵味。反观我们学生的阅读, 一篇课文学完, 依然有不少同学读得结巴, 添字、漏字、改字司空见惯。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式的阅读是造成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这种“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式的阅读也直接影响学生对精彩字、词、段落的落实, 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分析与理解能力的提高。
多读多背, 增加学生语言积累, 这是众多名家学好语文经验之谈。我们反对死记硬背, 但必要的甚至在讲究背诵方法上的多读多背更应多加提倡, 我们绝不能因知识更新快、占有信息方便, 忽视乃至迁就学生对精彩段落篇章的背诵。语文课本上要求学生背诵的东西已经够少了, 而相当多的学生对此还在打折扣, 因而对学生的背诵除了引导、鼓励外, 还应有一定的约束机制, 教师在课堂上要拿出更多的时间, 督促学生背诵优美的段、篇、章, 并养成习惯。除此之外, 在课堂之外的时间, 教师还要引导并督促学生对优美名句及文段的积累和背诵。空袋子永远不能直立, 学生词汇贫乏, 头脑空空, 哪里还谈得上感受、领悟与运用, 如此, 要求学生习作有文采, 甚至妙笔生花, 岂非咄咄怪事。
二、增加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 提问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但一个问题提出后, 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 要提示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寻找答案。窦桂梅老师在执教《晏子使楚》一课时, 引导学生进行了这样的讨论:
师:晏子的使命最终胜利完成。虽然一波三折, 但我们从中深深感受到作为个人的他, 赢得了历史的尊重, 所以, 参考书这样评价晏子使楚的意义——— (课件:“晏子在这次外交活动中表现出的智慧, 给齐国赢得了尊重。”)
师:然而, 今天, 一位历史学家对晏子使楚这样评价:
一个人的智慧不能代表国家的智慧;一次外交胜利并不能获得国家永久的尊重。“晏子使楚”与国家真正的尊严无关。———某历史学家
师:这些观点你赞成吗?不赞成, 还是说不清?请小组讨论, 各抒己见。
教师要参与其中, 对于疑点, 应适时提醒;对于难点, 教师应适时点拔;而对于双方分歧较大、争论不休, 或与讨论的话题相差甚远, 教题要适时纠偏, 要增加教师调控下的讨论时间, 使得教与学能巧妙的契合, 和谐的演进, 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三、增加学生练习和拓展的时间
“操千曲而后识律”, 语文能力只有通过有目的、反复的操练才能形成。每个学期的语文课至少有130节, 除去课文的教学时间50节左右, 口语交际、习作和复习30节左右, 还可以剩下50节课。在这50节课中, 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进行练习训练。例如在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后, 可以安排一节课完成《补充习题》中的习题。首先, 指导学生审题, 对这一课的练习有个全面的了解。然后, 选择容易做错的习题货有难度的习题进行重点指导。最后,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容易的习题。这样, 由扶到放, 学生不仅能学到练习的方法技能, 而且巩固了文本知识, 避免了练习的随意性。此外, 多余的时间还可以让学生阅读相关的《美丽的南沙群岛》等文章, 用总起句进行仿说仿写。不断的“内引”“外联”, 将课内与课外的知识的有机结合, 让听、说、读、写“四能”并进。
树兰医疗:践行互联网加法 篇9
2月16日,树兰医疗浙一(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互联网医院启动后,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患者也纷纷登陆体验。陈先生表示,只要在笔记本电脑上点点,就能和名医面对面,简直和到医院看病一模一样,真的很便捷。他为父亲在线上预约了下次要做的检查,下次只要直接过来检查就可以了,这样就少跑了一趟医院过来开单子的时间。
由于国内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及行业发展瓶颈的存在,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长期困扰患者。特别是对于一些慢病患者来说,由于得不到后期完善的医疗服务,给身心健康和医患关系方面造成了大量的隐患。自从互联网+浪潮逐渐渗入各行业以来,给产业互联网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医疗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诞生了浙一互联网医院,在这背后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互联网医疗是如何实现医院与患者、医生等资源之间的相互协调?作为浙一互联网医院的发起机构,树兰医疗逐渐在医疗行业树立起榜样,以实践解决了很多困扰。
“树兰会诊-MDT”提供数字化问诊
按照国家卫计委的规划,到2020年社会办医的医院病床数至少要占到公立医院总数的一半,目前差距还很大,同时有关部门也希望通过社会办医来形成下一步医改的力量。
2012年由郑树森院士和李兰娟院士等发起成立树兰人才基金,致力于打造中国医学诺贝尔奖:树兰医学奖,当年已经发起筹款1亿元,目前已经颁奖两次。2012年树兰品牌开始对外公布,并在2014初决定发起成立树兰医疗,第一个项目就是创办一家三级综合医院。
“目前国家各个层面都在鼓励社会办医,包括莆田系最早也是中国民间医疗的一种形式。当前医疗格局需要重构,需要大批有正能量和高水平的大牌医生,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来社会办医。”树兰医疗CEO郑杰对记者表示。郑杰很早和李兰娟院士一起参与数字医疗领域,2014年参与筹备树兰医疗,并由陈竺院士为树兰题词。
作为第一个面向全网的在线服务产品,“树兰会诊-iMDT”的作用是给老百姓提供高端疑难杂症、跨专科的第二诊疗意见,平台使用者包括专家、医生、患者,很多肿瘤病人希望大牌的专家帮助看看怎么治疗或者提供第二诊疗意见,充分利用网络,面向全网服务。
“树兰会诊-iMDT”全名为:树兰医疗国际疑难病多学科会诊中心。该中心将发挥众多国际国内顶级专家资源,通过互联网和移动医疗等技术手段,对涉及多学科疑难危重病人发起权威联合会诊,实现医学资料和远程视频、音频信息的传输、储存、查询、比较、显示及共享,为病人提供优质、快捷、个体化的最佳诊疗方案。
据介绍,该平台汇集了普外科黎介寿院士、呼吸内科专家钟南山院士,泌尿外科专家郭应禄院士、肾内科的刘志红院士、内分泌科的宁光院士等40多位院士以及1000多名国内外专家。由于“树兰会诊-iMDT”APP双向全部使用手机,无需专家必须到诊室坐诊,不受空间、地域限制,患者可以自己“点名”专家,也可以由平台的专业工作人员分配至最合适的专家手中。
现在,患者通过手机、Ipad、个人电脑,无论身处何处,只要手指点点,可以与专家名医“面对面”远程门诊,预约检查等,患者也可以坐等药物送到家里。以往要去医院排队挂号就诊的繁琐流程,如今可以在网络上轻松完成分诊咨询、远程门诊、线上付费、检查预约、住院床位预约、药物配送、慢病随访等功能,真正实现足不出户就能看三甲大医院名医专家。
医疗+互联网怎么做?
“我是IT背景出身,一定会非常重视树兰医疗的IT信息化,同时面向未来医院来规划思考下一代医疗的底层架构,目前已经成立了专门的IT子公司,来负责树兰医院的整个信息化”。郑杰对记者表示,成立IT子公司的目的是吸引人才,未来公司除了服务树兰,也可以服务网络公司或者非树兰的医院,这样IT就可以作为一项第三方的标准化服务。
在此之前,郑杰的头衔是浙江数字医疗卫生技术研究院副主任,拥有多年医疗信息化经验。他认为,医疗+互联网是医疗服务的自然的延伸,并不一定是颠覆性的,但是未来的医疗服务一定是线上和线下结合的。
郑杰介绍,“树兰会诊-iMDT”本质上是一个结合线上线下的多专科产品。目前浙一医院主要面向来自浙江附近的患者,他们不需要通过网络手段就可以到医院就诊,而“树兰会诊-iMDT”面向的患者、专家都是全国性的,世界性的,互联网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存在。
现在只要有网络,患者在家中、户外、旅游及海外都可以登陆浙大一院门户网站,实现挂号远程门诊。同时,在药店、社区、协作医院等医疗合作服务点,患者也可以通过服务点的设备实现远程门诊。据悉,“浙一互联网医院“一周7天,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9点均有医生坐诊,患者在任何地点,均可以发起就医请求。
在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便利和协作的基础上,树兰医疗开始向外围进行拓展。3月2日,浙一互联网医院和乌镇互联网医院宣布合作。目前在实体医院中,名医专家号资源被倒卖的现象一直存在。浙一互联网医院将与乌镇互联网医院联手,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实名制挂号、号源公开和号费公开等方式抵制号贩子,打通患者与专家的绿色通道,让患者与专家“面对面”,消除信息不对称,不让“黄牛”有机可乘。
和当前一些热门的互联网企业相比,树兰医疗的模式也许更具有独特性。郑杰表示,对互联网企业而言,他们更多的专注线上服务,而医疗行业趋势是从在线向线下走,树兰不区分线上线下,核心是要把医疗服务和职业平台通过互联网思维进行打通。“我们认为互联网医疗是一种思维,属于医疗服务的延展,没必要割裂开来,”郑杰说。
面向未来的数字化医疗探索
医疗和其他行业相比有很大的独特性,一方面它研究的是人本身,对人类而言具有更加具体的意义。同样在今天信息爆炸的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和医疗行业也密不可分。
作为一家筹备时间只有两年的三级综合医院,树兰医疗浙一互联网医院在运营之初就考虑了如何面向未来做好数字化医疗。郑杰表示,“我们的医院系统一上线,就有将近70个系统面对50个厂家。如何做好系统之间的融合,提前做好IT规划和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首先在医院的传统基础上思考未来医疗信息化的底层,做好IT底层设计之后,再和各种在线医疗服务对接。包括和上层的对接,实现院前院后服务的连贯性,也包括做好医生服务患者的移动化管理,这样医院的信息化就会水到渠成,这就是我们通过反向的思维来构筑医疗信息化的过程。”
对于未来数字医疗,郑杰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未来大数据主要场景将会在医院产生,从而形成医院内的大数据平台。现在看到的医院数据基本都是信息孤岛,不能形成大的数据平台。“我们会花很大力气来建设数据平台,实现医疗数据在临床和科研方面完美的一致,即临床服务时患者的数据会进入科研的队列。未来研究型医院肯定是基于数据驱动的,如何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对现有的医疗系统进行改造。”
为了推动医疗数据共享,2013年树兰医疗联合一些组织成立了OMAHA联盟,该组织致力于让老百姓拿到属于自己的健康档案,联盟另一个主要的作用是定义术语和数据标准,比如患者拿到的文档格式。树兰医疗浙一互联网医院也已经开始推动院内数据平台的建设,对外合作也是开放的,已经和丁香园等企业、各大医院、OMAHA联盟进行了合作。
“加法结合律”教学片段与思考 篇10
【课堂教学回放】
师 (出示情境图) :你们从图中看懂了什么?
生:图中短袖衫每件32元, 裤子每条35元, 夹克每件65元。各买一件一共要付多少元。
师:请大家为这位顾客算一下, 一共要付多少元?
生1:顾客一共要付132元, 算式是:
生2:我也算出一共要付132元, 但算式是:
师:两位同学计算的结果都正确。但算式不同, 请你们分别说一说, 在列式计算中是怎么思考的。
生1:我是先算买短袖衫和裤子要付67元, 再加上买夹克的65元, 一共要付132元。
生2:我是先算买夹克和裤子要付100元, 再加上买短袖衫的32元, 一共要付132元。
师:两位同学选购服装的先后不同, 计算顺序也不同, 但结果都正确。你你们们能能把把这这两两个个算式写成等式吗?
师:请同学们算一算, 下面两道题的○里能填上等号吗?
学生计算结果相等, 并在○里填上“=”。老师进一步启发:以上三个加法算式中, 每个算式等号的左边和右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生1:每个等式等号的左边和右边的三个加数相同, 而且位置也相同。
生2:每个等式等号两边的和相同。
生3:每个等式小括号的位置不同, 运算顺序也不同。等号左边先加前两个加数, 再与第三个加数相加;等号右边先算后两个加数, 再与第一个加数相加。
师:你们能根据这三个等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说出它们的计算规律吗? (先独立思考, 后小组讨论, 再全班交流。)
生3:在加法中, 三个数相加,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再与第一个数相加, 它们的和不变。
师:这个计算规律在加法中叫“加法结合律” (板书) 。这样的计算规律, 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吗?
生1: (甲数+乙数) +丙数=甲数+ (乙数+丙数)
生2: (△+○) +☆=△+ (○+☆)
生3: (鸡+鸭) +鹅=鸡+ (鸭+鹅)
生4: (a+b) +c=a+ (b+c)
师:同学们表示的方式都很好, 通常用“生4”的方式, 也就是用字母表示。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加法结合律在计算中有什么作用?
生1:三个数相加, 先加其中的两个数, 可以凑成整十、整百……使计算简便。
生2:运用加法结合律, 能使计算既简便又正确。例如, 顾客购衣服, 先算买裤子和夹克一共100元, 再与购短袖衫的32元相加, 很快得出一共付132元。
师:对!你们在以后的计算中要灵活运用, 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思考】
数学活动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 是让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 经过自己的思考, 得出数学结论的过程。因此, 本节课的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经历从数学事实得出结论的推理过程, 进而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水平。为此, 在教学中主要突出了两个“性”。
1.注重情境创设的匹配性。
有价值的数学情境, 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重要载体。本节课创设顾客购衣情境, 让学生列式计算一共应付多少元, 既注重了学生的生活现实, 又具体而形象地为学生提供了与“加法结合律”相匹配的数学模型。让学生在具体的计算中感受到由于选购三件衣服的先后顺序不同, 付款方式不同, 形成了算式不同, 计算顺序不同, 但付钱的总数相同, 从而在具体的数学事实中感知“加法结合律”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价值。
2.注重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性。
小学生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为此, 在加法结合律的教学中, 应尽量让学生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发现它的本质属性。一是在购衣情境和等式演算中丰富了表象储备。二是在分析比较等式左右的异同中强化表象联系, 建立比较清晰的表象, 为抽象概括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从加法结合律的组成要素 (三个数相加、计算顺序不同、结果相同) 中排除非本质属性, 找出共同的本质特征, 既掌握了计算规律, 又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四是注重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的相互转化与提升, 让学生从购物的算式到计算规律和用喜欢的方式表达中, 经历从生活实际到“形式化”的过程;倒过来又让学生用得出的规律去体验它的应用价值, 增强了应用规律的自觉性。
小鸡和加法 篇11
昨天,爸爸带我到奶奶家去玩。一走进奶奶家的院子,我就看到小鸡们欢快地跑向我。它们叽(jī)叽喳(zhā)喳地叫着,好像在说:“小主人,你又来看我们了,快给点好吃的吧!”
我把菜叶扔过去,它们飞快地跑向菜叶,用小嘴津津有味地啄(zhuó)起来,还不停地拍着翅膀,好像在说:“真好吃!”
它们的叫声引来邻居王奶奶家的5只小鸡,这5只小鸡也一下子扑到菜叶上,吃得可香啦!
爸爸让我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鸡。
这可比在课本上数东西难多了,因为小鸡一直动个不停。我突然想到:其实不用数,4+5=9,一共有9只小鸡。
“一共有9只小鸡,其中哪几只是我们家的呀?”我问爸爸。
爸爸说:“不管哪几只是我们家的,哪几只是王奶奶家的,合起来都是9只。数完4再数5和数完5再数4,得数是一样的。”
我不太明白爸爸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爸爸解释(shì)道:“这说明4+5和5+4都得9,算加法时,两个加数可以互换位置。”
“真妙!”但我又发愁了,“现在,我们家的4只小鸡和王奶奶家的5只小鸡混在一起了,怎么办呢?”
“加法交换律”教学片段与评析 篇12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 听说大家的计算能力很强, 我想检验一下, 敢比一比吗?
生:敢!
师: (出示课件) 请口算下面各题。
师:同学们做得很棒!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1:得数都是整十数。
生2:上一题的得数和下一题相同。
生3:上一题的加数和下一题的加数相同。
生4:按得数来分, 可以分成5组, 上下两题为一组, 不仅上一题的加数和下一题的加数相同, 而且得数也相同, 只是加数的位置发生变化。
师:得数相同的两道算式可以用什么数学符号连起来?
生:用“等号”连起来。
师:像这样的等式, 你能再写几个吗? (指名板演) 类似这样的等式能写完吗?
生:不能。
师:虽然同学们写出的等式各不相同, 但是仔细观察, 它们都蕴藏着共同的规律, 你发现了吗?交流一下。
生1:加数的位置交换了, 和不变。
生2:交换加数的位置, 和不变, 叫作加法交换律。
师:板书“加法交换律”。
评析:教师通过口算比赛, 直奔主题, 用直观、具体的算式帮助学生理解加法交换律的特点 (加数的位置变化, 和不变) 学生容易掌握。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促使学生自主交流和探索。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规律。
二、学习课例, 加深理解
师: (出示课件) 四年级下册第27、28页例1 (主题图投影) :
李叔叔骑车去旅游, 今天上午骑了40千米, 下午骑了56千米。问:今天他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师:这幅图告诉我们什么?
生:告诉我们李叔叔上午和下午骑自行车的路程。
师: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们可以知道李叔叔上午骑40千米和下午骑56千米。
师: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李叔叔今天骑自行车走了多少路程。
师:这道题怎样列式?有几种不同的列式?
生:40+56=96 (千米) , 56+40=96 (千米) 。
师: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能连成一道等式吗?
生:两道算式结果都是96, 都表示李叔叔今天骑自行车的总路程。加数的大小都没变, 只是加数的位置相互交换了一下。可以连成一道等式, 即40+56=56+40。
师:你还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你找到规律了吗?
(引导学生从和的大小与加数的位置进行回答)
生:左右两边的和都相等, 加数的大小没变, 只是加号两边的数的位置交换了, 这是加法的交换律。
师:这些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数学符号表示出来呢?交流讨论。
(指名板演)
生3: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师:同学们比较这4种表示方法, 哪一位同学的方法比较简单, 方便记忆, 容易书写呢?
生:第四位同学的。
师: (板书) a+b=b+a。
师:哪一位同学起来读一读a+b=b+a, 并说说每个字母表示的数字是哪些?
生1:读作a加b等于b加a。a表示40千米、47、19、54、103, b表示56千米、46、18、99、117。
生2:读作a加上b等于b加上a。a、b除了表示上述数字外, 还可以表示别的数字。
生3:读作a与b的和等于b与a的和。其中a和b可以表示任意数字, 每个字母表示的数字有无数个。
师:这个字母式子告诉我们什么?
生:任意两个数相加, 交换加数的位置, 和不变。
评析:这一环节的教学, 教师以课例引导学生理解加法交换律的意义, 把学生以前零散的感性认识整理、概括后上升为理性认识, 得出规律。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加法交换律, 最后用最简洁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充分地让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体, 培养了学生的思维, 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师: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懂得了些什么?
生1:学习了加法交换律, 我知道了加法交换律的表示形式。
生2:学习了加法交换律, 我知道了加法交换律的特点是和不变, 加数不变, 只是加数的位置变化了。
师: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8页“做一做”, 然后汇报交流。
师:请同学们和老师对出下列算式的口令。
师:请同学口头填空, 然后再说说你是根据什么规律填的。
师:请同学们写出一道运用加法交换律的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