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2024-09-29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通用14篇)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篇1

第二章: 用字母表示数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例题引入

第一组:4+5=()+4 40+56=56+()36+78=()+36 第二组:(69+172)+28 69+(172+28)155+(145+207)155+145)+207

二、新授

1、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发现特点。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总结出: 40+56=56+40 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2、学生发现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板书。

3、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

板书:a+b=b+a 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示。符号表示:△+☆=☆+△

4、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发现特点。

出示:

(69+172)+28 69+(172+28)155+(145+207)(155+145)+207 通过上面的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总结观察到的规律。

5、教师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叫法结合律。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

符号表示:(△+☆)+○=△+(☆+○)教师板书:

(a+b)+c=a+(b+c)

6、学生根据这两个运算定律,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三、巩固练习

课后习题

四、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的运算定律。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

加法的运算定律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a+b=b+a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a+b)+c=a+(b+c)

第三章 乘法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当板书。

二、新授

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1)4×25=100(人)25×4=100(人)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b×a

我们在原来的学习中用过乘法交换律吗?在验算乘法时,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就是用了乘法交换律。

根据前面的加法结合律的方法,你们能试着自己学习乘法中的另一个规律吗?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2)(25×5)×2 25×(5×2)=125×2 =10×25 =250(桶)=250(桶)

小组合作学习。

①这组算式发现了什么? ②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③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④字母表示。小组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整理。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整节课的学习要点。完善板书。

五、作业: 板书设计: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这叫做乘法交换律。a×b=b×a(a课后小结:

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b)×c=a×(b×c)

教学内容:

乘法分配律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埋伏 思考问题。

在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我们观察了一幅主题图,有的同学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二、新授

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1)(4+2)×25 =6×25 =150(人)

4+2是每组一共有多少人,在乘25就算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了。(2)4×25+2×25 =100+50 =150(人)

4×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个人负责挖坑、种树,2×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负责抬水、浇树。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人了。小组合作:

(1)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2)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3)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 汇报。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汇报,灵活地进行引导,总结出要点。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算式吗? 学生举例。

根据学生举例板书。

到底我们举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这样的规律呢?请学生验证。请学生用语言表述出发现的规律。

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b)×c=a×c+b×c a×(b+c)=a×b+a×c 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大家记住乘法分配律? 简记为:

和与一个数相乘=积相加

三、巩固练习

在练习小结中,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分配律。

四、小结

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

教师引导小结,相应完善板书。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课后小结:

(4+2)×25=4×25+2×25 ┆

(a+b)×c=a×c+b×c a×(b+c)=a×b+a×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篇2

【课堂教学回放】

师 (出示情境图) :你们从图中看懂了什么?

生:图中短袖衫每件32元, 裤子每条35元, 夹克每件65元。各买一件一共要付多少元。

师:请大家为这位顾客算一下, 一共要付多少元?

生1:顾客一共要付132元, 算式是:

生2:我也算出一共要付132元, 但算式是:

师:两位同学计算的结果都正确。但算式不同, 请你们分别说一说, 在列式计算中是怎么思考的。

生1:我是先算买短袖衫和裤子要付67元, 再加上买夹克的65元, 一共要付132元。

生2:我是先算买夹克和裤子要付100元, 再加上买短袖衫的32元, 一共要付132元。

师:两位同学选购服装的先后不同, 计算顺序也不同, 但结果都正确。你你们们能能把把这这两两个个算式写成等式吗?

师:请同学们算一算, 下面两道题的○里能填上等号吗?

学生计算结果相等, 并在○里填上“=”。老师进一步启发:以上三个加法算式中, 每个算式等号的左边和右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生1:每个等式等号的左边和右边的三个加数相同, 而且位置也相同。

生2:每个等式等号两边的和相同。

生3:每个等式小括号的位置不同, 运算顺序也不同。等号左边先加前两个加数, 再与第三个加数相加;等号右边先算后两个加数, 再与第一个加数相加。

师:你们能根据这三个等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说出它们的计算规律吗? (先独立思考, 后小组讨论, 再全班交流。)

生3:在加法中, 三个数相加,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再与第一个数相加, 它们的和不变。

师:这个计算规律在加法中叫“加法结合律” (板书) 。这样的计算规律, 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吗?

生1: (甲数+乙数) +丙数=甲数+ (乙数+丙数)

生2: (△+○) +☆=△+ (○+☆)

生3: (鸡+鸭) +鹅=鸡+ (鸭+鹅)

生4: (a+b) +c=a+ (b+c)

师:同学们表示的方式都很好, 通常用“生4”的方式, 也就是用字母表示。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加法结合律在计算中有什么作用?

生1:三个数相加, 先加其中的两个数, 可以凑成整十、整百……使计算简便。

生2:运用加法结合律, 能使计算既简便又正确。例如, 顾客购衣服, 先算买裤子和夹克一共100元, 再与购短袖衫的32元相加, 很快得出一共付132元。

师:对!你们在以后的计算中要灵活运用, 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思考】

数学活动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 是让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 经过自己的思考, 得出数学结论的过程。因此, 本节课的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经历从数学事实得出结论的推理过程, 进而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水平。为此, 在教学中主要突出了两个“性”。

1.注重情境创设的匹配性。

有价值的数学情境, 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重要载体。本节课创设顾客购衣情境, 让学生列式计算一共应付多少元, 既注重了学生的生活现实, 又具体而形象地为学生提供了与“加法结合律”相匹配的数学模型。让学生在具体的计算中感受到由于选购三件衣服的先后顺序不同, 付款方式不同, 形成了算式不同, 计算顺序不同, 但付钱的总数相同, 从而在具体的数学事实中感知“加法结合律”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价值。

2.注重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性。

小学生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为此, 在加法结合律的教学中, 应尽量让学生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发现它的本质属性。一是在购衣情境和等式演算中丰富了表象储备。二是在分析比较等式左右的异同中强化表象联系, 建立比较清晰的表象, 为抽象概括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从加法结合律的组成要素 (三个数相加、计算顺序不同、结果相同) 中排除非本质属性, 找出共同的本质特征, 既掌握了计算规律, 又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四是注重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的相互转化与提升, 让学生从购物的算式到计算规律和用喜欢的方式表达中, 经历从生活实际到“形式化”的过程;倒过来又让学生用得出的规律去体验它的应用价值, 增强了应用规律的自觉性。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总结的探究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律,并初步感知运算律的价值。

2.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符号感,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探究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主题图,谈话导入

这是我校同学在进行阳光课间活动(出示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今天我们主要研究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二、探索加法交换律

1.研究第一个问题:跳绳的有多少人?

(1)板书:28+17=45 17+28=45

(2)这两道算式,它们都解决了什么问题?结果相同吗?

(3)这两道算式求的都是跳绳的人数,并且得数相等,可以用“=”把它们连起来。

(4)板书:28+17=17+28。

2.引导观察。

(1)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板书:观察。

(2)你有什么发现?

3.分析猜想。

(1)我们发现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不变,是否任意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都不变呢?

(2)小结:经过一个算式得到的结论,只能是一个猜想,要验证这个猜想,就要举更多的例子。板书:猜想。

[设计意图:让学生举例验证,帮助学生积累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表象。]

4.验证猜想。

(1)生交流、汇报,师板书。

(2)这样的算式能写得完吗?(加省略号)

(3)从这些等式中我们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不完全归纳建立在多个而不是一个等式的基础上,更具有说服力。归纳、抽象的过程层次清楚,学生易于发现和理解规律。]

5.总结规律,字母表示。

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这个规律简明地表示出来吗?

在数学上,我们通常用字母a、b来表示两个加数,这个规律可以写作a+b=b+a。

[设计意图:当学生感觉到用言语表述规律显得力不从心时,及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规律简明地表示出来,使学生体会到符号的简洁性和概括性。]

板书:加法交换律。

6.温故知新。

加法交换律的名字我们是第一次听到,其实并不陌生,想一想,我们在哪里运用过加法交换律?(加法验算:)

7.考考大家。

(1)填空

312+( ) =347+312 45+( )=265+( ) x+( )=y+( ) c+678=( )+c

(2)下面的等式是否符合加法交换律,为什么?

64+49=64+4980+20=13+87

[设计意图:及时练习,且练习题的安排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有助于学生巩固和运用新知。]

8.总结学法:刚才我们是通过几步来探索规律的?(观察→猜想→验证→总结)

这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法,下面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继续研究加法的另一个规律。

[设计意图:反思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对学习过程中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探索规律的一种策略,为下面探索加法结合律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学法迁移,探索加法结合律

1.出示第二个问题:“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2.交流想法,得出算式。

板书分析(略)

3.观察比较,你有什么猜想?

4.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其他的三个数相加是否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呢?出示探索步骤,组织学生探索加法结合律。

(1)举一些类似的例子验证一下。

(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用简单的语言概述一下。

(3)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这个规律。

5.师生交流反馈,板书:(a+b)+c=a+(b+c)。

师:这个规律就是加法结合律,我们学过的加法的某些口算方法,就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了许多讨论、交流、汇报的过程,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时抓住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探索加法交换律时积累的策略,意在培养学生迁移学法的能力。]

6.填空

(45+36)+64=45+(□+□)

81+(24+□)=(81+□)+32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设计有层次的练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四、巩固练习

1.下面的等式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82+0=0+82

47+(30+8)=(47+30)+8

2.计算上题中右边两题的结果,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算得这么快?是算了左边算式还是右边算式?为什么?

小结:运算律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

3.填合适的数,使计算简便。

47+89+( )

4.“朝三暮四”这个成语故事听说过吗?(让学生感悟祖国文化的魅力。)

[设计意图:设计练习时,充分利用教材上的习题资源,使学生感悟到加法运算律的优越性,并渗透了简算方法的指导,为后续的简便运算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如果你和同桌交换手中的钢笔,那么你们每人还有一支钢笔。如果你们交换一种好的学习思想或方法,那么每人将有两个好的思想或方法。在生活中,交换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教学反思 篇4

但是,如何从大量的事实中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并加以概括和提升,他们还没有足够的经验,特别是对数的运算规律的抽象,他们还是第一次,解决时缺乏相应的策略。因此,教师应将目标定位在“经历”、“形成方法和策略”上。本节课从教学的知识点上来看,难度并不大。因为学生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实际上已经接触了这些知识。

对加法的这两个运算律已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为了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用字母来表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体育运动会入手,通过让学生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举例验证,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规律;在课堂上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通过我的引导,让孩子们从思考中获得了快乐,从运用中得到了启示。

例如,在教学交换律时,我先让学生算出两个加法算式的结果,再让他们在多个算式中展开比较,从而得出: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变。其次我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规律。学生思维的浪花又一次激起,有图形表示的,有文字表示的,也有字母表示的,既是对加法交换律的概括与提升,又能发展符号感。

最后我注意让学生在交流中共享来学习知识。增强结论的可靠性。课上的时间有限,学生的独立举例是很有限的,我通过让学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达到资源共享。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是让学生能亲身经历探索运算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又试图让学生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在数学思想和方法上有所提升。并以此指导学生学习加法结合律。

不足的地方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1)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放手不够。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对于运算律的探究过程关注较多,在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提升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但相对而言,在用字母表示运算律的教学上显得表面化,对为什么用符号表示,它的价值所在体现不够。

(2)学生的数学语言组织能力有待提高。在让学生总结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时候,有些学生说来说说去也是说不准确。说不到两个加数或和等的词语。

(3)有些学生判断不了运算律。特别是要同时运用两个运算律的时候。学生判断不了同时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篇5

说教材内容

本课时学习的是教材18页的内容。例2同样是以情境图的形式,将李叔叔笔记本中的内容放大,从中看出李叔叔记录了三天各行了多少千米,并提出求这三天所行路程的和的问题。从解决这个问题的两种算法中可以得到一个加法结合律的实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举例、观察、比较、概括总结出加法结合律。本节课的学习,为以后学习简便计算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

说已学知识

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2.用“凑十法”进行加法计算。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并能用字母和符号表示。

2.初步学习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发现并概括加法结合律,提高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概括和建模思想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2.在探究运算定律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促进知识的迁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

难点:灵活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说教法和学法

1.把握知识的前后承接,促进知识的迁移。

在以前的教学中,教材对加法结合律做了一些铺垫。例如,学生通过100以内进位加法的凑10思路的学习及100以内加法中小括号的学习,使学生对加法结合律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这些都是学习加法结合律的基础。本册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加法的运算定律,再教学乘法的运算定律;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定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定律的应用。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加法运算定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乘法运算定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再次是符合认知规律。先理解运算定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运算的灵活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经历有效的探究过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动眼、动手、动口,积极探究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列式计算——观察思考——猜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教学知识研究的基本过程。学生自己想,自己说,自己得出规律,积极主动地探究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李维娥

授课时间:3.20 课题:加法结合律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合作探究 教具: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并能用字母和符号表示。

2.初步学习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发现并概括加法结合律,提高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概括和建模思想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2.在探究运算定律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促进知识的迁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

难点:灵活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一种运算定律叫——加法交换律,谁来说说什么叫加法交换律?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加法运算定律

先看几道口算题:

25+75 36+64 58+42 77+23 86+14 18+82

二、探究规律,总结定律。

1.出示例2情境图: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观察情境图,寻找题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2.组织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教师巡视,找两名列式不同的学生回答)

生;尝试独立列式并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提问:○里应该填什么符号?(88+104)+96○88+(104+96)

生:计算结果,发现并回答两道算式的得数相同,○里应该填“=”。

4.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比较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三个加数相同,前后位置相同,得数也相同。不同点:运算顺序不同。第一道算式括号在前,表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第二道算式括号在后,表示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

5.引导学生比较下面两组算式,并提出问题:你们有什么发现?(69+176)+28○69+(176+28)155+(145+207)○(155+145)+207.计算两组算式,与同桌交流后汇报发现: 三个加数相同,运算顺序不同,得数相同。师生共同总结加法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教师板书:(a+b)+c =a+(b+c)] 生:观察等式,总结规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三、巩固练习,应用反馈。1.课件出示:根据加法结合律填空

2.课件:下面算式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3.课件:填表 4.课件:连线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经历加法结合律的发现过程,理解掌握了加法结合律的运用,初步感知加法结合律的价值意义——它可以使我们的计算更加简便。

五:板书设计:

加法结合律

(a+b)+c = a+(b+c)

《加法结合律》的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并应用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能力以及思维灵活性。

3.对学生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同学们,暑假期间,我们学校举行军事夏令营活动,三年级一班有营员42人,二班有营员45人,三班有营员55人,请你计算一下,这三个班共有营员多少人?

(1)全班试做,指名板演。

(2)集体订正:42+45+55=142(人)

2.师:这道实际应用题同学们做得都很好,老师这还有一道例题(出示例2),同学们看能不能用两种方法解答?

[说明:从近期生活实际入手,使学生置于情景之中,便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为学习例2连加法做好铺垫。]

二、尝试探究构建模型

1.出示例2。

例2.四年级一班有48人,二班有50人,三班有49人,三个班共有多少人?(用两种方法解答)

(1)全班试做。

(2)指名板演。

(3)做完的同学自己先说一说每种方法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果怎样?

(4)师:由两种算法的结果相间,可以看出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怎样表示?(同桌相互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如下:(48+50)+ 49=48+(50+49)

2.谁能编一道像例2这样的应用题,(指2至3名学生编)然后全班同学用两种方法解答。

3.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投影出示)

(12+13)+14○12+(13+14)

(320+150)+230○320+(150+230)

[说明:通过编题解答,使学生初步感知加法结合律,为后面归纳概括打下基础。]

4.归纳概括加法结合律。

(1)从黑板和投影上的算式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规律?(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

(2)指名回答发现了什么规律。

(3)教师准确口述规律,然后出示加法结合律内容。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我们把这样的规律叫做加法结合律。

(揭示并板书课题:加法结合律)

(4)全班整体感知加法结合律。(齐读)

[说明:由小组到个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发散学生的思雄,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5.学习加法结合律字母公式。

(1)自学(a+b)+c=a+(b+c)

(2)弄清a、b、c的意思。

6.做一做。

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25+68)+32=25+(□+□)

130+(70+4)=(130+□)+□

7.探究复习题的另一种简便算法。

学习了加法结合律,同学们想一想:复习题怎样计算更为简便一些?

42+45+55=42+(45+55)

[说明:学以敢用,强化简算意识。]

8.小结:加法结合律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很有帮助,希望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切实掌握好。

9.质疑: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说明:清除练习中的障碍与疑点,使学生真正学懂会用。]

三、解决应用

1.应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学习例3.计算480+325+75

(1)同学们观察这道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2)全班试做,指名板演。

(3)集体订正,并指名说出这样算的根据。

3.学习例4.计算325+480+75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例4怎样算比较简便?与例3有什么不同?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全班试做,指名板演。

(3)集体订正,说出计算时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说明:把两道例题放在解决应用这个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问:我们在以前学习过程中有什么地方应用过加法结合律?

5.练:(做一做)

137+31+63怎样算比较简便?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6.读:阅读教材第14一15页,看看还有什么地方不清楚?

7.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结合律,并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了简便运算,希望同学们在今后计算时,要根据题目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说明:对学生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教育。]

四、综合练习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369+258+147=369+(□+147)

(23+47)+56=23+(□+□)

654+(97+a)=(654+□)+□

[说明:巩固结合律,打好基础。]

2.在符合加法结合律的等式后面打“√”号。

a+(20+9)=(a+20)+9 ( )

△+(○+b)=(△+□)+b ( )

(10+20)+30+40=10+(20+30)+40 ( )

3.有一天,小明爸爸对小明说:你从1数到100,小明刚数完,爸爸便说出了这 l00个数的结果是5050,你能帮小明说明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吗?

l+2+3+4+5+?+99+100=5050

[说明: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防止思维定势。]

4.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是怎样应用运算定律的?

91+89+1185+41+15+59

168+250+32135+49+65+24+11

[说明:巩固例题,打好基础。]

5.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你能很快算出下面两个算式的和吗?

1+3+5+7+??+17+19=

2+4+6+8+??+18+20=

[说明: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创造性以及较高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知识梳理】

1、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字母表示:(a+b)+c=a+(b+c)

2、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用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字母表示:a-b-c=a-(b+c)

【拓展提高】

怎样简便怎样算?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篇7

我们知道, 向量的数量积与实数的乘法一样, 满足交换律与分配律, 但唯独不满足结合律, 即 (a·b) c=a (b·c) 不一定成立.这不能不说是由实数到向量的类比中留下的遗憾一笔.我们也都知道, 不成立的原因主要是此时等式的两边依然是向量, 而ac却不一定共线.但这样的解释始终让我们对该式保留着一个模糊的认识.

那么, 向量数量积的结合律成立的充要条件到底是什么?对于平面向量与空间向量, 其结论是否一致?若将上式加强为 (a·b) c=a (b·c) = (a·c) b, 情形又如何?带着这样的疑问, 笔者在跨越两年的教学中与学生进行了一些互动探究.

2 两个教学过程片段

片段一:高一《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师:不难验证, 向量的数量积满足交换律与分配律, 那么是否也满足结合律呢?即 (a·b) c=a (b·c) 一定成立吗?

生1:不一定!因为向量的数量积其结果是实数, 所以等式的两边依然是向量, 只要ac不共线就不会成立了.

师:那么如果ac共线, 是否就一定成立呢?

生2:一定!证明如下:

c=0, 则 (a·b) c=0, a (b·c) =0, 成立;

c≠0, 则可设ac, λ为实数.此时

(a·b) c= (λc·b) c=λ (c·b) c,

a (b·c) =λc (b·c) ,

由数乘的结合律可知也成立.

师:很好!但是如果ac不共线, 是否就一定不成立呢?

生3:不一定!只要两边都等于0就可以了, 即a·b=0且b·c=0, 如b=0.

生4:还有!也可以b≠0, 而babc.

师:那此时ac什么关系呢?

生4:哦, 不对!ac还是共线!

师:好!现在可以得出结论了吧?

生5:若平面向量a, b, c满足 (a·b) c=a (b·c) , 则ac共线或b=0;反之也成立.

师:如果再将上式加强为 (a·b) c=a (b·c) = (a·c) b呢?

生6:那么a, b, c都共线或其中至少有一个为0.

片段二:高二《数学·选修2-1》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师:我们以前探究过,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不满足结合律.那么空间向量呢? (a·b) c=a (b·c) 一定成立吗?

生1:也不满足.与平面向量一样, 除非ac共线或b=0.

师:空间向量与平面向量相比, 会不会有不一样呢?大家不妨重温以前探索的过程.

生2:不一样!若ac不共线, 则有a·b=0且b·c=0.此时可以b=0, 但也可以b≠0, 而babc.

师:那此时ac什么关系呢?

生2:由于是在空间中, ac既可能共线也可能不共线.

师:很好!那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3:空间向量a, b, c满足 (a·b) c=a (b·c) 的充要条件是ac共线或b=0或ba, c都垂直.

师:同样, 如果再将上式加强为 (a·b) c=a (b·c) = (a·c) b呢?

生4:那么成立的充要条件是a, b, c都共线或其中至少有一个为0或它们两两垂直.

3 探究反思

3.1 利用教材资源, 挖掘探究问题

新课标倡导数学探究, 要求高中阶段至少为学生安排一次数学探究活动.作为数学教师, 更应该将探究活动渗透在日常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探究的课题既可以是某些数学结果的推广与深入, 不同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类比, 也可以是发现和探索对自己来说是新的数学结果.

但事实上, 在教学实践中, 很多教师觉得找不到可以探究的课题.其实教材中就蕴含了大量的案例和背景材料, 提供了很多探究的方向.经笔者统计, 苏教版教材必修1至必修5中, 除了正文中的“思考”与习题中的“探究”外, 以“阅读”、“链接”、“探究”等形式出现的可探究课题多达20余个.另外, 教材中以旁白的形式提出的可探究小问题多达30余处.如本文的探究源自于《数学·必修4》的一处旁白:向量的数量积满足结合律吗?以及与《数学·选修2-1》中“空间向量”相关内容的对比.因此, 教师要将教材视作一个丰富的矿藏, 联系实际挖掘可供学生探究的机会.

3.2 经历探究质疑, 完善知识结构

高中数学课程属于基础课程, 强调的是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因此大多内容还有较大的后续学习空间.在教学中如能结合学情适当拓展, 让学生通过探究经历由“质疑”到“释疑”的过程, 则能够使其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 既拓广了他们的数学视野, 也有利于以后的进一步学习.

“向量”在高中阶段作为一种工具, 要求侧重在应用上, 很多理论内容都不作展开甚至只字不提.但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学生的层次可作适当的拓展.例如本文中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结合律是否成立的探究, 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又如, 在空间向量的教学中, 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方法经历由平面向空间推广的过程时, 既要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结构上的和谐性, 发现空间向量与平面向量是基本一致的, 也要弄清楚两者的区别, 注意到维数增加所带来的影响.无疑, 对空间向量数量积的结合律充要条件的探究又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与平面向量相比, 既有大方向上的一致, 又有细微的差异, 可谓“大同小异”.这些探究尽管还只能算是“管窥蠡测”, 但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向量的知识结构体系.

3.3 明确师生分工, 优化探究价值

在数学探究中, 师生应有着明确的分工.作为主体的学生, 应通过探究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的产生过程, 体验数学研究的过程和创造的激情.而教师一方面应成为数学探究课题的创造者, 为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案例和背景材料;另一方面应成为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引导和帮助而不是代替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 针对不同的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程度的分工, 力求探究价值的最优化.

考虑到本文所涉及的两次探究一则难度不大, 要求不高;二则向量的数量积对学生而言毕竟还是个新生事物, 故在课堂上采用了师生互动的方式.由教师设问质疑、以问导学, 由学生自己证明、总结, 完成探究的过程.无疑, 这远比教师一人包揽探究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要有益得多.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片段】

1. 引入

2. 展示

(1)初步感知:40+56=96 56+40=96

观察两个版式有什么异同?有什么发现?(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

(2)鼓励猜测: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符合这一规律呢?

(3)合理验证:学生举例说明猜测

(4)汇报交流:

28+65=65+28 32+46=46+32 0.2+0.3=0.3+0.2

(5)抽象概括:

师:这样的算式能列举完吗?

生:不能。

师:你能写个自己喜欢的一般形式,把这种关系表达出来吗?

生1:猪+狗=狗+猪

生2:香蕉+苹果=苹果+香蕉

生3:桌子+椅子=椅子+桌子

(师一一点头认可。)

生4:三角形+正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生5:a+b=b+a

……

3. 抽象

师:在加法里,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加法交换律。

【分析与思考】

对于“加法交换律”一课,胡老师设计了“猜测——列举——验证——概括”的教学环节,来引领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探索过程中都注重采取不完全归纳的提炼形式来突破教学重难点,这是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尤其是引领学生用富有个性的符号化方式来抽象加法交换律的一般形式,着力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这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倡导的。遗憾的是:胡老师在鼓励学生用富有个性的符号方式来抽象加法交换律的一般形式过程中,发现了“顾此失彼”的现象。

片段中,学生用“猪+狗=狗+猪”等来表达加法交换律的一般形式时,学生列举的这些表达形式,从表面上看,是切合加法交换律的一般形式的,但如果我们稍加留意就不难看出,孩子们脱口面出的抽象形式,其理解更多是倾向于加法交换律的非本质属性,即交换加数位置,而没有体现加法交换律的本质属性,即量的守恒上(和不变)。我们知道,加法交换律中“交换位置”只是一种形式,而“和不变”(即量的守恒)才是其本质,这是需要老师花心思让学生深刻理解与感悟的。

另外,片段中,学生用“猪+狗=狗+猪”等表达形式时,从数学加减法的意义看,它们难以完全满足加法交换律量的守恒这一本质属性。“猪和狗”是不同质的,从数学加减法意义上看,不同计数单位的量,是不能直接相加减的。此时,如果胡老师主动出击,点出只有猪、狗都代表一个具体数量时,这个公式才满足加法交换律的一般表式,这样学生会对加法交换律的本质有更深的理解。如果胡老师能适时追问:“猪+狗=狗+猪”和“a+b=b+a”有什么联系与区别?也许会成就课堂意外的精彩。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篇9

对于聋哑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运用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本节课,我依据“引导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理念设计并实施教学,纵观本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趣促学

在复习旧知时设计了对口令的游戏,不但复习了加法交换率的意义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有了探究渴望的基础上,我提出继续跟随老师做游戏,学生很快的进入了学习的状态,帮助老师解决问题,学习数学知识。

2、以学代教

课堂上把学生的思考放在了第一位,为学生创设了思考、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交流等方式轻松愉快的展开了“加法结合律”的推理和验证,在教学中我力求把知识学活了,为学生构建了发表见解的空间,这个环节中我采取的是小组内交流的方法,转变枯燥的计算为口语数学,在小组内说说你想怎样进行计算,这既是对加法结合律的应用,又是对知识的进一步深化的探究过程,同时在学生的交流中也生成了加法结合律的特点和优点。在水到渠成之际我直接点题,这就是加法的结合律。接着让学生尝试用字母,符号来表示加法结合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表示的形式很多,真正的`实现了新课改理念中的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思想。最后适当的贯穿了运算定律的好处,通过一个简单的计算题就点明了要点——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整个课堂宽松,学生学起来轻松愉悦。

3、查找不足

本节课在实施教学中暴露出了不可回避的问题:

(1)在学生用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时,有的学生表达的不够清晰,这时我只考虑到时间的问题,没有做过多的强调。

(2)在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上自我感觉还不够丰富,缺少创新的激励性评价。

(3)在最后反馈测评过程中时间过于仓促,易错的地方强调不够。

(4)课堂用语还不够规范,欠精欠准。

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篇10

《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预习案

【使用说明】

1、自学课本第47页内容

2、结合课本知识,独立思考预习案中的问题,完成预习自测。

3、把自学中存在的疑惑或发现的问题写在“我的疑惑或发现”中。

【预习导学】

预习自测:

仿照例子写出几个算式:

1、40+5=5+40

120+10=10+1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4+5+6 =(6+4)+(5+5)

37+58+63=(37+63)+5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疑问或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探究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难点:使学生经理探索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加法结合律

1、算一算,看看下列两组算式有什么关系?

(13+25)+45Ο13+(25+45)

(36+18)+22Ο36+(18+22)

2、再写出几个: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三个数相加先把()相加,再同第();或者先把()相加,再同第(),他们的()不变。这叫做()。

3、怎样用字母写出发现的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加法交换律

1、下面圆圈中可以填什么符号?

7+8 Ο 8+7

1000+25 Ο 2 5+10002、我也写几个这样的式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相加,()两个加数的位置,()不变,这叫做(3、怎样用字母写出发现的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堂检测:

1、先填空,再想想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82+__=__+82

47+(30+8)=(__+__)+8

(84+68)+32=84+(__+__)

75+(48+25)=(__+__)+482、学会了加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会使一些计算变得简便,试试看!

38+76+24(88+45)+1278+53+47+2

2。3)

《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训练案一

1、先填空,再想想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45 + 36)+64=45+(□ + □)

560+(140+70)=(560+140)+□

a +(27 + b)=(□ + □)+ b

369+258+147=369+(□ +147)

(23+47)+56=23+(□ + □)

654+(97+a)=(654 + □)+□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出适当的数。

1.26×305=305×

2.(246×8)×125=246×(8×)

3.214+678=678+

4.225+(75+437)=(225+75)+

动动脑筋,看谁能很快算出下列各题

(64+73)+3787+42+5856+78+44

36+18+6425×1248×125

4×125×8×2550×12×2425×13×4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篇11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可能是我个人看问题比较表面,没能体会到编书人的用意,我觉得加法的交换律中两个数字的交换没有学的必要,因为两个数字你交换来交换去,体现不了题的简便性,也完全感受不到交换的意义所在。对于三个数的结合律也一样,三个数的结合律完全可以用交换律来代替,只有四个或四个以上的数字想加减的时候,才能体现出要结合。还有在讲加法的交换律的同时觉得加上减法之间的交换也比较好,关键是告诉学生,交换的时候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

加法结合律评课稿 篇12

亮点:

1.教学语言简练,问题指向性强。在发现加法结合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计算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目的是让学生发现计算的顺序发生变化,从而更好地辨析与加法交换律的特点。

2.教学过程清晰条理,环环相扣。在教学中,从复习引入、学习新知、巩固练习到全课总结,教学时间分配合理,给与了学生充分的动脑思考、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时间和空间。

建议:

1.要仔细揣摩新旧教材的编排思路,思考新教材为什么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优点,做到立足教材、立足课堂、立足学生去审视本节课的教学。

2.对于带有小括号的算式应如何读,还是要回归正确的语言表述上,与文字题相对应,做好知识的衔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述加减乘除运算。

3.学生对于步骤多一步认为不简便,教师应引导学生说明原因,指出问题的所在。

四年级下册加法结合律课后练习题 篇13

1.你能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吗?

28+37=37+ A+45=45+

45+85+67= +(85+ )

A+(27+B)=( + )+B

2.下面的等式各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律?

65+18=18+65运用了

37+54+46=37+(54+46)运用了

28+(72+65)=(28+72)+65运用了

73+84+27=(73+27)+84运用了和

3.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347+168 638+74

4.先算一算,再比一比,那道算式的计算比较简便?

(37+98)+63 98+(37+63)

5.你能很快找出那两个方框上的数的和是100吗?连一连。

智力冲浪:

小华出了一道题考小明:计算98+998+9998+23,聪明的小明想了想,马上说出了正确答案。你知道小明是怎么算的吗?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篇14

孙耿镇中心小学 路海英

教学目标:

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并能灵活运用。

2、经历加法交换律逐步符号化,形式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符号感以及应用符号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加法交换律,并能灵活运用。教学难点:

会用个性化的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喜欢旅行吗?出去旅行时我们一般选择什么交通工具?李叔叔这次旅行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方式,想知道是什么?

课件演示 情景图

2、师:你从这幅图中,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1:李叔叔上午骑了40千米,下午骑了56千米。生2:李叔叔准备骑车旅行一个星期。

生3:李叔叔自行车上有一个表,记录着路程,时间和速度。…

3、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那么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课件演示)

二、探究新知

(一)体验加法的意义

1、师:这个问题,该怎样列式解答?

2、学生自主列式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40+56=96(千米)56+40=96(千米)

4、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5、学生思考回答。

6、教师小结:要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就是用加法计算。这两个算式之间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号连接?

7、学生讨论交流。

8、指名回答。

9、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0+56=56+40

(二)概括规律

1、师:你们还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一写。学生举例,汇报。教师板书

2、师:请观察这几组算式,与同桌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只要意思相似,教师都应给予鼓励,肯定)教师选择性板书。

3、课件出示: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4、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板书课题:加法交换律

(三)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

1、师:刚才同学们举了一些加法交换律的等式,那你们还能在举一些例子呢? 学生继续举例子。

2、师:同学们,这样的例子能举得完吗?(不能)想一想,能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方式把这些等式都能概括出来。

3、组织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汇报。

4、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并让学生说说这些分别表示什么呢?

5、师:刚才同学们分别说出自己喜欢的方式。请看老师的,是不是和你们的一样? 课件演示:甲数 + 乙数 = 乙数+甲数

△ + ○ = ○ + △

a + b = b + a

6、师:通常情况下,我们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7、学生齐读 a + b = b + a

(四)加法交换律的应用。

师:我们知道了加法交换律,并且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喜欢。请同学们想一想,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哪些地方用到过加法交换律?

生:验算加法。

三、巩固练习(课件演示)

1、火眼金睛

250 + 80 = 80 +_ _ + 65 = _ + 36 300+600 =_+_ ■ +_ = ★ +_ 16 +a = _+ _ 153+_ = 57 + _

2、判断: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对的打“√”,错的打“×”。(1)甲+乙=乙=甲()(2)254+100=154+200()(3)45×9=9×45()

3、完成练习五第1题。

4、完成练习五第3题。

5、看一看,想一想,算一算,比一比。

+ 49 + 8

+ 8 + 49

6、怎样算简便。

+ 69 + 17 36 +17-16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加法交换律》说课稿

孙耿镇中心小学 路海英

一、说教材

我所讲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中的加法交换律的知识。

加法交换律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有关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学习并运用加法交换律的运算定律进行简单运算。

二、说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提供的知识内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探索、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能灵活运用加法交换律解答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说理和推理能力。

过程和方法:利用新旧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说重点、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并能熟练运用加法交换律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是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真正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我在教学设计中,坚持以全新的教学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一)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对教科书提供的学习材料进行适当的变革。

为了使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我创造性的利用教材,创设了植树节植树的情景,这样处理能从学生熟悉和贴近的生活实际入手,情景、条件、问题学生都不觉得陌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同时在轻松的气氛中,自然进入学习情境,并及时渗透环保教育。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先引导学生走入植树的情景,让学生解决植树情境中的问题,并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然后再让学生说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并用两种方法解答;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这几组算式,说一说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让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但学生这时的感受还仅仅是一种感性认识,仅仅通过3组算式得出来的规律,还不具有普遍性。教师这时就因势利导,让学生举出很多类似的例子来进行验证,从而得出加法交换律。使加法交换律的发现,以至到抽象出定律的过程,都真实的在课堂中呈现出来,真正体现了学生知识的构建过程。

(三)精心设计数学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探索加法交换律这一环节中,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加法交换律表示出来,从而使学生把那种童稚而真实的想法体现出来,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又培养了学生的符号感,也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抽象能力,从而真正体现了学生的思想过程。

(四)教给学生探索数学的方法,遵循发现——验证——应用这一教学主线。

在学习加法交换律时,我遵循先引导观察,然后组织交流,让学生初步感知规律,再举例验证,进而发现总结规律,这样的一个思路来进行教学的。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反思

孙耿中心小学

路海英

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我采用了情境导入—探究新知—反馈练习三个教学环节,情境导入环节利用课本上李叔叔骑车旅行的情景导入,得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探究新知环节,让学生先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发现算式结果相同,用等号连接,得出56+28=28+56,然后又让学生仿照举例,最后引导学生得出规律;反馈练习环节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本节课的教学非常顺利,轻松完成教学任务。但我觉得本节课的知识太少,能不能把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合并成一节课讲解呢,在以后教学本节课时我准备在“交换律”这节课进行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1)改进材料的呈现方式。教材只是提供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思路,教师应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选择、补充和调整。另外在材料呈现的顺序上,改变了教材编排的顺序:先教学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然后教学乘法交换律交换律和结合律,而是同时呈现,同时研究。因为当学生在已有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相关的有效信息时,不可能像教材编排的有先后顺序之分,而是同时反映,充分做到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2)找到生活的原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实质是交换位置,结果不变,这种数学思想在生活中到处存在。本节课我首先引导学生用辨证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现象,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然后采撷生活数学的实例:同桌两位同学交换位置,结果不变。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你能举出一个或几个例子来说明吗?这样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上一篇:中一班家委会成员职责下一篇:2023年《小型制冷与空调作业》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