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艺术欣赏 论文(精选8篇)
钢琴艺术欣赏 论文 篇1
钢琴,一个人们日渐熟悉的词.她已从古时期王公贵族的专享品变身为普通消费品,进入寻常百姓的家。使得钢琴之声——这种动人心弦的音乐在我们生存的世界中遍布的更广。
三百多年前,意大利人克里斯多佛利发明了一种类似现代钢琴的键盘式乐器。这就是钢琴的前身,她是用键拉动琴槌以敲打琴弦来发出声音的。钢琴的出现,为音乐家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通过键盘式乐器的演奏,充分表现出他们所流露的情感。而他们对音乐的不断渴求,也奠定了钢琴发展的道路。
钢琴音乐的发展与钢琴乐器的发展演变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每一时期的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都是以当时的乐器为基础而产生的。
十七世纪处,一种艺术风格在欧洲悄然流行开,此后,人们便进入了巴洛克时期。巴洛克艺术有别于文艺复兴时期庄严,明净,均衡,和谐的风格,它华美,灿烂,充满动感,蕴含着起伏的动势。这些不仅仅表现在绘画,雕塑,建筑上,同时也表现在钢琴音乐的创作中。小型音乐会与公众音乐会就是在这时候兴起的,大家对音乐的渴求又进了一步.古钢琴的表现力在当时器乐中十分突出,它有了独立的发展,.它不仅仅只存在于教会中了,钢琴的宗教色彩渐渐变淡了.巴洛克时期的钢琴演奏可以说是演奏者的即兴表演.他们除了在弹奏钢琴以外,还担任着作曲家的角色。这种追求个性发展,以人为本的新的音乐感染力与当时的文化背景是息息相关的。当时的人文主义者主张以“人性”取代“神性”,遵从科学,尊重理性的人文主义世界观为巴洛克钢琴艺术的发展创造了非常自由的条件,使得钢琴音乐主题的范围也随之扩大。
巴赫——巴洛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的钢琴音乐作品很好的表现了巴洛克时期钢琴音乐的特点。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德国市民的生活,透露这一股不向悲俗生活屈服的力量。当时有部分人不认同他作品中所表现的戏剧效果以及他们以为那些太世俗气。可是他的作品的确真实表现了德国市民阶层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的宗教作品的本质与其表面大相径庭,其内容是背离宗教的。
18世纪上半叶的欧洲,思想和政治上又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启蒙运动”在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反对神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反对君权的口号,提倡回归自然,崇尚人的理性思考,西方音乐开始由巴洛克时期转向古典时期。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也从巴洛克那浑然一体的复调结构中解脱出来,以顺应当时整个社会所提倡的“回归自然”的思潮。这种音乐新风格的产生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演奏乐器的改变。或者更恰当的说法是演奏乐器的“进化”。改良后的钢琴取代了古钢琴,成为古典时期的主要键盘乐器。它可以演奏出绵延起伏的旋律,它可以奏出美妙,响亮的和弦,它的曲调更具有歌唱性,它的种种优点使它被当时的音乐家广泛接受。
海顿,古典主义时期是他整个音乐创作的转折点。他的早期音乐风格带有洛可可艺术的痕迹。古典主义开始的时候,他的钢琴奏鸣曲的规模不断扩大,形式日渐丰富。在他的晚期奏鸣曲中,抒情性成了他所要着重表现的。莫扎特,音乐神童是我们对他的第一认识,他在五六岁的时候就显示出在钢琴演奏以及创作上的非凡才能。那些平面的音符在他的手中就极具动感,他的演奏,他的作品,一切的一切,都恰到好处,有如童话故事般的美好。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不仅结构形式均衡统一,和声部分的应用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不仅仅是奏鸣曲,与他联系更深的,是与他终身为伴的钢琴协奏曲。他所表现出的不仅仅是钢琴与其他乐器的配合,还有对比。这种微妙的平衡关系使得表现出来的乐曲更加生动细腻。以上就是被世人称为“维也纳三杰”的三位古典乐派代表人中的两个。最后一位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贝多芬。他一生坎坷,在青年时期,听力就有所下降。这对一个音乐人来说,是个沉痛的打击。晚年几乎全聋的境况并没有击退他对音乐的热爱。在我们常人眼中的绝境中,他创造出了多部交响曲。那有力的乐声就是他乐观面对生活的坚强信念的体现。他让钢琴获得的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其表现出来的幅度使得当时的人们大为震惊。前期还是跌入深渊的痛苦绝望,转而变为令人振奋的强烈斗争感。乐曲张弛有度,贝多芬将个人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那酣畅淋漓的感觉是每一个认真倾听贝多芬乐曲的人都能感同身受的。
此后,在十九世纪的欧洲,钢琴音乐随着西方音乐史上的浪漫主义的形成,也进入了鼎盛时期。浪漫主义音乐的出现,使音乐走出了宫廷,变得更加的亲民化。许多新的艺术题材也在这时候出现了,譬如艺术歌曲,交响诗等,更加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很多音乐大师的传世佳作至今久演不衰,充分显示了浪漫主义音乐极强的生命力。而无论在钢琴音乐体裁的开拓、钢琴音乐和声语汇的创造,还是钢琴演奏技术的发展上,具有“钢琴诗人”美誉的肖邦都堪称为钢琴艺术史上里程碑的人物,他为十九世纪下半叶世界钢琴音乐的蓬勃发展奠定了新的起点。肖邦是一个极具爱国热情的音乐家,他在少年时代接触到波兰城乡的民间音乐以及不少波兰爱国人士的进步思想。在他成为音乐学院的学生的这些年里,他经常去乡间度 假。他喜欢欣赏祖国的自然风光,倾听农民的歌唱、奏乐,参加乡村的舞会和婚礼。祖国的文化、民族的音乐,就如同种子般,播种在肖邦的心田里。在他迫于无奈要远离自己的家乡的时候,还带上家乡的土壤。他无法帮助那些身处在水深火热的战争中的人们,只能通过音乐,来表现自己的反抗。肖邦注重钢琴音色的发挥,因而它的作品诗意很浓,回味无穷。对于技术艰深的练习曲,肖邦不仅有着华丽的技巧,而且其五光十色的音色表现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对民族风格的融汇做得特别出色,波兰舞曲、玛祖卡舞曲等一些乐曲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与肖邦处在同一时期的还有一位伟大的音乐家——李斯特。他的音乐是火热的,充满着热情。他超高的钢琴技术在练习曲上展现的淋漓尽致,虽然从作品的艺术性,内涵性来说,有弱于肖邦,但是炫技却是李斯特钢琴音乐的一大特征。《b小调钢琴奏鸣曲》是李斯特的代表作之一,也是19世纪的钢琴经典之一。李斯特在前人的基础上,把奏鸣曲式与传统的多乐章器乐套曲结合起来,创造了这种单乐章结构。
钢琴艺术欣赏 论文 篇2
1 9世纪3 0年代至2 0世纪初, 在东欧和北欧的若干国家先后出现了一批作曲家, 他们立志于发展本民族的音乐, 分别在各自的创作中采用民族的题材和民族的形式, 反映了民族的精神, 人们成他们为民族乐派作曲家, 称他们的音乐为民族主义音乐。代表的国家之一就是俄罗斯。民族主义的诞生和发展几乎和浪漫主义音乐处在同一时期。两个流派作曲家之间在思想上和创作上有广泛的交流, 相互取长补短。
俄罗斯音乐的发展是从1 9世纪3 0年代开始的, 其标志是俄罗斯音乐的先驱者格林卡的创作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指明了方向。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硕果是在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肥沃的土壤上获得了发展, 在一系列前辈作曲家的创作探索的前提下, 经历了漫长的积淀过程而最终形成的。
一、俄罗斯钢琴艺术的形成
1 9世纪3 0年代至2 0世纪初, 在东欧和北欧的若干国家先后出现了一批作曲家, 他们立志于发展本民族的音乐, 分别在各自的创作中采用民族的题材和民族的形式, 反映了民族的精神, 人们成他们为民族乐派作曲家, 称他们的音乐为民族主义音乐。代表的国家之一就是俄罗斯。民族主义的诞生和发展几乎和浪漫主义音乐处在同一时期。两个流派作曲家之间在思想上和创作上有广泛的交流, 相互取长补短。
俄罗斯音乐的发展是从1 9世纪3 0年代开始的, 其标志是俄罗斯音乐的先驱者格林卡的创作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指明了方向。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硕果是在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肥沃的土壤上获得了发展, 在一系列前辈作曲家的创作探索的前提下, 经历了漫长的积淀过程而最终形成的。
二、俄罗斯钢琴艺术传入中国概述
我国钢琴艺术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 在此期间俄罗斯钢琴艺术对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在我国早期钢琴发展阶段, 对于俄罗斯的学习、模仿俄罗斯的钢琴艺术最早的传入是从俄国十月革命开始, 大概2 0世纪初, 比当时已经经济强盛的美国来说, 俄国经济仍然相对落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俄国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灾难。为了供应战事, 俄国有千万的人被迫去当兵, 战争结果惨烈, 伤亡无数。具记载当时的前线士兵很多都没有鞋子可穿, 连枪都已经到了共用的地步。俄国国土大片耕地荒芜, 工厂倒闭, 食物极度缺乏、物价却迅猛飞涨。当时的俄国经济基础薄弱, 濒于崩溃。加之国内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俄国民众都到了为“面包”而战的境地。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多数俄罗斯人多是以避难为目的访问各国, 当时来中国的俄国艺术家也多有此意。在我查阅资料的过程中, 我发现不得不提到一个在中国做出杰出贡献的要数苏联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查哈罗夫 (他是俄罗斯钢琴学派的最早创始人安娜.叶西波娃的学生。) 1 9 2 9年, 一直在苏联彼得堡音乐学院执教的查哈罗夫教授在萧有梅一再请求下来到中国, 直到1 9 4 2年逝世这1 3年间, 查哈罗夫都定居在中国教授钢琴, 为中国钢琴界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为中国钢琴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新中国的建立, 苏联全方位的对中国进行经济和文化援助, 当时的中国和苏联都信奉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共产主义, 故中苏两党两国之间展开了广泛的合作, 中苏关系进入友好态势。事实上, 苏联的实际国力比中国的强大的多, 自然无论从经济还是文化上, 中国都很大程度上的受到了苏联的影响, 接受了较多的文化援助。首先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都聘请了大量的俄籍钢琴家、教育家来华讲学、演奏和辅导教育工作。因此音乐上我们吸取更多俄国的教学理念特点, 也从俄国获取了大量书籍和教材, 为我国的钢琴文献库中增添了宝贵的一笔。同时大量的俄国音乐家、教育家开始在中国举办音乐会, 游历讲学, 甚至收取中国学生, 为中国影响和培养了大批的音乐教育家和人才。
这些优秀的音乐人才在随后的数年中迅速的发展成为当时在中国钢琴领域重要的音乐教育, 其中包括朱工一、倪洪进、老志诚、顾圣婴、郭志鸿等, 这些音乐教育家对中国目前钢琴的发展产生深远和重大的影响。
三、俄罗斯钢琴艺术对中国钢琴教学的影响
俄罗斯在世界音乐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尽管俄罗斯的钢琴艺术产生远远迟于欧洲。但他在世界音乐史的地位和迅速发展, 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在2 0世纪以前只要提到俄罗斯, 或者前苏联的钢琴艺术, 几乎是培养世界钢琴家的摇篮。而俄罗斯的钢琴教学法在世界也是值得称道的, 而中国作为与俄罗斯有深刻渊源的国家, 俄罗斯钢琴艺术成为我国钢琴教学的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 俄罗斯钢琴教材对我国的影响
中国的钢琴教学中并没有一套规范和系统的应用教材和教学方式, 由于当时中国的钢琴教学工作才刚刚开始, 大影响多时候都是教师在教学中, 以自己为教学中心, 随心所欲。由于我国的钢琴事业起步较晚, 在教材上也仅仅只能停留在《拜厄》、《哈农》、《车尔尼5 9 9、8 4 9、299》、《小奏鸣曲集》等上, 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带来较大的局限, 影响了中国钢琴事业的发展。提到中国的早期钢琴教育, 我们不得不提到查哈罗夫, 当时的中国人对于世界音乐的了解甚少, 而查哈罗夫为中国的听众带来了新的阳光, 《十二平均律》 (巴赫) 、莫扎特、贝多芬的奏鸣曲、肖邦、舒曼、格里格等众多的作曲家和音乐才让我们就开始聆听, 而最重要的是他还将这些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品和文献运用到在中国的音乐教学中去, 并大胆的尝试以经典名作为教材。为我国的钢琴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到5 0年代时, 上海和中央音乐学院也一直在沿用查哈罗夫先生的教材系统。而随着众多俄罗斯留学回国的优秀人才开始致力于中国音乐教育事业时, 更多的俄国音乐教材也在中国发展开来。
(二) 俄罗斯钢琴技术对我国的影响
对中国钢琴艺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是肖友梅博士高薪聘请俄籍钢琴家查哈罗夫, 他当时主持上海国立音专的工作, 是俄罗斯钢琴学派的最早创始人安娜.叶西波娃的学生。他教学认真负责、要求严格, 成为中国钢琴教育的优秀传统。在他的辛勤工作下, 中国原处于较低水平的教学和演奏, 迅速到达了合乎当时世界高等专业钢琴教学和艺术性演奏要求的水平线上。他的非常注重手指的技术, 至今我们有些钢琴教师教新的小学生时常常要求“感觉手掌心好像窝一个鸡蛋那样”就是这位先生当年的教学方法。在查哈罗夫影响下的同时期还有几位莫斯科音乐学院的俄罗斯的钢琴家也来到中国工作, 他们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一致, 例如:专业学生每年要进行技术考察, 曲目包括哈农钢琴练指法、音阶、琶音、双音音阶、八度音阶等基本技术。十分重视基本功的扎实。认为“音阶和琶音是钢琴家每天必须的维生素”。后来随着新中国的成立, 许多在国外留学的钢琴家回国任教及国家也选派优秀人才出国学习, 中国的钢琴教育的春天真正来临, 尤其是近2 0年, 随着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的强大, 大量的钢琴文化交流, 以及我们向世界各种钢琴流派的不断学习, 钢琴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完善, 中国几代钢琴教育家们呕心沥血得到了回报, 中国的钢琴水平飞速提高, 贺绿汀、老志诚、俞便民、陈田鹤、江定仙、周广仁、不断在各种国际大赛上获奖, 中国正日益被世界瞩目。
综上所述, 追寻俄罗斯钢琴学派的特点足迹:是为了追思历史展望未来。伟大的俄罗斯对中国钢琴早期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目前中国钢琴发展引起世界的瞩目的成绩。斯拉夫的乐派特征凸显, 热情洋溢、从容大方、外向开朗、色彩丰富而绚丽。注重旋律的流畅和音色美, 无论多么大的力度绝不破坏音乐的线条和声音的质量。浓墨重彩, 感情幅度大, 色彩丰富, 技巧惊人。像格林卡、达尔高梅斯基、柴可夫斯基、五人强力集团、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等等重要的代表人物也为世界音乐的发展注入更多的色彩。
中国的钢琴演奏艺术、教学及中国钢琴曲创作的历史, 几乎涉及和反映了中国现代音乐文化的所有基本问题。这里有政治、经济、文化, 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中国多方面的复杂关系, 一个涉及多学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实践意义的研究领域。研究俄对中国的钢琴教学既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价值和研究意义。
俄罗斯作为和我国有着密切联系的国家, 在我国的钢琴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与俄罗斯的文化交流中, 为我国培养众多的优秀钢琴家和教育家, 为我国的钢琴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编制.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教学大纲.
[2][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编制.2004-2005.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钢琴专业教学计划表 (俄罗斯学生) .
[3][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编制.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钢琴专业教学计划表 (外国留学生) .
[4][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编制.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钢琴系教学大纲.
[5]卞萌.彼得堡与俄罗斯的钢琴艺术[L]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8 (3) .p681
[6] (美) 迈克尔·L·马克著, 管建华、乔晓冬译.当代音乐教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1, P140.
[7]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 1999, P140.
钢琴伴奏所体现的钢琴艺术价值 篇3
关键词:钢琴伴奏;艺术价值;外国歌剧咏叹调;外国艺术歌曲;中国歌曲;流行歌曲
钢琴演奏的魅力是巨大的,我们会喜欢听钢琴独奏曲,比如,肖邦、李斯特、贝多芬、莫扎特等的钢琴作品。他们由于个人性格和所处时代地域的不同会写出不同风格的曲子,或欣喜,或悲伤,或激动,或消沉。我们会用心去感受作曲家用旋律所表达的情感,我们会热爱钢琴,热爱钢琴艺术。有些人喜欢声乐,会去听歌剧咏叹调、艺术歌曲等,体会另一种音乐的表达——人声。那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介于钢琴和声乐之间的一种音乐艺术表现个体呢?它就是钢琴伴奏。很多声乐作品会用钢琴作为伴奏,尤其是外国艺术歌曲。而在钢琴伴奏中所体现的钢琴艺术价值之高作用之大不容忽视。
一、外国歌剧咏叹调的钢琴伴奏
外国歌剧咏叹调演唱中,伴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采用交响乐队伴奏,但这是规模比较大的演出或音乐会,而在一般情况的演唱中则会采用钢琴来演奏钢琴缩编谱同声乐演唱者进行合作,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声乐独唱音乐会,就是这种情况。这就要求钢琴的演奏效果要起到整个交响乐队伴奏的作用。除了演奏者的技术之外,钢琴宽广的音域和富有戏剧性变化的音色更决定了它能做到。低音区辽阔厚重的音色可以模仿大提琴、巴松、低音鼓,高音区明亮细腻的演奏效果决定了它可以代替小提琴、短笛的位置,朦胧的琶音也以令一种方式诠释了竖琴的魅力……
19世纪,就有一位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试图在钢琴上模仿器乐及交响乐的声音效果,他就是李斯特。当然,他是作为写钢琴曲而这样尝试,但这毕竟有力的地明了钢琴的表现能力——用两只手代替几十件乐器的能力。
在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威尔第的歌剧《弄臣》当中,有一首男中音咏叹调《你们这群狗强盗》,其伴奏旋律尖锐节奏紧凑,在钢琴上弹奏出来丝毫不减其气势。戈莱托的愤怒、悔恨以及对大臣们的控诉,除了演唱者的诉说之外,钢琴伴奏给予听众另一种方式的解释。
二、外国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
对于外国艺术歌曲,我们可能会有比较多的了解。因为作为美声学习者,一般都是从比较简单的外国艺术歌曲入手学习的,而不是难度较大的歌剧片段。“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的通称。其特点是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段与作曲技法比较复杂,伴奏占重要地位。
由于艺术歌曲篇幅短小、抒情性强、表达感情细腻,所以,都采用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地位和声乐旋律同等重要。钢琴伴奏不只是起和声和节奏衬托的作用,往往用特定的音型或更复杂,更精致的织体以表现歌曲的意境与内涵。如舒伯特歌曲的钢琴伴奏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声部不仅需要演奏者具备一定的技术技巧,而且还要求其将歌曲的意境充分的表现出来,以烘托气氛更好的带动演唱者。其演奏声部会采用复杂多变的节奏型,或松或紧,或疏或密,来塑造形象营造意境,如《菩提树》;也会采用与声乐旋律三度叠置的旋律进行,以形成良好的和声效果,如《小夜曲》;另外,其前奏和間奏细腻精巧的写作与处理在声乐演唱间歇期间填充进来以一种异样的音色和语气诉说更是让听众感受到了人声演唱之外的另一种声音表达形式,有时它更让人感动,如《魔王》《鳟鱼》《摇篮曲》。
三、中国歌曲的钢琴伴奏
中国歌曲,如歌剧选段、艺术歌曲和创作歌曲等,其钢琴伴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很多气势恢弘的歌剧片段和艺术歌曲的意境塑造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钢琴伴奏,尤其是前奏的铺垫。好的前奏加上优秀的演奏者会先把听众带入到歌曲写作的那个年代那个背景。
钢琴流水般的琶音烘托出的气氛让人忍不住想随琴而和。如青主的《我住长江头》,紧打慢唱的配合形式并不少见,但钢琴那细腻轻盈如流水般的伴奏织体形式,仿佛将舞台上的歌者带到长江头,衬着身旁潺潺的流水声唱到“日夜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四、流行歌曲的钢琴伴奏
说到流行歌曲,大家会想到,其伴奏乐器运用最多的自然是钢琴和吉他了。钢琴是一种抒情性很强的乐器,尤其是运用到抒情流行歌曲的伴奏中,便更显示出它能刚能柔撼人心弦的特性与魅力。
就伴奏和旋进行来说,一般是一、六、四、五级运用较多,有时也会加入二级和三级。但这毕竟是基本音级上的和旋,如果需要,也会使用重属和旋及附属和旋,甚至拿波里六和旋等,这就出现了升4、升5、降6、降7等变化音。尤其是钢琴那伸缩性强富于变化的音色更能完美地演绎和弦,造成特殊的听觉效果。
当然会有很多歌曲不适合用钢琴伴奏,比如节奏很快风格很火爆的说唱歌曲。但不可否认的是,钢琴营造特殊意境氛围的能力的确很强。在林俊杰的抒情慢歌《不懂》中,钢琴伴奏贯穿全曲,并且没有使用任何一种其他乐器,只有人声和钢琴声。钢琴委婉动听的前奏引出林俊杰富有特质的音色,再普通不过的柱式伴奏平稳进行,并在演唱过程中不断推动音乐前进,而后随着情绪和和旋的变化有一些节奏型的变化,直至把歌曲推向高潮。间奏,钢琴一段流畅抒情的Solo堪称经典,那种特殊的音响效果与情绪意境更是其他乐器演奏所不能代替的。最后,尾声一段上行琶音结束了全曲,而留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回味。
钢琴艺术欣赏 论文 篇4
钢琴艺术不是单纯的演奏方法和各种技能技巧的训练,而是演奏全面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一个重要的不窑忽略的方面,就是演奏心理对演奏的作用和影响。演奏心理是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心理现象的反映,认知演奏者在演奏学习、艺术实践中的心理变化规律,是提高演奏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演奏心理支配和影响着技能技巧及音乐情感的发生和发展。演奏心理意识的外在反应就是演奏的行为,也可以说演奏艺术是人的演奏心理的艺术。
在钢琴教学中,一些教师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演奏心理教学运用到课堂中。心理教学法深化和发展了传统的生理教学法,揭示了演奏与触键的产生和发展规律,体现了钢琴艺术的科学性。作为钢琴教师必须要掌握钢琴教学的心理规律,从而启发学生运用意识、感觉、想象、情感等心理手段,对演奏与触键的生理技能进行调控。心理学使我们知道,人的心理活动直接影响到实践能力。在钢琴教学中会出现一些现象,由于演奏心理的不稳定使演奏能力、演奏水平都随之发生变化。如一些学生在上课或自己练习的时候弹得很好,但一有观众就会局促不安,演奏时会出现手臂僵直、手腕僵硬、手部紧张弹不开、触键方法不正确、弹奏力度不统一等诸多问题,使演奏水平大打折扣。还有些学生在台下练习得非常熟练,可一到台上就会出现忘谱、错音等情况,这是由于紧张失控而产生的演奏心理障碍。各种因素造成的情绪紧张,会使已经熟练的动作和熟记的材料不能重新回忆、再现或再做,被心理学家称为“怯场”。“怯场”是一种心理反常现象,是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过程所造成的,这样的演奏心理会给演奏带来极大的影响。
钢琴艺术不同于其他科目,较为抽象,不够直观,完全是凭演奏者的感觉和体会来掌握演奏的技能技巧。17世纪意大利入培特罗·托西指出:“没有敏锐听觉的人永远也不应当从事教学工作……”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使笔者深有体会,很多演奏技巧不是演奏理论能够讲得清楚的。学生的演奏能力与理解力又各不同,教师就一定要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启发引导学生。在演奏训练中,凭借着自己的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将弹奏的原理和机能中比较抽象和不易理解的`概念变得滴晰可辨、浅显易懂,多采用“比喻”的方法,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教学手段。教师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对演奏技巧与演奏心理应给予同等的重视。
在钢琴的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加强演奏心理训练。演奏心理训练培养演奏者善于控制和调节自我心理状态的能力,在演奏时能置于乐曲角色之中,达到最佳的演奏状态。笔者在从事多年的课堂教学和演奏中初步探索出了一些对演奏者进行心理训练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加强意志和性格的培养
大多数演奏家都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有着强烈的爱好和情感,这种情感是从兴趣开始的,是兴趣的升华,只有对钢琴艺术充满了兴趣。才会为之努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把调动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放在首位。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的神态、语言、动作、指挥、示范等一切教学行为都会传送出情感的信息。教师要以积极饱满的情绪去感染学生,教师以亲切自然、满怀信心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会使得学生心情开朗、满怀激情地投入到钢琴学习中去,以使学生从训练之初,就养成一种良好的演奏精神状态,非常自然地、诚挚地带着美好的愿望投入到钢琴学习的情绪中。此外,还要不断地开阔艺术视野,大量查阅音像资料,提高音乐艺术审美能力,使教与学有机地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人的心理特征的重要方面是意志和性格,是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每个人自身所体现的意志和性格都各有不同,就性格方面而分析,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外向型的学生性情会较为开朗、乐观,自信心强,演奏心态积极,演奏心理相对比较稳定。而内向型性格的学生在同外界接触中,就会比较紧张、缺乏自信心、容易害羞。大多数内向性格的人在演奏时会出现消极的演奏心理,就是“怯场”的心理。对于这种情况的学生,教师就要采用多鼓励、多欣赏的方法,多给学生表演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对自己的演奏充满自信。平时要多培养演奏的情绪,保持饱满、乐观的精神状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会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演奏状态。另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努力钻研的学习精神,加强演奏技能技巧的训练,具备了一定的演奏能力,自信心自然就会随之增强。
二、培养演奏实践的能力
演奏艺术是舞台艺术,是同观众见面的艺术。要鼓励学生在课下多参加舞台实践活动,积累舞台演奏的经验与自我驾驭的能力,在反复的舞台实践中不断地改善自身的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实现自我调控能力,从而在演奏中能够更加充满信心:在上台前,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演奏状态,培养演奏的欲望,稳定心态;在演奏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于乐曲之中,不受外界干扰,音乐一起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到乐曲的情境中。有这样一句话:“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观众。”这样演奏时就能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另外台上。演奏时的表情感觉要与乐曲表现的内容相吻合,而且还要注意落落大方的台风,上下台的步态及舞台礼仪。作为演奏者,其歌奏的目的就是要使观众融入到你所演奏的乐曲情感之中,只有弹奏与表演协调一致,才会把观众带入到美的感受中。
论西方钢琴艺术发展史 篇5
内容摘要:
如何将钢琴发展史简单明了的展现在总人们面前,这就需要我们将《西方钢琴艺术史》全篇通读,并且能将每个时期的重要人物及其代表作和作品,还有每个时期的重大事件。本文章主要是从三个大的方面初略讲述钢琴艺术的发展史:首先,将钢琴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做详细的介绍;其次,就是将钢琴艺术史的发展脉络按不同的时期将其划分,并作详细的介绍;最后,把钢琴的发展史做一个总结,结束论文。
关键词:键盘、乐器、管风琴、古钢琴、钢琴、艺术史、作曲家、古典时期、巴洛克时期、浪漫时期、贝多芬、海顿、莫扎特
一、钢琴的产生和发展
1709年意大利人巴尔托各梅奥·克里斯托弗里(1655-1731)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钢琴。钢琴从诞生到经过不断的改良和完善,最终成为作曲家情有独钟的键盘乐器,也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今天人们在现代钢琴上演奏的卷帙浩繁的曲目中,大量的作品最初是为钢琴的前身——古钢琴,甚至为更古老的键盘乐器管风琴创作的。所以要学习钢琴艺术史,就必须从钢琴的史前史前开始去了解各类乐器的历史沿革过程。
概况来说,钢琴艺术史是由人(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琴(键盘乐器)、乐(音乐作品)三个方面构成的。这三者既有独自的演进过程,又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相辅相成、交往融合的密切关系。几百年来,键盘乐器的形成屡次经过重大改变,但是这种革新换代的过程往往被人忽视。人们更多的注意到“人”和“乐”在风格上的演变过程,却忘了“琴”的更迭和沿革。殊不知乐器的演进和发展,是直接影响到作曲家的创作和演奏家的演奏风格的。
一、管风琴
谈到钢琴的产生与发展,就必须提及到管风琴,因为管风琴是键盘乐器中最古老的的一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提起管风琴,人们总会联想到西方天主教或基督教那庄严的教堂音乐。其实,管风琴最初并不是教堂的专用乐器。从公元9世纪起,管风琴才被允许进入教堂,而且只准用于为人声伴奏。11世纪以前,管风琴在宫廷中比在教堂中应用的更广泛,直到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中—16世纪末)以后,它作为宗教乐器的地位才日益显得更重要起来。管风琴的基本构造原理是:由人工气流吹奏置于琴上的个根音管而发音,琴键则用于控制传送或者关闭气流。
1、古代管风琴
公元前250年在古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已建有“水力管风琴”。它由音管、琴键、风袋和风箱组成。这种管风琴的声音嘹亮刺耳,往往为古代罗马人的戏剧表
演和击剑、竞技活动伴奏助兴。但是古代的管风琴发展缓慢,到公元800年时,仍然庞大而笨重。到了公元980年,管风琴已经越来越大。
2、中世纪管风琴
在以后的几个世纪中,人们改革研制了一些小型的管风琴,大约在中世纪(13-15世纪间),除了教堂中的大型的管风琴外,还有两种小型的,即便捷式和固定式管风琴。便捷式的体积很小,可以携带。
3、巴洛克管风琴
变音音栓的加入,是管风琴制作史上的重大突破。到16世纪,教堂大管风琴已与今日的管风琴大致相同。巴洛克时期(17世纪末-18世纪初)管风琴的音乐在德国进入了黄金时代。管风琴真正的成为了宗教音乐的代表。18世纪中后叶以后,教会势力衰退,音乐走向世俗化,主调音乐兴起。
4、电力管风琴
19世纪20年代以后,德国音乐家门德尔松重新发现和整理了约·塞·巴赫的作品,巴赫的管风琴音乐作品又得以上演。19世纪人类发明了电以后管风琴结束了用人力拉动风箱的历史,进入电力控制风箱的时代。
5、琉特琴
在键盘乐器中的大家族中,管风琴是钢琴的近亲,而另一种不属于键盘乐器类的弹拨乐器琉特琴则是钢琴的远亲。琉特琴的音质特点与后来的羽管键琴相近,并擅长表现装饰音、分解和弦快速走句等。其作品题材大多由世俗性歌曲与舞曲改编而来,织体松弛,以变奏曲和组曲为主,对日后的古钢琴音乐脱离管风琴的音乐风格有很大的影响。
二、古钢琴
古钢琴和钢琴构造的原理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独琴弦。它是公元前6世纪由毕达哥拉斯创制的。这种琴当时专供审度音律和研究乐理之用,它所证实的原理也就是制作一切弦乐器所依据的推理。中世纪的波斯地区出现了索尔特里琴和杜西玛琴。杜西玛琴在18世纪传入中国,成为扬琴。这两种琴对于古钢琴和钢琴的制作都有直接影响。
古钢琴有两种,一种叫楔槌键琴,一种叫羽管键琴。
1、楔槌琴键
楔槌键琴约于15世纪初诞生在欧洲吗,16世纪与琉特琴同时流行。楔槌键琴的音量很有限,整个力度范围仅在pp到mp之间,因此适宜家庭或小客厅里作为独奏乐器弹奏。它的音量虽小,银色却优美柔和。但是,由于它音量太小,功
能不够,17世纪下半叶开始被关羽键琴所排挤,20世纪在复古思潮的影响下,楔槌键琴被大量仿造用以演奏巴洛克的键盘音乐。
2、羽管键琴
关羽键琴又名大键琴,据说产生于14世纪的英国,与楔槌键琴在欧洲同时流行了一、二百年啊。羽管键琴的音量比楔槌键琴大得多,力度范围可以从p到f,音色也比较辉煌。这种键盘乐器的音域从3个八度到5个八度不一,视亲的大小而定。17——18世纪虽说是羽管键琴的全盛时代,但是由于人们不能通过手指触即直接改变音量和音色,20世纪随着巴洛克音乐的回潮,羽管键琴重又复出。人们不仅精心仿制而且还不断改善其性能,羽管键琴的演奏会至今仍在世界各地盛行不衰。
三、钢琴
18世纪初,随着欧洲大陆音乐的迅速发展,人们寻求一种新的键盘乐器,它应该可由演奏者直接用手指弹出轻响变化,而且能产生较大的音量。钢琴的问世恰好符合了当时人们的这一愿望。钢琴的原名“pianoforte”,意为“轻重琴”,取弹奏着可以用手弹出轻、重音之义。后人将forte删去,缩写为pioan。其实后来的钢琴发音愈来愈响亮,似乎应当把piano删去,保留forte作为琴的名字才妥当。但是不管怎么样,今天piano已经成了钢琴约定的名字了。
值得注意的是,钢琴并不是诞生在古钢琴势力之时,而是在古钢琴盛行的同时应运而生的。钢琴虽然诞生于18世纪初,但是直至1850年左右,才最终确立了现代钢琴的形制。为了便于说明钢琴在这150年期间所经历的发展过程,我们暂且把1850年之前的钢琴称作近代钢琴。
1、近代钢琴
用鹿皮包裹的木槌击弦是钢琴的标志和特点,这一槌击原理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杜西玛琴。意大利的巴尔托楼梅奥·克里斯托弗里在1709年制作出一架被称作为“有轻重音变化的古钢琴”。早期的感钢琴其外形与三角形拨弦古钢琴很相似,只是发音方式不同。1726年克里斯托弗里有制作另一种钢琴,装有一个由手操纵的音栓,叫做unacorde,也就是今天钢琴上的弱音踏板的前身。
钢琴虽然诞生于意大利,但是在这个格外偏爱声乐艺术及弦乐艺术的国度却遭到冷遇,反倒是在德国、奥地利和英国迅速成长。
1826年英国制作机师亨利·帕普创造了毛毡包裹木芯的琴槌,比起原来的鹿皮更富有弹性。琴锤击到弦时发出更温暖、更圆润的音色。1811年英国人罗伯特·沃纳姆设计出第一架与现代立式钢琴原理一样的立式钢琴。人们称19世纪为钢琴音乐的黄金时代,知识与钢琴的改革与普及分不开的。
2、现代钢琴
1850年,德国钢琴制作师海因里希·斯坦威移居美国,在此期间,将钢琴的音域扩大到七组半八度,换了金属支架,史声音之光洪亮饱满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1874年在现代钢琴上又增加了一个持续音踏板;19世纪末至今的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钢琴做了重大的改革;20世纪初曾风靡一时的自动钢琴也很快被唱机、录音机淘汰;然而20世纪下半叶,钢琴遇到了键盘乐器的新劲敌——电子琴。
3、电子琴
电子琴是20世纪运用的电子技术控制的键盘乐器,电子琴开辟了无限广阔的音响空间。它不仅可以模拟人声独唱、合唱、各种乐器及交响乐队,还能模拟自然界的声音和各种节奏吗,甚至还能模拟宇宙空间的音响。然而演奏者的劳动也被大大解放了,但是乐器和人之间的关系处在最间接地状态下,人难以通过电子琴直接表达内心的情感。因此,电子琴最终还是无法取代钢琴的地位。
总结,键盘乐器的历史发展反映了人们在印象深没上的追求。一是对声音色彩变化的追求,表现在对管风琴、羽管键琴和电子琴变音音栓的增加上;二是对音量的追求。从钢琴经久不衰的情况来看,演奏者在这件乐器上既有主体性发挥的满足,又有创造变幻无穷的色彩的可能性。爱因斯坦说过:“现实世界只有一个,想象力却可以创造千百个世界。”钢琴在钢琴家想象力的驾驭下,可以创造出千百种音响世界。这种暗示性的色彩更能引人进入深远的意境,在审美上有更高层次的意义。、二、不同时期的钢琴
虽然最古老的键盘乐器管风琴在公元前2500年就已经发明,但古代的音乐都为理性创作,切都以耳记口传的方式流传下来。产生于公元11世纪的记谱法被教会的僧侣所垄断,僧侣对乐器都不感兴趣,况且11世纪时的管风琴主要用于宫廷而不是教堂,所以管风琴音乐未能得以记载。下面就是关于音乐有记载的考证:
一、约·塞·巴赫之前的键盘音乐
德国音乐家约·塞·巴赫在欧洲音乐史上被尊称为 “音乐之父”,很早的音乐材料都未得到记载,有关中世纪以前和中世纪早期的键盘乐谱治疗在目前尚空白,我们对约·塞·巴赫之前的键盘音乐也只能从中世纪的后期开始叙述。
不同时期的音乐发展也有着不同的形式分类,这一时期可分为中世纪后期的键盘乐器(1300-1500)、文艺复兴时期的键盘乐器(1500-1600)、巴洛克前半期的键盘乐器(1600-1675)、巴洛克后半期的键盘乐器(1675-1750)
二、约·塞·巴赫及其同时代的主要键盘作曲家
18世纪初是键盘音乐史上新的里程碑。这一时期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德国作曲家约·塞·巴赫,他是一位集大成者,深深地扎根与前人的传统。巴赫是
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包括有将近300首的大合唱曲;组成《平均律钢琴曲集》的一套48首赋格曲和前奏曲;至少还有140首其它前奏曲;100多首其它大键琴乐曲;23首小协奏曲;4首序曲;33首奏鸣曲;5首弥撒曲;3首圣乐曲及许多其它乐曲。总计起来,巴赫谱写出800多首严肃乐曲。他的创作一般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魏玛时代(1708-1717),可以说是创作臻于成熟的阶段;柯登时代(1717-1723),则是他创作的高峰期,许多贡献卓著的作品都完成于这个阶段;而莱比锡时代(1723-1750),是巴赫将宗教艺术推至最高境界的时期,还有《平均律钢琴曲集》(The Well-Tempered Clavier)、《赋格的艺术》(The Art of Fugue)、《勃兰登堡协奏曲》(brandenburg Concertos)6首、《小的琴协奏曲》两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6首、《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与组曲》6首、《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农民康塔塔》(Peasant Cantata)、《咖啡康塔塔》(Coffee Cantata)、《马太受难乐》(Matthauspassion)、《b小调弥撒曲》,等等。
巴赫在音乐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将复调音乐推上一个空前的高度(亨德尔则偏重于主调音乐),在这个领地里,可以说他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之境地。
由于他具有人道主义的崇高信念和对美好生活不屈不挠的追求,他的音乐往往生气勃勃,富有人情味。
巴赫在世时,作品不为人们所理解,他既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赢得社会的承认。是伟大的莫扎特和贝多芬,首先发现了他的宝贵价值。他们被巴赫音乐的深刻,完美与无懈可击所震动。当贝多芬第一次看到巴赫的某些作品时,不禁惊叹道:“他不是小溪(巴赫的名字德文Bach,是‘小溪’的意思),是大海!”1829年,门德尔松在柏林的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演出中,使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复活了。肖邦在举行他的音乐会之前练习巴赫的作品,李斯特把巴赫的一些管风琴作品改编为钢琴曲,舒满是巴赫协会的创始人之一,这个组织承担了出版这位大师作品的完整版本的巨大任务。
三、古典时期的钢琴音乐
“古典主义”是一个相当不明确的词,它有几种不同而又相关的含义。一种不很恰当的用法是将它指流行音乐以外的音乐,包括所有种类的严肃音乐,不管它是何时创作的以及为什么目的而写的。而此处我们所指的是大约1750年开始至1827年贝多芬逝世为止这一时期的音乐。所谓“古典的”,准确地说,原是指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典的古代”,那是西方文明两个伟大的时期。多少个世纪过去了,人们回顾往昔,而且企图借鉴那个时代的文化精华。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已经这么做了,巴洛克初期亦然,但一直到十八世纪中叶才真正开始重新发现“古典”。特别是考古的发现,展现了一幅简朴、宏伟、宁静、有力、优雅的画面,这在新发掘出来的古希腊和南部意大利的神庙中十分典型。
歌剧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人都在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在维也纳活动,他们之间互有影响。他们都是运用奏鸣曲形式的大师,写出了奏鸣曲、交响曲、四重奏这类体裁的不朽佳作;他们也都致力于主题的展开以及利用调性的配置来给抽象的形式注入细致微妙的表情。虽然三人都写过歌剧,但是真正在歌剧中留下了璀璨名篇的只有莫扎特,而且也确实没有称得上“古典主义”的歌剧风格存在。主要是这些大作曲家的器乐曲给了当时以及整个十九世纪以巨大影响。除了贝多芬后期的作品显得较为艰深外,这三人的作品都既深刻而又通俗易懂,这也促进了这一时期开始的音乐从此走向世界。巴赫和亨德尔的作品仍仅限于在中部德国及英国流传,而海顿的作品不仅在他受雇的贵族宅邸演奏,而且在维也纳、巴黎、伦敦都能听到;莫扎特以演奏家的身份漫游全欧,演奏他自己的作品;贝多芬的作品从1805年后也是在欧洲到处都能听到。
以“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史上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一乐派的主要特征是反映人类普遍的思想要求,他们追求美的观念、强调风格的高雅,给予人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以下是他们的代表曲目的分类前奏曲序曲、套曲、小步舞曲、谐谑曲、赋格、卡农练习曲、浪漫曲、狂想曲、幻想曲、创意曲、托卡塔、萨拉班德、即兴曲、小夜曲、无言歌、摇篮曲、随想曲、圆舞曲、玛祖卡、波洛乃兹波尔卡、协奏曲组曲、交响诗奏鸣曲、康塔塔、清唱剧、交响曲
四、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
浪漫(romantic)一词原指用罗曼语(Romance)所写的有关欧洲中世纪那些情节离奇,冒险而富于幻想的骑士故事和传奇小说。欧洲史学家用这个词来称呼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盛行的文艺思潮和文艺流派,当时欧洲各国民主革命运动高涨,由于以拿破仑为代表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最后以旧王朝的复辟告终,人们普遍对现实感到失望,对“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寄托不抱幻想,这些思潮表现在艺术上就形成了一种不满足于现实,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后来这个词被借用到音乐领域,把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一批欧洲作曲家看成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即我们所说的“浪漫乐派”。
从时间上讲,浪漫主义时期的时间界定比较模糊,通常指19世纪前后的一百多年(1790-1910),它涵盖了韦伯到理查·施特劳斯的作品。浪漫主义时期分为初期、中期、中后期、晚期四个阶段:
初期(19世纪10-20年代):威伯、舒伯特、贝多芬(晚期)等。
中期(盛期)(19世纪30-40年代):柏辽兹、舒曼、门德尔松、肖邦等。
中后期(19世纪40-80年代):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斯、弗兰克、柴科夫斯基等。
晚期(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初):布鲁克纳、普契尼、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总的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1)从风格上看:作品强烈地张扬主观情感和个性特征,每个作曲家的作品都带有个性化的烙印。
(2)从文化传统上看:作品强调民族观念,作曲家的创作普遍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尤其是晚期浪漫派。
(3)从体裁上看:打破了古典音乐程式化的限制,出现了表达明确意图的“标题音乐”、多乐章的交响曲、单乐章的交响诗和特性小曲等体裁。
(4)从具体的音乐要素上看:
① 旋律的乐句组成不受固定形式的约束,趋向不对称的自由化形态,伸缩性很大,抒情性加强。
② 和声的结构进行了扩展,不协和和弦被更自由地运用。
③ 常采用半音转调和远关系转调,晚期浪漫派的作品有时会给人以调性含糊不清的感觉,但是仍以调性音乐为主。
④ 力度、速度变化强烈,这些表达感情张力的元素所造成的强弱幅度的对比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特点。
⑤ 曲式结构自由多变,作曲家只注重内容和主观的表现,打破了古典主义时期严格的极富逻辑性的曲式结构。
威伯(Carl Maria von Weber,1786-1826),德国作曲家,浪漫主义歌剧的先行者。和许多浪漫主义艺术家一样,威伯是一个多才多艺的音乐家,在德国浪漫主义歌剧舞台上发挥了他的天赋之才,同时又是一位评论家、作家。威伯的音乐创作领域很广,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体现在歌剧和钢琴作品两方面。
(2)代表作品:歌剧《魔弹射手》、《奥伯龙》等,钢琴曲《邀舞》等。
① 《魔弹射手》的诞生(1821年首演于柏林)标志着欧洲歌剧发展史上一个新时期的开始,成为欧洲浪漫主义歌剧的奠基之作,威伯也被誉为西欧浪漫主义歌剧的创始人。
② 威伯的《魔弹射手》使德国歌剧摆脱了意大利歌剧的影响,它的特点在于:吸收了德国歌唱剧的特征,用说话代替宣叙调,咏叹调中常渗透着民谣素材,音乐描写着重于渲染气氛,富有浪漫的幻想性。歌剧序曲与剧情联系紧密,而且运用了“主导动机”的手法,这些特征为瓦格纳的歌剧开辟了新的道路,并直接导致了俄罗斯、捷克、波兰等民族歌剧的兴起。
③《邀舞》是浪漫主义钢琴音乐中的一首杰作,乐曲描绘了舞会前相互结识、交往、邀舞的生动过程。这首钢琴作品后由柏辽兹改编为管弦乐曲,得到了更广泛的流传。
瓦格纳(Wagner,Wilhelm Richard,1813-1883),德国作曲家、剧作家、指挥家、哲学家。在德国音乐界,自贝多芬后,没有一个作曲家像瓦格纳那样具有宏伟的气魄和巨大的改革精神,他顽强地制定并实施自己的目标与计划,改革歌剧、倡导乐剧,从而奠定了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同时,在世界音乐史上也几乎找不到像瓦格纳那样,在世界观、创作之间存在明显矛盾的音乐家。
(2)主要作品:他创作的主要领域是歌剧,包括《尼伯龙根的指环》(《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众神的黄昏》)、《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汤豪瑟》、《黎恩济》、《纽伦堡的名歌手》、《帕西法尔》等,另外还有管弦乐曲《浮士德序曲》等。
钢琴培训文化艺术学校自查报告 篇6
根据__市__区教育局的要求,我校结合实际情况,现报告如下。
一、依法办学,遵守法规政策。
文化艺术学校成立于20__年,是由__市__区教育局的审批的民办培训学校,在办学校工作中,我们遵循“以诚待人、凭智治校理念,严格遵守《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认真执行市教育、区教育局有关民办教育的各项规定,没有出现违规办学情况。
二、合理布局,不断扩大办学规模。
我校一直以来以钢琴为主,我校已租用两处办学场地,共有30个教室。办学硬件不断改善,在安全防火等方面均符合要求。
三、不断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为使我校学生有相对舒适的教学环境,我校组织教职工,美化教学环境,达到让每面墙都会说话,利用卡通人物形象装饰走廊、教室。用想象生动的美术语言,影响和教育学生。
为增强教学效果,我们还投重资为教室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使每节课都能使用投影机、大屏幕,让教学效果更为直观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
四、人文关怀,保障学生和家长的利益。
为创办特色民办教育学校,我校从成立之初就秉承人文关怀理念,让学生和家长时时感受到学校的关心。一是及时为有特殊情况缺课的学生进行补课;二是设立教材班,为学生无偿补课;三是对因故退学学生及时退费,几年来,从没有因为缴费、退费等问题与家长发生冲突。
五、职责 明晰,加强队伍建设。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也得到不断加强,目前已形成一支责任明确、分工合理的教师队伍,管理能力强,分工细致,尽职尽责是我校教师队伍的特色,秉承教学工作得到了很好的保障,教学研究工作开展的红红火火,各项规章制度也得到了很好的完善。
六、强化教研,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我校针对民办培训学校教师队伍不断稳定,流动性强的特点,选取有针对性、有实效的教研培训形式,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师风等综合素质有了较大的提升。具体工作中,一是树立教师先育人,再教学的理念,再教师选聘工作中,重点考察教师的师德和对学生的爱心,对于那些虽自我能力强的但心高浮躁的,坚决不选,缺少耐心和热情的坚决不选,较好地把好入口关。二是坚持先听课,再上讲台的做法,新入职的教师必须有一个月左右的听课实习时间,对教材和学生相对熟悉后,才可上课,三是听课评课制度。用录像机先把教师的课录下来,集中教师共同观看,查找优缺点,不断改进和提高,四是过课,说课制度,新任教师在上课前,先组织教师进行说课,在说课过关后方可上讲台,五是多种措施确保每一节课达到学生和家长都满意的效果,走出,请进来,选择教师分批、分期、长期进行学习。
七、模式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
今年我们根据市场的变化和需求推出了一系列更加人性化的课程,让教学更落地,制度更完善,家长和学员的体验更好。
八、完善制度,确保安全。
我校时刻以安全为第一责任,制度了相关的管理制度,购置了安全防火等器材,适时进行疏散演练,使全校师生安全意识明显增强。
九、财目清晰,遵守财务管理制度。
我校恪守教育局的各项规定,遵守法规,科学管理,注重管教。
浅析钢琴艺术欣赏中的审美意识 篇7
人类已经步入了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社会, 文化、艺术都已经以各种形式熏陶着人们, 在这个文化艺术、音乐艺术盛行的时代, 要想拥有独特的音乐审美意识, 是必须通过一定的实践和学习接触以及反复体会才能够拥有的。马克思曾这样描述过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 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那么音乐审美意识的产生基础必须是具象的, 有了实质的音乐艺术, 才谈得上审美意识。作为一门情感艺术, 音乐非常善于表达人的内心情感, 在音乐艺术欣赏的过程中, 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动之以情地对音乐进行联想, 才能够使自己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 才能够真正寓美于心。要想拥有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审美意识, 就必须通过欣赏者对具象的音乐艺术进行感受, 通过对音乐具体美感的赏析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去拥有音乐审美意识。
钢琴艺术
钢琴艺术所体现的美主要源自钢琴演奏者的演绎, 完美的钢琴艺术必须通过钢琴演奏者与钢琴合一的结合, 使音律的魅力散发出来从而产生效果。钢琴演绎者是钢琴艺术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音乐创作者与音乐欣赏者重要的连接纽带, 钢琴艺术演绎者好比园艺师, 花草再美, 没有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 也会璀璨芬芳。在整个音乐演绎中, 音乐演奏者一直被定义为“二度创作”, 他能够深层次地给予欣赏者美的享受。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 人们思想意识在不同年代、不同阶段、不同民族中审美意识所表现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同时不同的演绎者所独有的气质、风格以及个人在音乐美学上的造诣不同, 会对音乐主题的创作以及延续造成影响。作为音乐创作者与音乐欣赏者重要的连接纽带, 音乐演奏者又被誉为“二度创作”。演奏者不仅能够对音乐创作者的音乐作品进行再现, 以实际的效果进行表达, 还可以对音乐创作者的作品进行校验, 在得到观众对作品进行的社会效果反馈后, 对自己创作的作品进行改进, 以促进其创作的更好发展。更深层次地分析, 音乐演奏者在直面观众时, 把音乐美的盛宴尽情地展现给了观众, 以此来促进欣赏者对于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 以及音乐情趣的培养。伟大的表演创作, 是在整个过程中洞察到音乐的魅力, 同时积极地对其内在含义进行探索, 以此, 在音乐创作者积极因素的影响下, 对音乐作品精华进行更为鲜明, 更为突出的表现, 甚至会出现超乎创作者预想的效果。
通常人们所体会的钢琴艺术只是片面地来自于听觉, 但是钢琴演奏者也是钢琴艺术体现的重要部分。你看那演奏者在钢琴台前时而激情澎湃、时而幽怨婉转、时而欢快愉悦, 这些肢体动作、面部表情, 甚至呼吸节奏都源自钢琴艺术魅力的渲染, 作为欣赏者, 人们通过人耳听觉的感知, 刺激大脑对不同音色变化作出反应, 以达到滋润身心的目的。声音主要是通过振动在空气中传播的, 其不同的振动、介质所产生的音效也不一样。钢琴音律的变化则是通过演奏控制泛音来完成的, 泛音控制比例的不同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通过不同形式对各音场的控制, 就产生了钢琴演奏中的独奏、伴奏、重奏、协奏等形式。钢琴艺术通过这些形式不同的组合, 准确完整地演奏出富有感染力的艺术作品, 以此把钢琴艺术的美发挥得淋漓尽致。作为一种拥有独特气质的艺术, 要想完美地体现钢琴艺术所蕴含的内容, 就必须根据不同的演奏场合、选择不同的演绎技巧、不同的乐器, 这样才能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
钢琴艺术欣赏中的审美意识
作为一种情感传达、美感展现的艺术方式, 通过对钢琴艺术的欣赏, 人们可以充分地对艺术形态美进行感知、解读、享受, 以此来充盈自己的精神世界。美妙的钢琴音乐取材源于自然, 通过旋律的演奏描述、传达, 抒发动人的情绪, 其演奏所产生的独特意境, 是钢琴艺术欣赏中审美意识的重要体现。通过钢琴的演奏, 河流的声音、人们的心情、植物的悲欢离合等一系列大自然直接或者间接情感都能够被直接地表达出来。正是因为钢琴艺术欣赏的存在, 欣赏者才能从内心深处通过联想去感知钢琴艺术带来的生活体味, 从而增加欣赏者的创造能力, 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 以此发现美、感受美、享受美。在这种审美意识的影响下, 获得审美情趣, 增强自身的品味艺术。下面就具体地分享一下钢琴艺术欣赏中审美意识的感知、想象、创造、鉴赏能力。
1.感知能力
钢琴音乐欣赏是一门听觉艺术, 听觉是欣赏者感知钢琴艺术的主要形式, 良好的审美意识肯定是通过听觉感知实现的, 作为一项抒发人类情感和意愿的完美艺术, 钢琴音乐欣赏离不开听觉感知能力, 所以在具体的钢琴艺术欣赏中欣赏者必须拥有良好的听觉能力, 通过良好的音乐欣赏基础与听觉能力的结合, 欣赏者可以去辨识钢琴音乐中的节奏、音调、和声等形式, 从而感知曲目所抒发的情感, 通过声音、情感的结合从而产生共鸣, 然后细细地体会其中的韵味。
2.联想与想象力
钢琴音乐是具象存在的, 而钢琴艺术欣赏中的审美意识则是一种抽象的情感能力。钢琴音乐有别于文学、歌曲等艺术。它所表达的心事、情绪、心理变化等都是抽象的, 正是由于没有明确形式的具体表达, 所以在钢琴艺术欣赏审美意识中, 就必须结合一定的联想以及想象力。由此, 欣赏者就能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 通过联想置身于钢琴音乐所表达的意境之中。这种审美意识中的联想与想象力, 是需要欣赏者在理解音乐作品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的, 通过想象和联想, 欣赏者能够更加深入地去体味、感知钢琴艺术的美。
3.创造能力
创造力是艺术行为存在的主体, 缺乏了创造力的艺术是存活不了的, 那么在钢琴艺术欣赏审美意识中, 作为欣赏的主宰者, 欣赏者拥有一定的创造力, 能够丰满自身发现美、感知美、体会美的过程, 同时能够更好地创造美。在音乐欣赏中, 欣赏者的创造能力是基于自我感知与想象的基础上的。通过结合自身内心的情感以及对音乐表达的理解, 欣赏者通过联想, 可以把自己的创造能力挖掘出来, 这就加强了自己的思维创造能力以及创造美的能力, 这是钢琴艺术存在的重要作用。
4.鉴赏能力
钢琴音乐艺术取材于自然, 它所抒发的是大自然的善恶美丑, 演奏者通过演绎音律释放了钢琴音乐的内涵。那么在钢琴艺术欣赏中欣赏者能够通过音律的辨识体会出其表达的内涵就是其鉴赏能力的具体体现, 鉴赏能力是审美意识中的重要部分。能够准确地理解和判断音乐的内涵, 鉴别其表达的美丑善恶。而在具体的钢琴音乐作品中, 大多歌颂的都是美好的事物, 那么在面对众多的音乐素材、内容、风格时, 欣赏者能够准确地进行辨识, 再通过辨别去具体挖掘其表达的具体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 才是欣赏者在钢琴音乐欣赏审美意识中最根本的体现。良好的鉴赏能力有利于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的正常发展, 这也促成了个人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
结语
在文章中, 笔者围绕主题对钢琴艺术欣赏中的审美意识作出了具体分析, 其中总结了审美意识的几个关键部分:感知、想象、创造、鉴赏。通过分析, 笔者认为作为欣赏者, 应该通过不断培养自身的感知、想象、创造、鉴赏能力才能够促成钢琴艺术欣赏审美意识的形成与提高。
参考文献
[1]沈滨凯.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民族视野[J].音乐探索, 2009, (1) .
[2]杨忠林, 陈彦如.中外钢琴作品审美意境初探[J].时代文学 (下半月) , 2008, (12) .
[3]孙娟.音乐课堂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 2008, 2.
高中艺术生钢琴教学 篇8
一、手形和触键、声音相结合
1重量的体会与运用
首先身体要坐正,作为一个稳定、协调的支柱,手臂则要放松自如。要让手臂从肩部自然悬挂下来,手臂完全放松,从肩关节自然下垂,去掉一切紧张与人为的动作控制,好像在风中自然摆动似的,当感到手臂重量集中到指头,随之触键盘。
2手指的支撑
每个手指的三个关节都要微凸,整个手掌与手指成为半圆的拱形支架,在手臂完全放松,重量自然下垂的前提下,手指需承受住手臂的重量,因此要求手指有支撑力,每个手指都要能分别站住,手指各指节不能软和懈,在此基础上手臂完全自如松弛。
3注意钢琴的发音特点
钢琴的发音是琴键被弹下,牵动击键机,由琴槌触击琴弦而发音。发音在一刹那完成,而音的延长是靠琴弦的余振。钢琴的发音方式完全不同于管弦乐器或人声,钢琴是“一触即发”式的发音,音一旦发出,无法再加以改变。有的学生在音发出后,继续用力挤压键盘,以为可借此延长和扎实,实际上只能使手处在紧张、僵硬的状态而破坏其后弹奏的自然。
4让学生去“听”
明确钢琴的发音特点后,就要让学生去实践,用放松、自然的手臂重量,结合站立的、能支撑住重量的手指在键上弹,每个音都让琴槌触击到琴弦上发出敲钟似的悦耳声音,在声音触发后,注意倾听声音的延续,声音的共鸣。教会学生听什么和如何听,并结合正确的弹奏方法,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如开始阶段,学生就不知听什么,不懂好听与难听的辨别,养成弹琴敲击或挤压的习惯和毛病,以后纠正起来就很难。所以教师首先不必指责学生不听自己演奏,而应教学生懂得钢琴发音的特点,并在练习中每个音都仔细倾听。
5训练概念断奏的模式
根据以上所述,可归纳一个慢练、断奏时每个音上下的模式,那就是“落下一放松一延长一提起”。每个音结合臂重自然下落,不要过高,不要加速;手指一旦触键,声音发出后,整只手保持拱形的手型,放松自然地站在键上静止“休息”(此时手指只承受手臂自然重量,不再加力),耳朵则听着声音的持续和延长。每音稍放片刻,在准备弹下一个音前,手指由臂腕帮助而提起,这个提起的动作与下一音的下落,一上一下应成为一个连续的动作,以使手臂的重量通过这一上下尽快转人下一个音,以求手指和键盘保持尽可能密切的关系。
作为训练概念的断奏,有时被称之为non legato,主要是指音不要连着弹。特征是每个音都要独立与分开,体会重量的下落和手指的站立。这时的断奏不同于跳音staccato,也不同于非连奏的non legato。我们在练这个阶段的断奏时要认真听每个音的发出和延续,每个音在其应有时值中应尽可能在键上多放一会儿,音与音之间要有重量传递的感觉,使学生在一开始就懂得手和键盘要保持密切的关系,这就是打基础的关键步骤。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研究作品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从学琴起就要由浅入深把指导学生学习研究作品作为必修课。比如:怎样分清旋律、伴奏:怎么样理解旋律的进行、走向;怎样划分乐句、乐段以及体会它们之间的音乐情感、内涵、艺术形象等:明确节奏的各种组合与速度的快慢变化与音乐特性的关系;领悟各种力度层次、表情记号的音乐意义,懂得分析一般的曲式结构与和声知识,分清复调与主调音乐的区别;掌握这些基本功,就能使他们在表现乐曲时心中有数,具备理解、表现作品的自学基础,除此之外,要鼓励或要求学生广泛欣赏艺术性强的各种类型的作品,其中钢琴作品是主要的,根据学生不同程度的钢琴基础,可以要求他们听各个时期钢琴家各种不同体裁的作品。而且应该要求学生树立技术必须密切结合音乐进行训练的观点。俄罗斯作家亚科夫·米尔什坦在《李斯特》一书中有一句名言:“技术来自精神,不是来自力学。”这句名言清楚表明技术不仅从属和服务于艺术形象,而且是产生自艺术形象。各种触键法与动作的训练要合乎艺术要求”,才能使技术娴熟。学生如能在思想上明确认识、理解技术与音乐的关系,技术训练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真正见效。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
【钢琴艺术欣赏 论文】推荐阅读:
钢琴艺术中的钢琴伴奏07-31
钢琴伴奏艺术08-10
钢琴音乐艺术08-27
钢琴演奏艺术09-15
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06-27
群众钢琴教学音乐艺术07-24
钢琴艺术的民族化06-19
浅谈钢琴教学的艺术10-11
小学艺术节钢琴比赛方案07-05
钢琴演奏中的艺术处理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