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兴趣论文

2024-08-06

钢琴兴趣论文(精选12篇)

钢琴兴趣论文 篇1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钢琴这个本属于西方的神秘乐器, 渐渐走进了我国的千家万户, 钢琴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与视听的享受。钢琴是乐器之王, 同时它也是音乐中最好的演员。因为, 它可以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 小到葫芦丝, 大到歌剧, 交响乐, 所有被称之为音乐的东西都可以在它身上演绎出来。所以, 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习钢琴, 更进一步地去研究它。学习钢琴是一个艰辛而又愉悦的过程, 需要学习者不断地去练习, 揣摩, 体会其中奥秘。教师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 让学生对钢琴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呢?下面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钢琴教材的选择是提高钢琴学习兴趣的前提

钢琴的学习者分为这几个年龄段:幼儿, 儿童, 青少年, 成人四个阶段。对不同阶段的学琴者来说, 不能简单地使用同样的教材, 采取生搬硬套和齐步走的方法。如果学琴者年龄比较小, 理解能力不强, 让其弹奏较难且枯燥乏味的练习曲, 就会使孩子失去学习钢琴的兴趣。相反来说, 如果学琴者年龄较大, 却让其弹奏一些简单幼稚的小曲子, 那么他的兴趣也不会提高。所以, 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就要以不同的年龄段为准, 为学生选择适宜的教材。如现在对于幼儿和儿童来说, 钢琴启蒙阶段常用的教材是汤普森教材,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汤和大汤, 小汤的难易程度较大汤要浅一些,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学琴素质来选择, 音乐素质好的可以使用大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没必要每条都弹, 要有目的的选弹。这样的教材趣味性比较强, 弹奏起来也较简单, 容易激发孩子学琴的兴趣。教师对学生不能急于求成, 曲子的难度要逐渐提高,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车尔尼的钢琴教程是学琴者必弹的教材, 教师应该提高学生对教程认识, 让学生认真地逐条练习。钢琴练习曲的弹奏可以说是有些枯燥乏味的, 但是这是钢琴演奏的基础。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教授练习曲时还要教授些好听的乐曲, 学生练习的曲目要多样化, 这样不仅会提高钢琴的视谱能力, 还会提高学生练琴的积极性。

二、因材施教是提高钢琴学习兴趣的关键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 学习钢琴的孩子素质也不尽相同。老师在教授学生时就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制定学习计划。钢琴的学习是个漫长艰辛的过程, 一定不要强迫学生学习, 要激发学生主动学琴的兴趣, 让枯燥的练琴变的有趣起来。学生的素质不一样, 老师不能总使用一样的教学方法, 要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 有的学生手指较硬, 这样的就适合弹奏速度较慢的乐曲, 歌唱性较强的段落要注意手腕及手指的放松, 教师要强调手指柔韧性的训练。有的学生手指较软, 指尖不能很好的站立住, 教师就要有耐心地指点, 让他慢慢地立起来, 强调手指的独立性。有的学生手较小, 不适合弹奏手指跨度大的乐曲, 教师就要布置一些跑动性较强的练习曲, 并且加强分解琶音的练习, 八度的练习也要从分解的开始, 慢慢锻炼手指的伸展性。而有的学生手就较大, 适合弹奏织体, 声部复杂的乐曲, 八度较多的段落也不会觉得难弹。

对于刚刚学琴的小朋友们来说, 她们觉得钢琴是很神奇的东西, 能弹奏出美妙的音乐来, 对于演奏者也很仰慕。但是学琴的过程却不好玩, 慢慢就对钢琴失去了原来的兴趣与好奇。所以, 老师要激发孩子学琴的兴趣就要不断变化教学方法, 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 一味地追求琴技的提高, 不注重音乐素质的培养。学生初学时要训练手指的独立性, 老师往往要求学生高抬指, 快速落键。有的学生手指先天就很软, 所以老师就只要求能离开琴键就可以了, 经过练习手指也会高抬起来, 高抬指的练习要分阶段练习, 这是它的特殊性。初学的孩子手指还比较弱小, 教师在强调技术提高的同时不要过分强调钢琴的音色, 扎实美妙的音色固然重要, 但是手的压力增大, 就会出现僵硬的状态, 这对将来钢琴的学习是有害的。

学生素质有高低之分, 能力强的学生适合弹奏织体和声部都较复杂的曲子, 而能力较差的学生就会觉得比较困难, 所以, 在学生的练琴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条件选择适合的练习曲, 如手小的学生先练习分解八度, 在选曲时不要选有过多的跳动大的音程和八度双音。背谱困难的学生则可以先背一些织体, 声部较为简单的乐曲, 教给他们一些背奏的方法。教师教学要多样化, 不能千篇一律, 让学生感觉学习钢琴是件轻松有趣的事情, 慢慢培养学习的兴趣。

三、音乐素养的提高是提高钢琴学习兴趣的条件

音乐素养主要在哪些方面得以体现呢?主要体现在音乐教育的培养上。音乐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 音乐教育与情意素质, 音乐教育与身心健康素质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的集中性, 精微性, 形象性要求学生具备非智力因素的诸多要素。音乐素质的提高, 可以使学生形成一种高度的自觉性, 坚忍不拔的好品质。钢琴的学习需要学生有种持之以恒的耐力, 敏锐的洞察力, 要求学生有很好的音乐素养。钢琴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享受, 只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才能更好的去领悟钢琴音乐。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基础上, 提高学生观察力, 理解力, 想象力, 创造力等。让学生学会用耳朵感受钢琴音乐, 开阔学生的视野, 同时也激发学生努力去追求美好事物的决心。同时, 钢琴学习兴趣的提高, 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也起到促进的作用, 演奏技能的娴熟, 可以使大脑更聪慧, 灵活。演奏时身心的完全投入, 会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进步。所以, 音乐素养的提高是提高钢琴学习兴趣的条件, 同时随着钢琴学习的不断加深, 学生也会在音乐素养上得到很好的提高。它们是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的关系。

综上所述, 钢琴的学习是学生与老师合作完成的, 教师是钢琴教育的实施者, 对学生学琴有着最直接的影响。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授某一具体的知识技能, 同时也有责任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热情, 让钢琴教学变的有趣起来, 使更多的孩子喜欢钢琴并加入到学琴的队伍中来, 让钢琴成为孩子的好朋友。

摘要:当前在我国的钢琴教育中, 普遍存在着孩子不愿意学琴, 家长强迫孩子学习的状况, 本文着重强调激发孩子学习钢琴的兴趣是学好钢琴的关键, 教师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让钢琴的学习变的有趣起来。

关键词:提高,兴趣,素养,演奏

钢琴兴趣论文 篇2

钢琴是音乐家族中的一个重要的成员,因之也被称为“器乐之王”.在世界东西方如今它常常作为开发儿童智力,启迪智慧思维的重要工具和手段.钢琴作为一项多功能纵合智力联想技能[包括:头脑,四肢,手臂,十指和中枢神经及大小关节等部位]因而对儿童早期智力的启蒙和思维能力, 反应,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都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我国目前已经有数以千万计的琴童参与了这一学琴大军,在很多大中小城市里儿童学钢琴的现象已经大为普遍.然而,很多琴童在学琴过程中都遇到选师不当或教材,教法不对路从而造成他[她]们学起来枯燥无味,很为被动和不自愿,家长和教师的逼迫,更适得其反地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越来越感到难以达到父母的期望,其学习效果则更为不佳!如何才能更好的激发儿童学习钢琴的自发兴趣呢?

笔者参照自身多年来的实际体验,提出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音乐是儿童最早期接受的外界熏陶.他[她]们在人生的第一步的音乐参与,是在“妈妈的摇篮中”和家庭的“音响活动中”开始得到的.稍过一段时间可以让孩子多听一些音乐广播,有意识地去参加一些音乐会,并且交给孩子一些简单的歌唱和舞蹈,逐渐增强孩子对音响和动感方面的兴趣.到了孩子三,五周岁的时候,通过前期对孩子的音乐熏陶,他[她]们或多或少的都有了一些对于音乐的感受和兴趣基础,这个时期则是孩子学习钢琴的最好时机!在选择琴师的时候,特别要注重的是:一定要找那些有资质的,有过科班学历和有很长时段童子功训练的正规专业音乐院校毕业的好教师.不要一时只看到他[她] 们临场会弹奏了什么乐曲?或偶尔教过什么什么学生?一般地说:中专或大专毕业的学生大多是没有弹练出成熟的童子功的!各地这样的冒牌琴师,以盈利为目的的鱼目混珠者,比比皆是!

幼儿钢琴教学 以培养兴趣为主 篇3

我意识到这是一个玩心很重的孩子,对钢琴的喜欢仅仅因为好奇,于是制定诱导、趣味教学、鼓励演出(比赛)三大环节来引导楚楚学习。

第一次见面时,楚楚给我的印象是活泼又聪明,手指又长又饱满,是学琴的好材料。我问她为什么喜欢钢琴,她想了想说:“钢琴声音很好听,比较好玩。”我继续问道:“你喜欢听钢琴曲吗?”得到肯定回答后,我便开始弹奏贝多芬的名曲《献给爱丽丝》。

楚楚听了之后高兴地说:“我们午睡的时候就是放这首钢琴曲的。”我继续诱导:“那你想学吗?”楚楚很肯定地点了点头。“很好,来,我来教你怎么弹。”

我教她用右手单指弹奏,自己用左手伴奏。“好听吗?”我问道。“很好听,陶老师,我想学这首。”楚楚很期待的看着我。“没问题,但是在学习之前,我们是不是应该先把基础打好呢?”

我注意着她的反应,楚楚歪着小脑袋在想问题,我继续给她灌输思想:“楚楚,你想想,你现在读中班,明年不读大班,直接读小学一年级,好吗?”楚楚马上回答:“不好,一年级的课本很难,楚楚不会做。”“同样,现在你还不会两手弹,就想学两手弹的曲子,你说你能学会吗?”

楚楚“哦”的一声,表示明白了。“在学校里,如果你认真学习,可以多学点东西,还有可能跳级。学琴也是一样,如果你弹得多、弹得好,就会学得快,很快你就会弹《献给爱丽丝》了。” 我的一番话犹如给她注入一支兴奋剂,眼睛都亮了。我知道第一步目标已经达到,于是开始进入教学环节。

幼儿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自觉性不强,因此切忌以单调的教授、讲解、示范等手段教学,而应重视其兴趣的培养。

如在教授《小汤姆森》第一册湖上天鹅时,应向孩子描述乐曲的意境,让孩子如身临其境,更能激起其兴趣,将自己想象成天鹅在翩翩起舞。如此这般,她将不会感到枯燥,反而乐在其中。孩子大多不喜欢枯燥的练习曲,尽管有些练习曲音响效果还是不错的。

拜厄初级练习曲前几十条比较简单,而且为师生四手联弹。此时教师可以发挥四手联弹的作用,配合孩子的练习。这样做优点在于,四手联弹只能在双方都熟练的情况下才能很好的进行,任何一方的差错都会造成曲子的不完整性。通过这种方法,会促使孩子更好的练习,为能配合出和谐的音乐而努力。

另外,在教习双手协作的曲子时,也可采用师生合作的方法——学生弹左手,教师则配合右手,反之亦然。实践表明,这种方法非常有效,她们能专注于单手,并从中听出自己的不足,如节奏、音色等。

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到第二周的时候,楚楚妈妈就高兴的打电话给我,告诉我楚楚现在很乖,每天总是很自觉地练琴,一周弹的时间比一个学期还要多。

一个学期过去了,楚楚已弹到《小汤姆森》第三本,拜厄也弹了不少,还包括哈农等。第二步方案也收到预期效果,只剩下最后一步。

楚楚本身就活泼好动,在幼儿园经常参加各种活动,我鼓励她多多参加各类比赛。正逢第十届市幼儿器乐大赛,我建议她参加,并精心为她选择曲目。临比赛还有两个月,楚楚比以前更加勤奋,遇到问题马上打电话给我。比赛那天,我陪同前去,参赛选手很多,胆大的楚楚也不禁有点害怕,我鼓励她:“什么都不要想,平时怎么弹,比赛也怎么弹,我就站在台下看着你。”比赛发挥得还算不错,得了三等奖。因为这次获奖给楚楚注入了一股鲜活的力量,学琴也更加勤奋。

浅谈钢琴学习兴趣的激发 篇4

关键词:学琴兴趣,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教师素质,家长辅助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琴的孩子大多缺少学琴兴趣, 容易三分钟热度, 缺乏持之以恒的学琴态度。针对这一问题, 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通过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教师素质、家长辅助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交流和探讨。

一、课堂教学

对于学习钢琴的孩子来说教师的课堂教学手段是非常重要的。钢琴是一对一教学, 这需要教师掌握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 采用灵活多样、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 这样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 提高孩子们的学琴兴趣。

1. 笔者在教授刚刚开始入门的小孩子时, 发现这个年龄段

的孩子对钢琴的音响充满了好奇, 喜欢听好听的音乐, 有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会着重运用“启发式”的教学。如小孩子在学小汤普森第二册《巨人的脚步》一课, 笔者会用提问的方式问孩子知道“巨人”有什么特点吗?是不是长着大大的手和大大的脚?走起路来发出什么声音?然后让他们再带着问题去听教师示范演奏, 这样小孩子既有画面的想象又有了听觉的感受, 从而提高了学琴兴趣。

2. 对于已经有些程度, 需要在基本功上提高手指机能的学生, 教师更要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

到了这个阶段, 孩子需要加强手指练习, 要学习音阶、琶音、和弦以及大量的练习曲。由于音阶、琶音、练习曲相对于好听的乐曲显得有些乏味。孩子们往往出现厌学甚至弃学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笔者会更注重“趣味性”的教学。注重孩子对音乐美的感受, 让他们用心去感受音乐的律动和发展。如在教孩子们演奏音阶时, 不是机械地进行手指练习, 而是充满音乐表现的练习。让孩子们边演奏边唱出音符, 用心感受音阶的走向。还可以运用“变节奏”的方法进行趣味练习。在练习音阶时可以运用附点节奏、前八后十六或前十六后八等不同节奏交替进行练习。或是运用连奏、跳音及非连奏等不同演奏法进行练习。灵活多样的练习方法可以增强孩子们的练习趣味, 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的手指机能。

二、课外实践

丰富有趣的课外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孩子们的学琴兴趣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课外实践多种多样现举例说明。

1. 聆听音乐会:

笔者经常鼓励学生多听音乐会, 好的音乐会使孩子们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激发学琴热情。每次聆听音乐会后让学生们写观后感, 起初孩子会简单的写写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受。随着听的越来越多, 孩子们的感受也越来越丰富, 学会比较和分析。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和评价标准。对于已演奏过的曲子会有更渗透的理解, 提高整体的演奏水平。对于一些自己未曾演奏的曲目, 可以达到扩大曲目量的目的。通过聆听音乐会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

2. 组织钢琴音乐沙龙。

举办音乐沙龙的目的是鼓励孩子们上台演奏,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有了自信孩子们会更加喜欢演奏。孩子可以通过上台演奏前的准备阶段, 使自己有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从而提高学习的动力。通过聆听其他同学的演奏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达到取长补短的学习目的。在音乐会后, 教师可以组织全体学生开座谈会, 让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演奏做总结, 教师及时补充学生自己未意识的一些不足, 也可以让学生们相互间进行评价。使学生每次上台都能够有所收获从而丰富自己的演奏经验。

3. 参加全国钢琴考级或钢琴比赛。

钢琴考级和比赛在全国已经很普及了, 大部分学琴的孩子都会通过考级或比赛来衡量自己已有的水平。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平时演奏曲目时是一种状态, 比赛或考级时整个状态就不一样了, 提高了钢琴演奏兴趣, 变得更加积极更加主动。经过考级或比赛后, 孩子会对已演奏过的作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使得演奏更加成熟。笔者还会让学生们在平时演奏时录下自己的演奏, 通过听辨自己的演奏录音对自己的演奏作出要求。这样既可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又可以在每遍录音时体会紧张的考试气氛, 对于心理素质较弱的学生有很好的锻炼作用。在考级或比赛后, 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写出心得体会, 总结自己在比赛或考级中的长处和不足, 这样可以使得孩子对自己的演奏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长此以往孩子们的整体演奏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教师素质

钢琴教师无论在业务学习上还是授课态度上都要积极带动学生, 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琴兴趣为目的。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心得体会。

1. 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一个教学成绩优秀的老师首先要是个很好的演奏者, 教师在思索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很多老师做学生时演奏水平很好, 但工作以后慢慢不练琴了, 业务水平随之下滑, 最后连基本的示范都不能做的很好, 这是很糟糕的。因为好的示范教学可以把教师想要表达的音乐准确的传达给学生, 学生通过聆听和模仿可以理解的更加直观, 学习的更加清楚和透彻。另外教师的演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般对于孩子来说钢琴家出众的演奏是孩子们渴望而不可及的, 但教师如果能演奏一手好琴就会使学生感到想要演奏的出色其实没那么遥远, 从而获得学习的动力。

2. 提高教学热情和耐心施教的品格。

教师课上的精神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学琴状态。积极热情的精神状态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有助于孩子更好的接受和学习知识。如:学生学习演奏一首三拍子舞曲风格的音乐, 为使学生对舞曲风格有更深刻和形象的理解。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大声的唱出节拍律动, 还可以随着音乐律动跳一段华尔兹, 形象的表现音乐的风格。学生在这种教学氛围下受到老师热情施教的感染, 从而提高了学琴兴趣。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还要有耐心和责任心, 多听孩子演奏, 给他们机会去表现。如:遇到错误或难点时, 教师不要着急更不要大喊大叫, 要耐心的给予指导, 多与孩子进行沟通, 听听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并给孩子们多一些鼓励, 从而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

四、家长辅助

家长的辅助引导对于学琴的孩子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钢琴的教学是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共同配合的, 缺一不可。一周一次的钢琴课使得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有很大的局限, 学生更多的时间是与父母在一起, 这就使得父母在孩子的学琴过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那么, 作为家长要如何起到辅助作用呢?

1. 家长要尽可能陪着孩子一起上课。

可能很多教师发现小孩子在父母面前愿意撒娇, 与其任性的上课, 不如不让父母陪同孩子会更听话。对于这种做法笔者略有不同意见。孩子之所以在父母面前撒娇是没有养成一个好的上课习惯, 这需要教师与父母的共同努力, 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对于幼儿, 父母课上的学习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从心里认为自己的学习得到家人的重视, 从而提高学琴动力。另一方面在课下练琴时, 家长可以及时指出孩子练习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从而提高学琴效率。

2. 家长要多给予孩子鼓励。

钢琴的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很多家长过于着急强迫孩子练习, 甚至孩子不听话时加以打骂这是不正确的, 这样会大大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从而使得孩子失去弹琴兴趣。正确的做法是以鼓励和引导为主, 小孩子都喜欢表扬和赞美, 家长不要吝惜自己的表扬。如:孩子在演奏中出现错误的节奏或音符时, 家长不要马上指责他们哪里有错误, 而是鼓励孩子自己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过来。在改正后一定记得不忘表扬。另外平时在家中家长也可以放一些优美动听的钢琴音乐或其他音乐, 家长与孩子一起欣赏, 共同探讨音乐感受并鼓励孩子也可以演奏的和他们一样好。孩子在鼓励和赞美中学习钢琴, 会在心理上获得极大的满足感, 从而提高学琴兴趣。

3. 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建议家长定期抽出一些时间来举办周末家庭音乐会。父母及亲朋好友都可在场, 让孩子把近期学过的作品一一充满自信的演奏出来。演奏后家长要及时给予孩子鼓励和表扬。孩子会从中学会自信并感觉到家人对自己的重视。在这种充满温馨和快乐的学习氛围中, 孩子的学琴兴趣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谈音, 《儿童钢琴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钢琴艺术, 2003年, 第12期

钢琴兴趣班小结(模版) 篇5

一、港琴教学的趣味性促进学生的兴趣。

一开始,针对学生刚开始接触港琴并且音乐基础薄弱。本学期重点训练的内容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a、利用港琴的美妙音色,感觉各音符的音高和音准。b、了解港琴黑键和白键的区别。c、通过相对位置概念,熟悉各琴键的音名。d、掌握正确的坐姿、手型及手指触键的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原因。”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学、主动学、认真学,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更易于激发他们浓厚稳定的兴趣,使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有助于磨练他们的意志,培养能力。

港琴本身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琴的兴趣,教师港琴教学方法的改革——把刚刚开始的按男女生来划分大组的上课形式改进成按学生接受能力程度细分为3个班因材施教,更好保持了学生学琴的兴趣;鼓励他们运用所学乐器,表现、抒发自己的情感,争取成功,让每次演奏都成为学生内心情感的更深层的流露,从而达到稳定学生学琴兴趣,磨练学生意志,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港琴教学中各类音乐的陶冶,特别是让他们弹奏自己熟悉的旋律如《小星星》、《圆圈舞》、《铃儿响叮当》等儿童歌曲,虽然当时学生的演奏比较生硬,断句现象也很普遍,但当某个学生在演奏时,会唱的学生都会情不自禁地在旁边演唱。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使其情趣、爱好更为广泛。学生不仅爱好音乐,美术、体育、书法、科技也为他们喜好。

二、港琴教学的动手操作性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克鲁斯普卡娅说:“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上。”有关研究证明:大脑两半球对人体运动和感官支配管理是交叉的,既支配左右手运动的是人的左右脑。演奏港琴动手操作的特点,常常是双手并用密切配合,协调运动,再加上学生在演奏时要看乐谱、识谱、要边弹边唱、有时要听节奏、要选音色,在演奏中还要背谱,这一切要在同一时间里准确有序地进行,在演奏中学生的手、脑、眼、口、耳等多个器官都在协同工作中,通过演奏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辨别力、理解力、记忆力等。

我同时也担任一年级的音乐任课老师相对来说同年级中一(3)班小朋友的个方面整体素质突出些。由此看来,港琴进课堂,能调节左右脑,使人脑潜能得到开发,这种效果在一般音乐课上是不能达到的。

三、港琴教学的实践性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提高。

器乐教学的最大价值是促进了学生对音乐感受、体验、表现、鉴赏和创造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在港琴教学中,学生利用港琴试奏、试唱,掌握节奏、掌握音准;自弹自唱,熟悉乐谱;小组创编新歌词,给他人伴奏,分组分角色表演表现音乐,从中较好地获得节奏感、音高感、和声感和勇于创造、大胆创新的音乐能力。港琴教学为学生积累了大量的音乐语言如:旋律、节奏、音色等。还可通过欣赏、表现音乐作品的音乐形象,培养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港琴教学实验活动,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方法,掌握了更多的音乐知识,同时还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本技能,提高了学生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及大胆创新的能力。实验班学生能把对音乐的感受、鉴赏的表现在对音乐的演奏上。

四、收获和思索:

钢琴兴趣论文 篇6

【关键词】学琴观和教学观 兴趣教学和基本功 音乐理解力和音乐表现力 瓶颈期

钢琴教学的兴趣问题,一直是儿童钢琴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在学习中兴趣的重要性。今天我要说的不是怎样引起孩子对钢琴的兴趣,因为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感觉到,有很多孩子一开始对钢琴就很有兴趣。而是要重点说一说,怎样让孩子在学琴的道路上,始终保持兴趣的问题。因为有很多家长都在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我的孩子,在一开始对钢琴很感兴趣,可是时间不长,就很厌烦,以至于放弃学习呢?”。

也有很多的教师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个人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感觉到,这是当今制约儿童钢琴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是个非常综合性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兴趣培养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很多方面下手,综合的对待才能很好的解决,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一点教学经验,说一说如何在儿童钢琴教学中保持孩子兴趣的问题。

1 为孩子和家长树立正确的学琴观:

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学习钢琴的目的只是通过对钢琴的学习,来学习和了解音乐,接受美育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所以在孩子一开始学习钢琴的时候,就要告诉孩子,特别是家长,要有一个正确的学琴观,避免走两个极端:一是不管孩子的条件如何,必须要培养成“钢琴家”,给孩子很大的压力;二是觉得学琴就是孩子玩一玩,学好学坏无所谓。这两种想法都是对孩子的学琴非常不利的。我觉得在孩子开始学琴的时候,就要让家长和孩子统一认识:钢琴是一门技术性很强乐器,要想学好就要有认真的对待,就好像在学校学习语文、数学一样,认真上课,课后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从开始就养成好的学琴、练琴的习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同时也不能急功近利,盲目攀高,要讲究科学,量力而行,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钢琴家的,况且过早的限制孩子的发展,家长为孩子确定目标,这对孩子也是不好的。只有一开始就树立好这样的学琴观,才能在源头上解决孩子在学琴过程中的兴趣保持问题。

2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所谓正确的教学观是指教师要全面的认识钢琴教学,有一些老师总是认为只要学生有好的技术,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所以他们培养的是弹奏钢琴的“机器”,久而久之学生也会为这种枯燥的弹奏而厌烦,最终失去兴趣。

多年的钢琴教学让我感觉到,当今的钢琴教学实际上是一个很综合性的问题。作为教师不仅仅只解决学生在技术上的问题,还要解决在学习音乐中的各种问题。如:识谱技巧、视唱练耳、乐理知识、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个性、时代背景、音乐家的特点等等方面的问题,而这些只是音乐层面的问题。作为老师,还要解决学生心理上的、思想上的各种问题,同时还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树立孩子的各种学习方面的优良品质,如集中注意力的品质、克服困难的品质、认真思考的品质、坚韧毅力的品质、观察分析的品质、科学学习的品质和稳定心理的品质等等。更重要的还要让学生建立高尚的个人品德。这些都是以后的成长基础,作为一个钢琴教师,只有自己先树立一个这样的教学观,才能真正的让学生爱上钢琴,爱上音乐,才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兴趣。

3 关于钢琴课的兴趣教学问题:

在很多钢琴教师看来,这个问题是很重要的问题,在他们看来,只有用各种手段,吸引孩子的兴趣,才能让孩子喜爱上钢琴课,喜爱上老师。就是他们所谓的兴趣教学,于是,有很多老师在这个方面写了很多论文,论述了各种各样的方法。

我经常遇到有很多学生家长找到我,说他的孩子跟某某教师学了一段时间,就再也不想学了。更让家长纳闷的是一开始孩子上课的兴趣还是很浓的,而且老师上课也很注意吸引孩子的兴趣。为什么孩子就突然不想学了呢?当我打开这些孩子的钢琴书时,往往上面还贴了许多老师奖励给孩子的各式贴画。难道这些老师就不注意孩子的兴趣了吗?当然不是。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孩子没有兴趣而不想学的问题呢?

我个人也认为作为一个钢琴教师,在教学技巧方面应该注意,但是我们千万不要把这个问题看得太肤浅,太形式化,你的课上的花样很多,也只是吸引孩子喜欢上课,喜欢你。但不一定是喜欢上钢琴,喜欢上弹钢琴,喜欢上音乐!不管学习任何乐器,最终我们还是在学习音乐,我们只有让孩子了解音乐,喜欢上音乐,他才能为自己喜欢的东西付出努力,在付出的同时,也会得到享受音乐的快乐。所谓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培养孩子的兴趣,这才是真正的兴趣教学。著名音乐教育家林华老师也说过:“无论何种音乐教育,它的起点和终点都应当是启发孩子们对音乐的真正兴趣”。

4 教师要严格把握学生基本功问题:

钢琴是技术性很强的一个乐器,要想弹好钢琴,就要有好的基本功。基础上任何的小问题,都会让学生在以后为之付出很大的代价。著名钢琴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应诗真对基本功问题这样说过:“一个学生的学业的基础是否正确、牢固,对他一生事业的发展常常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现在有很多学习钢琴的同学,是属于业余学习,为此有些老师就在基本功上“偷工减料”,更有甚者,有的老师为了迎合学生和家长,只让孩子弹奏一些通俗钢琴曲。这样可能孩子在一开始觉得负担不重,乐曲“通俗易懂”。老师好像也很注意孩子的“兴趣”。但是,在以后的学琴道路上,由于难度的加大,学生就无法逾越技术上的难题,这个时候,他们就会觉得枯燥无味。对于钢琴的兴趣急剧下降,往往在这个时候,他们就会放弃学习。

所以,作为老师,要正确的对待钢琴学习的基本功问题。要从学习的开始,就要树立孩子练习基本功的概念,培养孩子练习基本功的习惯。同时在学习的题材上,要广泛、全面:手指练习、基本练习、练习曲、复调乐曲、中外不同时期的钢琴曲,都要认真弹奏,只有基本功扎实,在以后的道路上才能越学越轻松,才能有更高的兴趣。

5 从学琴的开始就要始终注意培养孩子的音乐理解力和音乐表现力:

这个问题,在第二点的论述中,就点到了一下,由于本人觉得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所以在这里再展开说明一下。

我想,凡是有一点经验的钢琴教师都知道,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对一个学习钢琴的学生的重要性。但是有些老师会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力和音乐表现力上,认识有些偏差。主要问题有以下两点:

(一)、错误的认为音乐理解力是在较高级别才要注意的,在开始只注重学生的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有很多老师在初级教学中,看到了音乐表现力的重要性,在学生一开始学习的时候,就很注意培养。这当然是正确的。可是一说到音乐理解力,他们就觉得小孩太小,乐曲程度太浅,谈不到对乐曲的理解,等到以后程度深一点,再说也不迟。其实,这样认为是有偏差的。

多年的实践教学,让我感觉到,技术不得当,后期还可以通过训练加以纠正,但是如果一个学生在开始就没有把音乐理解力培养出来的话,后期就可能无法弥补。这就是到了后来,所谓的没有“悟性”和“灵气”。

其实在学生一开始学习钢琴的时候,就要教学生主动理解音乐,培养孩子的音乐理解力。一开始可以从小的方面入手,比如说旋律的线条感,节奏的律动感和弹奏方法等等,等到程度加深以后,在从对谱面得演奏记号的理解和表现,来引导孩子理解音乐,当孩子学的程度较深的时候,就可以从曲式结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风格等等方面来让孩子理解音乐。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把音乐理解力变成自己的能力,只要拿到作品就可以理解个六七成,音乐在他们的手中才能成为“真正的音乐”,才能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错误的理解音乐的理解力和表现力:

记得有一次,在网上看了一个孩子弹奏的视频,这个孩子随着弹奏,身体上下颤动。下面的的品论说这个孩子很有表现力,对音乐很有感觉。当我再看看他弹得乐曲,完全和她的动作是截然相反的情绪。而且这个孩子的妈妈还是个音乐教师。当我指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她妈妈居然还说这个孩子的老师是阜阳“某某某”名人钢琴艺术中心的最好的、首席的钢琴老师(据我所知,此人原来只是淮南二中的一个普通音乐老师),自己也是音乐教师还会弹琴等等。觉得孩子的表现是对的。其实,这个孩子在弹奏时的表现只是对音乐节奏的一种律动,如果再严格的说,就是一个机械的颤抖。跟她的音乐完全不是一回事。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到很多的老师和家长在孩子的音乐理解和表现上,只是做了表面工作,错误的认为只要做几个动作,就理解了音乐。

这两种错误只是在音乐理解力和表现力方面的个例。在这方面的错误,就不再一一列举,但是如果孩子在一开始就不能理解和表现音乐,在以后的学习中他就会觉得弹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他弹奏的还是音乐吗!当一个人做着一件他自己都不理解的事,他还能保持兴趣吗?

6 在每个级别都广泛的使用和改变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乐曲:

有一次,我的一个学生拿着自己小学音乐课本,唱着里面的一首乐曲,正是钢琴曲《欢乐的牧童》的主题。当时我就觉得孩子对这首乐曲很感兴趣,于是就让他弹奏这首乐曲(当然,那时他正学到这个级别)。,他以出乎意料的速度,很快就弹好了这首乐曲。当时我就觉得如果每个级别,都要有这样的孩子爱弹得乐曲,那效果肯定会很好,于是在后来的教学,我就在每个级别安插了一些这样的乐曲,甚至是动手改编了一些乐曲。在孩子学习觉得疲劳的时候(在每段时间,学生都会有这种时候,后面加以论述)加入,效果都是很好。为此,我们中心还印刷了自己的乐曲教材。

可见,适当的加入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乐曲,是保持孩子兴趣的的一种好的方法。但是这样的事情要把握好“度”,而且在选曲方面也要因人而异,同时选曲也要慎重。

7 帮助孩子顺利的渡过学习的“瓶颈期”

学生在学习钢琴时,由于种种原因,在一些时候,会出现烦躁、厌烦,甚至有放弃学习的想法。这种时期,本人称之为学习钢琴的“瓶颈期”。在这个时期,教师如何调整学生的状态,使之顺利的通过这个特殊的时期,这时教师如何通过自己的方法提高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就至关重要了。

学生学习钢琴产生瓶颈期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级别难度的增加,技术上的难度学生不好解决:

学生学习钢琴都会随着时间的增加,难度也会随之增加。比如从拜尔到车尔尼599;从车尔尼599到车尔尼849或从车尔尼849到299等等。通常这些练习曲都是学生必练习的。但是由于每本教材的难度都有较大的增加,有时学生在技术上就较难解决。这时学生就觉得练习很多次都解决不了。随之就会有畏难情绪。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从而失去兴趣。

(二)、学生学业增加,和学琴的时间上产生矛盾,从而觉得难以克服。

由于现在中国教育体制问题,这种矛盾使所有钢琴学生所共同面对的问题,特别在现在幼儿教育到小学教育的改变,小学阶段到中学阶段的改变,使得学生觉得无法适应。用在学习文化课的时间越来越多,而练习钢琴的时间越来越少,久而久之学生就觉得无法应付。从而失去兴趣。无法再继续学习。

由此可见,不能很好的解决“瓶颈期”的问题,学生就无法保持对学习钢琴的兴趣。所以,老师们应该重视这个问题。

我觉得在第一个问题上,各位教师可以在教材变更时,辅助一些过渡教材,如在车尔尼599到849之间加一些《莱蒙》。或者在选曲上下点功夫,就可基本解决问题。在第二个问题上,教师可以在练琴时间上及时调整,多与学生及家长沟通,让他们了解全面教育的重要性。也可以拿国外先进的教育作对比,而且中国的教育体系,最终还是要改变的。我们的教育最终还是要培养“全面健康优秀的人才”,作为目标的。家长在这个方面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增加学生和家长学习钢琴的信心。从而把“瓶颈期”顺利的渡过。保持好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

8 让学生多参加一些演出、音乐会、考级、比赛,增加学生的兴趣:

钢琴是表演的艺术,当学生学习到一定的程度,就要通过参加各种演出、音乐会、考级和比赛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就,当自己的付出得到肯定的时候,学生就会在心理上得到满足,有一种成就感。这样以来,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自然就会得到增加。

9 家长在孩子的学琴道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个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不光是学习钢琴,孩子在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需要家长的配合。孩子跟老师学习钢琴的时间,一个星期只是一节课。而孩子在家练习的时间是一个星期。在这段时间内,完全要靠家长的监督和配合。我们的家长,不要错误的认为,学琴是学生和老师的事情,其实,家长在孩子的学琴道路上,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由于这个话题是个大的而且重要的话题。所以,在以后的教师论坛上,我们将作为一期专门的话题来论述。在这里,我只是简单的说一句:家长一定要按老师的要求来,认真的配合老师的教学,孩子学习的兴趣,有很多还是需要家长培养的。

总之,在学习钢琴时,如何让孩子始终保持兴趣,是一个很综合性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当今应试教育盛行的时候,尤显重要。作为每一位钢琴教师,都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本人结合自己的一点教学经验,谈了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大家给予批评和指正。希望在广大钢琴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让我中心的钢琴教育和音乐教育发展的更好,培养出更多的全面健康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应诗真《钢琴教学法》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7年8月出版

[2]但昭义《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年1月出版

[3]铃木镇一(日)《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 人民音乐出版 2004年11月出版约瑟夫·迦特(匈) 《钢琴演奏技巧》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年8月出版

如何培养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 篇7

一、兴趣的培养对于幼儿学习钢琴的意义所在

兴趣是对事物产生的积极情绪,在这种积极情绪的推动下促使人们去完成事物。爱因斯坦曾说“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的活动中,往往会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先关注其感兴趣事物。学龄前阶段的幼儿普遍存在着好奇心旺盛、专注力较短、缺乏耐心等特点,因此,对于幼儿来说更需要培养其学习钢琴的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进行学习。根据性质的不同将兴趣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先天的兴趣,也就是自身对于音乐和钢琴产生好感和学习积极性的; 第二种情况是后天培养的兴趣,通过教育者创造出良好的音乐环境或者空间,在教育者的带动下、教育作用下、环境感染下,培养出来的兴趣。因此,培养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对于能否激发音乐天赋,掌握钢琴操作技能是非常关键的。

( 一) 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维持幼儿的学习热情

面对钢琴的时候,大部分孩子会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渴望钢琴在自己的弹奏下发出优美动听的音乐,但经过枯燥和严肃的技能学习之后,好感和耐心慢慢减少,自信心也受到打击,逐渐失去对钢琴学习的兴趣。因此,钢琴教育者应该根据每个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能力制定相应的钢琴培养计划,以灵活的课堂教学方式入手,改变以往严肃枯燥的教学过程,多以故事启发或者增强自信心的方式引导其学习钢琴,一步步培养孩子幼儿对钢琴的兴趣,维持他们的学习热情。

( 二) 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亚里士多德认为“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兴趣。”如此说来,在钢琴教学中以幼儿的兴趣作为学习动机,是促进其深入学习活动的关键。一旦对钢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认为学习钢琴是一种压力和负担,从而逃避学习。在教师营造的音乐氛围下愉快地学习钢琴,不仅能够提升钢琴技术水平,塑造优雅的气质,同时还能够开发潜能,优化智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二、如何培养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

( 一) 坚持快乐学习的教学方式,引发幼儿的学习冲动

将钢琴教学情景化、故事化、游戏化,幼儿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往往对充满故事性和趣味性的事情充满好奇。因此,教师应该捕捉这一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下学习钢琴。具体来说: 两只手表现不同的音乐,一只手要连贯富有歌唱性; 另一只手却要跳跃,有弹性,这是有一定困难的。在这个游戏中,锤子代表跳音,抹布代表连音,随着动作能够转换准确,以后在弹琴中碰到这种情况就不成问题了,左手握拳做个锤子往左腿上敲,右手张开做块抹布在右腿上抹,越敲越快,越抹越快,一声令下,说换就换。换来换去,不可以乱。通过这种训练方式,不仅愉悦的幼儿的身心增强学习兴趣,还能使幼儿锻炼手脑协调能力,更好地为钢琴学习打下基础。另外,在钢琴教学中还可以采取舞台表演的方式,在学习阶段中时而增加一些表演机会,使幼儿更好地展示自我从而增强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从而增进对钢琴学习的好感,巩固学习钢琴的兴趣。

( 二) 选择趣味性、技术性的双效教材,保持幼儿的新鲜感

选择易于被幼儿接受的钢琴教学教材,和幼儿熟悉的音乐作品。具体来说,钢琴教学教材要满足趣味性和技术性等特点,内容较为轻松活泼,最好能加入故事性的情节。例如,钢琴家贝多芬在学习钢琴的时候遇到了那些趣事,又或者是《月光奏鸣曲》,是在什么样的故事背景下被创作出来等,一系列的钢琴趣味小故事引导幼儿学习兴趣。在学习的音乐作品方面,则要选择轻快悦耳易上手,幼儿非常熟悉的儿歌,并且每首曲子最好能附有彩色的插图,标明乐理知识和重点的乐曲。譬如,《哈农》《拜厄》等乐谱教材,保持幼儿良好的注意力和浓厚的兴趣,促使钢琴教学的顺利进行。

( 三) 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

音乐的熏陶,对于幼儿学习钢琴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无论是在学习钢琴的课堂中还是在家庭里,教师和家长要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多放一些优雅动听的钢琴曲或者钢琴儿歌演奏,或者多去音乐厅听音乐等,使幼儿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下习惯与音乐相伴,提升对音乐的专注力和潜能,养成幼儿良好的习惯。

( 四) 多肯定、多鼓励,满足幼儿的好胜心,促使幼儿保持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观察多分析幼儿的表现,根据其心里特征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夸奖,使幼儿在学子中增强自信心,加深对学习钢琴的好感,以此保持学习钢琴的兴趣。举个例子: 当幼儿在钢琴学习中取得一定的进步时,教师或者家长要多使用带有肯定和积极色彩的词语加以表扬。适当地给予幼儿公开的表现机会,如在家庭聚会时邀请亲戚好友欣赏幼儿的钢琴表演,这样给幼儿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促使其增加对钢琴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总之,幼儿学习钢琴要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而兴趣的培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教师耐心和爱心及精心呵护,遵循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进行诱导,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钢琴,自主地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为今后的全方位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摘要:近年来,随着家长对教育越来越重视,课外特长的培养也逐渐变成大众趋势,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多才多艺,赢在起跑线,会为学龄前的幼儿选择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钢琴的学习就是最大众的选择。学龄前幼儿是学习钢琴的最佳时期,但是幼儿缺乏耐心和专注力,也为钢琴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培养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成为了教师的必要手段。通过个人的实践经验,谈谈对幼儿学习钢琴兴趣培养的看法。

怎样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 篇8

关键词:钢琴,兴趣,素质教育

在我国,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开始注重孩子多种能力的培养, 钢琴这件昂贵的乐器已进入到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 众多的儿童开始“叮咚”学琴。这在中国音乐教育发展史上堪称是一大奇特的文化景观, 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现象也引起我们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如何培养孩子愉快地学习钢琴, 培养他们学习钢琴的兴趣, 我从以下六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开始要确定适合儿童学琴的年龄, 才能更好地培养儿童学琴的兴趣

有人对1996年举行的第三届柴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参加的33位钢琴家开始学钢琴的年龄进行了调查。其中两岁开始的1位, 三岁开始的3位, 四岁的3位, 五岁的6位, 六岁的8位, 七岁的7位, 八、九、十岁的各1位, 情况表明两头小, 中间大。五至七岁开始学钢琴的21位, 占63.6%, 加上三、四岁的6位约占85%, 可见三至七岁这个年龄段都可视为开始学习钢琴的最佳年龄选择。至于具体到每一个孩子究竟几岁学好, 得根据各个儿童不同动作的发展条件以及身体、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情况和对音乐的接受反映来综合考虑确定。选择好儿童的学琴年龄, 也是更好地培养儿童学琴兴趣的前提条件。

二、建立师生感情, 尊重学生,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孩子初上钢琴课时, 往往带着极大的好奇心, 同时也带有一定的紧张情绪, 他想看看钢琴课怎么上?弹钢琴难不难?因此, 作为把孩子引进音乐大门的启蒙教师, 首要问题是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要以对孩子的爱消除他的紧张情绪, 建立师生之间初步的感情, 这样孩子才能从心里接受老师, 才有可能去吸引他对弹钢琴的兴趣。

天真无瑕的孩子们, 对感情的反映是极为敏感的, 如果上课时老师非常严厉, 往往让孩子产生畏惧心理, 不敢回答问题, 也不敢弹, 产生弹奏的紧张感。这样老师就很难看到孩子的真实性格和才能, 老师上课时, 有声有色又有具体形象, 孩子就能产生愉快感;老师示范弹奏生动鲜明, 孩子就能对乐曲发生兴趣;老师象父母一样给孩子拥抱、亲吻, 孩子都会感到温暖。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一个坐在学生身旁耐心向学生讲解的、和蔼可亲的老师比一位一味严厉的老师更受欢迎,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让学生与老师交流, 乐意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 没有被强迫的感觉是教育学生的上策, 以很多学生一换老师后就马上变得愿学或不愿学的情况就可发现, 老师对儿童学琴的兴趣影响有多大。

三、教师体会幼儿心理采取启发式教学法

只有教师自己“变”成一个孩子, 用幼儿形象思维的方式来启发和教育孩子, 才能使孩子能够做到教师所提出的要求。

采用形象的比喻来启发孩子是十分奏效的。

总之, 不断研究儿童心理, 提高孩子的理解力, 就能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

四、教学选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这一点是孩子学琴的一个大问题, 也是教师能否教好学生的关键, 孩子学琴的个体差异很大, 因材施教, 因人而异尤为重要, 不仅教学方法不同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作品表现要求也应有所不同布置作业力求有针对性、合理性, 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对练琴的兴趣就更浓了, 教学选材上, 有两类材料:一类是必弹的, 另一类是选弹的。必弹的, 包括有某些引不起兴趣的内容, 可以适当少而精, 但不能取消。选弹的, 则可以鼓励学生自己主动选择, 老师弹几首给学生听, 学生喜欢哪首就弹哪首。

五、明确目标, 创设气氛, 相互切磋, 共同发展

钢琴演奏是一种表演艺术, 总是关在家里练习, 或仅仅是到教师那儿去上课, 对孩子的锻炼不够。可以多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 多数孩子是喜欢当众表演的, 当他知道要表演会十分兴奋, 家长可以趁热打铁, 告诉他:“为了让更多的叔叔阿姨和小朋友喜欢听钢琴, 喜欢弹钢琴, 你要练得更熟, 弹得更好听, 才对呀!”这种正当的压力对激发孩子弹钢琴的兴趣是非常有益的, 同时在比赛中他总希望自己的能力被老师和同学们认可, 对他们的成长非常有益, 让他们在失败和成功中磨练自己、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 树立信心。通过相互观摩和交流演奏, 丰富了孩子的舞台经验, 而且还能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树立信心, 以求更高的发展。学习也就变成有兴趣的学、主动的学, 练琴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家长辅导孩子练琴时正确的方法与态度

合理的安排时间, 不要强迫孩子, 辅导要耐心细致, 小学的一节课也只有四十五分钟, 幼儿时期自制力更弱, 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更短, 练琴的时间每次要更短一些, 三到四岁, 每次5-10分钟, 四到五岁, 每次10-20分钟, 五到六岁, 每次20-30分钟, 六到七岁, 每次30-40分钟, 孩子累了, 注意力不集中了, 应让他稍微休息或玩一会儿, 这样既可以调节视力, 又消除了大脑的疲劳, 练琴可以采取“少吃多餐”的办法, 每次练习孩子都不会感觉负担太重, 由于一天练习了好几次, 不断的重复、巩固, 就可以很好地完成老师所教授的内容。练琴要选择孩子精力充沛的时间, 凡是孩子困了、累了、有病了、人多的时候都不要强迫孩子练琴, 不然即使练习了, 也不到预期的效果, 只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不想练琴, 孩子会感觉到练习钢琴是一种负担, 又怎能对它产生兴趣呢?

有的家长, 练琴时总是对孩子说:“好!现在再来一遍”, 单调的很容易使孩子厌烦, 有的家长不是这样, 比方孩子弹“公主圆舞曲”, 需要反复练熟, 家长说:“美丽的公主开始跳舞吧”, 孩子刚开始弹的很慢, 你就对他说:“这么美丽漂亮的公主怎么跳舞象一个瘸子在走路呢!”孩子听到这之后, 就开始认真练习了, 每次弹的比较完整的弹奏下来, 家长应适当鼓励一下, 直到孩子把这首圆舞曲, 好听又熟练的弹奏, 家长说, 美丽的公主跳舞跳累了, 休息一会儿吧, 孩子一定会很高兴。

所以说, 培养孩子学琴的兴趣, 家长合理安排练琴时间, 辅导孩子练琴的态度, 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 孩子只有在愉快的学习、练琴环境中, 才能更好地培养学习钢琴的兴趣。我们一定要遵循愉快教学的原则和科学的育人方法, 减少孩子学琴的心理负担轻装上阵为培养一代高素质人才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李斐岚《幼儿钢琴教学问答》.

培养学生钢琴学习兴趣的方法探讨 篇9

教材的选用, 应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 这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先决物质条件。除了一部分传统、经典的教材之外, 一些新出版的教材也是很实用的。这些教材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与情感, 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还能成为休闲娱乐、表演的通俗曲目。在钢琴教学中, 常常为找不到适合的教材而苦恼, 教材的选用应该根据不同阶段, 不同的钢琴水平来确定。许多初学的学生大多手指比较柔软, 可以选用《钢琴手指热身运动》, 这套书最大的特点是将“动力”与“音乐”结合, 使学生在他们所熟知的五种运动领域中去体会音乐相关的活动。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往往更多的是从解决某些问题来考虑, 把握作业难度的主动权完全在教师手中, 往往忽略了学生兴趣对难度的体验和接受程度。学生钢琴学习的兴趣决定着对待作业难度的态度。同样难度的作品, 对于能力、水平相当而兴趣程度不同的学生来说, 会产生不同的难度体验。对钢琴兴趣较高的学生往往乐于比较难的作品。而兴趣较差的学生则不愿意接受那些需要付出一定努力才能达到成功的作业。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 如果难度太大, 一方面学生必须通过极大的努力才能够弹下来, 另一方面即使弹下来也难达到教师的要求。这会让学生觉得练琴本身成了一种很苦的过程, 反而影响学习的成效, 使学生在努力和成效不相应的体验中对练琴丧失积极性。因此教师布置作业时应注意作业的难度, 以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就可以较好完成教师的要求为限。无论是教材还是作业的安排, 都应保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 形成良好、持续的学习动力。

二、运用生动有趣的课间让学生在音乐中掌握技巧

传统的钢琴教学是老师主教, 学生是被动接受。而教师的要求往往是直接针对技术性, 这对学习钢琴的学生来说, 如果一味强调技术, 一段时间后, 很多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 对那些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毅力的学生而言, 学琴就会逐渐失去兴趣, 以至厌倦, 把学习钢琴当作一种负担。要想让学生由衷地愿意练习钢琴, 首先要让他对他所弹奏的东西感兴趣, 这需要坚决摒弃原来呆板枯燥的教学模式。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准确而有表现力的范奏, 来引导学生更深入、敏锐、细致地理解与表现音乐。其次要让学生明白技术是为音乐服务的道理, 把技术作为钢琴弹奏的手段而不是钢琴学习的目的。如指法错误在学生的学琴过程中司空见惯, 这也是导致一首乐曲技术障碍的主要原因。如果单纯向学生喊“指法错了”“注意指法”, 往往会让学生觉得指法是一种额外需要注意的负担。但如果向学生讲明, 好的正确的指法能够让一首较难的曲子变容易, 而坏的错误的指法却能让容易的曲子变难, 并反复让学生自己对照好的指法和坏的指法之间的差别。在钢琴教学中, 一般以个别课为主, 这种“一对一”的个别课深入细致, 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许多具体问题, 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除此之外, 还可以采用小组公开课、小集体课、教学实习课以及伴奏、协奏、合奏的训练。小组公开课, 在老师指导下, 几个学生互相观摩学习后, 再由老师公开上课, 这种形式有利于学生互相取长补短, 锻炼学生的听辩能力, 培养良好的演奏习惯。小集体课, 教师组织学生有准备地围绕某个专题上公开课。这对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很有帮助。教学实习, 在老师的安排下, 程度较深的学生给程度浅点的学生上课, 这是很好的锻炼学生能力的方法。学生听惯了老师的课, 容易有依赖老师的心理, 而学生一当上老师, 就会变被动为主动。由于要备课, 可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 积极性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有了“当老师”的滋味再当学生, 会有种新的感受, 接受能力会更强。

三、在钢琴教学过程中采取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要以鼓励、表扬的手段为主, 这对性格内向、比较胆小自卑、学琴兴趣不高的学生来说是个非常好的办法。鼓励和表扬可以使学生在精神上获得愉快和满足, 他们会因此而得到乐趣和信心, 产生进一步学好钢琴的愿望, 要让学生取得的每一个成功都能够得到及时的肯定。实际上学生对教师的每一个态度和小的情绪变化都是非常敏感的, 教师不能认为这些小小的成功是“理所当然的”而无动于衷。当然, 表扬鼓励一定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言过其实的表扬鼓励会适得其反。有时, 还会严重影响师生之间的正常关系, 阻碍学生的学习进度。

摘要:兴趣是人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态度, 并由此产生参与、认识和探究的心理倾向。钢琴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 并且能够实践运用, 因此没有广泛的兴趣是无法学习钢琴的。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钢琴教学,钢琴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李俊:《论高师钢琴教学中美育与技能的互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 (05) [1]李俊:《论高师钢琴教学中美育与技能的互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 (05)

[2]张思镜:《音乐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性培育问题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5, (06) [2]张思镜:《音乐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性培育问题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5, (06)

浅谈儿童钢琴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10

关键词:钢琴学习,兴趣培养,儿童,学习方法

钢琴,被人们誉为"音乐皇冠上的明珠",是乐器之王。弹奏钢琴对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反应能力的培养以及记忆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早期艺术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幼儿钢琴学习也就成了许多家庭的首选。"钢琴热"这股势头在这样的环境下悄然掀起。

作为钢琴教育的老师和父母,我们要正确引导、帮助学习钢琴的小朋友提高乐趣和自主性,只有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我们的孩子才能更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也能使孩子们在学习钢琴的同时得到艺术的熏陶。因此,笔者对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了培养儿童钢琴兴趣的方法,旨在让家长和教师能够根据儿童的兴趣实施教学方案,让儿童在快乐中学习。

一、培养儿童学习钢琴兴趣的重要性

当婴儿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他们便开始对周边的事物有一定的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除了有一定的记忆之外还有不少的好奇心。当钢琴这个"庞然大物"出现时,孩子们会惊讶这么一大排黑白相同的琴键是如何在十个指头的抚弄下变出"叮当"的乐音飘荡在空中。文章以儿童钢琴学习为主线,从重要性、教学方法、兴趣培养等方面入手,让更多的儿童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让他们的成长路程有乐器的陪伴。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钢琴的选择也是力所能及的事情。人们之所以选择钢琴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它是唯一能以最轻松的姿势坐着。从小培养儿童学习钢琴,首先是对孩子进行美育教育的一种方式;其次,从小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从小就在音乐中成长,感受音乐的魅力,了解音乐家们的故事,在音乐中节奏舞蹈,也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再者,学习钢琴的同时可以对基本乐理常识有一定的掌握,对下一次学习其他乐器有一定的帮助。

二、培养儿童学习钢琴兴趣的具体方法

(一)让儿童自身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兴趣

首先,要让儿童多接触不同体裁的歌曲。对于儿童来说,最喜欢的便是儿童歌曲了。但从学习乐器为出发点的话,刚开始全部接触的都是儿童歌曲也不是好的主意。多听进行曲风格的曲子,可以培养二拍子的节奏感,知道强弱的表示形式;多听圆舞曲风格的曲子,了解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还可以利用肢体语言进行有节奏的舞蹈……

其次,要搭建表演平台让儿童体验成功的乐趣。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他们开始学琴的年龄应该从幼儿园开始算起,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6岁到12岁的阶段属于学龄初期,这个阶段的儿童处于"勤奋对自卑的冲突",换言之,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对于孩子总要给予积极的评价,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一旦上台演出了,孩子们除了获得和同伴群体之间的配合表演或者竞技比赛的经验之外,还可以得到指导老师、家长、甚至是观众的掌声,这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在这一方面更加自信。有能力的学生可以举办个人独奏会,一般的学生可以来用重奏、合奏、轮流演奏等形式来代替,这样既能够增进同伴之间的默契,又能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胆量。

最后,儿童要多接触音乐会。无论聆听再多体裁的歌曲,那也只是听觉系统的享受,在家庭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家长还是应该多给儿童观赏音乐会的机会,除了听觉系统的享受,儿童会更喜欢宽广的视觉效果,有的儿童对于音乐的执着追求便从此萌生。音乐会分成独奏、合奏、协奏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音乐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听盛宴。从小就培养孩子们的乐感,对于学习乐器来说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在欣赏完之后,可以和儿童一起回忆音乐会的内容,让孩子们用不同的图形符号来表示表示总体音响效果的强弱、停走及长短。如△表示快,▼表示慢,○表示弱,●表示强,★表示情绪高昂等。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兴趣

人们口中的"教学",指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占了主导地位。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时刻影响着儿童对钢琴学习的兴趣,无论是课时安排还是语言表达,或者是对儿童练琴的鼓励和批评,都要三思而后行。

首先是课时的安排。从儿童角度来说,他们从小就有坐不住的习惯,大部分儿童练到一定的时间段会起来走动,或者开始心不在焉。一般钢琴课的教学一节课控制在1个小时左右,在教学过程中,不宜滔滔不绝的讲课,给孩子灌输知识,这样会让儿童觉得枯燥无味,也会萌生放弃学习的念头。钢琴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先复习上节课所学过的内容,巩固一下旧的知识,然后再继续新授知识,一节课不宜教授太多新歌曲,例如儿童经常练习的小汤系列,刚开始学一般是1~2首,千万不要急于求成,正如盖房子要有稳固的地基一样的道理,只有循序渐进的学习,才能进步得快。

其次是形象直观的语言教学。对于儿童来说,记忆最深刻的便是教师的言行举止。要教好儿童,培养他们的兴趣,教师应该要树立好的榜样,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博学的知识最能够吸引儿童,会让他们很快对一位好老师产生"崇拜"之心。如在进行基础乐理教学时,学到附点部分的地方,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来形容。"X.X"可以解释成"第一个X牵着一个小朋友,走路比较慢,第二个X脚底踩着滑板,走的比较快",接着用打手势的形式示范下这个节奏型。一般来说孩子会被教师的语言所吸引,并且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记忆会更深刻。

再者是丰富的示范演奏。教师要让儿童"百依百顺"的听话,最重要的要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自身素质很重要。钢琴教师在演奏方面必须熟能生巧,才可以在学生面前赢得权威。示范对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根据首因效应,儿童会对第一次示范产生浓厚的记忆,包括手型、节奏,弹奏方式等,有的甚至把教师所演奏的一切全部性模仿。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边示范边讲授,指出为何要这样做、怎样做到最好,包括触音、手指的标准姿势,识谱等。例如小汤教材1、2册的入门练习中,都有教师和学生的搭配练习,教师可以先演奏一遍学生弹奏的部分,然后告诉学生其实配起来也很好听的,最后教完学生之后和学生一起四手联弹演奏。下图为小汤2的其中一首歌曲。

最后便是教材的选择。对于初级儿童的钢琴教学来说,很多教材都会配备教师的伴奏一起出现,这样就不会只是学生演奏的枯燥教学,像简易汤普森钢琴演奏1、2册来说,基本上每首歌曲都有教师伴奏,选择这样的书当做入门教材,对儿童来说是最开心的。每次演奏都不是一个人在弹,还有教师的"陪伴",显得有趣,同时还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默契。教师也不应该盲目地选择书籍,一般从小汤入手,接着可以加点手指练习的书籍进行学习。对于每个学生不一样的进度来说,教材的选择也是丰富多彩的。

(三)注重家长的"纽带"作用,培养学习兴趣

首先,家长尽可能给儿童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和学习氛围。根据调查显示,很多音乐家之所以能成名,除了与生俱来的天赋之外,还有后天环境的影响。有的音乐家有着几代的音乐世家,有的则从小生活在音乐的氛围中,正如音乐之都维也纳,几乎每家每户都懂音乐,在这种环境下学习乐器的话,进步的会比较快。因此,家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给孩子听些CD,看些演奏会,让他们接触音乐的时间多一点。

其次,家长的陪练方法很重要。对于从幼儿园便开始学琴的孩子,在一节课里所接受和理解是有限的,这便要求家长参与孩子学琴的全过程,要明白教师的意图和要求,便于在家里充当孩子的小老师,这对孩子的练习有直接的指导与引导作用。例如初学钢琴的儿童一般比较小,弹钢琴的手型一般要求"握苹果状",掌骨关节(第三关节)及所有手指关节都应凸起,避免第一关节和第三关节塌陷,这个练习就需要家长在平时的练习中进行督促,时刻叮嘱儿童触键要灵敏。对于家长来说,不需要有弹琴的技巧,但是要时刻更新自己的音乐基础知识,懂得自己孩子的学习性格和心理,运用科学的辅导方法,配合教师的指导。

最后,家长不能因急于求成而对孩子过分施压。很多家长有一种误区:学习钢琴后要参加考级。面对这样考级热的升温,面对家长的"揠苗助长",很多儿童在短时间内会有一种压迫的心理,因而减少了学习的乐趣。家长会让自己的孩子每天坚持练琴多少小时,这个要依据儿童的发展特征而定,有的孩子坐不住,还被要求坐个两小时,这样久而久之会有反抗心理,不仅讨厌钢琴的学习,甚至讨厌老师讨厌家长,这大可不必要。孩子每天快乐的弹琴,先从半个小时慢慢加起,长大了懂事了可以换成一个小时。有的家长还会愿意和孩子一起演奏,让孩子感受到学琴的历程中不止是一个人,还有父母的陪伴,这样学琴更有乐趣。

三、儿童学习钢琴的意义与作用

(一)培养孩子的专注

好动是每个儿童的基本特点,每个儿童都要经过这样一段时期。学习钢琴不仅可以让孩子学到知识,在无形中还让他们学会了安静仔细的聆听,久而久之就集中了注意力。教师在授课时要让他们学会聆听,家长们在孩子上完课之前要复述一遍教师这节课所布置的作业和演奏的要求,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

(二)培养孩子的细致、仔细

之前说过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其中之一是学龄初期,这个阶段的儿童很勤奋,我们可以根据发展的特点培养儿童细致的特征。做事情不马虎,细致可以具体到识谱、演唱、演奏,在视、听、练等几方面全面发展。首先,识谱需要有一定的乐理知识,有的儿童还小接受不了那么多,要动手教他们画五线谱、高音谱号、低音谱号等,告诉他们低音谱号长的像耳朵,高音谱号长得高……这样他们会识记的更快更准;演唱需要一定的音准,这时候可以结合钢琴来训练,一般要求刚开始学琴的时候,比如汤普森教材系列的歌曲,孩子们可以边弹边唱,在琴声中逐渐调整自己的音准,同时可以让大脑记住歌曲的旋律,在演奏过程中减少出错的必要;最后是演奏,无论学习什么教材,演奏包括指法、手型、力度大小等,儿童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听取教师的意见,慢慢改正过来,以便下次演奏对这些表情符号有一定的印象,自己学会演奏。

(三)培养孩子善于动脑

学钢琴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动脑能力。人们提倡学钢琴"先动脑,后动手。想清楚,看清楚,听清楚再练。"弹奏钢琴对开发智力有积极作用,钢琴是眼、耳、手、脑并用。在教学过程中,不允许家长的脑子代替孩子的思维,千万要让孩子自己动脑筋想,这是什么音,这个音符代表什么,这是左手演奏还是右手演奏,不能因为要满足孩子琴声在响,手指在动而急于盲目地告诉孩子怎样演奏。

(四)培养孩子的艺术气质

众所周知,学龄前儿童大多数都好动,要求他们专注地做某件事件或某种活动"来之不易",并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同一个目标。这种学习状态会影响小学阶段的学习,因此人们提倡要改变这种状况,让孩子们变得有毅力、有恒心,而练琴是锻炼意志的有效途径。

任何人能弹好琴不是一夜之间变可做到,这种技巧需要日积月累。学钢琴的过程中可以逐渐学会克制自己,管理自己,从中隐形地改变自己的观念--增长自控力,增强自信心勇于挑战不怕困难、努力学习的良好品质。因此,练琴对培养幼儿的坚持性、意志力非常有益。

结论

兴趣是儿童的良师益友。因此,无论老师、家长在培养儿童钢琴学习兴趣的过程中,都必须遵循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不能强制要求,要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感受钢琴的美妙中。

儿童的启蒙钢琴教育学到的不仅是弹奏技巧,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孩子的耐力、毅力和吃苦精神,培养孩子做事严谨、认真的作风,培养孩子追求进取的精神,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1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更多儿童在钢琴学习方面有更多的帮助,教师和家长能让他们在愉悦的琴声中度过美好的童年。

参考文献

[1]李斐岚.幼儿钢琴教学回答[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3]黄莉莉主编.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

[4]王政.浅谈游戏教学法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03).

[5]但昭义.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6]陆洋.浅谈培养幼儿钢琴学习兴趣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1(02).

[7]王乐.幼儿钢琴学习:心理分析与兴趣培养[J].北方音乐,2010(09).

钢琴兴趣论文 篇11

【摘要】由于钢琴学科的特殊性以及采用钢琴进行教学的需要,必须要进行长期的艰苦练习才能有所成就。传统钢琴教学实践中,一味的练习难免会引起学生尤其是新生的厌烦和抱怨。兴趣是学生学习强大的动力源泉,在钢琴弹奏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就如何在钢琴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起浓厚的弹奏兴趣,让他们由被动地接受训练转变为在兴趣的激励之下主动接受训练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今后的钢琴教学有所助益。

【关键词】钢琴教学 新生 钢琴弹奏 兴趣

【中图分类号】J624.1-4;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38-01

在钢琴教学实践中,常听到有学生尤其是刚入校训练过一段时间的新生这样讲:在钢琴弹奏中只是一味的练习,除了练还是练,一听到要学习钢琴就提不起一点兴趣……。这点厌烦和抱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钢琴教学作为音乐教育当中一门主干课程之一,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以及采用钢琴进行教学的需要,练好钢琴并非一朝一夕之易事,必须要长期多练习才行,而如果学生在钢琴弹奏中缺乏兴趣,是很难做到坚持练习的。因此,在钢琴弹奏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是学生学习强大的动力源泉,关乎到学生今后的学习情况和成功的必要条件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们都用简洁的语言告诉我们一个很深刻的道理: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其所引发出的强烈的求知欲,正是学生获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兴趣作为一种才能,并非与生俱来,但是可以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和学习生活习惯中,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逐渐培养起来,因而是可塑的。关键问题就在于如何在钢琴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起浓厚的弹奏兴趣,让他们由被动地接受训练转变为在兴趣的激励之下主动接受训练而并不觉得有很大的精神负担。为此,本文建议:

一、引导学生了解钢琴

新生刚开始接触钢琴,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教授过于专业的知识,而应当给他们一个过渡适应期,可以先从有关钢琴的一些基本常识入手。比如谈钢琴的构造,哪个国家造的钢琴最好;钢琴艺术发展史,世界顶级钢琴家都有谁;钢琴音色出现问题常见的解决方法;钢琴弹奏的价值及前景等,让学生通过浅显的入门知识激发起对钢琴的好感,从而为今后的弹奏教学做好铺垫。此外,结合现场钢琴片段的弹奏,使学生在聆听和陶醉中更好的了解到钢琴能够表达人的内心情感世界,激发其弹奏欲望。

教师每弹奏一首钢琴曲,都要提前告知学生钢琴曲子的产生及其创作背景,以便学生更好地把握钢琴作品的情感与风格,引发情感上的共鸣。学生恰当的领会更能激发内心的学习动力。而且在演奏时,学生可以更好的展现出作品应有的情感与风格,这对演奏者来说是一大幸事。长此以往,学生主观意识的调动,在钢琴弹奏时注入自己深厚的兴趣,想做不好这件事都难。

二、帮助学生提升自信

对于初学者,教师和家长的态度对学生学习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人的情绪状态又左右着人的机体和智力活动。在钢琴教学中,教学模式多采用“一对一”的特殊模式。此时,教师细微的表情变化学生都能感知到。倘若教师常留给学生严厉、刻板的形象,那么课堂气氛必定显得分外紧张,学生就会在学习时产生胆怯、紧张的负面情绪,长期以往,很容易浇灭心中的兴趣之火。反过来,如果教师在教学时换一种态度,注重用爱、用心投入课堂,将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让学生在弹琴时就像在家一样轻松自在,并且瞅准时机,对学生点点滴滴的进步适时给予激励和表扬,让学生常常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成就感,逐渐喜欢上弹琴。

此外,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还要尽可能深入了解学生的文化课程、兴趣爱好、思想活动、人品性格、生活条件等,细心呵护,及时鼓励,在学生在被呵护、被尊重、被信任中提升自信,燃起学习的热情和激发学习的兴趣,做学习的主人。

三、赋乐于教

要注重体验钢琴曲的情感意境,因为音乐是体现情感的艺术,乐曲的情感意境直入人心,化作有效的诱发剂。但是在传统的钢琴教学实践中,几乎所有教师都只是从理论表面层次引导学生对乐曲意境的体会,而将大把时间用在对技巧的练习方面,而这对于新生来说又是极其枯燥的。因此,在实际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要扮演的重要角色之一就是帮助学生体验钢琴曲所迸发的情感意境,并注重让学生练习创造某种特定的情感意境,来体会到弹奏的乐趣。虽然钢琴弹奏的练习并不可少,但是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注入唯美的歌词或者绘声绘色的故事情节,可以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主动参与进来,感知旋律线条及强弱变化,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收获快乐的同时收获新知识。

钢琴教学大体涵盖技术技巧与音乐内涵等两方面内容,其中,弹奏技巧是通往艺术最直接的途径。在技巧练习时,培养学生的弹奏兴趣需要解放以下两点:首先,教材选择上,明确每首曲子练习的目的和内容,以及针对性的练习办法,学生练习计划和目的明确,对练习内容一目了然,就比较容易接受;其次在教学模式上,切记按部就班,按教材顺序教学和练习,忽略学生实际情况及当前需要,应当根据学生兴趣进行灵活调整。

四、科学定位教学目标

钢琴课程体系的建立取决于课程教学目标,因此教学体系的完善要从根本上对课程目标进行科学定位。钢琴教学课程体系的目标在于如何教会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对钢琴课程的学习就是要学生掌握钢琴演奏领域的专业技能以及理解和把握音乐的风格,并且将所学与实际结合起来,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学以致用,在个人价值的实现中燃起浓厚兴趣,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弹得一手好琴是得益于兴趣这位恩师。

如此看来,学生钢琴弹奏兴趣的培养与提升,教师任重而道远。这主要表现在实际授课时,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安排,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不断丰富课堂内容,赋乐于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钢琴弹奏上有所进步。

参考文献:

[1]侯丽丽. 高校钢琴教学与课程改革散议[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4): 159-160.

[2]郑凤鸣. 幼儿钢琴教学中学习兴趣培养的探讨 [D]. 东北师范大学, 2007.

[3]谈音. 儿童钢琴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激发[J]. 钢琴艺术, 2003, 12: 020.

钢琴兴趣论文 篇12

一、钢琴在中国的发展

19世纪末, 钢琴正式传入中国, 中国人开始接受欧洲的钢琴音乐教育, 并开始尝试创作自己的钢琴作品。20世纪, 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不仅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延续, 也是中西两种音乐文化的交融。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 中国音乐一直都善于吸收和融合, 在钢琴作品创作领域, 这一点表现得更为突出。中国作曲家们运用西方乐器和西方创作技法, 结合中国音乐的民族色彩和时代精神, 创作了一批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和钢琴教材。

上个世纪80年代, 我国民族钢琴教育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中央提出了积极的文艺政策, 鼓励文艺工作者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前提下, 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改革开放为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土壤和契机, 钢琴音乐的创作也朝着多元、多轨、多向发展。这段时期的创作主要趋势是反主调音乐创作, 作曲家尝试运用各种现代作曲技法, 创作了许多富于想象力的优秀作品。中国的钢琴作曲家一方面坚持中国调式基础的特性, 进行着民族和声的革新与试验;另一方面尝试着对新风格的大胆探索。这些个性化的现代音乐创作作品奠定了中国钢琴音乐新的里程碑, 为中国钢琴音乐文化事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国钢琴作品的旋律意境

中国钢琴音乐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讲究“气韵”。“气”是音乐风格的内涵, “韵”是音乐风格的外部特征。中国钢琴音乐在继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 借鉴西洋传统的作曲手法, “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实现了“表”与“里”的有机统一, 从而赋予中国钢琴作品特有的艺术魅力。

我国钢琴作品的发展主要是随我国歌曲艺术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国民歌曲调丰富, 体裁多样, 主要有劳动号子、山歌和小调等形式, 并且在旋律、曲式以及意境的表达上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劳动号子跳跃性大, 常采用四、五度的大跳音程, 音乐惊心动魄, 扣人心弦。

在中国钢琴作品中运用弹拨乐器的演奏手法, 表现出铿锵有力、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 从而赋予钢琴作品特有的艺术生命力。王建中的钢琴曲《锈金匾》, 在乐曲中段, 把扬琴八度散打、重复音等演奏技法运用到钢琴弹奏中, 通过坚实而明朗的音色, 刻画出解放区军民热情豪放的乐观气质。

三、中国钢琴音乐的调式

作为音乐表现中的主要基础的调式, 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在各个不同的民族中, 是按照不同的方式逐步发展形成的。特别是在民间音乐中, 调式的种类是十分多样的, 它的表现力非常丰富, 每种不同的调式都具有自己的表现物质。中国音乐有着不同于西方音乐的音阶、调式。

中国传统音乐虽然是以单声部线性音乐为主, 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多声性音乐。在中国民族固有的传统音乐中, 曾出现了多声部思维的成分。尤其是某些少数民族音乐, 有着极其美妙的多声民歌。中国作曲家在运用西方复调技术的同时, 也注意到如何表现中国民族风格的问题。由于复调思维是建立在旋律线条基础上的, 对于中国作曲家来说, 更能通过它来体现中国的民族特色。老一辈作曲家在探索西方复调技术与中国钢琴音乐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懈努力, 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不仅创作出一批中国民族化的作品, 而且使中国传统音乐朴素的多声性思维从原来的自由状态逐渐走向自觉发展的道路。

上一篇:紧急切断下一篇:吸血鬼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