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兴趣论文(共4篇)
增进兴趣论文 篇1
兴趣是一种先天性情绪。学生的兴趣能引起并支配着他的感觉和活动,支配着感觉和运动之间的协调和运动技能的发展。快乐作为一种基本情绪具有生物学的发生基础,让学生参加游戏和学习以引起学生的快乐,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这样才能增进情感教育,进而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增进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呢?
1.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可以缩短学生与教师、与同学、与教学内容的心理距离,促使其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获得主动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说过:“教育正像其他的社会过程一样,它的成效依靠交往。”创设亲和友善的人际情境,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用期待的目光看待每个孩子的成长,让每个学生都能从自己身上感受到一种期待,一种力成功的愉悦。考虑到学生个性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地教学,有针对地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的发展。在实践中主要是班级教学、小群体教学为主,同时配合分层练习、分类指导的教学组织形式。
3.1了解、研究并掌握学生特点是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
了解、研究并掌握学生的特点是教育好学生的重要前提。我们应该深入到学生中去,运用细致的观察、访谈、测量、书面材料分析和个案研究等方法,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优点、缺点、类型特点与个别特点,并以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学生的情况,摸索学生发展的规律和问题的成因。
在设定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把握好相应的尺度。在教学中,让学生“活”起来,使其充分展示自我,并不是一切都以学生为中心,重学轻教,进行“放羊式”的体育教学,而是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得以生动活泼地健康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调控好教学进程,松弛有度,做到“活”而不“放”。体育教学中只有灵活选择教材内容,大胆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组织形式,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3.2分类分层施教是因材施教的根本措施。
因材施教的实质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特点,分类分层施教,促进学生个体的充分发展。如何开展分类分层教学以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呢?
3.2.1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活动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相互交流、启发并得以提高的重要一环,对优生的要求可高一个层次;而部分学困生基础差、领会慢,往往被教师、学生冷落、歧视而游离于活动之外,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为这些学生设计一些分层活动,让他们获得成功和表现的机会,并多预设几量,从而转换为学习的动力。我经常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倾听他们的谈话,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们在学与玩中和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创设优美有趣的教学情境,可缩短教材与学生间的距离;通过角色效应,可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我在教学障碍跑内容时就设制了这样一个情境:每位学生都是野外集训队的一名队员,我们要跨过“小河”,绕过“小树林”,跳过“拦路石”,绕过折返标志再返回,看看我们这些小队员是不是能克服困难、胜利返回。学生们兴趣很高,纷纷表示要胜利完成任务。其实,“小河”只是一块横放的小垫子,“小树林”是几个实心球摆的,“拦路石”是一块折叠立起的小垫子。训练结束了我们要举行庆祝活动,运来的“西瓜”需要队员们帮助搬运,比赛哪队运得又快又稳,其实我们进行的是搬运实心球比赛。庆祝活动开始了,在“篝火晚会”上队员们结交了新的朋友,这个放松游戏就是找朋友。在整节课上学生都保持着相当高的积极性,他们沉浸在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中,体验合作、成功、交友的乐趣,持久地、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2. 巧妙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特征,它贯穿于心理活动的整个过程,可使心理活动更富于组织性、清晰性和深刻性,是情绪的“调控剂”。体育教学多是室外进行,干扰因素多,学生的注意力易分散。研究表明,不同年龄的学生在注意方面会表现出步,在他们思维受阻时多一些引导鼓励。
3.2.2精心搭配合作小组。小组成员的合理搭配能帮助学困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教师可针对学生学习基础、个性特点等方面的差异,组建优势互补的合作学习小组,并引导班里学习好的学生一起来关心尊重他们,让他们在教师和同学充满期待、关怀、鼓励的目光和话语中克服自卑、胆怯心理,在班里营造互帮互爱、互学共进的学习环境。
3.2.3分层作业,殊途同归。课堂作业避免一刀切,提供A、B、C三组有梯度的作业题,让学生自己选择,这样既能降低基础差的部分学生的学习难度,保证他们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增强他们学好体育基本动作以及技能的信心,又能帮助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解决吃不饱的问题。在体育项目选择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不断对自己提出新的挑战,经常给学生提醒鼓励,让他们在不断培养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自信,享受成功的快乐。
3.3对课堂教学的有效监控是实施因材施教根本保证。
体育教学活动的独特性在于学生必须投入到激烈的运动中去,并且使用一定的辅助器材(如跳山羊、单双杠等),从而使体育教学活动产生了更多的危险性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安全教育。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身体锻炼,在设计时教师首先要有预见性,预见在活动中可能发生的意料不到的情况,使教学过程“活”而不“险”,让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同时,体育教学大多是在室外进行,这对大部分时间被“关”在教室里的学生来说,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空间”,学生表现出活跃、好动,常常会借机捣乱。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如以“动”制“乱”、以趣治“乱”),让学生“活”而“乱”。
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
毛
摘要:笔者根据新教学大纲所体现的体育教学思想,针对目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发展学生个性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以期对今后的体育教学有所推动。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师学生个性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直是广大体育教师所追求的目标。新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颁布和新课程标准的即将出台,使这一问题更摆到了一个比较突出的位置上。但从目前的体育教学实践来看,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还是不尽如人意的。本人根据近几年的体育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试从改革体育教学的“软件”和“硬件”入手,以图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一、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的软件建设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创造性人才”培养,这种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所谓个性,就是指“不像任何其他人的意志特征的总和,它涵盖了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等不同层面”。简言之,个性就是“不像任何其他人”,“个性的本质特征在创造”。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功希望,寄托于亿万人民的创造性,不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就不可能指望人的创造性的充
不同的特征。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注意特点,利用引起和保持注意的规律,组织好学生的注意。注意主要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的特点是主体能够主动控制,它是主体意识倾向的反映。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是客观环境的刺激特征和个体的需要、兴趣。改变环境和适当满足学生的需要、兴趣,是利用无意注意的原则。有意注意是学生能够主动控制的注意,但消耗的能量大,易造成学生精神疲劳,尤其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而无意注意则可在不疲劳的情况下保持较长的时间。体育教学应以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为先导,使学生的注意指向于教学的任务,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变换练习的环境和条件,满足学生的兴趣,诱发他们的无意注意,弥补有意注意时间有限的不足,调动他们的精神,延长学生的注意时间。在一年级体育教学中我根据学生有意注意时间较短的特征,非常注意场地器材的布置运用。因为他们对许多体育器材不认识、不了解,课中多运用一些器材会吸引他们的注意产生兴趣,并使用颜色鲜艳的器材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学生的注意不仅被各种颜色吸引,各种各样的图形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在上各种形式地走的内容时,我在操场上画了许多图形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情绪高涨。因此,在教学活动时一定要考虑到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影响,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把教学活动组织得新颖并富有吸引力。
3. 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
按照成就动机理论,中等难度的任务对个体具有最大的诱因价值。任务太难经过努力也无法达到,太简单不用努力就可达到,都不利于激发学生个体的成就动机。因此,教学目标应分成不同的等级和层次,建立一个教学目标系统,使不同能
政
分发挥。一个没有个性的社会是没有创造力的社会。再者,随着社会和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体育教育观点的理解也不断深化,已由单纯生物转变到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系统的体育教育观,从而丰富了教学的目的、任务。教育部于2000年12月颁布了全日制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建立正确体育价值观,能够把健康与生存、学习、生活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在体育实际活动中,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在不同的体育政策中也提出了同样的明确要求。
学校的教育影响着学生的形成和发展,学校体育教学属于教育的一个部分,同样影响着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但是,体育教学又有特殊性,即是以身体运动基本手段进行教学,它不同于其他教学,学生被固定在一张课桌前,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拥有一个广阔的领域,可以尽情地游戏、运动和竞赛。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个性与人的意识一样,产生于行为活动之中。所以说,体育教学是发展学生个性的天然场所。然而,我们的体育教学在发展和完善学生个性方面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每一节体育课都是固定的模式: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在教师严格的控制下进行。而教师为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不得不每一节课都安排两个教材。这样短短的40分钟充满众多的内容,使学生、教师忙得焦头烂额!在这样繁忙的体育课中,教师首先考虑的当然是课堂组织问题,组织得
力、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此目标系统中找到切合自己情况的、可达到的学习目标,从而使每个学生的成就动机都有机会获得满足,这样,通过循序渐进,学生便会逐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另外,让学生自己去选择目标比教师为学生设立目标更能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动机。
4. 教学评价方法应多样化
素质教育不是选拔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为特征的教育。体育评价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的评价,注重的应是学生的全面发展。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的教学中常运用评价作为激励学生的一种手段,既评价学生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又评价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既评价学习的结果,又评价学习的行为,既评价学习中的能力因素,又评价其情感因素。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而且还能完善和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我们应从一切事物都是“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相信学生的发展潜能,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评价和激励学生,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向上,焕发活力。
总之,当前体育教学改革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体育教学精华的基础上,向着突出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面、参与度、参与效果,以及达到身体和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方向迈进。通过创设具有具体鲜明和有趣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产生共鸣,形成共振,从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的进程中对体育教学产生一定的兴趣,进而逐渐养成自主锻炼的良好习惯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摘要: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本文就体育教学中如何增进学生的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体育,教学,情感,教育,兴趣
增进兴趣论文 篇2
文言文的学习, 要注重积累。一是古汉语语法基础知识、文学常识、汉语语感的积累, 二是自行阅读文言文学习方法的积累。要积累, 就必须要多读多背诵, 诵读要突出一个“巧”字, 只有让学生掌握规律, 灵活记忆, 才能达到训练思维、积累知识的目的。
诵读指导包: (1) 诵读的形式要巧。诵读的形式可灵活多样, 包括齐读、范读、分组读、领读、配音读等多种形式。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兴趣, 形成氛围, 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文学的艺术魅力, 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2) 记忆方法要巧。在熟读的基础上, 运用恰当的记忆方法, 背诵就水到渠成了。巧背诵的方法:关键字记忆法, 适用于段落记忆。如:《劝学》中一、二段, 可抓住“青——青于蓝, 冰——寒于水, 木——中绳、中规, 君子——智明行无过。”这既可让学生掌握了段落的重点, 又帮助了记忆, 使思维就活起来了, 记忆也就快而牢了。分解记忆法, 对有一些较长的句群、段落, 可逐句、逐层分解开来, 各个突破, 可利用诵读时的句读、重读、轻读等分别加以记忆。美词名句记忆法, 文言文中的许多美词名句, 是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 好多四字句、成语典故、诗词名句至今仍是现代汉语中富有生命力的词汇, 如“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行影相吊”、“朝不虑夕”等, 这些熟悉的词语出现在文章里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以此为记忆点, 扩展开去, 记忆必然快捷牢固。这3种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可以在记忆中加深理解, 在理解中加快记忆。
2 赋于时代感, 淡化古今区别
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要隔阂, 在于相距时代的久远和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差别。即时间距离和语法距离。这就需要赋于文言文一定的时代感, 拉近距离, 消除学生学习的畏惧心理。 (1) 引起感情共鸣, 拉近时间距离。其实, 优秀的文言文之所以千古流传, 就是因为与时代脉搏合拍, 与人们的思想感情有相通之处。如:注重品德修养, 颂扬洁身自好的《爱莲说》、勤政爱民, 戒奢以俭的《谏太宗十思疏》等。引导学生体察“古仁人之心”, 引起与作者感情的共鸣, 有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还能陶冶性情, 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这就使学生无论是道德观还是价值观都易于接受并得到熏陶。 (2) 抓住相同点, 淡化古今区别。现代汉语是从古汉语脱胎而来的, 古今汉语是一脉相承的, 其差异不是想象的那样大。所以大可不必人为地夸大其词, 造成学习的心理障碍。而应该引导学生掌握规律, 如语汇中的单音词变成双音词或多音词, 语法规则中的句子成分的前置后置等, 真正与现代汉语大相径庭的在少数。如果把文言文当“外语”来教, 一句一句地串讲、翻译, 不仅效果不佳, 还会人为地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这种拉近时间距离, 淡化古今区别的做法, 从心理、思维及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益于学生。
3 多媒体辅助, 拓展思维空间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多方面的调动学生自己的感觉、知觉, 去感受、触摸、课文的内容, 能最大限度的开拓思维的空间。因此, 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发现、感受、品味蕴涵在文言文中的人性美、自然美、语言美、哲理美。例如, 学习《屈原列传》可设计这样一组多媒体组合课件:战国时期七雄形式分布图、《离骚》片段的配音朗诵、端午龙舟赛等图形文件和声音文件。同时将课文中的有关段落制成文本文件, 最后运用多媒体幻灯片制作软件, 将图形文件、声音文件、文本文件进行合成, 制成多媒体幻灯片演示课件。在课堂上, 学生能同时调动视觉和听觉, 使其智力活动多样化、丰富化。学生随画面结合课文对屈原的主要成就及伟大的爱国之情理解更为深刻。巧用多媒体辅助, 将文字转化为直观的画面, 能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的空间, 将思维从狭小的空间带到远古、带到大自然, 使人、事物都拉到眼前, 使他们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学生学得生动具体, 兴趣盎然。感性得到认识, 理性得到发展, 潜能得到开发, 性情得到陶冶。
4 纵横联系, 加深理解
文言文重在对于词语的理解, 教学中如逐字逐句的解释, 就会使学生感到乏味枯燥, 多一些纵向、横向联系, 不仅有效地落实了词义, 加深了理解, 而且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丰富现代汉语词汇, 澄清以往学习中的模糊认识, 提高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少写错别字, 一举多得。 (1) 与古诗词相联系加深理解。学生读过一定数量的古诗词, 教学中适当加以联系, 可增加学生兴趣。如《鸿门宴》中“君安与项伯有故”可举出“故人西辞黄鹤楼”这句诗, “故”是“旧”、“交情”之义, 学生就好理解了。再如《梦溪笔谈》二则中有“缘土气有早晚, 天时有愆伏”, 可举出“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次山中”两句诗, “缘”是“因为”, 学生就能牢固记住。 (2) 与日常生活用语相联系。现代汉语是古汉语的承继和进化, 日常用语中就保留了不少文言实词的用法, 处处留心皆学问。比如《鸿门宴》中有“杀人如不能举, 刑人如恐不胜”与日常用语中常用的一句客气话“不胜感激”的意思相同, 胜, 尽也, “如恐不胜”就是“如恐不尽”。 (3) 与成语相联系。成语保存有文言文的词汇和语法意义, 同时又融入现代汉语的词汇之中, 适当联系成语进行教学, 对理解文言文实词、进一步掌握成语的意义都有帮助, 可谓相辅相成。如《劝学》里“虽有槁暴”, 可联系“一暴十寒”, “闻者彰”, 可联系“欲盖弥彰”等。像这样加以联系, 学生就逐步打消了对古汉语的神秘感, 学得兴趣盎然。
在文言文教学中, 只要教者引导得法, 学生就会寻找其规律, 也就能学好文言文。
参考文献
[1]王义孝.正确看待文言文背诵要求.语文教学通讯, 2002, (10) .
增进兴趣论文 篇3
教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后, 我校认真学学习、领会上级有关文件和精神, 教师普之习任务的基遍认识到了:础健, 更是将来成为社会事业建康体魄是学生当前完成学探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前提。学校为了让学索生有健康的体魄, 根据我校体育特色推出
了足球校本课程。校足球队的命脉重在普及, 普及之关键在课堂,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建立终身锻炼的意识, 我们应该让“兴趣”足球这些朋友一起走进课堂, 尤其是低年级课堂, 从
小抓起。这几年, 我都从事着低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 他们尝试足球这一运动, 从中经历了失败与成功, 有收获, 有积累, 也有一些经验, 下面我把这几年低年级足球教学的一些感悟, 记录下来与同行交流。
一、遵循身心发展特点, 制定合理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低年级学生正处于有规律的快速生长发育期, 他们的生理特点和身体机能与成人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 我们必须承认“少儿不是小大人”这一事实, 不能用大人的眼光、目标看学生, 而是要遵循其生长发育规律, 科学地进行课堂教学 (表1) 。
由于低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 所以我们注意避免安排强度过强、时间过长的练习, 并结合每个学生的能力、特点来分组, 在练习中反复强调“相信自己”“我们一定能赢”, 树立起“我们是最棒的”概念, 培养队员们勇于拼搏、团结互助的精神。在实施教学任务时, 要遵循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 尤其是在讲解示范时, 语言要少而精、生动形象, 应通俗易懂, 少用过于专业的术语, 要泛化动作, 最好运用图解配合讲解,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教学中要制定合理的目标, 每个目标都是成功目标的分解, 是通向成功目标的阶梯, 当一个目标实现后, 学生又会向更高的一个目标前进, 直至成功。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 目标方向越清晰, 目标任务越可行越简单, 目标距离越接近, 信念就越坚定, 信心就越充足, 练习的动力和成就感就越强。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 教学内容应以足球基础技能为主, 让学生与球交朋友, 培养踢球兴趣、球感与球性;通过无对抗或弱对抗 (2对2、3对3、4对4、5对5小型比赛) 了解足球的基本战术;加强肌肉的灵活性、协调性和柔韧性训练。
二、运用活泼、有趣的多种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踢球兴趣
兴趣和本能是天性, 球是玩具, 是诱发儿童兴趣的天使。我们需要把足球比赛中无穷的乐趣交给学生, 使他们从兴趣中得到满足。在乌拉圭, 训练儿童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游戏法, 让孩子们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 并不是教练员的强迫命令练习或考虑未来的位置, 教练员从中发现儿童的个性特点, 选拔具有天赋的足球苗子。我们低年级足球课上, 也应采用足球游戏训练方法, 让学生在“玩”中体验踢球的乐趣, 把“让我学”的学习模式转换成“我要学”。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相对较差、情绪变化较大而身心发育快, 所以我们需采用主题式教学、情景教学、复式教学等方法, 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 激发学生的足球运动兴趣。低年级的基本技术教学要多采用有目标的比着练的手段, 例如看谁颠球多、踢得远、踢得准、运球跑得快等, 在竞争中熟悉、掌握球性;在身体素质上以提高灵敏反应素质为主, 如标志物垫步跑、听口令变向、反口令练习等。我国少儿大多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有着胆小怕事的特点, 采用球星少儿成长的故事、鼓励和表扬的训练方法来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兴趣, 切不可刺伤他们的自尊心。
三、教学与游戏结合起来, 师生互动, 培养学生终生锻炼意识
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结合。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 我们要充分运用这一点, 而不是扼杀它;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 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 这就要求教学应从学生兴趣出发,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使“教”与“玩”很好的结合起来, 这样既能增加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 又能在娱乐游戏中掌握技能, 达到教学目标。在游戏教学中, 教师的责任是培养兴趣, 启发心智, 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为此, 教师要摆脱师道尊严的影响, 放下教师的架子, 和学生做朋友;做“老顽童”, 以一个活泼、乐观的形象出现在学生当中, 既当游戏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又是游戏的参与者, 和学生们一起踢、一起跑、一起玩、一起乐, 共同营造一个温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们在自己感兴趣的游戏中培养足球的踢球意识和球感。唯有童心, 才能与低年级学生建立起感情通道, 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与他们感情交融, 更好的组织课堂、驾驭课堂, 赢得游戏教学的成功。在对抗赛中, 如果教师也参与其中, 更会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他们甚至会努力表现自己, 做到最好, 让老师看到自己, 认可自己。
游戏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有较强的思想性, 如与故事情节相结合, 更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学练积极性, 提高教学质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 抓住低年级学生爱听童话故事、喜欢在故事情境中游戏玩耍的特点, 创设适当的情境, 让学生在情景中锻炼身体、学习动作, 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效果远比那些枯燥的教学方式要好得多。我摸索出了一套情景教学套路, 如“做某事遇困难——学本领——练一练——比一比”, 从问题出发,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掌握相应的技能本领, 再在生动活泼的实际游戏比赛中运用掌握。
足球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技能是在大脑皮层建立暂时性神经联系, 即一种复杂、连锁、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它的形成具有阶段性变化和规律性, 必经过泛化、分化、巩固、自动化这几个阶段。其中泛化阶段对于低年级学生学习足球来讲是重中之重, 教师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 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可通过示范讲解, 帮助他们形成正确足球动作表象;通过科学、有趣的教学方法, 提升低年级学生的踢球兴趣;通过温馨、轻松、愉悦的师生互动, 提高学生学练积极性;通过游戏、情景模式, 将“让我学”模式转换成“我要学”,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参考文献
[1]王崇喜.球类运动——足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06) .
增进兴趣论文 篇4
《中国教师》: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各种思想文化与观念形态的历史积淀, 一脉相承, 具有一定的延续性, 理应在各个时期都得到重视, 但为什么当前我们要突出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您认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徐梓: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政治、社会方面的原因, 又有学术方面的原因。作为一名学者, 我将政治、社会方面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原因, 学术原因归结为内在原因。外部原因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 百年来, 我们的传统文化充当了经济落后的“替罪羊”, 主流意识形态对我们的传统文化采取的是鄙薄、仇视和批判的立场。针对这一情况, 有人说“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挖出了自己的心, 用自己的双手割断了自己的脐带”。从五四时期的“打倒孔家店”, 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破四旧”, 可以说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做得这样决绝, 和自己的传统过不去, 和自己的祖宗过不去。我们一直是在激烈地反传统, 将我们现在生活的不如意归罪于我们的传统, 把我们今人的不作为诿过于我们的祖宗, 认为所有的问题都出在传统的“根”上, 是传统文化造成我们近代的屈辱和现今的种种不如意。然而, 20世纪60、70年代, 属于汉文化圈的亚洲四小龙兴起, 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多年间, 我国经济大踏步式地高速增长, 跃居到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这时, 我们发现将经济落后归罪于传统文化的外部条件消失了, 激烈地反传统实在过于鲁莽, 因而很多人开始对传统文化有一种温情与敬意, 也就是势所必然。
第二, 持续地、极端地、无条件地反传统, 在很多人的内心深处种植下这样一种意识, 那就是传统文化是愚昧落后的代名词, 是现代文明的绊脚石。在这样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下, 传统文化的价值被完全否定, 传统文化的地位被彻底贬斥, 传统文化的面貌被全盘抹黑, 造成传统文化的花果飘零, 后继乏人, 以至于受过正规教育的知识分子, 无论拥护还是反对国学教育, 大都没有多少传统文化的素养可言, 很多人甚至连祖国语言也不能有效地使用。现在, 我们提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也是出于弥补百年来激烈地反传统所造成的鸿沟和传统文化的断裂。
第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并逐渐深入的改革开放, 使中国社会进入了转型时期。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 现今中国社会转型的速度、广度、深度、难度都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剧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 社会结构深层处的变化派生出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一方面, 旧有的社会规范对很多人已经失去控制力, 但还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另一方面, 新的社会规范正在建立, 但尚未得到普遍认可。在这种情势下, 官民之间、贫富之间、城乡之间乃至医患之间的各种社会冲突经常发生, 政治上的行贿受贿、贪污腐败、滥用职权, 经济上的制假造假、弄虚作假、欺瞒诈骗, 道德上的不孝父母、见义不为、见死不救等社会失范现象频发。要想解决当今社会的乱象, 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就有必要为各行各业的人们奠定一个共同的文化基础, 确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只有立足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上, 人们才有共同的价值和规范, 有共同的愿景和追求。而这个基础中最能为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的, 还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或者说,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
第四, 科技, 特别是通信领域科技的迅速进步, 使得经济全球化或世界一体化已初现端倪, 各个国家的开放、各个民族文化的交流, 更成为不可逆转之势。而且, 我们要认识到, 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化之间并不必然是对立的关系。相反, 越是民族的, 也就越是世界的。世界的一体化, 正在于民族的多样化。如果全球化的终极指向是各民族文化的完全一致, 那将是可怕的。每一种文化都是在应对自然、社会环境挑战时人类独特性、创造性智慧的体现, 都有存在的理由和独特的价值, 都应该受到尊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 认识和了解本民族文化根基和内涵的“文化自尊”, 与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性, 尊重其他文化多样性的“文化尊重”同样重要, 二者缺一不可。我们国家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丰富遗存, 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如果我们只是向外国学习, 从国外引进, 而没有文化的传播和民族文化的贡献, 两手空空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是与我们的悠久历史、丰富遗存和大国地位极不相称的。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西化, 就是美国化, 可以不顾历史文化传统, 也可以不顾现实环境而推广到全世界的每个角落, 是一种其他文明都必须降服的主流文明, 中国靠上去、贴近它、融入其中就行了的看法, 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独特价值的放弃, 更是对这种独特价值内在的普遍性因素和普遍性价值的放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表达出我们民族对人类文明应该也能够作出贡献的心声。
从学术方面来说, 我认为传统文化主要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即经典文本、文化知识和技能技艺。对教育而言, 就是要教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内容。那什么样的知识对我们来说最有意义、最有价值呢?在我看来, 就是各个民族, 并且首当其冲的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经典。因为民族文化的经典是那些历史上具有最聪慧的头脑、最伟大心灵的人们的产物, 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四书五经》的内容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今天依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以说, 国学经典教育就是最优质、最有价值的教育, 是博雅教育, 是通识教育, 是人文教育, 是素质教育, 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不二法门。我在演讲中经常强调这样的一个观点:通过传统文化教育, 才能使我们的后代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 成为一个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才能使我们的后代走进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亲近、认同这个家园, 并有能力参与到这个家园的建设过程之中;才能让我们的后代将自己生命的根须, 扎植于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 把自己从一个自然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中国人, 变成一个自觉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中国教师》:在教育领域, 您认为我国传统文化怎样教学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
徐梓:无论在大、中、小学, 我认为经典诵读就很值得提倡。根据甘阳先生的说法, 美国的通识教育有两门核心课程, 一是人类文明, 二是经典研读。人类文明课程会讲述世界各个民族的历史, 而经典研读课程则是对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罗蒂等人的一系列经典原著的研读。作为中国人与中国学生, 我们有必要学习我们民族的经典, 即国学经典。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我们不但要学习民族文化、国学经典, 而且也要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西方文化的经典。就我个人而言, 我对西方的文化也很感兴趣, 平时主要读两种书, 一种是外国人的著述, 一种是古代典籍。
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还可以体现在大学的通识教育中。对大学的通识教育, 有很多人在探索, 有多种模式, 我赞同甘阳等人的一些说法与做法, 如我们不能将通识教育完全变成概论式的 (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 , 流于表面。我认为有必要从经典入手, 甚至一部经典可以开设成一门课程, 能够上一个学期。10多年了, 我一直在学校给学生上一门公共选修课——传统蒙学与传统文化, 就是将蒙学读物作为一扇了解各个时期文化风貌的窗口, 从最初的《史籀篇》、《仓颉篇》, 一直讲到后来的《弟子规》、《教儿经》。这样做虽然能让学生了解启蒙教材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特征, 了解其各种类型, 但还是太散, 不聚焦。如果就其中的某一个文本, 比如《幼学琼林》, 进行专门的讲授, 讲授一个学期, 传统文化的价值或许会更加凸显。
《中国教师》:当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经典诵读”的培训班或“读经”活动, 您是怎样看待这种现象的, 您认为这对学校教育工作会产生哪些影响?
徐梓:体制外的私塾和书院的“读经”活动, 应该说对当代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很大的功劳和贡献。这项活动从20世纪90年代前期一直持续到现在, 已有20多年。对此, 我们要了解它们为什么会出现, 为什么家长不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体制内的学校, 而是送到体制外的私塾和书院。许多家长之所以会这样做, 是因为他们认为当前我们体制内的学校不能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 或者说, 他们对我们的学校教育很失望。我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 传统文化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 都是我们的民间力量在努力, 是广大的家长们在努力。它表达的是家长们对现行教育改革失望之后的一种无奈之举, 是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家长们的一种自救与自助。
然而, 这些体制外的教育机构, 也的确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 没有一个整体的擘划, 没有科学的设计, 易于出现跟风、攀比的情况, 学习的计划性和连续性不强, 不能循序渐进和按部就班地实施教育活动。另外, 还会出现低俗化的情况。一些培训班会迎合社会上一些人的需要或兴趣, 以占卜、算命、风水、测字等为主要的培训内容。还有功利化的问题, 为了赚钱, 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被无限地夸大, 并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向社会宣示和传播。这不仅会给国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而且还对当前的国学教育造成严重的伤害。
体制外的私塾和书院之所以有市场, 主要是因为在学校教育中, 传统文化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分量严重不足。所有的家长都想自己的孩子享受更好的、优质的教育,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好的文化营养, 但当前我们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应试教育的机器, 而有些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考试的工具, 希望他们能够真正地学到一些最有价值的东西。面对这种情况, 要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满足家长个性化的教育需求, 我认为有必要改变一些现行的做法。比如, 一方面, 允许那些存在时间长、有影响, 主办者又有良好教育理念的私塾、书院存在, 使其合法化。《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 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但与此同时又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 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见, 我国的法律并没有堵死自行实施义务教育之路, 只不过是需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要给予它们一定的自主权, 尊重其办学传统, 在收费标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师聘任等方面, 不必与体制内的学校强求一致。另一方面, 学校教育应加大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 设置专门的课程, 这也是我一直在提倡和推广的。但直到现在, 全国只有山东省将其纳入了必修课程, 也就是说传统文化教育现在主要还处于校本课程的层次, 最多也只是属于地方课程。
《中国教师》:一些学校会将《四书五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带进课堂, 您是如何看待“国学经典进课堂”这一现象的, 您认为这些活动会给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
徐梓:我认为这很有必要, 但现行的做法也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我认为问题的焦点不在于经典该不该进课堂, 而是什么样的经典、什么时候进入课堂, 教的对象和学的主体是谁这样的问题, 也就是我们如何合理地安排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学习相应内容的问题。这里, 我坚持两个基本的原则, 一是不主张学习伦理道德色彩过于厚重的内容, 如《二十四孝》, 二是不赞同孩子们过早地接触一些狭义的儒家经典, 如《周易》、《尚书》等。我认为, 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主要学习那些知识性强、具有跨越时代生命力的内容, 如《声律启蒙》、《幼学琼林》等启蒙读物和唐诗、宋词等。
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组织和设计一定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这是被传统教育证实了的行之有效的一项原则, 这一传统甚至比读经的传统还要悠久, 因而也被历来的教育家所强调。此外, 要遵从古代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 注意完整性和系统性。在小学一、二年级时, 学生可以学习《弟子规》、《小儿语》和关于儿童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 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到了三年级以后, 可以读《三字经》、《声律启蒙》、《幼学琼林》、《千字文》等。在小学阶段, 学生在各个年龄段都要读一定的唐诗、宋词。在初中阶段, 学生可以读《四书》, 是选读而非全读, 到高中阶段, 可以选读《五经》。这是我对经典诵读所做的一个基本勾画。或者说, 在小学阶段, 学生阅读的内容是蒙书、唐诗、宋词, 到了初中可以选读《四书》, 到了高中可以选读《五经》。对大学生而言, 则是要带有研究性的学习, 而且内容更加广泛, 除唐诗宋词、《四书五经》之外, 还要阅读各种史书、诸子百家, 著名学者或者著名文学家的文集等。
国学经典进课堂, 我认为对学生素质的优化会有很大的帮助。比如, 国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使我们的学生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 成为一个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我国传统教育的终极目标, 就是要培养所谓的“君子”。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本, 大都有厚重的伦理色彩, 有很强的道德说教, 反复诵读, 引归身受, 确实可以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 加强自我约束,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国学经典教育也可以培养学生掌握和灵活应用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以蒙书为例,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给人们一种很壮阔的气势, 诵读之际, 可以培养人们的气势与气韵。《千字文》只有短短的1 000个字, 内在结构非常严谨, 气势宏大, 语言精致。它1 000字不多不少, 也不重复, 四字一句, 押韵便读, 不能是文字的简单堆积, 而要表达一定的意义。可以说编《千字文》是“舞霓裳于寸木”, 在一寸见方的木头上, 跳幅度很大的霓裳羽衣舞;“抽长絮于乱丝”, 在一堆纷乱的丝中, 将一根丝线抽得很长很长。在这里, 我们可以体味到祖国语言的优雅与精致, 感受其气势的宏大。再比如, 《幼学琼林》中有“畴昔、曩者, 俱前日之谓;黎明、昧爽, 皆将曙之时”, 当我们在阅读历史文献时, 就会发现它的价值。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开篇说:“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 教以慎于接物, 推贤进士为务。”在读完《幼学琼林》后, 我们知道“曩者”就是“前天”的意思, 就会对历史文献有一个较好的理解。因此, 即便是诵读一些蒙学读物, 也可以掌握和灵活地运用祖国语言, 感受汉语的气势和气韵, 可以自如地驾驭汉语, 可以写得一手漂亮的文章。所以我常说, 当我们将高度凝练、爷爷辈的文言文掌握后, 浅显通俗、孙子辈的白话文就不在话下。
《中国教师》:您能谈谈当前学校校本教材的建设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的情况吗?
徐梓:我主编过一套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学教材, 现在有很多的学校将它作为校本课程的教材在使用。但校本教材的开发, 如果没有特定学校的校长和教师的参与, 那也不具有校本教材的特质。如果校本教材面向全国, 面向所有的学校, 就会失去它作为校本教材的意义。校本教材要以学校为本位, 由特定的学校自己确定, 要有很鲜明的个性和特色。
现在, 我正在和北京海淀区上庄学区的校长和教师合作, 共同编写一套《家训与家风》的校本教材。《家训与家风》校本教材分上、下两册, 上册主要讲家及修身之要, 下册主要讲家族与齐家之道, 从社会的细胞——家、家族讲起, 再讲个人修身, 讲治家原则。在设计德目时, 既注重传统的美德, 也参照西方与现代的道德, 并将中国传统的家训和古典文本中的一些格言警句、有关的知识与诗歌编入这部教材。根据上庄学区的计划, 这部《家训与家风》的教材不但学生要读, 家长也要读, 以形成家校合力。在活动课环节, 我们还设计了让学生根据传统的家训, 针对自家的实情, 自己编制家训, 让自己和爸爸妈妈共同遵守。此外, 还有一些学校在和我联系, 希望我协助他们编辑《中华传统美德》之类的校本教材。我举这些例子是要说明, 传统文化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建设中大有用武之地。
《中国教师》:语文教学是传播传统文化的主渠道, 您认为语文教师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徐梓:在现阶段, 语文课确实是体制内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 但靠这种渗透的方式, 依然达不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所以, 我主张将中华传统文化单独设科。就当前的情况来说, 除了在语文课中加大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外, 再就是要加强语文教师的培训, 使他们从偏重白话文教学, 进而有能力从事文言文教学;从主要讲述表浅的知识, 转向知识背后文化意蕴的挖掘。
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是高度浓缩、高度凝练、意蕴丰厚的文言文, 而进入民国后, 我们强调直观教学, 在启蒙教育阶段教给学生的主要是“小鸟飞, 小狗叫, 小儿追, 小狗逃”、“大公鸡, 喔喔叫, 小朋友, 起床了”之类的内容, 这与“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相比较, 显然人文意蕴淡薄, 就像白开水一样, 王财贵先生形象地称这样的内容是有知识没文化。我和一位老师曾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海外听众讲《千字文》, 1 000个字, 足足讲了40讲, 每一讲要近半个小时, 这是因为它具有丰富的人文意蕴可以挖掘, 才可以讲解这么长的时间。语文教师在教学时, 不能单纯地让学生背诵和记忆, 也不能只是解释其表层意思, 而是要尽可能地揭示其背后的文化意蕴。
此外, 语文教师要特别注意孩子兴趣的培养, 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方法, 让学生对古代的文本产生兴趣, 而任何单纯的背诵和机械的记忆都会让他们对这些文本有畏惧感。教师除了适当的讲解之外, 还要通过一些别的方式, 如与经典文本切近的故事、能够启发学生形象思维的诗歌, 增加学生对经典的理解和认识, 增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我认为这是语文教师要特别注意的内容。
《中国教师》:那么对普通科任教师来说, 他们应如何在自己所任科目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徐梓:每个学科、每门课都有它特定的功能, 不能将其功能泛化, 泛化之后, 其自身的功能可能就发挥不了了。在现阶段, 在传统文化还没有单独设科之前, 在各个学科中加大传统文化的比重, 是一种可取的做法。比如说, 很多学校会在综合实践课中, 带学生去学校周边开展调查, 参观名胜古迹或名人故居, 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进一步了解这些古迹的历史, 了解名人的成就, 这也是传统文化教育比较重要的方面。再比如说, 一些体育课, 也有诸如踢毽子、放风筝等儿童传统游艺的内容。通过这些活动, 可以渗透或体现传统文化, 但要想通过这种偶尔的“体现”、零星的“渗透”来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 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不是说这些课的任课教师做得不好, 而是说他们有自己特有的功能, 要着力于自己的主要目标, 不能也不应该舍本逐末, 把主要的精力用于本来不属于本课的任务上。
《中国教师》:您对传统文化教育有哪些寄语?
【增进兴趣论文】推荐阅读:
增进发展05-09
增进路径06-11
增进群众获得感06-27
增进价值论文09-23
增进朋友友情的经典中秋国庆祝福语09-23
胡锦涛 共同增进各国人民福祉 新年贺词10-15
应用兴趣论文07-29
钢琴兴趣论文08-06
兴趣网络论文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