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权

2024-10-17

林权(通用8篇)

林权 篇1

林权抵押及林权评估方法

新闻来源:无 发布时间:2011-12-2 浏览次数:158

林权抵押及林权评估方法

河南求实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王岍

近年来,林权作为一种特殊的评估对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而作为评估对象进行抵押贷款的业务有增多的趋势,本人在去年也亲身经历了一次林业权(茶园)的抵押评估,对林权评估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现从林权的定义、相关立法及评估规范对林权评估进行论述。

一、林权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三条规定:

“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国家所有的和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个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记造册,发放证书,确认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国务院可以授权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对国务院确定的国家所有的重点林区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记造册,发放证书,并通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

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

“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

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

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

从《森林法》第三条第二款的规定中可以看出林权的权利主体包括国家、集体和个人,涵盖了整个所有制类型。该条第三款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林权的第一顺位权利客体包含了森林、林木、林地三种,二是林权的第二顺位权利客体包括所有权和使用权两种。

明确了主体、客体之后,将《森林法》第三条的二、三款结合起来看又可以对林权的内容得出以下结论:

1.国家、集体可以对森林、林木和林地享有所有权,而所有权中包含了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

2.个人可以对林木享有所有权、对林地享有使用权。

应当明确的是,林权不是对森林资源享有的权利,而是对森林、林木和林地所享有的权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森林资源的范围远大于森林、林木和林地,对于林权,必须按照法律明确的规定来解释。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对林权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即林权是指国家、集体和个人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森林、林木和林地所享有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简称。

二、林权抵押的合法性

在林权的评估业务中,我们所做的过多是以抵押贷款为评估目的,下面就林权抵押的合法性进行论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第一百八十条规定了可供抵押财产的范围,其中并未对林权抵押予以列举,但该条最后一项规定,对于未列举出的财产,只要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均可抵押,这种开放性的兜底条款符合经济社会发展中物尽其用的需求和规律,然而兜底条款又应受到最基本的物权法原理约束,因此可抵押的财产应当同时具备以下三个要素:

1.有权处分性,即抵押人对抵押财产享有所有权或处分权;

2.交换价值性,抵押权着眼于物的交换价值,故只有具有交换价值的物才有抵押的意义;

3.具有可让与性,虽有交换价值但如若法律对转让有限制或禁止性规定,则抵押行为的目的依旧不能实现,例如毒品、枪支弹药虽然具有交换价值,但其转让行为却为法律所禁止或限制。

《森林法》及《森林法实施条例》虽然未对林权抵押明确设定限制,但却对各种林权的可让与性做出了差别规定,可让与性直接影响各种林权是否作为抵押财产,因为不可让与的林权会使抵押权利无法实现。《森林法》第四条将森林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及特种用途林五类林种。

《森林法》第十五条规定:“下列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也可以依法作价入股或者作为合资、合作造林、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条件,但不得将林地改为非林地: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权;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的林地使用权;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森林、林木和其他林地使用权。

结合《森林法》第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及特种用途林这五类林种之中,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这三种林种的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及其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的林地使用权可以抵押,其他的森林、林木及林地使用权不可抵押。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办法(试行)(林计发[2004]89号 2004年5月25日)中第八条规定,可作为抵押物的森林资源资产包括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权;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的林地使用权;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森林或林木资产抵押时,其林地使用权须同时抵押,但不得改变林地的属性和用途。

河南省在2001年由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地方性法规《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第七条中规定: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权以及国家规定允许转让的其他林地使用权也可以依法抵押,但不得擅自将林地改为非林地。当事人应当依法办理抵押登记。从法律法规上也肯定了林地使用权可以用于抵押。

上述规定从法律法规上确定了林权抵押的合法性。

三、林权评估方法

林权证上列明了二个使用权,一个是林地的使用权,一个是林木资产的使用权。从财务核算的角度来讲,林木资产属于有形资产,林木使用权应入消耗性生物资产,而林地的使用权应为无形资产。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林业部关于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1997年2月3日国资办发[1997]16号)中规定,以森林资源资产作抵押或进行拍卖的应依法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林业部关于发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国资办发[1996]59号1996年12月16日)中对林权的评估进行了规范和约束。森林资源资产的实物量是价值量评估的基础,评估机构在森林资源资产价值量评定估算前,必须对委托单位提交的有效森林资源资产清单上所列示资产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认真的核查,要求账面、图面、实地三者一致。森林资源资产数量、质量的核查,必须由具有森林资源调查工作经验的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林业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进行。森林资源资产的核查项目,主要包括权属、林地或森林类型的数量、质量和空间位置等内容。具体项目是指林地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地类、面积、立地质量等级、地利等级等和林木包括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竹林、防护林、特种用途林、未成林造林地上的幼林等。

林权评估的基本方法可以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及成本法,林木资产评估方法与林地资产评估的方法根据评估对象的不同略有区别。

林权评估是为特定的目的服务的,同样的森林资源资产因评估的目的不同,所采用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就可能不同,所得的结果也就不同。在某种意义上,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结论只能是一种判断性意见,通常是建立在外部环境按技术上的可能性、经济上的合理性而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它会随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这构成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特殊性质。

四、林权抵押评估案例及问题分析

某公司以其持有林权向某金融机构进行质押贷款,林权证载林地使用期限70年,主要树种为茶树,林种为经济林。

通过现场对茶园进行调查分析后了解到,茶园的生产管理较为规范,每年收益较为正常,并且成本及收入能够合理地估计计量,评估人员采用了收益法来估算此项林权价值。

1.收益额的确定

茶树属经济林,其收益主要为茶叶采摘带来的收益。

需要关注的问题是,收购后的鲜叶经过筛分、摊放、杀青、揉捻、解块分筛、理条、初烘、摊晾及复烘,经过上述工艺后再进行取干茶、称量、装袋、封口、装盒、覆膜、打码及打包,最终形成包装完整的成品茶。由于包装后的茶叶收益中包含有包装、商标等其他无形的收益在内,因此在计算此项林权资产收益时采用鲜叶数量乘以鲜叶收购价来确定较为合理。

收益额的确定首先要对收获茶叶的期间及茶叶的价格趋势进行分析,这些需要对茶园所在地茶叶的收购价格按照鲜叶的收购期、所形成茶叶的等级不同进行调查分析;其次需要对茶园经营成本进行分析,各项成本主要包括田间管理成本及采摘成本等,各项成本的支出必需能够合理可靠地计量,部分成本费用如肥料、人工及机械使用费等需要参考市场价格并考虑市场价格的变动对成本的影响。另外在考虑茶叶收益的时候也应该考虑相关损失因素,茶树很可能会因病虫害等自然灾害而发生死亡的可能性,因此个人感觉可以考虑采用概率或比例的方法确定一定的损失率,更合理地反映委估茶园真实的收益情况。

2.收益期的确定

对于茶园经营的收益期来讲与其他经济林及用材林来讲可能并不复杂,评估一般根据林权证证载使用年限以截止评估基准日后剩余使用的期限来确定。

3.折现率的确定

折现率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社会平均收益率模型来估测,即无风险报酬率加风险报酬率来确定折现率。其中无风险报酬率可根据五年期或十年期国债利率来确定;影响风险报酬率的因素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资金风险和管理风险,可以根据委估茶园的具体情况,确定各个风险系数的取值范围,最终累加求得。

4.评估值的确定

根据收益期内委估茶园每年收入扣除所支出的生产成本,采用适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求和后作为此项林权资产最终的评估价值。

五、林权评估报告的出具与批露

从事国有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业务的资产评估机构,应具有财政部门颁发的资产评估资格,并有2名以上(含2名)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家参加,方可开展国有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业务。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家由国家林业局与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共同评审认定。

资产评估机构出具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报告,须经2名注册资产评估师与2名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家共同签字方能有效。签字的注册资产评估师与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家应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报告承担相应的责任。

为避免评估风险,评估应在报告内容中增加约束条款,条款可分为通用性条款和专用性条款。

1.通用性条款内容及应用

评估报告书有效的前提和条件有其共同点,即有一部分自我保护条款对每个报告都是通用的。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评估结果公允、合理性的前提是委托方提供的资料全面、真实。也就是说按资产评估法规的要求出具评估报告,是否做到真实性、公允性、合法性是注册评估师的责任;提供的会计数据等原始评估资料是否真实、可靠,是委托方的会计责任。评估责任不能替代、减轻或免除委托方会计责任。

(2)评估结果的时效性约束。评估价值的合理性,是以评估基准日的外部经济环境、政策条件和价格水平为前提的。资产评估结果有效期,自评估基准日起一年内有效。

(3)评估目的对评估结果的约束性。同样的资产,因评估目的不同所考虑的资产价值含量不同,其评估价值也不相同。

(4)评估基准日期后调整事项说明。应写明在有效期内资产数量及作价标准等发生变化而影响评估结论时的处理原则。

(5)资产评估报告书及附件的使用范围。应写明专为委托方和审查部门所用,不得向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报告的全部和部分内容未经许可不得发表于任何公开媒体,并说明评估报告复印件无效。

(6)评估结果有效的其他条件。应在报告书中说明评估价值是在本次评估目的下,根据公开、公平的市场原则确定的,未考虑将来可能承担的抵押、担保事宜,以及随后可能追加付出对其评估价的影响.也未考虑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发生变化及遇到自然力和其他不可抗拒力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2.专用性条款的内容及应用

每个评估项目都有其特殊背景和特定条件,所以,评估报告有效的约束条件各不相同,即有其各自专用的自我保护措施。现仅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1)涉及到林权资产的评估项目,应写明评估结果需经国有资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确认方可生效。

(2)涉及到林木资源资产评估,因林木和林地不可分,评估报告中应写明林地使用权是否一并进行了评估、林地使用权的有效期;如未评估,也应写明该林木所在的林地允许其使用多少年,林地的地租如何计算。

(3)在涉及森林资源的经营权、采伐权的评估时,应写明经营权、采伐权的明确含意及相应的经济措施。

(4)为整体或部分资产出售进行的评估,应写明在有效期内如单项交易,评估报告无效。

(5)对于林地使用权抵押为评估目的进行评估并出具报告的,若林地使用权为租赁,应将租金支付情况进行如实批露。

上述约束性条款及对一些无法确定的事项提出声明,将确保评估机构和执业人员自身权益不受侵害,有效的防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风险。

上述只是简单地对林权资产的评估进行了一些概述,相关的评估案例只是根据个人的理解所做出的结论,不当之处请指正。

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相关评估网站论坛信息等

林权 篇2

通过集体林权制度,农民有了大量的林业资本,激发了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热情,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促进了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就业渠道得到有效拓宽;增加了农民的财产和收入,农民群众得到了巨大实惠;调处了大量林权纠纷,农村不稳定因素得到有效改善;改善了农村干群关系,农村社会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林权市场开始步入资本市场。

2009年11月7日,中国第一家区域性林业产权交易所--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在南昌成立。11月23日,中国林业产权交易所在北京正式揭牌运营。仅隔半月,南北两家林权交易所相继挂牌,主要从事林地、林木、股权、债权、项目(工程)、技术等的转让交易,并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森林资产评估、政策咨询等服务。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自运作以来,已经开展林地、林木等林权交易400多宗,成交13.7万亩,成交金额近5亿元。让人不禁对林交所满怀期待,而且寄予厚望。

按照中央要求,力争今年完成林地确权任务,明年完成林权证发放任务。4月15日上午,我国南北联合林业产权交易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将以南北联合林权交易股份有限公司为平台,完善市商、金融服务商、经纪代理、中介服务等会员体系,树立区域性市场地位;积极筹划进入碳排放交易市场和适时建立森林碳汇交易中心,组建森林资产评估中心和森林碳汇检测中心;加强南方林权交易网和林产品网上商城升级改造及推广,形成全国林产品销售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

南北联合林业产权交易股份有限公司是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引进风险投资基金5000万元后,所搭建的一个资本运作平台,力争三年后进入证券市场上市。这是我国林权市场迈向资本市场的深度标志性一步。

一是林业产业实现资源和资本市场的有效链接

虽然林权交易市场还刚建雏形,但其潜力却在逐步彰显。浙江、江苏和江西等地的产权交易所已经陆续有林权项目上马,而随着两大林交交易所的成立,掀起新一轮的林地投资热指日可待。

林权交易所成立更加强化了森林资源的商品性,增加了市场要素,加大了林地的流转功能,使林权等不能流动的资源也具有了流动性,从而提高其价值水平。由于目前的林权改革主要是针对集体所有的部分,而国有林权改制的步伐也在加快,可以预期林权交易的市场规模会越来越大。林权将会成为未来新的投资和热点,林权交易所的成立正是为极具潜力的市场提供了一个规范操作的信息平台。

期待林权交易所将广泛吸引国内外资本注入林业产业,使林地、林木和林产价值最大化,同时也逐步提升林业产业投资的回报率,从而实现林业资源和资本的高效链接。

二是林业低碳经济步入市场化运营

当前我国提供的碳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1/3左右,居全球第二。虽然我国是最有潜力的碳交易资源供给国,但仍存在国内企业信息不对称,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相关碳交易存在严重的价值低估现象,且在国际碳交易规则的制定上也缺乏有力度的凭证。

中国林权交易所作为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的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许可经营森林碳汇的交易所,将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规范森林碳汇市场,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将提供是一个有力的平台。林权交易所将充分发挥自身凝聚国内外企业、中介、银行、投行等市场主体的强大市场平台作用,发展各种低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真正成为中国”市场化手段解决节能减排环保问题”的一块基石。

期待进入市场化的碳汇能更高效地发挥森林固碳的作用,使森林低碳经济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

三是林业第三产业由此蓬勃发展

在林业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一直是个薄弱产业,而其中的林业信息咨询业还尚处在孕育状态。新成立的林权交易所将信息咨询业放在重要的业务范围,这是一大亮点,一大突破。成立后的林权交易所将提供全国范围林木林地交易托管及信息查询服务、林权证抵押融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大宗林业商品交易等服务、为林业企业提供改制上市的咨询服务以及林业金融衍生品的创新服务等。

期待在林权交易所的带动下,林业信息咨询等服务行业将由此迎来一个发展的春天,林业三大产业之间的结构调整因此取得突破性进展。

林权 篇3

摘 要 《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解决了产权不明晰、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构不灵活等方面的问题,为推进林业发展,增加农民和林业经济组织收入,带动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制。但林权抵押贷款各地推行情况参差不齐,有的金融机构根本就未办理该项业务。笔者就现行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权抵押贷款谈谈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 集体林权 制度改革 抵押贷款

自2008年6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以来,各地先后实施了以明晰产权、勘界发证、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落实承包责任等为主要任务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解决了产权不明晰、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构不灵活等方面的问题,为推进林业发展,增加农民和林业经济组织收入,带动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制。同时,意见明确把推进林业投融资改革作为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要求金融机构要开发适合林业特点的信贷产品,拓宽林业融资渠道,加大林业信贷投放,完善林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大力发展对林业的小额贷款。但林权抵押贷款各地推行情况参差不齐,有的金融机构根本就未办理该项业务。笔者就现行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权抵押贷款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发展林权抵押贷款创造了条件

改革前的林地林木属集体所有,农民没有收益权和处置权,农民不能用集体林权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获取贷款支持,而2008年来推行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好解决了产权和经营主体问题,改革落实到户的林权成为了合法有效的抵押物。

(一)明晰产权为林权设定抵押提供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权利凭据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家庭承包方式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改革确权后的林权证具有法律效力,为金融机构放贷拓宽了合法有效的抵押渠道,破解了农民因为没有合法有效的抵押物而导致贷款难的问题。

(二)放活经营权有利于助推林业发展,使林权抵押成为可靠的信贷方式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国家对公益林和商品林实行分类管理,除公益林外,对明晰了产权的商品林,林权所有者可依法自主决定经营方向和经营模式,对在林地上发展林木及其他经济作物可以自主销售,提高了林农的生产积极性,有助于推动林业发展,提升林权价值,从而使林权抵押成为可靠的信贷方式。

(三)落实处置权,明确了林权可以依法办理抵押

《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了在不改变林地用途的前提下,林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依法对拥有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进行转包、出租、转让、入股、抵押或作为出资、合作条件,赋予了林农较大的自主处置权,从而使林权所有者用林权抵押贷款合法化。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其明晰的产权、灵活的经营权和处置权从理论上使金融机构在林权抵押贷款不能按时偿还时,可以依法处置林权偿还贷款,林权抵押成为金融机构在助推林农发展的一个新的贷款品种。

二、金融机构主动参与,强化服务,是做好林权抵押贷款的关键

在当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明晰产权、勘界发证,解决了经营主体的情况下,助推林业发展,再造森林资源,解决林权所有者发展林下经济的瓶颈,帮助林权所有者发展致富的关键在于金融机构的参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只是为林权抵押贷款创造了条件,而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才可能使林权抵押贷款成为现实。笔者以为,要做好林权抵押贷款,金融机构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转变观念,积极参与,要从社会责任的高度来认识林权抵押贷款的深远影响

发放贷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是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也是金融机构获取收益谋求自身发展的重要渠道。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林业资源相当丰富,林业发展前景广阔,特别是在当前强调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大背景下,国家对林权实施改革,为林权抵押贷款创造了条件。金融机构针对林权改革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创新金融品种,做好林权抵押贷款,是变农民的资源优势为资本优势,切实解决农民融资难的一条新途径;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实施林权抵押贷款对于支持农民发展生产,促进农民实现增收致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完善措施,强化服务,把林权抵押贷款做成破解“三农”融资难的一条新途径

1.明确贷款对象,适度放宽林权抵押贷款的用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的金融机构开展了林权抵押贷款,但其贷款对象主要是农民和农业经济组织,用途仅限于植树造林,购买树种、苗木、肥料和农药等,林权抵押贷款的用途较窄,资金支持面不大。

为了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金融机构在贷款对象和贷款用途上要适度扩大。在贷款对象上,凡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业法人、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农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作为贷款对象。只要是法律、法规或政策规章认可的合法、合规生产经营项目都可以支持,从而对农民以林权向金融机构融资提供最广泛的支持。

2.适度扩大林权抵押贷款抵押物的范围,使林权能够最大范围地抵押融资。金融机构在林权抵押物方面,不宜管得过多过死,除公益林、权属不清或未依法办理林权登记或存在争议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外的其他林权,金融机构都可以作为抵押物的范围,如家庭承包或流转方式取得的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林木所有权;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林木及其林地使用权;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等都可以作为抵押物。

3.实行多种担保方式,拓宽林业融资渠道。由于农村林木、林地的多样性和林农、林业经济组织并存的客观事实,金融机构应结合当地实际,灵活运用多种担保方式,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除传统的自然人用自身的林权作抵押贷款和第三人用林权为借款人担保贷款外,对林业专业合作社还可以采取社员承贷、专业大户承贷、专业合作社承贷的方式给予支持;同时,金融机构还可以积极引导林业中小企业、林业大户成立联保小组,由评估公司对联保小组所拥有的林权进行评估,金融机构按评估价值的一定比例对联保小组成员掌握发放贷款。

4.综合多种因素,科学确定贷款期限。不同的林木其生产周期可能会不同,不同的林木其价值也不一样。因此,林权抵押贷款应综合抵押贷款用途、林木种类、生产周期、抵押林权的现状和林地使用年限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贷款期限,而不宜人为主观臆断,随意定得过短或过长。

5.实行惠农政策,提供优惠利率。为鼓励农民增加对林业的投入,充分体现惠农政策,金融机构应适度降低林权抵押贷款利率,可以考虑按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执行,或上浮比例控制在30%以内,减轻农民的负担,助推林业发展。

6.分类管理,合理确定抵押率。金融机构在抵押率的确定上,应按林木、林地、花卉苗木等分类掌握,对林木、花卉苗木等根据其生长情况及种植时间长短、成熟程度等,按种植时间越长、生长情况越好、离成熟期越短其抵押率越高的原则分别确定不同的抵押率,以满足不同品种、不同时段抵押物的贷款需求。

三、政府牵头,部门协作,积极跟进配套措施推动林权抵押贷款

做好林权抵押贷款仅有金融机构参与是不行的,还需要林业部门、保险公司、评估公司、财政部门等多家单位或部门的共同协作,积极跟进配套措施,全力配合才能有效推动林权抵押贷款。

(一)政府牵头,统筹协调,推动林权抵押贷款工作

由于开展林权抵押贷款需要协作的部门较多,且需要协作的各部门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任何单方沟通都不能及时有效解决相关问题,这需要政府牵头,统筹协调,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要求各部门拿出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案配合林权抵押贷款的推进,并抓好督促工作,才能使各部门形成一种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良好机制,以利于有效推动林权抵押贷款工作。

(二)规范林权管理及登记工作,积极配合金融机构办理林权抵押贷款

林业部门应对全所辖林权建立规范的管理程序,对林权进行规范管理,严格登记,完善权证。对抵押物,要根据金融机构管理规定,严格登记手续和程序,并加强采伐等处置的管理,避免登记遗漏、重复登记或抵押后违规批准处置的现象发生,林业部门要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有序地配合金融机构做好林权抵押贷款工作。同时,对逾期未偿还的林权抵押贷款,要积极配合金融机构处置抵押林权,化解贷款风险。

(三)设立评估公司,合理确定评估价值,严格收费标准

随着林权抵押贷款的逐步推进,林权抵押业务会越来越多,在县级设立有林权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对于方便客户评估,及时确定林权价值,提高效率非常必要。同时,评估公司要结合林权的实际情况,参照近两年的市场平均行情,合理确定林权价值,以便金融机构决策贷多贷少。对于林权的评估收费,评估公司要结合农村实际,适当降低收费标准,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

(四)引进保险机制,降低林权发生灾害事故的影响

为降低灾害事故损害林权贷款的抵押物给抵押人和抵押权人造成的损失,建议对林权抵押贷款要积极引进担保机制,为林权办理保险,降低林权所有者的损失和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在林权保险方面要注意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由金融机构和林权所有者协商,根据贷款金额大小和抵押林权状况办理火灾、盗窃、病虫害等保险,保险期限不得短于贷款期限,保险的第一受益人必须为抵押权人,保险理赔额度原则上不得低于贷款额度;二是在林权保险的收费方面,保险公司要考虑农民发展生产实际,给林权保险提供支持,适度降低收费标准;三是在发生灾害的理赔上,建议保险公司直接按林权损失情况给予理赔,而不需扣除一定面积或一定额度的损失后再理赔,使林农因灾受损的价值能得到有效补偿。

(五)财政贴息,减轻借款人负担,有利于增强借款人发展农业和林业生产的积极性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篇4

相关政策及工作程序讲座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涉及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为了在全区范围内统一政策和技术规程,自治区林改领导小组下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办法(试行)》,这是我区林改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它包括林改相关政策和操作规程两个部分。我们这个讲座主要是对这个《办法》进行学习、理解,掌握《办法》的精神要点,以便在林改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第一部分林改相关政策法规

《广西壮族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办法(试行)》,对我们在林改工作中经常用到的一些相关政策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共有

1、自留山政策,2、责任山政策,3、未承包到户的集体林地政策,4、谁种谁有政策,5、林地流转政策,6、生态公益林政策,7、退耕还林政策,8、确权发证主体与对象的政策等八个方面。

1、自留山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 革确权发证办法(试行)》第三条 规定,自留山长期稳定不变。继续实行“生不补,死不收”、长期无偿使用、允许继承的政策。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其成员只有使用权,不得擅自用于建房等非林业生产用途。自留山长期归农户使用,其经营权受国家保护。

自留山划定后集体经济组织收回的应当退还农户或者划定新的自留山给农户,但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其自留山在林改前已由集体经济组织按照有关规定或者协议收回的,不予退还;尚未收回的,维持不变。

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户自留山统一组织造林的,不得改变自留山的使用权,所造林木可由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协商确定分成比例和采伐时间,也可由集体经济组织向农户收取营林费用后将所造林木归农户所有。

林业“三定”后,自留山、责任山合并,实行“两山并一山”管理,农户要求区分自留山、责任山的,应当按照农户的要求分别确权发证;农户不要求区分的,可按责任山的形式予以确权发证。

有自留山但无证的,要查看“三定”时的档案。当时已经过县级人民政府造册登记的,应认定为自留山,并及时发放林权证;未经造册登记,但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的,可以确认为自留山。

自留山位于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内的,由集体经济组织、自留山使用权;人与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经营管理单位共同协商处理。可以由集体经济组织给予等量置换;也可以由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经营管理单位与自留山使用权人签订合同,明确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归属、利益分成、使用期限。集体经济组织的山林全部纳入自然保护区或者森

林公园的,应将生态公益林的补助、补偿落实给自留山使用权人。

自留山使用权人死亡后没有继承人的,其自留山使用权由集体经济组织收回,原存在的承包经营等法律关系不变。

2、责任山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办法(试行)》第四条 规定,责任山在承包期内保持稳定不变。承包方必须与发包方签订全区统一规范的承包合同,明确双方的责权利,承包期限为70年,承包期内承包方依法享有责任山的使用、收益和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力,并允许继承。

集体经济组织与成员已签订有承包合同,但没有明确承包面积、四至范围和期限的,要完善承包合同,明确承包面积、四至范围和承包期限,承包期满后可以按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责任山已落实到农户但没有签订承包合同的,要补签承包合同,明确承包面积、四至范围和承包期限。

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擅自收回和调整承包的林地。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外迁,其要求保留承包经营权的,应当予以保留。承包合同生效后,在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因承办人或负责人的变动而变更或者解除承包合同,也不得因集体经济组织的分立或者合并而变更或者解除承包合同。承包期内,承包人死亡,其继承人可继续承包。

承包的林地,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开发、经营和利用。未经依法批准,不得改变林地用途,不得将承包的林地用于非林业建设。

责任山由集体经济组织收回统一经营,承包方要求归还的,应当归还。

3、未承包到户的集体林地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办法(试行)》第五条 规定,林业“三定”时未承包到户,目前仍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的,凡适宜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集体林地,按本次林改时确定的人数承包到户;不适宜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可以按下列办法之一处理:

(一)通过招标、拍卖、出租、公开协商等承包方式确定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其他经营主体经营,所得收入按规定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分配;

(二)采取“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形式,继续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但要将现有的林地、林木折股分配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均等持有,收益按股分配。

农户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但未承包到户的集体林地种植的林木,由该农户与集体经济组织协商林木处置办法,林木处置后,林地使用权收归集体,并按照本条前款的规定落实经营主体。

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或者通过流转获得的收益,应用于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分配或公益事业,其中70%以上应当分配给本集体经济组织各成员。分配方案应经村民会议

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

4、谁种谁有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办法(试行)》 第六条规定,在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种植的林木,坚持“谁造谁有,可以继承,可以作价转让,林木依法采伐,产品自主处理”的政策。集体经济组织未与农户签订承包合同的,应补签承包合同,确定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第十七条规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本经济组织所有且未承包到户的集体林地上种植的林木,由林木所有人与集体经济组织协商林木处置办法,林地使用权收归集体,落实经营主体后登记发证。

5、林地流转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办法(试行)》第七条 承规定,承包方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将全部或者部分林地使用权通过转包、出租等方式流转给第三方,发包方与承包方的承包关系不变。流转期限不得超过剩余的承包期限。

集体林权改革 篇5

我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和原泌阳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区、县林改指导组、督导组及区县、林改办的精心指导下,在各村委会、村组干部、镇林改办全体人员的辛勤工作和辖区群众的积极参与下,紧紧围绕实现森林资源增长、林业产业发展、林农持续增收、林区社会和谐的目标,按照“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要求,严格把握改革的范围。从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来开展工作,做到了认识到位、领导到位、宣传到位、措施到位,精心组织、稳步推进、狠抓落实。目前已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所有工作,现总结于后。

一、基本情况

我镇位于驻马店西部,距市区25公里,南与老河乡相接,西与板桥镇相连,北与遂平县凤鸣谷管委会相邻,全镇总面积96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92个村民小组、7988户、34200人。全镇现有有林地面积24446.55亩,本次林改涉及12个村民委员会、51个村民小组703户。

二、林改完成情况

止9月30日,我镇共完成集体林地确权勘界面积25075.2 亩,占应确权勘界面积24446.55 亩的102%,完成12个村、51个村民小组703户的确权勘界工作,其中联户构图、联户办证27宗665户。共核发林权证户数703 户,面积25075.2亩,宗地703 宗,核发林权证64本,制证、发证工作已于9月30日全面结束。全镇无一起林权纠纷发生。

三、主要做法

(一)、领导到位。在原泌阳县召开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动员大会后,我镇及时成立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机构,吃透林改政策,合理编制工作流程,并于2009年2月20日召开全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动员培训会,4月底全镇12个村民委员会51个村民小组都分别成立林改领导机构,开始了扎实的林改行动:一是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及分管农业副职为副组长、财政所、党政办、信访办、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农业服务中心。真正形成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签订责任书,切实加强领导;二是在镇机关抽调了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作风扎实的干部,组建了一支素质过硬、纪律严明、管理有序、运转高效的林改工作队伍;三是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请销假审批制度,指导好、引导好、把握好、开展好各村民小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各项工作;四是确保经费落实,镇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拨出经费4万元,确保了此项工作有序、稳步、高效的顺利开展。

(二)、宣传到位。镇、村、组各级分别开展林改政策宣传业务培训,加大全镇林改宣传力度。通过召开群众会、户主会、党员会和各村民小组骨干人员及有威望的老干部等各界人士参与的林改动员会。充分利用有线电视台、刷写标语、致林农的一封公开信、入户走访、出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宣传林改的目的、意义、范围、内容及把握的基本原则等。在林改期间,全镇共下发《致林农的一封公开信》8000份,林改政策解答3000多份,书写标语60条,出动宣传车20台次。在宣传发动上,做到了加大力度,推进深度和广度,不留死角,使林改工作进入农家,形成全镇上下人人知林改、议林改、积极参与林改的良好氛围。

(三)、措施到位。根据区和原泌阳县林改要求及相关的政策解答,在区县指导组、督导组的精心指导、督导下,结合我镇镇情、村情、林情的实际,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做到了改革的程序、方法、内容、结果四公开,并引导群众走一村一策、一组一策、一山一策,做到主体改革措施明确、政策明确、范围、内容明确、奖惩措施明确,目标、责任、时间明确。

(四)、责任落实。建立健全了工作责任制,落实了相关责任,各项林改工作分解落实到每一位林改成员,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同时加强对村民的指导,把需要由村民参加的林改工作事项明确到户,责任落实到人。

(五)依靠群众。重大事项的决策,都由村民多次讨论并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后才能实施,既尊重了民意,合乎了民情,又体现了民主,实现了平稳改革,为我镇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六)、严格规范操作,保证林改有序开展。镇党委、政府在2月20日全镇林改动员会上,镇党委书记要求各村委会、镇林改办务必在林改工作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操作中,要原原本本贯彻、认认真真执行,规规范范操作,切实做到改革不走过场,符合农民意愿。一是要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对改革方案及重大事项必须经过村民民主决策后实施,做到程序、方法、内容、结果“四公开“;二是要吸取“三定”时工作不到位、管理粗放的教训,内外业人员要高度负责,做到相关资料完整,做到记载的地块、地类、面积和四至界线“四统一”;三是要认真细致做好确权发证工作,做到实际面积、承包合同、林权证面积和承包经营登记薄“四相符”,承包面积、承包位臵、承包合同、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林地标注“五到户”,让农民吃下“定心丸”。通过区县林业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我镇于7月开始分组进行外业勾绘工作,在实地勾绘、表格填写、面积计算及电脑录入工作中,严格按上级要求,做到图、表、册一致,人、地、证相符。

(七)、加强资料收集归档,确保档案资料完整。

我镇从林改动员会开始,一直把档案收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要求镇林改办及12个村民委员会指定专人负责有关林改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根据区林改办的要求,我镇做到标准、要求、规格、模式“四个统一”。目前,我镇已完成了林改资料收集整理及归档任务的100%。

四、几点体会

(一)、加强领导,组织保障是前提

为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我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分管农业副职为副组长的林改领导机构,做到了六到位,即:组织保障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责任到位、业务培训到位、宣传发动到位,确保了林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是关键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林改工作放到战略的高度,摆上议事日程,保持思想上、行动上的高度一致,创新工作机制,激励奖惩机制,做到身体力行,亲自督导指导林改,为林改工作的全面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依靠群众,机制创新是基础

群众是改革的主体,同时也是首次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我镇在林改中,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按《土地承包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由村民自主决定林改方案,从而使林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四)、试点先行,调查摸底是根本

林改工作在12个村委会中进行调查摸底,根据各村委会的村情、组情、林情,各村委会采取先行试点、先易后难、全面铺开的方式进行。

(五)严格质量,规范操作是核心

质量是林改的生命。在林改工作中,严格坚持时间服从质量,进度服从质量,为确保林改工作质量,结合我镇实际,认真组织开展“回头看”工作,对照业务技术操作规范及相关的规定进行自检自查,做到时间、进度和质量的协调统一。

(六)公平、公正、公开是保障。

镇林改办、村委会及其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开展林改工作,坚持“三公开、四公示、六签名”的原则,充分尊重民意,顺民心,妥善处理林改中出现的各种纠纷和问题,确保林改工作的顺利推进。

五、存在的问题

我镇的林改工作在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林改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有的村委会干部对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够,缺乏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存在着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二是一些村委会保障措施不力,组织机构不健全,影响了林改的进度和质量,对林改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思路不清晰、办法不多;三是有的群众对林改的认识不足、不到位,参与林改的积极性不高,只注重耕田耕地,不注重耕山管理,没有理顺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缺乏长远意识。

驿城区沙河店镇人民政府

林权转让合同 篇6

转让方(以下简称甲方):东恒华山林场

受让方(以下简称乙方):好望角林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见证人(以下简称丙方):阿拉斯加林业局

为了可持续开发鸡笼山生态资源,落实阿拉斯加人民政府的规划,好望角林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拟对鸡笼山腹地进行种植、畜牧、旅游休闲深层次开发。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经友好协商,甲方将其拥有合法经营权的坐落于的百分之百林权(含林地永久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经营收益权)约亩(附详细资料为附件)全部转让给乙方经营;双方议定如下条款,必须遵照执行:

亩,实际面积以林权证登记面积为准。该宗地的具体位置见附件(卫星航拍图),其地理经纬度坐标分别为。

二、甲方先期提供县林业局同意流转的批文原件资料给乙方永久保存,并保证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

三、林权转让款人民币万元,双方订下转让协议后,乙方即向甲方支付20万元作为订金。全部林地过户完毕,甲方要为乙方申领新林权证,所产生的费用由甲方负担,待全部手续办结,相关证件交给乙方,双方即行结算全部转让费用,扣除前述订金转为转让林权款后,乙方应在60工作日内将余款付清给甲方。

四、甲方与该林地周边的群众产生的矛盾纠纷由甲方自行解决,与乙方无关,若因甲方未能取得本宗转让所涉的林地经营权等情形而致本协议书无法履行的情形,甲方按本协议之订金规则承担违约责 1

任。

五、乙方因开发该林地与周边的群众产生的矛盾纠纷,或需要承包、租赁相邻属于其他集体的林地,甲方必须积极协助乙方与周边林地集体协调解决矛盾或承包、租赁事宜,若因甲方故意制造障碍,影响乙方的开发,给乙方造成损失的,甲方应给付相应的补偿。

六、林区道路由乙方自建。乙方修建林区路如须从未流转给乙方的地面上通过,甲方保证从中协调乙方修路用地,任何一方不再向乙方收取修路用地的费用,甲方保证乙方在使用甲方已修好的公路时,甲方不再收取任何费用。

七、甲方应提供该宗地界内所有的林地资料。如各类摸底调查表、勘查外业调查表。测量记录表、勘界公示表及林权登记申请表等等资料可以是复印件,但必须由县林业局加盖鲜章以证明与原件相符。双方根据上述相关林地资料另行编制面积、边界的勘查、确认工作进度表;如有必要,双方还应会同编制工作进度附表,以利于勘查、确认工作的顺利进行。

八、乙方因深度开发该宗林地,需要丙方办理相关的行政许可事项,丙方须积极为乙方向好望角省林业厅办理好各项行政许可事项,并为乙方争取相关的政策、财政扶持资金的支持。

九、因乙方已于年月日向甲方支付了20万元订金,故自当日起甲方未经乙方书面同意,不得向第三方转让其名下与本宗转让有涉的任何林权,否则甲方按本协议之订金规则向乙方承担违约责任。

十、本协议一经双方签定,相关权益即转移给乙方,乙方依法自主经营,独立享有经营权益。乙方对本宗林权进行再流转、砍伐、林木结构调整等,甲方不得干涉。

十一、在协议转让期内,林权被依法征用,所得土地补偿费归乙方享有;林权附着物补偿费归乙方享有。

十三、本协议签订后,双方必须严格遵照执行,如发生违约责任,违约方除赔偿对方经济损失外,还须向对方支付 20万元违约金。

十四、如有未尽事宜,双方本着依法、合理、公平的原则另行商定订立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本协议的附件与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可以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十五、本协议书正本一式五份,经丙方见证后,甲、乙双方各持两份,送一份给县林业局备案。

(以下无正文)

甲方乙方:

年月日年月日

丙方

年月日

附件一:转让林地的航拍图;

林权 篇7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权流转,规范

集体制化的集体林权, 对其改革的目的应把盘活经济、提升收益放在首位。但根据目前改革林权制度的效果, “望林兴叹”这种现象依然常见。分析其原因, 主要在于制度和实施方式这2方面。变革林权流转制度是改革集体制林权制度的重要内容, 在国家有关制度的约束下, 改革分为2个阶段:承包权阶段和经营权阶段, 规范化林权流转制度已成为有关学者长期探究的问题。本文根据目前林权流转及其规范化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旨在对我国集体制林权制度中的林权流转规范化提供借鉴意义。

1 林权流转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流转行为方面

流转行为方面的不规范主要存在于对相关制度的理解存在偏差, 由于制度的不健全, 导致林权流转中经常存在很多管理困难的隐性行为。而这些不规范又主要体现在承包政策和经营政策中, 政府仅仅强调流转作用和集体管理方面的优势, 利用权力强制推行这些政策以提高本村的经济。由于这些强制行为, 集体林地很容易被侵犯, 在没有政府的干预和制止下, 集体林地私自进行转包的情况难以根除,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集体林地的经济利益。

1.2 不完善的政策法规

现阶段, 我国并没有出台一套完整关于林权流转方面的法律法规, 这直接导致一些流转行为没有法律支撑, 因此, 造成流转的随意性, 而无法可循的流转加剧了林地价格、林权所有人的混乱。林地价格方面仍存在一些地区利用目测的估算方式, 使得公众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加上多数地区存在中介机构或者评估机构不完善的履行规范, 信息发布平台不能确保每个村民或者林地所有者及时了解相关信息, 也闭塞了信息传播通道, 所以, 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公开竞拍。

1.3 相对复杂的流转程序

理论上流转的程序为:提出申请、受理并审核 (相关机构) 、异议期的公告、签订合同和发证登记。但在实际操作中, 由于涉及的部门盖章和签字较多, 对一般农民来说是一项极为复杂和繁琐的事务。比如, 提出申请, 林权转让的申请对象是林权所有者或者发包方, 光所有者就包含乡镇政府、村委会和村民小组等行政机构, 需要这些机构审核通过方可流转;如果流转属于不能转让的方式, 也必须向其报告, 并且有效备案才行;集体流转时又需召开村民大会, 待大会决策全部通过后方可签订相应的流转合同。集体林权的流转本是一个利于经济水平发展的举措, 但因为复杂的规章制度阻碍了很多村民快速办理相关流转手续的主动性, 这些规范将变得毫无益处。对于林权来说, 流转是不断增加当地财富的重点, 其效率与资产的增值程度密切相关。所以流转通道的优化、不良阻碍的减少对于规范林权流转制度是大势所趋。

2 规范林权流转制度的措施

2.1 加强区域沟通, 确保交流的有效性

我国地大物博, 各区域之间对集体林权的管理形式无疑存在较大差异。在规范化相关制度方面, 地域及管理形式存在较大差异性, 所表现出的问题也较为相似, 往往都是林权流转的规范问题。为了从根本上处理这些问题, 应加强区域间的交流, 使处理方式相一致, 互相取长补短。根据目前的林权流转方面的制度制定来说, 已经有不少区域之间开始进行交流与合作, 也能在流转规范问题上取得一致共识。另外, 在这些群策群力的合力指导下, 流转的有关问题和解决可采用头脑风暴的模式, 在有效沟通交流中将问题解决, 这对林权所有者和国家来说有益无害。

2.2 提高管理的规范性, 完善林权流转制度

要做好林权流转制度的管理问题, 政府应首先做好引导的角色, 在尊重交易自由合作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流转方式, 避免盲目性交易造成的意外损失。使用权的转让问题, 登记注册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政府应设定好具体政策用来管理流转登记, 在严谨的政策约束下避免一些违约现象。与此同时, 政府还需加强监督力度, 确保林权所有者的利益不受损害, 可利用增设投诉渠道实现。另外, 对于相关人员 (涉及到林权流转和政策制定方面) 须做好必要的培训工作, 通过专业的培训增强其具体操作能力, 提高其专业理论知识水平, 通过上述举措保证林权流转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 结语

在集体化林权制度改革中, 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就是林权流转。建立健全科学的流转制度和有法定秩序的流转规范, 这些都需要相关学者不断加大调研力度, 在实践的基础上持续完善。在集体林权的流转和规范化方面, 政府还可以从出台优惠政策和建立保障机制这两方面入手, 保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长期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王瑞, 刘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法律问题[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12 (12)

[2] 罗家琼.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存在问题与探讨[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6)

[3] 孔凡斌, 廖文梅, 郑云青.集体林权流转理论和政策研究述评与展望[J].农业经济问题, 2011 (11)

林权勘界方法探索 篇8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组织体系不顺

建立林权信息化管理系统虽然是林业部门的工作任务,但因其林地林木经营权属主体主要是各村组集体或村民,林权实地勘界也需要村干部和村民的大力配合,而村干部的行政管理隶属乡镇而不是林业部门,而当前各县市的普遍做法都是由林业局发文给各乡镇林业工作站,由林业站工作人员直接找村里的干部或带路村民到山林现场核定界线,这样的组织体系,在林业经济效益较好的农村或林业干部在村民中威望较高的地方是可以的,因为他们本身关注山林效益或尊重工作人员,但在林业效益差或林业干部与村干部或村民并不十分熟悉的情况下就难以顺利开展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村干部不愿找人带路或随便找一个村民应付一下工作了事,严重影响了工作进度和调查质量。

2.宣传发动工作不到位

林权实地勘界不仅工作量大、技术质量要求高、而且涉及面非常广,单凭林业工作人员单方努力难以完成此项工作任务,只有得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重视、乡村干部大力支持、广大村民积极配合,特别是需要当时参加过林业“三定”工作和分组分山,熟知山林地界的老一辈村干部和各权属主体当事人的积极参与才有可能完成此项工程。而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许多地方政府、部门和村委对此事重视不够,广大村民和权属当事人对此事也知之甚少,林权实地勘界工作整个过程仅仅是由当地林业干部到村里找几个带路村民,让村民根据林权证上地块四至记录指出实地界线,再由林业技术人员将村民指出的实地界线勾绘到1:10000地形图上。这种模式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碰到一些村民或临时指定的带路人本身也并不熟悉山名地界,有时甚至找不到村民带路指界等情况,严重影响了调查进度和工作质量。

3.边界认定不严谨

林权实地勘界作为林权信息系统建设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料的野外调查环节,其数据采集工作应该是慎重和严谨的,其过程也应按科学规范的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其中参与调查的技术人员、指界村民及各相邻地块双方代表等各因素均应做到有据可查,以确保基础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也只有在翔实、准确的林权信息支持下,才能开发可靠的信息技术的新型管理平台,建立数据库和林业信息系统,实现林权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而在实际工作中,调查技术人员事先没经过专业培训,参与核定山林界线的带路村民不熟悉地名山界、相邻的山林地块权属主体双方只有一方到场甚至双方都不到场,而仅凭第三方指界村民核定为准的情况也相当普遍,这种林权边界核定不严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核定界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信息记录不规范

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林权地籍管理的要求,林权地籍管理内容要有具体的数据指标、采集标准、记录标准等内容,对林地的属性、权利人、面积、四至、具体边界等均实现统一标准记录,即采用1:10000地形图和1:10000航片或高分辨率卫片等,结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行政界线到乡、村)进行录入。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少统一规范的林权地籍实地勘界操作规程,以至各调查组间对山林地块的编号、属性、权利人、面积、四至边界等信息记录标准不一,信息记录不规范,双方当事人信息记录不全等现象较为普遍。

5.林权纠纷难以定断

开展林权四至确认时,纠纷问题难以回避。林权纠纷产生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有:①四至填写含糊:由于前期确权工作粗糙,权属记载的技术手段落后,出现界线标记物含糊(以相邻权利人姓名为界等)、面积不准确等,陷入林地座落位置由人任意解释的困局。②历史遗留问题:由于农村权属经过了土地改革、合作社、四固定、林业“三定”等过程,同时村民迁徙、婚嫁、葬坟等使山林权属不断变更,在变更中造成了纠纷。

二、对策与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1)成立领导小组,组建调查队伍:成立由分管林业工作的副县长任组长,林业局局长任副组长,技术专家为组员的林权制度改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抽调林业技术人员组成专业调查队,各村级组织要及时通知权属当事人,选派熟悉地名山界,具备实事求是、公平公正,认真负责、作风品质良好的村民配合林业技术人员开展本次林权实地勘界工作。

(2)召开专题会议,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召开以乡镇分管领导、林业局与林业工作站站长为主要对象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专题会议,并以县政府的名义发文到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落实好实地勘界、信息录入、数据库建设等各项工作,明确林业部门、乡镇政府、村委会和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

(3)加强宣传力度,争取群众配合: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墙报、告示等多形式、多角度、多方位广泛深入宣传集体林权改革和林权勘界工作的重要意义,让群众了解本项工作的主要内容以及与切身利益的相关眭,发动和引导群众关注、参与、配合和监督此项工作。

2.规范工作程序,强化质量监管

林权实地勘界工作涉及到权证清册核对、图纸资料准备、指界村民确定、实地界线勾绘、信息登记填写、内业图纸转绘等一系列工作环节,为确保工作有条不紊、信息真实可靠、资料全面完整和格式统一规范,在开展工作之前,务必制定工作计划、规范工作程序和统一技术规程,并在工作全过程中加以质量监管和检查。

(1)强化技术培训,提高业务能力:舉办专项技术培训班,对全体调查人员就集体林权改革的重要意义、技术能力、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及质量要求等内容进行学习、训练与考核,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2)听取双方意见,慎重确定界线:本次核定的林地界线不仅涉及到双方村民的切身利益,也会成为日后山林纠纷的基础依据之一,所以要求技术人员充分听取双方意见,慎重确认界线,双方共同签字,以确保实地勘界数据信息的准确可靠和有据可查。

(3)信息反馈通报,广泛征询意见:在每一个村调查结束后,召开全体村民会议,将本次集体林权改革和林权勘界工作的重要意义、调查方法、参加人员及调查结果、存留问题等具体内容向全体村民作详细通报,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要求各组组长或代表在《林权勘界相关信息记录表》中签字确认,对村民提出有异议的面积和四至等问题,要重新取证核实调绘,对一时难以核定的问题,要分析和查明原因,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情况,并详细注明处理意见。

(4)实行过程监管,全程抽查验收:由专家组组成督查机构,对调查全过程进行督查指导,及时掌握各工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以指导和纠正,把问题降解在工作环节和过程中,在各工组完成调查任务后,按要求抽查一定比例的村和地块,对抽查的地块信息,进行全面清查核对,并根据检查结果对各工组进行质量评价,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按其性质和问题的严重性要求工组及时纠正和整改,对质量不符合要求或伪造资料、弄虚作假等性质恶劣的工组要求全面返工或作废其所有调查资料并取消调查员资格,以确保调查质量不留隐患。

3.其它注意事项

(1)图纸和边界线处理:外业勾绘包括县边界、乡边界、村边界和地块边界的勾绘,应采用最新的各县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所用的万分之一地形图,进行所有权地块勾绘,以便于相关信息资源的共享。

(2)相关人员“四到位”:在开展林权勘界外业工作中,要求指界人员、林权权利人、相临地块林权权利人、现场勾图技术人员“四到位”,现场核实每一块地的面积、四至边界、树种、林种等,同时把能够确认的插花山边界勾绘出来,并签字认可,以便提供依据,现场勾图技术人员对每一能单独区划的地块应尽量单独勾绘,力求更加准确。但是,由于林权的细碎化,存在面积小于1亩,界线不明显,即使借助GPS也难以进行定位,利用1:10 000地形图无法进行勾绘的,可采取联户勾图、分户发证或联户勾图、联户发证的办法解决。

上一篇:物业公司审计实施方案下一篇:批判性思维学规范